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方法论(读书笔记精华版)
管理学研究方法论笔记汇总
文献来源 项保华,张建东. 案例研究方法和战略管理研究[J].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05, 159(5): 62 – 66. 案例研究方法的目的
案例研究的定义:Yin 将案例研究定义为,在现象和其背景的界限不清晰时,使用多种资 料源调查现实世界背景内当前现象的一种实证(empirical) 的探究
案例研究首先要交代所引用案例的基本情况,用此案例的原因以及数据获取的多元性和 真实性,其次,案例研究最好能产生新的理论,如钱德勒的《战略跟随结构》。
五、案例研究的“术”与“道”的反思
案例研究的目的是产生新理论和复证( replication) 已有理论,而在复证已有理论的过程 中,除了支持已有的理论有效性外,往往能够对已有的理论产生一些新的观点,这些观点扩展 或者缩小了原有理论的使用范围
案例研究方法的步骤
确定研究问题 同其它研究一样,确定了研究问题,才能使诸如收集资料的工作有所侧重, 也使研究者的思维更加集中,时间和费用的约束也使我们不能将研究问题定义得太大,应该是 越具体越好
理论抽样 在利用统计分析方法检验假设的研究中,样本的选择应该是随机的,这样才能 使样本的分布更接近总体的分布,从而更有效地检验假设是否被支持
收集资料 案例研究方法的研究对象往往有其产生的历史背景,如钱德勒所言,要对每一 家公司改进其管理的措施进行评价,就要对公司管理的实践和方法、以及最终导致多分部组 织流行的重大结构创立和重组发生时所处的时代有所了解
Dick Larson教授 (1)你一定要觉得你的问题有趣而又重要, 否则你就不会有激情, 不会投入. (2)你一定要有能力解决问题.假如不能完全解决问题, 起码你能做些什么, 部分解决问 题. (3)除了你自己, 还有人也认为你的问题很重要, 假如有很多这样的人就更好. 作者认为应该加上两条,.第一条, 是否增加价值? 也就是说, 你的题目有没有学术价值? 有没有新东西? 所谓“新东西”包括: ·新观点、新模型 过去没有人这样看问题; ·新方法 过去没有人这样分析、解决问题; ·新结论 过去没有人得到这样的结果. 学术价值, 有两点说明.第一, 要了解问题是否有价值, 首先要搜寻解决问题的现有理论 和方法.你的问题再有趣, 如果能用现有理论和方法完全解决, 这问题的研究就没有多大价 值.这里有个例外, 如果你用现有理论和方法解决了一类新的问题, 过去没有人这样做过, 这 就有价值.譬如, 期权定价模型可以用来解决实业投资问题, 这为现有理论和方法找到了一 个新的、重要的应用领域.第二, 所谓“新” , 有程度的不同.如果你用一个全新的观点来看 问题, 建立了一个新模型, 那就是非常“新” .如果你只是把现有结果推广了, 那可能只是有 点“新” .当然, 问题的最终价值还要看你的贡献对管理实践的影响.譬如, 用信息经济学的 观点来看会计:会计是一个企业的财务数据库.这是一个很大的贡献, 在当时来说, 就是非常 “新” . 这样, Larson 教授的三条加上我的两条, 就得到了我们的选题清单: (1)是否我认为重要? (2)是否有能力贡献? (3)是否别人也认为重要? (4)增值 在管理科学领域是否新,是否不同? (5)预期结果 能否感觉可能的结果? 三、我的思考
科学研究方法专著读书笔记
科学研究方法专著读书笔记科学研究方法是科学家们在进行研究时所采用的一系列步骤和技巧。
本篇专著介绍了科学研究方法的一些基本原理和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科学研究方法。
一、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原理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原理是指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和逻辑。
科学研究方法要遵循以下几点原则:1. 可测试性(testability):科学研究方法应具备可以被测试和验证的性质,即可以通过观察、实验等手段来检验其有效性和可靠性。
2. 系统性(systematicness):科学研究方法应具备系统性,即按照一定的步骤和程序进行,确保研究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
3. 可证伪性(falsifiability):科学研究方法应具备可证伪的性质,即可以通过观察和实验证据来证明其错误或不准确性。
4. 客观性(objectivity):科学研究方法应立足于客观事实,避免主观偏见的干扰,确保研究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5. 可再现性(reproducibility):科学研究方法应具备可再现的性质,即可以通过相同的实验条件和方法来重复获得相似的结果。
二、科学研究方法的主要步骤科学研究方法一般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步骤:1. 确定研究主题:选择一个明确的研究主题,并明确研究的目标和问题。
2. 文献综述:对相关的文献进行综述和梳理,了解已有的研究成果和进展。
3. 设计研究计划:根据研究目标和问题,制定详细的研究计划,包括实验设计、数据采集方法等。
4. 数据采集和分析:按照研究计划进行数据采集,并使用适当的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
5. 结果和讨论:对数据分析结果进行解读和讨论,得出科学结论并提出对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6. 撰写研究报告:将研究结果进行整理和撰写,形成研究报告或论文,将研究成果传播给学术界和社会大众。
三、科学研究方法的技巧和注意事项在进行科学研究时,还需要掌握一些技巧和注意事项,以保证研究的质量和有效性:1. 清晰明确的实验设计:实验设计要具备明确的目的和步骤,避免过于复杂或不清晰的设计。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读书笔记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读书笔记第一章教育研究的性质和特征(二)教育研究方法的分类,有好几种研究方法。
方法一,基于研究的目标或目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
基础研究的基本目的是护展知识;应用研究的目的是解决当下的际的问题。
人们对使用“基础”和“应用”研究这二个术语产生了一些误解(略)。
“行动研究”可视为应用研究的一种,强调对基层的日常问题的解决。
它很少关心研究结果是否对教育情境具有普遍适用性,它研究的人群常常也很小。
在方案设计和方法论方面,行动研究不如其他教育研究方法的要求苛刻,研究通常是整个群体参与。
