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用机场的现状和规划
我国通用机场的现状与建议
我国通用机场的现状与建议通用机场是指用于民航航班之外的一般航空活动的机场。
我国通用机场的现状可以说是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本文将分析我国通用机场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目前,我国通用机场的数量和规模逐年增加。
截至目前,我国已建成600多个通用机场,其中大多数是小型机场。
这些机场多分布在经济发达地区和旅游热点城市,为地方经济发展和旅游业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同时,通用机场的运营模式也多样化,如租赁、招商引资等方式,为地方经济带来了不少利益。
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通用机场的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资源配置不均衡。
大多数通用机场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而中西部地区通用机场数量相对较少。
这导致东部地区通用机场的运载能力过剩,而中西部地区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其次,通用机场设施滞后。
不少通用机场的跑道、停机坪等设施已不能满足当代航空安全要求,这给通用飞行的发展带来一定风险。
再次,通用机场的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目前,一些通用机场在硬件设施和服务能力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
针对以上问题,我提出以下建议:首先,加强资源配置平衡。
应调整通用机场的地理分布,提高中西部地区通用机场的建设速度和规模,以满足当地经济和旅游业的需求。
其次,加大通用机场设施建设力度。
要加大对通用机场的投资力度,提升其设施的安全性和先进性。
同时,鼓励民企和社会资本参与通用机场的建设和运营,加强公私合作。
再次,提升通用机场的服务水平。
要提升通用机场的服务质量和效率,完善相关的服务设施和服务流程,提高机场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意识。
此外,我还建议加强通用机场的管理和监管。
应加强对通用机场的规划、建设和运营的监管,确保其安全可靠。
另外,还应加强对通用机场的市场监管,防止不正当竞争和垄断行为的发生。
综上所述,我国通用机场在发展中面临一些挑战,但同时也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通过加强资源配置平衡、设施建设、服务水平提升和管理监管等方面的工作,可以推动我国通用机场的进一步发展,为地方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机场总体规划管理现状及相关建议
机场总体规划管理现状及相关建议[摘要]机场总体规划是指导机场建设发展的规范性文件,也是保障机场与城市协调发展的基础性文件,但在机场总体规划实际管理过程中则存在不少问题,有的机场至今没有编制机场总体规划,有的机场则没有根据机场发展状况及时修编机场总体规划,而不少机场总体规划与地方相关规划不能很好地协调一致,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机场建设和发展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因此,进一步加强机场总体规划的管理和监督落实就显得尤为必要。
一、机场总体规划编制和修编情况为了适应地方经济和民航业的快速发展需求,近年来大部分机场都在不断地进行改扩建,而许多机场总体规划普遍不能适应机场发展状况,因此这两年编制和修编机场总体规划的现象非常普遍。
2010年浙江省7个运输机场中就有5个机场要进行机场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并且近期浙江省规划有两个新建机场和两个迁建机场,这些机场不久也都要进行机场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
但从这几年机场总体规划的编制情况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大中型机场基本上都编制了机场总体规划,但能够按要求对机场总体规划进行经常性复核,并根据机场发展状况及时进行修编的不多机场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基本上都是等到新的建设项目准备启动时才匆匆开始,由于受新建项目前期工作时间限制,许多机场总体规划需要研究的内容无法深入进行研究,比如飞行区构型的选择、航站楼构型及流程设置、综合交通的优化设置、节能与环保等等内容,而这些对大型机场的未来发展是及其重要的。
2、小型机场编制和修编机场总体规划情况总体不理想有的机场由于考虑近期迁建,一直未编制机场总体规划,有的机场因为机场业务发展缓慢,也一直未编制机场总体规划,而有的军民合用机场则在编制和落实机场总体规划时很难与军队达成一致意见。
由于缺少机场总体规划的有效指导,机场建设往往过多地侧重本期工程项目的建设布局,对机场远期的发展及设施布局不能给予足够的考虑,若干年后可能就会出现机场功能布局不尽合理的情况。
中国民航机场发展概况及未来机场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民航机场发展概况及未来机场发展趋势分析一、通航城市和机场2020年,我国境内运输机场(不含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共有241个,其中定期航班通航机场240个,永州零陵机场临时停航,年内定期航班新通航机场有广西玉林福绵机场、新疆于田万方机场、重庆仙女山机场。
《2021-2027年中国民航机场行业市场运营格局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定期航班通航城市(或地区)237个,较上年增加3个,年内定期航班新通航的城市(或地区)有广西玉林、新疆于田、重庆武隆。
安康五里铺机场迁至安康富强机场。
二、主要生产指标我国机场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的同时,积极实施“客货并举”发展战略,多方联系运力,优化航线网络,实现生产运输快速恢复。
