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香菱学诗》教学设计1-精选word文档 (5页)
九年级下册语文《香菱学诗》教案、教学设计
4.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高对美好事物的感知能力。
5.引导学生从香菱学诗的过程中,体会成长的过程,学会面对困难和挑战。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语文素养,掌握了基本的阅读、写作、口语表达能力。在此基础上,针对本节课《香菱学诗》的学情分析如下:
1.教学开始前,播放电视剧《红楼梦》中香菱学诗的经典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香菱学诗的氛围,引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红楼梦》中的人物及故事情节,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提问:“同学们,你们还记得《红楼梦》中的哪些人物?他们对香菱学诗有什么看法?”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名著,讲述了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人的爱情悲剧。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故事是香菱学诗,它展现了香菱执着追求、勤奋好学的精神。
5.家长参与作业:与家长共同阅读《红楼梦》中的香菱学诗部分,讨论香菱的品质和家庭教育的关系。家长可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给予孩子一定的启示和教育建议。
作业要求:
1.学生要认真完成作业,按时提交,以保证学习效果。
2.家长要关注孩子的作业完成情况,给予适当的指导和鼓励。
3.教师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认真批改,及时反馈,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讲授新知
1.诵读课文,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理解生字、词组。
2.对课文进行详细讲解,分析香菱学诗的过程、诗歌意境及表现手法。
-香菱学诗的过程:香菱请教黛玉、宝钗,勤奋练习,最终学会了作诗。
-诗歌意境:通过分析诗句,让学生体会诗中的美好意境。
-表现手法:讲解课文中的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2.精讲课文,突破难点
《香菱学诗》教案
《香菱学诗》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香菱学诗》。
(2)理解《香菱学诗》的内容,体会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3)分析香菱学诗的过程,掌握诗歌创作的方法和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香菱学诗》。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表达能力,尝试自己创作诗歌。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词的魅力,培养对古典文化的热爱。
(2)学会欣赏他人的优点,尊重他人的努力和成果。
(3)树立自信,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
二、教学重点1. 熟读并背诵《香菱学诗》。
2. 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3. 分析香菱学诗的过程,掌握诗歌创作的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难点1. 诗歌的意境和情感的理解。
2. 香菱学诗的过程的分析。
3. 诗歌创作的方法和技巧的掌握。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香菱学诗》的课件和教学素材。
2. 学生准备:预习《香菱学诗》,了解诗歌的基本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激发学生对诗词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堂。
(2)介绍《香菱学诗》的作者和背景。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香菱学诗》,理解诗歌内容。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香菱学诗的过程,分析诗歌创作的方法和技巧。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交流和分享。
4. 诗歌欣赏:(1)引导学生欣赏《香菱学诗》的意境和情感。
(2)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诗句和原因。
5. 创新实践:(1)鼓励学生尝试自己创作诗歌。
(2)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进行评价和交流。
(2)强调诗词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继续学习和欣赏诗词。
7. 作业布置:(1)熟读并背诵《香菱学诗》。
(2)根据自己的感悟,写一篇关于《香菱学诗》的作文。
(3)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图片、音乐、表演等多种方式,为学生营造一个富有诗意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香菱学诗》教学设计(精选9篇)
《香菱学诗》教学设计《香菱学诗》教学设计(精选9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香菱学诗》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香菱学诗》教学设计篇1【设计理念】九年级学生已学过不少小说,对小说知识有一定的理解,能够自主阅读感悟小说。
本课重在引导学生梳理小说结构,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人物命运,学会感悟交流、合作探究,提高品读小说的能力,学习香菱专注勤勉的学习精神。
【教材分析】《香菱学诗》节选自《红楼梦》,本文作者写香菱学诗的主旨是讴歌被侮辱被欺压的女性形象,香菱和大观园里其他下层人物一样,不甘心自己的坎坷命运,不甘心泯灭自己的聪明才智。
她不怕困难、不怕失败的学诗过程是对社会的不屈抗争,同时也揭露了封建社会对优秀人才的无情扼杀。
香菱学诗,大致可分为三个步骤:首先是拜黛玉为师,并在黛玉指导下细细品味王维的诗;其次是一边读杜甫的诗,一边尝试作诗;其三是经历了两次失败后,终于成功。
香菱作的第一首诗比较幼稚,用语直露,把前人咏月用的词藻堆砌起来,凑合成篇。
没有表达真情实感,了无新意;她的第二首诗就有所进步了,能用情景烘托,渐渐地放开了手脚;第三首诗终于成功了,流露了真情实感。
【学习目标】1、知识和能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语感,整体把握内容,了解作者曹雪芹及其《红楼梦》的文学常识。
梳理结构,揣摩思路,感知主旨,了解本文语言、细节描写,及通过描写塑造人物性格的写作手法。
2、过程和方法:熟读课文,疏通文意,品味欣赏精彩语段,把握香菱苦志学诗的性格特征。
合作探究难点语句,理解主旨。
3、情感态度价值观:读古典名著,借鉴优秀文化传统,培养热爱祖国语言的高尚情操。
学习香菱专注勤勉的学习精神。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跳读、品味、探究课文,梳理结构,把握人物性格特征,理解掌握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香菱学诗公开课教案
