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程心得

合集下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心得5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心得5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心得5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心得篇1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中共中央组织部召开了新时代激励干部新担当新作为暨加强改进选调生工作座谈会,引起了全国各地党员干部的热烈讨论。

做合格的新时代的党员干部,需要不断提高责任意识和作为意识。

新时代的奋斗者要做到矢志不渝跟党走,坚定信心为人民。

常言道:“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你的眼光有多远,就能走多远”。

“在纪念马克思诞辰x周年大会上,深情缅怀马克思伟大光辉的一生,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用党的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奋力谱写新时代的光辉人生。

新时代的奋斗者要保持事无巨细的自觉感,脚踏实地的劲头劲。

人们指出:人民的事无小事。

作为连接党和人名最近的桥梁,必须要弯下腰、俯下身急百姓之所急,用群众乐于接受的方式干工作,不折不扣将党的好政策落到实处,将党的殷切关怀带到群众中。

新时代奋斗者要树立功成不必在我,功成不必有我的担当精神。

海南谈改革强调: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

做基层工作最忌浮躁,遇到问题要摆正自己的心态,从群众最关心的事情做起,敢较真,勇破难题,闯难关。

奋斗是一切事务的始端,没有奋斗,就没有今天的生活,更没有明天的幸福。

普通人最伟大,奋斗者最幸福。

每一名共产党员都来自于群众,又最终都服务于群众,都是创造幸福的奋斗者,又都是获得幸福的受益者。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心得篇2提高站位,立足时代学到位。

要充分认识思想创立的时代背景,要认清新形势、确定新目标,自觉用武装头脑、指导工作。

《三十讲》通过透彻通俗的阐述、生动明晰的语言,以“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之问的科学理论”等精辟概括,极为深刻形象地阐明了的重大意义。

身在基层,我们要通过认真阅读,深切感受到这一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提高思想站位,坚定政治立场,激发我们更加自觉地学习贯彻这一思想的内在动力。

中特心得体会

中特心得体会

中特理论心得体会从入学到现在,从开始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以来,我通过读本以及指导书学习以来,从中学到了许多知识,这些往往不是从工作中和生活中可以学是到的知识,从中认清了自己的不足,开阔了视眼。

也为自己的将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下面我说说我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到的内容:一、学习思想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特理论体系。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

历史和现实也表明: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坚持中特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所以,对于发展对象来说,深刻理解并掌握中特理论体系,意义重大。

这不仅是因为以上几个方面说的,更是因为:我们党在吸收新成员的时候,必须全面把握和严格坚持党员标准,必须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

所以,做为发展对象,学习并掌握中特理论体系也是你从思想和行动上向党靠拢的第一步。

第一步都走不好走不对的各位,以后的路你怎么走?二、理解历史(1)毛泽东思想,是由毛泽东倡导并在二十世纪中国革命中大范围实践的一种政治、军事、发展理论,一般认为其为马列主义在中国的发展。

毛泽东思想是其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国共内战胜利、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重要理论;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在《中国共产党章程》中有明确规定,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一个独立的部分与马克思列宁主义相并列。

(2)邓小平理论是以邓小平为主要创立者、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的理论。

邓小平理论被中国共产党看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大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获得的与苏联模式不同的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理论总结。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

邓小平理论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的理论问题,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重大问题上,形成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基本观点,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心得体会

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心得体会

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心得体会本学期我学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课程。

我觉得给我很深刻记忆是对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现在结合所看的内容,再结合自己所感兴趣的方面谈下自己的认识与体会。

一、回顾历史1917年十月革命成功后,世界上第一个由无产阶级政权领导的国家诞生了。

苏联的建立是科学社会主义由理论到实践的一次巨大的历史性飞跃。

与苏联常常联系在一起的一个名词叫苏联模式。

斯大林时期形成的社会主义苏联模式,是有其严重的弊端的,渗透了俄国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军事封建主义因素。

是被扭曲和修正了的马克思主义,其一些方面是与马克思主义严重背离的,这种种最终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20世纪90年代社会主义经历的挫折和失败,一方面是因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干扰和破坏,另一方面却是社会主义国家内部对马克思主义和什么是社会主义认识不清楚,不够科学,没有随着时代和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进行理论建设,发展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

