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总复习——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知识讲解(含答案)
2023 语文中考复习热点词语的理解与运用(解析版)
核心考点02 词语的理解与运用考向分析考查方式多以选择题或填空题的形式出现,具体有以下几种:1.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为加点词语选择合适的解释,或者指出下列句子中词语解释不当(恰当)的一项。
2.结合具体语言环境指出下列句中词语使用不当(恰当)的一项。
此类题目考查的范围比较宽泛:内容可能涉及关联词语的使用、词语的含义,也可能涉及词语的语体色彩、感情色彩甚至词性。
3.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内容也常常跟关联词、词义、词性以及词语的语体色彩、感情色彩有关,考查点同,只是形式不同而已。
考点详解具体语境中词语、短语与成语的运用正误的辨析,要结合平时积累的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从词语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
常见的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
在辨析其意的前提下,在理解句子或文段的基础上,也要注意语体风格,与空缺词语前后的意义相一致,做出正确的选择。
课内把握基础字词,课外注重积累与运用,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正确的使用词语。
真题再现一、选择题1.(2021·四川内江·中考真题)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对于是否加入校排球队,他和父母的意见大相径庭....,无法达成共识。
B.看完电影《我和我的家乡》,同学们受到了深深的震撼,感觉开卷有益....。
C.朱光潜在创作《无言之美》时,从各种艺术中信手拈来....许多生动的实例,显示出他在美学领域的深厚造诣。
D.瞿秋白一生历经风浪和生死考验,却始终初心不改,以锲而不舍....的精神探寻和开辟“一条光明的路”。
2.(2021·四川内江·中考真题)下列句子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可是在这种环境气氛里,出口自然,不论唱什么,都充满一种淳朴本色美”是转折复句,其中“在”“充满”的词性分别是介词、动词。
B.《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其中的人物传记分为本纪、世家、列传三类。
中考语文总复习——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知识讲解(含答案)
中考总复习——词语的理解与运用责编:王军霞考点透视《新课程标准》有关词语的理解和运用方面的考查要求是:1.准确理解辨析词语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具体含义。
2.能辨析词语的语体色彩,并理解其不同的表达作用。
3.能准确辨析、品味词语的感情色彩和表达作用。
4.能准确辨析理解同义词、近义词和多义词的含义及用法。
5.熟练掌握生活中常用的俗语、成语、谚语和歇后语。
6.熟练掌握常用关联词的用法。
考查方式多以选择题或填空题的形式出现,具体有以下几种:1.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为加点词语选择合适的解释,或者指出下列句子中词语解释不当(恰当)的一项。
2.结合具体语言环境指出下列句中词语使用不当(恰当)的一项。
此类题目考查的范围比较宽泛:内容可能涉及关联词语的使用、词语的含义,也可能涉及词语的语体色彩、感情色彩甚至词性。
3.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内容也常常跟关联词、词义、词性以及词语的语体色彩、感情色彩有关,考查点同2,只是形式不同而已。
知识讲解细致辨析词语所要辨析的词语,一般都是容易混淆的近义词。
要求考生明确判断词语的范围大小,词义的轻重程度,以及词语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搭配。
还要掌握多义词的不同义项。
词语一般有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三种。
本义一般指词的原始意义或较早的意义;引申义是由词的本义演变发展而产生的意义,如“焦躁”可引申为“气恼”“发怒”;比喻义是词语本义的比喻用法逐步固定下来的意义,如“手足”比喻“兄弟”,“虎口”比喻危险的境地。
一、词义的分类。
1.单义词:一般为科学术语,专有名词,常见事物的名称,近年中考不考此类。
2.多义词:一般分为基本义、引申义、比喻义。
3.同义词:分等义词(即意义相同)、近义词(即意义相近)两类。
4.反义词:分意义相反或意义相对两种。
二、同义词的辨析方法。
同义词的辨析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词义的轻重程度。
例如:“希望”“期望”“渴望”三个同义词,一个比一个程度重。
2.词义范围的大小。
词语理解与运用中考真题2(含答案)
中考复习——词语的理解和运用(二)姓名班级2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C )(3分)A.他几十年如一晶无私奉献的事迹在当地广为传颂,经媒体曝光..后,更赢得了无数人的赞赏。
B.杭州西湖不仅有秀美的湖光山色,更有千年的文化结存..,被列为为世界文化是众人望所归。
C.智慧的人能够在失败中吸取教训,改变自己的思维和行为,以免重蹈覆辙....而悔之莫及。
D.写作需要生活的积累和丰富的思想,否则,你的文章就会因缺乏具体内容而成为一纸空文....。
【考点解析】词语运用。
主要考查学生对词语的意思理解及正确运用的能力。
A选项中的“曝光”喻指事物暴露或被揭露,句中宣扬的是好事,词语的情感色彩不当。
B选项中的“结存”指结算后的资产总和,而这里的文化用“沉淀”较为恰当。
D选项中的“一纸空文”指写在纸上没有兑现或不能兑现的东西,往往指相关的方案和措施。
2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D )(3分)A.张老师十分喜欢孩子,他在退休之后,又义务办起了补习班,为的是再享与学生在一起的天伦之乐....。
B.暑假里小丽随家长到山东威海旅游,海上波涛汹涌,岸边桑树呈碧,这沧海桑田的美景让小丽流连忘...返.。
C.现在的电信诈骗案层出不穷,行骗者手段之隐蔽,伎俩之巧妙,蒙骗形式之多样,简直令人叹为观止....。
