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大学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2021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合集下载

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新闻与传扬专业综合能力(334)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新闻与传扬专业综合能力》是新闻与传扬硕士(MJC)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科目之一。

考试力求反映新闻与传扬专业的特点,科学、平等、确切、规范地测评考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以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与媒介产业的发展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法制观念、国际视野和具有较强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和复合型的新闻传扬专业人才。

二、考试要求本科目考试内容包括中外新闻传扬史、传扬学理论、新媒体概况、新闻学理论和传扬伦理与规矩等。

测试考生对新闻与传扬专业所涉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控制情况和运用理论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考试分值本科目满分150分。

四、试题结构1、挑选题(20分);2、简答题(30分);3、论述题(40分);4、材料分析题(60分)。

五、考试内容一、中国新闻传扬史(一)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扬活动1.中国新闻传扬活动的历史渊源2.中国古代社会中的新闻传扬活动及其形态(二)中国近代报刊的产生与初步发展1.中国近代报刊的发端2.近代报刊的初步发展3.在华外报网的社会影响与历史评价(三)民族报业的兴起与三次国人办报高潮1.国人办报活动的兴起2.第一次国人办报高潮3.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4.自由新闻体制与新闻事业的演变5.第三次国人办报高潮(四)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闻事业1.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出生与发展2.革命按照地的新闻事业3.抗日民主按照地的新闻事业4.解放区人民新闻事业的发展5.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新闻事业的历史意义(五)国统区的新闻统制与党营新闻事业1.国民党新闻统制制度的建立与变化2.党营新闻事业的演变(六)国统区的民营新闻事业1.民营新闻事业的商业化探索2.民营新闻事业的时代转型3.民营新闻事业的步履维艰4.民营新闻事业的历史评价(七)沦陷区新闻事业的殖民化1.沦陷区新闻事业的大劫难2.沦陷区新闻法制的殖民性(八)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新闻事业1.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创建与初步发展2.1956年全国新闻工作改革(九)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新闻传扬业1.新闻传扬业的发展与调节2.新闻传扬业发展中的经验与教训(十)“十年浩劫”中的新闻传扬业1.新闻传扬业的艰巨发展2.新闻传扬业的反思(十一)改革展开以来的新闻传扬业1.新闻传扬业的探索与改革2.新闻传扬业的日渐展开3.传扬生态与传扬格局的重构(十二)1949年以来台、港、澳的新闻传扬业1.台湾的新闻传扬业2.香港的新闻传扬业3.澳门的新闻传扬业二、外国新闻传扬史(一)古登堡与新闻事业萌芽1.古登堡与印刷术2.早期新闻形态:偶尔出版物3.新闻事业的萌芽:定期报刊的兴起(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新闻事业的最初发展1.星法院与新闻管制2.新闻事业的最初发展3.弥尔顿与《论出版自由》(三)18世纪:英国的荣誉1.英国的跃进2.笛福《评论》与斯威夫特《检查者》3.《闲话者》和《旁观者》(四)美国自立战争与言论自由确实立1.北美殖民地报业——富兰克林与曾格案2.自立战争宣传家3.杰弗逊与宪法《第一修正案》(五)法国大革命与报刊1.大革命与报刊2.《人权宣言》与言论自由(六)便士报的革命1.政党报刊的“黑暗时期”2.便士报的革命(七)大众报纸与黄色新闻1.大众报刊与大众文化2.普利策与“新式新闻事业”3.赫斯特与黄色新闻(八)广电简史1.广播与电视:发端2.美国广播:私有商业型模式确实立3.BBC:公共广播系统的建立4.六十年代的电视新闻5.解除管制与兼并浪潮(九)国际传扬:走向地球村?1.国际传扬2.全球新闻与信息流动3.国际新闻流向与世界传扬新秩序三、传扬学理论(一)传扬与传扬学1.关于传扬的认识2.传扬学的发展3.传扬学的研究主意4.传扬学研究的流派(二)信息、符号与传扬1.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中关于信息的基本概念2.信息传扬的过程研究3.符号学基本概念4.传扬中的符号使用(三)传者研究1.把关人研究2.媒介规范理论(四)媒介研究1.加拿大传扬学派的媒介理论2.媒介情境论3.李普曼媒介理论(五)受众研究1.大众受众理论2.使用与满意理论3.文化研究学派的受众研究(六)传扬功效1.传扬效果研究的历史与发展2.传扬效果的产生与制约因素3.大众传扬的社会效果研究(七)人际传扬1.人际传扬的特点和功能2.人际传扬与人际关系3.人际传扬与媒介效应(八)组织传扬1.组织传扬的特点和作用2.组织内传扬3.组织外传扬(九)大众媒介与大众文化1.大众传扬的定义、特点和社会功能2.大众传扬的生产和发展过程3.大众传扬的社会影响4.大众传扬与大众文化四、网络传扬(一)网络传扬基本概念1.网络系统构成的基本概念2.网络传扬的基本历程和趋势3.网络传扬的特性与属性4.媒介融合的基本概念(二)网络传扬的基本形态1.网络中的人际传扬2.网络中的群体传扬3.网络中的组织传扬4.网络中的大众传扬(三)网络传扬的典型形式1.传扬2.即时通讯工具3.网络社区传扬4.搜索引擎传扬5.社交媒体传扬6.APP应用传扬(四)网络传扬的文本1.网络语言形成与发展的动力2.网络传扬的符号类型3.网络文本的总体特征(五)网络情景中的传扬者1.网络新闻传扬者的构成2.我国网络媒体的结构要素3.网络新闻传扬中的“把关人”(六)网络情景中的网民1.中国网民的规模与构成2.中国网民的需求3.网络环境与网民心理4.作为受众的网民的总体特征5.作为信息消费者的网络受众6.作为公民新闻主体的网民(七)网络传扬的结构1.网络传扬的结构2.网络传扬的信息传扬结构3.网络传扬的意见传扬结构4.网络舆论的产生、发展与变化(八)网络传扬的效果1.网络传扬效果的表现方式及其复杂性2.网络传扬与议程设置3.网络传扬与沉默的螺旋4.网络新闻传扬效果评估五、新闻学理论(一)新闻定义1.新闻定义2.新闻定义的学术历史(二)新闻与宣传(三)新闻与舆论(四)新闻价值1.新闻价值2.新闻价值的要素3.新闻价值在新闻实践中的影响因素(五)新闻真切1.新闻真切2.新闻真切在现实中的影响因素3.新闻失实的缘故和表现(六)新闻客观性原则1.客观性理念产生的背景与发展过程2.新闻客观性的内涵3.影响新闻客观传扬的因素(七)新闻体制1.新闻体制2.新闻体制的决定因素及其影响(八)新闻出版自由1.新闻出版自由的提出2.新闻出版自由的相关法律实践3.在中国如何理解新闻出版自由六、传扬伦理与规矩(一)传扬伦理概述1.传扬伦理的理论渊源2.传扬伦理的普通原则(二)传扬中的伦理问题及伦理原则的运用1.真切性及其伦理边界2.新闻炒作3.有偿新闻4.图片伦理5.传扬内容中的歧视与偏见6.灾害报道(三)传扬法概述1.区别“法制”与“法治”2.新闻传扬法的渊源3.中西方新闻立法的历史(四)宪规矩范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2.言论、出版自由3.批评建议权和舆论监督(五)政府信息藏匿与国家秘密保护1.公民知情权与政府信息藏匿制度2.保守国家秘密和保密法(六)传扬与司法1.司法藏匿和司法自立2.新闻报道与司法审判的平衡(七)传扬与公民权利1.传扬与名誉权2.传扬与隐私权3.传扬与肖像权4.传扬与著作权(八)新闻业的行政管理1.报纸、期刊2.广播电视3.互联网4.新闻记者。

