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司马季主论卜》古文赏析

合集下载

刘基诗词鉴赏5篇

刘基诗词鉴赏5篇

刘基诗词鉴赏5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工作计划、总结报告、策划方案、规章制度、祝福语、诗歌美文、名言大全、教育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plans, summary reports, planning schem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blessings, poems and essays, famous quotes, educational materials, composition essays, other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刘基诗词鉴赏5篇刘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与宋濂、叶琛、章溢合称浙东四大名士。

《史记·五帝本纪·虞舜者传》原文及翻译译文

《史记·五帝本纪·虞舜者传》原文及翻译译文

《史记·五帝本纪·虞舜者传》原文及翻译译文《《史记·五帝本纪·虞舜者传》原文及翻译译文》这是优秀的文言文翻译译文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史记·五帝本纪·虞舜者传》原文及翻译译文《史记·五帝本纪·虞舜者传》原文及翻译史记原文:虞舜者,名日重华。

舜父瞽叟盲,而舜母死,瞽叟更娶妻而生象,象傲。

瞽叟爱后妻子,常欲杀舜,舜避逃;及有小过,则受罪。

顺事父及後母与弟,日以笃谨,匪有解。

舜,冀州之人也。

舜耕历山,渔雷泽,陶河滨,作什器於寿丘,就时於负夏。

舜父瞽叟顽,母嚣,弟象傲,皆欲杀舜。

舜顺通不失子道.兄弟孝慈。

欲杀,不可得;即求,尝在侧。

舜年二十以孝闻。

三十而帝尧问可用者,四岳成荐虞舜,日可。

於是尧乃以二女妻舜以观其内,使九男与处以观其外。

舜居妫油①,内行弥谨。

尧二女不敢以贵骄事舜亲戚,甚有妇道。

尧九男皆益笃。

舜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渔雷泽,雷泽上人皆让居;陶河滨,河滨器皆不苦窳②。

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

尧乃赐舜烯衣,与琴,为筑仓廪,予牛羊。

瞽叟尚复欲杀之,使舜上涂廪,瞽叟从下纵火焚廪。

舜乃以两笠自扦而下去得不死后瞽叟又使舜穿井舜穿井为匿空旁出舜既入深瞽叟与象共下土实井舜从匿空出去瞽叟、象喜,以舜为已死。

象日“本谋者象。

”象与其父母分,於是日:“舜妻尧二女,与琴,象取之。

牛羊仓廪予父母。

”象乃止舜宫居,鼓其琴。

舜往见之。

象鄂不怿,日:“我思舜正郁陶!”舜日:“然,尔其庶矣!”舜复事瞽叟爱弟弥谨。

於是尧乃试舜五典百官,皆治。

舜入于大麓,烈风雷雨不迷,尧乃知舜之足授天下。

尧老,使舜摄行天子政,巡狩。

舜得举用事二十年,而尧使摄政。

摄政八年而尧崩。

三年丧毕,让丹朱,天下归舜。

舜谓四岳日:“有能奋庸美尧之事者,使居官相事?”皆日:“伯禹为司空,可美帝功。

”舜日:“嗟,然!禹,汝平水土,维是勉哉。

”舜日:“契,百姓不亲,五品不驯,汝为司徒,而敬敷五教,在宽。

《古文观止·司马季主论卜》译文与赏析

《古文观止·司马季主论卜》译文与赏析

《古文观止·司马季主论卜》译文与赏析《古文观止·司马季主论卜》译文与赏析司马季主论卜司马季主论卜明·刘基【题解】刘基,是元末明初有名的诗文作家,颇具才华,诗文俱佳,传世有《诚意伯文集》。

