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 四上 秋游说课稿

合集下载

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6.3秋游|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6.3秋游|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6.3秋游| 北师大版一、教材背景本课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的第六单元“秋游”中的第三节课。

通过教材的引导,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了解千分数、百分数,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并通过游戏加深对千分数、百分数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1.知道千分数和百分数,能根据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能在游戏中体验数学知识的乐趣,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和意愿,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发现问题,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教学内容1.千分数、百分数的认识2.游戏体验四、教学步骤1. 课前准备1.教师将课前准备好准备材料,包括千分数、百分数、秋游游戏的道具等。

2.学生自己也要准备一些资料,如游戏过程中要用到的纸笔。

2. 游戏引入1.教师先简单介绍千分数、百分数的概念,再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这些概念的实际应用。

2.教师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比如秋游中的点名、捉迷藏等,让学生能够在游戏中积极地运用所学知识。

3.教师指导学生如何进行游戏,保证游戏的规则公平,让学生细致地计算自己的得分。

3. 游戏过程1.在游戏过程中,学生可以自主组队、进行游戏,同时边打边学,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2.教师可以利用游戏中的机会,与学生交流千分数、百分数的实际应用,并在游戏结束后进行总结,提高学生对千分数、百分数的认识。

4. 游戏总结1.教师引导学生对游戏过程进行总结,检查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千分数、百分数的知识,是否能够正确使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教师回顾游戏过程,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激励学生以游戏为媒介,广泛涉猎到数学学科的各方面知识,增强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

五、板书设计1.千分数2.百分数3.游戏体验六、教学反思通过课前准备,让学生自己准备纸笔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游戏中,同时也能够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在这个游戏中,学生不会感到枯燥,他们可以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同时也能够将数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6.3《秋游》说课稿(4)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6.3《秋游》说课稿(4)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6.3《秋游》说课稿(4)一. 教材分析《秋游》这一节内容选自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该单元的主题是“认识分数”,而《秋游》则是通过一个实际情境来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概念及应用。

在这一节课中,学生将通过秋游分食物的场景,自己动手操作,体验分数的含义,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通过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数基础,他们对分数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分数的实际应用和深层次含义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此外,学生对于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还缺乏一定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的已有知识为基础,通过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分数的含义,并通过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在秋游分食物的情境中,理解分数的含义,掌握分数的基本运算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在秋游分食物的情境中,理解分数的含义,掌握分数的基本运算方法。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分数的实际应用和深层次含义,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中,我将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同时,我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图片、动画等形式展示秋游分食物的场景,使抽象的分数概念具体化、形象化,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一幅秋游的图片引入新课,让学生观察图片,说一说秋游时会发生哪些有趣的事情。

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第六单元 第3节秋游∣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第六单元 第3节秋游∣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第六单元第3节秋游∣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掌握用天平比较物体轻重的方法。

2.能够使用“多少半”和“等于”比较物体重量的关系。

3.发现物体重量与大小无关,通过体积秤的使用解决“轻重矛盾”问题。

4.通过秋游的经历,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及意义。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掌握用天平比较物体轻重的方法。

2.难点:通过体积秤的使用解决“轻重矛盾”问题,让学生真正理解重量与大小无关的概念。

三、教学过程1. 教学准备(5分钟)1.在课前准备好体积秤、小袋子、不同大小不同重量的物品。

2.去学校附近的超市或者集市购买物品,方便后面进行实际操作。

2. 导入新课(5分钟)1.小游戏:请几名学生来到讲台上,让他们拿到一个不同大小不同重量的物品,比较谁的物品重。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比较物品的重量?可以用什么工具来比较?3. 新课讲解(20分钟)1.天平的使用:首先让学生学习天平的使用方法,比较同重量的物品和不同重量的物品,引导学生体会出“轻重”的概念。

2.用“多少半”和“等于”比较重量:让学生将物品分成两半,比较两半的重量是否相等,引导学生使用“等于”的概念。

3.体积秤的使用:引出“轻重矛盾”问题,说明重量与大小无关的概念,并让学生使用体积秤解决矛盾问题。

4. 操作实践(30分钟)1.实际操作:让学生尝试使用天平、体积秤等工具,比较不同重量和大小的物品。

2.组合实践: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拥有一部分物品,让他们分别使用天平、体积秤等工具,体验数学在实际操作中的应用及意义。

