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创新的途径 说课
文化创新的途径_教案_课件说课稿
《文化创新的途径》说课稿政治组魏志平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文化创新的途径》,我将从七个方面加以说明,分别是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
一、说教材本课是《文化生活》(人教版)第二单元第五课的第二框内容。
通过对前面知识的学习,学生理解了文化的交流、传播和发展;也明白了文化发展需要创新。
而怎样进行创新则是本节课探讨的内容,也是本单元的重点、难点和落脚点。
同时,本课是承上启下,对接下来要学习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精神等知识具有指导作用。
在呼唤创新的当今时代,文化创新作为一个社会热点,具有很强的思想理论性、实践性。
二、说学情高中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对于身边的文化现象有一定的关注和了解,也有一定的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利用他们感兴趣的案例吸引住他们的眼球。
但是,对于这些文化现象他们还缺乏“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也缺乏比较分析文化现象的能力。
为此,我会在课堂教学中借助案例多让学生自主分析,从而可以逐步提高学生的比较分析等能力。
三、说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并结合高二学生的特点,我预设了如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文化创新的一个根本途径,两个基本途径;理解文化创新过程中要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能力目标:增强学生进行文化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初步具备认识和处理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关系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探究文化创新的案例,来激发学生热爱传统文化、学习各民族文化长处的思想意识。
四、说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根据教学目标,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对教学重难点作出如下定位:教学重点:文化创新的途径。
因为本课探究的是怎样才能实现文化创新,所以本知识点理所当然成为本课重点。
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通过主题案例探究法,合作探究得出结论。
教学难点:在文化创新中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因为学生在文化创新中很难找出正确方向,分清错误倾向,所以本知识点是教学难点。
教学设计5:5.2 文化创新的途径
文化创新的途径一、课标要求汇集实例,说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和发展的重要根源,阐述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
二、教材分析本课内容为《文化生活》第二单元第五课第二框,通过前面的学习探索同学们基本明确了文化的交流、传播与发展,也理解了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需要创新,文化创新的重要性。
那么,如何进行文化创新?是本单元的重点、难点和落脚点。
本课内容具有很强的思想理论性,也具有很强的探索实践性。
三、学情分析通过前面内容的学习,学生已经明确了“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所以对“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理解起来不难。
而两个基本途径“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和“面向世界、博采众长”难度亦不大,但是如何通过对材料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论分析的高度,并学以致用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掌握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正确把握两种错误倾向。
2、能力目标:结合具体实例初步具备正确认识和处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关系,提高自己的文化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要坚持辩证的观点对待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坚持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反对文化生活中的“守旧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和“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等错误倾向。
四、重点难点1、重点:文化创新的途径2、难点:在文化创新中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五、设计理念教学过程中努力贯彻新课程的理念,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积极创设情境,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热情,通过文化创新途径的实践与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六、教法学法创设情境---问题引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总结、拓展提升。
七、教学过程。
文化创新的途径教案课件说课稿
文化创新的途径教案课件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文化创新的概念及其重要性;(2)让学生掌握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3)培养学生进行文化创新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文化创新的途径;(2)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深入了解文化创新的具体实践。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化创新的兴趣和热情;(2)提高学生对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认识;(3)培养学生勇于创新、追求进步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内容1. 文化创新的概念及重要性(1)引入文化创新的概念;(2)阐述文化创新在文化发展中的重要性。
2. 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1)批判性继承传统文化;(2)博采众长,吸收外来文化;(3)关注人民群众需求,创新文化产品;(4)发挥科技作用,推动文化创新。
3. 文化创新的具体实践(1)分析成功文化创新案例;(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进行文化创新;(3)鼓励学生提出创新性文化设想。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与文化创新相关的视频片段;(2)引导学生讨论文化创新的意义。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文化创新的概念及重要性;(2)让学生分析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文化创新的具体实践;(2)分享各组找到的文化创新案例;(3)总结文化创新的途径。
4. 案例分析:(1)分析文化创新成功案例;(2)引导学生从中汲取经验,为课堂实践环节做准备。
5. 课堂实践:(1)让学生提出创新性文化设想;(2)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创新成果;(3)评价学生的文化创新成果。
1. 学生对文化创新概念及重要性的理解程度;2. 学生对文化创新基本途径的掌握情况;3. 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展示和创新成果的积极性;4. 学生文化创新能力的提升。
五、教学资源1. 教材;2. 视频资料;3. 成功文化创新案例;4. 学生作品展示平台。
六、教学策略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文化创新的途径。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5.2文化创新的途径(优秀教学案例、说课、反思)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出了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文化创新的本质和意义。这些问题既有深度,又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使学生在思考问题时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亮点三:小组合作活跃互动
在本案例中,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共同探讨文化创新的途径。这种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小组合作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有助于学生对文化创新的理解和认识。
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鼓励他们在文化创新的过程中勇于尝试、勇于探索。通过课堂讨论和案例分析,激发学生对文化创新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利用多媒体展示文化创新的相关案例,如电影、音乐、绘画等,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文化创新的魅力。通过情景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情感共鸣。
2.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例如,可以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文化创新的重要性,那么文化创新具体有哪些途径呢?”
