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下册科学教案全册

合集下载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通用17篇)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通用17篇)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通用17篇)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篇1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知道太阳、地球和月球有不同的主题颜色。

2.知道地球的资源十分丰富,颜色也是五彩缤纷的。

科学探究目标1.能用比较科学的方式获取、加工、筛选、整理信息。

2.能基于所学知识,制订简单的制作海报的计划,包括海报主题、分工合作等。

3.能掌握制作主题海报的方法,更充分全面地认识地球。

科学态度目标1.能分工合作,进行多人合作的探究学习,在小组合作中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2.乐于展示交流自己的观点,善于学习他人优秀的做法和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体会到地球的资源十分丰富,适合人类的居住。

认识到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需要我们共同保护。

教学重难点重点:围绕某一主题收集相关资料,制作地球主题海报。

难点:收集和整理与地球有关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海报资料、双面胶、彩色笔、卡纸、剪刀、计算机等。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示范海报及海报设计说明。

聚焦1.引入:太阳、月球和地球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通过之前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已经对太阳、月球和地球有了一定的了解。

2.提问:(教学提示:出示太阳、月球和地球的图片。

)每个天体都有各自的特点,如果让你用不同颜色代表太阳和月球,你会选择什么颜色?(预设:太阳温度高,是个大火球,用红色;月球的光比较柔和,可以用黄色。

我要给太阳涂上黄色或红色,因为太阳是火的星球,温度很高;我要给月球涂上银灰色,因为从照片来看,月球灰蒙蒙的。

)3.揭题:和太阳、月球相比,地球上有水、土壤、岩石和形态多样的动植物等。

今天,我们就来给地球做一张海报。

(板书:太阳、月球和地球)【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颜色表现对太阳和月球的认识,既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又能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

探索与研讨探索一:给太阳和月球涂上颜色并说明原因1.交流:指导学生分组讨论,明确太阳和月球的颜色。

2.活动:指导学生活动,并完成活动帮助卡。

【设计意图】让学生给太阳和月球涂上颜色并说明原因,有利于学生表现对二者的认识,同时能方便教师进行评价。

部编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

部编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

部编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第一单元:动植物1. 课时一:认识可食用的植物课时一:认识可食用的植物- 目标:让学生了解可食用的植物及其特点- 教学重点:认识常见的可食用植物,如水果、蔬菜等- 教学内容:介绍常见的可食用植物,让学生触摸、尝试、认识它们的形态和口感2. 课时二:观察花的特点课时二:观察花的特点- 目标:让学生观察花的形态和颜色-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花的各个部分及其功能- 教学内容:展示不同种类的花朵,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的颜色和形态,讨论花的功能和花的重要性3. 课时三:观察昆虫课时三:观察昆虫- 目标:让学生了解昆虫的基本特征和生活性- 教学重点:认识昆虫的外形和触角等特征- 教学内容:让学生观察不同种类的昆虫,并描述它们的外形和动作,引导学生思考昆虫的生活性4. 课时四:认识动物体的不同部位课时四:认识动物体的不同部位- 目标:让学生了解动物体各个部位的功能- 教学重点:认识动物头、身体、四肢和尾巴等部位- 教学内容:通过观察图片和实物,让学生研究认识不同动物体部位的名称和功能,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第二单元:自然界1. 课时一:认识四季的变化课时一:认识四季的变化- 目标:让学生了解四季的变化及其特点- 教学重点:认识春、夏、秋、冬四季的气候、天气和自然景观- 教学内容:通过观察四季的图片和描述,让学生了解每个季节的特点,引导学生感受四季的变化2. 课时二:观察天空中的云朵课时二:观察天空中的云朵- 目标:让学生了解云朵的形态和变化- 教学重点:认识不同类型的云朵和它们的特征- 教学内容:通过观察天空中的云朵,让学生描述云朵的形态和变化,并了解不同类型的云朵所代表的天气3. 课时三:认识地壳的变动课时三:认识地壳的变动- 目标:让学生了解地壳的变动和地震的发生- 教学重点:认识地震的原因和对人们的影响- 教学内容:通过图片和模型,向学生展示地壳的变动和地震的发生过程,让学生了解地震对人们的危害和防范措施4. 课时四:认识植物的繁殖方式课时四:认识植物的繁殖方式- 目标: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繁殖方式及其特点- 教学重点:认识植物的自然繁殖和人工繁殖方式- 教学内容: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学生了解植物的自然繁殖方式如种子和花粉的传播,以及人工繁殖方式如扦插和嫁接等第三单元:物质与能量1. 课时一:认识常见的物质课时一:认识常见的物质- 目标:让学生了解常见的物质及其性质- 教学重点:认识常见的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特点- 教学内容:通过观察不同的物质,让学生了解固体、液体和气体的性质和常见应用2. 课时二:认识身边的能源课时二:认识身边的能源- 目标:让学生了解身边的能源和能量转化- 教学重点:认识常用的能源和能量转化的过程- 教学内容:让学生观察并描述身边不同的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和电能等,引导学生了解能源的利用和能量转化的过程3. 课时三:认识常见的材料课时三:认识常见的材料- 目标:让学生了解常见材料的性质和用途- 教学重点:认识常见的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 教学内容:通过实物和图片,让学生认识常见的金属材料如铁、铜,以及非金属材料如木材和纸张等,了解它们的性质和用途4. 课时四:观察物质的溶解和凝固课时四:观察物质的溶解和凝固- 目标:让学生观察物质的溶解和凝固过程- 教学重点:认识溶解和凝固的条件和特征- 教学内容: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和在冷却过程中的凝固,引导学生理解溶解和凝固的条件和特征以上是《部编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的内容。

