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3.5、机械摆钟》教案(1)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3.5 机械摆钟|教科版 (2001)
《机械摆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科学概念:知道同一个单摆,每摆动一次所需要的时间是相同的即摆的摆动具有等时性;根据单摆的等时性,人们制成了摆钟,使时间的计量误差更小。
二、过程与方法:重复观察和测量摆钟每分钟的摆动次数;动手制作一个单摆;观察和测量在相同时间内摆摆动的次数。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重复实验的意义;发展对计时工具研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实验探究单摆的摆动具有等时性。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铁架台一台、绑着细绳的漂亮圆球、钢球摆、秒表、配套课件学生材料准备:每小组一台铁架台、钢球摆、秒表、实验记录单课前:巩固时间和计时工具的相关知识,安装准备好铁架台【教学过程】一、激趣设疑,导入揭题“哎呀,老师今天紧张得居然忘带手表了,谁能告诉我现在的时间呢?”戴了手表的同学回答说:“9点55。
”“那么生活中,还有哪些方法可以知道时间?”学生回答:“钟、表、电脑等等。
”那么,老师发现大家列举的这一些计时工具都是近现代发明的,都需要用到电源,可是在电发明以前呢?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从互联网搜索的日晷、水钟、蜡烛钟、沙漏等图片,虽然计时方法很多,但这些计时方式存在的问题也较多。
人们希望有更精确的时钟,摆钟的出现大大提高了计时的精确度。
这个就是机械摆钟。
(揭题板书:摆钟)二、历史再现,初识摆钟师;“1583年的欧洲被教会统治着,那时年少的伽利略在意大利的比萨城里学医,每逢周末,教堂里都跪满了虔诚的教徒。
那一天跟平常一样,教堂的钟声响起来了,神像之下大家都在认真地祈祷,突然一阵风吹了进来,伽利略听到头顶发出了声音,是什么东西在响呢?他实在是太好奇了,不顾低头祈祷的规定,抬头一看,原来是屋顶的吊灯在摆动。
伽利略仔细观察,认真思考,似乎他发现了什么了不起的秘密。
大家想不想知道他发现了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模拟试试看吧!”模拟重现当时的场景,用细线绑住一个漂亮的圆球模拟吊灯,固定在铁架台上,接下来怎么模拟风呢?生:“吹一下!”师:“老师用力吹,还是吹不起来怎么办?”生:“用手它他一下!”师:“嗯,这样能够让吊灯晃动起来,但是推力的大小和方向很难控制,我们是不是可以把圆球轻轻拿起来,在这个高度自然放下,那么圆球就会运动起来,那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3.5 机械摆钟教科版(1)(2)
《机械摆钟》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科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五课。
二、教学目标:1、体味荡秋千活动的过程,了解摆动现象;2、阅读并理解《吊灯的秘密》,知道科学探究经历的过程;3、能够根据自己制作的摆,探索摆的摆动规律,知道摆钟的计时原理;4、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精神,发展对计时工具研究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正确理解摆动现象,设计研究方案。
教学难点:推测并发现单摆的等时性秘密。
四、教学准备:铁架台、绳、螺母、调查表、阅读材料、科学探究记录单、课件等。
五、教学过程:(一)课前调查,激趣引入。
1、机械摆钟图片欣赏,揭示课题。
2、结合课前调查,对于同学们喜欢玩的荡秋千游戏,谈谈你的经验和体会。
3、了解摆动现象:来回往复运动、运动幅度逐渐减少。
【设计意图: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把学生已有知识作为新知识的增长点。
】(二)阅读理解,探究新知。
1、图片欣赏,了解生活中的摆动现象。
2、阅读材料《吊灯的秘密》,讨论并解决问题:(1)伽利略科学探究的过程:()→()→()→()(2)伽利略发现吊灯的秘密是:()。
(3)设计一个摆,像科学家一样去探究。
【设计意图:重视学生的科学阅读,让学生在故事中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
】(三)设计方案,合作交流。
1、动画演示,了解摆的组成部分:摆锤、摆线、摆角、摆幅。
2、提出假设:摆的摆动快慢,是否与摆动幅度有关?3、小组合作,探究摆的等时性秘密。
4、对亚里斯多德和伽利略的认识,进行小结:同一个摆,摆动一次的时间是相同的,与摆动幅度的大小无关。
【设计意图:借助电子计时器,探究摆的等时性秘密,纠正学生最初的想法,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四)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1、结合机械摆钟模型,演示实验:测试出10秒钟内摆钟的摆动次数。
2、引导并发现问题:不同的摆,摆动的快慢可能与什么有关?3、结合荡秋千游戏,自行设计实验方案。
4、小结并提出下一次研究的课题。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3.5 机械摆钟 教科版
《机械摆钟》教学设计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同一个单摆每摆动一次所需要的时间是相同的。
根据单摆的等时性,人们制成了摆钟,使时间的计量误差更小。
2、过程与方法:(1)重复观察和测量摆每分钟的摆动次数。
(2)动手制作一个单摆。
(3)观察和测量在相同时间内摆摆动的次数。
3、情感态度价值观:(1)理解重复实验的意义。
(2)发展对计时工具研究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动手制作一个摆,并观察和测量摆在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
