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河蟹疑难杂症

合集下载

河蟹养殖常见疾病及防治方法

河蟹养殖常见疾病及防治方法

河蟹养殖常见疾病及防治方法作者:出处: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2005年09月20日【关闭】一、腐壳病1 •病因与病症:此病是由于河蟹步足尖端受损伤,感染病菌所致。

病蟹步足尖端破损,呈黑色溃疡、腐烂,然后侵袭步足各节及背甲。

胸部岀现白色斑点并逐渐变成黑色溃疡。

严重时甲壳被侵蚀成洞,可见肌肉或皮膜,导致河蟹死亡。

2 •防治方法:①用生石灰彻底清塘,保持塘底有淤泥5—10cm,移栽水草及投放漂浮性水生植物;②经常加注新水,保持水质清新;③在有发病预兆的池塘,用生石灰20g /立方米兑水全池泼洒;④用漂白粉2g/立方米全池泼洒,并每千克饵料中加磺胺类药物0 • 1 —0 • 2克,连喂3—5天;⑤用5%—10%食盐水溶液浸洗病蟹3—5分钟,连续1周。

二、黑鳃病1 •病因与病症:此病多发生在成蟹养殖后期,主要由水环境恶化诱发。

病蟹鳃受感染变为黑色,行动迟缓,呼吸困难,俗称叹气病。

2 •防治方法:①用生石灰彻底清塘,保持塘底有淤泥5—10cm移栽水草及投放漂浮性水生植物;②经常加注新水,保持水质清新;③发病后用生石灰15—20g /立方米全池泼洒,连续1—2次;④病蟹放入吱喃唑酮2 —3g/立方米浸洗3— 4 次。

三、烂肢病1 •病因与病症:此病由捕捞、运输过程中受伤或生长过程中被敌害或同类致伤、感染病菌所致。

病蟹腹部及附肢腐烂,肛门红肿,摄食量减少基至拒食,活动迟缓,终致无法蜕壳而死亡。

2•防治方法:①在捕捞、运输、放养等过程中勿使蟹体受伤;②放养前用咲喃唑酮2g/立方米浸泡数分钟;③发病后用土霉素或咲喃西林0 • 5—1g /立方米全池泼洒;④用吱喃唑酮O. 1 —O. 2g/立方米全池泼洒;⑤用生石灰 1 —。

20g / 立方米全池泼洒,连施 2 —3次。

四、水肿病1 •病因与病症:此病是河蟹在养殖过程中其腹部受伤感染病菌所致。

病蟹腹部、腹肌及背壳下方肿大,呈透明状,匍匐在池边、拒食,最后在池边浅水处死亡。

河蟹常见的疾病防治

河蟹常见的疾病防治

河蟹常见的疾病防治由于蟹的养殖集约化,和环境恶化,疾病预防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在养殖过程中采取长期的预防措施才能控制疾病的发生和蔓延。

