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基础知识历年真题讲解-劳动经济学
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理论知识劳动经济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_含答案与解析)-交互32
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理论知识(劳动经济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总分72, 做题时间90分钟)1. 单选题单项选择题以下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不选、错选均不得分。
1.效用最大化行为的观点,通常作为( )基本假设。
[2015年11月三级、四级真题]SSS_SINGLE_SELA 市场分析B 经济分析C 成本分析D 价格分析分值: 2答案:B解析:效用最大化行为的观点,通常作为经济分析的基本假设。
它并不是说任何一个市场主体的每一种经济选择和经济决策行为都达到了效用最大化的目标,而是说主体的行为可以用效用最大化的观点加以分析和预测。
2.( )模型揭示了劳动力市场的基本功能。
[2012年11月三级真题]SSS_SINGLE_SELA 收支循环B 支出循环C 供需循环D 收入循环分值: 2答案:D解析:如图1—1所示,收入循环模型根据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揭示劳动力市场的基本功能。
3.的计算公式为( )。
[2012年11月二级真题;2008劳动力供给的工资弹性Es年11月四级真题]SSS_SINGLE_SELA (△S/S)/(△W/W)B (△W/W)/(△S/S)C (△W/S)/(△S/W)D (△S/W)/(△W/S)分值: 2答案:A解析:劳动力供给量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被定义为劳动力供给的工资弹性,简称劳动力供给弹性。
其计算公式是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与工资为劳动力供给弹性,AS/S表示供给量变动的率变动的百分比的比值。
设Es= 。
百分比,AW/W表示工资变动的百分比,则有:Es4.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是( )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
[2014年5月三级真题;2013年11月四级真题]SSS_SINGLE_SELA 劳动力供给量B 劳动力供给率C 劳动力需求量D 劳动力需求率分值: 2答案:C解析:在假设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劳动力需求与工资率存在着如下关系:工资率提高,劳动力需求减少;工资率降低,劳动力需求增加。
2020年最新整理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基础知识章节习题及答案汇总【1-6章】
2020年最新整理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基础知识章节习题及答案汇总【1-6章】第一章劳动经济学1在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中,()是认识客观现象,向人们提供实在、有用、确定、精确的知识的方法。
A.观察研究方法B.实证研究方法C.对比研究方法D.规范研究方法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两种,即实证研究方法和规范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方法是认识客观现象,向人们提供实在、有用、确定、精确的知识的方法,其重点是研究现象本身“是什么”的问题。
2规范研究方法重点解决客观经济现象()的问题。
A.是什么B.怎么样C.应该是什么D.本质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规范研究方法以某种价值判断为基础,解决客观经济现象“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即要说明所要研究的对象本身是好还是坏,对社会具有积极意义还是具有消极意义。
3劳动力市场的基本功能是( )A.实现劳动资源的配置B.解决就业量与工资C.解决生产什么的问题D.解决如何生产的问题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就业量与工资的决定是劳动力市场的基本功能。
4劳动力供给弹性是()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
A.劳动力供给增加量B.劳动力供给量C.劳动力需求增加量D.劳动力需求量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劳动力供给量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被定义为劳动力供给的工资弹性,简称劳动力供给弹性。
其计算公式是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的比值。
5劳动力市场的客体是( )A.劳动力市场关系B.劳动者的劳动力C.劳动力的所有者个体D.使用劳动力的企业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劳动力市场的客体是劳动者的劳动力,同时,劳动力也是劳动力市场的物质承担者。
6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是()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
A.劳动力需求B.劳动力供给C.劳动力需求量D.劳动力供给量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劳动力需求量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定义为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
其计算公式是:劳动力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的比值。
人力 《基础知识》 第一章 劳动经济学
其一,实证研究方法的目的在于认识客观事实,研究现象自身的运动规律及
内在逻辑。
其二,实证研究方法对经济现象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具有客观性,并可根据经
验和事实进行检验。
劳动经济学———高频考点解析
第一节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考点2: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四、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一)实证研究方法 2、实证研究方法的步骤
企业支付货币,交换商品和服务。
劳动经济学———高频考点解析
第一节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考点2: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四、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重复考点
