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化和凝固说课稿
《熔化和凝固》 说课稿
《熔化和凝固》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熔化和凝固》。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熔化和凝固》是初中物理热学部分的重要内容,它是在学习了温度和温度计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物质状态变化的规律。
这部分知识不仅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而且为后续学习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等知识奠定了基础。
教材首先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冰的熔化和水的凝固,引入熔化和凝固的概念。
然后安排了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总结出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特点。
接着,教材阐述了凝固的概念和特点,并通过对比熔化和凝固的图像,加深学生对这两个物态变化过程的理解。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熔化和凝固现象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对于其本质规律和科学概念还缺乏系统的了解。
这个阶段的学生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但在数据处理和分析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熔化和凝固的概念,知道熔化和凝固是物质的两种物态变化。
(2)了解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特点,会区分晶体和非晶体。
(3)能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熔化和凝固图像,并能从图像中获取相关信息。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2)经历从生活实例中提出问题、做出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过程,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精神。
(2)让学生体会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的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
(2)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特点。
熔化和凝固_说课课件
祝 正 东
《熔化和凝固》说课:
• • • • • • •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准备 教学方法 教学流程 习题作业 课件展示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 本章的题目是《物态变化》,熔化和凝固是生活 中常见的、很熟悉的物态变化现象,但不同的物 质(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和凝固过程又有着很大 的不同,这是出乎学生意料的且是一个难点,掌 握好本节内容是突破本章难点的所在,也是有效 学习其它物态变化的基础。 • 物质熔化实验的科学探究方法对学习其他知识有 广泛的迁移作用,对理解科学探究和提高探究能 力有重要的作用。
一、教材分析 3.学生学习目标
1、能区别物质的气态、液态和固态三种形态。 2、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
3、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4、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
一、教材分析
4、教学重难点:
• 教学重点:本节课教学重点是理解晶体 和非晶体熔化的对比实验。 • 教学难点:通过实验探究归纳出晶体与 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本质区别,进一 步总结出不同物质熔化和凝固的规律
活动一 基础知识
• 【即时演练】
• 海波的溶点是48℃。则:50℃的海波 呈 态,10℃的海波呈 态。水 银的熔点是-39℃,它在-40℃时 呈 态,-39℃时呈 态 或 态,也可能呈 态, -38℃时呈 态。
海波的熔化曲线
蜡的熔化曲线
海波的凝固曲线
蜡的凝固曲线
活动一 基础知识
思考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意义
二、学情分析
通过小学的学习和以及生活经验的积累,学 生已知道寒冬腊月滴水成冰,春暖花开冰雪消融 等现象,是由于物质状态发生了改变,对物质在 固、液两态发生的转化跟温度的变化有关有模糊 的认识;但不清楚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时 的特点。为了引导学生以探究的方式学习,激发 学生对科学的热情,经历科学探究过程,体验科 学发现的乐趣,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创设实验情境,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验设计、探究、分析及总结;
《熔化和凝固》说课稿
《熔化和凝固》说课稿3.2《熔化和凝固》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教材属于物质科学领域中常见的物质部分,是物态变化的基础章节之一,而熔化和凝固是物质最基本的特性之一,其物态变化的现象是生活中最常见、最熟悉的。
学好本节对研究其他物质的特性有迁移作用;同时熔点和凝固点将是研究物质的物理性质的基础。
物质熔化实验的科学探究方法对研究其他知识有广泛的迁移作用,对理解科学探究和提高探究能力有重要的作用。
教学目标:①认识领域的目标:了解物质存在的三态,描述晶体熔化和凝固的特点,理解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的意义。
能描绘晶体熔化图像叙述晶体和非晶体的特点。
②技能培养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以及善于应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③思想感情目标:树立规范实验、仔细观察、勤于思考的科学态度及团结协作的精神。
3.教学重点与难点的确定及依据教学重点:晶体熔化和凝固的规律,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
教学难点:晶体熔化时虽然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描绘晶体熔化图像;据图叙述晶体和非晶体的特点。
二、学情份析通过前面二章的研究初一学生曾经熟地球、月球、太阳、星星等天体和动物、植物等生物都是由物质构成的,但不知道物质存在的状态到底有哪些?物质不同状态之间能否转化?物质有哪些特性?在生活中他们知道寒冬腊月滴水成冰,春暖花开冰雪消融等征象,是由于物质状态发生了改变;但不知道物质在固、液两态发生的转化跟温度的变化有关,也不清楚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时的特性,更缺乏根据实验结果画出曲线,从中得出规律等探究技能。
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注意观察身边事物发生的变化,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理论,从生活中去感受科学,应用科学。