2020年,我国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8.57亿人次,较上年减少4.94亿人次,同比下降36.6%。
分航线看,国内航线完成8.4亿人次,较上年减少3.72亿人次,同比下降30.7%,其中内地至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航线完成0.03亿人次,比上年下降90.2%;国际航线完成0.17亿人次,较上年减少1.22亿人次,同比下降87.8%。
2020年以来,面对疫情影响和市场下行的双重压力,我国机场完成货邮吞吐量有所下降。
截至2020年底,我国机场完成货邮吞吐量1607.5万吨,较上年减少102.5万吨,同比下降6.0%。
分航线看,国内航线完成947.4万吨,较上年减少116.9万吨,同比下降11.0%,其中内地至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航线完成82.7万吨,比上年下降12.5%;国际航线完成660.1万吨,较上年增加14.4万吨,同比增长2.2%。
面对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考验,截至2020年底,我国机场完成飞机起降904.9万架次,较上年减少261.1万架次,同比下降22.4%;其中,完成运输架次为745.8万架次,较上年减少241万架次,同比下降24.4%。
分航线看,国内航线完成873.4万架次,较上年减少193万架次,同比下降18.1%,其中内地至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航线完成4.8万架次,比上年下降75.5%;国际航线完成31.5万架次,较上年减少68.1万架次,同比下降68.4%。
全国民用机场布局规划图文稿
全国民用机场布局规划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全国民用机场布局规划前言机场作为航空运输和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和发展,我国机场体系初具规模,初步形成了以北京、上海、广州等枢纽机场为中心,其余省会和重点城市机场为骨干,以及众多干、支线机场相配合的基本格局,为保证我国航空运输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开放,以及完善国家综合交通体系等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加强国防建设、增进民族团结、缩小地区差距、促进社会文明也具有重要意义。
但机场总量不足、体系结构和功能定位不尽合理等问题仍比较突出,难以满足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特别是提高国家竞争力的要求,进一步优化机场布局和适度增加机场总量已成为未来时期我国机场发展的重要课题。
机场布局规划主要解决民用机场空间布局及功能结构问题,通过统筹兼顾、科学布局、完善结构、合理定位来指导机场的建设和发展,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增强我国民航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同时,民用航空是系统性、关联性和专业性很强的行业,在机场属地化管理、建设主体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编制全国民用机场布局规划也是加强民航业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结合未来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总体战略部署,特制定《全国民用机场布局规划》(不含通用航空机场),规划期限至2020年。
在实施过程中,将根据民航运输内外部条件和环境的变化,适时对本规划进行必要的修订和调整。
一、现状及评价(一)机场现状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和发展,我国机场总量初具规模,机场密度逐渐加大,机场服务能力逐步提高,现代化程度不断增强,初步形成了以北京、上海、广州等枢纽机场为中心,以成都、昆明、重庆、西安、乌鲁木齐、深圳、杭州、武汉、沈阳、大连等省会或重点城市机场为骨干以及其他城市支线机场相配合的基本格局,我国民用运输机场体系初步建立。
中国未来十年机场建设与发展的新趋势
中国未来十年机场建设与发展的新趋势P1:封面P2:目录一、中国内地机场发展现状二、未来十年中国内地机场的发展规划三、中国内地机场发展面临的挑战四、未来十年中国内地机场的发展目标五、未来十年中国内地机场建设与发展的新趋势一、中国内地机场发展现状P3:机场数量:不断增加截至2009年底,中国内地颁证运输机场达到166个,其中:定期航班通航机场——165个定期航班通航城市——163个可起降B747飞机的大型机场——33个2009年中国大陆新增6个机场:佛山、腾冲、玉树、鸡西、大庆和伊春。
新增航站楼面积:60万平方米2010年预计新增机场数量:8个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机场建设处于一个高速发展时期,新建、迁建约70个机场,并对80多个机场进行了改造或扩建。
截至2009年底,中国内地颁证运输机场达到166个,其中定期航班通航机场165个,定期航班通航城市163个,飞行区等级4E及以上(可起降B747飞机)的大型机场33个。
2009年,全国新增佛山、腾冲、玉树、鸡西、大庆和伊春6个机场,新建成航站楼的面积约60万平方米。
预计到今年年底,全年将有8个新机场建成并投入运营。
P4:机场服务范围:不断扩大运输机场密度:每十万平方公里1.6个上图是目前中国内地运输机场的分布图,运输机场密度为每十万平方公里1.6个。
机场数量和布局基本适应了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P5:机场运输保障能力:不断提高2009年,国内运输机场实现:——旅客吞吐量48,606.3万人次,增长19.79%——货邮吞吐量945.6万吨,增长7.04%——航班起降484.1万架次,增长14.52%总周转量(万吨公里) 同比增长(%)旅客周转量(万人公里)同比增长(%)货邮周转量(万吨公里)同比增长(%)2009年4270729 13.4 17.1 1262673.6 5.62010年1-3月1231740 32.2 9449952.6 20.4 389427.4 66.32009年我国机场吞吐量各项指标再创历史新高,其中旅客吞吐量48,606.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9.79%;货邮吞吐量945.6万吨,比上年增长7.04%;飞机起降架次484.1万架次,比上年增长14.52%。
