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浅探
浅析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的知识 , 他们马上会 与其生活 中的点点滴滴 联系起 来, 在知识形式基础上 , 调动记忆、 想象 、 情感 等心理功 能, 丰富和完 善审美知觉形式 , 创造 出更多 、
第三, 抓住诗歌中的思想感情 。激发情感是审美教育 的前提 , 揭示诗中
表达 的高 尚情感, 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 实现 以情育情 。如穆旦的 《 赞美》 一 更意味深长 的审美 。
心灵感应和情绪感染 的过程 。具体的教学 中,教师可 以运用媒体的教学方
第三 , 要赏析课文 , 深入挖掘美 的内涵 。这是语文教学过程 中的主体部
’
其次 , 一个好的语文教师具有很强的语 言表现 。 的语文教师在课堂上 法, 好 创设感受作 品美 的情境 。 言激发学生审美的情感。读一篇课文 时,教师会 让 自己首先沉浸在课文之 分。 教师应着重 以美的眼光从不 同的层 面上拈 出美 的亮点, 深入挖掘美的内
三 、 效 利 用 学 生 自身 的 特 点 进 行 审 美教 育 有
高 中学生的思维在感知层次之外, 已经 加上了伦理的、 社会 的、 政治的、
历史的尺度 。在语文学 习中,古今 中外的文艺名作开始进 入他们 的欣赏视
野, 杜甫、 鲁迅 、 士比亚、 莎 贝多芬 等伟大艺术 家成了他们甚至崇拜的人物 。
而要特别注意巧妙地激发学生的兴趣 。
其次 , 高中学生记忆力强, 别容易记住那些让 他们感兴趣的东西。 特 语 言是形象 的, 很容易引发学生 的记忆兴 奋点, 这就为高中生理解 并接受美奠
定 了一 个 良好 的基 础 。
第三 , 高中学 生想象 力强 , 能够 由此及彼 地产生强烈的联想, 习书本 学
其次, 要创设美的环境氛 围, 领略动人 的审美情韵。语文学科既是培养
浅谈高中语文的审美教学
浅谈高中语文的审美教学有人这样说过:“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没有审美修养的人不是全面和谐发展的人,而可能是精神世界贫乏、空虚、片面、畸形的人。
”的确,美育能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培养人们优美的感情世界、生活情感和健康的审美观念。
语文教育是人文内涵最为集中,最为丰富的学科,它所蕴含的内容本身就是审美的对象。
而长期以来传统的语文教学忽视语文的人文性,偏重其工具性的一面,使得学生对语文无兴趣,不重视,更无从谈起发挥语文美育的作用。
语文教学应以开放性、多元化、互动性为一体,在以提高学生兴趣为前提下,实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基本特点。
文学、音乐、绘画、建筑、影视等都同属于艺术。
语文不仅是语言和文字,也是语言和文学。
还原语文作为文学的本真,通过多种艺术的熏陶,感受语文中蕴藏的美的力量,进入语文教学的自由王国。
一、用音乐唤起美的共鸣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曾说:“音乐节奏与乐调有最强烈的力量浸入人的心灵深处。
如果教育的方式合适,它们就会拿美来浸润心灵,使他也就因此而美化。
”“作为滋养,因此自己的性格也变得高尚优美。
”孔子也曾说:“乐以治性,故能成性,成性以修身也。
”音乐是最能唤起心灵情愫的情感诱发物,所有美好的情感将在圣洁与纯净中得以复苏。
诗与音乐是最完美的结合体。
诗孕育出音乐,音乐滋养着诗。
本册所选古代诗词和现代诗歌鉴赏篇目都可谓是诗词中的佳作精品,令人目不暇接,留连忘返。
我们在“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中品味平野星月的辽远空阔;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顿悟宠辱不惊,去留无意的超然豁达;在“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中明白人间的至诚至爱;在“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中感受不食人间烟火的空灵飘逸。
充满性灵的文字中透着生命的悲欢。
如何让学生感知其中的景致美、意境美、人情美,光靠朗诵难尽其妙。
若能在或激昂,或轻柔,或悲婉,或清新的旋律中,让音乐与文字互释互解,融为一体,不用过多的言辞,人间真善美将了然于胸。
高中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探析
高中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探析
审美教育是以美育人,通过感性形式化教育和特殊感觉力的教育,实现人格完美化的教育。
把审美教育贯穿于高中语文教学中,将学生带入艺术境界,愉悦其心灵,开发其智力,乐于读书,登入美的殿堂,陶冶性灵的同时培养美的情操,并提高审美能力,达到塑造学生审美人格的高度,最终实现高中语文新课程审美教学要求,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1. 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语文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愉快教育的需要,丰富学生美感,发展其创造智慧,最终实现人文关怀的需要语文教材中充满了自然美、人性美、哲理美等,成为学生流连忘返的胜景。
素质教育的最高境界是让学生喜欢学习、热爱学习,让学生在学习中提高自己的知识、技能和品格性情,在愉快的氛围中各方面都得到健康发展。
有人认为语文教学多元化、层次化,顾此失彼,对教学质量提高没有多大帮助。
著名的教育家语言学家叶圣陶指出,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是”语文教学悬着的明晰的目标”,强调学生有了审美能力和情趣,对叶圣陶先生的话,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审美教育不仅是语文教学的必定目标之一,而且有助于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审美想象力,对学生创造力的发展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文学作品的艺术美同现实社会相联系,能激发学生的再造想象力,能激活学生的创造思维,锻炼其审美想象。
语文教育本身承载着教。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探赜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探赜一、审美教育的意义审美教育是一种培养学生美感和艺术修养的教育方式,其目的是使学生培养和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欣赏能力和判断能力。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审美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审美教育可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
审美教育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修养、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也具有重要作用。
1.注重文学欣赏:教师可以选取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设计相应的课堂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感悟。
通过阅读和欣赏文学作品,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培养艺术人文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传播和培养自然、人文、科技、社会等各个领域的知识。