今天店铺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河蟹常见的疾病防治。

水质好坏直接决定蟹是否能够健康快速生长,在养殖过程中一定要适时调节水质,保持良好的水环境,要定期使用一些底质水质改良剂,以减少河蟹疾病的发生。

河蟹常见的疾病防治:纤毛虫病因:该病是由于不经常换水,残饵不及时清除,池水过肥,使纤毛虫类原生动物大量繁殖并寄生所致。

症状:病蟹体表长着许多棕色或黄绿色绒毛,行动迟缓,对外界刺激无敏感反应,食欲下降乃至停食,终因无力蜕壳而死亡。

防治:1、彻底清塘消毒,经常加注新水。

2、定量投喂饵料,及时清除残饵。

3、经常使用调水专用或em 调理水质,077或降解型改良底质保持水体菌相藻相平衡。

4、全池泼洒硫酸锌,严重隔天再泼洒一次。

河蟹常见的疾病防治:水肿病原因:该病是在养殖过程中腹部受伤导致病原菌感染所致。

病症:腹部,腹肌及背壳下方明显肿胀,打开背壳后有大量积水流出,三角腺明显肿胀呈透明状,病蟹停止摄食,常常匍匐在池塘浅水边死亡。

防治:1、河蟹脱壳时尽量减少惊扰,避免使其受伤。

2、全池泼洒土霉素0.5-1克每立方。

3、内服032,100公斤饵料拌1包,加免疫专用1包。

河蟹常见的疾病防治:腐壳病病因:运输或放养过程中使其机体表皮损伤,或生长过程中被敌害所侵害受伤导致细菌或真菌所感染。

症状:此病是由于河蟹步足尖端受损伤,感染病菌所致。

病蟹步足尖端破损,呈黑色溃疡、腐烂,然后侵袭步足各节及背甲。

胸部出现白色斑点并逐渐变成黑色溃疡。

严重时甲壳被侵蚀成洞,可见肌肉或皮膜,导致河蟹死亡。

防治:1、池塘清除敌害如老鼠·青蛙·小龙虾等2、全池泼洒立安洁每瓶6亩。

河蟹常见的疾病防治:黑腮病病因:此病多发生在养殖中后期,主要由水环境恶化所引起。

症状:病蟹鳃部受感染变为黑色,行动迟缓,呼吸困难。

河蟹养殖中常见疾病的防治

河蟹养殖中常见疾病的防治
1 颤抖病 颤抖病是典型的河蟹病毒性疾病,发病初期,病蟹摄食少或不摄食, 蜕壳困难,活动能力减弱。随着病情的发展,步足易脱落,螯足颤抖,口 吐白沫,不能爬行,故被称为颤抖病或抖抖病。一旦发生这种疾病,易呈 爆发趋势,死亡率 30%-100%,该病流行期 5-10 月,高峰期 7-9 月。 预防方法: 1)合理放养,合理投喂。 2)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放养前彻底清塘,投放螺蛳,水草覆盖率 50% 左右,定期使用生物制剂调节水质。 3)选择品种优良、体质健壮的蟹种。 治疗方法: 1)外用二溴海因或生石灰或用稳定性二氧化氯全池泼洒。 2)饲料中加入诺氟沙星混合后投喂,连续 5-6 天。 2 肠炎 病蟹爬动缓慢无力,吃食减少或绝食,肠道发炎,空肠或后肠有少量 食物,有时还口吐黄水。该病主要因为投喂变质或难以消化的饲料引起的。 预防措施: 1)按照河蟹生长阶段的食性需求合理进行搭配粗细饲料,保证饲料 新鲜易消化,不过量投饵。 2)定期调水改底,合理、灵活开启增氧机。 3)定期拌服 VC 和泼洒 EM 菌。 治疗方法: 1)在饲料中加入大蒜素,添加量为 0.3%-0.5%,连喂 3 天。 2)每千克饲料添加 3 克的诺氟沙星制成药饵,连喂 3 天。 3 水霉病 水霉病的病原是真菌门的水霉菌和绵霉菌,该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运 输、操作不慎,病原体侵入蟹体。 水霉病早期症状不明显,严重时可见病蟹行动缓慢、反应迟钝,体表 有大量灰白色棉毛状物,菌丝长短不一,约 2-3 厘米向外生长,水浑浊时, 菌丝呈土黄色或黑灰色。病蟹行动迟缓,摄食减少,伤口不愈合,造成死亡。 水霉在淡水水域中广泛存在,对水温的适应范围很广,5-26℃均可 生长繁殖,凡是受伤的虾蟹均可被感染。 预防方法: 1)放养前池塘进行清淤、消毒。
河蟹是中国最主要的经济蟹类,养殖面积 1000 万亩左右,年产量 80 万吨,产值 550 亿元,养殖区域以长江中下游为主,产量占全国产量的 80% 以上。在养殖过程中,人们为了提高养殖的经济效益,通常会高密度 放养,加之近年来水体污染、环境恶化日益严重,以及饵料质量无法保证, 近亲繁殖等原因,导致河蟹病害发生率大大提升。河蟹的常见病害可分为 病毒性疾病、细菌性疾病、寄生虫疾病及其他类型疾病。现将河蟹养殖过 程中的病害及主要防治技术作一介绍,供大家参考。

河蟹的常见病害与防治技术

河蟹的常见病害与防治技术
防治
预防为主,加强水质管理,避免 使用污染水源,及时隔离和治疗 病蟹。
细菌性疾病
症状
细菌性疾病可能导致河蟹出现烂鳃、烂肢、烂壳等症状,甚 至导致死亡。
防治
定期消毒水体,保持水质清洁,避免过度投喂,及时隔离和 治疗病蟹。
真菌性疾病
症状
真菌性疾病可能导致河蟹出现鳃霉、 毛霉、青霉等症状,影响呼吸和摄食 。
分类
根据病因和症状的不同,河蟹病害可分为传染性病害和非传染性病害两大类。传 染性病害主要由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引起,具有传播速度快、危害范围广的特点 ;非传染性病害则由环境因素、营养失衡等引起,一般不具有传染性。
河蟹病害发生的原因
1 2 3
生物因素
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入侵是河蟹病害发生的主 要原因之一。这些微生物通过水体、饲料等途径 传播,导致河蟹感染疾病。
治疗实例二:河蟹水霉病的防治
症状识别:河蟹水霉病表现为体表长出白色棉絮状物,行 动迟缓,食欲减退。
改善水质:定期换水,保持水质清新;
病因分析:该病主要由真菌感染引起,捕捞运输过程中受 伤、水质恶化等因素均可诱发此病。
消毒杀菌:使用漂白粉、生石灰等消毒剂对水体进行消毒 ;
防治方法
药物治疗:在饲料中添加制霉菌素、两性霉素等药物进行 预防和治疗。
疗。
中药治疗:使用中药具有抗菌、抗病毒 和增强免疫力的作用,如板蓝根、大青 叶、黄连等中草药可以用于治疗多种河
蟹病害。
生物治疗:利用微生物或生物制剂调节 水质,抑制病原菌的生长,达到治疗疾 病的目的。例如,使用光合细菌、芽孢 杆菌等可以改善水质,提高河蟹的抵抗
力。
05
河蟹病害防治案例分析
治疗实例一:河蟹腐壳病的防治
防治

常见河蟹疾病的主要症状与治疗方法

常见河蟹疾病的主要症状与治疗方法

常见河蟹疾病的主要症状与治疗方法作者:李洪进来源:《江西饲料》 2016年第1期李洪进(江苏省金湖县水产技术推广站金湖211600)摘要:介绍了肠炎、水霉、腐壳、烂肢、水肿、黑腮和纤毛虫等常见河蟹疾病的主要症状与治疗方法。

关键词:蟹病;症状;治疗中图分类号:S9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137(2016)01-0019-020 引言近年来,高密度、高投入、高产出、高收益的养殖模式大大促进了河蟹养殖户的积极性。

但由于投饵量增加,池中残饵、排泄物等有机物质增多,水质变化也随之加快,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等大量繁衍,造成受到感染、侵袭的河蟹抵抗力下降,导致蟹病的滋生蔓延。

常见河蟹疾病有肠炎病、水霉病、腐壳病、烂肢病、水肿病、黑腮病、纤毛虫病等。

现将常见河蟹疾病的主要症状与治疗方法介绍如下,供养蟹者参考。

1 肠炎病1.1 主要症状病蟹食欲减退,行动迟缓,体色发白。

解剖后发现肠道发红且无食、无粪便,有时肝、肾、鳃也会发生病变,有时表现出胃溃疡且口吐黄水。

有时肝、肾、鳃亦会发生病变,有时表现出胃溃疡且口吐黄水。

1.2 治疗方法①用菌毒杀星(主要成分:黄连、黄芩、黄柏、大黄、栀子、地锦草、大青叶、金银花、鱼腥草、免疫增强剂)拌料投喂,每10 ㎏饲料用量为40~50g,连喂3~4d。