前一段时间,对行动研究呈有二段时间有过比较连续的思考,第一段时间,假期学习时,老师主要介绍了行动研究方法,当时给我的印象似乎是我们所能做的教育技术研究都属于且只适合运用行动研究,回想起来,理解某一种研究方法,最好能把它与其它研究方法进行比较,在比较中才能更好地理解;第二段时间是学习“基于设计的研究”期间,在二者的比较阅读中(还很粗略),对二种研究方法有了稍稍深刻的理解,设计研究,关注的是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强调设计,而行动研究关注的是更具体情境中的特定问题,较少关心研究结果的普遍性。
按另一老师的观点,设计研究相比于行动研究,是更为规范的研究。
方法二,基于研究方法,一般方法论: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
克莱斯万的一种定义方法,定性研究(研究是用文字来描述现象,而不是用数字和量度),定量研究(研究是用数字和量度来描述的,而不是用语言文字)(P14~17有待研究进程中反复理解)。
作者还建议:在方法论上,把它们视为连续体是有益的,各种方法论在连续体中的位置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参照图1.4 “教育中定性—定量研究的连续性特征”,我现在所做的研究,前期工作(访谈基础上提炼决策要素、设计教学决策工作模型阶段)倾向于定性研究,后期的实验阶段可能倾向于定量研究(应该是定量和定性的结合,还有待于清晰)。
定性研究主要包括历史研究、人种学研究;定量研究主要包括实验研究和准实验研究。
会计研究方法论吴溪读书笔记
会计研究方法论吴溪读书笔记
会计研究方法论的思想和方法具有很大的广度和深度,并处在不断变化发展中。
吴溪主编的《会计研究方法论》并不试图广而全,而是尽量选择与会计学专业密切相关的方法论文献进行梳理和整编,同时尽量吸纳会计学术期刊中有关研究方法论的前沿学术思想和发现,以努力实现本书相对的前沿性。
《会计研究方法论》主要从三个维度展开对会计研究方法论的讨论。
第一个维度是会计学研究运用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档案式研究、实验研究、实地研究、案例研究等。
第二个维度侧重于讨论研究方法在会计学主要领域的应用,包括财务会计领域、财务管理领域、管理会计领域、审计领域和税收领域。
第三个维度与会计学术研究成果的产出和发表有关,包括了解会计学领域的主要学术期刊,如何评价和识别有意义的研究选题,会计学术论文的撰写与发表,以及中国主题的会计研究在国际期刊的发表。
上述三个维度,既有方法论的讨论,也有会计分支领域的视角,还有对会计研究产出环节的关注。
《会计研究方法论》适用于会计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教学科研人员乃至对学术研究具有浓厚兴趣的本科生。
(完整word版)论法学研究方法读书笔记
论法学研究方法读书笔记问题意识(如何选题)在问题意识方面,最重要的是区分该问题是理论问题还是制度问题。
是提出立法对策还是有理论和模型。
证伪方法(如何对理论进行论证)1、研究必须要有假设。
学者的理论贡献在于提出一个假设性的理论命题,对这个问题做理论上的解释。
2、对理论命题的重要性。
包括理论上的证明和经验上的证明。
3、证伪对于研究结论的检验作用证伪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涵:1、尽量证明自己的理论不被推翻。
2、证伪的意义在于要界定理论的边界和使用范围。
大胆假设(如何提出理论创新)理论要想取得重大的突破,必须首先提出一般理论的例外,然后用经验事实对这个例外加以证实,之后再将其确定并概念化,最终提出自己的理论。
王力“先归纳后演绎”和黄宗志“从经验到理论”。
模式化分析与因果律的揭示模式化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最大程度地了解“是什么”的问题,最有利于达到社会科学的理论任务。
可能的困难在于:模式化分析需要明确划分模式的标准,对于这一标准或模式要素的把握是问题的关键之所在。
思考的跳跃有两层含义:提出理论和模型;对因果关系进行分析。
对于因果关系的分析,不能以事实来解释另一事实。
应当用模型化的理论去解释事实;把解释事物成因的理论概括出若干变量。
与最前沿的理论进行对话社会科学是在理论的竞争和对话中前进的,对话才是学术研究的本质和归宿。
一个完整的社会科学研究分为五个阶段:第一,研究者要有明确的问题意识。
(从经验出发,发现、提出并解决理论问题);第二,要学会提出假设;第三,要运用科学方法对其加以证明,特别注意证伪方法的使用;第四,要学会从经验事实出发,运用归纳的方法,从一般到个别,提出概念化、模式化的理论,进行因果律的分析;最后,要跟最前沿、最经典和最权威的理论进行对话,发现这些理论的例外,反思甚至挑战他的权威性,到最后将例外联系起来,或许就是一种理论的创新。
如何对待事实经验社会科学的主要任务就是描述和解释。
法学与其他学科不同必须以理论为导向。
政治学研究方法指南读书笔记
政治学研究方法指南读书笔记第1章假设、规律与理论:使用指南1、理论是对同一类现象发生的原因或导致的结果进行描述和假设的一般性陈述。
它包含因果规律,解释以及前提条件这几部分。
解释是把原因与因它发生的现象联系起来的因果规律或假设,表明因果关系是如何产生的。
2、理论总是可以用箭示图表示,不能用箭示图表示的“理论”不是理论,它表明各个事务之间没有逻辑关联。
理论的一个简化模型A到q到r到B。
其中,A是自变量,B是因变量。
A到B是主假设,A到q,q到r,r到B是解释性假设。
还可以加上条件变量X,条件变量是构成前提的变量。
一个通俗的例子可以表示为日照量(自变量)到光合作用量(中间变量)到草的生长量(因变量)(条件变量为降水量)3、好的理论具有七个特征:解释力强(普遍性,重要性,解释范围);简洁性;令人满意;界定清晰(要点齐全,前提明确);可证伪;能解释重要的现象;有丰富的政策处方4、创造一个理论的九种技巧(1)考察外部案例,即现有理论无法解释的案例。
(2)密尔的“求同法”和“求异法”(3)研究变量的值很大或很小的案例:值很大很小与之相联系的原因或结果应该表现出相应的特征。
(极值法)(4)可以选择变量的值在案例内发生剧烈变化的那些案例。
(剧变案例法)(5)反事实分析方法。
这种方法不能帮助我们创造理论,但有助于帮助我们认清我们内心里相信的理论。
例如:假如希特勒1932年就死了,世界会怎么样?(开脑洞法)(6)从政策争论中来推断理论。
例:“如果共产主义在越南取得胜利,那么他就会在泰国等取得胜利”到“共产主义胜利具有传播性:一个国家共产主义胜利将提高共产主义在其他国家胜利的几率”到“革命具有传播性:一个国家发生的革命将提高其他国家发生革命的几率”(7)当事者或旁观者对所经历事情试图给出的解释的见解有助于我们发掘出理论假设。
(8)可以通过大样本数据来探究变脸之间的相关性。
(9)借鉴其他学科在某个领域的现有理论来对其他领域现象的解释来创造理论。
会计研究方法读书笔记
会计研究方法读书笔记1.会计研究方法的发展过程。
1.1西方会计研究方法的发展。
西方会计研究方法论的发展较早,对其进行研究的学者众多,大致可以总结为三个阶段:(1)注重理论研究轻视研究方法。