从而体现STS的课程理念。
三、教学用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和印发熔化过程记录表、方格坐标纸。
粉末状的硫代硫酸钠(海波)、粉末状的萘、冰、松香和水;铁架台(带铁圈、铁夹)、烧杯、试管、温度计、酒精灯、玻璃棒和钟表。
《熔化和凝固》说课稿
《熔化和凝固》说课稿《熔化和凝固》说课稿1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熔化和凝固》,本课的内容在日常生活和自然现象中都非常常见,因此我想在本节课的教学中,真正地通过师生的合作,能让学生在本堂课中收获到自然界中丰富多彩的物态变化。
一、说教材教材是连接教师和学生的纽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先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
《熔化和凝固》选自初中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2节,主要包括了熔化和凝固两种物态变化,其中,实验探究的观察是本节课物态变化的基础和起点,由于本节课的内容比较多,所以我预计用两个课时完成,第一课时的内容为熔化和凝固的概念及晶体、非晶体的熔化,第二课时的内容为凝固的讲解,那么我本次的说课主要是谈谈我对第1课时的设计。
二、说学情一堂成功的课不仅要熟悉教材,还需要我们充分的了解学生的特点。
八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在生活中善于观察,对所有的事物都保持着一颗好奇之心,而且在他们这个年纪,善于表现是他们的标志,在课堂中能积极与老师进行互动,因此我打算以生活实例为基础,采用多种形式,如教师的演示实验、学生的探究实验,只为了学生能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学到本堂课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动手操作能力,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教学目标新课标指出,教学目标应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方面,而这三维目标又应是紧密联系的一个有机整体,这告诉我们,在教学中应以知识与技能为主线,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并把前面两者充分体现在过程与方法中。
因此,我将三维目标进行整合,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1)知识与技能1、会用图线描述海波和蜂蜡熔化的过程,通过比较海波与蜂蜡熔化的温度时间图像,知道晶体和非晶体熔化的区别,并能据此区别晶体、非晶体。
2、会查物质的熔点表,尝试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与物质的熔点联系起来。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知道熔化的含义,在实验探究过程中提高观察能力、实验技能和与他人协作的能力,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3熔化和凝固 说课稿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3熔化和凝固说课稿1. 课程背景与教学目标熔化和凝固是物质存在的两种状态,对于理解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过程有着重要意义。
本节课将引导学生了解熔化和凝固的基本概念和特征,并探究其中的规律。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掌握熔化和凝固的定义;•理解物质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变化;•发现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的特点。
2.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熔化和凝固的定义及特征;•教学难点:探究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的特点。
3. 教学过程与方法(1)导入与引入通过观察一个冰棒的融化过程,引导学生回忆熔化和凝固的定义,并与融化冰棒的现象联系起来。
让学生讨论为什么会有融化和凝固的现象。
(2)探究熔点和凝固点让学生自主观察和感受一片冰块的变化过程。
引导学生观察当冰块升温到一定温度时,开始融化,即熔化。
让学生记录下这个温度,并称之为熔点。
随着升温继续,让学生观察到水的凝固过程,并记录下这个温度,称之为凝固点。
(3)归纳总结通过学生的观察和记录,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以下规律:•物质熔点为固体转化为液体的温度;•物质凝固点为液体转化为固体的温度;•熔点和凝固点的数值相等。
(4)例题练习提供几个物质的熔点或凝固点的数值,让学生判断该物质是属于熔化还是凝固过程。
(5)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对于不同物质来说,熔点和凝固点是否相同。
带领学生探究熔点和凝固点与物质的种类和性质有关的问题。
(6)小结与反思通过课堂小结,让学生回顾本节课学习到的内容,并引导他们思考熔化和凝固对于物质的意义和应用。
4. 教学资源准备•冰块•温度计5. 板书设计•熔化:固体转化为液体的过程;•凝固:液体转化为固体的过程;•熔点和凝固点:物质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温度。
6. 参考教材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熔化与凝固说课稿
熔化与凝固说课稿熔化与凝固说课稿大家好,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选自浙教版《科学》第一册第四章第五节“熔化与凝固”。
一.说教材:本节课是物质的特性这一章的第五节,本节的学习为以后的汽化与液化,升华与凝华等物态变化知识的学习做了铺垫,熔化和凝固是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但不同的物质又有着很大的不同,这是出乎学生意料的,掌握好本节内容是突破本章难点所在,也是有效学习其它物态变化的基础。
内容上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物质熔化实验采用的科学探究方法对学习其他知识有广泛的迁移作用,对理解科学探究和提高探究能力有重要的作用。
二.说学情: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一学生,经过小学科学的学习以及日常生活中的观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初步的探究能力,对实验具有浓厚的兴趣。
此外,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熔化与凝固现象有初步的印象,但并不了解晶体与非晶体的概念与区别,由于抽象思维叫欠缺,所以很难理解晶体熔化时的固液共存状态。
三.重点与难点本节课的重点定为晶体与非晶体的概念和熔化时区别,熔化时需要从外界吸热。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则是晶体与非晶体熔化的图像,以及其间各阶段的状态变化。
四.教学目标:根据对教材的分析,参照课程标准,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分为四个维度:1、知识与技能目标(一)学生能说出物质存在的三态,确认固态和液态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二)学生能描述晶体熔化和凝固的特点,理解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的意义。
