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记叙文阅读理解教案

合集下载

小学生记叙文阅读指导及句子赏析教案

小学生记叙文阅读指导及句子赏析教案

小学生记叙文阅读指导及句子赏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记叙文的基本特点和结构。

2. 培养学生阅读记叙文的能力,提高阅读理解水平。

3. 引导学生学会从句子层面赏析记叙文,提升写作技巧。

二、教学内容:1. 记叙文的基本特点:人物、时间、地点、事件。

2. 记叙文的结构:引子、发展、高潮、结局。

3. 阅读记叙文的方法:快速浏览、细致阅读、找出关键词句、理解作者意图。

4. 句子赏析的方法:分析句子结构、品味句子含义、关注修辞手法、体会作者情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记叙文的基本特点和结构,培养学生阅读记叙文的能力。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学会从句子层面赏析记叙文,提升写作技巧。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记叙文的基本特点、结构和阅读方法。

2. 实例分析法:分析优秀记叙文句子,引导学生进行赏析。

3.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阅读心得和句子赏析体会。

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展示记叙文的特点、结构和阅读方法。

2. 优秀记叙文选文:提供多篇优秀记叙文供学生阅读。

3. 句子赏析练习题: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六、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讲解记叙文的概念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记叙文特点:详细讲解记叙文的基本特点,包括人物、时间、地点、事件。

3. 分析记叙文结构:介绍记叙文的引子、发展、高潮、结局结构,并通过实例进行分析。

4. 阅读方法指导:教授学生快速浏览、细致阅读、找出关键词句、理解作者意图等阅读方法。

5. 句子赏析示范:选取一篇优秀记叙文,示范如何从句子层面进行赏析。

七、课堂练习:1. 让学生阅读一篇记叙文,运用所学阅读方法,理解文章内容。

2. 选取文章中的几个重要句子,让学生进行句子赏析练习。

八、小组讨论: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篇记叙文进行阅读和分析。

2. 小组内交流阅读心得和句子赏析体会,分享彼此的发现和感悟。

九、课堂总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记叙文的特点、结构和阅读方法。

小学生记叙文阅读理解教案

小学生记叙文阅读理解教案

小学生记叙文阅读理解教案第一章:记叙文阅读理解基础1.1 理解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解释记叙文的概念分析记叙文的基本特点,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强调记叙文阅读的重要性1.2 掌握记叙文的结构介绍记叙文的常见结构,如引子、发展、高潮、结局等解释各个结构部分的作用和意义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理解结构对于理解故事的重要性第二章:记叙文中的关键信息提取2.1 学习提取主要信息的方法教授学生如何从记叙文中提取主要信息,如人物、时间、地点等练习阅读短文,并从中提取关键信息讨论如何处理信息,以更好地理解故事2.2 理解记叙文中的细节描述解释细节描述对于理解故事的重要性教授学生如何注意到细节描述,并从中获取更多信息通过练习,让学生学会分析细节描述,并将其与故事情节联系起来第三章:理解记叙文中的情感和态度3.1 学习识别和理解情感和态度教授学生如何识别记叙文中的情感和态度,如快乐、悲伤、喜欢、讨厌等练习阅读短文,并识别其中的情感和态度讨论情感和态度对于理解故事的重要性3.2 分析作者的情感和态度解释作者的情感和态度可能不同于故事中人物的教授学生如何分析作者的情感和态度通过练习,让学生学会分析作者的情感和态度,并将其与故事情节联系起来第四章:记叙文阅读的策略和技巧4.1 学习使用阅读策略教授学生使用阅读策略,如预测、推理、归纳等练习阅读短文,并使用相应的策略讨论策略对于提高阅读理解的重要性4.2 培养阅读技巧教授学生如何培养阅读技巧,如快速阅读、扫读等练习使用不同的阅读技巧,并比较其效果强调阅读技巧对于提高阅读效率和理解能力的重要性第五章:记叙文阅读理解的实践5.1 练习阅读和理解记叙文给学生提供不同类型的记叙文,并让他们阅读和理解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和写作来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提供反馈和指导,以帮助他们进一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5.2 培养批判性思维教授学生如何培养批判性思维,如对故事情节进行评价和分析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道德和价值观问题提供讨论和写作的机会,以促进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小学生记叙文阅读理解教案第六章:记叙文阅读理解技巧进阶6.1 学习推断和猜测教授学生如何从记叙文中推断和猜测未知信息练习阅读短文,并从中推断和猜测强调推断和猜测对于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性6.2 培养联想和想象能力教授学生如何运用联想和想象能力,理解故事中的隐含信息练习阅读短文,并运用联想和想象能力通过写作和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联想和想象成果第七章:记叙文阅读理解的应用7.1 分析记叙文中的主题和主旨教授学生如何分析记叙文中的主题和主旨练习阅读短文,并分析其中的主题和主旨强调主题和主旨对于理解故事的重要性7.2 学会从记叙文中汲取生活智慧引导学生从记叙文中汲取生活智慧,领悟人生道理练习阅读短文,并分享从中得到的生活智慧强调记叙文阅读对于个人成长的价值第八章:记叙文阅读理解的拓展8.1 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记叙文教授学生如何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记叙文引入不同文化背景的记叙文,让学生阅读和理解强调跨文化阅读对于拓宽视野的重要性8.2 探究记叙文背后的历史和现实教授学生如何探究记叙文背后的历史和现实引导学生关注记叙文中所涉及的历史和现实问题强调关注历史和现实对于深入理解记叙文的重要性第九章:记叙文阅读理解的评价与反馈9.1 自我评价与反思教授学生如何进行自我评价与反思,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引导学生对自己的阅读理解过程进行评价与反思强调自我评价与反思对于持续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性9.2 同伴评价与互动教授学生如何进行同伴评价与互动,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相互评价和互动强调同伴评价与互动对于共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性第十章:记叙文阅读理解的总结与提升10.1 总结记叙文阅读理解的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总结记叙文阅读理解的方法和技巧强调坚持练习和运用所学方法与技巧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阅读记叙文,提高阅读理解能力10.2 提升记叙文阅读理解的综合素养教授学生如何提升记叙文阅读理解的综合素养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记叙文素材,提升阅读兴趣强调持续阅读与实践对于提高记叙文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性重点解析本文教案主要针对小学生记叙文阅读理解进行编写,涵盖了十个章节,内容丰富,结构清晰。

