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弦乐曲

合集下载

[课程]民族管弦乐《红旗颂》赏析

[课程]民族管弦乐《红旗颂》赏析

民族管弦乐《红旗颂》赏析《红旗颂》在艺术形式、曲式结构、和声运用、旋律色彩、节奏把握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创造性、独特性,都更加有力地表现了音乐主题,更加深入地展现了音乐的思想内涵,实现了艺术形式与宏大深邃思想主题的完美结合,把中国管弦音乐艺术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在思想内涵上,它以真挚的爱国主义情感、博大的民族主义情怀、火热的革命主义激情。

本文深入分析该音乐作品的思想内涵、艺术特色、重要启示,这对繁荣和发展中国民族管弦音乐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一引言《红旗颂》系中国著名作曲家吕其明于1965年创作的经典管弦乐曲。

作品创造性地把中国传统音乐艺术与交响乐曲的表现手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之展现和服务重大历史题材,取得了巨大成功。

其艺术价值,首先表现在艺术形式创新上,作品的曲式结构、和声运用、旋律色彩、节奏把握都具有一定的创造性、独特性,都更加有力地表现了音乐主题,更加深入地展现了音乐的思想内涵。

其次,表现在艺术创作模式上,《红旗颂》第一次成功把重大历史题材运用到管弦乐曲中,不仅开创了中国管弦乐曲创作的新境界,也为音乐艺术表现重大历史题材提供了有益的模式和思考,使交响乐曲、管弦乐曲与重大革命历史题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实现音乐表现形式与表现内容的完美融合,拓展了重大革命历史的音乐表现形式,丰富和发展了管弦乐曲的创作题材。

再次,表现在艺术创作风格上,《红旗颂》把外国交响乐等表现形式与中国传统乐器结合,挖掘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内涵与精髓,无论是音乐内涵还是表现形式,都充分展示了民族风格、民族文化、民族精神,这些成功之处都显示了《红旗颂》不朽的艺术价值。

二背景与内涵1 时代背景新中国的成立是20世纪的重大事件。

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二十八年的浴血奋战最终赢得了独立和解放。

此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新中国进行了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全面建设,中国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此背景下,我国的文化艺术事业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生动局面和繁荣景象。

巴赫D大调第三管弦乐组曲(卡拉扬)

巴赫D大调第三管弦乐组曲(卡拉扬)

巴赫D⼤调第三管弦乐组曲(卡拉扬)曲⽬简况巴赫D⼤调第三管弦乐组曲 BWV1068柏林爱乐乐团卡拉扬D⼤调第三管弦乐组曲柏林爱乐乐团/卡拉扬巴赫四⾸管弦乐组曲巴赫 - 管弦乐组曲第三号D⼤调BWV1068 - 荷兰巴赫协会Ouverture No.3习称《D⼤调管弦乐组曲》。

德国作曲家巴赫( 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1750)约作于1722年。

为所作四⾸管弦乐组曲的第三⾸。

本曲在作者⽣前未被重视,将近⼀百年之后,经德国作曲家门德尔松组织演奏和宣传,才引起⼈们重视并⼴泛流传,成为作者最受欢迎的作品之⼀。

其中的第⼆曲《咏叹调》(An)由德国⼩提琴家威廉密改编为⼩提琴曲·《G弦上的咏叹调》,流传更⼴。

由于原曲⼩号声部⽤现代⼩号演奏较困难,故现在演奏时,多采⽤后⼈修订的乐谱。

全曲由五⾸乐曲组成第⼀曲:《序曲》。

采⽤慢、快、慢三部分的法国式序曲形式,4/4拍。

为作者四⾸管弦乐组曲中规模最⼤的⼀⾸序曲。

乐曲⽓势雄壮,具有宏⼤的交响性。

第⼀部分的主题缓慢⽽庄重,匀称有⼒的节奏和层层上⾏的旋律,充满了威武雄壮的⽓势。

据传,当德国⽂学家歌德(1749-1832)听完门德尔松⽤钢琴弹奏这⾸序曲后说:“听这⾸威严⽽华丽的乐曲眼前仿佛出现⼀群⾐着华丽的⼈们,庄严地列队⾛下宽阔的台阶。

”第⼆部分采⽤赋格形式。

快速的主题活泼明快,富于⽣⽓和活⼒,不时出现的乐队与独奏乐器的交替,使乐曲带有协奏曲的体裁特性。

序曲第⼆部分主题后,再现第⼀部分,结束序曲。

第⼆曲:《咏叹调》。

采⽤弦乐合奏形式,4/4拍。

第⼀⼩提琴徐徐奏出的主题悠缓委婉,充满了沉静恬美的⽓氛,宛如⼀⾸温馨深沉的夜曲。

乐曲的其他声部与⼩提琴不断呼应,时⽽在低⾳区奏出动听的对位声部,时⽽突出低⾳区的固定伴奏⾳型。

'咏叹调'(Air),指带有较强抒情性的器乐⼩品。

作者在《法国组曲》中也曾采⽤这⼀曲名。

第三曲:《加沃特》。

[讲解]乐曲赏析

[讲解]乐曲赏析

乐曲赏析拉德斯基进行曲乐曲概述:拉德斯基进行曲,管弦乐曲,奥地利作曲家老约翰·施特劳斯作于1848年。

是老约翰最著名的代表作,经常作为通俗的管弦乐音乐会的最后一首曲目。

每年著名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也总是以这首曲子作为结束曲,并已成为一种传统。

1987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当最后的拉德斯基进行曲欢快的旋律响起时,听众情不自禁地应和着节拍鼓掌。

这时指挥卡拉扬很有想象力地转过身来,示意观众随着音乐的强弱和节奏来鼓掌,从此以后,每当音乐会最后的拉德斯基进行曲响起时,这个音乐家与听众互动鼓掌场面就成为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保留节目。

创作背景:这首曲子本是老约翰·施特劳斯题献给拉德斯基将军的。

拉德斯基是奥地利的陆军元帅,从1815年至1831年,他在威登伯克、隆巴等地任骑兵总司令。

拉德斯基积极维护奥地利帝国殖民统治,是一个铁腕人物,曾率领军队侵略邻国意大利,残酷镇压了邻国的人民起义。

并在意大利北部任总督多年。

老约翰施特劳斯所写的这首进行曲正是炫耀了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武力和拉德斯基的威风。

