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归有光
归有光散文赏析
归有光散文赏析
《归有光》是著名作家鲁迅的散文作品之一,这篇散文以描写一个普通人的生
活为主线,通过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揭示,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疾苦。
散文的主人公是一个叫归有光的小学教师,他虽然生活贫困,但对教育事业充满热情,致力于教育孩子们,传播知识,培养人才。
散文开篇就揭示了归有光的穷困生活,他的工资微薄,家中生活拮据,但他并
不因此而灰心丧气,反而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倾注全部的热情和精力。
他的教学方式也很有特点,不拘泥于教科书上的知识,而是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让他们能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
作者通过对归有光教书育人的事迹的描写,表现了他的高尚品格和伟大情怀。
他不计较个人得失,只顾学生的成长和未来,用自己的爱心和耐心,教育、感化着每一个学生,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中尽情航行,放飞梦想,追求理想。
除了对归有光的教育事业的赞美,散文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疾苦。
归有光的工资微薄,生活拮据,这正是当时许多教师的真实写照。
散文通过对归有光的生活描写,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和人民的疾苦,呼吁社会关注教育,尊重教师,改善教师的待遇,提高教育的质量。
总的来说,散文《归有光》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散文,通过对一个小学教师的生
活和教育事业的描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疾苦,表现了教育的伟大和教师的高尚品格。
归有光的形象深深地触动了读者的心灵,让人感慨万分,教育的力量是伟大的,教师的责任是重大的,教育的未来是光明的,希望的种子将在教育的田野中生根发芽,绽放出美丽的花朵,散发出芬芳的气息,让我们共同为教育的事业努力,为教育的未来而奋斗。
归有光的散文特点
归有光的散文特点
归有光的散文以简洁、朴实、自然著称,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感情真挚:归有光的散文往往流露出真实、深厚的感情,无论是对亲人和朋友的思念,还是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都能够打动读者的心灵。
2. 文风朴实:他的散文语言简练、质朴,不尚华丽辞藻,却能以平实质朴的文字表达深刻的思想和感情。
3. 自然清新:归有光的散文风格自然清新,如行云流水,不做作,不雕琢,给人以自然、流畅的感觉。
4. 写实主义:他的散文关注现实生活,对社会现象和人民疾苦有深刻的观察和思考,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5. 情景交融:归有光擅长将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相结合,通过对自然的描绘来表达内心的感受,使文章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6. 结构严谨:他的散文结构紧凑,层次分明,逻辑性强,使文章内容连贯、通顺。
总之,归有光的散文以其真挚的感情、朴实的文风、自然清新的风格、写实主义的精神、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和严谨的结构,成为明代散文的代表之一,对后世散文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论归有光古文思想对桐城派的影响
归有光是明代文学家和思想家,他的古文思想对桐城派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归有光认为古文是表达思想和感情的最高形式,并主张通过学习和研究古文来提高人类素质和道德水平。
桐城派是明代文学家和思想家,他们受到归有光的影响,强调古文的重要性和研究古文的必要性。
他们认为古文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提高人类素质和道德水平的最佳途径。
通过钻研古文,桐城派追求了文学和思想上的卓越。
在文学上,桐城派追求古文的精确性和严谨性,强调古文的美学特点,并在自己的作品中运用古文风格。
他们的文学作品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严谨的文学结构。
