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牛顿第一定律
新课标初中升高中衔接-物理:牛顿第一定律
![新课标初中升高中衔接-物理:牛顿第一定律](https://img.taocdn.com/s3/m/43e318bea32d7375a517804e.png)
第一节牛顿第一定律一、伽利略的理想实验例题1.理想实验有时能更深刻地反映自然规律.伽利略设计了一个如图1所示的理想实验,他的设想步骤如下:图1①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个斜面上仍然要达到原来的高度;②两个对接的斜面,让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③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释放的高度;④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成为水平面,小球将沿水平面做持续的匀速运动.请将上述理想实验的设想步骤按照正确的顺序排列______(只要填写序号即可).在上述的设想步骤中,有的属于可靠的事实,有的则是理想化的推论.下列有关事实和推论的分类正确的是() A.①是事实,②③④是推论B.②是事实,①③④是推论C.③是事实,①②④是推论D.④是事实,①②③是推论【参考答案】②③①④B【试题解析】本题是在可靠事实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推理,将实验理想化,并符合物理规律,得到正确的结论.而②是可靠事实,因此放在第一步,③、①是在斜面上无摩擦的设想,最后推导出水平面上的理想实验④.因此正确顺序是②③①④.例题2.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A.物体的运动是依靠惯性来维持的B.力停止作用后,物体的运动就不能维持C.物体做变速运动时,一定有外力作用D.力是改变物体惯性的原因【参考答案】AC【试题解析】物体具有保持原来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由于惯性的存在,物体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A对.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错,C对.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力不能改变物体的惯性大小,D错.例题3.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如果下落过程中某时刻重力突然消失,物体的运动情况将是()A.悬浮在空中不动B.速度逐渐减小C.保持一定速度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D.无法判断【参考答案】C【试题解析】物体自由下落时,仅受重力作用,重力消失以后,物体将不受力,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的描述,物体将以重力消失瞬间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故选项C正确.例题4.关于物体的惯性,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A.运动速度大的物体不能很快地停下来,是因为物体速度越大,惯性也越大B.静止的火车启动时,速度变化慢,是因为静止的物体惯性大C.乒乓球可以快速抽杀,是因为乒乓球惯性小D.在宇宙飞船中的物体不存在惯性【参考答案】C【试题解析】惯性大小只与物体质量有关,与物体的速度无关,故A错误;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火车速度变化慢,表明它的惯性大,是因为它的质量大,与是否静止无关,故B错误;乒乓球能被快速抽杀,表明它的运动状态容易发生改变,是因为它的惯性小,故C正确;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故D错误.1.关于伽利略的理想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接触面摩擦相当小,物体在水平面上就能匀速运动下去B.这个实验实际上是永远无法做到的C.利用气垫导轨,就能使实验成功D.虽然是想象中的实验,但是它建立在可靠的实验基础上【参考答案】BD【试题解析】只要接触面摩擦存在,物体就受到摩擦力的作用,物体在水平面上就不能匀速运动下去,故A错误.没有摩擦是不可能的,这个实验实际上是永远无法做到的,故B正确.若使用气垫导轨进行理想实验,可以提高实验精度,但是仍然存在摩擦力,故C错误;虽然是想象中的实验,但是它建立在可靠的实验基础上,故D正确.2.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正确的是()A.牛顿第一定律反映了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规律B.不受外力作用时,物体的运动状态保持不变C.在水平地面上滑动的木块最终停下来,是由于没有外力维持木块运动的结果D.飞跑的运动员,由于遇到障碍而被绊倒,这是因为他受到外力作用迫使他改变原来的运动状态【参考答案】ABD【试题解析】牛顿第一定律描述的是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的状态,即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不变,A、B正确;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力和运动的关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在水平地面上滑动的木块最终停下来,是由于摩擦阻力的作用而改变了运动状态.飞跑的运动员,遇到障碍而被绊倒,是因为他受到外力作用迫使他改变了原来的运动状态,C错误,D正确.3.某人用力推一下原来静止在水平面上的小车,小车便开始运动,以后改用较小的力就可以维持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可见()A.力是维持物体速度不变的原因B.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C.力是改变物体惯性的原因D.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参考答案】D【试题解析】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小车原来静止,在力的作用下小车开始运动,是力使其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用较小的力就能使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是推力与摩擦力的合力为零的缘故4.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受力越大的物体惯性越大B.速度越大的物体惯性越大C.已知物体在月球上所受的重力是地球上的1/6,故一个物体从地球移到月球惯性减小为1/6D.质量越大的物体惯性越大【参考答案】D【试题解析】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物体惯性的大小与其运动状态和受力情况无关,A、B错误;物体的惯性大小仅由其质量大小决定,与其他因素无关,C错误,D正确5.关于惯性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火车行驶得越快,进站时越不容易停下来,这是因为火车运动得越快,其惯性越大的缘故B.