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的临床探究

合集下载

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骨科开放伤伴创面感染的效果

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骨科开放伤伴创面感染的效果

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骨科开放伤伴创面感染的效果
随着医学技术不断的进步,负压封闭引流术已经成为了治疗骨科开放伤伴创面感染的
一种有效方法。

本文就着重介绍负压封闭引流术在治疗骨科开放伤伴创面感染中的应用。

负压封闭引流术是一种利用负压引流对伤口进行处理的方法,它可以在伤口处形成一
个局部的低压环境,有助于抽出伤口内的渗出液和炎症渗出物,减少伤口内的炎症反应,
促进伤口的愈合。

负压封闭引流术在外科领域的广泛应用,已经被证明是治疗各种类型的
创伤感染和手术切口感染的一种有效方法。

对于骨科开放伤伴创面感染,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局部切开清刮,或者是通过使用消毒
药物进行清洗。

但是这些方法在治疗效果上并不理想,而且创面愈合时间较长,易于复发。

而使用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骨科开放伤伴创面感染,可以有效地减少感染性渗出物的聚集,达到加速创面修复的效果。

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骨科开放伤伴创面感染需要注意的是,治疗时需要在机器的帮助
下维持负压,一般来说需要持续72小时左右。

治疗过程中,需要进行密切的观察,以确保引流系统的稳定和安全,并且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及时进行调整和更换。

在实际的治疗中,使用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骨科开放伤伴创面感染的效果非常显著。

一般来说,患者感染症状得到较快缓解,创面较快愈合,病程时间明显缩短。

同时,负压
封闭引流术治疗骨科开放伤伴创面感染可以降低感染风险,减少治疗期间的疼痛和不适,
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封闭式负压引流在骨外科创伤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封闭式负压引流在骨外科创伤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封闭式负压引流在骨外科创伤治疗中的应用分析一、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的原理及优势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是一种通过负压装置将伤口内的血液和渗出液抽出,促进伤口底部的愈合和组织重建的治疗方法。

其原理主要包括:1)维持伤口的稳定环境,减少感染的风险;2)通过负压作用促进伤口底部的血液灌注和组织修复;3)减少渗出液的积聚,降低伤口水肿和炎症反应。

相对于传统的引流方法,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具有以下优势:1)操作简单、方便快捷;2)可适应不同形状和大小的伤口;3)能有效降低术后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率;4)可提高伤口愈合速度和治愈率。

1)开放性骨折的处理:开放性骨折患者容易发生感染和骨折部位软组织损伤,而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可以有效减少伤口分泌物的积聚,降低感染的风险,促进伤口愈合和骨折愈复。

2)关节腔引流:在关节腔手术后,为避免渗出液的积聚和关节炎症的发生,通常需要进行引流处理。

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可以更有效地控制关节内的渗出液,降低感染风险,提高手术后的恢复速度和效果。

3)复杂创伤的治疗:对于复杂创伤患者,通常需要多次手术和长期的伤口处理,而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可以降低手术次数,减少伤口处理的痛苦和费用,提高治疗效果。

三、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在骨外科创伤治疗中的临床意义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在骨外科创伤治疗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价值。

它可以减少术后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患者的痛苦和治疗成本。

它可以加速伤口底部的愈合和组织修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速度。

它还可以减少手术次数和伤口处理的频率,简化治疗流程,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

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虽然在骨外科创伤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但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和不足之处。

对于部分患者来说,该技术需要长期的使用,可能会带来一定的不适感和心理压力;该技术的应用范围仍然受到一些限制,如对于部分特殊伤口或患者,可能需要结合其他治疗手段。

在未来,随着医疗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医学研究的深入,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将有望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应用范围将进一步扩大,治疗效果也将更加显著。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骨科创伤创面护理中的效果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骨科创伤创面护理中的效果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骨科创伤创面护理中的效果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创面护理方式,通过在创面上施加负压,可以有效地促进伤口愈合,提高创面愈合的成功率。

在骨科创伤创面护理中,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应用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骨科创伤创面护理中的效果,并探讨其作用原理及临床应用价值。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是一种通过负压作用促进创面愈合的治疗方法。

其主要作用原理包括以下几点:1. 清除创面渗出物:在创伤创面护理过程中,产生的渗出物会导致创面感染和愈合受阻。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可以通过负压作用将渗出物从创面中抽出,保持创面干燥清洁。

2. 促进血液循环: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可以通过负压作用促进创面周围的血液循环,提高创面的供血供氧情况,促进创面愈合。

2. 减少感染风险:创伤创面易受感染,而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可以有效地清除创面渗出物,保持创面干燥清洁,从而减少感染的风险,提高创面护理的效果。

3. 缩短住院时间: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可以提高创面的愈合速度和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可以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经济和心理负担。

4.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通过促进创面愈合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疼痛和不适感,加速康复。

三、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优势与前景1. 无创伤性: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没有创伤性,可以减少患者的疼痛和不适感。

2. 安全性高: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安全性高,不易引起并发症,并且操作简便。

3. 适应范围广:负压封闭引流技术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创面护理,包括骨科创伤、烧伤、手术切口等,具有很广泛的适应范围。

未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将在骨科创伤创面护理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尽管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骨科创伤创面护理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和效果,但在临床应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1. 成本较高: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设备和耗材成本较高,增加了医疗费用的支出。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骨科创伤创面护理中的效果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骨科创伤创面护理中的效果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骨科创伤创面护理中的效果1. 引言1.1 背景介绍骨科创伤是指骨骼受到外力冲击或者拉伤导致骨折或者软组织损伤的一种情况。