中国民航业发展现状
中国民航业发展现状中国民航业是中国国内和国际航空运输业的总称,包括航空公司、机场、航空器制造和维修、航空航天科技领域等相关产业。
近年来,中国民航业取得了快速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航空市场之一、下面是关于中国民航业发展现状的1200多字的简要介绍。
中国民航业的发展始于20世纪50年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民航业已经从起步阶段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行业。
中国民航业的发展受益于国内经济的快速增长、消费升级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政府的支持和鼓励。
目前,中国民航业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航空市场之一、根据中国民航局的数据,截至2024年底,中国共有37家航空公司,拥有近3800架民用航空器。
中国的机场数量也在不断增加,截至2024年底,中国境内共有238个民用机场,其中包括51个国际机场。
中国民航业的旅客运输量也在不断增加,2024年,中国的民航旅客运输总量超过6亿人次。
中国民航业的运营模式主要包括航空公司、机场、航空器制造和维修等各个环节。
航空公司是中国民航业的核心组成部分,由中国国有航空公司和私人航空公司组成。
国有航空公司包括中国国航、东方航空、南方航空等,私人航空公司包括海南航空、春秋航空等。
这些航空公司不仅提供国内的航班服务,还开设了国际航班,连接中国与世界各地。
在机场方面,中国的机场数量和规模都在不断增加,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旅客需求。
航空器制造和维修领域也在不断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商用飞机市场之一为了满足快速增长的航空需求,中国民航业致力于技术创新和发展。
中国的航空器制造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中国已经成功研发并运营了中国自主研发的大型客机C919、中国还在研发和生产其他类型的飞机,并在国际市场上取得了一定的竞争优势。
此外,中国的航空航天科技也在不断提升,中国已经成功发射了一系列卫星,并探索深空航天。
中国民航业面临着一些挑战,例如航空安全和运营效率的提升、环境保护的需求、人才培养和管理等方面的问题。
中国航空机场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航空机场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一、航空机场综述机场的定义:提供航空器起飞、降落和地面活动而划定的一块地域或水域,包括域内的各种建筑物和设备装置,主要由飞行区、旅客航站区、货运区、机务维修设施、供油设施、空中交通管制设施、安全保卫设施、救援和消防设施、行政办公区、生活区、后勤保障设施、地面交通设施及机场空域等组成。
机场的分类方式有很多,包括按服务对象划分、按航线性质划分等。
在我国机场的分类主要依托航空运输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发展战略,从2008年《关于加强国家公共航空运输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发布到2018年《国际航权资源配置与使用管理办法》的出台,我国航空运输机场的分类处于持续调整和变化之中,结合民航“十三五”规划,我们认为我国运输机场大体上可以分为5类:大型国际枢纽、国际枢纽、区域枢纽、其他干线机场和支线机场。
二、航空机场行业产业链航空机场行业上游主要为机场相关设备制造企业,如机场高端设备制造(飞机牵引设备、飞机除冰车、飞机启动气源设备等)、中端设备制造(飞机客梯车、飞机食品车、飞机电源车、飞机加油车、飞机清洗车等)、低端设备制造(行李传输设备、旅客登机廊桥、垃圾车等)。
此外,机场项目承建企业、机场服务供应商等也是航空机场行业上游行业的重要参与者。
机场项目承建流程主要分为前期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和验收阶段,其中,施工阶段是最重要的阶段,该阶段由专业工程项目承包者提供专业工程项目服务和非专业工程项目服务。
机场服务供应商主要为航空机场提供安保、物业等相关服务。
航空机场行业中游主要为航空机场运营企业,航空机场运营企业受到民用航空管理局及政府的严格监管,中国民航局负责拟定相关价格、收费政策及监管实施,国有企业或政府具备机场的经营管理权。
航空机场行业下游主要为各民用航空公司、个人旅客和企业等。
民用航空公司为航空机场行业的主要服务对象,也是航空机场行业的主要收入来源。
由于机场使用费用和运营收费政策由中国民航局决定,下游服务对象并不具有市场定价权。
中国航空发展现状与趋势
中国航空发展现状与趋势中国航空业是世界上最快发展的航空业之一、近年来,中国航空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实现了从过去的相对落后到现在的世界领先地位的转变。
以下是关于中国航空发展现状与趋势的一些主要方面的介绍。
一、中国航空业的现状1.增长迅速:中国航空业在过去十年中以惊人的速度增长。
根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的数据,中国已成为全球航空市场的第二大市场,仅次于美国。
中国国内航空市场的客运量和货运量都在逐年增长。
2.高速铁路的竞争:中国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对航空业产生了一定的竞争压力。
高速铁路的速度和舒适度与飞机相比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尤其是在中短途旅行方面。
因此,一些航空公司不得不调整航线和策略以应对这种竞争。
3.新机场的建设:中国正在积极建设新的机场。
根据中国民用航空局的数据,2024年底,中国将拥有400多个机场。
这将为航空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基础设施。
4. 机队更新:中国航空公司正不断更新和扩大机队规模。
尽管全球2024年全球航空市场受到新冠疫情的冲击,但中国航空公司仍在继续订单,尤其是新一代大型飞机,如波音737 MAX和空客A320neo。
