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天马》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学同步练习随堂测试一课一练电子作业

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学同步练习随堂测试一课一练电子作业

《天马》同步练习一、我想说。

读了课文,我知道中国旅游的图形标记是,我还知道这个图形标记是根据时期的一件青铜雕塑工艺品描绘的。

二、给下面的汉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在正确的读音上打“√”)颇(pí pō) 局(jǘ jú) 镫(dâng dēng)凌(lín líng)三、我爱阅读,还会做后面的练习呢!天马(),(),无论从正面、侧面哪个角度去看,都极为()。

天马(),(),(),(),既使人感受到力量,又激发人们的想象。

1.按原文在上面的括号里填上词语。

2.你能从上面一段话中找出两个关联词吗?3.请用上面两个关联词中的一个造一个句子。

4.你认为上面这段话,主要介绍了什么?四、我爱积累。

课文里的四字词语可真多:五、照样子写含有“马”的词语。

例:喻指粗心大意的人。

马大哈1.喻指不及时的举动。

2.喻指为别人效力的人。

3.喻指难以对付的人。

4.喻指时间持续得很久。

参考答案一、天马东汉二、pō jú dâng líng三、1.体态轻盈神形兼备生动健美昂首扬尾四蹄腾空自由奔放动作协调2.无论……都……既……又……3.略4.天马的整体外形特征。

四、略五、1.马后炮2.马前卒3.马王爷4.马拉松《古诗二首》同步练习本课的两首诗都是写马的。

虽说都是写马,但又各具气象,特色鲜明。

请反复吟诵,再次仔细地品读。

一、读拼音,写词语。

xiāo yǒnɡ hãnɡ xínɡ()()kōng kuî qīng qiū()()二、读一读,比一比,再组成词语写下来。

宛()骁()峻()凌()苑()挠()俊()棱()三、将下列诗句补充完整。

竹批风入有如此万里何当快走四、仔细读《房兵曹胡马》,思考填写下列空白处。

1.这首诗前四句主要写马的,后四句主要写马的。

2.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杜甫对马的情感。

五、围绕《马诗》思考解答。

1.诗人大胆想象,把比作雪,写出了月光下的特点;把月亮比作,写出了月亮的特点。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一、引言本课是五年级上册语文的第14课,主要介绍了《狼牙山五壮士》、《小英雄雨来》、《我的战友邱少云》、《谁是最可爱的人》、《金色的鱼钩》、《天马》、《木笛》等课文。

这些课文描绘了革命先烈、英雄人物和历史文化的生动形象,旨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精神。

二、课文内容1.《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讲述了五位壮士在狼牙山战斗中英勇抗敌的故事。

他们面对强敌,毫不畏惧,用生命捍卫了祖国的尊严。

通过这篇课文,学生可以了解到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培养爱国精神。

2.《小英雄雨来》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抗日小英雄雨来的故事。

雨来在日寇扫荡时机智勇敢地保护了村里的百姓。

他的故事鼓舞着学生要勇敢面对困难,不屈不挠地与敌人斗争。

3.《我的战友邱少云》这篇课文讲述了邱少云在执行任务时,为了不暴露目标,忍受着烈火烧身的痛苦,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他的英勇事迹让学生了解到革命先烈的伟大精神。

4.《谁是最可爱的人》这篇课文讲述了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战士们的英勇事迹。

他们为了保卫祖国,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通过这篇课文,学生可以了解到志愿军战士们的伟大精神,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5.《金色的鱼钩》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老班长在长征途中为了照顾伤员,不惜牺牲自己的故事。

他的精神让学生了解到革命先烈的无私奉献精神。

6.《天马》这篇课文介绍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马文化,让学生了解马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

通过这篇课文,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

7.《木笛》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音乐家在南京大屠杀纪念日上演奏木笛的故事。

他的音乐唤起了人们对那段历史的记忆和反思。

通过这篇课文,学生可以了解到历史的重要性,培养对和平的珍视和对战争的反思。

三、结语本课通过介绍《狼牙山五壮士》、《小英雄雨来》、《我的战友邱少云》、《谁是最可爱的人》、《金色的鱼钩》、《天马》、《木笛》等课文,让学生了解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和历史文化内涵。

希望学生能够通过学习这些课文,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精神,珍惜和平生活,反思历史教训。

(公开课课件)五年级上册语文《天马》(共21张PPT)