骨科创伤常见于交通事故、高空坠落、运动损伤等各种意外情况。

在骨科创伤的治疗过程中,创面护理是非常重要的环节,直接影响到创面愈合的效果和患者的康复速度。

传统的骨科创伤创面护理常采用纱布包扎或者开放式引流方式,存在易感染、创面愈合缓慢、术后恢复时间长等问题。

而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应用为骨科创伤创面护理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通过在创面覆盖专用敷料,与引流管连接负压泵,形成负压环境,能够有效地促进创面的愈合,减少感染风险,缩短康复时间。

本文旨在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骨科创伤创面护理中的效果,并比较其与传统护理方式的差异,为临床提供更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案。

通过对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骨科创伤创面护理中的应用、影响、优点、局限性和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合分析,以期为相关医护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简介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是一种通过负压作用将创面渗出液引流出体外的现代创面管理技术。

该技术利用特殊的引流器件将创面覆盖后形成密封性空间,然后通过连接负压泵在创面上施加持续的负压,从而实现创面内渗出液的引流和污染物的清除。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不仅可以有效控制创面感染的发生,还能促进创面愈合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与传统的敷料覆盖引流相比,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具有引流效率高、维持创面干燥、减少感染风险、促进新生皮下组织生长等优点。

目前,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已经在骨科创伤创面护理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

随着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完善,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骨科创伤创面护理中的作用将得到进一步强化和拓展。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骨科创伤创面护理中的效果,评估其对创面愈合的影响,分析其优点和局限性,并对其临床研究进展进行总结。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可以全面了解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骨科创伤创面护理中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医生提供更为准确的治疗指导,为患者提供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骨科创伤创面护理中的效果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骨科创伤创面护理中的效果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骨科创伤创面护理中的效果引言:骨科创伤创面护理是外科护理中的一个重要方向,对于能够减少感染率、促进愈合非常重要。

目前,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骨科创伤创面护理中,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手术治疗的效果和治愈率。

本篇文章将就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骨科创伤创面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阐述与综述。

一、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基本原理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是一种通过应用负压来促进创面愈合的方法。

该技术基于三个基本原理:创面的缩小、切口边缘的牵张和创面表面上的渗出液的处理。

首先,设定一定的负压压力,可以使得创面边缘向中心方向收紧,从而能够减少创面的大小,形成一个微小的缩小区域,有助于促进创面愈合。

其次,负压的引导作用也可以加强切口边缘的牵张力,从而有效地减少内部组织的收缩,防止裂缝和排出渗出液。

最后,负压还可以用于有效地清除创面表面的渗出液。

当负压被应用到创面上时,渗出液沿着负压引力在创面边缘被吸取掉,清除了创面表面的代谢废物、液体积聚以及其他有害物质,从而再次促进创面愈合。

骨科创伤创面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治疗对象,它们经常需要引流和封闭。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已被证明是治疗骨科创伤创面的有效方法之一,并具有许多其他治疗方法无法达到的优点。

1. 促进愈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可以促进创面边缘的下降,并增加血流。

这些作用有助于加快创面愈合,并降低疤痕形成的风险。

此外,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可以改善局部创面环境,提高配合治疗的效果,有效降低感染风险。

2. 降低并发症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可有效减少术后创口渗出液等系反应,在创口愈合期间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时间,例如创口发炎、出血、感染、水肿等。

3. 快速从创面清除渗出液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作用下,创面周围积聚、梗死的组织以及其他有害物质可以被有效清除,避免感染和形成新的分泌物积聚,减小了创面愈合的时间和复杂程度。

优点:与其他治疗方法相比,封闭引流是一种比较简单、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并且能够有效降低手术出血和伤口感染的风险,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骨科创伤创面护理中的效果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骨科创伤创面护理中的效果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骨科创伤创面护理中的效果1. 引言1.1 背景介绍骨科创伤是一种常见的外科疾病,通常需要在手术后进行创面护理以促进创面愈合和预防感染。

传统的创面护理方法包括纱布覆盖和开放引流,然而存在着易感染、排出液体不畅、创面愈合缓慢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被引入到骨科创伤创面护理中。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通过在伤口表面覆盖负压导管,利用外界的负压吸引伤口分泌物,促进伤口愈合,同时防止感染和减少渗出量,达到更好的创面治疗效果。

该技术在骨科创伤创面护理中得到广泛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疗效,受到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好评。

本文将详细介绍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原理、在骨科创伤创面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案例分析以及其优势与局限性,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更科学、更有效的创伤创面护理方案。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骨科创伤创面护理中的效果及应用价值。

通过对该技术原理、应用、效果、案例分析、优势与局限性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旨在为临床医生和护士提供科学的护理指导,促进骨科创伤患者的康复和愈合,提高护理质量和治疗效果。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未来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为骨科创伤创面护理领域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 正文2.1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原理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原理是基于负压原理,通过在创面周围设置负压导管,利用外部负压装置形成一个负压环境,促进创面处的渗出液排出,加速组织愈合和修复过程。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引流管置入:先通过手术将引流管置于创面周围,确保负压导管覆盖整个受损区域。

