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升和毫升-教案(共5课时)
《升和毫升》教案2
《升和毫升》教案第一课时认识容量和升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12页。
教材简析:本课内容包括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
容量单位经常用来度量容器里容纳液体的体积。
第一道例题通过三个活动使学生从不同的层次认识容量这一新的概念,同时产生认识容量单位的心里需求,由此过渡到第二道例题容量单位“升”的教学,感受升在生活中的实际意义,并通过实验认识1升容量的大小,从感性上认识1升有多少。
“想想做做”培养学生以不同的方法比较容器的容量,认识容量单位“升”。
教学目标:1、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容量,体会计量容量需要有统一的容量单位;联系实际初步形成1升的容量观念,通过实验操作体会1升有多少。
2、学生学会估计一些容器的容量,培养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能力。
3、联系生活实际感受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能积极参与操作、实验等活动,能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认识容量的含义及容量单位升。
教学难点:容量单位1升的观念的建立。
教、学具准备:电子课件,量杯,每组一把同样大小的水壶,每组不一样大小的杯子,体积是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容器,小组自带大小不一的容器。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谈话:同学们,动物园里正在举行一场别开生面的争夺冠军比赛,那就是老虎和狮子正在进行的“喝酒决赛”。
老虎一连喝了5杯,还没有醉,狮子刚喝了2杯就摇摇晃晃了,老虎得意地说:“我是森林中的酒仙,森林中的冠军!”狮子不服气地嚷道:“你的杯子小,我的杯子大。
所以我是冠军!”老虎和狮子谁也不肯让步,争得面红耳赤。
师:同学们,你们认为他们谁说的有道理呢?生1:老虎一连喝了5杯,还没有醉,狮子刚喝了2杯就撑不住了,所以老虎的肚量大,老虎是冠军。
生2:狮子用的杯子比老虎用的杯子大,所以冠军应该是狮子。
二、探索领悟,认识容量1、初步认识容量。
谈话:同学们的两种想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又不全面,(教师这时取出两个不一样大的杯子)这是大小不一的两个杯子,这个是老虎用的杯子,而这是狮子用的。
四年级数学《升和毫升》教案
四年级数学《升和毫升》教案第一篇:四年级数学《升和毫升》教案第一单元升和毫升升和毫升是《数学课程标准》“空间与图形”领域测中的内容,主要包括认识“升”和“毫升”以及二者之间的换算关系。
这部分内容在《大纲》版教材中都作为量与计量的内容并且安排在高年级学习“体积”之后,主要认识“容积”和单位之间的换算。
本套教材把升和毫升的认识安排到四年级上学期,并且安排在第一单元,有以下两点思考:第一,现实生活中人们几乎每天都要接触和这些单位有关的事物,如:一瓶饮料245mL、一袋牛奶250mL、一桶花生油5L等。
学生既有学习知识的生活经验,又有学习知识的现实需要。
在学生现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认识升和毫升,既可以体验到生活中的数学,又能提高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能力。
第二,把这个内容安排在第一单元,一方面考虑这部分知识比较容易,另外,主要考虑9月初,天气还很炎热,“玩水”是这个季节学生乐于做的事,通过“玩水”让学生了解杯子容量的意义,感受“升”和“毫升”之间的换算关系,学生既高兴,也易于学习知识。
本单元的教育目标:1、结合具体事例,了解容积的意义,认识“升”和“毫升”,知道1升=1000毫升,会用字母表示升和毫升。
2、通过实验操作等数学活动,感受“升”和“毫升”的实际意义,能表达实验的过程和结果。
3、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实验操作的过程中,感受数学问题的探索性,挑战性,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本单元共安排了2课时。
第1课时,认识“升”和“毫升”。
教材设计了两个数学活动,第一个数学活动,通过比较两个杯子哪个杯子装水多,使学生了解容量(容积)的概念。
教材先出示了两个大小不一样的空杯子,提出“哪个杯子装水多”的问题,同时通过书中同伴的交流介绍了两种方法:一是先把其中一个杯子装满水,再倒入另一个杯子中,然后根据第二个杯子水的情况,判断哪个杯子装水多。
二是先把两个杯子都倒满水,再分别倒进同样大的杯子里,观察、比较这两个杯子水面的高低,判断哪个杯子装水多。
四年级数学教案二:认识升和毫升的单位
四年级数学教案二:认识升和毫升的单位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升和毫升的概念2.学生能够运用升和毫升来进行计算3.学生能够将升和毫升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教学重点:1.让学生理解升和毫升的概念2.让学生能够运用升和毫升来进行计算教学难点:1.让学生能够将升和毫升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教学准备:1.PPT2.计量杯、量筒或其他度量工具教学过程:一、引入通过PPT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使用到升和毫升的场景,如倒饮料、洗澡、浇花等。
并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场景中使用到什么单位。
二、知识点讲解1.升的概念升是一个容量单位,通常用于表示液体的容量大小。
1升等于1000毫升。
2.毫升的概念毫升是一个容量单位,通常用于表示液体的容量大小。
1毫升等于1千分之1升。
3.如何测量升和毫升可以使用计量杯、量筒或其他度量工具进行测量。
4.如何进行升和毫升的换算可以通过下面两种方法进行换算。
方法一:升和毫升的换算公式1升 = 1000毫升例如:5升= 5×1000毫升 = 5000毫升方法二:升和毫升的换算图示通过图示展示升和毫升的换算过程,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
三、示范演练1.让学生自行测量一些液体,如水、饮料等,并记录下测量结果。
2.让学生运用升和毫升进行换算,如5升等于多少毫升,500毫升等于多少升等。
四、巩固练习1.让学生完成教师布置的练习题。
2.让学生在家中寻找一些液体进行测量,并记录下测量结果及单位。
3.让学生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场景进行升和毫升的运用,如倒饮料、浇花等。
五、课堂总结通过课堂总结,让学生复习所学内容,并总结出升和毫升的概念及换算方法。
六、作业布置1.完成练习册上的练习题。
2.将家中的一些液体进行测量,并记录下测量结果及单位。
3.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场景进行升和毫升的运用,并记录下使用的液体及数量。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课程的讲解和演示,学生能够清楚地理解升和毫升的概念,并掌握升和毫升的换算方法。