D.学习知识,不仅需要勤奋刻苦的态度,更需要一丝不苟....的精神。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掌握所学知识。
流连忘返:流连:留恋不止,不愿离去。
忘:忘记;返:回归。
比喻喜欢、迷醉某种事物而不愿或忘记离开。
常形容对美好景致或事物的留恋。
一丝不苟:形容办事认真,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
苟:敷衍了事,马马虎虎。
丝:计量单位。
2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或俗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3分)A.重庆合川区三汇天然石体,虽不及云南石林壮观奇绝,也不及湘西红石林古朴秀雅,却也形态万千,别具匠心....。
B.他出身于书画世家,自幼便随研究敦煌艺术的父亲出入莫高窟,耳濡目染....,最终选择了用线条和色彩演绎人生。
届中考语文总复习积累与运用专题词语理解与运用包括成语附答案 (一)
届中考语文总复习积累与运用专题词语理解与运用包括成语附答案 (一)届中考语文总复习积累与运用专题词语理解与运用包括成语中考即将到来,为了备战中考,我们需要加强语文的总复习。
其中,积累与运用专题词语理解与运用包括成语是其中重要的一步。
在此,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理解与运用专题词语及成语的方法和技巧。
一、理解与运用专题词语:专题词语是中考中的重要部分,通过积累并学会运用,可以提高语文总分。
首先,我们要理解什么是专题词语。
专题词语是在某一个特定领域中具有一定意义的词汇。
因此,在专题词语的理解与运用方面,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了解词语的具体意义。
理解专题词语需要清楚词语的基本含义和在该领域中对应的意义,如“朝气蓬勃”在日常语境中指年轻、有活力,而在农业领域,指较新的农作物。
2.学习词语的搭配和用法。
不同的专题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搭配方式和用法,例如“曲高和寡”与“贵族气十足”意思相近,在语境上的运用也不同。
3.掌握词语的派生和变形。
专题词语的派生和变形词汇也是中考考试中常见的,例如“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是“植物”的两个派生词汇。
二、理解与运用成语:成语是汉语中的传统文化遗产之一,通过学习并熟练掌握成语的意义和运用,可以帮助我们在语文考试中获得高分。
在理解和运用成语时,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掌握成语的基本含义。
成语是语言中的诙谐的表达方式,多用于喻意和象征表达。
2.学会运用成语的语境。
成语的运用是一个熟练的过程,不仅需要了解其语义,还需要掌握成语在不同的语境中的用法和搭配。
3.掌握成语的派生和变形。
如“得鱼忘筌”和“杀鸡取卵”都是“圣人谈性情”的派生词汇,不能只学会原词,而要了解其派生词汇和变形。
总之,积累与运用专题词语理解与运用包括成语是我们通往语文高分的必经之路,只有在理解和掌握词汇的意义,用法和搭配的同时,我们才能在语文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附专题词语及成语:专题词语:1. 慷慨解囊:形容大方解困,慷慨助人。
中考语文词语运用复习精讲(解题技巧 中考真题解析)
中考语文词语运用复习精讲(解题技巧+中考真题解析)知识举要一、常见考点中考对词语能力的考查主要是以语言知识和语言实践的积累为前提,注重考查学生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
中考考查的词语也大多是语文课本和日常生活中出现频率高,但又容易出错的常见词。
特别是近义词、同义词、关联词,成语更是词语考查中的重点,综观几年来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卷,涉及这个部分内容的具体考点有:①根据语境判断词语的含义;②正确使用成语;③正确辨析和选用近义词;④正确使用关联词语等。
二、答题技巧词语运用的考题从题型来说主要是以选择题为主,兼顾阅读题,突出理解能力,注重运用能力,单纯的词语解释一般不考,要遵循“词不离句”的原则,结合一定语境来理解。
从内容上看,所选词语以及句子都是考生学过的或生活中常见的、熟悉的,几乎没有生僻的,应该说总体难度不大。
为此复习时要善于积累归纳整理所学的词汇,还要善于在阅读和写作的语言实践中,养成结合具体句子理解词义的学习习惯,从根本上提高得分率。
1.考点一:词语使用的辨析(1)命题特点:根据语境判断词语使用是否正确,是近年来宜宾中考常考的一个内容,常常出现在选择题中。
常考的词语易出现的问题是:①望文生义的,如“万人空巷”,容易误认为是指“街上空无一人”。
但这个词语的意思却是“成千上万的人涌向某处(参加盛典或观看热闹),使里巷空阔冷落。
②感情色彩不当的,如“处心积虑”“无所不至”“炙手可热”等词语是贬义词,容易误认为褒义词。
③语义重复的,如“忍俊不禁”的意思是忍不住笑,如果是“忍俊不禁地笑起来”语义就重复了。
此类词还有“遍体鳞伤”“门庭若市”等。
④范围不当的,如“鳞次栉比”一般只用来修饰房屋和船只,不能修饰人或其他。
“汗牛充栋”仅指书多,而不能指其他。
“豆蔻年华”指女孩子的十三四岁,不指男孩子。
⑤敬谦错位,如“家父”与“令尊”的区别,又如“耳提面命”“抛砖引玉”等词语。
⑥词语的本义已被比喻义、引申义改变,不能再用作本义。
考点二 词语的理解与运用(重难讲义)-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统编版)(解析版)
考点二词语的理解与运用栏目设置:考点解读—考点剖析—备考整合●课标解读词语、成语题主要考查考生理解词语、成语的含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正确选择词语、成语的能力以及运用词语、成语写话的能力。
考查所选用的语料涉及最新热点话题、新闻时事、富含哲理的片段、优美的散文等。
成语考查一般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所考成语一般都是初中阶段语文课文中出现过的、应知应会的成语;词语的考查一般以选词填空的形式出现,备选的词语一般是近义词或者感情色彩不同的词语。
●考情分析根据对近几年试题的分析,试卷中考查运用词语(成语)的题型大部分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较少部分以主观题的考查形式。
实际上,在众多中考试卷中,许多考查点并不是孤立的,有时候会综合考查多个考点,需要我们答题时注意。