香菱学诗公开课教案第一章:引言1.1 课程背景《香菱学诗》是一篇以诗歌创作为主题的课文,通过讲述香菱学习诗歌的过程,展示了诗歌的魅力和创作的美好。
本课将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味,激发学生对诗歌创作的兴趣。
1.2 教学目标1.2.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香菱学习诗歌的过程。
学生能够欣赏诗歌的韵律美,体会诗歌的意境。
1.2.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阅读、讨论、创作等方式,提高对诗歌的理解和创作能力。
1.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感受诗歌的魅力,培养对诗歌的热爱。
1.3 教学重点1.3.1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诗歌的魅力。
1.3.2 学会欣赏诗歌的韵律美,体会诗歌的意境。
1.3.3 激发学生对诗歌创作的兴趣。
1.4 教学难点1.4.1 如何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魅力。
1.4.2 如何指导学生欣赏诗歌的韵律美,体会诗歌的意境。
1.4.3 如何激发学生对诗歌创作的兴趣。
第二章:香菱学诗的过程2.1 香菱的学习动机通过阅读课文,了解香菱学习诗歌的动机,引导学生理解香菱对诗歌的热爱。
2.2 香菱的学习方法分析香菱学习诗歌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香菱的努力和毅力。
2.3 香菱的学习成果通过阅读香菱创作的诗歌,让学生感受香菱的学习成果,体会诗歌的魅力。
第三章:欣赏诗歌的韵律美3.1 诗歌的韵律美引导学生了解诗歌的韵律美,让学生通过阅读、朗诵等方式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3.2 诗歌的节奏和韵脚分析诗歌的节奏和韵脚,让学生理解诗歌的韵律美是如何形成的。
3.3 诗歌的韵律美在表达上的作用通过分析诗歌的表达,让学生理解诗歌的韵律美在表达上的作用。
第四章:体会诗歌的意境4.1 诗歌的意境引导学生了解诗歌的意境,让学生通过阅读、讨论等方式感受诗歌的意境。
4.2 诗歌的意象和意境分析诗歌的意象和意境,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是如何形成的。
4.3 诗歌的意境在表达上的作用通过分析诗歌的表达,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在表达上的作用。
第五章:诗歌创作实践5.1 诗歌创作的准备引导学生进行诗歌创作的准备,让学生理解诗歌创作的基本要素。
《香菱学诗》教案设计(优秀6篇)
《香菱学诗》教案设计(优秀6篇)香菱学诗教案篇一教学目的:1、了解香菱的性格。
2、香菱学诗给学生的启示。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分析香菱学诗的过程,从香菱身上找到学习语文的启示。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
《红楼梦》第五回中,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翻看副册时,只见画着一株桂花,下面有一池沼,其中水涸泥干,莲枯藕败,后面书云: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
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大家知道这首判词说的是谁吗?二、简介香菱身世。
小说中出场最早的薄命女,自幼被拐,十几岁时被呆霸王薛蟠强买为妾;后来正妻金桂一来,她的命运就更为不堪,很快就被折磨致死了。
三、分析香菱学诗的情节。
1、概括香菱学诗的过程。
香菱学诗可分三个步骤:先是拜黛玉为师,并在黛玉的指导下细细品味王维诗;其次是一边读杜甫诗,一边尝试作诗;其三是经历了两次失败,终于成功。
2、让学生找出文中表现香菱专心学诗的语句。
如“香菱拿了诗,回至蘅芜苑中,诸事不顾,只向灯下一首一首的读起来。
宝钗连催她数次睡觉,她也不睡。
”“如此茶饭无心,坐卧不定。
”“只在池边树下,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蹲在地下抠土,来往的人都诧异。
”“至三更以后上床卧,两眼鳏鳏,直到五更方才朦胧睡去了。
”3、分析香菱学诗的过程表现了一种什么精神。
提示:专心致志,废寝忘食。
4、比较分析香菱写的三首诗。
第三首是: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
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
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
博得嫦娥应借问,缘何不使永团圆。
简析:她仿佛对月低吟,顾影自怜,把自己沉痛的遭遇融入寒月之中,结句的感喟本是自己的心声,却推给处境同样寂寞的嫦娥,曲折含蓄。
如果说离愁,思绪这种深沉的感情,在第一首是肤泛的,在第二首是游离的,到第三首就变成实在的,意趣真切,余韵悠长。
四、香菱学诗对我们学习语文,特别是写作上的启示。
做有心人,提高兴趣。
转益多师,不耻下问。
勤于实践,不怕失败。
五、总结。
九年级上册课文《香菱学诗》教案设计
九年级上册课文《香菱学诗》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课文《香菱学诗》。
(2)掌握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运用。
(3)了解课文中所涉及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知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内容,理解香菱学诗的过程和意义。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2)培养学生勤奋学习、勇于探索的精神风貌。
(3)培养学生热爱文学、喜欢阅读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香菱学诗》的朗读与理解。
(2)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运用。
(3)分析香菱学诗的过程和意义。
2. 教学难点:(1)古代诗词的韵律和节奏。
(2)理解香菱在学诗过程中的心理变化。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香菱学诗》的背景和作者。
(2)引发学生对诗词学习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学生结合课文注释,理解课文内容。
3. 合作探讨:(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析香菱学诗的过程和意义。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
4.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运用。
(2)教师分析课文中的诗词韵律和节奏。
5. 情感教育:(1)教师引导学生关注香菱在学诗过程中的心理变化。
(2)学生分享自己的情感体验,培养对文学的热爱。
四、作业布置:1. 抄写课文《香菱学诗》中的优美句子。
2.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关于学习诗词的感悟。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进步和情感发展,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教师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为学生营造一个有利于学习诗词的氛围。