总之,归有光的古文思想对桐城派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桐城派在文学和思想上追求卓越,为明代文学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归有光散文特点
归有光散文特点归有光是中国当代作家之一,他的散文作品以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思考而著称。
归有光的散文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独特的视角:归有光的散文作品总是以人类的视角来创作,他通过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将自己融入到作品中,使得读者可以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他的作品常常从日常生活中的琐事入手,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展现出人类的喜怒哀乐,使读者对生活有更深刻的认识。
2. 深入思考:归有光的散文作品不仅仅是对现实生活的描写,更是对生活背后的深层次问题的思考。
他常常通过一件小事,深入探讨人性、社会问题、历史文化等诸多方面。
他的作品往往给人以启示和思考,让读者在阅读中得到思想的升华和启迪。
3. 表达情感:归有光的散文作品富有情感,他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挚的感受,将自己的情感传达给读者。
他的作品常常带有一种深情的笔调,让人读后心生共鸣,感受到作者对生活、对人性的热爱和关怀。
4. 多样的句式和词汇:归有光的散文作品语言优美、流畅,他善于运用各种句式和词汇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他的作品中常常出现一些富有音乐性的句子,让人感受到语言的美感和力量。
5. 独特的创作方式:归有光的散文作品常常以一种温情的方式展现出来,他通过细腻入微的描写,将读者带入到一个充满温暖和思考的世界。
他的作品往往通过一种叙述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使得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到作者的意图。
归有光的散文作品总体来说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思考,他通过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将人性、社会问题等多个层面融入到作品中,使读者能够在阅读中得到心灵的启迪和升华。
他的作品语言优美流畅,富有音乐性,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挚的感受,使得读者能够深入体验到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归有光的散文作品给人一种温情的感觉,通过一种叙述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使得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到作者的意图。
总之,归有光的散文作品是一种充满温暖和思考的文学作品,读者在阅读中能够得到心灵的滋养和启发。
论归有光散文创作的两个主题-2019年精选文档
论归有光散文创作的两个主题归有光散文根植于他精神和心理的痛苦,他一次次舔噬自己凄楚的心灵,而催生散文花蕾绽放异彩。
可以说,痛苦是归有光散文创作最重要的心灵源泉。
他的痛苦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亲人死亡的痛苦感受,二是长期遭受被拒于仕途之外的心理折磨;前者来自于家庭,后者来自于社会,这分别滋润了他抒写亲情和批判八股取士制度的两大类散文。
1归有光精神的创伤首先来自于亲人相继去世频繁的打击,而对死亡所引起的亲人之间突然永诀的痛苦感受又构成了他散文创作的一个重要内涵。
他表现家人亲情的主要作品有:《先妣事略》、《项脊轩记》、《世美堂后记》、《王氏画赞并序》、《祭外姑文》、《寒花葬记》、《亡儿翻孙圹志》、《思子亭记》、《女如兰圹志》、《女二二圹志》等。
此外,《请敕命事略》、《己未会试杂记》二文记述和回忆妻子的内容,也写得恻恻感人。
这些作品所记叙和思念的亲人,有归有光的母亲、妻子魏氏和王氏、妾、子女等,它们几乎都是悼亡之作,纪念的对象绝大多数是家里的女性。
这里集中了归有光抒写亲情散文的佳作。
如果将归有光撰文悼念的这些亲人年龄做一统计,就会发现一个事实,这些人去世都很早,多数年纪还很轻,其中两个是婴儿。
母亲周桂(1488―1513),26岁;原配夫人魏氏,嘉靖七年(1528)与归有光结婚,五年之后,于嘉靖十二年(1533)病逝,准确年龄不详,但是可以肯定不满25岁;继配夫人王氏(1518―1551),34岁;妾寒花(1519―1537),19岁;长子归甑孙(1533―1548),16岁;女儿如兰(1534―1535),2岁;女儿二二(1538―1539),2岁。
