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造工岗位作业指导书(通用版)
铸造工岗位作业指导说明书

5.1.1.1 作业前检验和准备
检验天然气系统,确保正常。
铸造机轨道上和周围无凝铝。
检验空气压力正常,开启铸机检验运转正常,涂刷脱膜剂。
检验打印装置正常。
开启检验浇包正常,安装好浇包上方调眼钎子。
准备好不少于 5 根堵出铝口塞杆、钎子和渣炉、渣箱、浇包放铝箱和钢丝绳等。
首次使用或者间隔 2.5 小时后使用铸模分配器必需进行预热烘干。
5.1.1.2 浇铸打渣作业
得到班长指令,开启铸机、浇包,并放好放铝箱周围围栏,严禁一切人员入圈。
卸下出铝塞杆限位铁件,拔出塞杆,用钎子将石棉套拔掉并用力向炉眼内捅通,使铝水
流出,快速用带有石棉套塞杆将眼堵住,放上限位。
调整出铝塞杆,让铝水从塞头下平稳流出,注意预防铝液飞溅。
待长流槽到液位适中,调整流槽出铝口,使铝液进入浇包,然后进入分配器进行铸锭。
调整铸机转速、铝液流量使铝锭合格为止。
用渣铲立即将铸模内铝液面上渣子打净,并将渣子打到渣斗内,预防渣子飞溅。
当铝锭运转到打印位置时,投入打印装置。
若遇紧急停机,快速堵眼,指挥天车挪移浇包下放铝箱。
浇铸结束后,清理出铝口,用准备好塞杆堵眼,安好限位铁件,确定堵眼后不渗铝、不
漏铝,不然重新堵眼。
当最终一块铝锭打印完后,即将停下打印装置。
浇包下放铝箱内吊出铝块不得超出200 ㎏,且加入炉内。
残渣装入渣箱内,联络叉车送
往电解工区,石棉套、灰土等杂物严禁放入渣箱内。
铸造作业指导书

铸造作业指导书一、引言铸造是一种重要的制造工艺,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为铸造作业提供详细的指导和规范,以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二、作业准备1. 确定铸造材料和工艺:根据产品要求和设计图纸,选择合适的铸造材料,确定铸造工艺和参数。
2. 准备模具和模具设备:根据产品要求制作模具,确保模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准备熔炼设备和材料:准备熔炼炉、熔炼材料和辅助材料,确保熔炼过程的安全和稳定性。
4. 准备铸造设备和工具:准备铸造设备和工具,包括铸造机床、浇注设备、清理设备等,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操作的便捷性。
三、作业流程1. 模具准备:将模具安装在铸造设备上,并进行调整和检查,确保模具的正确性和稳定性。
2. 熔炼准备:将熔炼炉加热至适当温度,将熔炼材料加入炉内,并进行熔炼过程控制,保证熔炼材料的质量和温度。
3. 浇注准备:将熔炼好的金属液倒入浇注设备中,确保浇注设备的密封性和稳定性。
4. 浇注操作:根据产品要求和设计图纸,将金属液倒入模具中,控制浇注速度和浇注时间,确保铸件的质量和形状。
5. 冷却处理:将铸件放置在适当的冷却设备中,进行冷却处理,以提高铸件的强度和硬度。
6. 清理和整理:清理铸件表面的氧化物和杂质,进行必要的修整和整理,以提高铸件的外观和尺寸精度。
7. 检验和测试:对铸件进行必要的检验和测试,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测量、材料分析等,确保铸件符合产品要求和标准。
四、作业安全1. 安全防护:在铸造作业中,必须佩戴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护眼镜、防护手套、防护鞋等,以保护作业人员的安全。
2. 熔炼安全:在熔炼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熔炼温度和熔炼材料的投入量,避免熔炼材料的溅出和喷溅,确保熔炼过程的安全。
3. 浇注安全:在浇注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浇注速度和浇注时间,避免烫伤和溅射,确保浇注过程的安全。
4. 设备安全:定期检查和维护铸造设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五、作业质量控制1. 模具质量控制:对模具进行严格的检查和调整,确保模具的准确性和稳定性,避免模具产生缺陷和变形。
铸造作业指导书

铸造作业指导书一、任务概述铸造作业指导书是为了指导铸造工作人员进行铸造工艺操作而编写的一份详细指南。
本指导书旨在确保铸造作业的安全、高效和质量,提供全面的作业流程和操作要点,匡助工作人员正确理解和掌握铸造工艺,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二、作业环境和安全要求1. 作业环境:铸造作业应在洁净、通风良好的车间内进行,确保作业区域干燥、无杂物,并配备必要的工艺设备和工具。
2. 安全要求:铸造作业人员应穿戴符合安全要求的防护服装和个人防护装备,遵守相关安全操作规程,如佩戴安全帽、护目镜、耳塞等。
三、铸造工艺流程1. 原材料准备:a. 确认所需铸造材料的种类和规格,并进行材料检验。
b. 根据产品要求,准备合适的砂型材料、熔炼金属和添加剂。
2. 砂型制备:a. 根据产品的形状和尺寸,选择适合的砂型制备方法,如湿型、干型等。
b. 按照砂型制备工艺要求,进行砂型制备,包括砂型料配比、砂型捣实、模具制作等。
3. 熔炼和浇注:a. 根据产品要求,确定合适的熔炼设备和工艺参数。
b. 将铸造材料加热至熔化温度,并进行熔炼处理,如脱气、除杂等。
c. 按照浇注工艺要求,将熔融金属倒入砂型中,确保浇注过程的稳定和均匀。
4. 冷却和清理:a. 铸件冷却时间根据产品要求进行控制,保证铸件的组织和性能。
b. 铸件冷却后,进行清理和修整工作,如去除砂壳、切割余料等。
5. 检验和质量控制:a. 进行铸件外观质量检验,如表面光洁度、尺寸偏差等。
b. 进行金相组织检验,确保铸件的组织结构符合要求。
c. 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如抗拉强度、硬度等。
d. 根据检验结果,进行质量控制,如返工、修正工艺参数等。
四、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1. 操作要点:a. 严格按照工艺流程进行操作,确保每一个环节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b. 根据产品要求,合理控制砂型湿度和熔炼温度,避免砂芯破裂和铸件缺陷。
c. 在浇注过程中,保持浇注速度和压力的稳定,避免气孔和夹杂物的产生。
铸造作业指导书

