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要触动学生的心灵]触动孩子心灵的教育

合集下载

教师点燃学生内心的教育之火

教师点燃学生内心的教育之火

教师点燃学生内心的教育之火教育,是一束点燃学生内心的火焰,它能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其良好的品格和终身学习的态度。

教师作为点燃这团火焰的人,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教师如何点燃学生内心的教育之火,并培养其全面发展。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点燃教育之火的基础。

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地与学生建立互信、互动的关系,展现出对学生的关心与理解。

互相尊重、倾听并回应学生的需求,鼓励他们分享想法和观点,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关键。

二、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点燃学生内心的教育之火的一种方式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与内容,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与兴趣。

运用多媒体、实验、案例分析等形式,将教学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使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从而增强学习的动力。

三、树立正面榜样教师的榜样力量不可忽视。

教师应该以身作则,树立正面榜样,激发学生内心的教育之火。

教师应该展现出积极向上的品质和态度,以及专业知识与职业道德。

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教师能够对学生进行价值观的引导,从而培养他们积极向上、有责任心的品质。

四、关注个体差异并提供支持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有着不同的兴趣、潜能和学习方式。

教师应该关注每位学生的发展需求,并提供个性化的支持和辅导。

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互动,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惑,教师能够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发现潜力,并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

五、创设积极肯定的学习氛围创设积极肯定的学习氛围是点燃学生内心的教育之火的重要环节。

教师应该通过赞扬和奖励学生的努力和成就,激发他们对学习的积极态度。

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互助,促进他们之间的良好互动。

一个积极肯定的学习环境将激发学生探索、实践和成长的热情。

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知识,更应该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思考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为他们提供适当的支持与挑战。

通过开展创新的教学活动和项目,如科学实验、艺术创作,教师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培养他们成为具有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人才。

走进学生心灵,打开学生心结

走进学生心灵,打开学生心结

走进学生心灵,打开学生心结作者:崔少梅来源:《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2021年第112期【摘要】德育和智育相比有着不小的差异,其中最关键的一点就在于情感联系。

班主任只有和学生产生情感共鸣,走进学生心灵,才能以春风化雨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有效教育,确保德育能够真正成为引导学生成长的关键。

本文围绕以生为本原则、榜样力量、方式方法、民主化管理、心理辅导等方面,就初中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有效方法进行简单探讨。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学生心灵在强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以及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情况下,德育已然成为初中教育的基础部分与关键部分,也成了班主任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而班主任要想有效开展德育工作,不能简单地照本宣科式宣讲,而是要充分了解学生思想动态与所需所求,把握学生在思想和心灵层面所遇到的问题,并针对性采取措施帮助学生打开心结,这样才能切实保障德育实效。

一、践行以生为本原则要想走进学生心灵,帮助学生打开心结,那么班主任一定要坚持将学生放在首位,主动从学生角度进行思考,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急学生之所急,有效帮助学生打开心结。

这意味着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时,不能简单地以相关章程制度或规范为依据,而是要深化德育内容与学生实际的联系,方能确保德育工作始终有效,能够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支持。

故而在日常工作以及和学生相互交流的过程中,班主任需要着重了解学生实际情况,而且应当全面了解学生在学习、生活、思想动态、兴趣爱好、道德品质、能力等方面的情况,准确把握学生需求,从而更加有效地了解学生的心结。

一般来说,班主任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日常表现和行为、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定期进行小型问卷调查、心理辅导、和家长沟通等方式,全方位了解学生情况,让德育工作能够真正契合学生需求,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多方位的保障。

二、充分发挥榜样力量班主任作为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需要做好榜样,发挥自身榜样力量,以身作则地为学生思想道德发展指明方向,提供典范。

走进孩子心灵,倾听他们心声

走进孩子心灵,倾听他们心声

走进孩子心灵,倾听他们心声
走进孩子的心灵,倾听他们的内心声音,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让我们来看看如何做到这一点:
1. 给予关注和关心:孩子需要感受到他们在家庭和社会中的重要性。

用真诚的关心和爱心与他们交流,让他们感到被重视和被接纳。

2. 创建安全的环境:孩子只有在安全和放松的环境中才能敞开心扉。

创造一个没有批评、指责或恐惧的空间,孩子才能愿意分享他们的内心感受。

3. 保持开放的沟通渠道:与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非常重要。

倾听他们说话的方式,不打断或批评他们的观点。

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4. 学习倾听技巧:倾听不仅仅是听到孩子的声音,还需要理解他们的感受和意图。

倾听技巧包括积极聆听、发问和重述孩子的话语,以确保理解。

5. 尊重孩子的感受:孩子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即使与我们不一样也应该受到尊重。

它们展示了孩子的个性和思维方式。

6. 给予肯定和鼓励:当孩子表达他们的内心感受时,给予肯定和鼓励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赞扬和认可他们的勇气,让他们知道他们的声音是重要的。

7. 提供适当的支持:在孩子表达内心声音时,他们可能需要我们的支持和帮助。

问他们是否需要我们做什么,提供适当的建议和资源。

通过这些方法,我们可以真正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听到他们真实的声音,帮助他们建立信任和良好的关系,并满足他们的情感需求。

幼儿园感统教育:触动心灵的触觉体验活动方案

幼儿园感统教育:触动心灵的触觉体验活动方案

幼儿园感统教育:触动心灵的触觉体验活动方案在幼儿园教育中,感统教育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感统教育的目的是通过刺激孩子的感觉系统,提高他们的感知能力和身体协调性。

触觉体验活动是感统教育中的重要一环,通过触摸、探索和体验来激发孩子的感官和认知发展。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深入探讨幼儿园感统教育中的触觉体验活动方案。

一、触觉体验活动的重要性触觉体验是儿童感知世界和认知发展的重要途径。

在幼儿园阶段,通过触摸不同的材料、物体和环境,孩子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事物的属性、特点和功能。

触觉体验活动可以帮助孩子发展感官协调性和运动技能,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能力。