通过学习和欣赏名画、名曲、名著等,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和人文素养。
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音乐会、舞台剧等文化活动,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
3.拓展学生的艺术创造能力:通过各种艺术创作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对艺术的兴趣和爱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文学创作、美术设计、音乐创作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美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三、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案例分析1.文学作品的解读: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选用一些经典文学作品,如《红楼梦》、《西游记》等,引导学生展开深入的解读和分析。
通过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情节结构、文学表现手法等,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审美情趣和解读能力。
2.诗歌赏析: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可以选取一些脍炙人口的诗歌作品,如李白的《静夜思》、杜甫的《登高》等,让学生进行朗读和赏析。
通过了解诗歌的意境、形式和修辞手法,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和欣赏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写作训练: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一些写景、抒情的作文训练,让学生通过审美的视角来描述和表达。
通过写作训练,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
高中语文教学与审美教学
高中语文教学与审美教学浅谈高中语文的审美教学摘要:高中语文课程应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知、情、意全面发展。
高中语文教学应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
关键词:高中语文;审美教育;人文性;情境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审美教育以其陶情冶性的人文关怀形式与以往单纯培养理性、传授技能的智力教育区别开来,越来越多的在语文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如何引领学生徜徉在书林翰海中,体验课文中的美好情感?如何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趣味,愉悦的审美体验?我们有必要对语文进行审视与展望。
一、语文教学现状语文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当前的语文教学,缺少人文性,枯燥单调是广大学生对语文课的评价。
在课堂上老师照本宣科,一成不变地划分课文结构,归纳段意,检查背诵。
学生奋笔疾书,唯恐漏掉老师口授的“标准答案”。
这样的课堂秩序井然。
我们承认,这种教学方式的确培养了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但是却将美文的内蕴抛之脑后,这样的语文学习必然步入歧途,使学生学习成为一种压力的痛苦而不是一次愉悦的审美体验。
因此语文教学要注重审美教学。
二、语文教学贯穿审美教育1.教学生关于美的知识要使学生步入美的殿堂,必须教给他们一些关于美的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我有计划地、系统地讲授了一些美学知识,使学生对美的范畴有了一个大体的认识。
一尊断臂的维纳斯雕像,那优美传神的形体美,令人叹为观止,这是雕像美;达·芬奇的《蒙娜丽莎》,那“永恒的微笑”,让人常看常新,这是绘画美;欣赏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会使人感到一股荡气回肠百折不挠地与命运抗争的力量,这是音乐艺术的美;读到白居易的词:“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这是文学美。
我结合高中语文的实际,把语言美、意境美作为审美教学的重点,把审美教学渗透其中。
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
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摘要]高中语文教学中对审美能力的培养,对高中生审美能力的提高,熏陶学生的情操、塑造美的心灵、完善人性、培养学生的人格素质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语文教材中蕴含的丰富审美资源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创造审美教育情境进行审美教育。
[关键词]语文教学;审美教育;教学手段;创造情境高中语文既是高中课程中最基本的学科,它向高中生不仅传递着人类文化的结晶,培养学生分析和运用语言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熏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人格素质。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高中语文教学中对审美能力的培养,对高中生审美能力的提高,熏陶学生的情操、塑造美的心灵、完善人性、培养学生的人格素质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谈一谈高中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
1高中语文教材本身是审美教育的富矿语文教材的内容包罗万象,选人其中的文章,均经过精心的选编,大多具备文质兼美的特点,不仅情趣盎然、文采飞扬,而且洋溢着流光异彩的自然美,或温暖或崇高的社会美等等,可以说一部高中语文教材,上至天文地理,下至人文历史,无处不是充溢着美,无处不存在着审美教育的丰富资源。
高中的审美教育,提高了高中生审美能力,使得高中学生为祖国的美好河山之美所折服,为异彩的异国风情所吸引,为伟人精神境界和人格魅力所感召,为坚贞的爱情、忠贞的友谊、温暖的亲情所感动。
高中语文教材给了学生积极的审美感受和巨大的精神激励。
诸如流传至今的千古名篇,王勃《滕王阁序》的声情并茂笔端含情,文辞富丽曲调宛转;杜牧的一篇不朽之作《阿房宫赋》凝炼精妙。
辞采华美,语言富有音韵的节调、韵律,声情谐美;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其颇具有柔和,舒缓从容的语言美,素淡朦胧,宁静和谐的意境美,借景抒情丰富含蓄的感情美;意大利水上名城威尼斯的旖旎风光;高中语文教材无处不昭彰着美,可以说高中语文教材本身是审美教育的富矿。
浅谈高中语文的审美教学
浅谈高中语文的审美教学语文教学大纲强调指出,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审美观和良好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但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教师都十分注重学生基础常识的积累与运用能力,却常常忽视对学生的审美教育,根本没有唤起学生的审美意识,没有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违背了语文教学的初衷。