随着中考试卷越来越凸显板块意识,词语(含成语)的考查也不再是孤立的,往往设置在专门的基础知识板块之中,与字音、字形、标点、病句等一起在一大题内综合考查。
[考点一词语(含成语、熟语)的辨析与运用]题型一判断词语在句中运用得正确或错误题型二判断词语在句中解释得正确或错误(2023·湖北黄冈·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当地别有用心....地围绕雪山、稻田等旅游资源,积极打造休闲观光农业,激活乡村经济。
B.有创造力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各种尝试。
C.全民健身与专业赛事相得益彰....,共同丰富着人们的生活,有力促进了体育事业的发展。
D.执法标准和尺度要保持统一。
如果朝令夕改,就会让商家无所适从....,损害经营者积极性。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成语运用。
A.别有用心:心中另有算计;指言论或行动另有不可告人的企图,为贬义词。
不能用来形容当地为了激活乡村经济采取的办法,使用有误;B.孜孜不倦:工作或学习勤奋刻苦不知疲倦,形容勤勉不懈怠的一种状态。
使用正确;C.相得益彰:相互配合的好,各方的长处就更能显现。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专题二 词语理解与运用(含答案)
专题二词语理解与运用一、词语辨析1.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①当众说纷纭时,________人云亦云,________理性地思考。
②我们不要过多________别人的私事,这是对人最起码的尊重。
③她哽咽了:“和大家共同________的时光,皆成过往,皆为序章。
愿你们且歌且行,续写辉煌。
”④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下,当代青少年________肩负起应有的历史使命。
A.与其……不如干涉度过必须B.因为……所以干预渡过必需C.因为……所以干涉渡过必须D.与其……不如干预度过必需2.【日常生活情境】根据语境,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科技正重构舞台艺术呈现,赋予艺术“呈于象,感于目,会于心”的简约美,营造诗化意境。
机械舞台移动,可看作山脉涌动;光影交错辉映,可译为日月起落;虚拟视觉成像,可形塑万里山河……科技元素潜藏在视觉语言结构中,为观众创造着美好的视效体验。
依托图像处理算法,冬奥会开幕式__________人心的“冰瀑”环节中,一滴水墨从天而降________开来,“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意境__________,唤起人们心底的文化情结。
“冰雪五环”环节采用三维水墨动画、裸眼全息水墨动画等手段,以笔墨精神再现冬奥历史,观意取象、气韵相生。
A.激动渲染跃然纸上B.震荡熏染惟妙惟肖C.震动点染入木三分D.震撼晕染呼之欲出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欧阳修说:“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读书要学会选择。
选择与自然有关的书,以丰富知识;选择与历史有关的书,以________视野;选择与哲学有关的书,以________智慧。
读书还要善于思考。
善于思考,才会有________;善于思考,才会有取舍。
读好书,善读书,才会读有所获。
A.开阔吸收鉴定B.开辟吸收鉴别C.开阔汲取鉴别D.开辟汲取鉴定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生逢其时,重任在肩,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有强国兴邦、建功立业的________,要有生龙活虎、昂扬向上的________,要有攻坚克难、敢闯敢拼的________,要有不卑不亢、自立自强的________。
中考语文复习答案及解析专题二 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专题二词语的理解与运用一、成语运用及辨析1. (2分)A【解析】B项“有目共睹”指凡是有眼睛的人都能看见,形容事实极其明显。
句中用来形容市容市貌的变化,不恰当。
C项“炙手可热”指手一挨近就感觉热,形容气焰很盛,权势很大。
句中用来形容滞销的空调,用错对象。
D项“方兴未艾”指事物正在兴起、发展,一时不会终止。
与句中的“正”字语义重复。
2. (2分)C【解析】C项“浮光掠影”指像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样,一晃就消逝,形容印象不深刻。
这和句中的“历历在目”语义矛盾。
3. (3分)C【解析】C项“栩栩如生”形容画作、雕塑中的艺术形象等生动逼真,就像活的一样。
句中用来形容峨眉山的猴子,用错对象。
4. (2分)A【解析】A项“不寒而栗”指不寒冷而发抖,形容非常恐惧。
句中用来形容天气寒冷,属于望文生义。
5. (3分)A【解析】B项“舍生取义”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
句中用来形容禁毒任务,不合语境。
C项“一文不名”指一个钱也没有。
句意想表达的是这项规定让旅客不用再花钱,用“一文不名”不恰当。
D项“不知所措”指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
句中形容工作人员的努力,不合语境。
6. (2分)A【解析】B项“登堂入室”比喻学问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也形容唐突进入,指鲁莽不礼貌的行为。
句中形容小偷的行为,用错对象。
C项“充耳不闻”指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
句意想表达对别人的嘲笑不放在心上,用“充耳不闻”不恰当。
D项“风声鹤唳”形容惊慌疑惧。
句中形容春天的美景,不合语境。
7. (2分)C【解析】C项“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句中用来形容游客观赏灯光秀的样子,不恰当。
8. (2分)A【解析】A项“见异思迁”指看见不同的事物就改变主意,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
与语境不符。
9. (2分)A【解析】B项“鲜为人知”指很少有人知道。
这和句中的“深受广大青少年朋友的青睐”语义矛盾。
C项“拍手称快”的意思是拍掌叫好,多指仇恨得到消除或事情的结局(好的事情结局)使人感到满意。
中考语文 2 词语的理解与运用(含解析)
