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风景区规划 PPT
合集下载
旅游景区规划- ppt课件
反面例子:大明湖、动物园——建设大量游 乐场,失去了其独特性(大明湖:四面荷 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建议:率先推出新产品新项目,保持唯一性;推出 其他地方难以效仿; 旅游项目不断推陈出新。
ppt课件
7
2.自然美与人工美的统一
景区内出于各方面的考虑,必然建设一些 人文建筑,但要求从色调、风格等方面力求与 景区风格相一致,使建筑能融入风景之中,从 而使旅游者感受到风景和谐统一的境界。
4
3.旅游景区的服务业:
旅游景区除了具吸引力的资源外,还应当有 较好的服务设施条件,服务基本上是围绕旅游 六要素而言的,包括:交通、食宿、娱乐、通 信、购物等。
特点:供给与消费常常处于同一时间段(与吸 引物相比较),所以应该重视“过程管理”。
ppt课件
5
旅游者
开
前
发
提
利 用
旅 游
基础
需 求
旅 游
ppt课件
3
4)一定的文化素质和旅游动机
以上三个因素,即时间、金钱和身体条件, 是产生旅游的必要条件。但是,即使在它们 三者都具备的情况下,如果人们不想以旅游 这种方式使用他们的时间及消费金钱的话, 旅游也不会产生。而一般情况下,文化素质 越高,人们越容易具有旅游的动机。——开 眼界,见世面。
ppt课件
ppt课件
15
2
2.旅游者:
——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居于主体地位
1)金钱(自由支配的收入):
2)时间(一定的闲暇时间):
一般社会发展水平越高,经济越发达,人们的金 钱越多,而闲暇时间也越长,出游活动也越多。
3)适宜出游的身体条件:(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例:黄山、泰山并不是谁都能爬上去的,青藏高原也不 是说谁想去就能去的。
建议:率先推出新产品新项目,保持唯一性;推出 其他地方难以效仿; 旅游项目不断推陈出新。
ppt课件
7
2.自然美与人工美的统一
景区内出于各方面的考虑,必然建设一些 人文建筑,但要求从色调、风格等方面力求与 景区风格相一致,使建筑能融入风景之中,从 而使旅游者感受到风景和谐统一的境界。
4
3.旅游景区的服务业:
旅游景区除了具吸引力的资源外,还应当有 较好的服务设施条件,服务基本上是围绕旅游 六要素而言的,包括:交通、食宿、娱乐、通 信、购物等。
特点:供给与消费常常处于同一时间段(与吸 引物相比较),所以应该重视“过程管理”。
ppt课件
5
旅游者
开
前
发
提
利 用
旅 游
基础
需 求
旅 游
ppt课件
3
4)一定的文化素质和旅游动机
以上三个因素,即时间、金钱和身体条件, 是产生旅游的必要条件。但是,即使在它们 三者都具备的情况下,如果人们不想以旅游 这种方式使用他们的时间及消费金钱的话, 旅游也不会产生。而一般情况下,文化素质 越高,人们越容易具有旅游的动机。——开 眼界,见世面。
ppt课件
ppt课件
15
2
2.旅游者:
——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居于主体地位
1)金钱(自由支配的收入):
2)时间(一定的闲暇时间):
一般社会发展水平越高,经济越发达,人们的金 钱越多,而闲暇时间也越长,出游活动也越多。
3)适宜出游的身体条件:(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例:黄山、泰山并不是谁都能爬上去的,青藏高原也不 是说谁想去就能去的。
西湖扩建规划方案
02
CATALOGUE扩建Leabharlann 划范围及内容扩建区域范围界定
西湖扩建区域总面积
约XX平方公里,包括现有西湖景区 及周边待开发区域。
扩建边界划定
北至XX路,南至XX路,西至XX山, 东至XX路。
规划内容概述
生态保护与修复
加强西湖水域及周边生态环境 的保护与修复工作,提升生物
多样性。
景观提升
优化景区景观布局,打造具有 地域特色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 观。
04
CATALOGUE
文化传承与创新
西湖文化特色挖掘
历史文化
深入挖掘西湖地区的历史文化, 包括诗词、书画、音乐、戏曲等
,展现其深厚的文化底蕴。
自然景观
突出西湖的自然景观特色,如山 水风光、四季变化、生物多样性 等,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民俗风情
挖掘西湖地区的民俗风情,如节 庆活动、民间艺术、特色美食等 ,展现其丰富多彩的生活气息。
05
CATALOGUE
交通组织与优化
交通现状分析
交通拥堵
由于西湖景区游客众多,交通拥堵现象严重,尤 其是在旅游高峰期。
停车难
景区内停车位紧张,停车费用高昂,给游客带来 不便。
公共交通不足
虽然景区内有地铁和公交线路,但运力不足,难 以满足游客需求。
交通组织方案设计
实行交通管制
01
在旅游高峰期对景区周边道路实行交通管制,限制私家车进入
景观建设工程
包括景点建设、绿化提升、夜景照明等工程 ,塑造美丽宜人的景区环境。
交通优化工程
包括道路拓宽、智能交通系统建设等,提高 景区交通运行效率。
03
CATALOGUE
生态环境保护与提升
西湖PPT课件
安徽省六安市长安小学 纪开兵
花 港 觀 魚
• 花港公園主要由魚 樂園,牡丹園和花港 三部分組成.魚樂園 的紅魚池中蓄養數 百條金鱗紅鯉,是著 名的觀魚勝地,遊人 愛在池畔投餌,見群 魚爭食.