(三)学生能完成晶体熔化图象的描绘,能根据图象叙述晶体和非晶体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一)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进行比较从而得出结论的方法。
(二)通过学生实验、教师指导,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和概括能力,以及善于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知识迁移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一)了解自然界中的物态的变化,保持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4.科学、技术与社会目标(一)了解晶体与非晶体,熔化与凝固在日常生活和生产、社会中的应用,了解科学给社会带来的重大的作用。
《熔化和凝固》说课稿
22 《熔化和凝固》说课一、说教材(一)课标要求一级主题:物质二级主题:物质的形态和变化三级主题:经历熔化、凝固的实验探究过程,知道物质的熔点、凝固点,了解熔化吸热、凝固放热现象。
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说明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二)教材分析《熔化和凝固》是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第二节内容,教材安排了“熔化”、“熔点”和“凝固”三个部分内容,按照“现象→规律→应用”的程序来编排的,教学内容与日常生活和生产科技联系密切,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基本理念。
在学习了“温度与温度计”之后,教材及时安排了本课题,满足学生进一步学习的需求。
本节课实验探究要素齐全,一方面是为了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另一方面是为后续物态变化的探究学习奠定基础,特别是用图像法来处理实验数据,为探究水的沸腾以及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提供了示范。
(三)学情分析1、学生认知水平(参考范文1)2、学生知识经验生活中学生对熔化、凝固现象并不陌生,通过小学《科学》课的学习,学生已知道熔化、凝固与气温的高低有一定的关系;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学生学习了正确使用温度计,且九年级的学生具备一定的观察、分析能力,对科学探究的一般程序也比较熟悉,这些都为本节课的探究学习奠定了基础。
但满足怎样的条件物质才会熔化,物质熔化时温度又是如何变化的?不同的物质熔化时的规律是否相同?这些深入本质的问题学生都不清楚,需要本节课的探究学习。
(四)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知识与技能:⑴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知道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⑵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特点,理解晶体熔点、凝固点的含义。
⑶能用熔化、凝固的知识解释生活和自然中的有关现象。
过程与方法:⑴经历固体熔化的实验探究,进一步熟悉科学探究的全过程。
⑵在分析论证环节中,学会用图像法来处理实验数据,得出物理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和谐,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关心;在实验探究中养成严谨细致、规范操作的良好习惯。
初中物理融化和凝固说课稿
初中物理融化和凝固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老师、同事们,大家好!今天我要为大家说课的题目是初中物理中的“融化和凝固”这一章节。
在这个章节中,我们将带领学生探索物质状态变化的奥秘,理解融化和凝固过程中的物理原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本章节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方面,学生需要掌握物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以及它们之间的转化过程。
过程与方法方面,学生将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理解融化和凝固的条件及其过程中的热力学原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学生将认识到物理现象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激发他们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接下来,我们来设计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分为三个部分:导入新课、探究活动和总结反馈。
在导入新课环节,我们可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提出问题:“大家知道冰变成水、水变成气的过程叫什么吗?”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物质状态变化的现象,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融化和凝固。
在探究活动环节,我们将通过一系列实验和讨论来深入理解融化和凝固。
首先,我们可以让学生观察冰块融化的实验,记录温度变化,并引导学生发现冰变成水需要吸收热量。
接着,通过加热水并观察其沸腾过程,让学生了解液态变成气态也需要吸收热量。
此外,我们还可以设计一个凝固实验,比如制作冰棒,让学生观察并记录水变成冰的过程,以及这个过程中温度的变化。
在总结反馈环节,我们需要对本节课的重点知识进行回顾,帮助学生巩固理解。
我们可以总结说:“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融化,需要吸收热量;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会放出热量。
”同时,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物理原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比如冰箱的制冷原理、冬天水管冻裂的原因等。
最后,我们需要布置一些课后作业和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
作业可以包括一些理论题目,如计算某种物质融化或凝固时的热能变化,也可以包括一些实验题目,比如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个实验来探究不同物质融化和凝固的温度差异。
人教版八年级上3.2《熔化和凝固》说课稿
我将使用以下教具、多媒体资源或技术工具辅助教学:1.实验器材,如酒精灯、温度计、熔点和凝固点的测量装置,用于进行熔化和凝固实验;2.多媒体课件,包括熔化和凝固过程的动画演示,以及相关概念的解释;3.电子白板,用于实时展示学生的实验数据和讨论结果。这些资源能够直观展示抽象概念,增强学生的感官体验,提高学习效率。
1.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用自己的话总结熔化和凝固的关键概念和过程。
2.鼓励学生提出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尝试给出解答。
