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用标点小故事

合集下载

标点的故事

标点的故事

标点的故事1. 一天,李明在家突然听到了一声巨响,赶紧跑到窗户前看了看。

他惊讶地发现,一个热气球正悬浮在他家的后院!他打开门,看到了一个戴着太阳镜的女士站在热气球篮子里。

她笑着说:“你好!我迷路了,请问你可以告诉我现在我们在哪里吗?”李明指了指地图,女士感激地点头,然后飞走了。

2. 张磊参加了一场马拉松比赛,他拼尽全力跑了二十六英里,终点就在眼前,但他突然摔倒了。

他的父亲立刻跑过来,将他扶了起来。

看着他那满是泪水的双眼,父亲用力地拍了拍他的肩膀,然后把他背在了背上。

张磊脚步蹒跚,但最终凭借着父亲的支持,他跨过了终点线,所有人都为他鼓掌。

3. 一个夜晚,大卫突然听到了树林里的奇怪声音。

他小心翼翼地走进树林,发现一个小小的生物正在哭泣。

大卫走过去,心里充满了善意,轻轻地抚摸着小生物的背,试图安慰它。

小生物抬起了头,发现大卫在帮助它,它的眼睛闪烁着感激的泪光。

两个陌生的生物因为温柔的触摸而成为了朋友。

4. 星期五晚上,玛丽打电话给她的闺蜜莉莉,希望和她去看一场新电影。

莉莉非常兴奋地答应了。

她们在电影院门口碰面,排队买票时,突然下起了大雨。

两个女孩咬紧牙关,决定相互搀扶着奔跑到电影院的大厅。

虽然他们湿透了,但是一旦坐在座位上,他们的笑声立刻填满了整个房间。

5. 一只小鸟孤独地站在地上,它的一只翅膀受伤了,无法飞翔。

一个小女孩看到了它,怜悯地走过去。

她小心翼翼地弯下腰,将小鸟抱在手中。

渐渐地,小鸟安静下来,好像明白了这个小女孩的意图。

她轻轻地放下小鸟,它用剩下的翅膀迟缓地试图飞起来。

女孩眼睛亮起来,幸福地看着小鸟重新飞向天空。

6. 周末的时候,小王和他的父亲一起去了公园。

他们带上了风筝,找了一个开阔的地方放飞。

小王兴奋地拽着风筝线,而风筝则迎着微风高高飞起。

他的父亲站在他身边,微笑着望着天空中的风筝。

他们两个人静静地享受着风的拥抱,渐渐地,他们的身边聚集了一群看风筝的人。

标 点 的 妙 用

标 点 的 妙 用

标点的妙用
学生时,听师讲故事,也是标点符号的。

曰:某去友处作客,遇连日雨,不能返。

友家贫,不堪负。

一日,在壁上书:“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

”某瞧见,但无奈,改标点符号以表:“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友呜呼!!!--------- 一乐
男女授受不清
1、男女授受不清。

=男女之间不能肌肤接触。

2、男女授受,不清。

=男女之间肌肤接触没有,说不清。

3、男女,授受不清。

=男女之间不能肌肤接触,而男人或女人之间可以肌肤接触。

有一天,老和尚带小和尚出去化缘回来,经过一条小河,河水上涨且无桥。

一个mm想过去又怕水深.老和尚就背着mm过了河。

回到寺里,小和尚问,师父你不是说男女授受不清吗?那你怎么还去背人?老和尚说我背女人在过完河后就把她放下了,你怎么现在还没有放下呢?。

标点妙用故事

标点妙用故事

标点妙用故事1.某一条巷子里的一户人家,在靠路边的一面墙角下,常常有人在那里小便,于是主人在墙上写了一句话:「行人等不得在此小便。

」没想到,过了几天,逗号小精灵跑到这句话里,变成了「行人等不得,在此小便。

」主人一看,气得脸色都变白了。

2.相传徐文长到朋友家里去,适逢下雨,主人写了一个条子跟他开玩笑,上面写的是「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他读成:「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这样就和主人的意思相反了。

