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中小学生学籍号编码规则
学籍号
制度
学籍号以身份证号为基础
2013年8月22日,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副司长杜柯伟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指出,此前,一些地方对学籍的 规定管理不够严谨,出现一人多籍、人籍分离、有人无籍等问题。学籍管理办法实施后,学校将通过电子学籍系 统统一申请学籍号,杜绝“虚假学籍”、“重复学籍”等问题。
通知还要求各级教育机构加快制定完善实施细则,明确各学段各类学籍变动的具体条件和要求,利用全国学 籍系统做好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籍建立和学籍正常变动(升级、升学、毕业等)、学籍异动(转学、出境学习、 休学、复学、留级、跳级、辍学、死亡等)的管理工作。应用全国学籍系统监测学生上学考勤情况,做好义务教育 “控辍保学”工作。监测随迁子女流动情况,提高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水平,推动高中阶段教育公平。
通知要求,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与公安机关协作,对本省(区、市)学籍进行查重、查错,向县级教育行政部 门提供问题学籍清单。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对问题学籍进行核查处理。各省(区、市)内问题学籍处理工作原 则上应于2014年7月底前完成。全部问题学籍处理工作结束后,教育部将为每位学生核发全国唯一的学籍号。
种类
学籍号是学籍信息的核心要素。学籍号以学生居民身份证号为基础生成,一人一号,伴随学生整个学习生涯, 原则上终身不变。学籍号分为“G”字头正式学籍号、“L”字头临时学籍号以及“J”字头学籍号三种。较为常 见的是“G”字头正式学籍号和“L”字头临时学籍号。
编号规则
“G”字头正式学籍号:具有“L”字头临时学籍号的学生经过全国查重和与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进行比对, 通过后分配“G”字头正式学籍号,每年春季学期开学后,通过学籍系统下发。“G”字头正式学籍号为“G+身份 证号”,但学生身份证号发生变化等特殊情况下,二者可不相同。
中小学学生学籍号编制规则
中小学学生学籍号编制规则本市中小学学籍号分为主号和副号,具体编制规则如下:一、学籍主号的编制规则学生的学籍主号即为学生的身份证件号码。
学生在本市中小学就读期间,其学籍主号具有唯一性。
学籍主号一旦生成不得擅自更改。
具体编制规则如下:1.中国大陆学生:以居民身份证号为学籍主号;2.中国香港学生:以香港特区身份证号为学籍主号;3.中国澳门学生:以澳门特区身份证号为学籍主号;4.中国台湾学生:以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编号为学籍主号;5.外籍学生:以有效护照编号为学籍主号;6.其他学生,实行统一编号。
具体含义如下:二、学籍副号的编制规则本市中小学生学籍副号编码由6部分共xx位数字代码组成,具体编制规则如下:1.地区代码(第1-3位):全市地区代码均为xx。
2.区县代码(第4-6位):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最新县及县以上行政区划代码》,市区县代码如下表所示:xx区:xxxx区:xxxx区:xxxx区:xxxx区:xxxx区:xx其他:xxxx3.学校码(第7-10位)由各区县根据学校性质,并遵循下列编码规则自行确定。
小学:xx—xxxxx(其中以招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为主的民办小学为xx—xxxxx);初级中学:xxx—xxxxx;实验性示范性高中:xx—xxxxx;普通中学(含完中、高中和综合高中):xx—xxxxx;九年、十年、十二年一贯制学校:xx—xxxxx;特教学校、工读学校:xx—xxxxx;内地西藏班(校):xx—xxxx,内地新疆班(校):xx—xxxx;国际课程班(校):xx—xxxx。
4.学段代码(第11位)小学阶段:1初中阶段:2高中阶段:3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学校:45.入学年份(第xx-xx位):学生进入该学段起始年级的入学年份。
6.学生码(第xx-xx位):由区县或学校自行确定。