小学记叙文阅读理解教案

小学记叙文阅读理解教案

小学记叙文阅读理解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记叙文的特点和结构。

2.学会分析记叙文的主题、情节和人物。

3.掌握记叙文阅读理解的方法和技巧。

4.培养学生的记叙文阅读兴趣和能力。

二、教学内容: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分析记叙文的主题、情节和人物。

2.掌握记叙文阅读理解的方法和技巧。

四、教学过程:1.导入引出(10分钟)显示一幅小学记叙文的插图,引导学生猜测故事的背景和主题。

引导学生回忆自己最喜欢的一篇记叙文,分享其主题和情节。

2.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解释记叙文的特点和结构。

解释如何分析记叙文的主题、情节和人物。

3.教学方法与技巧讲解(10分钟)分析记叙文的关键词和语境。

通过阅读标题、首尾段和关键句,预测故事发展和结局。

4.示例与练习(20分钟)展示一篇小学记叙文,根据教学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理解和分析文中的主题、情节和人物。

给学生分发几篇小学记叙文,让他们尝试自己阅读理解,并回答相关问题。

5.答疑与总结(10分钟)讲解示例和练习的答案,解释正确的分析和理解方法。

小结记叙文阅读理解的几个重要步骤和技巧。

六、教学辅助工具:1.小学记叙文插图2.小学记叙文阅读材料3.记叙文阅读理解练习题七、教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猜测插图和分享记叙文的方法,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解记叙文的特点和结构,能帮助学生理解记叙文的基本要素。

通过分析教学方法和技巧,学生能掌握记叙文阅读理解的方法和技巧。

通过示例和练习,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践。

总的来说,本次教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小学记叙文阅读理解教案

小学记叙文阅读理解教案

一、认识学生的平常学习习惯,阅读状况简单的练习典范一:、阅读《为中华之兴起而念书》正当周来和同学东张西望时,突然发现巡警局门前围着一群人,正高声喧嚷着什么。

他们赶忙奔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衣不蔽体的妇女正在哭诉着什么,一个大个子洋人则喜悦扬扬地站在一旁。

一问才知道,这个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盼望中国的巡警局能给她撑腰,惩办这个洋人。

谁知中国巡警不只不惩办闯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诫了一通。

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

可是,在外国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只能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

这时周恩来才真实领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

1、联系上下文,写一写以下词语的意思。

喧嚷:衣不蔽体:撑腰:2、仔细读短文,从哪些地方你感觉到了“中华不振”?从中我理解了就叫“中华不振”。

3、看到这一幕,在场的周恩来是怎么想的?当你读到这一幕时,你是怎么想的?二、记述文阅读答题技巧及套路1、语段阅读题答题总原则:(1)先读题后读文。

读题时注意从题干中找出“题眼”(即答题要点点),带着问题读文,使阅读拥有明确的目标。

(2)、读文时,要注意整体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情意思。

(3)、准备答题时,一定再次细读题目,找准“题眼”。

(4)、答题时,详细题目波及到有关段落,要对这些段落频频研读;如波及全篇,则要再读全文。

2、文章体裁:诗歌、小说、散文、剧本、说明文、相声3、分段的方法:以写事为主的文章:①.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时间剖析;②.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地址变换剖析;③.按事情发展的阶段剖析。

(找各个事件:因由、经过、结果)(4)总分总(掐头去尾)以写人为主的文章:①按人物成长的阶段剖析;②按人物所在的不一样地址剖析;③按表现人物不一样性格特色的不一样条件剖析;④按人物感情的变化剖析。

4、记述的次序及作用:(1)正叙(按事情发展先后次序)作用:叙事自始自终,条理清楚,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方发生的事。

小学生记叙文阅读理解教案

小学生记叙文阅读理解教案

小学生记叙文阅读理解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记叙文的结构和特点,能够识别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2. 培养学生阅读记叙文的能力,能够理解记叙文的主要内容,概括文章大意。

3. 提高学生分析记叙文人物形象、事件发展、环境描写等方面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推理判断和批判性思维。

4. 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

二、教学内容1. 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2. 记叙文的六要素3. 记叙文的人物形象分析4. 记叙文的事件发展分析5. 记叙文的环境描写分析6. 记叙文的阅读策略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记叙文的结构和特点,培养学生阅读记叙文的能力。

2. 教学难点:分析记叙文人物形象、事件发展、环境描写等方面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记叙文的定义、特点、六要素等基本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记叙文案例,引导学生学会分析人物形象、事件发展、环境描写等。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批判性思维。

4. 实践演练法: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阅读。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讲解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让学生了解记叙文的六要素。

2. 第二课时:分析记叙文的人物形象,引导学生学会概括人物特点。

3. 第三课时:分析记叙文的事件发展,培养学生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

4. 第四课时:分析记叙文的环境描写,让学生理解环境对故事情节的作用。

5. 第五课时:讲解记叙文的阅读策略,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

六、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记叙文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

2. 案例分析:让学生分析给出的记叙文案例,评估其分析能力。

3. 阅读测试:设计阅读理解题目,测试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4. 课后作业:通过布置相关的阅读作业,评估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学PPT:制作包含记叙文定义、特点、案例分析等内容的PPT。

小学生记叙文阅读指导教案

小学生记叙文阅读指导教案

小学生记叙文阅读指导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能够识别和分析记叙文的基本结构。

2. 培养学生阅读记叙文的兴趣和习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引导学生掌握阅读记叙文的方法和技巧,提高阅读效果。

二、教学内容:1. 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通过讲解和示例,让学生了解记叙文是一种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学体裁,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基本要素。

2. 记叙文的结构:介绍记叙文的导入、发展、高潮、结尾等基本结构,并分析其作用和意义。

3. 阅读记叙文的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关注记叙文中的细节描述、情感表达、修辞手法等,提高阅读效果。