铸造作业指导书1. 引言本作业指导书旨在为铸造作业提供指导和帮助,确保作业的安全和效率。
本指导书适用于所有从事铸造作业的人员,包括操作人员、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2. 作业准备在进行铸造作业之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 确定要使用的铸造材料和设备;- 了解铸造工艺和操作步骤;- 确保作业场所清洁、整齐,并具备必要的安全措施;- 准备所需的安全装备和工具。
3. 作业程序进行铸造作业时,应按照以下程序进行:1. 准备原材料和设备:- 确保原材料的质量和数量符合要求;- 检查设备的完好性和工作状态。
2. 安装和调整设备:- 按照设备说明书进行安装和调整;- 确保设备的稳定性和正常运行。
3. 准备铸造模具:- 检查模具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清洁模具并涂抹防粘剂。
4. 准备熔炉:- 按照操作规程点火和预热熔炉;- 加入所需的铸造材料。
5. 进行铸造:- 控制熔炉温度和铸造速度;- 确保铸造材料充满模具并均匀分布。
6. 冷却和固化:- 将铸造件置于适当的冷却设备中;- 等待铸造件完全冷却和固化。
7. 拆卸和清洁:- 将铸造件从模具中取出;- 清洁铸造件并进行必要的检查。
4. 安全注意事项在进行铸造作业时,务必注意以下安全事项:- 穿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如防火服、安全眼镜和手套;- 避免操作过程中的火源和明火;- 注意熔炉和模具的高温,避免烫伤;- 根据操作规程正确操作设备;- 遵守作业现场的安全规定和指示。
5. 总结本作业指导书提供了铸造作业的指导和帮助,包括作业准备、作业程序和安全注意事项。
在进行铸造作业时,务必遵循操作规程和安全要求,确保作业的安全和质量。
注意:本指导书仅供参考,具体操作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决策。
铸造作业指导书

铸造作业指导书一、概述铸造是一种将熔化的金属或合金注入到模具中,通过冷却凝固形成所需形状的工艺过程。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提供一份详细的铸造作业指导,以确保铸造工艺的高质量和安全性。
二、作业准备1. 准备工具和设备:包括熔炉、铸造模具、熔化金属的容器、金属浇注杆、浇注系统、冷却设备等。
2. 检查模具:确保模具完整、干净,并进行必要的修复和维护。
3. 清理工作区域:确保工作区域干净整洁,清除杂物和危险品。
三、熔炼金属1. 将所需金属或合金按照配方准确称量,并将其放入熔炉中。
2. 打开熔炉并调节温度,使金属完全熔化并达到所需的浇注温度。
3. 检查金属液的温度和成分,确保其符合要求。
四、模具准备1. 涂抹模具表面:使用适当的涂料或涂层,确保模具表面光滑且易于脱模。
2. 安装浇注系统:将金属浇注杆和浇注系统安装到模具上,确保其位置准确并牢固。
五、浇注过程1. 准备浇注:将熔化的金属倒入浇注杆,确保金属流动顺畅且无气泡。
2. 浇注金属:将金属缓慢而均匀地倒入模具中,避免喷溅和溅射。
3. 控制浇注速度:根据模具的形状和尺寸,控制金属的浇注速度,以确保充分填充模具。
4. 冷却和凝固:等待金属冷却和凝固,确保模具中的金属完全固化。
六、脱模和清理1. 脱模:待金属完全凝固后,小心地从模具中取出铸件,确保不损坏铸件和模具。
2. 清理:清除铸件表面的氧化物和杂质,可以使用机械或化学方法进行清洁。
七、质量检验1. 检查尺寸和形状:使用测量工具检查铸件的尺寸和形状是否符合要求。
2. 检查表面质量:检查铸件表面是否平整、光滑,无裂纹和气孔等缺陷。
3. 材料分析:对铸件进行材料分析,确保其成分符合要求。
八、安全注意事项1. 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耐热手套、防护眼镜、防护服等,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2. 遵守操作规程:操作人员必须熟悉并遵守相关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指南。
3. 防火措施:确保熔炉周围没有易燃物品,及时处理熔炉中的金属溅射和溅出物。
铸造作业指导书

铸造作业指导书一、任务概述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详细的铸造作业指导书,以匡助工人正确进行铸造作业。
铸造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加工方法,通过将熔化的金属倒入模具中,使其冷却凝固,从而创造出所需的零件或者产品。
本指导书将涵盖铸造的基本概念、工作流程、安全注意事项以及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
二、铸造的基本概念1. 铸造的定义和分类:铸造是指将金属或者非金属材料加热至熔化状态后,倒入预先准备好的模具中,经过冷却凝固后得到所需形状的工艺过程。
根据铸造材料的不同,可以分为金属铸造和非金属铸造两大类。
2. 铸造的工艺流程:铸造的工艺流程包括模具制备、原料准备、熔炼、浇注、冷却、脱模、修整和检验等步骤。
在每一个步骤中,都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以确保产品质量和工作安全。
三、铸造作业流程1. 模具制备:1.1 确定所需产品的设计图纸和规格要求。
1.2 根据设计要求,制作模具的芯型和外型。
1.3 检查模具的尺寸和质量,确保其符合要求。
2. 原料准备:2.1 根据产品要求,准备所需的金属或者非金属材料。
2.2 对原料进行检验,确保其质量符合标准。
3. 熔炼:3.1 将原料放入熔炉中,加热至熔化状态。
3.2 控制熔炉的温度和熔化时间,确保原料彻底熔化。
3.3 检查熔化后的金属液的温度和成份,确保其符合要求。
4. 浇注:4.1 将熔化的金属液倒入预先准备好的模具中。
4.2 控制浇注的速度和角度,以避免产生气泡和缺陷。
4.3 确保金属液填充模具的每一个部份,以获得完整的产品形状。
5. 冷却:5.1 等待金属液冷却凝固,使其成为固态。
5.2 控制冷却时间和冷却速度,以确保产品的物理性能。
6. 脱模:6.1 将冷却凝固的产品从模具中取出。
6.2 检查产品的表面和尺寸,确保其完整和符合要求。
7. 修整:7.1 对产品进行修整和加工,以去除可能存在的缺陷和不平整。
7.2 使用各种工具和设备进行修整,确保产品的精度和质量。
8. 检验:8.1 对产品进行外观检查,确保其表面光洁和无明显缺陷。
铸造作业指导书

铸造作业指导书一、任务背景铸造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加工工艺,用于制造各种金属零件和构件。
为了确保铸造作业的质量和效率,制定一份详细的铸造作业指导书是必要的。
本指导书旨在提供一套标准化的操作流程和要求,以确保铸造作业的顺利进行。
二、作业环境和设备要求1. 作业环境:a. 温度:在铸造作业过程中,室温应保持在20-25摄氏度,以确保金属液体的流动性和凝固过程的稳定性。
b. 通风:作业场所应具备良好的通风设施,以排除金属熔融时产生的有害气体和烟尘。
c. 照明:作业场所应提供充足的照明,以确保操作人员能够清晰地观察和操作。
d. 干净整洁:作业场所应保持干净整洁,避免杂物和垃圾对作业造成干扰。
2. 设备要求:a. 熔炉:应选用适当的熔炉设备,确保金属能够均匀加热至熔点以上,并能够满足所需的熔化温度和熔化时间。
b. 铸型设备:根据零件的形状和尺寸选择合适的铸型设备,确保能够得到满足要求的铸型。
c. 浇注设备:选择合适的浇注设备,确保金属液体能够顺利地流入铸型中,并避免产生气孔和夹杂物。
d. 冷却设备:根据铸件的尺寸和材料选择合适的冷却设备,以确保铸件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冷却到适当的温度。
三、操作流程1. 准备工作:a. 检查设备:确保熔炉、铸型设备、浇注设备和冷却设备的正常工作状态,如有异常应及时进行修理或更换。
b. 准备材料:根据铸件的要求,准备适当的金属材料和辅助材料,并进行必要的预处理,如除杂、除气等。
c. 安全措施:操作人员应佩戴必要的防护装备,如防火服、防护眼镜、耳塞等,确保作业安全。
2. 熔炼金属:a. 加料:根据所需铸件的材料要求,将金属材料按照一定比例加入熔炉中。
b. 加热:启动熔炉,将金属材料加热至熔点以上,确保金属完全熔化,并保持适当的熔化温度一段时间。
c. 熔炼控制:在熔炉操作过程中,根据需要进行温度、压力、时间等参数的控制和调整,以确保金属液体的质量和稳定性。
3. 铸型准备:a. 模具准备:根据铸件的形状和尺寸,选择合适的模具,并进行必要的涂料处理,以保证铸件表面的质量。
铸造作业指导书