其中本市办(试办)二线运动队学校高中阶段招收的优秀体育特长生第xx位统一设定为“xx”;高中阶段国际课程班(校)通过本市中考所招生的学生第xx位到第xx位为“xx-xxxx”,其他所招生的学生第xx位到第1xx位为“xx-xxxxx”。
安徽省中小学学籍管理系统数据项录入规范
安徽省中小学学籍管理系统数据项录入规范1. 学校信息(学期初)
2. 学生基本信息(学期初)
3. 其他信息(学期初)
4. 家庭信息(学期初)
5. 学籍变动
学生发生学籍异动时填写。
数据项:
6. 学业管理
7. 简历、评价、奖惩信息
说明:
1、本部分为学校基本信息和在校学生基本数据的录入规范;
2、本学籍管理系统中的必填字段信息将用于安徽省年度教育事业统计;
3、各数据项中凡涉及数字和字母都必须用半角字符,不允许使用全角字符;
4、学生家庭数据要求填写父母双方,有特殊情况的至少填写监护人一名。
学籍号编码规则
学籍号编码规则学籍号编码规则是一套用来给学生、教职工编制学籍号码的相关规定,是按照一定规律和方式来给人编码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快速、正确和可读性强的学籍号码管理系统。
一、组成学籍号码的要素:1.学校单位编码:学校单位编码是一般学校学籍号码的第一要素,也是一般学校学籍号码不可缺少的要素。
一般学校单位编码由学校本部和校区(如果有校区)分别编码,以及最后添加两位数字或者字母标识学校是公办学校、民办学校还是普通高中等。
2.证件号码:证件号码是每一个人的独一无二的字符串,一般由15位数字组成,经过一定的特殊格式处理即可成为学籍号码。
3.性别编码:性别编码是一般学籍号码的第三要素,也是学籍号码不可或缺的要素。
一般的性别编码用男、女、未知标识,以此区分学生的性别信息。
4.民族编码:民族编码也是一般学籍号码的第四要素,其中已经有了55个民族编码,比较准确地标识了每一个学生的民族信息。
5.入学时间:入学时间也是一般学籍号码不可或缺的要素,其编码一般采用年份-学期-入学日期的方式来表达,保存在学籍号码中,方便查询和计算。
二、学籍号码的生成学籍号码的生成一般是采用自动生成的方式,也可以采用手动输入的方式。
首先,根据学生的证件号码、入学时间等信息,向系统发出自动生成学籍号码的指令,系统根据学籍号码的要素,生成该学籍号码,并在学生的学籍信息档案中保存学籍号码。
其次,采用手动输入的方式,当学校对学生的证件号码、入学时间等信息完全清晰、准确时,管理员可以根据要素来从学校统一定义的规则中选出该学生的学籍号码,然后录入至学生的学籍信息档案中。
三、学籍号码的修改学籍号码的修改也应当遵守一定的规则和步骤,使修改后的学籍号码与原始学籍号码有一定的联系,来更快更好地完成修改。
一般学籍号码的修改,可以分为改变学校单位编码、改变证件号码、改变性别编码、改变民族编码和改变入学时间等几种情况。
改变学校单位编码时,可以将原学校单位编码改为新学校单位编码;改变证件号码时,可以将原证件号码改为新的15位数字的证件号码;改变性别编码时,可以将原性别编码改为新的性别编码;改变民族编码时,可以将原民族编码改为新的民族编码;改变入学时间时,可以将原入学时间改为新的入学时间,以上改动完成后,可以得到修改后的学籍号码。
安徽中小学生学籍号、地区学号编码规则
安徽省中小学生学籍号、地区学号编码规则————————————————————————————————作者:————————————————————————————————日期:安徽省中小学生学籍号、地区学号编码规则一、学籍号编码规则学生的学籍号(终身识别号)由全省统一编号,编码规则如下:编码号长度:16位。
编码号字符:0至9字符。
编码号的确定:编码号由16位构成,其中各位的意义为:省码(2位)+市码(2位)+县区码(2位)+入学年份(2位)+ 学区号(3位)+特征码(1位)+流水号(4位)1 2 3 4 5 6 7 8 9 1 16省码市码县区码入学年份学区号特征码流水号(一)、编码具体内容1、省、市、县(区)码: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代码341126。
2、入学年份:指学生入小学一年级年份的后两位数字。
如:2010年一年级入学的学生为“10”,依次类推。
3、学区号:即中心小学学校代码,由各县(区)教育局划分小学学区,编码不得重复,见学区号说明。
4、特征码:普通入学学生,特征码为:男“1”,女“2”;对于从省外(国外)转入的小学男生,特征码为“3”;对于从省外(国外)转入的小学女生,特征码为“4”;对于从省外(国外)转入的初中男生,特征码为“5”;对于从省外(国外)转入的初中女生,特征码为“6”;对于从省外(国外)转入的高中男生,特征码为“7”;对于从省外(国外)转入的高中女生,特征码为“8”。