安徽省六安市长安小学 纪开兵
南 屏 晚 鐘
• 南屏山麓慧日峰下的 白淨慈寺,是五代後周 顯德元年(西元954年) 吳越國王錢俶為供奉 當時有名的永明禪師 而建.寺中舊有一口大 鐘,鐘聲在蒼煙暮靄中 迴盪,格外悠揚動聽.
• 南屏晚钟 • 双峰插云 • 雷峰夕照 • 三潭印月 • 橹浪闻茑
安徽省六安市长安小学 纪开兵
• 蘇堤景色四時不同,晨 昏各異.春日之晨,六橋 煙柳籠紗,幾聲鶯啼報 早,是為"蘇堤春曉";盛 夏則綠樹交柯,蟬嗚鼓 噪;秋月之夜,波光粼粼, 桂花飄香;寒冬則瑞雪 紛飛,遠眺玉樹瓊林.
安徽省六安市长安小学 纪开兵
水 光 潋 滟 晴 方 好 ,
饮 湖 上 初 晴 后 雨
安徽省六安市长安小学 纪开兵
欲把西湖比西子, 浓妆淡抹总相宜。
安徽省六安市长安小学 纪开兵
• 天下西湖三十六,
•
其中最好是杭州
安徽省六安市长安小学 纪开兵
站在柳丝轻拂的西湖边放眼远 眺,只见湖的南北西三面是层层叠 叠,连绵起伏的山峦,一山绿,一 山青,一山浓,一山淡,真像一幅 优美的山水画。平静的湖面,犹如 一面硕大的银镜。一群群白鸥飞掠 过湖面,在阳光下一闪一闪,好看 极了。
安徽省六安市长安小学 纪开兵
站在 是 山 ,一山
安徽省六安市长安小学 纪开兵
安徽省六安市长安小学 纪开兵
安徽省六安市长安小学 纪开兵
平静的湖面,犹如一面硕大的 银镜。
安徽省六安市长安小学 纪开兵
西湖风景区规划 ppt课件
• 自然景观保护区
在自然景观保护区范围内,严格强调植被、地形的原 生性,严守保护第一,利用第二的原则,范围内只配置必 要的步行游览道路和安全防护设施,严禁机动交通及其他 设施进入。
• 风景恢复区
将台山、金家山一带,因采石破坏了山体与植被,
需进行景观与植被的重点恢复;凤凰山需进行南宋皇城遗 址和文物历史环境的恢复;九溪口、四眼井居住建筑杂乱 无序,其中违章建设和有碍观瞻的建筑应坚决拆除;金沙 港、茅家埠、双峰村一带位于“西湖西进”规划范围,划 为风景恢复区,面积为4.8平方公里,要求通过科学规划 ,拓展西湖水面,建设湿地景观,恢复生态植被,形成良 好的植物景观。
新西湖十景中的其他五景还有: 满陇桂雨 吴山天风 玉皇飞云 虎跑梦泉 龙井问茶
西湖旧十景
•
苏堤春晓
•
断桥残雪
•
平湖秋月
•
柳浪闻莺
•
双峰插云
•
三潭印月
•
花港观鱼
•
南屏晚钟
•
雷峰夕照
•
曲院风荷
西湖景区虽然举世无双,但是管理上依 然存在很大问。
景区保护存在三大问题
1、 风景名胜区城市化 西湖风景名胜区土地组成基本为七山一水两分田,平坦
山水城相依
隋唐时期,西湖作为杭州城市唯一的水源。 五代吴越国时期逐渐具有了风景旅游区的特点。 南宋时期,风景旅游逐渐成为杭州最关键的城市职能。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土地仅占23%左右,而大部分人类活动都在此进行,土地 的珍惜性十分明显。目前,西湖风景区内的人居结构比较 复杂,按居住形式,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住在12个行政村 、39个农居点中的人口;另一类是居住在西湖风景名胜区 内,城市型公寓或民房住宅中的人口,西湖风景名胜区内 有户籍关系的常住人口共计54031人(不包括临时居住人 口)。单位、居住用地占了将进40%的份额,且发展势头 有增无减,造成景区人口过度膨胀,景区内民宅、单位建 筑过密,景区呈城市化现象十分突出,加上村居建筑杂乱 无章,建筑风格单调,无地域性,基础设施滞后,严重影 响了风景区景观的视觉效果,直接损害了风景名胜区可持 续发展的能力。
在自然景观保护区范围内,严格强调植被、地形的原 生性,严守保护第一,利用第二的原则,范围内只配置必 要的步行游览道路和安全防护设施,严禁机动交通及其他 设施进入。
• 风景恢复区
将台山、金家山一带,因采石破坏了山体与植被,
需进行景观与植被的重点恢复;凤凰山需进行南宋皇城遗 址和文物历史环境的恢复;九溪口、四眼井居住建筑杂乱 无序,其中违章建设和有碍观瞻的建筑应坚决拆除;金沙 港、茅家埠、双峰村一带位于“西湖西进”规划范围,划 为风景恢复区,面积为4.8平方公里,要求通过科学规划 ,拓展西湖水面,建设湿地景观,恢复生态植被,形成良 好的植物景观。
新西湖十景中的其他五景还有: 满陇桂雨 吴山天风 玉皇飞云 虎跑梦泉 龙井问茶
西湖旧十景
•
苏堤春晓
•
断桥残雪
•
平湖秋月
•
柳浪闻莺
•
双峰插云
•
三潭印月
•
花港观鱼
•
南屏晚钟
•
雷峰夕照
•
曲院风荷
西湖景区虽然举世无双,但是管理上依 然存在很大问。
景区保护存在三大问题
