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训练29:小说阅读(二)(含答案)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检测 小说阅读 第一~二讲(含答案)

2020二轮高考语文找到一个角度看到更丰富的生活看到生活的真相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磨面的老王杨振声一个伏天的午后,午饭刚过,满地都是树荫,一丝风也不动,好像大地停止了呼吸,沉闷得很。
一团炎炎赤日,很庄严地在长空中缓缓渡过,这个世界像被它融化了,寂静得可怕。
在一个花园东北角上,立着两间茅草的破房,从腐烂的窗格中间,滚出一阵阵隆隆的磨音。
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在那里磨面,黄色的脸皮上有着一缕一缕的汗纹,一条蓝布裤子露出膝骨来,被汗洗透,都贴在腿上。
他十几岁就失去父母,雇于人家磨面。
除了对门李家的花狗儿时常跑来看看他,对他摇摇尾巴要点冷饭吃,只有那两片又冷又硬的磨石是他离不开的友伴。
墙下的日影渐渐长了,树荫下睡醒的老牛,哞哞地唤它的小牛。
巢上的小鸦儿伸长了脖子,张着宽大的嘴儿叫老鸦回家。
压山的太阳照出半天的红云。
老王出了黑魆魆的磨房,拍一拍头发,走到左边的河里把身上洗一洗。
坐在河边草地上,看李家的花狗儿和一个黑狗儿扑着石玩。
张家的小福儿伸着两只泥手,从一株柳树后面转了出来,一直跑到河边对老王说:“妈妈要你磨麦子,你明天有工夫么?”“有工夫,明天一早就磨起。
”老王回答说。
那小孩子又眉开眼笑地说道:“妈妈要面给我做巧果子,后天过七月七啦!”说着跑到那两个狗的跟前,抱着那个黑狗的脖子,和两个狗滚作一块儿。
爬起来又往北面一个菜园里跑了去,两个狗也跟在后面跑。
她口里嚷道:“我叫爸爸吃饭去啦。
”不一会儿张老三扛着锄从北面走了过来,福儿在前面跑。
她又站住等她爸爸一回,仰着小脸儿问她爸爸几句话,扯着她爸爸的手儿往村西头走去了。
老王看得出了神:那个小孩子含笑的小脸儿,仿佛有一种魔力,引出人心中很深密的爱。
这个景象深深印在老王眼里,使他的脑筋起了特异作用。
他呆呆地坐了一会儿,顺着脚走回自己屋里,饭也不吃,瞪着眼睛仰卧在炕上不动。
老王仿佛身在磨房里,但是这回自己不推磨了。
一个大驴子给他推磨,他只在一旁忙着加麦子收面。
2020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进阶特训: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2)含答案

2020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进阶特训(2)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信封上的大头菜马犇代写是个老行当,多在邮局附近出摊。
少时,一两家;多时,十多家。
这个行当无须太多东西,一张桌,一沓纸,一支笔足矣。
讲究的代写人,会使专用笺纸,且以毛笔书之。
但多数代写者只用钢笔,纸也就地取材,机关、企业、学校的稿纸都有人用。
代写多是代人写信,偶尔也代写诉状、遗嘱、传记、家史。
代人写信并不复杂,顾客口述大概内容,代写人书之。
也有代写回信的,不识字的人拿来收到的信,请代写人读信,然后将回信的大致内容告知代写人。
代写冯不是最早的代写者,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才加入队伍。
选择代写,并不是因为他已从工厂病退,而是另有他因。
代写冯秉持着自己的原则,每写完一封信,就忘掉内容,在写信的过程中尽可能准确地呈现出顾客的想法。
