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罗庚简介
数学家的故事-华罗庚
华罗庚在多复变函数论领域的贡献
华罗庚在多复变函数论领域也有着重要的贡献,他研究了多 复变函数的积分表示和全纯域的性质,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 的成果。
华罗庚在多复变函数论中的贡献包括:全纯域的几何理论、 积分表示、全纯映射等,这些成果对于多复变函数论的发展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华罗庚在几何学领域的贡献
深远的影响。
培养人才
华罗庚不仅在学术上有所建树, 还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数学人才, 他的学生包括陈景润、王元等一
批杰出的数学家。
对华罗庚的纪念和评价
纪念活动
为了纪念华罗庚的卓越贡献,中国数 学会举办了华罗庚数学奖,该奖项是 中国数学界的最高荣誉之一。
评价
华罗庚被誉为“中国现代数学之父”, 他的数学成就和贡献被国际数学界广泛 认可,他的一生也是中国数学发展的缩 影。
3
培养人才
华罗庚不仅致力于自己的研究工作,还非常注重 培养数学人才,为我国数学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 础。
华罗庚的师德风范
关爱学生
华罗庚非常关心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经常为学生 答疑解惑,给予他们鼓励和支持。
言传身教
华罗庚在教育学生时不仅注重言传,更注重身教, 以自己的行为为学生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培养良好学风
华罗庚对中国数学教育的贡献
推动普及教育
华罗庚非常重视数学普及教育,他通过撰写通俗易懂的小 册子和在各大媒体发表文章,向广大民众普及数学知识。
改革教材
华罗庚亲自参与编写教材,他主张用现代数学的观点和思 想来改造传统的教材,使教材更加符合时代的要求。
培养师资力量
华罗庚不仅注重学生的培养,还重视师资力量的培养,他 通过举办教师培训班等方式,为中国数学教育界培养了一 大批优秀的教师。
数学家华罗庚的简介
数学家华罗庚的简介华罗庚(1910年11月12日-1985年9月12日),中国现代数学家,翻译家、科学普及家和社会活动家。
华罗庚早年生活在中国内战和日本侵华战争年代,经历了艰苦的求学历程。
他自学数学,1929年考入燕京大学(今北京大学)数学系,师从丘成桐、南步庵和曾兴言等先进教授。
于1933年获得理学学士学位,随后前往法国深造,师从著名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小弟子,也是丘成桐的恩师,希尔伯特问题的解决者Henry Cartan教授。
他在法国科学院研究中心攻读博士,于1936年获得数学博士学位。
华罗庚于1942年回到国内,成为清华大学数学系教授。
在清华大学任教期间,华罗庚的学术成就和社会贡献都十分显著。
他于1946年创办了中国数学会,并任第一届理事长。
1950年,他和同事李政道一起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原子能研究机构——中国原子能研究所,并参与了中国第一枚原子弹和氢弹的研发。
1960年代初,他曾经主导过清华大学数学系的重建工作。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华罗庚受到迫害,并被关押、审查多年,直到1971年才得以重返教育事业。
华罗庚的学术研究主要集中在数学分析和代数学方面。
他曾经通过广泛的阅读西方数学文献,将现代数学理论带回中国,对推动中国数学学科的现代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他也是运用代数方法解析数学问题的开拓者之一。
在过去的七十年中,华罗庚发布了数百篇论文和数部书籍,涵盖了从数学基本理论到高等数学的各个分支。
其中,著名的论文包括1936年发表的《论代数域的赋值理论》、1949年发表的《关于雅可比矩阵之一拓逝始终的证明》等。
除了学术贡献之外,华罗庚对社会和国家的贡献也非常重要。
他长期致力于推广科学知识和数学教育,曾经参与编辑《大众数学》杂志,并主编了多本数学教材和普及读物。
1958年,他被评为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并被授予国务院科学技术进步奖。
1979年,他被选为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
1999年,华罗庚被评选为“人民教育家”和“中国数学家”。
华罗庚简介200字左右
华罗庚,出生于江苏常州,中国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科学院院士。
他是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与多元复变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也是中国解析数论学派的创始人之一。
华罗庚早年的研究领域是解析数论,他在解析数论方面的研究,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他的研究适应了中国社会建设和发展的需要。
他亲自研究度量衡,并用最新的圆法,三角和的精确计算公式来解决我国古代的“天文学家有米尺之长”的谬误。
华罗庚不仅是一位数学家,同时还通晓古典文学,中学时代便阅读经史文集和小说。
华罗庚一生中的最大科学贡献是他的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多复变函数论与矩阵不等式等研究成果被调入中国国家代号756工程。
