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竞赛管理及奖励办法

合集下载

学校学科竞赛奖励办法

学校学科竞赛奖励办法

学校学科竞赛奖励办法学校学科竞赛,是指学生通过参加各类学科竞赛来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并获得奖励的一种方式。

学校对于学科竞赛奖励的办法,既能够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又能够推动学科竞赛的蓬勃发展。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展开,探讨学校学科竞赛奖励办法。

第一,公平公正的奖励标准。

学科竞赛奖励应该以公平公正的标准进行评定,不仅要看成绩的高低,还要看到学生在竞赛过程中的努力和进步。

通过设立多个奖项,如一、二、三等奖,鼓励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获得奖励。

此外,可以设立优秀组织奖、最佳合作奖等,表彰在团队合作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学生。

第二,相对独立的奖励系统。

学科竞赛奖励应该与学校的综合评价体系分开,不应将竞赛奖励作为升学的唯一依据。

学生在竞赛中取得好成绩是一种学习上的进步和成就,但并不能完全代表学生的全部能力。

因此,竞赛奖励应该在学校综合评价体系的基础上进行,与其他方面的评价相互补充。

第三,专业指导与辅导。

学生在学科竞赛中需要得到专业的指导和辅导,才能够更好地提高自己的竞赛水平。

学校可以成立专业的指导团队,由经验丰富的老师担任,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指导他们如何进行系统学习和有效备战。

此外,学校可以邀请外部专家进行讲座或举办相关培训,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竞赛技能。

第四,奖励物质和精神结合。

学校学科竞赛奖励既可以是物质奖励,如奖金、奖状、奖品等,也可以是精神奖励,如荣誉称号、公开表彰等。

物质奖励可以满足学生物质层面的需求,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而精神奖励则能够给予学生更多的充实感和自豪感,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第五,鼓励多元化的参与。

学校学科竞赛奖励办法应该鼓励学生多元化的参与,不仅限于某几个学科的竞赛,而是包括各类学科的竞赛。

如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竞赛,语文、英语、历史等文科竞赛,音乐、美术、体育等艺术类竞赛。

这样不仅可以满足学生兴趣的多样化需求,也能培养他们全面发展的素质。

第六,长期稳定的支持政策。

学科竞赛奖励办法需要有长期稳定的支持政策来保证其有效实施。

大学学科与科技竞赛(含体育、教学)管理办法

大学学科与科技竞赛(含体育、教学)管理办法

大学学科与科技竞赛(含体育、教学)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我院学生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激励全院师生参加课外学术、科技和创新创业活动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科与科技竞赛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落实“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能、以赛促改”的培养目标,提高大学生应用创新和实践动手能力,规范化、科学化和制度化学科竞赛(含体育、艺术类)管理工作,结合学院实际,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各类学科与科技竞赛分为A、B、C、D四大类别:A类竞赛:**省教育厅当年公布的“**省大学生学科和技能竞赛A、B类项目表”中的A类赛事。

B类竞赛:**省教育厅当年公布的“**省大学生学科和技能竞赛A、B类项目表”中的B类赛事。

C类竞赛:其他经学校批准参加的校外大学生学科竞赛。

D类竞赛:以学校名义行文公布的校内大学生学科竞赛,A、B、C类竞赛的校内选拔赛。

第二章大学生学科竞赛的组织和管理第三条学院成立大学生学科与科技竞赛领导组,由分管教学工作的院领导任组长,教务处(科研处)、学生处、团委和财务处处长任副组长,各系部主任为成员,负责学科与科技竞赛的宏观指导和重大决策。

第四条学科与科技竞赛由教务处具体负责竞赛承办单位协调、竞赛方案审核及竞赛奖励认定等工作。

第五条学科与科技竞赛实行“一赛一报”制,涉及跨学科专业、有多个系部学生参与的竞赛,竞赛由承办系部申报,竞赛中应组织跨系部的专家评委团队进行评审,确保公平公正。

第六条竞赛承办系部在竞赛前完成“学科与科技竞赛申请流程”,填写《**大学**学院大学生学科竞赛项目立项申报书》,上传竞赛方案、竞赛通知,由系部主任、教务处、分管院领导审批。

原则上A、B类竞赛应举办院内选拔赛。

第七条学院每年设立学科与科技竞赛专项经费,经费项目包括材料费、宣传费、报名费、差旅费、证书制作费等,经费报销按照学院相关财务制度执行。

第八条学院欢迎企事业单位为竞赛提供赞助,提供赞助的企事业单位经学院同意可获冠名权,赞助费用由竞赛承办系部根据学院相关制度用于竞赛活动。

大学大学生学科竞赛组织管理办法

大学大学生学科竞赛组织管理办法

XXXX大学大学生学科竞赛组织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开展学科竞赛活动,是高校实施教育教学质量工程的重要途径,对于推动人才培养模式与实践教学改革、营造创新创业教育良好氛围、提升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为进一步规范学科竞赛的组织管理工作,促进竞赛活动的“规模化、系列化、品牌化、特色化”发展,引导和激励全校师生积极参与高水平学科竞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科技创新能力,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竞赛组织第二条学校成立学科竞赛管理工作组,由分管学生工作的校领导及校长办公室、党委宣传部、学生工作处、人力资源处、教务处、财务处、研究生院、科学技术研究院、团委等部门负责人和校学术委员会、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代表共3名组成。

学科竞赛管理工作组负责研究制定相关政策,进行经费预算决算,审核认定竞赛类别,制定并定期更新《xxxx大学大学生学科竞赛目录》,裁决其他重要事项;同时负责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工作。