(一)实证研究方法
1、实证研究方法的特点
实证研究方法是认识客观现象,向人们提供实在、有用、确定、精确的知识
的方法,其重点是研究现象本身“是什么”的问题。
劳动经济学———高频考点解析
第二节 劳动力供给和需求 考点3:企业短期劳动力需求的决定
一、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 短期的生产实际上就是产量取决于一个可变要素的投入。在其他生产要素 不变时,由劳动投入的增加所引起的产量变动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边际产量递增阶段。 第二阶段:边际产量递减阶段。 第三阶段:总产量绝对减少。 二、企业短期劳动力需求的决定 短期企业唯一可变的生产要素是劳动投入,因此可变的成本也就是工资。
Ø 工资是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的均衡价格。 Ø 生产要素分为四类:土地、劳动力、资本、企业家才能。 Ø 生产要素的所有者提供要素服务分别得到各自的报酬:地租、工资、利息,利润。 Ø 按要素类别分配社会总产品或收入,称为功能性收入分配。 一、基本工资 1、工资率(时间标准:小时工资率、日工资率等) 2、货币工资与实际工资(实际工资=货币工资÷价格指数) 3、计时工资与计件工资 计时工资:货币工资=工资标准*实际工作时间 小时工资制:货币工资=小时工资率*实际工作时间 日工资制:货币工资=小时工资率*标准工作日小时数 周工资制:货币工资=日工资率*标准工作周日数 计件工资:货币工资=计件工资率(计件单价)×合格产品数量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劳动经济学试题及答案4
1.周期性失业属于( )失业。
(2003年6月三级真题) 。
A.选择性B.结构性C.摩擦性D.总量性【答案】D【解析】周期性失业是指经济的繁荣与萧条的周期循环所产生的失业。
因为经济周期不能科学预测,持续期限、影响深度与广度等具有不确定性,所以它是一种最严重、最常见而又最难对付的失业类型。
周期性失业属于总量性失业,即处于供过于求状态的失业。
2.实际上,不论是出于工资水平的考虑,还是出于岗位技能等级考虑的选择性失业,都有( )的色彩。
(2004年6月三级真题)A.自愿性失业B.周期性失业C.摩擦性失业D.结构性失业【答案】c【解析】摩擦性失业是指劳动者进入劳动力市场寻找工作直至获得就业岗位时所产生的时间滞差,以及劳动者在就业岗位之间的变换所形成的失业。
它反映了劳动力市场经常的动态性变化,表明劳动力经常处于流动过程之中。
3.总量性失业是指( )。
A.劳动力需求数量大于社会对它的供给量B.劳动力供给数量大于社会对它的需求量C.劳动力供给数量等于社会对它的需求量D.劳动力供给结构小于对它的结构需求量【答案】B【解析】总量性失业又称为“需求不足性失业”。
需求不足性失业是由总需求不足造成的,接受市场现行工资率,有就业要求的人不能满足其就业需要而引起的失业。
总量性失业的直接表现是大量求职人员找不到工作,一些已就业的人员被辞退;其间接表现则是就业人员过剩、人浮于事、开工不足、在职失业等。
4.劳动者在就业岗位之间的变换所形成的失业称为( )。
(2007年5月三级真题)A.摩擦性失业B.技术性失业C.结构性失业D.季节性失业【答案】A【解析】摩擦性失业是指劳动者进入劳动力市场寻找工作直至获得就业岗位时所产生的时间滞差,以及劳动者在就业岗位之间的变换所形成的失业。
它反映了劳动力市场经常的动态性变化,表明劳动力经常处于流动过程之中。
因而,摩擦性失业是一种岗位变换之间的失业。
5.( )是造成非正常失业的主要原因。
(2008年5月三级真题)A.劳动生产率提高B.气候的变化c.市场经济的动态性 D.总需求不足【答案】D【解析】总需求不足是造成非正常失业(亦可理解为非自愿失业)的主要原因。
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基础知识历年真题讲解汇总.doc
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基础知识历年真题讲解汇总第一部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第一章劳动经济学一、单项选择题1.在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中,( )是认识客观现象,向人们提供实在、有用、确定、精确的知识的方法。
(2008年5月三级真题)A.观察研究方法B.实证研究方法C.对比研究方法D.规范研究方法【答案】B【解析】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两种,即实证研究方法和规范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方法是认识客观现象,向人们提供实在、有用、确定、精确的知识的方法,其重点是研究现象本身“是什么”的问题。
2.规范研究方法重点解决客观经济现象( )的问题。
A.是什么B.怎么样C.应该是什么D.本质【答案】c【解析】规范研究方法以某种价值判断为基础,解决客观经济现象“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即要说明所要研究的对象本身是好还是坏,对社会具有积极意义还是具有消极意义:3.劳动力供给弹性是( )变动对_[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
(2007年5月三级真题)A.劳动力供给增加量B.劳动力供给量c.劳动力需求增加量D.劳动力需求量【答案】B【解析】劳动力供给量变动对T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被定义为劳动力供给的工资弹性,简称劳动力供给弹性。
其计算公式是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的比值。
4.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是( )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
A.劳动力需求B.劳动力供给c.劳动力需求量D.劳动力供给量【答案】c【解析】劳动力需求量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定义为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
其计算公式是:劳动力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的比值。
5.对于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大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Es>1 B.Es<1 C.Es>0 D.Es<0【答案】A【解析】根据劳动力供给弹性的不同取值,劳动力供给弹性可分为若干类:当Es=1时,单位供给弹性,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与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相同。
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第1章劳动经济学
必须记住:劳动经济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1、实证研究法:重点在现象本身“是什么”的问题。
2、规范研究法:说明经济现象及其运行“应该是什 么”的问题。
3、规范研究法往往成为为政府制定社会经济政策 服务的工具。(重要!)