1、 风景名胜区城市化 西湖风景名胜区土地组成基本为七山一水两分田,平坦
山水城相依
隋唐时期,西湖作为杭州城市唯一的水源。 五代吴越国时期逐渐具有了风景旅游区的特点。 南宋时期,风景旅游逐渐成为杭州最关键的城市职能。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土地仅占23%左右,而大部分人类活动都在此进行,土地 的珍惜性十分明显。目前,西湖风景区内的人居结构比较 复杂,按居住形式,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住在12个行政村 、39个农居点中的人口;另一类是居住在西湖风景名胜区 内,城市型公寓或民房住宅中的人口,西湖风景名胜区内 有户籍关系的常住人口共计54031人(不包括临时居住人 口)。单位、居住用地占了将进40%的份额,且发展势头 有增无减,造成景区人口过度膨胀,景区内民宅、单位建 筑过密,景区呈城市化现象十分突出,加上村居建筑杂乱 无章,建筑风格单调,无地域性,基础设施滞后,严重影 响了风景区景观的视觉效果,直接损害了风景名胜区可持 续发展的能力。
杭州城市总体规划(ppt 15页)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杭州以其美丽的西湖山水著称于世,古往今 来凡到过的人们都对这座美丽城市发出由衷的赞美。
杭州是浙江省省会,全省政治、经济、科教和文 化中心,是全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 杭州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杭州湾西端,钱塘江下游, 京杭大运河南端,是长江三角洲重要中心城市和中国 东南部交通枢纽。
城市十大新城
53
1
6 7
4
2
9
8
未来十座新城: 1.江东新城 2.临江新城 3.下沙新城 4.空港新城 5.城东新城 6.钱江新城 7.钱江世纪新城 8.滨江新城 9.之江新城 10.临浦新城
1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扩张方向:城市东扩,北部推进,旅游西
进,沿江开发,跨江发展。
杭州正在经历“西湖时代”到“钱塘江时
代”的巨变。
——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 90、危机不仅带来麻烦,也蕴藏着无 限商机 ——美国大陆航空公司总裁格雷格?布 伦尼曼
91、微软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
92、预防是解决危机的最好方法 ——英国危机管理专家迈克尔?里杰斯 特 93、21世纪,没有危机感是最大的危 机
——哈佛商学院教授理查德?帕斯卡尔 第十四章 奖励什么,就会得到什么 P223 管理者必须在工作与奖励之间建立恰 当的联 系。想 要什么 就应该 奖励什 么,奖 励什么 ,你就 会得到 什么, 有效的 奖励可 以引导 员工努 力工作 。
84、制定正确的战略固然重要,但更 重要的 是战略 的执行 ——联想集团总裁兼CEO杨元庆
85、战略越精炼,就越容易被彻底地 执行 ——花旗银行董事长约翰?里德
86、三流的点子加一流的执行力,永 远比一 流的点 子加三 流的执 行力更 好。 ——日本软银公司董事长孙正义
杭州以其美丽的西湖山水著称于世,古往今 来凡到过的人们都对这座美丽城市发出由衷的赞美。
杭州是浙江省省会,全省政治、经济、科教和文 化中心,是全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 杭州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杭州湾西端,钱塘江下游, 京杭大运河南端,是长江三角洲重要中心城市和中国 东南部交通枢纽。
城市十大新城
53
1
6 7
4
2
9
8
未来十座新城: 1.江东新城 2.临江新城 3.下沙新城 4.空港新城 5.城东新城 6.钱江新城 7.钱江世纪新城 8.滨江新城 9.之江新城 10.临浦新城
1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扩张方向:城市东扩,北部推进,旅游西
进,沿江开发,跨江发展。
杭州正在经历“西湖时代”到“钱塘江时
代”的巨变。
——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 90、危机不仅带来麻烦,也蕴藏着无 限商机 ——美国大陆航空公司总裁格雷格?布 伦尼曼
