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人教版必修2019中外历史纲要历史下册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 复习 32
统编版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历史下册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 复习 32PPT

独立创造
印度安人的成就:独立培育马铃薯、玉米、番茄、花生…… 玛雅文明:城市国家
的 贡
美洲: 阿兹特克文明:松散的王国、浮动园地
献
印加文明:统一大帝国
【主干梳理】 主题一 中古时期的欧洲
一、西欧封建社会(中世纪或中古时期)
1、时间: 公元5世纪-15世纪 2、形成背景: 日耳曼民族大迁移,西罗马帝国灭亡
文化:大学的兴起、教育与文化出现新气象
明 多
东欧 拜占庭帝国:罗马法 俄罗斯:反抗蒙古的斗争中崛起
元 , 对
阿拉伯帝国:东西方交流的桥梁
人
中古时期的亚洲
政教合一的西亚 奥斯曼帝国:控制欧亚商路
笈多帝国:印度教,中世纪统一印度的第一个封建王朝
多种宗教的南亚 德里苏丹国:伊斯兰教
类 历 史 发
日本:大化改新、幕府统治
3、基本特征: 封君封臣制度、庄园经济与农奴制度、基督教会主宰 4、中后期(11—15世纪)的变化:
政治:王权的加强王和权民加强族议国会家起开源 始形成,早期议会出现 经济:耕地面积增城加市,自治工商业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和城市复兴、自治 文化:大学的兴起大、学教兴起育与文化出现新气象 二、东欧
1.拜占庭 2.俄罗斯
教堂 庄园法庭
一、中古西欧基本特征:基督教会主宰
经济:政拥有教大合地产作,征收十一税;
政教冲突
政治:最大封建主集团(有组织的力量),森严的等级制度;
基督教会 举足轻重
思想:控制西欧居民的精神生活,束缚人性。
教权高于王权
497年法兰克王国创建者 克洛维接受洗礼
1077年1月,德皇亨利四世冒着风雪严寒,前往意大利北部的卡诺 莎城堡向教皇"忏悔罪过",三天三夜后,教皇才给予亨利四世一 个额头吻表示原谅,这就是"卡诺莎之辱"。
中古时期的世界+知识梳理--2024届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一轮复习

中古时期的世界一、中古时期的欧洲(西欧的封建社会)476年,日耳曼人消灭了西罗马帝国。
在罗马帝国的废墟和日耳曼人建立的一系列王国的基础上,西欧封建社会产生了。
(一)政治制度1、封君封臣制度1)原因:社会动荡和自然经济的产物。
2)权利与义务:①封君:各级封建主都是土地事实上的占有者,享有土地上的司法、行政和经济等各种权力。
②封臣:领取土地者,必须效忠封君,主要义务是服兵役。
(君臣从属关系只存在上下相邻的贵族等级之间,不能越级从属)3)影响:国王或皇帝通过此制度与各级封建主联系起来,成为西欧社会的统治阶级;封建主在各自的领地内独立行使权力,政治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分裂割据局面。
【西欧的封君封臣和西周分封制的对比】比较项目封君封臣制度分封制不同点社会形态封建社会奴隶社会纽带土地血缘统治不可越级管理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天下共主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有很大独立性一个封臣可能有数个封君受中央辖制大宗只有一个相同点①权力和义务相互交织;②等级秩序森严;③目的都是为了维护统治;④都造成了分裂割据。
2、王权的加强(神权、王权和人权三者之间相互斗争、依存和影响,构成中世纪西欧历史的主要内容)1)原因:封建初期,权力分散,王权软弱;社会环境的逐渐稳定,经济增长,国王作为国家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被视为最高领主,拥有高于一般封臣的权力;2)表现:英格兰国王在与贵族的斗争中强化王权,到15世纪晚期都铎王朝建立后,英格兰逐渐形成较为强大的王权。
法兰西借助通婚和征服等手段,击败各地封建主。
到15世纪晚期,基本完成统一,王权得到强化。
西班牙和葡萄牙通过“收复失地运动”,15世纪末,在伊比利亚半岛形成的国家有西班牙和葡萄牙。
3)影响:为西欧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经济1、庄园经济和农奴制度1)性质:庄园是中古西欧基本的农业经济组织2)内容土地类型经营管理者权利与义务领主自营地领主①直接经营,农奴耕种,收入归领主所有。
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测试卷(含答案)

论证:中世纪的英国,教权与王权并存,分散了国家最高权力;在封君封臣制下,领主即贵族的经济、政治实力不断上升,他们联合起来即可与王室抗衡;中世纪早期英国许多城市工商业发展迅速,并从封建主手中取得自治权,骑士和市民获得了一定的自治权。贵族、骑士和市民的壮大,既是工商业发展的产物,也是中世纪社会政治结构多元化的直接体现,经济的发展要求上层建筑发生与之相应的变化,于是在这种王权与“民”权相对均衡的背景下,贵族组成上院、骑士和市民组成下院,英国议会制由此诞生。
总结:由以上论述可知,中世纪英国议会制度是独特历史土壤的产物,很好地诠释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理论