两者合产业政策紧密结合,推行积极的劳动力 市场政策,才能缓解需求不足性失业,进而实 现充分就业。
必须记住:平均失业持续期的长度是反映失业 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重要!)
六、政府行为和劳动力市场(P23)
(一)主要是政府支出: 1、政府购买:国防用品、公共管理服务、
公共工程项目以及政府雇员; 2、转移支付:社会收入再分配。
三、技术性失业的解决措施
1、推行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 2、强化职业培训; 3、普遍实施职业技能开发。
四、结构性失业的解决措施
主要是推行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包括: 1、超前的职业指导和职业预测; 2、广泛的职业技术培训; 3、低费用的人力资本投资计划。
五、缓解需求不足性失业的对策
1、刺激总需求及扩大有效供给是根本方向; 2、政府通过宏观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并将
4、我国城市的基尼系数 1978年为0.16;1998年为0.23;2000年为 0.32。
第一节 概 述
一、劳动资源
劳动资源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人口总体所拥有的劳 动能力的总和,是研究劳动经济学的基础。
二、劳动资源的稀缺性(P1) 1、相对稀缺性:表现为一定时期内量的不足; 2、普遍和绝对性:表现为动态变化; 3、支付能力和支付手段的稀缺性:原因是生产
力总是有限的。
必须记住:
地租 工资 利息 利润
2、分配:按要素类别分配社会总产品或收入, 称为功能性收入分配,此时的工资称为劳动报酬。 (很重要!)
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基础知识(劳动经济学、劳动法)课件
05.05多选
93、下列失业类型中,主要是由于个人方面原因造成的是( ) (A) 摩擦性失业(B) 结构性失业(C) 技术性失业 (D) 技能性失业(E) 选择性失业
(ACDE)
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基础知识(劳动经济学、劳动法)
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基础知识(劳动经济学、劳动法)
12
第三节 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工资水平与工资结构
一、均衡价格论的一般原理及工资决定
需求 供给
均衡价格
劳动力
工资
……
?
?
?
