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神兼备 迁想妙得

合集下载

“以形写神”与“迁想妙得”——浅析顾恺之的绘画美学观

“以形写神”与“迁想妙得”——浅析顾恺之的绘画美学观
殷荆 州。殷 日 : ‘ 我 形恶 , 不烦 耳。 ’ 顾日:
多的无 限, 偶 然 中体 现更 多 的必 然; 而另

些 生活形象 却是 比较狭 隘的有 限和偶 艺术 中如果光是有 限和偶 然、 无 限和
‘ 明府 正为 眼耳! ’ 但 明点 童子 , 飞 白拂其 上, 使 如轻云之蔽 日。 ” 殷仲堪长 着一双妙
的必然 的生活 内容, 而变化多端却 正是 它 的 多样偶 然 的有 限的艺 术形式 。 ” 要包 罗 万有 而又变化 多端 , 就要形 神兼备 , “ 一”
以 当“ 十” , 以“ 形” 写“ 神” 。 [ 2 ] 曹利华.中华传统美学体系探源. 北 京图
书馆 出版 社 , 1 9 9 9 .
袭如
开 花
“ 以 形写神 " 与“ 迁 想妙 得’ ’
浅析顾恺之 的绘 画美学观
口张 贝贝

要: “ 以形写神 ‘ 迁想妙 得” 是顾恺之对人物 画提 出的主要观 点。 “ 以形写神” 是指在 审美创 造阶段 要重视对 艺术形 象之形 的
刻画 , 从 而更好地表现 艺术形象之神。 “ 迁想妙得 ” 是 画家把握生 活的 一种 艺术方式 , 触及 艺术 方面主体 表现和客观制 约的辩证 关 系。
取形 象 , 而形象 总是有 限和偶 然 的, 而且 生活里 的形 象往往 并不都具有 同等价值 , 有 些生活形 象本 身就具 有更 多的 内容 或 者 意义。这 些 生活形 象的有 限 中包含 更
只有 两者之 间形 成 了绝对的统一 , 才能达
到“ 传神” 的 目的 。
想感情 的 山水 、 狗 马。 因此 画家应“ 迁 想
位, 丰富 自身的文化修养。

《形神兼备-迁想妙得--中国古代绘画撷英》PPT崔中杰

《形神兼备-迁想妙得--中国古代绘画撷英》PPT崔中杰

教皇英诺森十世 委拉斯贵•8 支
2021/3/30












泼 墨 仙 人
马 蒂 斯

梁 楷
VS

为什么中国古 代绘画称人物 画,而西方绘 画称之为肖像?
中国绘画的意境—迁想妙得,情景交融
关键词:迁想妙得 "迁想"指画家艺术构思过程中的想象活动,把主观情 思"迁入"客观对象之中,取得艺术感受。"妙得"(多 融入作者的思想情感)为其结果。
关键词:形神兼备 “形”,指的是外壳(表现形式);“神”,讲的是内核 (精气神韵)。“形”是躯体,“神”是灵魂;“形”是 载体,“神”是思想。
以线造型
主次分明 造型生动
龙凤仕女图 楚地
看 整 体
看 面 部
看表现方法
看背景
晋武帝司马炎像 阎立本 唐
看情感表达
形以 神形 兼写 备神
他们表现了 什么样的精 神气质?
想一想
为什么西画叫风景 中国画叫山水?
谢谢大家
总结:中国传统绘画要点
中国古代绘画
1
2 3 4
中国古代绘画的追求——形神兼备,相辅相成
中国古代绘画的意境——迁想妙得,情景交融 中国古代绘画的表述:借物抒情,托物言志
中国古代绘画题材:人物、山水、花鸟;中 国古代绘画表现形式:工笔、花鸟。
六法论
南齐谢赫
一、气韵生动, 二、骨法用笔, 三、应物象形, 四、随类赋彩, 五、经营位置, 六、传 移模写。
人物画
6 9 宋 梁楷《太白行吟图》
宋 梁楷《泼墨仙人图》

浅析东晋顾恺之的绘画理论

浅析东晋顾恺之的绘画理论

浅析东晋顾恺之的绘画理论顾恺之,东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绘画家和诗赋家。

魏晋南北朝时期长期分裂动乱,这一时期,佛教文化融入,玄学兴起,促进了国内地区文化的交流。

专业画家大批涌现,他们对绘画理论的总结和探索直到今天还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顾恺之是魏晋南北朝时期著名的画家,他提出“以形写神”的绘画理论对美术教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以形写神,形神兼备”以及“迁想妙得”的绘画原理值得我们今天借鉴。

