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心律失常的监护及处理

合集下载

心律失常突发的急救应对方案

心律失常突发的急救应对方案

心律失常突发的急救应对方案
1. 确认心律失常: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心悸、胸闷、头晕、呼吸困难等症状,检查脉搏是否快速或缓慢、规律或不规律。

如果怀疑患者出现心律失常,应立即采取行动。

2. 拨打急救电话:拨打当地的急救电话,向医务人员说明患者的情况和怀疑的心律失常症状,以便他们提供指导并尽快派遣救护车。

3. 让患者保持安静:安抚患者情绪,让其保持安静躺下,避免剧烈活动和情绪激动,以减少心脏负担。

4. 检查呼吸和循环:确保患者的呼吸道通畅,如果患者停止呼吸或心脏停跳,应立即开始心肺复苏术。

5. 给予氧气:如条件允许,给予患者纯氧气吸入,以提供足够的氧气供应。

6. 不要尝试除颤:除颤是一种需要专业医务人员进行的治疗方法,不应在无专业指导的情况下尝试。

7. 协助救护人员:在救护人员到达之前,尽可能提供相关信息和协助,如患者病史、用药情况等。

8. 避免诱发因素:在急救过程中,尽量避免患者接触可能诱发心律失常的因素,如刺激性饮料、咖啡因等。

以上是心律失常突发的急救应对方案,但请注意,在处理心律失常情况时,尽量寻求专业医务人员的帮助和指导,以上方案仅供参考。

急性心律失常的治疗

急性心律失常的治疗
用于抗房颤、抗室速、抗室颤 无负性肌力作用:
阻滞ICa-L小,被APD延长纠正用于HF心律失常治疗
胺碘酮
(2)药理作用
抗心律失常作用
减慢窦性心律 延长心肌动作电位时程和有效不应期 减慢心房、房室结和房室旁路的传导
胺碘酮
(2)药理作用
抗心肌缺血作用
降低外周阻力并且减慢心率,从而降低心肌耗氧量 直接作用于冠脉血管平滑肌,增加冠脉流量 口服负性肌力作用轻或无 降低主动脉压和外周阻力,从而维持心输出量
注意使用最小有效剂量以避免或使不良反应降至最小 治疗期间避免日照或采取保护措施 静脉用药必须在监护下进行,并尽量采用大静脉(或
中心静脉)滴注 静脉用药不得与其它制剂混合
利多卡因
利多卡因评价
利多卡因优点 钠通道阻滞 频率依赖,电位依赖 增加细胞外K+、降低pH、Em(心肌缺血)增加INa阻滞
脂肪
脂肪
肝脏/去乙基乙胺 碘呋酮盐酸盐
肝脏/去乙基乙胺 碘呋酮盐酸盐
胆汁,粪便,肾排泄极少 胆汁,粪便,肾排泄极少
胺碘酮
(3)心电图改变
▪ RR间期延长 ▪ PR间期延长 ▪ QT间期延长 ▪ QRS波通常不增宽 ▪ 可出现独特的分裂双峰T波
胺碘酮
(4)适应症
(1) 危及生命的室性心律失常(FDA批准)
II类药物:β肾上腺受体阻滞剂,如心得安,倍他乐克 III类药物:基本为钾通道阻滞剂,延长动作电位时程和
有效不应期,如胺碘酮, 索他洛尔 IV类药物:阻滞钙离子通道,减慢窦房结和房室传导,
如 维拉帕米,地尔硫卓 其他:缩短动作电位时程,如:腺苷、阿托品、地高辛
常用的抗心律失常的药物
几种常用的抗心律失常的药物
胺碘酮

心律失常的护理常规

心律失常的护理常规

心律失常的护理一、护理评估1、评估患者有无心脏病、吸烟史、跌倒史、晕厥史、用药治疗及抢救情况、过敏史及家庭史。

2、评估患者有无药物中毒、电解质紊乱、精神不安、过量烟酒等。

3、评估患者有无胸闷、黑朦、晕厥、头晕、心悸、呼吸困难等症状。

严重者还应评估患者的神志等。

4、评估患者的情绪及心理反应。

二、护理措施1、休息与活动:(1)根据患者心律失常的类型及临床表现,与患者及家属共同制定活动计划。

对无器质性心脏病的良性心律失常患者,鼓励其正常工作与生活。

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

(2)嘱患者出现胸闷、心悸、头晕等不适时采取高枕卧位、半卧位或其他舒适体位,尽量避免左侧卧位。

保持情绪稳定,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静剂,保证患者充分的休息与睡眠。

2、药物治疗与护理:严格遵医嘱按时、按量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静脉注射时速度易慢,静脉滴注药物时尽量用输液泵控制速度。