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基础知识(劳动经济学、劳动法)
13
二、工资形式
结合人力资源规划了解工资的构成: (一)基本工资
掌握什么是工资率 掌握实际工资与货币工资的换算关系 计件工资是计时工资的转化 了解计件工资的特征(对个人、对企业)P16
(二)劳动力市场的静态与动态平衡 平衡的两重含义 理解两种平衡
(三)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意义
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基础知识(劳动经济学、劳动法)
11
一、人口、资本存量、均衡工资率
(一)人口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 人口规模 人口年龄结构 人口城乡结构
(二)资本存量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 理解
(三)人口、资本存量与劳动力市场均衡
9
四、劳动力市场的均衡
(一)劳动力市场的含义
广义——本质是 经济关系 狭义——本质是 一种机制和形式 作Fra bibliotek:实现劳动资源配置
劳动力市场的构成
个体
劳动力
企业
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基础知识(劳动经济学、劳动法)
10
劳动力市场的性质
了解劳动力市场的性质、劳动力市场本质属性的表现 无需完整记忆,注意填空题
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基础知识历年真题和基础知识
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基础知识历年真题讲解汇总第一部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第一章劳动经济学单项选择题1在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中是认识客观现象向人们提供实在、有用、确定、精确的知识的方法。
2008年5月三级真题A观察研究方法B实证研究方法C对比研究方法D规范研究方法【答案】B 【解析】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两种即实证研究方法和规范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方法是认识客观现象向人们提供实在、有用、确定、精确的知识的方法其重点是研究现象本身“是什么”的问题。
2规范研究方法重点解决客观经济现象的问题。
A是什么B怎么样C应该是什么D本质【答案】c 【解析】规范研究方法以某种价值判断为基础解决客观经济现象“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即要说明所要研究的对象本身是好还是坏对社会具有积极意义还是具有消极意义3劳动力供给弹性是变动对_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
2007年5月三级真题A劳动力供给增加量B劳动力供给量c劳动力需求增加量D劳动力需求量【答案】B 【解析】劳动力供给量变动对T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被定义为劳动力供给的工资弹性简称劳动力供给弹性。
其计算公式是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的比值。
4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是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
A劳动力需求B劳动力供给c劳动力需求量D劳动力供给量【答案】c 【解析】劳动力需求量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定义为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
其计算公式是劳动力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的比值。
5对于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大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Esgt1 BEslt1 CEsgt0 DEslt0 【答案】A 【解析】根据劳动力供给弹性的不同取值劳动力供给弹性可分为若干类当Es1时单位供给弹性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与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相同。
当Esgt1时供给富有弹性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大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
当Eslt1时供给缺乏弹性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小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
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基础知识历年真题讲解-劳动经济学
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基础知识历年真题讲解汇总第一部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第一章劳动经济学一、单项选择题1.在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中,()是认识客观现象,向人们提供实在、有用、确定、精确的知识的方法。
(2008年5月三级真题)A.观察研究方法B.实证研究方法C.对比研究方法D.规范研究方法【答案】B【解析】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两种,即实证研究方法和规范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方法是认识客观现象,向人们提供实在、有用、确定、精确的知识的方法,其重点是研究现象本身“是什么”的问题.2.规范研究方法重点解决客观经济现象()的问题。