2.词语的理解与运用1.(2016·南平中考)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D )A.他自己虽然不知道是因为懒;还是因为无用;总之觉得是一个不肯运动;十分安分..守己..的人。
B.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肆无忌惮....的掠夺我国的财富和资源,犯下了罄竹难书的滔天罪行。
C.不是你俩还有谁!这班上就数你们最爱造谣生事,搬弄是非....。
D.本刊将洗心革面....,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决心向文学刊物的高层次、高水平攀登。
2.(2016·兰州中考)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B)A.小草虽然是微不足道的角色,它却以顽强的生命力为世人所钦佩和赞颂。
B.曹文轩的许多作品都会把关注的重点放在一些小巧玲珑的生活细节上。
C.他们两人的爱好、处事方法迥然不同。
谁也没法了解谁,谁也没法改变谁。
D.传说中开天辟地的盘古,只是众神之一,影响不大,从未享受过顶礼膜拜的待遇。
【答案】B【解析】:B 项"小巧玲珑"的"小巧"意为小而灵巧,"玲珑"意为精巧细致。
"小巧玲珑"形容东西小而细致。
句中用来形容细节,对象不符。
3.(2016·武威中考)找出划线词语中使用错误的一个,写在横线上,并换一个意思相近的正确的词语。
万顷大山经过大自然亿万斯年的雕琢,现出奇妙的景观:有的如巍峨城堡,有的似一柱擎天,有的如金刚罗列,有的像侍女玉立,有的似猛虎凝神,有的若鹰隼展翅……景观神奇变幻。
这就是张掖丹霞地貌,天然造化,巧夺天工,气势磅礴,别有趣味。
巧夺天工换成鬼斧神工(或精巧绝伦,符合题目要求即可)4.(2016·广州中考)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D)王羲之、颜真卿的作品让我们认识到书法是心灵和性格的表现。
王羲之酒后即兴而作《兰亭集序》,字体式样________________,笔画疏密有致,大小自由随性,尤其是全篇二十多个“之”字,个个__“___________。
最新中考语文词语的理解与运用专题复习含答案
中考语文词语的理解与运用专题复习(含答案)词语的理解与运用1.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我第一次感到了心脏的跳动,对老师的话和动作依然_______________ ,__ 当时除了能___ 到的东西外,我几乎什么都不懂。
A .虽然深奥难懂因为触摸B.但迷惑不解所以捉摸C.虽然深奥难懂所以捉摸D.但迷惑不解因为触摸 2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在偏僻的乡村,他了一生中最美好的青春年华。
②供暖价格听证会上,听证代表们表示要认真行使法律赋予的。
③在一年一度的世界知识产权日,北京市及各区县相关执法部门集中___________ 了近期收缴的盗版光盘50万张。
A .渡过权力销毁B .度过权力销毁C .渡过权利烧毁D .度过权利烧毁3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大器之人,语气_____ ,性格_____ ,气势_____ ,举止____ ,静得优雅,动得从容,行得洒脱。
A.不猥不琐不张不扬不惊不惧不骄不躁B.不张不扬不猥不琐不骄不躁不惊不惧C.不猥不琐不惊不惧不张不扬不骄不躁D .不惊不惧不骄不躁不张不扬不猥不琐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沙漠地区的兀鹰个个都是捕猎高手,却很少单独出去,这与沙漠地区自然环境恶劣有很大关系,_____ 这种环境下,为了避免被天敌捕获,许多弱小动物都有很强的逃生能力,____ ,对兀鹰来说,想获得足够食物单干就不如合作。
A因为是只要B.所以因此只要C.因为因此如果 D.所以但是如果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在学习中_____ 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____ 不要轻言放弃。
_____ 大家有锲而不舍的精神,问题会迎刃而解,最终走向成功。
A .即使也只要就8因为所以无论都C即使也无论都D .只有才如果就6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里,十分这座桥。
中考语文词语的理解与运用复习练习(含解析)
中考语文词语的理解与运用复习练习(含解析)词语的理解与运用一、选词填空1.(2016·雅安)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B )①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 ,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
②创造性的思维又有哪些的要素呢?③我正欣赏着这里的景致,一位穿长袍戴小帽的老先生骑着一头小毛驴地走过我的身旁。
④今年央视春晚的魔术表演十分精彩, 真是让人大开眼界,其丰富奇妙的变化简直。
A. 标志必须悠然自得不言而喻B. 标本必需悠然自得不可思议C. 标志必需泰然自若不言而喻D. 标本必须泰然自若不可思议【解析】标本: 经加工, 保持实物原貌, 供研究、展览的样品;标志: 显示事物特征, 便于识别的记号。
故①应选“标本”,排除AC。
“必须”表示事理上和情理上的必要, 一定要,加强命令语气; “必需” 一定要有, 不可少。
根据句意,②应填“必需”。
故选B。
2.(2016·岳阳)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B )当一个人对生活提出要求的时候,生活也会对他提出反向要求,,比较现实的做法是,首先反复自己有多大本领去满足生活的要求,自己的能力与愿望是否匹配,然后再想办法努力增长自己的才干。
A.而且掂量考查B.所以掂量考察C.所以思考考查D.而且思考考察【解析】“而且”表示递进或强调排除,“所以”连词,表示因果关系。
结合语境,第一横线处应用“所以”,排除AD。
第二条横线,“掂量”意思是做一件事三思而后行量力而行;“思考”指思索、考虑。
对照句意,“掂量”用在此处更为合适,再排除C,选择B。
3.(2016·重庆B卷) 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D )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的瞳仁;斗虎一样,是的风姿。
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A.飞动闪耀强健B.飞扬闪耀强壮C.飞动闪射强壮D.飞扬闪射强健【解析】“飞扬”更能表现“流苏”的轻盈飘飞之态;“闪射”更能表现“瞳仁”放出的光芒之强;“强健”更能表现“风姿的美好”。