其实这一句可以有七种写法:「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3.传说有一个才子,为农人家写新年吉语:「今年好霉气全无财帛进门养猪个个大老鼠个个瘟做酒缸缸好做醋滴滴酸」没有加上标点,有人读为:「今年好霉气,全无财帛进门;养猪个个大老鼠,个个瘟;做酒缸缸好做醋,滴滴酸。

」农人听了,气得要死,质问这位才子,他用笔加上标点,成为:「今年好,霉气全无,财帛进门;养猪个个大,老鼠个个瘟,做酒缸缸好,做醋滴滴酸。

」意思就完全不同了,农人的怒气不但消了,而且哈哈大笑。

4.有一个小朋友带了两个便当来上学,同学们看了觉得很奇怪,就问他原因,他说:「大便当,饭;小便当,菜。

」同学们才恍然大悟,后来有一个同学故意把标点弄错,就变成了:「大便,当饭;小便,当菜。

」惹得他说不出话来。

试论标点符号的活用(一)•语言文字•标点符号的使用同语句的结构和意思有密切的关系。

有时由于句子结构的繁简不同,或者由于说话人当时的语气不同,标点符号的运用当然也要随着结构和语意的变化而有所变化。

这就是标点符号的活用。

标点符号的活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祈使句句末常用叹号,但如果语气舒缓,不读急降调,应用句号。

例如:1.请您再说一遍。

2.请您稍等一下。

二、反问句的末尾一般用问号,但语气强烈的反问句末尾,应用叹号。

标点符号趣事

标点符号趣事

标点符号趣事第一篇:标点符号趣事标点符号趣事★化险为夷从前没有标点符号,文章都是连在一起的,某人出外做生意,写一信并寄钱回家:寄钱三百吊买柴烧孩子小心带和尚田租等我回去收其妻不识字,请一识字者帮读,此人一读:寄钱三百吊,买柴烧孩子,小心带和尚,田租等我回去收.(汗啊)还没有读完,其妻已经急晕过去了,幸有一秀才路过,见状忙再看信,将正确的意思读出来:寄钱三百吊,买柴烧,孩子小心带,和尚田租等我回去收。

这才避免了一场悲剧。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据说,古时候有一位穷秀才到朋友家混口饭吃,时间一长,主人就不高兴了。

有一天,天上飘着雨,穷秀才又来了,主人只好写了一张纸条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穷秀才看了纸条:“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知道主人在下逐客令了,于是灵机一动,只提笔在纸条上加了标点,逐客令就变成了留客词。

你知道主人和客人分别是怎样断句的吗?★祝枝山出联断句祝枝山是明代书画家。

有一年除夕,一个姓钱的财主请祝枝山写春联。

祝枝山想;这个钱财主平日搜刮乡里,欺压百姓,今日既然找上门来何不借机奚落他一番?于是,挥笔写下了这样一副对联: 明日逢春好不晦气来年倒运少有余财过往的人们看到这副对联,都这样念道:明日逢春,好不晦气;来年倒运,少有余财。

钱财主听了气急败坏;知道是祝枝山故意辱骂他,于是到县衙告状,说祝枝山用对联辱骂良民,要求老爷为他作主处置。

当下,县令便派人传来祝枝山,质问道;“祝先生,你为何用对联辱骂钱老板?”1祝枝山笑着回答说:“大人差矣!我是读书人,无权无势,岂敢用对联骂人?学生写的全是吉庆之词嘛!”于是,拿出对联当场念给众人听:明日逢春好,不晦气;来年倒运少,有余财。

县令和财主听后,目瞪口呆,无言对答。

★不增减字数,改诗为词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一诗,不增减字数,只改动一下标点,就会变成一首绝妙的小令词:“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一个标点能救一条人命,请看有趣的标点故事