②全池泼洒聚维酮碘溶液(主要成分:聚维酮碘,1~乙烯基~2~吡咯烷酮均聚物与碘的复合物;规格:10%),1m 水深用量为300~500mL /667m2,隔日1次,连用2~3次。

③全池泼洒双季铵盐络合碘(主要成分:双八/十烷基二甲基络合碘,稳定剂,络合剂等;原料规格:季40%碘4%),1m水深用量为100~150g/667m2,每隔2~3日用1次,连用2~3次。

2 水霉病2.1 主要症状病蟹的体表及附肢或伤口处出现2~3㎝灰白色棉絮状菌丝并大量繁殖深透肌肉,蔓延到组织间隙之间,河蟹体表受刺激后分泌大量黏液,行动迟缓,食欲减退,体质瘦弱,伤口部位组织发生溃烂并蔓延,最后因无法蜕壳而死亡。

河蟹主要问题解决办法(新)

河蟹主要问题解决办法(新)

河蟹主要问题解决办法彭张华一、日常预防1、日常内服:“免疫双抗精华液”2瓶+“黄金维他命“1袋拌400斤饲料,2、日常消毒:每次蜕壳前泼洒1次“派尼酸碘”,每瓶用6-8亩;3、日常调水:每月泼洒2次“藻能源”1瓶和“益水源”5袋,1套泼洒15亩;4、日常改底:高温季节每月用2次底卫士,1次“底润舒”,低温季节每月用1次底卫士,2次“底润舒”,底卫士每袋用5亩,“底润舒”每小袋用15亩。

二、水草管理1、草上沾污、烂根、水草不长:(1)有机碎屑、污物较多:第一天:全池泼洒“净水灵”1袋5亩;第二天:上午泼洒“藻能源”+“益水源”,下午全池抛撒“底润舒(新)”,可有效去除水草上的污物,分解水中的有机物,快速提高水体透明度,保持水草清爽,保证水草的光合作用。

(2)控制池塘中的固着类纤毛虫及枝角,杀虫后使用“金水露”+“藻能源”调节水质。

三、疑难杂症处理1、吐黄水、肠炎腹水、鳃组织问题:内服:“免疫双抗精华液”2瓶+”肠速康”1袋+康恩诺500克(连用4天)拌料5袋(200斤),中药连续内服6天;外泼:“派尼酸碘”1瓶5亩,鳃组织问题严重时配合“神农百果露”(1瓶3亩)一起使用。

2、水瘪子、高温季节不明原因死亡:内服:“免疫双抗精华液”1瓶+ “黄氏琼浆”1瓶+ “福乐佳”200克+ “派菌康”200克,1套拌料400斤,中药连用6天,抗生素4天;外泼:“派尼酸碘”1瓶+“黄氏琼浆”2瓶,1套泼洒5亩。

3、杀弧菌:每月泼洒1次“派尼均安”,每瓶2亩,本品无毒无刺激无任何副作用,对杀灭弧菌有特效!同时抛撒“底卫士”1~2次。

内服:“免疫双抗精华液”2瓶+”肠速康”1袋+康恩诺500克(连用4天)拌料5袋(200斤),中药连续内服6天。

4、河蟹黑鳃病(1)外泼:“派尼酸碘”1瓶5亩,鳃组织问题严重时配合“神农百果露”(1瓶3亩)一起使用。

(2)“免疫双抗精华液”2瓶+”肠速康”1袋+康恩诺500克(连用4天)拌料5袋(200斤),中药连续内服6天;5、蜕壳不遂:每亩泼洒“金水露”200毫升+“神农百果露”100毫升+ 200克“微多多”。

池塘河蟹养殖病害防治技术

池塘河蟹养殖病害防治技术

河蟹在天然环境中很少发生病害,但随着池塘养殖河蟹规模的不断扩大,放养密度增加,产量提高,河蟹疾病的发生也不断增加。

池塘河蟹养殖,一般1月下旬至3月上旬放养扣蟹,10月开始回捕,现将扣蟹养成商品蟹过程中的病害及主要防治技术作一介绍,供大家参考。

一、病毒性疾病最典型的是河蟹的“颤抖病”。

病蟹反应迟钝,行动迟缓,螯足的握力减弱,吃食减少以致不吃食,鳃排列不整齐,呈浅棕色,少数甚至呈黑色。

症状为步足颤抖、环爪、爪着地,腹部离开地面,蟹体倒立。

呈暴发趋势,死亡率很高,可达70%,有的甚至全军覆没。

该疾病流行期4-10月,高峰期7-9月。

防治措施:外消与内服相结合,河蟹池泼洒水产用复合碘溶液(主要成分:活性碘1.8%~2.0%、磷酸16.0%~18.0%)消毒剂,每立方米水体用量0.1毫升,稀释后全池泼洒,隔日再泼洒一次;同时内服水产用恩诺沙星可溶性粉(含量10%),以恩诺沙星计量,每10克恩诺沙星拌25千克饲料投喂,连续投喂5~7天为一个疗程。

二、细菌性疾病1.肠炎病肠炎病是河蟹养殖过程中的常见病,尤其是梅雨季节和高温季节。

其主要原因是池水水质恶化,底质败坏,投喂的饵料不新鲜,投饵量过多,被河蟹摄食后,体质变差,抗病力下降,食欲逐渐下降甚至不食,河蟹无力,肠道发炎,胃中无食物,中肠细无弹性,有浅黄色的黏液。