华罗庚
人物生平-出国
• 数学家诺伯特· 维纳(Norbert Wiener)在1935年访问中国,他注意 到了华罗庚的潜质,向当时英国著名数学家哈代极力推荐。1936年
华罗庚前往英国剑桥大学,度过了关键性的两年。这时他已经在华林 问题(Waring's problem)上有了很多结果,而且在英国的哈代-李 特伍德学派的影响下受益。他至少有15篇文章是在剑桥的时期发表的。 [4]其中一篇关于高斯的论文给他在世界上赢得了声誉。[5] • 1937年他回到清华大学担任正教授,后来迁至昆明的国立西南联合 大学直至1945年。在昆明的一个吊脚楼上,他写出了《堆垒素数 论》。[5] • 抗战胜利后他收到苏联的邀请,他的《堆垒素数论》也首先用俄语发 表。[4]1946年9月,华罗庚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访问,并于1948 年被美国伊利诺依大学聘为正教授至1950年。
人物生平-早年
华罗庚1910年11月12日出生于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市,父 亲拥有一间小店。他幼时爱动脑筋,因思考问题过于专心 常被同伴们戏称为“罗呆子”。初中毕业后,华罗庚曾入 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就读,因家贫拿不出学费而中途退学。 此后,他顽强自学,用5年时间学完了高中和大学低年级 的全部数学课程。 1927年秋,和吴筱元结婚。1929年,华罗庚受雇为金坛 中学庶务员,并开始在上海《科学》等杂志上发表论文。 19岁时,华罗庚以《蘇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 成立之理由》轰动数学界,被清华大学请去工作。1930 年熊庆来在清华大学当数学系主任时,从学术杂志上发现 了华罗庚的名字,了解到华罗庚的自学经历和数学方面的 才华后,毅然打破常规,让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华罗庚进 入清华大学。一开始在图书馆担任馆员,1931年开始在 数学系担任助理。他自学了英、法、德文、日文,在国外 杂志上发表了3篇论文后,被破格任用为助教。1934年9 月被提升为讲师。
华罗庚的简介
华罗庚的简介华罗庚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数学家之一,是中国数学史上的重要人物。
他的一生,经历了中国的动荡历史,但始终专注于数学的研究之中。
下面,我们将依次介绍他的生平、贡献以及影响。
一、生平华罗庚于1910年10月12日出生在江苏扬州,家中父亲为杂货商。
他从小就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并在数学方面表现出色,年仅16岁时就考取了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的入学资格。
1929年,华罗庚赴法国留学,先后在巴黎大学和高等矿业学校学习,师从于著名的数学家庞加莱、谢尔盖·苏沃洛夫等人。
期间,他在拓扑学、代数学等领域做出了许多杰出的研究成果。
1942年,华罗庚回到中国,开始在清华大学任教,并担任中国数学学会秘书长。
1949年以后,他还先后担任了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等数学机构的领导职务。
二、贡献华罗庚在数学领域有着许多重要的贡献,其中最著名的是华罗庚定理。
该定理证明了任何一个整数都可以表示为若干个质数的乘积的形式,这一定理在数论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此外,华罗庚还在几何学、代数学、拓扑学等领域都有着杰出的贡献。
他的研究成果深刻地影响了现代数学的发展,并为中国的数学事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三、影响华罗庚的影响是深远的。
他为中国的数学事业开创了新的局面,促进了数学研究的发展。
他的研究成果被广泛应用于工程、计算机等领域,对中国乃至全球的数学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华罗庚也是数学教育的重要推动者。
他一直致力于数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倡学术自由,创办了数学杂志等学术刊物,为中国的数学研究提供了新的平台。
总之,华罗庚是一位杰出的数学家、教育家和思想家,他的成就将永远铭刻在中国数学史的历史长河上。
华罗庚简介
( 1 )华罗庚简介华罗庚,中国现代数学家.1910 年11 月12 日生于江苏省金坛县,1985 年 6 月12 日在日本东京逝世。
华罗庚1924 年初中毕业后,在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习不到一年,因家贫辍学,他刻苦自修数学,1930 年在《科学》上发表了关于代数方程式解法的文章,受到了数学家熊庆来的重视,被邀到清华大学工作,开始了数论的研究.1934 年成为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研究员.1936 年作为访问学者去英国剑桥大学工作.1938 年回国,受聘为西南联合大学教授.1946 年应苏联科学院邀请去苏联访问.