二、触觉体验活动的设计与实施1. 创设丰富的触觉体验环境在幼儿园中,可以通过布置各种触摸区域、材料柜和触摸玩具来创设丰富的触觉体验环境。

这些环境应该包括不同材质、形态和温度的材料,让孩子们可以通过触摸来感知和认知世界。

2. 进行触觉体验活动在日常教育活动中,可以设置触觉体验主题日,引导孩子们参与触觉体验活动。

在“柔软和粗糙”的主题下,可以让孩子们触摸棉花和砂纸,体验两种截然不同的触感和触觉反馈。

3. 制定触觉体验游戏设计各种触觉体验游戏,如触摸迷宫、触摸认知卡等,让孩子们可以在游戏中通过触觉体验来培养感知能力和认知发展。

三、触觉体验活动的价值与意义触觉体验活动不仅可以促进孩子的感官和认知发展,还可以开阔他们的视野和想象力。

通过触摸和体验,孩子们可以建立对世界的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触觉体验活动可以增强孩子的情感体验,让他们在触摸中感受到快乐、舒适和安全感。

四、触觉体验活动的挑战与解决在实施触觉体验活动时,可能会面临一些挑战,比如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触觉体验环境的准备和维护等问题。

针对这些挑战,可以通过增加趣味性、设置引导和规范,来引导孩子参与触觉体验活动,并确保触觉体验环境的整洁和安全。

五、我的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触觉体验活动是幼儿园感统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拿什么来触动孩子的心灵

拿什么来触动孩子的心灵

拿什么来触动孩子的心灵责任心是孩子健全人格的基础,是能力发展的催化剂。

然而,如何对幼儿进行责任教育,实施责任教育应通过哪些途径和方法,如何通过寻求正确有效的教育方法,使孩子勇敢地面对责任,保持乐观与自信,促进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发展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

一、挖掘本土资源,建构特色主题——责任教育主题化孩子们的学习内容大多以主题的形式呈现,我们充分挖掘主题中的隐性教育内容,有效地为责任教育服务是一个重要的途径。

为了引导幼儿正确对待残疾人,让他们认识到从小学会关心、爱护他人是迫在眉睫的一种责任。

我们结合“全国助残日”,生成引发了主题活动《你是我的光明》,通过组织幼儿参观儿童福利院,慰问残疾儿童,让幼儿亲眼看到,亲身感受到残疾儿童失去健康的痛苦,学习和生活的艰难;看到福利院的叔叔、阿姨,以及社会各界对残疾儿童的精心照顾和关心,真实地感受和体验残疾人生活的不方便,从思想、言语、行为、动作上去尊重他们,从而引发如何去关心帮助弱者的社会责任。

在社会实践活动后,老师组织幼儿回忆活动中的各种责任行为,并让幼儿在回忆的基础上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评议,从而进一步增强幼儿的责任意识。

主题教育和关爱有机结合,相互交融,让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责任感的力量。

二、责任行为有效内化的多种途径——责任教育活动化1、角色游戏。

在角色游戏的过程中,幼儿会履行该角色的职责,通过对角色职责的理解和操作,可以潜移默化的培养自己的责任心。

同时游戏结束后的评价也尤为重要,对责任心强,遵守规则好,履行角色职责认真,收拾材料好的幼儿进行表扬,受到表扬的幼儿成为学习的榜样,从而增强幼儿的责任心。

2、赈灾捐款献爱心。

通过“冬日雪灾爱心捐赠”、“花白鲢净母亲河”等活动,我们全园师幼和家长一起齐献爱心,向受灾地区伸出援助之手,送去一份暖意,传达一片心意,以及对家乡苏州的爱奉献出来,保护家乡环境。

这一行为让孩子知道了爱无处不在。

3、争当环保小卫士。

社会活动是孩子接触社会的途径,同样更是培养责任感的有效途径。

用适合的方法,悄悄触摸孩子的心灵

用适合的方法,悄悄触摸孩子的心灵

用适合的方法,悄悄触摸孩子的心灵发表时间:2019-07-22T12:28:09.713Z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6期作者:李昳懿[导读]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生硬的话,粗暴的行为,强制的办法,这一切蹂躏人的心灵,使人对周围世界和自己都采取冷漠的态度。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翰林实验学校李昳懿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生硬的话,粗暴的行为,强制的办法,这一切蹂躏人的心灵,使人对周围世界和自己都采取冷漠的态度。

” 教育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学问,从事班主任工作以来,感受颇深,其中体会最深的是觉得如今的学生比过去成熟得早了。

他们有自己的思想,能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判断、选择并开始大胆地表达出来。

学生变了,我们的“棍棒底下出孝子”一类的做法不再适合现在的教育了,但爱是永恒的教育,也是无声的教育,怀着对学生的爱,我这些一直在尝试用各种方法来教育孩子,以下是我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让书籍感化孩子。

记得第一年带班主任的时候,带的是比较差的班级,学生成绩和班级的状况都让我感到很大的压力。

有一段时间我过的十分慌乱,面对学生和班级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很想一下子把它处理好,但是往往是老问题还没有解决新的情况又出现,每天都在对学生发脾气。

有一天下午刚训练完广播体操,班上的“四大金刚”之一张文山又闹事了,我当时累的连发火的力气都没有了,就随手将桌上的一本寓言故事扔给他,让他好好看,看完给我讲讲里面说的是什么。

结果出乎我的意料,看完后他第一句话说的是:“老师,我错了”。

我愣住了,问他错在哪里了?他回答说:“书上的小狐狸所犯的错误就是我今天所犯的错误,所以我应该接受跟小狐狸一样的惩罚”。

借着这个机会,我跟张文山约定今后不能犯这样的错误的,如果再犯错,那就跟小狐狸一样接受惩罚。

后来几次有学生犯错,我都在寓言故事中找相似的事件故事让他去看,看完让他自己说清楚事情和处理方法。

多次下来我发现让孩子看书认错比我跟他谈大道理效果更显著一些。

追求智慧的教育 放飞学生的心灵

追求智慧的教育  放飞学生的心灵

追求智慧的教育放飞学生的心灵——实验小学申报特色学校材料实验小学是一所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底蕴和现代风采的市直四轨六年制小学。