防治措施:外消水产用聚维酮碘(10%)45~75毫克/米3,稀释后全池泼洒,隔日再用一次;内服用舒福安(复方磺胺嘧啶混悬液)第一次每100毫升拌20千克饲料投喂,第二天每100毫升拌40千克饲料投喂,每天一次,连续3~5天为一个疗程。

2.河蟹腹水病(水肿病)细菌性水肿病后肠与鳃先后感染,河蟹腹部和胸部肿胀,呈透明状,河蟹不能爬行,匍匐在池边的浅水处死亡,壳的颜色无变;毛霉病引起的水肿纯属鳃部感染,腹部胀因消瘦反而向内凹陷,雄蟹症状尤为明显,背甲下方与腹甲交界处则呈不透明状,病蟹白天上岸不下水,鳃区颜色为灰白色,行动缓慢,死于岸上。

河蟹的主要疾病预防及防治技术

河蟹的主要疾病预防及防治技术

河蟹的主要疾病预防及防治技术近年来在河蟹养殖生产过程中病害的发生越来越严重,造成的经济损失也越来越大,对河蟹发病特点的正确认识有利于养殖管理者适时采取合适的预防、控制及治疗措施,切实有效降低河蟹病害发生率,提高养殖成活率。

笔者根据多年工作经验,就有关常见河蟹病害防治技术作一简介:1、颤抖病症状及危害:发病初期,病蟹摄食减少或不摄食,蜕壳困难,活动能力减弱或呈昏迷状态。

随着病程发展,指节变红,而且不断向上蔓延。

步足易脱落;螯足下垂无力,步足连续颤抖,口吐泡沫,不能爬行,因此被称为“颤抖病”,有时可见病蟹步足收拢,缩于头胸部抱成一团,或撑开爪尖着地,若将步足拉直,松手后又立即缩回,亦有人称为“环腿病”;解剖蟹体,可见体内积水,肌肉萎缩,鳃丝发黑或呈黄色,三角膜水肿,并呈现粉红色,胃肠无食。

此病对河蟹危害极大,发病较快,死亡率高,从症状出现到死亡仅2-3日。

主要危害体重100g以上的二龄蟹,当年蟹发病率较低。

预防及治疗方法:预防为主、防重于治、防治结合,以生态防病为主,药物治疗为辅,注重提高养殖环境质量。

病蟹用外消和内服方法综合治疗,外消药用0.3mg/L二溴海因等消毒药,内服蟹抖灵等,7天为一疗程;全池泼洒生石灰,调节池水成弱碱性。

2、黑鳃病症状及危害:该病由细菌引起,鳃部感染发病,病轻时鳃丝部分呈暗灰色或黑色,重时鳃丝全部变为黑色。

病蟹行动迟缓,呼吸困难。

也有人称为“叹气病”。

该病多发生于成蟹养殖后期,水环境条件恶化是该病发生的主要因素。

预防及治疗方法:⑴、用生石灰清塘,保持池塘有5-10cm的软泥,过多淤泥应予清除;⑵、预防可全池泼洒生石灰,用量为15-20ppm,夏季要经常加注新水,保持水质清新;⑶、治疗可用生石灰连续全池泼洒2次,每次用量为20ppm;⑷可将病蟹置于2-3ppm恩诺沙星溶液中浸洗3-4次,每次10-20分钟。

3、腐壳病(甲壳溃疡病、壳病、锈病)症状及危害:病蟹步足尖端破损,成黑色溃疡并腐烂,然后步足各节及背甲、胸板出现白点,白点中部凹下,呈微红色并渐成黑色溃疡,严重时甲壳被侵袭成洞,导致河蟹死亡。

河蟹四种疾病 难治也能防治- -

河蟹四种疾病 难治也能防治-          -

河蟹四种疾病难治也能防治摘要:夏秋季节,名优水产养殖品种--河蟹易患多种疾病,其中水肿夏秋季节,名优水产养殖品种--河蟹易患多种疾病,其中水肿病、聚缩虫病、蟹奴病、蜕壳障碍病,较难防治。

但只要尊重科学,采取科学的方法,也能有效防治,并不可怕。

――水肿病1、症状:河蟹腹部、腹脐及贝壳下方肿大,呈透明状,蟹匍匐池边,不摄食,最后病死。

2、病因:大多在河蟹生长过程中,腹部受机械性损伤后感染病菌所致。

3、防治:每公斤蟹取0.1~0.2克土霉素或红霉素,拌入饵料投喂,每7天为一疗程;或全池泼洒浓度为0.5~1ppm 的呋喃西林溶液。

――聚缩虫病1、症状:病蟹体壳污物较多,活力、食欲逐渐减弱,严重者多在黎明前死亡。

仔细镜检,可发现病蟹额部、步足、贝壳及腮等布满聚缩虫。

2、病因:池水过肥,水质不良,聚缩虫大量繁殖寄生蟹体。

3、防治:用浓度为5~10ppm的高锰酸钾与浓度为0.5~1ppm的新洁尔灭混合液浸洗病蟹;往池边、水草等河蟹密集处泼洒浓度为0.2~0.3ppm的孔雀石绿溶液。

――蟹奴病1、症状:病蟹腹部略显臃肿,揭开脐盖可见寄生的乳白色或半透明状虫体。

雄病蟹的脐星呈椭圆状,好象雌蟹;螯足小,绒毛少。

病蟹生长缓慢,病情严重者,蟹肉有特殊味道,不可食用。

2、病因:水中含盐量较高,使蟹奴大量繁殖,幼体扩散,感染蟹体。

3、防治:往蟹塘内注入新鲜、干净的淡水;将已感染蟹奴的病蟹捕出,专塘饲养,能有效抑制蟹奴扩散感染。

――蜕壳障碍病1、症状:河蟹无力蜕壳或仅能腿出部分蟹壳,在头胸部与腹部出现裂痕,周身发黑,最后死亡。

2、病因:一是蟹有疾病,二是缺少某些微量元素。

3、防治:检查河蟹是否患病,若已患病,需对症下药治疗;或将蟹壳(禽蛋壳亦可)碾碎后,拌入饲料,投喂河蟹;或全池泼洒石灰水(石灰在池水中浓度为15~20ppm),每5天一次,连续进行3~4次。

