地球概论大纲
《地球概论》考试大纲
《地球概论》考试大纲第一章 地理坐标与天球坐标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 地理坐标一、经线和纬线一、经线和纬线二、经度和纬度二、经度和纬度第二节 天球坐标一、天球一、天球 二.球面坐标模式二.球面坐标模式 三.天球坐标三.天球坐标考核知识点:(1)地球上方向的判定。
)地球上方向的判定。
(2)天球以及主要圈点的含义。
)天球以及主要圈点的含义。
(3)各坐标系的组成要素以及区别和联系。
考核要求:1、如何根据经纬线判定地球上的方向。
2、概念:天球、天赤道、地平圈、黄道。
3、各天球大圆的交点分别是什么?、各天球大圆的交点分别是什么?4、掌握有关天球坐标的几个重要关系:hp=Φ=δz hq=90º—Φ S=α+t +t5、根据给定条件求有关的坐标。
、根据给定条件求有关的坐标。
第二章 地球的宇宙环境 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 恒星和星系一、恒星一、恒星二、星系二、星系第二节 太阳和太阳系一、太阳一、太阳二.太阳系二.太阳系第三节 月球和地月系一、月球一、月球二.地月系考核知识点:(1)掌握有关概念。
)掌握有关概念。
(2)理解恒星存在形式的多样性。
)理解恒星存在形式的多样性。
(3)会进行恒星亮度和光度的计算。
)会进行恒星亮度和光度的计算。
(4)理解天体系统的不同层次,掌握银河系结构和太阳在银河系中的位置。
考核要求:1、概念:恒星、自行、视星等、绝对星等、赫罗图、双星和星团、变星、巨星、白矮星;太阳常数、太阳风、耀斑、日冕膨胀;白道、月相、同步自转、恒星月、朔望月等。
朔望月等。
2、星等与光度和亮度的关系以及计算。
3、银河系结构和太阳在银河系中的位置。
4、掌握太阳的结构特点,各层次上的太阳活动形式。
5、地心说、日心说的要点;太阳系的结构和运动特点。
6、类地行星和类木行星的差异。
小天体的特点。
7、月球运动的规律、同步自转的后果、日月会合运动和月相的变化周期。
8、不同月相的升落时间以及中天时间。
第三章地球的运动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地球的自转一、地球自转的证明一、地球自转的证明二、地球自转的规律性二、地球自转的规律性三、地球自转的后果三、地球自转的后果第二节地球的公转一、地球公转的证明一、地球公转的证明二.地球公转的规律性二.地球公转的规律性三.地球公转的后果三.地球公转的后果考核知识点:)理解有关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证据。
《地球概论》课程教学大纲.doc
课程编码:12013002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学时数:54学分数:2.5考核方式:考试制订日期:2004年执笔者:谢献春《地球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文/英文):地球概论/An Introduction to Earth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适用范围:04地理科学其中:实验/实践学时:9学时先修课程:无制订单位: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审核者:林媚珍一、教学大纲说明(-)课程的地位、作用和任务本课程是根据全国高师或综合大学《地球概论》课程的教学要求和目的,结合中学教学和中学生素质教育的实际需要,参照现行的高中地理课本的教学内容,介绍现代天文学的基本知识和最新成就,包括、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以及宇宙学、天体起源、地外文明等内容,有助于人们树立正确的宇宙观和人生观。
本课程授课一学期,每周3学时, 总计为54学时。
(二)课程教学的目的和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地球及其宇宙环境;使学生理解天体运动规律及其运动的相互关系,使学生掌握地球运动所产生的地理意义,地球运动对地理环境产生的重要影响。
并通过学习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
通过学习了解开展天文活动的方式、方法;掌握组织野外天象观测方法和技能。
(三)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程的教学方法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运用采用CAI课件、录象、VCD、幻灯、投影等电化设备等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感性认识,结合较大量的实验实习,提高动手操作能力,锻炼综合技能。
(四)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后续课程主要有:气象与气候学、自然地理学等(五)教材与教学参考书《简明天文学教程》作者:余明等科学出版社2001年11月出版教学参考书:《地球概论教程》作者:刘南等科学出版社《地球概论》作者:金祖孟高等教育出版社二、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第一章地球与天球第一节地球坐标\地球自转与地理坐标二、地球是的方向和距离第二节天体与天球坐标、天体和天体系统:天休概念及主要天体简介;天休系统概念和主要的天体系统: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