2. 引导发现: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课文中诗词的韵律美、意境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九年级上册语文《香菱学诗》教案(优秀6篇)-最新
九年级上册语文《香菱学诗》教案(优秀6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下面为您精心整理了6篇《九年级上册语文《香菱学诗》教案》,希望能够给您提供一些帮助。
九年级上册语文《香菱学诗》教案篇一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六重对话的阅读方法。
2.理解人物形象的创作意义。
教学重点:多角度理解人物行为的意义。
教学难点:作者创作人物形象的目的。
主要方法:对话分析法。
教学步骤: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间播放《红楼梦》主题曲《枉凝眉》,并配上红楼女子图片)。
师:听着这曲《枉凝眉》,让我们走进文学巨著《红楼梦》!《红楼梦》是曹雪芹“批阅十载,增删五次”铸就的一部“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文学巨著。
有人说;“平生不读《红楼梦》,满腹诗书亦枉然。
”可见《红楼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之高。
为什么这部书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呢?我们且以其中的一个片断来品析其中的韵味,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香菱学诗》。
【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1.学习观照的阅读方法。
2.理解人物形象的创作意义。
】二、速读课文,整体感知标题是个主谓短语,假如在标题中添进一个字,来形容香菱学诗的状态,你觉得应填什么字?香菱学诗(苦、乐、善、喜、痴…..)作者曹雪芹是怎样评价香菱学诗的?[从文章第八自然段找出八个字---苦志学诗、精血诚聚]。
师:可见曹雪芹对香菱学诗是给予了高度评价,那么香菱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女子,她的身世和故事背景又如何呢?三、多边观照,深入理解1.简要介绍香菱身世和故事的背景,引出话题。
【结合三幅图片简介人物身世。
】明确:香菱,原名英莲(谐音应怜),是乡绅甄士隐的独生女,掌上明珠。
三岁元宵节观灯走失,几经人贩子拐卖,最后被呆霸王薛蟠强买作侍妾,命运坎坷、饱受摧残的香菱最终年纪轻轻不幸重病而亡。
这样一个苦命女子在《红楼梦》里却不同凡响,她进入薛家后被薛蟠呼来唤去,饱受折磨。
高中语文:《香菱学诗》教案
高中语文《香菱学诗》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香菱学诗》的故事情节,把握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2)能够分析作品中的文学手法,如对比、讽刺等。
(3)能够欣赏并评价《香菱学诗》的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阅读,感知作品内容,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分析作品中的文学手法,提高合作交流能力。
(3)通过写作实践,运用对比、讽刺等手法,提升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香菱这个人物的深厚感情,理解作者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2)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对古典文学的鉴赏能力。
(3)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香菱学诗》的故事情节,把握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2)分析作品中的文学手法,如对比、讽刺等。
(3)欣赏并评价《香菱学诗》的艺术特色。
2. 教学难点:(1)作品中的文学手法的运用和理解。
(2)对作品艺术特色的鉴赏和评价。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作品背景、故事情节、人物性格等。
2. 互动法:小组讨论,分享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
3. 实践法:写作实践,运用对比、讽刺等手法。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熟悉《香菱学诗》的内容,了解作品背景。
2. 学生准备:预习《香菱学诗》,了解作品背景。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简要介绍《香菱学诗》的作者和作品背景。
(2)引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2. 自主阅读:(1)学生自主阅读《香菱学诗》,感知作品内容。
(2)学生分享阅读心得,交流对人物和情节的理解。
3. 讲解与讨论:(1)教师讲解《香菱学诗》的故事情节,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2)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作品中的文学手法,如对比、讽刺等。
4. 欣赏与评价:(1)学生分享对作品艺术特色的欣赏和评价。
(2)教师引导学生从审美角度欣赏作品,提高鉴赏能力。
5. 写作实践:(1)学生运用对比、讽刺等手法,进行短篇写作实践。
九年级上册课文《香菱学诗》教案设计
九年级上册课文《香菱学诗》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课文《香菱学诗》。
(2)了解课文中的主要人物、情节和主题。
(3)掌握一些诗歌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阅读和理解能力。
(2)通过分析课文中的诗歌,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通过创作诗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学的热爱和兴趣。
(2)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欣赏和创作热情。
(3)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学习和挑战,培养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香菱学诗》的主要内容。
(2)分析课文中的诗歌形式和特点。
(3)创作一首具有个性的诗歌。
2. 教学难点:(1)理解诗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
(2)掌握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3)运用诗歌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诗歌,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2)简要介绍课文《香菱学诗》的背景和主要内容。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2)让学生注意课文中诗歌的形式和特点。
3. 合作学习:(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诗歌,分析其意象和情感表达。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和提问回答。
