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师资格考试基础知识(劳动经济学和劳动法)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143页128M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一、就业总量的决定
• (一)、总供给、总需求与均衡国民收入 •(二)、就业总量决定
•社会就业总量取决于总需求水平
PPT文档演模板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143页 128M
二、失业及其类型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1. 摩擦性失业:供求中偶然失调造成暂时性失业 。正常失 业
PPT文档演模板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143页 128M
二、劳动法的基本原则
•特点:
•指导性、纲领性 •部门特殊性 •高度稳定性 •高度权威性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平等的就业权与自 由择业权是核心
•内容:
•保障劳动者劳动权的原则 •劳动关系民主化的原则 •物质帮助权原则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第二章 劳动法
PPT文档演模板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143页 128M
第一节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劳动法的体系
•一、劳动法的概念
•狭义:劳动法-劳动法律部门的核心法律,即《劳动 法》
•广义:劳动法-指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的其他一 些社会关系法律规范的总称
PPT文档演模板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143页 128M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第二节 劳动法律关系
一、劳动法律关系及其特征
•劳动法律关系:指劳动法律规范在调整劳动关系过程中所形成的劳动 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是劳动关系的 •现实形式
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完整版)
人力资源管理师(新) 基础知识(提纲)一、劳动经济学(1-16)二、劳动法(17-24)三、现代企业管理(25-59)四、管理心理和组织行为(60-84)五、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85-117)第一章、劳动经济学(1-16)第一节、劳动经济学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一、劳动资源稀缺性。
1、相对稀缺性 2、资源的绝对稀缺性 3、消费劳动资源的支付能力和支付手段的稀缺性劳动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新分支,劳动经济学既宏观也微观,劳动力的调控,又涉及到很多企业部门的需求,一个特定的研究对象。
大家注意,括号里的就是考题的类型。
劳动资源的稀缺性,第一个是劳动力资源的相对稀缺,相对稀缺不是绝对稀缺,结构性的失调,市场劳动力很丰富,但是市场的要求不一样,要求招工有本岗位工作两年以上经验者,稀缺是相对的,另外一个地区的流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需求。
第二个资源的绝对稀缺性,我们说从出生到死亡,我们按照劳动法规定的话,14周岁算童工,我们国家65岁退休,再加上一些残障,也就是说符合劳动力的保障不多。
我们的市场有一定的产业结构,为什么我们现在文科管理类的不好就业,我们国家现在所处的产业结构,技术人员,很多大专毕业生不够用,这里面有结构性的差。
这个题就是一个多选题,劳动力资源的绝对性。
二、效用最大化。
1、个人追求:效用最大化:在个人可支配资源约束条件下,使个人需要和愿望得到最大限度满足2、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如果企业总收入减去总费用的差额是正值,则越大越好;负值则越小越好工资低的不愿意去,争取利益的最大化,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你个人的能力能不能达到企业的要求,也就是说企业通过投资然后产出,取得收入。
有的说是消耗或成本。
这两个问题就造成了人的使用价值和企业里对人的评价,这就涉及到很多的等级了,技术熟练程度,文化水平管理能力,分档次的。
总费用的差额应该是正值,差额越大越好。
三、劳动力市场1、生产要素市场:居民:生产要素供给者,企业:需求者2、商品市场:居民:商品和服务需求者,企业:供给者3、劳动力市场:居民户供给方(工资率)企业:需求方生产要素就是说居民劳动力他是靠出卖自己的劳动和知识来获取报酬,是生产要素的工具,那么企业要研发产品,需要专家,要搞了个财务需要会计,要管理机构需要办公的人员。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重点