这篇文章我主要以顾恺之的三个绘画理论为线索展开论述。

标签:顾恺之;以形写神;迁想妙得;环境衬托一、以形写神——形具而神生顾恺之的绘画理论侧重讲的是肖像画和人物画。

关于形、神关系的问题,在哲学上有长期的探讨。

唯心主义认为形、神可以相离,灵魂可以脱离形体而存在,这自然是不存在的现象。

顾恺之总结了前人对形神的看法并结合自己的作画经验提出了“以形写神”的绘画理论。

“神”是通过形表现出来的,造型艺术离不开形,正确的形才能表现“神”。

“形”是外在的形象。

“神”是指内在的精神。

顾恺之给裴楷画像时,在颊上加了三根毫毛,抓住了人物的特点,便把对象表现得形神兼备了。

不应该把“传神论”单独拿出来重点论述,因为“传神论”与“以形写神”这一绘画理论不可分割。

要传神就离不开写形。

顾恺之认为形和神的关系是辩证的,相辅相成的。

无形则神不存,无神则形不活。

形与神既矛盾又统一。

“形与神”是一种思辨美,通过顾恺之总结的这一原则,也告诉我们无论以后生活中还是自己的绘画中,都要总结这种思辨美。

美也是思辨的。

但是如果我们创作一幅作品想要达到“传神”的效果,就不能忽视客观实际。

正是因为“以形写神”的绘画理论可以让作品更富有独特的韵味和魅力。

所以在今天的美术教育中,我们也应该借鉴并遵循这个原则进行美术创作。

其实这个原则还告诉我们应该学会思考,学会构思画面的美感。

在生活中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把对生活的态度带到自己的创作中必然会产生新的创作思考,思考会让我们打开新世界的大门。

第九课 迁想妙得,形神兼备,中国古代绘画撷英,人物部分

第九课 迁想妙得,形神兼备,中国古代绘画撷英,人物部分

5、《秋庭戏婴图》 宋 苏 汉臣 纵197.5厘米 横108.7厘米
6
7
、 太 白 行 吟 图 梁 楷
、 泼 墨 仙 人 图 梁 楷
五、明清时期的中国人物画
1 、 张 卿 子 像 ( 中 国 画 , 局 部 ) 曾 鲸 ( 明 )
2 、 唐 寅 《 孟 蜀 宫 伎 图 》
3 、 渔 翁 渔 归 图 ( 中 国 画 ) 黄 慎 ( 清 ) 4 、 丁 敬 像 中 国 画 罗 聘 ( 清 )
鹳 鱼 石 斧 图 罐
广西花山岩画
阴山岩画
一、先秦时期的人物绘画
人 物 龙 凤 图
人 物 驭 龙 图
西汉长沙马王堆西汉墓 帛画
画面分天朝、人间、地府三段。天 上为横幅,其余为直幅。分别以太一 神、驮侯妻、祭祀者、合欢鳌为各段 的中心。天界有扶桑树、九个太阳、 嫦娥、新月,以及象征长寿的蟾蜍、 白兔;日月同辉,令人神往;天门有 司命守卫。气界为驮侯妻缓行升天, 吏前婢后,迎护隆重。人间双龙穿璧, 象征幸福吉祥;家属聚集祭祀,祈求 死者灵魂早归仙境。最底部合欢鳌背 上大力神,双手、托着大地,孔武有 力。全图内容丰富,想象瑰丽。
西 厢 记 插 画 版 画 陈 洪 绶 ( 明 )
5
六、近现代中国人物画
《舞之憩》何家英 115cm * 195cm

想一想:请以《韩熙载夜
宴图》和《最后的晚餐》为 例比较中国画与西方画有哪 些不同点。
• 唐太宗 • 端坐在由六名宫女抬 着的步辇上,另有数名宫 女或掌华盖,或持扇。画 家笔下的唐太宗,通过他 那舒朗的眉宇、睿智的目 光和飘动的胡须,表现了 这位具有远见卓识的封建 帝王的自信与威严。线条 劲细流畅,色彩浓丽。
3、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

迁想妙得

迁想妙得

《续画品录》
顾恺之
以“咫尺”表现“千里”
第三段 作者用整整一个段落来论述审美 想象的重要性。基于审美 想象主动性和自由创造的 特性,它能够使画家在艺 术创作中很好地把握对象 的总体特征,从而能在咫 尺之间表现出江山的千里 万里之遥。
作者引用了哪些诗文 来为论述作佐证?
• • • • • • • 陆机的《文赋》: 《南史· 齐竟陵王昭胄传》: 王维的《山水诀》: 杜甫的《题王宰山水图》: 《宣和画谱· 山水叙论》: 明人唐志契的《绘事微言》: 还有古诗“墨沈留川影,笔花传石神”,巧妙而 又精当地点出了审美想象的根本性特质——传神。
迁想妙得
李祥林
联想想象,神思飞扬
艺术创作中的形、意、情,全凭着 联想和想象来孕育。 联想和想象,是艺术家的 “隐形翅 膀”,它能自由飞翔,最终使形象思维 变得有形有色,有味有韵。 此所谓:神与物游,迁想妙得。
本文选自美术 理论家李祥林所著 《中国书画名家画 语图解· 顾恺之》。
“迁想妙得” 是 顾恺之绘画美学的重要思想
第四段 作者承接着上文“传神” 之意,以顾恺之本人所作的人物画 为例,具体阐述由“迁想”而达到 “妙得”、“传神”的目的。
作者重点引述哪些画例?
• 画裴楷颊上的“三毛”: • 以谢鲲身后山石为背景: • 为殷仲堪画像 ——这些,都是顾恺之画作“传神” 的范例,充分证明了审美想象的主动性和 自由创造的特性。 ▲ 最后引齐白石画虾等例,表明这一绘画理 论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顾恺之提出了“以形写神”的 美学主张,在绘画领域中不仅首 次明确表达了“传神”的要求,而 且深刻阐述了 “ 形与神 ” 的关系。 那么,如何去 “传神 ” 呢?
“迁想妙得” !
潘天寿评顾恺之
顾氏所谓神者,何哉?即吾人生存于宇宙间 所具有之生生活力也。“以形写神”,即表达出 对象内在生生活力之状态而已。故画家在表达对 象时,须先将作者之思想感情,移入于对象中, 熟悉其生生活力之所在,并由作者内心之感应与 迁想之所得,结合形象与技巧之配置,而臻于妙 得。是得也,即捉得整个对象之生生活力也。亦 即顾氏所谓“迁想妙得”者是矣。 —《听天阁画谈随笔》