一般认为,西方真正意义上的会计理论研究始于20世纪初,其标志是斯普拉格的《账户原理》(1907)和佩顿的《会计理论》(1922)的出版。
1922年,佩顿教授的《会计理论》中,虽然采用了演绎法,但并未涉及会计研究方法问题。
利特尔顿20世纪50年代初的《会计理论结构》(1953),虽然最早提出了会计理论结构概念,但对于会计研究方法体系结构的概念及组成元素也没有探讨,仅仅就归纳法提出一些研究。
可见,这一阶段的会计研究方法的理论探索还处于初始阶段。
(2)对于研究方法的初步探讨。
提出各种会计研究方法并加以专门论述,即具有会计研究方法体系雏形的,应归功于亨德里克森。
他于1977年出版的《会计理论》,归纳了会计研究方法有:归纳法、演绎法等。
亨德里克森的研究虽然没有将这些研究方法形成一个有机的体系结构,但指出了这些方法是相互联系的,为后来会计研究方法体系的构建奠定了基础。
(3)会计研究方法的系统化研究。
最早真正提出和论述会计研究方法体系的学者是贝克奥伊。
在其所著的《会计理论》一书中,他将会计研究方法分为会计理论研究的传统方法及会计理论研究的现代方法两个层次。
每一层又由若干具体会计研究方法元素构成,贝克奥伊所划分的研究方法体系,将会计研究方法体系分为传统研究方法与现代研究方法两个层次,没有体现出会计研究方法体系的系统性,仅仅是会计研究方法的简单分类;但毕竞是对会计研究方法体系构建的开创,对西方甚至我国都带来较大的影响。
1.2我国会计研究方法论的发展我国会计研究方法的研究相比西方要晚,且一开始主要以借鉴西方的经验为主,可以总结为一下三个阶段:(1)借鉴西方会计研究方法,构建的方法体系。
如陈今池在《西方现代会计理论》中总结了西方的会计研究方法体系,魏明海博士等在《会计理论》一书中,对西方的这种会计研究方法有较为详细的介绍,国内一些学者将这些方法汇集,构成了一种方法的体系,这两种方法体系,借鉴了西方主要的会计研究方法,作为工具的汇总,它有较强的操作和指导意义。
管理研究方法论-读书笔记
《社会科学的理路》读书笔记在《社会科学理路》一书中,作者首先指出所谓认识论就是一种人类认识外在世界的努力。
自古希腊以来,西方哲学所关注的焦点之一即人类何以认识外在世界,西方世界中,自笛卡尔建立的“主/客”对立二元论,人们便形成将认识主体(人自身)与外在世界对立起来,加以认识的传统,并对后来的西方哲学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其次,本体论所关注的基本问题是关于现实的本质以及世界中人类的本质,在西方哲学史里,关于世界中所存在事物之本体论,一直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即“实在论”主张外在的客观世界是独立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观念论”则认为所谓的实在并不是独立于人的思想而存在,而是人类内在思维特根斯坦和外在事物交互作用的产物。
,正是依据这两种看法,众多思想家形成各类不同面向的理论,例如“实在论”下有朴素实在论、批判实在论(critical realism)、直接实在论(direct realism)、间接实在论(indirect realism)之分最后,方法论关注的则是获得关于世界的知识的最佳途径,具体来讲,就是研究者用什么样的方式来知晓其所关注的对象。
上述三种概念共同构成世界观,而三者之间又具有逻辑上的关联。
一个研究者对于方法论问题的回答,必然会受到其“本体论/认识论”立场的限制.而不能随意选择任何一种方法论、在对世界观内涵进行系统阐明之后,作者便开始以“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为参照框架,对西方哲学的发展脉络进行系统梳理。
综合来说,就世界观的不同,该书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哲学家所进行的“知识”探讨,针对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可称为客观研究途径,后半部分才可以说是纯粹社会科学的哲学,可称为主观研究途径。
这两种研究途径又可细化为五种研究典范,实证主义、后实证主义、结构主义、诠释学、批判主义。
全书即根据这五种典范在“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上的差异展开。
《社会科学的理路》第一篇,是以介绍维特根斯坦特根斯坦的语言哲学作为起始的。
管理研究方法论读书笔记
管理研究方法论复习笔记(1)方法(method)——指具体做法。
(2)方法论(methodology)——指处理问题的一般途径和路线。
(3)管理研究方法论——阐述管理科学研究工作的基本原则、途径和过程,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有效的研究工作的规范,包括问题阐述、文献综述、假设提出、数据收集、统计分析、信度和效度判断以及研究报告或论文的撰写等各个环节的规范。
科学研究及思辨研究科学研究:运用科学方法来获取新知识的过程思辨研究:即直观的研究方法,依靠自己的直觉或理解对研究对象的行为作出判断。
逻辑思维VS.形象思维左半脑:逻辑思维(概念是逻辑思维的细胞)——科学研究右半脑:形象思维(心象是形象思维的细胞)-——思辨研究管理研究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区别研究对象的不同(管理研究离不开人)(1)作为自然科学研究对象的人:是物质的人以及人的生理结构;(2)作为经济学研究对象的人:是抽象的经济人,消费者或供应者;(3)社会科学研究的人:是社会人、社会和群体中的一员。
(4)作为管理学科研究对象的管理者和企业成员:则是个性人,是生活在现实中具有各自价值观念、偏好和感情的人在管理研究中,阻碍科学方法运用的两个难点:(1)管理者的形象思维(直觉思维)(2)管理情境(时空环境不同而异)l 4、管理研究的性质(方法论角度):(1)管理研究必须兼用科学方法和思辨方法,然而,管理研究方法论仍垂青于科学方法。
(2)管理研究要分辨哪些管理学科分支、内容和研究阶段适合应用科学方法(或思辩方法)。
(3)尽管管理研究方法论着重于讨论科学方法在管理领域中的应用,但思辩研究的结果无疑应属于管理研究的成果(博士论文要科学研究成果)研究类型a.按研究层次分类(宏观、微观)b.按功能分类(基础——管理现实问题的观察概括和抽象、应用——怎么做)c.按研究目的分类(描述型、解释型、规范型)d.从论证方法角度分类(理论、实证)第二章管理研究的基本要素概念(concept)概念包括内涵(事物的特有属性)和外延(具有概念所特有属性的事物)两方面,是对所观测事物本质的抽象表达。
《教师课题研究方法论》学习心得
《教师课题研究方法论》学习心得教师课题研究方法论研究心得
在研究《教师课题研究方法论》这门课程期间,我深入了解了
教师课题研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知识。
以下是我在研究过程中的一些心得体会:
1. 重视课题选择
选择一个合适的课题是进行教师课题研究的首要任务。