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部分第一章劳动经济学一、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劳动要素的特点:1、动力性2、自我选择性3、个体差异性4、非经济性二、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1、人力资源:它作为一种劳动力供给实体、作为一个统计对象,是指以国家或地区为范围的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数量。
人力资源总量=劳动力人口数量(人力资源数量)×质量2、人力资源的数量:一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劳动适龄人口的总量,减去其中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口,加上劳动适龄人口之外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3、劳动力供给的内容:➢微观劳动力供给➢中观劳动力供给➢宏观劳动力供给4、劳动力需求:是一种派生性需求,因而也称为“引致需求”。
5、劳动力需求:企业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某种工资率下愿意并能够雇用的劳动量。
劳动力需求是企业雇用意愿和支付能力的统一。
需求无弹性Ed =0需求有无限弹性Ed→∞单位需求弹性Ed =1供给富有弹性 Ed﹥1供给缺乏弹性 Ed﹤16、使用劳动要素的根本原因是:社会消费需求7、劳动力需求的增量产生的根源是:(1)社会消费总量的增加消费结构的变化(2)消费内容的丰富化.8、微观劳动力供给:即发生在个人身上的劳动力供给。
微观劳动力供给取决于:经济单位(社会、地区、部门、用人单位)的工资水平.9、中观劳动力供给的影响因素:➢工资竞争力➢专业教育的门类➢人的就业偏好➢劳动要素的流动性10、影响宏观劳动力供给数量的因素:➢人口因素➢劳动参与率➢劳动时间11、影响宏观劳动力供给质量的因素:➢遗传、其他先天和自然生长因素➢教育因素➢人力投资数量---------------------------------------------------------精品文档➢人力投资的动力➢经济发展水平与经济体制➢社会文化与观念因素➢劳动力供给的变动。
三、完全市场竞争条件下的工资水平与工资结构1、工资的定义:所谓工资,是指劳动者被用人单位录用后,完成规定的劳动任务而作为劳动报酬领取的、由该用人单位支付的一定数额的货币。
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基础知识(劳动经济学、劳动法)课件
益和约定权益,都应纳入劳动法的保护范围之内。 基本保护 指对劳动者的最低限度的保护,即对劳动者基本权益的
保护。
a
33
3、劳动关系民主化原则(较重要) 具体内容的七个方面
4、物质帮助权原则 失去劳动能力或就业机会有获取物质帮助的权利
a
22
四、失业的度量、失业的影响
失业率=(失业人数/社会劳动力人数)×100%
平均失业持续期=(∑失业者×周数)/失业人数 年失业率=?
a
23
失业影响:
家庭生活 劳动力资源浪费 劳动者个人
a
24
五、政府行为和劳动力市场
(一)政府支出 分类:政府购买、转移支付(收入再分配的 手段)
(二)劳动力市场的制度结构要素(掌握) 1、最低劳动标准 最低工资标准、最长劳动时间 2、最低社保 3、工会
a
27
第二章 劳动法
本章框架: 一、劳动法的体系 二、劳动法律关系
a
28
一、劳动法的概念 、内容和作用
(一)劳动法的概念 1、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 社会关系的法律。
劳动关系是劳动法调整对象的最主要和最基本的 关系。
2、调整对象:调整劳动者因参加社会劳动而与所属 的企业、事业、国家机关及社会团体等用人单位之 间发生的那一部分劳动关系
3、劳动法是从民法中分离出来的
a
29
05.05单选 27、下列社会关系中,属于劳动法调整的劳动关系是 (A)某公司向职工集资而发生的关系 (B)劳动者甲与劳动者乙发生借款关系 (C)两企业之间签订劳务输出的合同关系 (D)某民工被个体餐馆录用为服务员产生的关系
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
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第一章劳动经济学1.劳动资源的稀缺性(1)定义:相对于人类社会无限需要而言,客观上存在着制约满足人类需要的力量。
属性:相对的稀缺性、绝对的属性、本质表现。
2、效用最大化(2)企业追求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3、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3-4)实证研究方法(研究“是什么”)和规范研究方法(研究“应该是什么”)4、劳动力和劳动力参与率(5)社会劳动力:在一定年龄之内,具有劳动能力与就业要求,从事或能够从事某种职业劳动的全部人口,包括就业者和失业者。
劳动力参与率:劳动力在一定范围内的人口的比率。
计算公式:总人口劳参率=劳动力/总人口年龄(性别)劳参率=某年龄(性别)劳动力/该年龄(性别)人口5、劳动力供给(5-6)在一定的市场工资率的条件下,劳动力供给的决策主体(家庭或个人)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劳动时间。
6、供给弹性(6)劳动力供给量变动对工资率的反应程度。
7、供给弹性分类(6)8、劳动力需求(7)指企业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某种工资率下愿意并能够雇佣的劳动量。
9、劳动力需求弹性(8)劳动力需求量变动对工资率的反应程度。
曲线图。
10、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9-10)三个阶段、公式、曲线图。