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摘要:一、引言1.背景介绍: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的重要性2.文章目的:提供实用的学习方法和策略二、核心知识点梳理1.新闻理论1.1 新闻定义与特点1.2 新闻价值与新闻分类1.3 新闻工作者素养与职责2.传播学理论2.1 传播模式与过程2.2 传播媒介与发展趋势2.3 传播效果与受众研究三、学习方法与策略1.课堂学习1.1 积极参与讨论,巩固基础知识1.2 关注业界动态,结合实例理解理论2.课外拓展2.1 阅读经典教材,系统学习相关理论2.2 关注新闻与传播领域的前沿研究2.3 参加实践活动,提高实践能力3.考核与评价3.1 定期进行自我测试,查漏补缺3.2 参加模拟考试,熟悉考试形式与要求3.3 结合历年真题,总结答题技巧四、学习资源推荐1.教材与著作1.1 《新闻学概论》1.2 《传播学教程》1.3 《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2.在线资源2.1 专业网站与论坛2.2 学术论文数据库2.3 知名学者与专家的博客、微博等五、结语1.强调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的重要性2.鼓励持续学习与实践,提高自身专业素养正文: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新闻与传播行业在我国的发展日益繁荣。

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作为一门核心课程,对于培养新闻与传播领域的专业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为广大考生提供实用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这门课程。

一、引言1.背景介绍在我国,新闻与传播行业的发展势头迅猛,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

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课程涵盖了新闻理论、传播学理论等多个领域,是新闻与传播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

掌握这门课程的知识点和技能,对于学生在业界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2.文章目的本文从核心知识点梳理、学习方法与策略、学习资源推荐等方面,为广大考生提供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的学习指导。

希望通过本文,考生能够更好地备战考试,提高学习效果。

二、核心知识点梳理1.新闻理论1.1 新闻定义与特点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事件及其相关信息的报道。

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是指新闻与传播专业学生在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传播学、传媒经济学等方面的综合素质。

在当今信息时代,新闻与传播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掌握这些核心能力已成为从业的基本要求。

本文旨在为广大新闻与传播专业学生提供实用的学习方法和技巧,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提升自身综合能力。

首先,我们要明确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的内涵。

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是新闻与传播专业的基础技能,传播学和传媒经济学则是理论支撑。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注重知识体系的完整性,逐步掌握各个知识点。

为了更好地学习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制定学习计划。

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安排学习时间,确保每个知识点都能得到充分的复习。

2.分阶段学习。

将学习过程分为基础、提高和巩固三个阶段,逐步提升能力。

3.实践与应用。

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实践,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以提高应用能力。

4.定期自测与总结。

通过自测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度,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总结,为下一阶段学习做好准备。

在实际学习过程中,我们可以运用以下实用技巧:1.提高新闻采访能力:注重人际关系培养,深入了解采访对象,善于倾听与观察,以获取更丰富的采访素材。

2.提升写作水平:学习新闻写作基本规范,注重写作素材的挖掘与筛选,保持写作习惯,多练手笔,以提高写作质量。

3.增强编辑能力:掌握新闻编辑基本原则,学习新闻编辑实务技巧,注重版面布局与内容策划,提升编辑能力。

4.提高评论素养:了解评论类型与写作要点,培养独立思考与批判性思维,注重评论逻辑与语言表达。

5.熟悉传播学理论:学习经典传播理论,关注新兴传播现象与趋势,运用传播理论分析案例。

6.掌握传媒经济学知识:学习传媒经济基本原理,关注传媒产业动态与发展趋势,分析传媒经济现象背后的原因。

总之,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是新闻与传播专业学生必备的核心素质。

辽宁大学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2021年考研真题

辽宁大学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2021年考研真题

辽宁大学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一、论述题(20*3)
1.试述智能化媒体时代新闻生产的新模式
2.试述中国新闻传播法内容的依据
3.试述竞争性广告定位策略并举例说明
二、案例分析
1.梨视频播放的视频新闻:“可能是最肉麻的起诉书!书店痴情男一见钟情女生,我不在意任何人对我的看法,我只想找到他”。

请从新闻伦理角度谈谈对此事中媒体新闻操作的方法。

(20)
2.结合实例谈谈短视频在新闻报道中的应用领域及优势。

(20)
3.结合材料并运用广告营销相关理论,试述拼多多的成功原因(12)并预判社交电商发展趋势。

(8)
三、写作:稿评(10)加评论(20)
材料:告别《同命不同价》,广州从 2020.1.1 实行《两费一金》(赔偿费、残障费、养老金),城乡统一标准。

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试大纲

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试大纲

《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科目大纲一、考试性质《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是2019年新闻与传播硕士(MJC)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科目之一。