初中语文总复习专题词语成语理解和运用
初中语文总复习专题-----词语(成语)理解和运用————————————————————————————————作者:————————————————————————————————日期:初中语文总复习专题——词汇一、常见的中考考点:词汇知识的考核包括词语的理解运用和词类知识。
(一)词语的理解运用:(1)掌握教材涉及的常用词语,做到会读会写会解释会运用。
(2)掌握释词的常用方法:①描述性解释②用熟悉的同义词解释③辨别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④结合上下文解释词语语境义(3)能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深层含义。
(4)能辨析同义词和反义词。
(5)能结合具体语境辨析词语的感情色彩,尤其要注意辨析褒义词贬用或贬义词褒用现象。
(6)正确理解成语含义,注意成语结构的固定性。
(7)会适当地选用词语,会欣赏品析词语的表达作用和表达效果。
(二)词类知识。
关于词的分类,近几年多数省市已定为只学不考内容,只作一般了解即可。
二、知识要点复习:(一)掌握课文中常用词语的书写;(二)理解重要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并能根据语境进行揣摩,理解词语的拓展义;(三)能根据语境需要正确选用词语,并能根据语境辨析词语(或成语)运用的正误;(四)能根据语境准确、得体、连贯运用词语(或成语);(五)能根据语境正确运用关联词。
三、词语辨析步骤:(求同存异原则、最优原则、色彩辨析原则)1.从意义方面来辨析A、词义的轻重不同:如“激动”比“感动”更急剧,更强烈。
B、词义着重点不同:如“诡辩”着重在“诡”,即欺诈、怪异,“诡辩”就是用欺诈的手段、奇怪的言辞来为自己的谬论辩护。
“狡辩”着重在“狡”,即不老实、耍花招,“狡猾”就是歪曲事实,狡猾的为自己的错误言行辩解。
C、词的范围大小不同:如“战争”、“战役”和“战斗”范围由大到小。
2.从色彩方面来辨析A、感情色彩不同:如“爱护”是褒义词,“庇护”是贬义词。
类型概念举例褒义词带有赞许、肯定、喜爱、尊敬等感情色彩的词秀壮丽谦逊刚强贬义词带有贬斥、否定、厌恶、鄙视等感情色彩的词笨奸诈卑劣渺小中性词不带褒贬感情色彩的词结果状况配合方法B、语体色彩不同:如“出租车”适用于书面语,“的士”适用于口语。
2020年中考语文总复习(重庆专版)——4.第二部分 专题三 词语的理解与运用(含成语)
类型三 正确辨析成语
【知识点解析】
判断成语使用是否恰当,不仅要知道其含义, 还要了解其用法和情感色彩,要根据语境从这三 个方面判断正误。可使用排除法,先总观各项, 把明显有错的先排除,缩小判断的范围,减轻判 断的难度。
例(2019·黄冈·3分)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恰当的一项 是( )
【参考答案】 A
技法点拨
• 技法点拨1:要重视平时对词汇的积累,尤其对词义的用法 要有准确的理解和掌握。
• 技法点拨2:应对不同的题型采取不同的解答方法。如词语 运用性选择题,可以从四方面入手:①注意题干显示测试要 求的关键性词语;②快速浏览句子,了解句子的基本意思;③ 把备选词语进行相互比较,找出其细微差别;④根据提供的 语境推敲备选词语,以确定恰当的选项。
例(2019·武汉·3分)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 一组是( )
我们在唐代诗人狂傲的背后也能看到 ———— 。一方面, 他们躬逢盛世,———— 飞扬,如孔雀开屏般绚丽多彩;另 一方面,他们放下身段,态度谦恭,甚至———— ,如孔雀 背后的狼狈不堪。现实的窘迫,人性的复杂,使得多种看似 矛盾对立的东西却———— 。
【思路点拨】 本题考查成语的使用,成语在句中要使语言表 达更准确、简洁、要和句子所表达的感情色彩相一致。A项 “高山仰止”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符合语境。B项“登 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能从浅到深,达到很高的水平。与语境 不符。C项“充耳不闻”形容有意不听别人的意见。与语境不 符。D项“风声鹤唳”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扰。与语境不符。
重庆三年中考
1.(2019·重庆A卷·3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项是( D )
A.两千多年前,《蒹葭》以爱为主题的诗,那片伫立千年的芦苇,见证了远 古的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追求。
中考语文复习专题2词语的理解及运用中考语文
常见词语陷阱
陷阱四:搭配不当 不能带宾语的成语:忍俊不禁、难言之隐、信手拈来、不期而遇、出奇制胜、 当仁不让、侃侃而谈、指手画脚、求全责备、妄自菲薄等。 只能用于否定句和反问句的成语:同日而语、相提并论、等闲视之、望其项背 、天高地厚、青红皂白、混为一谈、一蹴而就等。 容易重复赘余的成语:感激涕零(地流下眼泪)、(浑身)遍体鳞伤、(忽然 )恍然大悟、(正)方兴未艾、(众多的)莘莘学子、(从此)一劳永逸、(百 姓)生灵涂炭、(感到)自惭形秽等。
劳动是永恒的。
当你舒适地驾车在
的高速公路上运输货物,不再为崎岖山路上的缓慢搬
运而痛苦不堪时;当你借助便捷的电商平台将货物卖到世界各地,不再为商品的销售
四处奔波而一筹莫展时;当你
地操控着无人机为作物施肥喷药,不再为劳
作的艰辛和危险而忧心冲冲时,劳动看上去似乎已经褪去了它最初的颜色。
但劳动并没有脱去它永恒的本质,那些起伏在劳动旋律之中的健美身影,那些饱
易错字音整理
示例: 【去伪存真 辨伪去妄】“去伪存真”指去掉虚的,保留真实的。如:真正的现
实主义所要求的是从具体客观事物出发,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对客观事物加以典型 化或理想化,显出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辨伪去妄”指要善于辨别,分清真假。 如:对前人的学说,我们不能一味地迷信,而是要用科学的态度,辨伪去妄。
(3)文中横线上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时节 朝气蓬勃 开阔 娴熟 B.时候 生机勃勃 宽阔 熟悉
B
C.时节 生机勃勃 宽阔 娴熟
D.时候 朝气蓬勃 开阔 熟悉
(4)对文中划线句子的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这一切难道是劳动永恒的赞歌吗?