加之其价格在同行中最低,所以找他代写的人特多。
与别人不同的是,当有人往台湾寄信时,代写冯写信封前,都会与顾客商议,“同志,请允许我在信封背面画一个代写摊的标志”,多数顾客不会拒绝,或者说并不在意,因为别说他画个标志,就是涂满信封,邮资也不变。
代写摊的标志是个大头菜,下面写有“大头菜·冯”。
后来为提高效率,代写冯刻了枚章,上置大头菜图案,下刻文字,极易辨识。
新中国成立前,淮城有不少人在南京加入国民党,蒋介石兵败台湾前,有很多准城籍的国民党军官回乡将亲友带走。
所以后来,淮城往台湾寄的信,往往比寄往周边的信还多。
代写冯清楚地记得,他六岁时,哥哥十岁,身为国民党军官的舅舅回乡省亲,在冯家小酌,自己和哥哥在院里玩耍,哥俩路过堂屋时,舅舅立即召唤哥哥。
谁也没想到,饭毕,哥哥即被带走。
从此,一条海峡分隔开哥俩。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两岸掀起寻亲潮。
由于老家所处的街巷已被更名数次,即便哥哥记得旧址,信也会被打回。
而哥哥的地址,代写冯更是一无所知。
令哥俩终生难忘的或许只有大头菜,因为他们小时候, 家里有个腌制老卤大头菜的作坊。
2020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强化练三小说阅读(二)(含解析)

小说阅读(二)一、(太原市2019庙高三年级第一学期阶段性测评)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连枷[注]李锐天很冷,心也很冷。
炉子早灭了,屋里一股浓浓的膻腥气。
学校原在村庙里,后来庙塌了,村里没钱盖新房子,就把羊圈用的通房隔出两间来做教室。
青石涧小学成了羊圈小学。
尽管已看见可怜的结局,王光荣还是拍拍手,笑着说:“同学们,下午劳动课还打豆子,都有谁把连枷带来了?”没人应声。
“都有谁把连枷带来了?”还是没人应声。
他把眼睛转到刘开放身上。
刘开放低下头,搓着两只乌黑的手,说:“王老师,我爸叫我甭来学校劳动,我爸说,功课都考不及格,再来就拧断我胳膊……”王光荣很寒心。
他心想:我真是名誉扫地呀。
可他脸上却放出爽朗的笑容:“哈哈,行呀!那就算了吧。
我还说给同学们上最后一课,那就不用啦。
反正联校张校长来考过试了,反正咱们一到四年级没一个及格的,反正咱们青石涧羊圈小学过了今天就正式解散了,我这个民办教师就下岗啦,最后一课不上就不上吧!我往后再想种黑豆,就回家种去啦。
同学们,放学吧!”说着,他一阵一阵心酸,就使劲拍手,使劲喊:“行啦行啦,放学吧!放学吧!”一到四年级一共十五个学生,大家纷纷背上书包站起来。
然后,纷纷仰起脸规规矩矩喊:“老——师——再——见!”王光荣说了两声再见,忽然觉得眼泪要下来了,赶紧转身擦黑板,其实上面一个字也没有。
等他转身时,空荡荡的教室只剩一个学生。
他问:“馍妮儿,你为啥还不走?没见同学们都放学了?”馍妮儿从座位底下抽出一把连枷来,说:“老师,我带连枷了,我想和你打豆子,上最后一课。
”他眼泪一下子哗哗地流出来。
看见老师哭,馍妮儿也哭,说:“老师,你别哭,他们都走了,他们都没良心!我不走,我跟你打豆子……”王光荣很不好意思地抹干眼泪,说:“馍妮儿,不是同学们没良心,是老师没良心,尽让你们打豆子了,没教好你们,一个及格的也没有……”这么说着,他眼泪又下来了。
师生二人在教室里哭了一阵,鼻子里都是呛人的膻腥味儿。
2020高考语文浙江专版大二轮复习专练:小说文本阅读精准训练二 Word版含解析

精准训练二分析环境描写练前提示小说环境题主要是针对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特点和作用考查的。
答好这类题,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苦恼[俄]契诃夫暮色昏暗。