2. 负压装置连接:将引流管与负压装置连接,负压装置可以通过电源或手动方式产生负压。

3. 调节负压力度:根据具体情况调节负压力度,一般建议维持在125-150mmHg,以避免对组织造成损害。

4. 持续吸引渗出液:负压环境能够促使渗出液顺利引流,减少局部水肿和感染风险,有利于创面愈合。

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的护理

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的护理

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的护理目的该研究主要探讨和总结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治疗骨科创伤以及感染创面的护理方法。

方法随机选择2008年4月—2011年2月来该院就诊的40例骨科创伤且接受负压封闭引流术进行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进行术前的心理疏导以及术后创面及引流装置的一系列护理。

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该次的40例患者在随访跟踪6~12个月后,所有的患者都获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38例患者创面无肌腱骨骼外露的情况且肉芽生长良好,对创面进行细菌培养显示呈阴性且创面修复好。

而另外2例则因骨外露面积比较大以及感染肉芽生长停滞而进行了二次修复。

结论该结果显示在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骨科创伤和感染患者时,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至关重要,是提高治疗效果的重要保证。

标签:骨科创伤;感染;负压封闭引流术;护理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cum sealing drainage,VSD)是一种通过保护引流创面,利于创面肉芽生长的一种技术[1-2]。

在临床上,创伤骨科病人中无论是四肢复杂创面、大面积皮肤缺损、皮肤脱套伤还是陈旧创面的患者,都有一个共同之处是暴力致伤,创面暴露的时间较长、软组织缺损面积比较大且受污染严重,有些甚至还伴有深部组织的损伤。

这些问题是创伤骨科常见的问题也是难题之一。

该研究随机选择2008年4月—2011年2月来该院就诊的40例骨科创伤且接受负压封闭引流术进行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负压封闭减压术在治疗骨科创伤和感染创面中的护理方法和效果。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选择来该院就诊的40例骨科创伤患者,男26例,女14例,年龄在8~65岁之间,平均年龄50岁。

其中24例患者属于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10例患者术后伤口感染,5例皮肤脱套伤,1例大面积皮肤缺损。

1.2 手术方法麻醉后对创面给予彻底清创,清除创面感染、坏死组织及异物,用大量0.9%生理盐水、3%过氧化氢溶液反复冲洗创面,并观察创面有无出血的情况,对明显的活动性出血,给予创面彻底止血。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创伤骨科术后感染中的应用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创伤骨科术后感染中的应用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创伤骨科术后感染中的应用背景介绍创伤骨科手术是治疗骨与关节疾病的有效方法,但手术后的感染是该术式的常见并发症之一。

感染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甚至会威胁生命。

传统的引流方式效果不佳,易发生感染和输血等并发症。

在此情况下,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应运而生,该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骨科手术后创面引流,也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预防手术后感染方法。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定义和原理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是一种通过负压的作用排除创面血肿,降低细胞损伤并促进创面愈合的方法。

它由引流装置和负压泵等组成。

引流装置贴合患者的创面,并将创面内的液体和血液排出,同时保持负压状态。

通过负压的作用,创面边缘的组织受到拉伸,从而加速伤口愈合和创面收缩过程。

尤其对于深部创伤和手术创面的引流效果更好。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优点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优于传统引流方法,具有以下优点:1.降低感染风险: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有效清除术后创面内的分泌物和血液,减少术后感染风险。

2.促进创面愈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通过负压的拉伸作用,促进创面边缘愈合和创面收缩,有利于伤口愈合过程。

3.减少出血和肿胀:负压封闭引流技术通过有效引流减少出血和肿胀,促进术后恢复。

4.减轻患者疼痛: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可以减轻术后疼痛,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应用范围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骨科领域应用广泛,特别是在创伤骨科手术中的应用表现较为明显。

例如:1.开放性骨折的治疗。

2.创伤和修复手术。

3.关节置换手术。

4.慢性皮肤溃疡的治疗。

5.长时间床位患者的创面处理等。

操作方法1.患者在手术后置入引流管,并确认管路无气泡。

2.把引流管插入污物袋中,并将负压泵与引流管连接在一起。

3.在手术完成后,确认污物袋与负压泵连接牢固且污物袋密封。

4.开始设定负压泵的负压力,并设定引流量和引流频率。

5.监测污物袋内引流情况,并定期更换污物袋。

6.根据病情调整负压力和引流量。

7.在引流停止后,从引流管中移除负压装置并关闭引流口。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骨科创伤创面护理中的效果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骨科创伤创面护理中的效果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骨科创伤创面护理中的效果引言骨科创伤是指因外力作用或其他原因引起的骨折或软组织受伤,常见于创伤外科,损伤后的创面护理一直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骨科创伤创面护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旨在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骨科创伤创面护理中的效果,以期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

一、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原理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是指通过负压引流系统将受损创面封闭并利用负压脂肪管提供的负压,利用负压持续引流促进创面愈合的一种治疗方法。

其主要原理包括以下几点:1. 利用负压,促进深部渗出液和组织渣滓排除,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细菌感染的发生;2. 通过促进新生血管形成、增加淋巴流动和提高创面微环境的氧分压,促进组织修复和愈合;3. 改善创面内压,减少渗出液的腐蚀和破坏,促进伤口愈合;4. 有效减少局部水肿和渗出液,增强扩张型创面组织再生。

二、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骨科创伤创面护理中的应用1. 骨科创伤创面疗效骨科创伤创面护理中,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有助于促进创面愈合和修复,减少创面感染并减少创面引流,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迅速恢复患者的身体功能。

2. 促进软组织修复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可以有效减少创面水肿和渗出液,增加淋巴流动和新生血管形成,有利于软组织修复和愈合。