后来,就连施特劳斯本人及其子小约翰·施特劳斯也不愿再演出这首进行曲。

尽管如此,拉德斯基进行曲还是以其脍炙人口的旋律和铿锵有力的节奏征服了广大听众,人们也就渐渐地忘记了拉德斯基那段不光彩的历史,成为流传最为广泛的进行曲。

乐曲赏析:这首曲子由对比鲜明的两部分构成。

强劲有力的引子之后是第一部分主题,仿佛让人们看到了一队步兵轻快的走过大街。

反复一遍之后,音乐经过一个全乐队齐奏的过渡句,随后出现的是与前面主题相对比的轻柔主题,优美动听。

音乐最后在反复第一部分的主题后结束。

波基上校进行曲乐曲概述:波基上校进行曲,英国作曲家奥尔福德作于1914年,铜管乐曲。

后被改编为管弦乐曲。

作者奥尔福德擅长写作进行曲,所作的进行曲发表时常以弗雷德里克·约瑟夫·里基茨为笔名。

他一生作有大量进行曲,唯有本曲最为流行,曾被获1957年奥斯卡金像奖的影片《桂河大桥》用为插曲,因而广为流传,故又名《桂河进行曲》。

第四讲 民族管弦乐曲

第四讲 民族管弦乐曲
第四讲 民族管弦乐曲
民族管弦乐独奏曲
我国民族器乐分吹、拉、弹、打四类。 • 吹管乐器:管、笛、箫、笙、巴乌等。
• 拉弦乐器:京胡、二胡、板胡、高胡、 中胡等。
• 弹拨乐器:古琴、古筝、琵琶、阮、扬 琴、三弦等。 • 打击乐器:锣、鼓、钹、梆子、木鱼等。
管乐曲
• • • • • • 《喜相逢》(梆笛) 《姑苏行》(曲笛) 《百鸟朝凤》(唢呐) 《凤凰展翅》(笙) 《江河水》(管子) 《渔歌》(巴乌)
• • • • • •
《三六》 《行街》 《放驴》 《彩云追月》 旱天雷》 《赛龙夺锦》 《将军令》 《翠湖春晓》 《喜洋洋》 《瑶族舞曲》
弦乐曲
• • • • • • 《光明行》(二胡) 《二泉映月》(二胡) 《梅花三弄》(古琴) 《渔舟唱晚》(古筝) 《十面埋伏》(琵琶) 《彝族舞曲》(琵琶)
民族管弦乐合奏曲
• 江南丝竹:系指江浙一带丝弦竹管的合奏曲而言,用在民间婚嫁 喜庆和庙会节日等活动中,以表达人们的欢愉之情。 • 河北吹歌:是流行在河北一带,以吹管乐器的管子、笙类为主的 乐器,形式活泼,格式刚健,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 • 广东音乐:广东的丝竹乐,产生较晚,20世纪初才从粤剧的“过 场”和民间小调发展而来。受江南丝竹影响,主奏用高胡,辅奏 用扬琴、秦琴,称“三件头”。音色清亮,节奏跳荡,曲调流畅。 • 苏南吹打:苏南的无锡、苏州等地的乐种,又称十番锣鼓。它分 为三种:一是粗吹锣鼓,由唢呐、管子和打击乐组成;二是细吹 锣鼓,由丝竹乐和打击乐组成;三是综合性的锣鼓,由粗吹和细 吹结合锣鼓。苏南吹打由若干散曲组合成,篇幅较大,曲目也很 丰富。

音乐欣赏知识:管弦乐曲——探索管弦乐曲演奏的精髓

音乐欣赏知识:管弦乐曲——探索管弦乐曲演奏的精髓

音乐欣赏知识:管弦乐曲——探索管弦乐曲演奏的精髓管弦乐曲是指由管弦乐团演奏的乐曲,通常包括弦乐器、木管乐器、铜管乐器和打击乐器,其中弦乐器是管弦乐团中最多的,包括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和低音提琴等。

管弦乐曲是西方音乐中最重要的形式之一,它的演奏风格和技巧一直是音乐家们探索和研究的主题。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索管弦乐曲演奏的精髓:音色、节奏、气氛和演绎风格。

一、音色:音色是指乐器发出的声音的特征。

管弦乐曲的演奏中,音色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直接影响到音乐作品的表现效果。

在同一曲目中,不同的管弦乐团和指挥家演奏的音色都有所不同,因为他们的演奏方式和乐器的选择不同。

要想演奏出好的音色,首先需要选择适合的乐器和演奏方法,以便在保持准确声音的同时,将表演效果最大化。

其次,演奏者还需要注意乐器的音色效果,比如提琴发出的高音从哪个位置、哪个角度拉奏可以让弦弓的摆动更加均衡,低音通过哪些方式施加力度能够呈现出更加震撼的效果。

总之,要想演奏出优美的音色,需要对乐器的声音特征有深入的理解,并在演奏中加以运用。

二、节奏:节奏是指音乐中的时间单位和强度的组合。

对于管弦乐曲的演奏而言,节奏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因为它决定了乐曲的速度和节奏感。

在演奏过程中,演奏者需要根据曲目的变化、速度的跨度和音乐的表达要求,在准确把握节奏和强度的前提下,创造出不同的表现效果。

比如,在快节奏的曲目中,演奏者需要保持快速的节奏感,而在慢节奏的曲目中,则需要创造出细腻、流畅的节奏感,以凸现出曲目的美感和情感。

通过对不同节奏和强度的掌握,演奏者可以将曲目完美地呈现出来。

三、气氛:气氛是指音乐作品所表现的情感或情境。

在演奏管弦乐曲时,通过将乐器的音色和节奏等元素融入气氛中,演奏者可以很好地表现曲目所表达的情感或情境。

在演奏弦乐器时,尤其需要注意表现出乐曲的情感,例如在演奏浪漫派管弦乐曲中,提琴演奏者需要展现出所谓的“悲怆情感”。

这项技能需要乐手具备足够的音乐感知和表演能力,以准确地表达曲目所具有的情感或气氛。

管弦乐十大经典曲子

管弦乐十大经典曲子

管弦乐十大经典曲子
管弦乐领域有许多经典曲目,下面是十首备受推崇的作品:
1.《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合唱):贝多芬的这部交响曲以其庞大的音乐结构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而著称,特别是第四乐章中运用合唱的壮丽气势。

2.《天鹅湖》:这部芭蕾舞剧的音乐充满了浪漫主义的情感,尤其是其中的“舞剧序曲”和“芭蕾舞曲”。

3.《命运交响曲》:这部交响曲以其富有激情和雄伟气势的开头而著称,象征着命运的不可抗拒和个体奋斗的主题。

4. 《多纳提和温蒂利亚》:这部作品是莫扎特的交响音乐杰作之一,充满了魅力和精致的音乐构思。

5.《第五交响曲》(第四乐章:阿德亚哥):马勒的这部交响曲被认为是他最为睿智和感人的作品之一,尤其是其中的第四乐章。

6.《1812序曲》:这部交响乐作品以其雄伟的音响效果和庆祝俄国胜利的氛围而闻名。

7.《春天交响曲》:这部作品体现了贝多芬对大自然的赞美,以及他对生命力和美好的追求。

8.《新世界交响曲》:这部交响曲被视为美国音乐的代表作,其中的第二乐章“来自新大陆”的旋律广为人知。

9.《达芬奇的画像》:这部作品表现了拉威尔对达芬奇的崇拜,充满了色彩斑斓和富有现代感的音乐。

10.《匈牙利舞曲》:勃拉姆斯以匈牙利民间音乐为灵感,创作了一系列充满活力和激情的舞曲。

这些管弦乐作品在音乐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代表着不同的音乐风格和时代特征,每一首都有其独特的音乐魅力和内涵。