(二)讲授新知
1.教师详细讲解文化创新的基本概念,让学生理解文化创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文化创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教师讲解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包括继承传统、面向世界、立足实践等。通过具体案例和实例分析,让学生深入理解不同途径的特点和应用。
2.运用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维度思考文化创新的问题,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运用启发式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文化创新的途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探究的精神。通过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高二政治《文化创新的途径》优秀说课稿(经典、值得收藏)
谢谢!
观点一:有人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原味客 家山歌音韵已不能满足人们文化需求,客家 山歌终将退出历史舞台。
观点二:有些前辈专家不赞成创新山歌之说, 认为山歌形式是固定的,一变就失去了她的 独特韵味了。
问题:请你结合
以上两种不同观 点,谈谈你的看 法。(学生分组 讨论总结发言)
环节三:传承创新,我的责任(提炼总结 情感升华)
02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
识记文化创新的途 径,理解文化创新 过程中要处理好当 代文化与传统文化、 民族文化和外来文 化两对基本关系。
能力目标
通过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目标
通过客家山歌创新作品 展示和创新途径的探讨, 提高学生对客家文化的 兴趣,增强对优秀客家 传统文化进行传承的责 任感和使命感。
01 教 学 背 景 02 教 学 目 标 03 教 学 理 念 04 教 学 过 程 05 教 学 反 思
01
教学背景——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是《文化生活》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五课中的 第二框题,本课将文化创新引入到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是本单元的 重点、难点和落脚点。需要创设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思考和 探讨文化创新途径的情境。 本课利用本土文化资源,借助客家山歌文化的创新发展为话题创设情 境,拉近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提高教学实效性。
02 教 学 目 标
教学重点
文化创新的根本 途径和基本途径
教学难点
正确处理传统文化与 现代文化、民族文化 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03 教 学 理 念
主体教育理论
依据主体教育理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 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学方法:
(1)教法 情境教学法、问题探讨法:为学生创设情境,创造探究活
文化创新的途径教案课件说课稿
文化创新的途径教案课件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文化创新的概念和重要性。
2. 让学生掌握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
3. 培养学生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精神品质。
二、教学内容1. 文化创新的概念与重要性2. 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我国文化创新的成功案例,如电影、音乐、舞蹈等,引导学生思考文化创新的意义。
2. 新课导入:介绍文化创新的概念和重要性。
3. 课堂讲解:讲解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如继承传统、面向世界、立足实践等。
4.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文化创新的成功案例,让学生深刻理解文化创新的方法和技巧。
5. 课堂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喜欢的文化创新案例,并解释其创新之处。
四、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展示文化创新的成功案例,让学生深刻理解文化创新的方法和技巧。
2. 课堂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价学生对文化创新案例的分析能力和创新思维。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文化创新的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资源1. 教材:文化创新相关章节。
2. 案例资料:收集一些我国文化创新的成功案例,如电影、音乐、舞蹈等。
3.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案例和辅助教学。
七、教学环境1. 教室:宽敞、明亮,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
2. 座位安排:采用圆形或小组讨论式座位,便于学生交流和讨论。
八、教学时间1课时(45分钟)九、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文化创新相关的展览或演出,加深对文化创新的理解。
2. 邀请文化创新领域的专家或从业者进行讲座,分享他们的经验和见解。
十、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和反馈意见。
根据反思结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和需求,不断优化教学内容,确保学生能够真正掌握文化创新的途径。
高中政治5.2文化创新的途径说课稿
《文化创新的途径》说课稿一、教材地位大家早上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民教育出版社新课标思想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第六课《我们的中华》第一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这一框题在整个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第五课文化创新的延续(了解传统文化使文化创新的基础),也为后面民族精神的学习打下基础,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把握我国的民族精神。
二、学情分析在第一单元到第五单元,学生已经学习了《文化与生活》、《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对文化的作用,怎样进行文化创新及其基本途径有所了解,这就有利于这一框题的讲解。
我所教授的对象是高中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对于身边的文化现象和历史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也有一定的兴趣。
结合我国一些传统文化现象产生和发展历程的分析,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全面、辩证、历史地分析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培养学生初步懂得从我国的文字和史书典籍中收集、整理和提炼中华民族文化信息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中华文化独具特色的发展历程。
2、理解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