本文将对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进行探讨。
标签:审美教育;审美意识;审美体验语文教学中,常会听到部分教师感叹学生对语文没有足够的兴趣,学生也越来越感觉到语文课很单调。
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我认为:一方面是迫于高考的压力;另一方面是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对学生的审美教育,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得不到很好的激发。
针对这种现象,我想谈一下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问题。
一、什么是审美教育通俗来说,审美教育就是“美育”,它是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提高个人和民族素质的重要渠道。
审美教育和其他方面的教育是相辅相成,互相渗透的。
在对学生实施德育和智育的教育过程中,要适时地引入美育因素,借助美育坚定人们的道德信念,培养人们的道德情操,通过审美价值唤起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和思考,更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协调发展。
二、语文和审美教育多少年来,我们国家一直都十分重视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并多次在语文教学大纲中指出,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要在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和应用能力的同时,积极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和一定的审美能力。
这足以证明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对提高学生语文水平和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研究部分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很好地领会教学大纲的实质和根本性的目的,所以对大纲提出的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实施审美教育的要求就不能很好地落实。
主要表现在:(一)写作教学中缺少审美教育近年来,学生的作文水平越来越差,优秀的文章少之又少。
大部分学生作文内容空洞无物,没有真情实感,语言直白,缺乏一定的文学味道,让人读了觉得枯燥乏味。
高中阶段语文审美教学问题及方法探究
高中阶段语文审美教学问题及方法探究摘要:对于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来说,不仅仅是语文知识简单传授,更应该成为学生提升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增强综合素质的平台。
目前高中阶段的审美教育还存在问题,解决途径:一是分阶段进行审美教育;二是利用好媒介;三是充分利用朗读的作用;四是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关键词:高中教育;语文教育;审美培养通过语文教学对学生进行审美培养是一种非常好的方式,对于高中生来说,他们正处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发展成熟的阶段,在此阶段注重他们的审美培养对于养成高尚的人格,树立终身学习的观点是大有裨益的。
高中语文教材充满着艺术和人文魅力,入选的篇章都是人类语言艺术的瑰宝,包含了伟大深刻的思想和哲理,是用来陶冶情操的重要素材。
除此之外,语文教学活动富有感染力,同时具有社会性和创造性因素,有利于美学教育的实施。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审美教学的重要性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高中阶段审美教学的重要性,可以说新课程的推广为美学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新课程明确提出了语文教学要让学生阅读优秀作品,感受艺术魅力,发展审美和想象力,在学习中体味人生和自然的多姿多彩。
从实践中来看,虽然一些诸如《荷塘月色》、《药》等传统课文没有发生变化,但是在课后要求中更加注重挖掘其审美特质。
在教材中加入了大量的现当代诗歌、外国优秀诗歌,甚至是流行歌词,这些作品内容精炼,风格醇厚,让师生同时体会到美的享受。
另外一些规定需要背诵的课文例如《琵琶行》、《春江花月夜》等名篇更容易发挥其易于吟诵,一唱三叹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审美想象,愉悦性情。
这些变化让我们看到对于高中生审美教育的关注,体现了教材本身非常重视引导学生对于社会、自然和人类内心世界的关注。
可见,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学重要的目标,在高中阶段重视审美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二、目前审美教育存在的问题首先,虽然教材提倡、教师重视,但是高考仍然像一块大石压在每个高中生身上,时间和精力都被它占去,高中的语文教育常常无奈的流于单纯解题技能的传授,审美教学被边缘化的现象十分严重,在课堂上进行美学教育变成了一种美丽的渴望,虽然新课程标准强调审美培养的重要性,但是并没有使应试教育的大环境改变。
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探析
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探析
高中文言文教学作为高中语文的重要部分,如何有效地把审美教育融入其中,是教育工作者与广大家长都热切期待的话题。
审美教育教学,首先要从教育理念上明确,认识语文文言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重要性。
审美教育首先要有良好的语言环境,引导学生树立敬畏之心,去尊重与欣赏艺术美的审美理解,进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
此外,审美教育还要注重有效表达,引导学生会观察、细节发散思考等,从而获得文言表达之美。
当然,审美教育也要注重认知与情感的整合,使学生能够在审美活动中体会和探索出文言文审美的乐趣,进而发展出完善的审美观。
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尤其要注重作文教学的突出。
作文是语文文言文审美教育的重要支点,课外的作文练习是学生掌握审美的重要途径。
教师要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注重文言文细节性、结构性,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进而在作文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与能力。
同时,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采取讲解性活动,以文言文作家的思想观点为基础,展开审美教育活动,从而促进审美教育。
此外,还可以以实物鉴赏、手抄报审美活动、给学生安排参观活动等方式,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拓展审美视野,进一步深化审美教育,让学生有更好的审美能力与习惯。