高中美术说课稿:《形神兼备 迁想妙得——中国古代绘画撷英》

高中美术说课稿:《形神兼备 迁想妙得——中国古代绘画撷英》

高中美术说课稿:《形神兼备迁想妙得——中国古代绘画撷英》(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幼儿说课稿、小学说课稿、初中说课稿、高中说课稿、教师说课稿、幼儿教案、小学教案、中学教案、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you, such as children's lesson plans, elementary school's lesson plans, junior high school's lesson plans, high school's lesson plans, teacher's lesson plans, children's lesson plans, elementary school lesson plans, middle school lesson plans, composition book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Wait, if you want to know about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styles of the model essays, please pay attention!高中美术说课稿:《形神兼备迁想妙得——中国古代绘画撷英》人民美术出版社《美术鉴赏》第9课《形神兼备迁想妙得——中国古代绘画撷英》说课稿《中国古代绘画撷英》是人民美术出版社《美术鉴赏》教材第九课内容。

论顾恺之的“以形写神”与“迁想妙得”

论顾恺之的“以形写神”与“迁想妙得”

论顾恺之的“以形写神”与“迁想妙得”什么是真正的美?从美术鉴赏的角度来看,当我们评定一副作品是否美的同时,会自然而然的从视觉角度出发,比如这幅画是否画面协调,是否造型准确,是否拥有欣赏价值。

这确实是美,一副好的作品,应该能给人带来美感。

但美并不只是视觉上的这种肤浅的美。

美是来自内部的,不仅是绘画者的形似、技法,还包括绘画者所有表达的思想感情。

一幅绘画作品的成功,可以先从形状、结构上或色彩上成为成功的作品,但最终还是要观察这幅画是否表达了创作者的内心,视觉上的美只是一个简单的开始,而要在形状、结构和色彩中表达绘画者的情感,表达出绘画者的心理所感,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创作,才是判断一幅画是否是美的标志。

因此,我们欣赏美术作品不仅要着眼于画作的美感,还要从创作者的情感角度、目的及所思所想上出发。

以顾恺之及其作品《女史箴图》、《洛神赋图》为例进行美术鉴赏分析。

顾恺之是我国魏晋时期的著名画家,字长康,小字虎头,是晋陵无锡人。

顾恺之出身江南土著氏族家庭,家中世代为官,他在浓厚的书香氛围中长大,因此他从小就博学多才,通晓文学四艺,尤其擅长绘画。

同时他的性格也很有趣味,做事很是痴迷,有坚持不懈的性格特点,人们称他为三绝:文绝、画绝和痴绝。

受时代和社会风气的影响,顾恺之的思想比较复杂,首先,顾恺之的思想与当时朝中推行玄学有着密切的关系。

其次,在三教合一的背景下,顾恺之还受到了儒家、道教、佛学思想多重因素的影响。

他的思想对他的绘画创作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顾恺之的老师是卫协,在他本身的天赋和坚持不懈的训练下,很快,顾恺之的绘画作品就小有名气了。

他的绘画类型广泛,包括人物肖像及仙人、佛像、禽兽、山川河流风景等,他的画风不同凡响,有非常显著的个人特征,在当时被世人所追崇。

顾恺之的“以形写神”说对后世影响是十分巨大的,顾恺之把哲学范畴内的形神观和同代画家在绘画实践中积累起来的有意经验结合加起来融合贯通,将“以形写神”上升到理论角度运用在绘画的领域中。

第9课_形神兼备_迁想妙得

第9课_形神兼备_迁想妙得
形神兼备 迁想妙得 形神兼备 迁想妙得
中国古代绘画撷英 中国古代绘画撷英
崇文中学 胡云杰
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源远流 长 ,追溯到原始社会的彩陶时期, 中国画经历了7000年左右的发展 历程,为我们留下了丰富多彩, 辉煌灿烂的绘画艺术。
帛画、壁画、人物画,花鸟画、山水画
中国画的分类
中国画 山水 表现题材 人物 风俗 仕女 写真 人物 花鸟 绘画技法 工笔人物 写意人物 白描人物 泼墨人物
主要宣扬释迦牟尼的生平事迹。 2.本生故事画 是指描绘释迦牟尼生前的各 种善行,宣传“因果报应”“苦修行善”的 生动故事。 3.因缘故事画 这是佛门弟子、善男信女和 释迦牟尼度化众生的故事。 4、佛教史迹故事画 是指根据史籍记载画成 的故事,包括佛教圣迹、感应故事、高僧事 迹、瑞像图、戒律画等。 5、比喻故事画 这是释迦牟尼深入浅出、通 俗易懂地给佛门弟子、善男信女讲解佛教教 义所列举的故事。
一、我国早期的独副绘画作品
帛画
所谓“帛画”,专指古代画在丝织物上的图画, 早在专门的纸、绢尚未发明之前人们往往把字画绘在 木版、石板、器物或丝织物上。帛画可以说是传统卷 轴画这一艺术样式的先声。《龙凤仕女图》1949年2 月在湖南省长沙市陈家大山楚墓出土。全画的主题是 祈求飞腾的龙凤引导墓主人的灵魂早日登天升仙。
中国早期绘画艺术