其中岁数最大的34岁,最小的仅2岁,这7个亲人的平均寿命竟还不到18岁!尤其是从归有光23岁至46岁的23年中,家里共有7位亲人去世(另一位是寒花生育的第二个女儿,见《寒花葬记》),平均每三年家里就遇到一次丧事。
这足以表明,归有光的家庭非常不幸,他遭受亲人非正常死亡的打击频仍、惨酷、沉重,可想而知,他心灵承受的悲哀和痛苦是多么巨大!这在古代著名的作者中,恐怕很难再找出第二个人。
归有光散文特点
归有光散文特点归有光散文的特点有:1. 内容真实:归有光的散文作品多以描写现实生活为主题,力求真实地呈现事物的本质和现象的真相。
2. 探索思考:归有光的散文作品经常揭示人们内心深处的思考和探索,关注人性、人生哲学等问题。
3. 抒发情感:归有光的散文作品表达情感细腻,富有感受力,常常通过对生活琐碎细节的描写,呈现出作者的情感世界。
4. 多元风格:归有光的散文作品风格多样,既有清新自然的诗意,又有犀利直击的笔锋,兼具抒情和议论两种不同的写作风格。
5. 运用修辞:归有光的散文作品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以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和表现力。
6. 独立见解:归有光的散文作品常常表达独立的见解和观点,通过自己独特的思考和体悟,给读者带来新的思考和启发。
7. 以生活为根基:归有光的散文作品常常以日常生活为写作的基础,通过对平凡事物的观察和描写,展现出其中的美和哲理,引起读者的共鸣。
8. 文采飞扬:归有光的散文作品文字优美,富有诗意,运用丰富的修辞和形象的语言来塑造形象和表达感情,使作品更加生动有趣。
9. 高度个人化:归有光的散文作品多以个人的经历和体验为基础,通过个人化的叙述和描写,展示出作者独特的感受和见解,给读者带来强烈的个人色彩和共鸣。
10. 思辨与启迪:归有光的散文作品常常通过对社会、人生、自然等各个方面的思考和观察,给予读者对于生活的新的认识和启迪,引发人们对人生的思考与思辨。
11. 讲究结构和逻辑:归有光的散文作品在结构和逻辑上讲究严密有序,通过合理的布局和组织,使作品的主题和思想得到充分展示和表达。
12. 引发共鸣和思考:归有光的散文作品常常通过真实的描写和深入的思考,引发读者的共鸣和思考,使读者在阅读中得到思想上的滋养和启发。
13.注重细节描写:归有光的散文作品注重描写细节,通过对环境、人物、情感等方面的细致描绘,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品的真实性和生动性。
14.尺度适宜:归有光的散文作品往往适度把握,既不夸张太过,也不过于平淡。
归有光散文特点
归有光散文特点归有光是中国现代散文的代表作家之一,他的散文作品以独特的写作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而闻名。
归有光的散文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归有光的散文作品注重真实感受和情感表达。
他善于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实的感受来打动读者的心灵。
他的散文作品常常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素材,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和体验,揭示生活的真谛和人性的复杂性。
他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点滴细节,用真实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归有光的散文作品追求语言的美感和艺术性。
他善于运用修辞手法和形象的比喻,使作品充满诗意和感染力。
他的语言简练而富有节奏感,行文流畅而有张力。
他的作品常常以独特的视角和方式进行叙述,给人以新鲜的感觉和深刻的印象。
归有光的散文作品具有深入的思考和独特的见解。
他常常以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社会现象的观察为主题,通过对现实问题的剖析和深入的思考,提出独特的见解和观点。
他的散文作品常常以个人的经历和感悟为基础,通过对自身的思考和反思,揭示人性的本质和社会的现实。
归有光的散文作品注重情感的表达和人文关怀。
他的作品常常以人文关怀和情感共鸣为出发点,通过对人性的思考和对人情世故的洞察,表达对人类命运的关切和对社会问题的思考。
他的散文作品中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性的赞美,以及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和批判。
总的来说,归有光的散文作品以真实感受和情感表达为特点,追求语言的美感和艺术性,具有深入的思考和独特的见解,注重情感的表达和人文关怀。
他的作品不仅具有文学价值,更具有思想价值和社会意义。
通过阅读归有光的散文作品,我们可以感受到生活的真实和美好,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论归有光散文的艺术特色
