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社会认知与行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载自《红楼梦》第三回 托内兄如海荐西宾 接外孙 贾母惜孤女
二、印象形成与信息选择
1.印象形成 是指认知者对于认知对象进行归类, 明确其对于认知者的意义,使其行为获得明 确定向的过程。如,晚上陌生人敲门。
2.信息选择
►自然特征:按性别、种族、外表等将人进行 归类,易形成社会刻板印象、晕轮效应等。
4.投射效应,是指人们在认知他人时,由于自己的需 要和情绪倾向,把自己特定认知特征推及到他人身 上的现象。如以己度人、没有经验年轻教师(简单 知识,学生不能理解,就认为现在的学生笨)
5.社会刻板效应,是指人们对于社会上的某一群体形 成的一种概括和固定的看法。如男人、女人、年轻 人、老年人、北方人、上海人,农村、知识分子等 家庭的学生的看法。
►一贯性:个体在其他时间和场合对客观刺激 的反应方式的相同程度。
►区别性:个体对其他刺激以相同方式反应的 程度。
►此归因理论的不足,需要对行为者个体的充 分的了解,但在现实中较难做到这一点。
►例如,语文教师读英文小说的原因(教师个 人、英文小说、学校的要求或其他)或看3D 电影阿凡达,如图表
语文教师读英文小说的归因
► 遵循知觉原则:用认知上最少的付出来获得对周围 事物或人形成最快、最深的印象。如对最突出的刺 激形成的认知。
3.情境因素 (可以提供认知者对被认知者的线索)
► 宏观环境:社会环境,如东西方社会文化不同。
► 微观环境:家庭、社会地位、单位、居住条件和当 时的具体情境。如具体背景可提供了解人物感情, 一对夫妇相拥而泣的照片;一个严重违规的学生。
►社会特征:以人们所属群体(学生、职员) 和社会角色(大中小学生)来归类。
►心理特征:依据认知对象具有社会评价意义 的人际关系特征和智力特征来归类。罗森伯 格
► 3.印象形成的一般规则
► 评价的中心性原则:是印象形成的关键、重要的向 度。奥斯古德研究发现,描述印象的形容词有三个 基本向度:评价(好—坏)、力量(强—弱)、活 动(积极—消极);评价最重要。
情况 1 2 3
一致性
一贯性
区别性
行为归因
低:其他语文 老师都不读英 文小说
低:该老师历 来不是很喜欢 英文小说
高:该老师对 其他小说并不 感兴趣
低:其他语文 老师都不读英 文小说
高:该老师历 来很喜欢英文 小说
低:该老师对 其他小说也很 感兴趣
高:其他语文 老师都在读英 文小说
低:该老师历 来不是很喜欢 英文小说
►还有显著性、自我控制的特点讲法。
(四)社会认知的具体内容
1.对他人外表特征的认知:相貌、体型、衣着、 发型等;面部表情(喜气洋洋、愁眉苦脸)
2.对他人言语和行为的认知:听其言观其行, 待人处事方式,如直率、浮夸、热情、冷漠 人。
3.对人际关系的认知:包括自己与人及人与 人的关系,如甲夸奖乙,乙说甲好。
►对他人行为表现的归因(归一化,推理和解 释,人物某些属性归类,如红衣裙女孩)
►(三)社会认知度的基本特点
►选择性:以个体的认知结构和经验为基础, 对当前社会刺激做出有意义的判断和评价。
►整体性:个体认知倾向于追求对人和事物的 完整认识。如对人整体印象。
►防御性:个体运用认知机制抑制某些刺激 (焦虑、不愉快等)的作用,以达到适应社 会,保持平衡。
二、社会认知的分类和影响因素
(一)社会认知的类型
1.他人认知:外部特征、行为方式等,了解他 人的动机、情感、性格和行为意向。
2.自我认知:认识自己的心理和行为。包括自 己形象,他人评价,自我感觉。
3.人际认知(知觉):认识人际关系网。 4.角色认知:认知社会角色行为规范、标准等。
(二)影响社会认知的因素
高:该老师对 其他小说并不 感兴趣
三、归因原则
► 知名度:是表示个人被公众知道,了解的程度。一个 知名度高、社会评价积极的人容易获得认知者的认 同和接受,反之亦然。
► 印象整饰:是指有意控制别人对自己形成印象的过 程。印象动机—印象构建—印象整饰。如应聘教师 岗位。
► 其他因素:知觉对象的颜色、形状、大小、声音、 强度、高低、运动状态、新奇性、频度等因素。
► 1965年,琼斯和戴维斯在《从行为到倾向性——人 的知觉中的归因过程》一文中提出对应推断理论, 主张从行为及其结果推导出相应的行为动机,一个 人关于行为和行为原因所拥有的信息越多,对该行 为所作出推论的对应性越高。应遵循三条推论原则: 考虑可自由选择的行为、关注非共同效果的行为、 关注低社会赞许性的行为。