总之,审美教育应当成为高中文言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从广度、深度上加强审美教育,倡导审美,引导学生理解审美,收获审美之美,培养学生终身审美能力。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审美教育,又称美育,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一种教育方式。
审美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通过引导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表达美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本文将从审美教育的内涵、高中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现状、实施策略以及案例分析等方面,探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一、审美教育的内涵审美教育是一种通过艺术、自然、社会等美的形式,引导学生发现美、欣赏美、表达美,进而提升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的一种教育方式。
审美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力、审美理解力和审美创造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主要体现在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的美、文学的美、思想的美等方面,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和良好的审美能力。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现状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部分教师对审美教育的认识不够深入,认为审美教育只是简单的欣赏文学作品,忽略了审美教育对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
其次,部分教师缺乏审美教育的实践经验和方法,无法有效地将审美教育融入到语文教学中。
此外,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教师过于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忽略了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三、实施策略为了更好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美育因素:教师应认真研读教材,挖掘其中的美育因素,如优美的语言、生动的形象、深邃的意境等,引导学生感受文学的美。
2.创设审美情境: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手段、语言描述等方式,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审美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增强学生的审美体验。
3.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教师应鼓励学生主动探究文学作品中的美,通过思考、讨论、辩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审美理解力和创造力。
4.开展课外活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课外活动,如文学社团、朗诵比赛、写作比赛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美、表达美。
5.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应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审美观点,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探索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策略
探索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策略高中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阵地,而审美能力作为其中的一项重要素质,更是需要得到重视和培养。
通过对文学作品、语言、文字的理解和领悟,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
本文将围绕着探索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策略展开讨论。
一、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首先需要在学校和家庭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学校可以举办各种文学活动,包括朗诵比赛、诗歌朗诵会、文学作品分享等,让学生能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和欣赏到优秀的文学作品。
学校还可以鼓励学生读一些经典文学作品,并且要求学生在阅读后展开讨论,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在家庭中,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阅读,讨论文学作品,以及帮助孩子培养对美的感知和欣赏。
二、注重文学作品的选择与学习在语文教学中,选择合适的文学作品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至关重要。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或者当代优秀的文学作品进行教学。
这些作品要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情感和思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让学生主动参与,通过分析、解读文学作品中的语言、结构、意义等方面,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作品,从而培养其审美能力。
三、多角度地阅读文学作品为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阅读文学作品。
可以通过解析文学作品中的意象、语言、情感等方面,帮助学生感知到作品中的美。
也可以引导学生从作者的角度去理解作品,了解作品产生的背景、作者的生活经历等,从而更加全面地理解和欣赏作品。
四、鼓励学生进行文学创作为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文学创作。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写作比赛、作文分享等活动,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展现自己对美的感知和表达。
通过创作,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文学,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表达能力。