5. 课堂小结(5分钟)1.总结学生今天学到的概念和知识,并让学生相互分享自己的感想。

2.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应用所学知识。

四、教学反思本课通过实际操作和生活经验,让学生深入理解了天平、体积秤等工具的使用方法,掌握用天平比较物体轻重的方法,通过“多少半”和“等于”比较重量,发现物体重量与大小无关的道理,解决了“轻重矛盾”等难点问题。

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 6.3 秋游-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 6.3 秋游-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 6.3 秋游-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学习测量长度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加强学生与周围环境的互动关系。

二、教学重点1.学习测量长度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2.通过实践操作掌握测量长度的技能。

三、教学难点1.能够通过实践操作来掌握测量长度的技能。

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四、教学准备1.测量工具:卷尺、尺子等。

2.实践地点:校园内的大操场。

3.实践材料:红绳、蓝绳等。

4.学生报告:请学生提前准备报告稿,并在实践前向班级展示。

五、教学过程5.1 引入本节课我们将进行变化多样的量度实践探究,着重关注每个学生的身体、生动、感性,培养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5.2 探究实践1.学生在小组中共同商议如何测量手臂长度,并进行探究实践。

2.学生用红绳和蓝绳分别测量自己手臂的长度。

3.小组内同学进行自我核对,确保数据准确无误。

4.小组间同学交流讨论,研究是否有不同的结果出现。

并商议结果的原因。

5.对小组进行展示和讲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其在实践中不断探究、发现、交流。

5.3 综合报告1.学生在小组中共同完成实践报告,并进行汇报。

2.学生剖析不同测量方式的优缺点,并从中发掘解决方案。

3.学生对所学的测量方法进行总结,包括测量工具和测量步骤。

六、教学总结本节课我们通过实践探究、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等多种方式,使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并在实践中提高实践操作的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通过测量手臂长度的实践操作,学生不仅掌握了测量长度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还培养了观察力、思考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以后的实践过程中,学生应该不断总结经验,发掘解决方案,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使自己的能力得到更大的提升。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6.3《秋游》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6.3《秋游》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6.3《秋游》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秋游》这一节内容是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部分。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秋游这一主题,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提高学生的分数应用能力。

教材通过具体的秋游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理解分数的概念,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节内容时,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概念和简单的分数运算。

但学生在实际应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将分数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提高学生的分数应用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分数应用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秋游这一实际情境,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分数应用能力。

2.教学难点:学生如何将分数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问题驱动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秋游图片、实物模型等,直观展示秋游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展示秋游的图片,引导学生进入秋游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秋游图片,提出与分数相关的问题,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3.教学讲解:教师通过具体实例,讲解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引导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

4.实践操作: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实际操作解决秋游问题,提高学生的分数应用能力。

5.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化学生对分数应用的理解。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6.3《秋游》说课稿(4)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6.3《秋游》说课稿(4)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6.3《秋游》说课稿(4)一. 教材分析《秋游》这一节的内容主要围绕着秋游活动的与安排展开。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秋游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中通过生动的插图和情景对话,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秋游的相关知识。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观察能力,对于秋游这一主题,他们可能都有过亲身体验,对于秋游的安排和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他们在表达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上还有待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秋游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和合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秋游活动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秋游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

2.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情境教学法、观察法、实践法和合作学习法等教学方法。

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的情境中学习和运用所学的知识;通过观察和实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秋游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教学新课:介绍秋游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过情境对话和实践活动,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

3.巩固练习:通过设置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4.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5.布置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可以设计成流程图或者思维导图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秋游》说课稿

《秋游》说课稿

《秋游》(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说课稿一、说教材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秋游》的第一课时。

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会了试商的方法,会把除数看作整十数来试商的前提下实行教学的。

本课是通过具体的情境,体验调商的过程,是向大的数调还是向小的数调,这是学生学习的难点,通过尝试、讨论,形成方法从而会计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对学生今后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起着重要的作用。

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的理解水平,我拟定如下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的情境,体验“调商”的过程。

2、能准确计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

结合学生实际,我把教学重点定为:教学重点:掌握调商方法,并能熟练计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