(公开课课件)五年级上册语文《天马》(共21张PPT)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 自强不 息。202 1/8/26 2021/8/ 262021 /8/262 021/8/2 6
2021/8/15
谢谢大家
22
18
2021/8/15
4.从主要表达方式来说,文章以 说明为主,同时在说明中运用了描写、 议论、抒情等方式,故给人以淡淡的 散文气息。
5.从语言特点来说,本文语言简 明准确,用词形象生动。
19
2021/8/15
课后作业
选择一件自己喜爱的工艺品,仔 细观察一下,再学习课文的写法,把 观察到的和想到的内容写下来。
20
2021/8/15
再见
21
9、 人的价值,在招收诱惑的一瞬间被决定 。2021/ 8/26202 1/8/26 Thursda y, August 26, 2021
10、低头要有勇气,抬头要有低气。2 021/8/ 262021 /8/2620 21/8/2 68/26/2 021 9:35:46 PM
2021/8/15
学习第六自然段
第六自然段介绍“天马”名称的由来,突 出“天马”艺术造型设计构思的高超奇妙,更 进一步让人领悟到“天马”的艺术价值和蕴涵 的象征意义。
关键词:马踏飞燕、不敢肯定 通过这一自然段,我们知道,天马原来有 个既形象又优雅的名字——“马踏飞燕”,后 来为什么改了?
10
2021/8/15
13
2021/8/15
学习第一自然段
我们回过头来,再来读一读第一自然段。 文章开篇即点明“天马”是我国旅游局1983年 确定的中国旅游的图形标志。
关键词:标志 为什么以天马作为中国旅游的图形标志? 仔细读一读课文,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理解。 可以把自己的想法,跟同学交流一下。

小学五年级语文说课稿范文七篇

小学五年级语文说课稿范文七篇

小学五年级语文说课稿范文七篇小学五年级语文说课稿篇1《天马》是我来学校后第一次说课,第一次总是那么让人难以忘怀,虽然不太规范,但毕竟是自己的处子秀。

我想20年后再回忆那次说课,我会感叹,哦!原来我曾经是那么稚嫩!《天马》是一篇说明文,作者从艺术价值、外形特点、名称由来以及象征意义四个方面介绍了作为中国旅游图形标志的“天马”。

可以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四个部分来说课。

一、说教材《天马》一文生动地描绘了天马的健美、奔放,进一步让人领悟到天马的艺术价值和蕴含的象征意义。

文字简短精炼,表现了设计者的巧妙构思和独具匠心,赞扬了古代劳动人民卓越的创造才能。

本课训练重点确定为:1、读课文,展开想象,从天马的外形特征体会这件艺术品所表现的马的健美、奔放。

(知识目标)2、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解决问题开展阅读进行学习。

(能力目标)3、理解天马的象征意义,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进一步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教学理念: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在读中感悟说明文的特点,说明我们的目标具有可行性,切合学生实际。

学情分析:我们的孩子大多是生活在南方,而马和北方的草原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因此我们见到马的机会很少,孩子们大多只是听过马,但是还没有见过马。

课文的生动描写,会激发孩子们学习的兴趣,同时,孩子们会在学习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重点:体会“马踏飞燕”的奇特的艺术想象力,欣赏这件艺术品所表现的马的健美、奔放。

(小学高段的学生们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学生们心理上需要获得更高的能力,这也是我们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原因)难点:理解天马所显示的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卓越的创造才能,以及作为中国旅游图形标志的象征意义。

(学生们往往会从字面上去理解,很难想到象征意义,我们要培养学生理解__的深层次的意思。

)。

二、说教法一堂好的语文课应充分体现16字:书声琅琅、议论纷纷、____迭起、读读写写。

天马读后感

天马读后感

天马读后感天马读后感(一)学习了《天马》这篇课文,我知道了天马是1969年在甘肃出土的,东汉时期的一件青铜雕塑工艺品,是我国悠久文化历史的代表性杰作,被确定为我国旅游图形的标记,天马体态轻盈,神形兼备,从课文的图片上,我们没有看见天马身上配有辔头、鞍镫、僵绳,却看见了天马头上有一穗璎骆,尾巴末稍还打了个结,这说明天马是一匹自由奔放的马,而且造型很别致、细腻,天马的脚下踏着一只龙雀,说明了天马奔跑时的动作和速度是何等的轻快。