第三条学科竞赛管理工作组下设学科竞赛管理办公室,挂靠学生工作处。

学科竞赛管理办公室负责对外联系相关竞赛事项、协调安排竞赛有关事宜、发布竞赛信息,核准竞赛经费预算并监督经费使用情况,落实对参赛师生的表彰与奖励、协助管理竞赛成果。

第四条根据竞赛具体情况,学院(部门)可成立学科竞赛管理工作小组和指导专家组。

学科竞赛管理工作小组由竞赛管理责任学院(部门)的相关工作人员组成,负责制定竞赛计划,筹措竞赛经费,组织开展报名、选拔、培训、参赛等具体工作。

指导专家组由相关学科的校内外专家、教授或实验技术人员组成,负责对各类竞赛的层次、组织质量、比赛成效、社会影响等进行评估,为校学科竞赛管理工作组提供建议,对参赛学生进行指导、培训等。

第三章竞赛类别第五条根据学科竞赛的主办单位、举办规模、知名度和影响力等因素,学校对学科竞赛进行分类、分级管理。

具体分为:A类(含1级、2级)、B类(含1级、2级)和C类(含1级、2级)。

学科竞赛管理办法(试行)

学科竞赛管理办法(试行)

学科竞赛管理办法(试行)
学科竞赛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学科竞赛管理,加强对学科竞赛活动的管理,促进参赛人员的素质提高,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学科竞赛的组织、参加、评选、奖励等方面的管理。

第三条学科竞赛应当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严格按照竞赛章程和规定进行。

第四条学科竞赛应当注重选拔人才、强化教学、丰富课外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科教育质量和水平。

第二章组织管理
第五条学科竞赛的组织应当由学校、教育行政机关或有关学科管理机构负责,应当有明确的责任人为之负责。

第六条学科竞赛组织者应当制定竞赛章程,明确竞赛项目、参赛对象、参赛条件、评选标准、评审方法、奖励与被奖励者的权利义务等。

第七条学科竞赛组织者应当制定完整的竞赛程序,按照规定依次进行竞赛项目的初选、复选、决赛等环节。

竞赛全过程的管理应当规范、公平、公正。

第八条学科竞赛组织者应当建立评审委员会或专家咨询组,委托有关单位或人员对竞赛进行评审,评审结果应当公示。

第九条学科竞赛组织者应当定期对竞赛小组、评审组等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

第十条学科竞赛组织者应当定期对各参赛单位的竞赛工作进行检查和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纠正。

第三章参赛管理
第十一条学科竞赛的参赛对象应当符合竞赛章程和规定的要求,必须保证其身心健康状况能够适应参赛要求。

1 / 3。

学校学科竞赛与奖励管理办法

学校学科竞赛与奖励管理办法

学校学科竞赛与奖励管理办法近年来,学科竞赛在学校教育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为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科竞赛,提高学术水平和综合能力,学校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学科竞赛与奖励管理办法。

以下是一些关键的方面。

竞赛类型多样化学校应当根据学科的特点,制定多样化的学科竞赛项目,如数学竞赛、物理竞赛、化学竞赛等。

这有利于学生在自己擅长的学科中发挥优势,也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和需求。

公平公正评选机制在评选竞赛获奖名额时,学校应当建立公平公正的评选机制。

首先,评选委员会的成员应该由具备相应学术水平和经验的教师组成,同时要保证多元化,尽量避免独家垄断。

其次,评选标准应当明确详细,既要注重成果的量化评估,也要考虑学生在过程中的努力和创新思维。

最后,在评选结果公布时,学校要及时准确地向全校师生公布获奖名单,确保透明公开。

奖励机制灵活多样学校应当建立灵活多样的奖励机制,以激励学生参与学科竞赛。

一方面,可以设立班级、年级和学校级别的奖项,既能够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又能够培养整体合作精神。

另一方面,学校还可以提供专项奖励,如奖学金、实习机会、学术交流等,以提高学生参与学科竞赛的积极性。

指导与培训体系健全为了使学生能够充分准备学科竞赛,学校需要建立健全的指导与培训体系。

这包括提供教师指导、学生辅导以及专门的培训课程。

教师指导和学生辅导可以帮助学生理清竞赛的目标和方向,提供具体的解题技巧和方法。

而专门的培训课程则可以面向广大学生群体,提供更加系统和全面的学科知识。

创新教育模式学科竞赛与奖励管理应当与创新教育模式相结合。

学校可以推行项目制学习,让学生通过参与竞赛项目,深入探究学科知识,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

同时,学校还应鼓励学生在竞赛过程中开展跨学科合作,促进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与社会资源对接学校学科竞赛与奖励管理办法应当与社会资源对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来推动学科竞赛的发展。

学校可以与科研机构、高校、企业等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专业指导、学习机会和实践机会。

学校学科竞赛奖励办法

学校学科竞赛奖励办法

学校学科竞赛奖励办法学科竞赛是一种普遍存在于学校教育中的活动,它既是对学生知识储备的检验,又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为了激励学生参与学科竞赛,大部分学校都制定了相应的奖励办法。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学校学科竞赛奖励办法的设计与实施,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一、奖励选项的多样性学科竞赛奖励的内容应该丰富多样,以满足不同类型的学生需求。

首先,可以设立金牌、银牌、铜牌等级奖项,以表彰在竞赛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学生。

其次,可以设立优秀组织奖,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竞赛的组织者和志愿者,并给予他们适当的物质或荣誉奖励。