三、教学难点:测量摆在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
四、教学准备:、铁架台(每小组一个)、细绳、钩码、记录单、秒表(每小组一个)。
五、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导入课题1、同学们,通过前几课的学习我们对人类的计时工具有了初步的了解,那么,你们都知道哪些计时工具呢?2、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并研究机械摆钟。
(板书课题)。
(二)观察摆钟1、出示摆钟,认识摆钟2、同学们,你们知道摆怎样才算摆动一次呢?3、摆的周期:摆从一端摆过去,再摆回来算一次。
4、学生分组实验,并汇报一分钟实验结果。
5、通过几个小组的汇报,我们知道了摆每分钟摆动次数是不相同。
(三)研究影响摆的快慢因素1、为了研究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制作一个摆,教师演示制作的方法及介绍摆的各部分名称。
2、学生猜测影响摆的快慢因素⑴、研究摆的快慢与摆锤的轻重有关我们先来研究摆的快慢与摆锤的轻重有关。
同学们来猜猜,它们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在这组对比实验中,哪些条件需要改变?哪些条件不需要改变?我们应该怎样改变摆锤的轻重?小结: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发现摆的快慢与摆锤的轻重无关。
⑵. 研究摆的快慢与摆绳的长短有关。
同样我们还通过实验验证了摆的快慢和摆幅也无关。
排除了这两个因素,我们再来研究摆的快慢与摆绳的长短有关。
同学们先来讨论,在这组对比实验中,哪些条件需要改变?哪些条件不需要改变?你想怎样改变这一条件?小结:通过分析这些实验数据,我们发现摆的快慢与摆绳的长短有关. 那什么样的摆摆动慢?什么样的摆摆动快?你怎么知道的?(摆绳长的摆,摆动慢.摆绳短的摆,摆动快.)(三)了解摆的发展史在1656年,荷兰天文学家、数学家克里斯蒂安、惠更斯,根据伽利略发现的摆的摆动具有规律性的原理发明了机械摆钟,摆钟的问世大大地提高了人类计时工具的精确度。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3-5《机械摆钟》教学设计
5.机械摆钟【教材简析】本课选自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的第五课时。
前四节课探究的是太阳钟、水钟等一些简易的计时工具,本课则是精确计量时间工具的第一课。
本课设计主要有两个活动:活动一是观察摆钟观察摆钟的构造,思考摆钟为什么会比其他的计时工具更精确,这与摆钟里的钟摆有着密切的联系。
然后通过测量钟摆每分钟摆动的次数,发现它每分钟摆动的次数是相同的,初步感知摆的等时性。
活动二是制作一个单摆,并测量相同时间内摆摆动的次数。
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学生动手制作一个单摆,在制作完成后,开始观察和记录单摆每10秒钟摆动次数,连续测多次。
最后会发现同一个摆虽然在摆动过程中摆幅变小,摆速变慢,但摆动次数是一样的,这便是单摆的等时性;在研讨中,通过对比各组间的数据,会发现不同小组的摆摆动次数是不一样的,是什么引起的?这为下节课《摆的研究》提出了研究的问题。
【学情分析】摆钟为什么会比其他计时工具精确呢?这个问题对学生是比较有吸引力的。
带着这个疑问去观察摆钟的构造,去研究摆,提高了学生的探究欲。
这节课中孩子们将面临两个问题,第一:如何准确测量单摆摆动的次数;第二:如何有效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发现更多问题;对于五年级的学生而言,测量摆钟1分钟摆动的次数不难,但要准确地测量自制单摆在连续摆动时,相同时间间隔内的摆动次数,有不小的难度。
所以在第一个时间段计时结束后与第二个时间段计时开始前需要设置一个缓冲的时间,为第二次小组成员更好地配合、精确测量作准备。
此外,五年级的孩子已经具备一定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但仍然有局限性,对实验数据整体的横向、纵向比较有所缺乏,所以要想孩子们在研究单摆等时性时有更多的发现、更多问题的提出,研讨时需要我们引导孩子进行组内、组间数据的比较。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知道同一个单摆每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是相同的。
2.知道人们根据单摆的等时性原理制成了摆钟。
科学探究目标1.能重复观察和测量摆钟每分钟摆动的次数。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3.5机械摆钟 教科版
1.师制作摆钟,边介绍制作的方法及摆的各部分名称。
2.这个摆在摆动的时候有什么特点?师用正确的方法,让摆摆动起来。边操作边解释,用大拇指与食指捏住摆锤,摆绳与铁架台平行,摆幅小一点,轻轻放手,仔细观察。(摆幅越来越小,摆的越来越慢……)
4.摆的速度越来越慢,我们有必要自己制作一个摆来研究一下。
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研究摆摆动是越来越慢了。(测出前20秒,中20秒,后20秒摆摆动的次数。)
5.小组合作制作一个单摆,并开始测量固定时间内,单摆摆动的次数。(完成记录单)
6.反馈交流结果。
7.你有什么发现?(相同间隔时间段里,单摆摆动的次数是固定的)
8.小结。单摆的这个特性就是摆的等时性。利用这个特性,人类发明了摆钟,大大提高了计时的精确度。
教学重点
动手制作一个单摆并观察和测量单摆在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
教学难点
通过观测理解摆的等时性。
教学准备
师:摆钟的录像、课件、秒表、铁架台、棉线、螺帽、夹子、记录单。
生:秒表、铁架台、棉线、螺帽、记录单、夹子。
教学过程设计
(一)引入
1.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哪几种古老的计时方法?(太阳钟、水钟)