3.我会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实验结果,给予针对性的反馈,指出他们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4.对于学生的疑问,我会耐心解答,确保他们真正理解所学内容。
(五)作业布置
课后作业的布置情况如下:我会布置一份综合性的作业,包括以下目的:
(二)新知讲授
在新知讲授阶段,我会按照以下步骤逐步呈现知识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1.首先,我会通过实验演示熔化和凝固的过程,让学生直观感受物质状态的变化。
2.其次,我会引入熔点和凝固点的概念,并解释它们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作用。
3.接下来,我会介绍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特点,通过比较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它们之间的差异。
4.然后,我会讲解熔化和凝固过程中能量的变化,引导学生思考能量在物质状态变化中的作用。
5.最后,我会结合实例,让学生理解熔化和凝固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三)巩固练习
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升应用能力,我计划设计以下巩固练习和实践活动:
1.设计一些填空题、选择题和判断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查他们对基本概念的理解。
”。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教学策略
本节课我将采用探究式教学、范例教学和合作学习作为主要的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范例教学通过精选典型案例,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形成规律性认识。合作学习则鼓励学生在小组内部分享信息、讨论问题,通过协作完成任务,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熔化和凝固》说课稿
《熔化和凝固》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要说课的题目是:《熔化和凝固》,主要从下列几个方面来进行:一、教材分析;二、教学目标;三、重点难点;四、教法与学法;五、教学程序设计;六、教学体会;七、板书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节教材是初中物理第一册第四章第三节内容,安排在“温度和温度计之后”来学习,这一章内容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与生活实际联系密切,几乎每节教材都是从生活实际开始,引入新课,学习了知识之后又应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熔化与凝固》这一节是学学自然知识的延续,也是初三热学和高中热力学知识的基础,无论从大刚不是从物理知识的扩展角度来说,本章和本节教材都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本节教材所采用的“实验----分析----比较----总结”的方法,为学生今后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知道熔化和凝固现象;2、知道熔化过程吸热,凝固过程放热;3、知道晶体有一定的熔点;4、会查熔点表。
(二)能力目标:1、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2、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在探究过程中发展想象力和分析概括能力;(三)思想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严谨的实验态度和对科学实验勇于探索的精神;2、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3、让学生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培养学生终身探索的兴趣。
三、重点难点的确立对于熔化和凝固现象学生并不陌生,但对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以及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即有一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熔点却不清楚,加之这一部分知识也是以后分析温度、热量、内能关系的重要基础,因此这就是本节课的重点。
根据现代教育观念,学生学习的目的就是培养他们的各种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因此,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也是本节的重点之一。
本节安排的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与凝固的实验,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较为复杂的实验,要观察的现象和记录的数据较多,因此这个实验的完成应是本节课的难点之一;另外初二学生还没有学习直角坐标及描点作图,因而在方格纸上作出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图象也是本节课的难点。
人教版八年级上3.2《熔化和凝固》说课稿
根据对学生的了解和教学内容的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熔化与凝固的概念、过程以及熔点与凝固点的认识。难点为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分及熔化与凝固过程中的热量变化。
1.教学重点:熔化与凝固的概念、过程、熔点与凝固点。
2.教学难点: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分、熔化与凝固过程中的热量变化。
二、学情分析导
(一)学生特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熔化与凝固的概念,掌握熔化与凝固的过程,了解熔点与凝固点的概念,能够区分晶体与非晶体。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数据、总结规律的能力,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学会运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物质状态变化现象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使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2.问题讨论:针对实验中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心得,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课堂练习:设计一些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让学生当堂完成,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四)总结反馈
在总结反馈阶段,我将采取以下措施:
1.自我评价: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总结自己的收获和不足。