3、知道文字和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4、懂得再造文化辉煌的方法和途径。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关注传统文化并把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知道现实生活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增强对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2、激发学生积极地继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发展我国先进文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四、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重点:理解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如何复兴中华文化。
难点: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激发学生发展中华文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五、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佛教东传、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来辅助教学。
2、小组讨论法:通过存在的文化现象,让学生小组讨论,在老师的引导下解决问题,深化知识,提高比较分析能力。
六、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回顾上节课所学知识来导入新课,“文化创新的作用”是上节课的内容,从而引出我们对自己的文化了解多少,从而来探究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
《文化创新的途径》的说课稿
《文化创新的途径》的说课稿一、说教材1、说教材的地位及作用本课是《文化生活》(人教版)第二单元第五课的第二框内容通过对前面知识的学习学生理解了文化的交流、传播和发展;也明白了文化发展需要创新而怎样进行创新则是本节课探讨的内容也是本单元的重点、难点和落脚点同时本课是承上启下对接下来要学习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精神等知识具有指导作用在呼唤创新的当今时代文化创新作为一个社会热点具有很强的思想理论性、实践性2、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掌握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初步运用辩证观点说明文化的传承文化发展中应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运用多媒体现代技术手段展示材料:(视频、图片、)使课堂内容更加丰富充实自学互助导学法、分组竞赛法、合作探究式等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充分挖掘学生潜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要充分认识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在文化发展的问题上既要克服那种一味固守传统文化拒绝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的“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的倾向又要克服那种一味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定传统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的坚持正确方向推动文化发展3、说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文化创新的途径;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依据:本课探究是的是怎样才能实现文化创新所以本知识点理所当然地成为本课重点突破重点:事例讨论法、启发讲授法、情境式教学法、合作探究法通过材料探究、感悟、体验教师循循善诱、学生得出结论(2)、教学难点:文化发展中应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依据:由于学生很难找出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所以本知识点是难点突破难点:启发讲授法、自主探究法结合P55的“对待外来文化的三种态度”在教师引导下帮助学生找出正确方向分清错误倾向 4、说学情分析: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初步理解了“文化创新”相关知识但是高二学生的认知水平、生活经验等方面都有所欠缺对于如何进行文化创新的问题会比较难于把握和理解这需要教师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并适当引导来帮助学生理解、掌握、运用知识二、说教法和学法1、教法:事例讨论法、启发讲授法情境式教学法、分析归纳法师生互动共同探讨2、学法:合作学习自主探究法通过学生自己的观察、感悟、体验、思考、讨论、探究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三、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间播放xx年上海世博会开幕式及宣传片本着“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学生的实际”来搜集的时政资源让新鲜的课程资源激发学生的思考X望课程进行到本节时正值世博会举办期间我就就时取材翻阅历史历届世博会大都为东道主留下了令人难忘的标志性建筑物这些标志性建筑见证了世博会的历程这些城市也因这些建筑而文明于世怎样才能设计出一个让世人铭记的标志性建筑物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世博园探寻文化创新的途径从而导入新课(二)、感悟体验、探究新课情境设引发争议置通过展示历届世博会大都为东道主留下了令人难忘的标志性建筑物的有关图片引发讨论: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通过师生共同探讨自然得出结论文化创作者只有投身于社会实践才能创作出鲜活的文化作品(板书〉:1、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立足于社会实践设疑过渡:在欣赏了外国世博会大都留下的标志性建筑物之后让学生思考中国上海世博会我们能不能也留下标志性建筑物呢学生反响热烈接着引导:怎样才能设计出一个让世人铭记的中国建筑物呢符合学生好奇求胜的心理学生兴致较高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怎样才能设计出一个让世人铭记的中国的标志性建筑物呢调动积极性激发热情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设置角色体验活动:假如你是一名建筑师你怎样设计“中国国家展馆”生生互动:从文化创新时如何对待传统文化的角度评价一下同学们的设计理念得出结论:文化创新不能离开传统文化空谈创新还要体现时代精神从而感悟到对于传统文化来讲文化创新必须既要继承传统又要推陈出新(板):2、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之一:继承传统推陈出新体验感悟过渡:教师对学生的设计不做定论而是带领大家去世博园走一走看看别国的国家展馆都是怎样设计的通过参观和揭秘波兰展馆、英国展馆、瑞士展馆、日本展馆的设计理念和创新亮点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学习各民族文化长处的思想意识激发学生的文化创新x望和热情感悟文化创新还应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在师生互动中突出重点(板书):2、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之二:面向世界博采众长课程进行到这里学生对“中国国家展馆”的真是身份揭秘已经迫不及待通过观看中国国家展馆全面介绍的新闻片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的感悟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增强民族自豪感同时也增强了文化创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意识从而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同时也把把本节课师生情感推向高潮情境过渡:中国馆揭开神秘面纱后好评如潮但也有这样一种声音利用网友在网络上关于“中国国家展馆”评价不一的留言过渡到文化创新时应克服的几种错误倾向结合课本P55”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进行课堂探究使学生明确什么是“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什么是“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