天马之所以为我国旅游图形的标记,正是因为天马象征着我们具有悠久历史,正在飞速前进的祖国。

课文写出了天马所蕴涵的悠久历史文化和科学、艺术价值以及天马的象征意义,使我感受到了天马的独特魅力,我不得佩服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超凡的智慧,同时,我也相信我们的祖国会像天马一样飞速前进!天马真无愧于我国旅游图形的标记,我真想亲眼目睹天马的风采!天马读后感(二)这篇文章给人的感觉是充满着哲理的,就好像其中的一段话:所以童话就只能是童话,它无法变成事实所以现实就只能是现实,它无法变法变成童话也许有些断然,但这才是事实与真理的并存.《说谎的孩子》通过结合童话故事与自己的心理状况,展现出一个在许多人脑海中曾经存在过的疑惑,文章在开头就介绍了皮诺曹--那个一说谎鼻子就会变长的木偶.然后又写了自己在说那句话之后的想法.作者没有确定自己的鼻子有没有变长,也不确定自己的鼻子是不是一开始就很短.就在这时,他开始羡慕皮诺曹了,因为有一个仙女会帮它把鼻子变会原样.就这样,作者在等,到等着仙女的出现,等着自己的鼻子变回去.但是现在他知道了,知道仙女不存在,皮诺曹不存在,因为鼻子没有变长,只是自己心虚了,皮诺曹不知道,所以在最后,作者说了一句话-- 所以童话中皮诺曹永远也不会知道是他救了自己. 就这样,故事又结束在了皮诺曹自己身上也许这一篇文章看起来很像一个数学推导公式,用了四个其实和四个所以结束了整个故事,同时也告诉大家童话不可能是真理,真理也不等于童话.我觉得这篇文章很熟悉,因为我也曾经等那个仙女的出现,恐惧自己的谎言被戳穿,这种恐惧是带着童话色彩的,正如你说了谎之后,脑海里一个声音告诉你,这是不会被发现的,而另一个声音告诉你,纸是包不住火的.不过,绝大部分人在说了谎之后,是不会听后者的,因此,在你说了谎之后,就必须制造另一个谎言去掩饰它.可惜,曾经有一个结论展示了谎言的不可靠性--没有一个人能说出真正完美的谎言,除非他能记住从会说话起到生命最后一秒讲的所有的话.很明显,这一句话可以刺破所有被谎言包装过的心灵,基于它的不可能.但我们能做到不说谎吗?其实,我们只看了事情的结果;其实,谎言都是一样的,真的存在着美丽的谎言吗?是,亦或不是,这只不过取决于每个人内心的想法罢了,因为总有人的答案是相反的是啊! 童话就只能是童话,它无法变成事实现实就只能是现实,它无法变成童话。

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马 天 马》优课教学设计_10

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马  天 马》优课教学设计_10

北师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第 11 册第 1 单元第 1 课1、2课时课题天马课型阅读课设计者所在学校学习目标1.使学生了解马的精神,及其中国特色和风格,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2.学习7个生字、新词,多音字“处”。

正确理解“标志、震惊、造型、悠久、轻盈、神形兼备、健美、昂首、自由奔放、凌空、神奇”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体会课文用词的准确和周密。

3.使学生了解说明文的写作特点及学习记提纲式笔记。

4.选择一件自己喜爱的工艺品,仔细观察一下,再学习课文的写法,把观察到的和想到的内容写下来。

5.尝试快速阅读法。

学习重点1.体会天马所体现的奇特艺术想象力。

2.了解铜奔马在整体上保持平衡所包含的科学原理。

学习难点1.从构思设计上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2.使学生了解说明文的写作特点及学习记提纲式笔记。

学前准备教师制作相关ppt课件和学习题单学生1.读熟课文(先给不认识的字注上拼音,再读2---3遍,思考课文主要内容)2.理清层次(标出自然段,归纳批注自然段大意,尝试写提纲笔记,思考课文写作顺序及结构)3.勾画字词(生字用圆圈,词语用横线,句子用破浪线)4.记住生字(拼读,去拼音读,想办法记住生字的写法,在书上扩词三个)5.学习词语(读词两遍,理解意思,不明白的查阅工具书并摘抄在书上)6*思考课后问题,写出自己不懂的问题或认为有价值的问题。

7*查找与课文有关的资料,或粘贴或做简要摘录。

流程及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修改一、引入(5分钟)1、单元入手走近马同学们,本单元的主题是什么?马,因为它的性格粗犷、坚毅又积极进取,所以一直得到人们的颂扬和赞美。