人面鱼纹彩陶盆 仰韶文化
彩 陶 缸 绘 鹳 鱼 石 斧 纹 仰 韶 文 化
我国较早的成熟的彩陶文化当推分布在今天
陕西、山西、河南的仰韶文化(公元前5000 年—公元前3000年左右)。
马家窑文化是黄河上游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因最早发现 于马家窑遗址而得名,年代约为距今5000年-4000年。马 家窑遗址位于甘肃省临洮县洮河西岸的马家窑村麻峪沟口, 1923年-1924年,瑞典地质学家兼考古学家安特生在甘肃、 青海一带调查,其助手们在1924年发现马家窑遗址并进 行了发掘。

第9课_形神兼备_迁想妙得

第9课_形神兼备_迁想妙得

《龙凤仕女图》
❖ 《龙凤仕女图》这幅古画是 古代葬仪中使用的旌幡,反 映了当时楚国上层社会流行 的死后升天的意识。在画面 中,描绘了龙凤在引导墓主 人的灵魂升天的情景:画面 右下方有一位侧身行进的妇 女,发髻高盘,阔袖长袍, 双手合十,其上方有一龙一 凤,正腾空飞舞,引导仕女 前行。此画以毛笔绘成,画 法为线条勾勒兼平涂着色, 构图主次分明,造型生动。呈T形,长205cm,上宽92cm,下宽 47.7cm,向下四角缀有穗形飘带,顶边裹有竹棍,两端系丝带用于悬挂。 因为它非常像一件长袖欲舞的衣服,所以遣策中记载其名为“非衣”, 以 “似衣而非衣”得名。全画的内容,可分为上、中下、三部分,上部分 为天 界的景象,上方正中的人首蛇身的神,就是传说中的烛龙神,周围有仰 首而鸣的立鹤、俯身飞舞的鸿雁,是属于天上的瑞鸟仙禽。右上方绘有 红色的太阳,太阳中有“金乌”,下面画有8个小太阳,落在扶桑树的枝 干 中,左方绘有月牙,上有蟾蜍和玉兔,月下一女子凌空飞舞,双手攀住 月牙,这应是神话中的“嫦娥奔月”,其下有两个兽面人身骑着异兽奔 驰的 神,分别用绳牵拉同一木铎,使之震响,应是天上的“司铎”或是“凤 伯”, 而两只异兽所骑的就是神马“飞黄”。左边一翼龙腾跃于云气之上,右 边一 龙飞舞于扶桑树之间,应为“应龙”和驾日车的“六龙”。下方绘着双 阙,阙 上两旁各蹲一神豹,阙内有两人拱手相坐,应是把手天门的“司阍”, 意为 迎接升天的灵魂。
形形神神兼兼备备迁迁想想妙妙得得
中中国国古古代代绘绘画画撷撷英英
崇文中学 胡云杰
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源远流 长 ,追溯到原始社会的彩陶时期, 中国画经历了7000年左右的发展 历程,为我们留下了丰富多彩, 辉煌灿烂的绘画艺术。
帛画、壁画、人物画,花鸟画、山水画
中国画的分类

形神兼备_迁想妙得

形神兼备_迁想妙得

梁楷 《李白行吟图》

梁楷,东平(今属山东)人。嘉泰 间画院待诏并赐金带,其不受,世 号“梁疯子”,并嗜酒,善画人物、 山水、道释、鬼神。他突破“院体” 画派严谨的画风,自创“疏体”(即 写意减笔)。其画风革简,笔意生动。 梁楷继承了五代宋初画家石恪的画 法,又自出新意,构图简明有力, 用笔简练粗放。此《李白行吟图》 即体现了梁楷的简笔风格。
六、故事画
• 为了广泛吸引群众,大力宣传佛经佛法, 必须把抽象、深奥的佛教经典史迹用通俗 的简洁的、形象的形式灌输给群众,感召 他们,使之笃信朝拜。于是,在洞窟内绘 制了大量的故事画,让群众在看的过程中, 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故事画内容丰富, 情节动人,生活气息浓郁,具有诱人的魅 力。
七、山水画
李唐《采薇图》
一幅历史题材的绘画作品,是以殷末伯夷、叔齐“不食周粟”的故事为题而画的。
白描法画法
• 白描画法是人类最早,最简洁的绘画表现 形式,我国古代 称为「白画」,也有人称 为「线描」,如战国楚墓出土的两幅 我国 最早的帛画,即以白描画法表现,早期的 白描画,其线描 技法以均匀流畅的线条为 主,到了唐朝吴道子,才能把白描线 条发 展到有粗细轻重的变化,能生动的表现衣 摺的动感与厚度 感。
吴道子
• 吴道子(约680~759年 ) 唐代画家。画史尊 称吴生,又名道玄。阳翟(今河南禹州) 人。是中国唐代第一大画家,被后世尊称 为“画圣”,被民间画工尊为祖师。吴道 子的绘画具有独特风格,所画人物衣褶飘 举,线条遒劲,人称莼菜条描,具有天衣 飞扬、满壁风动的效果,被誉为吴带当风。 他还于焦墨线条中,略施淡彩,世称吴装 。
敦煌莫高窟
• 中国古代绘画的三座高峰:
• 人物画 • 山水画 • 花鸟画
中国画的分类