然而,这是高度集中和高度专权的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失败,而不是社会主义本身的失败。

因为20世纪90年代社会主义经历的挫折和失败的同时,社会主义中国以及越南等国通过改革开放,把社会主义建设推上了新的高潮。

二、领悟与理解苏联模式本身的弊病加上各国对社会主义认识的不深刻,最终导致了苏联解体,东欧巨变,社会主义事业在全球范围内陷入低谷。

但是中国人民仍然在为建设中国社会主义制度而不断努力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全球社会主义事业都处在低潮的时期,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可以取得如此重大的成就我认为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十分重视科学指导思想的建设和完善,中国有着来自长期革命实践的,并不断完善发展的革命理论指导。

实践证明,没有正确的理论指导的革命和变革,迟早都会失败。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草率采取的“休克”疗法以失败告终,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一系列盲目西化,自由化的变革也宣告失败。

而中国人民在坚定的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同时,不断在实践中发现总结成功的经验,纠正错误,在不断完善的理论指导下,中国人民正在不断崛起,中国的建设成就令世人瞩目。

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心得体会

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心得体会

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心得体会本学期作为研究生的必须课程,我参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课程,在学习中我感到学习内容针对性强,既丰富了党建知识,又提高了党建工作水平,受益匪浅、感受颇深。

下面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课的学习,谈谈自己的一点学习感受。

一、更加深刻领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

市委党校常务校长王观松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所作的授课,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知识一次很好的普及,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系统的阐述,让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来源,发展过程,以及它对中国经济建设的重要性有了一个更全面的把握。

二、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在现阶段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的重要性。

回顾历史50年代的“冒进”、60年代的“文革”我党曾经走过的弯路,以及我党今天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我党经历了艰辛曲折和复杂的历史过程探索得来的;放眼全球东欧的剧变以及国际上社会主义阵营发展滞后的现实,同样告诉我们我党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中国经济建设指导方针的正确性;着眼现实我国在短短的改革开放30年里,GDP跃居世界第二,人们精神物质生活得到极大地改善,事实向我们诠释了中国经济建设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这一真理;但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现在还存在着“左”的思想即否定改革开放、“右”的思想即主张全盘西化,这些思潮无时无刻在影响着我们的队伍,告诉我们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重要性。

所以作为基层党务工作者,要认识到在党员思想教育活动中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有其必要性,紧迫性,要通过不断学习,使广大党员群众把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变成一种的主观能动行为。

通过学习,本人深刻体会到,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的需要。

世界在变化,形势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在深入。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心得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心得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心得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心得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神实质1、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立足于现实和未来,绝不放弃共产主义道路。

马克思主义是一门科学,只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才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深化改革,促进共同富裕。

深化改革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和国家建设发展的重要引擎。

要扩大开放,加强改革,保护环境,打造共建共享的新经济社会,全面推进国家富裕。

3、坚持既有国家利益最重大,也要维护人民根本利益。

要坚持以实际行动落实新发展理念,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不断被实现。

二、实践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1、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促进国家建设发展。

在国家建设发展中,要始终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促进共同富裕,激发全体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2、坚持改革创新,加大改革开放力度。

清醒认识改革新形势,看到各项事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把能够提高国家全面发展能力的改革措施落实到位。

3、坚持全面从严治国,打造中国方案。

从严治国关键在于要把有助于发挥出最大社会效益的法治执行到位。

要秉持公正和人性,把有效施行到位,用这种方式打造中国方案,真正让人民群众得到实惠。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感悟1、要加强团结合作,实现共同富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实现,离不开团结合作,要坚持共享发展,始终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以科学发展观和人民满意观为指导,在加强团结合作、共同发展中迈向共同富裕。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主旋律,体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特点和主张,所以有着积极的现实指导意义。

3、缔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美好未来。

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团结合作,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勇于担当,勇于实践,缔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美好未来。

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课程感悟

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课程感悟

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课程感悟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是近年来最受关注的课题,也是我在大学生活中研习的课程。

学习这门课程,并将其原理运用到实践中,让我深深领略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健全发展的重要意义。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学习这门课程让我学会了如何运用积极深入的思想发展实践,去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善社会治理体制和政治制度、深度参与全球化等方面的国家发展战略,有助于积极开展改革创新,实现中国梦。