同年,应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邀请任研究员,并在普林斯顿大学执教.1948 年开始,他为伊利诺伊大学教授.1950 年回国,先后任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技大学数学系主任、副校长,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应用数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等.华罗庚还是第一、二、三、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和政协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华罗庚是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数学家.他在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多复变函数论、偏微分方程等广泛数学领域中都作出卓越贡献.由于他的贡献,有许多定理、引理、不等式与方法等都用他的名字命名.为了推广优选法,华罗庚亲自带领小分队去二十七个省市普及应用数学方法达二十年之久,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我国经济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 2 )一些著名数学家对华罗庚的评价华裔旅美数学家(Filds 奖得主) 丘成桐在《数学及其在中国的发展》中说:“中国近代数学能超越西方或与之并驾齐驱的主要有三个;……一个是陈省身教授在示性类方面的工作;一个是华罗庚在多复变函数方面的工作;一个是冯康在有限元计算方面的工作……华先生在数论方面的贡献是大的,可是华先生在数论方面的工作不能左右全世界在数论方面的发展,他在这方面的工作基本上是从外面引进来的观点和方法,可是他在多复变函数方面的贡献比西方至少早了十年, 海外的数学家都很尊重华先生在这方面的成就。
华罗庚简介 (精选)
华罗庚简介 (精选)华罗庚简介 (精选)华罗庚被誉为“近代数学宗师”,他对数学的热爱和执着精神深深地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数学学子和教师,也对中国数学界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本篇文章将从他的生平经历、学术成就以及对中国数学界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生平经历华罗庚于1910年出生于江苏省苏州市,1930年开始进入复旦大学学习数学,不久后就成为了无业游民,其间曾游历全国各地,并学习了多门语言和文化。
1947年后,华罗庚先后进入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等知名机构从事教育和研究工作,在这期间也结识了一批国内外的数学大师,如邓稼先、杨振宁、Chowla等人。
1950年,华罗庚获得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博士学位,并成为该校历史上第一位获博士学位的中国学生。
1951年,他回国并开始在中国从事数学教育和研究工作,成为了中国现代数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
华罗庚也曾经历了多场政治风波,但他一直保持着对数学和教育事业的热情和追求,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
二、学术成就华罗庚的学术成就可以用“丰富多彩”来形容。
他在数学的多个领域都取得了重要的成就,而不仅仅是在某一个领域中有所贡献。
他最著名的成就之一是证明了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的一个特殊情况,这是在逻辑基础上建立华罗庚数的前提下完成的。
此外,他还在模形式、自守形式、代数数论、解析数论等领域中有很多开创性的工作,被誉为“华罗庚数学”。
华罗庚在数学研究方面的执着精神和创新精神是令人钦佩的。
他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也乐于分享他所学到的方法和技巧。
他的思想启迪和研究方法影响了很多年轻的数学学者,不仅影响了他们的学术研究,也激励了他们的精神追求。
三、对中国数学界的影响华罗庚是中国数学教育和科学事业的先驱者之一,他在数学领域的深入研究和学术成就,对中国现代数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他的影响不仅仅体现在他本人的研究工作和思想方法中,更体现在他对数学教育和科学研究的推广和培养上。
华罗庚在中国推广了数学教育的先进理念和方法,提高了数学在中国教育中的地位和重要性。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生平简介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生平简介华罗庚,中国现代数学家。
1910年11月12日生于江苏金坛,1985年6月12日卒于日本东京。
1924年金坛中学初中毕业,但因家境不好,读完初中后,便不得不退学去当店员。
18岁时患伤寒病,造成右腿残疾。
1930年后在清华大学任教。
1936年赴英国剑桥大学访问、学习。
1938年回国后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
1946年赴美国,任普林斯顿数学研究所研究员、普林斯顿大学和伊利诺斯大学教授,1950年回国。