5、流水号:由学校按学生入学的报名注册顺序统一编制,从0001号起依次顺延,一个学校内新生的流水号不允许重复。
(二)、关于学区号的说明1、由各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实际情况,按照学区(对应小学学校)顺序进行统一编号,并报省教育厅备案。
2、学区号采用3位数字表示,一个县(区)的学区号不能重复。
3、如有新增的学校,学区号依次递增,不能与原有学区号重复。
4、如有撤销的学校,该学区号编码保留,不允许被再次使用。
全国正式学籍号的编码规则
教育部已为进入中央系统的所有学生配发了全国正式学籍号或临时学籍号。
全国正式学籍号的编码规则g身份证号对于有身份证号的学生j按身份证号编码规则生成的数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6位学校所在地区划码8位出生日期3顺序码1位校验码对于没有身份证号的学生
全国正式学籍号的编码规则
G+身份证号(对于有身份证号的学生)、
J+按身份证号编码规则生成的数字(6位学校所在地区划码+8位出生日期+3位顺序码+1位校验码)(对于没有身份证号的学生);
安徽省中小学学籍管理系统数据项录入规范
附件1:安徽省中小学学籍管理系统数据项录入规范1. 学校信息录入方法:初始化学校信息,输入学校基本信息的数据项:4。
家庭信息:5. 学籍变动学生发生学籍异动时填写。
数据项:7. 简历、评价、奖惩信息说明:1、本部分为学校基本信息和在校学生基本数据的录入规范;2、本学籍管理系统中的必填字段信息将用于安徽省年度教育事业统计;3、各数据项中凡涉及数字和字母都必须用半角字符,不允许使用全角字符;4、学生家庭数据要求填写父母双方,有特殊情况的至少填写监护人一名.附件2:安徽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基本信息编码规则为规范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基本信息编码,根据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中小学生学籍信息化管理基本信息规范》等规定,经研究决定在全省统一使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基本信息编码。
一、编码分为主号和副号主号一律采用学生学籍号,作为该学生学籍管理中的终身识别号;副号采用全省统一编号(学号),其编码规则如下:编码号长度:18位.编码号字符:0至9字符.编码号的确定:编码号由18位构成,其中各位的意义为:省码(2位)+市码(2位)+县码(2位)+学校类别码(2位)+学校编码(3位)+入学年份(2位)+性别码(1位)+流水号(4位)二、编码具体内容1、省、市、县(区)码:见编码表1.2、学校类别码:见编码表2。
3、学校编码:由各市、县(区)统一编排。
4、入学年份:入学年份的后两位数字。
如:2009年入学的学生为“09”,依次类推。
5、性别码:男“1”,女“2”。
6、流水号:由学校按学生入学的报名注册顺序统一编制,从0001号起依次顺延。
三、关于学校编码的说明1、由各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编号,并报省教育厅备案。
2、有新增学校,由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按照规则进行编号,编号不得与以前的学校编码重复。
3、有撤销学校,该学校编码予以保留,不允许再使用。
4、各个学校要严格按照学校编码进行学号的分配。
表1:安徽省市、县(区)编码表表2:学校类别码编码表。
学籍号编码规则
学籍号编码规则
学籍号编码规则是学校管理中一项重要的制度,它由学校及相关部门根据自己的特点和要求制定,用于处理学生和学校内部管理。
学籍号编码规则是一种精心设计的代码,既可以让学校方便地跟踪学生的信息,又能确保数据安全和保密性。
这一制度已经使得学校管理变得更加有序化和便捷,也提高了教育质量。
首先,学籍号编码规则的核心就是它的编码分类,学籍号编码的关键部分包括学校名称、年级、专业、班级、学号等内容。
一般来说,学校名称只有几个字母,可以简单地用字母来代表;年级一般也有几个字母,也可以直接用字母表示;专业一般也有一定的字母编码;班级一般也有一定的字母编码;而学号则一般由日期+流水号来组成。
其次,学籍号编码规则的好处不仅是能够有效地检索学生的基本信息,还可以有效地监督和管理学生的学业进度。
学籍号可以建立数据库,搜集学生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家庭信息、学习绩效、组织活动参与情况等等,这样就可以全面地监督和管理学生的学业,让学习变得更加严格和有序。