现有教学班26个,学生1600余名,教职工60余名。

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学校坚持以“开启智慧、张扬个性”为办学宗旨,立足“科研兴校,文化强校”,不断提升“科研质量”,拓展“文化内涵”,大刀阔斧地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努力追求适合师生发展的教育教学方式,全校师生凭借着涌动的教育智慧在创办特色学校过程中进行了大胆尝试与探索,趟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学校先后被评为国家级书法特色校、山西省文明校、山西省绿色学校、山西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校等……一、立足课堂,体现自主,提升科研质量课堂是课程改革的主渠道,抓住了主渠道,也就抓住了关键。

为此,学校组织骨干教师多次到外地学习,借鉴外地经验,本着在“实效上下功夫”的原则,选准“课堂教学”这一切入点,牢牢把握“三到位”(思想到位、措施到位、活动到位),经过大胆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学校教育教学事业健康、和谐、快速地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专家指路课改之初,广大教师的课堂被“开放”的激情所淹没,学生没有了约束,教学没有了秩序……教师们在“黑胡同”里摸不到教学的门径,此时,省教研室的白建华老师深入到了我们的课堂。

她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拨开了迷雾。

使我们意识到:保证良好的教学秩序和调动学生获取知识的主动性是我们进行大班额教学的必要前提。

有了专家的指导,我们对工作更是充满了信心。

确定了目标,让课堂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摇篮,让教师在实践中将自己的想法和创造融入课堂之中,真正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中国教育报》记者李建平、《光明日报》记者王放和《新课程》主编周翠芳、北师大教材编委何风波、省教科院李莉莉院长、省教研主任杨建平、赵慧英等教育专家多次来学校调研指导。

2、课题引领课程改革给教师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也带来了自我发展的大好时机。

为培养智慧型、科研型教师,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着眼教师的自我调控、自我提高意识的培养,以实现教师自主发展为最终目的。

幼儿教师倾听孩子的心声,走进孩子的心灵

幼儿教师倾听孩子的心声,走进孩子的心灵

幼儿教师倾听孩子的心声,走进孩子的心灵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的使命不仅仅是教孩子们知识,更是要走进他们的心灵,倾听他们的心声。

只有真正明白孩子的所思所想,才能更好地引导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孩子的情绪,行为和需求都是不同的。

作为幼儿教师,我们需要耐心倾听每个孩子的心声,了解他们的烦恼和需要。

很多时候,孩子们会因为太小太幼稚而表达不出自己真正的想法和意愿。

他们可能会因为害怕被嘲笑或是认为对方不会听懂而选择保持沉默。

这时候,作为幼儿教师,我们需要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孩子的表达欲望。

首先,我们需要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氛围,让孩子们觉得在教室里是一个安全的环境。

我们可以在教室中摆放各种温馨的装饰品,让孩子们感到温暖。

当孩子们需要倾诉的时候,我们需要认真聆听,并且给予他们积极的回应和鼓励。

其次,我们还可以利用各种教学活动来促进孩子们表达自己。

比如,我们可以通过贴纸活动等形式让孩子们表达自己的兴趣爱好或是感受。

当孩子们在教室中完成了自己的作品之后,我们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让孩子们感到自己的付出得到了认可和尊重。

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各种沟通方式来了解孩子们的心声。

我们可以与家长交流,了解孩子在家中的表现,听取家长的建议和反馈,以便于我们在教学中对孩子进行更加个性化的引导。

我们也可以通过与其他教师交流,了解教学中的各种问题和教育经验,以便于更好地帮助孩子们健康成长。

当孩子们表达出自己的心声时,我们需要尊重他们的想法和情感。

我们需要展示出对孩子们的尊重和理解,并且给予充分的关注和支持。

我们也需要帮助孩子们解决问题,为他们提供合适的建议和指导,让他们在成长中获得更多的自信和力量。

在教学中,我们需要不断地调整我们的教学方式,以便于更好地倾听孩子的心声并且给予他们合适的回馈和支持。

我们更需要将这种教学理念渗透到日常教育中,让孩子们感到我们真正关注他们的成长,让孩子们愿意跟我们分享他们的情感和问题。

走进学生心灵 关爱学生成长

走进学生心灵 关爱学生成长

走进学生心灵关爱学生成长苏霍姆林斯基说:“培养人,首先就要了解他的心灵,看到并感觉到他的个人的世界。

”因为没有心与心的沟通,就没有爱的琼浆玉液去滋润学生的心田,学生心灵中的种子就会干枯,更不会发芽、茁壮成长。

许多事实告诉我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核心是一个“爱”字,情感因素运用得好,可使教育成功。

师生间纯洁高尚的情感之花必将结出纯洁高尚之果。

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建立融洽、和谐、宽松的教育氛围,不仅可以加快教育进程,而且能提高教育效果。

一、尊重、信任学生,让每个学生心中都充满阳光尊重学生就是尊重学生的人格。

师生的关系建立在平等的起跑线上,拉近学生、老师的距离,起到更有效的教育效果。

例如:师生谈话不要带有讽刺、挖苦性;语调要亲切,声音不能太高,给学生营造良好的谈话气氛;若学生有心事要说,教师要认真倾听,帮助分析事情的对与错,使他们对此事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记得我所任教过的班级中有一个同学,他是班里出了名的捣蛋大王。

别人打架他会拍手称好,爱打架骂人,故意损坏公物,同学们都怕他。

有一次他把学校办公楼的玻璃给踢坏了,于是我单独跟他谈话。

他看着我说:“我说了你也不会相信。

”我对他说:“你先说说看,你不说,我怎么相信你呢?”他就把事情的原委都告诉了我,这事还真不能全怪他,于是,我妥善地处理了这件事。

我有空还经常与他谈心,使他意识到老师对他和对其他同学是一样的,老师相信他、尊重他,渐渐地他与同学能和睦相处了,也能经常为班级做好事。

信任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力量,能树立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崇高威望。