观察患者意识和生命体征,必要时上心电监护,观察用药前、中、后的心率、心律等心电的变化,以判断疗效和有无不良反应。

3、潜在并发症的护理:严密观察心率、心律的变化,发现恶性心律失常,应立即通知医生。

备好抗心律失常药物及其他抢救药品、除颤仪、临时起搏器等,一旦出现猝死,立即进行抢救。

4、避免诱发因素:嘱患者避免剧烈活动、情绪激动或紧张、快速改变体位等,一旦有头晕、黑朦等先兆时立即平卧,以免跌伤。

有头晕、晕厥发作或曾有跌倒病史者应卧床休息,避免单独外出,防止意外。

5、减轻焦虑:(1)保持病室环境舒适,避免过冷、过份潮湿或干燥。

(2)为患者提供生理和心理支持,鼓励其战胜疾病,保持乐观、平和的心态。

(3)抢救时,护士要保持镇静,给患者信任和安全感,并做好必要的解释。

三、健康指导要点1、疾病知识指导: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心律失常的常见病因、诱因及防治知识。

说明遵医嘱服抗心律失常药物的重要性,不可自行减量、停药或擅自改用其他药物。

告知患者药物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2、避免诱因:嘱患者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休息与睡眠;保持乐观稳定的情绪;戒烟、限酒,避免摄入刺激性食物如咖啡、浓茶等,避免饱餐;避免劳累、感染,防止诱发心力衰竭。

ICU患者的心电监护与心律失常处理

ICU患者的心电监护与心律失常处理

ICU患者的心电监护与心律失常处理在重症监护病房(ICU)中,心电监护是对患者心脏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和诊断的重要手段。

心律失常是常见的心脏问题之一,对ICU患者的心电监护与心律失常处理非常关键。

本文将探讨ICU患者心电监护和心律失常处理的相关内容。

一、ICU患者心电监护的重要性心电监护是ICU中必不可少的监测手段之一,能够提供详尽的心电图信息,早期发现和干预心脏问题。

ICU患者心电监护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心电监护有利于心律失常的早期发现。

心律失常是ICU患者常见的心脏问题,通过心电监护可以实时观察患者的心电变化,及时发现心律失常的存在以及心电图的异常表现。

2. 心电监护有助于评估心脏功能。

心电监护不仅仅可以监测心律失常,还可以通过分析心电图的形态和节律来评估心脏的功能状态,例如心室肥厚、心肌缺血等,为医生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3. 心电监护能够提供实时监测和警报。

ICU患者病情复杂多变,通过心电监护能够实时监测患者的心电情况,并能够设置警报系统,一旦出现异常心电图或心律失常,警报系统会及时通知医护人员,以便及时采取必要的处理措施。

二、ICU患者心电监护的常用设备在ICU中,常用的心电监护设备包括心电图仪、多通道心电监护系统和心电监护仪等。

这些设备能够对患者的心电信号进行接收、处理和显示,以便医生和护士对心电图进行分析和判断。

1. 心电图仪:心电图仪是ICU中最常见的设备之一,用于记录患者的心电图。

心电图仪具有便携、易操作等特点,能够提供高质量的心电图资料,为医生进行心脏病变的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2. 多通道心电监护系统:多通道心电监护系统可以同时监测多个心电导联,能够全面观察患者的心电变化,特别适用于需要密切观察心电变化的ICU患者。

