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段式课堂教学模式评述

合集下载

三段式教学模式

三段式教学模式

三段式教学模式:预习、展示、反馈
在校长全力支持下,针对我校现状,我们运用三段式教学模式,即预习、展示、反馈。

在这三个过程中,充分体现了课堂教学改革的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的特点,也体现教师的导引与学生的自主学习相结合。

一、预习
预习这个环节中,学生既有自主学习,又有合作交流,是在相互启发、共同探究之中的多向参与式预习。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同一个问题可以有几种解释和推测,信息量几十倍甚至上百倍增长,学生的奇思妙想喷涌而出。

二、展示
展示这一环节的主角是学生,它是生生、师生、组生、组组互动的过程。

学生针对问题讨论、阐述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教师只是其中平等的一员。

但教师“导演”的角色并没有改变,要注重学生的差异性,把握优、中、差展现的机会,根据课堂的不定变化,灵活地做好调整。

于是,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与质量都在了很大的提高。

三、反馈
反馈即进一步检查落实学习的情况。

学生也在原基础上得到了提高,不自觉地把知识进行梳理并形成能力,真正实现了“教学相长”。

预习、展示、反馈这一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过程的理论归纳来自于既有的课堂教学实践,同时又指导了以后的教学改革。

有些课堂教学改革经验总结得非常复杂,“预习、展示、反馈”六个字简明地呈示出来,让人一目了然,真可谓大道至简也。

三段式教学方法心得体会

三段式教学方法心得体会

一、引言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一直致力于寻找一种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和实践,我发现三段式教学方法在我所教授的学科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本文将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对三段式教学方法的几点心得体会。

二、三段式教学方法概述三段式教学方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主动参与和探究的教学模式。

它将教学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激发兴趣、引导探究、总结归纳。

具体来说,教师首先通过创设情境、设置问题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最后进行总结归纳,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1. 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兴趣点,运用多媒体、图片、故事等手段,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授物理学科时,可以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了解物理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2. 引导探究引导探究是三段式教学方法的中心环节。

教师应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在探究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小组讨论、实验操作、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例如,在教授化学学科时,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观察化学反应现象,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 总结归纳总结归纳是三段式教学方法的最后一个阶段。

教师应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图表、思维导图等工具,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提高他们的记忆效果。

同时,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给予个性化的指导。

三、三段式教学方法的实践体会1. 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通过激发兴趣、引导探究、总结归纳三个阶段,三段式教学方法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生在主动参与、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不仅掌握了知识,还培养了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等综合素质。

2.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三段式教学方法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论文:中学英语课堂三段式教学法

论文:中学英语课堂三段式教学法

浅谈中学英语课堂三段式教学法《初中英语课程标准》把“优化学习方式,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作为基本理念之一,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关注学生,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扮演着引导者、参与者,教师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英语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我在英语教学中进行了长时间实践探索,总结出“自学、共学、导学”三段式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下面我就简略谈一下。

一、自学自学就是学生处于主动状态,自主学习、主动探究。

自学能力是学好英语的前提。

为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除了教给学生自学方法,教师主要发给学生自学提纲或播放微视频引导学生自学。

根据学习内容、学习重点和学习难点,结合不同层次学生的状况,教师给学生制定有针对性的自学提纲或制作短小的微视频,通过这种学案导学过程,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初步的自我感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实现两个前置:即学习前置和问题前置,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自学提纲或微视频内容是给学生提出明确的预习要求和设置主要问题,让学生利用工具书、生词表或网络信息,有的放矢地研读对话或是短文,初步了解将要学的基本内容,记录预习中的疑难词组、句型,产生求知的欲望,提高自主能力。

一般情况,自学在课内进行,有时也利用课下进行自学,主要因短文难度和学生实际情况而定。

二、共学共学是学生相互合作、交流、探究,共同学习,共同成长。

共学是培养学生合作能力、探究能力的主要环节。

为了在课堂上保证每个学生都能高效参与,教师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制,突出以生为本、尊重生命的教学思想,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地位,将班内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采用“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分组原则,进行科学分组,照顾差异,让学生在小组合作的具体实践活动中,发展合作技能,建立团队精神,体会到合作成功的快乐,树立实现自我价值的自信。

三段式音乐教学模式

三段式音乐教学模式

“三段式”音乐教学模式艺体教研室刘成军“三段式”即模仿、试唱、表演。

“三段式”音乐教学模式的课堂结构:(引子:想唱就唱)节奏模仿旋律歌曲三段式自主探究试唱小组合作全班合作,教师范唱体态律动表演小组合作,确立表演形式,创编过程表演“三段式”音乐教学模式又叫做想唱就唱“三段、九步”音乐教学模式。

“三段式”音乐教学模式的初步构想:当前,音乐教育存在诸多问题,比如说,对于一个受过十几年音乐教育的高中毕业生来说,连简单的歌谱都不能视唱,甚至,广大农村中小学生连音阶都唱不准确,不能不说,我们的音乐教育出现了问题。

我们企图尝试音乐教学改革,如体态律动、音乐游戏、情境教学等,虽然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这些都不是音乐教育的根本性变革,音乐教育改革的根本任务是让学生真正成为音乐学习的主人。