此外,学籍号编码规则还能方便学校内部办公,比如在申请表中使用学籍号编码,可以更快地定位申请表的正确人员,从而节省时间;而在报考入学等考试中提交的文件也可以使用学籍号编码,从而减少考试时间和精力消耗。
最后,学籍号编码规则还能用于实现精细化管理,比如学校可以根据专业、年级、学生性别等特征来细分学籍号编码,这样就可以更
好地管理学生,提高学校管理水平。
总之,学籍号编码规则是一项重要的管理制度,它可以有效地管理学校内部办公和提高学生的管理水平,也可以帮助学校节省管理成本,从而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率。
因此,学校应当特别重视学籍号编码规则的设计和运用,从而提升教育质量。
新学籍辅号编码规则(18位学籍辅号)
学籍辅号共18位,编码规则为:
第1位:学段代码,小学X、初中C、高中G。
第2、3位:省辖市代码后两位,该代码可以在系统的组织机构中查找到。
如下图1。
第4、5位:县(市、区)代码后两位,该代码可以在系统的组织机构中查找到。
如下图2。
第6位:学校类型代码(详见下表),学校类型可以在组织机构中查找到,如下图3。
第7位:学校性质代码(详见下表),学校性质可以在组织机构中查找到,如下图3。
第8、9、10位:学校代码后三位,该代码可以在组织机构中查找到,如下图3。
第11、12、13、14位:入学年份,如:2014。
第15、16、17、18位:学生编号,流水号。
图1
图2
图3
学校类型代码标准:
学校性质代码标准。
安徽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生学籍管理办法
安徽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生学籍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巩固普及义务教育成果,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和水平,加强和规范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生学籍管理工作,保证适龄儿童、少年完成义务教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省全日制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和民办学校。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适龄儿童、少年,是指依法应当入学至受完义务教育的儿童、少年。
第四条本办法在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由学校校长负责组织实施。
第二章入学和注册第五条小学和初中均实行秋季招生、入学。
适龄儿童、少年入学实行免试就近入学。
新生均衡分班,学校不得以任何名义分重点班和非重点班。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需要设置实施特殊教育的学校(班),对视力残疾、听力语言残疾和智力残疾的适龄儿童、少年实施义务教育。
特殊教育学校(班)应当具备适应残疾儿童、少年学习、康复、生活特点的场所和设施。
普通学校应当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适龄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并为其学习、康复提供帮助。
第六条公办学校新生入学。
农村学校由乡镇人民政府或委托中心学校按照辖区内适龄儿童、少年名单,最迟在新学年开学前10天,向适龄儿童、少年法定监护人发放《义务教育入学通知书》(以下简称《入学通知书》),法定监护人持《入学通知书》在规定时间送适龄子女到指定学校就读。
城市学校由当地人民政府或委托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法定监护人及其适龄子女的户籍、住房等情况,测算生源分布,合理划定小学、初中的学区范围。
适龄儿童、少年法定监护人应按时到相应学校登记,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核查后,及时公布学区内适龄儿童、少年名单,并由学校按照公布的名单,最迟在新学年开学前10天,向适龄儿童、少年法定监护人发放《入学通知书》,法定监护人持《入学通知书》在规定时间送适龄子女到指定学校就读。
第七条适龄儿童、少年与法定监护人不在同一户籍,或户籍与常住地不符的,由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实际情况统筹安排学校就读。