人美版 第9课 形神兼备 迁想妙得 ——中国古代绘画撷英说课稿

人美版 第9课 形神兼备 迁想妙得 ——中国古代绘画撷英说课稿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好!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人民美术出版社教材第二册中的第2课天人合一情景交融中国山水画之《千里江山图》一课。

下面,我着重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6个方面来谈谈我对本课的陈诉。

1、教材分析根据《美术新课程标准》所确立的阶段目标,第2课天人合一情景交融中国山水画之《千里江山图》一课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即“通过欣赏、鉴别和评述,了解中国传统古画风格特点、及文化内涵、。

”本课教学时数为1课时。

《千里江山图》是一18岁少年所绘制,该画气势恢宏、又如仙境般唯美、、浪漫,奇幻,颜色璀璨夺目,卷幅宏大,具有较强的画面视觉冲击力,在众多山水画中,别具一格,能引起中学生的兴趣。

2、学生状况分析中国古代名画,一直是中学生比较难啃得一块骨头,特别是中国山水画更是不易理解和欣赏,但是加以引导,学生他是可以去感受到美的,我特意选着和高中生年级差不多的作者,与他们走近,的《千里江山图》。

这幅色彩浓烈,装饰性强,学生很容易接受,从而提升同学们对山水画的热爱。

3、教学目标:1、了解《千里江山图》作者生平,作品风格特点及内容,构图、作品的创作目的、及意义、影响。

4、重点:《千里江山图》内容,构图、作品的创作目的,作品艺术成就。

难点:多角度去欣赏《千里江山图》作品魅力之美,艺术创作的价值。

5、教学方法:谈话法、启发法、自主探究法教学工具:高清复制版《千里江山图》、拼图卡片6、教学过程:(一)、组织、导入1、组织教学:课前学生做好准备。

2、导入:播放歌曲《丹青千里》引起学生对山水画的情趣性。

3、引出本课课题——《千里江山图》。

(二)、创设情境、渗透知识1、《千里江山图》简介(学生对千里江山图基本了解)2、《千里江山图》非常优秀,从五个角度去欣赏这幅名作。

(1)《千里江山图》到底画了那些内容呢?(2)王希孟,是如何以咫尺之内,表现万里之遥的大千世界呢?(3).宋徽宗命王希孟画《千里江山图》,究竟是要达到什么目的呢?(4)《千里江山图》怎么创作完成的?(5)宋代画院高手云集,宋徽宗为什么要选一个18岁的少年来完成《千里江山图》呢?通过这5个方面结构清晰的引导并启发式探究,《千里江山图》给我们带来不同的美和内涵。

形神兼备-迁想妙得

形神兼备-迁想妙得

7.判断《升天图》与《龙凤仕女》用毛笔绘成,画法以线 条勾勒,然后平涂而成,属于单色纸本绘画。( )
第九课 形神兼备 迁想妙得

1.通过观看《九色鹿》 给你什么启示?
2.此故事情节是来自 哪个宗教?
3.在中国古代绘画中 哪些作品中描绘了 此情节?
元王蒙《葛稚川移居图》
1.《说文解字•鹿》部,“凡鹿之属皆从鹿。”又释麒: “ ” 2.唐代诗人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诗中写道: “ ” 3.《佛经文学故事选》记载:“ ” 4.《葛稚川移居图》葛洪携子侄,牵坐骑鹿,徙家于罗浮 山炼丹的故事。
马王堆一号墓 帛画《升天图》 1972年出土于 湖南长沙马王 堆一号汉墓, 是西汉长沙相 第一代轪侯利 苍妻之墓,是 我国现存最古 老的帛画画迹。
单线勾勒,赋色
《龙凤仕女图》

《龙凤仕女图》这幅古 画是古代葬仪中使用的 旌幡,反映了当时楚国 上层社会对死后升天的 意识。在画面中,描绘 了龙凤在引导墓主人的 灵魂升天的情景:此画 以毛笔绘成,画法为 兼平涂着色,构 图主次分明,造型生动。
1.填空. 宋代《十三经注疏》载,“象物,有象在天 、 、 、 ,谓之四灵”。《礼记》中也记载了四灵。 2.按照年代由古到今排序是: 。 ①《鹿王本生图》 ②《升天图》 ③《龙凤仕女》 3.敦煌莫高窟的《鹿王本生图》彩塑壁画,属于( )时期 的作品。A.汉代 B.秦代 C.春秋战国 D.北魏 4. 先秦时期绘画的首选载体是( )。 A.纸张 B.丝帛 C.羊皮 D.竹木 5.汉代绘画遗存中最精彩的是( ) A.雕刻 B.壁画 C.漆画 D.帛画
敦煌莫高窟
莫高窟壁画分类
1、佛像画Biblioteka 2、经变画 3、佛传、 4、供养人画像 5、山水画