匀速行驶的汽车存在惯性,加速行驶的汽车不存在惯性C.同一物体,放在地球上与放在月球上时的惯性大小是不一样的D.物体的惯性大小仅与物体的质量有关【参考答案】D【试题解析】A、惯性大小与速度无关,只与质量有关.故A错误.B、惯性是具有的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任何状态下都具有惯性.故B错误.C、同一物体,质量一定,放在地球上与放在月球上时的惯性大小是一样的.故C错误.D、物体的惯性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其它因素都无关.故D正确.6.如图,在学校秋季运动会上,小明同学以背越式成功地跳过了1.70米的高度.若空气阻力作用可忽略,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明上升过程中处于失重状态B.整个运动过程中重心一定都在小明身上C.起跳时小明对地面的压力小于地面对他的支持力D.小明起跳以后在下降过程中重力消失了,只有惯性【参考答案】A【试题解析】A、小明起跳以后在上升过程,也是只受重力的作用,有向下的重力加速度,是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故A正确.B、小明在空中姿态是不断变化的,整个运动过程中重心不一定一直都在小明身上,如最高点时;故B错误.C、在小明起跳过程中,小明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他的支持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C错误.D、在小明下降过程,仍然受重力的作用,有向下的重力加速度,故D错误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伽利略的斜面实验是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基础B.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一定处于静止状态C.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D.牛顿第一定律是利用逻辑思维对事实进行分析的产物,不可能用实验直接验证【参考答案】ACD【试题解析】A、伽利略根据理想斜面实验,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改变了人们的认识.故A正确;B、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不一定处于静止状态,也可能处于匀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C、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C正确;D、牛顿第一定律是利用逻辑思维对事实进行分析的产物,不可以用实验直接验证.故D正确.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牛顿认为质量一定的物体其加速度与物体受到的合外力成正比B.亚里士多德认为轻重物体下落快慢相同C.笛卡尔的理想斜面实验说明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D.伽利略认为如果完全排除空气的阻力,所有物体将下落的同样快【参考答案】AD【试题解析】A、由F=Ma知质量一定的物体其加速度与物体受到的合外力成正比,A正确,B、亚里士多德认为重的物体下落快,B错误;C、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假设没有摩擦,物体将一直运动下去不会停止,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C错误;D、伽利略认为如果完全排除空气的阻力,所有物体将下落的同样快,D正确3.伽利略根据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实验和理想实验,提出了惯性的概念,从而奠定了牛顿力学的基础.关于惯性有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物体惯性也发生变化B.质量相同的物体在月球上比在地球上的惯性小C.物体仅在静止和匀速运动时才具有惯性D.运动物体如果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将继续以原有速度沿直线运动【参考答案】D【试题解析】A、任何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叫着惯性,惯性只跟质量有关,跟其他因素没有关系,故A错误;B、质量相同的物体,惯性相同,跟所处位置无关,故B错误;C、任何物体任何时候都具有惯性,与运动状态无关,故C错误;D、运动的物体在不受力时,可以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故D正确;4.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同一汽车,速度越快,越难刹车,说明物体速度越大,惯性越大B.物体只有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才有惯性C.乒乓球可以快速抽杀,是因为乒乓球的惯性小的缘故D.已知月球上的重力加速度是地球上的,故一个物体从地球移到月球惯性减小为【参考答案】C【试题解析】物体的惯性大小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所以惯性与速度的大小无关,故A、B选项错误.C、乒乓球可以快速抽杀,是因为乒乓球的质量小,所以它的惯性小,故C选项正确.D、在月球上和在地球上,重力加速度的大小不一样,所以受的重力的大小也就不一样了,但质量不变,惯性也不变.所以D选项错误.。
人教版初中物理公式汇总
![人教版初中物理公式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432c8b0d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92.png)
人教版初中物理公式汇总一、力学部分1.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除非受到外力的作用。
2.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与作用力的方向相同。
3. 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
4. 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合成是指将多个力合并为一个力,力的分解是指将一个力分解为多个力。
5. 动能定理:物体的动能变化等于物体所受外力做功的大小。
6. 势能定理:物体的势能变化等于物体所受保守力做功的大小。
7. 动能和势能守恒定律:在一个封闭系统中,动能和势能的总和保持不变。
8. 动能和势能的转换: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换。
二、热学部分1.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在热学中的体现,系统的内能变化等于系统吸收的热量减去系统对外做的功。
2. 热力学第二定律:热量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热量传递需要消耗能量。
3. 热容:物体吸收或放出单位热量时,温度变化的量。
4. 比热容:单位质量的物质吸收或放出单位热量时,温度变化的量。
5. 热量传递:热量通过导热、对流和辐射三种方式传递。