并指出其危害通过学习使学生具备认识和处理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关系的能力明确了进行文化创新还必须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这有利于更好的突破教学重难点完成教学知识目标(板书):3、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课堂练习]课堂不止是学生学习书本知识的途径更应该是学习了解各种各样社会知识和信息的窗口因此课堂教学应该在书本知识的基础适当延伸让学生通过教学更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同时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培养出关注社会热爱生活的个人因此我把大量社会性的信息引入课堂并在课堂最后要求学生谈一谈世博会吉祥物“海宝”是怎样体现文化创新途径的借此总结梳理本课学习内容同时拓展课堂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课堂小结]共同总结提炼升华在展示各自学习成果的基础上师生共同总结教师要注意将带有明显价值取向的观点呈现给学生以达到对探究主题的升华[课后作业]放飞智慧拓展问题xx年上海世博会会徽的设计制作是如何体现文化创新的途径的在消化吸收本课原理后教师提出高于教材的、更有思考价值的发散性问题让学生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思考通过对拓展性问题的思考放飞学生的智慧同时达到再次巩固教学目标目的[板书设计]1、根本途径:立足于社会实践继承传统、推陈出新2、重要途径:面向世界、博采众长3、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我精心设计了直观、形象的网络式板书能凸显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便于学生记忆提高课堂效率以上是对这节课的几个设想不当之处敬请指正谢谢!。
文化创新的途径
《文化创新的途径》说课稿七台河市实验高中李金芝我说课的基本内容是本课的基本情况、教学流程、评价与反思。
一、本课的基本情况分别是(一)本课的地位1、课程标准(1)阐述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2)评析国际文化交流的典型案例;(3)阐明世界范围内各种文化相互交融是文化发展与创新的重要途径。
2、教材:本课是《文化生活》(人教版)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五课“文化创新”的第二框。
如何进行文化创新是一个社会热点问题,既具有深层次的理论性,又具有探索的实践性。
它是本单元的最后一个问题,也是本单元要解决的重点、难点和落脚点。
3、社会价值:我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明确指出“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借鉴世界文明成果”这正是本课的内容。
(二)本课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社会实践,重要途径是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正确把握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本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感知材料引发思考、探究问题提升能力、体验生活感受创新的途径。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强学生的时代感和使命感,树立创新意识,热爱创新的过程,在各个课堂上培养自己创新的思维,为走向社会奠定深厚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
(四)重点和难点重点:理解文化创新的途径难点:如何在文化创新中坚持正确的方向,克服错误倾向?教学方法以材料为载体,问题为引领,启发学生思考,层层追问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五)学情分析与学法:学情分析:高二学生有一定的经济、政治、哲学的知识储备,但是理解问题没有深度和广度。
学法:手机网络材料,自主学习与探究合作学习,学生相互评价。
(六)教学工具:多媒体所谓:“视思明、听思聪”通过多媒体让同学们在视觉、听觉中领悟教学内容,积极调动学生的感官,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
二、教学流程(一)音乐欣赏导入新课思考题:在演奏中有哪些民族乐器、有哪些现代元素?设计目的:让同学们有针对性的欣赏,关注与本课相关的内容,体现了教师的引导作用,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官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
文化创新的途径教案课件说课稿
文化创新的途径教案课件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文化创新的含义和意义,认识文化创新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 引导学生掌握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提高学生进行文化创新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文化、勇于创新的精神风貌,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文化创新的含义与意义2. 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3. 文化创新的方法与策略4. 文化创新案例分析5. 学生文化创新实践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方法与策略。
2. 教学难点:文化创新的具体实践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文化创新的含义、意义、基本途径和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文化创新的成功案例,引导学生从中汲取经验。
3. 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文化创新实践,提高创新能力。
4.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文化创新的心得与感悟。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文化创新的相关图片和视频,引发学生对文化创新的兴趣。
2. 讲解文化创新的含义与意义,让学生了解文化创新的重要性。
3. 讲解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引导学生掌握文化创新的方法。
4. 分析文化创新的成功案例,让学生从中汲取经验。
5. 讲解文化创新的方法与策略,让学生学会如何进行文化创新。
6. 组织学生进行文化创新实践,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勇于创新。
7. 学生展示创新成果,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8.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文化创新的重要性和方法。
9.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文化创新概念的理解程度。
2. 评价学生对文化创新意义的认识。
3. 评价学生对文化创新基本途径的掌握情况。
4. 评价学生文化创新实践的效果。
5. 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及创新思维的发展。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文化创新成果展览,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
2. 邀请文化创新领域的专家进行讲座,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3. 开展校园文化创新大赛,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
文化创新的途径
《文化创新的途径》说课一、说教材:1.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本课是人教版教材高二政治必修三第二单元第五课第二框题。