2. 阅读理解能力:评估学生在阅读课文后的理解程度。
3. 诗歌分析能力:评估学生在分析课文中的诗歌时的准确性和深度。
4. 创作能力:评估学生创作的诗歌的创意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资源:1. 课文《香菱学诗》文本。
2. 与课文相关的诗歌资料和鉴赏指导。
3. 写作纸张和文具。
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效果,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反馈进行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
关注学生的学习进步和兴趣培养,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作能力。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教学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兴趣。
《香菱学诗》教案初中语文教案
《香菱学诗》教案初中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香菱学诗》的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
(2)能够分析诗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3)能够背诵并默写《香菱学诗》。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学会通过朗读、感悟来体会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勤奋好学、勇于探究的精神。
(3)培养学生学会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理解《香菱学诗》的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
2. 分析诗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3. 背诵并默写《香菱学诗》。
三、教学难点1. 诗中的意境和情感的理解。
2. 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的把握。
四、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让学生独立思考,理解课文内容。
2.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3. 朗读感悟:通过朗读,体会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4. 讲解示范:教师对诗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进行讲解和示范。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香菱学诗》的作者和背景。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解答疑问。
4. 朗读感悟:组织学生朗读课文,体会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5. 讲解示范:教师对诗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进行讲解和示范。
6. 练习巩固: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背诵并默写《香菱学诗》。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8. 课后拓展:鼓励学生欣赏其他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背诵和默写《香菱学诗》的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小组合作:评估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表现,包括沟通、协作和分享。
4. 课堂提问: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及时的反馈和评价,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
《香菱学诗》教案设计教学教案
《香菱学诗》教案设计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香菱学诗》的故事情节,把握主要人物形象。
(2)能够分析《香菱学诗》中诗歌的特点,了解古代诗歌的基本知识。
(3)能够运用所学的诗歌知识,创作简单的古体诗。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香菱学诗》。
(2)通过分析、比较,掌握古代诗歌的韵律、节奏、意象等特点。
(3)通过诗歌创作,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学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勇于挑战自我,追求梦想的精神风貌。
(3)培养学生善于合作、乐于分享的优秀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香菱学诗》的故事情节,把握主要人物形象。
(2)分析《香菱学诗》中诗歌的特点,了解古代诗歌的基本知识。
(3)创作简单的古体诗。
2. 教学难点:(1)古代诗歌韵律、节奏的把握。
(2)诗歌意象的创造与表达。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香菱学诗》的背景及作者。
(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堂学习。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香菱学诗》,理解故事情节,把握主要人物形象。
(2)让学生结合课后注释,自主学习诗歌中的难点字词。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香菱学诗》中诗歌的特点,了解古代诗歌的基本知识。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交流分享。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创作等活动,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
2. 知识掌握:通过提问、作业、测验等方式,检查学生对诗歌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情况。
3. 创作能力:评价学生在诗歌创作中的表现,包括韵律、节奏、意象等方面的运用。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香菱学诗》文本。
2. 参考资料:有关《香菱学诗》的背景资料、古代诗歌基本知识的相关书籍。
3.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六、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香菱学诗》的故事情节,分析诗歌特点,传授诗歌创作技巧。
《香菱学诗》教案设计(优秀4篇)-最新
《香菱学诗》教案设计(优秀4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下内容是为您带来的4篇《《香菱学诗》教案设计》,希望能为您的思路提供一些参考。