管弦乐《《蓝色多瑙河》

管弦乐《《蓝色多瑙河》
起源于奥地利北部的一种民间三拍 子舞蹈。现在通常所说的圆舞曲大 多是维也纳式的圆舞曲,速度为小 快板,其特点为节奏明快,旋律流 畅。
维也纳圆舞曲的结构
序奏+三至五首小圆舞曲+尾声
音乐节拍分析: 4/3拍
•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内有三
个单位拍,就叫四三拍子。
施特劳斯的音乐家族
• 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的
约翰.施特劳斯
一个音乐世家,但其父反 对他学习音乐,希望他长
大成为一名商人,在母亲
的支持下约翰施特劳斯开
始学习小提琴和作曲。并
且长大后拥有了自己的管
弦乐团到世界各地演出。
他擅长创作维也纳圆舞曲
(400余首),被后人称为
“圆舞曲之王”,他的音
乐大多属于轻音乐,无论
专业人士还是普通听众都
会被他美妙的音乐陶醉。
• 3、齐奏 ——— 将热烈的情绪推向高潮
欣赏管弦乐曲《蓝色多瑙河》
• 1、看屏幕,跟着结构听 • 2、以自己的感受欣赏
• 欣赏后分别请两种欣赏方式的同学谈
一谈感受。
蓝色多瑙河
奥地利的维也纳
维也纳公园 施特劳斯像
分听《蓝色多瑙河》
序奏部分
1、主奏:圆号(铜管乐器) 背景:长笛(木管乐器)、提琴(弦乐器)
2、主奏:提琴 背景:长笛
进入第一首圆舞曲。 标志:三声大提琴拨揍
五首小圆舞曲部分
第一首圆舞曲 主题:弦乐器主奏
优美抒情的旋律,的《蓝色多瑙河》
• 1852年他应邀到美国的波士顿、纽约
等地演出盛况空前。期间一次演出, 他亲自指挥有两千人组成的管弦乐团, 有两万人组成的合唱团,光是副指挥 就有一百人,演出他的代表作《蓝色 多瑙河》,听众有五万人。

适合教师节的管弦乐

适合教师节的管弦乐

适合教师节的管弦乐管弦乐是一种由管乐器和弦乐器组成的音乐形式。

在教师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选择一首适合的管弦乐曲来表达对教师的敬意和感激是一种很好的方式。

下面我将介绍几首适合教师节的管弦乐曲,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灵感。

我们来看看《欢乐颂》。

这是由贝多芬创作的一部非常著名的管弦乐作品。

这首乐曲以欢快、鲜明的旋律为特点,富有激情和活力。

通过这首曲子,可以表达出对教师们的感激之情,感谢他们为我们带来的知识和教育。

接下来,我们来聆听一下《教师进行曲》。

这是一首由中国作曲家刘天华创作的管弦乐曲。

这首乐曲以庄重、庄严的旋律为主题,寓意着教师们的崇高使命和辛勤付出。

通过这首曲子,可以表达出对教师们无私奉献精神的敬意和钦佩。

还有一首非常著名的管弦乐曲《春之声》。

这是由奥地利作曲家约翰·施特劳斯二世创作的一首轻快、欢快的乐曲。

这首曲子以其明快、优美的旋律而闻名,可以给人带来愉悦的感觉。

通过这首曲子,可以向教师们表达对他们带给我们的快乐和幸福的感谢之情。

我们来听听《教师的日子》这首管弦乐曲。

这是由中国作曲家刘天华创作的一首富有情感的乐曲。

这首曲子以其深情、激昂的旋律而著称,可以表达出对教师们的感激和敬意。

通过这首曲子,可以让教师们感受到我们对他们的关心和支持。

选择一首适合的管弦乐曲来表达对教师的敬意和感激是一种很好的方式。

无论是《欢乐颂》、《教师进行曲》、《春之声》还是《教师的日子》,它们都可以通过音乐的语言来传达我们对教师们的感谢之情。

希望大家在教师节的时候,能够通过这些管弦乐曲,为教师们带来一份美好和感动。

让我们一起用音乐来向教师们致敬!。

管弦乐曲《森吉德玛》课件

管弦乐曲《森吉德玛》课件

乐曲赏析
这是一首蒙古族短调民歌,流行于内蒙古伊克昭盟鄂尔多斯部 落聚居的地方。它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比喻,描绘了森吉德玛的 美貌,也突出了青年对姑娘坚贞不渝的爱情。全曲以从容徐缓 的马蹄声般的节奏为背景,以第一个乐句为种子音调,旋律时 而高亢激昂,好似青年在高声呼唤;时而凄恻柔婉,犹如低声 的泣诉。最后以副歌式的、在情绪上具有概括性的附加式曲尾 衬腔结束,既突出了青年牧民对森吉德玛的思念,同时更加深 了音乐的孤独凄凉感。
今天我们学会了一首蒙古民歌 改编的管弦乐曲,也学会了一 首由老师自己编的歌曲,老师 可以看出大家学习的兴趣很浓, 这么高难度的乐曲,我们花了 一节课的时间一步一步地克服 了困难,大家都有很多的收获。 大家回去自己再好好练习。
谢谢,再见!
森吉德玛
作者简介:
贺绿汀(1903.7.20——1999.4.27), 湖南邵东人,杰出的人民音乐家,著 名作曲家、音乐理论家、音乐教育家。 贺绿汀同志从事音乐工作76年,作为 著名作曲家,他谱写了3部大合唱,6 部不同形式的歌剧(其中两部与人合 作),5部话剧配乐,近200首歌曲, 25首合唱曲,5首钢琴曲,7首管弦乐 曲,27部电影音乐和一些器乐独奏曲, 很多都是传世佳作。
仔细聆听乐曲,把握乐曲的情绪与速 度。
为了加深大家对这首乐曲的记忆, 老师自己给这首乐曲创编了歌词, 请大家和我一起来唱一唱。
我的家乡在蒙古草原上,辽阔美丽的 大草原。 草原上有成群的牛羊,蓝天白云乐悠 悠。 唱起歌来跳起舞,琴声悠扬传四方。 欢迎大家来做客,亲爱的朋友们,大 家来做客。 草原欢迎你,草原欢迎你,大家来呀!
《森吉德玛》背后的故事
传说很早以前,有一位聪明美丽的蒙族姑娘,名叫森 吉德玛,爱上了一位勤劳的青年。他们的爱情不幸受 到阻挠,森吉德玛被迫嫁给财主家。青年日夜思念, 常常远道而来,在她的屋旁留恋徘徊,但无法相见。 有一天,他们终于冲破重重障碍相见了,但森吉德玛 却不幸昏死。相传,《森吉德玛》一歌就是这个青年 所编。他在回家途中边走边唱,把歌词写在道旁和旅 店的墙壁上。失去心爱的人,他悲痛欲绝,最后跳崖 自尽以身殉情。