B.这一切难道不是劳动永恒的赞歌吗?
2024初中升学考试语文总复习专题二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专题二词语的理解与运用1.课标要求2022版《课标》要求:在社会生活中能根据字音、字形、字义三者的关系准确认读、正确理解遇到的生字新词。
2.考查形式中考对词语的考查多以语言知识和语言实践的积累为前提,注重考查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考查的词语大多是语文课本和日常生活中出现频率高但又容易出错的常见词。
近义词、关联词、成语是考查的重点。
题目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具体有以下几种:①指出下列句子中词语运用不恰当(恰当)的一项。
②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考点一近义词辨析(2023·武汉)下列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不惰者,众善之师也。
”生活靠劳动创造,人生也靠劳动创造。
美好品德的、智力潜能的、健康体魄的、审美水平的,往往都与劳动密切相关。
A.锻造提升培育激发B.培育激发锻造提升C.培育提升锻造激发D.锻造培育激发提升[解析]培育:培养。
与“品德”相匹配。
激发:刺激使奋发。
与“潜能”相匹配。
锻造:比喻通过不断地磨砺和打磨,将物品加以改善和完善的过程。
与“体魄”相匹配。
提升:提高。
与“水平”相匹配。
[答案]B1.近义实词的辨析(1)从相异的语素上分析。
如“周密—严密—精密”,其辨析重点在“周、严、精”三字上,“周”意在全,“严”意在紧,“精”意在细。
(2)从词义的轻重、范围的大小上辨析。
如“优良—优秀”,语意前者轻而后者重;“战役—战争”,范围前者小而后者大。
(3)从感情色彩上辨析。
如“鼓励—鼓动”,前者是褒义词,后者是贬义词;又如“机智—狡猾”,前者是褒义词,后者是贬义词。
(4)从语体色彩上辨析。
一般来说,口语,表达比较亲切、随意;书面语,表达则比较严肃、庄重。
如“妈妈—母亲”,前者是口语,表达较亲切;后者是书面语,表达比较庄重。
(5)从语法功能上辨析。
例如,“营利”是动词,指“谋求利润”;“盈利”一般作名词,指“利润”。
再如,“阻碍”为动词,在句中一般作谓语;“障碍”为名词,在句中一般作主语或宾语。
初中语文中考总复习——词语的理解与运用专题训练(选择题)1401-1500题(含答案解析)
初中语文中考总复习——词语的理解与运用专题训练(选择题)1401-1500题(含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他在上小学之前,就开始半懂不懂....地读遍了哥哥们的藏书.B.奶奶们都爱唠唠叨叨....,可在教育孩子尤其是学龄前幼儿时,最忌讳的就是唠叨。
C.科学家研究表明,过去的50年地球在持续变暖,全球变暖是不屑置辩....的事实,D.听到自己的谎言被专家当面揭穿,这个骗子立刻显出颓唐不安....的神色。
2.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今年夏天南方洪涝灾害很严重,当时爸爸正在那里出差暂时回不来,我和妈妈在家里忧心忡忡....,却毫无办法。
B.他们疼爱孩子,孩子也孝敬他们,一家人相敬如宾....,生活美满幸福。
C.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充满了传奇色彩,木兰这一巾帼英雄的形象在民间是家喻户晓....,深受人们喜爱。
D.大兴安岭到了三四月还是冰天雪地的,春天总是姗姗来迟....。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班会课上,他夸夸其谈....,出众的口才使得大家对他刮目相看。
B.这是某种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曦中依稀可见。
C.大理的蝴蝶泉花开似锦,游人如织,美景实在是引人入胜....。
D.危难时刻,绿色的迷彩撑起生命的希望,人民解放军无愧为共和国的中流砥柱....。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王飞的作业一直以来都是工工整整,一尘不染....。
B.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C.这些伪劣药品造成的危害骇人听闻....,药品市场非整顿不可。
D.科学工作者们在会上高谈阔论....,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
5.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邓稼先被张爱萍将军称为“‘两弹’元勋”,是当之无愧....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总复习——词语的理解与运用责编:王军霞考点透视《新课程标准》有关词语的理解和运用方面的考查要求是:1.准确理解辨析词语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具体含义。
2.能辨析词语的语体色彩,并理解其不同的表达作用。
3.能准确辨析、品味词语的感情色彩和表达作用。
4.能准确辨析理解同义词、近义词和多义词的含义及用法。
5.熟练掌握生活中常用的俗语、成语、谚语和歇后语。
6.熟练掌握常用关联词的用法。