而在高校里,这无疑更显得重要了,学习这门课不会只提升我们的认识,更能让我们能够以理论和实践一起推动我们的学习,在精神激励、创新思想和实践实践中不断提升,进而达到自我发展的真正意义。

在学习中,我深切感受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重要性,它可以帮助我更好地践行和宣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学习这门课程使得理论更加深入地落实到我们的学习及实践行动中,从而为我们的学习带来出色的实践体会,进而更好地发展自我以及实现国家发展梦想。

综上所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在高校里十分重要,它不仅能指导我们的实践,而且能培养我们全面发展的思想,使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实现自我发展、推动国家发展并更好地完成国家发展梦想。

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心得体会

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心得体会

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心得体会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心得体会一、观点的变化在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之前,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理论的认识较为肤浅。

我认为这一理论只是中国共产党为了保持其执政地位而进行的宣传,是一种完全脱离实际的理论。

然而,随着学习的深入,我的观点发生了转变。

首先,我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根据自身国情和实践经验提出的一种科学社会发展道路。

经过多年的实践,中国共产党总结了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失败和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这一理论来源于实践,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其次,我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种与时俱进的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它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实践的需要不断进行修正和调整。

特别是在新时代,中国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就是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

最后,我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种具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

中国是一个具有特殊国情和历史文化传统的国家,不同于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这一理论是根据中国实际情况制定的,与中国的国情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密切相关。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下,中国不断走上一条符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

二、心得体会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首先,我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中国取得发展成就的根本保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指导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理论基础,是中国的核心竞争力。

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才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其次,我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心得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五篇)

心得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五篇)

心得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五篇)第一篇:心得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心得体会—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收获在学习了王老师所讲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这门课程后,让我认识到作为一名研究生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和做科研,同时也要加强对政治领域知识的学习和提升,做一名与时政俱进的有思想的在校学生。

就课堂知识而言,我对我们国家的特色社会主义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在该门课程的第一堂课,王老师就给我们讲解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背景和形成过程等,让我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领导人根据中国自身的国情——人民生活与发展,国家繁荣与富强,而探索出的一条适合我国发展与进步的独一无二的理论制度。

通过老师的讲解,我终于明白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特”和其制度的“优”,即: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其道路、理论、制度上的三位一体,这有效的实现了实践的路径、行动指南与制度保障的内在联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中还讲解了我国仍是处于发展战略机遇期的,对于判断战略机遇期存在与否的问题上,我有了新的认知。

要判断我国是否还处于战略机遇期,不是看它取得了多少的伟大成就以及这些成就所带给国家的发展上的帮助等,而是要看当今世界发展的时代主题变化与否,世界的国际环境是否允许,我国的内部环境是否足够稳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动力存在与否。

只有准确把握好这四个方面,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能够清晰的认识到战略机遇期不是沉迷于所取得的成就而停止不前,也不是被所面对的挑战和风险吓倒,而是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实现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学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后,使我原本存在的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上的错误观点得到了解决。

首先,在我以前的理解中,要谈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特色之处那么就是从它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制度分析它的特点。

谈谈在特色社会主义指导下这些方面所呈现的境况,这就是中国国情所表现出的独特之处。

(完整版)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心得体会

(完整版)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心得体会

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心得体会本学期学校安排了为时9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程的学习,时间虽不长,且不同于以前政治课灌输形式的授课方式,老师采用新型的教学方法,每节课都会讨论时事话题,使枯燥无味的政治课变得趣味而生动,使我收获颇丰。

一、总体印象通过学习这门课,我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是一个内容丰富的有机整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为主题,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是原创性和再创性的统一,完整性和开放性的统一,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间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体现了理论的原创性和再创性的统一。

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它们的关系来看,科学社会主义具有原创性,毛泽东思想是在科学社会主义上的再创,邓小平理论是在毛泽东思想上的再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三者之上的再创。

毛泽东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大理论成果,是基础性的创新成果。

邓小平理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基本的框架结构。

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则在继续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和“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不仅有实事求是这一贯穿于各个理论观点之中的思想路线,而且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问题,形成了一系列相互联系的观点,从而形成了具有科学性、完整性、系统性的理论体系。