出示多幅“骏马图”,鼓励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

2.图文结合解课题读课题,看课文插图“天马”,用一句话说说你见到的这匹“天马”是什么样的?板书:天马(齐读课题)3.激起兴趣乐分享在预习时,你对天马有了哪些了解?(指名分享)想不想了解作者陈树青怎样描写“天马”的?让我们一起走进本学期第一篇课文。

2016-2017学年最新北师大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天马》习题2(精品)

2016-2017学年最新北师大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天马》习题2(精品)

《天马》习题一、基础过关⒈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时局.()记载.()雕.()塑.()神形兼.()备龙雀.()瞬间..()()⒉辨字组词活()伦()型()东()怡()论()形()炼()二、综合训练⒈我会给下列词语填空:体态()神形()昂首()自由()动作()中外()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天马(),(),无化从正面、侧面哪个角度去看,都极为()。

天马(),(),(),(),既使人感受到(),又激发人们的()。

三、拓展应用⒈照样子写含有“马”的词语。

例:喻指粗心大意的人。

马大哈①喻指不及时的举动。

()②喻指为别人效力的人。

()③喻指难以对付的人。

()④喻指时间持续得很久。

( )⒉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用脑想,用心记宋代有个读书人叫陈正元,他看书看得特别快,一目十行,囫囵吞枣。

他读过的书一本又一本,花费了许多时间和精力,可是没有留下什么印象。

这使他十分苦恼,怀疑自己是不是记忆力不好。

有一次,他向著名学者朱熹请教。

朱熹询问了他读书的过程,给了他一番忠告:“以后读书不要只图快,哪怕一句话,也要重复读上多遍,总比一味往前赶效果好。

读书一定要用脑想,用心记。

”听了朱熹的忠告,陈正元这才明白,他读过的书之所以记不住,不是因为记性不好,而是读书的目的不明确,方法不对头。

他把读书多当成了目的,忽视了书籍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这样匆忙草率地读书,既不能消化书的内容,又不能对重点进行记忆,读书的效果很差。

陈正元接受了朱熹的忠告,他每读完一段书,就想想这段书写了些什么,有几个重点,而且留心把重点的内容记住。

经过日积月累,他终于成了一个有学识的人。

1、根据句子的意思,从文中选出成语填在括号里。

(1)形容阅读的速度很快。

()(2)一天一天地积累。

()(3)把枣整个吞下去,没细辨是什么味儿。

比喻不加分析、思考就接受。

()2、把文中能解释题目的句子用“_____”画出来。

3、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收获?参考答案一、基础过关⒈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时局.(jú)记载.(zǎi)雕.(diāo)塑.(sù)神形兼.(jiān)备龙雀.(qùe)瞬间..(shùn)(jiān)⒉辨字组词活(活动)伦(伦理)型(造型)东(东西)怡(怡人)论(论文)形(形状)炼(冶炼)二、综合训练⒈我会给下列词语填空:体态(轻盈)神形(兼备)昂首(挺胸)自由(自在)动作(敏捷)中外(驰名)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天马(体态轻盈),(神形兼备),无化从正面、侧面哪个角度去看,都极为(生动健美)。

北师版《天马》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及教案

北师版《天马》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及教案

北师版《天马》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及教案所谓教案,简单地说,就是老师为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进行的系统规划、安排与决策。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五年级上册语文《天马》课文及教案,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天马》课文1983年,我国旅游局确定以“天马”作为中国旅游的图形标志。