大片的湿雪绕着刚点亮的街灯懒洋洋地飘飞,落在房顶、马背、肩膀、帽子上,积成又软又薄的一层。
车夫姚纳·波达波夫周身雪白,像是一个幽灵。
他在赶车座位上坐着,一动也不动,身子往前伛着,伛到了活人的身子所能伛到的最大限度。
哪怕有一大堆雪落在他身上,仿佛他也会觉得用不着抖掉似的……他的小母马也一身白,也一动不动。
它那呆呆不动的姿势,它那瘦骨嶙峋的身架,它那棍子一样笔直的四条腿,使得它活像拿一个小钱就可以买到的马形蜜糖饼。
“赶车的,到维堡区去!”姚纳听见了喊声,猛地哆嗦一下,从粘着雪花的睫毛里望出去,看见一个军人,穿一件带风帽的军大衣。
“到维堡区去!”军人又喊了一遍,“你睡着了还是怎么的?到维堡区去!”为了表示同意,姚纳就抖动一下缰绳。
那匹瘦马也伸长脖子,弯起它那像棍子一样的腿,迟疑地离开原地走动起来了。
“你往哪儿闯,鬼东西!”姚纳立刻听见那一团团川流不息的黑影当中发出了喊叫声。
“你连赶车都不会!靠右走!”军人生气地说。
姚纳在赶车座位上局促不安,像是坐在针尖上似的,往两旁撑开胳膊肘,不住转动眼珠,就跟有鬼附了体一样。
他回过头去瞧着乘客,努动他的嘴唇。
他分明想要说话,然而从他的喉咙里却没有吐出一个字来,只发出“咝咝”的声音。
“什么?”军人问。
姚纳撇着嘴苦笑一下,嗓子眼儿用一下劲,这才沙哑地说出口:“老爷,那个,我的儿子……这个星期死了。
”“哦!他是害什么病死的?”姚纳掉转整个身子朝着乘客说:“谁知道呢,多半是得了热病吧……他在医院里躺了三天就死了……这是上帝的旨意哟。
”“赶你的车吧,赶你的车吧……”乘客说,“照这样,明天也到不了。
快点走!”后来他有好几次回过头去看他的乘客,可是乘客闭上眼睛,分明不愿意再听了。
他把乘客拉到维堡区以后,就把雪橇赶到一家饭馆旁边停下来,坐在赶车座位上伛下腰,又不动了。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小说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知识点总结含答案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小说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知识点总结含答案一、小说类文本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牵风记(节选)徐怀中“请等一下!请等一下!”传来一个女孩子的呼喊声。
齐竞远远看到,那个女孩子站在场地最后,一只手抱着长长的一个什么物件。
部队和群众是间隔开来的,好像是特为女孩留出的一条通道,她一溜儿小跑来到了台前。
她很有自信的样子,一看就知道是受过良好教育的,脸上总挂着那么一丝天然的微笑。
同时他认出了,女孩抱在胸前的是一张古琴,用锦缎琴囊包裹得严严实实的。
女孩仰起脸,向高居于舞台台口的齐竞提出交涉:“首长同志你好!碰巧我带着古琴,就由我为大家弹奏一支曲子可以吗?”一个花季少女怀抱古琴,突然出现在队列前,齐竞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
陪同女孩子的地方干部上前说明,她是从北平来的女学生,要报考边区政府开办的太行第二中学,路经此地,正好赶上“虎团”在开晚会。
齐竞脸上顿时感觉热辣辣的,这一下,让沦陷区来的女学生看笑话了!女学生自告奋勇,由她来演奏一曲古琴,让“一号”首长颇费斟酌。
应该欣然接受,还是婉言谢绝呢?齐竞已经下令部队解散,并且也已经在队前宣布,要用一段时间来整顿纪律,否则这个部队今后可怎么带?“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考虑到古代兵法有这句格言,齐竞实难接受这位古琴姑娘的提议。