A.是什么B.怎么样C.应该是什么D.本质【答案】c【解析】规范研究方法以某种价值判断为基础,解决客观经济现象“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即要说明所要研究的对象本身是好还是坏,对社会具有积极意义还是具有消极意义:3.劳动力供给弹性是( )变动对_[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
(2007年5月三级真题)A.劳动力供给增加量B.劳动力供给量c.劳动力需求增加量D.劳动力需求量【答案】B【解析】劳动力供给量变动对T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被定义为劳动力供给的工资弹性,简称劳动力供给弹性。
其计算公式是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的比值. 4.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是()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
A.劳动力需求B.劳动力供给c.劳动力需求量D.劳动力供给量【答案】c【解析】劳动力需求量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定义为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
其计算公式是:劳动力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的比值。
5.对于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大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Es〉1 B.Es〈1 C.Es>0 D.Es〈0【答案】A【解析】根据劳动力供给弹性的不同取值,劳动力供给弹性可分为若干类:当Es=1时,单位供给弹性,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与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相同.当Es〉1时,供给富有弹性,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大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当Es<1时,供给缺乏弹性,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小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
最新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基础知识的历年真题外加指南上的基础知识附答案
辅导练习第一章劳动经济学辅导练习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最恰当的答案)1.实证研究方法重点是研究现象本身()的问题.A.是什么B.怎么样C。
应该是什么D。
本质2.劳动力参与率是衡量、测度()程度的指标.A.人口密度B社会劳动强度C。
人日参与社会劳动D。
参加工作人口比例3。
劳动力供给弹性是()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
A.劳动力供给B.劳动力需求C.劳动力供给量 D.劳动力需求量4.供给富有弹性表示为()。
A。
E,〈0 B。
E>0C。
E〈l D. E,〉l5。
对于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小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判断正确的是( )A。
E〉1 B.E〈1C。
E>2 DE〈01. A2. C 3。
C 4. D 5。
B6.供给缺乏弹性表示为()。
A。
E<0 B. E,>2C。
E〈1 D. E., 〉17. 对于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大于工资率变动的h分比,判断正确的是I()。
FA。
E。
> 1 B. E,< 1C。
E.〉0 D. E,〈08.劳动力供给的工资弹性E,表示为()。
A。
(△s/S)/(△w/w) B. (△w/w)/(△s/s)C。
(△w/s)/(△s/w) D. (△s/w)/(△w/s)9。
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E d表示为()A。
(△W/△D)/(w/D)B。
(△D/△w)/(D/w)C。
(△w/W)/(△D/D)D。
(△D/D)/(△W/W)10。
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是()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A.劳动力需求B。
劳动力供给C.劳动力需求量 D.劳动力供给量6.C 7。
A 8.A 9。
D 10. c11。
需求富有弹性表示为()。
A。
Ed〉0 B。
Ed<0 C. Ed > l D。
Ed 〈112. 需求缺乏弹性表示为()。
A。
Ed〉2 B.Ed<2 C:. E,,> 1 D. Ed <l13。
对于劳动力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大于工资率变动的一百分比,判断正确的是()。
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考试基础知识要点上
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三级)基础知识复习(上)一, 劳动经济学1.劳动经济学是探讨市场经济制度中的劳动力市场现象和劳动力市场运行规律的科学。
2.劳动力资源三个属性:①相对稀缺性, ②确定性, ③本质表现为支付手段和支付实力的稀缺3.个人追求的目标是效用最大化,即在个人可支配资源的约束条件下,使个人须要和愿望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企业追求的是利润的最大化。
4.劳动力市场的基本功能:就业量和工资的确定。
劳动力市场的功能是通过商品的供应和需求来确定价格的机制,实现, 调整资源的配置;解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这一经济社会的基本课题。