河蟹的疾病防治

河蟹的疾病防治

河蟹的疾病陆治o李杰朱丽娅一、肠炎病病原嗜水气单胞菌症状蟹摄食不振,行动缓慢,轻圧肛门,可见黄色黏液流出。

流行情况幼蟹和成蟹的各个阶段。

防治方法投喂新鲜饲料,治疗时外用溴氯海因全池泼洒1次,并在饲料中拌入内服药,每天一次,连续3天。

(二)颤抖病病原:迟钝爱德华菌、弧菌、嗜水气单胞菌及病毒等症状蟹:行动和摄食缓慢、精神不振;发病后期,蟹趴在岸边水草上,失去摄食能力,浑身发抖,不久即死亡,故被人们称为河蟹“抖抖病”。

病蟹肝脏坏死,螯足抱在口腔前,步足环起,站立不稳,不易翻身,发生阵阵抖动。

有的肝脏呈黄色、油状、略带白色,口器中有大量茶褐色液体。

有的肝脏呈灰白色、臭蛋黄状,体内有无色液体,有的伴有鳃水肿。

而处于蜕壳期的蟹发病时,表现为蜕壳无力而死亡。

流行情况:5〜10月份,高峰期8~9月份,水温23〜33°C。

防治方法:放蟹种前对池塘彻底消毒,清除过多的淤泥,以预防为主。

治疗用银翘板蓝根散。

(三)烂鳃病病原:弧菌、产气单胞菌及迟钝爱德华菌症状:蟹鳃丝腐烂多黏液,部分呈暗灰色或黑色,局部溃烂,鳃丝有缺痕,病重时鳃丝全部变为黑色。

病蟹行动迟缓,鳃已失去呼吸功能,导致死亡。

流行情况:幼蟹和成蟹的各个阶段。

防治方法:改良水质和底质进行预防。

治疗时用聚维酮碘全池泼洒,同时内服复方氟苯尼考1个疗程。

(四)聚缩虫病病原:聚缩虫症状:蟹的关节,步足、背部、额部、附肢及鳃上附着污物较多,活动及摄食能力减弱,严重者常在黎明前死亡。

流行情况:幼蟹和成蟹的各个阶段。

防治方法:彻底清塘消毒,经常注、换池水,保持水质清新。

用硫酸铜0.25~0.6mg/L全池泼洒。

(通联:430077,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64-漁業致富栢南2021-3。

河蟹养殖过程中几种病害防治措施介绍

河蟹养殖过程中几种病害防治措施介绍

河蟹养殖过程中几种病害防治措施介绍
近几年来河蟹养殖由于重视了池塘生态环境的营造及放养模式的进一步完善,病害流行与蔓延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与前几年相比而言,没有大规模的流行病害发生,这也是南京市高淳县养殖比较成功的关键措施之一,河蟹养殖已经走上了生态防病、生态养殖的健康之路。

但是,我们在养殖管理上,病害防治这一环节应始终保持高度重视,千万不容忽视。

概括起来就是:坚持一个原则,树立一个理念,认识几种病害,抓好几项措施。

即:
1、坚持一个原则
在河蟹养殖过程中,病害防治要始终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防重于治”的原则。

重在预防,一旦发病再来治疗是非常麻烦的事。

2、树立一个理念
河蟹的病害防治要贯彻于整个养殖过程及养殖管理环节,而不是某一环节、某一阶段。

从苗种的选择、饵料的投喂、底质的改良、水质的管理、池塘环境的营造等等都贯穿了病害的控制与预防,河蟹健壮的体质、良好的水质、环境优良的栖息场所等一系列的因素都可以达到预防与控制病害的发生。

3、认识几种病害
目前在河蟹养殖中纤毛虫病、肠炎病、抖抖病、黑鳃病、烂肢腐壳病、肝脏坏死病、蜕壳不遂病是比较常见的几种病害,其危害大家比较清楚,但更要清楚它的危害症状和防治措施。

弧克是一款含50%过硫酸氢钾的复合盐。

具备杀菌、消毒、改底、调水四大功能,尤其
对弧菌有特效。

过硫酸氢钾是一种无机酸性氧
化剂,具有非常强大而有效的非氯氧化能力。

(文章来源:中国水产网)。

春季河蟹常见疾病的防控

春季河蟹常见疾病的防控

42春季河蟹常见疾病的防控当前正值春季气温多变时节,应做好河蟹疫病防控工作。

一、常见疾病防控1.细菌性肠炎 该病的发生大多和饵料不新鲜、投饵量过多有关,在池水水质恶化、底质败坏时极易引起河蟹肠炎病的发生。

养殖过程中要控制好投入品,不要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可适量添加免疫增强剂如维生素C、维生素E、黄芪多糖等。

2.河蟹黑鳃病 水环境条件恶化是该病发生的主要诱因,河蟹鳃丝受感染变色,轻时左右鳃丝部分呈现暗灰或黑色,重时鳃丝全部变为黑色,病蟹行动迟缓,呼吸困难。

可定期使用碘制剂进行全池消毒,防止病菌感染;保证水质清新,勤加注新水;定期改良池底。

3.甲壳溃疡病 蟹苗下池前检查是否有机械性损伤,减少河蟹养殖世界YANGZHISHIJIE 编辑:邓婧(dengjing_njzf@)勤记录、重巡查,动物疫病早发现。