③促使日本由封建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 ④促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6.据《曼多撒手抄本》记载,阿兹特克人的学前教育在家中完成,十岁到十五岁进入公共学堂学习,由氏族酋长监督;学校种类多样,主要有平民学堂、女子学堂、贵族神学院、音乐学院以及神庙的修道室等。据此可知阿兹特克人的教育
A.意图以锁国加强统治以抵御外来影响B.日本的中央集权体制开始瓦解
C.武士首领源赖朝在镰仓建立了幕府D.标志着日本进入幕府统治时期
16.阿拉伯人对世界文明作出的最大贡献是
A.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国家B.发明了阿拉伯数字
C.建立了庞大的阿拉伯帝国D.沟通和传播了东西方文化
17.奥斯曼土耳其人逐渐征服巴尔干和东南欧部分地区是在
奥斯曼土耳其人逐渐征服巴尔干和东南欧部分地区是在a12世纪中期b13世纪末期c14世纪中期d15世纪末期181011世纪西欧各地兴起众多城市的条件是欧洲社会走向稳定封建经济获得一定发展罗马帝国东部演变为拜占庭帝国法国国王基本完成法兰西的统一a
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期末复习提纲(高考题分析+背诵清单)

大西洋三角贸易的流程与影响
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开辟的比较
葡萄牙的贸易
西班牙马尼拉大帆船贸易流程及影 响
走向整体的世界
全球联系的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 早期殖民扩张的表现 殖民扩张的影响 新航路开辟对欧洲的影响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世界+亚非拉+ 欧洲+中国)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思想解放与社会变革的关系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矛盾(为什么说战 十四点原则的动机及影响 后体系是建立在火山上的?
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15、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1、列宁主义形成的背景、标志、
5、苏联模式逐步确立的背景、
内容、意义?
内容和特征、评价?
2、十月革命的背景、过程、结果、 性质、意义、特点?
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
中古时期的西欧
文艺复兴
启蒙运动空想社会主义
工业革命的影响
一战
启蒙运动的内容
冷战
美苏冷战
二战的影响
城市化
发展遇到的问题
2019-2024高考题出现知识点
2024年山东卷加全国甲卷加新课标卷
五大历史核心素养-家国情怀
十月革命
波斯帝国
布雷顿森林体系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古代西欧农业对文明的影响
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西方列强瓜分非洲
不同时期列强在非洲的侵略范 围 北非:英国对埃及和苏丹的占 领、法国 撒哈拉以南:英法德的侵占计 划 柏林会议:背景、时间、内容 原则、结果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时间 含义 原因 影响
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复习

从12世纪起,西欧出现了民族的观念,民族国家 开始形成。民族国家形成首先是由于王权加强,国王 一方面通过与大封建主斗争,另一方面通过与罗马教 廷争夺世俗权力的斗争,加之不同民族碰撞冲突、确 定疆界,从11世纪——15世纪在西欧形成强大王权的 国家,典型的代表英国、法国、西班牙、葡萄牙。
拜占廷帝国: :东罗马帝国(395-1453) :工商业发达,君士坦丁堡是沟通东西方桥梁。 :6C查士丁尼时期
主题一
中古时期的欧洲
中世纪(Middle Ages),指 从公元5世纪后期到公元15世纪中 期,是欧洲历史三大传统划分 (古典时代、中世纪、近现代) 的一个中间时期。
始于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的 灭亡,终于公元1453年东罗马帝 国的灭亡,最终融入文艺复兴运 动和大航海时代(新航路开辟) 中。中国学者习惯上称之为欧洲 封建社会。
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随着封君封臣制度而产生的。
教堂 庄园法庭
一、中古西欧基本特征:基督教会主宰
经济:政拥有教大合地产作,征收十一税;
政教冲突
政治:最大封建主集团(有组织的力量),森严的等级制度;
基督教会 举足轻重
思想:控制西欧居民的精神生活,束缚人性。
教权高于王权
497年法兰克王国创建者 克洛维接受洗礼
中古时期的议会产生于13世纪,是国王与教俗封建主、市民等寻求合作、统治国家的平台,扩大了王权 统治的基础。到近代,议会成为限制王权的重要机构。
二、中古中后期西欧新变化:③城市自治与大学兴办
(1)斗争:城市争取自治权