5.劳动经济学的主要任务:就是要相识劳动力市场的种种困难现象,理解并揭示劳动力供应, 劳动力需求,以及工资和就业确定机制对劳动力资源配置的作用原理。
6.劳动经济学的两种探讨方法:实证探讨和规范探讨。
(1)实证探讨:是探讨现象本身“是什么”的问题。
主要步骤是确定探讨对象,设定假定条件,提出理论假说,验证四个步骤。
(2)规范探讨方法往往成为为政府制定社会经济政策服务的工具。
7.劳动力:是指在确定年龄之内,具有劳动实力及就业要求,从事或能够从事某种职业劳动的全部人口,包括就业者和失业者,即社会劳动力。
8.劳动参及率是衡量, 测度人口参及社会劳动程度的指标。
总人口劳参率=劳动力×100%总人口年龄(性别)劳参率=某年龄(性别)劳动力×100%该年龄(性别)人口9.劳动力供应:是指在确定的市场工资率的条件下,劳动力供应的确定主体(家庭或个人)情愿并且能够供应的劳动时间。
10.劳动力供应的工资弹性:即劳动力供应变量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简称为劳动力供应弹性。
(1)供应无弹性E=0无论工资率如何变动,劳动力供应量固定不变。
(2)供应有无限弹性E→∞工资率给定,劳动力供应量变动的确定值大于0。
(3)单位供应弹性E=1在这种状况下,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及劳动力变动的百分比相同。
三级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知识点
技术。
如①动机测验、②需求结构测验、③工作价值测验都是较精确的工具,适用于员工个体或群体,具体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和动力因素,制订相应的激励方案。
有关④工作满意度、⑤薪酬满意度、⑥组织承诺感、⑦员工身心健康状态等方面的调查,能很好的表明员工对组织管理和组织环境的反应和意见,是对一定时期组织管理状况进行诊断的有效工具。
第五章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第一节基本理论1、P137 -138 人性内容:分为自然属性;心理属性(是人性的本质,包括:心理过程(认知情感意志)、心理状态(注意分心喜悦振奋疲劳消沉紧张松驰)、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个性意识倾向(需要动机兴趣态度理想信念价值观)四个方面)。
2、P 138 情绪是心理状态的主要成分。
3、P 40 西方的管理理论中,有四种人性假设及管理方式:1)“经济人”假设及其管理,代表人物是泰罗;2)“社会人”假设及管理,代表人物美哈佛大学教授埃尔顿·梅奥;3)“自我实现人”假设及管理,美著名心理学家马期洛、阿吉利和麦格雷戈(自我实现是人的最高层次需要,只有使每个人都能有机会将个人才能、智慧发挥出来,才能最大限度地调人的积极性);4)“复杂人”假设及管理,代表人物史克思等20世纪60年代末提出的4、P144 现代西方哲学中的存在主义、弗洛伊德主义、基督教哲学的人格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等许多流派,都强调了以人为中心,构成现代社会的人本主义思潮。
5、P 145 人本管理的原则:1)人的管理第一,人是唯一能动的资源要素,是第一资源。
2)满足人的需要,实施激励。
3)优化教育培训,完善人、开发人、发展人4)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构建企业的组织形态和机构5)和谐的人际关系6)员工个人与组织共同发展6、P146 企业人自身不断地发展与完善,始终是人本管理坚持的最高目标,也是最本质的核心含义。
完善人、开发人、发展人,必然成为人本管理一项甚为重要的核心要求、原则及衡量标准。
最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劳动经济学试题及答案1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劳动经济学试题及答案1年5月人力资源管理师报名时间预计将于3月进行,同时我们将为大家提供报名入口、方便考生进行报名,请考生随时关注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频道,我们将第一时间为大家提供最新的报名信息,敬请关注。
点击进入:全国年5月人力资源管理师报名入口环球网校为方便各位学员,特在以下地区提供代报名服务,学员可就近选择考试地区进行报名。
点击进入:年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代报名入口】相关推荐:报名时间| 报考条件| 考试时间| 成绩查询| 真题| 答案| 模拟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在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中,( )是认识客观现象,向人们提供实在、有用、确定、精确的知识的方法。
(2008年5月三级真题)A.观察研究方法B.实证研究方法C.对比研究方法D.规范研究方法【答案】B【解析】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两种,即实证研究方法和规范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方法是认识客观现象,向人们提供实在、有用、确定、精确的知识的方法,其重点是研究现象本身“是什么”的问题。
2.规范研究方法重点解决客观经济现象( )的问题。
A.是什么B.怎么样C.应该是什么D.本质【答案】c【解析】规范研究方法以某种价值判断为基础,解决客观经济现象“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即要说明所要研究的对象本身是好还是坏,对社会具有积极意义还是具有消极意义:3.劳动力供给弹性是( )变动对_[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
(2007年5月三级真题)A.劳动力供给增加量B.劳动力供给量c.劳动力需求增加量D.劳动力需求量【答案】B【解析】劳动力供给量变动对T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被定义为劳动力供给的工资弹性,简称劳动力供给弹性。
其计算公式是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的比值。