历任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应用数学研究所所长、名誉所长,中国数学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全国数学竞赛委员会主任,美国国家科学院国外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联邦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物理学数学化学部副主任、副院长、主席团成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系主任、副校长,中国科协副主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等职。
曾任一至六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曾被授予法国南锡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美国伊利诺斯大学荣誉博士学位。
主要从事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多复变函数论、偏微分方程、高维数值积分等领域的研究与教授工作并取得突出成就。
40年代,解决了高斯完整三角和的估计这一历史难题,得到了最佳误差阶估计(此结果在数论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对G.H.哈代与J.E.李特尔伍德关于华林问题及E.赖特关于塔里问题的结果作了重大的改进,至今仍是最佳纪录。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他把数学方法应用于实际,筛选出以提高工作效率为目标的优选法和统筹法,取得显著经济效益。
华罗庚同志是当代自学成才的科学巨匠,是世界著名的数学家。
他是中国解析数论、典型群、矩阵几何学、自守函数论与多复变函数论等很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与开拓者。
为以后矩阵几何学等,作下了基点。
■早年学习时期1910年11月12日出生于江苏省金坛县一个小商人家庭,身高1.65米,父亲华瑞栋,开一间小杂货铺,母亲是一位贤惠的家庭妇女。
数学家华罗庚的简介
数学家华罗庚的简介
1、华罗庚(1910年11月12日—1985年6月12日),是原全国政协副主席。
出生在江苏常州金坛区,祖籍江苏丹阳,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联邦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研究员、原所长。
2、1924年华罗庚从金坛县立初级中学毕业;1931年被调入清华大学数学系工作;1936年赴英国剑桥大学访问;1938年被聘为清华大学教授;1946年任美国普林斯顿数学研究所研究员、普林斯顿大学和伊利诺大学教授;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0年春从美国经香港抵达北京,在归国途中写下了《致中国全体留美学生的公开信》,之后回到了清华园,担任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1951年当选为中国数学会理事长,同年被任命为即将成立的数学研究所所长;1954年当选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至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委员;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2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1983年被选聘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85年当选为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
3、华罗庚主要从事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多复变函数论、偏微分方程、高维数值积分等领域的研究;并解决了高斯完整三角和的估计难题、华林和塔里问题改进、一维射影几何基本定理证明、近代数论方法应用研究等;被列为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中当今世界88位数学伟人之一;国际上以华氏命名的数学科研成果有“华氏定理”、“华氏不等式”、“华—王方法”等。
华罗庚简介
华罗庚简介华罗庚简介华罗庚(1910年– 1985年),中国数学家、教育家,著名的代数学家和数论家,被誉为“中国近现代代数学之父”,是中国数学研究的先驱和开拓者之一。
他经历了动荡的时代,但一直坚持并发扬光大中国数学事业。
本文将依次从他的生平、学术成就、影响等方面进行介绍。
生平华罗庚于1910年10月12日出生于江苏省无锡市,家境贫寒。
1929年,他考入清华大学数学系,师从陈省身。
1931年,他因家庭经济原因,辍学回到家乡。
1932年,华罗庚应聘到南京中央大学教书,开始了他的数学教育生涯。
1937年,日军独占南京,华罗庚怀着痛苦的心情离开南京,经过波折,最终逃到了内地。
1945年,华罗庚与家人一同赴美,进入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学习,受到了良好的学术环境的熏陶。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华罗庚回国,并在中科院数学研究所担任研究员等职务。
1985年4月华罗庚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75岁。