克氏原螯虾抗病功能性饲料。

虾苗捕捞时需保证溶氧充足。

四、成虾养殖 成虾养殖过程中,要保证饲料的足量投喂。

饲料不足,小龙虾为抢夺饵料而争斗造成虾体损伤,甚至互相蚕食,由于该病消化道传播的特性,容易增加病原在群体内传播的概率。

若塘口已发病,在捕捞销售时切忌捕大留小,要保证捕出的虾不返塘。

五、养殖环境控制 保证每块稻田或每个养殖池塘应有独立的进出水口,严禁串联进排水,防止交叉污染。

苗种投放前,应对养殖水体用生石灰或茶粕素进行彻底清塘消毒,杀灭野杂鱼及白斑病病原中间宿主。

移植水生植物,定期清除池底过厚淤泥,勤换水,使水体中的物质始终处于良性循环状态;此外还可以定期进行泼洒生石灰或使用微生物制剂如光合细菌、EM 菌等,调节池塘水生态环境。

六、养殖管理 对接触养殖水体的工具、器皿等定期进行消毒杀菌处理,养殖区域内尽量避免闲杂人员的进入,养殖人员作业前也要做好自身的清洁消毒,以切断病原传播途径。

及时捞出病死小龙虾,采用焚毁、掩埋、高温等方法,进行无害化处理。

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210017)薛 晖受伤可极大程度上降低该病的发生概率;同时保证水质清新,定期使用底改制剂改良池底,也可较好地防止溃疡病的蔓延。

池塘养蟹常见病

池塘养蟹常见病

池塘养蟹常见病池塘养蟹是养殖蟹的一种方法,池塘养蟹也是会有各种疾病的出现的,池塘养蟹常见的病有哪些呢?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店铺为大家精心推荐的池塘养蟹常见病,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池塘养蟹常见病一、抖抖病) [ 病原] 该病可能由病毒和细菌引起,据陆宏达等( 1999 )等报道,一种无囊膜、球状的核糖病毒是该病的病原,不致病时,为肠道寄居,一旦侵入到中枢神经和心脏部位,即会造成较大的危害;也有人观察到另一种比细胞略小,位于细胞的内质网上,可形成包涵体的病毒;此外,还从患该病的病蟹上分离到了弧菌及嗜水气单胞菌等。

不洁、较肥、污染较大的水质以及河蟹种质混杂或近亲繁殖,放养密度过,规格不整齐,河蟹营养摄取不均衡等,易发此病。

[ 病状与病变] 发病初期,病蟹四肢尚能伸直,以后便肌肉萎缩步足不能回伸,病蟹站立不稳,翻身困难,口吐泡沫,行动无力不能爬行,连续颤抖。

病蟹无食欲并停止摄食,不脱壳,体内积水,3-4 天后即会死亡。

[ 流行特点 ] 该病主要危害 2 龄幼蟹和成蟹,当年养成的蟹一般发病率较低。

发病蟹体重为 3 -120 克, 100 克以上的蟹发病最高。

一般发病率可达 30% 以上,死亡率达 80%-100% ,蔓延迅速危害较大。

从发病到死亡往往只需 15-30 天。

发病季节为 5-10 月上旬, 8-10 月是发病高峰季节。

流行水温为 25 -3 5 ℃ ,沿长江地区,特别是江苏、浙江等省流行严重。

[ 专家推荐处方] :预防:①放养前彻底清塘,并清除过多的淤泥;②养蟹池要多种植水草,覆盖面要达到50-60% ;③加强水质管理,保持水质清洁;④注意饲料的营养均衡,并适当增加植物性的饵料;⑤定期用芳草蟹平或菌必清全池泼洒消毒。

治疗:外用芳草蟹平或菌必清全池泼洒(前者连用三天,后者隔天再用一次),同时内服芳草菌威和三黄粉,连用5-7 天。

病症消失后再用一个疗程,以巩固疗效。

二、黑鳃病 [ 病原 ] 初步认为该病是由细菌引起。

河蟹养殖中常见疾病与防治

河蟹养殖中常见疾病与防治

河蟹养殖中常见疾病与防治许洪杰;刘进军【期刊名称】《科学养鱼》【年(卷),期】2017(000)010【总页数】1页(P87)【作者】许洪杰;刘进军【作者单位】无锡市中意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江苏无锡214031;河南许昌市水产科技推广站,河南许昌 461000【正文语种】中文如今河蟹养殖技术日趋成熟,南方主要有池塘养殖,还有水库养殖,北方主要以稻田养殖为主。

随着河蟹养殖集约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养殖环境日益恶化,河蟹的病害也是逐渐增多,只有在养殖过程中采取合适长期的预防措施才能控制疾病的发生和蔓延,提高养殖成活率,降低病害发生概率。

河蟹发病前期都有一定的征兆,在养殖管理中坚持巡塘、注意观察,发现池中河蟹有异常现象,及时诊断分析原因,在河蟹养殖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一看吃食情况,当天吃完或第二天早晨吃完为好,如果食欲减退,要检查食管里是否有食物,进而分析原因,是水质、天气还是河蟹生病的原因;二看河蟹活动,如果天气正常,水温适宜,氧气充足,水质好,但是河蟹活动却不正常,有时河蟹上岸或草丛里行动缓慢、受到惊吓也不敏捷、活动无力等,可能蟹塘有寄生虫,水质恶化或生病;三看部位和体表情况,看胸甲、肛门是否红肿,打开背甲看鳃丝是否发黑、发白、烂鳃、腹水、肝脏坏死等,看背甲是否有斑点,步足是否有残肢,体表是否有污物或寄生虫;四看体力情况:河蟹体质差,步足软弱无力,行动迟缓,惊吓不动,看似昏迷状态,说明河蟹生病,可能是河蟹颤抖病症状。