民族管弦乐曲

民族管弦乐曲

民族管弦乐曲《春江花月夜》辉县市文昌中学高三八班侯菁楠民族管弦乐曲《春江花月夜》是根据琵琶独奏曲《夕阳箫鼓》改编而成的。

又名《浔阳琵琶》、《浔阳夜月》、《浔阳曲》等。

这是一首典雅优美的抒情乐曲,它宛如一幅工笔精细、色彩柔和、清丽淡雅的山水画卷,展示了在春天静谧的夜晚,月亮从东山升起,小舟在江面荡漾,花影在两岸轻轻地摇曳的大自然迷人景色,形象地描绘了月夜春江的娇容美貌,尽情地赞颂江南水乡的风姿异态,给人们以高度艺术美得享受。

1895年,琵琶演奏家李方圆把它收在《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中。

1925年前后,上海大同乐会的柳尧章和郑觐文首次将它改编为民族管弦乐曲,并借用唐诗《琵琶行》中“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这个诗句主题改名为《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全曲连同尾声共分十段。

人们遵循中国古典标题音乐的传统,在前九段都加了一个富于诗意的小标题。

第一段《江楼钟鼓》,它的节奏属自由散板,具有引子性质,用丝丝入扣的演奏手法给听众呈现出一幅夕阳映江面,熏风拂涟漪的绝美画面。

从巧妙细腻的配器中仿佛还能听到钟鼓声声,使人们自然领会到了月上东山的优美意境,这段旋律优美如歌,旋律线如波浪般进行,听起来格外柔美与和谐,把人们引入了风回曲水的幽静;第四段花影层台则利用了典雅优美的抒情方式,尽情赞颂江风习习,花草摇曳的江南水乡的风姿仪态,在委婉质朴的旋律中,人们仿佛能看到那层叠恍惚的水中倒影,接着运用了由近而远的演奏手法,给人们呈现了一幅“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的美景,运用低胡等乐器演奏,音色浑厚低沉,展现出一幅气势恢宏的浊浪堆涌,连绵起伏的画面,接着乐队齐奏,速度加快,“遥望白帆点点,又闻渔歌声声”,由远及近,逐歌四起,这样层出不穷的旋律恰当的将“渔舟唱晚”、“回澜拍岸”的波澜壮阔展现出来;接着琵琶轮弹奏,渔舟破水,掀起波涛拍岸,正是“桡鸣远濑”,第九段“欸乃归舟”则是全曲高潮,归舟破水,浪花飞溅,景色由远及近,旋律由慢到快,节奏由弱到强,将人们引入到那变化无穷的大自然中,正是人们如痴如醉的时候,最后轻轻地一记锣音,才把人们从沉醉中唤醒,此时,已经万籁俱寂了。

中国管弦乐曲

中国管弦乐曲

作品结构为复三部曲式。
A
B
A′
a b c d c′
4、《红旗颂》
吕其明于1965年创作。全曲以国歌与感情 深沉、气势豪迈的创作音调素材写成。表现了 人民对党、对红旗、对祖国的深厚感情。作品 结构简洁、形象鲜明、气势宏大。
作品结构
单主题三部曲式 A B A′
5、《森吉德玛》 贺绿汀于1945年创作。作品采用民歌“森
返回
2、《北京喜讯传边寨》
郑路、马洪业作曲。这是一首热情奔放的 舞曲,生动形象的表现了“四人帮”被粉碎的 喜讯传到祖国边寨时,边寨人民欣喜若狂、载 歌载舞、热烈庆祝的情景。
全曲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群舞” 第二部分“独舞” 第三部分“对舞”
abc e
3、《瑶族舞曲》
《瑶族舞曲》是刘铁山、毛沅创作的管 弦乐曲,后由彭修文改编为民乐合奏曲。作 品以瑶族民间歌舞音乐为素材而创作,生动 地描绘了瑶族人民欢歌载舞的场面和民俗风 情。
吉德玛”的旋律创作改编而成。描绘了内蒙古 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人民的幸福生活,表达了作 者对祖国无限热爱的深情。 作品结构 单二部曲是写成
返回
1、春节序曲
中国作曲家李焕之于1955—1956年创作。 《春节序曲》是管弦乐曲《春节组曲》的第一 乐章。主题采用秧歌曲调,体现了春节期间人 们尽情歌舞的欢腾场面。
作品赏析: 复三部曲式
引子 A(a b a) B(c) A 尾声
李焕之 (1919-2000)原 籍福建晋江,生于香港。我 国著名的作曲家,音乐理论 家。 主要作品: 管弦乐《春节组曲》 第一交响曲《英雄海岛》 古琴弦歌《苏武》 古筝协奏曲《汨罗江幻想曲》 独幕歌剧《异国之秋》等。

进行曲介绍文档

进行曲介绍文档

1\《拉德斯基进行曲》,管弦乐曲,老约翰·施特劳斯最著名的代表作,大概是世界上最为人们所熟悉的进行曲,经常作为通俗的管弦乐音乐会的最后一首曲目。

每年著名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也总是以这首曲子作为结束曲,并已成为一种传统。

但此曲有一个鲜为人知的背景:这首曲子本是老约翰·施特劳斯题献给拉德斯基将军的,但实质上拉德斯基是一个铁腕人物,曾残酷镇压了邻国的人民起义,可以说是一个反动军阀。

后来,就连施特劳斯本人及其子小约翰·施特劳斯也不愿再演出这首进行曲。

尽管如此,《拉德斯基进行曲》还是以其脍炙人口的旋律和铿锵有力的节奏征服了广大听众,成为流传最为广泛的进行曲。

常见的版本还有为管乐队所作的改编曲。

这里选用的是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结束时《拉德斯基进行曲》的录音片段,为管弦乐曲。