《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试力求反映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以利用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与媒介产业的发展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法制观念和国际视野、具有较强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新闻传播专业人才。

二、考试要求测试考生对新闻传播专业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运用能力。

三、考试方式与分值本科目满分150分,由各培养单位自行命题,全国统一时间考试。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考试时间180分钟。

四、考试内容第一章传播第一节传播的概念一、传播概念的演变二、传播的定义第二节传播的基本分类一、自我传播(人内传播/内向传播)二、人际传播三、组织传播四、大众传播第二章传播者分析第一节大众传播者一、大众传播者的出现二、大众传播者的特点三、大众传播者的任务四、大众传播者的权利第二节大众传播者与“把关人”理论第三章受众分析第一节受众的分类及其特点一、分类二、特点第二节几种主要的受众观一、作为社会群体成员的受众二、作为"市场"的受众三、作为权利主体的受众第三节受众对讯息的选择行为一、受众对于媒介的选择二、受众对传播活动的主动控制第四节“使用与满足”——一种受众行为理论一、受众的传媒接触动机和使用形态二、对"使用与满足"研究的评价第四章信息与符号第一节对信息的基本认识一、定义二、信息与符号三、信息与讯息第二节信息的分类与特征一、信息的分类二、信息的特征第三节符号——内容的载体一、符号的定义二、符号与意义三、符号的基本功能四、符号的分类第四节语言符号一、语言符号的特点二、语言符号与文字符号三、语言符号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第五节非语言符号一、物体非语言符号二、体态非语言符号三、伴随非语言符号四、时空非语言符号第五章媒介的形态与发展第一节传统媒介及其传播特征一、报纸及其传播特点二、广播及其传播特点三、电视及其传播特点第二节网络与新媒体一、数字技术与新媒体二、网络传播的媒介特征三、网络传播的主要类型第六章媒介理论第一节作为工具和技术手段的传播媒介一、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二、媒介工具和技术的现实社会影响第二节作为社会组织的大众传媒一、传播者与大众传媒二、大众传媒的组织目标与制约因素第七章媒介内容生产第一节媒介内容生产的外部环境一、媒介制度二、媒介产业三、媒介组织第二节媒介内容生产的流程一、报纸的生产二、广播电视节目的生产三、网络媒体的内容生产第三节媒介融合时代的内容生产一、媒介融合与全媒体传播二、媒介融合对媒介内容生产的影响三、媒介组织结构的调整与生产流程的改造第八章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第一节传播的基本过程—、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二、几种主要的传播过程模式三、传播过程的特点第二节社会传播的系统结构一、传播过程研究与传播系统研究二、系统模式下的社会传播结构第九章传播效果分析第一节传播效果的概念一、传播效果的定义二、传播效果的分类第二节大众传播效果的评估一、子弹论或皮下注射论二、有限效果论三、适度效果论四、强大效果论五、关于效果评估的评论第三节提高传播效果的途径一、宣传的七种手法二、霍夫兰的说服策略三、卡特赖特的劝服原则四、赖平格尔的劝服设计第十章大众传播的宏观社会效果第一节大众传播与环境认知——“议程设置功能”理论一、“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概要及特点二、对“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研究三、“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意义与问题第二节大众传播、社会心理与舆论——“沉默的螺旋”理论一、“沉默的螺旋”理论的概要二、“沉默的螺旋”理论的特点三、对“沉默的螺旋”理论的研究与评价第三节大众传播的潜移默化效果——“培养”理论一、“培养”理论的起源和背景二、“培养”理论关于社会与传播的基本观点三、“培养”理论的外围第四节大众传播与信息社会中的阶层分化——“知沟”理论一、“知沟”理论产生的背景二、“知沟”理论及其反命题三、“知沟”理论的应用研究及其意义第十一章媒介伦理与法规第一节媒介伦理知识一、媒介伦理概述二、媒介伦理的失范第二节媒介法规与政策一、媒介与公共生活的法规控制二、媒介与权利三、媒介产业的政策与法规四、媒介行业的自律与他律。

辽宁师范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参考大纲 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辽宁师范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参考大纲      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试大纲(注意:本大纲为参考性考试大纲,为考生需要掌握的基本内容)一、考试性质《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是2024年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科目之一。

《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试要求反映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学位的特点,考查学生新闻采访、写作、编辑、新媒体传播与经营等实务环节所需的综合能力,以及应用传播学和新闻学知识和方法来考察传播与媒介状况的能力。

二、考试要求为选拔培养业务能力强的应用型新闻传播专业高级人才,《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试着重考核学生对新闻传播基本知识和能力的掌握程度,考查应用型新闻传播活动所要求的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知识信息综合运用水平及相应的文字表达能力。

三、主要考察知识点(一)新闻采访与写作1.新闻采访的特点和活动方式2.新闻采访前期、中期及后期的活动流程与内容3.常见新闻题材的报道思路和采访规划4.新闻语言特点5.新闻价值的判断6.新闻写作的八大环节及各类新闻体裁写作7.新闻背景8.隐性采访(二)新闻编辑1.新闻编辑工作的内容、流程、特点2.新闻媒介的定位与新闻产品设计3.新闻稿件的新闻价值分析、社会效果分析及媒介适宜性分析4.各类新闻标题的种类、结构和制作5.新闻图片的选择与编辑6.新闻报道的配置7.媒体融合时代的新闻编辑工作(三)新闻评论1.新闻评论的分类2.社论的种类和写作要求3.评论员文章的种类和写作要求4.编者按的类型和写作要点5.短评的写作要求6.专栏评论(四)媒介融合与新媒体写作1.新媒体写作的基本特征和类型2.媒介融合与新闻生产的新流程(五)广告传播实务1.广告创意与表现2.广告品牌与定位3.广告与社会文化4.互联网与广告传播5.社会化媒体与广告传播参考书目:1.《新闻学概论》(第二版)(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本书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20年版。

2.《传播学教程》(第二版),郭庆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2020年-2021年辽宁大学新闻传播硕士考研真题及考研参考书