4. 记叙文阅读实践:通过课堂阅读和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和技巧,阅读和分析不同类型的记叙文。

三、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篇有趣的记叙文引入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讲解和示例:讲解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通过示例分析记叙文的结构和阅读方法。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阅读和分析不同类型的记叙文,分享阅读心得和分析成果。

4. 课堂练习:布置一篇记叙文阅读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方法和技巧进行阅读和分析。

5. 总结和反馈:对学生的阅读和分析成果进行评价和反馈,总结记叙文阅读的重点和难点。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和讨论情况。

2. 阅读作业:评估学生完成阅读作业的质量,包括对记叙文结构的分析和对细节的理解。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分享阅读心得和分析成果的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学PPT:制作精美的PPT,展示记叙文的定义、特点和结构等内容。

2. 记叙文素材:收集不同类型的记叙文,用于课堂讲解和课后作业。

3. 学生评价表:制定评价表,对学生的阅读和分析成果进行评价和反馈。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记叙文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记叙文的特点和结构。

2.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提高分析和表达能力。

小学生记叙文阅读指导教案

小学生记叙文阅读指导教案

小学生记叙文阅读指导教案第一章:记叙文阅读的重要性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记叙文阅读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记叙文的兴趣。

3. 引导学生掌握记叙文的基本阅读方法。

二、教学内容1. 记叙文的概念与特点2. 记叙文阅读的意义3. 记叙文阅读的基本方法三、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记叙文的重要性。

2. 讲解:详细讲解记叙文的概念、特点和阅读意义。

3. 实践:让学生阅读一篇记叙文,尝试运用基本阅读方法。

四、课后作业1. 阅读一篇记叙文,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感受。

2. 家长签字确认阅读情况。

第二章:记叙文的人物描写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记叙文中人物描写的方法和技巧。

2. 培养学生对人物描写的兴趣。

3. 引导学生运用人物描写来加深对记叙文的理解。

二、教学内容1. 人物描写的方法: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2. 人物描写的作用:表现人物性格、推动故事情节等3. 人物描写的实践运用三、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人物描写在记叙文中的作用。

2. 讲解:详细讲解人物描写的方法、作用和实践运用。

3. 实践:让学生阅读一篇记叙文,尝试分析人物描写的作用。

四、课后作业1. 阅读一篇记叙文,分析文章中的人物描写及其作用。

2. 家长签字确认阅读和分析情况。

第三章:记叙文的情感表达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记叙文中情感表达的方法和技巧。

2. 培养学生对情感表达的兴趣。

3. 引导学生运用情感表达来感受记叙文的美妙。

二、教学内容1. 情感表达的方法:直接抒情、间接抒情等2. 情感表达的作用:让读者产生共鸣、增强文章感染力等3. 情感表达的实践运用三、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情感表达在记叙文中的作用。

2. 讲解:详细讲解情感表达的方法、作用和实践运用。

3. 实践:让学生阅读一篇记叙文,尝试分析情感表达的作用。

四、课后作业1. 阅读一篇记叙文,分析文章中的情感表达及其作用。

小学记叙文阅读教案

小学记叙文阅读教案

小学记叙文阅读教案【篇一:小学记叙文阅读教案】(1)先读题后读文。

读题时注意从题干中找出“题眼”(即答题关键点),带着问题读文,使阅读具有明确的目标。

(2)、读文时,要注意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诗歌、小说、散文、剧本、说明文、相声.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时间分析;.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地点转换分析;.按事情发展的阶段分析。

(找各个事件:起因、经过、结果)(4)总分总(掐头去尾)按人物成长的阶段分析;按人物所在的不同地点分析;按表现人物不同性格特征的不同条件分析;按人物感情的变化分析。

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

)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设问语言生动、形象。

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亲切有趣。

出事物特征,引起联想。

加强语气增强语气,充分抒情。

提醒人们思考,突出某些内容。

拟人:把()当作人来写+语言生动形象,亲切、有趣方法:1.拆分法2.换词法3.必须结合文中环境概括段意、层意可采用下列方法:抓文段的中心句。

即用表明作者观点的话来概括。

用概括法。

即是用最简洁的文字说明各层写了什么或用文中现有的关键词自己组合成句来概括。

把两个或两个以上意思的段落概括出联合段意。

总之要求:完整、简洁、明确。

(1)、比较词义,尤其是意思相近的词,一定要仔细辨别两个词在程度、适用范围、感情色彩的方面的区别。

(2)、选好之后应该将相关句子多读几遍,反复体会。

11、重点句理解的方法:(1)结合文中的人物行为谈理解;(2)结合生活谈理解(可以是学过的课文、看过的故事)母亲50 岁后,头发日渐白了。

先是两鬓,后来是额前,再后来满头芦花,让我们感到心痛。

父母都不愿离开家,家里有猪鸡水牛,有房子和责任田,上高中的小弟还要人照顾,患不治之症的父亲不能劳动,里里外外都是母亲一人操持,她头发还有不白的么?月的一个晚上,我搭同事的便车回老家,想看看父母和小弟。

小学生记叙文阅读理解教案(推荐6篇)

小学生记叙文阅读理解教案(推荐6篇)

小学生记叙文阅读理解教案(推荐6篇)本站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生记叙文阅读理解教案(推荐6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本站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生记叙文阅读理解教案(推荐6篇)》。

第一篇:小学生记叙文阅读指导及句子赏析之教案教学目标:掌握记叙文阅读的技巧。

学会分析文章的主要人物和事件。

教学重点:分析语言的运用。

教学难点:注重语言的特点,语言的特色。

在小学阶段,阅读题在整张卷子中所占的分数比重是很大的,因此能否做好阅读非常关键。

而在所有的短文类型中,记叙文的阅读又是重中之重。

那到底什么是记叙文呢?记叙文就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文章。

常见的小说、童话、散文、寓言、人物传记等都属于记叙文的范畴。

从内容来看,记叙文可以简单地分为以下三类:写人的记叙文,记事的记叙文和写景状物的记叙文。

不同类别的记叙文,阅读方法也有所差异:1、写人的记叙文:首先,要了解短文里面所写的事情,因为写人和写事是分不开的,人物的个性、思想等往往都是在事件中体现出来的。

其次,要了解人物的描写方法。

常见的描写方法有:肖像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肖像、行动、语言和心理,通过这些描写,我们更能够了解主人公的特点以及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