它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践开放,因而充满生机。

实践的深入推动理论的发展,理论的发展又指导实践的深入。

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

马克思曾指出:“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学习收获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学习收获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本学期,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学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的课程,在上课过程中,学到了许多知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五位一体”协调发展、共同推进,只有这样,才能更稳、更好、更快的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此,浅谈一下对这五个方向的学习收获和认识。

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是中国经济的核心主题和重要特征。

我国在改革开放30年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发展代价。

如何走出诸如“增长中的贫困”、“增长中的烦恼”一类可持续发展的困境或瓶颈。

这就为新的科学发展观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思想材料。

科学发展必须解决“什么叫发展,怎样发展,为谁发展、依靠谁发展、由谁来享受发展成果”等一系列问题,从而实现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

这种科学发展就是一种创新型发展、公平与和谐型发展、绿色型发展和非依附型性发展。

转型是中国经济的必经之路。

中国经济带动了整个世界经济的增长,却唯独牺牲了中国人民的福利,不仅是牺牲了这一代人的福利,更掏空了子孙后代的资源和环境基础。

中国的经济增长出口占很大比例,而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出口主要是缺乏技术含量的低级加工产品,如玩具业、制鞋业与纺织业,凭藉的优势是廉价的中国劳动力。

这都是牺牲国人利益换来的,如果中国经济不能实现转型和提高效益,生产越多,中国人就被剥削得越厉害。

体制改革是中国经济的重中之重。

经济体制是改革的对象。

这一范畴不仅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基本经济制度的中介形式,又是处于具体层次上生产关系的发展形式。

这就决定了经济体制的下述特征:生产关系和基本经济制度规定了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质、方向和发展趋势,但后者对前者又有巨大的能动作用和相对独立性:一是体制性属性与基本制度性质有很大区别,体制可以游离和独立于社会基本制度之外;二是体制层面的变化和创新必然要求和诱发制度的变革。

中特学习心得体会

中特学习心得体会

中特学习心得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学习心得体会中特这门课程在本科阶段已经学习过,现在研究生阶段再次学习该课程,细细品来仍然感觉到受益匪浅。

首先,以前上诸如此类的政治课时我都觉得书本上的冗长的文字让人乏味,但这次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学习,王老师每次课的互动讨论和教导我们如何思考问题让我受益良多。

我觉得这门课开设不仅使我更进一步的了解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还让我学会了去思考问题。

再次,我在本科时学习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都只学了一些表面的东西,并且好多东西都随时间的消逝渐渐地淡忘了。

所以通过这几次课的学习解决了我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过程中的许多困惑,比如说中国为什么不顺应潮流走资本主义道路?现在也有部分国家是社会主义国家,为什么中国的社会主义又与之不同呢?下面就是我学完这门课后的一些体会。

一、使我清楚了解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的发展的社会条件和历史过程,也了解了其大致内容,明确了其历史地位让我清楚地明白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党在改革开放以来所形成的理论成果的总称,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它的形成和发展正是经历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这三个过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坚持和发展。

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的最新成果,更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

让我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独特历史地位等等。

总而言之,学习了这些内容让我懂得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性。

二、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在现阶段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回顾历史50年代的“冒进”、60年代的“文革”我党曾经走过的弯路,以及我党今天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我党经历了艰辛曲折和复杂的历史过程探索得来的;放眼全球东欧的剧变以及国际上社会主义阵营发展滞后的现实,同样告诉我们我党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中国经济建设指导方针的正确性;着眼现实我国在短短的改革开放30年里,GDP跃居世界第二,人们精神物质生活得到极大地改善,事实向我们诠释了中国经济建设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这一真理;但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现在还存在着“左”的思想即否定改革开放、“右”的思想即主张全盘西化,这些思潮无时无刻在影响着我们的队伍,告诉我们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重要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学习心得体会范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学院:某某研究院专业:洁净能源科学姓名:某某某学号:11202241000000指导老师:某某某2022年11月26日本学期是研究生学习生涯的第一学期,对于我们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这门课是研究生的必修政治课。

听完了尹老师精彩的讲解后,我受益匪浅,作为理科生的我虽然本科时也学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但都只学了一些表面的东西,并且好多东西都随时间的消逝渐渐地淡忘了。