九年级上册语文《香菱学诗》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整体把握文章的故事情节,。
通过分析人物身世及人物学诗经历,了解香菱的性格。
鉴赏课文中的《咏月三首》,培养学生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揭示诗歌的话语蕴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掌握学习小说的要点与方法。
品味文中细节(空白处),深入挖掘小说中人物的内心世界。
3、价值观:通过学习本文,加深对《红楼梦》艺术成就的了解,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
教学重点:香菱的性格特点教学难点:《红楼梦》中女性的悲剧命运教学方式:发现式审美体验教学(填补空白、揭示话语蕴藉),情景设置法激发感情,引起兴趣,问法逐步引导,逐渐深入,拨法展开联想,拓展思路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
二、学生自查资料,了解课文主人公香菱的有关信息及香菱学诗的背景。
二、教学过程初读诗,解个性▲导入:在《红楼梦》第五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幻境,警幻仙姑盛情款待了宝玉,给他喝的茶名叫千红一窟茶,这茶出自放春山的遣香洞,用仙花灵叶上所带的露水烧成。
宝玉他了觉得清香异常。
让他喝的酒是万艳同杯酒,这酒用百花的花蕊,万种树木的汁液,酿制而成,因此名为万艳同杯prime;酒。
这酒清香甘冽,异乎寻常。
那同学们来猜猜看,这千红万艳有没有比喻义呢?(《红楼梦》中所有的女子)▲今天这堂课中,我们将认识到红楼梦这千红万艳中的一位。
她刚刚步入大观园,第一次加入大观园的生活,她就是?(香菱)。
大观园中最吸引她的是什么?(写诗歌)不错,今天我们要学的就是《香菱学诗》▲本文课题《香菱学诗》,那香菱学诗的过程是怎样的呢?速读全文,概括香菱学诗的过程。
《香菱学诗》教学教案 香菱学诗教案
《香菱学诗》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香菱学诗》,让学生了解香菱这个角色的性格特点及其在《红楼梦》中的地位。
2. 学习香菱学诗的过程,体会她勤奋好学和不断进取的精神。
3. 分析香菱的诗作,感受古典诗词的魅力,提高学生对古典文学的鉴赏能力。
4.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深入思考和批判性思维。
二、教学内容1. 课文《香菱学诗》的内容概述和人物分析。
2. 香菱学诗的过程及其所表现出的精神品质。
3. 香菱诗作的内容分析与欣赏。
4. 针对课文内容进行思考与讨论。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课文学习,了解香菱的性格特点及其在《红楼梦》中的地位;分析香菱学诗的过程,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
2. 教学难点:深入理解香菱学诗所体现的精神品质,以及如何将这些品质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讨。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对香菱的诗作进行深入剖析。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 结合情景教学法,让学生感受古典诗词的美。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熟悉课文内容,了解香菱的性格特点和诗作风格。
2.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红楼梦》的基本情节。
3. 教学资源:红楼梦原著、相关论文和评论、诗词鉴赏教材。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红楼梦》及香菱的角色背景,激发学生对香菱学诗的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读课文《香菱学诗》,了解故事情节,感知香菱的形象特点。
3.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香菱学诗的过程,引导学生关注香菱所表现出的精神品质。
4. 案例分析:深入剖析香菱的诗作,体会古典诗词的魅力,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5. 思考与拓展: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经历,谈谈如何将香菱的勤奋好学精神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七、课时安排本节课时为1课时(40分钟)。
八、作业布置1. 复述课文内容,概括香菱学诗的过程及其所表现出的精神品质。
2. 选取一首古典诗词,进行鉴赏分析,体会古典诗词的美。
九年级上册语文《香菱学诗》备课教案五篇
九年级上册语文《香菱学诗》备课教案五篇香菱——列副册首位的女子,是这幕人生大戏中公认出场最早、最孤苦无依、最薄命的一个。
在第四十八回,曹雪芹通过写她“学诗”这一情节,给予这个女子一种怎样的诠释呢?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九年级上册语文《香菱学诗》教案五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九年级上册语文《香菱学诗》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细品黛玉指点香菱学诗门径、香菱谈读诗体会和香菱苦心写诗的经过,从中得到阅读和写作的启发;2.体会文章有关香菱学诗的神态和细节描写的传神之处;3.分析香菱这一人物形象,把握人物的悲剧气韵;4.走进《红楼梦》,推介小说经典片段,借助网络,浏览红楼梦相关网站。
教学重点1.品味诗学传薪,把握写作津梁;2.把握神态、细节描写。
教学方法1.反复品读课文,至少精读三到四遍,以写作角度为突破口,把握全篇;2.借助网络,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课时:二课时课时定向1、了解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2、感知课文内容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大多数初读者都会被它的博大精深、纷繁复杂、深奥难懂所吓倒,常常是肃然起敬,望而生畏。
没有进人红楼,就永远不知它的真正伟大。
2.走进主人公——香菱。
二、探究以下问题:①香菱有着怎样的身世和处境?明确:香菱是一个从官宦小姐沦为奴婢的悲剧人物。
她有着不幸的命运:从小遭受灾难,被拐卖,又被呆霸王薛蟠生拖死拽弄到家里,终于沦为侍妾,受尽凌辱和折磨。
薛蟠遭打外出后,香菱住进了大观园,有机会接触大观园内这许多富于才情的少女们,特别是像林黛玉这样的才女,萌发了强烈的精神追求,本文就是从香菱刻苦学诗写起的。
②结合作品内容讨论:香菱是一个怎样的人?从哪里可以看出来?找出文中有关香菱学诗的神态和细节描写,加以分析。
明确:精华灵秀,悟性极强。
学诗时“挖心搜胆,耳不旁听,目不别视”,已到了“呆”“疯”“魔”的程度。
原来香菱是一个极富文学气质的人,她早就想学诗了,但苦于没有机会,只好自己弄本旧诗,偷空看两首。
九年级上册语文《香菱学诗》备课教案五篇
九年级上册语文《香菱学诗》备课教案五篇香菱——列副册首位的女子,是这幕人生大戏中公认出场最早、最孤苦无依、最薄命的一个。
在第四十八回,曹雪芹通过写她“学诗”这一情节,给予这个女子一种怎样的诠释呢?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九年级上册语文《香菱学诗》教案五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九年级上册语文《香菱学诗》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细品黛玉指点香菱学诗门径、香菱谈读诗体会和香菱苦心写诗的经过,从中得到阅读和写作的启发;2.体会文章有关香菱学诗的神态和细节描写的传神之处;3.分析香菱这一人物形象,把握人物的悲剧气韵;4.走进《红楼梦》,推介小说经典片段,借助网络,浏览红楼梦相关网站。