4.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是( )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
A.劳动力需求B.劳动力供给c.劳动力需求量D.劳动力供给量【答案】c【解析】劳动力需求量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定义为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基础知识历年真题讲解汇总第一部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第一章劳动经济学一、单项选择题1.在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中,( )是认识客观现象,向人们提供实在、有用、确定、精确的知识的方法。
(2008年5 月三级真题)A.观察研究方法B.实证研究方法C.对比研究方法D.规范研究方法【答案】B【解析】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两种,即实证研究方法和规范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方法是认识客观现象,向人们提供实在、有用、确定、精确的知识的方法,其重点是研究现象本身“是什么”的问题。
2.规范研究方法重点解决客观经济现象( )的问题。
A.是什么B.怎么样C.应该是什么D.本质【答案】c【解析】规范研究方法以某种价值判断为基础,解决客观经济现象“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即要说明所要研究的对象本身是好还是坏,对社会具有积极意义还是具有消极意义:3.劳动力供给弹性是( )变动对_[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
(2007年5月三级真题)A.劳动力供给增加量c.劳动力需求增加量B.劳动力供给量D.劳动力需求量【答案】B【解析】劳动力供给量变动对T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被定义为劳动力供给的工资弹性,简称劳动力供给弹性。
其计算公式是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的比值。
4.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是( )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
A.劳动力需求B.劳动力供给c.劳动力需求量D.劳动力供给量【答案】c【解析】劳动力需求量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定义为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
其计算公式是:劳动力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的比值。
5.对于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大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Es>1 B.Es<1 C.Es>0D.Es<0【答案】A【解析】根据劳动力供给弹性的不同取值,劳动力供给弹性可分为若干类:当Es=1时,单位供给弹性,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与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相同。
当Es>1时,供给富有弹性,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大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
当Es<1 时,供给缺乏弹性,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小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
6.劳动力市场的基本功能是( )。
(2008年5月二级真题)A.调节资源的配置C.解决生产什么的问题B.决定就业量与工资D.解决如何生产的问题【答案】B【解析】劳动力市场上劳动力供求的运动,同时决定一个经济社会的就业规模和获得的工资量。
从生产要素投入的视角观察,劳动力市场供求运动调节着劳动资源的配置;从收入的视角观察,劳动力市场的供求运动决定着工资。
就业量与工资的决定是劳动力市场的基本功能。
7.实际工资计算公式是( )。
(2007 年5月二级真题)A.货币工资/价格C.货币工资×价格B.货币工资/价格指数D.货币工资×价格指数【答案】B【解析】实际工资是指经价格指数修正过的货币工资,用以说明工资的实际购买能力,其计算公式为:实际工资=货币工资/价格指数。
8.( )实际上是计时工资的一种转化形式。
(2004年6月三级真题)A.等级工资B.岗位工资c.绩效工资D.计件工资【答案】D【解析】计时工资是依据工人的工资标准(单位时间的劳动价格)与工作时间长度支付工资的形式;计件工资是依据工人合格产品数量(作业量)和计件工资率计算工资报酬的工资支付形式。
计件工资实际上是计时工资的一种转化形式。
9.一般而言,正常的收入差距范围的基尼系数水平是( )。
(2004 年6月三级真题) A.0.1~0.3 B.0.2~0.3 C.0.2~0.4 D.0.2~0.5【答案】c【解析】从世界各国情况来看,基尼系数小于0.2时,表示收入差距非常小;基尼系数在0.4 以上,则表示收入差距比较大;通常的基尼系数在0.2~0.4之间。
10.当收入差距的衡量指标——基尼系数接近()时,收入便接近于绝对不平等。
A.0 B.0.5 C.1D.0或1【答案】c11.当收入差距的衡量指标——基尼系数接近()时,收入便接近于绝对平等。
A.0 B.0.5 C.1 D.0 或1【答案】A【解析】基尼系数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依据洛伦茨曲线创制的用来判断某种收入分配平等程度的一种尺度,亦即社会居民或劳动者人数与收入量对应关系的计量指标。
当基尼系数接近0时,收入便接近于绝对平等;反之,当基尼系数接近1时,收入便接近于绝对不平等。
基尼系数越大,表示收入越不平等。
12.( )包括国家通过立法规定的工时制度、延长工作时间(加班加点)的条件及最高限额、休息休假制度等,其立法宗旨在于确保劳动者的休息休假权的实现。