学术成就华罗庚是中国现代最杰出的数学家之一,他的研究涉及代数学、数论等多个学科。
他的代数几何学成果和雅可比证明问题,对国际代数学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其中华罗庚定理更被誉为“近世代数几何的第一定理”。
在数论方面,他提出了著名的七十年代数问题和四平方和猜想证明、多项式同余定理,这些都让华罗庚在数学史上受到了很高的评价。
此外,华罗庚还积极投身于中国数学的推广与普及工作,通过编写高等数学教材等方式丰富了中国数学教育的版图。
影响华罗庚对数学界的影响力不仅在中国,在国际上也有着很高的声望。
他常年在海外学术界活动,曾多次担任国际数学家大会的主席,并是美国数学学会的会员。
他的学术成就和教育成就为中国数学的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坚持原创、勇攀高峰、勇闯新路的精神,也使学界对华罗庚非常推崇。
总结华罗庚是一位既有学术成就,又非常注重数学教育的杰出学者,他无愧于“中国数学之父”,正是因为有像他这样的先驱和开拓者才造就了今天的中国数学。
回顾华罗庚的一生,不仅对他个人出色的学术成就慨叹不已,更让我们感受到他不屈不挠、执着不断的精神,为我们树立了一面丰功伟绩的数学学术旗帜,对我们今天潜心学习数学并攀登学术高峰也带来了很大的启示。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生平简介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生平简介华罗庚,中国现代数学家。
1910年11月12日生于江苏金坛,1985年6月12日卒于日本东京。
1924年金坛中学初中毕业,但因家境不好,读完初中后,便不得不退学去当店员。
18岁时患伤寒病,造成右腿残疾。
1930年后在清华大学任教。
1936年赴英国剑桥大学访问、学习。
1938年回国后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
1946年赴美国,任普林斯顿数学研究所研究员、普林斯顿大学和伊利诺斯大学教授,1950年回国。
历任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应用数学研究所所长、名誉所长,中国数学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全国数学竞赛委员会主任,美国国家科学院国外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联邦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物理学数学化学部副主任、副院长、主席团成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系主任、副校长,中国科协副主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等职。
曾任一至六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曾被授予法国南锡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美国伊利诺斯大学荣誉博士学位。
主要从事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多复变函数论、偏微分方程、高维数值积分等领域的研究与教授工作并取得突出成就。
40年代,解决了高斯完整三角和的估计这一历史难题,得到了最佳误差阶估计(此结果在数论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对G.H.哈代与J.E.李特尔伍德关于华林问题及E.赖特关于塔里问题的结果作了重大的改进,至今仍是最佳纪录。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他把数学方法应用于实际,筛选出以提高工作效率为目标的优选法和统筹法,取得显著经济效益。
华罗庚同志是当代自学成才的科学巨匠,是世界著名的数学家。
他是中国解析数论、典型群、矩阵几何学、自守函数论与多复变函数论等很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与开拓者。
为以后矩阵几何学等,作下了基点。
■早年学习时期1910年11月12日出生于江苏省金坛县一个小商人家庭,身高1.65米,父亲华瑞栋,开一间小杂货铺,母亲是一位贤惠的家庭妇女。
华罗庚简介
身残志坚
华罗庚十九岁那年,染上了极其可怕的伤寒病.这场大病, 几乎毁了他的一生.从旧历腊月廿四日开始,他足足病了半 年,从此因病左腿残疾,走路要左腿先画一个大圆圈,右腿 再迈上一小步.对于这种奇特而费力的步履,他曾幽默地戏 称为“圆与切线的运动”. 在逆境中,他顽强地与命运抗争,誓言是:“我要用健 全的头脑,代替不健全的双腿!” 经过了几年的自学,华 罗庚开始在杂志上投稿.一开始,他的稿件不断被拒绝.原因 是他写的问题已被国外某个专家给证明过了.这反而使华罗 庚增添了信心,因为这些问题都是他自己钻研出来的,并没 有看过别人的解题方法. 1930年,华罗庚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论文《苏 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被清华大 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教授发现,让熊庆来惊奇不已,迅即作 出决定:“这个年轻人应该请他到清华来!”这时华罗庚只 有21岁,他终于离开了杂货店的“暗室”,来到了北京的清 华大学.