这个标志的形象是根据东汉(25—220)时期的一件青铜雕塑工艺品描绘的。

1969年,这件文物珍品在甘肃武威出土,立刻震惊全国,轰动世界。

它是我国古代造型艺术和冶炼、铸造技术的结晶,是我国悠久文化历史的代表性杰作。

天马体态轻盈,神形兼备,无化从正面、侧面哪个角度去看,都极为生动健美。

天马昂首扬尾,四蹄腾空,自由奔放,动作协调,既使人感受到力量,又激发人们的想象。

最令人惊叹的是,马的一只后足,正踏在一只龙雀的背上。

龙雀是整个艺术品的一部分,又是马的底座,从而使凌空的天马能巧妙地保持平衡,解决了主体形象的支撑问题。

这个飞行时的瞬间形象无比神奇,其高超的设计构思,就是在两千年后的今天,也令人叹服叫绝。

马身上没有辔头、鞍镫、缰绳,头上却有一穗迎风飘动的璎珞,尾巴末梢还打了一个结。

这种细微的艺术处理,具有浓厚的中国特色和风格。

开始人们称这件古代艺术品为“青铜奔马”,也有叫“马踏飞燕”的。

“马踏飞燕”的称呼既形象又优雅,曾被普遍采用。

后来研究发现,马足踏的不是燕子,而是龙雀。

龙雀是传说中的神鸟,也叫飞廉。

古书上有“明帝至长安,迎取飞廉并铜马”的记载。

我们不敢肯定汉明帝迎取的就是这件工艺品,但至少可以说,这种题材的工艺品在当时就是非常珍贵的。

龙雀是风神,飞行急速,马却踏着它,赛过它,这真是匹天马了。

用这个中外驰名的古代艺术品作为中国旅游的图形标志是颇有象征意义的: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国——中国,正在腾空飞速前进。

《天马》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新学到的词语,联系上下文说说"卓越;"构思奇妙""匠心独运"等词语的意思。

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天马》PPT课件(3篇)

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天马》PPT课件(3篇)

“凌”读líng
冶(冶金) 治(治理)
“冶”读做yě “镫”读dèng 读一读
凌(凌空) 陵(山陵) 棱(棱角)
多音字
载 zǎi——三年五载 zài——载重
踏 tā——踏实 tà——踏步
理解词语
辔头:驾驭牲口用的嚼子和缰绳。 鞍镫:鞍,鞍子。放在牲口背上驮运东 西或供人骑坐的器具,多用皮革或木头 加棉垫制成。镫,马镫。挂在鞍子两旁 供脚登的东西,多用铁制成。 璎珞:古代用珠玉穿成的戴在颈项上的 装饰品。
北师大版 五年级 语文 上册 第一单元
PPT模板下载:/moban/ 节日PPT模板:/jieri/ PPT背景图片:/beijing/ 优秀PPT下载:/xiazai/ Word教程: /word/ 资料下载:/ziliao/ 范文下载:/fanwen/ 教案下载:/jiaoan/
行业PPT模板:/hangye/ T素材下载:/sucai/ PPT图表下载:/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Excel教程:/excel/ PPT课件下载:/kejian/ 试卷下载:/shiti/
• 第六自然段:介绍了“天马”名称的由来。突出“天马”构思之 巧妙,设计之奇特。以“龙雀”为底座,让人不仅感叹这件艺术 品设计的精妙绝伦,也让人惊叹于东汉时期劳动人民卓越的创造 才能。
• 第七自然段: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说明“天马”作为中国旅游 的图形标志的意义。
思考
为什么以“天马”作 为中国旅游的图形标志?
作者在这里是非常谨慎的说法, 不是十分肯定。这并不是因为作者 说话模棱两可,而是因为作者也无 从考察史实是不是这样,所以表达 上非常严谨、准确,这体现了作者 细致负责的写作态度。
天马
PPT模板下载:/moban/ 节日PPT模板:/jieri/ PPT背景图片:/beijing/ 优秀PPT下载:/xiazai/ Word教程: /word/ 资料下载:/ziliao/ 范文下载:/fanwen/ 教案下载:/jiaoan/

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核心考点

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核心考点

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核心考点一、生字新词这是语文学习的基础,需要掌握课本中出现的生字新词,包括它们的读音、写法、意义及用法。

例如,“冶炼”“凌空”“鞍镫”“嘶鸣”“发愣”“发痴”“罕见”等词汇都是该册书中的重点生字新词。

二、课文理解《天马》:需要了解““天马”是中国旅游局1983年确定的中国旅游图形标志,以及它的象征意义。

同时,要掌握描述这件工艺品神态的词,如“体态轻盈、神形兼备”等。

古诗二首:包括《房兵曹胡马》和《马诗》。

需要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和表达的情感,以及诗歌中运用的修辞手法。

例如,《房兵曹胡马》描述了一匹雄健的战马的品格,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期望和积极进取、建功立业的理想。

《雅鲁藏布大峡谷》:需要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地理位置、特点以及它作为“地球最后一块秘境”的意义。