考查方式多以选择题或填空题的形式出现,具体有以下几种:1.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为加点词语选择合适的解释,或者指出下列句子中词语解释不当(恰当)的一项。
2.结合具体语言环境指出下列句中词语使用不当(恰当)的一项。
此类题目考查的范围比较宽泛:内容可能涉及关联词语的使用、词语的含义,也可能涉及词语的语体色彩、感情色彩甚至词性。
3.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内容也常常跟关联词、词义、词性以及词语的语体色彩、感情色彩有关,考查点同2,只是形式不同而已。
知识讲解细致辨析词语所要辨析的词语,一般都是容易混淆的近义词。
要求考生明确判断词语的范围大小,词义的轻重程度,以及词语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搭配。
还要掌握多义词的不同义项。
词语一般有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三种。
本义一般指词的原始意义或较早的意义;引申义是由词的本义演变发展而产生的意义,如“焦躁”可引申为“气恼”“发怒”;比喻义是词语本义的比喻用法逐步固定下来的意义,如“手足”比喻“兄弟”,“虎口”比喻危险的境地。
一、词义的分类。
1.单义词:一般为科学术语,专有名词,常见事物的名称,近年中考不考此类。
2.多义词:一般分为基本义、引申义、比喻义。
3.同义词:分等义词(即意义相同)、近义词(即意义相近)两类。
4.反义词:分意义相反或意义相对两种。
二、同义词的辨析方法。
同义词的辨析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词义的轻重程度。
例如:“希望”“期望”“渴望”三个同义词,一个比一个程度重。
2.词义范围的大小。
例如“事件”与“事故”,“事件”范围大,“事故”范围小。
3.词的感情色彩。
例如:“教诲”和“教训”,“教诲”是褒义词,“教训”是中性词。
“人”和“家伙”,“人”没有明显的感情色彩,“家伙”含有轻蔑的感情色彩。
4.词的语体色彩。
例如:“吓唬”与“恐吓”,前者是口语,后者是书面语。
“黎明”与“拂晓”,前者是一般用语,后者是特殊用语。
5.词的适用对象。
例如:“爱戴”适合对上级、长辈,“爱护”适合对下级、小辈。
6.词的搭配关系。
例如:“模糊”与“含糊”,不能互换使用,可以说“说话含糊”“字迹模糊”,但不能说成“说话模糊”“字迹含糊”。
7.词的词性功能。
例如:“营利”是动词,意思为“谋求利润”;“盈利”一般作名词,指“利润”。
再如,“阻碍”为动词,在句中一般作谓语;“障碍”为名词。
在句中一般作主语或宾语。
三、词义的辨析方法。
1.从词的构成上分析如“周密——严密——精密”,其辨析重点在“周、严、精”三字上,“周”意在全,“严”意在紧,“精”意在细。
2.从词语意义上辨析。
辨析过程中,可根据语意的轻重来判断,如“优良——优秀”,语意前轻后重;也可根据范围的大小来判断,如“战役——战争”,范围前者小而后者大。
又如“教学——教育”,范围前者小而后者大。
3.从词语感情色彩上辨析。
如“鼓励——鼓动”两词,前者是褒义词,后者是贬义词:又如“机智——狡猾”,前者是褒义词,后者是贬义词。
4.从语体色彩上辨析。
一般地说,口语表达比较亲切、和谐,书面语表达则严肃、庄重。
如“妈妈——母亲”,前者是口语表达较亲切,后者是书面语表达比较庄重,又如“惦记——思念”,前者用于口语,后者用于书面语。
5.从语法功能上辨析。
在辨析过程中根据搭配的对象来判断,如“颁布——颁发”两词,“颁布”通常和法律、法规、条例等词相搭配,而“颁发”侧重于授予、发出,对象通常是证书、奖品等。
还可根据造句的习惯来判断。
如“就义——献身”,可以说“英勇就义”,也可以说“英勇献身”,而“献身革命”就不能说成“就义革命”。
灵活运用词语一、明确前后关系。
在具体的语境中,句与句之间是前后照应的,因此,要明确语句前后关系,找到词语的对应点。
对于关联词,更要把握好各分句间的关系,所使用的关联词,每一对都表示特定的语法关系,它们的搭配是固定的,不能随意调换。
要正确选用,均需借助对句意的把握,明确句子前后的关系,进行正确的选择。
二、分清感情色彩。
词语中相当一部分是具有明显的感情色彩的,或贬义,或褒义,或中性,一般考查的对象都是感情色彩非常鲜明的词语,我们应当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和表达的需要,细致分析。
但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根据表达需要,有时候套贬义褒用,有时候会褒义贬用,解题时要注意区分。
三、分清适用对象。
有一些词语、成语和俗语,其适用对象和范围一般是比较固定的,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平常要注意积累,明确一些特殊词语、成语和俗语的适用对象和范围,切忌望文生义。
对于不清楚的词语一定要养成勤查词典的好习惯,增加积累。
四、正确使用成语。
成语的辨析与运用,近年来考查比较多,一般考查成语中同音字的改错、形近字的改错以及在具体语境中成语的恰当使用,做成语运用题的方法有:1.看准成语内涵。
成语的意思是约定俗成的,我们不能用现代的眼光去理解它,更不能望文生义。
如“美轮美奂”本形容房屋华美高大而众多,我们可不能理解为美好的意思;“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而不能错误地理解为“首先、第一个”;“文不加点”是指文章不经修改,一气写成,形容才思敏捷,下笔成章,不能理解为“文章没有加上标点符号”。