此外,他还精通天文地理,善于占卜,后世的占卜书籍都爱假借他的名义。

司马季主是西汉初年非常有名的占卜士,文章借汉初昭平与卜者司马季主之间的问答,表明其有关人生观的见解。

他认为,乱世时人们难以掌握自己的命运,应顺应时势,而不可一味逞强追求功名利禄。

【原文】东陵侯既废,过司马季主而卜焉。

季主曰:“君侯何卜也?”东陵侯曰:“久卧者思起,久蛰者思启[10],久懑者思嚏[11]。

吾闻之:‘蓄极则泄,闷极则达[12],热极则风,壅极则通。

一冬一春,靡屈不伸[13];一起一伏,无往不复。

’仆窃有疑,愿受教焉!”季主曰:“若是,则君侯已喻之矣!又何卜为?”东陵侯曰:“仆未究其奥也,愿先生卒教之。

”【解释】[10]蛰:虫类冬眠,也比喻人深藏不出。

启:开,出来。

[11]懑:心中苦闷。

嚏:打喷嚏。

[12]闷(bì):关闭的意思。

[13]靡:无,没有。

【译文】东陵侯被朝廷废黜为平民之后,就去拜访司马季主,并请他占卜。

季主说:“您要占卜什么呢?”东陵侯说:“躺卧时间久了的人想要起来,闭门独居的人时间久了想要出去,长久烦闷的人想要打喷嚏。

我听说:‘积蓄得太多就要宣泄,关闭得太久了就要通风,热得过火就会刮风,阻塞得过分就会畅通。

经过一春一冬,不会总是屈而不伸的;一起一伏,没有往而不返的。

’我心里有一个疑问,希望能得到您的指教。

”季主说:“照你这么说,那么您已经明白事理了,又何必来占卜呢?”东陵侯说:“我还没有知晓其中深奥的道理,希望先生能彻底地开导我。

”【原文】季主乃言曰:“呜呼!天道何亲?惟德之亲。

鬼神何灵?因人而灵。

夫蓍[14],枯草也;龟,枯骨也,物也。

人,灵于物者也,何不自听而听于物乎?且君侯何不思昔者也?有昔者必有今日。

古文观止简述

古文观止简述

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 韩愈 后廿九日复上宰相书* 韩愈 与于襄阳书* 与陈给事书* 应科目时与人书* 韩愈 韩愈 韩愈
作者 柳宗元 柳宗元
篇次 篇目 12 13 待漏院记 黄冈竹楼记
作者 王禹偁 王禹偁
3
箕子碑
柳宗元
14
书《洛阳名园记》后 李格非 *
4 5 6 7 8 9 10 11
捕蛇者说 种树郭橐驼传 梓人传 愚溪诗序
释秘演诗集序*
卷十 篇次 篇目 1 2 3 4 5 梅圣俞诗集序* 送杨寘序* 五代史伶官传序 五代史宦者传论 相州昼锦堂记 作者 欧阳修 欧阳修 欧阳修 欧阳修 欧阳修 篇次 11 12 13 14 15 篇目 管仲论 辨奸论 心术 作者 苏洵 苏洵 苏洵 苏洵 苏轼
张益州画像记* 刑赏忠厚之至论
战国策目录序* 白鹿洞书院学规* 正气歌并序
送秦中诸人引* 尚志斋说* 送东阳马生序
与吴质书* 与杨德祖书* 水经江水注 张中丞传后叙 始得西山宴游记
尚节亭记* 教条示龙场诸生* 先妣事略* 项脊轩志
西湖杂记-2-4 复多尔衮书* 廉耻
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柳宗元 柳宗元 柳宗元 柳宗元
袁家渴记* 罴说* 黔之驴
作者 韩愈 韩愈 韩愈 韩愈 韩愈
篇次 篇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送孟东野序 送李愿归盘谷序
作者 韩愈 韩愈 韩愈 韩愈 韩愈 韩愈 韩愈 韩愈 韩愈
圬者王承福传* 讳辩* 争臣论*
送董邵南序* 送杨少尹序* 送石处士序* 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 祭十二郎文 祭鳄鱼文 柳子厚墓志铭
6 7 8 9 10
丰乐亭记 醉翁亭记 秋声赋 祭石曼卿文
欧阳修 欧阳修 欧阳修 欧阳修 欧阳修

刘基《司马季主论卜》原文译文赏析

刘基《司马季主论卜》原文译文赏析

刘基《司马季主论卜》原文|译文|赏析《司马季主论卜》是明代政治家、文学家刘基创作的一篇王顾左右而言他的文章,在现代看来,这篇对话也是对当时统治者的一声警钟。

下面儿童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这篇古文的相关资料,一起来看看吧!《司马季主论卜》原文明代:刘基东陵侯既废,过司马季主而卜焉。

季主曰:“君侯何卜也?”东陵侯曰:“久卧者思起,久蛰者思启,久懑者思嚏。

吾闻之蓄极则泄,閟极则达。

热极则风,壅极则通。

一冬一春,靡屈不伸,一起一伏,无往不复。

仆窃有疑,愿受教焉。

”季主曰:“若是,则君侯已喻之矣,又何卜为?”东陵侯曰:“仆未究其奥也,愿先生卒教之。

”季主乃言曰:“呜呼!天道何亲?惟德之亲;鬼神何灵?因人而灵。

夫蓍,枯草也;龟,枯骨也,物也。

人,灵于物者也,何不自听而听于物乎?且君侯何不思昔者也?有昔者必有今日,是故碎瓦颓垣,昔日之歌楼舞馆也;荒榛断梗,昔日之琼蕤玉树也;露蛬风蝉,昔日之凤笙龙笛也;鬼燐萤火,昔日之金釭华烛也;秋荼春荠,昔日之象白驼峰也;丹枫白荻,昔日之蜀锦齐纨也。