通过上述四个方面观察病情,同时观察池塘河蟹生长情况,采取相应措施,有病早治、没病早预防。

苗种质量差、生态环境恶化、饲料投喂不当容易引发河蟹得颤抖病。

病蟹常爬到岸上或水草上,步足环起,不能伸展,身体不能动弹;把蟹的腹部朝上放于桌面,蟹不能翻转身,如用手敲击桌面则蟹足阵阵抖动。

成蟹发病高峰在6-8月,幼蟹发病高峰在8-10月。

防治:选购优质苗种,用生石灰彻底清塘;种植多种水草,改变生态环境;经常使用改底产品调节水质;投喂饵料时可以添加免疫多糖+VC等产品,增强养殖河蟹的体质。

河蟹疾病

河蟹疾病

河蟹病害及其防治方法2006-8-26 14:35:00 来源: 网友评论(0)近几年来,随着河蟹养殖事业不断发展,面积不断扩大,病害发生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现根据河蟹在繁殖、生长过程中发生的疾病特征介绍如下,一、几种疾病的特征及病原体(一)河蟹繁殖期间的几种疾病特征1.抱籽亲蟹的掉卵抱籽亲蟹在升温催熟过程中发育的卵不断掉落,有时亲蟹自食其卵,这使抱卵率大受损失,这是水环境因子中的pH值及重金属离子污染和水温等引起。

自食是因缺乏适口的饵料及微量元素钙和维生素C引起的。

2.蚤状幼体向1—2期变态时,幼体不能开口进食,发生第一次大量死亡,这主要是引用的老化水,投喂的藻类也不适口,并有部分蚤状幼体变态畸形等引起死亡。

3.蚤状幼体向4—5期变态时,发生第二次大批死亡。

这主要池底残饵增多,霉菌快速生长,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发生,pH值升高,原生动物中的聚缩虫、纤毛虫生长增快,这引起死亡。

4.蚤状5期变大眼,变态不过来,第三次死亡,这时细菌中的弧气单胞菌大量发生,这是超标使用抗菌素,产生抗药性,以及饵料质量不佳等导致死亡。

5.大眼幼体第3—4天淡化过程中死亡,主要是用饵料不适,细菌肠炎发生,对快速淡化水不适应,有的使用深井水不经过暴晒增氧等措施直接使用而引起死亡。

6.大眼幼体出售前的大批死亡,这主要是不少单位为提高产量大量使用大型卤虫和淡水冷冻水蚤及人工加工的配合饲料不当等引起的死亡。

(二)幼蟹(豆蟹)Ⅰ—Ⅴ期时,爬上岸不下水症:目前发病死亡率最高的是1期蜕皮后向2期幼蟹过度时,在水中不吃食,爬上岸边及水草上不下水,如泼下水后,便会立即死于水中,现在已在全国各地普遍发生,死亡率高达95%,经调查这主要是鳃丝感染细菌性疾病,蜕皮时未蜕下鳃丝旧皮,另外鳃丝长有纤毛虫、pH值忽高忽低、淡化速度过快等因素,造成1期幼蟹生病而死亡。

(三)黑壳病病蟹壳呈灰黑色,坚硬钙化、不吃食、爬上岸边的无水处撑起十足、腹部悬空、不吐泡沫、蜕不下壳。

河蟹常见疾病的主要症状与治疗方法

河蟹常见疾病的主要症状与治疗方法

河蟹常见疾病的主要症状与治疗方法
王国富;唐玉华
【期刊名称】《渔业致富指南》
【年(卷),期】2015(000)008
【摘要】笔者根据当地池塘河蟹养殖实际,现将河蟹常见疾病的主要症状与治疗方法介绍如下,供养蟹者参考。

一、水霉病1.主要症状。

病蟹的体表及附肢或伤口处出现2-3cm灰白色棉絮状菌丝并大量繁殖深透肌肉,蔓延到组织间隙之间,河蟹体表受刺激后分泌大量黏液,行动迟缓,食欲减退,体质瘦弱,伤口部位组织发生溃烂并蔓延,最后因无法蜕壳而死亡。

【总页数】2页(P45-46)
【作者】王国富;唐玉华
【作者单位】江苏省金湖县水产技术推广站 2116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966.16
【相关文献】
1.儿童以青紫为主要症状常见疾病的诊治策略(上) [J], 施萍
2.儿童以青紫为主要症状常见疾病的诊治策略(中) [J], 施萍
3.儿童以青紫为主要症状常见疾病的诊治策略(下) [J], 施萍
4.儿童以腹痛为主要症状常见疾病的诊治策略(下) [J], 施萍
5.常见河蟹疾病的主要症状与治疗方法 [J], 李洪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蟹养殖期间的市场机会
用药指南:河蟹对某些药物较敏感,如敌百虫类,农药菊酯类,重金属硫酸铜类等,慎重使用。

水体浑浊:
水体浑浊的几个原因:
1、蟹塘龙虾、泥鳅等野杂鱼过多,导致河蟹吃不到食,河蟹活动频繁使水体浑浊
2、自然条件的影响:刮风下雨、温差过高导致的河蟹应激反应
3、饵料不足引起
4、水体中枝角类、桡足类等水生生物导致的水体白浊。

解决方案
1、有野杂鱼的杀鱼或加大饵料投喂
2、有浮游动物的用杀虫剂杀灭后注意解毒,肥水
使用产品:阿维菌素/伊维菌素
隔天使用维康(2-3亩/袋)解毒
三到五天后注入新水用藻盛元(5-10亩/袋)加丰源(5-8亩/桶)肥水,使水体保持一定的肥度稳定水质
青苔:
青苔的形成与危害:
原因:
①清塘晒塘不彻底
②池塘水体太瘦,藻相单一
危害:
PH值高,透明度高,肥水困难,影响河蟹活动、生长,摄食及脱壳。