教学难点:在调商过程中,能准确使用“四舍五入”法向大或向小调商二、说教法、学法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学会从具体事例中逐步实行概括,注重展开小组合作和集体交流讨论,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倾听,学会思考。

三、说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1、括号里最大能填几50×()<85 80×()<31442×()<213 61×()<4412、用竖式计算:(1)368÷92=(2)272÷28=让学生复习除数是接近整十数两位数的除法,为本节课的新知做好铺垫。

(二)、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我以“这节课我们就通过秋游活动来继续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引入课题并板书,接着出示情境图,引导学生从展示的情境中说说发现哪些数学信息,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三)、引导探究,形成方法问题一:三年级学生都坐小客车,需要几辆车?1、学生独立列式:272÷34=2、估算,让学生估一估商可能是几,说出是怎样估的(1)把34看成30,同时把272看成270,商为9,估计9辆左右。

(2)因34×10=340,估计比10辆少。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秋游》说课稿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秋游》说课稿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秋游》说课稿各位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是小学教材第三册的《秋游》。

教材分析:这是一片情景交融的散文。

全文生动地描绘了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去郊外游玩的情景,表现了孩子们沉浸在秋天大自然的欢快心情。

全文共有4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简要叙述了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去郊外秋游。

第二、第三自然段分别描写了秋天的天空和田野的美丽景象。

作者按照从天上到地面的顺序,抓住秋天里天空、白云、稻子、高粱、棉花等形态和色彩上的特点,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气的秋景图。

第四自然段叙述了同学们秋游时在草地上尽情玩耍的情景,充分展现了同学们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尽情享受的愉快心情。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感受秋天的美好景象,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会用“有的……有的……有的……”说一句话。

教学重点: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紧扣文中的词句,把观察、想象、朗读结合起来。

让学生感悟意境美和语音美培养其语感。

教法学法:整堂课的教学运用了多媒体课件创设了生动的情境,以读代讲,在读的过程中紧扣文中的词句,把观察、想象、朗读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学法与教法相适应,采用“看看——读读——想想——说说“的学习方法,让学生用心体验,用情表达。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小朋友们,炎热的夏季过去了,秋姑娘已悄悄来到我们身边,你发现了吗?(生自由说)在这金风送爽、天朗气清的美好的季节,有一群小学生,跟着老师去郊外游玩。

想不想知道他们去哪游玩,看到了什么,玩的开心吗?(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创设情境,朗读感悟1、师范读第一自然段。

理解“渐渐”,指导读好"渐渐"。

用"渐渐"说一句话。

指导朗读。

2、(课件播放蓝天白云画面),你们看到什么?觉得秋天的天空怎么样?(美)课文的哪一个自然段描写秋天的天空?女生读课文。

《秋游》(说课稿)-2022-2023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 北师大版

《秋游》(说课稿)-2022-2023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 北师大版

秋游一、教学目标1.了解秋季的特点和变化,培养观察力和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

2.让学生在秋日的自然环境中体验数学,感受数学的美妙和实用。

3.掌握数学中图形的基本概念和简单的组合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了解秋季的特点和变化,掌握描述和分析景物的语言表达能力。

2.认识与运用图形的基本概念和简单的组合方法。

3.探究秋季景色的数学内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三、教学准备1.干净、整洁的学习环境;2.教学用品:黑板、粉笔、学案、图形卡片、相机等。

3.教学活动的场地:校园、公园、山地等。

四、教学过程1.引入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游秋天,我们一起聆听秋天的声音,观察秋天的变化,感受数学在秋天中的美妙!2.观察带着学生到校园、公园、山地等地方去观察秋天的变化,分别记录下树叶、花朵、草地和天空等自然景物的变化。

观察后,学生可用语言来描述所观察到的景色,并将景色实拍下来。

3.分类讨论把拍摄下来的图片分别放到黑板上,让学生自由地分类讨论。

分类讨论完毕后,可以请几位同学就自己分了哪几类介绍一下并在黑板上标注。

4.数学运用1.让学生拿出之前拍的照片,观察图片中出现的各种形态的物体,让学生一个一个挑出来,然后选择相应的图形卡片并将其拼凑出来。

2.让学生自由地组合图形,创造新的形态。

5.总结通过秋游,让学生了解到数学与自然景色的紧密联系,培养对自然景物细致认真的观察能力和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学生都取得了很好的收获。

