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化学中考备考资料
2012中考化学总复习基础知识详细总结[1]
在化学化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注:2H2O2 === 2H2O + O2 ↑ 此反应MnO2是催化剂) 15、燃烧的条件: (1)物质具有可燃性; (2)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3)温度达到着火点。 16、灭火的方法: (1)移走可燃物; (2)隔绝氧气(如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3)降低可燃物的温度至着火点以下(如房屋着火时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灭火)。 17、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空间内急速燃烧,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热和气体导致爆炸。
九年级化学复习提纲 基本概念与原理部分 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如石蜡熔化、水的三态变化、灯泡发光等。 2、化学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如燃烧、钢铁生锈、食物腐败、呼吸作用、光 合作用等。 3、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它包括颜色、状态、气 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导电导热性、延展性等。如通常状况下,二氧化 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降温后能变成固态的干冰。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还原性、氧化性、酸性、 碱性等。 5、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如空气、自来水、矿泉水、海水、石灰水、 粗盐、石灰石、盐酸、黄铜、生铁和钢等各种合金、石油、煤、天然气都是混合物。 6、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如O2 、N2 、CO2、H2O等。 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 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是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8、构成物质的微粒: (1)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由原子构成); (2)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3)离子(原子失去或得到电子后形成的带电微粒,可分为阳离子[如Na+、NH4+]和阴 离子[如Cl—、CO32—]。 9、原子结构: (1)原子核:居于原子中心,体积极小但质量相当于整个原子质量。它虽小,还可分 为带正电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 (2)电子:带负电,在原子核外很大空间作高速运转。跟原子比较,其质量和体积都 可忽略不计。在原子里,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10、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镁离子和镁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11、稳定结构:①最外层8电子②第一层为最外层2电子。 12、自然界中的化学元素:(1)地壳中最多的元素:O (2)地壳中最多的金属元素: Al 地壳中含量前四位的元素依次是氧、硅、铝、铁。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氮元素。 (3)海水、人体中最多的元素:O 13、化合物的命名: (1)两种元素化合:“某化某”,如MgO氧化镁,NaCl氯化钠,Fe3O4四氧化三铁,P2O5五 氧化二磷,Ca(OH)2氢氧化钙; (2)金属与酸根化合:“某酸某”,如CaCO3碳酸钙,CuSO4硫酸铜,NH4NO3硝酸铵。 14、催化剂:在化学变化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
中考化学2012年新课标考点 通用版中考绝密复习资料
中考化学新课标考点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考点梳理]考点3 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名称和作用(见课本附录1)考点4 药品的取用⒈识记化学实验室药品的一些图标。
⒉药品取用的基本原则。
⑴实验室取用药品要做到“三不”: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能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⑵取用药品注意节约:取用药品应严格按规定用量。
若无说明,应取最少量,即:液体取1~2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⑶用剩的药品要做到“三不”: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能拿出实验室,要放在指定的容器里。
⒊固体药品的取用⑴取用固体药品的仪器:一般用药匙;块状固体可用镊子夹取。
⑵取用小颗粒或粉末状药品,用药匙或纸槽按“一斜、二送、三直立”的方法送入玻璃容器;取用块状或密度大的金属,用镊子按“一横、二放、三慢竖”的方法送入玻璃容器。
⒋液体药品的取用⑴取用少量液体,可用胶头滴管。
滴加到另一容器中的方法是将滴管悬空放在容器口正上方,滴管不要接触烧杯等容器壁,取液后的滴管不能倒放、乱放或平放。
⑵从细口瓶倒出液体药品时,先把瓶塞倒放在桌面上,以免沾污瓶塞,污染药液;倾倒液体时,应使标签向着手心,以防瓶口残留的药液流下腐蚀标签;瓶口紧靠试管口或仪器口,以免药液流出。
倒完药液后立即盖紧瓶塞,以免药液挥发或吸收杂质。
⑶取用一定量的液体药品,常用量筒量取。
量液时,量筒必须放平,倒入液体到接近要求的刻度,再用滴管逐滴滴入量筒至刻度线。
读数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注意:俯视则读数偏大,仰视则读数遍小。