2.古人虽然有很多计时方法,但都不是非常准确,人们希望有更精确的时钟,摆钟的出现大大提高了时钟的精确度。今天我们来研究机械摆钟。(板书课题)
学生将在老师的带领下制作并认识单摆,并通过对单摆的初步研究,了解摆的等时性,从而让学生明白摆钟可以用来计时的原因。
二、学生分析
五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实验基础,但对于摆的研究过程中,还是需要学生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要求学生小组配合默契,尽量的减少操作过程中的失误。这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有点困难,需要学生不断地练习,不断地合作。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3.5 机械摆钟教科版(1)(1)
机械摆钟教学设计一、教材简析:教科书内容共两页,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观察摆钟摆钟为什么会比其他的计时工具都精确呢?这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具有吸引力的问题。
带着这样的疑惑去观察摆钟的构造,教科书就是这样开始这节课的教学的。
建立在这个基础上,教科书提出“用秒表测一测,摆钟中的摆每分钟摆动几次?”对摆进行测量以后,有可能全班会得出一致的结论,也有可能结论不一致。
这时插图中的一个男孩提出:再测一次,这是教科书所期望的。
教师要抓住时机,引导学生思考重复测量的重要意义。
经过重复测量,学生会发现各种摆钟的摆每分钟都是摆动60次。
无论摆幅大(不能大于90度)一些还是摆幅小一些,摆来回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总是相等的,这就是摆的等时性。
第二部分:观察我们的摆是不是所有的摆每分钟摆动的次数都一样呢?学生的探究欲望开始被激发。
教科书指导学生利用一条细绳和一个小重物,制作一个简单的摆。
接下来,学生要用测量钟摆的方法,连续测量自己制作的摆10秒钟内摆动的次数。
多次测量后,学生们会发现两个现象:同一个摆,在每个10秒钟内,摆动的次数是一样的;不同的摆在10秒钟内摆动的次数可能并不相同。
这就向学生们提出了问题。
摆的幅度越来越小了,但是摆动次数还是一样,这是为什么呢?教科书插图中一个小组的学生在对话,一位学生提出要再测量一次,这是再一次提醒学生就这个现象进行重复实验。
二、教学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对时间精确度的要求也提高了。
学生探究过的日暑、水钟、沙漏等一些简易的计时工具,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摆钟的发明大大地提高了时钟的精确度。
在本课的学习中,学生将观察摆钟的摆,发现摆钟的摆每分钟摆动的次数是相同的。
本节课所研究的摆是“单摆”。
所谓单摆是指在细线的下面拴一个小球重物,且细线的质量与小球相比可以忽略,球的直径与线长相比也可以忽略的摆。
单摆的摆动具有等时性,即在摆长一定、摆角较小的情况下,摆来回摆动一次所需要的时间总是一样的。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3.5 机械摆钟教科版 (1)(2)
5、机械摆钟【教学目标】科学概念:同一个单摆每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是相同的;根据单摆的等时性,人们制成了摆钟,使时间的计量误差更小。
过程与方法:重复观察和测量钟摆每10秒的摆动次数;动手制作一个摆并观察和测量我们的摆在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
情感、态度、价值观:进一步理解重复进行实验的价值;感受探究计时工具的快乐。
【教学重点】动手组装一个摆并观察和测量我们的摆在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
【教学难点】通过观测理解摆的等时性。
【教学准备】摆钟的录象、秒表、铁架台、棉线、单摆球、实验记录单。
钟摆纸,课前每个实验小组要会秒表的使用。
【教学过程】一、PPT引入,展示机械摆钟的基本结构名称1、这些都是不同的计时工具:日晷、(滴水计时)水钟、沙漏、机械摆钟。
你们觉得哪种计时更准确呢?[板书机械摆钟]2、摆钟的结构主要分为:钟面和钟摆,摆绳和摆锤组成钟摆二、观察摆钟视频1、知道钟摆的摆动次数和计时的关系2、明确摆一次的标准(钟摆纸模型)3、老师和学生一起配合测10秒钟摆的摆动次数。
(老师是计时员,学生是数数员)三、观察钟摆动画1、师生共同测出钟摆的摆动规律(测,老师是记录员,一位学生是计时员,其他学生是数数员)纠正“数”等口令[板书钟摆前10秒、中10秒、后10秒钟摆的次数]2、这些数据说明了什么?[板书贴在相同时间内,钟摆的摆动的次数是一样的]3、那我们自己做的摆会是这样的吗?想试下吗? 10分钟四、组装和观察我们的摆:发现我们的摆与钟摆的不同1、用铁架台、棉线、小球进行组装。
2、让它摆起来,观察我们的摆与钟摆的有什么不同?(指导组装,并询问有什么发现)[板书我们的摆]3、学生的回答预设○1(幅度变小了,摆的方向发生偏转了,摆动的速度变慢了)你怎么发现的?你能上来给操做一下让大家看到吗?大家发现了吗?预设○2没有规律,你说的规律指的是?那么你认为在相同时间内,我们的摆的摆动次数是不一样?有不一样的观点吗?[板书我们的摆?摆幅变小摆锤变慢停 ]8分钟五、研究我们的摆的规律(明确实验方案和小组分工)1、如何证明呢?大致明确实验方案2、出示PPT小组分工,看的懂吗?请大家先确自己在小组内的分工,给你们1分钟。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3.5 机械摆钟|教科版
《机械摆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科学概念:同一个单摆每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是相同的。
根据单摆的等时性,人们制成了摆钟,使时间的计量误差更小。
(二)过程与方法:1、重复观察和测量摆钟每分钟的摆动次数。
2、动手制作一个单摆。
3、观察和测量在相同时间内摆摆动的次数。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理解重复实验的意义。