可是,他又不能不暗自警告自己,一个似懂事又不懂事的女学生,心里怎么想的?立即付诸行动,并无任何顾忌。
作为现场的最高指挥员,决不可冷冰冰地板起面孔,对待如此天真烂漫的一种想法,劈头一瓢冷水浇下来。
“欢迎欢迎!请到台上来!请到台上来!”齐竞正式发出邀请。
汪可逾登上舞台,她已经迫不及待地解开琴囊,取出了古琴。
“啊哟天哪!这不是一张宋代古琴吗?”齐竞惊呼。
夜老虎团团长,带兵打仗的一位老总,凭什么他一眼就认出了这是一张宋琴呢?愈加令北平女孩惊奇不已的是,团长一边爱不释手地鉴赏这张千年老琴,一边随口吟诵出了白居易《废琴》诗句:“丝桐合为琴,中有太古声。
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二部分专题 小说阅读精练 含解析

单文精练一红高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阅读文签:长篇小说节选+土匪式英雄红高粱莫言[注]①一九三九年古历八月初九,我父亲这个土匪种十四岁多一点。
他跟着后来名满天下的传奇英雄余占鳌司令的队伍去胶平公路伏击日本人的汽车队。
奶奶披着夹袄,送他们到村头。
余司令说:“立住吧。
”奶奶就立住了。
奶奶对我父亲说:“豆官,听你干爹的话。
”父亲没吱声,他看着奶奶高大的身躯,嗅着奶奶的夹袄里散出的热烘烘的香味,突然感到凉气逼人,他打了一个冷战,肚子咕噜噜响一阵。
余司令拍了一下父亲的头,说:“走,干儿。
”②天地混沌,景物影影绰绰,队伍的杂沓脚步声已响出很远。
父亲眼前挂着蓝白色的雾幔,挡住他的视线,只闻队伍的脚步声,不见队伍的形和影。
父亲紧紧扯住余司令的衣角,双腿快速挪动。
奶奶像岸愈离愈远,雾像海水愈近愈汹涌,父亲抓住余司令,就像抓住一条船舷。
③父亲就这样奔向了耸立在故乡通红的高粱地里属于他的那块无字的青石墓碑。
他的坟头上已经枯草瑟瑟,曾经有一个光屁股的男孩牵着一只雪白的山羊来到这里,山羊不紧不忙地啃着坟头上的草,男孩子站在墓碑上,怒气冲冲地撒上一泡尿,然后放声高唱:高粱红了——日本人来了——同胞们准备好——开枪开炮——④有人说这个放羊的男孩就是我,我不知道是不是我。
我曾经对高密东北乡极端热爱,曾经对高密东北乡极端仇恨,长大后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我终于悟到:高密东北乡无疑是地球上最美丽、最丑陋、最超脱、最世俗、最圣洁、最龌龊、最英雄好汉、最王八蛋、最能喝酒、最能爱的地方。
生存在这块土地上的我的父老乡亲们,喜食高粱,每年都大量种植。
八月深秋,无边无际的高粱红成汪洋的血海。
高粱高密辉煌,高粱凄婉可人,高粱爱情激荡。
秋风苍凉,阳光很旺,瓦蓝的天上游荡着一朵朵丰满的白云,高粱上滑动着一朵朵丰满白云的紫红色影子,一队队暗红色的人在高粱棵子里穿梭拉网,几十年如一日。
他们杀人越货,精忠报国,他们演出过一幕幕英勇悲壮的舞剧,使我们这些活着的不肖子孙相形见绌。
2020届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专题 小说阅读

2020届高考第二轮复习专题---小说阅读小说阅读(一)(时间:45分钟分值:5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山那边的景致茨园返乡的日子里,我常对着茨西山庄背后的犊牯山发呆。
三百多年前,山那边并没有发生过什么天灾人祸,可我祖上却在三百多年前的某一个夜晚从山那边迁了过来。
“山那边不好么?”我童年时不止一次这样问爷爷。
爷爷却只是笑,什么也不说。
于是,在我童年的思维里,就有了这样的推理:山那边是什么样子,我爷爷的爷爷也未曾跟我爷爷说过。
我祖上的坟都是在山那边的。