昔日之所无,今日有之不为过;昔日之所有,今日无之不为不足。

是故一昼一夜,华开者谢;一秋一春,物故者新。

激湍之下,必有深潭;高丘之下,必有浚谷。

君侯亦知之矣,何以卜为?”译文及注释译文东陵侯被废弃以后,往司马季主那儿去占卜。

季主说:“您要占卜什么事呢?”东陵侯说:“躺卧时间长了就想起来,闭门独居久了就想出去,胸中积闷久了就想打喷嚏。

我听说:积聚过多就要宣泄,烦郁之极就要开畅,闷热太甚就会起风,堵塞过分就会流通。

有一冬就有一春,没有只屈而不伸的;有一起就有一伏,没有只去不来的。

我私下有所怀疑,希望得到你的指教。

”季主说:“既然这样,那么您已经明白了,又何必要占卜呢?”东陵侯说:“我未能深入理解其中的高深微妙,希望先生能指点究竟。

”季主于是说道:“唉!天道和什么人亲?只和有德的人亲。

鬼神怎么会灵?靠着人相信才灵。

蓍草不过是枯草,龟甲不过是枯骨,都是物。

史记原文及译文和注解

史记原文及译文和注解

史记原文及译文和注解(学习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文言文、现代文、教案设计、文案大全、作文大全、词语、成语、范文、读后感、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classical Chinese, modern literature, teaching plan design, copy collection, composition collection, words, idioms, model essays, post-reading comment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史记原文及译文和注解《史记》为布衣人士、底层人物立传不少,其中包括《扁鹊仓公列传》《游侠列传》《日者列传》《货殖列传》等等,这些篇章拼起来其实就是一幅秦汉民间社会的画卷。

《史记·日者列传·司马季主》原文及翻译译文

《史记·日者列传·司马季主》原文及翻译译文

《史记·日者列传·司马季主》原文及翻译译文1、《史记·日者列传·司马季主》原文及翻译译文《史记·日者列传·司马季主》原文及翻译史记原文:司马季主,楚人也,卜于长安东市。

宋忠为中大夫,贾谊为博士,同日俱出洗沐,相从论议,诵易先王圣人之道术,究遍人情,相视而叹。

贾谊曰:“吾闻古之圣人,不居朝廷,必在卜医之中。

今吾已见三公九卿朝士大夫,皆可知矣。

试之卜数中以观采。

”二人即同舆而之市,游于卜肆中。

天新雨,道少人,司马季主①闲坐,弟子三四人侍,方辩天地之道,日月之运,阴阳吉凶之本。

二大夫再拜谒。

司马季主视其状貌,如类有知者,即礼之,使弟子延之坐。

坐定,司马季主复理前语,分别天地之终始,日月星辰之纪,差次仁义之际②,列吉凶之符,语数千言,莫不顺理。

宋忠、贾谊瞿然而悟,猎缨正襟危坐,曰:“吾望先生之状,听先生之辞,小子窃观于世,未尝见也。

今何居之卑,何行之污?”司马季主捧腹大笑曰:“观大夫类有道术者,今何言之陋也,何辞之野也!今夫子所贤者何也?所高者谁也?今何以卑污长者?”二君曰:“尊官厚禄,世之所高也,贤才处之。