地球概论-复习提纲.doc
天球轴与天球的交点。
基圈和终圈的交点。
球面坐标系的基本大圆。
通过原点的辅圈。
《地球概论》复习提纲基本概念1. 原点:基圈和始圈的交点。
2. 极点3. 介点4. 基圈5. 始圈6. 终圈(辅圈):通过基圈两极从而垂直于基圈的所有大圆。
1. 地平圈:通过地心,且垂直于当地铅垂线的平面的无限扩大,同 天球相割而成的天球大圆。
2 .天赤道:地球赤道面的无限扩大与天球相割而成的天球大圆。
3 .黄道:地球公转轨道面的无限扩大,与天球相割形成的天球大它是天球周年视运动的视行路线4. 上中天和下中天:在天体周日视运动过程中,当它越过观测者子午 圈的瞬间叫做中天。
天体一天之中有两次中天,其中离天顶较近 的那次中天叫做上中天,离天顶较远的那次中天叫做下中天。
5 .天球:以地心为球心,以任意远为半径的一个假想的球体,天文 学用作表示天体视运动的辅助工具。
1 .天体周日视运动:地外的天空,包括全部的日月星辰,概无例外 地以相反的方向(自东向西)和相同的周期(1日)运动。
这种 视运动叫做天体周日视运动。
2 .天体周年视运动:太阳以和地球周年运动相同的方向(自西向 东)和相同的周期(1年)运动。
地平线:水平方向上望去,天地相交的那条线。
夜半中星:夜半时在南点中天的那颗星。
昏中星:黄昏时在子午线上南中天的那颗星。
1 .左旋坐标系:与天球周日运动相关联,经度向西度量的坐标系。
2.右旋坐标系:与天体周年运动相关联,经度向东度量的坐标系。
1.世界时:以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子夜起算的平太阳时。
2.历书时:以地球公转周期为基准的时间系统。
3.原子时:以电子内部能级跃迁相伴的电磁波震荡频率所建立的时间标准。
4.协调世界时:以原子秒为秒长,在时刻上与世界时相差不超过0.9S 的世界时。
1.恒星时:春分点时角表示的时刻。
2.视太阳时:以真太阳时角推算的时刻。
3.平太阳时:以平太阳时角推算的时刻。
4.视太阳:真实存在的太阳,沿着黄道运行,速度是不均匀的,周日运动周期是长短不等的视太阳日。
《地球概论》课程实验大纲
《地球概论》课程实验大纲(一)基本要求通过实验,使学生熟悉天球仪、望远镜、经纬仪的结构、构造及光学系统和主要光学性能、光学原理,学会在天球仪上直接求解有关问题,学会使用望远镜、经纬仪等仪器进行有关的天文观测和天文测量,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观测能力,以期达到验证、消化、运用、巩固课堂教案中所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为他们将来在中等学校课堂教案和指导天文活动打下基础。
(二)项目总表(三)实验内容实验一:天球仪的结构和在天球仪上直接求解问题实验目的:1.熟悉天球仪的结构、构造;2.学会在天球仪上直接求解有关问题,实验内容:.天球仪的结构、构造及在天球仪上直接求解有关问题()天球仪的结构、构造()在天球仪上读取恒星赤经和赤纬的近似值;()已知赤经和赤纬在在天球仪上找某星,并度量两星间的角距离;.天球仪的校正及按已知条件在天球仪上求解有关问题()天球仪的校正——纬度校正、方位校正、时间校正;()按已知条件在天球仪上求解有关问题;()利用天球仪演示有关天体的视运动。
实验要求:.每—人一组,按实验的方法、步骤进行实验;.每人均必需按要求掌握实验的内容,并独立完成实验作业。
实验工具:天球仪、两角规、细线、像皮泥。
实验二天文望远镜的安装、调试及太阳黑子的观测实验目的:.了解望远镜的结构、构造及光学系统和主要光学性能;.学会望远镜的安装、调整、使用和维护。
.掌握观测太阳黑子的方法,学会计算太阳黑子相对数和黑子面积。
实验内容:.望远镜的结构、构造及光学系统的认识;.望远镜的安装、调整、使用和维护。
.利用望远镜进行太阳黑子的观测,并计算太阳黑子相对数和黑子面积。
实验要求:.每—人一组,按实验的方法、步骤进行实验;.每人均必需按要求掌握实验的内容,并独立完成实验作业。
实验工具:天文望远镜、记录纸、透明坐标纸、铅笔(、)、墨镜、钟表实验三天文望远镜的使用、调试及月面特征的观测实验目的:.学习测定望远镜的主要光学性能;.了解月球表面的各种结构和形态;.记住几个比较大的月面构造的特征。
地球概论大纲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地理科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地球概论一、说明(一)课程性质《地球概论》是高等师范院校地理科学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它主要阐述宇宙中各种天体运动的一般规律,揭示这些规律同地球环境形成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为学习其它地球科学的课程提供地球整体的知识,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
(二)教学目的通过《地球概论》的学习,掌握地球天文学和地球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认识它们对地理环境形成过程的重要意义。
掌握一般天象的形成原理和观测一般天象的基本技能,从而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宇宙观、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人生观。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数(四)教学方式讲授及视频资料演示(五)考核要求1.考核的方式及成绩评定期末考试实行闭卷考试。