6. 热膨胀:物体在受热时体积膨胀的现象。
7. 热传导:热量通过物体内部从高温区域传递到低温区域的现象。
8. 热对流:热量通过流体(液体或气体)的流动传递的现象。
9. 热辐射:热量通过电磁波的形式传递的现象。
三、电磁学部分1. 库仑定律:两个点电荷之间的作用力与它们的电荷量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2. 高斯定律:通过一个闭合曲面的电通量等于该闭合曲面内部电荷量的代数和。
3. 磁场力:磁场对运动电荷或电流的作用力。
4.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变化的磁场会产生感应电动势。
5. 楞次定律:感应电流的方向总是使得产生的磁场与原磁场的变化相反。
6. 欧姆定律: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7.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在闭合电路中,各个电势差的代数和等于零。
初中物理力学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
![初中物理力学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https://img.taocdn.com/s3/m/ccdd1ed67e21af45b207a85d.png)
初中物理力学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1)它包含两层含义①静止的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
②运动的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牛顿第一定律是理想定律。
3)物体不受力,一定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但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物体不一定不受力。
另:牛顿第一定律是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推理而概括出来的,因而不能用实验来证明这一定律。
初中物理公式总结7篇
![初中物理公式总结7篇](https://img.taocdn.com/s3/m/0edca550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80f7267.png)
初中物理公式总结7篇篇1一、力学部分1. 牛顿第一定律:任何物体都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直到外力迫使它改变运动状态为止。
2.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外力的合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3. 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4. 惯性定律:惯性是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
5. 动量定律:一个系统的总动量等于系统中所有物体动量的矢量和,且总动量保持不变。
6. 功的原理:功等于力与力的方向上发生位移的乘积。
7. 功率的公式:功率等于功除以时间,即P=W/t。
η=Wu/Wt。
9. 压强的公式:压强等于压力除以受力面积,即P=F/S。
10. 液体压强的公式:液体压强等于液体的密度乘g乘液体深度,即P=ρgh。
11. 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其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12. 杠杆平衡条件:杠杆平衡时,动力乘动力臂等于阻力乘阻力臂,即F1l1=F2l2。
二、热学部分1. 温度的公式:温度等于物体的热力学温度减去273.15K,即T=t-273.15K。
2. 内能的公式:内能等于物体的质量乘温度加273.15K,即E=mcT。
3. 热量的公式:热量等于物体的质量乘温度的变化量,即Q=mcΔT。
4. 比热容的公式:比热容等于热量除以质量再除以温度的变化量,即c=Q/mΔT。
η=Wu/Wt。
6.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为PV=nRT,其中P 为压强,V为体积,n为物质的量,R为理想气体常数,T为热力学温度。
三、电磁学部分1. 库仑定律:真空中两个点电荷之间的作用力与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即F=kQ1Q2/r^2。
2.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公式:F=BILsinθ,其中F为安培力,B为磁感应强度,I为电流强度,θ为电流方向与磁感应强度方向之间的夹角。
3. 电磁感应定律:当穿过某一面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会在该面积内产生电动势,电动势的大小等于磁通量的变化量除以时间,即E=-ΔΦ/Δt。
马顿第一定律
![马顿第一定律](https://img.taocdn.com/s3/m/56efe968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4e.png)
马顿第一定律你可能是想说牛顿第一定律。
一、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1. 定律表述-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 理解要点- “一切物体”:说明该定律适用于所有物体,无论是固体、液体还是气体。
- “没有受到力的作用”:这是一种理想情况,实际上物体都会受到力的作用,但可以通过一些实验来近似模拟这种情况。
例如伽利略的斜面实验,让小球从斜面上滚下,在水平面上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越小,小球运动的距离越远。
- “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表明物体的运动状态不需要力来维持。
如果物体原来是静止的,在不受力时就保持静止;如果物体原来是运动的,在不受力时就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二、牛顿第一定律的得出历程(物理学史部分)1. 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例如,他观察到推一个物体时,物体才会运动,不推就会停下来,所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2. 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 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对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提出了质疑。
- 实验设计:让小球从一个斜面滚下,然后滚上另一个斜面。
如果斜面光滑,小球会上升到与原来高度几乎相同的位置。
如果将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减小,小球要达到原来的高度,就会运动得更远。
当第二个斜面变为水平面时,如果没有摩擦力,小球将永远运动下去。