形神兼备迁想妙得

形神兼备迁想妙得

形神兼备迁想妙得——中国古代绘画撷英】通过幻灯片向学生们展示《鹿王本生图》、《张议潮统军出行图》和《五百强盗成佛图教学目标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对中国古代绘画从原始时期的岩画、陶器绘画到山水、花鸟画、人物画高峰期的代表性作品,延续到清代绘画的艺术风格和特点有所认识,了解中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艺术。

课本选取历代各时期代表性作品进行介绍,力争达到使学生开阔视野,陶冶情操,提高基本的艺术素质和欣赏绘画的能力。

通过对一些有代表性的、优秀的中国古代绘画有比较深入的了解,达到帮助学生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培养健康的审美趣味、提高艺术欣赏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的目的。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的文化传统和绘画艺术作基本的了解和认知。

教学难点:本单元涵盖涉及中国几千年绘画发展历程,须阐述的范围广;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以欣赏不同时期绘画风格和特点;如何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教学思路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的自主参与,实现对中国古代传统绘画的创作理念和审美特征的初步认识。

运用多媒体演示法、教师讲解法、比较法、范例演示法及通过欣赏作品、学生实践、参与评价作品等教学活动,实现本单元的教学任务。

在欣赏与实践中,体会中国传统绘画的笔墨美感,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绘画的兴趣。

从中国文化与中国传统绘画的内在联系入手,认识中国传统艺术,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力争达到民族文化传承之目的。

在讲授过程中,从学生兴趣入手,大胆设疑,不断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

教学过程1、导入中国人物画上可追溯到远古的岩画和陶绘,最早的独幅人物画,是我国战国时期的帛画《龙凤仕女图》,出示此图的幻灯片,讲授其寓意及艺术特色。

此帛画是当时的一种葬具。

从艺术表现手法上,可以看出墨笔线条是我国古代绘画的主要造型手段。

2、讲授新课①我国早期的独幅绘画作品——帛画帛画是指古代画在丝织物上的图画,主要指丧葬出殡时张举的一种在绢帛上绘出图画的旌幡。

浅谈对顾恺之“以形写神”“迁想妙得”的理解

浅谈对顾恺之“以形写神”“迁想妙得”的理解

I Shu Hua Shi J ie.书画视界■■浅谈对顾恺之“以形写神”“迁想妙得”的理解王荣山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摘要: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由于长期的封建割据和连绵不断的战争,这一时期的中国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人们的思想、人格、精神得到了空前解放,人们开始重视个人以及个人的情感思想表达,其中最突出的便是魏晋玄学,而“以形写神”①和“迁想妙得”②正是玄学、佛学思潮在绘画理论中的反映。

“以形写神”是由东晋著名画家和画论家顾恺之提出的,是指画家在反映客观对象时,不仅应追求外在形象的逼真,还应追求客观对象的内在的精神本质。

“迁想妙得”是与“以形写神”相连带而提出的。

写神,就不能拘泥于形,必须从形迁移开去,通过想象,而且是大胆地想象和联想,才能妙得其神。

“神”是依托形而存在,“神”使形具备了神气,“形”和“神”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迁想妙得”:只有在深入地认识感知对象,有了感性的东西后,从而达到巧妙精准的表达。

通过探究自然客观事物的表象从而抽象、沉淀出最本质的“神”。

顾恺之的“以形写神”重视“形”与“神”的对立统一。

对中国画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不仅仅体现在绘画的思想领域,还涵盖了绘画技巧的变化和绘画风格的演变,在绘画技巧和风格上敢于打破传统思想,推动我国传统艺术的发展。

关键词:顾恺之“以形写神”“迁想妙得”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以形写神”“以形写神”就是要通过人的形体写人的精神面貌,写人物形象的特征。

顾恺之认为绘画要想获得“传神”的艺术效果,如果艺术家抛弃所描绘的对象,不去观察研究 所描绘的对象,忽略客观实际存在,则根本无法达到传 “神”。

相反,如《淮南子•说山训》中说:“画西施之面,美而 不可说;规孟贲之目,大而不可畏:君形者亡焉。

”③这里所 说的“君形者”,指的就是“神”,只是一昧地追求形似,对 客观存在的事物也只是照葫芦画瓢,不去深人感受体会 了解描绘的对象,而忽略了事物本身存在的精神本质,那 么画出的作品也只是画出了事物呆板僵硬毫无生气可言 的形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结中国古代绘画
传唐代韩滉作《文苑图》

《文苑图》图中描写四个文人在松下吟咏的情景,一童子俯身在石上磨墨。左方二人, 一人持词章回首和另一文人作研究状态;右边一人抚孤松沉思,一人俯身石上一手托 颔,一手抚卷,作凝神静思琢磨词义的神态,异常入神。
讨论与讨论:
工笔画与写意 画表现方法上有什么不同? 工笔重行,写意重形. 工笔画使用“尽其精微”的手段,通过“取神得形, 以线立形,以形达意”获取神态与形体的完美统一. 唐代周昉的《簪花仕女图》、《挥扇仕女图》,张萱 的《捣练图》、《虢(guó)国夫人游春图》是范例. 写意画主张神似.董其昌有论:“画山水唯写意水 墨最妙.何也?形质毕肖,则无气韵;彩色异具,则无 笔法.”明代徐渭题画诗也谈到:“不求形似求生韵, 根据皆吾五指裁.”代表人物有扬州八怪之一的李鱓 (shàn),吴昌硕、齐白石.