铸造作业指导书一、背景介绍铸造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加工方法,通过将熔化的金属注入模具中,使其冷却凝固成为所需的形状。
为了确保铸造作业的质量和效率,制定一份详细的铸造作业指导书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铸造作业的步骤、注意事项和相关数据,以匡助操作人员顺利完成铸造作业。
二、铸造作业步骤1. 准备工作:a. 检查模具的完整性和清洁度,确保模具表面光滑。
b. 准备所需的金属材料,保证其质量和纯度。
c. 准备熔炉和相关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d. 确定铸造作业的工艺参数,包括熔化温度、浇注温度和冷却时间等。
2. 熔炼金属:a. 将金属材料放入熔炉中,加热至熔化温度。
b. 在熔炉中加入合适的熔剂,以提高金属的流动性和浇注性能。
c. 搅拌金属熔液,确保其温度均匀和成份均一。
3. 浇注金属:a. 将熔化的金属熔液倒入预先准备好的模具中。
b. 控制浇注速度和角度,以避免气泡和金属流动不均匀。
c. 注意保持模具的稳定,防止金属溅出和模具变形。
4. 冷却和固化:a. 等待金属冷却和固化,根据工艺参数确定冷却时间。
b. 可以采用冷却剂或者冷却设备加速冷却过程。
c. 确保金属彻底固化后,才干进行后续的处理和加工。
5. 后续处理:a. 将固化的金属件从模具中取出,注意避免损坏金属表面。
b. 进行必要的修整、清理和抛光等加工工序,以提高金属件的质量和外观。
c. 进行金属件的热处理、表面处理或者其他特殊处理,以满足客户的要求。
三、注意事项1. 安全第一:a. 操作人员必须戴好防护用具,包括手套、眼镜和耳塞等。
b. 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操作过程中的人身安全。
2. 温度控制:a. 严格控制金属熔化和浇注的温度,以避免金属质量不合格。
b. 注意金属熔液的温度变化,及时调整熔炉的加热功率。
3. 模具管理:a. 定期检查和维护模具,确保其完整性和清洁度。
b. 根据模具的使用情况,及时更换损坏的模具。
4. 浇注技巧:a. 控制浇注速度和角度,以保证金属流动的均匀性和浇注质量。
铸造作业指导书

铸造作业指导书一、引言铸造是一种重要的创造工艺,用于生产各种金属制品。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提供一份详细的指导,匡助操作人员正确进行铸造作业,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二、作业准备1. 确保操作人员已经接受过相关的培训,了解铸造工艺和安全操作规程。
2. 检查所需的原材料和设备是否齐全,并进行必要的校准和维护。
3. 准备好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眼镜、耳塞、手套和防护服。
三、作业流程1. 准备模具a. 根据产品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模具材料,并进行加工和调整。
b. 清洁模具表面,确保无杂质和污垢。
c. 涂抹模具表面润滑剂,以便于后续的铸造操作。
2. 准备熔炉a. 检查熔炉的燃料供应和温度控制系统,确保正常工作。
b. 将所需的金属原料放入熔炉中,并根据需要添加合适的合金元素。
c. 等待金属熔化,并保持熔池温度稳定。
3. 铸造操作a. 将预热的模具放置在铸造台上,确保稳定和水平。
b. 使用合适的工具将熔化的金属倒入模具中,注意避免气泡和杂质的产生。
c. 等待金属冷却凝固,可以使用冷却剂加快冷却速度。
d. 打开模具,取出铸件,并进行必要的后处理,如修整、清洁和热处理。
四、质量控制1. 检查铸件的尺寸和外观,确保符合产品设计要求。
2. 进行必要的材料化学成份分析和力学性能测试,以验证产品质量。
3. 记录和跟踪每一个铸件的质量数据,以便于追溯和改进。
五、安全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必须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并遵守相关的安全规程。
2. 注意熔炉和铸造台的高温,避免烫伤和火灾。
3. 避免金属溅射和飞溅,确保周围工作区域的安全。
4. 注意金属熔化和冷却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和烟尘,确保通风良好。
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1. 金属熔化不充分或者不均匀:检查熔炉温度和搅拌方式,调整熔炉操作。
2. 模具填充不完整或者产生气孔:检查模具设计和润滑剂使用,调整铸造操作。
3. 铸件尺寸不许确:检查模具和铸造台的精度,调整模具创造和铸造操作。
七、作业总结铸造作业是一项复杂的工艺,需要操作人员具备丰富的经验和技能。
铸造作业指导书

铸造作业指导书一、引言铸造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加工方法,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
为了确保铸造作业的质量和效率,制定一份详细的铸造作业指导书是必要的。
本指导书旨在提供一套标准的操作流程和要求,以确保铸造作业的安全性、稳定性和高效性。
二、作业准备1. 设备准备1.1 确保铸造设备完好无损,如铸造炉、模具、浇注设备等。
1.2 检查设备是否具备必要的安全保护装置,如熔炉温度控制装置、熔炉排气装置等。
1.3 确保设备的操作人员已经接受过相应的培训,熟悉设备的操作和维护。
2. 材料准备2.1 根据产品要求,准备合适的铸造材料,如金属合金、砂型材料等。
2.2 对材料进行质量检查,确保材料符合要求,如金属合金的成份、砂型材料的湿度等。
3. 工艺准备3.1 根据产品要求和设计图纸,制定合适的铸造工艺路线。
3.2 设计合适的模具结构和尺寸,确保产品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3.3 制定合适的熔炼工艺,如熔炼温度、熔炼时间、熔炼材料比例等。
三、作业流程1. 模具准备1.1 清洁模具,确保模具表面光滑无杂质。
1.2 涂抹模具脱模剂,以便于产品脱模。
2. 熔炼材料准备2.1 准备合适的熔炼炉,根据熔炼工艺要求加入合适的熔炼材料。
2.2 控制熔炼温度和时间,确保熔炼材料充分熔化。
3. 浇注3.1 将熔融金属倒入模具中,确保金属充满整个模具腔体。
3.2 控制浇注速度和角度,以避免产生气泡和缺陷。
4. 冷却4.1 等待铸件冷却至合适的温度,以便于脱模和后续处理。
4.2 控制冷却时间,确保铸件的结构和性能稳定。
5. 脱模5.1 将冷却后的铸件从模具中取出。
5.2 检查铸件的表面和尺寸,确保符合产品要求。
6. 后续处理6.1 进行必要的修磨和打磨,以提高产品的表面光洁度和精度。
6.2 进行热处理或者其他特殊处理,以改善产品的性能。
四、作业安全1. 操作人员必须穿戴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热手套、防护眼镜等。
2. 确保作业场所通风良好,以排除有害气体和烟尘。
铸造作业指导书