三、华罗庚的名言积累
关于天才
(1)天才是不足恃的,聪明是不可靠的,要 想顺手拣来的伟大科学发明是不可想象的。 (2)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所谓天 才,实际上是依靠学习。
(3)天才在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
华罗庚事迹优秀3篇
华罗庚事迹优秀3篇华罗庚的个人简介篇一华罗庚(1910年11月12日-1985年6月12日),出生于江苏常州金坛区,毕业于剑桥大学,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解析数论创始人和开拓者,被誉为“中国现代数学之父”,是中国在世界上最有影响的数学家之一,国际上“华氏定理”“华氏不等式”等数学科研成果均是以华氏命名的。
1924年华罗庚从金坛中学初中毕业之后,在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习不到一年,因家贫辍学,但他刻苦自修数学,1930年在《科学》上发表了关于代数方程式解法的文章,被邀到清华大学工作,开始了数论的研究。
1936年作为访问学者去英国剑桥大学工作。
1938年回国,受聘为西南联合大学教授。
1946年赴美国,任普林斯顿数学研究所研究员、普林斯顿大学。
1948年始,任伊利诺伊大学教授。
1950年回国。
1985年6月12日,他在日本东京作学术报告时,因心脏病突发不幸逝世,享年74岁。
数学家华罗庚的故事篇二有一次,他跟邻居家的孩子一起出城去玩,他们走着走着;忽然看见路旁有座荒坟,坟旁有许多石人、石马。
这立刻引起了华罗庚的好奇心,他非常想去看个究竟。
于是他就对邻居家的孩子说:“那边可能有好玩的,我们过去看看好吗?”邻居家的孩子回答道:“好吧,但只能呆一会儿,我有点害怕。
”胆大的华罗庚笑着说:“不用怕,世间是没有鬼的。
”说完,他首先向荒坟跑去。
两个孩子来到坟前,仔细端详着那些石人、石马,用手摸摸这儿,摸摸那儿,觉得非常有趣。
爱动脑筋的华罗庚突然问邻居家的孩子:“这些石人、石马各有多重?”邻居家的孩子迷惑地望着他说:我怎么能知道呢?你怎么会问出这样的傻问题,难怪人家都叫你‘罗呆子’。
”华罗庚很不甘心地说道:“能否想出一种办法来计算一下呢?”邻居家的孩子听到这话大笑起来,说道:“等你将来当了数学家再考虑这个问题吧!不过你要是能当上数学家,恐怕就要日出西山了。
”华罗庚不顾邻家孩子的嘲笑,坚定地说:“以后我一定能想出办法来的。
华罗庚简介500字左右
华罗庚简介500字左右
华罗庚(1910年11月12日—1985年6月12日),出生于江苏常州,是中国的数学家、教育家和计算机科学家。
他的一生,在数学领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同时也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和科技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华罗庚早年因家庭贫困,初中未毕业就辍学在家,但他凭借对数学的热爱和天赋,自学成才。
19岁时,他曾在一篇论文中提出了“华氏定理”,这是中国数学史上的重要成果之一。
在20世纪30年代末和40年代初,华罗庚解决了高斯完整三角和的估计问题,给出了极端问题的计算公式,并提出了新的完整三角和的估计方法。
这些成果在国际上产生了重要影响,为他赢得了声誉。
除了在数学领域的研究,华罗庚还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和科技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曾担任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教授、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等职务,致力于培养数学人才和推动数学研究。
他还积极倡导数学在工程和工业中的应用,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贡献。
华罗庚还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和计算机科学家。
他在教育方面提出了“以自学为主、勤奋严谨”的教育思想,鼓励学生勤奋自学、独立思考。
在计算机科学方面,他积极推动中国计算机事业的发展,是中国计算机工业的奠基人之一。
总的来说,华罗庚是中国数学界的巨匠,也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和计算机科学家。
他的卓越成就和无私奉献为中国数学界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华罗庚人物介绍中国数学之父PPT
其专著《多复变典型域上的调和分析》以精密的分析和矩阵技巧,结合群表示论,具体给出了典型 域的完整正交系,从而给出了柯西与泊松核的表达式,获中国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7、“华-王方法”
与王元教授合作在近代数论方法应用研究方面获重要成果,被称为“华-王方法”。
第三部分
社会评价
中国现代数学之父华罗庚
④ 华罗庚是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数学大师,他的名字在美国施密斯松尼博物馆与芝加哥 科技博物馆等著名博物馆中,与少数经典数学家列在一起。
⑤ 他被选为美国科学院国外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联邦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 ⑥ 又被授予法国南锡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荣誉博士。
第 四 部 分 曾获荣誉
在发展数学教育和科学普及方面做 出了重要贡献。发表研究论文150 多篇,并有多部专著和科普性著作。
第 二 部 分 主要成就
3、“华氏定理”
对G.H.哈代与J.E.李特尔伍 德关于华林问题及E.赖特关 于塔里问题的结果作了重大的 改进,三角和研究成果被国际 数学界称为“华氏定理”。
4、嘉当-布饶尔-华定理
华罗庚
中国现代数学之父
目 录
一 人物简介 二 主要成就
三 社会评价 四 曾获荣誉
第一部分
人物简介
中国现代数学之父华罗庚
第 一 部 分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华罗庚(1910.11.12—1985.6.12.)