2020年-2021年辽宁大学新闻传播硕士考研真题及考研参考书

2020年-2021年辽宁大学新闻传播硕士考研真题及考研参考书育明教育506大印老师联合各大新传名校导师及考研状元联合整理2019年9月10日星期日【温馨解析】就以北京地区为例,招生新闻传播考研的院校就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

最近几年名校新传硕士考研越来越灵活了。

建议参考一下书目作为备考的参考:《新闻传播硕士考研笔记及真题解析》,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中国新闻传播史:考研笔记、习题详解与真题解析》,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此外,院校选择也很重要,选择适合自己的院校是成功的关键,但是考生信息有限,很难选择适合自己的院校,在这里,大家可以直接联系我,我免费给大家做规划和咨询。

【复习技巧】根据育明教育大印老师(V153********)近10年考研咨询经验,建议7月之前在辅导老师的指导(在校教授与在读博士、硕士共同辅导)下一定要明确复习的重点,这个阶段不要做笔记,因为做笔记就是抄书,没有任何意义;8-10月进行背诵并整理笔记,为第二轮复习;11-12月进行第三轮复习并进行4-5次全真模拟练习。

【真题笔记】清代官报的发行制度有哪些特点?【育明教育参考答案】清朝参考明代官报发行制度,继续在全国范围发行“邸报”。

清代官报的发布方式、发行渠道和明代的十分接近,也有自己的特点。

(1)清朝的发行渠道经由通政使司、六科、提塘三个环节①通政使司是收受臣僚章奏的机关。

和明代不同,清代通政使司的主官通政使,由满汉官员各一人担任。

担任通政使的官员,特别是其中的满员,历来是皇帝宠信的大臣。

②六科是发抄皇帝谕旨和臣僚章奏的机关。

清初沿明制,六科自为一署,每科满汉各一人。

雍正以后隶都察院,成为院属机关③提塘主要负责官报的抄传发行工作。

六科发抄的明降谕旨和应发章奏,由各驻京提塘官抄录传送到地方。

提塘分京塘、省塘。

京塘指各省设在北京的提塘,和地方及中央政府都保持一定的联系,具有双重领导性质。

2021辽宁大学传播学考研真题经验参考书

2021辽宁大学传播学考研真题经验参考书

辽宁大学——传播学考研真的是意志的较量,在乎持久战,多半坚定考研且走到最后的人,都是异乎寻常的强大的,毕竟中间的复杂事太多了,能静下心来坚持到底,就是最大的胜利,我遇到过考了一半就退出的,无论如何自己必须去面对真实的自己,不管他是多么强大亦或懦弱,敢于正视就是成长,就是突破,从决定报考辽宁大学传播学开始,我就坚信"接受每一次挑战,它让你变得优秀",踏实苦干,坚持到底!小份鸡汤过后,我们还是来聊聊备考过程吧。

一、英语资料推荐:阅读及真题:英语一:丁晓钟《真题超精解》、《外刊超精读》;词汇:红宝书写作:王江涛新东方《高分写作》翻译:要有一定的词汇和语法基础我的英语基础还可以,但是大学没太重视英语的学习,四六级考了一次过了以后就没再刷分,实在是觉得没必要花太多时间浪费在应付四六级这样的考试上。

因为我考的是英语一,难度比英语二大很多,尤其是阅读和翻译,能为大家节省不少时间和精力。

下面说下我在各阶段是如何准备的:前期(3-6月)花费在英语上的时间不宜太多,主要打好词汇和语法基础。

单词争取过一遍,不求记下多少,但要做到熟悉。

时间充裕的话还可以做做以前的阅读真题,放在每天下午做两篇,找找做真题的感觉,不必追求正确率。

暑假(7、8月)是英语复习的关键时期,不仅要完成近十年真题的模拟考试,还要认真研究和总结真题,也是提高英语成绩的最好时机,一定要按时按量地完成每天的任务。

虽然过程很辛苦,但是坚持几天形成习惯后就会得心应手很多。

下面说下做真题的步骤(参考的是上届学姐的宝贵经验,我也是严格按此步骤执行的):①下午两点开始模拟考试,除去作文,1.5-2个小时完成,其中阅读要严格掐时间完成,每篇15分钟。

②做完后逐篇查找自己不认识的单词,在单词本上记录。

③第二天开始逐篇翻译阅读和翻译的文章,对照译文修改,完善之前的词汇记录,并对照解析查看做错的原因。

④大概3-4天全部翻译完毕,最后一天回顾词汇本上的内容和错题,强化效果。

考研334新闻传播综合能力考试大纲

考研334新闻传播综合能力考试大纲

考研334新闻传播综合能力考试大纲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试大纲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科阶段所学新闻学与传播学相关实务知识,具有运用理论分析和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