期末成绩占60%,平时成绩占40%(课后作业20%,讨论10%,考勤10%)2.考题设计本大纲各章所提到的考核要求都是考题的重点,试题覆盖到每一章,适当的突出重点章节,加大重点内容的覆盖密度。
本课程考试试卷可能采用的题型有:名词解释、单项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计算题和论述题等题型。
二、本文第一章地球坐标与天球坐标教学要点:地理坐标、天球坐标教学时数:8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地理坐标(2学时)地球上的经线和纬线;地球上的方向和距离;经度和纬度;地理坐标。
第二节天球坐标(6学时)天球和天穹;天球的视运动;天球上的圆、点、方向和距离;球面和地平坐标系。
教学要求:1、使学生掌握地理坐标的基础上,了解四大天球坐标系的内涵及相互联系。
考核要求:1.地理坐标和天球坐标的相关概念(理解)2.经度、纬度和各种坐标系的内涵及地理意义(掌握)3.各种天球坐标系之间的区别(了解)第二章地球的宇宙环境教学要点:恒星和星系、太阳和太阳系、月球和地月系教学时数:18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恒星和星系(4+2学时)恒星及其自行;恒星的发光和光谱;多普勒效应;恒星的亮度和光度;恒星的多样性;恒星的演化;银河与银河系;太阳在银河系中的位置和运动;河外星系;宇宙和天文新发现。
地球科学概论教学大纲
《地球科学概论》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地球科学概论适用专业:地质学总学时:48 理论学时:36 实验学时:12编写人:肖传桃审订人:李建明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在地质学专业课程中,《地球科学概论》属于专业基础课,其作用与任务是:通过这门课程学习,使学生建立起地质学的基本概念,掌握地球科学的一般基础知识,初步具备地质学分析、推断问题的思维能力(或地质思维)和资源环境意识;并初步了解地球科学的一般工作方法;为后续课程诸如构造地质学、沉积岩石学、普通岩石学、古生物与地史学等打下一定基础。
二、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绪论2学时地球科学的研究内容、地球科学的研究方法;本课程的任务和内容,地质学发展简史与趋势。
第一篇地球的物质组成与内部构造第一章地球 1.5学时地球的形态、大小、表面形态;地球的外部圈层;地球的物理性质。
第二章地壳 1.5学时地壳的结构和类型;地壳均衡概念;地壳的物质组成。
第二篇地球的历史第三章地质年代与地层系统3学时地质年代确定方法;相对地质年代;同位素地质年代;地层系统。
第三篇地质作用第五章地质作用概述2学时地质作用的一般概念;外力地质作用;内力地质作用。
第六章风化作用与剥蚀作用4学时风化作用概念及类型和特征;包括物理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生物风化作用;风化作用的速度及其影响因素。
剥蚀作用的类型和特征,包括地面流水、地下水、冰川、海洋及湖泊、风的剥蚀作用。
第七章搬运作用与沉积作用4学时包括地面流水、地下水、冰川、海洋及湖泊、风的搬运作用与沉积作用以及成岩作用、沉积岩的一般特征。
第八章岩浆作用与变质作用2学时岩浆作用及岩浆岩的概念;岩浆的喷出作用—火山活动;岩浆的侵入作用;岩浆的演化及岩浆活动基本规律;岩浆岩。
变质作用概念;变质作用的因素;变质作用的方式;变质作用的类型与强度;变质岩。
第九章构造运动和地质构造6学时构造运动和地质构造;现代及新构造运动表现;地史时期构造运动的表现;岩层产状及岩石变形;褶皱构造;断裂构造;构造运动的规律、地震作用(概念、成因类型、地震地质作用、地震带的分布)。
地球概论教学大纲
地球概论教学大纲《地球概论》教学大纲课程英文名称:General Theory of Earth 课程代码:0707012021总学时数:64 其中讲课学时: 48 实验学时:16 总学分数:4课程性质:学科基础课授课对象:地理科学类一、课程性质与目的教学目的、任务《地球概论》是高等师范院校地理系的一门先行的基础课程。
地理科学专业有一系列地学课程,《地球概论》要为其它地学课程提供地球整体知识,即提供关于地球系统科学的基本知识,特别是提供同太阳辐射能在地球表面上的分布和变化以及与地球运动参数有关的天文知识。
着重阐述地球的整体知识,为以后将要学习的课程奠定基础;培养本科生能够胜任高中地理课程的教学,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地球概论》是地理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全面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的运动及其地理意义,以及地球和月球的关系;地球的形状大小,内外结构以及它的物理性质。
从而掌握有关地球的整体知识(地球的天文学和地球的物理学)、外部因素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地球表面能量在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的规律性。
使学生确立科学地宇宙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观察和思考能力。
二、课程教学的总体要求《地球概论》的课堂教学要使学生掌握如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即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及其相互关系的知识,地球上的四季和五带、历法和时间的知识,日、月食和天文潮汐的知识。