铸造作业指导书一、背景介绍铸造是一种创造工艺,通过将熔化的金属或者合金注入到模具中,经过冷却凝固后得到所需形状的零件或者产品。
铸造工艺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机械创造等领域。
为了确保铸造作业的质量和效率,制定本指导书旨在提供详细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二、操作流程1. 准备工作a. 确认所需铸造材料和合金的种类和比例。
b. 检查模具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c. 准备所需工具和设备,如熔炉、浇注设备、模具清理工具等。
2. 熔炼金属a. 将所需金属或者合金按照比例放入熔炉中。
b. 控制熔炉的温度和加热时间,确保金属彻底熔化。
c. 检查熔炉内的金属液体的温度和成份,确保符合要求。
3. 准备模具a. 清洁模具,确保表面光滑无杂质。
b. 涂抹模具表面的防粘剂,以便顺利脱模。
c. 安装模具,并确保模具的位置和方向正确。
4. 浇注金属a. 将熔化的金属倒入浇注设备中。
b. 控制浇注设备的速度和角度,确保金属顺利注入模具中。
c. 观察金属的流动情况,确保模具内部彻底填充。
5. 冷却和凝固a. 等待金属冷却和凝固,时间根据金属种类和产品要求而定。
b. 控制环境温度和湿度,以加快冷却速度。
c. 检查冷却后的铸件外观和尺寸,确保符合要求。
6. 脱模和清理a. 将冷却凝固的铸件从模具中取出。
b. 清理铸件表面的余渣和砂粒,确保表面光滑。
c. 对铸件进行必要的修整和加工,以满足产品要求。
7. 检验和质量控制a. 对铸件进行外观检查,包括表面缺陷、尺寸偏差等。
b. 进行金相组织分析和化学成份检测,确保材料质量。
c. 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如拉伸强度、硬度等。
三、注意事项1. 安全第一:操作人员必须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2. 操作规范:按照操作流程进行操作,不得随意更改或者省略步骤。
3. 清洁模具:定期清洁模具,避免杂质对铸件质量的影响。
4. 控制温度:严格控制熔炉和冷却环境的温度,以确保铸件质量稳定。
5. 质量检验:对每批铸件进行必要的检验,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铸造作业指导书

铸造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铸造作业是一种常见的创造工艺,它通过将熔化的金属或者合金倒入模具中,经过凝固和冷却过程,最终得到所需的零件或者产品。
铸造作业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因此,编写一本准确且详细的铸造作业指导书对于提高铸造作业的效率和质量至关重要。
一、准备工作1.1 确定铸造材料:根据产品要求和工艺要求,选择合适的铸造材料,包括金属或者合金的种类和成份。
1.2 设计模具:根据产品的形状和尺寸,设计合适的模具,包括芯盒、型腔、浇口和冷却系统等。
1.3 准备设备和工具:准备好所需的铸造设备,如熔炉、浇注设备和冷却设备等,同时准备好必要的工具,如夹具和测量工具等。
二、模具制备2.1 制备芯盒:根据模具设计要求,制备芯盒,包括芯盒的材料选择、加工工艺和尺寸控制等。
2.2 制备型腔:根据模具设计要求,制备型腔,包括型腔的材料选择、加工工艺和尺寸控制等。
2.3 安装冷却系统:根据模具设计要求,安装冷却系统,确保冷却水能够有效地冷却模具,以保证铸件的质量。
三、熔化和浇注3.1 熔炼金属或者合金:根据铸造材料的要求,选择合适的熔炼设备,将金属或者合金熔化并保持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内。
3.2 准备浇注系统:根据模具设计要求,准备好浇注系统,包括浇口、浇注道和冒口等,确保熔化的金属或者合金能够顺利地流入模具中。
3.3 控制浇注过程:在浇注过程中,控制浇注速度和浇注温度,确保金属或者合金能够充分填充型腔,并避免产生缺陷,如气孔和夹杂等。
四、冷却和固化4.1 控制冷却速率:根据铸造材料的特性,控制冷却速率,以确保铸件能够均匀冷却,避免产生应力和变形等问题。
4.2 确保固化质量:根据铸造材料的特性,控制固化时间和温度,确保铸件能够彻底固化,达到所需的力学性能和组织结构。
4.3 模具拆卸和清理:在铸件彻底固化后,拆卸模具,并对模具进行清理和维护,以便下一次的铸造作业。
五、后续处理5.1 修整和加工:对铸件进行修整和加工,包括去除浇口和冒口、修整表面和尺寸等,以满足产品的要求。
铸造作业指导书

铸造作业指导书一、引言铸造是一种常见的制造工艺,用于制造各种金属零件和构件。
为了确保铸造作业的质量和效率,本指导书旨在提供详细的步骤和要求,以帮助操作人员正确进行铸造作业。
二、作业准备1. 确定铸造材料和工艺参数:根据零件的要求,选择合适的铸造材料,并确定适当的工艺参数,例如熔化温度、浇注温度等。
2. 准备模具和模具设备:根据零件的形状和尺寸,准备适当的模具,并确保模具设备的完好和清洁。
3. 检查熔炉和铸造设备:确保熔炉和铸造设备的正常运行,包括熔炉温度计、浇注杯、浇注工具等。
4. 准备铸造辅助材料:准备所需的辅助材料,如砂型材料、熔剂、脱模剂等。
三、作业步骤1. 模具准备:a. 清洁模具表面:使用合适的清洁剂清洁模具表面,确保无尘、无油污。
b. 涂抹脱模剂:在模具表面均匀涂抹脱模剂,以便于后续脱模。
c. 安装模具:将模具放置在铸造设备上,并确保模具的稳定和正确安装。
2. 熔炼金属:a. 准备合适的铸造材料:根据需求,准备合适的金属材料,并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b. 加热熔炉:打开熔炉,根据金属材料的要求,加热熔炉至适当的温度。
c. 加入金属材料:将金属材料逐渐加入熔炉中,确保加入的速度和量控制得当。
d. 熔化金属:待金属完全熔化后,根据需要进行合金化处理,并保持合适的熔化温度。
3. 浇注:a. 准备浇注工具:准备好浇注杯、浇注工具等,确保其清洁和完好。
b. 控制浇注温度:根据金属材料的要求,控制浇注温度,并确保温度稳定。
c. 浇注金属:将熔化的金属缓慢而均匀地倒入模具中,以避免气泡和夹杂物的产生。
d. 冷却和固化:待金属冷却和固化后,可以进行脱模操作。
四、质量控制1. 检查零件尺寸:使用合适的测量工具,检查铸造零件的尺寸是否符合要求。
2. 检查表面质量:检查铸造零件的表面是否平整、光滑,并无明显的缺陷和瑕疵。
3. 检查内部质量:根据需要,可以进行无损检测等方法,检查铸造零件的内部质量。
4. 记录和报告:对于每个铸造作业,及时记录和报告相关的质量信息,以便于后续的质量分析和改进。
铸造作业指导书