2、发展对计时工具研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动手制作一个单摆并观察和测量单摆在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
难点:1、相同时间间隔内摆摆动次数实验方法的正确理解和操作。
2、通过观测理解摆的等时性。
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课件出示伽利略图片:同学们,你们认识他吗?2.师:他是伽利略,意大利伟大的科学家。
今天我们一起回到400年前,看一看17岁的伽利略发现了什么。
3.师播放课件。
4.师:伽利略发现了什么?生:每摆动一次的时间差不多。
5.师:是啊,伽利略发现这个现象后回家做了一个这样的摆。
今天老师把这个摆带到了教室,我们一起来认识下。
6.师课件出书摆锤和摆绳。
7.师:想不想试一试?(师边做边演示)手指轻轻拉开摆锤,听到指令后放手,不要推。
会了吗?小组试一试,仔细观察你们的摆在摆动的时候有什么特点,并把你的发现记录下来。
比一比哪个小组的发现最多。
二、观察摆的摆动1.师:你们发现了什么?预设:(1)摆动的速度先快后慢。
(2)摆动幅度越来越小了。
(师板书:摆幅越来越小?)其他组都同意吗?(3)相同时间内,摆动次数一样。
(师板书:相同时间内摆的次数一样?)其他组都同意吗?2. 师: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摆动次数是一样的?小组讨论下吧。
小组讨论。
3. 师:同学们已经有方法了,老师这里还有关于这个实验的视频。
有疑问吗?(师根据学生情况提问。
)(1)怎样算摆动一次。
(2)计时和数数的同学怎么做?(3)一次完成后摆要不要停下来?(2)半次怎么算?4. 师:完成实验后请同学们,完成记录表后的问题。
5. 小组实验。
6. 汇报交流。
教科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下《3.5、机械摆钟》精品教案(1)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三单元时间5.机械摆钟一、教材简析:教科书内容共两页,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观察摆钟摆钟为什么会比其他的计时工具都精确呢?这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具有吸引力的问题。
带着这样的疑惑去观察摆钟的构造,教科书就是这样开始这节课的教学的。
建立在这个基础上,教科书提出“用秒表测一测,摆钟中的摆每分钟摆动几次?”对摆进行测量以后,有可能全班会得出一致的结论,也有可能结论不一致。
这时插图中的一个男孩提出:再测一次,这是教科书所期望的。
教师要抓住时机,引导学生思考重复测量的重要意义。
经过重复测量,学生会发现各种摆钟的摆每分钟都是摆动60次。
无论摆幅大(不能大于90度)一些还是摆幅小一些,摆来回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总是相等的,这就是摆的等时性。
第二部分:观察我们的摆是不是所有的摆每分钟摆动的次数都一样呢?学生的探究欲望开始被激发。
教科书指导学生利用一条细绳和一个小重物,制作一个简单的摆。
接下来,学生要用测量钟摆的方法,连续测量自己制作的摆10秒钟内摆动的次数。
多次测量后,学生们会发现两个现象:同一个摆,在每个10秒钟内,摆动的次数是一样的;不同的摆在10秒钟内摆动的次数可能并不相同。
这就向学生们提出了问题。
摆的幅度越来越小了,但是摆动次数还是一样,这是为什么呢?教科书插图中一个小组的学生在对话,一位学生提出要再测量一次,这是再一次提醒学生就这个现象进行重复实验。
二、教学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对时间精确度的要求也提高了。
学生探究过的日暑、水钟、沙漏等一些简易的计时工具,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摆钟的发明大大地提高了时钟的精确度。
在本课的学习中,学生将观察摆钟的摆,发现摆钟的摆每分钟摆动的次数是相同的。
本节课所研究的摆是“单摆”。
所谓单摆是指在细线的下面拴一个小球重物,且细线的质量与小球相比可以忽略,球的直径与线长相比也可以忽略的摆。
单摆的摆动具有等时性,即在摆长一定、摆角较小的情况下,摆来回摆动一次所需要的时间总是一样的。
第5课《机械摆钟》教案(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第5课《机械摆钟》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机械摆钟》一课是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第五课,是对时间精确计量进行认识学习的一课。
本课的学习建立在人类认识时间、计量时间的历史(日晷、水钟、沙漏等简易的计时工具)基础之上进行的。
以更加准确而持续地计量时间为问题导向,通过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对灯盏摆动现象的研究,认识了摆的等时性运动规律,从而促使人们思考,发明了机械摆钟。
本课的重点在对摆动规律的探究,建立摆动于时间的联系,从而得出摆动等时性的结论。
本课所涉及的科学人物伽利略,是科学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于人物故事的了解,同样有利于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培养学生不惧权威、敢于探索的科学精神,透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在对人类进行时间计量的探索历程中,培养善于发现、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科学态度。
【学情分析】通过前几课的学习,学生在探究认识了日晷、水钟、沙漏等一些简易计时工具的计时原理后,已经能够感觉到这些古老计时工具在使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环境因素的影响,计时的短暂性,计时不够准确等,如何更加准确而持续的计量时间,是本课引入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导向。