课题选
择应该与自己的教学实践相结合,有一定的研究性和创新性。
在选
择课题时,要充分考虑到自身的兴趣和专长,以便更好地进行深入
研究。
2. 系统化的研究方法
进行教师课题研究时,需要运用系统化的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
的选择应根据具体的课题来确定,可以采用问卷调查、实证研究、
案例分析等方法。
同时,还需要合理安排研究过程中的时间和资源,确保研究的顺利进行。
3. 数据收集与分析
在进行教师课题研究时,数据的收集与分析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数据的收集可以通过观察、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收集到的
数据应该准确、全面。
在数据分析阶段,可以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
数据的整理和分析,以得出科学的结论。
4. 结果呈现与交流
教师课题研究的结果应该得到适当的呈现和交流,以便与他人
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
可以通过撰写研究报告、举办学术研讨会等
方式进行结果的呈现与交流,从而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
通过研究《教师课题研究方法论》,我对教师课题研究有了更
深入的理解,也掌握了一些实用的研究方法。
我将在今后的教学实
践中积极运用所学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研究能力。
管理研究方法论读书笔记
一般来说进行科学选题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需要性原则。需要是选题的基本前提。科学选题必须满足社会需要和科学自身发展的需要。社会需要包括经济发展的需要,国防建设的需要,医疗卫生和文化教育的需要等等。从一个国家的科学政策往往可以透视出政府对于科学的需求,所以研究者应充分关注政府的政策导向。二、创新性原则。创新性是科学研究的灵魂,创新性原则是指选出的课题应是前人未曾提出或没有解决的问题,并预期从中产生创造性的科学成果。创新的成果可以是概念和理论上的创新、方法上的创新、应用上的创新。为此,研究者应努力到科学技术发展前沿去探索,应在矛盾的前沿和富有挑战性的难题中选择,应在知识的空白带、在各学科的连接点上选题。要保证研究成果的创新性,必须充分了解和熟悉已进行的工作,准确地评价别人的工作意义以及恰当地估计自己的课题的价值和可能包含的创新性成分。三、科学性原则。科学选题应以一定的科学理论或科学事实为依据,把课题置于当时的科学背景之下,使之成为在科学上可以成立和可以探讨的问题。就理论依据而言,首先应考虑所选择的课题是否有正确的理论作为基础,与已确证的理论相违背的题目不应选择,毫无事实根据的题目也不应该作为选择的对象。四、可行性原则。可行性原则要求所选择的课题要与自己的主客观条件相适应,即根据自己已经具备的或经过努力可以具备的条件进行选择。我们只能在我们的时代条件下进行研究,而这些条件到达什么程度,我们便研究到什么程度。五、效益性原则。效益性原则是指所选的课题应考虑到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一定时期内没有效益的项目应该减少选择的机会,因为现在的研究经费是一定的,所以要抓住重点。应当指出,在科学研究的实际活动中,充分具备以上条件的情况,或把这些原则兼顾的情况并不多见。这些原则之间常常会有矛盾,比如,需要性与可行性、科学性与创新性之间的矛盾,使得难以在各个方面都做的很周全。只能在上述原则的综合乃至折衷上选出相对合理的课题方案,如何根据实际情况处理好上述原则之间的关系也就成为科学选题中复杂而重要的问题。
《重释内亚史:以研究方法论的检视为中心》读书笔记模板
读书笔记
相当优秀的一册内亚史研究名家点将录,算是把各家优劣成果做了综合性叙述,治中国史,必应以域外材料、 地下材料、现有材料相结合,如此方能有所成就。
目录分析
导言
第一章 伯希和及其 内亚史研究概观
第二章 丹尼斯·塞 诺眼中的内亚史
第三章 傅礼初在西 方内亚史研究中的位 置及影响
第四章 乌瑞夫人北 亚民族学研究的贡献
一 概念的择取与辨析:“游牧”(nomadism)还是“放牧”(pastoralism)? 二 类比与延伸:民族志材料的选取与演绎推理的限度 三 气候启动论的误区:新解释模式下的中国北方地带的农牧转型问题 四 传统史学方法的检讨:以文献分析与史实考察为中心 五 解构“解构者”:人类学宏大叙事话语与历史停滞论的合奏 结语 实证史学与理论模式的关系——相互排斥还是互补与结合傅礼初 二 1970年代以来的傅礼初:从博学的考证天才向全史在胸的新型史家的转 变 三 傅礼初对西方内亚史及相关领域研究的影响 四 “开来多于继往”:对于傅礼初学术成就的观察结论,兼与伯希和的比 较 补记
一 乌瑞夫人民族学研究成果概述 二 国际学术视野下的乌瑞夫人研究业绩之评析 三 乌瑞夫人研究成果给我们的启示 补记
一 森部氏著作的基本结构介绍 二 东洋史大背景下的日本粟特学研究之特征 三 森部氏著作在史实细节上的可商之处 四 对粟特人武装化的历史背景的点滴思考 补记
精彩摘录
这是《重释内亚史:以研究方法论的检视为中心》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精彩内容摘录。
作者介绍
这是《重释内亚史:以研究方法论的检视为中心》的读书笔记模板,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与启示
第五章 王明珂与历 史学研究的人类学化
第六章 从森部豊看 日本粟特研究的新动 向
(完整版)研究方法论(读书笔记精华版)
绪论1、研究的过程计划阶段+执行阶段计划阶段(包含文献检索)A、识别宽泛的研究领域B、选择研究主题C、确定研究方法D.撰写研究申请执行阶段:A、收集研究数据B、分析数据C、表达研究结果在进行执行阶段也有可能返回计划阶段的修正。
第二章确定研究主题确定宽泛的研究领域——导师认可——主题初选——可行?——社会价值——学术价值——可以接受的主题(过程需要进行修正)缺少导师有益指导的情况下,学生很可能会迷失研究方向,或者不能满意地完成所确定的研究。
导师会指定一些选题,选择新颖的。
选题原则:数据和信息的可用性,研究计划的可操作性,时间限制,所需技能,资金,涉及到的风险。
主题来源:已有的学位论文期刊书籍及书评研究综述专家交流同事工作媒体等结果分析:对于同一个问题可能得出很多可能结论,要综述和探索出其他方法的可能性,不能过于狭隘的思路研究方法。
而对于应用或者行为研究还需要在得出结论后,要求学生给出相应的应用建议。
选择的题目要不仅今天有用,以后也有用的题目,对职业和发展都大有裨益,不能选择很容易过时的东西。
第三章研究范式三类实证主义研究范式解释主义研究范式(强调理解)批判主义研究范式定量研究,调查,实验定性研究(行为研究案例研究人种学研究数学建模等及扎根理论等)(强调解释而不是理解,目的是预测)第四章 研究方法和技术1、行为研究i行为研究是被设计用来研究变化对于现实的影响,由参与现实的人(一般是了解组织或场所情况的内部知情人,因为他们能识别“变化”,而外部的话在引用变化时要困难)启动,所以需要发生在现实环境中。