在巩固练习和课后作业中,学生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测量和换算,并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名师教学设计《升和毫升》完整教学教案
名师教学设计《升和毫升》完整教学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掌握升和毫升的概念及换算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升和毫升进行实际测量和计算的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环节,使学生理解升和毫升的含义。
(2)运用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体积单位的热情。
(2)培养学生珍惜资源、爱护环境的意识。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升和毫升的概念(1)介绍升和毫升的定义。
(2)讲解升和毫升的换算关系:1升=1000毫升。
2.2 升和毫升的运用(1)举例说明升和毫升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2)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如测量液体体积、计算液体容量等。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1)让学生掌握升和毫升的概念及换算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升和毫升进行实际测量和计算的能力。
3.2 教学难点(1)升和毫升的换算关系。
(2)在实际情境中灵活运用升和毫升。
第四章:教学方法与手段4.1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运用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2 教学手段(1)利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展示升和毫升的概念及应用。
(2)实物演示,如量筒、杯子等,帮助学生直观理解。
第五章:教学过程5.1 导入新课(1)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顾已有知识,如长度、面积单位。
(2)引入体积单位,介绍升和毫升的概念。
5.2 探究与实践(1)分组讨论,让学生思考升和毫升在生活中的应用。
(2)小组合作,进行实际操作,如测量液体体积、计算液体容量等。
5.3 巩固与拓展(1)进行课堂练习,让学生运用升和毫升进行计算。
(2)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让学生谈谈在本节课中的收获。
(2)教师点评,强调升和毫升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升和毫升教案二:从水杯到水缸,认识不同容量的液体单位
一、前言容量是涉及到生活中日常用品的一个概念。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用来放置各种液体的容器有很多种。
比如,我们有水杯、饮料瓶、水壶、水缸等等。
但是,这些容器之间的容量大小有很大的不同。
对于不同容量的液体单位的认识,不仅能够让我们更好地处理生活中的问题,还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物理内容。
二、术语解释在讨论液体单位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些基本术语。
(1)容量:容量是指容器内所能容纳的液体的数量。
容量用升和毫升(L/mL)表示。
(2)升(L):升是国际单位制中体积的单位。
1升等于1000毫升,1立方分米(1dm³)等于1升。
(3)毫升(mL):毫升是升的一千分之一,即1毫升等于0.001升。
三、实际应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用到不同容量的液体单位。
比如,我们需要倒1L的水来做饭,需要喝250mL的牛奶,需要搅拌50mL的淀粉水等等。
对于不同容量的液体单位的认识是非常重要的。
四、不同容量的液体单位(1)水杯水杯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容器之一。
一般情况下,一个水杯的容量在200-300mL之间。
如果我们需要倒1000mL的水,就需要倒4-5个水杯。
(2)饮料瓶饮料瓶的容量一般在500mL-1L之间。
如果我们需要倒1500mL的水,就可以倒1个1L的饮料瓶和1个500mL的瓶子。
(3)水壶水壶的容量比水杯和饮料瓶要大很多。
普通的水壶容量一般在1L-2L之间。
如果我们需要倒3L的水,就需要倒1个2L的水壶和1个1L的饮料瓶。
(4)水缸水缸的容量更加宽广,一般情况下,水缸的容量在1000L以上。
这就需要我们使用更加高效的工具来进行倒水。
比如,我们可以使用泵把水送入水缸中。
五、总结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容量的液体单位的认识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通过对不同容量的液体单位的认识,我们可以更好地处理生活中的事务。
在物理学中,容量也是一个非常基础的概念,它对于了解物理学的规律非常有帮助。
我们应该要认真学习掌握不同容量的液体单位的知识,这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名师教学设计《升和毫升》完整教学教案
名师教学设计《升和毫升》完整教学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1. 使学生掌握升和毫升的定义及换算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升和毫升进行体积计量和换算的能力。
1.2 能力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升和毫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1.3 情感目标1. 激发学生学习体积单位的兴趣。
2. 培养学生珍惜资源、爱护环境的意识。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升和毫升的定义介绍升和毫升的定义,让学生了解它们是体积的计量单位,升是较大的体积单位,毫升是较小的体积单位。
2.2 升和毫升的换算关系讲解升和毫升之间的换算关系,1升=1000毫升。
2.3 升和毫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举例说明升和毫升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购物时选择商品的容量、烹饪时食材的配比等。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升和毫升的应用。
3.2 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进行讨论和操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3 实践活动设计适量实践活动,让学生动手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体积计量单位的重要性,引出本课主题。