另外,还可以设立参与奖,即使是在竞赛中未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只要参与了竞赛,也能获得一定的激励和认可。

二、奖励形式的灵活性学科竞赛奖励的形式应该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以适应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兴趣。

除了传统的奖状和奖杯之外,还可以考虑给予实物奖励,如书籍、参观游览机会、学习工具等,以提高学生对奖励的吸引力。

此外,还可以给予学分、加分等形式的奖励,以便学生能够将奖励兑换为对自己未来学业的激励。

三、奖励制度的公平性学校学科竞赛奖励办法的设计和实施应该体现公平性原则,以确保每名学生都能够获得公平的竞争机会。

首先,奖励应该基于成绩和表现,而不是个人情感或主观喜好。

其次,奖励的评选要公开透明,学生要清楚奖项的设立标准和评选流程,以免产生不公平的待遇和争议。

最后,学校还可以设立奖励申诉机制,为因各种原因未被奖励的学生提供机会,以保证公正性与公平性。

四、奖励对学生的激励作用学校学科竞赛奖励办法的最终目的是激励学生积极参与竞赛活动,并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和主动性。

因此,在奖励的实施中,应该注重对学生的激励作用。

奖励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而定,可以是物质奖励、荣誉奖励、学术机会等。

此外,学校还可以组织一些庆祝活动,为获奖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成果的舞台,以激发他们更进一步的学习和探索。

五、奖励对学科竞赛的推广和发展的促进作用学科竞赛奖励办法的设计和实施还应该考虑到对学科竞赛的推广和发展的促进作用。

《河南理工大学学生竞赛管理与奖励办法(修订)》

《河南理工大学学生竞赛管理与奖励办法(修订)》

河南理工大学文件校教〔2015〕3号关于印发《河南理工大学学生竞赛管理与奖励办法(修订)》的通知校属各单位:《河南理工大学学生竞赛管理与奖励办法(修订)》已经学校研究通过,现予印发,请认真遵照执行。

河南理工大学2015年1月5日河南理工大学学生竞赛管理与奖励办法(修订)为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内外各类竞赛活动,充分调动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各类竞赛的积极性,进一步加强对各类竞赛的组织管理,奖励在竞赛中有突出成绩的团体和个人,特制定本办法。

一、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以学生为主体参加的学科竞赛、“挑战杯”大学生系列课外科技学术竞赛、文化艺术竞赛、业余体育代表队竞赛、高水平运动队竞赛等。

二、竞赛组织分工教务处负责各类学科竞赛的组织实施;校团委负责“挑战杯”和各类文化艺术竞赛的组织实施;体育学院负责各类体育竞赛的组织实施。

三、获奖级别认定- 2 -学校根据不同类别的竞赛成立相应的获奖鉴定专家组,负责对学生参加竞赛所获奖项级别的认定工作。

四、管理与奖励办法学科竞赛、“挑战杯”大学生系列课外科技学术竞赛和体育竞赛等竞赛奖励办法详见附件。

文化艺术类竞赛获奖项目的集体和个人的奖励标准按照学科竞赛奖励标准的1/2执行;指导教师和参赛学生补贴按照《河南理工大学大学生学科竞赛管理与奖励办法(修订)》(见附件1)规定的补贴标准执行。

五、本办法自发文之日起实施,由教务处、校团委、体育学院负责解释。

附件:1.河南理工大学大学生学科竞赛管理与奖励办法(修订)2.河南理工大学“挑战杯”大学生系列课外科技学术竞赛管理与奖励办法(修订)3.河南理工大学业余体育代表队管理与奖励办法(修订)4.河南理工大学高水平运动队管理与奖励办法(修订)- 3 -附件1河南理工大学大学生学科竞赛管理与奖励办法(修订)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进一步推进各类学科竞赛的顺利实施,不断提升竞赛的质量和水平,促进学科竞赛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特制定本办法。

【学校管理规章制度】学科竞赛、教育科研获奖奖励办法

【学校管理规章制度】学科竞赛、教育科研获奖奖励办法

学科竞赛、教育科研获奖奖励办法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教师钻研业务,积极参与教育教学研究和实践,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努力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奖励取得教育教学成果的集体和个人,特制定本办法。

一、范围与要求1.学科竞赛是指由教育主管部门组织举办的各级各类现场比赛和非现场赛,其中非现场赛按现场赛的十分之一发放。

2.教育科研是指反映教育教学规律,具有独创性、新颖性、实用性,对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实现培养目标产生明显效果的教育教学专著、论文、课题、课例,以教育局年度考核加分为依据。

3.业务比赛是指教坛新秀、优质课评比,以及其它由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教学业务方面的现场比赛和非现场比赛。

二、奖励办法1.学生学科类(元/人次,认定辅导教师与任课教师奖金按8:2分配)(1)浦江中学特招类竞赛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县804010市2000400100省30001000500国家400015001000(2)非浦江中学特招类竞赛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县804010市800400100省150********国家200015001000 2.学生体育类(1)田径运动会a.团体总分(元/团体)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县1000800市20001600800省300020001600b.个人(元/人次)破记录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第四名第五名第六名县30201510市604030201064省12080604020128(2)篮球、排球、足球比赛(元/团体)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第四名第五名第六名县800500市150012001000500500500省300025002000150015001500(3)乒乓球、定向运动、棋类等其它体育项目(元/团体,其中男团、女团、男双、女双、单打等其它单项比赛减半计算)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县300100市800500200省1000800500(注:以上体育项目,传统学校的有关比赛按同级别的60%发奖)3.学生艺术类(1)文艺会演、健美操比赛a.单项类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县10080市500200100省1000300200b.团体类大节目(12人以上)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县800500市150012001000省300025002000(2)书法、美术(元/人次)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县This document was truncated here because it was created in the Evaluation Mode.。