这首曲子由对比鲜明的两部分构成。

强劲有力的引子之后是第一部分主题,仿佛让人们看到了一队步兵轻快的走过大街。

反复一遍之后,音乐经过一个全乐队齐奏的过渡句,随后出现的是与前面主题相对比的轻柔主题,优美动听。

音乐最后在反复第一部分的主题后结束。

2\星条旗永不落美国国歌《星条旗永不落》(“the star-spangled banner”曾译《星条旗歌》)诞生在巴尔的摩。

据传说,巴尔的摩市东南的麦克亨利堡,曾在第二次美英战争期间作为前哨阵地抗击英军。

它建在一个小半岛上,是个平面成五角星状的要塞,扼进港要道。

1814年,英国舰队直扑麦克亨利堡,昼夜连续猛轰此堡。

当时,有一位名叫弗朗西斯·斯科特·基的美国律师乘船到英舰交涉释放被扣留的美国平民。

他目击了英军炮轰麦克亨利堡的经过,忧心如焚。

次日早晨,当他透过战场上的硝烟看到星条旗仍在要塞上空猎猎飘扬时感慨万分,于是激情满怀地写下了《星条旗永不落》这首诗。

诗歌很快不胫而走,后被配上曲谱后流传全国。

1931年,美国国会正式将《星条旗永不落》定为国歌。

如今,巴尔的摩市的麦克亨利堡已被辟为国家纪念地和历史圣地。

奥斯卡管弦乐队演奏曲目

奥斯卡管弦乐队演奏曲目

奥斯卡管弦乐队演奏曲目
莫扎特《C小调钢琴协奏曲》
这首曲目是莫扎特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也是管弦乐演奏的经典曲目。

它充满了旋律和和声的变化,展现了莫扎特独特的音乐风格和才华。

贝多芬《第五交响曲》
这首曲目是贝多芬最著名的交响曲之一,被誉为交响乐中的杰作。

它充满了强烈的情感和矛盾冲突,展现了贝多芬独特的音乐风格和才华。

柴可夫斯基《天鹅湖》
这首曲目是柴可夫斯基最著名的芭蕾舞剧之一,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芭蕾舞剧之一。

它以优美的旋律和舞蹈动作著称,展现了柴可夫斯基独特的音乐风格和才华。

肖邦《降E大调夜曲》
这首曲目是肖邦最著名的夜曲之一,也是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作之一。

它以优美的旋律和情感丰富的和声著称,展现了肖邦独特的音乐风格和才华。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西班牙随想曲》
这首曲目是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也是管弦乐演奏的经典曲目。

它以丰富的旋律和和声、独特的配器手法著称,展现了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独特的音乐风格和才华。

中国著名管弦乐曲

中国著名管弦乐曲

中国著名管弦乐曲
以下是一些中国著名的管弦乐曲:
1. 《红旗颂》:刘德海创作的中国民主革命时期的经典乐曲。

2. 《游击队之歌》:聂耳的作品,象征着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的顽强抗击精神。

3. 《义勇军进行曲》:冼星海创作的中国国歌。

4. 《春节序曲》:李焦兰作曲的一部具有浓郁中国情调,富有欢快节奏和独具特色的乐曲。

5. 《黄河大合唱》:冼星海作曲,邓中夏作词,表达了中国人民对黄河的深情和爱国情怀。

6. 《红楼梦组曲》:宋祁、朱自清作词,刘天华谱曲,以红楼梦小说中的情节为素材创作的音乐作品。

7. 《茉莉花》:胡思齐作曲,袁世海作词,是中国民歌中较为著名的一首曲子,曾多次被外国艺术家演唱。

8. 《梁祝》:由韩非子创作,是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被属于梁山英雄帮中的一位女子和他爱上了的男子的名字,并以此命名。

9. 《青藏高原》:杨洪基演唱,是一首表现青藏高原地域特色的歌曲。

这些乐曲代表了中国的历史、文化和情感,具有非常独特的艺术魅力。

著名管弦乐曲欣赏

著名管弦乐曲欣赏

著名管弦乐曲欣赏
以下是一些著名的管弦乐曲供您欣赏:
1. 《春节序曲》:由李焕之创作的管弦乐曲,以欢快的节奏和旋律,展现了春节的喜庆气氛。

2. 《梁祝》:由陈钢和何占豪创作的交响诗,以中国传统爱情故事为背景,展现了浪漫、感人的音乐画面。

3. 《卡门》:由乔治·比才创作的歌剧,其中的《斗牛士之歌》和《卡门序曲》是非常著名的管弦乐曲。

4. 《拉德斯基进行曲》:由约翰·施特劳斯创作的管弦乐曲,以其欢快的节奏和轻松的旋律而著名。

5. 《蓝色多瑙河》:由约翰·施特劳斯创作的管弦乐曲,以其优美的旋律和浪漫的情感而闻名。

6. 《命运交响曲》:由贝多芬创作的交响曲,以其激昂的旋律和气势磅礴的乐章而著名。

7. 《土耳其进行曲》:由莫扎特创作的钢琴协奏曲,以其明快的节奏和优美的旋律而著名。

8. 《爱之梦》:由李斯特创作的钢琴曲,以其柔美的旋律和深情的情感而著名。

9. 《欢乐颂》:由贝多芬创作的管弦乐曲,以其宏大的规模和激昂的旋律而著名。

10. 《胡桃夹子》:由柴可夫斯基创作的芭蕾音乐,以其优美的旋律和梦幻般的音乐场景而著名。

以上是一些著名的管弦乐曲,它们有着各自的风格和特点,值得您去欣赏和品味。

五首管弦乐曲教案

五首管弦乐曲教案

五首管弦乐曲教案【篇一:高中音乐教案】第二十一节德彪西教学目的(一)欣赏印象派代表性音乐作品—德彪西的《大海》第一乐章,引导学生感受、体验印象派的风格特征。

(二)知道印象主义音乐的特点和作曲家德彪西。

(三)探索印象主义音乐作品和美术作品的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一)重点赏析《大海》第一乐章《海上—从黎明到中午》,引导学生积极发挥想象思维,把握音乐作品的音乐形象,感受、体验印象派的音乐风格特征。

(二)着重分辨作品的音色、速度、力度、节奏音型等的变化,以此来分析理解作品。

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播放《大海》主题音乐片段,在音乐中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1、播放《大海》第一乐章音乐片段,并出示思考题;(1)你能听出这首作品的音乐主题吗?(2)这部作品与以往欣赏过的作品有何不同?你能说出有哪些不同? (旋律、音色、节奏等)2、学生聆听音乐后思考问题。