音乐教学改革需要某种载体,应当在某种模式框架下,给学生提供一个平台,使学生想唱就唱,想跳就跳,尽情的展示,尽情的体验与感受。

应当给学生提供某种音乐学习的工具,让他们自己去尝试学习节奏、旋律、力度、和声、速度、曲式、表演与创造。

使学生在自主探究、小组互助合作中快乐的学习音乐。

引子—“想唱就唱”引子部分叫做“想唱就唱”,是课的开始,是课的导入环节。

中小学音乐课程本来就少,如果直接开始上课,学生很难进入状态,不利于教学,根据巴甫洛夫“条件论”,在音乐课开始就设计一些具有音乐课特点的情景,对学生的大脑进行刺激。

想唱就唱,由学生自己做主,自己选择,通俗、民族、美声、戏曲,只要是健康向上,想唱什么歌就唱什么歌,我的课堂我做主。

关键是让学生放开喉咙,大声的、自然的、自信的歌唱。

形式可多种多样:自告奋勇的独唱、小组合作齐唱、全班齐唱、合唱、歌曲接龙、举行赛歌会……,激活学生先前知识,将学生带入一个本来的音乐课状态。

课的第一个环节—模仿音乐模仿能力在音乐学习中是至关重要的。

让学生自主学习音乐往往无从下手,音乐教师不能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摆脱出来,不能跨越让学生自主学习的鸿沟,而模仿是一种最好工具,模仿是人的本能反应,是让学生进入自主探究状态的最佳途径。

“三段式导学案”教学模式分析

“三段式导学案”教学模式分析

“三段式导学案”教学模式分析有效地进行高中数学知识教学的导入,不仅能让知识教学有良好的铺垫,也能帮助学生迅速地融入到对于知识的有效探究中,从而促进课堂教学效率不断提升.“三段式导学案”是一种灵活而有效的教学导入策略.这种导入方式,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也能够帮助学生实现对于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从而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一、“三段式导学案”的基本介绍“三段式导学案”与普通的导学案存在一定的差异,导学思路更加清晰,更加凸显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很多教师都能够意识到有效的教学导入对于知识教学具有良好的辅助效果,然而有些教师在教学导入方式的选择上却存在偏差,教学导入的模式不够高效.有的教师认为,教学导入就是将知识呈现给学生,并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确实是教学导入目标的一部分,但却不是教学导入的预期效果的全部.高质量的教学导入,不仅要实现对于知识的引入,激发学生对于具体问题的思考与探究欲望也非常重要.教师要将过往的以知识讲授为主的形式慢慢过渡为学生对于知识的自主探究,这些都应在教学导入中得到体现.“三段式导学案”实现了这些教学要素,对于凸显学生的主体性、丰富课堂教学的形式起到促进作用.“三段式导学案”之所以能够发挥突出的教学效果,与其构成有着直接关系.一般来说,“三段式导学案”包含如下几个组成部分:一是自主学习.学生借助导学案,对于教学内容展开自主探究,并且以小组交流的模式对探究过程进行辅助.二是合作探究.学生共同就某个课题展开研究性学习,并且相互交换意见,教师也会参与到学生的合作学习中给予点拨与意见.三是反馈训练.教师根据学生的探究结果设置一些反馈性训练,既考查学生的探究成果,也加深了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这种循序渐进的教学导入,不仅让学生的自主学习有着很大的发挥空间,也让课堂教学的整体实效得到提升.二、对于综合性较强的知识教学的应用“三段式导学案”在一些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发挥的效用非常明显.首先,对于综合性较强的知识教学的导入时,其效用便能够充分得到体现.综合性较强的知识点,往往具备一定的教学难度,不仅需要学生的基础知识较为牢固,也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与问题的理解与分析能力.在对于这类知识点教学时,需要让导学过程循序渐进地展开.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代表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对于相关知识展开探究,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中慢慢实现对于知识的理解与获知.例如,在讲“圆锥曲线与方程”时,这部分教学内容综合性较强,要想让学生对于这部分知识有更加充分的理解与掌握,教师可以设计如下思考问题:平面上有两个定点F1、F2,另有一个动点P.这三点可能构成如下几种情况:(1)当点P到两个动点的距离之和为定值时,则点P的轨迹可能为椭圆、线段或者不存在.(2)如果点P到两个动点间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为定值,则点P的轨迹可能为双曲线、射线或者不存在.就以上两种情况,你能对“关于到两定点间的距离的存在关系的点的轨迹”展开探究吗?这个问题起点比较低,一般能力水平的学生都可以介入.然而,这个问题的探究空间却非常大,要想得到解答,需要学生高效地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在进行这类综合性较强的知识教学时,“三段式导学案”的效用能够充分法挥,也能够提升知识教学的整体成效.三、对于思维量较大的知识教学的应用对于思维量较大的知识教学时,“三段式导学案”也能够发挥教学功效.思维量较大的知识点往往也是典型的教学难点.这类知识在进行教学导入时,教师要设计一些典型的思考问题,并且引导学生在有效的独立思考与合作探究中慢慢实现对于问题的剖析,最后在解答问题时实现对于知识的获取.这些都是“三段式导学案”中涵盖的教学过程,也是这一导学模式的教学优越性的体现.例如,在探究“圆柱和圆锥的展开图”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能否根据圆柱和圆锥的展开图想象一下圆台的展开图形状,假设将圆台的上下圆半径分别设为r1和r2,母线设为l,你能计算出它的表面积吗?在学生还没有学到圆台的侧面积的计算方法时,这个问题对于他们而言是有一定难度的,然而正是这样一个问题能够激发他们的探究精神,让他们对于解决问题的方式展开探索.总之,“三段式导学案”是一种富有实效性的教学导入模式.对于那些综合程度较高且思维量较大的教学问题,“三段式导学案”的优势能够得到发挥.这种教学导入形式,不仅有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深入挖掘与剖析,也能够引导学生慢慢获知知识的实质,让学生实现对于教学要点的获取,进而达成预期的教学目标.。