二、中国航空业的趋势1.旅游市场的繁荣: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旅游市场之一,中国航空业将继续受益于中国人民对旅游的持续热情。
中国人民对境内旅游和出境旅游的需求不断增长,这将进一步推动中国航空业的增长。
2.低成本航空的崛起:低成本航空在中国市场的崛起将进一步改变中国航空业的竞争格局。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低成本航空,航空公司将不得不寻找新的发展策略,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3.双向开放政策的推行:中国政府正在积极推进双向开放政策,允许外国航空公司在中国市场发展。
这将提供更多的竞争压力,同时也为中国航空公司进军建设全球网络提供了机会。
4.技术创新:中国航空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
中国航空制造商正在开发新一代商用飞机,如C919和ARJ21、此外,中国航空公司还在积极推动无人机技术和航天领域的创新,这将为中国航空业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变革。
中国机场建设现状及收入来源分析
中国机场建设现状及收入来源分析一、我国机场建设现状截止2020年,我国规划建设244个机场,平均使用效率为573万人/机场,数量非常少。
06年来,全国机场数量年均增长3.7%。
而人均年乘机次数从0.12提升至0.43,年均增长10.3%,增速很快。
2018年我国境内民用航空(颁证)机场共有235个(不含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其中定期航班通航机场233个,定期航班通航城市230个。
相较于2017年新增6个通航机场,全年新开工、续建的机场项目共计174个,新增6条跑道,305个停机位。
从机场业务来看,随着我国机场数量的增多和航空运输需求的扩大,我国机场业务量保持着快速稳步增长态势,旅客吞吐量增速超过10%,货邮吞吐量保持稳步提高。
根据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民航机场游客吞吐量达到12.65亿人次,同比增长10.2%,货邮吞吐量达到1674万吨,同比增长3.5%。
2019年1-4月,游客吞吐量达到4.38亿人次,同比增长7.1%;而受到高铁和公路、水路运输的冲击,货邮吞吐量小幅下降1.4%。
二、航空性收入:遵循成本回收原则,机场的根基在机场生命周期的成长期,国际旅客占比较低,免税业务尚未成熟,航空性收入是其主要收入来源,航空性收入主要随业务量的增长递增,其收费标准由民航局决定,收入弹性和成长性较差。
国内机场(民航局口径)内航内线的收费水平大幅低于国际一流机场收费水平:一类1级机场,即首都机场、上海机场、白云机场,内线收费水平仅为香港机场收费水平的约30%,外线收费水平仅为香港机场收费水平的约50%。
中国民用机场航空性收费实际上还存在相当大的上调空间。
从民用机场收费标准改革的进程来看,也存在着上调的可能性,但短期内不可预期过高。
更多的国际航线意味着更高效的航空性收费,机场可以通过多开通国际航线来提升自身的航空性收入水平。
三、非航空性收入:十年CAGR13.68%,成熟期机场动力之源成熟机场的主要收入来源,机场迈入成熟期,积累了千万级别的国际旅客流量,流量变现将成为成熟机场业绩增长的核心动力。
2024年通用航空机场现状研究及发展趋势
2024年通用航空机场的现状主要表现为在全球范围内逐渐增多、发展不平衡以及面临一些挑战。
与此同时,通用航空机场也面临着新的发展趋势,包括技术创新、可持续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
首先,通用航空机场在全球范围内逐渐增多。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人们对航空出行需求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建设通用航空机场。
这些机场在服务商务航班、飞行器维护和修理、航空器驾驶员培训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根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的数据,全球通用航空机场数量在过去十年中已经增长了约10%。
其次,通用航空机场的发展不平衡。
通用航空机场在不同地区和国家之间的发展情况存在很大差异。
一些地区的通用航空机场设施较为完善,服务质量较高,吸引着大量私人飞机和商务航空客户。
而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和边远地区,通用航空机场发展相对滞后,设施陈旧,服务水平不高。
第三,通用航空机场面临一些挑战。
其中一个挑战是土地资源的紧张。
通用航空机场需要大量土地用于跑道、停机坪和维修设施等,但由于土地资源有限,通用航空机场往往难以扩大规模。
另一个挑战是环境保护和噪音污染问题。
通用航空机场的运营会产生噪音和大气污染等影响环境的问题,这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存在矛盾。
然而,通用航空机场面临着一些新的发展趋势。
首先是技术创新。
新的航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得通用航空机场能够更好地满足飞行器的需求,提高运营效率。
比如,无人机技术的成熟推动了通用航空机场无人机服务的发展。
此外,航空交通管理系统的改进也使得通用航空机场的运行更加安全和高效。
其次是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随着环境意识的提高,通用航空机场需要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性。
通用航空机场可以采用更清洁的燃料,改善噪音减缓措施,并加强废物管理和能源利用效率。
最后是市场需求的变化。
通用航空机场需要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调整业务模式。
随着商务航班需求的增加,通用航空机场可以提供更多的商务服务,如豪华会议室、商务旅行定制等。
另外,对体验式旅行的需求也在增加,通用航空机场可以通过提供休闲娱乐设施来满足这一需求。
2024年民航机场市场环境分析
2024年民航机场市场环境分析一、市场规模民航机场作为航空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市场规模直接影响着行业的发展。
根据最新的数据统计,全球民航机场的数量不断增加,已经超过了2000个。