似容易被人忽略,但只要经过细 “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侧之思, 一个“叩”字包含了所有的爱,母
归有光散文《项脊轩志》《先 汉,而大较折衷于昌黎(韩愈)、
妣事略》《寒花葬志》等散文虽 庐陵(欧阳修)。当其所得,意
归有光作为唐宋派的代表人 短小精悍,但在归有光的笔下通 沛如也。不事雕饰,而自有风味,
物,他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 过平淡朴素的语言表现了诸多人 超然当名家矣。其晚达而终不得
的复古主张,而他主张散文秉承 物形象。例如,《寒花葬志》为 意,尤为识者所惜云。”又作赞道:
疏淡的笔墨叙述生活中的小事, 叙述了从小到大在书房中发生的 伤。”王世贞认为,归有光的散
平淡自然、叙事简洁、情深意切, 小事,用小文章勾勒人物形象, 文不加任何修饰,不注重华丽辞
同时有的散文将一波三折的叙事 用极为日常的生活小事表达了对 藻,仅叙述生活之常事却自有风
技巧和夹叙夹议的抒情手法巧妙 祖母、母亲及妻子深深的怀念。 味,这样的名家是可以和韩愈、
日常生活中的琐事,却用最微小 一个细节,一句朴实无华的话语, 族的盛世和衰退场景对比鲜明。
的细节表达自己对亡母深深的怀 万般深情,尽在其中。像这样平 又如《项脊轩志》文中对母亲怀
念之情。归有光的《寒花葬志》 常的小事便成为他笔下最好的选 念的描写。妪又曰:“汝姊在吾怀,
同样用极其疏淡的笔墨描写了身 材,不仅做到了求真中的选材真 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
纸 贵
70
论
一心坚持创作的他,始终追求散文
一、“ 事 细 而 情 深” 的 细 节
归
的求真性,主要表现在创作散文 抒情
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前选材的真实性和文中表达感情
归有光散文赏析
归有光散文赏析
归有光的散文以其清新、自然、真实而著称。
他的散文作品,如《项脊轩志》、《先妣事略》等,都表现了他对家乡的深厚感情和对亲人的深切怀念。
归有光的散文语言简洁明快,文字优美流畅。
他善于运用白描手法,通过对景物、人物、事件的描写,抒发自己的情感。
例如,在《项脊轩志》中,他通过对项脊轩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眷恋之情:“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
归有光的散文还具有很高的思想性。
他关注社会现实,关心民生疾苦。
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封建社会的批判和对人民苦难的关注。
例如,在《先妣事略》中,他通过对母亲的描述,表现了她勤劳、善良、贤惠的品质,同时也揭示了封建社会中妇女所受的压迫和剥削。
总之,归有光的散文以其优美的文字、深刻的思想和真挚的情感,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真实而生动的世界。
它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欣赏。
赞美归有光小作文不少于70字
赞美归有光的小作文不少于70字
1.在时隔多年的今天,不知道有多少人还记得这么一个刚正不阿,两袖清风的廉官归有光。
他出生在一个累世不第的寒儒家庭,家庭陷入窘境,但是他曾经先后八次应进士试皆落第可这并没有使得他灰心丧气,反而更加勤勉,在他三十五岁时终于中举,遍览诸子百家,上自九经二十一史,下至农圃医卜之属无所不博。
2.归有光纵论文史,谈经说道,一时间弟子满门,海内学者文士皆称归有光为震川先生。
归有光耿介正直、不事权贵的品格,表现在他整个人生的各个方面。
在古文领域里,他始终坚持己见,不为群言所惑,敢于与当时统治文坛的“巨子”相抗争。
在读到其作品《寒花葬志》,《项脊轩志》等时,我不禁感叹其人生命途多舛,也为他传奇一生感到敬佩。
论归有光散文的艺术特色
归有光散文是一种具有独特艺术特色的文学形式。
它是由中国古代文学家归有光所创作的散文,其独特的艺术特色在于其结构清晰、言简意赅、思路清晰、文字优美、深入人心。
归有光散文的艺术特色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结构清晰。
归有光散文的结构清晰,其中包含的信息组织得很好,
使读者容易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2 言简意赅。
归有光散文的言简意赅,其中所用的文字简练而有力,
使读者能够一眼看出文章的主要意思。
3 思路清晰。
归有光散文的思路清晰,其中的思想是连贯的,使读
者能够很好地理解文章的思路。
4 文字优美。
归有光散文的文字优美,其中使用的文字非常优美,
使文章充满诗意和韵味。
5 深入人心。
归有光散文的艺术特色之一是其深入人心。
归有光散
文的文字精炼而富有哲理,能够深刻地影响读者的思想和情感。
他的文章不仅能够娓娓道来,而且还能够提示人们思考人生和道德等问题。
因此,归有光散文深受读者的喜爱。
总之,归有光散文是一种具有独特艺术特色的文学形式,其结构清晰、言简意赅、思路清晰、文字优美、深入人心等特点使其在古代文学中独树一帜。