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安徽省中小学学籍信息网络化系统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皖教基[2012]1号
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安徽省中小学学籍信息网络化系统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正文:---------------------------------------------------------------------------------------------------------------------------------------------------- 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安徽省中小学学籍信息网络化系统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皖教基〔2012〕1号)各市、县(区)教育局:为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学生学籍管理工作,管好用好中小学学籍信息网络化管理系统,提高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现将《安徽省中小学学籍信息网络化系统管理办法(试行)》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各地在实施过程中,如有问题和建议,请及时与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联系。
联系人:檀俊;联系电话:************。
二〇一二年三月二日安徽省中小学学籍信息网络化系统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中小学学籍管理,提高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根据教育部《中小学学生学籍信息化管理基本信息规范》(教基厅〔2007〕10号),省教育厅、财政厅《关于在全省统一实施中小学学生学籍信息化管理工作的通知》(教基〔2009〕5号)和省教育厅、财政厅《关于在全省统一实施中小学学籍网络化管理的通知》(皖教秘基〔2011〕104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省各级人民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举办的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九年一贯制学校、高级中学、完全中学等不同类型学校学生学籍管理。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中小学学籍信息,包括学籍主管单位、学校、班级以及学生个人信息。
第二章学籍信息第四条学校主管单位为所属的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主管单位信息和学校信息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提供,由省级管理员在学籍信息网络化系统中初始创建学校时设定。
第五条学校主管单位信息包括单位代码、单位名称、所在地行政区划码、单位地址、所在地区类别、所在地经济属性、所在地民族属性、联系电话等信息。
安徽省中小学生学籍号、地区学号编码规则
安徽省中小学生学籍号、地区学号编码规则一、学籍号编码规则学生得学籍号(终身识别号)由全省统一编号,编码规则如下:编码号长度:16位。
编码号字符:0至9字符。
编码号得确定:编码号由16位构成,其中各位得意义为:省码(2位)+市码(2位)+县区码(2位)+入学年份(2位)+ 学区号(3位)+特征码(1位)+流水号(4位)(一)、编码具体内容1、省、市、县(区)码: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代码341126。
2、入学年份:指学生入小学一年级年份得后两位数字。
如:2010年一年级入学得学生为“10”,依次类推。
3、学区号:即中心小学学校代码,由各县(区)教育局划分小学学区,编码不得重复,见学区号说明。