- 意义:伽利略的实验及推理为牛顿第一定律的得出奠定了基础,他指出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3. 笛卡尔的补充- 笛卡尔在伽利略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既不停下来也不偏离原来的方向。
4. 牛顿的总结- 牛顿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概括出了牛顿第一定律。
初中物理牛顿运动三定律图文详解
![初中物理牛顿运动三定律图文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a12d6d2c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32.png)
初中物理牛顿运动三定律图文详解牛顿运动三定律是物理学中关于力和运动关系的基本定律,它们被广泛应用于解释和预测各种物体的运动。
本文将通过图文详细解析牛顿运动三定律,帮助读者深入理解这些定律。
一、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也被称为惯性定律,它表明一个物体如果没有外力作用于它,将会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这意味着物体在没有受力时不会改变自己的状态。
以下图文解析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牛顿第一定律。
图1:[图片描述:一辆静止的小汽车][图片位置:文章中部]图1展示了一辆静止的小汽车。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如果没有外力作用于这辆汽车,它将保持静止。
这是因为物体具有惯性,即物体倾向于保持自身运动状态,可能是静止也可能是匀速直线运动。
图2:[图片描述:一个小球沿着直线匀速运动][图片位置:文章中部]图2显示了一个沿着直线匀速运动的小球。
同样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如果一个物体受到一个恒定的合力,并且没有其他力的作用,它将以恒定的速度沿直线匀速运动。
这是因为物体保持自身运动状态的特性。
二、牛顿第二定律-力的作用定律牛顿第二定律是最著名的牛顿定律之一,它描述了力和物体运动之间的关系。
它的数学表达式为F=ma,其中F是力,m是物体的质量,a是物体的加速度。
以下图文解析将对牛顿第二定律进行详细说明。
图3:[图片描述:一个悬挂在绳子上的重物][图片位置:文章中部]图3展示了一个悬挂在绳子上的重物。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所受的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
在这个例子中,物体的质量为m,加速度为a,所以它所受的力F=ma。
这意味着当一个物体受到一个力时,它将产生一个加速度,加速度的大小与所受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
图4:[图片描述:用力推动一个物体][图片位置:文章中部]图4展示了一个人用力推动一个物体。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当一个人用力推动一个物体时,物体将受到一个力,力的大小取决于人的推力。
根据F=ma,物体的加速度将取决于所受力的大小和物体的质量。
初中物理《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优秀9篇
![初中物理《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优秀9篇](https://img.taocdn.com/s3/m/ff3236ee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37.png)
初中物理《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优秀9篇牛顿第一定律篇一(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l_知道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会用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分析一些典型实例。
教材重点难点重点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凶,和利用结论分析实例。
难点利用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教具小钢球、磁铁(条形)教学方法讲授活动讨论教学过程投影:熟透了的苹果从树上下落。
思考与讨论1.苹果未熟透前为什么不会从树上下落?2.熟透了的苹果从树上下落说明苹果的运动状态是否发生改变?3.是什么原因导致苹果下落的?教师归纳苹果未熟透前,由于受到平衡力的作用而保持静止状态。
熟透的苹果从树上下落,说明苹果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而导致苹果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原因是树对苹果的拉力没有了,苹果只受到重力的作用,即苹果原来的平衡状态破坏了,物体就沿着另一个力的方向运动起来了。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一、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思考与讨论1.小孩用细绳拉住氢气球,一旦脱手,气球将升空。
你能说明气球升空的原因?小孩用细绳拉住氢气球时,氢气球由于受到平衡力的作用而静止。
但一旦脱手,氢气球失去了手的拉力,平衡就会破坏,此时氢气球就会升空。
2.水平道路上行驶的汽车(1)若发动机牵引力大小等于汽车行驶时受到的阻力,汽车将怎样运动?(2)若此时驾驶员关闭了发动机,则汽车又将怎样运动?为什么?最后汽车的运动状态怎样?(3)如果要使停止着的汽车重新启动,则驾驶员应怎样做?此时,汽车受力平衡吗?(1)当汽车发动机牵引力大小等于汽车行驶时受到的阻力时,汽车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2)若驾驶员关闭发动机,汽车失去了发动机的牵引力,则汽车会在阻力作用下逐渐减速,最后汽车处于静止状态。
(3)要汽车重新起动,驾驶员应起动发动机(汽车受力不平衡),在牵引力的作用下,汽车由静止运动起来。
实验或投影:磁铁的吸引力使钢珠改变运动方向(如图2—3—1)备注想一想从上述实例和实验中,你能总结出一条什么样的结论?物体运动速度大小的改变和运动方向的改变都是在______作用下发生的。
初中物理课件:牛顿第一定律
![初中物理课件:牛顿第一定律](https://img.taocdn.com/s3/m/d0e32eab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8f.png)
6.牛顿第一定律说明了力和运动的关系:力不是维持物 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探究新知
知识点3 惯性
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我们把这种 性质叫做惯性。 惯性是物体固有的属性。
一切物体 :固体、液体、气体。
人教版 物理 八年级 下册
第八章 运动和力 第1节 牛顿第一定律
导入新知
玩滑板车的人蹬地,车就 会前进;人不蹬地,滑板车会 滑动一段时间,最终会停下来。
同学们讨论一下,滑板车 为什么会停下来?
导入新知
运动与力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呢?