11、完全竞争市场上:MRP=VMP=MP*P(11)短期企业劳动力需求决定的原则是:MRP=VMP=MP*P=MC=W12、均衡分析(12)局部均衡分析(马歇尔)一般均衡分析(瓦尔拉)13、人口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13)人口规模、人口年龄结构、人口城乡结构14、资本存量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13)15、均衡价格论(14-15)(马歇尔经济学原理)是说明通过商品供给与商品需求的运动决定商品价格形成的理论。
所谓工资就是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的均衡价格。
作为劳动要素均衡价格的工资,亦称为劳动报酬。
16、工资形式(15-18)生产要素分为四类:土地、劳动、资本、企业家才能。
基本工资:以货币为支付手段,按照时间或产量计算的报酬,是工资构成的主要部分。
人力资源管理师资格考试基础知识劳动经济学和劳动法
人力资源管理师资格考试基础知识劳动经济学和劳动法第一节 劳动经济宁的研究刈象和研究方法卜4笫:节劳动力供给和需求第一章劳动经济学r劳动资泅的特点,柿缺览 效用绘大化劳动力帀场的特点 ---- —f±E曲方広c BliS给(劳动参与率) 蝉性軽4^亦,边阪•生产力递减i 需求决定公式 ”静态与动态 ”局部弓一亦 意义 均衡工资率I 供给弓需求半衡原理第三节完全竞争市场条件卜•的工资水平与工资繇卜京就业总鈕 失业失业类型 盂求不足失业度就政府支出第四节就业与失业}g_结构荽素'政府行为宏观训控饋低苛动标准迪低丁竝那. 1最长劳动时间标准最低社会保障 工会 财政政策第一节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稀缺性资源配置问题的学科。
■劳动经济学是研究市场经济制度中的劳动力市场现象和劳动力市场运行规律的科学。
(2007. 05. 4多)它以劳动力资源的市场配置为主要研究对象,用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对劳动力市场的运行进行比较系统的研究。
一.劳动资源的稀缺性■劳动力资源三个属性:相对稀缺性.绝对!本质表现为支付手段和支付能力的稀缺0& 05二.效用最大化■个人迫求的即在个人可支配资源的约束条件下,使个人需耍和愿望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企业迪求的是利润的最大化■效用最大化的观点,通常作为经济分析基本手段三、劳动力市场■就业量和工资的决定劳动力市场的基本功能c土地(地租)业家才能(別■劳动力市场的功離通过商品的供给和卿求来决定价格的机制,实现、调节资源的配置;解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这一经济社会的基本课题。
■劳动经济学的主要任务就是要认识劳动力市场的种种复杂现象,理解并揭示劳动力供给. 劳动力卿求,以及工资和就业决定机制对劳动力资源配置的作用原理。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有两种,主耍是实证研究(08. 05)和规范研究。
■实证研究是研究现象本身“是什么” 的问题。
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重点梳理
第一章劳动法一, 劳动法的概念和作用1, 劳动法可以指:法律体系中的劳动法律部门;国家的劳动法典;劳动法学或劳动法课程2, 劳动法的定义:指调整劳动关系以及及劳动关系有亲密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
3, 劳动法的核心内容:调整劳动关系4, 劳动法及其他法律的关系:劳动法是资本主义发展到肯定阶段而产生的法律部门劳动法及民法关系亲密,它是从民法中分别出来的法律部门,它及工厂立法亦有亲密联系,它是由工厂立法逐步发展而来它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及劳动关系亲密联系的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
5, 劳动法所调整的劳动关系的特点:劳动关系发生的缘由是实现劳动的过程,即劳动者要直接参与某种生产物品或供应服务的过程劳动关系是在用人单位录用了劳动者,使劳动者及劳动过程有了联系之后才发生的劳动关系是由职业的有偿的劳动而发生的关系,非职业的劳动, 无偿的劳动, 义务的劳动所发生的关系都不由劳动法调整。
6, 组成劳动法的内容有:就业促进制度集体谈判和集体合同制度劳动标准制度职业技能开发制度社会保险制度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劳动监督检查制度7, 劳动法的作用: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是预防和解决劳动争议的必要手段对劳动力市场的运作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8, 劳动标准的内容包括:最低工资标准最长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制度劳动平安卫生, 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的劳动条件。