听爷爷说,每有先人作古的时候,总是叮咛子孙把他的尸骨抬到山那边安葬。
但不知是淡了祖籍的概念还是子孙们懒惰了,从我爷爷的爷爷那辈开始,坟就在庄边不远处的坡地里。
而今我已过了好奇的年龄,却对祖上为什么要迁徙依然好奇。
一个人若是不知道祖上为什么要抛家别舍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是一种悲哀。
起码我是这样认为的。
我曾经有几次萌生了去山那边看一看的念头,可与几个同龄的伙伴说了,却没有一个人愿意和我结伴而去。
我是不惯于孤独的,于是也就终未成行。
只是,我对山那边始终充满了好奇。
在我的视线里,一个笑意在嘴边、在眼角的老人赶着一群羊从山那边过来了。
这群羊,十多只,一只比一只肥。
山庄与山之间,的确是放羊的好去处:有沟有坡,坡上草绿,沟中水清。
看到他,我就想从他嘴里知道些山那边的情况,于是就主动过去与他搭讪。
“喂,大爷,怎么称呼?”我迎着他,笑问。
“随你叫好了。
”老人连正眼看我一下也不,随口道。
我愣了一下,想不出该再说些什么才好,但又不愿放弃了解山那边的机会,于是就一声不响地蹲在了他一边,拿眼瞟着他看。
老人的脸上布满了核桃壳似的皱纹,腰间挂个葫芦,清漆漆的那种,油津津的,阳光下闪亮着微紫的光泽,很好看。
老人取下葫芦,拔下塞子,“嗞”了一口。
“大爷,你喝的是酒吧?”像是找到了话题,我又问。
“是吧。
”老人说。
“怎么您脸一点儿也不红?恐怕是水吧?”我故意这么说一句,希望能听他说一句多一些单字的话。
2020届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专题训练:小说阅读附答案解析(高三语文复习)

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1、《迷路》汪曾祺我不善于认路。
有时到一个朋友家去,或者是朋友自己带了我去,或者是随了别人一同去,第二次我一个人去,常常找不着。
在城市里好办,手里捏着地址,顶多是多问问人,走一些冤枉路,最后总还是会找到的。
一敲门,朋友第一句话常常是:“啊呀!你怎么才来!”在乡下可麻烦。
我住在一个村子里,比如说是王庄吧,到城里去办一点事,再回来,我记得清清楚楚是怎么走的,回来时走进一个样子也有点像王庄的村子,一问,却是李庄!还得李庄派一个人把我送到王庄。
有一个心理学家说不善于认路的人,大都是意志薄弱的人。
唉,有什么办法呢!1951年,我参加土改,地点在江西进贤。
这是最后一批土改,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土改。
参加的人数很多,各色各样的人都有。
有干部、民主人士、大学教授、宗教界的信徒、诗人、画家、作家……相当一部分是统战对像。
让这些人参加,一方面是工作需要,一方面是让这些人参加一次阶级斗争,在实际工作中锻炼锻炼,改造世界观。
工作队的队部设在夏家庄,我们小组的工作点在王家梁。
小组的成员除了我,还有一个从美国回来不久的花腔女高音歌唱家,一个法师。
工作队指定,由我负责。
王家梁来了一个小伙子接我们。
进贤是丘陵地带,处处是小山包。
土质是红壤土,紫红紫红的。
有的山是茶山,种的都是油茶,在潮湿多雨的冬天开着一朵一朵白花。
有的山是柴山,长满了马尾松。
当地人都烧松柴。
还有一种树,长得很高大,是梓树。
我第一次认识“桑梓之乡”的梓。
梓树籽榨成的油叫梓油,虽是植物油,却是凝结的,颜色雪白,看起来很像猪油。
梓油炒菜极香,比茶油好吃。
田里有油菜花,有紫云英。
我们随着小伙子走着。
这小伙子常常行不由径,抄近从油茶和马尾松丛中钻过去。
但是我还是暗暗地记住了从夏家庄走过来的一条小路。
南方的路不像北方的大车路那样平直而清楚,大都是弯弯曲曲的,有时简直似有若无。