《地球概论》的课外教学要使学生掌握如下的基本技能,即认识主要星座,并且在其中识别行星,使用天文望远镜观测月面和行星,从而为中学地理课程提供地球整体知识,同时使师范生在走上教学岗位后能带好中学的第二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
除了课堂教学以外,还可以通过对日月星辰的位置变化观察,来帮助学生理解天体运行的状况,特别是地球在太阳系中运行的状况,通过对月相圆缺的观察,帮助学生理解日、月、地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这些现象的成因。
要求学生养成细心观察、逻辑判断、正确结论的学习习惯。
《地球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地球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信息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目标:
1.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掌握普通天文学基础知识、地球天文学和地球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为以后将要学习的课程奠定基础。
2.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的运动及其地理意义,理解它们在地理环境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掌握地理科学的基本思想方法和基本实验技能,为以后从事中学地理教育工作打下基础。
3.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掌握简易天象观测的基本技能,培养空间概念和空间思维能力,形成辩证唯物主义宇宙观。
4.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借助对日月星辰位置变化的观测,理解天体运行的状况,养成细心观察、逻辑判断、正确结论的学习习惯,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了解地理科学的最新发展动态和地理教育的最新研究成果,学生能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发展观,认真对待地球、呵护地球环境,建立和谐人地关系,从而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表
三、教学内容与预期学习成效
3
4
5
四、成绩评定及考核方式
五、课程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建议教材
金祖孟、陈自悟.地球概论(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2.主要参考书
余明.地球概论(第一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胡中为、朱慈墭等.天文学教程(第二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6。
《地球概论》教学大纲
《地球概论》教学大纲主讲曾承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中文名称:地球概论2、课程类别:必修3、适用专业:地理科学4、课程地位:专业基础课程5、总学时:60学时6、总学分:47、先修课程:无二、课程目标《地球概论》是地理科学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内容分为两部分,即地球的天文学和地球的物理学。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了解关于行星地球的基础知识,包括地理坐标与天球坐标、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的运动及其地理意义、地球和月球,以及地球的结构和物理性质。
并通过现代宇航工业发展中一些典型案例的介绍,让学生了解现代宇航事业的发展状况,增强学生的民族精神、爱国精神、国际主义精神,从而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添砖加瓦,为世界宇航事业发展出力。
三、课程内容第一章地理坐标与天球坐标(8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地理坐标与天球坐标,能判读地球经纬度和第一、第二赤道坐标。
重点:地理坐标和天球坐标的判读;难点:天球坐标的判读。
第一节地理坐标1、经线和纬线2、经度和纬度第二节天球坐标1、天球2、天球坐标第二章地球的宇宙环境(12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认识地球的宇宙环境,能识别常见天体。
重点:星系、太阳系、地月系;难点:星系。
第三节恒星与星系1、恒星2、星系第四节太阳和太阳系1、太阳2、太阳系第五节月球和地月系1、月球2、地月系第三章地球的运动(8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证据、规律和后果。
重点:地球运动的规律和后果;难点:地球运动的后果。