2024年浙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

2024年浙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

2024年浙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1.第一章《植物的生长》:第一节植物的身体;第二节植物的生长过程;第三节植物的生长环境。

2.第二章《动物的生活》:第一节常见的动物;第二节动物的特征;第三节动物的行为。

二、教学目标1.掌握植物的基本结构和生长过程,了解植物生长环境对植物的影响。

2.认识常见动物及其特征,了解动物的行为特点。

3.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教学难点:植物的生长过程、动物的特征及行为。

2.教学重点:植物的基本结构、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教具:植物生长过程的图片、动物模型、实物展示。

2.学具:学生活动手册、画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植物生长过程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植物的生长变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1)植物的身体:教师展示植物的基本结构,引导学生观察、认识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等。

(2)植物的生长过程:教师讲解种子发芽、幼苗生长、植物开花、结果等过程,结合实物展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植物生长过程。

(3)植物的生长环境:讨论植物生长需要的水、阳光、空气、土壤等环境因素,分析这些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4)常见的动物:教师展示动物模型,引导学生认识并了解各种动物的特征。

(6)动物的行为:讲解动物的行为特点,如捕食、繁殖、迁徙等,并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3.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完成活动手册上的练习题。

六、板书设计1.植物的生长:(1)植物的身体:根、茎、叶、花、果实(2)植物的生长过程:种子发芽→幼苗生长→植物开花→结果(3)植物的生长环境:水、阳光、空气、土壤2.动物的生活:(1)常见的动物:猫、狗、鸟、鱼等(2)动物的特征:身体结构、运动方式、生活习性(3)动物的行为:捕食、繁殖、迁徙等七、作业设计1.作业题目:(1)画出你最喜欢的植物,并注明其生长过程。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优质教案全册【完整版】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优质教案全册【完整版】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优质教案全册【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在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材中,深入探讨《生活中科学》这一章节。

具体内容包括:物体浮沉、植物生长、天气变化、磁铁性质以及简单电路等。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掌握物体浮沉原理,解植物生长基本过程,认识天气变化规律,理解磁铁性质以及电路组成。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操作和解决问题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兴趣,培养他们热爱生活、探索未知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物体浮沉原理、植物生长过程、天气变化规律、磁铁性质以及电路组成。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操作和解决问题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验器材(浮沉物体、植物、天气图、磁铁、电路元件等)、PPT、板书材料。

2. 学具:学生分组实验器材、记录本、画图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现象,如浮沉物体、生长植物、变化天气等,引发学生思考,激发他们学习兴趣。

(1)展示物体浮沉现象,提问:“为什有些物体能浮在水面上,而有些物体却沉入水底?”(2)展示植物生长过程,提问:“植物是如何从小种子长成大树?”(3)展示天气变化规律,提问:“为什天气会不断变化?”2. 例题讲解:针对每个问题,进行详细讲解和演示。

(1)物体浮沉原理:讲解基米德原理,演示浮沉实验。

(2)植物生长过程:讲解种子发芽、植物生长基本过程,演示植物生长实验。

(3)天气变化规律:讲解天气形成原因,演示天气变化实验。

3.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现象,记录数据,解决问题。

(1)分组实验:学生自行设计实验,观察物体浮沉、植物生长、天气变化等。

(2)记录与分析:学生将观察到现象和数据进行记录,分析问题,得出结论。

六、板书设计1. 物体浮沉原理2. 植物生长过程3. 天气变化规律4. 磁铁性质与电路组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举例说明生活中物体浮沉现象,并解释其原理。

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

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

《科学课》教案三年级第二学期教师姓名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一单元土壤和生命1.我们周围的土壤授课时间:一、教学目标:1.能够亲自采集土样,并观察土壤;2.知道土壤里有沙、石块、枯枝落叶、小虫、蚯蚓等;3..愿意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分享合作探究的快乐。

二、教学过程:(一)挖一挖,找一找。

1. 你们校园里哪里有土壤?2.想一想,土壤里可能有什么?3. 讨论:在外出进行观察时,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师生小结:1.注意安全;2.不要破坏环境,更不能伤害土壤中可能存在的动植物。

(二)看一看,比一比。

1.哪个小组说说在挖土时有什么发现?2.教师引导孩子们讨论:表层的土壤和地下2厘米初的土壤有些什么不同的地方?有哪些动物生活在土壤里,这些动物在土壤里干什么?3.小组合作研究。