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第一框《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这为过渡到本框就如何进行文化创新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同时,本框也是本单元的深化与、提升,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因此,它在教材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
2.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掌握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均是文化创新必然经历的过程。
初步运用辩证观点说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应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能力目标:运用多媒体现代技术手段展示视频、图片、文字材料等,使课堂内容更加丰富充实。
运用情景创设、合作探究等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充分挖掘学生潜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充分认识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在文化发展的问题上要克服四种错误倾向,坚持正确方向,推动文化发展。
3.说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文化创新的途径依据:我们一直都在提倡要创新。
而创新这一词在我国已被人们广泛使用,甚至发展到被滥用的程度。
但单纯的提口号、建议人们进行创新是不够的,最重要的是要教会人们如何进行创新。
难点: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依据:虽然我们早已意识到文化创新的重要性,但在创新过程中,总不免会走一些弯路,犯一些错误。
加强对这一知识点的分析,既能让学生在文化创新过程中认清发展的正确方向,看清错误倾向的本质,同时,也能对其作出必要的警示,避免走向极端。
二、说教法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积极创设有效情景,使知识形象化、生动化、立体化,以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课堂实效。
实践探究法:引导学生在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中获取知识,这种由学生就某一主题开展自主探究的活动,在本课分析文化创新的途径中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使这一教学重点顺利突破。
5.2文化创新的途径(议题式说课稿)高二政治特色备课(人教版必修3)
1.在课堂上增加互动环节,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文化创新的意义;
2.灵活调整教学节奏,确保讨论环节既有深度又不会占用过多时间;
3.加强小组合作指导,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课后,我将通过以下方式评估教学效果:
1.收集学生的课堂反馈,了解他们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4.保持板书的整洁,避免信息过多,使学生能够一目了然地掌握知识框架。
(二)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预见到以下可能出现的问题或挑战:
1.部分学生对文化创新的意义理解不够深刻,可能影响他们对后续知识点的学习;
2.议题式教学可能导致课堂讨论时间过长,影响教学进度;
3.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可能出现分工不均、参与度不高等问题。
4.课堂展示:各小组展示自己的创意设计,其他学生给予评价和反馈。
(四)总结反馈
在总结反馈阶段,我将采取以下方式引导学生自我自我评价在课堂上的表现;
2.教师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点评,强调优点,指出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3.鼓励学生提问,解答他们的疑惑,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知识;
5.2文化创新的途径(议题式说课稿)高二政治特色备课(人教版必修3)
一、教材分析
(一)内容概述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必修3的第五单元第二章节,主题为“文化创新的途径”。该章节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文化创新的意义、途径和原则,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文化的传承、交流与传播等知识点,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学情分析导
(一)学生特点
本节课面向的是高二年级的学生,他们正处于青春期,思维活跃,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和批判精神。在认知水平上,他们已经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能够理解较为复杂的概念和理论。在学习兴趣方面,学生对文化、艺术等领域的知识较为感兴趣,但部分学生对政治学科的学习可能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此外,学生的学习习惯有待加强,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有待提高。
《文化创新的途径》说课稿
《文化创新的途径》说课稿《文化创新的途径》说课稿乌鲁木齐八一中学李飞一、说教材:1、教材地位:《文化创新的途径》是人教版新课标必修3----文化生活第二单元第五课第二框的内容。
从单元结构上看,如果说文化传播、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外在原因,那么文化创新则是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从本课内容上看,在了解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的基础上,如何进行文化创新则是现实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2、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记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理解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以及创新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2)能力目标:通过实例介绍分析,揭示文化创新的途径,培养学生搜集、加工、整理和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增强学生比较、分析、归纳事物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初步确立文化创新的思想意识,提升自己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推动文化创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教学重点: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4、教学难点:如何正确对待本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二、说教法和学法:新课改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体现“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综合运用情境体验、启发引导的教学方法,通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分析归纳生活实例和社会现象,掌握文化创新的途径。
三、说教学流程:1、课前准备阶段:组织学生收集文化创新的精品力作,尤其是对传统文化的现代演绎,中西文化的融合佳作,从中初步体会文化创新的魅力。
2、课堂教学的实施阶段:环节一:(感悟名言导入新课)PPT:“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问)文化创新的源泉是什么?从这句话中大家能感受到文化创新有何作用?(设计意图)通过名言感悟,使同学们对上节课的知识点进行简要回顾。
