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寓惠时期的事业政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03-05-13

作者简介:汤岳辉(1946-),男,广东蕉岭人,惠州学院中文讲师。

东坡惠州两相成

———东坡寓惠文化及其现代利用

汤岳辉

(惠州学院中文系 广东 惠州 516007)

摘 要:苏东坡寓惠时期的事业政绩、功德文望和嘉言懿行,已和惠州的朴野山水、淳

良的人心和丰富的民俗文化缠环糅合在一起,构成了独特奇异的东坡寓惠文化现象,所谓东坡惠州两相成。开发和利用这种文化,对于弘扬传统文化精蕴,以文促商,推进惠州文化产业建设,提升惠州知名度,繁荣惠州现代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东坡寓惠生活与创作;独特文化现象;现代开发和利用中图分类号:G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34(2004)04-0055-07 苏东坡于桑榆晚年(1094)被贬谪来惠州。两年零七个月,这是他遭逢惨烈的政治迫害相随着蒙受巨大苦痛的灾难期,然而又是他在生活和情感上获得与黎元百姓更深广结合、诗词文创作爆出新的火花的丰收期。他在《自题金山画像》中称:“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华东师大的徐中玉先生说:“苏轼所谓‘平生功业’,我认为,就是在这些地方、这些作品中,他觉得这才算是一生中对国家多少做了一些真正好事。”(转引朱玉书《苏东坡在海南岛》,广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岭南才子宋湘

说:“惠州西湖,以东坡先生得名。”(《

丰湖漫草序》

)苏东坡居惠期间,虽身处逆境,但仍一本以身许国,与民共忧乐的初衷,是惠州人民心目中丰碑式的形象。千百年来,他的事业政绩、功德文望、嘉言懿行、佳话轶闻,已经和惠州朴野的山水,淳良的人心和丰富的民俗文化缠环糅合在一起,构成了独特奇异的东坡寓惠文化现象。

东坡惠州两相成,人们因东坡而识惠

州,靠惠州而知东坡;缘东坡以重惠州,借惠州以誉东坡。继承和开发这处被惠州人民倍加自珍的文化宝藏,挖掘和利用这种别具格调的文化丰厚蕴藉的涵义和价值,弘扬传统文化的精华,不仅是惠州东坡学术理论研究的强项,而且是发展惠州文化产业建设的热门。

苏东坡居惠生活和创作

苏东坡于元 六年(1091)在杭州知州任上以翰林学士承旨召还,任兵部尚书、端阳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守礼部尚书。至绍圣元年(1094)变法派复起,他们以苏东坡任翰林学士“所作文字,讥斥先朝”的诬陷性劾奏,罢苏东坡定州任,以左朝奉郎贬知英州,适至当涂县,朝廷又一连三传谪令,一直将他贬为宁远军节度副使,惠州安置,不得签书公事。苏东坡是从享有殊荣的高官显要,转瞬间成了“罪垢增积”的“罪臣”,有如升飘在五彩祥云之中忽地栽落到阴暗的地底。他深切感受到与当朝权贵们

5

5第24卷第4期2004年8月 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HUIZHOU UNIVERSITY

Vol 1241No 14

Aug 12004

“肝胆非一家”(《次韵正辅同游白水山》),想有所作为而不许作为,从此摆脱了“浮名浮利,虚苦劳神”(《行香子》)的窝囊日子,以一种超然虚静的姿态出现。这本身就是憎恨污浊,向现实抗争的表现。从他在惠州所作的152首诗、8首词和326篇散文(含书信)可见出,这期间苏东坡的爱国民本思想大大前进了一步,诗文必须“有为而作”,起“疗饥”、“伐病”(《凫绛先生文集序》)作用的主张发展得尤其突出和充分,儒家真善美三者相统一的主线一以贯之。苏辙称其兄岭南作品“精深华妙,不见老人家衰惫之气”(《子瞻和陶渊明诗集引》)。黄庭坚也说:“东坡岭外文字,读之使人耳目聪明,如清风自外来。”(引《诗人玉屑》卷一七)注重现实的战斗精神,崇尚率真坦诚之实,讲求自然清疏之美,任由情性,圆熟雅逸,融之以禅机,间之以野趣,纵横拓展,异彩纷呈,是苏东坡寓惠创作的总体特色。具体表现为:

(一)山水意态化毫端

苏东坡横遭贬黜流放,虽说事前有所预感,但是深重灾祸如此急遽的到来,以及当权者竟至将其远流瘴乡,欲置他于死地而后快的忒毒的居心,却在很大程度上超出了他的想象。他有过沮丧,曾经绝望,导致远离尘网,弃仕归隐之志更甚。他说:“斜川追渊明,东皋友王绩”(《和渊明归园田居》),“我欲作九原,独与渊明归”(《和陶贫士》),他把自己与葛洪、渊明连结在一起:“携手葛与陶,归哉复归哉”(《和陶读山海经》)。苏东坡饱受文字冤狱之累,这次谪惠也同文章著述有关,所以当此苦闷不满之际,曾说过弃文从农,与文学绝缘的气话,打算改笔耕为田耕,息歌停吟了。“蔬饭藜床破衲衣,扫除习气不吟诗”(《答周循州》)。“当焚砚弃笔,不但作而不出也。……遂不作一字。”(《与程正辅书》)然而当他一脚踏进惠州的土地,他就把什么都给忘了,水迎山接,如入幻境,满眼是春,触处皆景。苏东坡按捺不住了,仿佛有魔力凭附一样,灵感突发,情思绵绵,迁想妙得,笔下有神。且看他到惠不久写的《浣溪沙》:“罗袜空飞洛浦尘,锦袍不见谪仙人,携壶藉草亦天真。玉粉轻黄千岁药,雪花浮动万家春,醉归江路野梅新。”词人以仙风道骨、浮游四方的李白自许,表现了自己野饮快适,酒后不羁,豪爽飘逸的情状,既阔远超迈,又机趣无穷。他的一些短文,也是着墨于惠州天然怪特景观的:“合江楼下,风振水涌,大鱼皆出。”(《白鹤峰所遇》)“新居在大江上,风云百变,足娱老人。”(《答毛泽民》)惠州山水的新鲜、本真、安宁和神奇,使他感到贴近、轻松、亲切和爱恋。这里有捕捉不尽的令人眼花缭乱的物象,更有造物者的伟力,生命的底蕴和心灵的慰藉。他放眼望去林涛壑谷逶迤之间,江湖瀑泉交汇之处,宛如次第展开的美不胜收的画屏。群山峻拔:“浮山若鹏蹲,忽展垂天羽。”(《白水山佛迹岩》)江流秀丽:“海山葱茏气佳哉,二江会处朱楼开。”(《寓居合江楼》)时令佳美:“海阔空自暖,春山无限清。”(《新年五首》)苏东坡对岭南山水的吟诵是倾尽感情的,既坚持写实性原则,又处处闪现理想主义的光芒。他特别善于抓住岭南风物的特点和个性,掺合着自己的雅兴情致,着色新颖,运斤独到。或沉雄遒劲,豪俊瑰丽;或浓烈红艳,斑斓缤纷;或明朗洁净,澄明平和;或幽微杳冥,迷离诡异;或纤巧清疏,宛转妩媚,都能达到随物赋形,自然入妙的境界。苏东坡无意于溢美和粉饰,也不至于对本来客观存在的贫困落后和丑陋现象熟视无睹,然而他采取审美性的艺术描写,“瘴疬之地”成了人化的对象,成了对闭塞凋蔽的农村自然经济的慨叹和痛惜。“蛮貊之邦”经过他的情感观照,又转化为对“霜飚散氛寝,廓然似朝旭”(《和陶园田居六首》)的理想生活的希冀和热望。苏东坡始为岭南山川的胜概所激赏和叹服,继而将它融入自己的精神世界,所谓“山川之胜,与精神有相发者”(《艺苑厄言》),以情观物,物我两化,使自己眷念岭南山水的沉挚真切的情怀,在活脱脱的灵动的画面中自然而然的流注出来。

(二)行吟不息发肺腑

65

第24卷 汤岳辉 东坡惠州两相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