这些机场分布于各个国家和地区,为旅客提供航班服务,为航空公司提供停机坪和航班起降的场所。
据预测,在未来几年内,全球民航机场的数量还将继续增加。
二、市场竞争由于机场资源有限,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在国内市场,由于航空运输需求的快速增长,许多城市纷纷建设新的民航机场。
这导致了机场之间的竞争加剧,每个机场都希望能吸引更多的航空公司和旅客。
在国际市场上,一些大型国际机场之间也存在竞争关系,各机场争夺着国际航班的运营权和航空公司的合作关系。
三、法律法规民航机场运营需要符合各种法律法规的要求。
例如,在国内市场,机场需要遵守民航局和交通运输部的相关规定,包括机场管理制度、安全检查制度、飞行区域划分等。
在国际市场上,机场需要遵守国际民航组织(ICAO)的要求,包括航空安全标准、航空保安措施等。
此外,不同国家和地区还有各自的法律法规,机场必须遵守当地的相关规定。
四、技术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民航机场的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例如,自动化系统的应用使得机场运营更高效。
自动化的行李分拣、登机手续办理和安全检查等环节减少了人工操作的需求,提高了航班进出港的效率。
另外,无人机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也对机场运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些新技术的引入使得机场更加智能化、安全性更高。
五、经济环境民航机场的运营离不开经济环境的支持。
机场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如土地购买、设施建设和设备更新等。
同时,机场的盈利主要来自航空公司的使用费用和旅客的收入,因此,经济状况的好坏对机场的影响较大。
经济增长和人口流动性的增加都会对民航机场的需求产生积极的影响。
六、环境保护民航机场运营对环境保护也面临一系列的挑战。
机场的运营会产生噪音、大气污染和废水废弃物等问题,对周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我国民用机场管理体制现状及相关建议
我国民用机场管理体制现状及相关建议摘要:民用航空作为我国交通运输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交通运输事业的高速发展,其市场化进程不断推进,管理水平大幅度提升,机场管理机制呈现出多样化发展态势。
但从整体层面来看,我国民用机场管理仍存在诸多不足,成为制约我国民航事业可持续竞争发展的重要因素。
本文以我国民用机场管理体制为分析对象,首先介绍当前我国民用机场管理体制的现状问题,接着论述了完善我国民用机场管理体制的对策建议,以便可以更好地促进我国民用机场管理体制上一个新台阶。
关键词:民营机场;管理体制;政府1我国民用机场管理体制现状问题第一,机场的布局和发展呈现非常明显的分化现象。
在机场下放到地方之后,受制于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因素,很多民用机场呈现出了发展不均衡的态势,两极分化的情形非常严重。
例如,我国的东部地区旅客吞吐量是西北部地区的7倍以上,货物吞吐量是西北地区的25倍以上。
第二,中小机场难以实现盈利。
截止2018年,我国100多家机场中盈利共超过10亿,这些利润大部分来自北京首都机场、上海虹桥机场、广州白云机场,但是80%以上的其他机场仍然处于亏损的状态,其中绝大部分都是中小型机场。
大型机场一般都是交通枢纽,地理位置非常优越,所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较高,航空运输需求量较大。
这类机场的基础设施建设较为成熟,经济辐射效应非常明显,盈利不是问题。
但是对于身处经济欠发达的小机场来说,他们在建设之初并没有以市场需求作为基础,而是政府的调控所建成的,这些中小机场的运营一直缺少班线,业务量也非常少,再加上长期以来的自主运营能力较差,普遍存在严重亏损的现象。
第三,机场和航空公司之间的经营矛盾不断激化。
机场和航空公司是航空运输的两大重要主体,两者分工不同但是利益一致,两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
但是在近些年来,我国的民用机场协会曾经公布了一项黑名单,指出东航等多家国内航空公司拖欠机场费用数10亿元,这就导致了机场和航空公司之间的矛盾不断升级。
2023中国民用机场发展蓝皮书
2023我国民用机场发展蓝皮书近年来,我国民用航空业发展迅速,民用机场数量逐渐增加,空中交通运输量逐年提升,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为进一步促进我国民用机场的可持续发展,特编撰撰写了《2023我国民用机场发展蓝皮书》,旨在系统分析当前我国民用机场的发展现状,提出发展策略和建议,推动我国民用机场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一、背景分析1.1 我国民航业发展情况近年来,我国民航产业发展迅速,空中交通运输量不断增加,航空运输市场不断扩大。
2019年,全国民用机场保有量达到238个,经过一年多的发展,目前已增长至260个。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新建机场的需求增加,部分地方机场运力饱和,一些地区机场规模偏小,无法满足国内外旅客需求。
1.2 我国民用机场发展现状目前,我国民用机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东部地区机场集中度高,西部地区机场相对较少。
一些地区的机场规模偏小,运输能力有限,难以满足旅客需求。
一些建设的机场,在项目规划、基础建设、投资回报等方面存在不少问题。
二、发展现状分析2.1 机场规划建设目前,我国民用机场规划建设过于分散,一些中小型机场规模过小,无法满足旅客需求。
建议未来在机场规划建设中,更加注重规模和运力的合理配置,避免过度竞争和资源浪费。
2.2 机场设施设备一些地方机场设施设备陈旧,无法满足现代化机场的需求,如航站楼、停机坪、登机口等设施质量和数量都无法满足当今的旅客需求。
应该加大投入,加快设施设备的更新换代。
2.3 航空公司运营情况随着国内外旅客需求的持续增长,航空公司运力需求不断增加。
然而,现阶段我国航空公司运营情况并不理想,一些航空公司存在机队老化、运力过剩、盈利状况不佳等问题,需要加强整合和优化。
2.4 机场管理与服务水平部分地区机场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有待提高,未来应该进一步完善机场管理和服务体系,优化流程、提升效率,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的服务体验。