最后,还要分析人物所处的环境。

环境能够影响一个人的语言、行动、思想等,同时环境描写还能对人物够起到重要的衬托作用。

2、记事的记叙文:首先,要弄清楚短文中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理清了六要素也就等于理清了故事的主要情节,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其次,理清文章的层次,也就是题目里经常出现的分段。

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分,分成发生、发展、高潮和结果几个部分;二是按事情的因果关系分,分成起因、经过、结果几个部分。

最后,要抓住文章重点,领悟文章的中心思想。

抓住关键的字词句,从中领悟作者的意图。

小学生记叙文阅读指导教案

小学生记叙文阅读指导教案

小学生记叙文阅读指导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

2. 培养学生阅读记叙文的兴趣和习惯。

3. 训练学生分析、概括、评价记叙文的能力。

4. 提高学生写作记叙文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2. 记叙文的结构:导入、发展、高潮、结局3. 记叙文的人物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4. 记叙文的场景描写:自然环境、社会环境5. 记叙文的语言表达:叙述、描写、议论、抒情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记叙文的定义、特点、结构和表达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记叙文作品,引导学生体会记叙文的魅力。

3. 练习法:让学生动手写作记叙文,提高写作能力。

4.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和写作经验。

四、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讲解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2. 第二课时:分析记叙文的结构3. 第三课时:讲解记叙文的人物描写方法4. 第四课时:讲解记叙文的场景描写方法5. 第五课时:讲解记叙文的语言表达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阅读和写作作业的质量。

3. 单元测试:测试学生对记叙文阅读和写作的掌握程度。

4.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教学过程。

六、教学活动设计6.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一些优秀的小学生记叙文范文,用于课堂分析和讨论。

7. 课堂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记叙文,激发学生的兴趣。

8. 课堂讲解:分别讲解记叙文的定义、特点、结构和表达方法,结合范文进行分析。

9.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阅读范文,讨论记叙文的特点和写作技巧。

10. 课后作业:布置一篇小练笔,让学生尝试自己写作一篇记叙文。

七、教学策略11. 个性化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水平,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

12. 激励机制:设置阅读和写作目标,完成目标的学生可以获得小奖励,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3. 同伴互助: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评价、互相学习,提高写作能力。

小学生记叙文阅读理解教案

小学生记叙文阅读理解教案

小学生记叙文阅读理解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记叙文的基本结构,了解记叙文的特点。

2. 培养学生准确、快速地阅读记叙文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记叙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4. 培养学生运用阅读策略,提高阅读效果。

二、教学内容:1. 记叙文的基本结构:引子、主体、结尾。

2. 记叙文的特点:真实、生动、有情节。

3. 记叙文阅读策略:快速浏览、仔细阅读、理解分析、归纳总结。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记叙文的基本结构、特点和阅读策略。

2. 难点:运用阅读策略,提高阅读效果。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记叙文的基本结构、特点和阅读策略。

2. 示例法:分析典型记叙文,展示阅读过程。

3. 实践法:学生自主阅读,运用阅读策略。

4.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

五、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讲述记叙文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记叙文的基本结构:引子、主体、结尾。

3. 分析记叙文的特点:真实、生动、有情节。

4. 讲解记叙文阅读策略:快速浏览、仔细阅读、理解分析、归纳总结。

5. 示例分析:选取一篇典型记叙文,展示阅读过程。

6. 实践操作:学生自主阅读一篇记叙文,运用阅读策略。

7. 分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讨论阅读策略的运用。

8. 总结提升:强调记叙文阅读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阅读记叙文。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分组讨论,评价学生在记叙文阅读方面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拓展:1. 介绍不同类型的记叙文:如叙事、描写、抒情、议论等。

2. 分析不同类型记叙文的特点和阅读方法。

3. 引导学生关注记叙文中的细节描写,提高对文章情感和人物性格的理解。

七、教学实践:1. 设计阅读任务:让学生阅读不同类型的记叙文,运用相应的阅读策略。

2. 指导学生进行阅读:教给学生如何快速浏览、仔细阅读、理解分析和归纳总结。

3. 检查阅读效果: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了解学生对记叙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小学生记叙文阅读指导教案

小学生记叙文阅读指导教案

小学生记叙文阅读指导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记叙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能够识别和分析记叙文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

2. 培养学生阅读记叙文的兴趣和能力,提高阅读理解水平。

3.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记叙文,培养观察生活、表达情感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记叙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记叙文阅读的方法和技巧3. 记叙文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的识别和分析4. 优秀记叙文作品的欣赏和解析5. 学生习作的指导和点评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记叙文的基本概念、特点和阅读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记叙文作品,引导学生识别和分析记叙文中的要素。

3. 实践操作法:学生自主阅读记叙文,进行习作练习,教师进行指导和点评。

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包含记叙文的基本概念、特点、阅读方法等内容。

2. 优秀记叙文作品:用于分析和欣赏。

3. 学生习作:用于点评和指导。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问题或者故事引入记叙文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讲解记叙文的基本概念、特点和阅读方法,让学生了解记叙文的基本要素。

3. 分析:分析优秀记叙文作品,引导学生识别和分析记叙文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

4. 实践:学生自主阅读记叙文,进行习作练习,教师进行指导和点评。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提问、回答问题、讨论等,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习作练习:评估学生的习作,关注学生在记叙文阅读中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3. 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了解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以及他们对记叙文阅读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七、教学拓展1. 推荐阅读: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记叙文作品,鼓励他们在课外进行阅读,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

2. 写作练习:引导学生进行记叙文的写作练习,让他们将所学的阅读技巧应用到写作中,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3. 文化交流:组织学生参加记叙文朗诵、写作比赛等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文化交流和分享。

小学语文记叙文教案(共7篇)

小学语文记叙文教案(共7篇)