4.2 讲解升和毫升的定义及换算关系采用PPT、图片等形式讲解升和毫升的定义及换算关系。
4.3 实例分析给出生活中常见的实例,让学生了解升和毫升在实际中的应用。
4.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升和毫升的理解和实例。
4.5 实践活动设计适量实践活动,如填写表格、换算练习等,让学生动手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升和毫升的理解程度。
5.2 实践活动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其运用升和毫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检查学生对升和毫升的掌握情况。
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分析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第六章:教学拓展6.1 升和毫升在其他领域的应用介绍升和毫升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科学实验、医疗卫生等。
《升和毫升》教案
升和毫升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升和毫升的概念,并能够进行相互转换。
2.能力目标: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容器的容积等。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度量衡的兴趣,增强学生进行准确计量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升和毫升的关系,学会进行换算。
2.难点:在实际问题中应用所学知识。
三、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白板、黑板、笔、尺、量杯等。
2.教材准备:教科书、练习册。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引入话题:今天我们将学习升和毫升,谁能告诉我升和毫升分别是什么意思?2.学生回答后,教师简要介绍升和毫升的概念和单位换算关系。
步骤二:概念讲解(10分钟)1.利用黑板或白板,绘制一个容器,注明容器的容量为n升。
2.解释升的概念:升是容量的单位,常用于表示液体的容量。
1升等于1000毫升。
3.解释毫升的概念:毫升是容量的单位,常用于表示较小容量的液体。
1毫升等于千分之一升。
4.教师可以通过举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升和毫升的概念。
步骤三:单位换算(15分钟)1.教师提供几个例子,要求学生进行单位换算,例如:–500毫升等于多少升?–2升等于多少毫升?2.学生进行计算,教师可以选择学生回答,并进行讲解。
步骤四:实际问题应用(20分钟)1.教师提供实际问题,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例如:–如果一个容器的容量是3升,那么需要多少毫升的液体才能填满它?–如果一个容器有750毫升的液体,还需要多少升的液体才能填满它?–如果一个容器有1.5升的液体,可以装满多少个容量为250毫升的杯子?2.学生独立完成计算,并将计算过程和结果写在纸上。
步骤五:总结归纳(10分钟)1.教师对学生进行总结归纳,梳理升和毫升的概念和单位换算规律。
2.学生进行讨论和提问,教师进行解答。
五、课堂作业1.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堂练习题。
2.设计一个实际问题,并进行升和毫升的单位转换。
六、板书设计升和毫升- 升是容量的单位,常用于表示液体的容量。
名师教学设计《升和毫升》完整教学教案
名师教学设计《升和毫升》完整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升和毫升的概念,能够正确区分和运用升和毫升进行容积的计量。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实践、探究等环节,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勇于探究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升和毫升的概念及换算。
难点:理解和运用升和毫升进行容积的计量。
三、教学准备教具:PPT、实物模型、容积瓶、水。
学具:学生手册、练习题、小组合作工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PPT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容积场景,如饮料瓶、油桶等,引导学生关注容积的概念。
提问:你们知道这些物体是多少升或毫升吗?2. 探究新知(1)介绍升和毫升的概念教师通过实物模型和PPT,介绍升和毫升的定义及换算关系。
1升(L)= 1000毫升(ml)(2)演示实验教师用容积瓶和水进行演示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升和毫升的换算过程。
3. 巩固新知(1)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运用升和毫升进行容积的计量。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2)练习题学生完成练习题,检验自己对升和毫升的理解和运用。
4.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在生活中,我们怎样运用升和毫升进行容积的计量?可以举例说明。
五、课后作业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巩固对升和毫升的理解和运用。
1. 一瓶饮料是500毫升,小明喝掉了200毫升,还剩多少毫升?2. 妈妈买了2升牛奶,用掉了1.5升,还剩多少升?六、教学评估通过课堂表现、练习题和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升和毫升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注意观察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的准确性、合作态度以及问题解决的能力。
七、教学反思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参与度。
考虑是否需要调整教学方法或补充教学内容,以便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要关注学生对升和毫升概念的掌握程度,以及他们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
八、教学延伸为了加深学生对容积单位的理解,可以组织一次实地考察活动,如参观超市或工厂的仓库,让学生观察和了解不同商品的容积标识。
升和毫升教案范文
升和毫升教案范文教学目标:1.了解升和毫升的概念,并能正确换算。
2.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升和毫升进行计量。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升和毫升的换算。
2.运用升和毫升进行实际计量。