3. 降低感染风险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可通过减少创面渗出液和促进创面愈合,降低创面感染的风险。

尤其在骨科创伤患者中,有效降低了术后感染的发生率。

4. 减少并发症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能够有效减少局部水肿和渗出液,防止创面感染,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治疗效果。

四、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展望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

其在骨科创伤创面护理中的优势明显,对于促进创面愈合、降低感染风险、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未来,随着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将更多地应用于临床护理领域,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

VSD治疗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临床分析

VSD治疗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临床分析

保 持 良好的工作生活 习惯 是预防干眼症 的有效 手段 : ① 瞬 目是一 种保 护性 神经反射动作 , 可 以使泪液均 匀地涂在角结膜 表面, 以保持温润 。 对于电视电脑驾车读书等长时间用眼时 , 使
V S D治 疗 骨科 创 伤 及 感染 创 面 临床 分 析
王汝江 樊秋贵 郭殿武 高琦珂 董丽军
伤E l 3 5例 , 陈旧感染 性伤 口 1 5例 , 上肢 伤 口 2 8例 , 下肢伤 口
2 2例 ; 对 照组 男 3 9例 , 女 1 1 例, 年龄 2 9岁 ~ 4 3岁 , 平均 年 龄
2 9 . 5 岁, 新鲜伤 V I 3 3例 , 陈旧感染性伤 口 1 7例 , 上肢伤口 2 5 例, 下肢伤 V I 2 5例。2组患者在性别、 既往史 、 年龄 、 创 面程度及其
( 阳泉煤业集团总医院 , 山西 阳泉 o 4 5 0 0 0 )
【 摘要】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v s D) 治疗骨科创
伤 以及 感染创 面的疗效和 价值 。 方法 将我 院收 治的感 染性创
面 或创 伤 性 创 面 无 法 达 到 I期 缝 合 的 患者 1 0 0 例 分 为 试 验 组
细节、健康的重视程度健康 知识的掌握远远低 于高学历者 , 对 这部分人群的健康知识宣教工作绝不能忽视 。
有些全身 性疾病如 甲状腺 疾病 , 类风 湿性关节炎 , 糖 尿病 ,
可在 医生指导下更换其他药物或使用人工 泪液 。
全球关 于干 眼症 的大 型流行病 学调查结果显 示 , 普通人群
对 比分 析 , 报告如下。
1 资 料 与 方 法
和对 照组 , 在 实施 清创 术基础上 , 给予试验组 VS D敷料进 行创 面覆盖 治疗 , 对照组给 予传 统敷 料 治疗 , 对 2纽 治疗 总有 效率

封闭式负压吸引技术治疗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临床疗效

封闭式负压吸引技术治疗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临床疗效

封闭式负压吸引技术治疗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的临床疗效【摘要】目的探讨封闭式负压吸引技术(vsd)在治疗骨科创伤和感染创面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09年12月至2012年12月来本院就诊的骨科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8例)采用封闭式负压吸引技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换药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

结果观察组的换药次数、创面ⅱ期处理时间、抗感染费用、总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排除年龄太大、太小、营养不良、有严重并发症、伴发疾病和新鲜创伤后继发严重感染的病例,所有感染创面经病原学检查均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并且常规行药敏试验。

1.2治疗方法1.2.1观察组对患者进行基本清创和扩创,清除坏死组织或脓液,然后依据患者创面的大小和形状剪裁vsd材料,将泡沫置入创面,并与创面充分接触,材料与创面连接处采用间断缝合,有利于封闭固定;硅胶引流管的放置原则是便于引流密封。

用生物半透膜封闭整个创伤表面和vsd敷料,手术时应先接通中心负压吸净渗血,将其维持在125~450mmhg的恒定负压状态下,负压的有效标志是敷料的表面塌陷,薄膜下没有液体的积聚;术后口服抗生素预防感染。

维持负压引流3~5d。

在置入vsd材料5d后,开启创面。

当创面肉芽新鲜、生长良好时可进行ⅱ期缝合或植皮术,如果肉芽没有长好应再次施行vsd治疗。

若创面较大,为了减轻患者的疼痛,在更换辅料时,最好提前打好麻醉,在麻醉的状态下进行实施。

还要避免刺破薄膜,以免导致引流的失败,引流要保持畅通,避免压迫,避免弯折引流管,使治疗持续有效[2]。

1.2.2对照组患者入院时的创面处理和观察组相同,根据患者创面情况1~2d更换敷料一次,感染的创面给予抗生素进行抗炎治疗,对于较大、较深的创伤可放置引流条[3],并定期做病原学检查和药敏试验,直到创面肉芽新鲜、生长良好时,再对创面行ⅱ期缝合或植皮术。

1.3观察指标观察比较两组换药次数、创面ⅱ期处理时间、抗感染费用和总住院时间。

负压封闭引流用于骨创伤创面的临床疗效探讨

负压封闭引流用于骨创伤创面的临床疗效探讨

负压封闭引流用于骨创伤创面的临床疗效探讨目的:分析研究骨创伤创面采取负压封闭引流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4年10月在我院进行骨创伤治疗的病人一共有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对病人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对病人采取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对观察组与对照组临床效果给予分析研究。

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要比对照组高(P<0.05)。

结论:骨创伤创面采取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可以有效促进创面愈合,使病人痛苦明显减轻,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标签:负压封闭引流;临床疗效;骨创伤创面在骨科临床治疗当中,骨创伤创面的治疗相对较为困难,在整个治疗过程当中,一旦没有给予妥善处理,就会造成病人创面感染,进而对病情恢复带来较大的不良影响。