五、板书设计秋游观察分类讨论数学运用总结。

北师大版四年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秋游》说课稿

北师大版四年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秋游》说课稿

北师大版四年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秋游》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四年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秋游》的主题是“认识平均分”。

这一单元的内容包括:学习平均分的概念,理解平均分的意义,能够用除法计算平均分,以及解决一些与平均分相关的实际问题。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能够初步理解平均分的概念,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他们已经学习了除法、分数等知识,对数学问题有一定的分析能力。

但是,对于平均分的概念和意义,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际的操作和思考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可能对于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还不够熟练,需要通过实例来引导他们思考和解决问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平均分的概念,掌握求平均分的方法,能够用除法计算平均分。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际的操作和思考,学生能够理解平均分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增强对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平均分的概念,掌握求平均分的方法,能够用除法计算平均分。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平均分的意义,能够解决一些与平均分相关的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中,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和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秋游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理解平均分的概念。

2.动手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自己尝试求平均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合作交流法: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4.实例讲解法: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理解平均分的意义,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创设秋游分食物的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公平地分食物。

2.新课导入:介绍平均分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平均分的意义。

3.动手操作:让学生自己尝试求平均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三课 《秋 游》说课稿附板书含反思及课堂练习和答案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三课 《秋  游》说课稿附板书含反思及课堂练习和答案
3、在计算中增强学生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及 发散思维的能力。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具体生活情境,体验“调商”的过程。
【教学难点】:
能正确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五、说教法学法
以教师的引导为主导,体现先导后教"、进而无为而教"的教学思想。 以学生的学习为主体,体现先做后学"、进而自主学习"的学习思想;采 取个人自主探究与小组学习有机结合,以学生的实践操作为中心,引导 学生学会学数学、想数学、用数学。
六、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请完成下列作业,看谁算得又快又准。 (1)比较大小。 32×4○120 43×6○260 48×5○245 53×6○310 28×7○210 39×6○220 (2)用竖式计算。 90÷42 306÷51 120÷19 师: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总之,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地去探索、去实践,争取逐步提 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老师!
(二)解决问题。
1.引出问题(1)。 师:三年级学生都坐小客车,需要几辆车?先估一估,再用竖式计算。 引导学生列出算式:192÷24= ( ) 先让学生独立估算,并在小组内交流估算方法,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学生可能会提供以下 两种估算方法: 生1:把“24”看作“20”,估计9辆左右。 生2:24×10=240,应该比10辆少。 师:试着用竖式计算一下,看看能不能求出答案。 让学生独立尝试,用竖式计算。老师巡视,个别辅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让学生口述试商过程,通过交流,引导学生认识:把“24”看作“20”来试商,但在具体的计算时, 会发现9×24的积比被除数大。积大了,说明商太大了,这是因为把除数看小了,所以商要改小,因 Βιβλιοθήκη 商应该为8。即192÷24=8(辆)。

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6.3秋游 |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6.3秋游 |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6.3秋游|北师大版一、教学设计背景这是一节数学课,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在秋游中学会使用单位进行长、宽、高的测量,并且能够将自然事物与数学概念相结合,提高数学认知水平。

这是本学期的第一节数学课,我们将以秋游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在游玩中学习。

本节课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了解长、宽、高的定义及其测量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周围事物进行测量分析;•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以及运用单位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形成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环节设计环节一:引入首先,我会分享一段有趣的故事,故事讲述的是一位小学生在秋游时的奇妙经历。

故事中主人公通过测量了一个大南瓜的长、宽、高,很好地发挥了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通过这个故事,我将引起学生对长、宽、高的兴趣,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环节二:探究在这个环节中,我将通过一些实物,让学生亲自上手测量长、宽、高,了解测量的基本方法和单位。

在实物测量中,我会让学生自己动手,贴近生活实际进行测量,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结合。

在测量中,我会提醒学生要注意单位的选择和转换,让学生运用概念独立思考,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环节三:应用在这个环节中,我将让学生用测量工具对我们秋游中的自然形体进行测量、分析和记录。

让学生在参观中积极寻找有趣的景物,并进行测量,了解各种自然形体的长、宽、高,学生可以自行选择单位,并归纳总结测量过程中的经验和问题。

环节四:总结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景物测量成果,并帮助学生总结所学知识和方法,以及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可以通过课堂讨论、口头报告、个人体会等方式,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更深入的理解和体会。