小学语文记叙文教案(共7篇)第1篇:语文记叙文讲评教案文学类文本阅读《取景器里的人》张华教学设想:文学类文本阅读是高考必考题。

一模考试中文学类文本阅读得分率较低。

规范答题是一个增分点。

教学目标:1、针对学生的失分和得分情况讲评试卷_题到_题。

2、总结归纳方法,规范答题,举一反三。

教学过程:一、快速浏览文本,思考:文中写了哪些人?都是属于取景器里的人吗?(关注标题)生回答:师追问,生回答:第一小节提示和关注主旨,得出白领除外。

二、讲评试卷题目1、请学生先看第_小题。

作者的取景器里摄取了哪几类人?请分别概括他们在面对镜头时的心理。

(5分) 此题平均得分,得分率考纲要求:分析综合 C 师问:审题注意点。

生:“概括”。

并回答问题。

(“乞丐”概括不到位。

“心理”不完整)学生评分。

师出示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l)有乞讨者、拾荒者和民工三类人。

(1分)(2)乞讨者有时平和安详(1分),有时警觉、害怕,甚至是愤怒、憎恶的(1分)。

拾荒者面对镜头时有一点局促不安(1分)。

民工面对镜头时大多是坦然的(1分)。

2、请学生看第_题。

第(3)节和第(6)节分别运用了不同的表达技巧,请选择一小节分析其主要表达技巧及作用。

(6分) 此题平均得分,得分率考纲要求:鉴赏语言表达的艺术和内容的思想性。

D 师问:审题注意点。

“分别”“选择以一小节”。

此类的答题规范模式:是什么,为什么效果怎么样?生回答。

生打分。

问为什么扣分?师点评。

出示答案,评分标准。

_.第③小节:主要运用了比喻(类比)的修辞手法。

(1分)作者根据经济地位、…生活状况将乞讨者和城里人分别比喻(类比)成非洲大草原上的羚羊和周边不远处徘徊的狮子、猎豹,(2分)形象地刻画出乞讨者恐惧不安的心理,表现出贫富悬殊和情绪相悖的现实状况,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弱势群体的同情。

(3分) 第⑥小节:主要运用了反衬(衬托)的表现手法。

(1分)作者以美丽的花墙反衬垃圾桶旁拾荒的妇女,(2分)逼真地刻画了贫富悬殊的现实状况,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弱势群体的同情,对社会现状的担忧。

小学生记叙文阅读理解教案

小学生记叙文阅读理解教案

小学生记叙文阅读理解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记叙文的文体特点,能够识别和理解记叙文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

2. 通过阅读记叙文,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分析概括、推理判断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阅读,乐于思考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

二、教学内容:1. 记叙文的定义与特点2. 记叙文中的基本要素3. 记叙文阅读的方法与技巧4. 记叙文中的重点难点分析5. 记叙文阅读实践与拓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记叙文的文体特点,阅读理解记叙文的能力。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分析概括、推理判断的能力,以及运用阅读技巧解决问题。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记叙文的定义、特点、基本要素和阅读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记叙文案例,引导学生理解重点难点。

3.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进行记叙文阅读实践,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4.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记叙文的定义与特点,让学生初步了解记叙文。

2. 第二课时:讲解记叙文中的基本要素,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

3. 第三课时:教授记叙文阅读的方法与技巧,如快速提取信息、分析概括、推理判断等。

4. 第四课时:分析记叙文中的重点难点,引导学生运用阅读技巧解决问题。

5. 第五课时:进行记叙文阅读实践,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阅读一篇记叙文,并开展小组讨论。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评估他们的参与度和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2. 阅读理解测试:定期进行阅读理解测试,评估学生在阅读记叙文时的信息提取、分析和推理能力。

3. 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的情况,评估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沟通能力和共享知识的积极性。

七、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适合小学生的记叙文阅读材料,包括课文、课外阅读书籍等。

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白板等,用于展示教学内容和案例分析。

小学生记叙文阅读理解教案

小学生记叙文阅读理解教案

小学生记叙文阅读理解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记叙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阅读记叙文的兴趣和习惯。

3. 提高学生分析、概括、评价记叙文内容的能力。

4. 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表达自己对记叙文的理解和感受。

二、教学内容1. 记叙文的概念:记叙文是一种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以叙述、描写为主要手法,反映客观现实、表达作者情感、阐述道理的文体。

2. 记叙文的特点:真实性、生动性、完整性、逻辑性。

3. 记叙文的结构:引子、主体、结尾。

4. 记叙文的手法:叙述、描写、抒情、议论。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记叙文的基本概念、特点和结构。

2. 难点:分析、概括、评价记叙文内容,运用语言表达自己对记叙文的理解和感受。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记叙文的基本概念、特点、结构和手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评价典型的记叙文案例。

3.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提问、回答,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4. 读写结合法:培养学生阅读记叙文的习惯,提高写作能力。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讲解记叙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第二课时:讲解记叙文的结构和手法。

3. 第三课时:分析、评价典型的记叙文案例。

4. 第四课时:互动教学,引导学生参与讨论、提问、回答。

5. 第五课时:读写结合,培养学生阅读记叙文的习惯,提高写作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记叙文阅读作业,评估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评估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交流技巧。

七、教学案例1. 案例一:《我的故乡》作者:朱自清简介:本文以作者的故乡为背景,描述了故乡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乡土风情。

教学重点:分析文章的结构、手法和表达的情感。

2. 案例二:《荷塘月色》作者:朱自清简介:本文以荷塘月色为线索,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夜景,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小学生记叙文阅读理解教案

小学生记叙文阅读理解教案

小学生记叙文阅读理解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能够识别和分析记叙文中的事件、人物、时间和地点等要素。

2.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能够抓住文章的主旨和重点。

3. 培养学生通过阅读记叙文,培养观察生活、表达情感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通过讲解和示例,让学生了解记叙文的定义,掌握记叙文的时间顺序、事件发展、人物关系等要素。

2. 阅读理解技巧:引导学生学会通过抓取关键词、分析句子结构、理解作者意图等方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记叙文阅读实践:通过阅读和讨论精选的记叙文,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方法和技巧,理解文章内容,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引导学生掌握阅读理解技巧。