在以往临床治疗当中,采用纱布覆盖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方法,可是因为纱布非常容易被渗湿,使创伤创面发生污染以及感染的几率明显增加,同时因为引流孔数目的限制,使其无法和引流腔有效解除,进而造成渗出液大量聚集,管腔堵塞。

目前,对骨创伤创面主要采取VSD(负压封闭引流),其属于一种全新的创面治疗技术。

其中V(vacuum)代表着负压,持续的负压吸引能够将其渗出物彻底消除。

S(sealing)代表着封闭,可以让创面和外界相隔绝,能够有效预防创面再一次感染,避免给细菌生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D(drainage)代表着引流,能够使局部细菌繁殖降至最低,同时能够有效避免导管阻塞。

另外,负压封闭引流的材料通常为泡沫样,其成分为聚乙烯醇,其具有耐腐蚀、柔软、不致敏性以及无毒等。

其材料能够根据创伤表面形状以及大小进行剪裁[1]。

最近几年,负压封闭引流主要应用于骨创伤创面当中,已经引起人们以及社会的广泛关注。

本文笔者选取2012年8月-2014年10月在我院进行骨创伤治疗的病人一共有78例,对当中39例病人采取负压封闭引流手术治疗,对其效果给予进一步的分析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8月-2014年10月在我院进行骨创伤治疗的病人一共有78例,其中陈旧创面一共有13例,占总体的16.67%;新鲜创面一共有65例,占总体的83.33%。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骨科创伤创面护理中的效果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骨科创伤创面护理中的效果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骨科创伤创面护理中的效果在骨科创伤创面护理中,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治疗方法。

这种技术通过创面上设置负压引流装置,可以有效地促进创面愈合,减少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文将从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原理、优势以及在骨科创伤创面护理中的效果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临床医护工作者提供更深入的了解和实践指导。

一、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原理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又称为负压闭合引流技术,是一种通过负压作用促进创面愈合的治疗方法。

其原理是利用封闭式引流系统,在负压作用下吸收创面渗出液,同时促进血液循环,形成湿润热情环境,有利于创面愈合。

其作用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排除渗出物负压引流系统可以通过管道将创面渗出液直接引流出体外,避免渗出物在创面内积聚,减少创面压力,有利于促进血液循环和新生组织生长。

2.促进血液循环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还可以通过负压作用促进血液循环,增加局部血流量,促进创面愈合和新生组织的形成。

3.湿润热情环境负压引流系统形成湿润热情环境,有利于创面愈合。

湿润环境可以促进细胞的增生和迁移,有利于创面上皮细胞的再生和修复。

在骨科创伤创面护理中,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具有许多优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减少感染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可以有效地排除创面渗出液,减少感染的发生率。

通过连续的负压引流,可以及时清除创面渗出物,避免因渗出物在创面内滞留而引起的感染。

3.减少并发症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可以减少创面的压力,避免因血栓形成和坏死组织中毒等并发症的发生。

负压引流还可以减少创面疼痛,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骨科创伤创面护理中,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已经被证实具有显著的疗效。

一方面,负压引流系统可以有效地清除创面渗出物,减少感染的发生率。

在一些研究中发现,使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处理骨折创面的患者,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而且创面愈合时间也显著缩短。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还可以有效地促进创面愈合。

通过形成湿润热情环境和促进血液循环,可以加速创面愈合的速度,减少疤痕形成和并发症的发生。

封闭式负压引流在骨外科创伤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封闭式负压引流在骨外科创伤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封闭式负压引流在骨外科创伤治疗中的应用分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骨骼外科创伤是指由外力作用引起的骨折、软组织损伤和感染等疾病,常见于交通事故、运动伤害和工伤等情况。

在骨外科创伤治疗中,感染是一个严重的并发症,常导致术后感染和再次手术的风险增加。

传统的创伤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清创、抗生素治疗和物理治疗等,但仍然存在术后感染率高、治疗周期长和愈合困难的问题。

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在骨外科创伤治疗中的应用还存在一些争议和待解决的问题。

有必要对该技术在骨外科创伤治疗中的应用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以期为临床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有助于明确本文研究的具体目标和意义。

通过本研究的目的,可以更清晰地指导研究的方向和内容,使研究工作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

在本文中,我们的研究目的主要包括:深入探讨封闭式负压引流在骨外科创伤治疗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其原理及在不同领域的具体应用情况;总结封闭式负压引流在骨外科创伤治疗中的优势和局限性,明确其在临床实践中的价值和意义;探讨封闭式负压引流在骨外科创伤治疗中的未来发展方向和趋势,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明确研究目的,可以使本文的研究结论更具有说服力和可操作性,为相关领域的医疗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意见。

1.3 研究意义封闭式负压引流在骨外科创伤治疗中的应用分析2. 正文2.1 封闭式负压引流原理封闭式负压引流是一种革命性的医疗技术,通过在创伤部位施加负压,可以有效促进伤口愈合和减少感染的发生。

其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负压刺激伤口愈合:负压引流可以通过持续的负压刺激伤口周围的血管扩张和新生血管形成,促进血液循环和营养物质的输送,加速伤口愈合过程。