琅城是法国北部一个富裕的工商业城 市,建立在主教高德理的领地上。高德理 非常贪得无厌,为了摆脱高德理的统治, 12世纪初,琅城的居民凑了一大笔赎金, 向主教高德理和国王路易六世买回了城市 的自治权。但是,高德理将金钱挥霍一空 后,又要重新统治琅城。1112年,琅城居 民发动起义,杀死高德理等人。1128年路 易六世向琅城颁发特许状,同意琅城实行 自治。
统编版人教版必修2019中外历史纲要历史下册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 复习 32

教堂 庄园法庭
统编版人教版必修2019中外历史纲要 历史下 册第二 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 复习 32
统编版人教版必修2019中外历史纲要 历史下 册第二 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 复习 32 统编版人教版必修2019中外历史纲要 历史下 册第二 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 复习 32
统编版人教版必修2019中外历史纲要 历史下 册第二 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 复习 32
复习指导
1.准确理解重要历史概念:如封君封臣制度、西欧封建庄园、幕府制度 等。
2.明确中古时期(5—14世纪)世界发展概况:(1)西欧:封建社会时期,基 本特征是封君封臣制度、庄园和农奴制度。封建经济的发展,城市的产 生,推动了王权的强化和主要封建国家的形成。(2)亚洲:阿拉伯帝国政 治稳定、经济繁荣,成为东西文化交流的桥梁;突厥人在印度建立了德里 苏丹国家;日本大化改新后初步形成律令制国家,后来幕府掌握了实权。 (3)非洲:在西非,加纳、马里和桑海等古国先后兴起。(4)美洲:印第安 人独立发明了农业,创造了“玉米文化”,创造了灿烂的文明。
1、时间: 公元5世纪-15世纪 2、形成背景: 日耳曼民族大迁移,西罗马帝国灭亡
3、基本特征: 封君封臣制度、庄园经济与农奴制度、基督教会主宰 4、中后期(11—15世纪)的变化:
政治:王权的加强王和权民加强族议国会家起开源 始形成,早期议会出现
经济:耕地面积增城加市,自治工商业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和城市复兴、自治
文化:大学的兴起大、学教兴起育与文化出现新气象 二、东欧
1.拜占庭 2.俄罗斯
统编版人教版必修2019中外历史纲要 历史下 册第二 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 复习 32
统编版人教版必修2019中外历史纲要 历史下 册第二 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 复习 32
统编版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历史下册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复习32PPT

上述两幅图片说明了什么?
中古西欧社会有以国王为代表的王权和以基督教教会为代表的教权,两者共同维护封 建秩序。中古早期教权高于王权。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统 编版人 教版必 修2019 中外历 史纲要 历史下 册第二 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 复习 32PPT
2.“教皇的权力好比太阳,国王的权力好比月亮,它的光辉是向太阳借
文化:大学的兴起、教育与文化出现新气象
明 多
东欧 拜占庭帝国:罗马法 俄罗斯:反抗蒙古的斗争中崛起
元 , 对
阿拉伯帝国:东西方交流的桥梁
人
中古时期的亚洲
政教合一的西亚 奥斯曼帝国:控制欧亚商路
笈多帝国:印度教,中世纪统一印度的第一个封建王朝
多种宗教的南亚 德里苏丹国:伊斯兰教
类 历 史 发
日本:大化改新、幕府统治
中央集权的东亚 朝鲜:新罗、高丽、朝鲜
模仿中国,中华文明圈
展 作
非洲
古代非洲和美洲
班图人的贡献:1.成就(农业、畜牧业、冶铁业)2.扩展 东非:阿克苏姆、桑给巴尔、蒙巴萨、摩加迪沙,城市国家 西非:加纳、马里、桑海,中央集权国家
南非:津巴布韦,巨石建筑群
特点: 1.发展缓慢 2.独具特色
出 了 自 己
高一历史 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
学习目标 (1)了解中古时期欧亚地区不同国家、地区、民族、宗教和社会的变化以及世 界其他地区的社会状况。 (2)认识中古时期世界各区域文明的多元面貌,明了西欧封建制度不是世界的 普遍现象。 (3)理解整个中古世界形成的相对平衡的多元文明格局;理解不同文明都对人 类历史作出了自己的贡献;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 (4)理解当今世界现象与中古时代的联系。
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 课件-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一轮复习

