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居民与聚落练习题(附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居民与聚落选择题
1.(梧州)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但人口分布不均。图甲、乙、丙、丁中,人口相对稀少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答案】A
【解析】【分析】沙特阿拉伯有沙漠地带,所以人口稀少。
故选:A
【点评】从图中可知甲是西亚、乙是南亚、丙是东南亚、丁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再根据地形特点分析即可。
2.传统民居是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智慧杰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上面四幅景观图所展示的是不同区域的传统民居,判断其中描述有误的是()
A. ①是位于东南亚的高脚屋
B. ②是位于北极地区的雪屋
C. ③是位于西亚地区的村庄
D. ④是位于非洲的茅草屋
(2)对上述四处民居的设计目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①所在地区终年高温潮湿,房屋的设计通风防潮
B. ②所在地区降雪多,房顶坡度大,便于及时排雪
C. ③所在地区气候干燥,房屋的材料多用土坯筑造
D. ④所在地区终年炎热,多台风,茅草屋便于拆卸
【答案】(1)B
(2)D
【解析】【分析】(1)从图上来看,①是东南亚地区的高脚屋;②是日本的合掌屋;③是西亚的村庄;④是非洲的茅草屋,故选B。(2)①所在地区终年高温潮湿,房屋的设计通风防潮,A正确;②所在地区降雪多,房顶坡度大,便于及时排雪,B正确;③所在地区气候干燥,房屋的材料多用土坯筑造,C正确;④所在地区终年炎热,茅草屋便于就地取材,D错误。故选:D。
【点评】(1)不同地区充分利用当地的物产、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建造居住空间,形成了各异的民居特色,如节约土地资源且利用坡地的黄土高原地区的窑洞、适应草原游牧生活,便携易建的蒙古包、适应南方湿热多雨气候的干栏式吊脚楼等等。
(2)世界各地民居的建筑风格有很大的不同,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很大关系,这些民居既能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又与居民的社会经济生活密切联系。聚落的民居建筑,是当地居民为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便于从当地取得建筑材料而创造出来的,其不仅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也有显著的地方色彩。例如,北极地区的因纽特人用当地便于取得的冰块构筑的小冰屋,墙体很厚,有利于保持室内的温度;中国黄土高原有堆积很厚的黄土层,那里的气候相对比较干燥等。
3.读聚落景观图,完成下列小题。
(1)该民居主要分布在()
A. 青藏高原
B. 内蒙古高原
C. 云贵高原
D. 黄土高原(2)该民居体现当地的气候特点是()
A. 终年高温
B. 终年低温
C. 夏季炎热,冬季寒冷
D. 终年温和
【答案】(1)D
(2)C
【解析】【分析】(1)图中的民居是窑洞,窑洞是我国黄土高原地区的传统民居,故选D。(2)窑洞民居体现了黄土高原地区干燥少雨,夏季高温,冬季寒冷的气候特点,故选C。
【点评】(1)窑洞广泛分布于黄土高原的山西、陕西、河南、河北、内蒙古、甘肃以及宁夏等省。在中国陕甘宁地区,黄土层非常厚,有的厚达几十公里,中国人民创造性利用高原有利的地形,凿洞而居,创造了被称为绿色建筑的窑洞建筑。
(2)黄土高原东西长1000余公里,南北宽750公里,包括太行山以西,青海省日月山以东,秦岭以北,长城以南的广大地区,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上。黄土高原具有冬季严寒、夏季暖热的特点,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大,大部分地区温度条件能满足农作物两年三
熟的需要。
4.某国2018年人口出生率为10‰,人口死亡率为7‰,其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A. 10‰
B. 3‰
C. 17‰
D. 7‰
【答案】 B
【解析】【分析】解:根据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公式: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10‰-7‰=3‰;故选项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人口自然增长率是反映人口自然增长的趋势和速度的指标,取决于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两者之间的变动情况。当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都高,则人口自然增长率低;当人口出生率高,人口死亡率低,则人口自然增长率高;当人口出生率低,人口死亡率也低时,则人口自然增长率就低。20世纪以来,发达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比较低,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比较高。
5.根据图中的信息判断,最有可能形成聚落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答案】 C
【解析】【分析】解:聚落多形成于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资源丰富、气候适宜、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的地区。地形崎岖,交通不便,不利于聚落的形成和发展。读图可知,图中③处位于平原,地形平坦,在河流沿岸,水源充足,最有可能形成聚落。
故答案为:C。
【点评】聚落是人类聚居和生活的场所,是人类有意识开发利用和改造自然而创造出来的生存环境。按照聚落的规模大小,可以分为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聚落大多选择在地形、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在一些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工农业生产比较发达,聚落分布比较密集;在高山、荒漠地区少有或没有聚落。
6.民居是人们适应当地自然环境的智慧结晶。下列建筑风格最能体现湘西民族特色的是()
A. B. C. D.
【答案】 D
【解析】【分析】解:许多传统民居建筑风格往往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是相适应的,A项是西亚地区墙厚窗小的碉堡式建筑,B项是北冰洋沿岸因纽特人的冰屋,C项是我国黄土高原地区的传统民居—窑洞,D项是“干栏式”吊脚楼,即底层架空,上层居住的一种建筑形式,是湘西地区的特色民居。
故答案为:D。
【点评】不同地区充分利用当地的物产、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建造居住空间,形成了各异的民居特色,如节约土地资源且利用坡地的黄土高原地区的窑洞、适应草原游牧生活,便携易建的蒙古包、适应南方湿热多雨气候的干栏式吊脚楼等等。
7.2019年4月15日,世界著名文化遗产巴黎圣母院发生大火,建筑损毁严重。巴黎圣母院位于()
A. 英国
B. 法国
C. 意大利
D. 俄罗斯【答案】 B
【解析】【分析】解:巴黎圣母院是一座位于塞纳河畔、法国巴黎市中心、西堤岛上的哥特式基督教教堂建筑,是天主教巴黎总教区的主教座堂。
故答案为:B。
【点评】法国的旅游资源可谓得天独厚,既有湖光山色、民俗风情,又有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宝藏,还有展示现代化科技的人工文化娱乐景点,这些宝贵的旅游资源使法国的旅游业具有独特的优势,入境旅游收入在世界居第二位。首都巴黎、地中海、大西洋沿岸风景区及阿尔卑斯山区等都是旅游胜地,此外还有一些历史名城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
8.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给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图中各要素随时间的变化,解读正确的是()
A. 人口数量持续增加
B. 环境污染不断加重
C. 人均粮食不断上升
D. 自然资源数量持续增加
(2)人口激增很可能会导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