2. 示例法:通过示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记叙文的特点和阅读理解方法。

3. 实践法: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运用所学的方法和技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制作包含记叙文定义、特点、阅读理解技巧等内容的教学PPT。

2. 记叙文材料:精选适合小学生的记叙文,作为教学案例。

3. 学生阅读记录表:用于记录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思考和感受。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思考什么是记叙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利用PPT,讲解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引导学生掌握阅读理解技巧。

3. 示例:选取一篇记叙文,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结构和内容,让学生直观地理解记叙文的特点。

4. 实践:让学生阅读精选的记叙文,运用所学的方法和技巧,理解文章内容。

5.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和感悟,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记叙文的特点和阅读理解技巧。

7. 作业:布置阅读作业,让学生继续运用所学的方法和技巧,提高阅读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包括提问、回答问题、小组讨论等。

小学生记叙文阅读理解教案

小学生记叙文阅读理解教案

小学生记叙文阅读理解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记叙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能够识别记叙文的要素。

2. 培养学生阅读记叙文的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训练学生通过分析、综合、推理等思维活动,深入理解记叙文的内容和主题。

4. 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表达自己观点和情感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记叙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记叙文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3. 记叙文的结构:引子、发展、高潮、结局4. 阅读理解技巧:关键词、主题句、推理判断、逻辑关系5. 表达自己观点和情感的方法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记叙文的基本概念、特点和阅读理解技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记叙文案例,引导学生理解记叙文的要素和结构。

3. 练习法:设计阅读练习题,让学生通过实践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4. 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四、教学步骤:1. 引入:讲解记叙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引导学生了解记叙文的阅读重要性。

2. 讲解记叙文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让学生熟悉并能够识别这些要素。

3. 分析记叙文的结构:引子、发展、高潮、结局,让学生了解记叙文的组织方式。

4. 教授阅读理解技巧:关键词、主题句、推理判断、逻辑关系,让学生掌握阅读记叙文的方法。

5. 练习:设计阅读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技巧进行阅读理解,并讨论答案。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提问回答情况。

2. 阅读练习:评估学生在阅读练习中的表现,检查理解能力和运用阅读技巧的情况。

3. 讨论表达:评估学生在分组讨论中的表达能力和观点阐述情况。

4.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记叙文阅读任务,要求学生在家中完成,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资源:1. 教材:选择适合小学生的记叙文阅读材料,如课文、阅读理解练习册等。

2. 辅助材料:提供一些相关的记叙文文章,以便进行案例分析和练习。

3. 教学工具:黑板、投影仪、PPT等,用于展示和讲解教学内容。

小学生记叙文阅读指导教案

小学生记叙文阅读指导教案

小学生记叙文阅读指导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记叙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能够识别和分析记叙文。

2. 培养学生阅读记叙文的兴趣和习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引导学生掌握阅读记叙文的方法和技巧,提高阅读效果。

二、教学内容:1. 记叙文的概念和特点:介绍记叙文的定义、要素和结构。

2. 记叙文的阅读方法:引导学生运用skimming、scanning 和careful reading 等方法阅读记叙文。

3. 记叙文的理解技巧:教授学生如何分析记叙文的情节、人物和主题。

4. 记叙文的欣赏与评价:培养学生对优秀记叙文的欣赏能力,学会客观评价记叙文的优缺点。

5. 实践练习:提供一系列记叙文阅读材料,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和技巧进行阅读和分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记叙文的基本概念、阅读方法和理解技巧。

2. 难点:如何运用skimming、scanning 和careful reading 等方法阅读记叙文,以及如何分析记叙文的情节、人物和主题。

四、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记叙文阅读教材、练习题、辅助教学工具。

2. 教学环境:教室、多媒体设备。

1. 引入:通过引入一些有趣的记叙文片段,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讲解记叙文的概念和特点,教授阅读方法和理解技巧。

3. 实践:学生运用所学方法和技巧阅读记叙文,进行分析和讨论。

4. 反馈:教师对学生的阅读和分析进行评价,提供反馈和建议。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6. 作业:布置相关的记叙文阅读作业,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六、教学拓展:1. 介绍其他文体的特点,如议论文、说明文等,帮助学生区分和理解不同文体的阅读方法。

2. 引入文学作品,让学生了解记叙文在文学领域的重要性和价值。

七、教学活动:1. 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阅读不同的记叙文,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和理解,互相交流和学习。

2. 角色扮演:学生可以选择一篇记叙文中的角色,进行角色扮演,体验故事中的人物情感和经历。

小学生记叙文阅读指导教案

小学生记叙文阅读指导教案

小学生记叙文阅读指导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

2. 培养学生阅读记叙文的兴趣和能力。

3. 帮助学生掌握阅读记叙文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4. 提高学生对记叙文中的情节、人物、环境的分析评价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2. 记叙文的阅读技巧和方法3. 记叙文中的情节分析4. 记叙文中的人物分析5. 记叙文中的环境分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阅读技巧和方法。

2. 难点:记叙文中的情节、人物、环境的分析评价。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记叙文的定义、特点和阅读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记叙文案例,引导学生掌握分析技巧。

3. 互动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和分析经验。

4. 实践演练法:让学生自主阅读记叙文,进行情节、人物、环境的分析评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激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讲解记叙文的阅读技巧和方法。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记叙文案例,引导学生掌握分析技巧。

4. 互动讨论:分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和分析经验。

5. 实践演练:让学生自主阅读记叙文,进行情节、人物、环境的分析评价。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程度。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完成的练习和作业的质量,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小组合作:评估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包括沟通、协调和分析能力。

七、作业布置1. 阅读一篇记叙文,掌握其情节、人物、环境等要素。

3. 准备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和分析经验。

八、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适合小学生的记叙文阅读材料。

2. 课件:制作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案例。

3.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寻找更多适合学生阅读的记叙文。

4. 参考书籍:提供相关参考书籍,供学生进一步学习。

九、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课时:讲解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阅读技巧和方法。