考点二 中国西周分封制和西欧封君封臣制度的不同点 1. 中国西周分封制 (1)主要内容:周王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 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诸侯具有较大的独立性;受封者可以在自 己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诸侯需要向周王进献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 (2)影响:加强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有利于稳定政局、扩大统治 范围。 2. 西欧封君封臣制度 (1)主要内容:封君将土地赏赐给封臣,封臣必须提供金钱、兵役服 务等;封君不能任意侵害封臣的荣誉、人身和财产安全;封臣必须效忠 于封君,封君则必须保护封臣。 (2)影响:形成了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
[跟踪训练] 2.(2023·河北秦皇岛高一段考)西欧的封君封臣制度虽然有着严格的长 幼制度,即长子继承全部,幼子什么也得不到,但在继承权上又规定, 女儿有继承权,外戚也有继承权。这容易导致( B ) A. 封君封臣直辖性的效忠关系 B. 大诸侯跨国领有土地的现象 C. 父系血缘宗法关系遭到破坏 D. 王权衰落和地方割据的加剧
地区 亚洲 非洲 美洲
文化发展 南亚:印度教为印度主要宗教;吸收中亚和伊斯兰教文化 成分 东亚:源于对中国文化的吸收和融合;后期民族化发展较 快,出现新特色
廷巴克图是西非重要的文化中心 玛雅人发明了独特的文字;在天文、历法、数学等方面都 取得了成就
[跟踪训练] 3.(2023·河南南阳高一段考)俄罗斯发端于基辅罗斯。公元9世纪,在 对希腊字母的继承和改造的基础上创立了斯拉夫字母,宗教则是拜占庭 的东正教。这说明基辅罗斯( B ) A. 不是一个独立国家 B. 深受拜占庭帝国影响 C. 是拜占庭的殖民地 D. 没能实现国家的统一
督由苏丹任命,重要职位由穆斯林担任
日本
政治制度 土地制度
幕府统治下的幕藩体制 庄园领主制
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全章节教案

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教材解读:本课中古时期的欧洲属于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中外历史纲要》下中古时期的世界中欧洲部分的内容,高中历史必修课程是全体高中学生必须修习的课程,是对全体高中学生历史最基本基础知识的普及,是普通高中学生发展的共同基础课程,它是采取通史方式,按照历史发展的时序,以学习专题的形式呈现历史的进程,课程内容分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史三个部分,每个部分的内容均在历史时序的框架下,有若干学习专题构成。
通过中外历史上重要的历史事件、人物和现象,展现人类社会从古至今、从分散到整体、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历程。
本课属于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二单元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的内容,属于世界史中的中古时期的欧洲(封建社会)部分,它是世界史中欧洲的历史由古代史向近代史过渡的桥梁,是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重要环节,在世界史部分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要了解人类历史发展的完整基本脉络,以及丰富多样的历史文化遗产,了解世界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地区的文化传统,拓展国际视野,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必须对本课设计主题进行有效的学习。
教学目标:通过了解中古时期欧洲的不同国家、民族、宗教和社会的变化状况,认识这一时期各区域文明的多元面貌。
进一步理解欧洲各国、各地区、各民族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初步具有世界意识。
进而感悟“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的内涵,加强文明交流互鉴,促进共同发展。
2.运用唯物史观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观点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等原理,通过对中古时期西欧主要的封建国家形成和发展状况等内容师生互动共同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古西欧的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的基本特点,尤其是城市兴起影响分析,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城市的兴起架起古代世界和近代世界过渡的桥梁。
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了解世界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地区的文化传统,拓宽国际视野,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