并通过监测变化以监视产生的结果。
行为研究的螺旋循环过程2.案例研究针对一个实例的详细研究,所有的个人、社会群体、组织或者事件都可以被看作是值得研究的“案例”例如:(1) 新担任的CEO (研究重点在此人对CEO 这新角色的反应)(2) 一个坐落在大城市的咖啡厅(研究对象是组织,可能对顾客的变化情况或顾客关系感兴趣等)(3) 一个小学讲授英语技巧方式的改变(研究对象是事件,描述讲授方式改变的本质,以及改变后的效果,学生的反应等)与行为研究相比,案例研究不试图控制变量,或者从仔细挑选的样本收集数据,二是仅仅针对一个案例对其周围的特定交互进行详细描述,目的是建立比调查研究更加精确和丰富的组织描述。
管理研究方法论读书笔记
[1]P1方法论(methodology)指处理问题的一般途径和程序,而“方法”(method)指的是具体做法。
研究方法论可以看作是研究逻辑,人们运用这套逻辑能够提高研究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然而,任何研究方法或研究逻辑只能对一门学问的研究过程给予形式化的界定,并不增添所需的专业内容。
[2]P2个人求知,总的来说有两个途径:一是认同别人的知识,二是直接观察体验。
这些求知途径可细分为:1)因袭法;2)权威法;3)常识法:人们根据以往经验和直接感受而取得的知识;4)科学方法(客观性:研究的是“是非命题”(yes or no);实证性;规范性;概括性);5)思辨法;Tips: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理论认为人的因素是潜在的,自己并不知道;科学研究的想象力和创新性往往在于人们发现原先未曾注意到的各种差异事物和现象之间的同一属性及两者之间的关联。
[3]P12社会科学所关心的是人类活动的功能(function)与功效(effect),并不涉及人类活动本身的意义(普遍性)。
而哲学社会、文学、宗教、艺术等才是与寻找人生有意义密切关系的人文学科(特殊性)。
[4]P14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人文科学科学方法思辨方法逻辑直觉本体、情景分离本体、情景交融科学艺术图1 学科定位频谱Tips:社会科学可定位于靠近自然科学一侧,而管理科学则较接近于人文学科。
[5]P16 主要区别在于研究对象不同。
自然科学研究的人是物质的人以及人的生理结构;经济学研究的人是抽象的经纪人,消费者或供应者。
社会科学研究的人是社会人、社会或群体中的一员。
管理学科研究对象的管理者和企业成员则是个性人,是生活在现实中有各自价值观念、偏好和感情的人。
管理科学(management science )vs. 管理学科(management studies, businessstudies,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studies)[6]P18管理研究的两个难点:管理者的形象思维;管理情景:C=W∪S,W—工作环境;S—思维模式,管理情境可理解为系统本体所处的主(S)客(W)观环境。
管理研究方法论读书笔记
管理研究方法论读书笔记第一篇:管理研究方法论读书笔记《管理研究方法论》读书笔记《管理研究方法论》讲的是研究逻辑和研究规范,实际上就是研究工作的思维方式。
本书旨在探索管理研究的内在规律和规则,阐明如何规范地去做研究、写论文、以及如何评价一项研究成果和论文。
这样,有三个方面的效果:第一,有基本规范可循,少走弯路,提高研究工作效率和质量;第二,有规范边有共同语言,可以相互促进,在评价中取得共识,便于沟通;第三,有利于参与国际学术讨论。
说实话,这本书对研究生来讲也许挺简单易懂,但是对于普通本科生而言,可能需要同学们接触更多的相关书籍和研究报告予以学习之后才能明白该书中所讲的理论知识。
方法论指的处理问题的一般途径和路线,而方法指的是处理问题的具体的做法。
研究论文的撰写是一个很花心思的事情。
关于研究工作的成果用学术期刊论文和研究生论文表达出来是最常见的。
但是有关于研究论文,最重要的,也是属于论文的灵魂的是创新性,创新点。
能称得上科学研究成果的论文,又是具有创新性的,所谓有创新性则是索命要有新的发现和经过论证的研究假设。
当然在有创新性前,研究者需要做的应该是阅读更多的相关书籍,了解更多的知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才能更有能力去写作从而告诉读者一些理论,从而完成自己的研究。
百度上对方法论的解释如下:“方法论,就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般方法,是人们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来观察事物和处理问题。
概括地说,世界观主要解决世界“是什么”的问题,方法论主要解决“怎么办”的问题。
”在学习了整本书过后,我觉得方法论是一种理论,一种结合解决问题,处理问题的具体过程的理论。
也就是说是结合了实际而形成的一种实践理论。
而研究者需要用这种实践理论在阅读,调研,分析,写作上。
那么创新成为了方法论最有用的主题。
研究者要以长辛店为主线来筛选内容,安排主次,而让与创新点无关或联系不密切的知识性内容愈少愈好。
让读者能够更加明白相关概念和理论知识。
科学研究方法论重要知识点总结[1]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势:一、在研究思路方面,注重生态化,现场化与跨文化研究:注重研究生态化;注重研究的现场;注重跨文化研究二、在研究方方面注重研究综合化、现代化和数据化:研究的综合性;研究的现代化;研究的数据化。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论的基本观点:1)实践反映论2)普遍联系论3)运动发展论4)对立统一论5)质量互变论教育科学研究问题的来源:1、从有关的教育报刊杂志中发现问题2、在教育实践中提出需要研究的理论和实践课题3、从对已有理论学说的质疑中提出问题4、从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或科研组织所制订的科研规划中发现问题。
选择课题原则:1)意义性原则:课题的理论意义;课题的实践意义2)创造性原则:具有时代性;具有新内容;寻找新角度;采用新方法3)可行性原则:主观条件;客观条件。
教育科学研究选题的方法:问题筛选;经验提炼;资料存疑;现状分析;意向转化。
教育科学研究可以选择的步骤:一、明确研究方向二、分析研究背景三、确定课题的研究目标四、明确课题的研究范围五、撰写开题报告1、课题研究目的2、课题价值3、课题研究条件4、研究方案5、过程分析和结果预测六、对选定课题进行课题论证文献检索在教育科学研究中的作用:1、有助于研究者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2、有助于研究课题的深化和具体化;3、避免重复劳动,提高科学研究的效益。