学校学科竞赛管理办法

学校学科竞赛管理办法

学校学科竞赛管理办法一、背景介绍学校学科竞赛是指学生在各种学科领域展开比赛,旨在提高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学科竞赛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促进科技进步、培养创新能力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管理学校学科竞赛,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竞赛管理办法是非常必要的。

二、竞赛组织机构学校应设立学科竞赛组织机构,负责竞赛筹备、组织和评价工作。

该机构由学科竞赛指导委员会、竞赛秘书处和各学科竞赛组成员构成。

学科竞赛指导委员会由学校领导和学科专家组成,负责制定学科竞赛计划和政策,统筹组织各项竞赛活动。

竞赛秘书处负责日常事务管理,协调各项竞赛工作。

三、竞赛活动的范围和科目学校学科竞赛的范围应包括各学科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等方面,并设立多个科目以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

比如数学竞赛、物理竞赛、化学竞赛等。

同时,为了鼓励学生多样化发展,还可以设置跨学科竞赛,如科技创新竞赛、演讲比赛等。

四、竞赛标准与评分体系学科竞赛的标准和评分体系应该科学公正,既能够评价学生的学科水平,又能够鼓励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可以参考国家和国际的相关标准,并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评分体系应包含客观题和主观题,综合考察学生的知识应用和创新能力。

五、竞赛报名和选拔机制为了保证竞赛的公平性和有效性,学校应设定明确的报名和选拔机制。

报名时,学生应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并经老师推荐。

选拔时,可采取初赛、复赛和决赛的形式进行,确保最优秀的学生能够进入决赛并参与高水平竞赛。

六、指导教师的培训和选拔学科竞赛的成功与否,离不开有经验和专业知识的指导教师。

因此,学校应加强对指导教师的培训和选拔工作。

培训内容包括学科知识的更新与拓展、竞赛策略和辅导技巧等方面。

选拔工作则可采用面试、经验评估和学科竞赛成绩等综合考量因素。

七、奖励与激励机制为了激发学生参与学科竞赛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学校应设立奖励和激励机制。

奖励可包括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如奖金、证书和荣誉称号等。

学生学科竞赛与评优管理规定

学生学科竞赛与评优管理规定

学生学科竞赛与评优管理规定学生学科竞赛与评优管理规定是指为了规范学科竞赛活动、促进学生学习进步和全面发展,学校制定的管理制度。

本规定的目的是保障学科竞赛的公平性和权威性,提高学生参与学科竞赛的积极性和竞争性,以及及时、准确、全面地评估和表彰学生的学科竞赛成绩。

一、学科竞赛的范围学科竞赛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英语、计算机等各学科相关的竞赛活动。

具体的学科竞赛活动由学校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来组织,并及时向学生和家长进行通知。

二、学生参与学科竞赛的条件1. 学生要求必须是本校在册学生,年级不限。

2. 学生必须具备相应学科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并在学科竞赛前参加相关的选拔活动。

3. 学生的体格健康,无法参赛的情况需提前向学校请假,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三、学科竞赛的组织与管理1. 学校应当设立学科竞赛管理机构,并指派专门负责学科竞赛的教师来组织和管理相关工作。

2. 学校应当建立完善的学科竞赛活动计划表,明确竞赛的时间、地点、内容等相关信息,并及时向学生和家长发布。

3. 学校应当制定学科竞赛的参赛人数、参赛费用、参赛规则等相关管理细则,并定期更新和修订。

四、学科竞赛的评优与奖励1. 学科竞赛的成绩评定应当公正、权威。

学校应当聘请相关学科领域的专家来担任评委,并制定评分标准和评分细则。

2. 学科竞赛的评优和奖励应当包括但不限于个人奖项和集体奖项,具体奖励办法由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并及时向学生和家长宣布。

3. 学校应当组织相关活动,对获奖学生进行表彰和颁奖,并将结果及时通知学生和家长。

五、学科竞赛的宣传与推广1. 学校应当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积极宣传学科竞赛的重要性和意义,提高学生和家长的参与热情。

2. 学校可以利用班级会议、学校广播等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学科竞赛经验交流和分享,鼓励更多学生参与学科竞赛活动。

3. 学校可以选派学生代表参加地区或全国性的学科竞赛活动,并及时向学生和家长进行通知和报道。

学生学科竞赛奖励办法

学生学科竞赛奖励办法

学生学科竞赛奖励办法近年来,学生学科竞赛已成为学校教育中的重要部分。

学科竞赛不仅可以展现学生的专业才能,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

为了更好地鼓励和奖励学生的学科竞赛成绩,学校需要制定合理的奖励办法。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学科竞赛奖励的问题。

1. 优秀获奖者奖励学科竞赛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和发掘优秀的学生。

对于那些获得学科竞赛一等奖或特等奖的学生,学校应该给予特殊的奖励,比如提供额外的奖金、奖状以及专门的荣誉称号。

这种奖励措施可以鼓励学生取得更好的成绩,并树立起良好的学习榜样。

2. 奖励不同级别学科竞赛的难度和水平各不相同,因此,学校应该根据不同的竞赛项目和不同的级别划分奖项。

例如,对于国家级比赛和省市级比赛,奖励的金额和荣誉称号可以有所不同,以便能更好地奖励那些在更高级别竞赛中获得优异成绩的学生。

3. 奖励学科多样性学科竞赛的种类繁多,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等。

学校应该注重奖励学科的多样性,以激发学生在不同领域的学科竞赛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和潜力。