9, 劳动法对劳动力市场的作用有:确认劳动者为劳动力全部者,使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上处于劳动力供方主体的法律地位通过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为劳动力供求双方通过市场相互选择和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在市场上自由流淌供应了法律条件实行统一的劳动标准和社会保险制度,使劳动力在运用和流淌过程中得到基本保障,同时,也使劳动力市场上的劳动力资源不中断二, 劳动法的发展历程1, 劳动法产生的时间:资本主义开始进入自由竞争阶段的19世纪初2, 劳动立法的开端:1802年英国议会通过的《学徒健康及道德法》3, 二次世界大战后劳动立法的特点:各国宪法对劳动者的劳动权利都做了明确的规定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许多资本主义国家在劳动立法方面出现了倒退的状况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各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劳动立法侧重于改善劳动条件,规定劳动标准,劳动法的适用范围不断扩大,劳动法的内容也得到充溢。
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
第一章劳动经济学•本章框架•1、就业总量的决定2、失业及其类型3、需求不足性失业4、失业的度量和失业的影响5、政府行为和劳动市场-本章问题・1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有哪些内容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有哪些内容? ?③劳动力市场④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2、什么是资源的稀缺性?劳动资源的稀缺性有哪些属性?(相对、绝对、支付能力和支付手段)3、什么是利润最大化?什么是效用最大化?4、经济系统的收入循环模型是什么?5、劳动经济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①实证研究方法的含义、特点、步骤?②规范研究方法的含义、特点、主要障碍?)6、什么是社会劳动力?及其公式?7、什么是劳动力供给?公式?劳动力供给弹性分类?(①供给无弹性,即E S = 0②供给有无限弹性,即E S T 3③单位供给弹性,即E S = 1④供给富有弹性,即E S > 1⑤供给缺乏弹性,即E s <1 )8、劳参率的长期变动,有哪几个变动趋势?、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1资源的稀缺性2、最大化3、动力市场4、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劳动力供给和需求1、劳动力和与劳动力供给2、劳动力需求[3、企业短期劳动力需求的决定4、劳动力市场均衡< 5、人口、资本存量与均衡工资率三、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工资水平与工资结构1、均衡价格论的一般原理及工资决定2、工资形式四、就业与失业y(①劳动资源的稀缺性②效用最大化9、 什么是经济周期?有哪两种假设?(①附加性劳动力假设 ②悲观性劳动力假设)10、 什么是劳动力需求?公式?劳动力需求弹性分类? (①需求无弹性,即 E d = 0②需求有无限弹性,即E d —® ③单位需求弹性,即 E d = 1④需求富有弹性,即 E d > 1⑤需求缺乏弹性,即 E d < 1 )11、 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的内容?(见图 1— 4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12、 什么是劳动力市场?(包括广义和狭义)劳动力市场的性质?劳动力市场的本质属性是什么及其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劳动力市场的 主体有哪些?(主体由相互的两极构成:①劳动力的所有者个体②使用劳动力的企业)13、 什么是均衡分析方法?均衡分析分哪二种?(①静态均衡分析 ②动态均衡分析)劳动力市场均衡有哪些意义? 14、 人口对劳动力供给影响有哪些? (①人口规模②人口年龄结构 ③人口城乡结构)15、 什么是均衡价格论? (均衡价格论:指通过商品供给与商品需求的运动决定商品价格形成的理论16、 什么是工资?工资有哪几种形式?A 、 工资率B 、 货币工资和实际工资 ②福利C 、 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1) 什么是基本工资?最普遍的基本工资支付方式是什么?(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A :什么是工资率?B :什么是货币工资及影响的主要因素是什么?(①货币工资率②工作时间长度 ③相关的工资制度安排)C :什么是实际工资?(2) 什么是福利?福利的特征?福利的表现形式?(①实物支付 ②延期支付) 福利支付方式?(①实物支付②延期支付)(3 )生产要素分为哪四类? (①土地 ②劳动 ③资本 ④企业家才能)劳动报酬的构成? (①福利 ②基本工资)17、 什么是就业?就业包括哪三层含义? 18、什么是总供给及公式?什么是总需求及公式?总供给的价格函数(Z=f (N ) Z —总供给价格,N —就业量)和总需求的价格函数(D=书(N ) D —总需求价格)19、 什么是失业?失业的类型有哪些? (①摩擦性失业 ②技术性失业 ③结构性失业 ④季节性失业) 20、 需求不足性失业的表现形式? (①增长差距性失业 ②周期性失业)21、 政府支出的含义?政府支岀:指各级政府支岀的总和,主要分为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两类。
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重点梳理