3. 心电监护仪:心电监护仪是一种集成了心电图记录和监测功能的设备。

其具备自动分析和诊断心电图的能力,能够在出现异常心电图时及时发出警报,起到监测和预警作用。

恶性心律失常的诊断和处理

恶性心律失常的诊断和处理
恶性心律失常的诊断和处理
孙宏
伴严重血流动力学障碍
恶性心律失常的概念
是指严重威胁生命的心律失常。 1. 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 2. 长QT综合征伴发多形性室速。 3. 极短联律间期的多形性室速。 4. 心房颤动伴预激。 5. 严重窦性停搏、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6. 持续性室速、室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
尽快终止心律失常发作,建立稳定的窦性心律和稳定 的血流动力学状态。
积极持久的药物和非药物干预,防止心律失常再发或 降低猝死率。
室性心律失常病情评估
是否需要对心律失常本身进行治疗,主要依据对 心律失常危害性的估计。可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评估:
1. 血流动力学影响; 2. 是否有引起更严重心律失常的可能性; 3. 心律失常持续时间和心功能状态。
严重心动过缓和房室传导阻滞
临时起搏或异丙肾上腺素,最好是临时起搏。 在严重心动过缓的基础上,出现室性心动过速或多形
室速时,纠正心动过缓是治疗的根本,而不是应用抗 心律失常药物,因为这类室速往往是长间隙依赖性, 消除长间隙后室速自然就不再发作。
心室颤动
非同步除颤(双向200J/单向360J) CPR。
手术)
恶性心律失常急诊处理
室性心动过速
1.首先应明确患者是否伴有血液动力学障碍。 2.基本处理包括:
面罩高流量给氧(4L/h), 建立静脉通道; 评价心脑血管情况(意识状况、收缩压是否低于90 mmHg、是否有少尿、心绞痛、肺水肿); 监测氧饱和度,心电监护,准备除颤。
持续单形性VT(或诊断不明的宽QRS心动 过速)终止发作的处理流程
心室电风暴的处理
一. ß-阻滞剂
1. ß-受体阻滞剂对心肌缺血诱发的VT/VF的预防作用, 已被大量偱证医学证据所证实。

突然心律失常的紧急处理方案

突然心律失常的紧急处理方案

突然心律失常的紧急处理方案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的心律发生异常,可能导致心跳过快、过慢
或不规则。

对于突然发生的心律失常,我们需要迅速采取紧急处理
措施来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

以下是一份紧急处理方案的建议:
1. 立即评估患者状况
首先,我们需要迅速评估患者的状况。

观察患者是否有意识丧失、呼吸困难、胸痛或晕厥等症状。

如果患者失去意识或呼吸困难,需要立即呼叫急救服务。

2. 给予基本生命支持
在等待急救服务到达之前,我们可以给予患者基本生命支持。

这包括以下步骤:
- 患者平躺,保持舒适。

- 如果患者没有呼吸或心跳,进行心肺复苏(CPR)。

- 如果患者有心跳但没有呼吸,进行人工呼吸。

3. 寻找专业医疗救助
心律失常需要专业医疗救助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和治疗。

当急救
服务到达时,他们将能够提供更专业的医疗援助。

他们可能会给予
患者药物治疗、进行电击复律或其他必要的治疗措施。

4. 提供心理支持
心律失常可能给患者带来恐惧和焦虑。

在等待急救服务到达的
过程中,我们可以向患者提供心理支持。

我们可以让患者保持镇静,并尽力减少他们的焦虑和紧张情绪。

5. 记录患者病史和症状
在处理心律失常的过程中,我们应该记录患者的病史和症状。

这将有助于医生在后续的治疗过程中了解患者的情况,并采取适当
的治疗措施。

请记住,这只是一份紧急处理方案的建议,具体的处理措施应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来确定。

及时寻求专业医疗救助
是处理心律失常的最重要步骤。

严重心功能不全、严重心律失常的处理指南

严重心功能不全、严重心律失常的处理指南

严重心功能不全、严重心律失常的处理指南内容大纲:
1. 引言
- 定义严重心功能不全和严重心律失常
- 强调及时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性
2. 评估和诊断
- 临床症状和体征
- 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 心电图和心律监测
3. 药物治疗
- 利尿剂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
- β-受体阻滞剂
- 抗心律失常药物
- 其他辅助药物
4. 非药物治疗
- 心脏再同步治疗
- 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
- 心脏移植
- 心室辅助装置
5. 并发症管理
- 低血压
- 肾功能不全
- 电解质紊乱
6. 预防和随访
- 生活方式改善
- 定期随访和监测
- 患者教育和自我管理
7. 特殊人群考虑
- 老年人
- 合并其他疾病
8. 总结和展望
该指南内容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严重心功能不全和严重心律失常的全面诊疗策略,包括评估、药物和非药物治疗、并发症管理、预防和随访等方面的指导,并考虑特殊人群的需求。

通过遵循该指南,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危重患者快速心律失常的鉴别与处理PPT课件