例如,在学科竞赛奖励中,可以设立多个学科奖项,以鼓励学生参与不同学科的竞赛。

4. 鼓励团队合作学科竞赛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个人能力,还可以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学校应该设立团队奖项,对那些在学科竞赛中表现出色的团队给予特殊的奖励。

这不仅可以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合作,在竞赛中共同取得好成绩,还能培养学生的协作和团队精神。

5. 建立奖学金制度学科竞赛成绩优异的学生应该得到更好的学习和发展机会。

学校可以设立奖学金制度,对那些在学科竞赛中获得优秀成绩的学生给予经济支持,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继续深造和发展。

6. 考虑综合素质除了学科竞赛的成绩,学校也应该考虑学生的综合素质来进行奖励评定。

例如,学生在学科竞赛之外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文艺活动或者体育锻炼等方面,也应该给予一定程度的加分和奖励。

7. 奖励参与者在学科竞赛中,不仅是获奖者值得鼓励和奖励,还有那些积极参与竞赛却没有获奖的学生也应该得到肯定和鼓励。

中学教科研及学科竞赛奖励办法

中学教科研及学科竞赛奖励办法

XXXX中学教科研及学科竞赛奖励办法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加大我校教育科研力度,引进激励机制,推动教科研工作全面、持续、深入的发展,以形成良好的学习研究氛围,更好发展教师和学生,争创精品学校,现根据我校实际,特制定如下奖励办法:一、教研论文、教育管理论文、教学案例和设计、课件教具制作等评比获奖奖励标准:说明:此项奖励,必须是教育主管部门举行的各项论文评比,须出具活动通知文件和评比结果文件(或证书),方可获得奖励。

同一篇分级评比的获奖论文,按最高级别计算奖金,不重复累计。

二、教研论文、教育管理论文、教学案例和设计等发表奖励标准:说明:必须是刊发在教育行政部门主管的教育期刊上(不含报纸),教研、教育管理论文(专著)出版须正式出版物(有CN刊号),字数IoOo字以上且是第一作者(刊发省、地教育部门主办的内部刊物,发放奖金标准减半),入选增刊的论文习题集、文学作品以及教辅用书不在奖励范围。

三'教师辅导成果奖励:(按得奖人次累计计算给指导教师颁奖)按人次设奖,获XX市一等奖5元/人,XX市一等奖20元/人,省一等奖50元/人。

说明:必须是教育主管部门发起组织的赛事(学生小论文、读书活动征文等),有活动通知文件和竞赛结果通知文件(或证书)。

实行分人计奖同一学生逐级设奖按获奖最高等级计奖(同一学生不累计)。

四、优质课、教坛新星'说课、教学基本功'实验操作基本功等项比赛奖励标准(含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评选):教师、学科带头人等评选按同一级别一等奖奖励)。

五、体育竞技'文艺活动、读书活动'演讲等评比团体奖励标准:团体奖励标准:XX市第一名奖500元,第二名300元,第三名100元,以上逐级翻番。

个人单项奖同以前标准。

说明:赛事必须是教育主管部门主办,须具活动通知文件和比赛结果文件(或证书、奖状、锦旗等)。

未尽之处参照办法三执行。

六、教师参与课题研究奖励标准:教师参与教育教学(含管理)课题研究的,根据学校对教育教学课题实行动态管理的原则,实行以奖代费的办法,课题组享受以下标准奖励。

学校学科竞赛活动管理规定

学校学科竞赛活动管理规定

学校学科竞赛活动管理规定学校学科竞赛活动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拓展学科知识、提高学术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

为了规范管理学科竞赛活动,使其能够更好地发挥其教育功能,学校需要制定一系列的管理规定。

一、举办学科竞赛的目的和意义学校举办学科竞赛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学科知识和实践技能的综合能力。

通过学科竞赛活动,学校能够选拔出优秀的学生代表学校参加各级比赛,并提供给学生展示才华的舞台。

二、确定学科竞赛活动的具体内容和形式学校应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年级特点,确定不同学科竞赛活动的内容和形式。

例如,对于语文竞赛可以设置诗词背诵、作文、演讲等项目;对于数学竞赛可以设置应用题解答、算术能力测试等项目。

同时,学校还可以组织团队活动,如科学创新大赛和模拟经济管理等。

三、制定学科竞赛活动的参与条件和报名方式学校应明确学科竞赛活动的参与条件,以确保只有具备一定学科基础和兴趣的学生才能参与竞赛。

对于不同年级和学科的竞赛,可以有不同的参赛要求和报名方式。

参赛学生应签署相应承诺,并经过班主任和家长的同意方可报名参加。

四、确定学科竞赛活动的组织机构和人员学科竞赛活动应有专门的组织机构和人员负责具体的组织和管理工作。

组织机构可以包括学科竞赛指导小组、教师工作组和学生服务团队等。

每个组织机构的成员应明确各自的职责和任务,确保学科竞赛活动的顺利进行。

五、制定学科竞赛活动的时间和地点安排根据学科竞赛活动的规模和内容,学校应提前制定详细的时间和地点安排。

活动的时间应与学校的教学计划相衔接,确保不会对正常的教学进度造成影响。

地点的选择应根据活动的特点和要求,保证场地的安全、整洁和适用性。

六、制定学科竞赛活动的评奖办法和奖励措施学科竞赛活动的评奖办法应公平、公正、科学,并符合学科竞赛的特点和要求。

评奖办法应包含对个人和集体的评价,鼓励优胜者的同时也鼓励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