4、特征码:普通入学学生,特征码为:男“1”,女“2”;对于从省外(国外)转入得小学男生,特征码为“3”;对于从省外(国外)转入得小学女生,特征码为“4”;对于从省外(国外)转入得初中男生,特征码为“5”;对于从省外(国外)转入得初中女生,特征码为“6”;对于从省外(国外)转入得高中男生,特征码为“7”;对于从省外(国外)转入得高中女生,特征码为“8”。
5、流水号:由学校按学生入学得报名注册顺序统一编制,从0001号起依次顺延,一个学校内新生得流水号不允许重复。
(二)、关于学区号得说明1、由各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实际情况,按照学区(对应小学学校)顺序进行统一编号,并报省教育厅备案。
2、学区号采用3位数字表示,一个县(区)得学区号不能重复。
3、如有新增得学校,学区号依次递增,不能与原有学区号重复。
4、如有撤销得学校,该学区号编码保留,不允许被再次使用。
5、各个学校要严格按照学区号进行学籍号得分配。
二、地区学号编码规则(1)高中学生:地区学号15位,编码规则如下:说明:即为学业水平测试编码规则,其中入学年份为高一入学年份。
附:高中学校编码(2)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地区学号18位,编码规则如下:说明:入学年份:指学生入小学一年级、七年级年份得后两位数字。
全国学籍主号和副号的编码规则
全国学生统一学籍号的编码规则2013年9月1日起学籍号码:分为学籍主号和学籍副号。
一、学籍主号:个人标识码(19位)为教育系统人员基础信息统一编码,由类型码(1位)及公民身份号码(18位)或个人标识自编码(18位)构成。
个人标识自编码(18位)是在教育个人暂无公民身份号码(第二代)或原公民身份号码不可用时,由教育部依据本规则赋予教育个人的教育身份号码,个人标识自编码(18位)是特征组合码,由十七位数字本体码和一位校验码组成。
排列顺序从左至右依次为:六位数字地址码,八位数字出生日期码,三位数字顺序码和一位数字校验码。
1、G+身份证号(对于有身份证号的学生)。
G是公民的意思。
2、全国临时学籍号的编码规则是L+按身份证号编码规则生成的数字(6位学校所在地区划码+8位出生日期+4位随机码),都是19位。
L是临时的意思(对于没有通过身份证号的学生)。
3、J+按身份证号编码规则生成的数字(6位学校所在地区划码+8位出生日期+3位顺序码+1位校验码)(对于没有身份证号的学生)。
4、教育部已为进入中央系统的所有学生配发了全国正式学籍号或临时学籍号。
二、学籍副号:体现学籍信息。
以上海市为例:学籍副号编码由6部分共19位数字代码组成,具体如下:第一部分(第1-3位):地区代码,全市地区代码均为310。
第二部分(第4-6位):区县代码,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县以及县以上行政区划代码(截至2011年10月31日)》确定。
具体来说,黄浦区为101,徐汇区、长宁区、静安区、普陀区、闸北区、虹口区、杨浦区依次为104-110,闵行区、宝山区、嘉定区、浦东新区、金山区、松江区、青浦区依次为112-118,奉贤区为120,崇明县、梅山、大屯、鲁中及其他依次为230、935、936、937、939。
第三部分(第7-10位):学校码,由各区县根据学校性质,并遵循一定的编码规则自行确定。
第四部分(第11位):学段代码,小学阶段为1、初中阶段为2、高中阶段为3、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学校为4。
义务教育学号编写规范
附件2:安徽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基本信息编码规则
为规范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基本信息编码,根据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中小学生学籍信息化管理基本信息规范》等规定,经研究决定在全省统一使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基本信息编码。
一、编码分为主号和副号
主号一律采用学生学籍号,作为该学生学籍管理中的终身识别号;副号采用全省统一编号(学号),其编码规则如下:
编码号长度:18位。
编码号字符:0至9字符。
编码号的确定:
编码号由18位构成,其中各位的意义为:省码(2位)+市码(2位)+县码(2位)+学校类别码(2位)+学校编码(3位)+入学年份(2位)+性别码(1位)+流水号(4位)
二、编码具体内容
1、省、市、县(区)码:见编码表1。
2、学校类别码:见编码表2。