(师)既然文化创新如此重要,那么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进行文化创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顺理成章引出本课课题。
PPT:文化创新的途径环节二:(展示情境探究问题)情境一:先后展示徐悲鸿的《奔马图》和《愚公移山》设计意图:在作品的选择上遵循由易到难,由感性到理性的原则让同学们从中体会作者的创作情怀,比较两幅图表达的心境不同之处及其原因。
高中政治《文化创新的途径》说课稿
高中政治《文化创新的途径》说课稿今天我的说课内容是: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第2单元第5课的第2框的内容,我将以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这七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条件,在正式内容开始之前,我要先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
本课是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五课“文化创新”的第二框,本框内容主要讲述了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和基本途径;一方面,针对传统文化,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另一方面,针对不同民族文化之间,要相互交流、借鉴与融合,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不仅要反对“守旧主义”,而且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本框具有很强的思想理论性,也具有很强的探索实践性。
二、说学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是教师授课的依据与出发点。
本课的教学对象为高二学生,他们思维活跃已具备一定归纳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能够自主地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文化行为,但看问题往往比较偏激、片面,缺乏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
所以,在文化创新的途径上要对他们进行指导,以免走入误区。
三、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学生的实际,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和两个基本途径;2.了解文化创新过程中需要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能力目标】1.结合人类社会实践不断发展的历史,分析文化不断发展、创新的能力;2.初步具备认识和处理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关系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初步确立文化创新的思想意识,投身社会实践,积极进行文化创新;2.树立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态度。
四、教学重难点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和知识点本身的难易程度,学生很难建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这也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难点为:【重点】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
文化创新的途径教案课件说课稿
文化创新的途径教案课件说课稿第一章:引言1.1 教案目标让学生了解文化创新的概念和重要性激发学生对文化创新的兴趣和热情1.2 教学内容文化创新的定义和意义文化创新的重要性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文化创新的定义和意义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文化创新的重要性1.4 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文化创新2. 讲解文化创新的定义和意义3. 引导学生讨论文化创新的重要性4. 总结并引入后续章节的内容第二章:文化创新的内在动力2.1 教案目标让学生了解文化创新的内在动力培养学生对文化创新的主动追求2.2 教学内容文化创新的内在动力来源如何激发内在动力进行文化创新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文化创新的内在动力来源实践法:引导学生参与文化创新实践活动2.4 教学步骤1. 回顾上章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文化创新的途径2. 讲解文化创新的内在动力来源3. 引导学生参与文化创新实践活动4. 总结并引入后续章节的内容第三章:文化创新的社会环境3.1 教案目标让学生了解文化创新的社会环境培养学生对文化创新环境的认识和适应能力3.2 教学内容文化创新的社会环境因素如何适应和创造有利于文化创新的社会环境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文化创新的社会环境因素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如何适应和创造文化创新环境3.4 教学步骤1. 引入本章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文化创新与社会环境的关系2. 讲解文化创新的社会环境因素3.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4. 总结并引入后续章节的内容第四章:文化创新的实践与探索4.1 教案目标让学生了解文化创新的实践与探索过程培养学生对文化创新的实际操作能力4.2 教学内容文化创新的实践方法与步骤文化创新探索的意义和价值4.3 教学方法实践法:引导学生参与文化创新实践活动反思法:引导学生反思文化创新的过程和结果4.4 教学步骤1. 回顾前章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文化创新的实践意义2. 讲解文化创新的实践方法与步骤3. 引导学生参与文化创新实践活动4. 引导学生反思文化创新的过程和结果5. 总结并引入后续章节的内容第五章:文化创新案例分析5.1 教案目标让学生了解文化创新的实际案例培养学生对文化创新案例的分析和评价能力文化创新的案例介绍文化创新案例的分析与评价方法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文化创新案例的背景和过程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对文化创新案例进行分析和评价5.4 教学步骤1. 引入本章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文化创新案例的重要性2. 讲解文化创新案例的背景和过程3.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4. 总结并引入后续章节的内容第六章:文化创新的知识产权保护6.1 教案目标让学生了解文化创新中的知识产权保护培养学生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6.2 教学内容知识产权的基本概念文化创新中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如何保护文化创新的知识产权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知识产权的基本概念和文化创新中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案例分析法:分析知识产权保护的案例1. 引入本章内容,引导学生思考知识产权与文化创新的关系2. 讲解知识产权的基本概念3. 分析文化创新中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4. 讲解如何保护文化创新的知识产权5. 分析知识产权保护的案例6. 总结并引入后续章节的内容第七章:文化创新与传统艺术的传承7.1 教案目标让学生了解文化创新与传统艺术传承的关系培养学生对传统艺术的尊重和传承意识7.2 教学内容文化创新与传统艺术传承的关联如何进行文化创新传承传统艺术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文化创新与传统艺术传承的关联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如何进行文化创新传承传统艺术7.4 教学步骤1. 