统编版人教版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历史下册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

主要内容
中古时期的世界
相对平衡的多元 文明格局
封君封臣制度(社会动荡和自然经济的产物)
基本特征:
庄园与农奴制度(庄园: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世 界
西欧
政治:王权的加强和民族国家开始形成、早期议会出现
文
中古时期的欧洲
中后期变化: 经济:耕地面积增加、工商业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和城市复兴、自治
独立创造
印度安人的成就:独立培育马铃薯、玉米、番茄、花生…… 玛雅文明:城市国家
的 贡
美洲: 阿兹特克文明:松散的王国、浮动园地
献
印加文明:统一大帝国
【主干梳理】 主题一 中古时期的欧洲
一、西欧封建社会(中世纪或中古时期)
1、时间: 公元5世纪-15世纪 2、形成背景: 日耳曼民族大迁移,西罗马帝国灭亡
复习指导
1.准确理解重要历史概念:如封君封臣制度、西欧封建庄园、幕府制度 等。
2.明确中古时期(5—14世纪)世界发展概况:(1)西欧:封建社会时期,基 本特征是封君封臣制度、庄园和农奴制度。封建经济的发展,城市的产 生,推动了王权的强化和主要封建国家的形成。(2)亚洲:阿拉伯帝国政 治稳定、经济繁荣,成为东西文化交流的桥梁;突厥人在印度建立了德里 苏丹国家;日本大化改新后初步形成律令制国家,后来幕府掌握了实权。 (3)非洲:在西非,加纳、马里和桑海等古国先后兴起。(4)美洲:印第安 人独立发明了农业,创造了“玉米文化”,创造了灿烂的文明。
中
世
纪国
西家
欧权
国力
家 行 政 管 理
分 散 和 政
系治
统分
不裂
完。
善,
封君封臣制与分封制的异同
同:都是等级制度,层层分封、等级森严 异: 1.维系纽带不同,分封制的纽带是血缘,封君封臣制的纽带的土地(封土) 2.所处社会性质不同,分封制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制度,封君封臣制是西欧封建社 会的制度。 根本区别,维护的制度不同,分封制维护奴隶制度,封君封臣制维护封建制度
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 单元复习训练-- 人教版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单元复习训练一、选择题1.高丽王朝有各种考试时间不确定的科举考试,又称“别试”。
具有代表性的别试,国王也会亲临考场,其中著名的有以成均馆的儒生为考试对象的“谒圣试”等。
材料说明()A.儒家思想对高丽王朝影响深远B.高丽王朝科举考试和中国完全一样C.科举考试具有公平公正的特点D.科举考试扩大了统治基础2.中世纪西欧的农业以推广三田制为主要进步标志,即将耕地的一部分秋播夏收(小麦和裸麦)、一部分春播秋收(大麦和燕麦),余下的部分休耕。
这主要是因为三田制()A.扩大了庄园田地面积B.可减少土地劳作强度C.便于对干旱作物的管理D.有助于恢复土壤肥力3.罗马法中有很多法律原则,诸如公民权利平等原则、重视证据原则、法人制度原则等一直被现代法律所采用,这表明罗马法()A.是现存第一部完备的成文法典B.对后世的立法产生了深远影响C.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纲领性文件D.奠定了近代西方民主制的基础4.《人类的故事》中这样描述庄园:“中世纪的骑士同时也是拥有田产的乡绅,少有出现必须付钱购买某种物品的情形,他们的庄园里能够生产供他和他的家人的一切物品。
”由此,可以判断中世纪庄园经济的特征是()A.商品经济发达B.基本自给自足C.严格禁止竞争D.自耕农为主体5.历史上最后一个控制丝绸之路西段要冲(包括今天的伊斯坦布尔、巴格达、麦加和开罗),并对近代世界产生深远影响的帝国是()A.法兰克王国B.罗马帝国C.拜占庭帝国D.奥斯曼帝国6.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阿兹特克人与印加人不同,并不试图使他们的臣民受阿兹特克人的生活方式的同化,为所有人都享有公民权作准备。
”这说明在阿兹特克人国家中()A.中央对地方实行严格的控制B.被征服者由原部落管理C.被征服地区对国家没有义务D.所有人都可享有公民权7.“基督教的修道院通过抄书、办学校、建图书馆三种方式,保存、整理、研究了古代文化遗产,并对其成员及周围地区的居民进行教育,传播了基督教教义,培养了一批有初步文化素养的教职人员。
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复习课件PPT

品经济就已经出现了。
农奴自己耕作,收成归农奴。此外,庄园内还有公共牧场、草场、林酏或池塘,供全体居民使用。庄园磨坊
和(烤面商炉品等经归济于与领主资,本农主奴义如萌果使芽用),需要缴纳一定费用。庄园还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生产单位,拥有绝大多
笈多帝国 德里苏丹国
日本 朝鲜
古代非洲与美洲
古代非洲文明 古代美洲文明
主要国家
阿克苏姆王国 东非沿海一系列国家 西非的加纳、马里和桑海等 津巴布韦国家
玛雅文明 阿兹特克文明 印加文明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什么是中古时期?