第一章劳动法一、劳动法的概念和作用1、劳动法可以指:➢法律体系中的劳动法律部门;➢国家的劳动法典;➢劳动法学或劳动法课程2、劳动法的定义:指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
3、劳动法的核心内容:调整劳动关系4、劳动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劳动法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而产生的法律部门➢劳动法与民法关系密切,它是从民法中分离出来的法律部门,它与工厂立法亦有密切联系,它是由工厂立法逐步发展而来➢它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
5、劳动法所调整的劳动关系的特点:➢劳动关系发生的原因是实现劳动的过程,即劳动者要直接参加某种生产物品或提供服务的过程➢劳动关系是在用人单位录用了劳动者,使劳动者与劳动过程有了联系之后才发生的➢劳动关系是由职业的有偿的劳动而发生的关系,非职业的劳动、无偿的劳动、义务的劳动所发生的关系都不由劳动法调整。
6、组成劳动法的内容有:➢就业促进制度➢集体谈判和集体合同制度➢劳动标准制度➢职业技能开发制度➢社会保险制度➢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劳动监督检查制度7、劳动法的作用:➢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是预防和解决劳动争议的必要手段➢对劳动力市场的运作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8、劳动标准的内容包括:➢最低工资标准➢最长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制度➢劳动安全卫生、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的劳动条件。
9、劳动法对劳动力市场的作用有:➢确认劳动者为劳动力所有者,使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上处于劳动力供方主体的法律地位➢通过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为劳动力供求双方通过市场相互选择和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在市场上自由流动提供了法律条件➢实行统一的劳动标准和社会保险制度,使劳动力在使用和流动过程中得到基本保障,同时,也使劳动力市场上的劳动力资源不中断二、劳动法的发展历程1、劳动法产生的时间:资本主义开始进入自由竞争阶段的19世纪初2、劳动立法的开端:1802年英国议会通过的《学徒健康与道德法》3、二次世界大战后劳动立法的特点:➢各国宪法对劳动者的劳动权利都做了明确的规定➢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很多资本主义国家在劳动立法方面出现了倒退的情况➢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各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劳动立法侧重于改善劳动条件,规定劳动标准,➢劳动法的适用范围不断扩大,劳动法的内容也得到充实。
人力资源管理师资格考试基础知识(劳动经济学和劳动法)
劳动经济学运用经济学分析方法,对劳动力市场、工资水平、就业率等进行分析,为劳 动法的制定提供数据支持和实证依据。
劳动法对劳动经济的规范作用
保障劳动者权益
劳动法规定劳动者权益,如工资、工时、休息休假、安全 卫生等,保障劳动者在劳动关系中的合法权益。
规范企业用工行为
劳动法对企业用工行为进行规范,要求企业遵守法律法规 ,保障员工权益,促进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和谐关系。
工资的决定因素
工资变化的经济因素
工资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劳动者的 技能、经验、职位、地区、行业等。
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就业率等因素 会影响工资水平的变化。
最低工资法
国家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保障劳动 者的基本收入权益。
02
劳动法基础知识
Hale Waihona Puke 劳动法概述劳动法的定义和性质
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的基本法律,保障劳动者的权益,促进经 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根据企业的战略目标和员工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包括培训与发展、绩效管理、员工关系 管理等,以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04
劳动法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劳动法在招聘中的应用
招聘信息的发布
01
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应公开、公平、公正地发
布招聘信息,不得有歧视性条款。
工资水平与结构调整
工资水平
根据劳动力市场和企业的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工资水平,以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留任率。