铸造作业指导书一、任务描述铸造作业指导书是为了保证铸造作业的质量和效率,提供给铸造工人的操作指南。
本指导书旨在详细描述铸造作业的步骤、要求和注意事项,以确保铸造产品的合格率和生产效率的提高。
二、作业准备1. 确定铸造产品的材料和规格要求。
2. 准备铸造模具、砂型、熔炉和其他所需设备。
3. 检查设备的工作状态和安全性,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并符合操作规范。
4. 检查原材料的质量和数量,确保满足生产需求。
三、铸造作业步骤1. 模具准备a. 将铸造模具放置在工作台上,确保模具表面干净平整。
b. 检查模具的尺寸和形状,确保与产品要求一致。
c. 在模具中涂抹模具释型剂,以便于后续产品的脱模。
2. 砂型制备a. 将砂型材料倒入模具中,用手或者工具均匀铺平。
b. 使用振动器或者敲击模具,以排除气泡和提高砂型的密实度。
c. 根据产品要求,在砂型中设置浇口、喷口和其他必要的结构。
3. 熔炉操作a. 将合适的铸造材料放入熔炉中,并按照熔炉操作规范进行熔化。
b. 控制熔炉的温度和时间,确保铸造材料彻底熔化和达到所需的浇注温度。
c. 检查熔炉中的杂质温和泡,并进行必要的处理,以确保铸件质量。
4. 浇注操作a. 将熔化的铸造材料倒入砂型中,注意控制倒注速度和角度,避免产生气泡和渣滓。
b. 确保铸造材料能够充分填充砂型,并避免产生冷隔和缺陷。
c. 检查浇注后的砂型,确保铸件形状和尺寸符合要求。
5. 冷却和脱模a. 将铸件放置在合适的冷却设备中,以确保铸件冷却到适当温度。
b. 使用适当的工具和方法,将铸件从砂型中取出,注意避免铸件的损坏。
c. 检查铸件的表面和内部质量,确保无裂纹、气孔和其他缺陷。
6. 后续处理a. 对铸件进行修整、抛光和清洁,以提高外观和尺寸精度。
b. 进行必要的热处理、表面处理和检测,以满足产品的特殊要求。
c. 对铸件进行质量检验,确保符合相关标准和客户要求。
四、注意事项1. 铸造作业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佩戴个人防护装备。
铸造作业指导书

铸造作业指导书一、引言铸造作业指导书是为了规范铸造作业过程,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而编写的指导性文件。
本文档旨在为铸造作业人员提供详细的操作指南,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作业环境要求1. 铸造作业应在室内进行,确保温度适宜。
2. 作业区域应保持干净整洁,杂物应及时清理,确保安全。
3. 作业区域应具备通风设施,确保空气流通。
三、作业前准备1. 确认铸造材料的种类和规格,准备所需的原材料。
2. 检查铸造设备的运行状态,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3. 检查模具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确保模具能够满足产品要求。
4. 检查铸造工具的完好性,确保工具可以正常使用。
四、铸造作业步骤1. 准备铸造材料:根据产品要求,准备所需的铸造材料,包括金属合金、砂型等。
2. 准备模具:根据产品要求,准备相应的模具,确保模具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 预热模具:将模具放入预热炉中进行预热,确保模具温度适宜。
4. 准备砂型:根据产品要求,将铸造材料倒入模具中,形成砂型。
5. 铸造操作:将熔化的金属合金倒入砂型中,待金属冷却凝固后,取出铸件。
6. 清理铸件:将铸件进行清理,去除砂型和其他杂质。
7. 检查铸件:对铸件进行检查,确保铸件的质量符合产品要求。
8. 后续处理:根据产品要求,进行后续处理,如热处理、表面处理等。
五、安全注意事项1. 在铸造作业过程中,必须戴好防护眼镜、手套等个人防护装备。
2. 铸造材料熔化时会产生高温和有害气体,必须确保作业环境通风良好。
3. 操作铸造设备时,应注意设备的运行状态,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4. 操作熔炉时,应注意熔炉的温度和压力,避免熔炉爆炸等事故发生。
5. 铸件冷却后可能存在锋利的边缘,操作人员应注意避免划伤。
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1. 问题:铸件浮现气孔。
解决方法:提高砂型的密实度、调整铸造温度和压力,减少气体的产生。
2. 问题:铸件浮现缺陷。
解决方法:检查模具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调整铸造工艺参数。
3. 问题:铸件尺寸不许确。
铸造作业指导书范文

铸造作业指导书范文一、背景介绍铸造是一种将熔化金属或其他可浇铸物质倒入预定型腔中,冷却硬化后得到特定形状的工艺方法。
它是制造各类金属零件的重要方法之一,应用广泛。
为了确保铸造作业的质量和安全,制定一份详细的铸造作业指导书十分必要。
二、作业准备1.确认铸造方案:根据零件的形状、尺寸和材料特性,选择合适的铸造方法和工艺。
2.准备模具:按照设计要求和制造工艺,制作或准备相应的模具。
3.检查设备:保证铸造设备和工具的完好,如冶炼设备、浇注设备、烘干设备等。
4.准备材料:根据铸造方案,准备需要的金属材料、砂型材料、助熔剂等。
三、实施铸造1.组织铸造工人:安排熔炼人员、浇注人员和砂型准备人员,确保各岗位人员熟练掌握操作技能。
2.熔炼准备:将熔炼装置清洁干净,装备所需的熔炼辅助设备,如铁钩、铁夹等。
3.加料熔炼:按照配料比例向熔炼设备中加入金属原料和助熔剂,注意控制熔炼的温度和时间。
4.检查熔液:用合适的检测方法检验熔液成分、温度和杂质含量。
5.砂型准备:根据模具要求,将砂型材料倒入模具中,注意控制压实力度。
6.倒熔液:待砂型准备好后,将熔液倒入砂型中,注意控制浇注速度和压力。
7.等待冷却:待熔液充分冷却之后,拆卸模具,取出铸件。
8.返工修整:对铸件进行修剪、打磨、除砂等加工,使其符合设计要求。
四、安全注意事项1.个人防护:铸造过程中应穿戴合适的防护服、手套和护目镜等,确保人身安全。
2.防火防爆:熔炼过程中,要注意防止金属液体外溅或滴落,避免火灾和爆炸事故。
3.通风换气:保持铸造作业场所的通风良好,防止有毒气体积聚。
4.操作规范:操作人员需遵守操作规范,严禁违章操作,确保作业安全和质量。
五、作业检查1.铸件质量检验:对铸件进行尺寸、外观、力学性能等方面的检验。
2.设备检查:对使用过的设备进行清洁和维护,确保下次铸造作业的顺利进行。
3.安全检查:对铸造作业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及时处理。
六、工艺改进根据铸造作业的检验结果和经验,总结改进措施。
铸造作业指导书