学校应给予优秀参赛者适当的奖励,如奖金、证书、奖杯等,以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学科竞赛活动。

初中学科竞赛奖励办法

初中学科竞赛奖励办法

初中学科竞赛奖励办法1. 奖励制度的重要性学科竞赛对于初中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为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竞赛、提升学科素养,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奖励办法是必不可少的。

2. 奖励方式的多样化学科竞赛奖励应该多样化,包括金钱奖励、荣誉称号、学习资源等形式。

金钱奖励可以是奖学金、奖品购物券等;荣誉称号可以是“学科竞赛优秀学子”、“学科竞赛冠军”等;学习资源可以是图书、学习工具等。

这样的多样化奖励方式可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和期望,激发他们更多的参与竞赛。

3. 奖励依据的公正性奖励依据应该是公正的,不仅要考虑竞赛成绩,还要兼顾学生的学习态度、团队合作等方面的表现。

这样既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又能够培养学生的全面素养。

4. 奖励标准的制定奖励标准的制定需要考虑具体情况和实际需求。

可以根据学生参加的竞赛种类、成绩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设置奖励标准。

例如,高水平的竞赛成绩可以获得更高的奖励,参与团队合作并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也应该得到相应的奖励。

5. 奖励形式的个性化每个学生的需求和偏好都不尽相同,所以奖励形式应该个性化。

可以根据学生对奖励形式的喜好进行调查和了解,从而为不同学生定制适合他们的奖励形式。

6. 奖励对学生的影响学科竞赛奖励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

首先,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其次,奖励给予学生实实在在的回报,增强他们继续参与竞赛的动力。

最后,奖励还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对于个体的成长和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7. 奖励的周期性和持续性学科竞赛奖励应该具有周期性和持续性。

周期性的奖励可以鼓励学生持续努力,提高他们的学科素养。

持续性的奖励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形成一种良好的习惯和积极的动力,进而产生更好的学习效果。

8. 奖励与激励相结合奖励和激励是相辅相成的。

奖励可以激励学生更加努力地学习,而激励也可以为学生提供获得奖励的机会。

通过将奖励和激励相结合,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竞赛的参与度和水平。

学生学科竞赛奖励办法

学生学科竞赛奖励办法

学生学科竞赛奖励办法学科竞赛是提高学生学科素养、创造力和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学生学科竞赛中,学生通过不断努力和挑战自我,展现出杰出的才能和成就。

为了推动学生积极参与学科竞赛,学校需要设计一套有效的奖励办法,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本文将分为12个小节,探讨学生学科竞赛奖励办法。

一、设置优秀表彰对于在学科竞赛中表现出色的学生,学校可以设置优秀表彰。

可以在学校墙壁上设立一个“优秀表彰榜”,将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的名字和获奖情况公布于上,并在每个学期末进行更新。

这样可以激励全体学生为上榜而努力,培养学生们的竞争意识。

二、颁发奖状和证书学校可以定期颁发奖状和证书给在学科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

这不仅是对学生努力的认可,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学校可以通过评选制度或者老师的推荐来确定获奖学生,确保公平性和客观性。

三、提供资金支持学习一门学科需要购买相关教材、参加培训班等,而学生学科竞赛又需要更多的实践和训练。

为了鼓励学生进行学科竞赛,学校可以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

可以设置奖学金或津贴制度,给予学生一定的经济补助,帮助学生更好地参与学科竞赛。

四、提供学分加分学校可以将学生在学科竞赛中取得的成绩与学分挂钩,为学生提供学分加分机会。

通过设定一定的加分标准,可以鼓励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学科竞赛,同时提高学生对学科竞赛的重视程度。

五、组织学生交流分享学校可以组织学生交流分享会,让学生把学科竞赛的成果和经验分享给其他同学。

这将促使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和竞争,激发他们对学科竞赛的兴趣。

学校还可以邀请一些成功的学科竞赛获奖者来分享自己的经验和心得,鼓励学生更加努力。

六、开设特色课程为了培养学生学科竞赛的能力,学校可以开设一些特色课程。

通过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他们在学科竞赛中的竞争力。

这些特色课程可以是选修课或者课外辅导班,包括提供学科竞赛相关的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七、举办学科竞赛学校可以举办校内学科竞赛,激发学生对学科竞赛的兴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科竞赛管理及奖励办法(试行)为使学校师生参加学科竞赛的组织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化、科学化和制度化,激发各院(系)组织师生参加大学生学科技能竞赛(以下简称“学科竞赛”)的积极性、有效性,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现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学科竞赛活动旨在营造校园科技文化氛围,构建大学生创新实践平台,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促进相应学科的课程教学改革。

推进素质教育,造就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具有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第二条学科竞赛建设要充分考虑学校的特色与优势、学科与专业特点,重点建设具有广泛影响力、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促进作用的学科竞赛,并把学科竞赛体系固化到人才培养过程中。

第二章学科竞赛类型及级别第三条从学科竞赛的组织机构、竞赛层次、社会影响和获奖难度等方面考虑,将学科竞赛分为六类:国际级:指国际性学科竞赛。

国际性学科竞赛是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或其他国际学术团体组织的世界性学科竞赛。