小学生记叙文阅读理解教案

小学生记叙文阅读理解教案

小学生记叙文阅读理解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能够识别记叙文的要素。

2. 培养学生阅读记叙文的能力,提高阅读理解水平。

3. 训练学生通过分析、推理、归纳等方法来理解记叙文的内容和主题。

二、教学内容1. 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等要素。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引导学生理解记叙文的基本要素。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记叙文案例,让学生实践阅读策略,提高理解能力。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促进学生互动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制作包含记叙文定义、特点和阅读策略的PPT。

2. 记叙文素材:选取适合小学生的记叙文素材,用于教学实践。

3. 小组讨论表格:用于记录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成果。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PPT展示记叙文的特点,引导学生思考记叙文与生活之间的关系。

2. 新课导入:讲解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让学生了解记叙文的基本要素。

3. 案例分析:选取一篇适合小学生的记叙文,让学生实践阅读策略,分析文章内容。

4.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6. 课堂练习:布置一篇记叙文阅读作业,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

7. 课后反思:鼓励学生在课后思考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对记叙文定义和特点的理解程度。

2. 小组讨论观察: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课堂练习的完成情况,评估其阅读理解能力。

七、拓展活动1. 举办记叙文阅读竞赛:激发学生阅读记叙文的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写作练习:让学生尝试自己创作记叙文,加深对记叙文的理解。

3. 分享会: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记叙文,促进同学间的交流。

八、教学反馈1.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意见和建议,以便对教学进行改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记叙文阅读指导教学目标:掌握记叙文阅读的技巧。

学会分析文章的主要人物和事件。

教学重点:分析语言的运用。

教学难点:注重语言的特点,语言的特色。

在小学阶段,阅读题在整张卷子中所占的分数比重是很大的,因此能否做好阅读非常关键。

而在所有的短文类型中,记叙文的阅读又是重中之重。

那到底什么是记叙文呢记叙文就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文章。

常见的小说、童话、散文、寓言、人物传记等都属于记叙文的范畴。

从内容来看,记叙文可以简单地分为以下三类:写人的记叙文,记事的记叙文和写景状物的记叙文。

不同类别的记叙文,阅读方法也有所差异:1、写人的记叙文:首先,要了解短文里面所写的事情,因为写人和写事是分不开的,人物的个性、思想等往往都是在事件中体现出来的。

其次,要了解人物的描写方法。

常见的描写方法有:肖像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肖像、行动、语言和心理,通过这些描写,我们更能够了解主人公的特点以及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

最后,还要分析人物所处的环境。

环境能够影响一个人的语言、行动、思想等,同时环境描写还能对人物够起到重要的衬托作用。

2、记事的记叙文:首先,要弄清楚短文中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理清了六要素也就等于理清了故事的主要情节,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其次,理清文章的层次,也就是题目里经常出现的分段。

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分,分成发生、发展、高潮和结果几个部分;二是按事情的因果关系分,分成起因、经过、结果几个部分。

最后,要抓住文章重点,领悟文章的中心思想。

抓住关键的字词句,从中领悟作者的意图。

3、写景状物的记叙文:首先,了解文章所写对象的特点。

其次,分析文章里出现的修辞手法。

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反问、设问、夸张、排比等。

最后,要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一般在写景状物短文中,都能体现出作者对所写景、物的热爱赞美之情。

无论是做哪一类型的短文阅读,都要做到“两读”——略读、细读。

看到短文时,不要急着去解答,要先把文章大略看一遍,大概了解文章的意思。

然后,再去看题目,带着问题读文章。

回答问题时,一定要充分理解题目的意思,把答案写完整。

4、记叙文的一般知识(一般分记事为主的、记人为主的、写景为主的三种)一、记叙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记叙的六要素。

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是使记叙内容明确而必须的,但有时这三个要素中某个显而易见的不必要赘笔了。

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展示了所记叙事件的完整过程,要清楚完整地写出。

二、记叙的人称记叙的人称有三种情况。

(记叙文常用的人称是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1、是第一人称的我、我们,用这种人称更能体现内心感受,反映真实感。

2、是第二人的你、你们,多用于书信体。

3、是第三人称则能反映更广泛的视角,更客观。

三、记叙的顺序记叙的顺序有顺叙、倒叙、插叙。

顺叙是按时间发展的顺序进行记叙。

倒叙是先叙述事件的结果,再回过头来叙述起因经过。

插叙是在叙述的过程中,插入发生以前的内容,或与所写事件有关的其它内容。

四、记叙的线索:情节发展的脉络,它将有关的场面贯穿起来构成情节的整体。

(1)以时空转移为线索;(2)以一人(或人的感情等)、一事、一物为线索(一般贯穿文章的始终)。

如《藤野先生》明线为对藤野先生的崇敬的怀念,暗线为作者的爱国主义感情五、记叙文常用的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记叙文的语言特点有:含蓄、幽默、风趣、直露、平实、典雅、粗俗、自然、清新、优美、质朴等。

记叙文中的描写:记叙文中的描写分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

(1)、人物描写又细分为:(1)肖像描写(2)外貌描写(3)神态描写(4)动作描写(5)语言(对话)描写(6)心理描写另外,人物描写从另一个角度看,又可以分为: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

人物描写作用:塑造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揭示文章主题。

(2)、环境描写又可以分为: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1)、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2)、推动情节发展;(3)、渲染气氛;(4)、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5)、突出、深化主题。

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1)、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

(2)、在回答时必须结合当时当地的时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记叙文阅读技巧着重对人物和事物的分析。

文章的思想意义是通过对人物、事件和场景的描述来展现的,这就要由表及里,由文字反映的意象来挖掘思想内涵。

理清读物的线索。

线索是贯穿全文的脉络,理清了线索,文章的段落、层次就好掌握了。

一篇记叙文一般只有一条线索,也有的一主一次或一明一暗两条线索,有的以某一事物为线索,有的以行踪为线索,有的以时间为线索,还有的以感情为线索等。

线索作用:贯穿全文,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3. 把握记叙的顺序。

记叙是记叙文的基本表达方式,把握了记叙的顺序,就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条理和层次,便于把握全文的结构和中心了。