通过这几次课的学习解决了我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过程中的许多困惑,比如说中国为什么不顺应潮流走资本主义道路?现在也有部分国家是社会主义国家,为什么中国的社会主义又与之不同呢?以前上诸如此类的政治课时我都觉得书本上的冗长的文字让人乏味,但这次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学习,老师启发性的生动的授课方式,让我对这门课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每节课我都从头听到尾。

我觉得这门课开设不仅使我更进一步的了解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还让我学会了去思考问题。

下面就是我学完这门课后的一些体会。

当前中国虽然已经步入了小康社会,但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有一段距离,我们必须还得立足于中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抓紧眼前这个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的战略机遇时期,始终坚持科学发展,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统筹兼顾,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走科学发展的道路,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一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经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心任务。

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推进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提出了关于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观点,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全面提高国内经济发展质量、更好地应对激烈国际竞争,对科技进步和创新发展提出了更加全面和紧迫的需求、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依靠创新驱动发展,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也是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需要从中国国情出发,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课程感悟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课程感悟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程感悟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是今年大学开设的新科目之一,它重点讲述的是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上课,同学们既有学术知识性的讲解,也有现实案
例分享。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同学们有了一种切实的、深入的了解,感受到新时代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的多层次的价值。

从理论上究竟说,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完整的系统理论架构,内容丰富,涉及国
家发展战略、经济发展方式、社会文明建设以及改革开放等多个方面。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实践是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在新时代不断发展。

中国拥有完善的社会主义
制度,积极发展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不断改善人民生活,立足中国国情,服务全球社会。

学习本课程,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思考。

对我而言,深刻领悟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与实践的重要性。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赋予了我们一种空前的力量,让我们
坚定信心,努力奋斗,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同时它也是指引准则,支持我们秉持正
确的道德操守,以家国情怀担负起自己的历史使命,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力量。

总之,学习本课程让我们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有了一个更加深刻和全面
的认知,这是我们实现个人梦想,同时也是实现国家宏伟目标的重要动力,每个人都有使
命必达的责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学习心得体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学习心得体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学习心得体会本学期,我学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的课程,在上课过程中,学到了许多知识,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科学理论指导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协调发展、共同推进,只有这样,才能更稳、更好、更快的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此,浅谈一下对这门课的学习心得体会。

不同于以前政治课灌输形式的授课方式,本学期政治课老师采用新型的教学方法,每次课都有不同的老师给我们上课,使我们领略不同老师的上课风采,又使得上课内容更加新颖,使枯燥无味的政治课变得趣味而生动。

本学期政治课老师将本节课的内容分成七个主题,分别是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当代中国与实践。

每一个专题由最擅长的老师进行讲解,使我们收获颇丰。

学习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使我更加坚定了要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一切听党指挥,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保证,这不仅因为这条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开创的,而且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始终坚持和不断推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前进的道路并不平坦,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风险,包括可以预料的和难以预料的,来自国内的和来自国外的,经济生活中的和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困难和风险,顺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需要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

历史和现实证明,在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是这样的坚强领导核心,才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领导能力。

纵观历史的发展,中国能够在世界舞台上站稳脚步,这与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科学主义密不可分。

20世纪后期震撼世界的重大事件——苏东剧变之所以发生,从历史原因来说,苏东国家在思想理论、体制制度上长期处于僵化状态,改革的成效不大,经济上的困难诱发政治危机和民族矛盾,使社会主义逐渐失去了应有的活力;从现实原因来说,苏东国家主动放弃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结果导致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甚嚣尘上,思想理论的混乱引起政治上混乱,从而失去了社会发展的基本准则和方向。

中特心得体会

中特心得体会

中特理论心得体会从入学到现在,从开始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以来,我通过读本以及指导书学习以来,从中学到了许多知识,这些往往不是从工作中和生活中可以学是到的知识,从中认清了自己的不足,开阔了视眼。

也为自己的将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下面我说说我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到的内容:一、学习思想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特理论体系。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

历史和现实也表明: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坚持中特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所以,对于发展对象来说,深刻理解并掌握中特理论体系,意义重大。

这不仅是因为以上几个方面说的,更是因为:我们党在吸收新成员的时候,必须全面把握和严格坚持党员标准,必须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