危重患者快速心律失常的鉴别与处理PPT课件

血流动力学潜在不稳定
潜在不稳定的证据:心室率>150bpm
伴有: —— 头晕、眼花、眩晕、黑朦、一过性意识障碍 、近似晕厥 —— 心慌、胸痛 —— 全身极度乏力或沉重感、肢冷、面色苍白、 尿少
意义:积极电转复!!
7、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1)
病因治疗 :
查找并解除诱因 缺血,缺氧,酸中毒,电解质紊乱等
常见于
➢ 心胸外科手术 ➢ 肺部疾患 ➢ 脓毒症 ➢ 创伤
➢ 颅内出血 ➢ 低钾、低镁、低钙 ➢ 酸中毒
危重后果病人的房颤
➢ 低血压 ➢ 心肌缺血 ➢ 组织灌注减少 ➢ 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 血栓栓塞性事件
3、评估侧重点
病人的临床状况是否稳定? 心功能是否受损? 是否存在WPW? 持续时间小于48h或大于48h?
终止发作:
血流动力学障碍者立即电复律 静脉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胺碘酮、利多卡因、普罗帕酮
预防复发:
ICD 无条件ICD者可给予胺碘酮 单用胺碘酮无效或疗效不满意者:胺碘酮+β阻滞剂 心功能正常者可选用索他洛尔或普罗帕酮
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2)
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单形室速
可首先进行药物治疗 应用的药物为静脉普鲁卡因胺、索他洛尔、
——心功能受损(LVEF<40%)时可考虑地高辛(Ⅱb) 、胺碘酮(Ⅱb)、地尔硫卓(Ⅱb)、
2006 ACC/AHA/ESC AF Guidelines
转复窦律
转复窦律:新近发生的房颤(24~48h内)有自行转复 可能,超过7天很少自行转复
电复律: 效果最确实,成功率高,副作用小。 有血流动力学障碍者可紧急电复律。 反复发作的阵发性房颤和持续性房颤较少在急诊或ICU进行
• 常见的有AVNRT、AVRT、AT。

严重心律失常的应急预案

严重心律失常的应急预案

一、引言严重心律失常是指心脏节律异常,可能导致心脏功能严重受损,甚至危及生命。

为了确保患者生命安全,提高医护人员应对严重心律失常的应急处置能力,特制定本预案。

二、应急预案组织架构1. 成立应急预案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指挥和监督应急预案的实施。

2. 设立应急处理小组,负责具体实施应急预案,包括医护人员、护士、医助、药剂师等。

3. 设立通讯联络组,负责应急信息的收集、传递和发布。

三、应急预案实施流程1. 发现患者出现严重心律失常症状,立即通知医生。

2. 医生接到通知后,立即评估患者病情,做出初步诊断。

3. 根据患者病情,采取以下措施:(1)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避免疲劳、情绪激动。

(2)给予氧气吸入,建立静脉通道。

(3)进行严密心电监护,判断心律失常的类型。

(4)遵照医嘱正确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观察用药效果及不良反应。

(5)备好纠正心律失常的药物和其他抢救药物,如除颤器和起搏器等。

4. 严密观察患者的意识、脉率、心率、呼吸和血压等生命体征,监测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5. 一旦发现患者出现意识丧失、抽搐、大动脉搏动消失、呼吸停止等猝死现象,立即进行抢救:(1)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2)给予非同步直流电复律。

(3)必要时配合医生安装临时起搏器。

6. 根据患者病情,给予以下药物:(1)肾上腺素:用于治疗心脏骤停。

(2)多巴胺:用于提高心输出量。

(3)胺碘酮:用于治疗室性心动过速。

(4)利多卡因:用于治疗室性心律失常。

7. 必要时施行人工心脏起搏。

8.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尿量、心电图变化。

9. 安慰患者及家属,做好交接班。

四、应急预案的培训和演练1. 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应急预案培训,提高其应对严重心律失常的能力。

2.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实际效果,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五、应急预案的总结与改进1. 定期对应急预案的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 根据总结结果,不断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对严重心律失常的能力。