世界著名数学家,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 安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 国际上以华氏命名的数学科研成果就有“华氏定理”、“怀 依—华不等式”、“华氏不等式”、“普劳威尔—加当华定 理”、“华氏算子”、“华—王方法”等。
华罗庚的资料
华罗庚的资料
1 华罗庚
华罗庚(1893-1976),原名华景山,号秉棋。
是中国近代杰出的
科学家、教育家,“元老级”科学家。
和平重建时期,华罗庚以其出色的科学技术及雄厚的知识力量,
在国内外享有盛誉,被尊称为“中国科学的精神领袖”和“两大象”
之一(另一位是钱学森)。
2 主要成就
1920年至1976年,华罗庚陆续从事了物理,化学等学科的教学和研究,曾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耶鲁大学、英国牛津大学等进行学术
研究和访问学者工作。
他在1960年被聘任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968年他又成为新加坡南洋大学退休教授。
除此之外,华罗庚还担任北京大学校长、北京协和医院董事长、
北京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院长等一系列职务,他做出了巨大贡献,使北
京大学在九十年代崛起,成为国内顶尖的研究型高校。
3 有关著作
著有《现代物理学》、《华罗庚物理学讲义》、《自然史诗》等,终身编著《自然科学史》,受全国学术共同奖,获有《华罗庚力学理论》、《化学层状结构》、《分子应变定律》等一系列独创性理论。
4 个人形象
华罗庚一生被称为模范人物,知行合一,严于文学,仁厚待人,谦逊而有博大胸怀,通透入微,教书育人,受到了国内外公众的尊敬和赞赏。
1976年,华罗庚去世,华罗庚爵士的荣誉称号和“元老级”的崇高荣誉被颁布给这位伟大的科学家,更是对他伟大精神的永恒铭记。
我最喜欢的数学家华罗庚精选PPT资料
华罗庚的成绩贡献(二)
在代数方面,证明了 长久遗留的一维射影几何的基本定理;给出 了体的正规子体一定包含在它的中心之中这个结果的一个简单而 直接的证明,被称为嘉当-布饶尔-华定理。
华罗庚早年的研究领域是解析数论,他在解析数论方面的成就尤 其广为人知,国际间颇具盛名的“中国解析数论学派”即华罗庚 开创的学派,该学派对于质数分布问题与哥德巴赫猜想做出了许 多重大贡献。
我最喜欢的数学家华罗庚
目录
1 华罗庚简介 2 华罗庚的成就贡献
华罗庚的学术著作
3
他的故事-打破砂锅问到底
4 也许你不知道的华罗庚 5 天生我材必有用 6 他的求学史
华罗庚
1910.11.12—1985.6.12), 出生于江苏 常州金坛区,祖籍江苏丹阳。数学家,
华罗庚出生中时,国父科亲学已经院4院0岁士。, 国家科学院外籍院 古人说“书士中自,有第屋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联邦德国 ““华那罗边庚可?能”巴有一好伐位玩利老的师亚,笑我科道们学:过“院去你看院看看士看好他。吗那?中两” 国个像第蟹一爬至的字第吧,他能算个‘人才’吗?”王维克有些激动地说:“当然,他成为大书法 家的希望很六小,届可全他国在数人学大上常的才委能会你委怎么员能[1从-2他] 的。字上看出来呢?要知道金子被埋在沙里的时候,粗看起来和沙子并没有什么两样
在国际上以华氏命名的数学科研 成果就有“华氏定理”、“怀 依—华不等式”、“华 氏不等式”、“普劳威尔—加当 华定理”、“华氏算子”、 “华—王方法”等。 20世纪40年代,解决了高斯完整 三角和的估计这一 难题,得到了 最佳误差阶估计;对G.H.哈代与 J.E.李特尔伍德关于华林问题及E. 赖特关于塔里问题的结果作了重 大的改进,三角和研究成果被国 际数学界称为“华氏定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罗庚简洁
他是当代自学成才的科学巨匠、蜚声中外的数学家;他写的课外读物曾是中学生们打开数学殿堂的神奇钥匙;在中国的广袤大地上,到处都留有他推广优选法与统筹法的艰辛足迹……
华罗庚,这位“人民的数学家”,为他钟爱的数学事业奉献了毕生的精力与汗水。
华罗庚1910年11月12日出生于江苏金坛县。
他幼时爱动脑筋,因思考问题过于专心常被同伴们戏称为“罗呆子”。