三、发展策略和建议3.1 加强规划统筹,推动机场布局优化未来,应该根据国家交通运输布局规划,科学规划机场布局,坚持有序发展的原则,促进机场布局的优化和合理配置,避免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
中国民航机场发展概况
中国民航机场发展概况民用机场,是指专供民用航空器起飞、降落、滑行、停放以及进行其他活动使用的划定区域,包括附属的建筑物、装置和设施。
民用机场不包括临时机场和专用机场。
中国航空交通体系由三大门户复合枢纽机场、八大区域性枢纽机场、十二大干线机场组成。
一、通航城市和机场2019年,我国境内运输机场(不含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共有238个,其中定期航班通航机场237个,年内定期航班新通航机场有: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巴中恩阳机场、重庆巫山机场、甘孜格萨尔机场;定期航班通航城市234个,年内定期航班新通航的城市有:四川巴中。
北京南苑机场停航,宜宾菜坝机场迁至宜宾五粮液机场。
二、主要生产指标2019年我国机场2019年旅客吞吐量超过13亿人次,完成135162.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6.9%。
分航线看,国内航线完成121227.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 6.5%(其中内地至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航线完成2784.8万人次,比上年减少3.1%);国际航线完成13935.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0.4%。
完成货邮吞吐量1710万吨,比上年增长 2.1%。
分航线看,国内航线完成1064.3万吨,比上年增长3.3%(其中内地至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航线完成94.5万吨,比上年减少4.9%);国际航线完成645.7万吨,比上年增长0.4%。
《2020-2026年中国民航机场行业市场经营管理及投资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完成飞机起降1166.0万架次,比上年增长5.2%(其中运输架次为986.8万架次,比上年增长 5.3%)。
分航线看,国内航线完成1066.4万架次,比上年增长5.0%(其中内地至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航线完成19.6万架次,比上年减少0.3%);国际航线完成99.6万架次,比上年增长6.8%。
三、旅客吞吐量分布各机场中,年旅客吞吐量1000万人次以上的机场达到39个,较上年净增2个(银川河东、烟台蓬莱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占全部境内机场旅客吞吐量的83.3%,较上年降低0.3个百分点。
机场建设与管理的现状与展望
机场建设与管理的现状与展望一、机场建设的现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航空运输作为一种重要的旅游方式和商业活动方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机场的建设也成为一个国家的经济建设和发展的重点。
机场建设的现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机场建设规模不断扩大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活动的日益普及,机场建设规模不断扩大。
特别是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更多的国际航线和国内航线的开通,机场的建设比例也越来越高。
目前,我国各地的机场从原来的仅有几个到现在的近300个,随着国家航空业的快速发展,机场建设的规模和数量还将不断扩大。
2、机场运营技术不断更新机场运营技术是保证机场安全、高效和稳定运营的重要因素。
国内外的机场运营技术发展不断,改进并应用到实际的机场中去。
如一些先进的机场,在运营管理上采用了智能化、自动化和信息化的手段,使机场运营更加安全、稳定、快速和节能。
3、航空公司的合作越来越多航空公司的合作越来越多,借此实现资源共享和运维效率提升。
一些大型的航空公司还和机场进行战略合作,加强了运营的互动性,提高了机场的综合服务水平和竞争力。
4、机场建设质量有所提高近些年来,我国机场建设质量明显有所提高。
机场建设过程中,从材料采购、施工过程到验收环节,均得到了相关检验部门的严格监督和管理。
同时,机场建设项目的审批,对环境和社会影响因素进行了论证,加强了机场建设质量的保证。
二、机场管理的现状机场管理是保证机场安全、高效和稳定运营的重要因素。
机场管理的现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机场管理规模不断扩大随着国家航空业的快速发展,各地机场的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
机场管理人员也在不断增加,从而保证了机场管理的顺畅和有力。
2、机场管理经验不断积累国内一些大型的机场拥有丰富的管理经验,从而保证了机场管理的高效和稳定。
这些机场除了不断提升管理层的素质,还引进国外的优秀管理经验,进行不断的学习和交流。
3、机场管理技术不断更新机场管理技术不断更新并且应用到实际的机场中去,机场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和完善,也大大提高了机场管理的效率和安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场作为航空运输和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和发展,我国机场体系初具规模,初步形成了以北京、上海、广州等枢纽机场为中心,其余省会和重点城市机场为骨干,以及众多干、支线机场相配合的基本格局,为保证我国航空运输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开放,以及完善国家综合交通体系等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加强国防建设、增进民族团结、缩小地区差距、促进社会文明也具有重要意义。