谈“三段式”教学方法的优势与不足

谈“三段式”教学方法的优势与不足

谈“三段式”教学方法的优势与不足[摘要]:本文简单介绍了近几年我们所开展的课堂理论教学新方法“必答—案例分析—抢答”“三段式”的全新教学法,指出了本方法具有的优点和不足,并附上我们解决这些难点、不足的经验以及在三个不同层次班种学生中开展这种教学方法的统计学资料,以显示本法的优势。

[关键词]:“三段式”教学方法优势不足1993年,教育部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特别提出:“改革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加强教材建设,注重素质和能力得培养,激发学生学习得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教育质量”。

因此,近10多年来,全国教育战线各个领域均在积极地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研究。

近几年,我们在运用PBL教学方法过程中,进行了新的教学方法的探索,提出了“必答—案例分析—抢答”“三段式”的全新教学方法,在不同层次的学生(七年制硕士班、本科班、专科班等)中推广,深得学生们好评,现对这种教学方法进行介绍,并分析其优缺点。

“必答——案例分析——抢答”“三段式”教学模式就是把一次课的课堂结构分成三个阶段的教学方法。

首先,学生必须分成若干个小组,一般每组约6~12人。

第一阶段是用适当的时间让学生回答“必答题”。

“必答题”是要求各组的学生代表以PowerPoint形式讲解(课前授课教师已经把问题先作布置)或直接回答问题(课前未作布置);第二阶段用合适的时间进行病例讨论分析,一般是每组分析1~2个医案;第三阶段用剩余的时间,让学生抢答问题,活跃课堂气氛,巩固学习知识点。

这种方法适合于对同一系统的几个病种综合讲授或者具有鉴别意义的几个病种的讲授。

多年来,我们在不同层次的学生中尝试这种教学方法,得到了绝大多数学生的好评。

从教学实践中,我们对这一教学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

其优点有:(1)致力于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精神,与灌输式教学法被动单向灌输有根本的不同;(2)给出问题,鼓励学生寻找答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举一反三,将终身受益;(3)以问题和病案形式教学,更贴近临床,符合中医儿科学作为临床学科的要求;(4)改变既往教学死板和低效状态,优化了教学过程,可以在课堂上展示更多的的知识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5)三段内容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各有侧重:第一式的“必答”,培养了学生站在讲台进行课堂讲解的能力,给学生代表以优越感、自豪感和满足感,必须有答题的时间限制;第二式“病案分析”,可以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尤其是教师可以通过案例由浅到深引导学生对案例资料进行分析——重点内容归纳整理——提出初步诊断意见——提出下一步诊疗思路,通过循序渐进,逐步深入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第三式“抢答”,可以放松课堂气氛,反复强化重点知识的记忆,也可扩展知识点,还可以提高性格内向学生的参与率。

浅谈“新三段式”课堂教学模式-精选文档

浅谈“新三段式”课堂教学模式-精选文档

浅谈“新三段式”课堂教学模式现代中等职业学校的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所培养的学生要适应汽车维修企业用工的实际需求,除具有过硬的汽车维修专业技能,同时也要了解汽车维修企业的生产过程,具有初步的企业生产经验;具有良好的人际交流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客户服务意识;具有安全生产、环境保护以及汽车维修等法规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毕业后可以实现直接上岗。

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采用的“三段式”教学模式中,将教学过程划分为预习、学习、复习三个阶段,通过不断重复的方式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因此,传统的三段式教学不能适应现代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学发展需求。

一、“新三段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含义及适用范围“新三段式”课堂教学模式是德国双元制课程模式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的产物,在教学过程中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行动导向教学”为主线,其他教学法为辅助,完成教学目标,达到有效教学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

“新三段式”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对维修企业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在整门课的设计安排中,采用若干个实际维修任务为学习单元,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基础和认知规律,设置“手牵手”“拉把手”“放开手”三个阶段。

可适用于《汽车发动机检修》《汽车底盘检修》《汽车电控发动机检修》《汽车底盘电控检修》《汽车电器》等汽车维修专业的骨干课程。

二、“新三段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操作流程及流程图在“新三段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每个阶段授课过程中设置五个教学环节。

1.创设情境,任务分析。

利用多媒体视频,可以创立一个真实的故障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通过对学习任务实际分析,回顾了以往的重点内容,同时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要求;学生要观察、记录学习任务并分析。

2.获取咨询,讨论学习。

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个开放的学习平台,将学习内容置于学习包,再通过网络平台向学生传递,引导学生使用学习包,学生主动地参与讨论,在小组讨论学习中进行相关的知识讲解。