1 蜡型1.压蜡温度48-53℃, 压蜡压力0.25-0.4MPa,保压时间10S, 起模时间5min。
2.合模前必须将上下模清理洁净后合模。
3.蜡模表面不得有缺陷。
3、蜡模表面不得有缺陷。
1.非加工面必须光滑、平整、无缺陷。
2、蜡模完全冷却后按左图示意摆放。
3、模样修整后, 不得有飞边、缺角、气孔、皱纹。
4、蜡屑清理洁净。
2.蜡模完全冷却后按左图示意摆放。
3、模样修整后,不得有飞边、缺角、气孔、皱纹。
4、蜡屑清理洁净。
2、蜡模完全冷却后按左图示意摆放。
3.模样修整后,不得有飞边、缺角、气孔、皱纹。
4、蜡屑清理洁净。
2、蜡模完全冷却后按左图示意摆放。
3、模样修整后,不得有飞边、缺角、气孔、皱纹。
4.蜡屑清理洁净。
2、蜡模完全冷却后按左图示意摆放。
3、模样修整后,不得有飞边、缺角、气孔、皱纹。
4、蜡屑清理洁净。
填写登记表(蜡模制造, 编号JZQ/ZZ-QR-02-01)2 浇口道蜡模1.使用05号浇口棒。
2.清理模具, 涂分型剂, 合模后注入蜡液。
3、将木棒插入半凝固蜡液中, 插入深度距离底部5-20mm。
4、冷却取出, 轻擦和模。
5、修刮飞边毛刺, 修补少许缺陷旳蜡模。
5.修刮飞边毛刺,修补少许缺陷旳蜡模。
5、修刮飞边毛刺,修补少许缺陷旳蜡模。
1.浇棒使用与否对旳。
2.检查木棒与否放正。
3.检查木棒插入深度与否符合规定。
3、检查木棒插入深度与否符合规定。
3 蜡模组焊1.焊接蜡件必须放正, 焊接牢固。
2.焊接后必须清理蜡屑。
3.模组焊接摆放整洁。
4.蜡型与浇口间距应不小于80mm。
4、蜡型与浇口间距应不小于80mm。
1.焊接前检查模样与否合格、浇口棒与否合格。
2.焊接后检查与否有缝隙和流蜡。
3.浇口冒口与否焊正。
4、焊接后与否将蜡屑吹洁净。
填写登记表(蜡模组焊, 编号:JZQ/ZZ-QR-02-02)4▲关键工序制壳1.表面层砂粒40-70目, 涂料粘度24-35S(夏季走下限、冬季走上限),用氯化铵硬化液比重1.05-1.12, 硬化时间10-15min, 空干15-20 min。
铸造作业指导书

铸造作业指导书一、任务描述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详细的铸造作业指导书,以确保铸造作业的顺利进行。
本指导书包含了铸造的基本概念、操作步骤、安全注意事项以及质量控制要求等内容。
二、铸造基本概念铸造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加工工艺,通过将熔融金属注入铸型中,使其冷却凝固并形成所需的零件或产品。
铸造可以分为砂型铸造、金属型铸造、压力铸造等不同类型,每种类型都有其特定的工艺步骤和要求。
三、操作步骤1. 准备工作:包括准备铸造设备、铸型材料,清洁铸造设备,检查模具和模具箱是否完好无损。
2. 准备熔炉:检查熔炉是否正常工作,确认熔炉温度和熔化金属的配比。
3. 准备铸型:根据产品要求,选择适当的铸型材料,将铸型材料放入模具中,并确保模具表面光滑。
4. 熔炼金属:根据产品要求,将所需金属材料放入熔炉中,加热至熔化温度,并搅拌均匀。
5. 浇注铸型:将熔融金属缓慢倾倒至铸型中,确保铸型内部充满金属,并避免产生气泡。
6. 冷却凝固:等待金属在铸型中冷却凝固,时间根据产品要求而定。
7. 脱模:待金属完全冷却后,将铸型打开,取出铸件,并进行后续的加工和处理。
四、安全注意事项1. 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在进行铸造作业时,必须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护眼镜、耳塞、手套和耐高温服装等。
2. 避免熔融金属的溅落:在倾倒熔融金属时,要保持距离,避免熔融金属溅落到皮肤或衣物上,以免造成烫伤。
3. 注意熔炉安全:在操作熔炉时,要确保周围环境安全,避免发生火灾和爆炸等意外事故。
4. 遵守操作规程: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不得随意更改或省略步骤,以确保作业安全和产品质量。
五、质量控制要求1. 检查铸型:在使用铸型之前,必须对其进行仔细检查,确保没有损坏或缺陷。
2. 控制熔炼温度:根据产品要求,严格控制熔炼金属的温度,避免过高或过低,以免影响产品质量。
3. 检测铸件:对铸件进行必要的检测,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测量和材料成分分析等,确保产品符合要求。
4. 进行后续处理:根据产品要求,对铸件进行后续的热处理、表面处理等加工工艺,以提高产品的性能和质量。
铸造作业指导书

铸造作业指导书一、概述铸造是一种常见的制造工艺,用于生产各种金属制品。
本指导书旨在提供一份详细的铸造作业指导,以确保铸造过程的顺利进行和产品质量的保证。
二、材料准备1. 铸造材料:根据产品要求选择合适的铸造材料,如铁、铝、铜等。
2. 模具材料:根据产品形状和尺寸选择适当的模具材料,如砂型、金属型等。
3. 辅助材料:包括浇注材料、熔炼剂、脱模剂等。
三、设备准备1. 熔炼设备:根据铸造材料的要求选择合适的熔炼设备,如电炉、燃气炉等。
2. 模具设备:根据产品形状和尺寸选择适当的模具设备,如模具机床、模具加工设备等。
3. 辅助设备:包括浇注设备、温度计、计时器等。
四、工艺流程1. 模具制备:根据产品要求制作模具,包括模具设计、模具加工和模具装配。
2. 熔炼准备:准备铸造材料,包括材料筛选、称量和预热。
3. 熔炼操作:将铸造材料放入熔炼设备中,进行熔炼,控制熔炼温度和时间。
4. 浇注准备:准备好模具和浇注设备,包括模具预热、浇注材料准备和浇注温度控制。
5. 浇注操作:将熔融金属倒入模具中,控制浇注速度和浇注时间。
6. 冷却处理:待铸件冷却后,进行脱模处理,如水冷、气冷等。
7. 检验和修整:对铸件进行外观检验、尺寸测量和表面修整。
8. 后续处理:根据产品要求进行热处理、机械加工和表面处理等。
五、质量控制1. 原材料检验:对铸造材料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和物理性能测试,确保材料符合要求。
2. 工艺参数控制:对熔炼温度、浇注温度和浇注速度等参数进行严格控制。
3. 检验与测试:对铸件进行外观检验、尺寸测量和材料性能测试,确保产品质量。
4. 纪录与追溯:记录每一道工序的参数和结果,确保产品质量可追溯。
六、安全注意事项1. 熔炼过程中要注意防火防爆,确保操作安全。
2. 使用个人防护设备,如手套、护目镜等。
3. 遵守操作规程,不得擅自更改工艺参数。
4. 定期维护和检修设备,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5. 严禁在操作过程中吸烟或使用明火。
铸造作业指导书