《荷石水禽图》
• 朱耷笔下的线条,如枯藤摇振、刚柔相济。他所用 的章法也非常奇特,善于运用大疏、大密和线条的 穿插,往往在画中留有大片空白供观者发挥想象, 善于将画中物象引向画外,将画外物象引入画中, 使构图表现境界扩大,也充满张力。此外,朱耷还 常在画上题诗寄意。总之,朱耷的作品在立意、造 型、用笔用墨以及诗书画印的结合上,都达到了一 个水墨写意花鸟画前所未所的水平。 在画面的下方,横卧一顽石,在它的上面蹲着两只 水鸭,一前一后,一高一低,一只伸长脖子向上望 着,一只相向而立,静静地站立着。画中的荷叶数 柄,从不同的角度向画面中伸出,有浓有淡,形态 各异,错落有致。一枝含苞待放的花苞从花叶丛中 钻出,显示出盎然的生机。整幅画面的构图互相呼 应,动感十足。 从这幅图中,我们可以充分感受到朱耷的笔墨功力: 看似草草描绘,但却达到了笔简意赅、神气完足的 境界。朱耷曾说:“湖中新莲与西山宅边石松,皆 吾静观而得神者。”其画荷如此,其他物象更是如 此,静观而以意象为之,信手拈来,则妙趣自成。
《张卿子像》
是明代肖像画的 代表作之一,画 面虽没有背景却 形象的描绘出人 物不求名利、和 善坦荡的精神气 质。
四.中国古代山水画
• 《溪山行旅图》是北宋范
宽创作的一幅绢本墨笔画, 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该图主体部分为巍峨高耸的 山体,高山仰止,壮气夺人。 山顶丛林茂盛,山谷深处一 瀑如线,飞流百丈。山峰下 巨岩突兀,林木挺直。画面 前景溪水奔流,山径上一队 运载货物的商旅缘溪行进, 为幽静的山林增添了生气。
《六君子图》元代倪瓒所作
水墨纸本画,现藏于上海博物 馆。 《六君子图》是三段式的构图方法, 远山、湖水、丘石树木。近处 是六棵树木在丘石之间顽强的 生长,中间占据着画面大部分 空间的空白处,似云、似雾、 又似水,体现出深远幽静的气 韵,再加上画面顶端的一抹远 山,更显悠长。僻静的韵律, 整洁的画面,作者的用笔用墨 恰到好处,似乎再多加一笔都 会使画面变脏,使得画面仙气 升腾,好像会有白衣仙人从画 面中做出来一样。
• 中国人物画历史悠久,远古的彩陶上,岩画中都留有以人物活动为
题材的纹样和符号。
• 中国花鸟画具有以写生为基础,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优良传统。
中国花鸟画的“写生”不同于西方的“静物写生”,而是着重于对花 鸟生态特征的表现,表达对自然和生命的体验与感受。
中国古代绘画起源
•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绘画历史同样悠久。 中国绘画的最早时期可追溯到原始社会的 彩陶时期,到如今已经过了7000年左右的 发展历程。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名录
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 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元·黄公望《富春山居图》 明·仇英《汉宫春晓图》 清·郎世宁《百骏图》 唐·阎立本《步辇图》 唐·张萱、周昉《唐宫仕女图》 五代·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 北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 唐·韩滉《五牛图》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
东晋·顾恺之 《洛神赋图》
《人物龙凤图》(即
• 《人物御龙图》与《长沙马王堆西汉墓帛画》
二.敦煌莫高窟壁画
造访“净土世界”—— 敦煌莫高窟壁画(起源介 绍) • 公元前138年,汉武帝 派张骞出使西域,开通 了内地与中西亚之间举 世闻名的“丝绸之路”。 丝路带去了中国的丝绸, 带回了西亚的苜蓿和葡 萄;带去了我们的造纸、 印刷技术,带回了国外 的音乐、舞蹈、饮食。 发源于印度的佛教也随 丝路传入我国。那时的 敦煌,地处丝路南北三 路的分合点,是一座繁 华的都会,贸易兴盛, 寺院遍布,融合了东西 方艺术的佛教石窟也在 敦煌生根、发芽。 •
形神兼备 迁想妙得
——中国古代绘画撷英
优秀的569
了解一些古代绘画知识
• 帛画,中国古代画种。因画在帛上而得名。帛是一种质地为白色的
丝织品,在其上用笔墨和色彩描绘人物、走兽、飞鸟及神灵、异兽等 形象的图画,约兴起于战国时期,至西汉发展到高峰。
• 壁画,墙壁上的艺术,即人们直接画在墙面上的画。作为建筑物的
《鹿王本生图》本生故事画是表现“舍己救人”这一题材的。上边的故
事有着浓厚的宗教色彩,宣传的是善恶报应思想,赞扬了九色鹿王的无私精神。
三.中国古代人物画
• 本篇主要来欣赏人物画像中的人物形态与神态
• 唐代阎立本《步辇图》(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图卷右半是在宫女簇拥下坐在步辇中的唐太宗, 左侧三人前为典礼官,中为禄东赞,后为通译 者。唐太宗的形象是全图焦点。阎立本煞费苦 心地加以生动细致的刻画,画中的唐太宗面目 俊朗, 目光深邃,神情庄重,充分展露出盛唐 一代明君的风范与威仪。阎立本为了更好地突 现出太宗的至尊风度,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进 行衬托表现。一是以宫女们的娇小、稚嫩,以 她们或执扇或抬辇、或侧或正、或趋或行的体 态来映衬唐太宗的壮硕、深沉与凝定,是为反 衬;二是以禄东赞的诚挚谦恭、持重有礼来衬 托唐太宗的端肃平和、蔼然可亲之态,是为正 衬。该图不设背景,结构上自右向左,由紧密 而渐趋疏朗、重点突出,节奏鲜明。
二.敦煌莫高窟壁画 三.中国古代人物画 四.中国古代山水画 五.中国古代花鸟画 六.总结本课
一.我国早期的独幅绘画作品——帛画
《龙凤仕女图》)表现的是 龙凤引导墓主人的灵魂升天 的情景。画中右下方有一位 侧身而立的中年妇女,阔袖 长裙,双手合十像在祈祷。 妇人头顶上有一只腾空飞舞 的风鸟,尾羽向上卷起。左 侧是一条体态扭曲的龙,正 向上升腾。画中所绘的龙的 形象,因初发现时龙的左足 破损,只见右侧足,而一度 被认为是夔,该作品也曾定 名为《夔凤人物图》。该画 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帛画。
附属部分,它的装饰和美化功能使它成为环境艺术的一个重要方面。
• 中国山水画简称“山水画”。以山川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
的中国画。形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但尚未从人物画中完全分离。隋 唐时始独立,五代、北宋时趋于成熟,成为中国画的重要画科。传统 上按画法风格分为青绿山水、金碧山水、水墨山水、浅绛山水、小青 绿山水、没骨山水等。
五.中国古代花鸟画
• 《芙蓉锦鸡图》是北宋时期宋徽宗赵