所以,做为发展对象,学习并掌握中特理论体系也是你从思想和行动上向党靠拢的第一步。

第一步都走不好走不对的各位,以后的路你怎么走?二、理解历史(1)毛泽东思想,是由毛泽东倡导并在二十世纪中国革命中大范围实践的一种政治、军事、发展理论,一般认为其为马列主义在中国的发展。

毛泽东思想是其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国共内战胜利、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重要理论;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在《中国共产党章程》中有明确规定,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一个独立的部分与马克思列宁主义相并列。

(2)邓小平理论是以邓小平为主要创立者、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的理论。

邓小平理论被中国共产党看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大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获得的与苏联模式不同的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理论总结。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

邓小平理论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的理论问题,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重大问题上,形成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基本观点,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UNAN UNIVERSITY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作业
2015年10月28日
教育的力量
——脑力还是武力
作为一名研究生,面对有些问题已经不能只是一句“肉食者谋之”就视而不见了,我们有足够的知识水平和分析能力来对国际大事指点一二。

当前国际形势风起云涌,我国如何在“新常态”下保持经济增长,促进人民福祉已然成为学者们探讨的焦点问题。

本人一直对德意志民族抱有仰慕之情,不止一次看过《大国崛起之帝国春秋》,索性以此为契机发表一些愚见。

希望带给那些“肉食者”更丰富的声音。

《大国崛起之帝国春秋》是一部讲述德国如何由当初四分五裂,任人宰割的悲惨境地一步一步走向统一富强的纪录片。

其实,整部纪录片完全可以分割为两个部分,即统一前与统一后。

可是历史并不是泾渭分明地可以靠划一条三八线来分割,须知这整个过程充斥着屈辱与辉煌,和平与战争。

对于这段历史,很多人热衷于研究德国统一的进程,我觉得不必费太多的心思在这一方面。

所谓分久必合,正是历史的滚滚车轮在推动制度变革与社会进步,不是一位李斯特或者俾斯麦可以左右的。

但是如何在统一后继续维持国家的凝聚力却是对领导者以及整个民族的巨大考验。

我觉得在德意志民族身上,确实具备一些东西值得我们学习。

要研究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面对一个抉择:脑力还是武力。

对此,德意志民族做出了让世人惊愕的回答:都要,但首先选择脑力。

德意志民族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远远超过了周围列邦。

以最强大的普鲁士王国为例,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二世在1763年,颁布了义务教育法令,并规定国家管理教育。

5—12岁儿童必须入学,否则罚其父母。

他还规定,设立学校要经国家允许,所有公立学校都要接受政府的监督和观察。

在世界教育史上,德国最早实施了强迫义务初等教育。

在西欧教育史上,也成为将学校教育的管辖权从教会转归国家的开端。

随后,普鲁士发动了三次王朝战争,相继打败丹麦、奥地利、法国,成功于1871年1月18日在凡尔赛宫的镜厅宣告了德意志帝国的成立,这是历史上首次只出现一个德国。

如果说德国的武力征服只是狂热的军国主义在推动,我们不妨
听一下中国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李工真对此的评价:德意志从濒临亡国的绝境发展成一个令人瞩目的强国,采取了种种措施,其中最为重要的一条,就是它高度重视对国民素质的培养,并以此作为它国家振兴的基础。

战胜法国并俘虏法国皇帝的元帅毛奇的评价更是言简意赅:普鲁士的胜利早在小学教师的讲台上就决定了。

由此可见,早在19世纪,德国以智立国的方针基本就已确定。

也许从那时起,德意志民族的崛起便已势不可挡。

历史又证明了这一点。

这次,德意志人民的智慧化作为科技力量。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兴起了一场以电机、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为核心的新工业革命,即第二次工业革命。

而德国正是是第二次科技革命的策源地。

英国的工业产值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870年的32%,降到1913年的14%,丧失了它19世纪中期以来在世界工业中的垄断地位。

而德国迅速超越英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在德国工业革命中起到先驱作用的柏林机械工业的核心人物玻尔西希就是教育界的杰出产物。

另外,尔斯鲁厄工业大学1865、慕尼黑工业大学1868、亚琛工业大学1870、柏林工业大学1879、等学校,到19世纪后半叶都发展为高等工业学府,为工业革命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