第二章 社会认知与行为
第一节 社会认知概述
一、社会认知界定
(一)定义
► 社会认知是指个体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观察他人 的行为表现,并对其内在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及 其行为意向做出推测和判断的过程。又称社会知觉 和人际知觉。
► 认知一般包括感知、判断、推测、评价和解释等心 理活动。知觉和认知的区别和联系。
4.Leabharlann Baidu利的三维归因理论
► 1967年凯利在其《社会心理学中的归因理论》中提 出三维归因理论,人们在归因时会考虑三个独立维 度(原因):个体本身、客观刺激物、环境,要确 定哪个原因,必须依据以下三方面的信息:
维度 原因
内在
外在
稳定
不稳定
稳定
不稳定
不可控
可控
不可控
不可控
能力
努力
任务难度
运气
►一致性:与其他人相比,个体对客观刺激的 反应方式相同的程度。
► 普通人的归因和心理学家的归因研究有本质区别。
二、归因理论
1.早期归因理论研究
► 1958年海德在《人际关系心理学》一书首先提出归 因理论,成为创始人。
► 自然心理学:每个普通人都具有对人类行为的一般 理论。每个人都是生活中心理学家。
► 两个动机的假定:对事件形成前后一致理解的需要; 控制周围环境的需要。将行为原因分为两种:
► 评价的一致性原则:倾向于对对象不同特征形成一 致的评价(表现为逻辑一致性和情感一致性)。如 诚实、热情、聪慧、通情达理的人和虚伪、冷酷、 野蛮、犹豫不决的人。
► 中心品质的作用: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品质。热情和 冷淡,凯利的研究。
三、印象形成的心理效应(影响因素或认知偏差)
► 心理效应:由于社会心理规律的作用,人们在认知 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社会刺激对人的特殊效果反应。
► 情绪因素:良好情绪和消极情绪会产生不同的态度 和行为。墨莱的恐怖情绪的人看照片。
► 个性特征:产生投射影响。如有猜疑性格的人,自 信的人(独立性),自卑的人(受人支配,服从别 人)
2.认知对象的因素
► 魅力:是由外表特征和、行为方式和内在性格构成 的积极方面的笼统概念。如美的相貌、有能力、聪 明、有好的态度等,先受外部特征后受内在因素影 响。
2.近因效应,是指在印象形成中新近获得的信息比过 去获得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
► 近因效应不如首因效应明显和普遍。它产生于引人 注目的新信息的不断出现,或原来的信息逐渐淡忘 等。如原来好而近来退步的学生。
► 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产生的先与后:
▪ 当两种信息(材料)连续出现时,首因效应明显。 ▪ 当两种信息(材料)断续出现时,近因效应明显。 ▪ 当认知者原有的印象淡忘时,近因效应明显。 ▪ 与陌生人交往时,首因效应明显。 ▪ 与熟人交往时,近因效应明显。 ▪ 个性开放、灵活的人,则倾向产生更多的近因效应。 ▪ 个性较稳定、一致,适应性和应变能力缺乏的人,首因
1.认知者因素
► 兴趣决定着人们认知的选择性:如一个体育爱好者 看报纸。
► 需要和动机是推动人们行动的原因:布鲁纳的货币 试验(孩子画圆形硬币)
► 价值观是人们判断事物的重要标准:一个反对早恋 教师;利己论者(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 过去经验:对同一社会刺激会产生不同的认知结果。 巴克对美国人和西班牙人的斗牛图和棒球比赛图的 实验;凯利的“头脑中的有色镜头”:艺术家、心 理学家、伦理学家和商人的不同知识分子的图式
► 途径:直接与某些人或群体的接触而获得;依据传 媒、资料、他人介绍等获得即道听途说(主要途径)
► 作用:积极方面,有些真实成分,有助于简化人的 认知,快速适应社会环境。消极方面,认知僵化、 停滞,妨碍人们交往(个体与群体)。
四、印象与管理
领导者应当在管理中依据印象形成的规律调节自己 和他人的行为,克服心理效应中产生认知偏差。
► 个体自身的原因:能力、动机、性格、努力等,内 在归因或特质归因。如学生成绩、工作成绩。
► 个体之外的原因:环境、他人影响、任务难度、机 遇等,外在归因或情境归因。
