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文语句翻译类试题分析与解题策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文言文语句翻译类试题分析与解题策略一、存在的问题: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是历年中考试题中的一个常规题。因为文言翻译是一种综合性考查,也是文言文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是检查考生阅读文言文能力的重要手段。同时,由于这种题有沟通古今的作用,考生在将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的过程中,既要顾及全篇,又要字斟句酌,因此,它又是检查考生书面表达能力的一种较好方式。但这一类试题学生失分率却非常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盲目译文,不文不类;望文生义,似是而非。

2、忽略了重要实词和特殊句式。

3、不知从何处入手。

4、太直,语句不通顺。

二、问题解析

文言句子的翻译,对初中生的要求是:大致能够疏通句子的意思即可。即,不要求非常严谨,尤其针对一篇文言文时,大致能够翻译出意思来即可。

文言句子的翻译,有两个原则:一是重点字词的意思要体现出来,二是句子的意思基本合理。只要做到了这两点,翻译就是成功的。

三、方法引领:翻译句子的方法有两个:

(一)、直接译文

直接译文就是按照原句文言字词一一对应地进行翻译,每一个字词的意思都明确地、对应地、体现出来。这种翻译是最准确最严谨的翻译,但缺点是有些句子翻译后不太通顺。

如,《三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直译:虽(即使)乘(乘着)奔(飞奔的马)御(驾驭)风(风)不以(不如)〈“它”,省略的内容〉疾(快)也(啊)。

把每个字词的翻译对应着拿出来就是:即使乘着飞奔的马驾驭者风也不如它快。

(二)、变换语序

直译时,如果译句无法实现语意的通顺,即一一对照翻译不通时,就必须变换语序。就是把句子意思在基本忠于原文言词语的意思的基础上,通过调换原文言词语的顺序,变换成通顺的语言,表达出来则可,不必一一对照原文言词语的意思。

如,《大道之行也》: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直译:货(货物)恶(厌恶)其(那种)弃(扔)于(在)地(地上)也,不(不)必(一定)藏(收藏)于(为)己(自己)。

即“货物厌恶那种扔在地上,不一定收藏为自己”。这句话的意思明显不通顺,所以我们不能直译,只能在忠于原句的意思上,进行变化处理,可译为:

人们厌恶那种把货物扔在地上的浪费行为,有人捡起来,却不一定是占为己有。解题策略:1、做翻译题的时候,应该有踩点得分的意识,要洞悉命题者关键想考查你哪些地方。要抓住翻译的两个关键点:一是关键词,二是特殊句。

2、要掌握一定的“猜测”、“推断”技巧,如借助字音、字形判断;借助成语(词语)判断;借助课内文言知识积累;借助上下语境推断;借助语法结构推断。

四、典型试题及解题指导:

例1、翻译下面一个句子: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出师表》

译文:先帝不因我地位低、见识浅,委屈了自己降低了身份(前来拜访我)。

解题指导:

此题重点考查的是学生对古今异义词的把握——有些词语意义已经发展,用法已经发生了变化,在译文时应该注意这些词语古今意义的区别。如“卑鄙”的古义是“地位低,见识浅”,今义是“品质低劣”,如果注意不到这一点,翻译就会出现失误。

例2、翻译下面一个句子: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劝学》

译文: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劲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黄土,向下喝到黄泉,(是由于):用心专一的缘故。

解题指导:

此题考查的是定语后置和词类活用等常识。由于古今语法的演变,有的句型表达方式有所不同,译文时,应按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及时调整。包括: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和介词短语后置等。而“上”“下”本来是方位名词,这里都活用作“食”和“饮”的状语。

又如:例3、翻译下面一个句子:其一犬坐于前。(《狼》)

译文:其中的一条像狗似的坐在前面。

解题指导:

翻译古词、句,必须了解它们所处的语言环境,然后才能正确翻译。光看这一句,似乎可译成“其中的一条狗坐在前面”,但联系上文“途中两狼”,“少时,一狼径去……”可知“坐于前”者不是“狗”而应是另一条“狼”。“犬”即“像狗似的”,用来修饰“坐”的姿式的。是名词作状语。

总之,我们要做好文言文的翻译题,除了要扎扎实实地掌握古汉语常用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外,还要了解一些古文化常识,我们才能更准确、更明白、更符合现代汉语规范地译出古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