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段式课堂教学模式评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段式课堂教学模式评述

“三段式”课堂教学模式是李烈校长创造的课堂教学模式,其主要由课前参与,课中研讨和课后延伸三段构成。

1、课前参与。指学生在课前或自主学习教材,初步了解所学知识,提出质疑;或自己通过自学收集有关资料;或按老师布置的思考题,做好准备。课前参与不仅为课中讨论奠定基础,使学生带着探索的头脑进课堂,促进了课上的学习,更为学生学会收集、组织、分析、加工、运用信息提供了机会,培养了终身受益的学习能力和习惯。

2、课中研讨。指教师通过全班与小组研讨,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比较、归纳、表达;学会交流、合作、吸纳;学会倾听、思考、质疑、辩论,从而淡化分析讲解。这样有利于学生自己去感悟,发现有利于学生主动建构。小组研讨时要指导,小组组合要合理。这种研讨有利于合作、交流、探索。

课中研讨突出“研”,强调把课堂主体部分充分留给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根据课前参与状况,进行师生间、生生间的互动和交流研讨,还要体现:

(1)信息传递。知识由点到面,真正做到活学活用。

(2)情感交流。营造安全、宽松、愉悦的氛围。

(3)思维碰撞。鼓励学生敢想、敢说、敢创新。

(4)情绪体验。让学生感受生命价值。

在研讨中坚持开放性,体现:

(1)氛围开放。学生参与是无拘无束的,教师对学生是宽容的,

对学困生要给予关注和鼓励。

(2)思维开放。学生多角度思考。

(3)结论开放。有多种答案。

(4)评价开放。实行多元评价。

3、课后延伸。通过科学合理地留作业,使知识得以进一步拓展,能力得到进一步发挥,体验得以进一步延续,习惯得以进一步培养。作业应有层次性、开放性、实践性和创新性。

点评:该课堂教学模式追求的课堂亮点是激活。它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学生可以提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要求教师“课堂延伸”学生课外思考的知识,充分体现了课堂教学民主。老师从学生兴趣入手,用感观、感兴趣的生活知识迁移到课堂教学的目标,使学生浸泡在宽松的课堂氛围中,获得知识,体验情感,享受快乐。

这一课堂教学的再创造,将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德育融为一体。学生在快乐中受到教育,成为课堂的主人。同时,开发了学科人文内涵,激发了学生的人文情感。它强调潜心研究学生,课上给学生留出思维时间,给他们展示思维的机会,融洽了师生关系,激发了学

美国中小学研究型多媒体教学模式述评【摘要】本文简要回顾了美国中小学研究型课程的历史及研究型多媒体教学产生的背景,对研究型多媒体教学的理论基础、关键特征、操作要领等作了较为详尽的阐述,文中提供了研究型多媒体教学的典型案例,并对其教学效果和前景作了探讨。

研究型多媒体教学是采用多媒体教学技术支持的一种研究型课程模式。研究型课程在美国有着较长的历史,其中几经盛衰。为了便于叙述,这里将它简单地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研究型课程正式进入美国中小学,以杜威的"做中学"项目为主要标志。

这一过程中杜威的"反省思维"理论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所谓反省思维是"对任何信念或假定的知识形式,根据支持它的基础和它趋于达到的进一步的结论而进行的积极的、坚持不懈的和仔细的考虑"。杜威认为反省思维源起于对"不确定"的困惑,"它包含这样一种有意识和自愿的努力,即在证据和理性的坚实基础上建立信念"、形成观点;典型的反省思维包含5个序列不固定的阶段或形态:问题、观察、假设、推理、检验,只有这种"严肃认真和连贯的"思维才能导致的真正的,知识;因此杜威提出反省的思维活动"必须成为一种教育目的",并倡导以"做中学"形式的作业单元通过一些典型的问题来组织教学,学生在自主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进行探究、实验,整合和积累专门化的科学知识,"变得精通实验探究和证明"等科学研

究的方法,从而培养反省思维;除了上述理论上的探索外,他还在芝加哥实验学校身体力行,竭力在中小学教学实践中推行其"做中学"项目。

由于进步主义在美国教育史上众所周知的影响,"做中学"项目形式的研究型课程得以正式进入美国中小学,并在进步主义的鼎盛时期一度十分活跃。如前所述,这类项目是围绕存在的"不确定"的问题和消除"不确定"的"探究"活动而展开的;因此,以能引起学生困惑的问题为核心的"作业单元"和以真实的探究为核心的"活动教学"是这种研究型课程的关键。杜威在《我们如何思维》中十分强调反省思维中系统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如:通过分析而消除可能使人误人歧途和不相关的因素;通过收集和比较数据而突出重要的因素;通过实验变化审慎地建立数据。但令人遗憾的是,对中小学的"做中学"项目如何采用系统的研究方法保证它具备某些专业探究的特性,杜威未能在芝加哥实验学校的实践中做出解答。随"做中学"项目的泛滥,杜威的研究型课程逐渐蜕变为一些实用的职业、手艺课程或动手活动,研究型课程徒具其表,"探究"的精神内核丧失殆尽。这也许正是杜威的"做中学"项目遭受诸多指责并在进步主义衰落后江河且下的原因吧。

第二阶段,研究型课程的二度兴起,以布鲁纳倡导的发现学习为主要标志。

杜威之后布鲁纳提出了发现学习理论,再一次重申了杜威关于研究型课程的某些观点,并试图从操作程序上来规范杜威提出的研究型课程,为实施研究型课程提供了一套可操作的教学程序,使之能在中小学中得以广泛地实施。

第三阶段,以计算机支持的问题求解和探究为主要标志如:基于计算机的模拟和微世界项目。这一新兴的动向最初与Logo计划密不可分。Logo计划的负责人佩帕特称其理论基础是"从皮亚杰学派关于儿童的观点以及同有关思维的一般观点相联系的人工智能的观点中"得来的,学生可以把程序看成是自己的科学理论,通过计算机工具在信息丰富的情境中展开、研究和验证自己的理论。可见它的哲学思想和方法与社威、布鲁纳是一脉相承的。杜威们的研究型课程虽然突破了将学生机做白纸或知识容器的传统观点,有次提出了要让学习者通过"探究"主动思考,但如何保证探究中确实伴随着反省思维、如何促进这种思维却始终是他们未能解决的一个问题。由于缺少相应的外在工具显示、监拄研究型课程中的反省思维,无法用有效的科学方法来规范探究行为,前两阶段的研究型课程要么庸俗化、流于形式,要么则神秘化、缺乏操作性。Logo计划以及随之出现的将计算机用作学习工具的思想使数度步入困境的研究型课程柳暗花明,由此在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一种新的研究课程模式--研究型多媒体教学也就应运而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