教学准备:1.彩色白板笔、黑板、粉笔。
2.升和毫升的示例物品:果汁盒、水杯。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老师向学生展示一个装有果汁的盒子和一个水杯,并询问学生:你知道这个盒子和水杯中能装多少水吗?2.学生回答后,老师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升和毫升来计量液体的容量。
你们知道升和毫升分别是什么吗?3.通过提问和回答,引导学生对升和毫升有初步的认识。
新知呈现(15分钟):1.老师将白板上分成两个部分,一个写上“升”,一个写上“毫升”。
2.老师向学生解释和讲解升和毫升的概念:-升是计量容量的单位,通常用来表示大容量的液体,如果汁、汽水等。
1升等于1000毫升。
-毫升是计量容量的单位,通常用来表示小容量的液体,如水、奶等。
3.老师示范换算,比如:1升等于多少毫升?会有多少个盒子能装下1升的水?多少个水杯能装下1升的水?4.老师提供更多示例,让学生参与并练习换算。
示范与练习(20分钟):1.老师分发一些练习题给学生,让学生自行进行计算、换算练习。
2.在练习中,老师可以提出一些实际问题,如:如果一瓶汽水有500毫升,我喝了1/4瓶,喝了多少毫升?3.师生互动,学生举手回答问题。
老师及时给予学生肯定的反馈,并纠正错误。
拓展应用(20分钟):1.老师将一些物品,如矿泉水瓶、果汁盒、奶瓶等摆放在课桌上,并提供容量信息给学生。
2.学生分组参与拓展应用任务:根据提供的容量信息,学生计算并记录每个容器中的液体容量,以升和毫升为单位。
3.学生讨论比较各个容器的容量大小,并将结果报告给全班。
总结归纳(10分钟):1.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学习内容,提醒学生注意升和毫升的换算,以及日常生活中使用升和毫升计量的情况。
名师教学设计《升和毫升》完整教学教案
名师教学设计《升和毫升》完整教学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学生理解升和毫升的概念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让学生掌握升和毫升之间的换算关系。
1.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能够运用升和毫升进行容积的计量和换算。
培养学生能够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解决实际问题。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学内容概述:介绍升和毫升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升和毫升在生活中的应用。
讲解升和毫升之间的换算关系,让学生掌握换算方法。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升和毫升的概念,掌握升和毫升之间的换算关系。
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运用升和毫升进行容积的计量和换算,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升和毫升的概念和换算关系。
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运用升和毫升进行容积的计量和换算。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2 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生动展示升和毫升的概念和换算关系。
提供实际案例和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练习。
使用升和毫升的道具或模型,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升和毫升的概念。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通过引入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发学生对升和毫升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4.2 讲解:讲解升和毫升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升和毫升的意义和应用。
讲解升和毫升之间的换算关系,让学生掌握换算方法。
4.3 案例分析:提供实际案例,让学生运用升和毫升进行容积的计量和换算。
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4.4 练习:提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加强理解和应用能力。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评价方法: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练习题和小组讨论的表现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5.2 评价内容:评价学生对升和毫升的概念的理解程度。
评价学生对升和毫升之间的换算关系的掌握程度。
升和毫升的教案
升和毫升的教案教案标题:升和毫升的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升和毫升的概念及其之间的关系。
2. 掌握升和毫升的换算方法。
3. 能够准确地使用升和毫升进行容量测量和计量。
教学重点:1. 升和毫升的定义和换算方法。
2. 升和毫升的使用场景和实际应用。
教学难点:1. 掌握升和毫升的换算方法,能够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
2. 培养学生对容量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投影仪。
2. 毫升和升的容器、量杯、水。
3. 学生练习册、作业纸。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5分钟)通过引入一个容量测量的场景,让学生思考如何准确地测量容量,并引入升和毫升的概念。
Step 2: 概念讲解(10分钟)1. 使用教学课件展示升和毫升的定义和符号表示,并与学生一起讨论其意义。
2. 解释升和毫升之间的换算关系,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换算练习。
Step 3: 换算练习(15分钟)1. 给学生分发练习册和作业纸,让他们进行升和毫升的换算练习。
2. 引导学生通过解答问题、绘制图表等方式,巩固换算方法。
Step 4: 实际应用(15分钟)1. 展示一些常见的容量单位,如杯、罐、瓶等,让学生估算其容量并用升和毫升表示。
2. 给学生一些实际问题,让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容量换算问题。
Step 5: 拓展练习(10分钟)1. 提供一些拓展练习,让学生在更复杂的容量换算问题中进行思考和解答。
2. 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分享解题思路和方法。
Step 6: 小结与反馈(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升和毫升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