世界历史上的5--15世纪一般称为“中古时期”。即从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 到14、15世纪文艺复兴运动和探索时代兴起。
1、形成原因: 2、含义: 3、影响:
中世纪西欧贵族向国王效忠的誓言:“……承认您为我们的国王和最高领主,只 要您遵从我们的地位和法律;如果您不如此,上述誓言即无效。”
用拂特之制(封建制度),民往往知有主而不必之有王。——严复《原富》
人教版必修2019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 复习课件25PPT
数农具和牲畜,一般不从外界购买物品。 人教版必修2019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 复习课件25PPT
人教版必修2019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 复习课件25PPT
人类早期历史上的三次社会大分工
1、第一次分工 原始社会后期发生的畜牧业同农业的分离。原始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有了提高,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 增长,引起了部落间的产品交换,为私有制的产生创造了物质前提。 2、第二次分工 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是手工业和农业的分工,发生于原始社会末期。这次社会大分工促地了劳动生产率 的进一步提高,促使私有制的形成。 3、第三次分工 奴隶社会初期出现的专门经营商品买卖的商人。它促进了奴隶制的巩固和发展,开始积累了商业资本, 脑力劳动开始从体力劳动中分离出来。
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1-2单元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框架结构】【知识梳理】一、人类文明的产生1.文明产生的前提: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农业的产生:西亚地区最早培植出大麦、小麦;南亚的芋头;中国的水稻和粟;中南美洲的玉米和南瓜。
2.文明产生的标志:私有制和剥削的产生;国家的形成;文字产生 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1.概况 文明代表 地域范围 特征古巴比伦 西亚的两河流域 这些国家是世界上最早建立奴隶制的国家。
古代各个文明基本独立发展,表现出明显的多元特征。
古埃及 北非的尼罗河流域 古印度 南亚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 古中国 中国的黄河和长江流域 古希腊 欧洲的巴尔干半岛和爱琴海流域(1)两河流域文明(典型:古巴比伦文明)地域范围 西亚两河流域,即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自然环境大两条河流中间围成了一个肥沃的平原——美索不达米亚。
早期文明发展的表现政治法律:制定了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完整的成文法典:《汉谟拉比法典》 文化①文字: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楔形文字 ②文学:最早的史诗——《吉尔伽美什》 ③传说:洪水和方舟传说 ④数学:发明了60进位制 军事 苏美尔人最早使用战车作战(2)古埃及文明 地域范围东北非尼罗河流域早期文明发展的表现政治 法老掌握着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最重要的权力 文化①文学:古代埃及有丰富多彩的神话和文学故事。
②文字:象形文字③历法:埃及人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
④建筑:金字塔(体现了法老的至上权威)⑤造纸:莎草纸⑥宗教:法老作为神权象征(3)古印度文明地域范围南亚印度河和恒河流域早期文明发展的表现政治种姓制度①特点:贵贱分明、职业世袭、法律地位不平等②内容:婆罗门——宗教祭祀;刹帝利——以国王为首的武士集团构成,负责统治和保卫国家;吠舍——大多数是普通劳动者,少部分是富有的商人;首陀罗——地位最低,需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
在四个种姓之外,还出现了“贱民”——他们处在社会的最底层,被认为是“不可接触者”。
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 期末温故练习-- 人教版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期末温故练习一、选择题1.花剌子米是阿拉伯杰出的数学家,他首先使用包括“0”在内的数字代替原来的字母记数法。
这套数字后来传遍世界,被称为“阿拉伯数字”,大大促进了计算科学的发展。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阿拉伯人发明了“阿拉伯数字”B.阿拉伯人对文化的发展有突出贡献C.计算起源于阿拉伯地区D.阿拉伯人的医学成就领先世界2.庄园是西欧中世纪的基层经济组织,庄园与外界很少发生经济联系,内部除生产农产品外,还附设一些手工业作坊,生产大部分日用手工业品。
这体现出西欧庄园的特点是 ()A.封建性B.脆弱性C.封闭性D.狭小性3.据记载,马里国王穆萨麦加朝觐,朝觐队伍至少有8 000人,其中奴隶500人,每人手执一根2公斤重的金仪仗,随后是100头骆驼组成的运输队,每头驮130公斤黄金,这说明古代马里()A.赋税沉重B.国王穷奢极欲C.盛产黄金D.主要和伊斯兰国家贸易4.宋元时期,柑橘、柠檬、菊花等从中国传到欧洲,柑橘至今在荷兰和德国还被称为“中国苹果”。