亚里士多德
伽利略
亚里士多德 运动要靠力来维持
伽利略 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作业 内容
教材作业
完成课后“动手动脑学物理”练习
自主安排 配套练习册练习
课堂检测
基础巩固题
2. 在凉山州举行的中小学运动会中,来自各校的运动员们奋力拼 搏,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比赛中涉及到一些物理现象,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D ) A.乒乓球比赛时,球在空中飞行,所有力全部消失,球一定落向
地面 B.百米比赛时,运动员冲线后不能立即停下,是因为运动员受到
惯性力的作用 C.跳远比赛时,运动员需要助跑,是为了增大惯性,跳得更远 D.足球比赛时,抱在守门员手中的足球也具有惯性
任何情况 在任何时候,任何状态下都具有惯性。
注意:惯性不是力。在解答问题时,只能说“由于惯性”“具有 惯性”;而不能说“受到惯性”“由于惯性的作用”“克服惯性” 等,否则就将惯性和作用混为一谈。
探究新知
影响惯性大小的因素 惯性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且只与质量有关; 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 惯性大小反映了物体保持运动 状态不变的能力大小; 一个物体的质量大,惯性就大,它的运动状态就难以改变。 反之则容易。
初中物理牛顿第一定律教案(优秀6篇)
![初中物理牛顿第一定律教案(优秀6篇)](https://img.taocdn.com/s3/m/1021b7bb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a896957.png)
初中物理牛顿第一定律教案(优秀6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学心得体会、工作心得体会、学生心得体会、综合心得体会、党员心得体会、培训心得体会、军警心得体会、观后感、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teaching experience, work experience, student experience, comprehensive experience, party member experience, training experience, military and police experience, observation and feedback, essay collection,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初中物理牛顿第一定律教案(优秀6篇)篇一、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篇一知识目标:知道牛顿第一定律,常识性了解伽利略理想实验的推理过程。
初中物理规律课
![初中物理规律课](https://img.taocdn.com/s3/m/a45e3b8c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34.png)
初中物理规律课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即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
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2.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它上面的力成正比,与物
体的质量成反比。
3.牛顿第三定律:每个作用力都有一个反作用力,它们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且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
4.阿基米德定律:浸入静止流体中的物体受到一个浮力,其大小等
于该物体所排开的流体重量。
5.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被创造,也不会被消灭,它只会从一
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
这些物理规律是初中物理学习的基础,通过对这些规律的学习和理解,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物理现象和解决物理问题。
初中物理记忆口诀大全
![初中物理记忆口诀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8124285d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88f414e.png)
初中物理记忆口诀大全力学篇:1. 牛顿第一定律:恒力作用物体静止动其匀速2. 牛顿第二定律:加速度跟力成正比,质量成反比,方向一致3.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4. 动能定理:功等于动能的增量,动能与物体的速度平方成正比,与质量成正比5. 势能定理:势能的变化量等于重力势能的变化量6. 机械功:力的作用引起的位移,方向相同时功为正,方向相反时功为负7. 动量定理:牛顿第二定律的积分形式,动量的改变率等于合外力的大小和方向,动量守恒8. 弹性碰撞定理:不考虑摩擦力,碰撞前后动量守恒,动能守恒热学篇:1. 温度:冷热高低量化得2. 热量:热能的传递方式3.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4. 热传递:热传递的三种方式:导热、对流、辐射5. 热力学第二定律:热不可以自行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热从热物体传到冷物体才自然6. 热力学第三定律:不可能把任何物体冷却到绝对零度光学篇:1. 光线:光的传播方式2. 光的反射:入射角等于反射角3. 光的折射定律:折射角和入射角之比是一定值n称为折射率4. 球面镜成像规律:凸镜真实倒立、凹镜虚一正5. 光的衍射:光通过障碍物后弯曲6. 光的干涉:两个波峰相遇时干涉效果强,波峰与波谷相遇时干涉效果弱电学篇:1. 电压:电势差,单位伏特2. 电流:带电粒子在导体中的移动形成电流3. 电功率: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量的速率,单位瓦特4. 电阻:导体阻碍电流的流动5. 欧姆定律:电流强度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6. 串联电路:电流相等,电压之和等于总电压7. 并联电路:电压相等,电流之和等于总电流这些记忆口诀可以帮助初中物理学习者快速记忆、掌握物理概念及公式。
重要的是,要在实践中多加运用和思考,不断提高自己的物理学习水平。
初中物理所有公式
![初中物理所有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13ef61ca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8a.png)
初中物理所有公式初中物理是物理学教育的初始阶段,是学生掌握物理基础知识的关键时期。
在这一阶段,学生需要掌握大量的物理公式及其应用。
以下是根据初中物理教材整理的所有公式,供大家参考。
一、速度与加速度1、速度公式:v = s / t (其中v表示速度,s表示距离,t表示时间)这个公式用于计算物体在一定时间内运动的距离。
2、加速度公式:a = (v - v0) / t (其中a表示加速度,v表示最终速度,v0表示初始速度,t表示时间)这个公式用于计算物体在相等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
二、力与质量1、牛顿第一定律:一个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2、牛顿第二定律:f = ma (其中f表示力,m表示质量,a表示加速度)这个公式用于计算物体在受到一定力作用时产生的加速度。
3、重力公式:f = mg (其中f表示重力,m表示质量,g表示重力加速度)这个公式用于计算物体重力的大小。
三、能量与功率1、动能公式:e = 1/2mv^2 (其中e表示动能,m表示质量,v表示速度)这个公式用于计算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2、势能公式:e = mgh (其中e表示势能,m表示质量,g表示重力加速度,h表示高度)这个公式用于计算物体由于位置而具有的能量。
3、功率公式:p = fv (其中p表示功率,f表示力,v表示速度)这个公式用于计算物体在受力作用下以一定速度运动时所需的功率。