(二)学习障碍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物质的三态变化、温度等前置知识。可能存在的学习障碍有:对熔化与凝固过程中热量变化的理解,对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分,以及对熔点与凝固点概念的理解。此外,学生在分析实验数据、总结规律方面也可能存在一定困难。
(三)学习动机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我将采取以下策略或活动:
2.同伴评价:组织学生相互评价,鼓励学生提出建议,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3.教师评价: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积极的评价和鼓励,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熔化和凝固》说课稿
《熔化和凝固》说课稿【课题】熔化和凝固【教学时间】45分钟【教学对象】八年级(上)【教材】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第四章第二节【教学内容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主要内容是物质熔化和凝固的规律,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对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热爱科学有的作用一定。
2.课程标准对本节的要求: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了解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继而总结出熔化吸热,凝固放热的结论。
3.教材内容安排:通过实验得出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继而在通过讲授法得出固体凝固的相关知识。
4.教材的特点:第一,注重学生活动,突出实验探究;第二,重视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5.对教材的处理:固体的熔化和凝固是生活中非常熟悉的现象,学生有感性认识,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让学生动手做实验来得出相关结论,继而利用多媒体可见来观察生活中的现象,这样更有助于学生对这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学生情况分析】1.学生的兴趣:好奇心强,对生活中现象的原理有了解的兴趣。
2.学生的知识基础:学生已经学过温度的概念,并掌握温度计的使用。
3.学生的认识特点:对固体的熔化和凝固有直接的感性认识,但并不了解其中的真正原理,不了解熔化和凝固与温度的关系。
【目标】教学1.知识与技能(1)理解气态、液态和固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形态。
(2)了解(1)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感知发生状态变化的条件。
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
转化的。
(3)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4)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2.过程与方法(2)了解有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是区别晶体和非晶体的一种方法。
(3)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了解图象是一种比较直观的表示物理量变化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关心,产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的情感。
【教学重点】观察固体的熔化现象【教学难点】固体熔化时吸热而温度不变【教学策略设计】1.教学组织形式新课程提倡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组织形式来进行课堂教学,本节采用教师引导,学生探究的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在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获取物理知识。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熔化和凝固》说课(附教学反思、板书)课件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老师!
例子:说出下列物态变化名称 (1)冰棒化成水:融化 (2)钢水浇铸成火车轮:凝固 (3)把废塑料回收再制成塑料产品:先融化再凝固
出示固体海波和蜡, 提出问题:它们怎样才会变成液态?
在融化过程中,它们的温度有什么变化?
学生思考: 融化和凝固是在什么条件下产生的? 融化和凝固的过程有什么特点? 不同物质融化和凝固的规律一样吗?
二、说学情
初中生的思维出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期,思维活跃,好奇 心重,求知欲强,但动手能力较弱初二的学生刚接触学习物理,对物理 现象的认识都是从生活现象开始,学生对物态变化象的认识大都属于生 活层面的粗浅认识。“科学探究”这种教学方法也是刚接触,缺乏必要 的逻辑知识,他们重视感性缺乏归纳现象的能力,实验探究能力还没有 得到有效的培养。
2.探究固体融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提出问题:
物质融化时需要什么条件呢?不同物质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融化 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相同吗? 猜想假设:
融化过程中一定要加热,所验探究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为了让学生顺利完成实验,我 是这样设计的:先明确探究的目标,给出实验器材,介绍酒精灯的 使用及应注意的问题,再演示如何装配实验装置以及实验分工问题 。
《融化和凝固》说课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 级上册《物态变化》单元中的课文《融化和凝固》,下 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 说教法、说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八个方面 展开。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说教材
七、板块设计
根据学生本阶段的特点,本课板书内容简单明了,重难点突 出。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章第2节熔化和凝固》说课稿
(一)教学策略
我将采用探究式教学法作为主要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探究性,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寻找答案、反思总结。选择这种方法的理论依据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是主动的信息建构者,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途径,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此外,我还将结合实验教学法,通过设计相关的熔化和凝固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和观察物态变化,从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3.开展“生活中的熔化和凝固”主题活动,让学生收集生活中的实例,分析其中的物理原理,提升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四)总结反馈