引入本章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文化创新与传统艺术传承的关系2. 讲解文化创新与传统艺术传承的关联3.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4. 总结并引入后续章节的内容第八章:文化创新与全球化的关系8.1 教案目标让学生了解文化创新与全球化的关系培养学生对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创新的认知8.2 教学内容全球化对文化创新的影响如何在全球化背景下进行文化创新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全球化对文化创新的影响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在全球化背景下进行文化创新8.4 教学步骤1. 引入本章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文化创新与全球化的关系2. 讲解全球化对文化创新的影响3.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4. 总结并引入后续章节的内容第九章:文化创新的评价与反思9.1 教案目标让学生了解文化创新的评价与反思过程培养学生对文化创新评价与反思的能力9.2 教学内容文化创新的评价标准如何进行文化创新的反思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文化创新的评价标准反思法:引导学生进行文化创新的反思9.4 教学步骤1. 引入本章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文化创新评价与反思的重要性2. 讲解文化创新的评价标准3. 引导学生进行文化创新的反思4. 总结并引入后续章节的内容第十章:总结与展望10.1 教案目标让学生总结文化创新的途径和重要性激发学生对未来文化创新的展望和参与热情10.2 教学内容回顾文化创新的途径和重要性展望未来文化创新的发展趋势和机会10.3 教学方法讲授法:回顾文化创新的途径和重要性讨论法:展望未来文化创新的发展趋势和机会10.4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回顾整个课程的内容2. 总结文化创新的途径和重要性3. 引导学生讨论未来文化创新的发展趋势和机会4. 激发学生对未来文化创新的展望和参与热情5. 课程结束,感谢学生参与重点和难点解析1. 文化创新的定义和意义:这一环节需要学生理解文化创新的基本概念,以及它在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中的重要性。
文化创新的途径说课
守旧主义
继承传统 推陈出新
面向世界
博采众长
返回
社会实践
教学反思
• 本节课我依托新的教学理论,采取“互动自主 和谐共生”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 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 的“学”,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 索的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 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 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并在实际生活中检验其 认识成果,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如何处理好“民族”与“外来”的关系, 以实现川菜的再发展? • 上世纪90年代末,“肯德基”“麦当 外来文化 劳”等洋快餐登陆中国并迅速以超过 千家店面的规模赢得中国市场。每逢 节假日或高峰期,总会看见此类洋快 民族文化 餐餐厅人满为患,其中以青少年为主。 相对应传统川菜馆在其面前黯然失色。
返回
板书设计
文化创新的途径
说课人:
说教材
乘上 文化传播 文化继承
文化创新的途径
启下 中华文化的发展
说学情
• 高二的文科生,这一阶段学生具有了一定 文科思维、善于发问,且通过一年多“互 动自主 和谐共生”学习模式的训练 • 但是由于这些“95后”自身生活阅历与视 角的局限性,对于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缺 乏鉴别能力、难以形成正确态度。
谢谢观看
知识、技能
方法、过程
价值观
教学目标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提高其振兴中华文化的责任意识;使其自 通过“互动自主 和谐共生”教学模式, 通过本框的学习需要学生识记文化创新的根本 觉继承传统文化,同时又尊重其他民族优 秀文化成果、关注人类的共同利益;增强 培养学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发散性思维能 途径、重要途径以及正确态度、克服错误倾向。 学生创新的意识和能力,树立正确方 力和小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向,克服错误倾向。
文化创新的途径 说课课件
探究问题:《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改编给我们 什么启示
2、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一: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新《梁祝》与原作有什么联系? 是否是原封不动的继承?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继承传统 (不能离开传统,空谈文化创造 ) “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推陈出新提高学生透 过现象分析 (体现时代精神)
本质能力
• 观点三:这出东西合璧的《天鹅湖》将中国的国粹杂技和西 方芭蕾艺术完美地交融在一起 ,不仅继承了中华民族优秀 文化传统,又汲取了其他民族文化的长处,非常精彩!
通过讨论 突出学生 主体地位
3、坚持正确的方向,克服错误的倾向
(1)“守旧主义” 和“封闭主义”
(2)“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 义”
3、重点、难点
重点:
重 点 和 难 点
文化创新的途径
难点:
在文化创新中坚持正确 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二 学情分析
(1)知识起点:在上一课中,学生学习了什么是 文化创新,为什么要进行文化创新的知识,为本课 如何进行文化创新奠定基础。 (2)学生身心特点:高二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能 力不断增强,但是,对于这些文化现象他们还缺乏 “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也缺乏比较分析文化 现象的能力。为此,我会在课堂教学中借助案例多 让学生自主分析,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比较分析能 力
高二政治
王利社
一 教材分析
1.本框题在教材中的地位和特点
解决“怎么样”的问题 。
文化创新是一个社会热点。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文化创新的途径 (2)、能力目标:使学生具备在合作、探究中体验生 活、生成认识、构建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使学生正确看待中 国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 文化的热情,关注世界文化发展。
“文化创新的途径”说课稿
。
教 学 目标
、
。
讨 【 论 问题 探究知 识 】 宝 刚 才 我 们 起 观 看 了 《 葫 芦 的 秘 密》 宣 的 传短 片
,
情感 态 度 与价值 观 目标 :通 过 探 究 使 学 生 感 悟 文 化创 新 必 须 立 足 于 社 会 实 践 ; 通 过 分
,
结 合 教材 请 大 家 围 绕 以 下 问题 进 行 讨
一
论 问题 :( 3 ) 刚 才 我 们
,
宝 起 观 看 《 葫芦 的秘 密 》
析 文 化 创 新 的事例
,
激 发学 生 学 习 民 族优 秀 传
,
的 电影 宣 传 短 片 请 问 你喜 欢这 部 电影 吗 ? 如 果
统 文 化 与世界 优 秀文化 的热情
践 积 极 进 行 文 化创新
,
投 身于 社 会 实
。
并 能 运 用 文 化创 新 的理 论 来解 释 生 活 中
。
组 的形 式分为若 干 组
,
组 织学 生 结 合 教材 就 以
的文 化 现 象
讨 论 之 后 鼓 励 学 生 发 表 自己
。
能力 目标 : 增 强学 生 进 行 文 化 创新 的意 识
的意 见 其 他 人 进 行补充完 善 讨 论 过程 中教 师
,
新 和 实 践 的关 系 问 题 本 课 在
此 基 础上进
一
倒 退 了 ? 从 文 化创 作 的 角度看 这 种 进 步或倒 退
,
步指 出社 会 实
的 实质是什 么 ?