但机场总量不足、体系结构和功能定位不尽合理等问题仍比较突出,难以满足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特别是提高国家竞争力的要求,进一步优化机场布局和适度增加机场总量已成为未来时期我国机场发展的重要课题。
机场布局规划主要解决民用机场空间布局及功能结构问题,通过统筹兼顾、科学布局、完善结构、合理定位来指导机场的建设和发展,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增强我国民航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同时,民用航空是系统性、关联性和专业性很强的行业,在机场属地化管理、建设主体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编制全国民用机场布局规划也是加强民航业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结合未来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总体战略部署,特制定《全国民用机场布局规划》(不含通用航空机场),规划期限至2020 年。
在实施过程中,将根据民航运输内外部条件和环境的变化,适时对本规划进行必要的修订和调整。
一、现状及评价(一)机场现状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和发展,我国机场总量初具规模,机场密度逐渐加大,机场服务能力逐步提高,现代化程度不断增强,初步形成了以北京、上海、广州等枢纽机场为中心,以成都、昆明、重庆、西安、乌鲁木齐、深圳、杭州、武汉、沈阳、大连等省会或重点城市机场为骨干以及其他城市支线机场相配合的基本格局,我国民用运输机场体系初步建立。
截至2006 年底,我国(不含港澳台地区)共有民航运输机场147 个,其中军民合用机场 45个,全国机场平均密度为每10 万平方公里1.53 个;按飞行区等级划分,4E 级机场25 个、4D 级机场35 个、4C 级机场58 个、3C级机场29 个;按经济地理分布,东部地区41 个、中部地区25个、西部地区69 个、东北地区12 个;按地区划分,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6 个地区的机场数量分别为12 个、18个、37 个、25 个、31 个和24 个,以每10 万平方公里计,密度分别为1.51 个、1.16 个、4.67 个、2.57 个、1.53 个和0.81 个。
(二)基本评价1、机场总体布局基本合理。
绝大多数机场的建设和发展是以航空运输市场需求为基础,初步形成了与我国国情国力相适应的机场体系,为促进和引导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加强国防建设和保障国家安全发挥着重要作用。
若以地面交通100 公里或1.5 小时车程为机场服务半径指标,既有机场可为52%的县级行政单元提供航空服务,服务区域的人口数量占全国人口的61%、国内生产总值(GDP)占全国总量的82%。
2、机场区域布局与经济地理格局基本适应。
机场区域分布的数量规模和密度与我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经济地理格局基本适应,民用机场呈区域化发展趋势,初步形成了以北京为主的北方(华北、东北)机场群、以上海为主的华东机场群、以广州为主的中南机场群三大区域机场群体,以成都、重庆和昆明为主的西南机场群和以西安、乌鲁木齐为主的西北机场群两大区域机场群体雏形正在形成,机场集群效应得以逐步体现,对带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城市发展潜力和影响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3、机场体系的功能层次日趋清晰。
我国民航运输基于机场空间布局的中枢轮辐式与城市对相结合的航线网络逐步形成,机场体系的功能层次日趋清晰、结构日趋合理,国际竞争力逐步增强。
一批主要机场的综合功能逐步完善、业务能力不断提高,北京、上海、广州三大枢纽机场的中心地位日益突出,昆明、成都、西安、乌鲁木齐、沈阳、武汉、重庆、大连、哈尔滨、杭州、深圳等省会或重要城市机场的骨干作用进一步增强,尤其是昆明、成都、重庆、西安、乌鲁木齐等机场分别在西南、西北区域内的中心作用逐步显现,诸多中小城市机场发挥着重要的网络拓展作用。
4、航空运输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地位不断提高。
以机场布局规模不断扩大和航空网络逐步拓展完善为基础,航空运输以其快捷、方便、舒适和安全的比较优势,在我国中长途旅客运输、国际间客货运输、城际间快速运输及特定区域运输方面逐步占据主导地位,对促进国际间人员交往、对外贸易和出入境旅游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十五”期间民航运输机场旅客吞吐量、货邮吞吐量和飞机起降架次分别年均增长16.3%、9.6%和11.7%,2006 年旅客吞吐量达3.32 亿人次,是2000 年的2.5 倍,年旅客吞吐量达到1000 万人次以上的机场共有7 个(其中:北京首都机场4875 万人次、上海浦东机场2679 万人次、上海虹桥机场1933万人次、广州白云机场2622 万人次),占全国机场总旅客吞吐量的52%。
民航客运量、客运周转量在全社会客运总量和客运总周转量的比重从1985 年的0.12%、2.64%提高到2006 年的0.8%和12.3%,航空运输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作用日益重要。
(三)存在问题机场布局上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一是机场数量较少、地域服务范围不广,难以满足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尤其是“东密西疏”的格局与带动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与增进民族团结、开发旅游资源等的矛盾比较突出;二是民航机场体系内部未能充分协调,区域内各机场间缺乏合理定位和明确分工,机场对干、支航空运输协调发展的合理引导作用薄弱,参与全球竞争的国际枢纽尚未形成,难以有效配置资源和充分发挥民用航空资源整体优势和作用;三是部分机场的建设和发展与其所在城市规划、军航规划以及其他运输方式规划缺乏有效衔接,尤其是军民航空域使用矛盾日益尖锐,较大程度上制约了民航的发展,与国防交通的需要也有较大差距;四是大部分中型以上机场容量已饱和或接近饱和、综合功能不健全,与提高航空安全保障能力和运输服务质量水平的客观要求存在较大差距。