我们一路走着,对这片陌生的土地觉得很新鲜,为我们将要开展的斗争觉得很兴奋,又有点觉得茫茫然,--我们都没有搞过土改,有一点像是在做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项训练二十九小说阅读(二)一.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1—4题。
额尔古纳河右岸(节选)徐子建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九十岁了,雨雪看老了我,我也把它们给看老了。
如今夏季的雨越来越稀疏,冬季的雪也逐年稀薄了。
它们就像我身下的已被磨得脱了毛的狍皮褥子,那些浓密的绒毛都随风而逝了,留下的是岁月的累累瘢痕。
坐在这样的褥子上,我就像守着一片碱厂的猎手,可是我等来的不是那些竖着美丽犄角的鹿,而是裹挟着沙尘的狂风。
西班他们刚走,雨就来了。
在这之前,连续半个多月,炽热的阳光把河水给舔瘦了,向阳山坡的草也被晒得弯了腰了。
我不怕天旱,但我怕玛克辛姆的哭声。
玛克辛姆一看到大地旱得出现弯曲的裂缝,就会蒙面大哭。
好像那裂缝是毒蛇,会要了他的命。
可我不怕这样的裂缝,在我眼中它们就是大地的闪电。
安草儿在雨中打扫营地。
我问安草儿①,布苏是不是个缺雨的地方,西班下山还得带着雨?安草儿直了直腰,伸出舌头舔了舔雨滴,冲我笑了。
他一笑,他眼角和脸颊的皱纹也跟着笑了——眼角笑出的是菊花纹,脸颊笑出的是葵花纹。
我们这个乌力楞只剩下我和安草儿了,其他人都在早晨时乘着卡车,带着家当和驯鹿下山了。
以往我们也下山,早些年去乌启罗夫,近年来到激流乡,用鹿茸和皮张换来酒、盐、肥皂、糖和茶等东西,然后再回到山上。
但这次他们下山却是彻底离开大山了。
他们去的那个地方叫布苏,帕日格告诉我,布苏是个大城镇,靠着山,山下建了很多白墙红顶的房子,那就是他们定居的住所。
山脚下还有一排鹿圈,用铁丝网拦起,驯鹿从此将被圈养起来。
我不愿意睡在看不到星星的屋子里,我这辈子是伴着星星度过黑夜的。
如果午夜梦醒时我望见的是漆黑的屋顶,我的眼睛会瞎的;我的驯鹿没有犯罪,我也不想看到它们蹲进“监狱”。
听不到那流水一样的鹿铃声,我一定会耳聋的;我的腿脚习惯了坑坑洼洼的山路,如果让我每天走在城镇平坦的小路上,它们一定会疲软得再也负载不起我的身躯,使我成为一个瘫子;我一直呼吸着山野清新的空气,如果让我去闻布苏的汽车放出的那些“臭屁”,我一定就不会喘气了。
我的身体是神灵给予的,我要在山里,把它还给神灵。
两年前,达吉亚娜召集乌力楞的人,让大家对下山做出表决。
她发给每人一块白色的裁成方形的桦树皮,同意的就把它放到妮浩遗留下来的神鼓上。
神鼓很快就被桦树皮覆盖了,好像老天对着它下了场鹅毛大雪。
我是最后一个起身的,不过我不像其他人一样走向神鼓,而是火塘,我把桦树皮投到那里了,它很快就在金色的燃烧中化为灰烬。
我以为西班会把桦树皮吃掉,他从小就喜欢啃树皮吃,离不开森林的,可他最终还是像其他人一样,把它放在神鼓上了。
我觉得西班放在神鼓上的,是他的粮食。
他就带着这么一点粮食走,迟早要饿死的。
我想西班一定是为了可怜的拉吉米才同意下山的。
安草儿也把桦树皮放在了神鼓上。
他不明白大家在让他做什么事情,他只是想早点把桦树皮打发掉,好出去做他的活计。
安草儿喜欢干活,那天有一只驯鹿的眼睛被黄蜂蛰肿了,他正给它敷草药,达吉亚娜唤他去投票,安草儿进了希楞柱,见玛克辛姆和索长林把桦树皮放在了神鼓上,他便也那么做了。
那时他的心里只有驯鹿的那只眼睛。
安草儿不像别人把桦树皮恭恭敬敬地摆在神鼓上,而是在走出希楞柱时,顺手撒开,就好像一只飞翔的鸟,不经意间遗落下的一片羽毛。
虽然营地只有我和安草儿了,可我一点也不觉得孤单。
只要我活在山里,哪怕是最后的一个人了,也不会觉得孤单的。
我回到希楞柱,坐在狍皮褥子上,守着火塘喝茶。
以往我们搬迁的时候,总要带着火种。
达吉亚娜他们这次下山,却把火种丢在这里了。