初中毕业后,华罗庚曾入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就读,因拿不出学费而中途退学。
此后,他顽强自学,用5年时间学完了高中和大学低年级的全部数学课程。
20岁时,华罗庚以一篇论文轰动数学界,被清华大学请去工作。
从1931年起,华罗庚在清华大学边工作边学习,用一年半时间学完了数学系全部课程。
他自学了英、法、德文,在国外杂志上发表了3篇论文后,被破格任用为助教。
1936年华罗庚前往英国剑桥大学。
在英国的两年之中,他攻克了许多数学难题。
他的一篇关于高斯的论文给他在世界上赢得了声誉。
在抗日战争期间,他回到了灾难深重的祖国,在昆明的一个吊脚楼上,他写出了《堆垒数论》。
1946年9月,华罗庚应普林斯顿大学邀请去美国讲学,并于1948年被美国伊利诺依大学聘为终身教授。
新中国成立后,华罗庚放弃在美国的优厚待遇,克服重重困难回到祖国怀抱,投身我国数学科学研究事业。
1950年3月,他到达北京,随后担任了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中科院数学所所长等职。
1956年,他着手筹建中科院计算数学研究所。
1958年,他担任中国科技大学副校长兼数学系主任。
回国后短短的几年中,他在数学领域里的研究硕果累累:他的论文《典型域上的多元复变函数论》于1957年1月获国家发明一等奖,并先后出版了中、俄、英文版专着;1957年出版《数论导引》;1963年他和学生万哲先合写的《典型群》一书出版……
华罗庚因病左腿残疾后,走路要左腿先画一个大圆圈,右腿再迈上一小步。
对于这种奇特而费力的步履,他曾幽默地戏称为“圆与切线的运动”。
在逆境中,他顽强地与命运抗争,他说“我要用健全的头脑,代替不健全的双腿”。
凭着这种精神,他终于从一个只有初中毕业文凭的青年成长为一代数学大师。
他一生硕果累累,是中国解析数论、典型群、矩阵几何学、自导函数论等方面的研究者和创始人,其着作《堆垒素数论》更成为20世纪数学论着的经典。
由于青年时代受到过“伯乐”的知遇之恩,华罗庚对于人才的培养格外重视,他发现和培养陈景润的故事更是数学界的一段佳话。
在他亲自关心和过问下,陈景润从厦门大学被调到中科院
数学研究所,最终在攻克哥德巴赫猜想方面取得了世界领先的成绩。
此外,万哲元、陆启铿、王元、潘承洞、段学复等人也是在华罗庚的悉心培育下成长起来的。
在从事数学理论研究的同时,华罗庚努力尝试寻找一条数学和工农业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经过一段实践,他发现数学中的统筹法和优选法是在工农业生产中能够比较普遍应用的方法,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改变工作管理面貌。
于是,他一面在科技大学讲课,一面带领学生到工农业实践中去推广优选法、统筹法,为工农业生产服务。
晚年的华罗庚不顾年老体衰,仍然奔波在第一线。
他还多次应邀赴欧美及香港地区讲学,先后被法国南锡大学、美国伊利诺依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学位,还于1984年以全票当选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1985年6月12日,华罗庚应邀到日本东京大学作学术报告。
原定45分钟的报告在经久不息的掌声中被延长到一个多小时。
当他结束讲话时,突然心脏病发作倒在讲台上。
他用行动实践了自己的诺言:“最大的希望就是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
2009年9月10日,在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中央统战部、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民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解放军总政治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的“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中,华罗庚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