三、教学目标达成情况评价通过以上环节的设计和实施,我相信可以达成此次教学的目标,以下是目标达成情况的评价:•学生能够准确、独立地测量所测物体的长、宽、高,转化计量单位,并进行操作实践;•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对周围物体进行测量与分析;•学生能够掌握将数学概念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能力,形成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形成完整的认知体系。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6.3《秋游》说课稿(1)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6.3《秋游》说课稿(1)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6.3《秋游》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秋游》这一节的内容选自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六章第三节。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实际情境,感受和理解比例尺的意义,以及如何将实际距离和图上距离进行转换。

教材通过秋游的情境,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比例尺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比例的基本知识,对比例有一定的理解。

同时,学生在生活中也接触过一些与比例相关的实际问题,对比例尺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对于如何将实际距离和图上距离进行转换,以及如何运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和实践。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掌握比例尺的应用方法,能够将实际距离和图上距离进行转换。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实际情境,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掌握比例尺的应用方法,能够将实际距离和图上距离进行转换。

2.教学难点:学生对于如何将实际距离和图上距离进行转换,以及如何运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和实践。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秋游的情境,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比例尺的概念和应用方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秋游的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

同时,利用实际测量工具,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秋游的情境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在秋游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比例尺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3.实例讲解:通过实际情境,讲解如何将实际距离和图上距离进行转换,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比例尺的应用方法。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6.3《秋游》说课稿2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6.3《秋游》说课稿2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6.3《秋游》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秋游》这一节内容选自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六章第三节。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分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对分数的概念和运算有了初步的认识。

而《秋游》这一节内容,则是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分数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秋游的计划制定,二是秋游费用的计算。

在计划制定部分,学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游玩项目和用餐方案。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分数知识进行比较和选择。

在费用计算部分,学生需要根据游玩项目和用餐方案,计算出总费用,并比较不同方案的费用。

这部分内容旨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加深对分数运算的理解和应用。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数运算基础,对分数的概念和运算规则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是,学生在实际应用分数知识解决问题时,还可能存在一些困难和模糊的地方。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将分数知识与实际情境相结合,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分数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分数知识进行问题的分析和解决。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在不同的情境下,如何选择合适的运算方法,以及如何进行费用的比较和选择。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情境,发现和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等辅助教学,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分数知识在实际情境中的应用。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秋游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秋游中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秋游-北师大版(2012)

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秋游-北师大版(2012)

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秋游-北师大版(2012)一、教学内容1.1 知识点概述本次数学课我们将学习秋游中的数学知识,其中包括:•计算秋天风景线路的长度;•初步了解比较数的大小;•初步认识小数点后一位的数,例如2.3中的0.3;1.2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将达到以下教学目标:•掌握计算秋天风景线路长度的方法,了解如何使用直尺测量线段长度;•理解比较数的大小的概念,初步掌握比较数的方法;•通过练习,掌握小数点后第一位的数的概念及读法。

二、教学重点2.1 计算秋天风景线路的长度秋游中我们经常会测量线路的长度,例如从学校到公园、从公园到山顶等等。

学习此知识点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使用直尺测量线段长度的方法。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使用直尺测量线段长度;•学生会计算线段长度。

2.2 比较数的大小比较数的大小是数学的重要概念之一,也是数学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环节。

本节课将带领学生们初步认识比较数的概念及方法。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初步认识比较数的概念;•学生能够初步掌握比较数的方法。

2.3 小数点后一位的数小数点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在学习小学数学时会频繁接触。

在本节课中,我们将让学生初步认识小数点后一位的数,例如2.3中的0.3。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初步认识小数点后一位的数;•学生能够读出小数点后一位的数。

三、教学方法3.1 图片展示法本节课的内容是涉及到线路长度计算,在计算时,使用图片辅助教学将更加直观、生动。

所以我们教学时将会通过展示图片的方式,让学生学习线段长度计算方法。

3.2 实践教学法学生的学习成果最终要通过实践来检验。

本节课学生们所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都可以通过实践来完成,例如计算线段长度、比较数的大小等等。