一个标点能救一条人命,请看有趣的标点故事

一个标点能救一条人命,请看有趣的标点故事标点符号的故事一、无标点请假条某单位一女士,因小孩夜间得病,早上要去医院诊治。

她急急忙忙赶在上班之前到达单位,匆忙地在办公室门口贴了一张纸条。

纸条是请假条,上面写着:“因孩子病故请假一天。

”那位女士的意思很清楚,就是:因孩子病,故请假一天。

由于这张请假条上没有标点符号,差点儿闹出大误会。

因为在她走开后,人们才开始上班。

有个好心的同事,想在请假条上加个逗号,使意思明白一些。

可是这位同事高度近视,他拿起笔走过去写,却将逗号加到了“故”的后面。

这样,纸上的意思就成了:因孩子病故,请假一天。

同事们来到单位后,议论纷纷。

大家怎么也弄不明白,那孩子一两天前还蹦蹦跳跳的,怎么会这样呢?另外,孩子病死只请假一天也不太合适,真是奇怪。

于是,同事们派了几名代表前往慰问。

很快,事情就清楚了,误会就出在,那个逗号点错了位置。

二、标点符号信法国著名作家雨果写完《悲惨世界》后,就把手稿寄给外地的一个出版商。

可是,过了好久也没有接到是否采用的消息。

雨果便写了一封信去问。

雨果的信上写着:“?———雨果。

”不久,出版商来了回信。

信上写着“!———编辑部。

”再不久,《悲惨世界》这一轰动世界的长篇巨著终于问世了。

这就是成为语文教学界美谈的标点符号信。

三、标点符号写成的“自传”在一次宴会上,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巴尔肯博士提议,每人用最简短的话写一篇“自传”。

要求行文用的词句短到甚至可以作为死后刻在墓碑上的墓志铭。

于是大家凝神苦思,铺纸拿笔。

有一名神情沮丧的青年,很快就交给巴尔肯一张通篇只有三个标点符号的“自传”:第一个是“———”,破折号;第二个是“!”,叹号;第三个是“。

”,句号。

巴尔肯问那名青年,这是什么意思。

年轻人凄然地答道:“一阵横冲直撞,落了个伤心自叹,到头来只好完蛋。

”巴尔肯略一沉思,提笔在这篇“自传”的下边有力地写下三个标点符号:一个顿号“、”;一个省略号“……”;一个大问号“?”。

五年级叙事小标点,大用处

五年级叙事小标点,大用处

小标点,大用处
铁捶和鸡蛋,这两样东西大家应该不陌生吧!可是,今天语文课,我们却用到了它们,怎么会呢?让我们一起去瞧瞧吧!“叮零零”,上课了,钟老师说要和我们玩一个游戏,我们高兴极了,纷纷问钟老师玩什么游戏。

只见钟老师从她的包里拿出一把铁锤,同学们惊讶极了。

有的说,铁锤砸到人会很疼的;有的说,是不是要玩打地鼠呀;还有的说,钟老师是不是要拿铁锤整我们啊……钟老师说,还有一样东西,大家又开始猜测:有一个同学说,可能是钉子,还有一个同学说,是木地鼠,接着又有一个同学说还可能是木板,答案五花八门。