信任的实质是尊重和宽容。

教师不仅要尊重每个学生,欣赏每个学生的存在及其优点,还要宽容每个学生的缺点。

对于老师们来说,欣赏学生的优点很容易,宽容学生的缺点则是很难。

对于一些学习差、表现差的学生,老师总爱板着一副严格的面孔管理学生,不信任他们;对于学生的缺点,常常当面严厉批评,甚至讽刺挖苦,似乎只有这样,才有助于学生改正缺点、追求进步。

家访——触动孩子心灵的一把钥匙(班主任教育案例)

家访——触动孩子心灵的一把钥匙(班主任教育案例)

家访—触动孩子心灵的一把钥匙班主任教育案例一什么样的教育才能触动孩子的心灵?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请你记住: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

" 要做到对每一个学生关怀备至虽然难,但不是做不到。

很多老师对孩子非常关心爱护,他们关心孩子的日常生活、课外活动、课堂学习效果;关心他们的交友情况、安全问题、兴趣爱好。

很多时候,老师的关心甚至超过他们的父母。

但是,真正能够触动他们的灵魂却不容易,外界的诱惑很多,随便一个就可能摧毁老师所付出的艰苦努力。

孩子作为不同的个体,他们的情感触动点是不一样的,作为班主任,要使一颗颗心灵健康成长,只有采取不同的教法才能在实践中获得成功。

案例经过小何是我班一个特殊的男生,中等个子,浓眉大眼,脸上长满青春痘,脑瓜子较聪明,但性格偏内向,平时少言寡语。

初一的时候,他表现很不错,每天都能按时上学、回家;也积极参与班上的活动,虽然不是最突出的,但也看得出,他一直在努力地融入我们班。

因为他从不与同学发生争执,同学们与他相处也都挺好。

但到了初二,他开始变得抗拒学习。

第一次没来上课,家长给老师打电话说,孩子脸上的青春痘发痒,要带他去医学院看医生。

我深信不疑,嘱咐家长注意孩子平时的饮食。

直到下午上课他还没回校,再打电话去,家长说孩子要输液,可能要连续几天。

想着医生都这样要求了,那得遵守医嘱吧,还宽慰家长,等他回来老师再安排同学和科任教师给他补补课。

三天之后,小何回学校上课了,老师和同学给他补了漏下的内容,一切如常。

第二次没来上学,是上早自习的老师发现并告知了作为班主任的我,我立刻给家长发了短信,过了近十分钟,家长都没回信息,我赶紧打了家长电话,他妈妈说,估计孩子在家睡过头了,她和孩子爸爸都没在家,家里也没电话,说她立刻回家去看看是咋回事,半个小时后,他妈妈打电话说,孩子感冒了,头疼且发烧,先送孩子去看下医生,拿了药再来。

之后两天,孩子都没来学校。

走进学生心灵,打开学生心扉

走进学生心灵,打开学生心扉

走进学生心灵,打开学生心扉学生心灵,是一个娇嫩而又脆弱的存在。

这个心灵承载着学生们的情感、思想和渴望,是他们成长与发展的源泉。

作为教育者,我们有责任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并帮助他们打开心扉,让他们愿意与我们分享他们的所思所想。

要走进学生心灵,我们首先要对他们保持真诚的态度。

学生可以很敏锐地察觉到我们是否真心关心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当我们充满爱和关怀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时,他们会感受到这份真挚的情感,也就更愿意与我们交流。

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

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有着自己独立的思维和情感世界。

我们不能以一棒子打死,要尊重他们的差异,接纳他们的个性。

只有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学生才会更加愿意敞开心扉与我们交流。

我们还可以通过与学生进行深入的沟通,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

有时候,学生可能因为某种原因而不愿意主动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

这时,我们可以主动与他们沟通,关心他们的感受和情绪。

通过与学生的交流,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扰,从而更好地帮助他们。

打开学生心扉,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

有时候,学生可能有一些隐私或者内心的痛苦,不愿意主动分享。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需要保持耐心和细心,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

我们可以通过赞赏和鼓励来激发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在我们心中的重要性,从而更愿意与我们敞开心扉。

最重要的是,我们要给予学生真正的关爱和理解。

学生们往往需要的不仅仅是知识的灌输,更需要的是情感上的支持和理解。

当他们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我们要同情他们的处境,给予他们安慰和支持。

通过这种关爱与理解,我们可以建立起师生之间的信任和亲近,让学生们愿意将心灵敞开,与我们紧密相连。

走进学生心灵,打开学生心扉,需要我们与学生建立起真诚、尊重、关心和理解的关系。

当学生感受到我们内心的温暖和关怀时,他们会主动与我们分享他们的所感所想。

这不仅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让我们成为他们值得依赖和信任的人。

教师润泽心灵心得体会

教师润泽心灵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自己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任。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不断探索、实践,力求用心灵去润泽学生的心灵。

在这个过程中,我收获颇丰,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关爱学生是润泽心灵的基础。

教育是心灵的交流,教师要以爱心去对待每一个学生。

在课堂上,我关注学生的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需求。

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我给予他们鼓励和支持,让他们感受到温暖和关爱。

在课下,我关心学生的生活,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关爱学生,我逐渐发现,他们心中的种子正在悄然生根发芽。

其次,尊重学生是润泽心灵的关键。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拥有自己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

作为教师,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包容他们的不足,鼓励他们发挥特长。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尽量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让他们在互动中展示自我,实现自我价值。

同时,我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鼓励他们敢于质疑、敢于创新。

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学生的心灵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提升。

再次,激发学生兴趣是润泽心灵的重要途径。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

我努力寻找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将枯燥的知识点融入生动有趣的故事、游戏、实验等活动中,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同时,我还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鼓励他们参加各类社团活动,拓宽视野,丰富内心世界。