《白鹭》:这是一篇寓情于物的散文,描写了白鹭的颜色配合、身段大小以及觅食、栖息、飞行时的美,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落花生》:是一篇叙事散文,记叙了作者小时候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情况,通过谈论花生的好处,揭示学习花生品格的主旨,告诉我们“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桂花雨》:回忆了作者童年时在家乡“摇花乐”和“桂花雨”的情景,借桂花抒发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以及对童年生活的怀念。

《珍珠鸟》:描述了珍珠鸟在作者细心照料、呵护下由怕人到信赖人的过程,表现了人与动物之间的情意。

《搭石》:通过对家乡环境的介绍,反映出搭石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赞美了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美好品质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精神。

《将相和》:根据司马迁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改写,记叙了““完璧归赵”“渑池会面”“负荆请罪”三个故事,写出了将相由不和到和的过程。

《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是一篇介绍事物运动速度的说明文,写了几种比猎豹更快的事物,如游隼、喷气式飞机、声音、火箭、流星体、光等。

三、成语及分类成语积累:需要掌握课本中出现的成语,如“淋漓尽致”“神形兼备”“体态轻盈”等。

小学五年级语文课件:《天马》

小学五年级语文课件:《天马》

小学五年级语文课件:《天马》教材分析本文是一篇说明文,作者从“天马”的艺术价值、外形特点、名称由来及象征意义等四个方面介绍了“天马”这个艺术珍品,赞扬了西汉时期人民卓越的创造水平及“天马”震撼人心的艺术价值。

课文共7个自然段,按照说明的顺序可分为五部分。

第一自然段,介绍了“天马”被我国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的图形标记。

本段言简意赅,点明主题。

第二自然段,主要介绍了“天马”是1969年出土的东汉时期的艺术珍品。

第三、四、五自然段,主要介绍了“天马”的外形特点。

这部分是按照从整体到部分的说明顺序来写的,细腻入微、栩栩如生的描写了“天马”奔放自如的艺术造型。

第六自然段,介绍了“天马”名称的由来。

突出“天马”构思之巧妙,设计之奇特。

以“龙雀”为底座,让人不但感叹这件艺术品设计的精妙绝伦,也让人惊叹于东汉时期劳动人民卓越的创造才能。

第七自然段,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说明“天马”作为中国旅游的图形标志的意义。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我校一贯倡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这对积淀学生的文化底蕴及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都有很大协助。

但鉴于我校属“私立”性质的学校,学生的来源不固定,入学时间不统一,学生的知识水平及文化基础参差不齐。

部分学生博览群书,涉猎各种不同的信息和知识,而也有一部分学生,除了现用的教科书及老师提供的必读书籍和必背古诗之外,几乎没有水平和时间再去读其他的书籍,这也就造成课外知识越来越出现两极分化的情况。

课外知识是课内知识的铺垫和拓展,如果不注意积累课外知识,对理解课本的知识就会感觉困难。

针对这些现状我校推出“预习导学”,来协助学生搜集、整理相关信息,有目的、有计划的预习课文。

教学目标1.朗读,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体会天马作文中国旅游的图形标记的象征意义。

2.积累文中的优美词汇和语句,反复诵读。

3.体会作者严谨、生动的表达方法,学习作者此语表达的准确性、严谨性、负责性。

教具准备:课件、电脑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同学们,本单元的主题是“马”。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天马》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天马》教案、教学设计
2.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五)课堂小结
1.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分享自己的收获。
2.教师点评学生的表现,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课后作业
1.抄写本课生字词,加深记忆。
2.根据课文内容,绘制一幅天马行空的图画。
3.撰写一篇关于天马的作文,发挥想象力,表达自己的看法。
三、教学反思
6.创新实践,拓展思维: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进行创新实践,如绘制天马图画、撰写作文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以下方面:
1.注重分层教学,关注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获得成就感。
2.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实物展示等,丰富课堂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强化课堂反馈,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2.态度目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努力学习、积极进取的重要性,培养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3.价值观目标:通过课文学习,使学生理解到天马行空的寓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引导学生追求卓越,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通过出示一幅天马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谈论对天马的印象。
3.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激发学习兴趣。
(二)讲授新知
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天马有哪些特点?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3.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详细讲解,引导学生把握以下要点:
a.天马的形象特点;
b.天马在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地位;
c.天马寓意着什么?
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表现,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神光闪耀——小学五年级语文《天马》综合教案完整分析

