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说课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教材主要围绕俄国十月革命展开,主要讲述社会主义在俄国由理想变为现实,世界上出现了新的社会制度。十月革命是继巴黎公社后马克思主义的又一次伟大实践,它不仅对俄国和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对我国的社会发展进程也发生了极大影响,因此,本课地位十分重要。

2、教学目标

而《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对本课的要求为:概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根据课标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我确立了以下的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了解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过程和历史意义。

2、通过阅读历史材料、图片,提高学生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3、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十月革命的爆发是历史的必然,从而树立为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3、教学重、难点

新课标改革的精神在于“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培养为重”。本着课程标准,我把本课的重点确定为: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难点则为: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

突破:通过情景再现、问题探究等课堂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分析、理解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各项历史条件,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在初中阶段,学生已经对俄国十月革命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上一课的学习,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也有了初步认识,但是作为高一学生,历史分析、理解能力还有待提高。

三、说学法、教法

1.学法指导:(1)自主探究学习法(2)合作探究学习法

2.说教法:

教育学家陶行知说:“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书,而在于教学,教学生学。”即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我主要围绕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和历史意义这一重点内容,以材料、问题构建情境,引导学生探究,教师点拨、诱思,并综合运用演示法、史料分析法、讨论法等进行分析归纳,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四、说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导入新课

展示俄罗斯某咨询分析中心在16年间就“十月革命给俄罗斯人民带来了什么?”作的4次调查以及“俄国十月革命93周年纪念活动”的图片,使学生初步了解俄国十月革命在俄国人心目中的地位,让学生从现实问题转到去探索历史,带着兴趣进入新课。

(二)新课讲授

教材一共有三个子目,分别为十月革命发生的背景、过程、结果以及意义。首先是

1、革命前的沙皇俄国——背景

通过展示5段材料,分别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材料二“上流社会举行的豪华酒宴”与“穷人在施粥棚内勉强果腹”的图片对比、材料三“俄国参加一战的影片”、王斯德主编《世界现代史》里“俄国无产阶级的境况”以及课本P “布尔什维克”的材料介绍, 让学生通过分析材料、图片、影片,从经济、政治、国际及主观等四个方面理解十月革命爆发的条件。

目的是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主动建构知识体系。

2、“阿芙乐尔”的炮声——过程

第二子目我以时间为线索,讲明从二月革命到《四月提纲》到七月流血事件到最后发展到十月革命彼德格勒武装起义的经过,以此理清学生思路。首先,播放一段俄国二月革命的影片,让学生感受二月革命中工人和士兵的英

雄气概,理解俄国人民的要求。接着,展示二月革命后化妆回国的列宁图片,让学生结合书本P 《四月提纲》的部分内容,得出:二月革命后出现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结论。并提出问题:“列宁为什么在《四月提纲》中提出要实现社会主义革命?《四月提纲》起到什么作用?”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小字内容,比较分析后解决问题。

最后,彼德格勒武装起义的经过,我主要采用看图说史的形式,让学生结合课文的三幅插图和相关内容,自由发言。学生发言后,让其从性质、目标、领导者、组织性、指导纲领、结果等方面思考“二月革命跟十月革命有什么不同?”并完成相应表格。最后,教师用一句话顺口溜总结第二子目“二月革命倒沙皇、四月提纲指方向、七月事件抛幻想、十月革命现曙光”。

该子目我借助多媒体展示有关十月革命发生经过的影片、图片、表格、顺口溜等,综合运用谈话法、演示法、史料分析法进行分析归纳,力求在带给学生感官刺激的同时,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3、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结果及意义

第三子目是课文重点,讲述“苏维埃政权的建立和巩固”这部分内容时,教师通过指导学生阅读“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的决议”,以及分析《和平法令》《土地法令》的内容,学生基本上能够理解苏俄的社会主义性质。

十月革命的意义则让学生分成三个小组,从对人类历史、对世界、对俄国三个角度共同讨论,然后每组派一个代表陈述小组讨论结果,最后教师总结。

课堂讨论既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又能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运用材料的能力。

(三)情景设置,趣味小结

小结部分,让学生假设自己是一位年轻的俄国农民,后来参了军,并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接着又参加了二月革命,加入彼得格勒十月武装起义的行列,简述其中的经历。

该环节学生能够大胆发言,通过表演的形式表达出来,既巩固了本课所学知识,又增强了历史学习的趣味性。

板书设计:

一、革命前的沙皇俄国——背景

1.俄国具备了帝国主义的基本特征;

2.社会矛盾尖锐,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

3.一战期间,俄国加入协约国作战;

4.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成熟。

二、“阿芙乐尔”的炮声——过程

1.二月革命(1917月3月)

2.《四月提纲》的发表(主要内容)

3.彼得格勒起义(1917月10月)

三、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结果及意义

1.苏维埃政权的建立和巩固

2.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主要包括性质,国内和世界意义三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