四、教学过程4.1 导入引导学生回忆秋游的场景图片,帮助学生们找到课程的共同点,明确课程内容。

4.2 基础讲解在导入之后,我们将讲解使用直尺测量线段长度的方法。

同时,我们将介绍比较数的概念及初步掌握比较数的方法,还会介绍小数点后一位的数的概念及读法。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秋游》说课稿1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秋游》说课稿1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秋游》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秋游》这一节的内容安排在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的第100页至101页。

这部分内容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同时,通过解决秋游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如何合理安排秋游的路线,使得游玩的景点最多,路线最短;二是如何合理分配秋游的时间,使得游玩的景点数量和时间最优化。

这两个问题都涉及到数学中的最优化问题,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过程中,既能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又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图形的认识、简单的计算和问题解决有一定的掌握。

但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还停留在理论层面,缺乏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经验。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已有知识为基础,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解决秋游中的实际问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会用数位顺序表表示整数,会比较整数的大小,能运用数的大小比较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数学活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成功的乐趣,培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会用数位顺序表表示整数,会比较整数的大小,能运用数的大小比较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学生如何合理安排秋游的路线和时间,使得游玩的景点最多,路线最短,景点数量和时间最优化。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交流法、操作实践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地图等教学辅助工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秋游》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秋游》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秋游》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秋游》这一课是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的一章,主要内容是通过秋游的场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概念和运算。

教材通过实际的秋游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和理解分数的意义,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数感,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分数的概念和运算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对分数的理解还停留在具体的物品上,对抽象的分数运算还不够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已有的知识为基础,通过实际操作,引导学生从具体到抽象,深入理解分数的意义和运算。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正确理解和运用分数的概念,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数运算。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数感,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会正确理解和运用分数的概念,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数运算。

2.教学难点:学生对分数的抽象理解,以及分数运算的规律。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发现法、分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

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分数的意义和运算。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秋游的场景,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引出分数的概念。

2.新课导入:讲解分数的意义和运算规则,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3.实例讲解: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运算方法。

4.练习巩固: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巩固。

5.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6.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进行巩固和提高。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直观地展示分数的概念和运算规则,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将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6.3《秋游》说课稿(3)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6.3《秋游》说课稿(3)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6.3《秋游》说课稿(3)一. 教材分析《秋游》这一节的内容主要围绕秋游活动展开,通过观察和体验秋天的景象,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

同时,通过秋游活动的,让学生学会与同伴合作、交流,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和沟通能力。

在教材中,本节内容是以故事的形式出现的,通过小明和他的同学们秋游的故事,引导学生了解秋天的景象,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教材中还穿插了一些数学问题,如计算门票价格、设计游览路线等,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他们对大自然的美丽有一定的认识。

同时,他们也已经学习了一些数学知识,如加减法、乘除法等,具备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是,他们对秋游活动的和安排可能还不够了解,需要老师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培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观察和体验秋天的景象,让学生了解秋天的特点,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通过解决秋游活动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和沟通能力。

通过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等过程,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

通过秋游活动的,培养学生合作、友善、乐观的品质。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和体验,让学生了解秋天的特点,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让学生在解决秋游活动中的数学问题的过程中,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秋天的景象,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小组合作法、情境教学法等方法,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解决问题。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实物等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6.3 秋游(说课稿)-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6.3 秋游(说课稿)-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秋游》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72-74页的《秋游》,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四个方向对本节课进行说课:一、说教材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四舍五入法试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此前,学生学习的除法都是一次试商成功不需要调商的。

本课由秋游搭车的事件引出计算:每个年级各需几辆车?先让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进行计算,发现不是所有的除法计算一次试商就能成功,需要对所估得的商进行调试,从而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笔算。

结合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经历四舍五入法试商后进行调商的探索过程,理解试商后调商的原因。

并能正确地进行除数是两位数(商是一位数)的笔算。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主动探索、互相合作的学习习惯;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是:重点:探索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及试商、调商的方法。

难点:在试商探究过程中,学生理解试商后不同变化的原因,并掌握初商后需要调商的试商方法。

二、说教法和学法我在教学中抓住"秋游"这一个主题,创设情境,以情导航,引导学生参与算一算、估一估、议一议等教学活动。

在学法指导上,我采取迁移、点拨、渗透、对比、反馈等多种指导方法,突出:问题让学生提出;疑难让学生研讨;规律让学生发现;评价让学生参与。

三、说教学过程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我将本课分为五个环节:(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提问大家都去秋游过吗?喜不喜欢去秋游?2.如果我们去秋游,需要做哪些准备呢?板书课题:秋游通过学生的发言,引出“租车”这一情境。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交流秋游,大家知道怎么准备,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为学习新知识作铺垫。