教学重点1.品味诗学传薪,把握写作津梁;2.把握神态、细节描写。
教学方法1.反复品读课文,至少精读三到四遍,以写作角度为突破口,把握全篇;2.借助网络,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课时:二课时课时定向1、了解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2、感知课文内容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大多数初读者都会被它的博大精深、纷繁复杂、深奥难懂所吓倒,常常是肃然起敬,望而生畏。
没有进人红楼,就永远不知它的真正伟大。
2.走进主人公——香菱。
二、探究以下问题:①香菱有着怎样的身世和处境?明确:香菱是一个从官宦小姐沦为奴婢的悲剧人物。
她有着不幸的命运:从小遭受灾难,被拐卖,又被呆霸王薛蟠生拖死拽弄到家里,终于沦为侍妾,受尽凌辱和折磨。
薛蟠遭打外出后,香菱住进了大观园,有机会接触大观园内这许多富于才情的少女们,特别是像林黛玉这样的才女,萌发了强烈的精神追求,本文就是从香菱刻苦学诗写起的。
②结合作品内容讨论:香菱是一个怎样的人?从哪里可以看出来?找出文中有关香菱学诗的神态和细节描写,加以分析。
明确:精华灵秀,悟性极强。
学诗时“挖心搜胆,耳不旁听,目不别视”,已到了“呆”“疯”“魔”的程度。
原来香菱是一个极富文学气质的人,她早就想学诗了,但苦于没有机会,只好自己弄本旧诗,偷空看两首。
九年级上册语文香菱学诗教案(优秀10篇)
九年级上册语文香菱学诗教案(优秀10篇)初三上册语文《香菱学诗》教案篇一教师寄语:著名的作家王蒙说“几乎是,你的一切经历经验喜怒哀乐都能从《红楼梦》里找到参照,找到解释,找到依托,也找到心心相应的共振。
《红楼梦》帮助你体验人生。
读一部《红楼梦》,等于活了一次,至少是活了二十年。
”所以你有一瓢浅,就从红楼梦中能够舀出的也就是一瓢,你是一片汪洋,你从红楼梦中感受到的也就是汪洋。
学习目标:1.讨论分析香菱这一人物形象,学习小说塑造人物的手法。
2.体会作者的赞美之情,深入理解《红楼梦》的主题思想,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学习过程:一、基础知识1.关于作者曹雪芹(约一qi24~一qi64),名露,字芹溪,又字芹圃,雪芹是他的号,属满洲正白旗。
曹家从清代初年起到雪芹这一代止,是一个“百年望族”。
康熙二年(1663)清王朝设江宁织造,这是一个财赋要职,其第一任就是雪芹的曾祖曹玺,此后父子兄弟相次继任,一共约60年。
康熙帝非常信任曹氏父子,他在位期间五次南巡都以江宁织造署为行宫。
到雍正初年,雪芹大约四岁的时候,其父曹撷因与宫廷斗争有牵连,被免去江宁织造;过了一年,又被抄家。
待到乾隆继位。
曹满面春女得赦宥,起用为内务府员外郎,家道稍稍复兴。
到雪芹二十岁刚出头的时候,曹家再次遭三重大打击,从此这个“百年望族”就一败涂地了。
势败家亡之后,雪芹流落在北京西郊。
住着破房子。
他善画,只能靠卖画来维持终年吃粥的上活。
乾隆二十八年(一qi63)秋冬之间。
雪芹唯一的儿子病死,他因伤感太甚,于这年除夕那天病逝。
《红楼梦》就是这期间写的——他只写了前八十回,后四十回是高鹗续写的。
2.《红楼梦》简介《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中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
它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要线索,描写了贾家荣、宁二府由盛而衰的过程,在充分揭露地主阶级贵族集团腐朽本质及其必然没落的历史命运的同时,也歌颂了这个阶级中具有叛逆精神的青年和某些奴隶的反抗行为。
九年级上册语文《香菱学诗》教案最新5篇-最新
九年级上册语文《香菱学诗》教案最新5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为您精心收集了5篇《九年级上册语文《香菱学诗》教案》,如果能帮助到亲,我们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香菱学诗》教案设计篇一播放《红楼梦》主题曲导入新课师:同学们知道这首歌是哪部电视剧的主题曲吗?生:《红楼梦》。
师:对,是《红楼梦》。
大家知道这是一部怎样的作品?作者是谁?生1:《红楼梦》是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作者是清代小说家曹雪芹。
生2:《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颠峰之作。
生3:这部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描写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广阔的社会现实。
师:不错,课文下面的注释中介绍了《红楼梦》的主题及作者的概况。
一起读一读,记一遍。
(生齐读)师:下面老师补充介绍一下曹雪芹的有关情况。
曹家从清代初年起至曹雪芹这一代止,是一个“百年望族”,祖上深得康熙帝的信任。
到雍正初年,其父因与宫廷斗争有牵连,被免职;一年后被抄家。
待到乾隆即位,父亲被起用,家道稍稍复兴。
到曹雪芹二十出头的时候,曹家再次遭重大打击。
从此,这个百年望族就一败涂地了。
曹雪芹流落在北京西郊,住着破房子。
他善画,就*卖画维持生活。
在这期间,他花了十年时间写成巨著《红楼梦》。
大家知道书中有哪些人物?生1:有林黛玉、贾宝玉、薛宝钗、王熙凤。
生2:有贾探春、惜春、李纨、香菱。
生3:有刘姥姥、晴雯、袭人。
师:《红楼梦》了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特别是美丽的青年女子形象。
课文里的主人公香菱只是书中一个次要人物,但作者也把她造得光彩照人。
首先来了解一下这个人物,看课文注释。
(生默读注释)师:香菱是一个悲剧人物。
她本出身于一个乡宦人家,在当地也算望族,但香菱幼年时遭拐卖,长大被人贩子一卖两家,后被呆霸王薛蟠生拉死拽弄到家里,成为侍妾,受尽凌辱和折磨。
这次恰巧薛蟠外出经商,香菱跟宝钗住进了大观园,终于得以呼吸一下新鲜空气。
2023最新-《香菱学诗》教案【6篇】
《香菱学诗》教案【6篇】香菱学诗,是曹雪芹著作《红楼梦》中的经典故事,被选入语文课本。
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香菱学诗》教案【6篇】,如果能帮助到您,小编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九年级上册语文《香菱学诗》教案篇一【知识目标】了解曹雪芹和《红楼梦》等文学常识。
【能力目标】分析人物形象,掌握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
(重点)【情感目标】学习香菱虚心好学、刻苦勤勉的求学精神。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导入一一场悲金悼玉的《红楼梦》,引得四百余位痴男怨女纷纷登场,又都黯然离去。
香菱——列副册首位的女子,是这幕人生大戏中公认出场最早、最孤苦无依、最薄命的一个。
在第四十八回,曹雪芹通过写她“学诗”这一情节,给予这个女子一种怎样的诠释呢?让我们一起走进《香菱学诗》,细细地品读吧。
导入二有人说:“平生不读《红楼梦》,满腹诗书亦枉然。
”可见《红楼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为什么这部书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呢?我们且以其中的一个片断来分析,这就是《香菱学诗》。
自我研学生成新知1.《红楼梦》简介:《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顶峰之作。
它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要线索,描写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的广阔的社会现实。