这些东西传到欧洲主要通过()。
A.中国商人B.阿拉伯人C.欧洲殖民者D.奥斯曼土耳其人5.有同学想了解奥斯曼土耳其人的发源区域。
下列建议恰当的是 ()A.阿拉伯半岛B.安第斯山脉南麓C.东欧大平原D.两河流域上游6.下图是某班同学在一节历史课上讨论的内容,据此判断他们正在讨论()A.罗马帝国兴衰C.拜占庭帝国兴起 D.奥斯曼帝国的扩张7.13世纪巴黎羊毛织工行会章程中规定:任何人在织造布匹时不得在真正的羊毛中夹杂羔羊毛,倘使这样做,每匹须付10个“苏”的罚款,一半归于国王,一半归于会长与陪审员,以酬他们的勤劳。
材料表明()A.城市手工业者生产受到绝对限制 B.城市管理中王权高于教权C.行会代表国王进行城市基层管理 D.行会规范手工业者的生产8.8世纪中期,帝国极盛之际,东起印度河和中国边境,西至大西洋沿岸,北达里海,南接阿拉伯海,是继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之后,又一个地跨三洲的大帝国,然其疆域辽阔,为历史之空前。
人教版高中历史(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测试卷(含答案)

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测试卷一、单选题1.“将国家掌握土地、没收叛乱贵族土地和部分没收教会的土地,分封给官员和将领,条件是必须服兵役和履行臣民义务,只限终身不得世袭。
”这是指A.西周封邦建国制 B.拿破仑民法典C.法兰克王国采邑制 D.梭伦解负令2.“到处都可见到这样的王公,他们把臣民当作自己的财产,而且无论是在征服还是继承方面,都拥有至高权力。
到处也可见到这样的臣民,他们承认王公拥有这个权力,认为自己生来就应该服从王公,正像对父母尽孝一样。
”以下哪一个时代的社会符合前文的描述?A.公元前六世纪希腊 B.十四世纪英国社会 C.十八世纪美国社会 D.十九世纪法国社会3.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奥斯曼及其后继者的力量大部分来自源源而来的伊斯兰教勇士。
他们不断地从中东各地前来与伊斯兰教的基督教敌人作战。
而信仰基督教的农民因受到地主和教会官员的残酷剥削,也大为不满,他们接受这些土耳其人,甚至向土耳其人欢呼致贺,把他们当作将自己从无法忍受的命运中解救出来的救助者。
”这说明A.奥斯曼帝国矛盾重重 B.拜占庭帝国内忧外患C.查理曼帝国分崩离析 D.罗马天主教众叛亲离4.“人们深以自己能传承古希腊为荣,作家们以典雅的古希腊语写作。
当西欧正沉沦于黑暗时代时,他们却继续维持一个有教养、博学的社会……”该文叙述的是A.英吉利 B.阿拉伯 C.拜占庭 D.俄罗斯5.某中学历史教师利用数学坐标轴画了一条不甚精确的曲线图,其反映的是西欧A.王权演变 B.教权演变 C.贵族权力变化 D.市民权力变化6.观察下面地图,中间黑色部分应该是A.西罗马帝国 B.拜占庭帝国 C.奥斯曼帝国 D.阿拉伯帝国7.16世纪的伦敦,一百年来(每年选举一次)有24个市长是绸缎、丝绒商,17个是呢绒商,14个是食品杂货商,其他每个同业联合会都有六、七个人当选过。
此外,伦敦市政参事和众议院议员也往往是12个大型同业联合会的成员。
对上述材料的解读最深刻的是A.市民通过行会控制市政 B.市民通过选举开始参政C.市民与君主开始共施政 D.行会是城市经济的灵魂8.公元751年,唐将高仙芝征伐中亚,遭遇强大帝国战败,对他的敌人的正确的描述可是A.突厥民族,骁勇善战 B.信仰耶稣,崇尚法律C.信仰真主,政教合一 D.相信理性,要求民主9.“欧洲中世纪最重要人物之一,其功绩包括奠定卡洛林王朝的基础,确立了采邑制,巩固与发扬当时的封建社会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编版人教版必修2019中外历史纲要 历史下 册第二 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 复习 32
中古西欧基本特征:封君封臣制度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角度 形成条件 内容 权利义务 特点 影响
内容叙述 自然经济和社会动荡的产物;8世纪逐渐与封土联系在一起 地方领主(封君)为其家族和亲兵(封臣)提供土地作为给养。 封君提供土地与保护;封臣效忠封君(服兵役、提供金钱) 以封土为纽带;等级森严;契约与仪式(相互尽义务)等 国王或皇帝成为名义上最高统治者,封君和封臣成为西欧社会的统治阶级。 领主各自独立行使权力,导致中古初期西欧政治上分裂割据局面。
统编版人教版必修2019中外历史纲要 历史下 册第二 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 复习 32
【主干梳理】
主题一
中古时期的欧洲
一、西欧封建社会(中世纪或中古时期)
1、时间: 公元5世纪-15世纪 2、形成背景: 日耳曼民族大迁移,西罗马帝国灭亡
3、基本特征: 封君封臣制度、庄园经济与农奴制度、基督教会主宰 4、中后期(11—15世纪)的变化:
统编版人教版必修2019中外历史纲要 历史下 册第二 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 复习 32
统编版人教版必修2019中外历史纲要 历史下 册第二 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 复习 32 统编版人教版必修2019中外历史纲要 历史下 册第二 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 复习 32
统编版人教版必修2019中外历史纲要 历史下 册第二 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 复平衡的多元 文明格局