在总结反馈阶段,我将采取以下措施:
1.让学生自我评价:鼓励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分享自己的收获和疑问,以便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
2.教师评价: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积极的评价和鼓励,同时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二)新知讲授
在新知讲授阶段,我将逐步呈现知识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1.通过多媒体展示熔化和凝固的动态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这两种物态变化。
2.结合实验现象,讲解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特点,以及熔点和凝固点的概念。
3.通过实例分析,引导学生理解熔化和凝固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冰水混合物的熔点和凝固点。
作业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验操作和观察技能;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为下一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五、板书设计与教学反思
(一)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将采用清晰的布局、简洁的内容和直观的风格。板书分为左右两部分:左边列出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如熔化、凝固的定义、分类、特点及熔点和凝固点;右边则用于展示实验步骤、关键数据和思考问题。板书的作用在于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强化记忆,以及引导学生的思考方向。
《熔化和凝固》说课稿
《熔化和凝固》说课稿一、背景与目的亲爱的同事们,大家好!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熔化和凝固》。
这是物理课程中的一节重要课程,它对于帮助学生理解物质状态变化,掌握热力学基本概念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深入理解熔化和凝固的概念,掌握相关物理量如熔点、凝固点、潜热等的含义和测量方法,以及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二、课程内容的概述1. 熔化的概念和特点:通过实例引入熔化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固体转变为液体的过程。
阐述熔化过程中物质性质的变化和共价键、离子键的断裂特点。
2. 凝固的概念和特点:介绍凝固是熔化的逆过程,即液体转变为固体的过程。
阐述凝固过程中的物质性质变化和晶体结构形成的过程。
3. 熔点和凝固点的含义:引导学生理解熔点和凝固点的定义,了解熔点与物质性质的关系以及影响因素。
4. 潜热的概念:介绍潜热是物质在相变过程中吸收或释放的热量,让学生通过实验理解潜热的含义和测量方法。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理论讲解:通过PPT展示相关概念和理论,详细讲解熔化和凝固的过程、熔点和凝固点的含义以及潜热的概念。
2. 实验演示:通过实验演示熔化与凝固的过程,让学生直观感受物质状态的变化。
3.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熔化与凝固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他们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互动问答: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提问,通过解答问题加深他们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的设计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熔化与凝固的现象,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 理论讲解:详细讲解熔化和凝固的概念、特点、熔点和凝固点的含义以及潜热的概念。
3. 实验演示:进行熔化与凝固的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物质状态的变化过程。
4. 分组讨论:分组讨论熔化与凝固在生活中的应用,如金属冶炼、冰淇淋的制作等。
5. 课堂互动:通过提问、回答、再提问的方式,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帮助学生解决疑惑。
6. 课程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收集有关熔化与凝固的实例。
初中物理熔化凝固说课稿
初中物理熔化凝固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老师、同事们,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说课初中物理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熔化和凝固。
这一部分内容不仅对于学生理解物质状态变化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在实际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接下来,我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评价与反思五个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
首先,我们来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方面,学生需要掌握熔化和凝固的基本概念,了解熔点和凝固点的定义,并能够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熔化和凝固现象。
过程与方法方面,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实验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他们对科学探究的热情。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熔化和凝固的基本概念,包括物质的三种状态以及它们之间的转化;第二部分是熔点和凝固点的定义及其影响因素;第三部分是熔化和凝固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在教学方法上,我将采用讲授与实验相结合的方式。
通过直观的实验演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物理概念。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问题探究,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