)(二)探索方法,体验成功1.我先出示课本情境图,让学生观察图并说说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大客车限乘客46人,小客车限乘客24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数学四上秋游(说课稿)
【说教材】一、说课内容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67——69页
二、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数与代数方面,重视在具体情境中体验、理解有关知识;注重过程,提倡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活动,培养发现规律、探求模式的能力。

为以后学习除数是三位数的除法和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会用“四舍五入” 的方法把除数看作是与它相接近的整十数去试商的基础上,再对所估得的商进行调试,从而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笔算。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是本套教材里整数除法的最后一部分内容。

让学生掌握这部分内容,不可以完整地掌握整数除法的计算,而且也是以后进一步学习小数除法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经历四舍五入法试商后进行调商的探索过程,理解试商后不同结果的原因。

并能正确地进行除数是两位数(商是一位数)的笔算。

2、数学思考:让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多次练习中,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
3、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会用估算判断结果,养成估算的习惯,并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

4、情感与态度: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让学生在不断调商的过程中,养成主动探索、互相合作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四、说教材的编排特点、重点和难点
本节课在学生掌握四舍五入法试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此前,学生学习的所有除法都是一次试商成功不需要调商的。

教材由秋游搭车的事件引出,先安排三年级学生坐小客车,计算车的辆数,先让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进行计算,发现初商和除数相乘的积大于被除数,无法相减感知不是所有的除法计算一次试商就能成功,(试商时用四舍原则,结果商9,大了)。

接着,再计算四年级学生搭乘大客车,求所需的辆数,(试商用五入原则,结果商3,小了)。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讨论商改大、改小的原因,这是此次探索的重点。

在“试一试”中,通过让学生计算4道题目,经过多次试商,从而让学生归纳出不同取整所对应的商变化情况。

在此基础上,通过两个不同情况的对比,让学生小组自由交流,探索发现调商的方法。

当然,如果学生有一定的困难,也可以适当再补充一些练习进行讨论,以便让学生积累经验。

欢迎访问
在“练一练”中,加强训练下,学生掌握今天的调商方法。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除法。

教学难点:在试商探究过程中,学生理解试商后不同变化的原因,并掌握初商后需要调商的试商方法。

在教学中要通过把除数四舍五入的试
商练习,达到掌握。

【说教法与学法】
一、注重新课导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针对儿童好动、好奇心强等特点,我采用了情境教学法,设置秋游搭车的有趣问题情境,既贴近生活,又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调动他们求知的欲望。

还达到了数学走进生活的目标。

二、注重探索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从素质教育着眼点来看,要贯彻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的原则,不仅要使学生学会知识,更要使学生会学、乐学、主动去学。

鉴于本课内容实践性强,学生参与面广的特点,我又采用以动手操作为主,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优化组合的方式组织教学。

使学生通过估一估、想一想、算一算等多种活动亲身体验,探究新知。

三、注重主体参与,培养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更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我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猜测,并且通过组内交流的形式,去验证自己猜测的种种可能性,在与他人进行交流讨论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这些全都需要学生的主体参与。

欢迎访问
四、注重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在快乐学习中巩固新知
在本节课中我主要采用谈话法进行教学,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主动性,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即教师和学生之间形成互动。

从某种意义上讲,一堂数学课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练习的设计,尤其是每堂课上的后20分钟以巩固练习为主,充分体现以训练为主的指导思想。

后半堂课学生注意力开始分散,面带倦意,兴趣开始转移,这就要求教师开始调控,我便把练习设计得新颖有趣,如游戏式、问答式、竞赛式等,进而也提高了教学效果。

五、注重思维过程,提倡一题多解
教材很注意这一要求的具体落实,例题中编了试商过程的虚线方框图和计算思路“想”的过程。

从这些过程中探索出算理和算法。

利用设问,诱导和板演相结合,分散难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并且提倡学生一题多解,
引导学生灵活地掌握知识的纵横联系,培养和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