第六节地球的自转1、地球自转及其证明2、地球自转的规律性3、地球自转的后果第七节地球的公转1、地球公转及其证明2、地球公转的规律性3、地球公转的后果第四章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16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包括四季、五带、历法和时间。
重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难点:历法和时间。
第八节四季和五带1、太阳的回归运动2、昼夜长短3、太阳高度4、地球上的四季5、地球上的五带第九节历法1、历法概说2、阴历3、阴阳历4、阴历第十节时间1、时间和时间单位2、钟表时刻与量时天体3、钟表时刻与地方经度第五章地球和月球(8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日食和月食的成因和规律;掌握海洋天文潮汐的成因和规律及作用。
《地球概论》教学大纲
《地球概论》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中文名称:地球概论2、课程类别:必修3、适用专业:科学教育4、课程地位:专业基础课程5、总学时:72学时6、总学分:47、先修课程:无二、课程目标《地球概论》是地理科学和科学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内容分为两部分,即地球的天文学和地球的物理学。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了解关于行星地球的基础知识,包括地理坐标与天球坐标、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的运动及其地理意义、地球和月球,以及地球的结构和物理性质。
并通过现代宇航工业发展中一些典型案例的介绍,让学生了解现代宇航事业的发展状况,增强学生的民族精神、爱国精神、国际主义精神,从而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添砖加瓦,为世界宇航事业发展出力。
三、课程内容第一章地理坐标与天球坐标(8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地理坐标与天球坐标,能判读地球经纬度和第一、第二赤道坐标。
重点:地理坐标和天球坐标的判读;难点:天球坐标的判读。
第一节地理坐标1、经线和纬线2、经度和纬度第二节天球坐标1、天球2、天球坐标第二章地球的宇宙环境(14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认识地球的宇宙环境,能识别常见天体。
重点:星系、太阳系、地月系;难点:星系。
第三节恒星与星系1、恒星2、星系第四节太阳和太阳系1、太阳2、太阳系第五节月球和地月系1、月球2、地月系第三章地球的运动(10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证据、规律和后果。
重点:地球运动的规律和后果;难点:地球运动的后果。
第六节地球的自转1、地球自转及其证明2、地球自转的规律性3、地球自转的后果第七节地球的公转1、地球公转及其证明2、地球公转的规律性3、地球公转的后果第四章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16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包括四季、五带、历法和时间。
重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难点:历法和时间。
第八节四季和五带1、太阳的回归运动2、昼夜长短3、太阳高度4、地球上的四季5、地球上的五带第九节历法1、历法概说2、阴历3、阴阳历4、阴历第十节时间1、时间和时间单位2、钟表时刻与量时天体3、钟表时刻与地方经度第五章地球和月球(10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日食和月食的成因和规律;掌握海洋天文潮汐的成因和规律及作用。
地球概论_复习提纲
地球概论复习提纲第一章地球和天球第一节地球和地理坐标概念:地轴、地极、经线、纬线、本初子午线、纬度(线面角)、经度(两面角)理解:南北方向是有限方向;东西方向是无限方向。
理论上“亦东亦西”,实际上“非东非西”。
地球自转自西向东,北半球逆时针,南半球顺时针。
地理坐标系第二节天球和天球坐标概念:天穹、天球、地平圈、天赤道、黄道、白道、天顶、天底(Z、Z’)、天南极、天北极(P、P’)、黄北极、黄南极(K、K’)、子午圈、卯酉圈、天球大圆的两极、天球大圆的交点记忆:天球坐标对照表天球仪天文望远镜计算:北极高度=地理纬度=天顶赤纬恒星时=赤经+时角地平坐标:E、S、W、N四点高度均为0,方位分别为270°、0°、90°、180°。
上点Q、下点Q’方位0°、180°第一赤道坐标系:E、S、W、N时角18、0、6、12,上点、下点、天顶、天底时角0、12、0、12。
关键在于记住各坐标系中经度、纬度的计量方法及各坐标系的联系。