令人不可思议的是,钟老师竟不紧不慢拿出了一个鸡蛋!我们睁大眼睛张大嘴巴,一脸茫然,有的还倒吸一口凉气并捂住了嘴巴。

有人问,这是假鸡蛋吗?于是有一位同学去捏了捏鸡蛋,说:“很硬,是‘正版’的。

”又有一位同学仔细地看了看,说:“上面有很多孔,是真的。


还有一位同学闻了闻,觉得也是真的。

老师还说,这个游戏叫“铁锤锤鸡蛋捶不破”,我们又议论纷纷:有人觉得鸡蛋很硬,应该捶不破;有的认为,有一句歇后语:鸡蛋砸石头——自不量力,锤就更不例外了。

马上就是揭开谜底的时候了,老师重重地将铁锤砸了下去,鸡蛋碎了,认为不能成功的同学兴高彩烈,认为能成功的同学垂头丧气。

然而,老师却说她成功了。

原来,老师的理解是:铁锤锤鸡蛋,锤不破。


来,小标点,大用处呀!。

标点符号用法的故事

标点符号用法的故事

标点符号用法的故事在远古时期的一个小村庄里,有一个小男孩叫小明。

小明非常喜欢学习,尤其对标点符号特别感兴趣。

有一天,小明看到了一堆闪闪发光的标点符号,他好奇地走过去看了看。

这些标点符号包括句号、逗号、问号、感叹号等等。

他们在阳光下闪烁着各自的光芒。

小明好奇地问道:“你们是谁?为什么会在这里?”句号笑着回答:“我们是标点符号,用来给句子增加停顿和表达不同的意思。

”小明兴奋地问道:“那你们能告诉我你们的用法吗?”标点符号们乐呵呵地点点头,表示同意。

句号主动走上前来,说道:“我是句号,当句子结束时,就用我来表示。

”小明点点头,他记住了句号的用法。

逗号接着说:“我是逗号,用来将句子中的内容分开,或者用来列举。

”小明开心地大声说:“明白了!”问号迫不及待地说:“我是问号,当句子是问句时,就用我来表示。

”小明忍不住抬起手问:“那我能问一个问题吗?”大家都笑着说:“当然可以!”小明好奇地问道:“为什么有些句子后面放句号,有些句子后面放问号呢?”叹号轻轻地说:“我来回答你的问题吧。