同时,检查学生的练习册和作业纸,给予积极的反馈和指导。
教学延伸:1. 学生可通过实际操作,使用升和毫升的容器进行容量测量和计量。
2. 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记录不同容器的容量,提高对容量的感知能力。
教学评估:1. 课堂练习和作业的完成情况及准确度。
2. 学生对升和毫升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学生在实际问题中的解决能力和思维灵活性。
家庭教育教案二:利用日常生活认识升和毫升
家庭教育教案二:利用日常生活认识升和毫升】生活中,常常用到升和毫升。
比如在烹饪中,量杯水,调味汁……都需要用到升和毫升。
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这两个概念会出现困扰,难以理解。
因此,通过日常生活教育,应该如何对孩子进行引导呢?【正文】一、认识升和毫升1.认识升升是一个容量单位,是指一种物质所占的体积,国际单位符号为“L”,等于1000毫升。
比如有一个升的水,指的是有1000毫升的水。
2.认识毫升毫升也是一个容量单位,国际单位符号为“ml”,等于0.001升。
比如有一个毫升的水,指的是水的数量非常少,只有0.001升的水。
二、日常生活中如何教育孩子认识升和毫升1.制作调味汁在烹饪过程中,制作调味汁是必不可少的。
可以让孩子们用学习过的知识来进行尝试。
比如需要升的酱油和升的水,如果需要调和500毫升的酱油和升的水,孩子需要理解500毫升等于0.5升,在调制过程中加入正确的比例。
2.杯子的容量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在购买或使用杯子时告诉孩子们它的容量是多少,让孩子们对容量有更深刻的认识。
当孩子们需要用到水的时候,可以按照量杯进行放置,增加孩子们的认识和理解。
3.研究生产日期在日常的使用中,很多家庭食品和饮料都会标注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而孩子是需要清楚弄清楚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的。
为此,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研究生产日期,让孩子们能够更加了解时间和物品的容量。
4.糖果包装糖果的贩售商在制作糖果时,往往会在糖果包装盒上写上糖果的重量和数量信息。
家长可以让孩子们看看包装盒上的信息,从中让孩子认识到重量单位与容量单位的不同。
三、教育内容的总结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教育方式,让孩子转变观念,更加学习和认识升和毫升的概念。
同时,这种教育方式不会让孩子感到枯燥,能够丰富孩子的生活。
家长们也可以通过不同的生活领域进行引导,如烹饪、购物、阅读包装盒子。
从不同方面让孩子理解,对于孩子的概念理解和学习会更加自然和深入。
孩子们能够在生活中获得比书本知识更加深入的掌握,这对孩子日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有很大的帮助。
名师教学设计《升和毫升》完整教学教案
名师教学设计《升和毫升》完整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掌握升和毫升的定义及换算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升和毫升单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实践、交流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 培养学生珍惜资源、爱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掌握升和毫升的定义及换算关系。
2. 能够运用升和毫升单位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1. 升和毫升单位换算的应用。
2. 解决实际问题时,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
三、教学准备教具:1. PPT课件2. 升和毫升的实物模型或图示3. 练习题及答案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出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如购物时看到的饮料容量、家里常用的油桶等,引导学生思考容量单位的重要性,引出本课的主题——升和毫升。
2. 教学新课1. 讲解升和毫升的定义:升是容量的基本单位,1升等于1立方分米;毫升是升的千分之一,1毫升等于1立方厘米。
2. 讲解升和毫升的换算关系:1升=1000毫升,1毫升=0.001升。
3. 示例:如何将1升水转换为毫升?1升=1000毫升。
3. 课堂练习1. 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升和毫升进行解答。
如:一瓶饮料容量为500毫升,喝掉一半后剩下多少毫升?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
2. 出示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五、课后作业a. 一桶水容量为20升,家庭成员每天喝水量约为1升,这桶水可以供家庭成员喝几天?b. 妈妈买了一瓶500毫升的牛奶,小明喝掉了200毫升,还剩多少毫升?2. 学生独立完成作业,教师批改并给予评价。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小组合作时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团队合作能力。
2. 练习题评价:通过学生完成的练习题,评估学生对升和毫升概念的理解及换算能力的掌握程度。
升和毫升教案苏教版
升和毫升教案苏教版教案标题:升和毫升教案(苏教版)教案目标:1.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升和毫升的概念,并能够正确地进行换算。
2. 学生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与升和毫升相关的问题。
3. 学生将培养准确测量容量的能力,并能够使用适当的容器进行测量。
教学重点:1. 理解升和毫升的概念。
2. 掌握升和毫升的换算方法。
3.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 理解升和毫升的概念之间的关系。
2. 掌握升和毫升的换算方法。
教学准备:1. 教材: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
2. 教具:计量杯、容器、水。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1. 准备一个计量杯和一个容器,向学生展示计量杯上的刻度,并解释刻度代表的意义。
2. 提问学生:你们知道计量杯上的刻度代表什么吗?有什么作用?Step 2:概念讲解(10分钟)1. 引导学生理解升和毫升的概念,解释它们之间的关系。
2. 通过实际操作,向学生展示1升和1000毫升之间的换算关系。
Step 3:换算练习(15分钟)1. 给学生出示一些升和毫升的换算题目,让学生在纸上进行计算。
2. 检查学生的答案,并进行讲解和讨论。
Step 4:实际应用(15分钟)1. 提供一些实际生活中与升和毫升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2. 鼓励学生思考和讨论不同的解决方法,并展示他们的答案。