有“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之称。
2.作者简介:曹雪芹(1715-1763),名霑,号雪芹,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
《红楼梦》是他“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的产物,“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可惜,在他生前,全书没有完稿。
今传《红楼梦》120回本,其中前80回的绝大部分出于他的手笔,后40回则为高鹗所续。
80回以后他已写出一部分初稿,但由于种种原因没有流传下来。
3.字词积累:(注意字形并给加点字注音)仄声(zè)庾信(yǔ)胡诌(zhōu)蘅芜苑(hénɡ)(wú)(yuàn)三昧(mèi) 暧暧(ài)请柬(jiǎn) 颦(pín)嘟哝(nonɡ) 姊妹(zǐ) 怔怔(zhènɡ) 暖香坞(wù)画缯(zēnɡ) 鳏鳏(ɡuān) 阮(ruǎn) 鲍(bào)4.词语解释:造化:福气;运气。
《香菱学诗》教学设计
《香菱学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红楼梦》的艺术成就,不断提高古典文学修养。
2、讨论分析香菱这一人物形象,学习小说塑造人物的手法。
3、深入理解《红楼梦》的主题思想,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1、探究香菱学诗成功的原因。
2、赏析小说塑造人物的手法。
【教学难点】1、揣摩香菱这一形象,理解作者文中倾注的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探讨香菱学诗对我们学习语文有何帮助。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红楼梦》是中国最著名的古典名著之一。
在第五回中,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翻看副册时,首先看见画着一株桂花,下面有一池沼,其中水涸泥干,莲枯藕败,写着: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
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这首判词说的就是今天这篇小说的主人公——香菱。
我们首先来欣赏一下影视剧作品中的香菱。
教师播放媒体资源“香菱学诗”。
二、资料助读教师一边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课件,一边依照课件中的内容进行介绍。
1、作者简介。
2、《红楼梦》简介。
3、关于香菱。
三、泛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课文朗读,学生听读,从整体上感知全文。
2、学生读课文,结合注释,把握文意,标示出香菱学诗的几个阶段,并画出文中表现香菱专心学诗的语句。
四、精读课文,突破重点教师设计相关问题,学生分组进行讨论,讨论结束后各组选出代表发言。
1、香菱学诗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2、黛玉的教学方式有什么特点?3、作者运用了怎样的侧面描写?教师明确:1、香菱初学写诗就写出了那样的好诗,决非偶然。
作者认为这是由于她“苦志学诗,精血诚聚”,意思是她把全副精力都用在写诗上,执着地追求实现自己的目标。
这是她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
但除此而外,也还有一些不可忽视的因素。
其一,香菱有良好的资质,入园前尽管家务繁忙,却能忙中“偷空儿”读几首诗,这证明她决非一个“俗人”;入园后听黛玉讲诗,她的反应极快,例如黛玉谈到“有了奇句,加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她产即悟出“格调规矩竟是末事,只要词句新奇为上”,这又证明她的感悟能力非同寻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香菱学诗》教学设计1
【教学任务】
1、细品黛玉指点香菱学诗门径、香菱谈读诗体会和香菱苦心写诗的经过,从中得到阅读和写作的启发;
2、体会文章有关香菱学诗的神态和细节描写的传神之处;
3、分析香菱这一人物形象,把握人物的悲剧气韵;
4、走进《红楼梦》,推介小说经典片段,借助网络,浏览红楼梦相关网站。
【教学重点】
1、品味诗学传薪,把握写作津梁;
2、把握神态、细节描写。
【教学方法】
1、反复品读课文,至少精读三到四遍,以写作角度为突破口,把握全篇;
2、借助网络,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分析香菱形象,把握人物的悲剧性格。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对于《红楼梦》,大多数初读者都会被它的博大精深、纷繁复杂、深奥难懂所
吓倒,常常是肃然起敬,望而生畏。
没有进入红楼,就永远不知它的真正伟大。
所以,如何把学生领进红楼大观园,这需要有一定的方法。
1、名人效应:
老师将历代名人赞美《红楼梦》的评价一一罗列,尤其是学生熟知的名人,如
鲁迅、毛泽东、胡适等人对《红楼梦》的评价介绍给学生。
2、网络效应:
老师推介有关《红楼梦》的网站,利用网上丰富多彩的资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比如连环画、歌曲、影视片段、论坛等等。
二、学习新课
1、学生通过课前准备获得的信息,谈心目中的《红楼梦》,老师指导评价,
归纳总结。
2、走进主人公──香菱。
网上查找资料,浏览原著中有关香菱的片段。
从判词和香菱改名换姓的经历中,了解香菱一生命途多舛故事。
⑴ “金陵十二初”副册香菱判词──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
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⑵ 英莲──香菱──秋菱──香菱──英莲
⑶ 探究以下问题:
① 香菱有着怎样的身世和处境?
明确:香菱是一个从官宦小姐沦为奴婢的悲剧人物。
她有着不幸的命运:从小
遭受灾难,被拐卖,又被呆霸王薛蟠生拖死拽弄到家里,终于沦为诗妾,受尽
凌辱和折磨。
薛皤遭打外出后,香菱住进了大观园,有机会接触大观园内这许
多富于才情的少女们,特别是像林黛玉这样的才女,萌发了强烈的精神追求,
本文就是从香菱刻苦学诗写起的。
② 结合作品内容讨论:香菱是一个怎样的人?从哪里可以看出来?找出文中有关香菱学诗的神态和细节描写,加以分析。
明确:精华灵秀,悟性极强。
学诗时“挖心搜胆,耳不旁听,目不别视”,已
到了“呆”“疯”“魔”的程度。
原来香菱是一个极富文学气质的人,她早就
想学诗了,但苦于没有机会,只好自己弄本旧诗,偷空看两首。
进入大观园后,深藏在内心的精神饥渴一下子勃发起来,进园的当晚就来找黛玉,希望向黛玉
学诗。
黛玉热情指导,列举名作让香菱阅读。
香菱拿了诗回来“诸事不顾,只
向灯下一首一首地读起来。
宝钗连催他数次睡觉,他也不睡。
宝钗见他这般苦心,只得随他去了”。
在黛玉的诱导下,香菱的视野不断扩大,当她进入创作
冲动状态时,形象光彩夺目:“连房也不入,只在池边树下,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蹲在地下抠土,来往的人都诧异”;写第三稿时“挖心搜胆,耳不旁听,目不别现”,甚至梦中喊出:“可是有了,难道这一首还不好?”对这个一心
扑在诗歌创作中的人物,作者准确地描绘出她的一言一行和神情变化。
精神食
粮的大量摄入,使香菱的内心充实丰富起来,她悟出了一些道理。
香菱的艺术
感受力很高,她一读诗,眼前就能出现诗歌中那动人的形象。
③ 通过塑造香菱这一形象,作者寄予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在本文中,作者以饱蘸深情的笔墨,汇歌了香菱这个为精华灵秀所钟爱
的薄命女子。
香菱这样的人竟然和薛幡生活在一起!而且受他的凌辱作践。
那
薛幡只会胡扯“女儿愁,洞房里捧出了大马猴”之类,是极端粗陋鄙俗之人。
香菱的境遇是值得同情和惋惜的。
封建社会男女是如此的不平等!