考点5 物质的加热⒈酒精灯的使用⑴酒精灯的火焰分外焰、内焰、焰心三部分,其中外焰温度最高,因此,加热时应用外焰部分加热;酒精灯内的酒精不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绝对禁止用一只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使用完毕,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吹灭。
⑵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坩埚等;可以加热但必须垫上石棉网的仪器有:烧杯、烧瓶等;不能加热的仪器有:量筒、集气瓶、漏斗、水槽等。
2012年中考化学知识点复习大全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2、原子论(道尔顿)和分子学说(阿伏加德罗)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物质是由原子和分子构成的,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
3、1869年,俄国的化学家门捷列夫2000多万种),但组成它们的基本成分——元素只有100共同点:都含有氧元素。
4、我国的某些化学工艺像造纸、制火药、烧瓷器,发明很早,5、用高分子薄膜做的鸟笼:隔水、透气6、用纳米技术制造出具有特定功能的产品(直径6mm的尼龙绳能吊起2t的汽车)(1nm=10-9m)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考点要求: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理解反应现象和本质之间的联系考点一、物质的变化1、概念: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例:石蜡熔化、水结成冰、汽油挥发化学变化——有其它物质生成的变化例:煤燃烧、铁生锈、食物腐败、呼吸2、判断变化依据:是否有其它(新)物质生成。
有则是化学变化,无则是物理变化3、相互关系:常常伴随发生,有化学变化一定有物理变化,4、化学变化伴随现象:放热、吸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和生成沉淀。
考点二、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表现出的性质。
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挥发性、延展性、导电性、吸水性、吸附性等。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金属活动性等。
它们的区别是:物理性质在静止状态中就能表现出来,而物质的化学性质则要在物质运动状态中才能表现出来三、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联系:在变化语句中加“能”或“可以”或“易”“会”“难于”等词语,变成了相应的性质。
课题2 化学是一门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以实验为基础。
学习化学的途径是科学探究,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
2012年中考化学各地试题考点分类汇编16
2012年中考化学真题精品解析分类汇编:考点16盐一、选择题(2012年江苏盐城,11题,2分)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H+、OH-、Na+ B.Ca2+、OH-、CO32-C.Na+、K+、Cl- D.H+、NO3-、CO32-【答案】C【解析】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解答。
A. H+和OH-不能共存会生成水,A中离子不能共存。
B. B.Ca2+和CO32-产生碳酸钙白色沉淀,B中离子不能共存。
C. 不生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共存。
D.H+和CO32-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不能共存。
(2012年湖北襄阳,16题,1分)下列各组物质的水溶液,只能用组内两两物质间的反应,不能用其他试剂,不能将其一一区别的是A NaCl Na2CO3 Ca(NO3)2 HClB Na2SO4 BaCl2 K2CO3 KNO3C CuSO4、NaOH H2SO4 Ba(OH)2D K2CO3 K2CO3 BaCl2 H2SO4【答案】 B【解析】A.碳酸钠和硝酸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还有一种和碳酸钠不反应就是氯化钠,所以能和另外三种物质中的两种反应的是碳酸钠,和它不反应的是氯化钠。
故能区别。
B.硫酸钠和碳酸钾都能和氯化钡反应产生白色沉淀,只能鉴别硝酸钾和氯化钡不能鉴别硫酸钠和碳酸钾,故B不能区别。
C.四种溶液只有硫酸铜是蓝色,另外三种有两种能和硫酸铜反应产生蓝色沉淀,稀硫酸和硫酸铜不反应,氢氧化钡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白色沉淀,C能鉴别。
D.氯化钡和其余种物质都能产生白色沉淀,题有问题不能做。
14.(2012年江苏苏州,14题,2分)能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一组离子是A.Cu2+、SO42-、H+B.CI-、NH4+、OH-C. Ba2+、 SO42-、NO3-D. Na+、K+、NO3-【答案】D【解析】首先排除A,铜离子呈蓝色。
NH4+和OH-反应生成氨气,B中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C.中Ba2+和SO42-会结合成白色沉淀,不能大量共存。
2012年沪教版化学中考复习资料全集
2009年沪教版化学中考复习资料全集目录一、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中考复习基础材料 (1)二、初中化学涉及的化学反应中的先后问题 (21)三、推断专题 (23)四、实验与数据 (35)五、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 (42)六、常见物质的鉴别方法 (47)七、根据化学式计算 (52)八、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58)九、整体计算的思想 (64)十、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67)十一、科学探究 (72)一、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中考复习基础材料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⑴物理变化:同一种物质的三态变化(如:水结成冰);挥发(如:浓盐酸、浓氨水的挥发);蒸馏(如: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炼制石油);灯泡发光;活性炭、木炭的吸附作用;导电、导热;(蒸发或冷却)结晶等⑵化学变化:一切燃烧;光合作用、动植物的呼吸作用;金属生锈(氧化);炼钢、炼铁、煤的干馏;酸碱指示剂变色(如: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食物腐败、酒醋的酿造、农家肥的腐熟;生米煮成熟饭、衣服穿久了褪色,变质、腐蚀、中毒等⑶不能确定是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的:爆炸(火药爆炸是化学变化,蒸汽锅炉爆炸是物理变化),石灰水变浑浊(通CO2变浑是化学变化,加热析出Ca(OH)2是物理变化)⑷两种变化的关系:①宏观区别:是否生成了新物质(或原物质是否改变了)②微观区别:是否产生了新分子(或原分子是否改变了)③联系: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同时有物理变化发生。
⑸碳酸氢铵(化学式NH4HCO3)受热易分解,要密封保存在阴凉处;CO2和SO2都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但SO2能使KMnO4溶液褪色而CO2不能。
绿色粉末碱式碳酸铜(俗称铜绿)加热后,①绿色粉末变成黑色,②管口出现小水滴,③石灰水变浑浊。
镁是银白色固体,但在空气中久置的镁带表面呈黑色。
氯化氢气体(HCl)和氨气(NH3)接触,会立即产生大量白烟(因为反应生成了NH4Cl白色固体)硝酸银溶液(无色)与碘化钾溶液(无色)混合,产生黄色沉淀(因为生成了碘化银)⑹物理性质: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延展性、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吸附性等。
2012年中考化学总复习总结
2012年中考化学总复习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①四特点P6(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 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
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3)检验产物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
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第二单元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测容器——量筒1、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
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2、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
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在纸上称量。
中考化学考纲解读2012年最新版
中考化学考纲解读(2012年最新版)第一单元物质的组成、构成和变化一、物质的宏观组成1.物质的组成从宏观上讲,物质﹙纯净物﹚都是由元素组成的﹙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例如: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元素(1)地壳中元素的含量由多到少的四种元素是O、Si、Al、Fe人体中元素的含量由多到少的四种元素是O、C、H、N(2)●根据元素的名称判断元素的类别﹙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①有“钅”字旁的是金属元素﹙汞例外﹚;②氦、氖、氩等为稀有气体元素;③除金属元素及稀有气体元素外,其余都是非金属元素。
●根据原子结构判断元素的类别: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个﹙易失电子﹚;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多于4个﹙易得电子﹚;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个﹙氦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不易得或失电子﹚。
(3)元素周期表的结构●每一个横行叫一个周期,共7个周期;每一个纵行叫一个族,共18个纵行16个族﹙其中有3个纵行属于同一族﹚。
●元素周期表按元素原子核电荷数递增的顺序给元素编了号即原子序数。
●每周期开头的是金属元素﹙第一周期除外﹚,逐渐过渡到非金属元素,结尾的是稀有气体元素。
(4)各种食物和药物能补给的是相应的元素,如“补锌”补的是锌元素。
3.元素符号(1)记住并会书写下列﹙计28种﹚元素的名称和符号:氢H、氦He、碳C、氮N、氧O、氟F、氖Ne、钠Na、镁Mg、铝Al、硅Si、磷P、硫S、氯Cl、氩Ar、钾K、钙Ca、锰Mn、铁Fe、铜Cu、锌Zn、银Ag、碘I、钡Ba、铂Pt、金Au、汞Hg、铅Pb(2)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N表示①氮元素(宏观);②一个氮原子﹙微观﹚﹙O、H、Cl、F、I同左﹚。
注:Fe表示①铁元素﹙宏观﹚;②一个铁原子﹙微观﹚;③单质铁﹙宏观﹚。
(3)用元素符号和数字表示多个原子:例如:两个氮原子表示为——2N二、物质的微观构成1.物质由粒子构成构成物质的粒子有3种——分子、原子、离子﹙既讲种类又讲个数﹚●有的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例如:水由水分子构成;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氧气由氧分子构成。
2012年中考备战初中化学第一轮复习必备资料
2012年中考备战初中化学第一轮复习必备资料(一)基础知识提纲一、应掌握的知识点1分子是保持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2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3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4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5在原子中,质子数= 核电荷数= 核外电子数。