工资结构调整
根据企业的战略目标和员工的绩效表现,对工资结构进行调整,以激励员工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力。
劳动生产率与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劳动生产率
通过提高员工的技能水平、改善工作环境、优化工作流程等方式,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考试基础知识要点上
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三级)基础知识复习(上)一, 劳动经济学1.劳动经济学是探讨市场经济制度中的劳动力市场现象和劳动力市场运行规律的科学。
2.劳动力资源三个属性:①相对稀缺性, ②确定性, ③本质表现为支付手段和支付实力的稀缺3.个人追求的目标是效用最大化,即在个人可支配资源的约束条件下,使个人须要和愿望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企业追求的是利润的最大化。
4.劳动力市场的基本功能:就业量和工资的确定。
劳动力市场的功能是通过商品的供应和需求来确定价格的机制,实现, 调整资源的配置;解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这一经济社会的基本课题。
5.劳动经济学的主要任务:就是要相识劳动力市场的种种困难现象,理解并揭示劳动力供应, 劳动力需求,以及工资和就业确定机制对劳动力资源配置的作用原理。
6.劳动经济学的两种探讨方法:实证探讨和规范探讨。
(1)实证探讨:是探讨现象本身“是什么”的问题。
主要步骤是确定探讨对象,设定假定条件,提出理论假说,验证四个步骤。
(2)规范探讨方法往往成为为政府制定社会经济政策服务的工具。
7.劳动力:是指在确定年龄之内,具有劳动实力及就业要求,从事或能够从事某种职业劳动的全部人口,包括就业者和失业者,即社会劳动力。
8.劳动参及率是衡量, 测度人口参及社会劳动程度的指标。
总人口劳参率=劳动力×100%总人口年龄(性别)劳参率=某年龄(性别)劳动力×100%该年龄(性别)人口9.劳动力供应:是指在确定的市场工资率的条件下,劳动力供应的确定主体(家庭或个人)情愿并且能够供应的劳动时间。
10.劳动力供应的工资弹性:即劳动力供应变量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简称为劳动力供应弹性。
(1)供应无弹性E=0无论工资率如何变动,劳动力供应量固定不变。
(2)供应有无限弹性E→∞工资率给定,劳动力供应量变动的确定值大于0。
(3)单位供应弹性E=1在这种状况下,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及劳动力变动的百分比相同。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劳动资源的稀缺性
相对性、绝对性、支付能力与支付手段的稀缺性
• 效用最大化——经济分析的基本假设
企业——利润最大化 个人——效用最大化
• 劳动力市场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 是什么
客观事实
规范研究法 应该是什么 价值判断
劳动力供给与需求
• 劳动力与劳动力供给 1. 劳动力 2. 劳动参与率(劳动参与率的生命周期) 3. 劳动力供给弹性
松(稳健) 稳健趋紧
稳健
搭配方式 双松 双紧 双松 双紧 双松 双紧 双松 趋紧 稳健
实施年限 3年 1年 3年 3年
1.5年 4年
6.5年
就业与收入的宏观调控
影响就业总量的三大宏观调控政策: (三)收入政策 狭义:仅指宏观经济调控手段,用于控制货币工资和物价的
增长。 广义:不仅包括上述的宏观调控,还包括在一定社会总收入
出现社会局部劳动力过剩而导致的失业
• 结构性失业由于使用新机器设备和材料,采用新的生产工艺和新的生产管 理方式,出现社会局部劳动力过剩而导致的失业
• 季节性失业由于某些行业生产条件或产品受气候条件、社会风俗或购买习 惯的影响,使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出现季节性变化而导致的失业
• 需求不足性失业
1. 增长差距性失业
知识点概况
• 重点内容相对较少; • 需要理解的内容不多,主要是识记; • 与法律常识部分尤其是专业能力部分的第
六章有很多交叉重合; • 学习方法:点面结合。
劳动法的体系
• 劳动法的概念 劳动法是调节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 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劳动法的体系
• 劳动法的基本原则 1、基本原则的特点
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基础知识知识点总汇
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精要第一章劳动经济学在劳动力市场上,居民户是劳动力的供应方,公司是劳动力的需求方。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方法是认识客观现象,向人们供应实在、实用、确立、精准的知识的方法,其要点是研究现象自己“是什么”的问题。
规范研究方法以某种价值判断为基础,说明经济现象及其运转应当是什么的问题。
所谓劳动力供应,是指在必定的市场薪资率的条件下,劳动力供应的决议主体(家庭或个人)愿意并且能够供应的劳动时间。
所谓经济周期,是指经济运转过程中繁华与衰败的周期性交替。
统计研究证明,在经济衰败期间,附带性劳动力效应与悲观性劳动力效应同时存在,因为两种效应作用方向相反,所以在经济周期中,劳动力参加率表现为不一样的颠簸情况。