没有火的日子,是寒冷和黑暗的,我真为他们难过和担心。
但他们告诉我,布苏的每座房子里都有火,再也不需要火种了。
可我想布苏的火不是在森林中用火镰对着石头打磨出来的,布苏的火里没有阳光和月光,那样的火又怎么能让人的心和眼睛明亮呢!我守着的这团火,跟我一样老了。
无论是遇到狂风、大雪还是暴雨,我都护卫着它,从来没有让它熄灭过。
这团火就是我跳动的心。
我是个不擅长说故事的女人,但在这个时刻,听着刷刷的雨声,看着跳动的火光,我特别想跟谁说说话。
达吉亚娜走了,西班走了,柳莎和玛克辛姆也走了,我的故事说给谁听呢?安草儿自己不爱说话,也不爱听别人说话。
那么就让雨和火来听我的故事吧,我知道这对冤家跟人一样,也长着耳朵呢。
(节选自长篇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第一部分)【注】①安草儿:是文中女主人公的孙子。
②妮浩:鄂温克族萨满教女巫,1998年大兴安岭火灾,她跳神求雨而死。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A.山上住希楞柱,放养驯鹿,守护火种,而山下住白墙红顶的房子,圈养驯鹿,家家有火种,作者象征手法,突出了两种文明的差异。
B.文中写神鼓很快被桦树皮覆盖,“好像老天对着它下了场鹅毛大雪”,形象地说明多数族人选择下山定居,突出了“我”的孤独和坚守。
C.节选部分采用平叙的方法,先写现在,再写过去,花开两朵,各表一支,将现实和历史交织在一体,情节舒缓,笔墨细腻,语言深沉。
D.没有名字的“我”是历史的参与者、亲历者和见证者,也是故事的叙述者,第一人称的运用增强文章的可信性和亲切感,叙事自由与方便。
E.一些民族语汇的运用,如“玛克辛姆”“达吉亚娜”“希楞柱”“希楞柱”等人名和地名,增加陌生化元素,增强了作品的神秘色彩和浪漫风格。
2.小说语言精妙,颇有特色,开头一段最为典型,请作简要赏析。
3.作者为什么写安草儿这个人物?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
4.小说有怎样的现实意义?试作探究。
二、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5—8题。
尘埃落定(节选)阿来小尔依第二天去牢里,回来对我说,翁波意西想从少爷手里得到纸和笔。
我给了他。
没想到第二天,他就从牢里带了一封长信出来,指明要我转交给土司本人。
我不知道他在上面都写了些什么。
我有点不安。
父亲说:“都说你爱到牢里去,就是干这个去了?”我没有话说,只好傻笑。
没话可说时,傻笑是个好办法。
父亲说:“坐下吧,你这个傻子。
刚刚说你不傻,你又在犯傻了。
”看信的时候,土司的睑像夏天的天空一样一时间变了好多种颤色。
看完信,土司什么没说。
我也不敢问。
一直过了好多天,他才叫人把犯人从牢里提出来,带到他跟前。
看看翁波意西的和尚头上新生的长发,土司说:“你还是那个要在我的领地上传布新教的人吗?”翁波意西没有说话,因为他不能说话。
土司说:“我有时也想,这家伙的教法也许是好的,可你的教法太好了,我又怎么统治我的领地?我们这里跟西藏不一样。
你们那里,穿架装的人统治一切,在这里不可以。
你回答我,要是你是个土司也会像我一样?”翁波意西笑了。
舌头短了的人,就是笑,也像是被人掐着喉咙一样。
土司这才说:“该死,我都忘了你没有舌头!”他吩咐人拿来纸笔,摆在传教者面前,正式开始了他们的交谈。
土司说:“你已经是我的奴隶了。
”翁波意西写:“你有过这样有学识的奴隶?”土司说:“以前没有,以前的麦其土司都没有,但是我有了。
以前的麦其土司都不够强大,我是最强大的麦其。
”翁波意西写“宁可死,也不做奴隶。
”土司说:“我不要你死,一直把你关在牢里。
”翁波意西写:“也比做奴隶强。
”土司笑起来,说:“是个好汉。