归有光散文不仅是一种文学形式,也是一种哲理思想和人生哲学的体现,对于人们的思想和情感有深远的影响。
归有光散文赏析
归有光散文赏析摘要:一、归有光散文简介二、归有光散文的特点1.真实情感的流露2.寓哲理于平实的文字3.严谨的结构布局4.语言简练且富有韵味三、归有光散文的赏析1.作品选材独特,寓意深远2.表现手法多样,丰富细腻3.文字优美,给人以美的享受四、归有光散文的价值1.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2.对后世作家的启示和启发3.对现代社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正文:归有光,字熙甫,号震川,是我国明代著名的散文家。
他的散文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思想内涵,受到了后世的推崇和喜爱。
归有光散文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真实情感的流露归有光散文的一大特色是真实情感的流露。
他的作品中,无论是描绘山水风光,还是叙述家常琐事,都能让人感受到他对生活、对人生的真挚感情。
这种真实情感的流露,使他的散文具有了强烈的个性色彩和亲和力。
二、寓哲理于平实的文字归有光的散文,善于用平实的文字阐述深刻的哲理。
他的作品,既有对现实生活的深刻洞察,又有对人生价值的独到见解。
这些哲理性的内容,通过他平实的文字表达出来,既让人易于理解,又让人回味无穷。
三、严谨的结构布局归有光的散文结构严谨,布局合理。
他的作品,无论长短,都能做到首尾呼应,逻辑清晰。
在篇章结构上,他注重过渡自然,使得文章读起来流畅和谐,给人以愉悦的感受。
四、语言简练且富有韵味归有光的散文语言简练,富有韵味。
他善于运用生动的描绘手法,以简洁的文字勾勒出丰富的画面,使读者如临其境,如闻其声。
同时,他的文字又具有很强的韵律感,给人以美的享受。
归有光的散文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他的作品,既有对现实生活的深刻反映,又有对人生价值的独特见解。
在他的一生中,他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归有光的散文赏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他的作品,感受他的文学魅力。
归有光散文的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归有光是我国明代散文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对后世散文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归有光的散文特点
归有光的散文特点
归有光的散文作品具有以下特点:
1. 简洁明快:归有光的散文语言简练,文字流畅,表达直接,能够直击读者心灵深处。
他善于运用简单的词汇和短小的句子,以及富有节奏感的句式,使作品通俗易懂,读起来轻松愉快。
2. 情感真挚:归有光的散文作品中融入了他对生活的真挚感受和情感表达。
他通过自己对人生的思考和体悟,以及对家庭、亲情、友情等情感的描写,展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感慨。
3. 反映现实:归有光的散文作品常常以现实生活为背景,通过对社会现象和人物形象的描写,反映出社会的缺陷和人性的弱点,展示出作品中的主题和思想。
4. 寓意深远:归有光的散文作品往往富有深意,其中蕴含着对人生、人性、道德等方面的思考和探索。
他通过细腻入微的描写和富有哲理的叙述,让读者在阅读中得到启发和思考。
5. 幽默风趣:归有光的散文作品常常以幽默诙谐的语言和情节来吸引读者,他善于运用幽默的笔法和幽默的插科打诨,给作品增添了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
总的来说,归有光的散文作品以简洁明快、情感真挚、反映现实、寓意深远和幽默风趣为特点,他的作品深受读者喜爱,能够触动人
心,引发共鸣。
归有光的历史评价
归有光的历史评价王世贞最初因为文学观点与归有光相左而讨厌他,后来却又不得不佩服他,认为归有光可与韩愈、欧阳修相提并论。
他在《归太仆赞》中称:先生于古文词,虽出之自史、汉,而大较折衷于昌黎韩愈、庐陵欧阳修。
当其所得,意沛如也。
不事雕饰,而自有风味,超然当名家矣。
其晚达而终不得意,尤为识者所惜云。
又作赞道:风行水上,涣为文章。
当其风止,与水相忘。
剪缀帖括,藻粉铺张。
江左以还,极于陈、梁。
千载有公,继韩、欧阳。
余岂异趋?久而始伤。
王锡爵在《归公墓志铭》作铭说:秦、汉以来,作者百家。
譬诸草木,大小毕华。
或春以荣,或秋以葩。
时则为之,匪前是夸。
先生之文,六经为质。
非似其貌,神理斯述。
微言永叹,皆谐吕律。
匪笾匪簋,烝肴有飶。
造次之间,周旋必儒。
大雅未亡,请观其书。
张岱在《石匮书》中评价道:归熙甫、汤义仍汤显祖、徐文长徐渭、袁中郎袁宏道,皆生当王王世贞、李李梦阳之世,故诗文崛起,欲一扫近代芜秽之习。
……熙甫亲见王弇州主盟文坛,声华烜赫,奔走四海。