3、结合作品学生交流和讨论,并由各小组派代表发言。

(记录各小组代表发言情况,作为学生模块结束时的评价依据。

)4、教师归纳:印象主义音乐产生于十九世纪末,它是受象征主义文学和印象主义绘画影响而出现的音乐流派。

它力求改变浪漫主义的主观情感表现,采用印象主义的创作手法,渲染神秘朦胧,若隐若现,虚无缘渺的气氛和色彩,主张捕捉自然界的瞬间印象。

展示法国印象派作家莫奈的美术作品《印象﹒日出》引出课题(课件一)《印象:日出》真实地描绘了法国海港城市早晨日出时的光与色给予画家的视觉印象,突破了传统画法的束缚,被称为印象主义绘画三、作者简介:1、学生代表发言,说出你所了解的德彪西。

(记录学生发言情况)2、教师归纳:视听作者介绍(课件二)德彪西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法国杰出的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和音乐评论家,印象主义音乐的创始人。

他著名的作品有管弦乐《牧神的午后前奏曲》。

钢琴曲《月光》,以及《云》、《节日》、《大海》等作品。

四、印象主义音乐与美术作品的关系1.展示印象派美术作品,学生讲述对画的理解。

音乐鉴赏

音乐鉴赏

《卡门序曲》管弦乐曲。

法国作曲家比才于1874年创作的歌剧《卡门》中的前奏曲,是该歌剧中最著名的器乐段落,常单独演奏。

一般的歌剧序曲都是用交响方式缩写或提示歌剧内容,这首序曲结构简单,仅仅描写了欢乐气氛和剧中次要人物斗牛士的英勇形象。

简介《卡门序曲》管弦乐曲,是法国作曲家比才于1874年创作的歌剧《卡门》中的前奏曲。

开始呈示的快板主题选自歌剧第四幕斗牛士上场时的音乐,生气勃勃、充满活力,表现了斗牛士英武潇洒的形象和斗牛场内兴奋活跃的气氛。

由于它带有进行曲特点,故又称《斗牛士进行曲》。

接下来乐曲从A大调转为F大调,出现第二幕中《斗牛士之歌》的副歌音调,具有凯旋进行曲特点,坚定有力的节奏和威武雄壮的曲调表现了斗牛士的飒爽英姿。

反复时提高八度,使情绪显得更为高昂。

之后再现第一部分主题。

结束部分出现卡门的音乐动机,带有不祥的气氛,在弦乐有力的震音背景下,以大提琴为主的乐器奏曲悲剧性主题,暗示悲剧性的结局,最后在强烈的不和协音响中结束。

比捷(1838-1875)法国作曲家。

他出生于巴黎,四岁开始随母学钢琴,九岁入巴黎音乐学院。

1857年十九岁的比捷以钢琴家兼作曲家的身份,毕业于巴黎音乐学院,并获得罗马基金去意大利进修三年。

1863年比捷写成第一部歌剧《采珍珠者》,以后主要从事歌剧写作,作品有《卡门序曲》、《阿莱城姑娘》等。

在他的作品中现实主义得到深化,社会底层的平民小人物成为作品的主角。

在音乐中他把鲜明的民族色彩,富有表现力的描绘生活冲突的交响发展,以及法国的喜歌剧传统的表现手法熔于一炉,创造了十九世纪法国歌剧的最高成就。

歌剧《卡门》取材于梅里美同名小说。

故事简介故事发生在1800年左右,出身于农家的下级军官唐·霍赛,在吉普赛烟草女工卡门的诱惑下,堕人情网,成了走私贩。

过了些时候,卡门对唐·霍赛冷淡起来,她爱上了斗牛士埃斯卡米罗。

霍赛的妒忌,使卡门烦恼。

他干涉她爱情上的自由,她被这种干涉所激怒,于是与他绝交了。

管弦乐合奏曲目

管弦乐合奏曲目

管弦乐合奏曲目
管弦乐合奏是指将各种弦乐器、管乐器和打击乐器组合在一起的合奏形式。

以下是一些著名的管弦乐合奏曲目:
1.《夕阳箫鼓》:这是一首由手风琴和古筝、箫、长笛、小提琴合奏的曲目,被认为是管弦乐合奏的经典之一。

2.《彩云追月》:这是一首由手风琴、长笛、钢琴和古筝合奏的曲目,旋律优美、婉转动听,是中国传统音乐的代表之一。

3.《北京喜讯到边寨》:这是一首由管弦乐合奏的曲目,以其欢快、振奋的旋律而闻名。

4.《春江花月夜》:这是一首由中国民族管弦乐合奏的曲目,以优美、婉转的曲调和丰富多彩的音色展现了中国传统音乐的魅力。

5.《胡桃夹子》:这是一首由俄罗斯管弦乐合奏的曲目,是著名的圣诞音乐会曲目之一,旋律优美、动听,深受人们喜爱。

6.《匈牙利舞曲》:这是一首由德国作曲家贝多芬创作的管弦乐合奏曲目,以其快节奏、活泼的旋律而闻名,是西方古典音乐的代表之一。

7.《拉德斯基进行曲》:这是一首由德国作曲家拉德斯基创作的管弦乐合奏曲目,以其雄壮、激昂的旋律和快速的节奏而著名,成为著名的节日庆典曲目之一。

拉德斯基进行曲1

拉德斯基进行曲1

《拉德斯基进行曲》赏析《拉德斯基进行曲》,管弦乐曲,奥地利作曲家老约翰〃施特劳斯作于1848年。

是老约翰最著名的代表作,此曲子既有进行曲的节奏又比较轻松诙谐,它没有太多的军队战斗进行曲的特点,反而更接近欢乐幽默的风格,所以经常作为通俗的管弦乐音乐会的最后一首曲目。

每年著名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也总是以这首曲子作为结束曲,并已成为一种传统。

《拉德斯基进行曲》是老约翰斯特劳斯所创作的影响最大的一首乐曲,是为歌颂奥地利伯爵约瑟夫〃冯〃拉德斯而谱写的。

拉德斯基曾任奥地利帝国军队的总参谋长、骑兵司令官、意大利总督等要职,为帝国立下赫赫战功,受到奥地利皇宫贵族和民众的尊崇。

但在历史上,实质上拉德斯基是一个铁腕人物,曾残酷镇压了邻国的人民起义,可以说是一个反动军阀。

后来,就连施特劳斯本人及其子小约翰〃施特劳斯也不愿再演出这首进行曲。

尽管如此,《拉德斯基进行曲》还是以其脍炙人口的旋律和铿锵有力的节奏征服了广大听众,人们也渐渐忘记了拉德斯基那段不光彩的历史,成为流传最为广泛的进行曲。

1850年-1857年,拉德斯基任伦巴地-威尼斯地区总督,全军上下莫不爱戴,称之为拉德茨基老爹。

他以91岁高龄在米兰辞世,皇帝弗兰茨〃约瑟夫一世亲自主持葬礼,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哀悼14日。