五、注重跨学科的整合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过程中,教师可以注重跨学科的整合。
可以将文学作品与艺术、音乐、历史等学科相结合,使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感知和理解作品中的美。
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审美教育
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审美教育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审美教育《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又专门论述道:“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知、情、意全面发展。
文学艺术的鉴赏和创作是重要的审美活动,科学技术的创造发明以及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也都贯串着审美追求。
未来社会更崇尚对美的发现、追求和创造。
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
”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呢?一、感情投入,以情感人。
尽管课文中蕴涵着异常丰富的思想情感,但是如果老师在课堂上始终板着面孔,或用“零度风格”去讲课,那课文的美就很难展现出来,甚至于会把本来很美的文章讲得平淡无味。
长此以往,不仅无法调动起学生的情感因素,而且逐渐会让学生失去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投入感情,带着感情讲课,讲出课文中各种丰富细腻的情感,感染学生,感动学生,调动起学生的情感活动,去感受体验那种感情,从而引发学生各种高尚情感的产生。
老师带着感情讲课,一是能比较直观地再现课文的思想情感,让学生易于理解;二是能感染学生的情绪,利于学生投入到对课文的审美中来。
而讲出感情,则需要语文教师根据课文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
可以通过创设情境,以情动情;可以抓住文章的动情点,分析出情;可以通过插放录音或教师自己声情并茂的范读,渲染感情;可以现身说法,利用联想,以情感人等等。
二、引导学生由“文”到“象”,感知课文中的表象。
语文课本上一个个的语言文字,较之现实事物少了鲜明的直观性。
而美感的特征恰恰是直观性,这就需要学生能透过语言文字,感知到语言文字背后的表象。
不同的学生感知表象的能力是不相同的,这取决于学生对语言文字感觉的灵敏度,即语感。
浅探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浅探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有助于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有人认为语文教学多元化、层次化,顾此失彼,对教学质量提高没有多大帮助。
著名的教育家语言学家叶圣陶指出,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是“语文教学悬着的明晰的目标”,强调学生有了审美能力和情趣,对叶圣陶先生的话,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审美教育不仅是语文教学的必定目标之一,而且有助于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可以让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和体验,激发学生探索语文世界的欲望和热情,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任何一种意志行动总是由一定的动机引发的,构成意志动机除理性因素外,还有非理性因素,即情感因素。
审美是富于情感的,它能强烈的激发学生学语文的兴趣和热情,对语文教学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力想象,指通过自觉的表象运动,借助原有的表象和经验,创造出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
审美想象是审美情感的深化。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审美想象力,对学生创造力的发展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文学作品的艺术美同现实社会相联系,能激发学生的再造想象力,能激活学生的创造思维,锻炼其审美想象。
2.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切入点形象性。
形象是作家按照美的规律运用一定艺术技巧创造出来的。
美离不开形象,审美的过程就是通过审美活动,以形象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的过程。
审美教育是以形感人。
高中语文教学的素材是文章,而文章不管是说明文、哲理文,还是诗词曲,究其内容而言,大都有生动的形象充溢文间。
情感性。
情感是文学作品的生命。
如,教学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一文。
我们先让学生听配乐朗读,听完课文,教室寂静无声,有些学生已是泪流满面,作者对母亲的深挚感情、对母亲的理解、对亲情的感悟、对生的体察、对迟到的悔恨与自责,作者真挚的情感感染了读者,激活了读者平淡的情绪。
教师抓住这一点引导学生领悟“地坛”已不是一般的人文景观,而是作者栖居的精神家园,作者赖以支撑自己生命的人生哲理和情思,抓住这一点引导学生感悟生命之美、亲情之美、从而树立正确的生死关。
对高中语文审美素养培养教学的探讨
对高中语文审美素养培养教学的探讨1. 引言1.1 高中语文审美素养的重要性高中语文审美素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文化修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审美素养不仅仅是指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更是指在欣赏美的同时能够产生对文化、社会、道德等方面的深刻认识和体验。
高中语文作为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表达和沟通的重要学科,通过对文学作品、语言表达形式等的学习,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在当今社会,随着文化多样性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高中语文审美素养更加凸显其重要性。
只有通过不断地培养和提升高中学生的审美素养,才能使他们具备更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更高的文化认知水平,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高中语文审美素养的重要性不容忽视,教育教学工作者应当重视并不断完善相关教学内容和方法,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能力的提升。
1.2 对高中语文审美素养的定义高中语文审美素养是指学生在高中阶段通过学习语文课程,培养和提升自己对文学作品、语言表达、艺术美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它包括对文学艺术作品的感悟和理解能力,对语言表达的感知和鉴别能力,以及对美的欣赏和表达能力。
高中语文审美素养不仅关乎学生对文学、语言、艺术的认识和理解,更体现了学生内在的文化修养和审美追求。
通过对高中语文审美素养的培养,学生可以拓展自己的艺术视野,提升自己的审美情趣,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增强自己的文化自信。