文献检索的原则、方法与步骤:原则:一、逆时性原则二、原则性原则三、直接性原则四、比较性原则五、全面性原则方法:一顺查法二、逆查法三、引文查法四、综合查法步骤:第一步,明确检索主题。
二搜索阶段。
三,阅读与分析整理阶段。
四,评价阶段。
分析整理文献的方法:一、文献的阅读方法:浏览;泛读;精读;选读;速读二、笔记的方法:写批语和记号;做摘录;做提要;做札记;做文献综述三、整理的方法:制作卡片;及时分类;去粗取精;理顺次序;鉴别评价。
研究假设的基本特点:1、科学性2、推测性3、简明性4、可检验性研究假设的基本类型:一、依据理论假设的复杂程度可分为:描述性假设;解释性假设;预测性假设。
方法论读后感
方法论读后感《方法论》是一本由美国哲学家约翰·斯图尔特·密尔所著的著作,该书于1843年首次出版。
这本书深刻地探讨了科学研究的方法和原则,对于科学研究方法的探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阅读完《方法论》后,我深受启发,对科学研究方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首先,密尔在书中详细地阐述了科学研究的方法和原则。
他强调了科学研究必须遵循严谨的逻辑推理和实证验证,不能凭空臆测或主观臆断。
他还强调了科学研究必须遵循客观性和客观真理的原则,不能受到个人偏见或主观情感的影响。
这些原则对于科学研究的正确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的意义,也对于科学研究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其次,密尔在书中还对科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他提出了“归纳法”和“演绎法”两种科学研究方法,分别强调了从具体到一般和从一般到具体的推理方法。
他还详细地探讨了科学假设、实证验证、理论构建等问题,为科学研究方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和指导。
最后,密尔在书中还对科学研究的价值和意义进行了深刻的思考。
他认为科学研究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手段,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他还提出了科学研究的“自由探索”和“社会责任”两种价值取向,强调了科学研究必须遵循自由探索的原则,同时也要承担社会责任。
通过阅读《方法论》,我对科学研究方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我认识到科学研究必须遵循严谨的逻辑推理和实证验证,不能凭空臆测或主观臆断。
我也认识到科学研究必须遵循客观性和客观真理的原则,不能受到个人偏见或主观情感的影响。
我还认识到科学研究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对于科学研究的正确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的意义,也对于科学研究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总之,通过阅读《方法论》,我对科学研究方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也对科学研究的价值和意义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这本书不仅对于科学研究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对于广大读者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阅读这本书,从中获得更多的启发和收获。
《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读书笔记
《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读书笔记摘要:通过对拉卡托斯《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的学习~对其提出的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做出总结~在文中阐述了对“硬核”、“保护带”、“启发规则”等概念的理解~并认为科学研究纲领不是各个独立的理论或命题~而是互相联系、具有严密内在结构的、完整的理论系统。
关键词:拉卡托斯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最近我拜读了拉卡托斯主要的科学哲学著作《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在本书中拉卡托斯吸收了历史主义和逻辑否证主义中的合理成分,确立的新的科学评价标准试图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二者的理论困境。
由于逻辑否证主义的科学评价标准不能真实地反映出科学的历史,而库恩历史主义的基于“范式”理论的科学评价标准带有相对主义的倾向。
因此,拉卡托斯把科学研究纲领的发展史区分为内史(单个纲领自身的发展史)和外史(纲领之间的发展史),力图通过这种区分来体现历史理性。
他将科学哲学定义为关于“科学合理性的理论”,而“合理性”问题是贯穿拉卡托斯的科学哲学的中心问题。
他的科学哲学立志于科学合理性的重构,他认为科学哲学的目的在于提供一个规范的方法论,可以提供科学研究纲领的评价,也作为科学和伪科学的划界标准。
在设定基本目的后,拉卡托斯首先找出可以评价的单元??研究纲领;继而找出评价的标准??研究纲领的进步或退化。
因此他的整套理论被称作“研究纲领方法论”。
拉卡托斯所说的科学研究纲领主要由“硬核”、“保护带”、“启发规则”等组成。
而科学研究纲领是有退化与进化之分的,科学发展的合理性体现在进化的纲领对退化的纲领的取代。
这种取代的依据既不是经验的证实也不是经验的证伪或范式的转变,而是经验的预见性、预见能力的扩展。
硬核是科学研究纲领的基础理论部分或者核心部分,是“不容反驳”的。
它代表了不同科学理论之间的最本质区别,因此禁止将否定后件式对准这一“硬核”。
而启发规则指导进一步的科学研究的进行。
保护带则由许多辅助假说构成的,它们在在研究过程中,直接面对“异例的海洋”而不断被调整或否证、甚至全部被替代,但却保护了硬核,使得硬核更加稳固。
《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读书笔记