91、微软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
92、预防是解决危机的最好方法 ——英国危机管理专家迈克尔?里杰斯 特 93、21世纪,没有危机感是最大的危 机
——哈佛商学院教授理查德?帕斯卡尔 第十四章 奖励什么,就会得到什么 P223 管理者必须在工作与奖励之间建立恰 当的联 系。想 要什么 就应该 奖励什 么,奖 励什么 ,你就 会得到 什么, 有效的 奖励可 以引导 员工努 力工作 。
84、制定正确的战略固然重要,但更 重要的 是战略 的执行 ——联想集团总裁兼CEO杨元庆
85、战略越精炼,就越容易被彻底地 执行 ——花旗银行董事长约翰?里德
86、三流的点子加一流的执行力,永 远比一 流的点 子加三 流的执 行力更 好。 ——日本软银公司董事长孙正义
西湖景区规划简单评价案例全解
风景名胜区管理战略目标
风景名胜区管理的目标与任务:
全面负责风景名胜区的保护、规划、建设和管理,使之永 续利用,开展旅游活动,促进地方经济持续发展。
具体归纳为以下几点:
•
• • • •
高层次的旅游功能 ;
高品位的游赏空间 ; 高标准的环境管理 ; 高规格的布局网络 ; 高协调的综合发展 。
总体规划阶段
•
•
四、我国旅游景区管理体制现状及弊端
产权制度现状
1.我国旅游景区产权结构与所有权管理我国当前旅游景区的
所有权结构是国家所有(政府所有)、集体所有和私人所 有三种所有制形式并存。
2.政府对国有旅游景区所有权管理与产权行使,1985年国务
院颁发了<<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对我国国有旅游 景区管理权作出了规定.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主管全国风景 名胜区工作,地方各级城乡建设部门主观本地区的风景名 胜区工作,即城建部门代表国家行使所有权.
西湖风景区在三大问题
• 杭州市有关部门认为,在西湖名胜保护区内目前主要存在三大问题: • ●风景名胜区城市化 • 西湖风景名胜区土地组成基本为七山一水两分田,平坦土地仅占 23%左右,而大部分人类活动都在此进行,土地的珍惜性十分明显。 目前,西湖风景区内的人居结构比较复杂,按居住形式,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住在12个行政村、39个农居点中的人口;另一类是居住在西 湖风景名胜区内,城市型公寓或民房住宅中的人口,西湖风景名胜区 内有户籍关系的常住人口共计54031人(不包括临时居住人口)。单 位、居住用地占了将进40%的份额,且发展势头有增无减,造成景区 人口过度膨胀,景区内民宅、单位建筑过密,景区呈城市化现象十分 突出,加上村居建筑杂乱无章,建筑风格单调,无地域性,基础设施 滞后,严重影响了风景区景观的视觉效果,直接损害了风景名胜区可 持续发展的能力。
西湖景区规划简单评价案例
❖ 规划将景区划分为环湖景区、北山景区、吴山景区、植物园 景区、灵竺景区、凤凰山景区、钱江景区、五云景区、虎跑 龙井景区九大景区。
❖ 环湖景区:规划改善西湖周边生态环境,进一步深化环境保护工程,打 通环湖景区,整治湖西地区,扩大西湖水域面积,建成环湖复线,疏解 景区交通压力。
❖ 北山景区:在宝石山南坡按照保护历史街区的要求,保护历史环境风貌 ,山的北坡应严格控制建筑总量。清理区域内与风景区无关的单位和乱 搭乱建,与景观不和谐的建筑,拆迁和疏解居住人口,使其达到合理的 密度。挖掘、开放大批近现代遗迹和名人故居,把西湖北山建成为以名 人故居群、中小型画廊、艺术宫及景观咖啡吧、茶吧等休闲设施错落于 山间、林中,可游宜憩、成景结合的特级景区。
西湖风景区在三大问题
• 杭州市有关部门认为,在西湖名胜保护区内目前主要存在三大问题:
•
●风景名胜区城市化
•
西湖风景名胜区土地组成基本为七山一水两分田,平坦土地仅占
23%左右,而大部分人类活动都在此进行,土地的珍惜性十分明显。
目前,西湖风景区内的人居结构比较复杂,按居住形式,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住在12个行政村、39个农居点中的人口;另一类是居住在西
以及风景名胜区主要存在问题。 2. 分析论证风景名胜区发展条件(优势与不足),确定发展战略。 3. 拟定风景名胜区发展目标,包括资源保护目标、旅游经济目标和社
会发展目标。 4. 论证并原则确定风景名胜区性质、范围(包括外围保护地带)、总