在当今社会文化多元、艺术多样的背景下,高中语文审美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 正文2.1 高中语文审美素养的培养途径高中语文审美素养的培养途径包括多种多样的方法和途径。
学校可以通过设计丰富多彩、具有审美价值的教学内容和活动来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和热爱。
组织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欣赏名家书法作品、观摩传统戏曲等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感受到美的魅力,培养其审美情趣。
对高中语文审美素养培养教学的探讨
对高中语文审美素养培养教学的探讨高中语文教育是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优秀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的重要环节。
其中,审美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对学生以后艺术学科的学习和职业道路的选择有着重要影响。
因此,本文将探讨高中语文审美素养的培养教学。
一、审美教育的必要性1. 提高个体与社会的文化素质。
艺术作品是人类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育、启迪、指导等多重功能。
通过欣赏艺术,能够让学生在审美的过程中,增长见识、提升文化修养。
2. 培养个体独立思考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在艺术的世界里,没有定论和答案,是一个开放的空间。
而审美教育就是引导学生在审美过程中,自主思考、独立判断,培养创造性思维。
3. 提高个体的综合素质。
在现实生活中,审美教育也是一种综合素质教育,涉及各个方面。
比如: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表达、思维的发散和敏锐、情感的体验和表达、感官的感知和认知等等,全方位地提升个体素质。
1. 利用课内外·材料·丰富·学习·视野。
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广泛引入艺术相关材料,如名画、音乐、电影等,将其与文学作品相结合,在阅读、写作、评价中进行指导。
同时,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文艺活动、参观美术馆、剧院、博物馆等,打开学生的艺术视野。
2. 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把握。
在阅读文学作品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先从感性认识入手,通过欣赏文字的韵律、形象、情感,进而领会其中的深层含义。
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进行理性分析、思考、评价。
3. 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教师需要在评价中倡导多元化,不只是看重学生的成绩,而是注重学生的个性、特点、潜能。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采用多种形式来评价学生的审美水平,如阅读笔记、写作作品、思维导图、口头表达等。
4. 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
学生在审美过程中,不能只是被文字、图像、声响等吸引,而应该具有批判意识,能够正确认识、理性欣赏艺术作品,挑战、质疑、拓展传统的审美观念和方法。
对高中语文审美素养培养教学的探讨
对高中语文审美素养培养教学的探讨高中语文教育是培养学生审美素养的重要途径。
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和教学,学生能够接触到各种形式的文学作品,从中领略到美的风采,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
而如何对高中语文审美素养进行有效的培养教学,是当今教育界亟待探讨的问题之一。
本文将就对高中语文审美素养培养教学的探讨进行详细阐述。
高中语文教育应该注重对学生审美情操的引导。
在课程设置上,要注重选择具有审美意义的文学作品,如优秀的文学名著、诗歌、美文等,通过这些文学作品的学习,引导学生感受美的存在,感受美的力量。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的情感体验的引导和激发,培养学生对美的敏感性和感知力,使他们在审美情操上有所提高。
高中语文教育应注重对学生审美品位的培养。
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感受美的存在,更要引导学生分辨美的品位。
举例来说,教师可以通过对名家名作的解读和分析,展示不同文学风格的魅力,让学生领略到不同作者的审美情趣,让学生懂得不同的审美观点和标准。
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将逐渐形成自己的审美品位,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自观自鉴,提高自身的审美标准。
高中语文教育应注重对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培养。
在课程设计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从中学会发现美、理解美、享受美。
通过对范文的解读和分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评价,从而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文学作品的朗诵、诗歌的朗诵,促使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更深入的领悟和品味,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水平。
对高中语文审美素养的培养教学,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全面而系统的教学设计。
通过引导学生感受美的存在,培养学生的审美品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而这一切都离不开教师的认真教学和精心设计,希望未来高中语文教学能够在培养学生审美素养方面取得更大的成就。
对高中语文审美素养培养教学的探讨
对高中语文审美素养培养教学的探讨高中阶段是语文学科教学中重要的阶段之一,也是学生语言、思维、审美素养全面提高的一个关键阶段。
而高中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素养。
本文将探讨如何对高中语文审美素养进行有效的培养教学。
1. 培养文化自觉意识文化自觉意识是一种文化感受力,是学生从认知、情感、态度等方面对自己的中华文化价值观念的深刻理解和认知。
在高中阶段,可以通过阅读传统文化、经典名著、文艺作品等来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
这些著作不仅可以让学生对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有更深刻的了解和领会,更能够增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和自豪感。
2. 强化美感教育体验美感教育是培养学生审美素养的重要环节之一,而其中的美感教育体验更是至关重要。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带领学生去欣赏美术作品、音乐作品、舞蹈作品等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