《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读书笔记摘要:通过对拉卡托斯《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的学习~对其提出的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做出总结~在文中阐述了对“硬核”、“保护带”、“启发规则”等概念的理解~并认为科学研究纲领不是各个独立的理论或命题~而是互相联系、具有严密内在结构的、完整的理论系统。
关键词:拉卡托斯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最近我拜读了拉卡托斯主要的科学哲学著作《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在本书中拉卡托斯吸收了历史主义和逻辑否证主义中的合理成分,确立的新的科学评价标准试图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二者的理论困境。
由于逻辑否证主义的科学评价标准不能真实地反映出科学的历史,而库恩历史主义的基于“范式”理论的科学评价标准带有相对主义的倾向。
因此,拉卡托斯把科学研究纲领的发展史区分为内史(单个纲领自身的发展史)和外史(纲领之间的发展史),力图通过这种区分来体现历史理性。
他将科学哲学定义为关于“科学合理性的理论”,而“合理性”问题是贯穿拉卡托斯的科学哲学的中心问题。
他的科学哲学立志于科学合理性的重构,他认为科学哲学的目的在于提供一个规范的方法论,可以提供科学研究纲领的评价,也作为科学和伪科学的划界标准。
在设定基本目的后,拉卡托斯首先找出可以评价的单元??研究纲领;继而找出评价的标准??研究纲领的进步或退化。
因此他的整套理论被称作“研究纲领方法论”。
拉卡托斯所说的科学研究纲领主要由“硬核”、“保护带”、“启发规则”等组成。
而科学研究纲领是有退化与进化之分的,科学发展的合理性体现在进化的纲领对退化的纲领的取代。
这种取代的依据既不是经验的证实也不是经验的证伪或范式的转变,而是经验的预见性、预见能力的扩展。
硬核是科学研究纲领的基础理论部分或者核心部分,是“不容反驳”的。
它代表了不同科学理论之间的最本质区别,因此禁止将否定后件式对准这一“硬核”。
而启发规则指导进一步的科学研究的进行。
保护带则由许多辅助假说构成的,它们在在研究过程中,直接面对“异例的海洋”而不断被调整或否证、甚至全部被替代,但却保护了硬核,使得硬核更加稳固。
研究方法和研究方法论
研究方法和研究方法论
研究方法是指研究者在进行科学研究时所使用的具体操作步骤和技术手段,包括实验研究、调查研究、文献研究、案例研究等。
研究方法的选择应当根据研究对象、研究目的、研究设计和可行性等因素综合考虑。
研究方法论是关于研究方法的理论研究,旨在探讨科学研究活动的规律和方法,以及科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如科学研究的本质、目的、价值、过程和规律等。
研究方法论的主要任务是构建科学研究的理论框架,为科学研究提供指导和支持。
研究方法和研究方法论是密不可分的,研究方法论的理论研究为研究方法的选择和应用提供了基础和指导,而研究方法的实际应用和不断改进也为研究方法论的发展提供了经验和实证。
因此,研究方法和研究方法论的研究应当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1、研究的过程计划阶段+执行阶段计划阶段(包含文献检索)A、识别宽泛的研究领域B、选择研究主题C、确定研究方法D.撰写研究申请执行阶段:A、收集研究数据B、分析数据C、表达研究结果在进行执行阶段也有可能返回计划阶段的修正。
第二章确定研究主题确定宽泛的研究领域——导师认可——主题初选——可行?——社会价值——学术价值——可以接受的主题(过程需要进行修正)缺少导师有益指导的情况下,学生很可能会迷失研究方向,或者不能满意地完成所确定的研究。
导师会指定一些选题,选择新颖的。
选题原则:数据和信息的可用性,研究计划的可操作性,时间限制,所需技能,资金,涉及到的风险。
主题来源:已有的学位论文期刊书籍及书评研究综述专家交流同事工作媒体等结果分析:对于同一个问题可能得出很多可能结论,要综述和探索出其他方法的可能性,不能过于狭隘的思路研究方法。
而对于应用或者行为研究还需要在得出结论后,要求学生给出相应的应用建议。
选择的题目要不仅今天有用,以后也有用的题目,对职业和发展都大有裨益,不能选择很容易过时的东西。
第三章研究范式三类实证主义研究范式解释主义研究范式(强调理解)批判主义研究范式定量研究,调查,实验定性研究(行为研究案例研究人种学研究数学建模等及扎根理论等)(强调解释而不是理解,目的是预测)第四章 研究方法和技术1、行为研究i行为研究是被设计用来研究变化对于现实的影响,由参与现实的人(一般是了解组织或场所情况的内部知情人,因为他们能识别“变化”,而外部的话在引用变化时要困难)启动,所以需要发生在现实环境中。
并通过监测变化以监视产生的结果。
行为研究的螺旋循环过程2.案例研究针对一个实例的详细研究,所有的个人、社会群体、组织或者事件都可以被看作是值得研究的“案例”例如:(1) 新担任的CEO (研究重点在此人对CEO 这新角色的反应)(2) 一个坐落在大城市的咖啡厅(研究对象是组织,可能对顾客的变化情况或顾客关系感兴趣等)(3) 一个小学讲授英语技巧方式的改变(研究对象是事件,描述讲授方式改变的本质,以及改变后的效果,学生的反应等)与行为研究相比,案例研究不试图控制变量,或者从仔细挑选的样本收集数据,二是仅仅针对一个案例对其周围的特定交互进行详细描述,目的是建立比调查研究更加精确和丰富的组织描述。
3.人种学研究(略)4、扎根理论将俩个以上的概念或者思想联系在一起,并进一步说明其中的一个如何影响另一个的一般陈述。
另外,通过收集经验数据,理论还能够被实践所证实。
研究的目的是最终形成理论。
5、调查研究样本会比较大。
数据多。
一般研究以下三个方面:(1) 特定人群的特定生活态度和方式,或者特定社会习俗在该类人群中的存在程度(2) 特定人群的发展趋势(3) 从事特定职业的特定人群的特点(对于非生命体如汽车 住房等也适宜调查研究)技术(1)面谈:按照预定面谈计划提问,可以是结构化或非结构化(随机提问)可以获取对问题的清晰解释(2)观察:观察和记录发生在研究人员周围的事件或者研究人员所处环境的特定方面。
通过制定计划或任务清单辅助,保证客观(如:俩个不同观察者对同事件的观察应产生相同的记录)(3)文献研究(检查现有数据围绕现有数据确定研究主题,或首先确定主题,再寻找对研究主题有帮助的现有数据)建议首先选定研究主题,然后寻找数据,在最终确定主题之前,确保现有数据可用的较好方法。
(4)客观测量(例如智商测验不同群体的设计)(5)问卷,与面谈几乎相同的目的,问卷都是结构化的,问题是客观的,不存在模棱两可的回答(6)分类解释学符号学描述统计等第五章研究的有效性1、实证主义的有效性A.内部有效性指的是对因果陈述的支持程度。
例如A到B,(1)时间上A要发生在之前,(2)A要与B相关(即A变化B也必须引起变化)(3)前因A与结果B之间的变化关系一定不是由前提C 引起的。
例:学历高(A)其收入也高(B)这样的假设,若是在其完成学业之前就对收入进行评价就违背了(1),另外有评论说收入与学历高低无差别,那么就违背了(2),其次,父母家庭的社会地位资源等相关,学历与收入的因果关系就受到质疑,有效性自然受影响。