现在,让我们进入到教学过程。
首先是导入新课,我将通过提问“冬天雪人为什么会消失?”这样的问题,引起学生的好奇心,然后引出熔化的概念。
接着,我会用实验演示冰变成水的过程,并引导学生观察记录实验现象,从而引出熔点的概念。
在讲解凝固部分时,我会用另一个实验演示水结成冰的过程,并介绍凝固点的概念。
最后,我会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熔化和凝固在生活中的应用,并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发现。
在评价与反思环节,我将通过课堂小测验和课后作业来评估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同时,我也会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以便在未来的教学中不断改进。
总之,熔化和凝固是初中物理中的重要知识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掌握相关的物理概念,还能够提高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
作为教师,我们应当努力创造一个积极、互动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
熔化和凝固说课稿
熔化和凝固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节教材是初中科学第一册第四章第1节内容,安排在“温度和温度计之后”来学习,既是小学自然知识的延续,也是初三热学和高中热力学知识的基础,无论从大纲还是从物理知识的扩展角度来说,本章和本节教材都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教材将探究海波熔化特点和石蜡的熔化实验一并进行,让学生在实验活动中,自然的将两者进行比较,从方便的发现他们之间的差异,降低引入晶体和非晶体概念的难度,这一探究活动要高于前一节的探究,有意识的培养学生设计和规划能力、观察和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教材所采用的“实验----分析----比较----总结”的方法,为学生今后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知道熔化和凝固现象;2、知道熔化过程吸热,凝固过程放热;3、知道晶体有一定的熔点;4、会查熔点表。
(二)能力目标:1、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2、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在探究过程中发展想象力和分析概括能力;(三)思想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严谨的实验态度和对科学实验勇于探索的精神;2、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3、让学生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培养学生终身探索的兴趣。
三、重点难点的确立对于熔化和凝固现象学生并不陌生,但对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以及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即有一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熔点却不清楚,加之这一部分知识也是以后分析温度、热量、内能关系的重要基础,因此这就是本节课的重点。
根据现代教育观念,学生学习的目的就是培养他们的各种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因此,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也是本节的重点之一。
本节安排的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与凝固的实验,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较为复杂的实验,要观察的现象和记录的数据较多,因此这个实验的完成应是本节课的难点之一;另外初二学生还没有学习直角坐标及描点作图,因而在方格纸上作出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图象也是本节课的难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熔化和凝固》说课稿【课题】熔化和凝固【教学时间】45分钟【教学对象】八年级(上)【教材】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第四章第二节【教学内容分析】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主要内容是物质熔化和凝固的规律,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对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热爱科学有的作用一定。
2. 课程标准对本节的要求: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了解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继而总结出熔化吸热,凝固放热的结论。
3. 教材内容安排:通过实验得出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继而在通过讲授法得出固体凝固的相关知识。
4. 教材的特点:第一,注重学生活动,突出实验探究;第二,重视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5. 对教材的处理:固体的熔化和凝固是生活中非常熟悉的现象,学生有感性认识,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让学生动手做实验来得出相关结论,继而利用多媒体可见来观察生活中的现象,这样更有助于学生对这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学生情况分析】1. 学生的兴趣:好奇心强,对生活中现象的原理有了解的兴趣。
2. 学生的知识基础:学生已经学过温度的概念,并掌握温度计的使用。
3. 学生的认识特点:对固体的熔化和凝固有直接的感性认识,但并不了解其中的真正原理,不了解熔化和凝固与温度的关系。
【目标】教学1. 知识与技能(1)理解气态、液态和固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形态。
(2)了解(1)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感知发生状态变化的条件。
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
转化的。
(3)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4)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2. 过程与方法(2)了解有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是区别晶体和非晶体的一种方法。
(3)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了解图象是一种比较直观的表示物理量变化的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关心,产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的情感。