体布局以及资源保护、利用的原则措施。
二、风景名胜区规划指导思想与原则
而把停车场、道路盲目引入风景核心景区,都造成了对景观资源的影
响和破坏。
七、措施与建议
❖ 分类保护
❖ 景区保护分五个区块 ❖ 西湖风景名胜区既是自然保护区,担负着保护自然,维
杭州西湖景观分析ppt课件
9
• 评价标准(iii):西湖景观是体现唐宋时代演变而来 的系列景观入画这一天人合一的特定文化传统的 杰出见证,其关联性一直延续至今。得到提升的 西湖以及其背衬青山、怀抱堤、岛、桥、园、塔、 寺的独特布局,可以被看做是反映这种传统的、 具有突出代表性的实体。
10
• 评价标准(vi):唐宋时期,设计完善景观并由画家 为景观作画、由诗人为景观提名的这一彰显天人 合一的文化在西湖景观及其岛、堤、寺、塔和特 色植物上得到完美体现。西湖在七个世纪以来秉 承这一传统价值,使其传遍中国甚至日韩,使其 具有突出的重要性。
11
12
(一)、风景名胜区城市 化
•
西湖风景名胜区土地组成基本为七山一
水两分田,平坦土地仅占23%左右,而大部
分人类活动都在此进行பைடு நூலகம்土地的珍惜性十分
明显。目前,西湖风景区内的人居结构比较
复杂,按居住形式,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住
在12个行政村、39个农居点中的人口;另一
类是居住在西湖风景名胜区内,城市型公寓
• 在巴黎举行的第35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巴黎时间 2011年6月24日17点55分,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 部,杭州西湖通过审议表决,正式列入《世界遗 产名录》。西湖申遗获得成功,划入西湖文化景 观作为世界遗产区面积约四十三点三平方公里。 3
(一)杭州西湖文化景观区域范围
• 世界遗产“杭州西湖文化景观” 总面积为3322.88公顷,由西湖 自然山水、“三面云山一面城” 的城湖空间特征、“两堤三岛” 景观格局、“西湖十景”题名 景观、西湖文化史迹、和西湖 特色植物6大要素组成。
5
(三)水文特征
• 西湖形态为近于等轴的多边形,湖面被孤山及苏 堤、白堤两条人工堤分割为5个子湖区,子湖区间 由桥孔连通,各部分的湖水不能充分掺混,形成 各湖区水质差异的特点。大部分径流补给先进入 西侧3个子湖区,再进入外西湖。湖水总面积 5.593平方公里。总容积1.10亿立方米,平均水深 1.97 米。
• 评价标准(iii):西湖景观是体现唐宋时代演变而来 的系列景观入画这一天人合一的特定文化传统的 杰出见证,其关联性一直延续至今。得到提升的 西湖以及其背衬青山、怀抱堤、岛、桥、园、塔、 寺的独特布局,可以被看做是反映这种传统的、 具有突出代表性的实体。
10
• 评价标准(vi):唐宋时期,设计完善景观并由画家 为景观作画、由诗人为景观提名的这一彰显天人 合一的文化在西湖景观及其岛、堤、寺、塔和特 色植物上得到完美体现。西湖在七个世纪以来秉 承这一传统价值,使其传遍中国甚至日韩,使其 具有突出的重要性。
11
12
(一)、风景名胜区城市 化
•
西湖风景名胜区土地组成基本为七山一
水两分田,平坦土地仅占23%左右,而大部
分人类活动都在此进行பைடு நூலகம்土地的珍惜性十分
明显。目前,西湖风景区内的人居结构比较
复杂,按居住形式,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住
在12个行政村、39个农居点中的人口;另一
类是居住在西湖风景名胜区内,城市型公寓
• 在巴黎举行的第35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巴黎时间 2011年6月24日17点55分,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 部,杭州西湖通过审议表决,正式列入《世界遗 产名录》。西湖申遗获得成功,划入西湖文化景 观作为世界遗产区面积约四十三点三平方公里。 3
(一)杭州西湖文化景观区域范围
• 世界遗产“杭州西湖文化景观” 总面积为3322.88公顷,由西湖 自然山水、“三面云山一面城” 的城湖空间特征、“两堤三岛” 景观格局、“西湖十景”题名 景观、西湖文化史迹、和西湖 特色植物6大要素组成。
5
(三)水文特征