A.最长劳动时间标准c.最低社会保障【答案】AB.基本劳动时间标准D.最低工资标准13.收入差距的衡量指标是( )。
(2007 年11月三级真题)A.国民收入B.基尼系数C.人均GDP D.需求弹性【答案】B【解析】在现代经济学中,对于收入差距的衡量指标,有洛伦茨曲线、基尼系数、库兹涅茨比率、人口(或家庭)众数组分布频率、帕累托定律等。
最常用的是基尼系数,它具有方法简单(用一个介于0~l 之间的数值即可表示居民内部收入差距程度)和可比性强的特点。
14.( )是政府通过调节利率来调节总需求水平,以促进充分就业、稳定物价和经济增长的一种宏观经济管理对策。
(2007年11 月二级真题)A.财政政策B.收入政策c.金融政策D。
货币政策【答案】D【解析】货币政策是指政府以控制货币供应量为手段,通过调节利率来调节总需求水平,以促进充分就业、稳定物价和经济增长的一种宏观经济管理对策。
货币政策的基本手段是调节货币供应量,直接目的是调控利息率,最终目标是通过利率的变动影响投资、消费和政府支出,达到增加或降低有效需求,使总供给与总需求趋于均衡。
15.在劳动力总量过剩的情况下,不同的资源个体因其自身条件和所处的环境不同,不会出现( )的状况。
(2004年11月三级真题)A.隐蔽性失业B.技术性失业C.潜在性失业D.公开性失业【答案】B【解析】技术性失业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引进先进技术替代人力,以及改善生产方法和管理而造成的失业。
16.周期性失业属于( )失业。
(2003年6月三级真题)。
A.选择性B.结构性C.摩擦性D.总量性【答案】D【解析】周期性失业是指经济的繁荣与萧条的周期循环所产生的失业。
因为经济周期不能科学预测,持续期限、影响深度与广度等具有不确定性,所以它是一种最严重、最常见而又最难对付的失业类型。
周期性失业属于总量性失业,即处于供过于求状态的失业。
17.实际上,不论是出于工资水平的考虑,还是出于岗位技能等级考虑的选择性失业,都有( )的色彩。
(2004年6月三级真题)A.自愿性失业B.周期性失业C.摩擦性失业D.结构性失业【答案】c【解析】摩擦性失业是指劳动者进入劳动力市场寻找工作直至获得就业岗位时所产生的时间滞差,以及劳动者在就业岗位之间的变换所形成的失业。
它反映了劳动力市场经常的动态性变化,表明劳动力经常处于流动过程之中。
18.总量性失业是指( )。
A.劳动力需求数量大于社会对它的供给量B.劳动力供给数量大于社会对它的需求量C.劳动力供给数量等于社会对它的需求量D.劳动力供给结构小于对它的结构需求量【答案】B【解析】总量性失业又称为“需求不足性失业”。
需求不足性失业是由总需求不足造成的,接受市场现行工资率,有就业要求的人不能满足其就业需要而引起的失业。
总量性失业的直接表现是大量求职人员找不到工作,一些已就业的人员被辞退;其间接表现则是就业人员过剩、人浮于事、开工不足、在职失业等。
19.劳动者在就业岗位之间的变换所形成的失业称为()。
(2007 年5月三级真题)A.摩擦性失业B.技术性失业C.结构性失业D.季节性失业【答案】A【解析】摩擦性失业是指劳动者进入劳动力市场寻找工作直至获得就业岗位时所产生的时间滞差,以及劳动者在就业岗位之间的变换所形成的失业。
它反映了劳动力市场经常的动态性变化,表明劳动力经常处于流动过程之中。
因而,摩擦性失业是一种岗位变换之间的失业。
20.( )是造成非正常失业的主要原因。
(2008年5月三级真题)A.劳动生产率提高c.市场经济的动态性B.气候的变化D.总需求不足【答案】D【解析】总需求不足是造成非正常失业(亦可理解为非自愿失业)的主要原因。
21.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动,造成劳动力供求结构上的失衡所引致的失业称为( )。
A.摩擦性失业B.技术性失业c.结构性失业D.季节性失业【答案】c【解析】结构性失业是指由于经济结构、体制、增长方式等的变动,造成劳动力在供求结构上的失衡所引致的失业。
结构性失业在全部正常失业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推行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是缓解结构性失业最有效的对策。
22.总供给等于( )之和。
A.消费+储蓄B.投资+储蓄c.投资+收入D.消费+收入【答案】A【解析】总供给=各类生产要素供给的总和(劳动+资本+管理)=各类生产要素相应的收入的总和=消费+储蓄。
二、多项选择题1.资源的稀缺性的属性包括( )。
(2008年5月三级真题)A.暂时的稀缺性B.绝对的属性C.相对的稀缺性D.永久的属性E.消费劳动资源支付手段的稀缺性【答案】BCE【解析】劳动资源的稀缺性具有如下属性:①劳动资源的稀缺性是相对于社会和个人的无限需要和愿望而言,是相对的稀缺性;②劳动资源的稀缺性存在于社会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具有普遍和绝对的属性;③在市场经济中,劳动资源稀缺性的本质表现是消费劳动资源的支付能力、支付手段的稀缺性。
2.现代劳动经济学所要研究的劳动力是指( )。
A.能从事劳动的人C.在一定年龄之内E.一定范围内的人口B.具有劳动能力与就业要求D.从事或能够从事某种职业劳动的全部人口【答案】BcD【解析】现代劳动经济学所要研究的劳动力是指在一定年龄之内,具有劳动能力与就业要求,从事或能够从事某种职业劳动的全部人口,包括就业者和失业者,即社会劳动力。
3.人口年龄结构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
(2007 年5月三级真题)A.就业人口总量C.劳动年龄人口占人口总体比重B.劳动年龄组内部年龄构成D.劳动年龄组外部年龄构成E.劳动年龄人口占失业人口比重【答案】Bc【解析】人口年龄结构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①通过劳动年龄组人口占人口总体比重的变化,影响劳动力供给;②通过劳动年龄组内部年龄构成的变动,影响劳动力供给内部构成的变化。
4.( ),与其它市场相比具有显著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导致劳动力市场与其他市场的重大区别是劳动经济学产生的基础。
A.劳动力市场配置的资源是劳动力c.劳动力具有交换价值B_劳动力市场交换的商品是劳动力D.劳动力具有流动性E.劳动力的无形性【答案】AB【解析】劳动力市场配置的资源、交换的商品是劳动力,这与其他市场配置的资源、交换的商品相比,具有显著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所导致的劳动力市场与其他市场的重大区别是劳动经济学产生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