3.对比分析,计划决策。

让学生根据学习的结果和教师的提示讲解制定故障检测的方案,并确定小组内的角色分工。

三段式课堂教学模式解读汇报

三段式课堂教学模式解读汇报

三段式课堂教学模式解读昔阳县北关小学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应该首先从课堂教学上予以突破。

三段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质是:“先学后教,合作探究,当堂达标”;精髓是:课堂教学应该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

要准确把握,灵活运用。

“先学”可以是在课堂上学生按照教师揭示的教学目标及学前指导进行看书、自学和练习,也可以是布置学生课前预习;“后教”就是针对学生自学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及练习中的错误,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教师只作引导、点拨、评定、补充与更正,把“教”的过程变成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亲历实践的过程;所谓“当堂达标”,就是让学生当堂完成作业,通过扎实训练,实现教学目标。

教师要认真贯彻“三为主”(即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原则,精讲精练,少讲多练,突出重点。

课堂讲授时间不超出20分钟,训练时间不少于20分钟;课堂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兼顾好、中、差三个层次,学生活动面不少于60%;全方位进行课堂效益反馈,课堂达标率不低于80%。

音、体、美等技能科的讲授和训练时间要打足,让学生真正动起来。

一、课堂教学效果目标:80%以上的学生掌握80%以上的课堂教学内容。

二、课堂教学基本结构:“先学后教,合作探究,当堂达标”三、课堂教学基本模式(一)语文“三段式”课堂教学模式1、模式结构读通课文感知语言诱导↓↓↓读懂课文理解语言引导↓↓↓读好课文品味语言指导2、意义释要①该模式是根据一篇课文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分三个教学环节,遵循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必须经历循序渐进训练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循导学读,以达到阅读教学以语言训练为中心的目标。

②该模式特别强调把学生的阅读实践活动置于课堂教学的中心地位,教师的一切启发引导都是为训练学生创造性地进行语言实践提供服务的。

“导读”应该是“导”与“读”、“教”与“学”互相渗透,相得益彰的统一体,同时也充分体现师生间、生生间、师生及教材之间的双向多边的交流和多角度全方面的信息反馈。

育才中学“三段式”模式

育才中学“三段式”模式

滕州育才中学“三段式”课堂教学模式一、模式提出的背景和意义随着素质教育的落实和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课堂教学也发生了很大的改观,教师不再单纯地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课堂气氛趋向活跃,学生的知识面有所拓展,主体地位有所显现。

但是,也应看到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和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相当部分教师往往把课堂教学的价值定在提高考试成绩上,教学方法仍然使用灌输和强迫学生记忆上,教师的课堂教学在科学性、实效性上还有不少差距。

因此,必须进一步转变教学观念,下气力进行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

新课程教学理念要求教师要消除传统教学中“见物不见人”的问题,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重视学生个体生命多方面发展的价值,尊重学生主体的成长规律,帮助学生去拓展生命的精神空间,焕发出生命活力。

“三段式”课堂教学模式的主旨就是要改变教师“满堂灌”和机械训练的教学方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由原来的主宰者、控制者向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激励者转变。

教师主要作用是“诱导质疑自学,唤起求知欲望;指导合作探究,点拨方法规律;督导思维训练,力促温故知新”,尽量放手让学生动脑思考、动眼观察、动口交流、动手操作,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增长能力。

改变学生原有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多样化学习方式。

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等认识活动凸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二、模式的理论基础与价值“三段式”模式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体性教育理论”、“情境教学理论”和“掌握学习理论”为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地建构知识的过程;主体性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教育的作用就在于根据学生学习的客观规律,引导学生通过积极思考和独立活动,把人类的知识成果转化为学生的知识、财富、智力和才能;“情境教学”理论认为创设一个良好的情境是教学和学习重要的开端之举,优化的情境必然会激起学生热烈的情绪,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布卢姆在60年代提出了“掌握学习理论”,意即“教师要为掌握而教,学生要为掌握而学”。

主体探究“三段式”课堂教学模式

主体探究“三段式”课堂教学模式

主体探究“三段式”课堂教学模式在新课改下的教学中,需要新的教学理念。

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新课改的精神和指导,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让学生进行主动性的探究式学习,借此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为此,我校自从2004年以来,对教学模式进行了研究,从课堂教学环节入手,构建了主体探究“三段式”(课前参与、课上研讨、课后延伸)教学模式,以促进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在这里,我详细阐述一下“三段式”教学模式的涵义及在实践中的应用。

一、主体探究“三段式”教学模式的内涵与实践(一)课前讨论参与在讲课之前,先给学生预留一定的预习作业,使学生在上课前能够对教材内容进行初步的了解,并且在预习的过程中提出自己的疑问和困惑;然后自己通过网络、图书馆、向教师咨询等途径收集所需要的资料并整理;最后思考教师所留的问题。

这样学生在课前的参与不仅熟悉了教学内容,减少了教学时间,增加了教学效率,而且还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这样的一个过程是在课堂中让学生回答问题进行讨论的基础,使学生带着事前的准备进入课堂,不打无准备之仗,促进课上的学习研讨,更为学生学会收集、组织、分析、加工、运用信息提供了锻炼机会,培养了终身受益的学习习惯和能力。