五年级的学生,在思维及认知发展中已经具备通过教师引导进行观察现象、设计实验、收集整理数据、分析数据、分析交流与表达等一系列科学探究过程,建立对事物正确认知的能力,本课的学习重点在于通过相同时间内对摆运动次数的统计,了解摆的等时性原理。
【设计特色】本课在教学设计中体现了STEAM课程教育理念,课堂学习引入以动画方式呈现,生动再现伽利略发现摆的过程(A),以问题为导向——摆是怎样指引人们发明更加准确的计时工具机械摆钟的呢?直指本课的研究目标:摆的运动规律。
通过实验,在学生对已学习的路程(摆幅)、时间和速度关系的数学(M)知识的基础上,观察实验现象中“路程”(摆幅)的变化趋势,在时间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分析速度的变化趋势(E),认识摆的等时性原理。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3.5 机械摆钟|教科版
动的次数,从而发现单摆的等时性。那么课程的重点就应该放在让学生亲自动手体验上,所以我在授课时将教材内容进行了调整。本课的第一部分是观察机械摆钟,这个环节我没有像教材那样,由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测量摆钟每10秒摆动的次数,而是利用多媒体视频,让学生观察发现摆钟摆动的规律,再利用视频等辅助手段介绍机械摆钟的构造,这样不仅用时就比较短,为重点第二部分的实验节省了时间。同时也让学生带着发现与问题进入第二部分。
教学重点
动手制作一个单摆并观察和测量单摆在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
教学难点
通过观测理解摆的等时性。
教学准备
每组:铁架台一个、棉线一根、铁锤一个、秒表一个;教师:铁架台一个、棉线一根、铁锤一个、秒表一个;课件、借助的相关视频、实验记录单。
板
书
设
计
机械摆钟
同一个摆,相同时间内,摆动次数相同。
等时性
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
学科
科学
年级
五
授课教师
于亭亭
课堂
类型
新授
课题
机械摆钟
课时
1
教学目标
一、科学概念:同一个单摆每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是相同的;根据单摆的等时性,人们制成了摆钟,使时间的计量误差更小。
二、过程与方法:重复观察和测量摆钟每分钟的摆动次数;动手制作一个单摆并观察和测量单摆在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进一步理解重复进行实验的价值;感受探究计时工具的快乐。
实验后,各组就数据进行了汇报和交流。在平时教学中,我非常重视培养学生记录,收集和分析信息和数据的能力。我一直要求学生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证据。结果是重要的,但是过程更加重要。科学实验中的数据具有重要的意义,尊重事实,实事求是,学生在科学研究中应该有科学态度的。那么通过数据,学生比较容易就发现了单摆的等时性,同时细心的同学也发现了不同的摆摆动的速度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这也为下节课的实验探究埋下了伏笔。
教科版科学五下3.5《机械摆钟》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五下3.5《机械摆钟》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机械摆钟》是教科版科学五下第三章第五节的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机械摆钟的工作原理,以及如何制作一个简单的机械摆钟。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详细的文字描述,引导学生探究机械摆钟的原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物理知识,如力和运动的关系,对机械装置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机械摆钟的具体工作原理和制作过程,可能还存在一定的疑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深入理解机械摆钟的原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机械摆钟的工作原理,学会制作一个简单的机械摆钟。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鼓励学生主动探索未知世界。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机械摆钟的工作原理和制作过程。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机械摆钟的原理,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制作。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的例子,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动手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机械摆钟,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3.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机械摆钟的模型、制作材料等。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份制作机械摆钟的材料包。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机械摆钟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机械摆钟?它的工作原理是什么?2.呈现(10分钟)介绍机械摆钟的工作原理,以及如何制作一个简单的机械摆钟。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动手操作,制作属于自己的机械摆钟。