Step 5:巩固练习(10分钟)1. 分发练习册上与升和毫升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收集学生的答案,并进行批改和讲解。
Step 6:拓展延伸(5分钟)1. 提供一些拓展题目,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解答。
2. 鼓励学生举一些实际例子,展示他们对升和毫升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Step 7:总结回顾(5分钟)1. 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回顾,强调重点和难点。
2.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疑惑,并进行解答和讨论。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概念讲解、换算练习、实际应用等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升和毫升的概念,并能够正确地进行换算。
数学课教案二:使用升和毫升进行容量测量
数学课教案二:使用升和毫升进行容量测量。
一、教学目标通过教学升和毫升的使用方法,学生能够:1.了解升和毫升的概念,掌握各自的换算关系。
2.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升和毫升进行容量的计算和量取。
3.能够理解容量测量的相关概念,例如:容积、溢出等等。
4.能够熟练掌握升和毫升在容量测量中的运用方式。
二、教学内容1.升和毫升的概念及其换算升和毫升是容量的计量单位,其中升是较大的计量单位,毫升则是较小的计量单位。
下面是升和毫升的换算关系:1升 = 1000毫升1毫升 = 0.001升通过这两个单位的换算,可以轻松地进行容量的计算和比较。
2.升和毫升的计算方法在容量的测量过程中,升和毫升的计算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
一般情况下,我们使用试管、量筒、烧杯等容器来进行容量测量。
在进行容量测量时,首先要选择符合所需容量的容器,并在容器上涂上所需的刻度。
比如我们要测量1升水的容量,可以选择一个1升的量筒,然后将水倒入量筒中,直至液面到达1升刻度。
如果采用毫升计量方式,可以选择容量为100毫升的试管,然后将试管倒入待测量的容器中,每加入一个试管的容量就是100毫升。
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精确地测量所需的容量,并进行计算和比较。
3.相关概念的介绍在容量测量中,还有一些相关的概念需要被介绍和理解,例如:容积:容器可以盛放的物体的体积大小。
溢出:当容器内的物体体积超过了容器自身的容积时,会出现物体溢出的情况。
4.知识点习题为了更好地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需要设计相关的知识点习题,并进行练习。
下面是一些参考题目:(1)一个烧杯容积为120毫升,里面装了70毫升水,请问容器里还能装多少毫升水?(2)一个量杯的容积为300毫升,请问里面装满的升数是多少?(3)一个容积为3升的水壶,已经装入水的容积是2650毫升,这个水壶中还能装多少毫升水?(4)一个容积为2升的瓶子里有1200毫升的饮料,请问这个瓶子中还能装多少毫升饮料?通过这些习题的练习,可以更好地让学生掌握升和毫升的使用方法,以及容量测量的相关知识。
升和毫升教案
《升和毫升》教案教学目标:1、在实际操作活动中,经历了解容量概念和认识测量工具,以及认识“升”和“毫升”的过程。
2、了解容量的含义,认识“升”和“毫升”,知道升和毫升怎样用字母表示;会读量杯和量筒中液体的多少。
3、积极参与“玩水”的实验活动,获得愉快的学习体验和数学活动经验。
教学重点:升和毫升的认识教学难点:正确读取量杯和量筒液体的多少教学准备:两个高矮和粗细都不相同的杯子、两个完全相同的空杯子、两个高度相同粗细不同的瓶子、量杯、量筒、一盆水、不同大小的两个玻璃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师:同学们,水是生命之源,我们每天都离不开水。
老师今天遇到了一个难题,想请你们帮帮忙,你们愿意吗?老师这里有两个喝水的杯子,它们的高矮和粗细都不相同,到底哪个杯子装水多呢?请你们仔细观察,帮老师找出装水多的杯子来。
生1:粗(矮)的装水多生2:细(高)的装水多生3:一样多师:刚才同学们都说了自己的意见,可到底哪个杯子装的水多的问题还是没有解决。
你们有别的解决方法吗?生:可以用水做实验比较一下。
【设计意图:在学生的心目中,老师应该是无所不会,可现在老师却请自己帮助解决遇到的难题,学生的兴趣一下就被激发出来。
通过解决哪个杯子装水多的问题,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为认识“容量”打下基础】二、探究新知1、实验一:认识“容量”师:每个小组的桌子上都有这样的两个杯子,现在同学们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玩水”的实验。
要求:⑴小组同学要先讨论确定实验的方法。
⑵实验过程中小组同学要积极配合,共同解决问题⑶实验时要注意安全,杯子要拿好,不要让水洒到别处,不要弄湿衣服学生利用老师提供的学具分组进行实验教师巡视注意了解学生不同的实验方法,并针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
师: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的实验方法和结果给大家介绍一下,可以一边演示一边说生1:我们组是把矮(粗)杯子装满水,到入高(细)杯子中,水都倒完了,杯子还没满,说明高杯子装水多。
升和毫升教案
升和毫升教案1. 引言本教案旨在通过引入升和毫升的概念,帮助学生理解容量的度量和换算。
升和毫升是常用的容量单位,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非常重要。
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升和毫升的关系,学会进行简单的换算,提高他们的度量衡观念和计算能力。
2. 学习目标2.1 了解升和毫升的定义和用途。
2.2 掌握升和毫升之间的换算关系。
2.3 能够进行简单的升和毫升的换算计算。
3. 教学资源3.1 教学课件或黑板。
3.2 笔和纸。
3.3 容量量具(如量杯、瓶子等)。
4. 教学过程4.1 导入向学生展示一个容量量杯,问他们知道这个量杯可以用来测量什么东西,引出容量的概念。
4.2 讲解升和毫升的定义通过展示一个装有1升水的容器,告诉学生这个容器里面的水是1升,引出“升”这个单位。
然后向学生展示一个装有100毫升水的容器,告诉学生这个容器里面的水是100毫升,引出“毫升”这个单位。
解释升和毫升是容量的度量单位,升是较大的单位,毫升是较小的单位。
4.3 升和毫升的换算4.3.1 解释1升等于1000毫升,引导学生发现升和毫升之间的换算关系。
4.3.2 向学生出示几个容器,要求他们估算并告诉你容器里大约有多少升和毫升。
4.3.3 让学生用容量量杯测量一些液体,并记录下容器中的升和毫升数。
然后让他们进行换算,将升数转换为毫升数,将毫升数转换为升数。
多组练习,加深对换算关系的理解。
4.4 实际应用4.4.1 给学生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容量问题,要求他们进行换算计算并给出答案。
4.4.2 引导学生思考容量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购买果汁、煮饭时的水量控制等。