熙甫一老举子,独抱遗经于荒江虚市之间,树牙颊相榰柱,不少下,其骨力何似!钱谦益在《列朝诗集·震川先生小传》中评价归有光的诗文说:熙甫为文,原本六经,而好太史公书,能得其风神脉理。
其于八大家,自谓可肩随欧欧阳修、曾曾巩,临川王安石则不难抗行。
其于诗,似无意求工,滔滔自运,要非流俗可及也。
又在《题归太仆文集》中称赞道:如熙甫之《李罗村行状》、《赵汝渊墓志》,虽韩、欧复生,何以过此?以熙甫追配唐、宋八大家,其于介甫、子繇,殆有过之无不及也。
士生于斯世,尚能知宋、元大家之文,可以与两汉同流,不为俗学所澌灭,熙甫之功,岂不伟哉!《明史·文苑传》开篇介绍明代“文士”时提及归有光说:归有光颇后出,以司马、欧阳自命,力排李、何、王、李……于是宗李、何、王、李者稍衰。
王鸣盛在《钝翁类稿序》中,从散文发展的角度评价了归有光的贡献:明自永、宣以下,尚台阁体;化、治以下,尚伪秦、汉;天下无真文章者百数十年。
论归有光抒情散文的情感魅力-精选文档
论归有光抒情散文的情感魅力归有光一生命运多舛,然而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不容忽视,尤其是他的抒情散文,在史上备受众家关注。
早在王爵锡做的《太仆寺丞归公墓志铭》①中就曾说:“所为抒写怀抱之文,温润典丽,如清妙之瑟,一唱三叹,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恻之思,溢于言语之外,嗟叹之,淫佚之,自不能已已。
”并认为归有光的情感散文虽然并不刻意追求某种写作效果,只是信笔为文,而喜怒哀乐却溢于言表,真切感人,明确指出了情在散文中的重要性。
后世桐城派的方苞也是以归有光抒情散文为其文之最的代表,可见二人皆推崇归有光的抒情散文。
一、归有光其人及其抒情散文古往今来,很多学者对归有光的散文进行研究,而张爱波综合前人的研究,在他的论文《论归有光的抒情散文》中运用古今结合的抒情散文归类法,把归有光的66 篇抒情散文归为五大类⑥:传记体抒情散文、哀祭体抒情散文、书牍体抒情散文、序跋体抒情散文、辞赋体抒情散。
从张爱波对归有光抒情散文的分类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归有光抒情散文的大致面貌。
在归有光的抒情散文中,最具特色的是传记体抒情散文和哀祭体抒情散文,特别是家庭亲情的抒情散文,其包含着归有光对“匹夫匹妇”之情乃“天下之至情”的独特生命体验和深刻理解。
人们读到他的《项脊轩志》、《先妣事略》、《寒花葬志》等文章时,无不为之深深感动。
在当时一味摹古浮饰的散文园地中,这些散文像一泓甘甜的泉水,沁人心脾,给人以美的享受,为散文的发展开辟了一个新境界。
这也奠定了归有光在中国散文史上不可或缺的文学地位。
二、归有光抒情散文的情感魅力文学必然渗透着情感,没有情感,就没有文学。
作为一种抒情文学,归有光的抒情散文更离不开情感,而且很大程度上归有光抒情散文的艺术魅力就表现为其情感魅力。
也正是由于这种独特的情感魅力,使归有光在文学史上成为独树一帜的散文大家。
(一)真挚动人之情归有光抒情散文极富魅力的情感,首先应是一种真实的情感。
从这个角度看,归有光抒情散文的情感魅力,源自于情感的真实性,并且这种真挚的情感是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并无等级之别。
论归有光的寿序文
论归有光的寿序文
归有光的寿序文是一篇以古诗文为蓝本的现代文体寿序。
文中以深切的情感和精妙的文笔,赞扬了归有光先生的卓越才华和崇高品德,表达了对先生的敬仰和祝福。
文章开始,先以“余乃孔门之后,自幼好学”来介绍归有光先生的家世和求学之路,显示出先生勤奋好学、渴求知识的精神风貌。
接着,通过“少年有志”、“壮年争名”等篇章,描述了先生不断努力、勇攀高峰的人生历程,表现出先生刻苦奋斗、追求卓越的人格风范。
随后,文中展现了归有光先生的学术成就和社会影响,“博览群书、渊博无比”、“学术成就卓越、引领时代潮流”,这些描述既突出
了先生的学识渊博、才华横溢,又彰显了先生在学术领域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
同时,文章也提到了先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文化使命感,“以学者之志,弘扬民族文化”,这反映了先生的高尚品德和追求文化事
业的崇高理想。
在文章的结尾,作者以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归有光先生的敬仰和祝福,“敬祝先生寿比南山,慧眼识时,长留人间”,这既是对先生的美好祝愿,也是对先生一生追求的肯定和赞美。
归有光的寿序文,以流畅优美的文笔和精湛的表达技巧,抒发了作者内心对先生的敬仰和感慨,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更加深入了解归有光先生的机会,是一篇很有价值的文学作品。
- 1 -。
评归有光——精选推荐
评归有光评归有光归有光(1506~1571)明代散⽂家,字熙甫,号项脊⽣。
昆⼭(今属江苏)⼈。
9岁能属⽂,后以同⾢⼈魏校为师,通经史,善故。
嘉靖⼗九年(1540)中举⼈。
其后⼆⼗余年,⼋次会试不第。
嘉靖⼆⼗⼀年移居嘉定安亭江上,读书讲学,⽣徒常达数⼗百⼈,被称为震川先⽣。
嘉靖四⼗四年始中进⼠,授长兴知县。
因采⽤古教化法治民,听讼时引妇⼥⼉童围观,⽤吴语断案。