教师在旁边进行指导和解答疑问。
4.巩固(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指导。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机械摆钟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如何改进机械摆钟的性能?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机械摆钟的工作原理和制作过程。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35 机械摆钟教科版.doc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机械摆钟》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同一个单摆,每摆动一次的时间是相同的,根据单摆的等时性,人们制成了摆钟,使时间的计量误差更小。
2、过程与方法:制作一个单摆;观察和测量同一个摆在不同振幅状态下每摆动20次所用的时间;观察和测量摆钟连续摆动过程中每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
3、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重复实验的意义;发展对计时工具研究的兴趣。
二、重点难点分析重点:观察和测量同一个摆在不同振幅状态下每摆动20次所用的时间。
难点:观察和测量同一个摆在不同振幅状态下每摆动20次所用的时间,渐进理解摆的等时性。
三、教学准备教师:摆钟、课件。
小组:螺帽1个、摆绳1根、铁架台1个、筷子1根、秒表1块、记录单、记号笔。
四、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聚焦问题播放伽利略发现摆等时性的视频,仔细观察视频中的主人公发现了什么现象?学生说伽利略发现了什么?(生:每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都差不多。
师板书学生的发现)(二)问题引领,实验验证1、认识单摆,猜想假设(1)出示器材,认识摆的结构。
伽利略发现这个现象后,为了继续研究这种现象,回家以后就做了这样的装置(师手提一个摆),这种装置就叫摆。
教师指示摆并介绍摆的结构。
(2)观察老师的摆,学生说发现,提出猜想假设。
那么伽利略说的是真的吗?真的是“每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都差不多”吗?(板书:?)接下老师摆动一下这个摆,大家仔细观察,看一看是不是真的这样!但是摆动前,首先先要弄清楚一个概念:怎样算摆动一次。
(师教学“摆动一次”)下面老师就正式的让摆摆动起来,看一看是不是摆每摆动一次用的时间是不是差不多。
教师边操作边解说。
学生观察。
谁来说说摆每摆动一次时间是不是真的差不多。
(学生回答)预设:生1说:摆摆动一次时间差不多(或相同)。
师追问:你是怎么得出这样的结论的?你实际测量了吗?没有准确测量就不能轻易下这样的结论。
其他同学有没有不同意见?预设:生2说:摆每摆动一次时间有差别。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3.5 机械摆钟教科版 (1)(1)
《机械摆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科学概念同一个单摆,每摆动一次所需要的时间是相同的,根据单摆的等时性,人们制成了摆钟,使时间的计量误差更小。
(二)过程与方法1.重复观察和测量摆钟每分钟的摆动次数。
2.动手制作一个单摆。
3.观察和测量在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理解仔细观察、重复实验、小组合作的意义。
2.发展对计时工具研究的兴趣。
【教学重点】动手制作一个单摆并观察和测量单摆在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
【教学难点】通过观测理解摆的等时性。
教学准备1.课件:实验表格、摆钟、实验注意事项等。
2.实验器材:每个小组摆锤{螺母}一个,摆绳一根,铁架台一个。
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1、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古人是怎样计时的吗?(生答)师:看来大家的知识面很广,了解得真多。
正如同学们所说的古人用到了日晷、水钟、沙漏、蜡烛燃烧----来计时(边说边播放课件)2、但是你知道这些古老的计时方法有什么不足?(生交流)3、师: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时间的精确要求越来越高。
摆钟的出现就大大提高了时钟的精确度。
(摆钟图片)4、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机械摆钟。
(出示课题)二、观察钟摆(一)、观察钟摆,认识摆的结构。
家里有摆钟吗?观察过吗?老师今天带来了一座大的摆钟,(出示摆钟)仔细观察与生活中常见的钟有什么不同?。
(多了个摆)师:这个摆是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由摆绳和摆锤组成。
(二)、观察钟摆,发现摆的规律。
那么你知道摆是怎样来计量时间的吗?猜一猜钟摆一分钟会摆动多少次?(学生自由猜)师:怎样证明你的猜想是正确的?你有办法吗?(生答后师说:我们就要来测一测)怎样算摆动一次呢?生答后师讲:一个来回算一次。
(手势)师: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来测一测。
会使用秒表吗?我们来试一试。
带领学生演示一遍。
都会了,待会把你们的结果纪录在表1里面。
注意加强合作。
学生试验并汇报交流。
师:观察你门的数据有什么发现?生答:钟摆每分钟摆动的次数是相同的。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3.5机械摆钟-教科版