2.弄清表述对象。
有些成语有特定的运用范围;有的只能用于人,如“眉飞色舞”,有的只能用于物,如“汗牛充栋”,有的只能用于事,如“左右逢源”,有的只能用于自身,如谦辞“抛砖引玉”“敝帚自珍”等。
还有一些特指的成语,如“邂逅相遇”特指久别又偶然相见,“罄竹难书”特指罪行极多。
3.辨出感情色彩。
成语从感情色彩上可分为褒义、中性、贬义三种。
分辨成语运用是否恰当,还可以从成语的感情色彩角度去明辨,看看有没有出现“褒词贬用”或“贬词褒用”的现象。
如“无所不为”是贬义词,意思是“什么坏事都做”。
我们不能当作褒义词用;“胸无城府”是褒义词,我们不能当贬义词用。
4.分析词句重复。
分辨成语运用是否恰当,我们还可从整个句子和该成语的意思上分析,看是否造成了重复。
如“忍俊不禁地笑起来”“一览无余地看到”“口若悬河地说个不停”“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三令五申地强调”“难言之隐的苦衷”“浑身遍体鳞伤”“百姓生灵涂炭”“到处漫山遍野”。
5.辨析形似神异。
有的成语与另一成语由于读音、字形或意义相近,粗一看似乎像孪生姐妹,很容易混为一谈,如“设身处地”与“身临其境”,前者指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地位或环境中,指替别人着想;而后者指自己亲临那种环境;再如“漫不经心”与“漠不关心”容易混淆;“改天换日”与“移天易日”混淆;“无所不至”与“无微不至”混淆。
6.弄清双重语义。
有的成语还具有双重含义,我们要全面分析成语的双重身份,不仅知其一,还要知其二。
如“灯红酒绿”既可形容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又可以形容都市或娱乐场所夜晚的繁华景象;“处之泰然”既形容处理事情不慌不忙,沉着镇定,也可以指对事物无动于衷;“想入非非”既形容想法大胆、新奇,也可以比喻荒唐离奇,不着边际的胡思乱想。
五、填充关联词语的方法。
【高清课堂——中考语文逐题突破系列关联词篇4-10】1.所填关联词语要适应语句表达的具体内容,语句结构所表达的是怎样的意义关系,就选取与之相应的关联词语。
2.在运用和填充关联词语时要注意关联词语常成对成套的特点,如果随意改变其前后呼应的词语,就会引起意义和关系上的混乱。
3.如果要求填充的题是由几个复句组成的较长的文字,那么就要从两方面考虑:一是总观全题,分清这段文字有几个复句、几个分句;二是在总观的基础上再推敲同一复句中各分句的意义关系、复句与复句的层次关系,根据不同的关系,选出不同的关联词语。
复句常用关联词语一览表并列关系单用也又另外同时一面一边另一方面配对使用既……,又……既……,也……又……,又……也……,也……一边(一面)……,一边(一面)……一方面……,另一方面……递进关系单用不但不仅不光而且并且并甚至更以至何况况且还甚至于配对使用不但(不仅、不光)……,而且(并且、还、也、甚至)……尚且(况且)……,何况……选择关系单用或者或是还是配对使用或者……,或者……是……,还是……要么……,要么……不是……,就是……也许……,也许……与其……,不如……与其……,宁可(宁肯、宁愿)……宁可……,也不(也要)……转折关系单用虽然虽说是但是可是但却而然而不过就是只是反而尽管固然只不过配对使用虽然(尽管、虽说是、虽说、固然)……,但是(可是、但、却)……因果关系单用由于因为因此所以因而从而以致致使可见既然配对使用因为……,所以……由于……,因此(因而、所以)……既然……,就(那么、那就)……之所以……,是因为……假设关系单用如果假如假若倘若要是不然否则要不然要不是假使配对使用如果(假如、假使、倘若、要是)……,就(那么、便、则)……即使(纵然、纵使、即便)……,也……再……,也……如果说……,那么……条件关系单用只要只有除非一旦配对使用只要(一旦)……,就(便)……只有……,才……除非……,才……除非……,不……除非……,否则……不……,不……没有……,就没有……无论(不管、不论)……,都……题型解读题型一词语的解释与辨识1.结合语境,下列句子中加红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福州地铁修建已成为我市家喻户晓....的大事。
(家喻户晓:每家每户都知道。
)B.海交会整合了两岸各自的资源,通过优势互补,实现双赢..。
(双赢:双方都获益。
)C.张老师那幽默风趣的一席话,让全班同学忍俊不禁....。
(忍俊不禁:忍住不敢发出笑声。
)D.在省中学生运动会的开幕式上,一群阳光少年的表演很给力..,赢得观众阵阵掌声。
(给力:形容精彩、酷、棒。
)【解析】该题已给出词语的意思,解题时结合语境理解分析即可。
C项中“忍俊不禁”意为“忍不住笑”,而不是“忍住不敢发出笑声”。
【答案】C2.请从括号里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
(1)当命运的绳索无情地缚住少年刘伟的双臂,当别人的目光叹息他生命的悲哀,他依然___________(执拗顽固固执)地为梦想插上翅膀,用双脚在琴键上写下:相信自己。
(2)三秦大地,___________(五光十色水光山色五彩纷呈),相得益彰:陕南山青水绿,风景如画;陕北黄土悠远,浑厚质朴;关中风光秀丽,气象万千。
【解析】解答本题要认真分析句子的意思和备选词语的含义。
(1)执拗:固执任性,不听从别人的意见;顽固:指在思想观点或政治立场上坚持错误,不肯改变;固执:(性情或态度)古板执着,不肯变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