铸造作业指导书一、引言铸造是一种常见的制造工艺,用于生产各种金属零件和构件。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提供详细的铸造作业流程和操作指导,以确保铸造过程的安全性、质量和效率。
二、作业准备1. 确定铸造材料和工艺参数,包括金属材料的种类、成分和熔化温度,以及模具的设计和制作。
2. 准备铸造设备和工具,包括熔炉、铸造模具、铸造机械、浇注材料、浇注工具等。
3. 对铸造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三、模具准备1. 根据零件的形状和尺寸,设计和制作适合的铸造模具。
2. 使用合适的模具材料,如砂型、金属型等,制作模具。
3. 对模具进行表面处理,以提高浇注质量和减少缺陷。
四、铸造操作1. 将金属材料加热至熔化温度,并保持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内。
2. 检查模具是否准备就绪,并确保其干燥和清洁。
3. 将熔融金属倒入模具中,注意控制浇注速度和角度,以避免气泡和不均匀浇注。
4. 等待金属冷却凝固,然后将模具打开,取出铸件。
5. 对铸件进行清理和修整,去除可能存在的缺陷和不良表面。
五、质量控制1. 对铸件进行尺寸和外观检查,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2. 进行金属组织分析和力学性能测试,以评估铸件的质量。
3. 根据检测结果,对铸造工艺进行调整和改进,以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六、安全注意事项1. 在进行铸造作业前,必须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如耐热手套、防护眼镜、防护服等。
2. 确保铸造设备和工具的安全性能,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3. 遵守熔炉操作规程,控制熔融金属的温度和浇注速度,以避免烫伤和喷溅。
4. 在操作过程中,注意防止金属氧化和产生有害气体,保持通风良好。
5. 遵守铸造作业规范和操作流程,不得擅自改动或忽略安全措施。
七、总结本作业指导书详细介绍了铸造作业的准备工作、模具制备、铸造操作、质量控制和安全注意事项。
遵循本指导书的要求和指导,能够确保铸造作业的顺利进行,并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以适应不同的铸造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铸造工岗位作业指导书(通用版)Security technology is an industry that uses security technology to provide security services to society. Systematic design, service and management.(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编号:AQ-SN-0641铸造工岗位作业指导书(通用版)1适用范围1.1本标准规定了电解厂铸造车间铸造工的职责和工作要求等。
1.2本标准适用于电解厂铸造车间铸造工岗位。
2职责2.1负责原铝、合金铝的配料及倒包工作。
2.2负责混合炉、熔炼炉、静置炉内原铝、合金铝的搅拌、扒渣、精炼等工作。
2.3负责重熔用铝锭、铝母线、A356合金锭、A356合金棒的铸造。
2.4负责混合炉、连续铸造机、半连续铸造机、锯床、在线处理机和精炼装置等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
3安全技术要求3.1铸锭岗位安全操作规程3.1.1操作前所使用的工具都必须充分干燥预热,以防铝液飞溅伤人。
3.1.2作业前穿戴好一切劳动保护用品。
3.1.3连铸机在运行中不得将物品放在铸模上。
3.1.4堆垛机运转过程中不得接触传动部位。
3.1.5工作中浇包下的围栏附近禁止站人。
3.1.6成品机停止时方可打包,成品机移动时上面不准站人。
3.1.7点动时必须确认机道上无人方可进行。
3.1.8打捆时机器卡住,应拔下风管进行处理,严禁强拉硬缠,以防扯断打捆机底座。
修正钢带应在停止状态下进行,以防将手压在钢带中挤伤。
3.1.9不合格的铝锭禁止放在通道上,应集中堆放,再吊放到大炉前回炉。
3.1.10不脱模铝锭要及时打掉拉出。
3.1.11排锭装置必须由专人负责,禁止两人共同排锭而出现误操作。
3.1.12任何人不得赤手触摸各种导热体、地面铝锭,以防烫伤。
3.1.13工作现场不得堆放与工作无关的工具及物品。
3.1.14要保持现场清洁,做到工完场清。
3.2熔炼岗位安全操作规程3.2.1作业前要穿戴好一切劳动保护用品。
3.2.2入炉操作所使用的各种耙、铲、取样勺、净化管等铁制工具使用前必须要经过充分预热后方可使用。
3.2.3配料所使用的镁锭和中间合金及入炉的部分工艺废料,如果受潮时,必须先进行充分预热后方可再加入炉内铝水中。
3.2.4要正确指挥引导出铝运输车进入和退出作业场所。
天车挂钩吊包时,如需人工协助时,只允许手托钩头下部外侧,以防止挤伤发生。
3.2.5铝水抬包向炉流槽中倾倒铝液时,要操作平稳、缓慢进行,严禁快速倾倒铝液,以防铝液溅出伤人。
3.2.6向熔炼炉或静置炉内铝液中加入固体铝时,一定要戴好眼镜,两米以内不准有人观看和通过。
加入的固体铝必须干燥,而且应沿炉门内斜坡徐徐加入。
3.2.7从炉内向外扒渣时,扒出的渣子要放入渣箱中吊走或扒出后立即摊开降温,以防止渣子燃烧。
3.2.8不允许在天车吊物下面站立或通行,听到天车铃响,应立即躲闪。
3.2.9首先开启炉门电机,炉门开启指示灯电亮。
然后开启助燃风机开关,系统延时10-30秒,对空气压力和燃气压力进行检测,如有异常会立即发出声光报警。
按助燃风机开启按钮,助燃风机开启指示灯点亮。
3.2.10开启燃烧器点火开关,比例马达会从低位到高位进行60-120秒的吹扫过程,完毕后比例马达回归到低位,系统进入自动点火状态。
3.2.11在转炉倒料过程中,操作者不得脱离现场,以防出现跑炉。
在灌铝或倒炉前要先检查炉眼塞子是否堵严,以防出现炉眼渗铝现象。
3.2.12在炉台上多人同时作业时,要注意做好协调和配合,以防铁制工具碰撞伤人。
3.2.13静置炉内铝液应低于炉门槛下50mm以下,不可倒铝太满以防在搅拌、精炼、扒渣等过程中铝液溢出伤人。
3.2.14工作现场不得堆放与工作无关的工具及物品,要保持现场整洁,做到工完场清。