二、指导思想、目标、原则(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构建和谐社会为出发点,以市场需求为基础,通过优化机场布局结构和增加机场数量规模,进一步加强资源整合,完善功能定位,扩大服务范围和提高服务水平,适应经济社会和民航事业的发展,到2020 年初步形成规模适当、布局合理、层次分明、功能完善的现代化民用机场体系。
(二)布局原则1、机场总体布局应与国民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战略和航空市场需求相适应,促进生产力合理布局、国土资源均衡开发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
2、机场区域布局应与区域经济地理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城市总体规划相符合、促进区域内航空资源优化配置、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和城市功能提升完善。
3、机场布局应与其他运输方式布局相衔接,促进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建立和网络结构优化,并充分发挥航空运输比较优势,提高综合交通运输整体效率和效益。
4、机场布局应与航线网络结构优化、空管建设、机队发展、专业技术人员培养等民航系统内部各要素相协调,增强机场集群综合竞争力,进一步提高民用航空运输整体协调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5、机场布局应与加强国防建设、促进民族团结及开发旅游等资源相结合。
重视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特别是新兴旅游地区机场的布局和建设,拓展航空运输服务范围,增强机场的国防功能。
同时考虑充分有效利用航空资源,条件许可时优先合用军用机场或新增布局军民合用机场。
6、机场布局应与节约土地、能源等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相统一。
充分利用和整合既有机场资源,合理确定新增布局数量与建设规模,注重功能科学划分,避免无序建设和资源浪费,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功能定位全国民用机场布局规划,作为民用航空基础设施的空间布局规划,服务于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对外开放和国防现代化建设,体现国家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发展航空运输的意志,明确政府的政策导向,指导民用机场设施有序建设,优化航空运输资源配置,并作为国家实施宏观调控和投资管理的依据,促进民航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四、布局方案根据布局规划的指导思想、目标和原则,依据已形成的机场布局,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民航区域管理体制现状,按照“加强资源整合、完善功能定位、扩大服务范围、优化体系结构”的布局思路,重点培育国际枢纽、区域中心和门户机场,完善干线机场功能,适度增加支线机场布点,构筑规模适当、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北方(华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五大区域机场群。
通过新增布点机场的分期建设和既有机场的改扩建,以及各区域内航空资源的有效整合,机场群整体功能实现枢纽、干线和支线有机衔接,客、货航空运输全面协调,大、中、小规模合理的发展格局,并与铁路、公路、水运以及相关城市交通相衔接,搞好集疏运,共同构成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至2020 年,布局规划民用机场总数达244 个,其中新增机场97 个(详见附表1)。
具体是:北方机场群:布局规划机场总数54 个,其中新增24 个。
北方机场群由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8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内各机场构成。
在既有30个机场的基础上,布局规划新增北京第二机场、邯郸、五台山、阿尔山、长白山、漠河、抚远等24 个机场,机场总数达到54 个,为促进华北、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东北亚经济合作和对外开放提供有力的航空运输保障。
在此机场群中,重点培育北京首都机场为国际枢纽机场,进一步增强其国际竞争力;提升和发挥天津、沈阳机场分别在滨海新区发展和东北振兴中的地位作用;进一步完善哈尔滨、大连、长春、石家庄、太原、呼和浩特等机场在区域中的干线机场功能,稳步发展阿尔山、长白山、漠河、大庆等区域内支线机场。
华东机场群:布局规划机场总数49 个,其中新增12 个。
华东机场群由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7 个省(直辖市)内各机场构成。
在既有37 个机场基础上,布局规划新增苏中、丽水、芜湖、三明、赣东、济宁等12 个机场,机场总数达到49 个,以满足华东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外开放和对台“三通”的交通需要。
在此机场群中,重点培育上海浦东机场为国际枢纽,增强其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完善上海虹桥、杭州、厦门、南京、福州、济南、青岛、南昌、合肥等机场的干线机场功能;稳步发展苏中、三明、宜春、济宁等区域内支线机场。
中南机场群:布局规划机场总数39 个,其中新增14 个。
中南机场群由广东、广西、海南、河南、湖北、湖南6 省(自治区)内各机场构成。
在既有25 个机场基础上,布局规划新增信阳、岳阳、衡阳、邵东、河池等14 个机场,机场总数达到39 个,以满足中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促进东南亚经济合作、泛珠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对外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