奥地利作曲家老约翰〃施特劳斯为他的胜利专门谱写了《拉德斯基进行曲》进行颂扬。

这首曲子给我的感觉是全曲很有气势而且节奏也非常工整,一听就是进行曲的特点。

整个作品采用的是D大调,2/2拍子,三部曲式结构。

乐曲一开始就以奔放激昂的乐音振奋着听众。

强劲有力的引子之后便是第一部分的主题,乐队以热烈的情绪为我们奏出了热情而又辉煌的旋律:这个富于弹性而情趣活泼的主题经乐队反复演奏,其自豪和雄壮的感觉流露无遗,使人在自然而然中便由衷地加入到了它行进的节奏之中。

融入到这段振奋人心的旋律中去,我们不由得想象:那威风凛凛、英姿勃勃的拉德斯基伯爵骑在一头高大的骏马之上,向我们走来,意气洋洋,踌躇满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巴赫
约翰· 塞巴斯蒂安· 巴赫(1685年3月21日-1750年 7月28日),巴洛克时期的德国作曲家,杰出的 管风琴、小提琴、大键琴演奏家。西方文化史上 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他的创作使用了丰富的德国 的音乐风格和娴熟的复调技巧。他的音乐集成了 巴洛克音乐风格的精华。并被尊称为西方“现代 音乐”之父,也是西方文化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 一。代表作品有《平均律钢琴曲集》、《勃兰登 堡协奏曲》、《戈德堡变奏曲》、《马太受难 曲》、《大量康塔塔》等,1750年7月28日逝世, 享年65岁。
拿破仑
拿破仑· 波拿巴(Napoléon Bonaparte,1769年8 月15日-1821年5月5日),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执 政、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出生在法国科西嘉岛, 是一位卓越的军事天才。1804年5月18日,法兰 西第一帝国皇帝拿破仑· 波拿巴称帝。他多次击败 保王党的反扑和反法同盟的入侵,捍卫了法国大 革命的成果。他颁布的《民法典》更是成为了后 世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蓝本。他执政期间多次对 外扩张,形成了庞大的帝国体系,创造了一系列 军复辟,随后在滑铁卢 之战中失败,被流放到圣赫勒拿岛。1821年病逝, 1840年尸骨被迎回巴黎隆重安葬在塞纳河畔。
斯美塔那
• 斯美塔那(1824-1884)捷克著名的民族乐 派作曲家。四岁开始学习小提琴,后又学 钢琴,八岁开始作曲。1874年不幸两耳全 聋,内心极度痛苦,仍以难以置信的毅力 继续从事创作。因此被誉为“捷克民族音 乐的奠基人”、“新捷克音乐之父”、 “捷克的格林卡”。
作品分析
• • • • • 《沃尔塔瓦河》选自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6首互相关联的交响诗中的第二首。《我的祖国》 歌颂了捷克的美丽山河和悠久历史,抒发了作曲家对祖国的热爱和深深眷恋。 沃尔塔瓦河的源头是两条小溪。在乐曲的引子里,长笛和单簧管的两种不同的流动音型,形象 地而现了黎明时分沃尔塔瓦河源头的潺潺淙淙的山泉。小提琴清脆的拨弦和竖琴晶莹剔透的泛 音不时出现,犹如清泉涌出的浪花飞溅,闪烁着点点银辉…… 弦乐器奏出了宽广、抒情的基本主题。这个主题充满了迷人的诗意,时而又有着史诗般咏唱的 特征,抒发了作者对沃尔塔瓦河的无限热爱。 沃尔塔瓦河流过了茂密的森林,猎人的号角以明朗的大调色彩在森林中回响着。这段音乐表现 了正午时分的大河在山门沟壑中翻腾、奔跑,一往无前。沃尔塔瓦河流过了村庄,岸边传来了 轻盈欢快的波尔卡舞曲。这是黄昏时分,村民们正在载歌舞地举厅婚礼。 欢快的节奏向远处隐去,舞曲的回声逐渐消散,音乐也逐渐转弱。木管乐器宁激柔和的鸣响中, 夜幕徐徐地降临了。音乐充溢着神秘幻想的色彩。优美动人虚无飘渺的主题由加了弱音器的小 提琴在高音区缓缓地奏出,这是一群美丽的水仙女在银白的鳞鳞月光下翩翩起舞。长笛和单簧 管不停地吹奏着流动音型,朦胧的月光倾泄,沃尔塔瓦河静静的流淌着。 黑夜将逝,表现沃尔塔瓦河的基本主题在黎明中出现。音乐渐强,乐队的全奏,铜管乐肆虐的 喧嚣,木管乐尖锐的啸叫,描写了河流在圣约翰湍滩,峡谷中所形成的汹涌激流,惊涛骇浪猛 烈地撞击着陡崖峭壁,发出雷鸣般的轰响,构成了一幅惊心动魄的画面,达到了戏剧性的高潮。 终于,滔滔的河水映着初升的太阳冲出了险境,景色豁然开朗。沃尔塔瓦河变得波澜壮阔,意 气风发。大调的基本主题由乐队全奏着,显得更加宽广妩媚而感人至深,充满了欢乐利力量。 沃尔塔瓦河流过了布拉格古老的维谢格拉德城堡,第一首交响诗中史诗般的“维谢格拉德”主 题两次响起,这个主题象征着捷克人民的伟大和光荣,整部交响诗集也有机地贯穿在一起。 最后,小提琴上奏出了波动的旋律,宛如河水从容地流向天际,流向远方……
作品分析
旋律选自宗教歌曲《上帝,拯救你的众民》。随后力度加 强,速度加快,表现出了俄罗斯人民抗敌热情的高涨。序奏的最 后,圆号吹出了骑兵的主题。 音乐的主部主要是描写战斗的, 描写了拿破仑军队的逼进。音阶上行下行互相对抗,描写敌对 势力的博斗,旋律如旋风,节奏似痉挛。 中段,铜管、木管和 弦乐交替奏出了法国《马赛曲》片段,描绘了法军的猖狂与暴 虐。 炽烈的战斗平静下来之后,副部主题揭示了俄国战士们思 念家乡的心情,俄罗斯的民间旋律展示了士兵们热爱祖国,怀 念亲人的心情,也描写了战士们休息时的欢快场面。其后,是另 一个俄罗斯民歌为旋律的主题,幽默而热情,反映了俄罗斯人民 自信、乐观的精神面貌。音乐的展开部和再现部,运用了以上 各种音乐材料来描写战斗的场面,但《马赛曲》已逐渐失去耀武 扬威的性格,转入低音区,旋律显得支离破碎,预示着侵略者必 将失败的命运,而俄罗斯人民却节节进逼,并最终赢得了胜利。 结尾部分极其辉煌壮丽,开始时再现庄严的众赞歌 , 之后变为谢 神曲和凯旋歌。鼓声、钹声和钟声齐鸣,同时出现了活泼而热 烈的骑兵主题。接着,低音铜管和低音弦乐奏出俄国国歌的前 半部分,并与骑兵主题相结合,伴随着大炮的轰鸣声,表现了 俄罗斯人民欢庆抗战胜利的盛大场面。全曲在欢欣鼓舞、充满 胜利喜悦的气氛中结束。
鲍罗丁
• 亚历山大-鲍罗丁(1833--1887)俄国作曲 家、化学家、医学博士。精通数国语言, 擅长钢琴与长笛,14岁开始作曲,俄国民 族乐派的重要成员。代表作交响音画《在 中亚细亚草原上》、歌剧《伊戈尔王》等。 • 交响乐中有一类叫“音画”的交响乐,以 描写自然界及生活中的景物为主要内容, 比较通俗易懂,叫做“交响音画”。
邵显伟
新课导入
• 图片展示并思考: 1、你们认识这些乐器吗?它们是属于民族乐器, 还是西洋乐器? 2、你还知道哪些乐器属于西洋管弦乐器?
《1812》年序曲创作背景
《一八一二年序曲》由柴可夫斯基在1880年写的《1812》序曲,全名为 《用于莫斯科救主基督大教堂的落成典礼,为大乐队而作的1812年庄严序 曲》。作品于1882年8月8日首次演出时,就受到了听众极其热烈的欢迎。音 乐中所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思想,加上乐队宏大的气势以及乐曲末段的钟、 鼓和排炮齐鸣的热烈气氛,使当时的听众非常兴奋,演出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演出中动用了超大规模的乐队,并在结尾处加了一个军乐队,还动用了大炮。 这部序曲能为柴科夫斯基赢得声誊并被推为他的代表作品,是作者没有预料 到的。 1812年,拿破仑率领60万大军入侵俄国,企图在短时间内歼灭俄军,占 领莫斯科,并迫使俄国投降。战争开始时,拿破仑军队在数量占优势的情况 下,俄军不得不逐步撤退,法国迫近莫斯科,俄军司令库图佐夫采取坚壁清 野,烧毁粮草的战略,并撤退居民,率军暂时撤离莫斯科。拿破仑在占领莫 斯科一个月后,仍无法迫使俄国投降,反而令自己孤军陷入重围,于是下 令撤离莫斯科。撤退途中,拿破仑军队不能适应俄国严酷的冬天,加上饥饿 和俄军的反击,终致溃败。拿破仑入侵俄国时多达六十万的的部队大部分被 歼灭,最后只剩下不足两万人逃出俄国国境。
拿破仑经典语录
1、中国是一只睡狮,一旦它醒来,整个世界都会为之颤抖。它在沉睡 着,谢谢上帝,让它睡下去吧。 2、一个人应养成信赖自己的习惯,即使在最危机的时候,也要相信自 己的勇敢与毅力。 3、一切都是可以改变的,“不可能”只有庸人的词典里才有。 4、人生之光荣,不在永不失败,而在能屡败屡战。
5、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作品分析