(二)课上研讨这一阶段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在班级中进行讨论,一般形式为小组讨论,小组成员为4人或者6人。

教师在学生进行讨论时要进行必要的引导和提示,引导学生学会对问题进行分析比较和归纳,并且在小组讨论中锻炼自己的交流和合作能力,培养自己倾听、思考、质疑的习惯。

研讨时要做好指导工作,讨论可以让学生更多地相互交流,一同切磋;相互协作、共同参与;相互帮助,共同分享;相互欣赏、共同体验,使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在合作中学会学习,进而使今天在校的学习成为明天做人的基础。

“课上研讨”突出一个“研”字,强调把四十五分钟的课堂主体部分充分留给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根据各自的课前参与状况,进行生生间、师生间的互动和网状交流研讨。

三段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

三段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

三段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一、引言在现代教育领域中,教师们一直在探索更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而三段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则是一种被广泛认可和采用的教学模式。

本文将介绍三段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的含义、特点以及如何有效应用。

二、三段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的定义三段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由引导、合作和巩固三个阶段构成的课堂教学过程。

在引导阶段,教师通过提问、展示教学素材等方式引发学生的兴趣与好奇心,激发他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在合作阶段,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和交流的方式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巩固阶段,学生通过复习、讲解、习题练习等方式巩固学习内容,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和掌握。

三、三段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的特点1. 学生主体性强:三段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注重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通过交流思想、分享观点,激发出更多的创意和灵感。

2. 知识转化:三段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将学习内容转化为学生可以理解和接受的语言和表达方式。

教师通过引导和提问,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整合知识点,使学生更好地应用所学知识。

3. 批判性思维培养:三段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强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学生通过合作讨论、互相评价等方式,学会思考和分析问题,并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4. 个性化需求满足:三段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鼓励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并提供多样的学习路径和方式。

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小组合作中,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实现个性化学习。

四、三段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1. 引导阶段:在引导阶段,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展示教学素材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学习历史课时,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好奇心,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2. 合作阶段:在合作阶段,学生可以组成小组进行集体讨论和合作学习。

例如,在学习语文课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合作完成一篇小说的剧本创作,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造力。

采用“三段式”代替“五环节”,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采用“三段式”代替“五环节”,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采用“三段式"代替“五环节”,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高效课堂是指在一节课中能做到时间高效、学习效率高效、学习效果达成度高,通过两年,我发现在“五环节"教学中存在许多弊端,而采用“三段式”教学环节能够有效提高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达到课堂教学高效化,弥补五环节教育的不足。

现就“三段式”课堂教学模式谈谈自己的看法。

ﻭ一、“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的弊端ﻭ1。

课堂教学“五环节”只有少数优秀教师才能达到课堂教学的高效化.通过几年的课堂教学的研究,大多数数学教师由于自身专业素养和教学**不足的情况下,在教学五环节的把握上不细、不严谨,造成时间、课程内容、教学效果达不到要求,目标达成度不高,课堂教学变得低效或无效. ﻭ2。

教学“五环节”造成“优生吃不饱,后进生吃不了”的现象.由于教师在教学中**个环节把握不当,造成“优生吃不饱,后进生吃不了"的两头没有兼顾的现状,使得学生学习兴趣不被激发,产生优生优不起来、差生更差的现象. ﻭ 3。

错过“最佳教学时间”,学习效果低下。

一般每节课的最佳教学时间在开课的前10-15分钟,绝大部分老师将这段时间用在复习和导课上,新知识学习之后所剩时间不多,没有让学生用学习的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体现不到知识的学以致用,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认为数学课枯燥乏味、在生活的作用不大。

ﻭ4。

“五环节”教学会教学结构不完整。

由于在五环节中,教学设计得不细致,不精当,对学生学习预期不准确,在课堂教学中时间控制不当,环节松散,一节课只完成三到四个环节就下课,草草结束,既没有让学生学完整,也没有留给学生消化、运用知识的时间,从而留下知识欠账,导致越欠越多的恶性循环。

ﻭ二、“三段式”课堂教学模式的优点1.大多数教师均能掌握,并且做到有效教学。

“三段式”教学体现围绕本节课的知识、重难点进行教学,首先就把新知识在具体的学习情境中进行学习、理解并掌握,然后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和数学问题,让学生看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学习兴趣,在巩固、拓展、提高环节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的能力。

高职院校工科专业“三段式”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高职院校工科专业“三段式”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作者简介
内容有机结合 ,提升教学效果 ,完成教 教育特 点的课 堂教 学模 式。一方面 应注 学 目标 ,对于实现培养计划具有十分重 重根据学生学 习特点 、学 习效果 、学 习 要的作用 。但通过在成阳职业技术学院 需求 , 不断调整课程 内容及 时间比例 , 多
部分工科专业 中应用此教学模式 ,我们 维度剖析课堂教学的难点和重点 。另一
段 式”教学模 式设计 为从 时间 、内容 、
自己遇 到的问题 ,以及所 需技能 的薄弱
( 3 ) 上课 地点 要尽可 能安排 在实
验实训室 。 由于“ 三段式 ” 教学模 式中 , 理
才” 的新课程教学模式为之服务 。 “ 三 环节 ,拓展下一阶段 的学 习内容 。
( 3 )第 三 阶 段 。 第 三 阶 段 定 义 论 讲授 仅 占 3 0 %左 右 ,大 部分 要 靠学 为“ 理” , 约 占用 1 0  ̄' - 2 0 %时间 。 教9 币 ( 师 生动手操作 、在实践 中学 习 ,因而在条
发现仍有以下方面需要不断改进 。
方面 应坚持理 论与实践相结合 ,博采众
长 ,结合实际开展教学实践 、总结 。通 过这种课 堂教学模 式的实践 研究 ,推进