当一个句子是陈述句或者感叹句时,就用句号来结束。

但当一个句子是疑问句时,就用问号来表示。

”小明点点头,他明白了这个道理。

感叹号兴奋地说:“我是感叹号,用来表达强烈的情感或者惊讶的事情。

”小明兴奋地大叫:“哇!太棒了!”大家都笑了起来。

冒号推开大家,说:“我是冒号,我常常用来引出列举、解释或者引用的内容。

”小明听后悚然一惊,他意识到自己还有很多东西要学习。

小明问号着急地说:“还有我,我是引号,用来引用别人的话或者文字。

”小明眼前一亮,他觉得引号像是一座大门,可以引导自己进入更深入的学问世界。

小明感激地对他们说:“谢谢你们,你们教给了我很多关于标点符号的知识。

”句号微笑着说:“不客气,我们很高兴能帮助你。

”小明决定将这次的经历写下来,分享给其他的小朋友们。

从那以后,小明开始更加用心地学习标点符号的用法,他发现标点符号就像是一把魔法的钥匙,可以打开写作的大门,让他的文字更有道理和情感。

标点使用趣味故事

标点使用趣味故事

标点使用趣味故事中国自古以来,都没有定出标点符号来分清文章句意,只是自行断句而念诵出来,因而往往出现意思上的偏差和争拗。

直至清末年间,中西学术文化交流甚密,以标点符号断句的特性,才被国人认识。

断句不当造成意思上的偏差常引来不少笑话。

我们来看看几个有关“断句”的有趣故事。

1、雨果的电报维克多 .雨果是法国著名的浪漫主义作家。

他在写完伟大的名著《悲惨世界》之后,很快把稿子寄给了一家出版社。

过了一段时间,他想知道这部书稿有没有被接受,于是就给出版社发了一份电报,内容只有一个标点符号“?”,落款为“雨果”。

出版社的编辑收到后,也立即给雨果回了一份电报,内容是这样的:“!——编辑室。

”不久,这部震惊文坛的巨著就出版面世了,雨果和编辑之间的电报也被传为佳话。

2、王勇智斗财主王勇聪明而且勇敢。

他专爱和有钱有势的人作对。

一个财主为了报复他,故意雇他做长工。

一天,财主和老婆下棋,把王勇叫到跟前说:“咱们赌个输赢。

你猜这盘棋谁赢?猜对了,赏你一个元宝;猜错了,打你20皮鞭。

”王勇随即写了“你赢她输”四个字。

财主故意输给了老婆,得意洋洋地要打王勇20皮鞭。

王勇念道:“你赢她?输!”财主无话可说。

第二盘,财主赢了老婆。

王勇又把这4个字读了一遍:“你赢,她输。

”财主也没有办法,既没有打成王勇,又赔了元宝。

3、妙用标点保性命清朝末年,掌握朝政大权的慈禧太后让一位书法家题扇。

那书法家写了唐朝著名诗人王之涣的诗:“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可是,由于书法家一时疏忽,题诗时漏掉了一个“间”字。

慈禧看后大怒,认为是故意欺她没有学识,要把那个书法家问成死罪,那个书法家急中生智,连忙解释说:这是用王之涣的诗意填的词。

随后当场重新断句并吟诵道:“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慈禧听后,无言以对,只好赐给书法家银子。

危急时刻,这位书法家妙用标点,保住了自身性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短的信
据说十九世纪法国小说家雨果把他写的《悲惨世界》寄给出版社后一直没有消息,他写了一封信询问处理结果,信上只有一个标点符号“?”。

三天后,责任编辑回信,信上也只有一个标点符号“!”。

不久,《悲惨世界》出版,成为不朽名著。

逐客令
明末著名画家徐渭(文长)早年时家穷,没米下锅的时候,就跑到亲戚朋友家去,赖着不走,依人生活。

有一次,适逢春雨绵绵,他所寄食的那户人家十分厌烦。

有一天,主人看到徐渭上厕所去了,就在壁上题了一行字,委婉下了逐客令: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他读成:「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这样就和主人的意思相反了,主人的意思是: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人)不留!。

其实这一句可以有七种写法:「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记者的报道
有一次棒球比赛,进行到最后,是上海队和广州队对垒。

比赛结果一出来,有一位记者便连夜赶写了一份新闻报道,并且用了一个醒目的标题“上海队大败广东队得了冠军”。

同学们,看了这个标题,你知道是谁赢了吗?
练习题
一、同样的句子,加不同的标点使得表意不同
1.我的钱包找到了。

我的钱包找到了?我的钱包找到了!
2.你同意他不?同意。

你同意,他不同意
3.我相信他,也相信你,怎么样?我相信,他也相信,你怎么样?
二、给下面的一段话加标点
上了小学,老师讲授白居易的《荔枝图序》,读到“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实在无法理解,荔枝哪里会是红色的!荔枝肉像冰雪那样结拜,不是更可怪吗?
1.传说清朝末年,慈禧太后让一位书法家题扇,书法家写了唐朝诗人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
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但由于书法家的一时疏忽,题诗时漏掉一个“间”字。

慈禧看后大怒,认为书法家故意欺她没有学识,一气之下要治他的死罪。

书法家急中生智,赶忙解释道:“老佛爷息怒,这是用王之涣的诗意填的词。

”他当场断句吟道:“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
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慈禧听后,转怒为喜,赐给他银子压惊。

2.唐代诗人杜牧的七言律诗《清明》,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好诗。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
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有人把标点一改,变成了一首词:“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3.先寄标点来
德国著名的作家台奥多尔冯达诺在柏林当编辑的时候,一个青年作家给他几首拙劣的诗,并在信中写道:“我对标点是不太在乎的,请你自己填上吧。


冯达诺把诗给退回去了,并在退稿信中写道:下次来稿请先寄些标点来吧!诗由我自己填好了。


例子
句号:我叫张三。

问号:你好吗?叹号:加油!顿号:我住的房子是小楼上的厢房,下面养猪、马、牛。

破折号:某某某——你在哪里——连接号:泰戈尔(1861-194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