第二章地球的宇宙环境第三节恒星和星系概念:恒星、星座(全天星座)、视星等、绝对星等、双星、变星、新星、超新星、脉冲星、太阳系、地月系、银河系、星系、河外星系、天文单位(日地平均距离)、光年、秒差距、恒星的自行第四节太阳和太阳系概念:恒星周年视差、天体的地平视差、天体视半径、光球、色球、日冕、太阳风记忆:太阳能的产生4H→He ,太阳温度的铅直分布(太阳中心最高),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黑子、耀斑、光斑、日珥,太阳活动周期,九大行星及其分类,行星绕日公转的三大定律,彗星的结构,九大行星轨道的特点(近圆、共面、同向)第五节月球和人造地球卫星概念:同步自转理解记忆:月地平均距离、月相变化及其原因、月相变化及其出没的时间和方位、朔望月(29.5306日)>恒星月(27.3217日)(59页)第三章地球的运动第六节地球的自转概念:极移、地轴的进动、岁差、上中天、下中天、真太阳日、平太阳日、恒显星、恒隐星、出没星理解记忆:恒星日<太阳日<太阴日,地轴进动使二分、二至点西移,真太阳日季节性变化的原因:黄赤交角、地球椭圆轨道,同一时间、同一天体时角差等于经度差,地理纬度=仰极高度,三种星区的分布规律(两极、迟到、两者之间区域)(74-75页),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水平运动的偏转)第七节地球的公转概念:周年视差位移、周年视差椭圆、会合运动、大距、方照、合、冲、顺行、逆行理解记忆:地球公转的三个物理证据,黄赤交角(23°26′),黄白交角(5°9′),食年(346.6200日)<回归年(365.2422日)<恒星年(365.2564日)<近点年(365.2596日),地内、地外行星,日月会合的会合运动,顺行(向东),逆行(向西),逆行最快在下合或冲日。
地球科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地球科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课程编号】:031305【开课对象】:四年制本科:地质学专业【学分】:4【总学时】:64【先修课程】:无二、教学目标本课程是地球科学各分支学科诸专业(包括资源勘查工程、矿物加工工程等专业)的入门课或基础课。
主要任务是介绍地球科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主要研究方法,使学生较全面了解现代地球科学的主要成就、基本知识和时空观念,训练学生掌握一些重要的基本技能,启发学生主动钻研地球科学的精神,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增进学生学习地球科学的兴趣,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苦乐观,同时为今后各门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要求及内容提要绪论(一)教学要求讲授地球科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意义以及该门课程的主要内容和授课计划等。
要求学生掌握地球科学的基本概念,将今论古等基本原理和本门课程的主要特点和研究方法,了解研究意义,引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
(二)内容提要1.地球科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2.地球科学的研究方法3.地球科学的研究意义4.地球科学的发展简史与未来展望(三)重点、难点1.重点:地球科学”基本概念将今论古”原理2.难点:地球科学的特点.第一章绪论(一)教学要求讲授地质学研究对象。
要求学生了解地质学的研究内容,学习研究方法。
(二)内容提要1、地质学研究对象2、地质学研究任务3、地质学的研究内容4、地质作用、它的特点及研究方法(三)重点、难点1、重点:地质学的研究对象。
2、难点:地质作用及研究方法。
第二章矿物(一)教学要求通过元素、矿物的基本概念及矿物基本性质讲授,要求学生掌握矿物、晶体、矿物的化学性质及物理性质以及集合体形态等基础知识,为肉眼认识、鉴定常见矿物奠定基础(二)内容提要1、元素2、矿物3、矿物的基本性质4、认识常见矿物(三)重点、难点1、重点:矿物的基本性质。
2、难点:通过矿物的基本性质识别矿物。
第三章岩浆作用与岩浆岩(一)教学要求岩浆作用是地球内部物质运动变化的一种重要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地理科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地球概论一、说明(一)课程性质《地球概论》是高等师范院校地理科学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它主要阐述宇宙中各种天体运动的一般规律,揭示这些规律同地球环境形成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为学习其它地球科学的课程提供地球整体的知识,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
(二)教学目的通过《地球概论》的学习,掌握地球天文学和地球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认识它们对地理环境形成过程的重要意义。
掌握一般天象的形成原理和观测一般天象的基本技能,从而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宇宙观、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人生观。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数(四)教学方式讲授及视频资料演示(五)考核要求1.考核的方式及成绩评定期末考试实行闭卷考试。
期末成绩占60%,平时成绩占40%(课后作业20%,讨论10%,考勤10%)2.考题设计本大纲各章所提到的考核要求都是考题的重点,试题覆盖到每一章,适当的突出重点章节,加大重点内容的覆盖密度。