以抗拒上司命令,被迫离职,转为顺德府通判,管理马政。
后为南京太仆寺丞,参与撰修《世宗实录》,以劳瘁致疾,卒于南京。
明代中叶,⽂坛上出现了前、后七⼦的复古运动,对扫除台阁体的⽂风有⼀定作⽤。
但⾄嘉靖年间,已流为盲⽬尊古倾向。
王慎中、茅坤、唐顺之等⼈起⽽抵制,提倡唐宋古⽂,被称为唐宋派,其魁⾸实为归有光。
时王世贞为⽂坛宗师,声势煊赫,归有光贬斥说:“盖今世之所谓⽂者,难⾔矣。
未始为古⼈之学,⽽苟得⼀⼆妄庸⼈为之巨⼦,争附和之,以抵排前⼈”,“⾄于宋元诸名家,其⼒⾜以追数千载之上⽽与之颉颃,⽽世直以蚍蜉撼之,可悲也”(《项思尧⽂集序》)。
在诗论上,他也批判复古倾向说:“今世乃惟追章琢句,模拟剽窃,淫哇浮艳之为⼯,⽽不知其所为。
”反之,他认为那种“率⼝⽽⾔,多民俗歌谣,悯时忧世之语,盖⼤雅君⼦之所不废者”(《沈次⾕先⽣诗序》)。
他的基本观点是:以《史记》为代表的秦汉⽂章虽好,但唐宋间名⽂未尝不佳,前、后七⼦标榜“⽂必秦汉,诗必盛唐”,实则泥古成风,⾛⼊歧途。
他主张“变秦汉为欧曾”,属⽂时应“出于意之所诚”……⾮特求绘藻之⼯为⽂章。
然观美矜炫于世⽽已”(《答俞质甫书》)。
当时,王世贞听到他批评⾃⼰“妄庸”后说:“妄则有之,庸则未敢闻命。
”但到了晚年,王世贞也感到⾃⼰雕饰过甚,不及归有光恬适⾃然。
在《归太仆赞序》中说:“先⽣于古⽂辞……不事雕饰⽽⾃有风味,超然当名家矣。
”还有⼈把归有光与欧阳修⽐较,推崇他为明代第⼀散⽂家。
直到清代。
⽅苞、姚鼐等⼈,也对归有光交⼝称赞。
被塑造的经典——清代文评专书中的归有光
被塑造的经典——清代文评专书中的归有光诸雨辰【摘要】归有光是清代文学评论中的焦点人物,其形象在清代学者的批评总结中完成了“经典化”的历程.清人对归有光的讨论大致延续钱谦益与王夫之的批评理路展开,重点关注了归有光文章的文辞与义理两个层面,而讨论的对象则是归有光的《史记》评点及其自身文学创作.在清代复杂的文学流派与文人群体论争中,归有光成为一个符号性的人物,其形象也不断地被重塑着.支持者赞其文法可学,反对者批其文章无道,而对其他问题则皆视而不见,彰显了文学经典化历程的曲折走向.【期刊名称】《求是学刊》【年(卷),期】2017(044)002【总页数】8页(P131-138)【关键词】归有光;经典化;《史记》评点;多维解读【作者】诸雨辰【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10087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07.62归有光是晚明文坛上的一位重要作家,他力抵七子派的复古文学,开一代风气之先。
除了其文章写作外,归有光的《史记》评点也启发了后代文学及文学理论的发展,使他成为清代文学与理论言说中绕不开的人物。
目前对归有光的研究主要在两个方面展开。
一是归有光思想观念、文学特色的研究,包括他与同时代其他文人的关系等,这是归有光研究的主流。
其中较著名者比如刘尊举从震川论文及写作实践中总结出其“质实”的文学思想[1];吴正岚分析归有光对文学、伦理、政治等的观念意识,并将其思想观念的来源上溯到欧阳修经学的影响[2];孙之梅分析了归有光对现实政治与文学等问题的态度,认为归氏在明清之际具有扭转学风的意义,其中特别提到了钱谦益和顾炎武对归有光的发掘之功[3]。
另一个角度是从后人对归有光的接受来研究其思想与文学,比如何天杰在对归有光与“唐宋派”文人关系进行梳理的基础上,认为归有光并非唐宋派的一员,“唐宋派”概念的形成是后代文人评说及近代文学史叙事的结果[4]。
此外,黄霖、杨峰等人从《震川先生集》的清人评点中整理清人对归有光的看法,对钱谦益、黄宗羲、尤侗、陈维崧、吕留良、何焯、方苞、姚鼐、曾国藩、林纾、徐世昌等20余家的归文评点进行了细致梳理,得出了切实可信的结论。
论归有光抒情散文的情感魅力-精选文档
论归有光抒情散文的情感魅力归有光一生命运多舛,然而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不容忽视,尤其是他的抒情散文,在史上备受众家关注。
早在王爵锡做的《太仆寺丞归公墓志铭》①中就曾说:“所为抒写怀抱之文,温润典丽,如清妙之瑟,一唱三叹,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恻之思,溢于言语之外,嗟叹之,淫佚之,自不能已已。
”并认为归有光的情感散文虽然并不刻意追求某种写作效果,只是信笔为文,而喜怒哀乐却溢于言表,真切感人,明确指出了情在散文中的重要性。
后世桐城派的方苞也是以归有光抒情散文为其文之最的代表,可见二人皆推崇归有光的抒情散文。
一、归有光其人及其抒情散文古往今来,很多学者对归有光的散文进行研究,而张爱波综合前人的研究,在他的论文《论归有光的抒情散文》中运用古今结合的抒情散文归类法,把归有光的66 篇抒情散文归为五大类⑥:传记体抒情散文、哀祭体抒情散文、书牍体抒情散文、序跋体抒情散文、辞赋体抒情散。
从张爱波对归有光抒情散文的分类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归有光抒情散文的大致面貌。
在归有光的抒情散文中,最具特色的是传记体抒情散文和哀祭体抒情散文,特别是家庭亲情的抒情散文,其包含着归有光对“匹夫匹妇”之情乃“天下之至情”的独特生命体验和深刻理解。
人们读到他的《项脊轩志》、《先妣事略》、《寒花葬志》等文章时,无不为之深深感动。