4.全班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发现,注意创新的发现。

5.你们的小组是否观察仔细呢?下面前后两个小组交换土和记录纸,观察一下别的小组的土,看看有没有新的发现。

6.小组交流,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说出差异,说出观察中不同的发现。

7.小组总结一下,土壤中有哪些东西?(三)拓展今天我们一起去校园里观察了土壤,并有了很多新发现。

你们能把这些新发现和新感受用清新、优美的文字或是栩栩如生的图画描绘出来吗?希望大家能利用课余时间到公园、田野等更多的地方仔细观察那里的土壤和土壤中的生物,并采集一份土壤样本加以观察。

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和不同方法鉴别土壤中的砂、黏土成分的多少;2.了解土壤中砂土、黏土和腐殖质的多少,影响着土壤的种类;3.意识到自己感官的作用,形成探究意识;二、教学过程:(一)提问激趣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土壤,谁来说一说你观察到的土壤是什么样的?2.关于土壤,你还想知道些什么呢?(为什么不同地方的土壤生长的植物不一样?有多少种土壤?怎样分类?等)3.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去研究吧。

(二)组织讨论,交流经验1.提问:关于土壤的种类,你知道有哪些?2.谈话:怎样分类,是否与土壤中的成分有关?3.学生可以根据课前收集的一些资料,互相讲述他们所知道的土壤知识。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教学反思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教学反思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教学反思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1、植物新生命的开始【教学目标】:科学概念: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种子有自己特殊的结构,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萌发生长成一株植物。

过程与方法:用感官和放大镜观察种子的外部形态特征;根据植物生长的已有知识,预测植物种子的内部结构。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发关注植物生长变化的兴趣。

【教学重点】:引领学生产生问题并积极思考,能用适宜的方式将自己的认识清楚地表达出来,并能想办法证明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

【教学难点】:观察各种植物的种子。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猫给小猫哺乳的图片、鸡妈妈带小鸡吃食的图片、向日葵小苗的图片、各种植物的种子(向日葵、花生、四季豆、南瓜、小麦、玉米、绿豆等)、白纸、放大镜。

(学生准备)各种植物的种子、白纸、放大镜。

【教学过程】:一、听听说说1、师:小猫是谁生下来的?小鸡是怎么来的呢?向日葵小苗又是从哪里来的呢?2、生:思考后,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3、师:(出示图片)验证学生说出的答案。

4、师:植物的一生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它的一生发生了哪些变化呢?二、想想画画1、师:用图画和文字将植物一生的生长变化过程画下来和写下来。

2、生:在P2页“我知道的植物生长过程”的画板里画图。

3、师:展示学生画的作品。

4、师:指名学生说说自己画的作品的意义。

5、师: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但是,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新的生命的。

三、观察种子1、师:每个人把自己带来的白纸放到桌面上,将带来的植物的种子放到白纸上,观察植物的种子,边观察边记录。

可以借助放大镜观察。

2、师:观察植物的种子,你准备观察种子的什么?3、生:说说自己的想法?4、师:你们说对了,我们观察植物的种子,要观察种子的形状、大小、颜色等。

5、生:观察植物的种子。

6、师:通过观察植物的种子,你发现了什么?7、生:汇报自己的发现。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含反思)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含反思)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第一单元1.仰望天空【教学目标】1.了解太阳和月球的基本知识。

2.简单比较太阳和月球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3.经历模拟实验,培养细致、认真的观察记录能力,学会运用思辨的方法获得科学概念。

【教学重难点】1.简单比较太阳和月球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2.经历模拟实验,培养细致、认真的观察记录能力。

【教学准备】观察圆筒、大小不同的圆纸片、教学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聚焦问题。

教师导入:我们白天能看到耀眼的太阳,晚上可以看到明亮的月亮。

关于太阳和月球,你们知道什么?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二、学单导学,自主探究。

1.分享我们知道的关于太阳的知识。

(1)学生交流后汇报,教师板书。

(2)教师出示课件,展示太阳和月球的图片与相关资料。

(3)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得到太阳和月球的感性特征:①太阳、月球都很大,是球体。

②太阳和月球都离地球很远。

③太阳的温度很高。

④用涂黑的玻璃片观察太阳表面有黑斑。

⑤月球会发“光”。

⑥月球表面有明暗区域。

2.简单比较太阳和月球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1)教师提问:同学归纳了月球和太阳的特征,那么你们再来比较一下月球和太阳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2)学生汇报结果,教师引导学生用维恩图的形式记下我们观察比较的结果。

3.比较太阳和月球的大小。

(1)教师指导学生仿照课本P44展开模拟实验。

(2)实验中,教师明确实验需要注意的问题:在什么情况下,太阳和月亮一样大?在什么情况下,太阳和月亮大小相差很大?(3)学生开展模拟实验,记录现象并汇报结论。

(4)教师引导学生继续在维恩图中添加我们的比较。

三、深入研讨,建构认识。

1.总结太阳和月球的相同和不同。

(1)教师指名学生:通过我们的初步比较,你知道太阳和月球有哪些相同和不同?(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补充总结。

2.补充分享关于太阳和月球的更多知识。

(1)教师提问:关于太阳和月球,你们还想知道什么?(2)教师根据学生的意见,适当补充分享更多关于太阳和月球的知识。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精选全文完整版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精选全文完整版