四、电学1、欧姆定律:i = u / r (其中i表示电流,u表示电压,r表示电阻)这个公式用于计算电路中的电流或电压与电阻之间的关系。
2、功率公式:p = i^2 * r (其中p表示功率,i表示电流,r表示电阻)这个公式用于计算电路中的功率损耗。
以上是初中物理中涉及到的所有公式。
这些公式不仅是物理学的基础知识,也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通过掌握这些公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然现象,为将来的物理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大学物理所有公式大学物理是一门涉及物理学各个领域的综合性学科,包括力学、热学、电学、光学、原子物理等多个领域。
初中物理牛顿第一定律知识练习题及详细解析
![初中物理牛顿第一定律知识练习题及详细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e900380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3a.png)
牛顿第一定律知识练习题及详细解析【典型例题】类型一、牛顿第一定律1、在探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用同一小车从同样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使它在三种不同表面的水平轨道上继续运动。
(1)同一小车三次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采用同一高度的目的是为了使小车在水平面上开始运动时,具有相同的。
(2)小车在表面上滑行的最远;因为平面越光滑,小车速度减小得越。
(3)从实验中得出的结论是若接触面完全光滑,即水平方向不受外力作用,轨道足够长,小车将一直做运动。
(4)本次探究中应用了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的方法。
【答案】(1)速度(2)木板、慢(3)匀速直线(4)推理【解析】(1)使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目的是为了让小车到达水平面就具有相同的速度。
(2)由实验可知表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即摩擦力越小,小车运动越远,速度减小的越慢。
(3)从实验可以得出,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滑行的距离越远;因此如果小车不受阻力作用,那么小车将保持原来的速度和方向永远运动下去;即运动的小车,当不受到阻力作用时,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4)在实验的基础上,加上科学的推理进行归纳。
【总结升华】本题考查理想实验,应理解理想实验的控制变量法,同时体会如何从实验中得出结论,以及合理的推理得出物理规律的思想。
举一反三:【变式】(2015•江汉区模拟)在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中,同学们得到如下结论,其中错误的是()A.控制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滑下,是为了让小车滑到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等B.由于惯性,小车到达水平面后继续向前运动C.实验中主要运用了控制变量法和理想实验法D.实验表明,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答案】D【解析】A、三次实验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是为了使其具有相同的初速度,符合控制变量法的要求,故A正确;B、由于惯性,小车到达水平面后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会继续向前运动,故B正确;C、实验中控制初速度相同,用到了控制变量法;根据实验现象推理得出在不受力时物体的运动情况,用到了理想实验法,故C正确;D、实验表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故D错误,故选D。
初中物理牛顿第一定律教案
![初中物理牛顿第一定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a21fd00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37.png)
初中物理牛顿第一定律教案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简称牛顿第一定律。
又称惯性定律、惰性定律。
下面店铺为你整理了初中物理牛顿第一定律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物理牛顿第一定律教案【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⑴体会伽利略的理想实验思想。
⑵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及意义;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
⑶理解惯性的概念,知道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
2.过程与方法⑴通过回顾历史探究过程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形成过程。
⑵理解理想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⑴通过运动和力的关系的历史探究过程,使学生体会规律的形成都有一个从感性到理性、从低级到高级的产生、发展和演变的过程。
⑵通过理想斜面的教学,体会理想实验的魅力。
物理牛顿第一定律教案【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回顾历史探究过程理解牛顿第一定律;惯性的理解。
2.教学难点:力和运动的关系;惯性和质量的关系。
物理牛顿第一定律教案【教学活动设计】(一)创设游戏,引入课题撕纸游戏猜一猜:1.一张纸已剪成两截,但未完全剪断,如果迅速用力撕两边,纸会断成几截?2.现在把纸剪成三截,但未完全剪断,如果迅速用力撕两边,纸会断成几截?大家不要动手,先猜一猜。
3.如果在中间的纸下面夹一个夹子,然后迅速撕两边,纸会断成几截?请大家想一想:为什么是这样一个结果呢?怎样解释我们的游戏呢?其实,在我们的游戏中还涉及到一个古老的话题──力和运动:用力撕纸,纸条断开运动起来。
运动和力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体验古人的探究过程,学习古人的探究方法,进一步理解论述运动和力关系的牛顿第一定律。
(二)回顾历史,探究定律1.情景设问,经验猜想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运动和力如影随形,总是和人们的生活、生产密切相关。
比如:马拉车则车前进,不再拉,前进的车会停下来;人象推车则车前进,不再推,前进的车会停下来;踢球,球沿草地向前滚动,不再踢,滚动的球会慢慢停下来。
思考:运动和力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最早提出这个问题并给出经验猜想的是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
初中物理八年级《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
![初中物理八年级《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f0a14f5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ae.png)
初中物理八年级《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牛顿第一定律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2.知道物体的惯性。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2.通过活动体验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活动和阅读感受科学就在身边,激发学生用身边物体多做小实验,亲身体验、感受探究过程,培养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2.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研究和合作研究的意识。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教学难点组织学生在实验基础上用推理的方法概括出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教学设施小车、毛巾、棉布、斜面、象棋子、直尺、水杯、纸条、玻璃球、书、碗、水、多媒体等。