2. 减压排出渗出物:负压引流系统可以通过管道将伤口周围的渗出物引流到负压罐中,减少渗出物在伤口周围积聚,避免渗出物对伤口的刺激和感染。

3. 保持伤口清洁:负压引流系统可以保持伤口的湿润环境,防止伤口干燥和结痂,有利于细胞再生和修复。

封闭式负压引流在骨外科创伤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封闭式负压引流在骨外科创伤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封闭式负压引流在骨外科创伤治疗中的应用分析一、封闭式负压引流的原理封闭式负压引流是一种利用负压来促进创面愈合的治疗方法。

其原理是通过一个负压引流装置,将创伤部位包裹在一个密封的隔离袋内,然后通过负压泵将创面周围的组织排出感染物和渗出液,同时促进组织修复和再生,从而达到促进愈合的目的。

1. 渗出液的有效排出封闭式负压引流可以通过负压的作用,将创面周围的渗出液有效排出,避免了渗出液在创面周围滞留导致感染的风险。

2. 促进创面愈合负压的刺激可以促进组织修复和再生,加速创面愈合的速度,减少愈合的时间,减少感染的风险。

3.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封闭式负压引流可以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例如创口感染、皮下积液等。

4. 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封闭式负压引流可以大大减少患者的疼痛感和不适感,提高患者的手术体验,有利于术后患者的康复。

封闭式负压引流在骨外科创伤治疗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骨折手术后的创面管理骨折手术后常常需要切开皮肤进行内固定,这样就会产生一个较大的创面。

封闭式负压引流可以帮助创面的愈合,减少感染的风险。

2. 感染性骨炎的治疗感染性骨炎是骨外科常见的一种疾病,常常需要手术治疗。

封闭式负压引流可以有效控制感染,并帮助创面的愈合。

3. 骨擦伤的处理一些患者因为各种原因会出现骨髓积液,这种情况常常需要手术治疗。

封闭式负压引流可以帮助排出骨髓积液,促进愈合。

封闭式负压引流虽然在骨外科创伤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是费用的问题,封闭式负压引流的设备和材料都比较昂贵,这对一部分患者来说可能会成为治疗的障碍。

其次是技术要求较高,需要医护人员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和经验才能操作,否则会增加治疗的风险。

最后是适用范围较窄,只适合于一些特定类型的骨外科创伤治疗,对于其他类型的创伤可能并不适用。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骨科创伤创面护理中的效果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骨科创伤创面护理中的效果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骨科创伤创面护理中的效果随着骨科手术的不断进步,尤其是开展了各种高难度的创伤手术,外科医生对创伤创面的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创面管理方式,其作用在于通过产生局部负压效应,促进血管重建和组织恢复,减轻炎症反应,提高创面愈合速度。

本文将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骨科创伤创面护理中的效果。

一、起始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起始模型是在20世纪50年代由美国外科专家Mears et al所开发的一结构名为“反向泵”的技术。

以后逐渐演化成现今所称的NPWT。

其原理是通过对需处理伤口很好地封闭并进行引流,以维持较为理想的伤口环境和促进组织修复。

负压且恰当的力大小和结构严密的封闭可以使紊乱的毒素和渗出物不致滞留在伤口内产生细菌感染,更可优化伤口受力情况,有利于创伤愈合,进而可以避免文件延长、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尤其是在骨科创伤创面的护理中,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表现出了高度的效用。

其effect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二、促进创面愈合骨科创伤创面主要是由于骨骼结构的变形和重构造成的组织损伤。

而这些组织受到损伤后,就会引起一连串的损伤和炎症反应,从而进一步延缓创面愈合的过程。

但是,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后,可以在创面上产生一个局部负压效应,有效的防止伤口流体渗出,清洁伤口,减轻炎症反应并提高创面愈合速度。

三、预防感染骨科创伤创面非常容易被感染,特别是在手术后的早期时间段,因为此时伤口未严密愈合,病人免疫系统功能较差,创面周围缺乏充足的血运,因此微生物容易寄生在伤口上生长。

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这些感染因素就会导致感染的发生和传播。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有助于预防感染的发生或者减轻感染的程度,并加速创面愈合。

四、改善排泄骨科创伤创面会有不同的排泄物,如血液、淋巴液等,这些物质会在创面上形成肿胀,导致疼痛和炎症反应,进而影响创面愈合。

通过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可以将这些排泄物清除掉,有效地减轻疼痛和炎症反应,进而促进创面愈合。

负压封闭引流术在骨科感染创面治疗中的应用及护理研究

负压封闭引流术在骨科感染创面治疗中的应用及护理研究

负压封闭引流术在骨科感染创面治疗中的应用及护理研究【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负压封闭引流术在骨科感染创面治疗中的应用及护理研究。

负压封闭引流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其原理和技术得到了详细介绍。

本文还探讨了在骨科感染创面治疗中负压封闭引流术的应用,以及相应的护理措施。

文章还分析了影响负压封闭引流术疗效的因素以及其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处理方法。

通过对效果分析和护理工作的重要性进行总结,展望未来研究方向,为骨科感染创面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理论支持。