• 西湖形态为近于等轴的多边形,湖面被孤山及苏 堤、白堤两条人工堤分割为5个子湖区,子湖区间 由桥孔连通,各部分的湖水不能充分掺混,形成 各湖区水质差异的特点。大部分径流补给先进入 西侧3个子湖区,再进入外西湖。湖水总面积 5.593平方公里。总容积1.10亿立方米,平均水深 1.97 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湖风景名胜区边界划定
——以环湖景区为例
西湖概况
杭州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部,杭州市市中心,旧称武林水也称 西子湖。西湖占地5.6公顷,湖中被孤山、白堤、苏堤、杨公堤分隔,按 面积大小分别为外西湖、西里湖(又称“后西湖”或“后湖”)、北里 湖(又称“里西湖”)、小南湖(又称“南湖”)及岳湖等五片水面, 其中外西湖面积最大。孤山是西湖中最大的天然岛屿,苏堤、白堤越过 湖面,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三个人工小岛鼎立于外西湖湖心,夕照 山的雷峰塔与宝石山的保俶塔隔湖相映,由此形成了“一山、二塔、三 岛、三堤、五湖”的基本格局。 西湖西、南、北三侧被群山包围,而湖的东侧平地临城,和群山形成虚 实的交替对比,体现了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所谓”以不尽尽之“的深邃哲 理,给人留下无穷的遐想。即所谓“三面云山一面城”。
景区保护存在三大问题
1、 风景名胜区城市化 西湖风景名胜区土地组成基本为七山一水两分田,平坦
土地仅占23%左右,而大部分人类活动都在此进行,土地 的珍惜性十分明显。目前,西湖风景区内的人居结构比较 复杂,按居住形式,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住在12个行政村 、39个农居点中的人口;另一类是居住在西湖风景名胜区 内,城市型公寓或民房住宅中的人口,西湖风景名胜区内 有户籍关系的常住人口共计54031人(不包括临时居住人 口)。单位、居住用地占了将进40%的份额,且发展势头 有增无减,造成景区人口过度膨胀,景区内民宅、单位建 筑过密,景区呈城市化现象十分突出,加上村居建筑杂乱 无章,建筑风格单调,无地域性,基础设施滞后,严重影 响了风景区景观的视觉效果,直接损害了风景名胜区可持 续发展的能力。
3、资源利用不当
风景名胜区的资源具有多重性。但目前
对这多重性的风景区资源利用存在某些错 位现象,如抽取地下水和拦截溪水作为生 活、生产用水,将污水就地排放,照成水 景受损水源受污染,片面满足交通需求而 把停车场、道路盲目引入风景核心景区, 都造成了对景观资源的影响和破坏。
景区的保护
• 分类保护
西湖风景名胜区既是自然保护区,担负着保护自然,维护和改善 杭州生态环境的重要任务,又是历史文化和名胜古迹的保护区,通过 游览,可以加深对人类历史文化的认识。西湖的山水构架协调和谐, 它的自然美是一份珍贵的财富,要合理保护、适度利用。规划对景区 进行了分类保护。
山水城相依
隋唐时期,西湖作为杭州城市唯一的水源。 五代吴越国时期逐渐具有了风景旅游区的特点。 南宋时期,风景旅游逐渐成为杭州最关键的城市职能。
新西湖十景
• 云栖竹径 “竹”是这里的主角,绿色、清新、凉爽、恬静使 。 它在众多的美景中也能胜出
阮墩环碧
• 西湖中一座绿色小岛,因有古装侍女的敬茶与轻歌曼舞,而有时光倒 流的错觉。夏秋之夜,这里还举办仿古游,身着古装的侍女敬茶,奏 古琴轻歌曼舞,恍若隔世。
新西湖十景中的其他五景还有: 满陇桂雨 吴山天风 玉皇飞云 虎跑梦泉 龙井问茶
大家应该也有点累了,稍作休息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10
西湖旧十景
•
苏堤春晓
•
断桥残雪
•
平湖秋月
•
柳浪闻莺
•
双峰插云
•
三潭印月
•
花港观鱼
•
南屏晚钟
•
雷峰夕照
•
曲院风荷
西湖景区虽然举世无双,但是管理上依 然存在很大问题。
●规划编制非常迫切
杭州市人大城建环保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郑贤祥说,西 湖风景区总体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 的编制有利于风景区资源的保护和永续利用,有利于充分 发挥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的综合效益,对提高城市品位, 打响西湖品牌意义深远,因此,当前编制工作显得十分重 要且非常迫切。
2、游览活动分布不均衡