通过展览、音乐会、舞蹈表演等形式,让学生近距离地感受艺术作品中蕴含的美感和情感,从而增强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欣赏能力。
3. 丰富课堂教学活动课堂教学活动是高中语文教学中最主要、最基础的教学内容,也是培养学生审美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如小组合作、课堂演讲、课外阅读及作文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思维,同时也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文学鉴赏能力。
4. 注重交流互动高中语文课程的学习是一个合作、交流的过程。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语言游戏、口语练习、小组讨论、实验操作等活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主动学习的能力,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互助互学,共同提高语言表达和听说能力。
总体来说,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美感体验和交流互动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思维、审美素养。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学生全面发展、健全人格、走向社会、为国家和民族的繁荣和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探赜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探赜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审美教育,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体验和理解文学艺术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一、课外阅读课外阅读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常见方式。
通过读书,学生可以开拓自己的视野,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更重要的是,通过阅读文学作品,能够引导学生进入文学的世界,感受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思想和美感。
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当强调课外阅读,让学生在读书中提高自己的审美素养。
二、文本阅读与解析在语文课堂上,学生需要从文本中获取信息并对文本进行解析,这是提高学生口头和笔头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注意文本中的想象色彩、修辞手法和情感因素,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的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培养审美心理。
三、观影与欣赏音乐电影和音乐是文艺的两种重要形式。
观影和欣赏音乐,能够让学生深入感受电影和音乐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和美感。
在审美教育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发现电影和音乐的创作技巧,了解作品背后的文化、历史和社会背景,并通过较为深入的剖析和分析,理解作品中的文学艺术价值。
四、课堂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设计具有思想性、感性和艺术性的课堂教学活动。
例如,可以进行演讲、辩论、说课、写作等多种形式的教学。
通过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学艺术作品的创作方法、技巧以及作品背后所传递的思想和情感。
总之,高中语文教育中的审美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通过课外阅读、文本阅读与解析、观影与欣赏音乐以及课堂教学等多方位的教学活动,能够帮助学生了解文学艺术作品的内涵和价值,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人文修养。
对高中语文审美素养培养教学的探讨
对高中语文审美素养培养教学的探讨语文学科作为学生审美素养培养的重要载体,不仅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文学鉴赏能力的学科,更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的学科。
语文教学在高中阶段应该更加注重审美素养的培养,帮助学生提高审美情操和审美能力,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审美品格。
本文将围绕高中语文审美素养培养教学进行探讨。
一、培养艺术情感,提高文学鉴赏能力高中语文教学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艺术情感,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情感共鸣。
学生要通过学习文学作品,品读作品中的情感表达,感受作品所传达的情感,培养对美的感受力和理解力。
通过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入鉴赏,学生可以更好地领会作品的意境和作者的用心,提高自身的文学鉴赏能力。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导读、赏析等方式,引导学生体味作品中的美,培养其艺术情感和审美能力。
二、拓展审美视野,引导学生多角度审美高中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拓展审美视野,不断丰富审美经验,提高审美能力。
要通过多样化的文学作品,让学生接触不同风格、不同题材、不同文化背景的作品,开阔他们的审美视野,培养学生对多样美的认知和欣赏能力。
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审美作品,让他们能够综合运用文学、语言、历史、哲学等知识来审美作品,形成多元化的审美观念。
三、引导学生自主审美,提升审美情操高中语文教学要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审美,培养其主动感知美的能力,提升审美情操。
在教学中,要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空间和选择权,让他们有自主阅读、自主鉴赏的机会。
要建立和谐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审美见解和情感体验,让他们在交流中形成对美的认知和情感。
通过自主审美,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地去感知和欣赏美,提升自身的审美情操。
四、注重文化熏陶,提高审美修养高中语文教学要注重文化熏陶,帮助学生提高审美修养,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审美品格。
要通过文学作品和文化传承,让学生了解和体验优秀的文化传统,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鉴赏能力和情感连接。