此外,自我提升是润泽心灵的动力。

作为一名教师,我要不断学习、成长,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我积极参加各类培训,向优秀同行学习,汲取他们的教育教学经验。

同时,我还注重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自我提升,我更加坚定了教育的信念,更加热爱教育事业。

总之,教师润泽心灵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我们用心去做。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关爱学生、尊重学生、激发学生兴趣、自我提升,让每一个学生的心灵得到滋养,茁壮成长。

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去润泽学生的心灵,他们一定会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为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走进学生心灵,关爱学生成长

走进学生心灵,关爱学生成长

走进学生心灵,关爱学生成长为了走进学生心灵,我们需要关爱学生成长。

XXX曾经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

”因此,教师需要奉献纯洁的教育爱,成为孩子们的良师益友,才能让孩子们爱上自己的课堂,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接下来,我将分享一些关于如何走进学生心灵,以及如何关爱学生的成长的个人认识。

首先,尊重信任学生是育人的前提,也是建立民主平等师生关系的必要条件。

在教学工作中,我们应该首先尊重学生的人格,不要讽刺、责难或体罚学生。

我们应该用平等的心态对待每一个学生,用尊重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

教师需要允许孩子出差错,不要轻易地指责批评,要多点宽容,多一些像“没关系,下次加油”,“老师相信你能行”,“你进步了”的安慰。

我们需要多看到孩子的努力,用情感保护孩子敏锐的自尊心。

因此,我在上课时特别注意面向全体学生,对他们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尊重他们的独立人格,给予每位学生参加研究活动的机会。

在课堂上,我经常采用开火车、男女生比赛、小组评比等形式来提问和进行计算练。

同时,我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让每个学生在回答完问题后都有一种成就感,特别是那些后进生。

在他们答对题时,我会对他们进行及时的肯定和鼓励:“你真棒!”“很好!”然后让全班学生把掌声送给他。

这些赞赏的话语就像一缕春风,温暖着孩子的心灵。

其次,我们需要一视同仁地对待学生,不歧视后进生,保持公平和公正。

无论在哪方面,我都不歧视任何一个学生。

当然,如果学生犯了错误,我们需要及时帮助他改正,育人与教学并重。

在我的班里,有一个小女孩,长得特别可爱,但是她上课不爱动脑筋,也没有仔细读题的惯,所以数学成绩特别差。

但我并没有放弃她,我总是很亲切地叫她小乖乖,经常请她起来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一开始,同学们总是会哄堂大笑,但我制止了他们,并叫他们要尊重她的人。

后来,她只要是会的题目就会积极地举手回答了。

我会及时地表扬她:“回答得很好,你近来比以前用功了,所以进步了,老师相信你还会表现得更好。

用心教育用爱心滋养学生的心灵

用心教育用爱心滋养学生的心灵

用心教育用爱心滋养学生的心灵用心教育,用爱心滋养学生的心灵教育是一项伟大的事业,更是一种责任和使命。

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用心去教育学生,用爱心去滋养他们的心灵。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有理想、有爱心、有责任感的新一代。

一、用心教育用心教育是指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将心思、精力和热情都投入到学生身上,全身心地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和品德。

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引导和培养。

教育者应该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兴趣和潜力,通过因材施教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同时,教育者还应用心去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塑造学生积极向上、乐观向善的品格。

二、用爱心滋养学生的心灵学生的心灵需要用爱心来滋养。

爱心是一种包容、理解、关怀和鼓励的情感。

教育者要倾听学生的心声,关注他们的情感需求,给予他们足够的关怀和理解。

在遇到困难或挫折时,用温暖的爱心给予学生鼓励和支持,帮助他们树立起自信心和勇气,克服困难,战胜挫折。

同时,教育者还应该用爱心来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培养他们积极健康的人格,使他们在社会中能够理解他人、尊重他人、帮助他人。

三、教育的力量用心教育和用爱心滋养学生的心灵,不仅仅是为了学生的个人发展,更是为了社会的进步和和谐。

教育的力量是巨大的,它能够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也能够改变整个社会的面貌。

教育者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和正确的判断力,善于发现和培养学生的优点和特长,引导他们发挥自己的潜力。

只有每个人都能够发挥自己的优势,才能够形成一个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社会。

四、共同努力用心教育和用爱心滋养学生的心灵需要教育者和家长共同努力。

学校和家庭是学生成长的两个重要环境,只有学校和家庭的紧密合作,才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

学校应该与家庭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和需求,与家长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家长应该积极参与学校的教育活动,给予学校足够的支持和配合。

只有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才能够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

用爱触动孩子的心灵

用爱触动孩子的心灵

用爱触动孩子的心灵摘要:教师对学生真挚的爱可以产生巨大的感召力和推动力,它不仅能激发学生积极向上,而且影响着学生的智力、情感和个性的发展。

情感教育是教育的核心。

教师只有真正地思学生所思,想学生所想,缩短师生距离,增进师生沟通,才能触动孩子的心灵,提高教育的质量,从而培养出有个性、有发展、有创新的学生。

关键词:爱;触动;孩子;心灵;作为一名教师,三尺讲台给了我太多的教育体验和情感经历。

我深深体会到,只有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情感教育,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只有对学生付出爱,才能收获成功。

下面谈谈我的教学点滴。

一、关注每一个学生(一)师生之间要有和谐的情感共鸣教育的过程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而情感交流的纽带便是老师对学生的爱,因此师生之间要有和谐的情感共鸣。

教师对学生真挚的爱可以产生巨大的感召力和推动力,它不仅能激发学生积极向上,而且影响着学生的智力、情感和个性的发展。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妙就在于如何爱你的学生,因为爱有一种神奇的力量。

”(二)师生之间要有和谐的情感共鸣多年来,我在自己的工作实践中,把爱倾注在了每个孩子身上。

教学中始终是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鼓励孩子,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让每个孩子都有展示自己和表现自己的机会,让每个孩子得到成功的喜悦,并得到最大发展。