本课程考试试卷可能采用的题型有:名词解释、单项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计算题和论述题等题型。
二、本文第一章地球坐标与天球坐标教学要点:地理坐标、天球坐标教学时数:8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地理坐标(2学时)地球上的经线和纬线;地球上的方向和距离;经度和纬度;地理坐标。
第二节天球坐标(6学时)天球和天穹;天球的视运动;天球上的圆、点、方向和距离;球面和地平坐标系。
教学要求:1、使学生掌握地理坐标的基础上,了解四大天球坐标系的内涵及相互联系。
考核要求:1.地理坐标和天球坐标的相关概念(理解)2.经度、纬度和各种坐标系的内涵及地理意义(掌握)3.各种天球坐标系之间的区别(了解)第二章地球的宇宙环境教学要点:恒星和星系、太阳和太阳系、月球和地月系教学时数:18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恒星和星系(4+2学时)恒星及其自行;恒星的发光和光谱;多普勒效应;恒星的亮度和光度;恒星的多样性;恒星的演化;银河与银河系;太阳在银河系中的位置和运动;河外星系;宇宙和天文新发现。
第二节太阳和太阳系(4+2学时)太阳的距离、大小和质量;太阳的热能、温度和热源;太阳大气;太阳活动;太阳系的发现和太阳系的组成;行星、彗星、流星和流星体;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
第三节月球和地月系(4+2学时)月球的距离和大小;月球表面;地月系的绕转;月相和朔望月。
教学要求:使学生对恒星和星系,太阳和太阳系、月球和地月系有初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演示视频资料使学生更加立体的了解宇宙环境。
考核要求:1.恒星、恒星的亮度和光度、银河与银河系、太阳活动、月相和朔望月(识记)2.恒星及其自行、恒星的发光和光谱、恒星的多样性、太阳的距离、大小和质量、太阳的热能、温度和热源、地月系的绕转(理解)3.恒星物理性状及其演化,银河与银河系,宇宙和天文新发现(了解)第三章地球的运动教学要点:地球的自转及其证明,地球自转的规律性,地球自转的后果;地球公转及其证明,地球公转的规律性,地球公转的后果。
教学时数:14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地球的自转(4+3学时)地球自转及其证明;地轴的极移和进动;地球自转的周期;真太阳日和平太阳日;不同天体的周日运动;不同纬度的周日运动;水平运动的偏转。
第二节地球的公转(4+3学时)地球公转及其证明;地球轨道;黄赤交角;地球公转的周期;地球公转的速度;太阳周年运动;行星同太阳的会合运动;月球同太阳的会合运动。
教学要求:使学生掌握地球自传和公转的证明、规律性和后果。
考核要求:1.地轴的极移和进动、真太阳日和平太阳日、天体的周日运动、黄赤交角、太阳周年运动、行星同太阳的会合运动、月球同太阳的会合运动(识记)2.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规律性(理解、掌握)3.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证明及其后果(了解)第四章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教学要点:太阳的回归运动;昼夜变化;太阳高度;地球上的四季;地球上的五带;历法概说;阴历;阴阳历;阳历;时间和时间单位;钟表时刻和量时天体;钟表时刻与地方经度。
教学时数:10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四季和五带(6学时)太阳的回归运动;昼夜长短的纬度分布、季节变化及晨昏蒙影;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和季节变化;四季的递变与划分;地球上的五带。
第二节历法(2学时)历法概述;阴历;阴阳历;阳历。
第三节时间(2学时)时间和时间单位;恒星时与太阳时;真太阳时、平太阳时和时差;地方时与世界时;标准时;日界线和日期进退;地球上的日期。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掌握地球运动引起的太阳回归运动、昼夜长短规律、计算太阳高度、四季和五带。
了解不同的历法和时间的度量。
考核要求:1.太阳的回归运动、晨昏蒙影、阴历;阴阳历;阳历、恒星时与太阳时、真太阳时、平太阳时和时差、地方时与世界时、标准时;日界线和日期进退(识记)2.太阳的回归运动(理解)3.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分布,昼夜变化和季节变化的规律,地球上的四季和五带划分(理解掌握)4.地方时、世界时和标准时换算时间(应用)第五章地球和月球教学要点:日月食现象;日月食的规律性;潮汐现象;引潮力;海洋潮汐的规律性;潮汐作用。
教学时数:7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日食和月食(2+3学时)日月食和天体影锥;日月食的种类;日月食的过程;发生日月食的条件;食限与食季;日食和月食的周期。
第二节海洋天文潮汐(2学时)海面的潮汐张落;地球的潮汐变形;引潮力及其分布;引潮力的因素;太阴潮与太阳潮;海洋潮汐的周期性;海洋潮汐的复杂性;潮汐作用。
教学要求:使学生掌握日月食的种类、进程、条件和周期等知识。
考核要求:1.日月食现象、食限与食季、地球的潮汐变形、引潮力、太阴潮与太阳潮、潮汐作用(识记)2.日月食的规律性(理解、掌握)3.海洋潮汐的规律性(理解、掌握)4.日食和月食发生的条件、过程及周期(理解)5.潮汐现象的形成及周期(理解)第六章地球的结构和物理性质教学要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的结构;地球内部的物理性质。