国家级甲类:指国家级重要大赛。

国家级重要大赛是指由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或教育部牵头主办的获奖难度高、社会影响较大的全国性重要赛事。

国家级乙类:指由国家行业主管部门、教育部高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全国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牵头主办,教育部或同级劳动和社会保障等行政部门下属机构、国家一级学会等举办的全国性比赛。

省级甲类:指福建省重要大赛。

指由福建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牵头主办的全省重要赛事。

省级乙类:省级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省级行业主管部门或全国性行业学会协会主办的非营利性的比赛。

其他类:指地市主办的竞赛,以及一些影响较小的地市级行业学会、协会主办的竞赛、校际间及学校组织的全校性学科竞赛。

第四条对国际级、国家级、省级以及其他类之外的比赛及由学(协)会或其他机构组织的不限制参赛学生人数并按参赛人数收取参赛费用的比赛,原则上不鼓励参加。

第三章组织管理第五条学科竞赛由学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心统一组织和协调管理,各院(系)负责相关学科竞赛的组织与实施,各有关部门积极配合。

第六条大学生学科技能竞赛的参赛对象为在校教师、全日制本科生、全日制高职生。

学校鼓励学生跨系部组队参加相应大学生学科技能竞赛。

第七条学科竞赛管理职责(一)创新创业教育中心职责1、制定参加国际、全国和全省等各类学科竞赛的管理办法。

2、负责组织国际级、国家级甲类、省级甲类学科竞赛活动。

3、确认学校参与的学科竞赛项目,公布学科竞赛信息,审定学科竞赛主办、承办单位的类型及赛项级别,组织报名、推荐工作。

4、审核学科竞赛申请,负责与学科竞赛组织机构的内外联络,协调院(系)之间的合作与分工。

5、审定获奖及指导教师、学生的奖励。

6、审核各类学科竞赛相关资料,组织学科竞赛的总结、交流及相关资料存档。

7、按照学校学科竞赛管理办法的规定,核发学科竞赛的经费。

(二)院(系)职责1、负责组织国家级乙类、省级乙类、其他类学科竞赛活动。

2、执行学校学科竞赛管理办法和相关规定,实行项目负责人制度,各院(系)的第一负责人应为学科竞赛的负责人及领队。

成立各院(系)学科竞赛工作小组,确定项目负责人,提交本院(系)学科竞赛计划与总结。

3、负责做好参赛学生的报名工作,提交经费预算。

4、组织项目负责人办理学科竞赛的立项审批手续。

5、审核项目负责人制订的训练计划等。

6、落实训练场地、设备,因学科竞赛需要购置设备的,需提交书面报告上报校领导审批。

7、做好参赛选手的训练选拔、竞赛宣传等工作。

负责整理、存档和上报竞赛相关资料,于竞赛结束后一个月之内交至创新创业教育中心。

8、按学校规定使用和管理相关经费。

第四章学科竞赛项目的立项、备案第八条学校鼓励各院(系)申报相关专业的学科竞赛项目,鼓励各学科学生跨系跨专业参加学科竞赛训练。

第九条学科竞赛项目的立项需符合以下基本条件:1、正确理解竞赛指导思想,能够广泛发动学生,扩大学生的受益面,促进各项教育教学改革。

2、立项项目应该与学科专业方向相符,符合创新人才培养要求。

3、能够按时完成竞赛文件要求的相关工作,并能够遵守竞赛所要求的相关纪律。

4、竞赛组织机构健全,由专人负责,有一定的竞赛指导力量。

5、能够按时完成各项计划和资料的存档。

第十条创新创业教育中心于每年11月中旬组织各院(系)申报下一学年度学科竞赛项目(每个专业1-2个)立项;各院(系)需填写《学科竞赛项目立项表》、《学科竞赛项目立项汇总表》,交至创新创业教育中心进行预审,报分管校领导审批后公布立项。

第五章学科竞赛项目参赛的审批和组织第十一条参赛申请与备案学校鼓励各院(系)组建竞赛队,参加国际级、国家级、省级或学会协会举办的各类学科竞赛。

各院(系)应及时办理相应的参赛申请。

(一)参赛申请材料原则上各项竞赛项目的启动时间为比赛前一个月(以竞赛通知中的比赛时间为依据)。

正式参加某项赛事的,由参赛团队第一责任人填写《教师(学生)学科竞赛参赛申请表》(竞赛申请需在不少于正式比赛前两周时间交至创新创业教育中心),并草拟参赛计划书,连同参赛目标、竞赛训练方案、经费预算等向创新创业教育中心办理申请,经分管校领导审批后,以学校名义报名参赛。

(二)参赛的团队建设各院(系)需选拔产生参加各级学科竞赛学生名单以及指导学科竞赛的教师或团队。

原则上,参加省级甲类及以上级别学科竞赛的学生和指导教师(团队)均应通过校内初赛选拔产生。

如因特殊原因无法开展校内选拔赛者,参赛院(系)应向创新创业教育中心作书面备案后,方可直接指定指导教师(团队)及推荐参赛学生选手。

(三)参赛计划书的制订计划书内容应包括参赛人员和指导教师名单及职责、赛前集训(辅导)的次数、时间以及所需购买的培训材料、物资的详细清单、比赛的报名费、差旅费预算等内容。