【关键词】负压封闭引流术、骨科感染、治疗、护理、原理、技术、疗效、并发症、护理工作、效果评估、未来研究方向。

1. 引言1.1 背景介绍骨科感染是一种常见的临床问题,其治疗一直是骨科医生面临的挑战之一。

感染创面不仅会延长患者在医院的住院时间,增加治疗费用,还可能导致骨骼功能障碍,甚至丧失患肢。

有研究表明,骨科感染的发生率在近年来逐渐增加,且治疗难度也在逐渐加大。

负压封闭引流术是一种新型的治疗方法,通过在创面周围建立一个负压环境,有效清除创面渗出液、促进愈合,并减少感染风险。

该技术在外科领域已有广泛应用,其在骨科感染创面治疗中的应用也逐渐受到重视。

在当前医疗环境下,更多的骨科医生开始关注负压封闭引流术在治疗骨科感染创面方面的效果和应用。

本文旨在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术在骨科感染创面治疗中的应用及护理研究,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治疗思路和护理经验,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术在骨科感染创面治疗中的应用及护理研究,明确负压封闭引流术在治疗骨科感染创面中的作用机制和效果,并总结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情况。

通过深入研究负压封闭引流术的原理和技术,分析其在骨科感染创面治疗中的优势和局限性,从而为临床医生提供科学的治疗方案。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术的护理措施,探索如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

通过本研究,旨在为骨科感染创面的治疗提供更有效、更安全的方法,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封闭负压引流治疗骨科创伤感染临床疗效探讨

封闭负压引流治疗骨科创伤感染临床疗效探讨

封闭负压引流治疗骨科创伤感染临床疗效探讨目的对封闭负压引流治疗骨科创伤感染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探讨。

方法整群选择2012年4月—2013年5月该院收治的72例骨科外伤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实验组患者采取封闭负压引流的治疗方式治疗骨科创伤感染,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治疗方式治疗骨科创伤感染,最终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在住院天数方面,实验组患者的住院天数为(19.55±6.53)d,对照组患者的住院天数为(31.53±8.52)d;在换药次数方面,实验组患者的换药次数为(1.51±0.52)次,对照组患者的换药次数为(9.52±2.54)次;在住院费用方面,实验组患者的住院费用为(5211.00±30.53)元,对照组患者的住院费用为(5751.00±45.51)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封闭负压引流治疗骨科创伤感染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大力推广和实践。

[Abstract] Objective Vacuum-assisted closure therapy for orthopedic trauma infection clinical effects were observed and discussed. Methods Choose from April 2012 to May 2013 in a hospital in the 72 cases of infection in orthopedic trauma patients as research subjec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and control groups,36 cases in each group,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taken to a closed suction drainage treatments treatment of orthopedic trauma infection control group of patients taking conventional treatment of orthopedic trauma infection treatment,the treatment effect in the final analysis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Results Treatment of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atients.Conclusion Vacuum-assisted closure therapy orthopedic trauma infection significant clinical effect,it is worth promoting and practice in clinical practice.在临床医学中,骨科创伤的案例屡见不鲜,其病因主要分成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两类,外部原因通常是指患者肢体受到外部暴力重创或挤压导致的骨科创伤,内部原因主要是指骨质增生、脊柱退行性变等人体关节病变引起的骨科创伤。

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的研究

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的研究

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的研究目的:为了探讨使用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对骨科创伤患者术后临床效果和肢体活动中的对比疗效。

方法:对骨科创伤患者的49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手术治疗,研究组在使用常规手术治疗的同时,使用负压封闭引流术,分别记录两组不同治疗患者手术疗程后,Matta评分和术后效果观察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

结果:25例研究组的患者平均住院(8.2±2.1)d,对照组为(16.4±2.1)d,两组对比,t=-14.6187,P<0.05,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出现率等研究组同样具备显著优势,P<0.05;术后研究组患者的Matta 功能评分结果显示优良率为92.0%,要好于对照组。

结论: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术疗法对于骨科创伤患者的病情缓解具有更为明显效果,其可以作为一种治疗措施而加以推广。

标签:负压封闭引流术;骨科创伤;骨折骨折如果不及时加以治疗,很有可能留有严重后遗症,给患者造成严重的生活负担。

骨折患者在临床上基本采用手术治疗,可降低病死率及致残率。

而常规术后会出现多种并发症,其中包括愈后不全,感染或功能障碍,从而增加围术期的病残率和病死率[1]。

一旦患者在手术治疗时出现并发症且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极有可能引残疾、感染,甚至会造患者生命的危险[2]。

现在临床上对于辅助常规手术治疗的方法众多,何种方法最为安全依旧是临床工作者广为热议的话题[3-5]。

本研究对观骨科创伤患者的49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手术治疗,研究组使用常规手术结合负压封闭引流术,探讨不同治疗方式术后的治疗效果。

1.对象与方法1.1. 对象入选标准选取2010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本院治疗的骨科创伤患者49例,年龄为19~50岁,其中男26例,女23例,患者在确诊及治疗之前均无精神异常和痴呆表现,患者均无认知障碍情况,家属同意接受本次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研究组25例,平均年龄(31.36±5.01)岁;身高156.1~183.0 cm,平均身高(168.6±13.8)cm;体重48.2~94.6kg,平均体重(63.1±9.6)kg,对照组24例,平均年龄(36.6±8.6)岁;身高156.1~186.1cm,平均身高(166.9±13.6)cm;體重44.3~89.6 kg,平均体重(62.1±11.6)kg,且生理指标表现正常。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创伤骨科的临床应用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创伤骨科的临床应用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创伤骨科的临床应用【摘要】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创伤骨科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7月在我院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进行治疗的复杂创伤性皮肤软组织缺损及感染创面患者8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

观察组患者给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换药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根据统计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7.50%,比较结果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换药次数、创面完全愈合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比较结果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

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创伤骨科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创伤骨科;临床【中图分类号】R68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5028(2015)8-0613-01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治疗手段,被广泛应用于外科疾病的治疗中。