二、关注特殊学生(一)爱心是最珍贵的伴随着新学期的开始,我接任了四年级的语文教学,孩子们个个朝气蓬勃,围在老师身边叽叽喳喳说个不停,与别的孩子不同,我班的李贤彬同学却总是站在角落里胆怯地默默地注视着大家,流露出羡慕的眼神。

课堂上当孩子们争先回答问题时,他的小手举起又放下。

这时,当我向他投去鼓励的目光时,他却躲避着又把头低下了。

为了让这个心事重重的孩子敞开心扉,我主动与他谈心,知道他从小患有口吃,他怕同学笑话,所以不敢讲话。

了解到这一情况,我一方面查阅了有关书籍,一方面做家长和孩子的工作,让他们口吃不是顽疾,只要消除恐惧心理,增强自信心,加上适当的练习,是可以改正的,于是课上课下我对他进行感情投入,课堂上我用眼睛及时与他交流,给他投去希望鼓励的目光,看到他试着举手发言了,我立即投去赞许欣赏的目光。

走进学生心灵,关爱学生成长

走进学生心灵,关爱学生成长

走进学生心灵,关爱学生成长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

”教师只有奉献纯洁的教育爱,走进孩子们的心灵,成为孩子们的良师益友,才能使孩子们爱上自己的课堂,提高教学质量。

下面,我就针对如何走进学生心灵,怎样关爱学生的成长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尊重信任学生。

尊重信任学生是育人的前提,是建立民主平等师生关系的必要条件。

在教学工作中,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

不讽刺、责难、体罚学生,用平等的心态对待每一个学生,用尊重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

教师要尊重孩子的人格,允许孩子出差错。

不要轻易地指责批评,要多点宽容,多一些像“没关系,下次加油”,“老师相信你能行”,“你进步了”的安慰。

要多看到孩子的努力,用情感保护孩子敏锐的自尊心。

因此,现在我上课时特别注意面向全体学生,对他们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尊重他们的独立人格,给予每位学生参加学习活动的机会。

课堂上的提问、计算练习经常采用开火车,男女生比赛,小组评比的形式。

针对不同的学生,我采取不同的方法,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让每个学生在回答完问题后有一种成就感,特别是那些后进生。

在他们答对题时,我对他们进行及时的肯定和鼓励:“你真棒!”“很好!”然后让全班学生把掌声送给他。

这些赞赏的话语就像一缕春风,温暖着孩子的心灵。

我班里有个小女孩,长得特别可爱,可是她上课不爱动脑筋,又没仔细读题的习惯,所以数学成绩特别差,可是我并没有放弃她。

我总是很亲切的叫她小乖乖,上课时经常请她起来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一开始,只要我一喊她的名字,同学们就哄堂大笑,我制止了他们,并叫他们要尊重她人。

后来,她只要是会的题目就会积极的举手回答了,我便及时的表扬她:“回答的很好,你近来比以前用功了,所以进步了,老师相信你还会表现地更好。

”她便会露出开心的笑容。

二、一视同仁地对待学生教师爱学生,就要对学生公平,公正,“一碗水端平”,不歧视后进生。

无论在哪方面,我都不歧视任何一个学生。

教育的本质是心灵教育,是一棵树的作文立意

教育的本质是心灵教育,是一棵树的作文立意

教育的本质是心灵教育,是一棵树的作文立意教育是一棵树,根深蒂固,枝繁叶茂,而心灵教育正是这棵树最为重要的根。

教育的本质并非仅仅是传授知识,培养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心灵,塑造学生的品格。

只有在心灵教育的滋润下,学生才能茁壮成长,成为有担当、有情怀、有理想的人。

首先,心灵教育是教育的灵魂。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才,而人才的本质是心智的升华。

我们需要培养的不仅是学生的大脑,更是学生的心灵。

正如一棵树需要阳光和雨露来滋养根系一样,学生的心灵也需要真善美的滋养,才能茁壮成长。

心灵教育是教育的灵魂,是教育事业永恒的追求。

其次,心灵教育是塑造学生成长的基石。

在知识和能力的培养之外,心灵的培养同样至关重要。

一个人的品德、态度、情感,决定了他的成长轨迹。

心灵教育是对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是为学生立身处世的道德准则,是为学生的人格塑造的基石。

再次,心灵教育是对学习的动力源泉。

心灵的丰富与深厚,是学习的源头和动力的源泉。

唐代文学家韩愈曾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体现了思维和学习的关系。

只有在心灵富足的情况下,学生才能有足够的动力去学习,去探索,去创新。

在心灵教育的熏陶下,学生才能时刻保持学习的热情,不断超越自我,不断前行。

最后,心灵教育是引领学生走向成熟的导航仪。

在现代社会,道德沦丧、人心浮躁的现象屡见不鲜。

重视心灵教育,就是要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奋斗理想。

只有将心智和品德完美结合,学生才能真正变得内心强大,品格力量,走向成熟,走向成功。

总之,教育的本质是心灵教育,正如一棵树的根系一样,扎根于学生的内心深处,为他们提供了养分和支撑。

只有在心灵健康、学生快乐成长的环境下,教育事业才能茁壮成长,成就辉煌。

在未来的教育实践中,让我们更加关注心灵教育,将其作为教育的本质来理解,以此来引领学生茁壮成长,实现美好未来。

用心倾听,走进学生心灵 走进学生的心灵

用心倾听,走进学生心灵 走进学生的心灵

用心倾听,走进学生心灵走进学生的心灵摘要:教育是雕塑心灵的艺术,真正的教育必然是从心与心的对话开始的,而心与心的对话又是从真诚的倾听开始的。

本文阐述了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必须学会尊重学生,倾听学生的呼声,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让灵魂和灵魂激荡,才会收到最佳教育效果的现代教育理念。

关键词:教育倾听尊重和关怀2008年8月31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明确提出:“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立德树人,首先要立“师德”。