3、学校编码:由各市、县(区)统一编排。
4、入学年份:入学年份的后两位数字。
如:2009年入学的学生为“09”,依次类推。
5、性别码:男“1”,女“2”。
6、流水号:由学校按学生入学的报名注册顺序统一编制,从0001号起依次顺延。
三、关于学校编码的说明
1、由各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编号,并报省教育厅备案。
2、有新增学校,由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按照规则进行编号,编号不得与以前的学校编码重复。
3、有撤销学校,该学校编码予以保留,不允许再使用。
4、各个学校要严格按照学校编码进行学号的分配。
表1:安徽省市、县(区)编码表
表2:学校类别码编码表。
学籍号规则
学籍号规则
学籍号是学籍信息的核心要素,是以学生居民身份证号为基础生成,一人一号,伴随学生整个学习生涯。
学籍号由16位构成,其中各位的意义为:省市位(2位)+区县(2位)+学校类别(1位)+学校(3位)+学生类别(1位)+届别(2位)+班(2位)+学生号(2位)+校验位(1位)。
编号规则。
“G”字头正式学籍号:具有“L”字头临时学籍号的学生经过全国查重和与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进行比对,通过后分配“G”字头正式学籍号,每年春季学期开学后,通过学籍系统下发。
“G”字头正式学籍号为“G+身份证号”,但学生身份证号发生变化等特殊情况下,二者可不相同。
“L”字头临时学籍号:学生首次注册学籍后,分配“L”字头的临时学籍号。
“L”字头学籍号按照身份证号编码规则生成,与身份证号相似,但与身份证号不具有对应关系。
“L”字头临时学籍号是学生获得正式学籍号前办理各项业务的依据。
在办理有关业务时与正式学籍号效力相同。
各地各校在办理有关业务时应对持有临时学籍号的学生一视同仁。
“J”字头学籍号是为暂无公民身份证号或原公民身份证号不可用的学生设计的。
编码规则与身份证号相同。
学生获得身份证号后,可以申请将学籍号更改为“G”字头正式学籍号,
但保留原来的记录。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条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
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
国家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保证义务教育制度实施。
安徽省学生学籍号编码规则
安徽省学生学籍号编码规则一、学籍号编码规则(一)学生的学籍号由全省统一编号,其编码规则如下:编码号长度:16位。
编码号字符:0至9字符。
编码号的确定:编码号由16位构成,其中各位的意义为:省码(2位)+市码(2位)+县码(2位)+入学年份(2位)+ 学区号(3位)+性别码(1位)+流水号(4位)二、编码具体内容1、省、市、县(市、区)码:见编码表1。
2、入学年份:入学年份的后两位数字。
如:2009年入学的学生为“09”,依次类推。
3、学区号:见学区号编码说明4、性别码:男“1”,女“2”6、流水号:由学校按学生入学的报名注册顺序统一编制,从0001号起依次顺延,一个学校内新生的流水号不允许重复。
三、关于学区号的说明1、由各市、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实际情况,按照学区进行统一编号,并报省教育厅备案。
2、学区号采用3位数字,一个县区的学区号不能重复。
3、如果有新增的学区,学区号依次递增,不能与原有学区号有重复。
4、如果有撤销的学区,该学区编码保留,不允许被再次使用。
5、学区号中有3个是保留数,分别为999、998、997,分别表示小学、初中、高中跨省(跨国)转入。
6.需要明确是否一个县区最大的小学数不超过996所?7、各个学校要严格按照学区号进行学籍号的分配。
四、常见编码问题及说明1、升学:(1)学生从小学升到初中,从初中升到高中,学生的学籍号不变。
初中入学、高中入学的新生,必须拥有学籍号才能正常注册。
2、变动的学生:(1)对于转入的学生:区内转入:学籍号不变跨区转入:学籍号不变跨省转入:学籍号根据规则重新生成,入学年份与所在年级的入学年份一致。
如果转入的是小学生,学区号为999;如果转入的是初中生,学区号为998;如果转入的是高中生,学区号为997。
跨国转入:学籍号根据规则重新生成,入学年份与所在年级的入学年份一致。
如果转入的是小学生,学区号为999;如果转入的是初中生,学区号为998;如果转入的是高中生,学区号为997。
学籍辅号的编制规则