记叙文的顺序较常见的,一是以时间为序,或正序或倒序,其中也常有插叙和补叙。

二是以空间为序,或由近及远,或由远及近;或由上及下,或由下及上;或由内及外,或由外及内。

三是以事理为序,按某一思想的发展程序,或按不同关系分类描述,或选取若干侧面逐一叙述。

所有这些记叙顺序虽然变化无穷,但只要按上述类别去分析,顺序是可以把握的。

4.分析多种表现手法。

记叙文除以记叙为主外,还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如描写、议论、说明、抒情等。

描写还有肖像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景物描写、细节描写等手法。

总之,对各种表现手法的特点、作用进行分析,看作者是怎样把这多种表达方式巧妙结合、熔于一炉、恰到好处地运用的。

5. 分析语言的运用。

好的语言必然准确、鲜明、生动、形象,而且句式多变化,运用多种修词法。

注意分析语言的特色,既可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又可以得到欣赏之乐,还可学习语言,有利于写好文章。

记叙文常用答题模式1问文章中心/主旨/主题/深意是什么格式:三步走本文记叙了(或描写了)的故事(或事迹、经过、事件、景物),表现了(或反映了、歌颂了、揭露了、批判了)的思想(或性格、精神),抒发了作者的感情。

2问此段/此文有何语言特色这篇文章语言(写语言特点,自然朴素或生动优美)如“(摘录文章中的相关句子)”,它(写赏析,适当地选下面赏析词库的语句)3(1)词语作用的答题格式:此词原意为,在文中意思为,(或生动形象、清晰明确)地突出了(或表现了、增加了、揭示了),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等)(2)句子作用的答题格式:三步走·此句运用了的(填修辞手法、写作方法、表达方式);·突出了(或展现了、交代了、表达了、描绘了、增加了、铺垫了、衬托了)(联系全文答)·(加套话)增加文章感染力,或突出了作者对xxx的喜爱,揭示了作者xxxxx 的中心,总结全文。

4人称作用:第一人称: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和感染力。

第二人称:便于作者与文中的人物或读者感情交流,显得特别亲切、感人。

第三人称:显得客观真实,不受时空限制,方便记叙与议论.5分析作者用了一件平常小事,有什么好处(作者为什么这样写)以小见大,事虽小但耐人寻味,具有典型意义,容易引发读者共鸣,突出主旨6一个句子/某描写在结构上的作用①照应前文(开头)②承接上文③开启下文、总领下文(引出下文)④承上启下(过渡)⑤为后文(某人物、某事物出场)作铺垫、打伏笔7文中某句话的某个词可以换成另一个词吗动词:不能,因为这个动词准确、具体、生动地描写了……对象……所以……形容词:不能,因为这个动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对象……所以……副词:不能,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对象……的情况(程度、限制、时间、范围),换了之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例题:谁与我同行严忠付上初中时,学校每周总有二三晚的补习课。

家中离学校有三里来地,白天不觉怎样,三蹦两跳便到了学校,夜晚就怵然了。

过一片稻田,翻一座山岭,而过岭是极惧怕的。

一条窄窄的山道,铺着青石,是乡村独轮车行的路。

两旁是过人的小树林,风一吹来,飒飒作响。

间或林子里有夜莺和爬行动物鸣叫,全身毛孔大张,一身冷汗。

有月亮时,从密密的枝丫间透出些淡淡的光亮来,洒在青石路上,行来可稍见轻松些;若遇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心口便如兜着一只小兔。

这时就想起母亲的话来,将头顶的发毛尽力往后梳,露出亮堂的额头来。

母亲说,年轻人额头有团火,能驱妖逐魔。

走夜路最怕的是碰上“鬼″这东西,尽管谁也没见过。

总之,晚上补习归来,见四周漆黑,便无端想起了“鬼”来。

父亲见我害怕,便说:胆是锻炼出来的,你应该时时想到你是男子汉。

一天晚上补习归来,刚上山岭,便见前面几十米远的地方有个火把在移动。

我高兴极了,心里也不再有惧怕。

我加快步伐,想赶上那火把,结伴过岭。

谁知我的步子加快时,那火把移动的速度也加快了。

我的心顿时一阵惊跳,莫不是碰上老人们说的“鬼火”!夏天纳凉,老人们常说鬼的故事,都说荒郊野外有鬼火出没。

一时间,我仿佛肩上压有千斤重担,两腿发软,寸步难移。

想到了父亲的话,你是男子汉,我多少鼓了鼓勇气,艰难地一步步朝前走去。

但当我放慢了脚步时,火把也放慢,了移动的速度,始终与我保持几十米的距离。

下了山岭,便可见人家灯光了,我也松了一口气。

一摸额头,却是一头的冷汗,深知那是吓的。

下了岭走在平阔的田野上,那火把便在我眼前消失了。

回到家中,我把这件怪事告诉了父亲,父亲却不以为然地说:“世上根本就没鬼,夜晚的鬼火,是磷火。

你在学校应该学过的,有啥害怕的。

”以后,我每次晚上回来,都能见到山岭上一支火把走在我的前面。

虽然害怕,但我壮着胆子跟在后面,它终究没有伤害于我,并照亮我夜行的路。

渐渐地,我便不再害怕了,我想那是与我一样夜行的路人。

那天,我告诉父亲,我不怕独自走夜路了。

我甚至渐渐地感觉出夜行的快乐来——万籁俱寂,抑或虫鸣蛙叫,都有一份怡人的意境。

这是不敢夜行之人所体会不到的。

从那以后,火把便在我夜行时消失了。

13毕业后,母亲告诉我,那是父亲打的火把。

1.小说描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题目中的“同行”指(),又指()。

3.小说的主人公是父亲,他是一个怎样的人4.对文章的表现手法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小说塑造主人公主要运用了正面描写的方法。

B.第二段的环境描写烘托出“我”夜行山路时极度恐惧的心情。

C.对“我”的心理描写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D.小说对父亲的语言描写简洁而有深意。

5.找出与第二段画线部分相照应的句子写在下面。

6.假如你是文中的“我”,听到母亲说打火把的是父亲时,你会想些参考答案:1、例:为了帮助“我”克服不敢走夜路的胆怯心理,使“我”成长为真正的男子汉,父亲一边用语言鼓励“我”,一边在夜间举着火把与“我”同行的故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