3.2.15当发生人身及设备事故时,要立即在班长带领下进行抢救处理,并及时汇报车间、调度室和厂部领导。
3.3铸造岗位安全操作规程3.3.1作业前穿戴好一切劳动保护用品,仔细检查机电设备安全防护措施的可靠性,确认无误后方可开始工作。
3.3.2操作中要严格执行工艺规程。
3.3.3操作前所使用的工具都必须充分干燥预热,过滤板和流槽提前预热提温,升温的设定值应满足工艺要求。
3.3.4浇注前要认真检查结晶器或引锭头中是否有积水,否则应用棉纱或压缩空气擦吹干净,以防止发生爆炸。
3.3.5铸造现场的地面及盖板应无积水和油污,打出的铝渣和流槽及滤箱中的残存铝液不得倒在潮湿的地面上,以防止出现铝液爆炸。
3.3.6在铸造过程中,当某一结晶器出现漏铝或故障时,要立即用备用塞子将通往该结晶器铝液断开,以防事态扩大。
3.3.7在铸造过程中若发生突然停电、停水或设备紧急故障时,要立即堵塞炉眼,尽快放掉流槽及铸造盘中的铝液,避免发生凝盘或其他事故。
3.3.8要经常检查钢丝绳套及专用吊具的可靠性,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不得凑合使用。
5.3.9从母线铸造机和铸造立井中向外吊铸锭及放料架放铸锭时,所使用的专用吊具和钢丝绳必须确认套好和栓牢后方吊放,吊放时周围严禁站人,并由专人统一指挥吊放。
3.3.10当长铝锭在装车作业或较长距离吊运时,必须使用双钢丝绳,并控制好重心,平吊平放、专人扶行,避免长锭摆动伤人。
3.3.11进行清井操作时必须安排专人现场安全监护,人员上下井设施必须安全可靠。
3.3.12当发生人身及设备事故时,岗位人员要立即进行抢救,并及时报告车间、调度室和厂部领导。
3.4锯切岗位安全操作规程3.4.1作业前穿戴好一切劳动保护用品。
3.4.2开机前要认真检查锯片安装是否安全可靠,没有异常现象才能开机工作。
3.4.3不准用圆锯锯切铝棒和母线以外的其他物件。
3.4.4锯切前,圆锭和母线加紧要牢固,锯切过程中不允许停车。
如果因停电故障等原因停车,应立即退锯,并关闭停车按钮。
3.4.5停车后因锯片仍在转动,不得用手或其他物件在锯片的侧部挤压制动。
3.4.6当圆锯工作时,不允许用手直接取出切头或切片,待回锯后用专用工具取出。
3.4.7圆锯机必须专人操作,锯切配合要默契,动作先后要协调,不允许两人同时操作。
3.4.8锯切时要保证供给足够的冷却液,要经常检查冷却泵电机绝缘是否可靠。
3.4.9清理铝屑、检查更换圆锯片、清扫锯体时,要等锯片完全停转并取下保险后方可进行。
3.4.10当圆锯检修时,要切断电源,并挂出“有人工作,禁止合闸”的警告牌。
3.4.11绳索、吊具、吊筐使用前,必须仔细检查,变形严重和开焊、开裂的筐不能使用,断丝多根或断股的绳索必须停用和更换。
3.4.12钩头挂吊具时,只准拿在钩头的下端外边,以防挤压手指。
3.4.13天车配合移动母线时,应用专用工具卡住母线,切匆用手直接扶住母线,以防挤手指。
3.4.14锯切完毕,必须做到工完场清。
地面不得有油圬,以免滑倒摔伤。
3.4.15当发生人身及设备事故时,岗位人员要立即进行抢救处理,并及时汇报车间、调度室和厂部领导。
4设备维检要求4.1做好连续铸造机、半连续铸造机、混合炉、熔炼炉、静置炉、锯床等设备的日常点检工作。
4.1.1每班交班时,必须检查各联接点(轴、销、轮等),联接件等应灵活、可靠。
4.1.2每班交班前必须对设备进行清理,清除链条、铸模、水槽中的杂物(如铝渣等),保持设备清洁、转动灵活。
4.1.3每班交接班前,必须检查操作按钮启动和停止接触良好。
4.1.4开机前必须对各气缸、油缸、电源接头、油缸接头进行检查,保持各缸动作灵活、运行平稳。
4.1.5开机前无法排除的故障或异常情况,必须立即通知检修工,并协助处理,保证机组正常运转,认真做好记录。
4.2做好连续铸造机、半连续铸造机的润滑、简单调整、紧固及混合炉、熔炼炉、静置炉的清炉等各项工作。
4.3做好连续铸造机、半连续铸造机、混合炉、熔炼炉、静置炉、锯床等设备的日常卫生保洁工作。
4.4必须配合检修人员共同搞好设备的定期点检、巡检工作。
5铸锭岗位操作规程5.1铸锭岗位专责作业要求5.1.1浇铸打渣专责5.1.1.1作业前的检查与准备1)检查天然气系统,确保正常。
2)铸造机轨道上和周围无凝铝。
3)检查空气压力正常,启动铸机检查运转正常,涂刷脱膜剂。
4)检查打印装置正常。
5)启动检查浇包正常,安装好浇包上方调眼钎子。
6)准备好不少于5根的堵出铝口的塞杆、钎子以及渣炉、渣箱、浇包放铝箱和钢丝绳等。
7)初次使用或间隔2.5小时后使用的铸模分配器必须进行预热烘干。
5.1.1.2浇铸打渣作业1)得到班长指令,启动铸机、浇包,并放好放铝箱附近的围栏,禁止一切人员入圈。
2)卸下出铝塞杆限位铁件,拔出塞杆,用钎子将石棉套拔掉并用力向炉眼内捅通,使铝水流出,迅速用带有石棉套的塞杆将眼堵住,放上限位。
调整出铝塞杆,让铝水从塞头下平稳流出,注意防止铝液飞溅。
3)待长流槽到液位适中,调节流槽出铝口,使铝液进入浇包,然后进入分配器进行铸锭。
4)调节铸机转速、铝液流量使铝锭合格为止。
5)用渣铲及时将铸模内铝液面上的渣子打净,并将渣子打到渣斗内,防止渣子飞溅。
6)当铝锭运转到打印位置时,投入打印装置。
7)若遇紧急停机,迅速堵眼,指挥天车移动浇包下的放铝箱。
8)浇铸结束后,清理出铝口,用准备好的塞杆堵眼,安好限位铁件,确认堵眼后不渗铝、不漏铝,否则重新堵眼。
9)当最后一块铝锭打印完后,及时停下打印装置。
10)生产结束,清理流槽,收拾好工具,打扫铸机及地面卫生。
11)浇包下的放铝箱内吊出的铝块不得超过200㎏,且加入炉内。
残渣装入渣箱内,联系叉车送往电解工区,石棉套、灰土等杂物禁止放入渣箱内。
5.1.2接收作业专责5.1.2.1接收作业前的检查与准备1)检查压缩空气压力、水压正常。
2)检查接锭装置正常。
3)检查铸机铸模螺丝、润滑链正常。
4)准查夹铝锭用的大钳、钩子、撬扛、铁镐和大锤等完好和齐全。
5.1.2.2接受作业1)当铝锭到达铸机机头位置时,开铸机冷却水门,并调至适量大小。
2)当发现铸模内有四角不全的残铝或超出铸模外的大铝锭时,应用铁镐迅速排除,严禁废品进入机头接收处。
3)发现没有脱模的铝锭应跟踪撞击,直至脱落、拉出。
4)接收处有歪、斜铝锭及时用钳子夹出,以防卡机。
5)如有卡机不能处理的,要立即按停机事故按扭,同时关闭铸机冷却水门。
6)铸锭结束前一圈,关闭冷却水门,等铝锭全部进入水槽内,将排除的合格铝锭用钩子端入水槽冷却,不合格铝锭冷却后堆垛,用于入炉。
7)打扫铸机和接收处的铸机及周围卫生。
5.1.3排锭、堆垛作业专责5.1.3.1作业前的检查与准备1)检查油泵系统的油温、油位、油管和冷却系统及压缩空气压力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