目前西湖风景名胜区仍有大量景源处于
湮没之中,造成游览活动发展不均衡。一 方面是大量游客集中在几个主要景点中, 使这些景点在节假日甚至平时都处于超负 荷接待状态,严重影响赏景审美,并损害 了景区的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另 一方面是价值较高的西湖山区风景资源尚 未挖掘利用,不能合理有效地疏散游客, 使游人在本风景区游览时间过短,影响了 对景区的全面了解。
• 自然景观保护区
在自然景观保护区范围内,严格强调植被、地形的原 生性,严守保护第一,利用第二的原则,范围内只配置必 要的步行游览道路和安全防护设施,严禁机动交通及其他 设施进入。
• 风景恢复区
将台山、金家山一带,因采石破坏了山体与植被,
需进行景观与植被的重点恢复;凤凰山需进行南宋皇城遗 址和文物历史环境的恢复;九溪口、四眼井居住建筑杂乱 无序,其中违章建设和有碍观瞻的建筑应坚决拆除;金沙 港、茅家埠、双峰村一带位于“西湖西进”规划范围,划 为风景恢复区,面积为4.8平方公里,要求通过科学规划 ,拓展西湖水面,建设湿地景观,恢复生态植被,形成良 好的植物景观。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景游览区
为保护风景游览区内的景观资源,保证 游览活动的质量,应疏减交通,分级限制 机动交通的进入,控制旅游服务设施的配 置,冻结并逐步减少区域内的常住人口及 建筑总量。
• 发展控制区
在风景区范围内,上述四类保护区以外 的水面与用地,均划为发展控制区。
●西湖是杭州的根系
“西湖是杭州的根系和魂魄所在,”省委常委、杭州 市委书记王国平在许多不同场合都有这样的表述,“保护 好西湖风景名胜区是杭州市委、市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 也是630万杭州市民理所当然的任务。”
黄龙吐翠
• 黄龙的传说和茂密翠竹得了西湖新十景的 美名。
宝石流霞
• 保叔塔的紫褐色山岩是一种少见的地质景观。
九溪烟树(原名:九溪十八涧)
• “溪水”是这里的主体,有了山和树的相伴 ,水也显得愈加地幽雅。 清末学者俞 樾游九溪诗云:“九溪十八涧,山中最胜 处。昔久闻其名,今始穷其趣。重重叠叠 山,曲曲环环路。咚咚叮叮泉,高高下下 树。”字里行间,将美景的妙处刻划得淋 漓尽致。被定为新十景后,更名为“九溪 烟树”。
——以环湖景区为例
西湖概况
杭州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部,杭州市市中心,旧称武林水也称 西子湖。西湖占地5.6公顷,湖中被孤山、白堤、苏堤、杨公堤分隔,按 面积大小分别为外西湖、西里湖(又称“后西湖”或“后湖”)、北里 湖(又称“里西湖”)、小南湖(又称“南湖”)及岳湖等五片水面, 其中外西湖面积最大。孤山是西湖中最大的天然岛屿,苏堤、白堤越过 湖面,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三个人工小岛鼎立于外西湖湖心,夕照 山的雷峰塔与宝石山的保俶塔隔湖相映,由此形成了“一山、二塔、三 岛、三堤、五湖”的基本格局。 西湖西、南、北三侧被群山包围,而湖的东侧平地临城,和群山形成虚 实的交替对比,体现了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所谓”以不尽尽之“的深邃哲 理,给人留下无穷的遐想。即所谓“三面云山一面城”。
景区保护存在三大问题
1、 风景名胜区城市化 西湖风景名胜区土地组成基本为七山一水两分田,平坦
土地仅占23%左右,而大部分人类活动都在此进行,土地 的珍惜性十分明显。目前,西湖风景区内的人居结构比较 复杂,按居住形式,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住在12个行政村 、39个农居点中的人口;另一类是居住在西湖风景名胜区 内,城市型公寓或民房住宅中的人口,西湖风景名胜区内 有户籍关系的常住人口共计54031人(不包括临时居住人 口)。单位、居住用地占了将进40%的份额,且发展势头 有增无减,造成景区人口过度膨胀,景区内民宅、单位建 筑过密,景区呈城市化现象十分突出,加上村居建筑杂乱 无章,建筑风格单调,无地域性,基础设施滞后,严重影 响了风景区景观的视觉效果,直接损害了风景名胜区可持 续发展的能力。
3、资源利用不当
风景名胜区的资源具有多重性。但目前
对这多重性的风景区资源利用存在某些错 位现象,如抽取地下水和拦截溪水作为生 活、生产用水,将污水就地排放,照成水 景受损水源受污染,片面满足交通需求而 把停车场、道路盲目引入风景核心景区, 都造成了对景观资源的影响和破坏。