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关注人民生活,通过现实题材的文学作品,让他们关注社会现实,塑造正确的审美品格和审美情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浅探
【摘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力。
关于审美教育的问题,历史上许多哲学家、美学家、教育家,都作过可贵的探讨。
【关键词】高中教育;语文教学;审美教育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并不是要求教师系统地对学生进行美学原理、美学方法等方面的教育。
重要的是引导学生了解欣赏蕴含在文章中的美学元素,从中感受美,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审美情趣。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努力寻求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有效的可行的方法。
一、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有助于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有人认为语文教学多元化、层次化,顾此失彼,对教学质量提高没有多大帮助。
著名的教育家、语言学家叶圣陶指出,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是“语文教学悬着的明晰的目标”,强调学生有了审美能力和情趣,对叶圣陶先生的话,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审美教育不仅是语文教学的必定目标之一,而且有助于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2)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可以让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和体验,激发学
生探索语文世界的欲望和热情,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任何一种意志行动总是由一定的动机引发的,构成意志动机除理性因素外,还有非理性因素,即情感因素。
审美是富于情感的,它能强烈的激发学生学语文的兴趣和热情,对语文教学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3)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力想象,指通过自觉的表象运动,借助原有的表象和经验,创造出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
审美想象是审美情感的深化。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审美想象力,对学生创造力的发展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文学作品的艺术美同现实社会相联系,能激发学生的再造想象力,能激活学生的创造思维,锻炼其审美想象。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切入点
(1)形象性。
形象是作家按照美的规律运用一定艺术技巧创造出来的。
美离不开形象,审美的过程就是通过审美活动,以形象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的过程。
审美教育是以形感人。
高中语文教学的素材是文章,而文章不管是说明文、哲理文,还是诗词曲,究其内容而言,大都有生动的形象充溢文间。
(2)情感性。
情感是文学作品的生命。
如,教学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一文。
我们先让学生听配乐朗读,听完课文,教室寂静无声,有些学生已是泪流满面,作者对母亲的深挚感情、对母亲的理解、对亲情的感悟、对生的体察、对迟到的悔恨与自责,作者真挚的情感感染了读者,激活了读者平淡的情绪。
教师抓住这一点引导
学生领悟“地坛”已不是一般的人文景观,而是作者栖居的精神家园,作者赖以支撑自己生命的人生哲理和情思,抓住这一点引导学生感悟生命之美、亲情之美、从而树立正确的生死关。
(3)愉悦性。
欣赏美是愉悦的。
抓住这一切入点,在教学过程中引领学生进入作品的意境,学生默读之,赏析之,领略其中无限的美妙、悦目;教师在教学中深受作品感染,声情并茂的朗读之,歌咏之,描摹之,悦耳。
悦目悦耳之间,愉悦无穷,学生审美情趣倍增。
三、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方法
(1)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力。
审美感知力是审美活动的基础,是美感产生的基础,是审美的核心。
审美感知力的培养主要是听和看,让学生身临其境领悟生活中的美。
首先,要重视朗读。
组织朗诵教学是培养审美感知力的重要手段。
朗读往往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帮助学生理解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力。
优美的朗读对学生的感觉和知觉有较强的冲击力,朗朗书声之中优美的意境、传神的描绘、美学蕴味往往能充分而酣畅的体现。
美读还能创设情感氛围,领读或教读始终伴随着感悟和理解。
其次,加强多媒体教学,运用幻灯、投影、录像、录音带、电视媒介等把文字作品变为具体可感的审美形象,增强学生的审美感知力。
(2)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文学作品在描写社会生活的同时,展示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审美评价、爱憎态度。
读者阅读作品产生
共鸣,就受到了美感的熏陶。
高中语文教学应引导学生抓住撼人心灵的故事情节,感人至深的形象,通过鉴赏,使学生感受到心灵之美、自然之美、理趣美、人格之美。
因此,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鉴赏力。
首先,在传授知识中培养鉴赏力。
应让学生初步认识了解一些文学常识,诸知文学形象、文学典型、意象、意境,诸如作者的风格流派甚至不同文体不同风格的作品鉴赏思路都会有所不同。
写景类文章表现的是自然美,蕴含的是意境美。
(3)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仅仅培养学生感知美、鉴赏美的能力还没有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
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才是审美教育的关键。
因此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表现生活的能力。
首先,发挥想象,创造美。
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弦外之音与言外之音的过程,即为创造美。
我们必须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把思维过程中的记忆表象经过加工改造成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综上所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性,我们应选准切入点,努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力、鉴赏美的能力、创造美的能力,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发展个性,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