【教学重点】观察固体的熔化现象【教学难点】固体熔化时吸热而温度不变【教学策略设计】1. 教学组织形式新课程提倡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组织形式来进行课堂教学,本节采用教师引导,学生探究的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在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获取物理知识。
2. 教学方法(1)实验探究法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本节教学设计注重以问题为先导,把主要内容的教学过程变成一种解决问题和科学探究的过程。
根据前苏联心里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创设稍高于学生原有知识水平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按照“提出问题一一猜想一一实验一一分析论证一一得出结论” 的思维进行探究。
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自己探究,动手做一些有趣的小实验,尝试自己观察并描述实验现象,分析现象产生的原因,从而获取知识。
整个过程渗透物理学研究方法、科学思维方法和协作精神、探索精神等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2)讲授法通过老师形象生动、富于引导式的讲解,辅以演示实验、各种直观教具和现代教学技术,启发学生思维,把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在讲授知识的同时渗透探究的思想,在探究的过程中讲授必要的物理知识。
3. 学法指导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首先,通过观察实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积极的探索欲望;其次,在教学中利用典型的教学材料和生活现象引导学生去探索、分析和总结,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本身构成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4. 教学媒体设计充分利用实物、视频、图片等材料,为学生学习物理规律提供必需的感性材料。
【教学用具】学生实验,二人一组。
每组配备酒精灯、铁架台、石棉网、温度计、火柴、坐标纸。
A组同学另配备烧杯和冰块,B组同学另配备易拉罐和松香。
【教学流程图】第三章第二节《熔化和凝固》教学设计[设计实验,进行实验]设计实验,研究固体的熔化过程15'图1混察焙化现茨的实验菇置提出问题:固体在熔化过程中是一下变成液体还是有一个过程?固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是如何变化的呢?下面我们用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
我提供给大家两种固体:冰块和松香,它们分别被装在烧杯和易拉罐中。
同学们对哪种固体感兴趣,就可用实验探究这种固体的熔化特点。
同学们在使用温度计时要注意不要让玻璃泡接触试管壁和底,要埋在固体中。
研究冰块熔化过程的同学要等到插入冰块的温度计示数不怎么变化时再开始加热冰块。
请同学们每隔半分钟记录一次固体的温度,并观察固体的状态。
直到固体全部熔化完后5min为止。
最后根据记录的数据在坐标纸上画出固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
每组的二位同学要分工合作。
一位同学读数,并观察物体的状态;第二位同学记录温度和状态。
学生分组实验。
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让学生自由选择实验对象,增强他们自主实验的意识。
[分析数据,找出规律]分析实验数据,找出固体熔化的规律10'请同学们将记录学生绘下的数据绘制成图像。
制图像教师选择一个做冰熔化实验的组,请该组同生:冰在熔学将他们得出的实验化过程中温表格和图像绘制在黑度不变。
板上。
生:当冰全师:请同学们观察冰熔部是固体以化的实验记录,大家可及冰全熔化以发现哪些特点?成液体后,教师再选择一个做松温度要上香熔化实验的组,请该升。
组同学将他们得出的生:冰在熔实验表格和图像绘制化过程中,在黑板上。
我们要不断师:请同学们观察松香对它加热。
熔化的实验记录,大家生:松香在又可以发现哪些特点?熔化过程中温度要上师:这两种固体在熔化升。
过程中,我们都要对它生:松香在加热,也就是说,它们熔化过程在熔化过程中都要吸中,我们要热。
不断对它加师:请大家比较一下冰和松香熔化的实验图热。
像,大家发现有什么不生:冰在同?师:也就是说,冰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而有一定的熔化温度而松香的温度松香没有。
象冰这样,要上升。
有一定熔化温度的固体叫晶体;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
而象松香这样没有一定熔化温度的固体叫非晶体。
除松香外,玻璃、沥青等物质也是非晶体。
让学生根据实验图像回答问题,培养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
[分析论证,巩固练习]分析熔点表4' 请同学们看教材第84页一一几种物质的熔点表,请问这些物质中哪些是晶体,哪些是非晶体?为什么?请同学们观察熔点表,你可以从中发现些什么呀?师:萘的熔点是多少?它表示什么含义?萘在85C时是什么状态?萘在20 C时是什么状态?教师再提问几种物质的熔点、表示的含义、在不同温度下的状态。
让学生加以练习。
生:全都是晶体,因为它们都有熔点。
生:可以知道某固体的熔点;金属的熔点一般较咼;常温下是气态的物质熔点很低。
生:萘的熔点是80.5 C,它表示奈在80.5 C时熔化,熔化时温度不变。
生:85 C时是液态、20 C时是固^态。
培养学生根据表格、数据归纳、总结物理规律的能力。
简要叙述凝固现象。
3'液体在凝固的时候有些什么规律呢?由于时间关系,不能让大家在课堂上做实验了,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课后利用冰箱来探究水的凝固过程。
实验研究表明:晶体凝固时也有一定的凝固温度,称为凝固点。
同种晶体的熔点与凝固点相同,而非晶体则没有凝固点。
液体在凝固时都会放热。
师:水的凝固点是多少?它表示什么含义?生:水的凝固点是0 C,它表示水在0C时凝固成冰,凝固时温度不变。
板书设计】熔化和凝固一、熔化和凝固现象1、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现象称为熔化。
2、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现象称为凝固。
二、探究熔化的特点1、晶体熔化时吸热,温度不变。
2、非晶体熔化时吸热,温度不断上升。
3、晶体熔化的温度叫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
4、晶体凝固的温度叫凝固点,非晶体没有凝固点三、熔化、凝固的应用【教学反思】本节主要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围绕教学目标,通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物理情境,提出要解决的问题,进而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从而得出实验结论。
本节课中,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让他们真正参与到探索物理规律的活动中来。
比如让学生自己选择感兴趣的固体进行实验;自己根据图像说出不同固体熔化时的特点;自己通过看熔点表分析物理规律等。
同时,本节课还进行了这样的处理,课堂上仅进行了固体熔化的探究实验,固体凝固的实验可以让学生课后利用冰箱完成。
新教材降低了对学生分析图像能力的要求,符合初中生的认知水平,教学时可只要求学生根据图像看出晶体熔化时温度不变,非晶体熔化时温度改变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