【板块二】互学一、云量的划分1.下面几幅云的图片,你会像天气预报那样描述它们的云量吗?2.你是根据什么来描述云量的?小结:如果把天空看成一个圆,把这个圆平均分成四份,我们就可以按照云在天空中所占的面积来划分云量。

空白的部分表示天空,涂色的部分表示云。

这种方法叫作四分法。

气象学家将只占天空四分之一以内云量的天气称之为“晴天”;四分之一到四分之三的称之为“多云”,四分之三以上的称之为“阴天”。

如图所示:3.视频:如何判断云量(播放视频)4.实践应用:判断下面几张图片显示的是什么天气?5.云量是按照云遮蔽天空的程度来估算。

室外观测云量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小结:①一般选择在能看到全部天空及地平线的开阔地点或平台观测。

②当天空部分被障碍物(如山、房屋)遮挡时,云量应从未被遮挡的天空部分中估计。

二、云量和雨量的关系1.云在天空中是会变化的,云的多少预示着不同天气的来临。

请问天空中出现什么样的云会下雨呢?2.哪一张图片上的天气更容易下雨?小结:从云的颜色和云量两个因素来判断,左边天空出现的情况可能会下雨。

3.判断下列三张照片分别是在哪个时刻拍摄的。

(将照片和对应的时刻连线)我发现:下雨后与下雨前相比,天更亮了、云少了,能见度更好了。

4.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积累许多看云识天气的谚语。

(播放视频)你还知道哪些呢?5.通过看云,可以大致判断天空是否会下雨。

生活中,下雨了,你是怎么知道的一场雨下得有多大?6.仅凭生活经验来判断是不够的,怎样才能准确知道雨下得有多大?阅读“天气预报中关于24小时的降水强度有界定标准”,你读出哪些对你有帮助的信息?小结:气象学家根据24小时内,降雨量的不同高度,列出这样一个雨量等级表。

下雨前下雨时下雨后。

教育科学出版社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全册

教育科学出版社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全册
4、师:揭示并板书课题:我们先看到了根
二、(观察活动)观察植物根的生长
2、提优补差措施:
(1)、鼓励学生扩大阅读量,多看一些有益的课外书籍,并提倡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验、小发明、小创造、小制作活动,以进一步提高能力。
(2)、帮助后进生建立自信心,继而贯彻表扬鼓励为主的原则,培养学生对科学课学习的兴趣。
(3)、延伸课堂内容,采取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4)、加强优生与后进生的联系,促使他们互相帮助,在团结的气氛中尽快成长。
教学调整
一、听听说说
1、师:小猫是谁生下来的?小鸡是怎么来的呢?向日葵小苗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2、生:思考后,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3、师:(出示图片)验证学生说出的答案。
4、师:植物的一生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它的一生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二、想想画画
1、师:用图画和文字将植物一生的生长变化过程画下来和写下来。
树立用事实阐述观点的意识,即科学的实证思想;培养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播种的方法
教学难点
长时间坚持管理、观察和记录凤仙花生长变化情况。
教学准备
教学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解读
教学调整
一、学习播种方法
1、师:“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播种的好季节。今天,我们来种植凤仙花。怎样种植凤仙花呢?
2、师:请大家看P4页中的“播种方法”。
教学重点
观察植物根的生长变化;根吸收水分的实验。
教学难点
根吸收水分的实验。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解读
教学调整
一、(导入活动)问题导入
1、师:一棵大树,我们要把它从土壤中拔出来是很困难的;一株小草,我们要把它从土壤中拔出来,容易吗?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通用5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通用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篇1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摆的快慢与摆绳的长度有关。

同一个摆,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

摆摆动的快慢与摆锤的重量无关。

过程与方法:推测摆的摆动快慢与什么有关,进行改变摆锤、摆绳的长短对摆的次数是否产生影响的实验研究,对实验的结果进行分析,并且根据分析进行预测。

重点和难点重点:能够根据自己制作的摆,推测影响摆摆动次数的因素。

经历一个观察现象—推理判断—制订方案—论证计划的可行性的活动过程。

难点:通过小组合作,尝试自行设计对比实验,研究出摆的快慢与摆锤的重量无关,只与摆线的长度有关。

初步学会分析和推理对比试验中的定变量关系,并学会设计控制一个变量的实验。

教学准备每个小组准备:10厘米、20厘米30厘米长的摆绳各一根,钩码四个。

研究摆重记录表1份,摆绳记录表1份,摆角记录表1份。

铁架台一个,秒表一只。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师:上节课我们认识摆,关于摆你知道什么?我们知道摆具有等时性,那不同的摆自由摆动的快慢都一样吗?2、师:关于摆的奥秘还有很多,想继续研究吗?3、揭题:摆的研究。

(板书课题)二、玩摆1、组装好,并试着玩一玩。

然后试一试,想一想让它自然的摆起来,要注意哪些地方?(玩的时候要注意:线要轻轻拉直,自然松手,要让它停下来只要轻轻一抓就行了,学会操作摆。

学会记录单位时间内摆的次数。

)2、摆具有等时性,也就是说同一个摆摆动的快慢相同。

那么不同的摆摆动的快慢也相同吗?(小组合作动手操作)摆动的次数不同说明不同的摆摆动的快慢不同。

猜想:摆摆动的快慢究竟与什么有关呢?三、设计实验,验证猜想选择假设,并制定研究计划师:请各小组选择你们最想研究的假设,并讨论一下,准备怎样来研究?哪个条件要变,哪些条件不能变?每种情况要测几次?我们的研究方案第()小组我们研究的问题:摆摆动的快慢与是否有关。