和 学 生 讨 论 分析 后 得 出结 论
,
践 是 文 化 创 新 的 根 本 途 径 ;本 课之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课文化创新
文化创新的途径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文化创新的途径》是人教版新课标必修3文化生活第二单元第五课第二框的内容。
从单元结构上看,如果说文化传播、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外在原因,那么文化创新则是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从本课内容上看,在了解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的基础上,如何进行文化创新则是现实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记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理解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以及创新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2)能力目标:通过实例介绍分析,揭示文化创新的途径,培养学生搜集、加工、整理和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增强学生比较、分析、归纳事物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初步确立文化创新的思想意识,提升自己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推动文化创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教学重点: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
4、教学难点:如何正确对待本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二、说教法和学法:
新课改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体现“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综合运用情境体验、启发引导的教学方法,通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分析归纳生活实例和社会现象,掌握文化创新的途径。
三、说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阶段:组织学生收集文化创新的精品力作,尤其是对传统文化的现代演绎,中西文化的融合佳作,从中初步体会文化创新的魅力。
2、课堂教学的实施阶段:
环节一:(感悟名言导入新课)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
(问)文化创新的源泉是什么?从这句话中大家能感受到文化创新有何作用?
(设计意图)通过名言感悟,使同学们对上节课的知识点进行简要回顾。
(师)既然文化创新如此重要,那么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进行文化创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顺理成章引出本课课题。
文化创新的途径
环节二:(展示情境探究问题)
情境一:先后展示徐悲鸿的《奔马图》和《愚公移山》
设计意图:在作品的选择上遵循由易到难,由感性到理性的原则让同学们从中体会作者的创作情怀,比较两幅图表达的心境不同之处及其原因。
(小组合作探究):从创作背景的不同,探究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设问)1、为什么同一画家在不同时期,作品所反映的内容不同?
2、从中我们可看出,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什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分析时代的变化对人们的社会实践的影响,因而文化工作者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创作的作品意境也会不同,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得出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社会实践。
教师过渡:在社会实践中,徐悲鸿先生还有什么创作的成功秘诀吗?
(小组合作探究):从创作心得的展示,探究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
徐悲鸿一生致力于国画的创新实践,他认为革新中国绘画的要旨在于:“古法之佳者,守之;不佳者,改之;垂绝者,继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画之可采入者,融之。
”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材料,培养学生寻找关键词的能力,并从中总结归纳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小组合作探究)成果展示----快乐驿站、百家讲坛等,说明他们为什么能称的上是“传统文化现代演绎的精品”?分析它们进行了怎样的文化创新?
设计意图:学生在对成果展示说明介绍的时候,能够更加深刻的领悟到:精品再现不仅仅是对传统文化中精华、优秀部分的继承,更需要对这些对这些精华部分进行发展与创新,做到与时俱进,迎合百姓需求。
(小结过渡)如果说,正确处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是从纵向上分析文化创新的途径,那么,从横向上看,在当今世界,各民族文化交流与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如何进行文化创新?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处理本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情境二:背景介绍:2008年8月,中国广州军区战士杂技团表演的大型芭蕾舞剧《天鹅湖》首次在著名的英国皇家歌剧院演出,英国皇家歌剧院2258个座位座无虚席,连10英镑一张的站票都出售了200张,开演前,门口还首次出现了等票的现象。
下面让我们一同欣赏----(视频)天鹅湖
设计意图:在选材上,运用了社会各界关注的、国际影响力较大的中国杂技表演的经典剧目,加上教师的数字渲染,可以使学生深刻感受到中国版《天鹅湖》的巨大成功,激发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也可以为文化创新途径的进一步探究创设情境。
(小组合作探究):中国杂技版的《天鹅湖》为什么能够取得成功?
设计意图:让同学们在分析交流过程中,体会到不论是中国文化还是外国艺术要想延续自身的生命力必须在交流、借鉴、融合的过程中进行,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是文化创新的另一重要途径。
然而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同学们注意《天鹅湖》表演并没有完全被西方
文化所湮没,而是绽放出了浓郁的中国色彩。
借此顺利过渡,继续探究。
(小组合作探究):(讨论)在中国文化面向世界的过程中,文化创新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设计意图:同学们在讨论过程中积极思考,取长补短,既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意识、合作意识,激发了学生探究疑难问题的积极性、主动性,又营造了和谐的课堂气氛。
同时,教师也可适时加强合作学习的方法指导:教会学生善于倾听;鼓励学生勇于表达;引导学生分析归纳。
(小组合作探究):例举现实生活中对于文化创新不同观点,进行理论分析。
设计意图:进一步明确在对待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本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中我们应该坚持的正确方向,克服的错误观点。
环节三:课堂小结,理论联系实际
1、展示板书,归纳总结
2、谈谈现代音乐作品,说明它是如何实现文化创新的。
设计意图: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