作品描绘了一支骆驼商队在俄国军队的护送下,行进在一望无际的沙 漠上,由远而近,继而又消失在空旷的远方。这是一部形象鲜明,具有珍 贵艺术价值的标题交响诗。 乐曲一开始由第一小提琴在高音区轻轻地奏出空八度的持续泛音, 描绘 了草原的寂静空旷。在这个背景上由长笛和双簧管歌唱性地奏出和平的俄 罗斯民歌旋律,这就是乐曲的第一主题。 大提琴和倍大提琴拨奏着固定的音型,使听者联想到远方传来的骆驼 和马队的脚步,感到一支商队正逐渐走近。他们在俄罗斯士兵的保护下, 好象十分安详、无忧无虑。英国管吹出的描写商队的音乐悠扬迷人,且具 有东方特点,这就是乐曲的第二主题。 音乐由小提琴E音的持续音变成了合奏。马和骆驼的蹄声及俄罗斯民歌 在进行中成和声的关系,接着,乐队以全奏来演奏出一支威武的进行曲。 脚步声和蹄声融为一体,再一次响起了由大提琴伴奏、英国管演奏的悠扬 迷人的带有东方特点的音调。 接下去,小提琴将乐曲推向了高潮。中提琴和大提琴过后,出现了双 簧管演奏的俄罗斯民歌,与小提琴演奏出的东方式音调构成对位的组合。 随后,音乐又在全奏中加以发展,表现出商队和军队间的融洽关系。在军 队的保护下,商队安然地在草原上继续行进,越来越远,渐渐消失在远方。
• • • •
在中亚细亚草原上
• 作于1880年。这一年是俄国皇帝亚历山 大二世即位二十五周年,当时筹划举行一 个“俄罗斯历史活动画面配乐展览会”, 画面的题材选自俄罗斯历史上的一些故事 和传说。鲍罗丁的交响音画 《在中亚细亚 草原上》 就是为其中的一幅画面所写的配 乐,这部音画由于其朴实动人的旋律和诗 一般的意境而得以广泛地流传,成为世界 名作
序曲
• 指歌剧、舞剧等开幕前演奏的短曲。高度 概括浓缩和表达作品的情绪和剧情发展; 另一种是音乐会序曲,专为音乐会演奏而 作的管弦乐曲。
加伏特舞曲
• 由巴赫创作。巴赫的管弦乐组曲共有四首, 每首序曲之后乐章都为舞曲构成。如:库 朗舞曲、加伏特舞曲、布雷舞曲、滑稽曲 等。 • 《加伏特舞曲》选自《管弦乐组曲》之三。 第三首管弦乐组曲包括序曲、歌调、加伏 特舞曲、布雷舞曲与吉格舞曲。 • 《加伏特舞曲》采用三部曲式,2/2拍,主 题旋律采用大跳进行,活泼而有力。
加伏特舞曲
是法国一种古老的民间舞曲,广泛流行于 17、18世纪。4/4或2/2拍子,中速,旋律 轻盈优雅,常以弱起小节开始,三段体结 构,中断常插入风笛舞曲,前后形成对比。
沃尔塔瓦河(创作背景)
• 创作于1874年,当时耳聋病正折磨着他但 斯美塔那,但他仍以顽强的毅力坚持写完 了这一巨作。 • 描绘了捷克民族的光辉历史和风土人情。 它简直就是一部用声音描绘的壮丽画卷。 • 这个作品以捷克人民反抗异族压迫的斗争 历史和传说、波希米亚美丽的自然风光以 及人民的生活习俗为题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