燕( 1 9 7 9 _ _ ),女,陕西成阳人 ,本
( 1 )学生在 日常 生活 中知识 积累 较差 ,导致知识点在实践应用中难以理 解 。基 于 这 种情 况 ,我们 的主要 做 法
任 务等方面划分 为三个阶段 ,每个阶段
行 以学生学为 主、以训练操作 为主、以
中, 整合应用现有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 进 傅 ) 可根据学生在第 二阶段实际操作 中
件允许 的情况下 ,学校尽可能将 上课地

三段式课堂教学模式评述(大全)

三段式课堂教学模式评述(大全)

三段式课堂教学模式评述(大全)本站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三段式课堂教学模式评述(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本站还可以找到更多《三段式课堂教学模式评述(大全)》。

第一篇:段式课堂教学模式评述三段式课堂教学模式评述“三段式”课堂教学模式是李烈校长创造的课堂教学模式,其主要由课前参与,课中研讨和课后延伸三段构成。

1、课前参与。

指学生在课前或自主学习教材,初步了解所学知识,提出质疑;或自己通过自学收集有关资料;或按老师布置的思考题,做好准备。

课前参与不仅为课中讨论奠定基础,使学生带着探索的头脑进课堂,促进了课上的学习,更为学生学会收集、组织、分析、加工、运用信息提供了机会,培养了终身受益的学习能力和习惯。

2、课中研讨。

指教师通过全班与小组研讨,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比较、归纳、表达;学会交流、合作、吸纳;学会倾听、思考、质疑、辩论,从而淡化分析讲解。

这样有利于学生自己去感悟,发现有利于学生主动建构。

小组研讨时要指导,小组组合要合理。

这种研讨有利于合作、交流、探索。

课中研讨突出“研”,强调把课堂主体部分充分留给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根据课前参与状况,进行师生间、生生间的互动和交流研讨,还要体现:(1)信息传递。

知识由点到面,真正做到活学活用。

(2)情感交流。

营造安全、宽松、愉悦的氛围。

(3)思维碰撞。

鼓励学生敢想、敢说、敢创新。

(4)情绪体验。

让学生感受生命价值。

在研讨中坚持开放性,体现:(1)氛围开放。

学生参与是无拘无束的,教师对学生是宽容的,对学困生要给予关注和鼓励。

(2)思维开放。

学生多角度思考。

(3)结论开放。

有多种答案。

(4)评价开放。

实行多元评价。

3、课后延伸。

通过科学合理地留作业,使知识得以进一步拓展,能力得到进一步发挥,体验得以进一步延续,习惯得以进一步培养。

作业应有层次性、开放性、实践性和创新性。

点评:该课堂教学模式追求的课堂亮点是激活。

它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学生可以提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要求教师“课堂延伸”学生课外思考的知识,充分体现了课堂教学民主。

三段式教学心得体会

三段式教学心得体会

一、引言自从接触到三段式教学模式以来,我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受益匪浅。

三段式教学,即“导入-讲解-巩固”的教学模式,它强调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以下是我对三段式教学的一些心得体会。

二、心得体会1. 导入环节的重要性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直接进入教学内容,导致学生难以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而三段式教学中的导入环节,则是为了让学生从课前的杂乱无章的状态,迅速过渡到专注学习的状态。

我认为,导入环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生活实例导入:通过贴近生活的实例,让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共鸣,激发学习兴趣。

(2)问题情境导入: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激发求知欲。

(3)故事导入:讲述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有趣故事,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2. 讲解环节的技巧讲解环节是三段式教学的核心部分,教师在这一环节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清晰、简洁地阐述知识点:避免冗长、啰嗦的讲解,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核心内容。

(2)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例、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3)适时调整教学节奏: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灵活调整讲解速度和深度,确保教学效果。

3. 巩固环节的设计巩固环节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环节。

在这一环节,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课堂练习: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巩固所学知识。

(2)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分组讨论,通过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课后作业:布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在课后继续巩固所学知识。

三、总结三段式教学模式在我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实践,使我深刻体会到以下两点:1.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需求,善于运用导入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师要注重讲解环节的技巧,确保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核心知识。

总之,三段式教学模式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教学方法。

通过不断实践和总结,我相信我会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段式课堂教学模式评述“三段式”课堂教学模式是李烈校长创造的课堂教学模式,其主要由课前参与,课中研讨和课后延伸三段构成。

1、课前参与。

指学生在课前或自主学习教材,初步了解所学知识,提出质疑;或自己通过自学收集有关资料;或按老师布置的思考题,做好准备。

课前参与不仅为课中讨论奠定基础,使学生带着探索的头脑进课堂,促进了课上的学习,更为学生学会收集、组织、分析、加工、运用信息提供了机会,培养了终身受益的学习能力和习惯。