B.外部有效性指的是研究结果能够适用其他情况的程度。
(例如样本被选中的对象不应该有特殊性,具备普适性才会对大众有效)C.可靠性即研究发现是可以重复的即可靠。
(同样的研究,应该是相同的研究结果)在实证研究,可靠性很重要。
D、客观性从数据得出的结论应该是客观的,即用该数据说话,而不是主观意见的基础。
2、解释主义(略)2、测量的有效性测量的结果与研究对象特征和功能度吻合程度,有效性与吻合度成正比。
可靠性是有效性的必要条件,有效高可靠也高,但可靠性高不代表有效。
(效度和信度,效度比信度,信度不一定效度)影响有效性的因素很多,例如实验过程的偏差,实验者的主管因素,对因变量的测量等。
A.内容有效性测量一个复合变量的所有子问题是否覆盖了被测量变量的所有方面。
方法:专家重新审核被测量变量的问题(筛选实验,例如确定某中毒实验包含24个问题,是否正确)B.准则有效性。
当测量得到的变量值能够与非心理的直接测量值相比较,或者与已经被证明是有效的测量值相比较,比较结果一致时,则称测量的变量值是准则有效的。
非心理的直接测量工具(如问卷)被称为准则或效标。
(例如医院体检的指标就是效标,被检验着对问题的回答与这些效标对照,分析结果一致性)C构建有效性。
对焦虑固有倾向等较为隐秘的心理概念的测量。
而这些又直接观察不到,也无法直接测量,学术上假设其存在。
需要理论给出构建以描述行为。
即可以测量和观察,若原始概念值的测量能够解释与其相符的行为,就是构建有效。
3、归纳和演绎(建立客观理论之上,推导)规律和理论归纳演绎观察获得的事实判断和解释第六章撰写研究申请1、研究申请需要被导师们评价后执行包含以下几点是需要陈述清楚的A.研究主题B.研究目的和结果C.研究要使用的方法D.研究的过程和里程碑2、研究申请的结构名称绪论目的和目标(目的是一句话概括,目标可以多重分解)创新点(理论方法技术等)研究方法里程碑(每一段时间,如月,完成的工作,划分几个里程碑)结果(论文和研究报告)与客户协作(与职场的合作)资源(提出完成所需的资源)图形计划(按照分目标规划时间及持续时间,完成时间等,甘特图)注意:主题过大或过小,缺少清晰的目标陈述,假设读者已经拥有特定领域知识,缺少对研究领域和主题的背景介绍,过多技术术语,阶段规划不清晰,研究目的目标和计划图存在不一致,同步执行研究活动。
3、研究的可行性A.数据和信息的可用B.研究计划可操作性C.完成研究的时间限制D.研究所需技能E.资金和风险第七章文献综述撰写文献综述的目的:(1)了解研究领域的当前状况(2)强调被清楚识别或者忽视的研究可能性(3)细化研究问题和目的(4)避免重复他人已有的工作(5)找出对研究有帮助的研究方法和技术(6)形成学生自己的批判性观点注意:文献综述不是简单地列出所有已经阅读过的相关或者无关的文章和书籍报告,学生应该对其所阅读的文章和书籍有所选择文献综述一定不要顺序地使用一页或者一段仅报告一篇文献内容的方式。
文献形式:书籍期刊会议论文集光盘公司报告学位论文手册软件检索技巧:(1)在进行文献检索时,记录感兴趣的引语及其出现的参考文献(2)使用综述性文章和书籍帮助检索(3)从开始时就正确地标注参考文献(4)根据研究计划,以及设定的研究边界准确把握适时停止文献检索的时机(5)拥有对已阅读文献进行组织和编目的系统(6)阅读研究领域公认的权威以及原创理论家著作(7)在集中检索前先进行广泛检索。
(切记直接检索研究领域最新、最复杂的文献)反思文献检索模型文献记录表关键地方要标注。
第八章计划研究项目一、制定研究计划的目的:(1)明确目的和目标(2)确定活动间的依赖关系和顺序关系(3)出于评审和进度检查的目的,确定关键点或者里程碑(4)出于在里程碑进行测量、控制和调整的目的,估计执行每项活动所需要的时间(5)确保资源的可用性和有效性(6)提供按时成功完成研究的管理指导(7)及时调整计划过程:确定研究目的——确定并列出活动(序号,活动描述一句话,缩写(几个关键词)估计持续时间)——对活动进行排序——绘制网络计划(企管学过的)——估计活动时间——通过时间分析网络——检查资源——重新计划第九章参考文献和引用有责任对所有通过文献将其思想以诸如文字、图表等形式提供给自己,帮助自己完成上述研究成果的人表示感谢(不然会成为剽窃)引用文献的好处(1)确定引用的方式,在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扩展,显示他人研究成果对自己研究的支持(2)通过对不同研究成果的比较,暴露其中存在的不足(3)为所提出观点和论述的可信性提供证据(4)展示文献检索和阅读的范围,及使用阅读文献的方式,缺少文献只会意味着准备不足。
引语(作者名字出现文中锻)引用一句话最后,句号前面。
(括号(jackson,1996).)第十章撰写学位论文典型的学位论文顺序(1)标题页(title page)(2)致谢(acknowledgement)(3)摘要/前言(abstract/preface)(说明主旨和目的,精华版)(4)目录(contents)(5)表格列表(list of tables)(完全由数字或者文本组成的,其他都是图形,但是非作者原创一定要注明来源)(6)图形列表(list of figures)(7)其他类型材料列表(list of other types of materials)(8)章节(chapters)(9)附录(appendices)(10)参考文献(reference)(11)参考书目(bibliography)(12)索引(index)写作风格要注重“可读性”,段落需要简短,以免破坏美观,但是需要确保表达正确思想避免使用只包含一个或者俩句子的段落。
人称代词的使用需要注意,不可以出现“我认为”应使用被动语态,“。
被发现”而不是“我发现。
“当然偶尔使用”笔者认为,也可以。
“研究被开展”而不是“我开展了研究”准备撰写计划章的顺序——计划章中节的顺序——确定表达的详略——对数据进行解释——选择数据要注意章和节需要多少,花多大篇幅?论点在哪,按照什么角度去细分?(如时间,类别,逻辑,重要性等)然后在排序,一般一个章细分三个层次就足够第十二章撰写研究报告标准的投放的研究报告都会包括以下内容:(1)标题页(题目(居上),作者(居中),作者隶属单位(居下))(2)摘要(研究背景目的方法结果及结论。
200-300字,双倍行距时,不超过一页A4,摘要下方关键词)(3)背景(引言)(研究动机,通过研究可以获得的成果,简单描述完成研究的地点方法,研究目的)(4)文献综述(解释研究如何建立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之上,给出领域的文献或出版物例子,说明研究是现在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入)(5)方法(概念框架,使用的概念;研究的设计方法及选择理由;数据采集方法;采样策略及样本选择合理性讨论;分析数据方式;表达数据方式)(6)结果(7)结论和建议(8)参考文献(9)附录社会研究方法笔记篇:7 测量和量表1、测量,根据某种法则而分配数字于物体或事件上测量要素:测量对象,测量法则,测量尺度2、测量的法则一定需要理论支持,需要严谨的推理,而且,根据实际发现的问题,并进行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