机械摆钟教学目标科学概念:同一个单摆每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是相同的;根据单摆的等时性,人们制成了摆钟,使时间的计量误差更小。
过程与方法:重复观察和测量摆钟每分钟的摆动次数;动手制作一个单摆并观察和测量单摆在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
情感、态度、价值观:进一步理解重复进行实验的意义;感受探究计时工具的快乐。
学情分析《机械摆钟》一课是属于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的第五课,它是在研究关于时间的测量后研究精确计量时间工具的第一课。
本课是在学生探究过日晷、水钟、沙漏等一些简易的计时工具基础上进行的。
根据这一学段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已有的知识特点,这节课我将和学生一起就钟摆的组成、钟摆每分钟摆动的次数,摆的等时性等展开研究。
通过探究活动帮助学生认识摆的结构,摆的特性;并体会实验反复性的意义,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动手制作一个单摆并观察和测量单摆在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
教学难点:通过观测理解摆的等时性。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同学们,通过前几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一些古老的计时方法,谁来说说都有哪些方法呀?(复习旧知)预设:利用日晷、水钟、蜡烛钟、沙漏……2.(出示课件)这些简单的时钟虽然也能让我们知道大概的时间,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希望有更精确的时钟,摆钟的出现大大提高了计时的精确度。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机械摆钟。
板书课题:《机械摆钟》【设计意图:复习帮助学生巩固旧知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对知识的牵引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观察摆钟1、认识摆钟,猜测数摆(1)(出示课件)这就是机械摆钟,请大家仔细观察机械摆钟和我们平时常见的钟有什么不同?介绍钟摆(2)那钟摆的摆动与指针的走动有关系吗?想不想看看它的内部是怎样工作的?(3)(播放视频、课件)现在你觉得钟摆是怎样计时的?(4)大家猜一猜30秒钟摆大概摆动多少次?(5)预测:30次、60次……到底谁说的对呢?我们应该怎样?你觉得钟摆怎样摆动算一次?(课件演示,统一标准)2、测量钟摆,发现特点(重点)(1)下面我来计时,我们一起来测一测。
教科小学科学五下《3.5机械摆钟》教案
教科小学科学五下《3.5机械摆钟》教案教科小学科学五下《3.5、机械摆钟》教案单元三时间测量5.机械摆钟[教学目标]科学概念:同一个单摆每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是相同的;根据单摆的等时性,人么制成了摆钟,使时间的计量误差更小。
过程和方法:反复观察和测量钟摆每分钟的摆动次数;制作单摆,观察并测量单摆同时摆动的次数。
情感、态度、价值观:进一步理解重复进行实验的价值;感受探究计时工具的快乐。
【教学要点】制作单摆,观察并测量单摆同时摆动的次数数。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了解摆的等时性。
【教学准备】摆钟一个或摆钟的录象、学生自带计时表(小组)、铁架台、棉线、螺帽等。
【教学过程】一、导言:1.复习前几节课学习的几种古老的计时方法,如:太阳钟、水钟等。
同时指出还有很多类似的计时方法,如:一柱香、一个沙漏等等。
2.老师:虽然有很多计时方法,但人们总是想要一个更精确的时钟。
钟摆钟的出现大大提高了钟的精度。
杰蒂:机械摆钟。
(黑板写作题目)2。
观察钟摆:1.师出示摆钟,设疑:摆钟计时为什么可以这么精确呢?2.观察讨论:摆钟是怎样来计量时间的?3.测量:用秒表测量:钟摆每分钟摆动多少次?4.集体测量后的反馈:钟摆每分钟摆动的次数是否相同?5.讨论:为什么我们要测试教科书中的记录表三次或三次以上?3、注意我们的钟摆:1.师:我也做了一个单摆(出示单摆),它每分钟摆动的次数是不是也是一样的呢?2.学生猜测后,老师带领学生集体测量三次。
3.设疑:是不是所有的单摆每分钟摆动的次数都是一样的呢?4.老师给你提供铁架台、棉线、镙帽,你能做一个摆吗?5.分组制作单摆,开始测量单摆在固定时间内摆动的次数。
(教科书记录表上的时间间隔可以由每组决定,只要时间间隔相同)6交流反馈结果。
7.讨论:你发现了什么?8.结合学生发现的(相同间隔时间段里,单摆摆动的次数是固定的),指出:单摆的这个特性就是等时性。
利用这个特性,人类发明了摆钟,大大提高了计时的精确度。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3.5 机械摆钟 教科版
步骤一:1.思考:为什么不同小组的摆,每分钟摆动的次数不同呢?不同小组的摆之间有什么不同呢?你认为可能与什么有关呢?有怎样的关系?
2.小组讨论
在学生说出一种可能时(和摆线长度、摆锤轻重、摆角大小等),引导学生推测,如:如果摆线越长,摆锤越重,摆角越小每分钟摆动的次数会怎样?反之又是怎么样的?
3.学生制定实验方案并交流
4.小组实验,每隔10秒记录一次摆动的次数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研究了摆,了解了摆钟计时的原理,制定了每分钟摆动次数和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计划,我们将在下节课继续研究,你也可以在课后自己先作研究。
六、课堂练习
形成性评量与总结பைடு நூலகம்评量
1.上课期间老师提的问题能否踊跃回答
2.分组讨论、实验,能否积极参与
3.作业完成情况
备注
无
二、观察认识摆钟
步骤一:观察摆钟,引导学生认识摆,了解摆的结构:摆是由摆锤和摆线组成的。
步骤二:小组讨论摆钟是怎样计时的呢?