334新闻传播综合能力考试大纲第一章媒介与社会第一节理解传播媒介一、传播的含义与类型二、传播的过程与要素(一)传播过程与传播模式(二)传播的五个关键要素三、传播媒介的界定与分类(一)传播媒介的界定(二)传播媒介的类型第二节媒介的社会功能一、守望与预警的功能二、协调与商讨的功能三、传承与教化的功能四、娱乐与商业的功能第三节媒介的.社会影响一、媒介与政治舆论二、媒介与经济发展三、媒介与社会文化四、媒介与国际关系五、媒介的效果与效果理论(一)效果与效果研究(二)媒介与说服(三)媒介与议程(四)媒介与教养第四节社会中的媒介一、社会制度与媒介环境二、科学技术与媒介发展第二章媒介的形态与发展第一节媒介形态的历史沿革一、口语传播二、书写传播三、印刷传播三、电子传播四、数字多媒体传播五、媒介形态沿革的规律与特征第二节传统媒介及其传播特征一、报纸及其传播特点二、广播及其传播特点三、电视及其传播特点第三节互联网及其传播特征一、数字技术与新媒体二、网络传播的媒介特征三、网络传播的主要类型(一)网络中的人际传播(二)网络中的群体传播(三)网络中的组织传播(四)网络中的大众传播第三章媒介内容生产第一节媒介内容生产的外部环境一、媒介制度(一)媒介制度及其功能(二)媒介制度的类型二、媒介产业(一)作为产业的媒介业(二)媒介产业的特点(三)媒介产业的全球化三、媒介组织(一)媒介组织的类型(二)媒介组织的结构(三)媒介组织的管理第二节媒介内容生产的流程一、报纸的生产(一)报纸的选题与策划(二)报纸的采访与编辑(三)报纸的版面设计(四)报纸的出版发行二、广播电视节目的生产(一)广播电视节目的策划(二)广播电视节目的采制和播出(三)广播电视节目的栏目化与频道化三、网络媒体的内容生产(一)网络媒体平台的设计与维护(二)网络媒体内容的采制和编辑第三节媒介融合时代的内容生产一、媒介融合与全媒体传播二、媒介融合对媒介内容生产的影响三、媒介组织结构的调整与生产流程的改造第四章媒介伦理与法规第一节媒介伦理知识一、媒介伦理概述(一)媒介伦理的理论渊源(二)媒介伦理的一般原则二、媒介伦理的失范(一)有偿新闻与新闻敲诈(二)媒介管理中的寻租fu败(三)媒介内容中的歧视与偏见(四)媒介内容中的文化与道德问题第二节媒介法规与政策一、媒介与公共生活的法规控制(一)媒介与国家安全:煽动、泄密、危害统一(二)媒介与社会秩序:谣言、暴力、色情注:原文直接写的1、3,没有2二、媒介与权利(一)媒介与人格权利:名誉、隐私、肖像(二)媒介与著作权利:侵权、赔偿(三)媒介与言论权利:表达自由、隐性采访、信息公开三、媒介产业的政策与法规(一)报刊业管理规制(二)广播电视业管理规制(三)互联网行业管理规制四、媒介行业的自律与他律。

新闻与传播硕士334综合能力大纲

新闻与传播硕士334综合能力大纲

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综合能力》是年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科目之一。

《综合能力》考试要力求反映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以利用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与媒介产业的发展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法制观念和国际视野、具有较强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新闻传播专业人才。

二、考试要求
测试考生对新闻传播专业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运用能力。

三、考试内容
第一章媒介与社会
第一节理解传播媒介
一、传播的含义与类型
二、传播的过程与要素
. 传播过程与传播模式
. 传播的五个关键要素
三、传播媒介的界定与分类
. 传播媒介的界定
. 传播媒介的类型
第二节媒介的社会功能
一、守望与预警的功能
二、协调与商讨的功能
三、传承与教化的功能
四、娱乐与商业的功能
第三节媒介的社会影响
一、媒介与政治舆论
二、媒介与经济发展
三、媒介与社会文化
四、媒介与国际关系
五、媒介的效果与效果理论
. 效果与效果研究
. 媒介与说服
. 媒介与议程
. 媒介与教养
第四节社会中的媒介
一、社会制度与媒介环境
二、科学技术与媒介发展
第二章媒介的形态与发展
第一节媒介形态的历史沿革
一、口语传播
二、书写传播
三、印刷传播
三、电子传播
四、数字多媒体传播。

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试大纲

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试大纲

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试大纲入学统一考试《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综合能力》是2011年新闻与传播硕士(MJC)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科目之一。

《综合能力》考试要力求反映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以利用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与媒介产业的发展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法制观念和国际视野、具有较强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新闻传播专业人才。

二、考试要求测试考生对新闻传播专业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运用能力。

三、考试内容第一章媒介与社会第一节理解传播媒介一、传播的含义与类型传播的表层分析communication最普遍的解释,是把信息、意见、经验、态度,由一方传递给另一方。

由第一层意思的延伸意义,产生出了第二层意义——交通,指车、船、飞机等工业革命后出现的科技发明。

相当于今天的大众媒介,即报纸、杂志、广播、互联网等,代表了新的科技发明。

传播学对传播意义的界定1 强调传播是信息的共享。

(共享说)2.强调传播是有意图地施加影响(影响说)3. 强调传播是交流的互动过程(互动说)“共享”说就是原为一个人或数人所有的化为两个或更多人所有的过程。

(亚历山大·戈德,1959)我们可以给传播下一个简单的定义,它即是对一组告知性符号采取同一意向。

(宣韦伯,1971)传播乃是建立共同性,也就是设法共同享有一则消息、一个观念,或者一种态度。

(徐佳士,1987)“影响”说某人(传播者)传递刺激(通常是语言的)以影响另一些人(接受者)行为的过程。

(霍夫兰,1953)传播就是一个系统(信源),通过操纵可选择的符号去影响另一个系统(信宿)。

(奥斯古德,1957)一个心灵影响另一个心灵的全部程序。

(香农-韦弗,1949)“互动”说互动,甚至在生物的层次上,也是一种传播;不然,共同行动就无法产生。

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试大纲超清解析(全国通用)

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试大纲超清解析(全国通用)
所以,为了方便参加全国新闻与传播专硕的学弟学妹们,行之记者根据自己亲身的考研的经验,以及求教学长学姐们,整理编写完成334新闻与传播综合能力考试大纲。
现附上小部分截图展示:
以上海大学新闻与传播334专业综合能力为例。上海大学新闻与传播考研,334的大纲参考书目为《传播学通论》,《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新闻媒体的自律与他律》。然而研究发现,334大纲除了第一章媒介与社会的相关知识可以再通论中找到之外,其余的知识点都无法在参考书中找到。所以一份分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334考试大纲解析是多么的迫切和珍贵。
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试大纲超清解析(全国通用)
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考试大纲为国家颁布的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和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其中334为全国通用,重视实践和综合能力的考察,440为高校根据自己的学校的特色编写,往往注重基础知识和写作能力的考察。
然而,334的大纲由于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以及提供的参考书目的不完整,所以一份完整的334考试大纲解析就显得尤为的重要。

2021年新闻与传播硕士《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试专用教材-第1~2章【圣才出品】

2021年新闻与传播硕士《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试专用教材-第1~2章【圣才出品】