新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实践活动全册教案

新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实践活动全册教案

新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实践活动全册教案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物质活动一:物质的变化教学目标-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物质的变化现象。

-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能力。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物质变化现象,引起学生对物质变化的兴趣。

2. 实验观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现象。

3. 讨论与分析:学生分组讨论实验结果,分析物质变化的原因。

4. 总结与拓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物质变化的特点,并提出相关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教学资源- 实验材料:蜡烛、水、盐等。

- 实验仪器:烧杯、试管、滴管等。

活动二:物质的性质教学目标- 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物质的性质。

-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能力。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物质性质现象,引起学生对物质性质的兴趣。

2. 实验观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性质表现。

3. 讨论与分析:学生分组讨论实验结果,分析物质性质的特点。

4. 总结与拓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物质性质的规律,并提出相关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教学资源- 实验材料:蜡烛、水、盐、纸等。

- 实验仪器:烧杯、试管、滴管等。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力活动一:力的作用教学目标- 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力的作用。

-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能力。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力的作用现象,引起学生对力作用的兴趣。

2. 实验观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力在不同条件下的作用效果。

3. 讨论与分析:学生分组讨论实验结果,分析力作用的特点。

4. 总结与拓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力作用的基本原理,并提出相关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教学资源- 实验材料:气球、小车、绳子等。

- 实验仪器:弹簧测力计、滑轮组等。

活动二:力的转换教学目标- 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力的转换。

-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能力。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力的转换现象,引起学生对力转换的兴趣。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

物体的运动第一单元一.运动和位置【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物体有“静止”和“运动”两种状态。

2.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位置。

科学探究目标1.判断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

2.借助方向盘、软尺等工具,测定和表述某个物体在某个时刻的位置。

科学态度目标1.关注生活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状态。

2.与同伴合作探究,并以事实为依据,开展交流研讨。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初步感知使用工具可以更加精确、便利和快捷。

【教学重难点】重点:1. 能说出物体运动的依据。

2.能描述物体的位置。

难点:能说出物体运动与静止的依据【教学准备】教师:学生实验材料一套、教学课件。

小组:方向盘、软尺、活动记录表。

【教学过程】一、聚焦[材料准备:教学课件]引入:出示一张小女孩池塘喂鱼照片,提问:当我们站在地面观察时,怎么判断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揭示课题【板书:运动和位置】二、探索——判断物体运动与静止探索活动一:(提示:引导学生说出判断时,需要与另一个物体比较位置。

教师可以用“和....相比”的句式,代替“参考物”概念的表述)(1)出示图片(在运动会上),提问:哪些物体是运动的?哪些物体是静止的?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学生交流讨论(2)出示图片(在公交汽车站),提问:哪些物体是运动的?哪些物体是静止的?你的判断的证据是什么?学生交流讨论(3)出示图片(在大草原上),先出示第一张图,提问:老鹰在运动吗?说说你的判断证据。

学生交流讨论再出示第二张图,提问:老鹰在运动吗?再说说判断的证据。

各小组交流反馈汇报小结:一个物体和另一个物体相比,位置发生了变化,我们说它是运动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我们说它是静止的。

【板书:物体位置:改变——运动不改变——静止】三、探索——怎样描述自己所处的位置[材料准备:方向盘、软尺若干个]1.探究活动二:当两人都静止不动时,学生同时获得方向和距离信息后确定自己的位置(提示:教师要了解学生是否对教室的8个具体方位有认识基础)(1)教师介绍方向盘、软尺的使用方法以及活动的要求。

2023最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2023最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2023最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第一课:小蚯蚓的成长- 教学目标:了解小蚯蚓的生活性,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 教学重点:了解小蚯蚓的生活性。

- 教学内容:- 学生通过实地观察,了解小蚯蚓的栖息环境和食物。

- 学生通过模拟观察,观察小蚯蚓的身体特征和行动方式。

- 学生通过亲自种植蚯蚓的食物,培养动手能力和责任心。

- 教学方法:实地观察、模拟观察、种植实践。

- 教学资源:小蚯蚓、土壤、种植、蚯蚓食物等。

-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对小蚯蚓生活性的理解和实际操作的能力。

第二课:太阳的变化- 教学目标:了解太阳的变化对地球的影响,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解释能力。

- 教学重点:了解太阳的变化对地球的影响。

- 教学内容:- 学生通过观察实验,了解太阳的日落和日出现象。

- 学生通过实地观察,了解四季变化与太阳高度的关系。

-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制作太阳运动模型,模拟太阳高度的变化。

- 教学方法:观察实验、实地观察、小组合作、制作模型。

- 教学资源:太阳模型、观察工具、制作材料等。

-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对太阳变化的理解和模型制作的情况。

第三课:植物的生长- 教学目标: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培养学生的耐心和观察力。