景区的保护
• 分类保护
西湖风景名胜区既是自然保护区,担负着保护自然,维护和改善 杭州生态环境的重要任务,又是历史文化和名胜古迹的保护区,通过 游览,可以加深对人类历史文化的认识。西湖的山水构架协调和谐, 它的自然美是一份珍贵的财富,要合理保护、适度利用。规划对景区 进行了分类保护。
山水城相依
隋唐时期,西湖作为杭州城市唯一的水源。 五代吴越国时期逐渐具有了风景旅游区的特点。 南宋时期,风景旅游逐渐成为杭州最关键的城市职能。
新西湖十景
• 云栖竹径 “竹”是这里的主角,绿色、清新、凉爽、恬静使 。 它在众多的美景中也能胜出
阮墩环碧
• 西湖中一座绿色小岛,因有古装侍女的敬茶与轻歌曼舞,而有时光倒 流的错觉。夏秋之夜,这里还举办仿古游,身着古装的侍女敬茶,奏 古琴轻歌曼舞,恍若隔世。
新西湖十景中的其他五景还有: 满陇桂雨 吴山天风 玉皇飞云 虎跑梦泉 龙井问茶
大家应该也有点累了,稍作休息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10
西湖旧十景
•
苏堤春晓
•
断桥残雪
•
平湖秋月
•
柳浪闻莺
•
双峰插云
•
三潭印月
•
花港观鱼
•
南屏晚钟
•
雷峰夕照
•
曲院风荷
西湖景区虽然举世无双,但是管理上依 然存在很大问题。
●规划编制非常迫切
杭州市人大城建环保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郑贤祥说,西 湖风景区总体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 的编制有利于风景区资源的保护和永续利用,有利于充分 发挥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的综合效益,对提高城市品位, 打响西湖品牌意义深远,因此,当前编制工作显得十分重 要且非常迫切。
2、游览活动分布不均衡
目前西湖风景名胜区仍有大量景源处于
湮没之中,造成游览活动发展不均衡。一 方面是大量游客集中在几个主要景点中, 使这些景点在节假日甚至平时都处于超负 荷接待状态,严重影响赏景审美,并损害 了景区的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另 一方面是价值较高的西湖山区风景资源尚 未挖掘利用,不能合理有效地疏散游客, 使游人在本风景区游览时间过短,影响了 对景区的全面了解。
• 自然景观保护区
在自然景观保护区范围内,严格强调植被、地形的原 生性,严守保护第一,利用第二的原则,范围内只配置必 要的步行游览道路和安全防护设施,严禁机动交通及其他 设施进入。
• 风景恢复区
将台山、金家山一带,因采石破坏了山体与植被,
需进行景观与植被的重点恢复;凤凰山需进行南宋皇城遗 址和文物历史环境的恢复;九溪口、四眼井居住建筑杂乱 无序,其中违章建设和有碍观瞻的建筑应坚决拆除;金沙 港、茅家埠、双峰村一带位于“西湖西进”规划范围,划 为风景恢复区,面积为4.8平方公里,要求通过科学规划 ,拓展西湖水面,建设湿地景观,恢复生态植被,形成良 好的植物景观。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景游览区
为保护风景游览区内的景观资源,保证 游览活动的质量,应疏减交通,分级限制 机动交通的进入,控制旅游服务设施的配 置,冻结并逐步减少区域内的常住人口及 建筑总量。
• 发展控制区
在风景区范围内,上述四类保护区以外 的水面与用地,均划为发展控制区。
●西湖是杭州的根系
“西湖是杭州的根系和魂魄所在,”省委常委、杭州 市委书记王国平在许多不同场合都有这样的表述,“保护 好西湖风景名胜区是杭州市委、市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 也是630万杭州市民理所当然的任务。”
黄龙吐翠
• 黄龙的传说和茂密翠竹得了西湖新十景的 美名。
宝石流霞
• 保叔塔的紫褐色山岩是一种少见的地质景观。
九溪烟树(原名:九溪十八涧)
• “溪水”是这里的主体,有了山和树的相伴 ,水也显得愈加地幽雅。 清末学者俞 樾游九溪诗云:“九溪十八涧,山中最胜 处。昔久闻其名,今始穷其趣。重重叠叠 山,曲曲环环路。咚咚叮叮泉,高高下下 树。”字里行间,将美景的妙处刻划得淋 漓尽致。被定为新十景后,更名为“九溪 烟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