封君封臣制度(社会动荡和自然经济的产物)
基本特征:
庄园与农奴制度(庄园: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世 界
西欧
政治:王权的加强和民族国家开始形成、早期议会出现
文
中古时期的欧洲
中后期变化: 经济:耕地面积增加、工商业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和城市复兴、自治
中古西欧基本特征:庄园和农奴制度
庄园土地类型 公共牧场、草地 领主自营地
农民份地
使用者及其权利义务
全体居民使用
领主直接经营,农奴耕种,收入归领主 所有。
自由农份地,自由农自耕自收, 服劳役 缴纳租税
农奴份地,农奴被固着于土地上(非自 由人),需要自备工具为领主服劳役, 缴纳租税。
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随着封君封臣制度而产生的。
文化:大学的兴起、教育与文化出现新气象
明 多
东欧 拜占庭帝国:罗马法 俄罗斯:反抗蒙古的斗争中崛起
元 , 对
阿拉伯帝国:东西方交流的桥梁
人
中古时期的亚洲
政教合一的西亚 奥斯曼帝国:控制欧亚商路
笈多帝国:印度教,中世纪统一印度的第一个封建王朝
多种宗教的南亚 德里苏丹国:伊斯兰教
类 历 史 发
日本:大化改新、幕府统治
中央集权的东亚 朝鲜:新罗、高丽、朝鲜
模仿中国,中华文明圈
展 作
非洲
古代非洲和美洲
班图人的贡献:1.成就(农业、畜牧业、冶铁业)2.扩展 东非:阿克苏姆、桑给巴尔、蒙巴萨、摩加迪沙,城市国家 西非:加纳、马里、桑海,中央集权国家
南非:津巴布韦,巨石建筑群
特点: 1.发展缓慢 2.独具特色
出 了 自 己
独立创造
印度安人的成就:独立培育马铃薯、玉米、番茄、花生…… 玛雅文明:城市国家
的 贡
美洲: 阿兹特克文明:松散的王国、浮动园地
献
印加文明:统一大帝国
统编版人教版必修2019中外历史纲要 历史下 册第二 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 复习 32 统编版人教版必修2019中外历史纲要 历史下 册第二 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 复习 32
3.掌握中古晚期西欧封建社会的新变化:(1)封君封臣制度造成了西 欧王权的衰落,也孕育了统一的因素,统一的王权国家出现。(2)基督 教会在西欧社会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3)城市争取自治权的斗争, 推动了国王的统一事业,这些使中古晚期的西欧出现了近代化的气息。
4.掌握世界古代历史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波斯帝国、亚历山 大帝国(马其顿王国)、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阿拉伯帝国、奥斯 曼土耳其帝国。
复习指导
1.准确理解重要历史概念:如封君封臣制度、西欧封建庄园、幕府制度 等。
2.明确中古时期(5—14世纪)世界发展概况:(1)西欧:封建社会时期,基 本特征是封君封臣制度、庄园和农奴制度。封建经济的发展,城市的产 生,推动了王权的强化和主要封建国家的形成。(2)亚洲:阿拉伯帝国政 治稳定、经济繁荣,成为东西文化交流的桥梁;突厥人在印度建立了德里 苏丹国家;日本大化改新后初步形成律令制国家,后来幕府掌握了实权。 (3)非洲:在西非,加纳、马里和桑海等古国先后兴起。(4)美洲:印第安 人独立发明了农业,创造了“玉米文化”,创造了灿烂的文明。
统编版人教版必修2019中外历史纲要 历史下 册第二 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 复习 32
中
世
纪国
西家
欧权
国力
家 行 政 管 理
分 散 和 政
系治
统分
不裂
完。
善,
统编版人教版必修2019中外历史纲要 历史下 册第二 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 复习 32
封君封臣制与分封制的异同
同:都是等级制度,层层分封、等级森严 异: 1.维系纽带不同,分封制的纽带是血缘,封君封臣制的纽带的土地(封土) 2.所处社会性质不同,分封制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制度,封君封臣制是西欧封建社 会的制度。 根本区别,维护的制度不同,分封制维护奴隶制度,封君封臣制维护封建制度
高一历史 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
学习目标 (1)了解中古时期欧亚地区不同国家、地区、民族、宗教和社会的变化以及世 界其他地区的社会状况。 (2)认识中古时期世界各区域文明的多元面貌,明了西欧封建制度不是世界的 普遍现象。 (3)理解整个中古世界形成的相对平衡的多元文明格局;理解不同文明都对人 类历史作出了自己的贡献;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 (4)理解当今世界现象与中古时代的联系。
政治:王权的加强王和权民加强族议国会家起开源 始形成,早期议会出现
经济:耕地面积增城加市,自治工商业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和城市复兴、自治
文化:大学的兴起大、学教兴起育与文化出现新气象 二、东欧
1.拜占庭 2.俄罗斯
统编版人教版必修2019中外历史纲要 历史下 册第二 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 复习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