佶创作的绢本双勾重彩工笔花鸟画,现收 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芙蓉锦鸡图》绘有芙蓉、锦鸡、蝴蝶、 菊花,画中一枝芙蓉从左侧伸出,花枝上 栖一只锦鸡,右上角两只彩蝶追逐嬉戏, 左下角一丛秋菊迎风而舞。整幅画层次分 明,疏密相间,充满秋色中盎然的生机, 表现出平和愉悦的境界。 此画以花蝶、锦鸡构成画面,画中两只芙 蓉花娴静的半开着,一只锦鸡蓦然飞临芙 蓉的枝头,压弯了枝头,打破了宁静,枝 头还在颤动,而锦鸡却浑然不顾,已回首 翘望右上角那对翩翩起舞的彩蝶,跃跃欲 试。 画中赵佶自题:“秋劲拒霜盛,峨冠锦羽 鸡,已知全五德,安逸胜凫鷖”。
元代则强调个人的抒发,和个性风格的体现。讲究笔墨展现的情趣,借助 山水画抒发写意之感.将写实的山水作为人生自然境界的载体,并以此追 求一种诗意的境界。《六君子图》就以简练的笔墨,营造了湖光山色荒寒 的意境。既反映了元代文人的失意落寞心态,又体现了画家崇尚平淡天真 的审美理想.元代很多山水画家都是隐士,他们追求的就是平和、闲散。 因此,在他们的山水画中更多的就是表现一种淡泊、萧疏之感。这也是元 代山水画追求写意的原因。
思考与思考:
经历了1000多年,为什么敦煌壁画的色彩依然光彩如新?
一气候 那常年干燥,少雨,洞窟里壁画的泥层不宜脱落,所以大都被 保存下来。 二 因为莫高窟的洞窟都是封闭的,或是窟口很小,阳光不能直射,颜 色得以很好的保存。 三颜料 当时用的大部分颜料都是矿物制的,还有一部分是从西域运来 的,所以现存的西夏时壁画都特蓝特绿,那都是用蓝绿宝石研制的,经 久不会变颜色,时间越久越鲜艳。 四重修 那里的壁画和造像都是一代一代重修的,壁画损坏在后代都要 重修,现在莫高窟里许多壁画都是明清重彩绘的,不过与其说是重修还 不如说是破坏,把原来的精华都遮盖了。 五 前代的壁画有些还没有损坏时就被下一个朝代的壁画给盖住了,但 时间久了,外面的掉了里面的却还保存的很好。
思考与讨论:
试述宋代和元代山水画风格上的差异。
宋代山水画在中国山水画史上可以说是写实性作品的最佳代表,更注重对 客观景物的描绘。宋代的画家重视生活的感受,山水画作品表达的自然也 就是对大自然的向往和赞美。例如,北宋范宽的《溪山行旅图》以坚韧有 力的笔法和浓墨皴擦,真实地描绘了北方大山大水的雄伟壮观。
五代·顾闳中《韩 熙载夜宴图》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
唐·韩滉《五牛图》
唐·阎本《步辇图》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
北宋·王希孟 《千里江山图》
元·黄公望 《富春山居图》
唐·张萱、周昉《唐宫仕女图》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
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明·仇英《汉宫春晓图》
清·郎世宁 《百骏图》
• 中国古代绘画撷英
一.我国早期的独幅绘画作品——帛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