严重心律失常的急救处理

严重心律失常的急救处理

室性心律失常的急诊治疗
• (3)持续性单形性室速: ✓ QRS波增宽的心动过速在其诊断不清时,按室速治疗(I、C) ; ✓ 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用直流电复律纠正(I、B); ✓ 如果血流动力学稳定,指南推荐静注普鲁卡因胺(II a、B), 胺碘酮也是适用的。 ✓ 指南推荐胺碘酮用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室速、电击无效或电 击后复发的病例,(Ⅱa、C)。 ✓ AMI并发的稳定单形性室速也可选用利多卡因(Ⅱb、C)。 ✓ 维拉帕米和地尔硫草不能用于原因不明的宽QRS波心速,尤其 有心功能不全史者(Ⅲ、C)。
抗快速心律失常药
I类:膜稳定剂
Ib类: 缩短动作电位时间 利多卡因
✓ 适应证:AMI、心脏术后或洋地黄
毒性所致室性心律失常 ✓ 用法与剂量:静脉 ✓ 副作用:中枢兴奋与抑制
抗快速心律失常药
I类:膜稳定剂
Ic类: 不改变动作电位时间 普罗帕酮
✓ 适应证:正常心脏的心律失常
✓ 用法:口服、静脉 ✓ 副作用:负性肌力、频率、传导。
经皮心脏起搏
肾上腺素1mg IV/每3 – 5分 钟
阿托品1mg IV/每3 – 5分钟, 总量0.04mg/kg
持续心脏停搏 • 考虑复苏的质量 • 存在不典型的临床表现 • 考虑终止抢救
VF / 无脉搏VT
A:气道 B:呼吸 C:循环 D:除颤
如果无效 进一步完善A、B、C D:鉴别诊断,寻找病因
<3mg/kg/h; 维持剂量:1 – 4mg/min 普罗帕酮:1 – 2mg/kg 以10mg/min速度 iv, 禁用于心衰。
多巴胺:5 – 10 μg /kg/min iv 具有β受体激动作用;2 – 4 μg /kg/min扩张肾血管,但不推荐用于急性肾衰少尿;10 - 20 μg/kg/min兴奋α受体收缩外周血管。

心律失常的急诊处理方法

心律失常的急诊处理方法

急诊心律失常起病急、进展快、死亡率高,其主要危害是引起血流动力学障碍。

心脏对心律失常的代偿范围40bpm~150bpm,当心律失常的频率<40bpm或>150bpm时就会出现心脏代偿机制的障碍。

除此,是否存在器质性心脏病、心律失常是否整齐、持续时间长短和房室同步性是双室是否同步都与心脏的代偿功能有关。

心律失常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因素。

急诊快速性心律失常可根据QRS波群的宽度分成两类:窄QRS波群(QRS波群时限≤120ms)心动过速和宽QRS波群(QRS波群时限>120ms)心动过速。

如果心动过速呈窄QRS波群心动过速,则多为室上性心动过速,通常是良性的。

如果心动过速呈宽QRS波群心动过速,则为室性心动过速,或室上速伴室内差异性传导或伴预激,通常是恶性的。

在紧急情况下,内科医生在处理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时常显得进退两难。

最重要的是,要对室上性心动过速与室性心动过速进行鉴别诊断,因两者的处理不同。

一、急诊心律失常的分类1、快速性心律失常(1)快速性室上性心律失常狭义室上性心动过速又称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包括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阵发性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预激)和阵发性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广义室上性心动过速包括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和心房扑动。

(2)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包括室性心动过速、心室扑动和心室颤动2、缓慢性心律失常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缓慢性心律失常,心电图表现为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窦房阻滞、以及各种类型的快速性心律失常。

房室传导阻滞包括Ⅱ度Ⅱ型和Ⅲ度房室阻滞。

此外,还有心脏骤停和室性自主心律。

二、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急诊处理1、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分类(1)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①多见于老年人;②多有器质性心脏病,如肺心病、冠心病;③异位起源点位于心房,可分为自律性房速和折返性房速;又可分为单形性房速和多形性房速;④房速的频率150bpm~250bpm;⑤刺激迷走神经不能终止;⑥当出现血流动力学障碍时提示危重,如血压下降、呼吸困难、心绞痛及晕厥;发作时室率>200bpm;老年患者或有心脑血管器质性疾病者。