④ 有人说“《红楼梦》既是女性的悲歌,又是女性的赞歌”,试作分析。
明确:《红楼梦》在描写人物时,女性无疑是最重要的,所以才有人评价说“《红楼梦》既是女性的悲歌,又是女性的赞歌”。
曹雪芹以其精细的雕塑力,创造出许多个性鲜明、优美动人的女性形象。
他不仅对袅娜风流的林黛玉,对
有着炭火一般热情而被生生扑灭了的晴雯,而且对那个不惜用生命来证明自己
清白的尤三姐都充满了强烈的同情和赞美。
和封建社会蔑视女子、虐待女子的
腐朽思想相反,曹雪芹提出了尊重女性、提高女性地位的新思想,并且歌颂了
女子的多才多艺,赞扬了女子反迫害反虐待的斗争精神。
他曾这样写到:“凡
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钟于女子,须眉男子不过是些渣滓浊沫而已。
”把女子提
高到比男子更高的地位。
推崇女子,鄙弃男子,这就把几千年来“男尊女卑”
的地位颠倒过来,这样的思想认识对封建统治阶级宣扬的“男尊女卑”“夫为
妻纲”的伦理纲常是一个猛烈的冲击,充分体现出曹雪芹反对封建礼教的超人
勇气和远见卓识。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品味诗学传薪,把握写作津梁。
〖教学过程〗
一、要求学生默读课文一至两遍,整体感知课文
香菱学诗黛玉教诗
香菱谈诗创作扶持
二、要求学生耐心再读课文一至两遍,归纳作品的主要内容
1、在文中画出黛玉精要概括律诗要点的句子──讲究基本格律、词句新奇为上、立意要紧,意趣要真、新、深。
2、用自己的话进行概括,完成填空:是形式,是表象,只有才是精髓。
(律诗、词句、立意)
3、归纳概括黛玉指导香菱从事学诗实践活动的要点。
多读,“读诗百遍,其义自见”;
读名家,精读诗弹、诗仙、诗圣的作品,打好“底子”;
要大胆创作,要敢于想像。
从以上归纳中,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自己的理解和独特体验。
4、以下是一些有关写诗作文的只语片言,请在课文中找到可以互相照应的内
容加以理解,从中可以看出,黛玉诗学传薪的内容具有普遍性,是遵循艺术创
作规律的。
帮作诗有四法,起要平直,承要从容,转要变化,合要渊永。
(宋·范德机
《诗法》)
诗难其真也,有性情而后真……李白斗酒诗百篇,东坡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不
过一时兴到语,不可以词害意。
(清·袁枚《随园诗话》)
李执笑道:“今日公评:《咏菊》第一,《问菊》第二,《梦菊》第三。
题目新,诗也新,立意更新了,只得要推萧湘妃子为魁了。
”(《红楼梦》38回)
进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腹有诗书气自华。
作文的能力就是这样培养出来的。
你说难吗?也难,也不难。
说是难,因为不
能一蹴而就;说是不难,因为功到自然成。
功到也许是个采办法;不过,如果
笨办法确实有效,那我们还是把它看做是灵丹妙药的好,虽然这药不是速效的。
(张中行)
写诗必须有大胆的想像。
(恩格斯)
三、阅读
从文章中,我们不仅可以得到诗歌欣赏和创作的相关知识,还可以拓展到语文
学习的其他领域,阅读下面两个片段,说说你得到哪些启示。
(一)
《红楼梦》里有一段香菱学诗的故事,细读起来,颇受教益。
香菱本来不懂诗,她随薛宝钗住进大观园后,见贾宝玉与众姐妹结社咏诗,才“苦志学诗”,她“天一亮就忙忙碌碌流了头,去找黛玉改诗”。
学习有了一
点心得,就立即谈出来,向别人求教,听取指点帮助。
众姐妹们称她为“诗魔”,拿她取笑,她行之若素。
经多次请教,几易其稿,“精血诚聚”,终于
写成一首“新巧而又有意趣的吟月好诗”。
这个故事启示我们,。
──《从香菱学诗谈起》
(二)
……《红楼梦》写香菱学诗,进步相当快,这是小说,适应读者的趣味和耐心,不好拖拖拉拉;移到现实,至少就常人来说,就不能这样快。
原因之一是,提
高要以由读和思来的逐渐积累为资本,这时间越长越好。
原因之二是,写也是
一种技艺,适用熟能生巧的原则,要多写才能够得进益,多就不能时间短。
──张中行《诗词读写丛话·试作》
四、拓展
由语文学习领域拓展到一切领域,你还可以得到哪些启示和收获?以“香菱学
诗的启示”为副标题,写一篇随笔。
如“超级老师林黛玉”“做有心人”“转
益多师,不耻下问”“持之以恒,积微知著”等可作为参考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