原因:青苔过多粘附在水草上影响水草的生长,刚脱完壳的软壳蟹易被缠绕至死亡
青苔的防治:
预防:
①清塘及晒塘要彻底
②尽量不要使用尿素及复合肥肥水
③前期肥水时第一次加大一倍生物肥的使用量,连用两到三次,通过肥水抑制青苔生长
治疗:
①青苔大量发生时,能人工捞除的最好人工打捞
②含扑草净粉的青苔药杀灭,三五天后用润康3-5亩/桶,
并泼洒舒宁,高温期注意使用后注意增氧。

③青苔杀灭后用底乐优(5-6亩/袋)或解定宁(4-5亩/袋)
水质恶化(发红、发黑):
成因及解决方案
成因:
1、藻类大量死亡导致水体发红
2、伊乐藻死亡腐烂
3、镜检看有没有裸甲藻
4、水体中动植物尸体、残饵粪便过多引起。

解决方法:
1、用季铵盐络合碘杀藻
2、维康(2-3亩/袋)
3、用微生物如碧波(2-3亩/瓶)调节水质
4、看情况使用底乐优(5-6亩/袋)
蓝藻:
蓝藻的形成:
1.P/N含量超标
2.水体富营养化.
3.藻相单一,温度高
危害:
1.大量繁殖,引起水体缺氧产生蓝藻毒素,严重时直接导致河蟹死亡预防:定期使用底改和芽孢调水。

治疗:先用氧状元(2亩/袋),用硫酸铜(1ppm)杀藻,下午用润康(3亩/瓶)解毒,晚点过水,第2天用0O菌(4亩/袋)调水。

水草腐烂:
时间:8月底伊乐藻死亡之后用解定宁(4-5亩/袋)防止败坏水质,并注意使用氧状元(2亩/袋)增氧,适当泼洒0O 菌(4-5亩/袋)。

缺氧浮头
缺氧时用氧状元(2亩/袋),浮头时用氧立得(2亩/袋)效果好。

防止缺氧可用解定宁(4-5亩/袋)
农药中毒
主要在7月份,正值农作物用药高峰期,尽量少用河水,先泼粒粒氧,使用维康(2-3亩)或润康(3亩/瓶)解毒。

常见河蟹疾病及治疗
水肿
病因:病原是嗜水气单胞菌引起。

原因是河蟹受伤后腹部受细菌感染所致。

症状:打开脐发现肛门红肿、肠管中空,打开甲壳有积水,病蟹匍匐池边、拒食。

诊断:可根据肛门红肿,甲壳内有积水作出诊断。

治疗:用海得克毒(1-1.5亩/瓶)加硬壳宝混在一起效果好。

泼洒舒宁(2-3亩/袋)促进伤口愈合
肠炎
病状:摄食减少有时口吐黄沫。

诊断:肠道发炎,有时肝肾鳃也会病变。

治疗:
外泼:海得克毒(1-1.5亩/瓶),全池泼洒。

内服:恩诺沙星(拌50kg饲料/袋)+健肝利胆素(40kg/袋)+水产用维C(50 kg/袋)
颤抖病:
症状:
病蟹的步足颤抖,抽搐,环起不能伸展,爪迟钝,上岸,停食
流行时间:4-10月份
治疗:内服恩诺沙星(拌饲料50kg/袋)(拌50kg饲料/袋),加三黄散(拌饲料50kg /袋),连用一个疗程;添加水产用维C (拌饲料50 kg/袋)和健肝利胆素(拌饲料50 kg/袋);全池泼洒海得克毒(1-1.5亩/瓶)。

细菌性烂鳃病:
病蟹爬到岸边或水草上,口器缺少泡沫。

流行情况:7-10月份
防治:全池泼洒溴氯海因24%(3亩/袋),然后使用底乐优(5-6亩/袋)或解定宁(4-5亩/袋),再使用碧波(2-3亩/瓶)
纤毛虫:
病状:无光泽,无活力,将河蟹放在水下1CM一下,可看见蟹壳上有一些白色绒毛。

治疗:纤毛净(硫酸锌)(1袋/亩)
泼洒舒宁(2-3亩/袋)恢复体质
真菌病(水霉):
症状:河蟹全身布满棉花状白色物,有滑腻感。

严重时引起河蟹脱壳困难,大量死亡。

预防:
前期做好消毒工作,此病以预防为主。

治疗:
(方法一)禁药孔雀石绿对其效果明显。

除此以外还有:高氯精,亚甲基蓝
(方法二)使用3%-5%的食盐水浸泡10-15分钟
(方法三)全池泼洒食盐和小苏打各500g/m3
脱壳不遂:
症状:甲壳软,脱壳脱不下来.
治疗:定期泼洒金盖(2-3亩/袋定期泼洒。

甲壳溃疡:
症状:
由弧菌、气单胞菌、假单胞菌、螺菌等所引起的。

病蟹步足尖端破损,成黑色溃疡并溃烂,然后整个步足至胸板出现白色斑点,斑点中心部位凹下,形成微红色并逐渐变成黑褐色溃疡斑点。

防治方法:海得克毒(1-1.5亩/瓶)消毒,内服恩诺沙星(拌饲料50kg/袋)加三黄散(拌饲料50kg /袋)、大蒜素(拌饲料25kg/袋)
泼洒舒宁(2-3亩/袋)
河蟹恢复正常后使用碧波调节水质。

底板不干净:
症状:底板脏,不干净,有污物。

治疗:
1.每隔半个月使用解定宁(4-5亩),温度高十天左右改一次。

2.底板不干净与河蟹底质环境有很大关系,可以补充水草,水草是养殖大规格,优质蟹的关键。

养殖疑难问题
㈠河蟹的真菌病(水霉)
㈡环爪病
㈢青苔多且覆盖水草
㈣蓝藻
㈤养殖后期水草腐烂
㈥水草过多的池塘PH偏高9.5以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