说说你信里那些想法是从哪里来的?”翁波意西在信里对土司其实只说了一个意思。
就是他可以做我们家的书记官,延续起那个中断了多年的传统。
他说,他看了我们家前几个土司的历史,觉得十分有意思。
麦其土司想,他已经是有史以来最强大的麦其,就该给后人留下点银子之外的什么东西。
叫他们记住自己。
土司问:“你为什么要记这个?”翁波意西回答:“因为要不了多久,这片土地上就没有土司了。
”他说,无论东边还是西边,到了那一天,就不会再容忍你们这些土王存在了。
何况你们自己还往干柴上投了一把火。
土司问他那把火是什么。
他写:“婴粟。
”土司说:“你叫我不要那东西?”他写:“那又何必,所有的东西都是命定的,种了罂粟,也不过是使要来的东西来得快一点罢了。
”最后,麦其土司同意了他的要求,在麦其家的书记官传统中断了好多代以后,又恢复了。
为了书记官的地位,两个人又争执了半天,最后,土司说,你要不做我的奴隶,我就成全你,叫你死掉好了。
没有舌头的翁波意西放下笔,同意了。
土司叫他给主子磕头。
他写:“如果只是这一次的话。
”土司说:“每年这个时候一次。
”没有舌头的人表现出了他的确具有编写历史的人应有的长远目光,他在纸上写道:“你死以后呢?”土司笑了:“我不知道死前杀掉你吗?”翁波意西把那句话在纸上又写了一遍:“要是你死了呢?”土司指看哥哥对他说:“你该问他,那时候这个人才是你的主子。
”哥哥说:“真到那个时候,就免了。
”没有舌头的人又走到我面前。
我知道他要问我同样的问题,要我做出承诺,如果我做了土司不要他磕头。
我说:“你不要问我,人人都说我是个傻子,我不会做土司。
”但他还是固执地站在我面前,哥哥说:“真是个傻子,你答应他不就完了。
”我说:“好吧,要是哪一天我做了土司,就赏给你一个自由民身份。
”这句话却又让我哥哥受不了了。
我说:“反正是假的,说说又有什么关系。
”翁波意西这才在我父亲面前跪下把头磕了。
土司对他的新奴隶下了第一个命令:“今天的事,你把他记下来吧。
”(选自《尘埃落定》第五章)5、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A.节选部分完全按照事情的发展过程进行记叙或描写,情节简单,就是一次谈话经过,没有倒叙,也没有插叙,文气自然贯通,文章次序井然。
B.翁波意西在土司的牢里主动给麦其土司写信,要求当麦其土司家的书记官,麦其担心翁波意西给他的统治带来麻烦,迟迟不愿意见翁波意西。
C.两人的对话犹如两军对垒,互有攻防,土司以杀死翁波意西来显示自己的绝对地位,翁波意西则以“你死了以后怎么办”的问话来羞辱土司。
D.翁波意西说:“种了罂粟,也不过是使要来的东西来得快一点罢了。
”他的意思是说,土司靠种罂粟发财富,这必将加速土司制度的灭亡。
E.被称为傻子的“我”说:“反正是假的,说说又有什么关系。
”他的意思是,哥哥你不要生气,我这样答应他,说说而已,到时候未必兑现。
6.翁波意西要当麦其土司家的书记官,麦其土司竟然同意,他们各出于怎样的目的?7.翁波意西宁可死也不做奴隶,结果他还是答应做奴隶了,你怎样看待他的行为?8.小说最后写道:“土司对他的新奴隶下了第一个命令:‘今天的事,你把他记下来吧。
’”这样结尾有什么用意?试作分析。
三、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9—12题。
散戏萧白一个年轻人走过来,穿过三角形的场子。
泥土黑油油的场子,角落里留下一堆堆的甘蔗皮、嚼烂了的渣滓,以及长长短短的玉米芯子,在微弱的灯光下,都成了突出的白色。
成群结队的脚印,从道路那边,组成了一路纵队,两路纵队,三路四路纵队,甚至更多路的,向着空场的中间冲入,却是不怎么整齐的,有时候队形变了,变成多路或变成少路,到了戏台前面,彼此之间,拥挤了,绞扭了,殴斗了,堆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