在当时一味摹古浮饰的散文园地中,这些散文像一泓甘甜的泉水,沁人心脾,给人以美的享受,为散文的发展开辟了一个新境界。
这也奠定了归有光在中国散文史上不可或缺的文学地位。
二、归有光抒情散文的情感魅力文学必然渗透着情感,没有情感,就没有文学。
作为一种抒情文学,归有光的抒情散文更离不开情感,而且很大程度上归有光抒情散文的艺术魅力就表现为其情感魅力。
也正是由于这种独特的情感魅力,使归有光在文学史上成为独树一帜的散文大家。
(一)真挚动人之情归有光抒情散文极富魅力的情感,首先应是一种真实的情感。
从这个角度看,归有光抒情散文的情感魅力,源自于情感的真实性,并且这种真挚的情感是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并无等级之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评归有光
归有光(1506~1571)明代散文家,字熙甫,号项脊生。
昆山(今属江苏)人。
9岁能属文,后以同邑人魏校为师,通经史,善故。
嘉靖十九年(1540)中举人。
其后二十余年,八次会试不第。
嘉靖二十一年移居嘉定安亭江上,读书讲学,生徒常达数十百人,被称为震川先生。
嘉靖四十四年始中进士,授长兴知县。
因采用古教化法治民,听讼时引妇女儿童围观,用吴语断案。
以抗拒上司命令,被迫离职,转为顺德府通判,管理马政。
后为南京太仆寺丞,参与撰修《世宗实录》,以劳瘁致疾,卒于南京。
明代中叶,文坛上出现了前、后七子的复古运动,对扫除台阁体的文风有一定作用。
但至嘉靖年间,已流为盲目尊古倾向。
王慎中、茅坤、唐顺之等人起而抵制,提倡唐宋古文,被称为唐宋派,其魁首实为归有光。
时王世贞为文坛宗师,声势煊赫,归有光贬斥说:“盖今世之所谓文者,难言矣。
未始为古人之学,而苟得一二妄庸人为之巨子,争附和之,以抵排前人”,“至于宋元诸名家,其力足以追数千载之上而与之颉颃,而世直以蚍蜉撼之,可悲也”(《项思尧文集序》)。
在诗论上,他也批判复古倾向说:“今世乃惟追章琢句,模拟剽窃,淫哇浮艳之为工,而不知其所为。
”反之,他认为那种“率口而言,多民俗歌谣,悯时忧世之语,盖大雅君子之所不废者”(《沈次谷先生诗序》)。
他的基本观点是:以《史记》为代表的秦汉文章虽好,但唐宋间名文未尝不佳,前、后七子标榜“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实则泥古成风,走入歧途。
他主张“变秦汉为欧曾”,属文时应“出于意之所诚”……非特求绘藻之工为文章。
然观美矜炫于世而已”(《答俞质甫书》)。
当时,王世贞听到他批评自己“妄庸”后说:“妄则有之,庸则未敢闻命。
”但到了晚年,王世贞也感到自己雕饰过甚,不及归有光恬适自然。
在《归太仆赞序》中说:“先生于古文辞……不事雕饰而自有风味,超然当名家矣。
”还有人把归有光与欧阳修比较,推崇他为明代第一散文家。
直到清代。
方苞、姚鼐等人,也对归有光交口称赞。
归有光反对拟古,多从形式着眼,并未达到内容上的真正革新。
他的作品以散文为主,十之八九为经解、题跋、议论、赠序、寿序、墓志、碑铭、祭文、行状以及制义之作,其中有些作品表现了对当时政治的不满,有些作品表现出对人民的同情,但也有不少作品内容空洞,思想陈腐。
在若干记叙、抒情散文中,能做到“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恻之思,溢于言语之外”(王锡爵《归公墓志铭》)。
其艺术特色是:①即事抒情,真切感人。
如代表作《项脊轩志》,以“百年老屋”项脊轩的几经兴废,穿插了对祖母、母亲、妻子的回忆,并抒发了人
亡物在、世事沧桑的感触。
所回忆者人各一事,均属家庭琐事,但极富有人情味。
②注重细节,刻绘生动。
如《项脊轩志》写景,发扬了唐宋文的优良传统,确非前后七子所及。
③篇幅短小,言简意赅。
他的散文名作,如《项脊轩志》、《先妣事略》、《思子亭记》、《女二二圹志》等,均未超过千字。
《寒花葬志》为悼念夭殇小婢而作,全文共112字,但以两个细节勾勒婢女形象,写出庭闱人情,极为凝炼。
④结构精巧,波折多变。
如《宝界山居记》由太湖风景写到宝界山居,又对比唐代王维之辋川别墅,并对王维发了议论。
《菊窗记》,从洪氏之居的地势、风景写到古人仲长统与陶渊明,夹叙夹议,跌宕多姿。
归氏散文多写身边琐事,未能充分反映明代社会矛盾。
但他在《备倭事略》、《昆山县倭寇始末书》、《蠲贷呈子》等文中,刻画了倭寇人侵后昆山一带“屋庐皆已焚毁,□聚皆已罄竭,父母妻子半被屠刳,村落之间哭声相闻”的惨状。
在《书张贞女死事》、《张贞女狱事》文中,揭露了恶霸横行、吏治腐败的现实。
在《送恤刑会审狱囚文册揭贴》、《九县告示》、《乞休申文》等文中,表达了自己为民请命的心怀。
在《可茶小传》、《鹿野翁传》等传记文里,勾勒了一些普通人物的形象。
在《己未会试杂记》、《壬戌纪行》等纪行文中,记载了当时一些民情世态,这些作品,也还具有一定社会意义。
归有光死后,其子子宁曾辑其部分遗文,刻于昆山,词句多有改窜,其孙昌世与钱谦益遍搜遗文,细加校勘,编为文集40卷,未能全刻。
清康熙年间,曾孙归庄又增益部分遗文,经董正位等人襄助刻成《震川先生全集》,正集30卷、别集10卷,共40卷。
内收各种体裁之散文 774篇、诗歌113首。
今通行本为四部丛刊本《震川先生集》共40卷,系据明常熟刊本影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