第一章媒介与社会【知识框架】
【考点难点归纳】
第一节理解传播媒介
1.传播的含义与类型
(1)传播的含义与特点
①传播的含义
a.国外学者对传播的定义(见表1-1)
表1-1 国外学者对传播的定义
b.国内主要学者对传播的定义(见表1-2)
表1-2 国内主要学者对传播的定义
②人类社会传播的基本特点(见表1-3)
表1-3 人类社会传播的基本特点
(2)传播的类型
传播学研究的传播是人类社会的传播,即人的信息流动过程。

从普遍意义上讲,传播可以分为非人类传播与人类传播,人类传播又分为非社会传播与社会传播,自我传播即是一种非社会传播,社会传播则包括人际传播、组织传播与大众传播。

①自我传播(人内传播、内向传播、内在传播)(见表1-4)
表1-4 自我传播(人内传播、内向传播、内在传播)。

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原创版】目录1.新闻与传播专业的含义与重要性2.新闻与传播专业的综合能力要求3.提升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的方法正文【新闻与传播专业的含义与重要性】新闻与传播专业是一门研究新闻传播规律、培养新闻工作者和传播人才的学科,具有极高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

新闻与传播专业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具备良好政治素质、理论素养和专业技能的新闻工作者和传播人才,以适应我国新闻事业和传播事业的发展需要。

在新时代背景下,新闻与传播专业对于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新闻与传播专业的综合能力要求】新闻与传播专业的综合能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扎实的理论基础: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新闻传播理论、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

2.严谨的学术态度:具备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遵循新闻职业道德,追求真实、全面、公正、客观的新闻报道。

3.优秀的写作能力:具备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能撰写各种类型的新闻报道和评论。

4.良好的沟通能力:具备较强的人际沟通、组织协调、团队合作能力。

5.创新意识和能力:勇于创新,善于运用新技术、新手段开展新闻传播工作。

【提升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的方法】1.深入学习理论知识,增强理论素养。

通过课堂学习、阅读专业书籍、参加学术研讨会等方式,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

2.多参加实践活动,提高实践能力。

通过实习、采访、参加社会活动等途径,锻炼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3.注重跨学科学习,拓宽视野。

学习相关领域的知识,如经济、政治、法律等,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4.培养创新意识,勇于创新。

关注行业发展动态,掌握新技术、新手段,积极探索新闻传播工作的新模式。

5.加强团队合作,提高沟通能力。

多参与团队项目,学会与他人合作,提高自己的组织协调能力。

总之,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是新闻工作者和传播人才必备的基本素质。

334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试大纲

334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试大纲

传播特征
传播特点 传播特点 传播特点 传播特征 新媒体
互联网及 数字 术
网络传播的媒介特征 三 网络传播的 要类型
2
334
新闻
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1. 网络中的人际传播 2. 网络中的群体传播 3. 网络中的组织传播 4. 网络中的大 传播
第三章 第一节 一
媒介内容生产 媒介内容生产的外部环境 媒介 度 度及 功能
三 四 五
媒介 媒介
媒介的效果 1. 效果 2. 媒介 3. 媒介 4. 媒介
效果研究 说服 议程 教养
第四节 一
社会中的媒介 社会 科学 度 术 媒介环境 媒介发展


媒介的形态
发展
第一节 媒介形态的历史沿革 一 口语传播 书写传播 三 三 四 五 第 一 传播 电子传播 数字多媒体传播 媒介形态沿革的规律 节 传统媒介及 纸及 广播及 三 第三节 一 电视及 特征
1. 媒介 2. 媒介 媒介产业 1. 作
度的类型
产业的媒介业
2. 媒介产业的特点 3. 媒介产业的全球化 三 媒介组织 1. 媒介组织的类型 2. 媒介组织的结构 3. 媒介组织的管理 第 一 1. 2. 3. 4. 节 媒介内容生产的流程 纸的生产 纸的选题 纸的采 纸的版面 策划 编辑 计
纸的出版发行
建议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以案例分析和论述题 解释 五 由各 填空等题型 考试方式 养单位自行命题,全国统一时间考试 本科目满分 150 分
,少用或
用名词
5
第四章 第一节 一
媒介伦理
法规
媒介伦理知识 媒介伦理概述
1. 媒介伦理的理论渊源 2. 媒介伦理的一般原则 媒介伦理的失范 1. 有偿新闻 新闻敲诈 租腐败 偏 道德问题

2021年新闻与传播硕士《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试专用教材

2021年新闻与传播硕士《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试专用教材

2021年新闻与传播硕⼠《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考试专⽤教材本书是新闻与传播硕⼠《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考试专⽤教材,本书遵循《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考试科⽬命题指导意见的章⽬编排,参照新闻与传播专业权威教材,对考点进⾏了阐述,特别对⼀些难点和重点进⾏了详细的分析和论述。

本书提供电⼦书及打印版,⽅便对照复习。

⽬录第⼀章 媒介与社会 第⼀节 理解传播媒介 ⼀、传播的含义与类型 ⼆、传播的过程与要素 三、传播媒介的界定与分类 第⼆节 媒介的社会功能 ⼀、守望与预警的功能 ⼆、协调与商讨的功能 三、传承与教化的功能 四、娱乐与商业的功能 第三节 媒介的社会影响 ⼀、媒介与政治舆论 ⼆、媒介与经济发展 三、媒介与社会⽂化 四、媒介与国际关系 五、媒介的效果与效果理论 第四节 社会中的媒介 ⼀、社会制度与媒介环境 ⼆、科学技术与媒介发展第⼆章 媒介的形态与发展 第⼀节 媒介形态的历史沿⾰ ⼀、⼝语传播 ⼆、⽂字传播 三、印刷传播 四、电⼦传播 五、数字多媒体传播 六、⼈类传播的发展进程 七、媒介形态沿⾰的规律与特征 第⼆节 传统媒介及其传播特征 ⼀、报纸及其传播特点 ⼆、⼴播及其传播特点 三、电视及其传播特点 第三节 互联⽹及其传播特征 ⼀、数字技术与新媒体 ⼆、⽹络传播的媒介特征 三、⽹络传播的主要类型第三章 媒介内容⽣产 第⼀节 媒介内容⽣产的外部环境 ⼀、媒介制度 ⼆、媒介产业 三、媒介组织 第⼆节 媒介内容⽣产的流程 ⼀、报纸的⽣产 ⼆、⼴播电视节⽬的⽣产 三、⽹络媒体的内容⽣产 第三节 媒介融合时代的内容⽣产 ⼀、媒介融合与全媒体传播 ⼆、媒介融合对媒介内容⽣产的影响 三、媒介组织结构的调整对⽣产流程的改造第四章 媒介伦理与法规 第⼀节 媒介伦理知识 ⼀、媒介伦理概述 ⼆、媒介伦理的失范 第⼆节 媒介法规与政策 ⼀、媒介与公共⽣活的法规控制 ⼆、媒介与权利 三、媒介产业的政策与法规 四、媒介⾏业的⾃律与他律。