讲授办法探究法、讨论法、实验法、观察法。
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形,引入新课引入11.结合课本,利用多媒体展示运动的物体会停下来:a.人推箱子,箱子就活动,人撤去推力,箱子活动一会儿就停下来。
b.用铁锤敲钉子,钉子向下活动陷入木板;停止敲击,钉子就不再下陷。
c.脚踢足球,足球在草坪上活动起来,过一会儿就停下来。
d.降落的飞机在跑道上滑行一段距离停下来。
2.教师:生活中类似的现象还有许多,大家想想有哪些?3.学生活动举例。
(教师把学生的例子写在黑板上)4.教师:你们的答案是否正确呢?认真研究了这节课就明白了。
本节课探究和例子有关的力和运动的关系。
(板书课题:牛顿第一定律)引入2结合课本中的三幅插图,请学生分析原因,再举出类似的例子。
二、师生共同活动,进行新课一)维持物体运动需要力吗?(板书)1.古希腊学者XXX的观点:如果一个物体持续运动,就必须对它施加力的作用;如果这个力被撤消,物体就会停止运动。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板书)XXX的观点: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运动之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摩擦力。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板书)谁的观点正确呢?让两个同学为一组进行实验设计并分组实验来检验一下你们的观点是否正确。
八年级下册《牛顿第一定律》教案
![八年级下册《牛顿第一定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462f1cfb90d6c85ed3ac677.png)
八年级下册《牛顿第一定律》教案八年级下册《牛顿第一定律》教案(通用6篇)八年级下册《牛顿第一定律》教案1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这一章的知识属于动力学的知识,是研究力与运动之间的关系,只在懂得了动力学的知识才能据物体所受的力确定物体的位置,速度变化的规律,才能够创造条件来控制物体的运动。
牛顿三大运动定律作为动力学的核心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牛顿第一运动定律作为牛顿物理学的基石,首先对人类认识运动和力的关系作了历史的回顾,着重介绍了伽利略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的思想方法及卓越贡献,而后讲述了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物体惯性的概念。
为后续的牛顿运动定律的学习打下好的基础。
(2)、教学三维目标①知识与技能1、借助伽利略的理想实验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知道其主要推理过程及结论。
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并理解其意义。
3、理解惯性的概念,知道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
②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推理得到结论的方法。
2、通过伽利略的理想实验,使学生受到科学方法论的教育。
3、通过对惯性现象的解释,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物理学史的简介,对学生进得严密的科学态度教育,了解人类认识事物本质的曲折2、通过对伽利略对力和运动关系的研究,培养学生敢于坚持真理,不迷信权威的精神和科学探究精神。
(3)、教学重点及依据教学重点:牛顿第一定律及惯性。
只所以认为它是它是本节教学内容的重点理由是在于本节课是一节物理规律教学课,通过这节课的科学探究及实验论证的目的就是为了认识力和运动的关系,揭示其认识事物的规律及牛顿第一定律及惯性。
(4)、教学难点及依据教学难点:力和运动的关系。
学生在从生活经验中得到了一种被现象掩盖了本质的错误认识。
物体的运动是力的结果。
为了使学生摆脱些种观念,树立正确的认识,需要教师精心的设计,严密的推理,转变错误观点。
二、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分析推理,逻辑思维能力。
初中物理牛顿第一定律教案(优秀9篇)
![初中物理牛顿第一定律教案(优秀9篇)](https://img.taocdn.com/s3/m/7ffce557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31.png)
初中物理牛顿第一定律教案〔优秀9篇〕《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篇一牛顿第一定律1课时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是力学中重要的根本定律之一,也是培养学生分析、概括,推理能力很好的素材。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运动学和力学知识根底上,首次将力和运动联系起来,研究力和运动的关系和规律的知识,本课内容在初中物理知识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为后面平衡力等知识的学习打下坚实的根底,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因此教材比拟注意科学地编排内容,它把理论联系实际,还把物理知识融入到生活中去,能让学生觉得物理就在身边,从而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物理的兴趣。
本节需要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安排学生实验得出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第二课时要理解惯性的内容。
通过实验并不能直接得出牛顿第一定律,它是总结事实,分析、概括、推理得出的,这方面要注意强调。
1、通过分析具体事例,知道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2、通过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知道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3、通过教师整合说明,知道牛顿第一定律内容;4、通过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科学想象能力。
1、通过问题1、2、3、4、5、6检测目标1的达成。
2、通过问题7、8、9、10、11检测目标2的达成。
3、通过教师整合说明和问题12检测目标3的达成。
4、通过问题8、9、10、11检测目标4的达成。
一、导入新课:〔教师根据学生看到的演示实验,在设置问题,引发深入思考〕出示斜面、小车演示:(1〕、用力拉小车在水平木板上前进。
〔2〕、停止用力,小车停止。
问题1:什么原因使小车前进?问题2:能否说物体运动必须受力?问题3:运动需要力来维持吗?〔3〕、将小车放在斜面上,放手后让小车滑下。
问题4:到水平面上后会立即停止吗?问题5:小车能一直运动下去吗?问题6:小车到达水平面时,虽然在水平方向上没有受拉力,但仍然继续前进,运动需要力来维持吗?〔4〕教师总结:学生形成两种不同结论分别代表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运动需要力来维持;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运动不需要历来维持。
7牛顿第一定律[下学期]PPT课件(初中科学)
![7牛顿第一定律[下学期]PPT课件(初中科学)](https://img.taocdn.com/s3/m/e9ed87ea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a0.png)
硬币为什么不跟着飞出?