神光闪耀——小学五年级语文《天马》综合教案完整分析

《天马》是小学五年级语文课程中一篇比较典型的课文,它讲述了一个离奇的故事,主人公通过勇气和智慧战胜了魔鬼,成功拯救了天马。

本篇文章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四个方面对《天马》进行综合分析。

一、教材分析《天马》是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篇章,它是由曹文轩所编写的。

该篇章主要是讲述了主人公阿豆子与天马之间的故事。

文章结构清晰,情节跌宕起伏,层层推进。

同时,作者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插入感人至深的细节,对人物形象进行了深刻描写,使人物形象具有鲜明的特点和本质。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篇文章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达到以下三个目标:(1)熟练掌握文章中生词和固定词组。

(2)掌握故事情节,理解作者的意图和用意。

(3)培养学生阅读技能和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理解文章中意思深刻的诗句。

2.学生能够理解作者的表达方式和情感倾向。

3.学生能够抓住故事的主题,并从中体会到人性中的善良和勇气。

(2)教学难点1.如何让学生通过阅读理解文章中较为深刻的内涵和意义。

2.如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体会故事中表达的情感。

四、教学方法(1)情景再现法通过情境再现法,教师可以让学生认真思考和分析故事情节,从而深入理解故事内涵。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情境,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故事中的场景和情节。

(2)讨论法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讨论法,激发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展开思考,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探讨。

(3)读书笔记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读书笔记法,让学生对所学习到的内容进行记录和总结。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故事内涵和情感的理解,提高学习效果。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材中的《天马》是一篇非常优秀的文章,它以生动的笔触、细致的描写和深入的思考,让学生获得了很多的启示和感悟。

通过认真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同时结合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好的帮助。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课文中心思想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课文中心思想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的概述或中心思想第一单元-----马《天马》课文是一篇说明文,首先介绍了“天马”是我国旅游局确定的图形标志,接着介绍了这个图形标志是根据东汉时期的一件青铜雕塑描绘的然后详细介绍了“天马”的外形特征及其“天马”这个名称的由来,最后作者在介绍“天马”的基础上,自然而然地点明了把“天马”作为旅游局图形标志的意义所在,表达了作者对古代劳动人民伟大智慧的赞美之情。

《房兵曹胡马》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全诗分为前后两部分:前四句正面写马的外形动态,是实写;后四句转写马的品格由咏物转入抒情,是虚写。

其中“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两句借胡马的品格,表达了对朋友的深切期望,更表达了诗人积极进取,建功立业的抱负。

《马诗》是唐代诗人李贺的作品,诗中通过马表现贤才的雄心壮志及其怀才不遇的愤慨。

其中“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两句表达了诗人想要实现理想的迫切心情。

《巩乃斯的马》是一篇托物言志的优秀散文,课文通过对马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人类美好精神的赞美,揭示了马作为人类朋友的特殊品格:奔放雄健而不凶暴,优美柔顺而不懦弱,它是进取精神和崇高感情的象征,是力与美的美妙结合。

第二单元-----奇观《雅鲁藏布大峡谷》课文通过描绘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景观,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的方法说明了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这一无可争辩的事实,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浙江之潮》课文首先总写了钱塘江的海潮是天下最雄伟的景象。

接着写了海潮最盛的时间是每年农历的八月十六到八月十八,然后作者传神地从形、色、声、势四个方面,由远及近地写出海潮的特点。

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观潮》课文先总写,然后从“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三个方面具体刻画了钱塘潮的雄伟壮观,有声有色。

既有写景的正面描写,也有观潮人的侧面烘托,是一篇十分优美的写景散文。

《红树林》课文首先写了由于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海上森林-----红树林,接着作者从四个方面介绍了红树林,远看红树林时绿浪滚滚;近看红树林,盘根错节;以及红树林“胎生”的特点,赞美了红树林的奉献精神,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山海经》马成山.天马拼音课文

《山海经》马成山.天马拼音课文

《山海经》马成山.天马拼音课文《山海经》是中国古代一部传说中的地理经典,其中有关马成山的部分约有以下内容:
马成山,天马所居。

马成山,山名。

其上有没药,草木皆养。

其下有龙虎,鳞甲在其间。

用拼音表示为:
Mǎ chéng shān, tiān mǎ suǒ jū. Mǎ chéng shān, shān míng. Qí shàng yǒu méi yào, cǎo mù jiē yǎng. Qí xià yǒu lóng hǔ, lín jiǎ zài qí jiān.
其中“马成山“的拼音为“Mǎ chéng shān“,“天马“的拼音
是“tiān mǎ“。