心律失常的诊断及治疗进展

心律失常的诊断及治疗进展

1. 介入治疗基于临床电生理发展70年代初用于临床,已成熟。 2. 药物治疗基于细胞和分子电生理发展 80年代开始,发展较快。
(一)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治疗:
(一)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治疗: ●窦房传导阻滞/窦缓/窦停/sss ●房内传导阻滞 ●房室传导阻滞(一度/二度三度) ●室内传导阻滞(左、右束支及 左 束支分支传导阻滞
(七)心室晚电位: ★心室晚电位阳性反映心肌组织结构的不均一性所导致电活动异常,有潜在致室速、室颤的危险。 ★这在心肌梗死后的患者及动物模型的心外膜或心内膜面直接标测已充分得到证实,但从体表记录所得的结果,其敏感性及特异性与直接心表标测者判别甚远。 ★临床各家报告心肌梗死后心室晚电位阳性率在7.7%~42.4%之间,其中假阴性率和假阳性率均占有较大比例。
心脏电生理检查
★1999年MUSTT试验结果发表后,其应用价值已趋否定,即经电生理检测诱发出持续性室速的猝死高危患者只有应用ICD可降低死亡率,而应用经筛选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与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相比并不能改善生存率。
六、心律失常的治疗
心律失常的治疗: 近年来有不少进展,主要在非药物治 疗方面,包括除颤、起搏、消融、手术等。
★因此,对心肌梗死患者心室晚电位阳性者应加强随访,不能单独作为采取某种治疗措施的根据,对心室晚电位阴性者也不能认为是“安全”的。 ★特发性室速的患者心室晚电位大多为阴性,如心室晚电位阳性往往提示有心肌病变的基础,应进行进一步检查。
(八)心率变异性分析: ★心率变异性分析作为定量检测自主神经功能的指标,已公认为预测心源性猝死的一个独立的因素。 ★Circulation2000年元月发表的一篇述评再一次肯定了这一结论;但同时也指出,经大量临床研究严格按敏感性、特异性统计,其猝死阳性预测值尚不足30%。

制定心电监护心律失常报警的处理流程

制定心电监护心律失常报警的处理流程

专业实践拓展制定心电监护心律失常报警的处理流程一、背景心血管内科患者病情复杂、变化迅速,猝死等突发事件时有发生。

监护仪心律失常报警是患者安全护理的一个重要部分,护理人员能否准确地处理心电监护心律失常报警是保证患者及时得到救治的前提。

有研究表明"床边监护仪正确报警只占到总报警次数的34.6%,而错误报警则占到总报警次数的65.4%,其中心律失常报警的错误率占总心律失常报警次数的99. 9% o频繁无效的心律失常报警不仅使护士对报警敏感性随之下降,同时使护士对报警的处理速度变慢,产生报警倦怠,导致有效报警被忽略,也给临床工作者其他操作带来干扰,严重时可影响患者预后。

在护理实践中,长期无效的心律失常报警还易使护士采取不恰当行为以降低无效报警的干扰,如降低音量、关闭报警、不合理的设置报警等,最终导致监护失效。

我科室现用飞利浦中央监护仪,监护仪根据心律失常类型分为红色报警和黄色报警。

红色报警为:(1)窦性停搏大于3秒(2)室颤(3)室速(4)室扑(5)心跳骤停。

黄色报警为:(1)短阵室速(2)室性节律(3)室早率(4)连续室早(5)成对室早(6)R-On-T室早(7)室早二联律(8)室早三联律(9)多形室早(10)起搏器未捕获(11)起搏器不起搏(12)间歇大于2秒(13)漏搏(14)室上性心动过速(15)不规则心率。

我科2015年6月执行“心电监护报警值设定标准”(附表一),并且在每台床边监护仪上贴上了醒目的“请正确设置报警参数”标志,要求每班在接班、接收新患者和病人病情发生变化时,根据“心电监护报警值设定标准”重新调整报警范围。

在此基础上,监护仪出现心律失常报警时,口头规定规范处理方式:走到床旁查看报警原因,分析是否为干扰所致,排除干扰后分析心律失常类型,汇报医生,遵嘱执行,消除报警,记录。

现为提升心电监护心律失常报警处理的有效性,对我院心内科18名护士针对心电监护心律失常报警的处理方式进行了调查,一个月共调查280人次,其中红色报警78人次,黄色报警202人次,结果显示:红色报警规范处理62人次,占红色报警总人次的80%;不规范处理16人次,占红色报警总人次的20%。

心律失常护理

心律失常护理

第二节心律失常护理常规一、定义:心律失常指心脏冲动的频率、节律、起源部位、传导速度或激动次序的异常。

二、病因:心律失常可见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其中以冠心病、心肌病、风心病为多见,尤其在发生心力衰竭或急性心肌梗死时。

正常窦性心律的心电图特点:①P波规律出现(在同一导联上P-P间期相差≤0.12秒):②窦P波(其形状表明是由窦房结下传的,在I导联倒置;③P-R间期为0.12~0.20秒。