- 教学重点: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 教学内容:- 学生通过观察实验,了解植物的发芽和生长过程。

- 学生通过实地观察,了解植物的根、茎、叶的结构和功能。

- 学生通过种植实践,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

- 教学方法:观察实验、实地观察、种植实践。

- 教学资源:植物种子、土壤、种植、观察工具等。

-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对植物生长过程的理解和种植实践的能力。

第四课:动物的生活- 教学目标:了解动物的生活性,培养学生对动物的保护意识。

- 教学重点:了解动物的生活性。

- 教学内容:- 学生通过实地观察,了解不同动物的栖息环境和食物。

- 学生通过模拟观察或录像观看,了解动物的行为和特征。

-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提出保护动物的建议。

2023新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

2023新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

2023新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

第一单元:万物与生活
第一课:认识周围的事物
- 教学目标:通过观察、分类和描述周围的事物,让学生了解
事物的特征和相同点。

- 教学内容:观察事物的形状、颜色、大小,进行分类和描述。

- 教学步骤:
1. 引入新课,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多样的事物。

2. 让学生观察这些事物的形状、颜色和大小,引导学生思考它
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 组织学生进行分类,把相同特征的事物放在一起。

4. 引导学生描述这些事物,比如形状、颜色等特征。

5. 小结本课内容,让学生总结观察事物的方法和描述事物的要点。

第二课:物体可以由什么制成
- 教学目标:了解物体可以由不同材料制成,认识材料与物体
的关系。

- 教学内容:认识常见材料(如纸、布、金属等)和它们制造
的物体。

- 教学步骤:
1.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提问学生物体能由什么制成。

2.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不同物体,让学生猜测它们是由什么制
成的。

3. 介绍常见材料,比如纸、布、金属等,以及它们制造的物体。

4. 让学生观察材料和物体之间的关系,并讨论它们的特点和用途。

5. 带领学生进行小实验,比如用纸张制作风车或用金属丝制作
钥匙链。

6. 小结本课内容,让学生总结不同材料制造物体的方法和特点。

第二单元:天空与飞行
(内容继续,根据实际教案逐步展开)。

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5篇

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5篇

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方案、述职报告、思想汇报、演讲稿、条据书信、合同协议、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job reports, thought reports, speeches, evidence letters, contract agree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5篇通过教案的编写,教师能够事先规划好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确保教学活动的有序进行,优秀的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有效实施个性化教学和差异化教育,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1-22)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1-22)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第一1.运动和位置【教材简析】《运动和位置》是三年级下册《物体的运动》单元的起始课。

为落实“物体有静止和运动两种状态”及“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位置”两个科学概念,课文安排了两个活动,第一个是学生通过观察与讨论学会利用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是否发生了位置变化,判断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

第二个是借助方向盘和软尺,学习采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这样的方法来描述物体在某个时刻的位置。

聚焦板块通过观察一张小女孩喂鱼的图片,引出研究当我们站在地面观察物体时,怎样判断物体运动还是静止。

探索板块,学生先通过独立观察图片、进行判断并思考依据,再全班交流的方式,发现判断物体运动还是静止的依据。

学生再通过借助方向盘、软尺等工具小组合作探究方式,会发现同时用方向和距离来准确地描述物体的位置。

通过研讨活动,学生可以认识到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变了,是运动的;位置没变,是静止。

同时认识到需要同时用方向和距离来准确描述位置。

拓展板块,本活动是告知方向和距离,标画物体所在位置。

其实质也是在应用中进一步帮助学生认识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学情分析】对于运动,学生并不陌生,他们有着许多生活经验。

但是学生对于物体的运动还有一些不完善甚至错误的认识,例如他们往往无法判断自动上升的扶梯上的人是否在运动,其原因是缺少“参照物”的概念。

在本课中学生通过观察图片与讨论学会利用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是否发生了位置变化来判断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

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会使用前后左右、东南西北、远近等描述物体所处位置和方向。

在本课中将借助方向盘和软尺来帮助学生采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这样的方法,对于物体某个时刻的位置进行描述。

学生通过活动能意识到方向和距离共同决定物体某个时刻的位置。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物体有“静止”和“运动”两种状态。

2.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位置。

(完整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完整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1、小车的运动教科书说明:力的现象是学生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但究竟什么是力,怎样来表达力以及力的种类等却是学生所陌生的。

推力和拉力是生活中常见的两种形式的力,本课以学生们喜爱的玩小车游戏为载体,按照“问题——假设——验证——发现——交流”的科学认识程序,谈就“推和拉都是力”、“推力和拉力都有方向和大小”以及“推力和拉力在生活中的应用”等内容。

在探究中认识、发现有关力的科学规律,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

本课依据《科学课程标准》中“知道推和拉可以使物体的运动发生变化,推和拉都是力;理由大小和方向”这一目标而编写的。

一、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能够对影响小车在斜面上、平面上的因素作出假设;2、能够根据假设设计实验进行验证;3、能够使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搜集证据;4、能够通过测量、搜集、记录数据,并选择有效的数据支持证据。

科学知识:1、知道小车从斜坡上滑下,向前冲出去的距离于什么有关;2、认识到“控制变量”是一种搜集证据的重要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反复试验获取可靠测试结果的重要性;2、意识到科学技术在解决日常工作、生活问题中所起的作用。