“师德”是教师素质的灵魂,即“师魂”,师爱是师德的核心。

一、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倾听与应答的过程,倾听受教育者的叙说是教师的道德责任。

我国著名心理学家黄月霞指出,倾听是有效沟通所必备的元素,它是一种接纳的心底语言。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渴望别人尊重的愿望。

教育是雕塑心灵的艺术,真正的教育必然是从心与心的对话开始的,而心与心的对话又是从真诚的倾听开始的。

作为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就必须尊重学生,倾听学生的呼声,了解学生的疾苦。

教师在学生面前学会了倾听,就能够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

学生们就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尊重和关怀。

他们就愿意把自己的想法、愿望、要求、困惑告诉你,求得老师的关怀和尊重,求得老师的宽容和理解,求得老师的帮助和解释。

这个时候所进行的交流,就是心与心的交流,就是灵魂和灵魂的激荡。

在我所教的2008届学生中,有一个性格比较古怪的男生,他学习勤奋,争胜心强,家长对他的期望值很高,从高一开始,他的心理压力就很大。

高一开学一个月后,学校组织第一次月考,他忘我地复习,甚至在学校开秋季运动会时,他也在班里复习功课,国庆节放假期间,他也在家里认真学习,基本不出门,在月考成绩出来后,他的成绩居全班第一名。

一开始,我并没有过多地注意他,因为刚开学一个月,对他的了解还不够深。

以后通过与他的家长接触逐步了解到,他的家人过于看重成绩,而且仅仅看重考试成绩,常常给他讲考试不好没脸见人,这样无形中给学生施加了比较大的心理压力。

触动孩子的心灵——试谈小学德育的实效性问题

触动孩子的心灵——试谈小学德育的实效性问题

触动孩子的心灵——试谈小学德育的实效性问题发布时间:2021-03-19T09:24:44.787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3期作者:刘丽[导读] 教育的进步让德育逐渐被重视起来,成为了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教学部分。

刘丽东胜区华研滨河小学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 017000【摘要】教育的进步让德育逐渐被重视起来,成为了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教学部分。

小学生正处于发展的重要阶段,对于事情的解决办法和态度受外界的影响很大,所以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道德引导,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促进学生树立积极正确的人生态度。

然而,一些小学德育工作存在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教师要不断学习教学策略,走进学生的内心,触动学生的心灵引起共鸣,促进教学的有效进行。

本文将主要对于小学德育的实效性问题进行讨论。

【关键词】小学教育德育实效性教学策略【正文】素质教育的进行,让原本只注重文化知识教学转为了综合素质教学。

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越来越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关注点。

为了对学生进行高效的德育,教师必须采用丰富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道路。

德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对小学生开展德育工作有利于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培养良好的社会风气。

教师要不断探索德育方法,创新策略,提高小学德育的实效性。

一、将德育与文化知识相结合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地方,不仅要教学生科学文化知识,还要让学生懂得更多的思想道德知识,促进学生的全方面发展。

为了更好地将德育贯彻到学生们的日常生活,教师可以把德育与日常的文化知识教学相结合起来。

在进行知识内容教学时,找到切入点,自然的将学生引导到道德教育方面,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教师可以将德育与语文课文内容想结合。

以小学语文课本当中的“乡下人家”为例,这篇文章描述了乡下人家的美丽景色,洋溢着自然和谐的农家气氛。

在讲述完这篇文章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来想一想,乡村的景色与城市的景色有哪些不同?为什么城市的环境没有乡村的环境好呢?这就引发了学生的思考,城市的高楼大厦,工厂的建设都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要触动学生的心灵]触动孩子心灵的教育
转眼之间,我担任班主任工作已满6年了,其间有欢笑,有泪水,但我最大的感受,则是充实,这一点可能是没当过班主任的老师无法
体会到的。

管理班级,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它不仅需要爱心、耐心与细心,也需要创造,因为,你面对的是几十个充满创造力的孩子。

而且,
随着社会的发展,孩子们的问题似乎也越发多了,而社会也要求我们
教育出充满创造力,有个性的学生。

因此,我们班主任的班级管理也应富于创造性。

我下面就想谈一谈自己在管理班级上的一些自认为有些创造性的管理方法。

一、“笼络”军心捕捉时机
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教育契机是经常出现,又稍纵即逝,要及
时利用,否则错过时机,效果就大打折扣。

需要班主任要有敏锐的“眼”,善于发现;迅急的‘手’,善于捕捉;要有睿智的“脑”,善于思考;要有勤快的嘴,善于鼓动;要有灵活的脚,善于走进学生之中。

比如:学期伊始,就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时机,新环境,新面貌,学生在内心深处,都有一种积极向上的愿望,希望一切从新开始,希望自己在新的学期经
过努力,赢得老师的好感和信任,特别是新接一个班级的时候,不管这个学生原来成绩多么糟糕,思想多么落后,她都会萌发出一种“一切重
新开始的愿望”,他会时时告诫自己,不要重犯原来的错误,这一次我一定要好好学习的心理,对自己的未来充满新的希望和信心时,作为
班主任,就要掌握学生心理,适时的给予学生相应的鼓励及自信心的
培养。

同时也是老师走进学生心中的最佳时机。

俗话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对于老师来说,首先要先走进学生的眼中,新接06幼一班时,有的同学“欲说还休”,有的同学,话未出口,脸先红;李珂茵同学“我不行”三个字挂在嘴边,为唤起学生的热情,我在学生入校军训时给全体同学讲话的第一句话就是:不管你们原来学习优秀,成绩卓越;还是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