所谓劳动力需求,是指公司在某一特准期间内,在某种薪资率下愿意并能够聘用的劳动量。
劳动力需求是公司聘企图向和支付能力的一致。
二者缺一不行。
劳动力市场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劳动力市场是指劳动力全部者个体与使用劳动因素的公司之间,在劳动互换过程中所表现的、反应社会经济特点之一的经济关系;狭义的劳动力市场是指市场体制借以发挥作用,实现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的体制和形式。
狭义的劳动力市场是广义的劳动力市场互换关系的外在表现,是实现劳动资源配置的有效门路。
劳动力市场的主体由互相对峙的两极构成:其一为劳动力的全部者个体,其二为使用劳动力的公司。
劳动力市场的客体是劳动者的劳动力,即存在于劳动者身体以内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劳动能力。
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意义1.劳动力资源的最优分派;2.同质的劳动力获取相同的薪资;3.充足就业。
人口年纪构造对劳动力供应的影响主要表此刻两个方面:经过劳动年纪组人口占人口整体比重的变化,影响劳动力供应;经过劳动年纪组内部年纪构成的改动,影响劳动力供应内部构成的变化。
按因素类型分派社会总产品或收入,称为功能性收入分派。
所以,作为劳动因素均衡价钱的薪资,亦称为劳动酬劳钱币薪资与本质薪资所谓钱币薪资,是指工人单位时间的钱币所得。
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整理
人力资源管理基础知识第一章劳动经济学一、劳动资源的稀缺性:即资源的有限性。
是相对的、绝对的稀缺性,其本质表现是消费劳动资源的支付能力、支付手段的稀缺性。
二、效用最大化:在个人可支配资源的约束条件下,使个人需求和愿望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
三、劳动力市场是生产要素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商品市场、生产要素市场)四、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法和规范研究法。
1 、实证研究法的特点:①其目的在于认识客观事实,研究现象自身的运动规律及内在逻辑;②它对经济现象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具有客观性,并可根据经验和事实进行验证。
2 、规范研究法的特点:①以某种价值判断为基础,解决客观经济现象“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即要说明研究对象本身是好还是坏。
对社会有积极还是消极意义;②其目的主要在于为政府制定经济政策服务。
五、劳动力与劳动力供给1 、社会劳动力:在一定年龄之内,具有劳动能力与就业要求,从事或能够从事某种职业劳动的全部人口,包括就业者和失业者。
2、劳动力参与率是劳动力在一定范围内的人口的比率,是衡量、测度人口参与社会劳动程度的指标。
总人口劳参率=劳动力/总人口% 供给无弹性Es = 0,供给有无限弹性 Es → ∞,单位供给弹性 Es =1,供给富有弹性 Es ﹥ 1,供给缺乏弹性 Es ﹤ 1。
3 、劳动力供给:在一定的市场工资率的条件下,劳动力供给的决策主体(家庭或个人)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劳动时间。
4、劳动力参与率的生命周期的变动趋势: 15-19 岁年龄组的青年人口劳参率下降;女性劳参率上升;老年人口劳参率下降; 25-55 岁年龄段男性成年人的劳参率保持高位水平。
六、劳动力需求:企业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某种工资率下愿意并能够雇用的劳动量。
劳动力需求是企业雇用意愿和支付能力的统一。
需求无弹性Ed =0需求有无限弹性Ed → ∞单位需求弹性Ed =1供给富有弹性Ed ﹥ 1供给缺乏弹性Ed ﹤ 1八、广义的劳动力市场是指劳动力所有者个体与使用劳动要素的企业之间,在劳动交换过程中所体现的、反映社会经济特征之一的经济关系;狭义指市场机制借以发挥作用,实现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的机制和形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言精品资源PPT
25
劳动力市场的性质
▪ 1、劳动力市场是社会生产得以进行的条件。 ▪ 2、劳动力是一种等价交换。 ▪ 3、劳动力市场的交换决定了劳动力的价
值——工资。工资是实现和决定这种交换 行为的必要手段。 ▪ 4、通过劳动力市场的交换,实现劳动要素 和非劳动要素的最佳结合。
28
五、人口、资本存量与均衡工资率
(一)人口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 ▪ 人口规模 ▪ 人口年龄(2007.05.3/多) ▪ 城乡结构
语言精品资源PPT
29
第三节 完全竞争市场条件 下的工资水平与工资结构
一、均衡价格论的一般原理及工资决定
▪ 均衡价格论是A.马歇尔提出的,是运用供 求理论说明局部均衡价格的形成。
语言精品资源PPT
14
(二)劳动力参与率的生命周期
劳动力参与率的生命周期: ▪ 1、15-19岁年龄组的青年人口劳动参与率下降。 ▪ 2、妇女劳动参与率上升。 ▪ 3、老年人口劳动率下降。 ▪ 4、25-55岁男性劳动参与率保持较高程度,没
有什么变化。
语言精品资源PPT
15
(三)经济周期与两种劳动参与假说
语言精品资源PPT
4
一、劳动资源的稀缺性