6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 中子数7镁离子和镁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8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
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
9决定元素的种类是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10.空气是由几种单质和几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
11.石油、煤、天然气都是混合物。
12.溶液都是混合物。
例如:稀硫酸、食盐水、石灰水等。
13.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14.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
15.燃烧、铁生锈、食物变质等都是化学变化。
16.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17.金属活动性顺序表: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Cu Hg Ag Pt Au18.具有还原性的物质是H2、C、CO。
其中属于单质的是C、H2。
属于化合物的是CO。
19.燃烧、缓慢氧化、自燃的相同点是都是氧化反应。
20.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不变的是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元素的种类、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
肯定变化的是物质的种类和分子的种类。
21.2H2表示两个氢分子;2H表示两个氢原子;2H+表示两个氢离子。
22.溶液都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相同。
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
23.溶液在稀释前后保持不变的是溶质的质量。
24.酸的pH<7;如:HCl、H2SO4、CO2通入水中;碱的pH>7;如:NaOH、Ca(OH)2、CaO溶于水、Na2O溶于水、Na2CO3中性溶液pH=7。
如:水、NaCl25.某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12 2 8 2 ,该原子中的质子数为12,核电荷数为12,核外电子数为12,最外层电子数为2,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成为阳离子。
2012中考化学复习资料大全
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①四特点P6(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
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3)检验产物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
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二)测容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
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
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3)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2012中考前化学复习要点全面解析
2012中考前化学复习要点全面解析化学
策略1:明确目标,强化基础
这一轮复习对中考来说至关重要。
要认真研读《化学课程标准》,这是命题组的成员中考命题的依据。
复习时十分重要的一点是通读课本。
临到中考,如果没有完整系统地看一遍课本,没有对知识进行归纳、梳理,没有把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认知结构,这样的复习等于没有复习。
中考题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依据课本内容编制而成的,课本中的习题、例题、实验、插图、阅读资料等常被用作编题的素材。
策略2:模拟训练,查漏补缺
调整状态,模拟中考,不可采取题海战术。
最后阶段做一些练习是必要的,但是为了保持清醒的头脑,练习要特别讲求效率,题量不要太大,题型要具有典型性,巩固强化,对症练习。
练习是学生深化理解知识、巩固运用知识的过程,而不是大量机械化的重复劳动。
所以,宜巧练,不宜多练。
策略3:联系实际,关注热点
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很多都是中考的热点问题,如低碳、节能减排等环境问题,备受人们关注的皮革奶、面粉增白剂、保鲜剂、牛肉膏等问题,高层住宅的保温层、防火层等安全问题,以及科学新发现、新技术等。
这类题目体现了化学学科的实用性,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与灵活应用。
相关文章:【2012年中考作文高分经验备考方法】【2012中考前语文复习要点全面解析】【2012中考前一周数学复习要点全面解析】【2012中考前英语复习要点全面解析】【2012中考前物理复习要点全面解析】【2012中考前化学复习要点全面解析】。
2012版中考化学复习精品课件(含11真题和12预测试题)专题3 常见
2012 版中考化学复习精品课件(含11 真题和12 预
测试题)专题3 常见
专题3常见碳的单质及其性质
考点知识梳理
中考典例精析
专题训练
考点一几种碳单质最硬金属光泽吸附性温馨提示
碳的单质物理性质差别较大,主要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造成的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
考点二碳的化学性质
1.稳定性
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2.可燃性
氧气充足时: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下同)
氧气不足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活泼(或比较稳定)
3.还原性
碳与CuO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碳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个反应都为_____ (填“吸”或“放”)热反应。