二、教学准备:小车、用来大斜坡的硬纸板、软尺、木块。

(每组一套)三、教学过程:(一)欣赏片断,谈话导入1、欣赏一段运动中的汽车片断2、谈话导入: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各种各样的汽车行驶在马路上,来来往往,络绎不绝,时而快,时而慢,在他们身上好象蕴藏着许许多多的秘密,你们想不想了解一些它们的小秘密?3、揭示课题:小车的运动(二)引出问题,提出假设1、小车的运动方式是什么?2、过渡:怎样是一辆小车跑得快些?3、引出问题:小车从斜坡上冲下来,向前冲出去的距离会与什么有关呢?4、猜测与坡度会有怎样的关系?5、提出假设:与坡度有关。

坡度越大,冲出去的距离越远。

(三)设计计划,实验验证1、我们的假设究竟成立不成立?需要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这个假设。

小组讨论:(1)在实验中,需要改变的条件是什么?(2)保持不变的条件是什么?(3)你们小组准备怎样进行实验,小组讨论实验操作的计划?2、小组汇报,教师综合意见,分配实验任务3、开始实验、汇报结果、及时点评4、小结结论:通过同学们的实验验证,我们得出了相同的结论,说明我们刚才提出的假设是成立的。

【实用】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23篇)

【实用】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23篇)

【实用】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23篇)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一):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热的传递教学目标科学探究1.经历探究热的传递规律过程。

2.加强测量水温的技能训练,培养连续观察并记录的能力。

3.学会分析实验现象及数据,找寻其中的科学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知道科学探究过程中,离不开认真细致的观察。

2.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懂得分工合作的重要性,乐于合作,扎实完成自己的任务。

科学知识1.知道热能从一个物体传到另一个物体。

2.了解热总是从高温物体(部分)传向低温物体(部分),直到物体温度相等为止。

3.了解热传递的三种方式。

金属棒、酒精灯、火柴、凡士林或蜡、支架、温度计、大烧杯、小烧杯、热水、冷水。

拓展课准备:酒精灯、火柴、三角架、石棉网、烧杯、水、茶叶、有关热辐射的录像资料。

一.教学导入1.演示:将开水倒入杯中,放上汤匙,过会儿,让学生摸摸。

2.提问:“汤匙变热了,热怎么传递过来的?” 引导学生做出猜想后,进入下面的.实验研究。

二.活动物体怎样传热1.教师介绍实验装置及实验材料。

2.猜测:火柴棒掉落的顺序会怎样?(猜测的理由)3.交待实验注意事项。

4.学生实验。

5.汇报。

6.检查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

7.归纳:热是从高温部分传向低温部分。

三.活动测量变化的水温1.组织学生预测:两杯水的温度各会有怎样的变化?两杯水最后会怎样?2.讨论要做好实验,该怎样进行?2.讨论:要做好实验,该怎样进行?3.分组测量,认真观察、准确读数和及时记录。

4.分析数据,发现规律:热从热水杯传向冷水杯,温度的变化先快后慢,最后直至两杯水温度相等。

四.拓展:热的传递方式多媒体课件辅助介绍。

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二):科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把种子散播到远处》教案范文参考☆观察:观察对象果实的特点推测传播种子的方式油菜果荚鬼针草果实番茄果实蒲公英果实☆填一填种子的传播方式多种多样:靠________传播,如油菜等;靠________传播,如槭树等;靠________传播,如鬼针草等;靠________ 传播,如椰子等。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完整版】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完整版】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完整版】一、教学内容1. 观察与发现第一单元:春天的脚步1.1 植物的生长1.2 动物的变化第二单元:水2.1 水的来源和性质2.2 水的循环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动物的变化过程,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2. 让学生掌握水的来源、性质和循环过程,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3.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植物的生长过程和动物的变化过程水的循环过程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实践能力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植物生长过程的图片或实物动物变化过程的图片或实物水循环过程的模型或动画2. 学具:学生观察记录表学生实验器材(如种子、土壤、容器等)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春天为背景,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环境的变化,引入植物的生长和动物的变化。

2. 新课内容:第一单元:春天的脚步1) 植物的生长a) 教师展示植物生长过程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

c) 教师点评,补充讲解植物生长的原理。

2) 动物的变化a) 教师展示动物变化过程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

c) 教师点评,补充讲解动物变化的原理。

第二单元:水1) 水的来源和性质a) 教师通过实验和讲解,介绍水的来源和性质。

b) 学生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 水的循环a) 教师展示水循环过程的模型或动画,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

c) 教师点评,补充讲解水循环的过程。

3.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第一单元:春天的脚步植物的生长:生长过程、特点、原理动物的变化:变化过程、特点、原理2. 第二单元:水水的来源和性质:来源、性质水的循环:过程、特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植物,记录其生长过程。