在《山海经》中,马成山被描述为天马的居所,并有着神奇的植物和动物生长。

它的上方有着没药这种神奇的植物,而下方则有着龙虎这种传说中的动物。

在这段课文中,“马成山“的拼音是“Mǎ chéng
shān“,“天马“的拼音是“tiān mǎ“。

《天马》第3、4、5段

《天马》第3、4、5段

《天马》第3、4、5自然段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天马的艺术价值及象征意义。

2、理解关键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在品读词语中,了解天马的艺术价值及象征意义。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通过课文前部分的学习,我们知道,天马是我国古代造型艺术和冶炼、铸造技术的结晶,是我国悠久文化历史的代表性杰作。

2、可是,我国旅游局为什么要以“天马”作为中国旅游的图形标志呢?这节课,我们共同来学习课文的3、4、5自然段,从中去探索原因。

二、学习新知(一)提要求: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3、4、5自然段,边读边想,为什么要以“天马”作为中国旅游的图形标志呢?用“——”画出关键的词句,也可以在句子边进行批注。

(二)生反馈(三)师相机引导1、学习第3段①预设1:因为天马“神形兼备”,所以被选为中国旅游的图形标志。

②“神形兼备”是指既有神态外形之美,又有表现精神之魅力。

再读读第3段,你从哪些句子感受到天马的神形兼备?③“无论……都……”把天马的生动健美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一关联词用得好,段中还有一个关联词,你们注意到了吗?“既……又……”这样的天马,可真是“神形兼备”,也难怪被选为中国旅游的图形标志。

2、学习第4段①预设1:生读最后一句“这个飞行时的瞬间形象……也令人叹服叫绝”。

②为什么说“这个飞行的瞬间”是神奇的?③欣赏图片,感受其“神奇”。

④指导朗读:多么神奇的瞬间,多么巧妙的设计,让我们也叹服叫绝地读一读这一段。

3、学习第5段①天马“神形兼备”“设计巧妙”,还有什么原因让它被选为中国旅游的图形标志。

②预设1:生读整段③这么一整段中,你认为最关键的词是什么?(生:艺术处理)艺术处理要体现的是什么?(中国特色)是的,所以最关键的词是——(中国特色和风格)。

这是一匹中国的马,代表的是中国的悠久历史文化,具有鲜明的中国味道。

4、这三段,都是从什么方面来介绍天马的?预设:外形特点师:是的,从外形特点表现出来的艺术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月23日打《天马》
天马
陈树青1983年,我国旅游局确定以“天马”作为中国旅游的图形标志。

这个标志的形象是根据东汉(25-220)时期的一件青铜雕塑工艺品描绘的。

1969年,这件文物珍品在甘肃武威出土,立刻震惊全国,轰动世界。

它是我国古代造型艺术和冶炼、铸造技术的结晶,是我国悠久文化历史的代表性杰作。

天马体态轻盈,神形兼备,无论从正面、侧面哪个角度去看,都极为生动健美。

天马昂首扬尾,四蹄腾空,自由奔放,动作协调,既使人感受到力量,又激发人们的想象。

最令人惊叹的是,马的一只后足,从而使腾空的天马能巧妙地保持平衡,解决了主体形象的支撑问题。

这个飞行时的瞬间无比神奇,其高超的设计构思,就是在两千年后的今天,也令人叹服叫绝。

马身上没有辔头、鞍镫、缰绳,头上却有一穗迎风飘动的璎珞,尾巴末梢还打了一个结。

这种细微的艺术处理,具有浓厚的中国特色和风格。

开始人们称这件古代艺术品位“青铜奔马”,也有叫“马踏飞燕”的。

“马踏飞燕”的称呼既形象又优雅,曾被普遍采用。

后来研究发现,马足踏的不是燕子,而是龙雀。

龙雀是传说中的神鸟,也叫飞廉。

古书上有“明帝至长安,迎取飞廉并铜马”的记载。

我们不敢肯定汉明帝迎取的就是这件工艺品,但至少可以说,这种题材的工艺品在当时就是非常珍贵的。

龙雀是风神,飞行急速,马却踏着它,
赛过它,这真是一匹天马了。

用这个中外驰名的古代艺术品作为中国旅游的图形标志是颇有象征意义的: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国——中国,正在腾空飞速前进。

用时:21分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