2、课中研讨。

指教师通过全班与小组研讨,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比较、归纳、表达;学会交流、合作、吸纳;学会倾听、思考、质疑、辩论,从而淡化分析讲解。

这样有利于学生自己去感悟,发现有利于学生主动建构。

小组研讨时要指导,小组组合要合理。

这种研讨有利于合作、交流、探索。

课中研讨突出“研”,强调把课堂主体部分充分留给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根据课前参与状况,进行师生间、生生间的互动和交流研讨,还要体现:(1)信息传递。

知识由点到面,真正做到活学活用。

(2)情感交流。

营造安全、宽松、愉悦的氛围。

(3)思维碰撞。

鼓励学生敢想、敢说、敢创新。

(4)情绪体验。

让学生感受生命价值。

在研讨中坚持开放性,体现:(1)氛围开放。

学生参与是无拘无束的,教师对学生是宽容的,对学困生要给予关注和鼓励。

(2)思维开放。

学生多角度思考。

(3)结论开放。

有多种答案。

(4)评价开放。

实行多元评价。

3、课后延伸。

通过科学合理地留作业,使知识得以进一步拓展,能力得到进一步发挥,体验得以进一步延续,习惯得以进一步培养。

作业应有层次性、开放性、实践性和创新性。

点评:该课堂教学模式追求的课堂亮点是激活。

它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学生可以提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要求教师“课堂延伸”学生课外思考的知识,充分体现了课堂教学民主。

老师从学生兴趣入手,用感观、感兴趣的生活知识迁移到课堂教学的目标,使学生浸泡在宽松的课堂氛围中,获得知识,体验情感,享受快乐。

这一课堂教学的再创造,将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德育融为一体。

学生在快乐中受到教育,成为课堂的主人。

同时,开发了学科人文内涵,激发了学生的人文情感。

它强调潜心研究学生,课上给学生留出思维时间,给他们展示思维的机会,融洽了师生关系,激发了学美国中小学研究型多媒体教学模式述评【摘要】本文简要回顾了美国中小学研究型课程的历史及研究型多媒体教学产生的背景,对研究型多媒体教学的理论基础、关键特征、操作要领等作了较为详尽的阐述,文中提供了研究型多媒体教学的典型案例,并对其教学效果和前景作了探讨。

研究型多媒体教学是采用多媒体教学技术支持的一种研究型课程模式。

研究型课程在美国有着较长的历史,其中几经盛衰。

为了便于叙述,这里将它简单地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研究型课程正式进入美国中小学,以杜威的"做中学"项目为主要标志。

这一过程中杜威的"反省思维"理论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所谓反省思维是"对任何信念或假定的知识形式,根据支持它的基础和它趋于达到的进一步的结论而进行的积极的、坚持不懈的和仔细的考虑"。

杜威认为反省思维源起于对"不确定"的困惑,"它包含这样一种有意识和自愿的努力,即在证据和理性的坚实基础上建立信念"、形成观点;典型的反省思维包含5个序列不固定的阶段或形态:问题、观察、假设、推理、检验,只有这种"严肃认真和连贯的"思维才能导致的真正的,知识;因此杜威提出反省的思维活动"必须成为一种教育目的",并倡导以"做中学"形式的作业单元通过一些典型的问题来组织教学,学生在自主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进行探究、实验,整合和积累专门化的科学知识,"变得精通实验探究和证明"等科学研究的方法,从而培养反省思维;除了上述理论上的探索外,他还在芝加哥实验学校身体力行,竭力在中小学教学实践中推行其"做中学"项目。

由于进步主义在美国教育史上众所周知的影响,"做中学"项目形式的研究型课程得以正式进入美国中小学,并在进步主义的鼎盛时期一度十分活跃。

如前所述,这类项目是围绕存在的"不确定"的问题和消除"不确定"的"探究"活动而展开的;因此,以能引起学生困惑的问题为核心的"作业单元"和以真实的探究为核心的"活动教学"是这种研究型课程的关键。

杜威在《我们如何思维》中十分强调反省思维中系统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如:通过分析而消除可能使人误人歧途和不相关的因素;通过收集和比较数据而突出重要的因素;通过实验变化审慎地建立数据。

但令人遗憾的是,对中小学的"做中学"项目如何采用系统的研究方法保证它具备某些专业探究的特性,杜威未能在芝加哥实验学校的实践中做出解答。

随"做中学"项目的泛滥,杜威的研究型课程逐渐蜕变为一些实用的职业、手艺课程或动手活动,研究型课程徒具其表,"探究"的精神内核丧失殆尽。

这也许正是杜威的"做中学"项目遭受诸多指责并在进步主义衰落后江河且下的原因吧。

第二阶段,研究型课程的二度兴起,以布鲁纳倡导的发现学习为主要标志。

杜威之后布鲁纳提出了发现学习理论,再一次重申了杜威关于研究型课程的某些观点,并试图从操作程序上来规范杜威提出的研究型课程,为实施研究型课程提供了一套可操作的教学程序,使之能在中小学中得以广泛地实施。