学籍辅号的编制规则
学籍辅号的具体编制方式为:由14位数字组成,分为五个区段,例:
(1)前4位数字为区县代码;
(2)第5、6位数字为学生入学年份末尾两位代码;
(3)第7、8、9位数字为学校代码;(县教育局统一制定)(4)第10位为学生类别代码;(小学为0,初中为1,高中为2) (5)最后4位是学生号。
(各学校制定)
其中区县代码为06(晋中)08(祁县),一个区县一个代码。
入学年份是由学生入学年份的后两位组成的,学校代码是由各区县教育局统一编制,采用中小学统一“大排队”的形式,一个学校一个代码,不能重复。
学生类别代码规定为小学用“0”来表示;初中用“1”来表示,高中用“2”来表示。
学生号由各学校自行制定,是本级学生按一定规律顺序排列的号码,保证每个学生有唯一独立的学籍辅号。
安徽省中小学学籍管理系统数据项录
10
6-6
课程学时
根据情况填写
手工录入
100
6-7
学校
√
根据选择框进行选择
手工录入
合肥一中
6-8
考试类别
√
根据选择框进行选择
手工录入
期末考试
6-9
当前年级
√
根据选择框进行选择
手工录入
一年级
6-10
学年学期
√
根据选择框进行选择
手工录入
2008-2009秋季学期
6-11
考试编号
√
根据情况填写
手工录入
1-4
县(区)设定
√
根据选择框进行选择
蜀山区
1-5
学年学期设置
√
根据选择框进行选择
2008-2009秋季学期
1-6
乡镇(街道)码设定
√
按照软件注册信息提供的数字填写
三位数字
001
1-7
学校编码
√
按照软件注册信息提供的数字填写
三位数字
001
1-8
学校代码
系统默认设置
1-9
学校类别设定
√
根据选择框进行选择
EXCEL可导入字段
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
2-16
出生地
√
根据统一行政区划码
EXCEL可导入字段
安徽省-芜湖市-镜湖区
2-17
户口所在地
√
根据情况填写
EXCEL可导入字段
安徽合肥蜀山区
2-18
学区外
√
根据选择框进行选择
EXCEL可导入字段
是或否
2-19
外地学生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编码具体内容
1、省、市、县(区)码:见编码表1。
2、入学年份:指学生入小学一年级年份的后两位数字。
如:2009年入学的学生为“09”,依次类推。
3、学区号:学区号对应学生出生时或入小学时所对应的小学学区,一个学区号对应一个小学学校代码,由各县(区)教育局划分小学学区,编码不得重复,见学区号说明。
4、特征码:普通入学学生,特征码为:男“1”,女“2”;对于从省外(国外)转入的小学男生,特征码为“3”;对于从省外(国外)转入的小学女生,特征码为“4”;对于从省外(国外)转入的初中男生,特征码为“5”;对于从省外(国外)转入的初中女生,特征码为“6”;对于从省外(国外)转入的高中男生,特征码为“7”;对于从省外(国外)转入的高中女生,特征码为“8”。
5、流水号:由学校按学生入学的报名注册顺序统一编制,从0001号起依次顺延,一个学校内新生的流水号不允许重复。
二、关于学区号的说明
1、由各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实际情况,按照学区(对应小学学校)顺序进行统一编号,并报省教育厅备案。
2、学区号采用3位数字表示,一个县(区)的学区号不能重复。
3、如有新增的学校,学区号依次递增,不能与原有学区号重复。
4、如有撤销的学校,该学区号编码保留,不允许被再次使用。
5、各个学校要严格按照学区号进行学籍号的分配。
三、常见编码问题及说明
1、升学:
(1)学生从小学升到初中,从初中升到高中,学生的学籍号不变。
初中入学、高中入学的新生,必须拥有学籍号才能正常注册。
(2)初中入学、高中入学的新生,系统不提供自动生成学籍号的功能,对于这些学生,可以根据学籍号编码规则自行编排好学籍号,
然后通过Excel导入到系统中。
编码规则中的7到16位要求回溯到该生小学入学所在学区的小学学校编码。
2、变动的学生:
(1)对于转入的学生:
区内转入:学籍号不变
跨区转入:学籍号不变
跨省、跨国转入:学籍号根据规则重新生成,入学年份与所在年级的入学年份一致。
(2)对于休学的学生,保留该学生的学籍号,学生复学时,学籍号保持不变。
(3)对于辍学的学生,保留该学生的学籍号;如果该学生复学了,学籍号保持不变。
(4)对于借读的学生,学生的学籍号保持不变。
(5)对于跳级的学生,学籍号保持不变。
(6)对于死亡和非正常死亡的学生,学籍号保留。
(7)对于保留入学资格的学生,恢复入学资格后沿用原来的学籍号。
表1:安徽省市、县(区)编码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