2012中考化学总复习
[解析] 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可推 测生成物的化学式为PbO2。
专题11、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
经典考题
右图某反应在同一容器中反应 前后部分分子种类的示意图。回答 下列问题:
质子数不同 (1)氮元素和氢元素的本质区别是________, 1个A分子 4 H2 O 中共含有________个原子,C代表的是________。 (2)反应物中缺少某种物质,在反应前方框内应补充的微 ③ 粒是________(填序号)。
专题11、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
考点精讲
3.应用: (1)解释有关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质量变化现象; (2)确定某物质的组成或化学式; (3)求算化学反应中某种物质或元素的质量; (4)判断化学反应的类型。 [注意] ①在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体积不一定不变; ②在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会发生改变,分子的个数 不一定相等; ③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对象是化学变化,对于物理变化, 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
解析:本题考查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做题的关键是充分利用所给的 信息,并注意化学方程式的配平。难度中等。由题意可知:空气中 含量最多的气体是N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另一生成物是CO2,然 后根据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写出完整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意配 平。
专题11、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
经典考题
【2010·昆明】请回忆你学过的“质量守恒定律”的 实验探究,并按要求完成实验方案一和实验方案二。(下表 中的“实验结论”填“=”“>”或“<”符号)
专题11、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
考点精讲
[注意]
①当反应物中有气体或固体时,生成物中的气体或沉淀 就不要标“↑”或“↓”。 ②物质发生燃烧时,在反应条件上要写成“点燃”。
河南2012中考化学复习备考方案指导:各个单元内容重难点基本知识点总结。
突显探究性是新课程中招试题的一个重要特点,所 以我们在平时教学和中招备考中要注意探究知识,使学生 掌握探究的思路和方法。关于空气成分探究可以归纳为以 下几种方法。
(2009)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物质 是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与氧 元素所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 (2011)请从氮气、熟石灰、氧气、硝酸钾 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可充入食品包装袋 中防腐的物质是 ;农业上可作复合 肥料的物质是 。
(2009)草莓、香蕉等水果具有芳香气味,是 因为其中含有乙酸乙酯(化学式为C4H8O2) 等物质。下列关于乙酸乙酯的说法正确的 是【 】 A.该物质属于氧化物 B.该物质的分子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分子 构成 C.该物质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12:1:16 D.该物质完全燃烧后的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和 水
典型例题
3.按右图组装仪器,关闭止水夹,通电使红 磷燃烧。请回答下列问题: (1)燃烧的现象是 ; (2)红磷燃烧一段时间后,自动熄灭了, 你认为原因是 ; (3)冷却后,松开止水夹,你观察到的现 象为 。
电 热 棒 足量
典型例题
4.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装置。请据图回答: (1)收集某气体只能采用E装置,由此推测该气 体具有的性质 ;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组合是 (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实验室制得的CO2气体中常含有HCl和水蒸 气。为了得到纯净、干燥的CO2气体,除杂装置的 导管气流方向连接顺序是 (填选项) A.a→b→c→d B.b→a→c→d C.c→d→a→b D.d→c→b→a
第四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知识体系
组成
元素 分子
存在方式 单质、化合物 表示符号 元素符号 形成化合物时的性质 化合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黄冈市中考化学备考资料一、选择题:(一)考点1化学变化1.在下列变化中,有一个变化与其他变化的本质不同,该变化是A.天热吃雪糕时,发现雪糕慢慢熔化B.把木炭放入冰箱中,冰箱异味消失C.洗净的铁锅常会出现锈渍D.在晾干的咸菜表面出现食盐晶体2.下列变化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A.冰雪融化 食物腐烂B.汽油挥发 工业上制取氧气C.酒精燃烧 铁生锈D.水的电解 干冰升华3.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的是A .氧气有氧化性B .酒精有可燃性C .浓盐酸有挥发性D .浓硫酸有腐蚀性(二)考点2实验操作1.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正确的是2.下列实验操作或事故处理中,正确的是( )A 、稀释浓硫酸,应将水慢慢注入盛有浓硫酸的烧杯中并搅拌B 、酒精灯洒出的酒精万一在桌上着火,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C 、碱溶液沾到皮肤上,应尽快用抹布擦拭干净,再涂上稀盐酸D 、为了节约药品,实验后剩余的药品应立即放回原瓶3.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或对实验操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倾倒液体时,为方便看到药品名称,标签向着自己B 、用热的纯碱溶液洗涤试管内壁附着的油脂C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D 、棉花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灼烧后会产生烧焦羽毛味(三)考点3物质构成的奥秘1. 建立一个适当的模型来反映和代替客观对象,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和理解观察不到的化学反应。