为参赛所购买的器材、设备、配套书籍、辅导材料、一次性消耗品等物资的管理适用学校资产管理、财务管理制度。

(四)赛前集训学科竞赛原则上不停课训练。

如需进行集训的,集训申请表须在集训开始前两周提交至创新创业教育中心,经创新创业教育中心同意后实施。

集训时间以不超过二周为限。

院(系)承担主要监督职责,创新创业教育中心依据集训申请表不定时抽查。

监督和抽查工作应有书面记录,以备查询。

集训申请通过审批后,应严格执行,确需变动的须于创新创业教育中心备案。

第十二条赴境外比赛均须由分管领导决定是否参赛及经费资助额度。

第十三条省级甲类及以上的学科竞赛,创新创业教育中心负责报名、与组委会联络、财务报账等事宜的组织协调工作。

省级乙类(国家级乙类)及以下的学科竞赛由院(系)负责参赛报名等相关事宜。

竞赛结束一个月内,参赛院(系)需将获奖证书(奖状)复印件或获奖有效证明、竞赛优秀作品、活动照片、选手比赛照片、竞赛总结及比赛经费使用决算等报送创新创业教育中心登记备案。

第十四条未经申请审批程序自行参赛的赛项,不适用本管理办法。

第六章学科竞赛经费保障及使用管理第十五条备赛经费标准与使用根据学科竞赛项目实际情况,给予每个学科竞赛项目一定备赛费用,各项目组申报备赛经费预算方案,经分管校领导审批同意后执行。

(一)备赛费用标准:国际级竞赛项目不超过10000元;国家级甲类竞赛项目不超过8000元;省级甲类、国家乙类项目不超过3000元;省级乙类、地市级竞赛项目不超过1500元。

(二)备赛经费的使用范围1、材料及设备采购:按学校有关部门规定执行,达到固定资产标准的按相关规定办理相应手续。

2、集训经费使用:备赛期间经批准集训的,另给予每位到岗指导教师60元/天的补贴,学生35元/天的补贴。

补贴申报总额应不超过备赛费用标准。

(三)备赛期间需租车的,项目组事先报告审批,实报实销。

第十六条竞赛期间学生经费标准与使用参加学科竞赛的学生(福州市区内赛点竞赛项目及福州市区以外赛点竞赛项目)的补贴按竞赛的天数(依据竞赛规程和指南确定)实行定额包干,每人每天60元。

第十七条学校经费支持的赛项(不论备赛或参赛费用),各院(系)应于竞赛结束后一个月内报送参赛决算到创新创业教育中心,经审批同意后办理财务报销手续。

第十八条学校欢迎企业或事业单位等为竞赛提供赞助经费,企业提供的赞助费用必须专款专用,提供赞助的企业或单位经学校同意,可获竞赛的冠名权等。

第十九条用学校资助经费制作的竞赛作品,其知识产权归学校所有,如若知识产权归属有异议的,由创新创业教育中心提请校长办公会裁定。

作品原则上由学校集中保存、展示。

第七章比赛的承办第二十条学校鼓励各院(系)承办省级乙类及以上的学科竞赛。

第二十一条申请承办的院(系)负责填制《学科竞赛项目承办申请表》经创新创业教育中心初审,报分管校领导审核。

申请承办赛事的院(系)负责竞赛项目技术文件的制定和项目承办的具体事项。

第二十二条学校依据比赛级别、类别和规模,给予承办的赛事5000-10000元的经费补助。

第八章学科竞赛奖励等级的确定第二十三条学校依据《学科竞赛奖励标准》(见附件1)对在相应类别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指导教师和参赛团队予以奖励和表彰。

创新创业教育中心以获奖证书及经学校审批通过的参赛计划书为依据核准奖励人员,以获奖证书的落款盖章为依据核准比赛级别。

第二十四条获奖者在申请奖励时应填写《教师(学生)学科竞赛奖励审核表》,提供主办单位公布的竞赛结果、相关信息资料、获奖名单、获奖证书复印件(提供获奖证书原件予以核对)及参赛总结等材料一式两份,一份系院(系)存档,一份交创新创业教育中心备案。

第二十五条同一项目在多级比赛中获奖,从高计奖,不重复计奖;参赛者获两个以上同一比赛项目(既获个人赛奖又获团体赛奖)的荣誉,奖励结果由创新创业教育中心审核认定,个人赛与团体赛比赛规程不同的可重复计奖。

同一指导教师指导多名学生在同一比赛中获得若干个奖项的,只按最高奖项奖励标准奖励,其他奖项不再奖励。

团体项目的奖金由各项目负责人进行二次分配。

第二十六条未设等级赛项的获奖项目均按该项目所属比赛类别的二等奖计。

若按名次设奖的比赛,获奖等级中第一名等同于一等奖,第二名等同于二等奖,以此类推。

未获奖的参赛项目按同级别优秀奖奖励标准进行奖励。

若竞赛活动主办方设立特等奖,则对应本办法的一等奖,一等奖对应本办法的二等奖,以此类推。

第九章学科竞赛师生的差旅费管理第二十七条带队、现场指导、参加学科竞赛的师生按照《差旅费管理办法》的规定凭有效票据报销出差差旅费。

第二十八条学校若安排车辆接送参赛人员及指导教师的,不再予以交通补助。

学科竞赛承办方若安排参赛人员及指导教师伙食的,学校不再予以补贴。

第二十九条住宿标准严格按照学校规定执行,超出部分自行承担,低于住宿标准的按实际金额报销。

两人(同性别)一同参加竞赛的,原则上应合并住宿。

如因其他原因确需增加住宿天数的,须赛前跟创新创业教育中心第一负责人审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