频率为60~100次/分。

常见心律失临床表现与特点:期前收缩是由于异位起博点过早发放冲动,导致心房和或心室提前激动,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

(一)房性期前收缩1 1 、定义:房性期前收缩(atrialprematurebeats)是指激动起源于窦房结以外心房任何部位的一种主动性异位心律。

2 2 、病因:各种器质性心脏病病人均可发生房性期前收缩,并可能是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的先兆。

3 3 、临床表现:病人一般无明显症状,频发房性期前收缩者可感心悸、胸闷,自觉心脏有停跳感。

4 4 、心电图特征:①房性期前收缩的P 波提前发生,与窦性P 波形态不同;②包括期前收缩在内前后两个窦性P 波的间期短于窦性PP 间期的两倍,称为不完全性代偿间歇;③下传的QRS 波群形态通常正常,少数无QKS 波群发生(称阻滞的或未下传的房性期前收缩),或出现宽大畸形的QRS 波群(称室内差异性传导)。

如图:(二)室性期前收缩1 1 、定义:室性期前收缩,是一种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指房室束分叉以下部位过早发生使心室肌除极的心搏。

2 2 、病因:正常人与各种心脏病病人均可发生室性期前收缩,正常人发生室性期前收缩的机会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心肌炎症、缺血、缺氧、麻醉和手术等均可使心肌受到机械、电、化学性刺激而发生室性期前收缩,常见于冠心病、心肌病、心肌炎、风湿性心脏病与二尖瓣脱垂者。

此外,药物中毒、电解质紊乱、精神不安、过量烟酒等亦能诱发室性期前收缩。

3 3 、临床表现: :病人常无与室性期前收缩直接相关的症状,病人是否有症状或症状的轻重程度与期前收缩的频发程度不一定直接相关。

心律失常的应急预案与程序

心律失常的应急预案与程序

心律失常的应急预案与程序1. 目标本应急预案的目标是提供针对心律失常发作的应急程序,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减少不良后果。

2. 定义心律失常是指心脏的节律异常,可能导致心跳过快、过慢或不规则。

3. 应急预案与程序3.1. 预防措施- 教育患者和患者家属了解心律失常的风险因素和常见症状。

- 提供定期的心电图检查和评估,以及必要的药物管理。

- 鼓励患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戒烟、健康饮食和适量运动。

- 定期与患者进行随访,了解心律失常症状的变化和新出现的问题。

3.2. 紧急响应流程3.2.1. 第一步:确认发作- 当患者出现心律失常症状时,立即观察和询问患者。

- 确认患者是否处于心律失常发作状态。

3.2.2. 第二步:呼叫急救- 如果患者的症状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立即呼叫急救电话(例如:120)。

- 向急救人员提供准确的患者信息和当前情况的描述。

3.2.3. 第三步:提供急救措施- 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之前,监测患者的心率和呼吸情况。

- 如果患者停止呼吸或心跳,立即开始心肺复苏(CPR)。

- 如果患者有药物管理计划或器械(例如:自动体外除颤器),按照相关指示进行操作。

3.2.4. 第四步:记录和报告- 在应急事件结束后,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所采取的急救措施。