已知某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微观模型示意图如下,图中相同小球代表同种原子,原子间的短线代表原子的结合。
下列从图示获得的信息中错误的是A 、图示中共有4种分子B 、图示符合质量守恒定律C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D 、说明化学反应中原子不可分2.现有+1H 、+1Na 、+6S 、–2O四种元素,假定他们按二种或三种元素相结合形成化合物,按指定化合价最多可形成化合物的种数是:A .8种B .7种C .6种 D .5种3.有一组含氮物质,按某种规律排列如下:NH 3、N 2、N 2O 、N 2O 4、HNO 3,则该排列规律为:A .氮元素质量分数从高到低排列 B.氮元素化合价从低到高排列C .物质相对分子质量有小到大排列D .一个分子中原子个数由少到多排列4.食醋是厨房中的一种调味品,其中含有少量醋酸。
下列有关醋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醋酸分子是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的B.醋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C.醋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原子组成的D.每个醋酸分子中有8个原子核5.下列事实与相应的解释不.一致..的是 A. 50mL 酒精与50mL 水混合在一起,总体积小于100mL ,因为分子有质量B. 浓盐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变小,因为分子在不断的运动C. 气体易于压缩,因为构成气体的微粒间空隙较大D. 空气是混合物,因为它是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多种物质组成(四)考点4知识归纳1、某合作学习小组讨论辨析以下说法:①粗盐和酸雨都是混合物 ②沼气和煤都是可再生能源 ③冰和干冰既是纯净物又是化合物 ④浓硫酸溶于水时溶质扩散过程吸收的热量小于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 ⑤矿泉水一定是硬水,蒸溜水一定是软水⑥纯碱和熟石灰都是碱⑦侯德榜先生是制碱工业的先驱。
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④B 、①②⑤⑥C 、①③④⑦D 、③⑤⑥⑦2.3 A .物质与其构成粒子的对应关系:①金——由原子构成 ②二氧化碳——由分子构成B 、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对应关系:①氧气能助燃——作高能燃料 ②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充入食品包装中以防腐C.有关“污染源——污染物——解决策略”的对应关系①吸烟——尼古丁和一氧化碳——戒烟 ②霉变食物——黄曲霉素——不食用D.物质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①使用乙醇汽油——减少汽车尾气污染 ②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减少水污染(五)考点5质量守恒定律1.在一密闭容器内有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可能是置换反应 B. 反应后X 的质量为C.参加反应的X .Z 的质量比为1:4.D. Y. Q 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一定为11:92.2011年5月初,我市某县一副长酒后驾车将受到法律追究。
交警常用一种“酒精检测仪”检查司机是否酒后驾车。
其反应原理为C 2H 5OH + 4CrO 3 + 6H 2SO 4 = 2X + 2CO 2↑+9H 2O,反应中红色的CrO 3转化为绿色的化合物X ,则X 的化学式为( )A 、Cr 2O 3 B 、CrSO 3 C 、Cr 2(SO 4)3 D 、Cr 2S 33、下列关于化学反应2X +Y ==2Z 的叙述,错.误.的是: A .Z 一定是化合物 B .在反应中X 、Y 、Z 三种物质的粒子数目比为2:1:2C .若X 和Y 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M 和N ,则Z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N )D .若ag X 完全反应生成bgZ ,则同时消耗(b —a )gY(六)考点6物质的制取和分离1. 2.下列是某化学兴趣小组对该次活动设计的4个实验方案,其中方案一、方案二都合理的是( ) 3.()(七)考点7酸碱盐1.下表中“——”表示相连的物质间能发生反应,“→”表示这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2皮塞,立即打开止水夹,Ⅱ中有气泡冒出;一段时间后关闭止水夹,Ⅱ中液面上升,3A .Na 2SO 4、BaCl 2、KNO 3、NaCl B .Na 2SO 4、K 2CO 3、BaCl 2、HClC .NaOH 、Na 2SO 4、FeCl 3、BaCl 2 D .CuCl 2、AgNO 3、NaNO3、HNO 34. 以下推理正确的是A. 酸中都含有氢元素,所以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酸B. 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所以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C. 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D. 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5.