在老师眼中,你们都是最优秀的,我们师生双方今天开始交往,一切从今天开始。

第一抬头、挺胸,告诉别人,我是最棒的。

没有人了解你的过去我只看重你的现在,我首先做了一个抬头挺胸的动作,以及脸上无限自信的表情,同时做了一个上提的手势。

整个军训我只要一挑眉毛,一扬脸,学生立即心灵神会,整个军训我的眼睛没有离开学生的身影。

激发了学生的自信心。

第一天军训,倒下两个学生,一个晕倒,一个癔病,忙的我跑前跑后,我在操场上备足了
开水、药品。

时刻留意着学生细小的脸部表情的变化。

这个时候的关心不带丝毫演戏的成分,。

但也是这一份真情,感动了许多学生。

周记中有人写到:老师身上有一股正义的力量,牵引着我们。

军训会操,拿了第一名的优秀成绩,这是教官的力量所在,但也让我这个班主任成
功的走进了学生的心中。

二、感动军心自我教育
每周一次的主题班会,相信每个班主任都积累了很多的经验。

都有自己的一套常规管理办法,但怎样赋予它全新的内涵,让理论的东
西生动起来,活起来,让班会起到实质的作用,起到持久的效果,深入
人心,要靠班主任的智慧管理。

带班主以来,我设计了很多别开生面的主题班会。

06年的圣诞节,刚好是周一,之前我告诉学生,表现好的学生圣诞老人会有礼物赠送,学生一听,可能感觉很幼稚,哈哈大笑。

我本意是每人送上一句祝福语,可天天罗嗦,谁听呢?想了又想,周日晚
上10点多,我开始动手为每个同学写一句话,因为没准备彩纸,就用
笔记本纸,用别人送我家鲜花没被扔掉的包装纸,和现成的彩带,在我上大学的侄儿的帮助下,开始行动,我特意选了三种浪漫而又漂亮的
颜色,白金色、紫色、粉红色。

非常漂亮。

包装成象‘九心巧克力’的大小的样子,而且每个用胶带粘上学生的名字。

在周一班会上,我一个个摆放在讲台上,五颜六色,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眼球,一片奇怪声“干啥呢”“这是啥”?我首先向学生祝福,“圣诞快乐”,然后让学生猜一猜,里面是什么!第一轮:我送每个学生礼物,让学生任意挑选。

第二轮:让每个学生按照礼物上的名字送出去,并要说声“我送你一个小礼物,圣诞快乐。

”收到的说声“谢谢。

”这样每个学生送出一个礼物,再收回一个礼物。

这时的同学们已是迫不及待,急于想知道里面是什么。

我让互送礼物的三个三个站在一起,并引导学生,欲先得之,
必先欲之。

要想得到,就要先付出,并引导学生今天护送礼物的三个学生,结成学习上的对子,生活上的对子,彼此是互帮互助的好朋友。

然后让迫不及待的学生打开了礼物。

是一块金丝猴奶糖和一句话。

第三轮:请按纸条上的内容进行今天的班会:我观察到:学生特别认真,小心翼翼解开彩带,打开包装纸,开始品味那一句话,看过后,有的同学又悄悄包装成原样,很珍贵的收藏起来,我告诉同学们,把糖吃了吧。

但有的坚持说舍不得,接着效果出现了,范福娟主动走上了讲台,对我鞠躬说“老师圣诞快乐。

”我看了看她的纸条,上面写着“请给家人打个电话并说节日快乐”。

接着同学们一个个主动上来,这是以往没有的现象。

针对刚吵过假的尚静云写着“请在今天的班会上和你不说话的同学主动握个手”;针对对父亲抱着很大成见的刘美子写着回去给爸爸说“爸爸辛苦了”;给小盼写着“请讲述我和妈妈的故事”,这次班会学生特别主动,有的是泪流满面,班会持续了将近两节课,或许学生不知道我为礼物而煞费苦心的心情,但班会成功的触动了学生的心灵,对女生班中小心眼,勾心斗角的情况进行了积极的引导,和以后产生的效应让我管理班级事半功倍,我坚信触动学生的内心深处,从思想上改变一个人,会让平凡的教育生出不平凡的教育效果。

三、耐力较真师生同心
思想教育不可操之过急,要有转化进生的责任感,教育不是一日之功.要反复讲,反复督促。

对于性格叛逆,又什么都不感性趣的学生,唯有付出耐心,付出关爱。

对于拖沓的田静,我每天早上6点40给她打个电话,总是提醒她该上课,她总是“老师知道”。

到后来逐渐变成“我已经起来了”。

这情况一直持续了三个多月,没先感动学生,却先感动了家长,在第二学年,这个学生基本没有迟到,偶尔还有,但到下学期,已完全改善过来。

最终从内心深处克服了迟到的毛病。

对于任性错误不断的学生,我们应锲而不舍,和学生比比耐力,狭路相逢勇者胜,当她拗不过你时,会被老师的一片诚心所动,要让学生知道,老师是为了她自己,学生也就会从内心深处迸发出自身的动力,慢慢会改变过来。

在学期末,恬静获得进步最快的学生,她表面好像不在乎,但到家以后,就向父母陈述了一切。

这是她初中三年过后,自从家中变故以来,得到的唯一奖励。

不断向父母说,要是:“我初中老师象张老师那样,相信我肯定学习很好。

”当一个老师真真正正走进学生心中,学生会进行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自我管理。

相信每个学生都形成一股合力时,班级会爆发出强大的凝聚力。

在04级和06级每次运动会、篮球比赛中,学生有平时教育的积淀,学生都非常团结,在老师的鼓动和学生的配合下,师生共进共退,每次都取得很好的成绩,两届连获三年篮球冠军,运动会次次前三名。

班级凝聚力极强。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教师在接手新的班级后,必须要付出大量的心血,才能有效地完成班主任工作。

对于一个班级,
各班有各班不同的情况,再多再好的技巧也要符合班级学生特点,依
托于最基本的班级常规管理不管何时都要以爱动其心,以严格的班级
管理导其行,在这基础之上加以教育的技巧才是事半功倍的教育方法。

相信经过长期的努力,大胆的积累,最终形成质的变化,心灵深处的认同,达到自我约束和规范作用,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产生对班级
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使学生彰显优点,淡化缺点,达到自我教育的作用。

内容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