观察身边的水源,了解水的性质和循环过程。

2. 答案:生长过程:种子发芽、植株生长、开花结果等。

水的性质:无色、无味、无臭、液体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动物的生命周期”单元:蚕卵,放大镜、饲养盒;不同生长阶段的蚕;蚕茧及蛹,小剪刀,手电筒;热水,小碗,竹签,丝绸制品;蚕蛾、蜻蜓、蚂蚁、蝴蝶的图片或标片;有关动物生长发育过程的图片及资料;学生从出生到现在每年的身高、体重、牙齿等生长变化的资料;婴儿、幼儿园或小学儿童、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身体特点的图片或影像资料。
三、





析:
1、全册内容情况和各单元教学目标:
本册内容由“植物的生长变化”“动物的生命周期”“温度与水的变化”“磁铁”四个单元组成。“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将引领学生在种植风仙花的过程中,观察绿色开花植物的生长发育历程,发现其生长变化的规律,知道绿色开花植物的生长都要经历“种子萌发”“幼苗生长”营养生长”“开花结果”这样的生命周期。同时伴随着生长过程,指导学生研究植物主要器官一根、茎、叶的功能,初步认识植物体都有维持其生存的结构、结构与功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动物的生命周期”单元,将指导学生亲历养蚕的过程,了解蚕的一生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的生命周期,并以蚕的生命周期为例,从常见动物的生命过程中,以及从人体特点的观察中,认识动物和人的生命周期。“温度与水的变化”单元,将以水为例,引导学生探究热量和物质状态变化之间的关系。通过观察水的固、液和气三态,研究水在融化、结冰、蒸发和凝结等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帮助他们初步认识物质是不断变化的,这种变化是与外界条件密切相关的。同时,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自然界物质“循环”的概念。“磁铁”单元将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安排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引领学生认识磁铁具有磁性、磁铁两极磁力最强、磁铁能指南北、磁铁具有异极相吸和同极相斥等性质。并通过做一个指南针和学习用指南针确定方向等方向,了解磁铁的应用。
3)“温度与水的变化”单元:气温计、体温计、水温计(测量范围在一20 0C-}-110 0C)、自制温度计模型(刻度范围在一20 0C-}-110 0C),其他各种式样、不同用途的温度计;观察用冰块及盛放冰块的浅盘;保温杯、冰块、食盐、试管、烧杯、可封口小塑料袋、玻璃杯、浅碟;云、雾、雨、露、霜、雪、冰等自然现象挂图或影像资料。
五、
提高
教学
质量
的主
要措
施:
提高Βιβλιοθήκη 教学质量




施:
1、提高课堂效率措施:
(1)、根据教材及学生的实际认真备好课,准备好活动材料,做到吃透教材,设计好科学活动、问题和作业。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自身精神饱满,面向每一位学生进行教学,努力调整每位学生积极性,把握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心态,并适时调整。





析:





析:
2、主要材料清单:
1)“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大豆、玉米、花生、莲花、风仙花等植物的种子,放大镜,花盆、土壤、铲子等种植工具,透明玻璃杯、卫生纸等;试管、带根的新鲜芫萎、植物油等;不同生长阶段的风仙花植株、风仙花朵,成熟的风仙花果实;图片或多媒体课件:刚出土的风仙花照片;植物叶的水平分布照片;植物叶的垂直分布照片;植物光合作用示意图;植物光合作用的相关资料及图片、几个主要生长阶段的风仙花照片等。
(3)、进一步确立学生的主体意识,对学生的回答和作业及时准确反馈,贯彻以表扬鼓励为主的原则。
(4)、在科学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训练学生的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提优补差措施:
(1)、鼓励学生扩大阅读量,多看一些有益的课外书籍,并提倡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验、小发明、小创造、小制作活动,以进一步提高能力。
上期小学科学




一、



想:
小学《科学》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1、整体学习状况:三年级学生整体学习科学兴趣很高,学习比较认真,但缺乏灵活性,普遍习惯于常规课堂学习模式,而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从课外书中获得的科学知识比较丰富,但科学探究能力比较弱。家长和某些教师偏重于语数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2)、帮助后进生建立自信心,继而贯彻表扬鼓励为主的原则,培养学生对科学课学习的兴趣。
(3)、延伸课堂内容,采取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4)、加强优生与后进生的联系,促使他们互相帮助,在团结的气氛中尽快成长。
4)“磁铁”单元:各种形状的磁铁,包括没有标注南北极的磁铁;铁的物品、一些金属物品及非金属物品;一定数量的铁钉、回形针、大头针、钢珠和大钢针;不同材质的人民币硬币((1元的钢币,5角的铜币和钢币,1角的铝币和钢币,分值的铝币);盒式指南针,做指南针的材料(可以让学生自备)。
四、
教学重难点:




点:
本册教学内容仍然属于生命世界和物质世界的范畴,但是探究的重点有所不同,主要指导学生对变化的事物进行观察,观察其变化的过程并探究其变化的规律。本册教学还要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关注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如生物与环境、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物质状态变化与热量、物体性质和用途的关系等。
在科学探究方面,本册的教学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如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坚持观察、记录的习惯和能力,并学习用流程图、循环图等方法记录观察结果。同时重视基本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和实证意识的培养。例如指导学生学习定量的观察,经历“观察现象一提出问题一做出假设(解释)一分析、检验假设一寻求新的证据以做出新的假设……”的科学探究过程。使其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有所提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