有一包固体可能含有Ca(NO 3)2、Na 2SO 4、Na 2CO 3、FeCl 3、KCl 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对其进行如下实验:①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适量蒸馏水,固体完全溶解成无色透明溶液 ②取少量上述溶液,加过量稀硫酸,有气泡产生 ③取②所得溶液少量,滴加BaCl 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分析以上实验现象,对原固体组成的推断正确的是( )A 、肯定有Na 2CO 3、Na 2SO 4,无FeCl 3、Ca(NO 3)2B 、肯定有Na 2CO 3,无FeCl 3、Ca(NO 3)2C 、肯定有Na 2CO 3、Na 2SO 4,无FeCl 3D 、肯定有Na 2CO 3,无FeCl 3、KCl6.下列制备物质的设计中,理论上正确、操作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是(八)考点8坐标图像1.右图表示的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一定正确的是A 、 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 、 10℃时甲、乙两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C 、 30℃时甲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60%D 、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3.下列四个图像的变化趋势,能正确描述对应操作的是A .20℃时,向一杯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中不断加入KNO3晶体B .将浓盐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C.向氢氧化钠和硝酸钡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硫酸D.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4.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的是:6.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所对应叙述关系的是:①图A表示一定量的木炭还原氧化铜,剩余固体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②图B表示t℃时,向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溶质质量分数与加入量的关系③图C表示一定量的稀硫酸与锌粒反应,溶液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④图D表示向硫酸和硫酸铜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沉淀质量与加入量的关系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二、填空题(九)考点9化学符号和化学方程式1.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H 、C、O、Na、Cl、N、Fe、Ca是初中常见的几种元素,请选用其中的元素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符号。
(1)氯离子(2)4个铵根离子(3)有毒工业用盐的是.(4)焙制糕点的发酵粉小苏打(5)食醋中含有的酸(6)用熟石灰鉴别氯化钠和氯化铵(8)有铁生成的非置换反应(9)生成有颜色沉淀的化学反应2.从C、H、O、N、Na、Ca、Fe、Cl、K等10种元素中选择恰当的元素,用离子符号、化学式或化学方程式按下列要求填空:(1)三个氧化铁分子不含金属元素的盐一种常见的复合肥可治疗胃酸过多的盐碳酸铵中氮显-3价(2)最简单的有机物在空气中燃烧(3)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的碳酸钠(4)用酸除铁锈(5)工业上用赤铁矿来炼铁的反应原理3.从N、H、O、S、P、Fe、C、Cu、Ba、Ca、Na等元素中选择适当元素用化学符号和化学方程式按要求填空(1) 磷酸氢钙中的阴离子硫酸铁中硫元素显+6价含氮最高的物质______水溶液显碱性的气体可用于制作“叶脉书签”的碱(2)有二氧化碳生成的置换反应(3)实验室常温下制氧气(4)有沉淀生成的中和反应(5)除去CO2中少量的CO(6)波尔多液不能用铁制容器盛装4.从C 、H、O、S、Fe、N等元素选择合适的元素组成化学符号填空。
(1)硝酸铁中的阳离子(2)硫酸铁中的阴离子(3)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单质(4)一种有机氮肥(5)家用调味品(6)乙醇在空气中燃烧(7)用稀硫酸除铁锈(8)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的复分解反应(十)考点10知识综合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学好化学可以帮助我们分析、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炎热的夏季自行车车胎容易爆裂,原因是(2)大米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属于六大营养素中的:(3)硬水洗涤衣物,既浪费肥皂也洗不净衣物,时间长了还会使衣物变硬。
日常生活中常用____________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4)含硫煤燃烧后,排放到空气中的有毒气体主要是SO2,它遇到雨水后可形成酸雨降落到地面上会。
为了减少环境污染,对工厂排放的废气中的SO2可用足量烧碱溶液吸收处理,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5〕现在自来水消毒用ClO2 ,而在以前用的是Cl2 , 对人体健康不利。
将SO2气体通入氯气的水溶液中至恰好完全反应,生成两种常见的酸。
①完成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l2 + SO2 + 2H2O == + 2HCl②某同学为了证明所得混合酸中含有的两种酸根离子,设计实验加以确认,依次序加入的试剂是:2.瑞典化学家舍勒首先发现并制得了氯气(Cl2)。
氯气是密度比空气大且有毒的气体。
它能与水发生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HClO)氯气也能与碱溶液发生化学反应。
①氯气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实验室制取氯气时,常用氢氧化钠吸收多余的氯气,防止污染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