► 心理学家认为,内因和外因是归因中的一个基本向 度,内归因时,增加预测该种行为出现的可能性; 外归因时,较难判断行为出现的可能性。
2. 琼斯和戴维斯对应推断理论
第二节 印象和印象的形成
一、印象与第一印象
1.印象
►它指个体在遇到新的社会情境时,按照以往 经验理解,将情境中的认知对象(人或事) 进行归类所形成有关认知对象的概念。它是 人们适应新的社会情境的一种方式。
►如有关人的突出特点或总体特点(光头的中 医同学);遇到陌生人时如何相处。
►2.第一印象
►第一印象(最初印象)是指首次见面、或看 到照片、或听人介绍而形成的最初印象。如 外貌和才华比较重要。
第三节 归因及其在教育组织中的应用
一、什么是归因
► 指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进行分析,进而指出其性质 或推论其原因的过程。或对人们外在行为表现解释 和说明的过程。归因是人们生活中的普遍需要,而 不只是一种心理过程。
► 归因作用:对认知者行为具有动机(评价)作用 (积极或消极);使认知者对他人具有预见性(引 导人的行为)
效应更占优势。
3.晕轮效应,是指在对他人的认知中,依据最初得出 的他人的某种特征,来推断这个人的其他特征。外 表(外貌、社会背景、迷人的微笑)
► 人们对认知对象从一种已知的重要的品质推知其他 品质的普遍倾向称为概化晕轮效应。如一好百好 (聪明)、一坏百坏(轻率)、教师对学生学习成 绩效应。
► 晕轮效应虽然会使人容易产生以偏概全的错误,但 这是人们形成对他人印象的最快捷、有效、经济的 途径。
1.首因效应,是指在总体印象形成中,第一印象所获 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信息产生更大影响的现象。多 数情况下,首因效应经常发生。
► 作用及原因:具有交往和评价的定向作用;原因是 信息鲜明强烈,先入为主(解释作用)。如一张眼 睛深陷、额头突出者的照片,事先知道此人是罪犯 或知识分子。
► 不良结果及消除:印象不全面、误差、误解,偏见 等;提醒(新信息)或警告。
►作用:影响认知者最初的行为定向和如何了 解人;直接影响人的进一步交往。若进一步 接触和交往会形成比较完整的印象,但第一 印象决定他们之间如何交往和联系。
► 如《红楼梦》中贾宝玉初见林黛玉时产生的第一印 象:似曾相似、美丽娴静、聪明伶俐、多愁善感、 弱不禁风。(一见钟情、一见如故、相见恨晚)
► 宝玉早已看见了一个袅袅婷婷的女儿,便料定是林 姑妈之女,忙来见礼;归了坐细看时,真是与众各 别。只见: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 情目,态生两靨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 娇喘微微。娴静似如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 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宝玉看罢,因 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贾母说:“有胡 说了!你何曾见过?”宝玉笑道:“虽没见过,却 看着面善,心里倒象是远别重逢的一般。”贾母笑 道:“好!好!这么更相和睦了。”
3.维纳的成败归因理论
► 维纳沿用海德的理论,对成功与失败原因进行研究, 1972年提出有影响的成败归因理论,80年代进行修 正,提出三个维度归因模型,内外在维度、稳定性 维度、可控性维度。如图表
► 维纳认为,人们归因与过去成功的经验和目前结果 的差异有关。
► 维纳等人认为,我们对成功和失败的解释会对以后 的行为产生重大的影响。如果把考试失败归因为缺 乏能力,那么以后的考试还会期望失败;如果把考 试失败归因为运气不佳,那么以后的考试就不大可 能期望失败。这两种不同的归因会对生活产生重大 的影响。
► 知觉: 通过感觉来觉察外界事物的过程,不包括表 象、推理和判断的过程
► 认知:个体对他人的认识、或了解对象的意义的过 程。包括知觉、表象、判断的过程。
(二)社会认知的基本过程
►三个连续、首尾相连的过程: ►对他人的知觉(对人的物理特征的感知);
►对他人的社会判断和评价(知觉特征与以往 经验联系产生肯定或否定,并有情绪体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