鼓励学生找到更多与容量相关的例子,并分享给同学。
5. 总结与拓展让学生回顾并巩固所学的知识点,再次强调升和毫升的定义和换算关系。
鼓励学生每天注意观察和应用容量单位,培养他们的度量衡观念。
6. 作业给学生布置一些升和毫升的换算练习题,进一步巩固他们的计算能力。
7.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清楚地理解升和毫升的定义和换算关系。
升和毫升教案
升和毫升教案教案标题:升和毫升的教学方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升和毫升的概念,并能正确地进行换算。
2. 掌握使用升和毫升测量液体容量的基本技能。
3. 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二、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升和毫升的实物样本、课本、练习题等。
2. 教具:测量杯、量杯、水壶等。
3.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计算机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实物样本,让学生观察和比较升和毫升的容量差异,并引发他们对不同容量单位的思考。
2. 概念讲解:a. 讲解升和毫升的定义及关系:升是容量单位,1升等于1000毫升。
b. 利用多媒体和实物示例,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升和毫升的转换关系。
3. 实际操作:a. 分发测量杯、量杯等工具,让学生通过测量不同液体的容量,感受和比较升和毫升的实际差异。
b. 要求学生借助课本上的练习题,进行升和毫升的换算练习,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c. 组织学生在小组内完成测量不同液体的容量,并互相交流结果。
4. 归纳总结:a. 引导学生回顾升和毫升的定义和换算规律。
b. 与学生共同总结出容量单位转换的方法和技巧,例如从大单位到小单位乘以10,从小单位到大单位除以10等。
五、拓展应用:1. 给学生出示一些实际生活中使用升和毫升单位的场景,例如购买果汁、洗发水等,让学生尝试进行容量估算。
2. 分发练习册上的应用题,鼓励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
六、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和应用题,加深学生对升和毫升概念和换算的理解。
七、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实际表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巩固学生对升和毫升的掌握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升和毫升教材分析:升和毫升是容量单位,经常用来表示容器里容纳的液体的体积。
本单元结合现实情境和动手操作,让学生初步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和毫升。
这部分内容在以往教材中是安排在认识体积之后学习的。
本套教材一方面考虑到容量单位升和毫升在生活里被广泛应用,让学生练习实际和生活中的常识并通过操作认识容量和容量单位是可行的;另一方面,考虑到让学生认识容量及其单位升和毫升,也有助于以后建立体积概念。
因此,把这部分内容安排在本册教学。
教材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体会“盛的水多”就是指容器的“容量比较大”,有意义地接受“容量”的含义;再将“容量”这一抽象的数学概念回归到现实的层面上来,引导学生体会“经准确测量或计算容量的多少,就要用统一的容量单位”,为学习“升和毫升”打下伏笔。
在教学“升和毫升”时都是设计了从生活实际引出并体会1个单位有多少、自制简易量器和用量器测量等教学活动。
教材通过介绍“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容器里装满水,倒入量杯正好是1升”,帮助学生依据已有的正方体容器的感性经验来建立“1升到底是多少”的认知表象;以及通过介绍量筒,然后观察量筒里的1毫升水,让学生明白毫升是计量较少液体的单位。
并通过滴水实验让学生体会到“十多滴水”大约1毫升。
教材在初步认知的基础上还安排了丰富多彩的操作活动、实践活动。
学情分析:学生已有知识基础:1.容器越大,能盛的水就越多;2.对正方体容器的感性经验。
第一个已有知识经验对学生正确建立“容量”概念的表象至关重要,并为深层次理解“容量”的含义打下基础,学生建立概念的线索是“感性材料→数学含义→概念的具体化”。
第二个已有知识经验对学生正确理解、体会“1升到底有多少”也是很重要的;虽然通过一个标有“1L”烧杯似乎也能让学生体会这“1升到底有多少”,但这样无法让学生将“升”的知识与已有知识经验衔接起来,学生的认知也是“无本之木”,是表面化的,很难进行深层次的理解。
学生对于“升和毫升”的具体含义以及“升和毫升”之间的关系并不清楚。
升和毫升是容量单位,经常用来表示容器里容纳的液体的体积。
由于升和毫升是在体积之前教学的,因此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只能采取直观认识、直觉感受为主的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情境中观察、认识、感受、体会、初步应用。
为以后继续学习体积方面的知识做好准备。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的观察、操作中感受并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和毫升,联系实际初步形成1升和1毫升的容量观念;知道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2.使学生初步了解测量容量的方法,能联系现实生活选择合适的容量单位并进行表达和交流;能估计一些常见容器的容量,培养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能力。
3.重视估计容量多少,能积极参与操作实验等学习活动,能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体会、感悟容量的含义。
2.容量单位升和毫升。
3.会简单的换算。
教学难点:体会容量单位,能简单进行运用。
课时安排:5课时认识容量和升…………………………………………………………………………2课时认识毫升………………………………………………………………………………1课时练习二…………………………………………………………………………………1课时实践活动美妙的“杯琴”…………………………………………………………1课时主备人:陈英1.认识容量和升(1)教学内容:书第10~12页,完成“想想做做”1~4。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
2.使学生初步了解测量、比较容量的方法,能估计一些常见容器的容量,培养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能力。
3.使学生联系实际感受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能积极参与操作、实验等学习活动,能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
教学难点:形成一升的具体概念。