由于教育的普及,德军士兵的文盲率几乎为零。

德国陆军是当时装备最精良、训练最优秀的军队,雄冠全球。

教育的红利惠及经济,政治,军事各个方面,德国拥有了压倒对手的全方位优势,如此来看,它能发动两次世界大战也就见怪不怪了。

说了这么多,其实只是阐述了一个问题,教育如何通过提升脑力进而增强武力的。

这种模式不止德国人适用,其实放任四海而皆准。

不过既然地球上没有第二个德意志,自然不会有第二种德意志式的教育,而这正是德国独到之处。

对他们来说,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科学知识,更是对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发扬。

说到德国民族精神,历来为人们所称道。

总结下来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讲理性,守纪律,办事严谨认真、一丝不苟。

二是文化素质普遍较高,说话有修养,知识面广,不怕辩论。

三是崇尚自强不息,精益求精,永不满足。

正是靠着这样的精神,德国才能在一战结束后短短的15年时间重新成为欧洲霸主卷土重来,才能在二战的废墟上用短短20多年打造了匹敌英法的经济基础,并长期霸占经济总量世界第三的宝座。

这也许看上去是一个奇迹,但是对德
国人来说,完全是水到渠成的事。

你能想象得到吗,德国城市在二战后成为了一片废墟,男丁数目减少,清理废墟的任务就落到了女人们头上。

所谓的“trummerfrauen”或是“瓦砾女人”(rubble women)凭着自己的一双手,用上她们可以找到的任何工具,干得热火朝天。

她们很多都是志愿的,没有报酬没有鲜花,只有心中的德意志。

到1949年为止,慕尼黑已经清理了80%的废墟。

到1952年为止,斯图加特已经完成了88%。

由此可见德意志民族的纪律性和办事效率如何非同一般,奇迹就应该是由这样的民族来创造。

战后重建的过程中,德国人没有放松教育,不仅宪法详细规定了公民受教育的各种权利,政府还专门为孩子们设置了详细的教育章程,确保每个孩子都能接受良好的初等教育。

其民族性格的严谨认真可见一斑。

二战之后,世界已不是通过武力来衡量自身的价值,德意志民族的脑力巧妙地转化为经济增长力与创新力。

在科技创新方面,德国的成就在世界是有目共睹,从量子力学(普朗克)和相对论(爱因斯坦)的产生到二十世纪一系列技术革命和当今的信息产业革命的重大突破,德国科学家作出了巨大贡献。

首先,就代表世界科技最高荣誉的诺贝尔奖来说,据统计,从1901年诺奖的创立到2000年的100年中,德国在物理学、化学、医学三个没有争议的诺贝尔奖领域里共获得58项,居世界第三。

如果把竞争力当做战争年代的武力值,德国俨然已经具备了发动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实力,不过现在的德国已经离战争越来越远了。

严谨、忠诚、荣誉、责任,这就是德意志民族的伟大品质!这正是人类所追求的精神的灵魂。

师夷长技以自强,看到外国的优点我们不能只停留于由衷的赞美,重要的是要从他们身上学到一些有用的东西,进而完善自己,提升自己。

尤其是现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发展环境中,我们的经济已经进入了“新常态”,社会政治经济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如何跳过中等收入陷阱实现“十三五计划”的宏伟蓝图,需要我们深思。

我想,德国在困难面前的应对姿态可以很好地给我们启示。

对于这个问题,我做了一些简单的思考,主要有以下看法。

首先,我们要抓好基础教育。

我们国家现在实行九年义务教育的确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但学校教育过于重视知识积累而往往忽视道德培养,以致高分低能、
高分低德现象层出不穷,我觉得学校有必要联合家长制定一套针对孩子们的素质培养计划。

其次,注重民族精神的传承。

我们国家正处在社会变革的关键是时期,人民群众普遍缺乏信仰,为了增进民族凝聚力必须让人民认知并传承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唯有精神信仰,才能减轻社会浮躁,促进改革平稳过渡。

最后,我们要为科研创新提供制度保障和环境支持。

这是通过考察德国科技政策与体制之后得出的结论。

科学研究允许失败,但是不允许浪费式的失败,如何做到高效创新,必须有一套有效率的机制来做保障。

教育的力量有多大,德意志给世界做出了最精彩的回答。

中国要实现“中国梦”,不妨先实现“教育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