334 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考试大纲(2023年起适用)

334 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考试大纲(2023年起适用)

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华中科技大学专业课《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代码:334)考试大纲(2023年起适用)第一部分考试说明一、考试性质《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是我校新闻传播学学术型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入学必考的专业基础科目之一。

旨在检验考生新闻传播实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试对象为报考我校新闻传播学学术型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准考考生。

二、考察学科范围(一)必考范围:新闻采访与写作(二)选考范围:新闻评论、视听传播、网络传播、广告实务(备注:选考的四个部分中由考生根据报考方向选择相应的部分)三、考试形式与答题时间(一)答卷方式:闭卷,笔试(二)答题时间:180分钟(三)各部分内容的考查比例:1.必答部分,约占总卷面分数的50%;2.选答部分,约占总卷面分数的50%。

四、题型简答题、写作题、论述题、综合应用题五、参考书目1.《新闻采访与写作》编写组:《新闻采访与写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1月。

2.马少华:《新闻评论教程》(第3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年12月。

3.郭小平:《视听新媒体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20年8月。

4.钟瑛:《网络传播导论》(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0年5月。

5.余明阳、陈先红、薛可:《广告策划创意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21年9月;陈先红:《现代公共关系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9月。

第二部分考查要点一、新闻采访与写作(一)新闻基本要素(二)新闻价值判断与新闻报道策划(三)新闻采写特征与原则(四)新闻采访形式、采前准备、提问和交流艺术、现场观察与突破(五)新闻报道主要特点、构成要件、叙事结构(六)新闻报道文体及其特点(七)不同形态媒体写作特点二、新闻评论(一)新闻评论的传播、思维和表达特征(二)新闻评论中的观点、论据、叙事与论证(三)新闻评论的结构与节奏(四)新闻评论的选题、标题与语言(五)社论、述评与评论性按语(六)新闻评论的伦理三、视听传播(一)媒介融合下的视听传播变革(二)视听新媒体的界定、特征、演进规律与传播理论(三)视听新媒体的形态、业态与生态变革: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四)移动传播:流动社会的视听传播与空间的流动化(五)屏幕文化:户外视听新媒体与现代都市空间建构(六)网络影视内容生产、传播与营销的创新案例(七)数字化广播:多元化的网络音频传播(八)短视频平台:视听内容与算法推荐(九)视听新媒体规制四、网络传播(一)互联网发展历史与趋势(二)网络传播方式及影响(三)主要网站类型及特征(四)网站的商业运营及其技巧(五)网络新闻评价及管理(六)网络舆论及其传播规律(七)网民及其活跃群体(八)网络管理及其中国特色五、广告实务(一)广告策划报告、广告调查的操作流程(二)产品认识、分析与定位(三)广告战略策划(四)广告创意的基本内涵、广告创意者的素质开发(五)广告文案创意的基本要求,主题创意的方法,结构创意、语言创意的基本形式、方法及技巧(六)公共关系的基本概念、历史演变、一般原理(七)公共关系的工作、公共关系的程序(八)公共关系的战略表现、公共关系的传播策略、传播工具(九)书中的案例评析。

2021辽宁大学新闻学考研真题经验参考书

2021辽宁大学新闻学考研真题经验参考书

辽宁大学——新闻学1.关于为什么要考研我希望这个答案是明确的,就算是为了一个功利化的学历,我希望这不是一场长达一年的跟风,或者说放弃就放弃的试一试。

因为时间太宝贵了,尤其是在我们20出头的年纪。

从你考研的那一刻开始,请你不要再任性了。

2.公共课篇我的政治在考前依然很担心它会过不了线,因为我在专业课的投入精力过大,有些忽视了政治的学习。

其实政治的复习不用很早,大纲出来之后就可以开始了。

大概八月份左右。

大纲解析的话我哪有怎么看,粗粗看了一遍,因为内容太多,知识点太分散。

政治的选择题普遍比较难,大题则比较中规中矩,其实差距主要在选择题上面,所以一定要多做,推荐资料是肖秀荣系列,他的辅导书建议都要买,而且要至少看3遍,这个老师真的很好,大家可以去关注他的微博,没什么废话,却总能给考生一剂强心针,另外,蒋中挺出的选择题也是不错的,大家可以买来做一做。

敲重点了!!!一定要买李凡政治新时器这本书,10月份出,一定要多看多记忆,如果你很擅长背诵的话能背下来最好,我差不多把这本书翻烂了,因为我是一个比较懒的人,这本书知识点整合的比较好比较清晰,很适合我。

11月份各个老师都会出预测模拟题,大家要买来做一做,大题的话跟着一个老师背一背就好了,其实时政热点很明确,老师们的答案也都大同小异,选取关键词记忆就可以。

不要妄想会出原题,就算材料内容相似,答案也是不一样的,但都是相关的,所以肚子里要有存货,背大题答案的目的就在于此。

接下来说说英语吧,很多人应该会很杵头英语,前几天就有几个学妹问我四级不过真的不会影响考研英语嘛,对此我想说,你之前的任何一场考试的结果都与你的考研结果没有什么关联,只要你踏踏实实学,你肯定能够有所成。

考研英语是一个很应试化的东西,因为不考查口语和听力,所以你是可以在短期内提高的,大家都好像已经在开始背单词了,其实我并没有背单词,并不是因为背单词不对不好,而是因为我不太能够集中精力背下去,所以我就选择了别的学习方法。