教学时数:3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学时)地球是一个球体;地球是一个扁球体;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扁球体。
第二节地球的结构(1学时)地球的圈层结构;地球的表面结构。
第三节地球内部的物理性质(1学时)地球的磁性;地球的质量和密度;地球的重力和压力;地球内部的温度和热源。
教学要求:使学生了解地球的形状、大小、结构及内部的物理性质等知识。
考核要求:1.地球的形状(理解)2.掌握地球的外部和内部结构(理解、识记)3.地球的磁性、质量和密度、重力和压力、温度和热源(了解)三、参考书目1.金祖孟、陈自悟编著,《地球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3版。
2.彭清珍、方明亮、苏佩颜编著,《地球概论》,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1版。
3.徐宝芬、应振华编著,《地球概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83年第1版。
4.郭瑞涛编著,《地球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1版。
四、使用说明利用实验设备做好天体系统的观察和相关原理的分析,在部分的章节有相应的教学视频资料配合相应课程的讲授。
五、课外学习(一)课外阅读1.目标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2.阅读书目(1)金祖孟,《数理地理(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58。
(2)金祖孟,《普通自然讲义》,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58。
(3)《中国大百科全书(天文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0。
(4)傅承义,《地球十讲》,北京:科学出版社,1976。
(5)南京大学天文系,《天文知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
(6)戴文赛,《天体的演化》,北京:科学出版社,1977。
(7)戴文赛等,《天文学教程》,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1。
(8)紫金山天文台,《中国天文年历》,北京:科学出版社。
(9)紫金山天文台和北京天文馆,《天文普及年历》。
(10)《地理学报》、《地理科学》、《地理研究》、《中国地理科学文摘》等。
3.学习要求阅读书目前五项为必读书目,后五项为选读书目。
4.时间安排课外时间,与教学内容保持同步。
5.评价方式<书宋五号加粗>每月检查学生的读书笔记。
(二)课外讨论1.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讨论内容(1)地球在太阳系中所处的位置与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关系。
(2)地球自转和公转所遵循的规律性及其原因。
(3)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地理意义。
(4)各种历法制定的依据及其对生产生活的作用。
(5)月球对地球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3.讨论要求搜集相关资料,分组讨论。
4.时间安排相关教学工作完成后。
5.评价方式按档次以附加分形式记入平时成绩。
(三)实践活动1.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2.实践内容天文观测。
3.实践要求(1)学会使用天文望远镜。
(2)认识主要天体。
4.时间安排与教学同步,利用实践课程时间及课外时间。
5.评价方式计入平时成绩。
(四)课外作业1.目标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一步掌握、理解和运用。
2.作业内容(1)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的概念及其区别和联系。
(2)推算二分二至时太阳的黄道坐标和赤道坐标。
(3)行星如何分类?不同种类的行星其差别在什么地方?(4)各种月相的出现时间以及此时太阳、地球和月球三者的相对位置关系。
(5)地球自转和公转所遵循的规律性及其原因。
(6)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地理意义。
(7)各种历法的特点。
(8)日食和月食的形成原因。
(9)潮汐有哪些规律性?3.作业要求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作业。
4.时间安排每章节讲授完毕后,利用业余时间完成作业。
5.评价方式批阅为主,并进入平时成绩。
(五)课前预习1、目标预习下节课知识要点及相关问题。
2、预习内容下一节课的教学内容。
3、预习要求做好预习笔记。
4、时间安排各章节教学内容进行前。
5、评价方式抽查预习笔记。
(六)中期考核考核安排由系上统一安排。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