▪ 劳动力资源三个属性:相对稀缺性、绝对性、 本质表现为支付手段和支付能力的稀缺 08.05
语言精品资源PPT
5
二、效用最大化
▪ 个人追求的目标是效用最大化,即在个人 可支配资源的约束条件下,使个人需要和 愿望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
▪ 企业追求的是利润的最大化 ▪ 效用最大化的观点,通常作为经济分析基
从事或能够从事某种职业劳动的全部人口,包括就业者 和失业者,即社会劳动力。
语言精品资源PPT
11
劳参率
▪ 劳动参与率是衡量、测度人口参与社会劳动程度 的指标,它本身并不是影响人口参与劳动的因素。
总人口劳参率= 劳动力 ×100% 总人口
年龄(性别)劳参率= 某年龄(性别)劳动力×100% 该年龄(性别)人口
语言精品资源PPT
12
劳动力供给
▪ 指在一定的市场工资率下,劳动力供给的 决策主体(家庭或个人)愿意并且能够提 供的劳动时间。
语言精品资源PPT
13
▪ 劳动力供给弹性是指劳动力供给量变动对工资 率变动的反应程度被定义为劳动力供给的工资 弹性。
(2007.5.3/4)
➢供给无弹性 E=0 ➢供给有无限弹性 E=~ ➢单位供给弹性 E=1 ➢给富有弹性 E>1 ➢供给缺乏弹性 E<1
1
0
2
L3
19
▪ 劳动需求量变动:其他条件不变,工资率 变动,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
▪ 劳动需求变化:工资率不变,其他条件变 化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
语言精品资源PPT
20
三பைடு நூலகம்企业短期劳动力需求的决定
(一)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 ▪ 当把可变的劳动投入增加到不变的其他生
产要素上,最初劳动投入的增加会使产量 增加;但是当其增加超过一定限度时,增 加的产量开始递减。 ▪ 三阶段(P10)
语言精品资源PPT
8
四、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有两种,主要是实证研究 (08.05)和规范研究。
▪ 实证研究是研究现象本身“是什么”的问题。主 要步骤是确定研究对象,设定假定条件,提出理 论假说,验证四个步骤。
▪ 规范研究方法以某种价值判断为基础,说明经济 现象及其运行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人力资源管理师资格考试
基础知识
语言精品资源PPT
1
语言精品资源PPT
2
语言精品资源PPT
3
第一节劳动经济学 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稀缺性资源配置问题的 学科。
▪ 劳动经济学是研究市场经济制度中的劳动 力市场现象和劳动力市场运行规律的科学。
(2007.05.4多)它以劳动力资源的市场配置为 主要研究对象,用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基 本方法,对劳动力市场的运行进行比较系 统的研究。
▪ 以总产量最大为目标,劳动投入量b点最佳; ▪ 以利润最大为目标,则不确定(取决于产品价
格与生产费用) ▪ 短期企业劳动力需求决定的原则:
MRP=VMP=MP*P=MC=W
语言精品资源PPT
24
四、劳动力市场的均衡
(一)劳动力市场 ▪ 广义和狭义劳动力市场 ▪ 劳动力市场的主体:劳动力所有者个体和
语言精品资源PPT
16
二、劳动力需求
▪ 指企业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某种工资率 下愿意并能够雇佣的劳动量。劳动力需求 是企业雇佣意愿和支付能力的统一,两者 缺一不可。
语言精品资源PPT
17
劳动力需求弹性
语言精品资源PPT
18
劳动需求量变动与劳动需求变化
工资率W
A W1
B W0
C
W2
D1 D2
L L L 语言精品资源PPT
▪ 规范研究方法以某种价值判断为基础,解决客观 经济现象应该是什么的问题;规范研究方法研究 经济现象的目的主要在于为政府制定经济政策服 务。
▪ 规范研究方法往往成为为政府制定社会经济政策
服务的工具。
语言精品资源PPT
9
语言精品资源PPT
10
第二节 劳动力供给和需求
一、劳动力与劳动力供给 ▪ 劳动力是指在一定年龄之内,具有劳动能力与就业要求,
本手段
语言精品资源PPT
6
三、劳动力市场
▪ 就业量和工资的决定是劳动力市场的基本功能。
语言精品资源PPT
7
▪ 劳动力市场的功能是通过商品的供给和需 求来决定价格的机制,实现、调节资源的 配置;解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 产这一经济社会的基本课题。
▪ 劳动经济学的主要任务就是要认识劳动力 市场的种种复杂现象,理解并揭示劳动力 供给、劳动力需求,以及工资和就业决定 机制对劳动力资源配置的作用原理。
语言精品资源PPT
26
(二)局部和一般均衡
▪ 局部均衡分析方法的代表人物是A 马歇尔 ▪ 一般均衡分析方法的代表人物是 L 瓦尔拉。
语言精品资源PPT
27
(三)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意义(2007.05.4多)
▪ 劳动力资源的最优分配。 ▪ 同质劳动力获得同样的工资。 ▪ 充分就业。
语言精品资源PPT
语言精品资源PPT
21
总产量 、平均产量 和边际产量的关系
产 量
Q
平 均 产 量 AP
边 际 产
量O
MP
TP
AP= Q / L MP=⊿Q / ⊿L
AP
ab
量L
MP 劳动投入
语言精品资源PPT
22
语言精品资源PPT
23
(二)企业短期劳动力需求的决定
▪ 企业以人均产量最大为目标,劳动投入量a点 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