教学准备:课件、水壶、量杯。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故事引入:森林里正在举行一场别开生面的比赛,就是老虎和狮子正在举行的“喝酒比赛”。
老虎一连喝了5杯,还没有醉,狮子刚喝了2杯就开始摇晃了,老虎得意的说:我是森林的“酒仙”。
狮子不服气地嚷道:“你的杯子小,我的杯子大。
所以我是酒仙!”老虎和狮子谁也不认输,打起来了。
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谁说得有道理呢?学生交流各自的想法。
谈话:你们的想法究竟有没有道理,我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就可以明确结果。
二、教学“容量”1.体会容量。
谈话:桌子上的杯子瓶子有什么用途?可以用来盛水、油、饮料等物体,这些器皿都叫容器。
(板书:容器)(1)老师取两个大小明显有区别的容器,问:这两个容器,哪个可以装得更多?在学生回答的时候,教学生用“容量”来说一说,指出:这个容器所能装的液体的多少,可称之为“容量”。
(2)拿两个差不多大的容器,让学生猜一猜哪个容量比较大。
当有分歧的时候,让学生说说用什么方法来验证猜想?(可装水倒一倒)学生动手实验,得出结论。
想象一下,如果反过来倒水,会出现什么情况?说明了什么?2.完成书上第12页的“想想做做”1、2。
3.议一议:小红家水壶装满后可以倒5杯,小明家水壶可以装满后可以倒4杯。
你认为哪家的水壶更大?为什么?得出:要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衡量。
因为倒的杯子可能有大有小,用它来比是不合适的。
三、认识“1升”1.说说你通过昨天的预习,知道关于“升”的哪些知识生汇报:计量液体的多少,才用做“升”做单位;(1)请学生把从家里带来的1升大的容器放在一起比一比。
分别指名问一问:你是怎么知道它的容量是1升?指出:这些容器各不相同,但大致大小接近,容量都是1升。
(2)取出大于1升的容器。
分别请这部分学生举起该容器,其他同学可估一估其容量大约是几升。
可结合2.5升的可乐瓶,请学生想象一下,家里什么容器的容量和它比较接近,大约是几升?(3)老师取一小盆,大家猜它的容量大约是多少?(实验得出:1升多一点)想象:以它为参照,什么容器的容量和它比较接近,大约是几升呢?比如:可用手比画一下,像电饭锅大约有2个这么高,那它的容量就可能是2升多。
……(4)取一脸盆,猜一猜,你洗一次脸大约要用几升水呢?(实验得出:2升)以这一脸盆为参照,估计一下,边上的这桶水大约有多少升?(10升)(5)再看一看,教室里的这桶纯净水有多少升呢?(18.9升)这桶水你拎得动么?介绍:成人一天一般要喝1到1.5升水,孩子要喝1升水,那你知道1升水大约是这样的几杯呢?分别取几个大小不同的杯子倒一倒。
想一想,你每天的水喝够了么?2.练习,完成“想想做做”3、4四、全课总结说说今天的学习,让你明白了哪些知识?五、布置实践作业以有刻度的容器,分别用倒水或看刻度等方法,去了解家中一些常见容器的容量。
2.认识容量和升(2)教学内容:书第13~14页。
教学目标:1.通过对一些常见容器的实验,进一步认识容量单位升,并注意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和能力。
2.培养学生探求新知的兴趣,培养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并在探索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感知1升有多少。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容量的估计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交流检查学生昨天回家的实践作业:交流:1升水可以倒4杯水,可以倒20个小酒杯,可以倒2大碗……(比较小的容器) 1个电饭煲是2升多,1个大油桶是5升,一个水池30升,一个脸盆5升……(较大的容器)在学生交流的时候,要求其他学生做到:(1)想象,也可用手比划该容器的大小;(2)继续补充。
二、自主探究.实践求知1.谈话:同学们想不想自己动手制作一个1升的容器?2.出示题目要求:做一个1升的容器,并分别标出1/4升.1/2升.3/4升。
(1)让学生根据手中的材料,以组为单位讨论怎样做,并向全班汇报交流方法。
(2)讨论确定合理可行的制作方案:往一个上下一样粗的瓶子里倒入1升的水,瓶上贴上纸条,在1升处记上记号。
把纸条1升以下的地方平均分成4份,并分别做上记号。
(3)动手操作,教师指导。
三、完成书上的“想想做做”: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用自己制作的量器盛1升水,分别倒入下面的容器里,看看水面各在哪里。
比如:煲的12 ,锅差不多,脸盆的15 。
可继续让学生估一估,整个容器的容量大约是几升。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下面的容器里大约各能盛多少升水?在合适的答案下面画“√”(P14/1)这里的4张图,让学生先挑一个最有把握的说,并说清楚理由。
再以此为参照,进行推算其他的容器。
也可用排除法进行,但都要学生充分说理,不能是简单的凭感觉。
四、指导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
3.认识毫升教学内容:书第15~17页。
教学目标:1.认识容量单位毫升,知道毫升是一个比较小的容量单位。
2.掌握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知道1升=1000毫升。
教学重点:使学生正确容量单位毫升,进行升和毫升间的简单换算。
教学难点:使学生正确认识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教学准备:量筒。
教学过程:一、了解预习情况通过预习,你知道我们这节课要学习什么?你知道了相关的哪些知识?随学生回答板书:毫升学生可能会知道:毫升可以用字母ml表示;1升=1000毫升……小结:计量比较少的液体,常用毫升作单位。
二、认识1毫升1.取量筒,介绍:这个量筒最少的刻度是5毫升,现在我们要用它和这个滴管来找1毫升有多少滴,你有什么好办法?(可以先用滴管滴5毫升,再除以5就得到了1毫升的滴数。
)实验:大约要105滴才是5毫升算:105÷5=21(滴)2.每个组派人上来,用老师准备的滴管在瓶盖内滴21滴水(1毫升),组内传一传,看一看1毫升的水大约是多少?说一说:1毫升水是多少水呢?3.介绍生活中量毫升的容器。
有时我们生病了,要喝一些药水,(取一药水瓶)读:成人每次喝15~20毫升。
问:我没有量杯,那怎么才能找到这15~20毫升药水呢?取生活中最常见的勺子,舀满1勺水,倒入量筒,测得大约是10毫升。
指出:这勺子是我们每天都要用的东西,现在你会利用它找适量的药水了么?三、看书并认识看刻度1.学生独立看书,看完后交流自己认为比较重要的知识。
如:计量比较少的液体,常用毫升作单位。
回答书上的提问:21滴水大约是1毫升。
2.看量杯上的刻度时,要看贴着刻度的水面高度,不能看水面中间,因为这个图是立体的。
3.拿出1升的自制的容器,提问:观察一下,500毫升的水有这么多,够不够1升?那么1升的水有多少毫升呢?你们打算用什么实验,动手试一试。
如果学生有困难,可以指导学生分步操作:(1)把10个1毫升水倒在一起是多少毫升?(2)把10个10毫升水倒在一起是多少毫升?(3)把5个100毫升水倒在一起是多少毫升?(4)最后将2个500毫升水倒在你自制的1升容器中,你发现了什么?是多少毫升?让我们回顾一下:1毫升,10毫升,100毫升,500毫升,1升分别有多少.3.提问:你们通过实验得出了什么结论?学生汇报,教师板书:1升=1000毫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