第三阶段,以计算机支持的问题求解和探究为主要标志如:基于计算机的模拟和微世界项目。

这一新兴的动向最初与Logo计划密不可分。

Logo计划的负责人佩帕特称其理论基础是"从皮亚杰学派关于儿童的观点以及同有关思维的一般观点相联系的人工智能的观点中"得来的,学生可以把程序看成是自己的科学理论,通过计算机工具在信息丰富的情境中展开、研究和验证自己的理论。

可见它的哲学思想和方法与社威、布鲁纳是一脉相承的。

杜威们的研究型课程虽然突破了将学生机做白纸或知识容器的传统观点,有次提出了要让学习者通过"探究"主动思考,但如何保证探究中确实伴随着反省思维、如何促进这种思维却始终是他们未能解决的一个问题。

由于缺少相应的外在工具显示、监拄研究型课程中的反省思维,无法用有效的科学方法来规范探究行为,前两阶段的研究型课程要么庸俗化、流于形式,要么则神秘化、缺乏操作性。

Logo计划以及随之出现的将计算机用作学习工具的思想使数度步入困境的研究型课程柳暗花明,由此在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一种新的研究课程模式--研究型多媒体教学也就应运而生。

一、研究型多媒体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建构主义的认知工具理论为研究型多媒体教学提供了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以思维为中介的,为了更直接地影响学习进程,应减少一直以来对传递技术的过分关注,而更多地关心在完成不同任务中如何要求学习者思维的技术。

认知工具理论就是在这种基础上应运而生的。

按德利的定义认知工具是支持、指导、扩展学习者思维过程的心理或计算装置。

前者存在于学习者内部如学习者的认知、元认知策略;后者则是外部的,包括基于计算机的装置和环境;它们都是知识建构的助成工具。

认知工具作为一种思维技术,它与传递技术的不同在于1)由学习者控制而不是由教师或技术控制的;2)用来促成学习者对所学领域进行努力思考、并达成一些在没有工具情况下难以形成的想法,而非用来简化信息加工或使任务相对更容易的。

例如,作为一种传递技术的专家系统,通过将专家的知识转变为一组可传递的、指导决策及问题解决的事实和规则,它的目的在于帮助学习者形成与专家类似的知识表征,事实证明其效果差强人意;而作为认知工具的专家系统则要求学习者分析知识库,在自行建立事实和规则库的基础上,构建自己的专家系统;为此学生必须界定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分析因果关系、构造逻辑规则库,并对结论进行解释。

根据认知工具理论,借助外部的认知工具可使学习者的思维活动外化,有利于高级思维的教学监控;而同时合理设计和使用的外部认知工具能激活认知和元认知策略,从而促进反省思维。

显然,新兴的多媒体教学技术提供的专业数据库软件、数据分析处理软件等可成为理想的认知工具。

二、研究型多媒体教学模式的关键特征研究型多媒体教学模式以建构主义的认知工具理论为基础,它吸取了在研究型课程发展三阶段中各种形态的合理因素,但又绝不只是它们的简单加和。

其关键特征如下:首先,以真实的科学研究活动为核心。

作为一种教学模式,研究型多媒体教学要求学生承担研究任务,井从自己参与的研究中学习。

所谓"自己参与"是相对传统教学中学生旁观者的角色而言的--例如学生研究生活中的科学问题与他们阅读这些问题的材料、听有关讲座、完成操练作业是不同的;但是它并不等于学生必须动手操作,否则很可能陷入进步主义"做中学"的泥潭。

另外,科学研究还意味着用事实来支持观点、信念,传统的经验主义立场认为事实是自我表达的,这就很容易造成一种错觉即科学研究仅是通过观察和实验及其官途径积累信息;研究型多媒体教学主张用事实支持思想而绝非是用事实来代替思想,其中研究者追踪自己的思路围绕问题搜集、整理信息,信息的针对性、连贯性和认识深度闪现的就是研究者思想的光芒。

其次,在真实的研究活动中自然地结合使用多媒体教学技术。

真正的科研是一种具有很强针对性和连贯性的整体探究活动,指导这一过程整体性的就是连续的思考、通过演绎或推理对连续关系的揭示和强调,也即杜威所反复强调的反省思维。

多媒体教学技术是随研究的展开、在连贯的研究活动中自然引入的,并且以不打断连贯的思想过程为前提。

多媒体技术是研究的促进器而非负担,研究者追踪自己的思路对问题连续关系的探究行为不应因技术的引入而中断或转移。

再次,多媒体教学技术在研究型多媒体教学模式中仅限于其工具功能。

它的作用在于帮助学习者使研究的问题更明晰、使学习者的探究行为更易于发生、促进高级思维活动;作为认知工具,它还有这样一层含义即:与所有其它工具一样使用者借助它可更灵巧地工作,同时工具在熟练者手中会更有效。

进一步说就是,在这种采用技术支持的新型研究型课程中,技术之于课程仅限于其工具作用,若侵及或削弱课程的探究性质即非我们这里所讨论的研究型多媒体教学。

从现有的对研究型多媒体教学模式的一些研究和美国中小学的教学实践来看,成功地实施研究型多媒体教学的关键几点在于:第一,选定适宜的研究主题。

研究型多媒体教学涉及到采用各种多媒体信息采集和处理工具支持研究,这一模式虽则本身与内容无关(content-independent)的,但是研究主题的选定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才能真正具有教育意义,杜威在《我们如何思维》中曾就作业单元的四个条件做过初步探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