• 实验:2-66 • 硬币本来随卡片一起静止,卡片突
然受弹击飞出。硬币由于惯性要保 持本来的静止状态,所以不跟着卡 片飞出而是落在杯子里。 • 静止的固体具有惯性
看到了什么?
• 实验:2-67 • 运动的空气离开箱口后,(并没有
立即停下来)由于惯性仍要向前运 动,吹动了蜡烛。
§2-7
第七节 牛顿第一定律
力能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物体不受力时,将做什么运动呢?
• 1、物体静止——不受力——保持静止 (实验直接证明)
• 2、物体运动——不受力——? (探究方法:实验+估计)
探究
1、 因为小车在运动中受到阻力的作用 2、 不一样。
阻力越大,小车运动速度减小得越快。 3、 检验方法:比较水平面铺不同的材料
惯性是一切物体任何情况下 都固有的属性。
• 无论是固体、液体、气体, 无论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 都具有惯性。
• 因为物体具有惯性,才使物体在不 受力作用时,会保持本来的运动状 态不变。
• 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物体仍然 具有惯性,但它却不再保持匀速直 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惯性是一切物体固有的属性。
• 实验:2-65 • 木块为什么向右倾倒?
木块本来随小车 向右运动,小车受阻 突然停止。木块由于 惯性要保持本来的向 右运动状态,所以向 右倾倒。
• 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有的 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的性质。 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做惯性。
惯性:一切物体具有的保持本来 状态的性质 • 牛顿第一定律又叫做惯性定律
• 惯性和牛顿第一定律的比较: 惯性描述的是一切物体具有的保持本来 状态的性质。 牛顿第一定律描述的是物体不受外力作 用时,将会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 静止状态。这一规律。
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09牛顿第一定律优秀教学案例
![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09牛顿第一定律优秀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7c1534e5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50.png)
1.将学生分成小组,鼓励他们共同讨论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2.设计小组合作任务,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和讨论交流,共同完成任务,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引导学生相互倾听、理解和尊重他人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共享意识。
4.组织小组展示和分享,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提高学生的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的优秀之处,使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效果,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4.教学策略的灵活运用:结合情景创设、问题导向、小组合作等多种教学策略,使教学过程丰富多样,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认知水平,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策略,使教学更加有针对性,提高教学效果。
5.多元化的评价方式: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和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能够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总结学习方法和经验,提高自我认知和自我调整能力。
2.设计评价表格或问卷,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3.组织学生进行同伴评价,鼓励他们相互鼓励和反馈,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互助精神。
4.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同时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指导学生进行改进。
在评价学生掌握情况时,我采用了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既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也注重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在课后,我还会布置相关的实践作业,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 研究成果,概括出一条重要的 物理规律。
牛顿
(Newton,1642-1727)
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 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 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 动状态。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分析
牛顿第 一定律
不受力
静止物体
保持静止
不受力
运动物体
做匀速直线运动
如图所示,在某一时刻风筝处于静止状态,如果它受
跳远
紧固锤头
投篮 掷铅球
理发时,为了避免发屑沾到衣服上,经常在人 身上围上一块布,理完发后,理发师用力抖动布 将发屑去掉。请问理发师抖掉发屑的做法,属于 哪种物理现象,并加以解释。
答:理完发后,理发师用力抖动布,布在力 的作用下改变原来的静止状态而运动,离开 原来的位置,而头发由于具有惯性,仍然保 持着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但是又由于头发 受到重力的作用,所以向下运动。
也要避免惯性带来的危害
雨雪天
开车系安全带
到的所有的外力突然全部消失,它将( C )
A.上升 B.下落 C.保持静止 D.可以向各个方向运动
当汽车刹车时,人的脚底由于阻力的作用而 随之静止,人的上身由于惯性,会保持继续向前 运动的状态,所以刹车或减速时,人会前倾。
讨论:
?
惯性有大小吗? 惯性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我们常常利用惯性
回顾: 力的作用效果是什么?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物体的运动不需要
力来维持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
状态的原因
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实验记录表
表面的 材料
毛巾
棉布 较光滑 水平面
小车受到阻力的 大小(最大、较 大、小)
最大
较大
小
小车运动的距 小车速度减
离(最长、较 小(最慢、
长、短)
较慢、快)
短
快
较长
较慢
最长
最慢
实验结论:
水平表面越
光,滑小车运动时受到的阻
力 越,小通过的距离
,运越动长时间
,
速度减小越得长 。
越慢
假如有一个平面绝对光滑, 那么小车在运动中将不受任何 阻力,情况又会怎样呢?
伽利略:如果运动 物体不受力,它的速度 将保持不变。
笛卡儿补充了伽利略的 认识,指出:如果运动物体 不受力,它不会向左、右方 向偏,将永远沿原来的方向 做匀速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