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大纲及实务考试大纲

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大纲及实务考试大纲

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试大纲)一、新闻与传播基础理论与历史1.新闻学、传播学经典理论解释;2.新闻传播学经典理论家生平、理论及其理论价值解析;3.新闻学与传播学理论历史与当代发展;4.新媒体与新媒体现象相关概念解释;5.新闻传播学学术研究前沿概念、理论、现象解析;6.新媒体研究前沿问题解析;7.新闻传播学重要理论的研究应用与案例解析;8.媒介制度与社会结构;9.新媒体技术与内容生产;10.媒介的社会功能及其影响;11.互联网及其传播特征;12.媒介与社会建构;13.新媒体与网络舆情;14.新媒体与文化建构;15.媒介效果与效果理论解读与应用;16.受众研究相关理论及其分析应用;17.新媒介技术与人的关系及其相关理论解读与应用;18.传统媒体的发展历程及其历史启示;19.媒介融合对媒介内容生产的影响;20.媒介伦理与法规相关概念、理论及其在媒介事件分析中的应用;21.新媒体与全球数字经济;22.传播与新媒体技术对全球社会权力、公正的作用于影响。

二、新媒体技术与新闻传播实务(一)新媒体技术实务1.新媒体的概念、特征、类型;2.新媒体编辑工作的特点和原则;3.新媒体编辑的职业特点和基本素养;4.新媒体信息编辑技巧与相关概念解析;5.广告策划与写作、新媒体广告的文案写作技巧;6.网页设计基础;7.大数据的概念;8.大数据与新闻传播、新媒体研究的关系;9.人工智能对新闻传播业的影响与启示;10.沉浸式新闻报道所依托的技术,及其特征。

(二)新闻传播实务1.新闻评论的要素、类型、特点及应用;2.新闻评论的社会价值3.新闻评论的选题与立论;4.新闻评论的党性原则;5.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评论;7.新闻评论写作的规范和基本要素8.各类新闻评论体裁的内涵及基本要求;9.深度报道的概念、特征与实操;10. 新闻采访的概念;11.新闻记者的采访素养、法律规范,及其采访伦理;12.新闻敏感与新闻价值;13.什么是新闻写作?新闻写作的基本要素;14.不同媒体平台的新闻写作要求是什么?15.采访写作在新闻业务中的价值与地位;16.消息、通讯文体的写作;17. 网络新闻的写作要求和写作技巧;18新闻评论与写作实操;19.新闻编辑工作内容及特点;20.新闻媒介定位与新闻产品设计;21.新闻报道的策划与组织;22.新闻标题的制作;23.版面设计。

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334)考试大纲(研究生招生考试属于择优选拔性考试,考试大纲及书目仅供参考,考试内容及题型可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上范围,主要考察考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考试性质《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是新闻与传播硕士(MJC)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科目之一。

考试力求反映新闻与传播专业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以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与媒介产业的发展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法制观念、国际视野和具有较强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和复合型的新闻传播专业人才。

二、考试要求本科目考试内容包括中外新闻传播史、传播学理论、网络传播与新媒体概况、新闻学理论和传播伦理与法规等。

测试考生对新闻与传播专业所涉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运用理论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考试分值本科目满分150分。

四、试题结构1、术语解释;2、简答题;3、论述题;4、材料分析题。

五、考试内容(一)中外新闻传播史1、中国古代新闻传播活动的历史渊源及活动形态2、中国近代报刊的产生与初步发展3、民族报业的兴起与三次国人办报高潮4、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闻事业5、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新闻事业的早期发展6、美国言论自由的确立及大众报纸的诞生与发展7、法国大革命与报刊8、广播电视简史9、国际传播与全球媒介的历史(二)传播学理论1.传播学理论的基本概念与范畴2.传播理论溯源与流变3.传播学的规范理论4.传播学的经验主义理论5.传播学的批判主义理论6.后现代与性别传播理论7.西方传播理论的变迁8.中国传播学研究的现状和趋势(三)网络传播与新媒体1.网络传播的基本概念和形态2.网络传播的文本3.网络情景中的传播者、把关人及网民4.网络传播的结构5.网络传播的效果6.传播技术演进的社会文化意义7. 新媒体的概念与发展历程8. 新媒体技术与形态9. 新媒体传播实践10. 新媒体用户特征11. 新媒体相关理论模型(四)新闻学理论1.新闻本源2.新闻真实3.新闻价值4.新闻媒体5.新闻事业6.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和基本方针7.新闻宣传8.新闻舆论9.新闻出版自由10.新闻人才与队伍11.新闻法治12.新闻道德(五)传播伦理与法规1、传播伦理概述2、传播中的伦理问题及伦理原则的运用3、传播法概述4、宪法规范5、政府信息公开与国家秘密保护6、传播与司法7、传播与公民权利8、新闻业的行政管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辽宁大学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334
科目名称: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满分:150分
一、考试性质
《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是新闻与传播硕士(MJC)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的科目之一。

《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试要力求反映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以利用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与媒介产业的发展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法制观念和国际视野、具有较强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新闻传播专业人才。

二、考试要求
测试考生对新闻传播专业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基本业务技能的运用能力。

三、考试内容
1.新闻理论方面:需要掌握新闻的定义及特性、新闻价值、新闻真实、新闻客观性原则、大众传媒的职能、新闻出版自由、新闻法规、新闻职业道德与职业规范、宣传学、舆论学、新闻文体及写作特征、新闻评论、新闻传播业热点现象评析。

2.网络传播方面:需要掌握互联网的演进及对传媒业的影响、网络属性与传播形态、网络传播的具体形式、网络媒体与新闻传播、网络中的用户、网络信息的整合形式、网络环境下的数据新闻与可视化传播、社会化媒体应用策略、网络传播的效果、网络传播与社会发展的互动。

3.广告与营销方面:需要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广告学、广告的内涵和特征、广告发展演变的历史、广告的功能与价值、广告与品牌传播、广告调查、广告策略、广告创意、广告媒介、广告效果、广告业发展与管理、广告从业人员的素养、中外广告经典案例评析、移动互联网时代的“4C法则”、充满魅力的场景、从个体思维转向社群思维、有传播力的内容、人与人的连接、引爆社群的外延和思考。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