步骤三:课件展示摆钟内部结构图:钟摆的摆动带动齿轮转动,通过各级齿轮的传动来转动分针,时针,我们就可以在表盘读出时间了。
三、研究摆,发现摆摆动的特点
步骤一:提问:为什么可以用摆来计时呢?我们先来研究摆钟里的摆,看看摆动的快慢。(猜测一下:钟摆一分钟摆动多少次?)怎样摆动算一次?(在摆钟上演示明确如何是摆动一次)带领学生一起数摆动一次,两次,三次等。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课程名称
机械摆钟
教学时数
2课时
课程性质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初步知道摆钟计时的原理,能够根据自己制作的摆,探索摆摆动的规律。
2、经历一个观察现象——推理判断——制定方案——论证计划的探究过程。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3.5 机械摆钟|教科版 (1)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5课《机械摆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同一个单摆在相同时间内摆动次数是一样的。
根据单摆的等时性,人们制成了摆钟,使时间的计量误差更小。
2.多次观测摆钟每分钟的摆动次数,深入理解摆的等时性。
3.理解重复多次实验的意义,发展对计时工具研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1.重点:观察和测量单摆在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理解摆的等时性。
2.难点:相同时间内摆摆动次数实验方法的正确理解和操作。
教学准备1.分组实验:秒表、铁架台、棉线、钩码、记录单各一份2.其他材料:摆钟、课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在前面的科学课学习过程中我们知道,没有准确的计时,火车难以有序运转,我们的上课作息难以高效运行,连我们国家高、大、上的北斗导航系统,其最核心的设备也是精确计时的原子钟。
可见,准确计时对我们是很重要的。
为了准确计时,古代人就想了很多办法。
哪位同学认识这些?它们是利用什么原理来干什么用的?(教师用PPT出示图片,学生认)大家都认识它是摆钟,为了知道它的工作原理,这堂课我们就来研究机械摆钟。
(揭示课题:机械摆钟)二、认识摆钟1.介绍摆钟的组成。
2.初步了解摆钟的工作原理。
三、观察钟摆1.集体测量,摆钟的钟摆一分钟摆动几次?(请三名学生上台示范,全班配合。
第一次测量后让学生汇报结果,依据汇报结果的不同讲解:一个来回是摆一次。
然后再次测量得到正确数据)师问:一个数据能否说明摆钟的原理?不能,那该怎么办?2.重复测量,分析实验数据。
3.得出观察小结:摆钟的钟摆每分钟摆60次,而且每分钟摆动的次数都是相同的。
以上我们通过观察得出了初步结论:摆具有等时性。
问:它们能不能被我们认定为我们得出了摆钟的科学原理?不能,那该怎么办?(学生答:设计实验来验证)四、“我们的摆”探究活动1.活动一:观察我们的摆(1)一条细线,上端固定,下端挂一个小重物,就组成了一个简单的摆。
(2)学生观察并汇报观察结果。
摆的方向偏了,摆幅越来越小等,我们先不考虑这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第三单元时间
5.机械摆钟
一、教材简析:
教科书内容共两页,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观察摆钟
摆钟为什么会比其他的计时工具都精确呢?这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具有吸引力的问题。
带着这样的疑惑去观察摆钟的构造,教科书就是这样开始这节课的教学的。
建立在这个基础上,教科书提出“用秒表测一测,摆钟中的摆每分钟摆动几次?”对摆进行测量以后,有可能全班会得出一致的结论,也有可能结论不一致。
这时插图中的一个男孩提出:再测一次,这是教科书所期望的。
教师要抓住时机,引导学生思考重复测量的重要意义。
经过重复测量,学生会发现各种摆钟的摆每分钟都是摆动60次。
无论摆幅大(不能大于90度)一些还是摆幅小一些,摆来回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总是相等的,这就是摆的等时性。
第二部分:观察我们的摆
是不是所有的摆每分钟摆动的次数都一样呢?学生的探究欲望开始被激发。
教科书指导学生利用一条细绳和一个小重物,制作一个简单的摆。
接下来,学生要用测量钟摆的方法,连续测量自己制作的摆10秒钟内摆动的次数。
多次测量后,学生们会发现两个现象:同一个摆,在每个10秒钟内,摆动的次数是一样的;不同的摆在10秒钟内摆动的次数可能并不相同。
这就向学生们提出了问题。
摆的幅度越来越小了,但是摆动次数还是一样,这是为什么呢?教科书插图中一个小组的学生在对话,一位学生提出要再测量一次,这是再一次提醒学生就这个现象进行重复实验。
二、教学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对时间精确度的要求也提高了。
学生探究过的日暑、水钟、沙漏等一些简易的计时工具,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摆钟的发明大大地提高了时钟的精确度。
在本课的学习中,学生将观察摆钟的摆,发现摆钟的摆每分钟摆动的次数是相同的。
本节课所研究的摆是“单摆”。
所谓单摆是指在细线的下面拴一个小球重物,且细线的质量与小球相比可以忽略,球的直径与线长相比也可以忽略的摆。
单摆的摆动具有等时性,即在摆长一定、摆角较小的情况下,摆来回摆动一次所需要的时间总是一样的。
对摆的等时性的研究学生会非常
感兴趣,在本课的学习与研究中,教师要着重解决学生操作方面的一些问题,让学生的测量尽量地精确一些。
这将有利于他们更加深人地开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