近年来,随着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发展成熟,临床中对其在创伤骨科中的应用效果表现出了极大的关注[1]。

我院为进一步明确这一点,特选取了80例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进行专项研究,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创伤骨科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7月在我院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进行治疗的复杂创伤性皮肤软组织缺损及感染创面患者8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

观察组有男患者23例,女患者17例;年龄为17—68岁,平均年龄(41±3.2)岁;病程:伤后1.4小时—6个月,平均(7.5±1.4)天;创伤类型:工伤事故10例,车祸伤25例,电击伤5例。

对照组有男患者21例,女患者19例;年龄为15—70岁,平均年龄(40±3.6)岁;病程:伤后1.2小时—8个月,平均(7.7±1.2)天;创伤类型:工伤事故14例,车祸伤22例,电击伤4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的临床探究
发表时间:2018-07-02T13:55:54.303Z 来源:《医师在线》2018年4月上第7期作者:杨佩1 杨小军2 郭伟3
[导读] 治疗骨科创伤与创面感染,引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能够加速患者康复,降低患者的治疗费用。

解放军第517医院山西忻州 036300
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骨科创伤及创面感染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你,我院收治的72例骨科创伤与创面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成各自36例的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以常规引流技术治疗,观察组患者以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中的相关指标。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94.4%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换药次数(3.1±0.9)次、抗菌药使用时间(5.9±1.3)d、抗菌药总费用(210.3±16.1)元,创面愈合时间(17.5±1.7)d,住院时间(19.7±3.9)d,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各项指标均有显著优势,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治疗骨科创伤与创面感染,引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能够加速患者康复,降低患者的治疗费用,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和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骨科创伤;感染创面: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引言:
近年来,在工业生产、交通领域的各种事故中导致的骨科创伤以及感染创面十分常见,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发生率还在逐渐上升。

有效控制创面感染,加速创面愈合,控制并发症是创伤骨科面对的重要课题[1]。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用以治疗骨科创伤及创面感染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了进一步探讨和分析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骨科创伤及创面感染的临床效果,我院特实施此次研究,现就此做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你,我院收治的72例骨科创伤与创面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成各自36例的观察组与对照组。

观察组中男女患者分别为22例和14例,年龄范围在17岁到8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4.7±9.1)岁;对照组患者中男女患者分别为23例和13例,年龄范围在18岁到8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3±9.6)岁。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创伤面积和创伤程度等一般资料,经过统计学对比没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患者以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首先对患者的创面实施有效清理,然后在创面上将事前完成修剪的VSD敷料覆盖。

对于较深的创伤面,需要以敷料填入创面底部,在使用单项生物半透明薄膜将创口封闭,保证其密封状态。

再调整负压吸引器的设置为0.017到0.060 MPa,具体标准以敷料有明显凹陷为准。

患者连续接受7到10天的负压吸引后,取出敷料,对创面实施全面检查。

对于创伤面积较小,已经出现了丰富肉芽的创面,可实施缝合;对于出现丰富肉芽,但创伤面积较大的创面,以植皮的方式消除创面;对于床上面积较大,并且依然有软组织大量缺损的创面,则可再次实施VSD覆盖,直到丰富肉芽出现后以创面植皮给予治疗。

对照组患者以常规引流技术治疗:首先清理患者的创面,根据创面的实际状况实施辅料覆盖,1天或2天更换敷料1此;对于大面积的创伤,需增加引流条并且实施抗感染处理;每5到7天为患者实施病原学检查,直到患者创面具有丰富的肉芽以后,根据创面面积选择直接缝合或植皮治疗。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标准
观察并对比患者的临床疗效,疗效标准为[2]:患者在2周内创面完全愈合,表皮完好覆盖,无需再接受敷料治疗,视之为治愈;患者创面面积有显著缩小,且有健康肉芽生成,分泌物明显较少,并且在接受植皮术后床面愈合,视之为显效;未达到显效疗效标准,视之为无效。

痊愈与显效均视之为临床有效。

此外,对比两组患者的换药次数、抗菌药使用时间、抗菌药费用、创面愈合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治疗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红,采用SPSS19.0作为数据统计分析的工具,计数数据表示为(数量/百分比),以卡方减压验证组间差异;计量数据表示为(平均数±方差),以t检验验证组间差异,P<0.05表示具有显著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在各自36例患者的观察组与对照组中,2例观察组患者治疗无效,10例对照组患者治疗无效;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94.4%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详细数据如表1所示。

3 讨论
骨科创伤与创面感染,是创伤骨科治疗中遇到的常见问题,也是重点问题,传统的治疗方法,通过持续冲洗,清楚创面分泌物、异物、脓液,然而该疗法的实施过程中,引流区与外界相连,导致感染难以真正有效控制,进而导致患者康复时间延长,治疗费用也大幅增加。

在本次研究中,接受VSD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且换药次数、抗菌药使用时间、抗菌药费用、创面愈合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治疗指标同样比对照组患者有显著优势,P<0.05。

综上所述,治疗骨科创伤与创面感染,引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能够加速患者康复,降低患者的治疗费用,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和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安鹏,王建,石成柱.封闭式负压吸引技术治疗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13):24—25.
[2]邓中华,王永强,陈小龙,等.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骨科感染创面的临床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13,29(2):209+211.作者信息:
杨佩,男,单位:解放军第517医院学历:本科研究方向:外科第二作者:杨小军
第三作者:郭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