- 将记录和报告提交给医疗机构或相关负责人。

3.3. 培训和演练- 为医疗人员提供相关的心律失常紧急处理培训和演练机会。

- 定期组织模拟演练,以评估应急预案和程序的有效性。

- 演练过程中收集反馈意见,并进行必要的改进。

4. 检查和更新本应急预案应定期进行检查和更新,以适应不同情况和技术的变化。

5. 结论本文档提供了针对心律失常的应急预案与程序,以帮助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采取及时和适当的措施来处理心律失常发作,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32
心电监护如此表现,如何处理?
a
33
怎么办?
是否马上叫医生? 是否马上做心电图?
a34血流动力学来自否稳定的判断是第一要务a
35
如何诊断该心电图
a
36
如何诊断该心电图
窦性心动过速? 房性心动过速? 心房扑动? 心房颤动? AVRT? AVNRT?
a
37
典型的房颤心电图
a
严重心律失常的心电监护和处理
杨庆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内科
a
1
夜间查房时,见心电监护如此表现, 如何处理?
a
2
观察心电监护的第一步
在确定血流动力学基础上,应确定监护 电极安置得当
a
3
心电监护见病人心率150次/分,如 何处理?
a
4
观察心电监护的第二步
确定病人一般状况基础上,应确定监护仪 器工作正确
a
29
此为心率150次/分的窦性心动过速
a
30
请问以下何种情况窦性心动过速最严重? 请排序
漂亮女孩独自在漆黑的夜中穿过一片墓地 人民南路上,手机被偷,追小偷10分钟,未追上 抢救落水儿童后得了肺炎 暑假去新疆旅游,在沙漠中走了6个小时,没喝一
滴水 想到晚上要和从未谋面的网友约会
a
31
窦性心动过速的处理,处理诱因
该病人的判断,AVNRT
a
49
怎么处理?
兴奋迷走神经 静推药物
a
50
心电监护如此表现,怎么处理?第一 步是干什么?
a
51
心房颤动
控制心室率? 电转复心律?
a
52
缓慢心律失常
病窦综合征 房室传导阻滞
a
53
是否处理?
a
54
是否处理?
a
55
典型的一度AVB,处理否?
a
56
典型的二度一型AVB,处理否?
a
5
此种心律失常如何处理?
a
6
观察心电监护的第三步
正确阅读监护心电图,排除干扰
a
7
此亦是干扰心电图
a
8
可见规律的QRS波,不被干扰
a
9
以上三步说明,心电监护不是把电极 及监护仪安上即了事,而是包括对病 人的观察及对监护仪本身的了解
a
10
严重心律失常的监护及处理
快速心律失常的确定及处理 缓慢心律失常的确定及处理
a
44
AVNRT的发生机制:慢径下传快径上传
逆行性P’可能位于QRS波群之前(成人P’R间期<0.10),
其后(RP’间期<0.07秒),或埋没于QRS波群之中
a
45
AVRT发生机制
a
46
AVRT: P’ 位于QRS波群之后,RP’间期>70ms
a
47
AVNRT:P’ 位于QRS波群之前
a
48
a
57
典型的二度二型AVB,处理否?
a
58
P,R聚少离多,怎么处理?
a
59
P,R各走各的路,怎么处理?
a
60
RBBB伴2 : 1下传的AVB,怎么处理?
a
61
RBBB伴2 : 1下传的AVB
ECG:右束支阻滞合 并一度或二度AVB
a
62
谢 谢!
a
63
有无窦性P波?
a
24
正常心房激动的方向? 正常心房激动的方向与何导联最平行?
a 肢体导联的导联轴—额面六轴系统25
心房激动方向与P波形成的关系
a
26
胸前导联 反映水平面的情况
a
27
窦性P波
窦性心律的P波呈钝圆形,在Ⅰ、Ⅱ、avF, V4-V6 导联应该直立
avR导联倒置
a
28
窦性心律
a
11
快速心律失常
室上性
房性早搏 交界性早搏 窦性心动过速 房性心动过速 心房扑动 心房颤动 AVRT AVNRT
a
室性
室性早搏 室性心动过速 心室扑动 心室颤动
12
心电监护如此表现,如何处理?
a
13
心电监护如此表现,如何处理?
a
14
心电监护如此表现,如何处理?
a
38
“是否规则”排除了房颤
➢ 剩下的怎么办?
➢ 窦速 ➢ 房速 ➢ 房扑 ➢ 阵发性室上速
a
39
“是否有P波”可排除下列哪些心动过速
➢ 窦速 ➢ 房速 ➢ 房扑 ➢ 阵发性室上速
a
40
有无P波?
a
41
房扑及阵发性室上速的鉴别
a
42
请看是P波还是F波
a
43
P波消失及F波出现是诊断房扑最重要依据
a
19
此室性早搏好像更严重,怎么处理?
a
20
此是否是室性早搏?
a
21
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
房性早搏 交界性早搏 窦性心动过速 房性心动过速 心房扑动 心房颤动 AVRT AVNRT
a
22
该病人心率150次/分,怎么办?
a
23
诊断窦房结来源心律失常最重要的 心电图依据是什么?
窦性P波
15
典型的宽QRS心动过速
确定血流动力学是否稳定? 是否是室性心动过速? 是否为室上性心动过速伴差传? 是否为室上性心动过速伴旁道下传?
a
16
下一步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电复律 血流动力学稳定,完善心电图检查 请示医生
a
17
心电监护如此表现,如何处理?
a
18
室性早搏到底危不危险?
无器质性心脏病 有器质性心脏病 急性心肌梗死 电解质紊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