今所处非其地,故谓之卑。

言不信,行不验,取不当,故谓之污。

夫卜筮者,世俗之所贱简③也。

世皆言曰:‘夫卜者多言夸严以得人情,虚高人禄命以说人志,擅言祸灾以伤人心,矫言鬼神以尽人财,厚求拜谢以私于己。

’此吾之所耻,故谓之卑污也。

”司马季主曰:“公且安坐。

公见夫被发童子乎?日月照之则行,不照则止,问之日月疵瑕吉凶,则不能理。

由是观之,能知别贤与不肖者寡矣。

贤之行也,直道以正谏,三谏不听则退;其誉人也不望其报,恶人也不顾其怨,以便国家利众为务。

故官非其任不处也,禄非其功不受也;见人不正,虽贵不敬也;见人有污,虽尊不下也;得不为喜,去不为恨;非其罪也,虽累辱而不愧也。

今公所谓贤者,皆可为羞矣。

卑疵④而前,孅趋⑤而言;相引以势,相导以利;比周⑥宾正,以求尊誉,以受公奉;事私利,枉主法,猎农民;以官为威,以法为机,求利逆暴:譬无异于操白刃劫人者也。

司马迁《史记·日者列传》原文译文赏析

司马迁《史记·日者列传》原文译文赏析

司马迁《史记·日者列传》原文译文赏析《史记·日者列传》原文作者:司马迁自古受命而王,王者之兴何尝不以卜筮决於天命哉!其於周尤甚,及秦可见。

代王之入,任於卜者。

太卜之起,由汉兴而有。

司马季主者,楚人也。

卜於长安东市。

宋忠为中大夫,贾谊为博士,同日俱出洗沐,相从论议,诵易先王圣人之道术,究遍人情,相视而叹。

贾谊曰:“吾闻古之圣人,不居朝廷,必在卜医之中。

今吾已见三公九卿朝士大夫,皆可知矣。

试之卜数中以观采。

”二人即同舆而之市,游於卜肆中。

天新雨,道少人,司马季主间坐,弟子三四人侍,方辩天地之道,日月之运,阴阳吉凶之本。

二大夫再拜谒。

司马季主视其状貌,如类有知者,即礼之,使弟子延之坐。

坐定,司马季主复理前语,分别天地之终始,日月星辰之纪,差次仁义之际,列吉凶之符,语数千言,莫不顺理。

宋忠、贾谊瞿然而悟,猎缨正襟危坐,曰:“吾望先生之状,听先生之辞,小子窃观於世,未尝见也。

今何居之卑,何行之汙?”司马季主捧腹大笑曰:“观大夫类有道术者,今何言之陋也,何辞之野也!今夫子所贤者何也?所高者谁也?今何以卑汙长者?”二君曰:“尊官厚禄,世之所高也,贤才处之。

今所处非其地,故谓之卑。

言不信,行不验,取不当,故谓之汙。

夫卜筮者,世俗之所贱简也。

世皆言曰:‘夫卜者多言夸严以得人情,虚高人禄命以说人志,擅言祸灾以伤人心,矫言鬼神以尽人财,厚求拜谢以私於己。

’此吾之所耻,故谓之卑汙也。

”司马季主曰:“公且安坐。

公见夫被发童子乎?日月照之则行,不照则止,问之日月疵瑕吉凶,则不能理。

由是观之,能知别贤与不肖者寡矣。

“贤之行也,直道以正谏,三谏不听则退。

其誉人也不望其报,恶人也不顾其怨,以便国家利众为务。

故官非其任不处也,禄非其功不受也;见人不正,虽贵不敬也;见人有污,虽尊不下也;得不为喜,去不为恨;非其罪也,虽累辱而不愧也。

“今公所谓贤者,皆可为羞矣。

卑疵而前,韱趋而言;相引以势,相导以利;比周宾正,以求尊誉,以受公奉;事私利,枉主法,猎农民;以官为威,以法为机,求利逆暴:譬无异於操白刃劫人者也。

精校评注古文观止

精校评注古文观止

子产论政宽猛昭公 二十年左传
子革对灵王昭公十 二年左传
吴许越成哀公元年 左传
1
祭公谏征犬戎 国语
2
召公谏厉王止 谤国语
3
襄王不许请隧 国语
4
单子知陈必亡 国语
5
展禽论祀爰居 国语
里革断罟匡君国语 敬姜论劳逸国语
叔向贺贫国语 王孙圉论楚宝国语
01
诸稽郢行成 于吴国语
02
申胥谏许越 成国语
03
春王正月隐 公元年公羊 传
石钟山记苏 轼
03
潮州韩文公 庙碑苏轼
04
乞校正陆贽 奏议进御札 子苏轼
06
后赤壁赋苏 轼
05
前赤壁赋苏 轼
方山子传苏轼
三槐堂铭苏轼
六国论苏辙
01
上枢密韩太 尉书苏辙
02
黄州快哉亭 记苏辙
03
寄欧阳舍人 书曾巩
04
赠黎安二生 序曾巩
06
同学一首别 子固王安石
05
读孟尝君传 王安石
游褒禅山记王 安石
06
五人墓碑记 张溥
05
徐文长传袁 宏道
作者介绍
同名作者介绍
这是《精校评注古文观止》的读书笔记模板,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精彩摘录
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精彩内容摘录。
谢谢观看
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爱不释手的好书,常读常新。 排版阅读仍然觉得不甚舒服,小子颜色换下会更好。 看了一段,正文和评注混在一起,字体区分也不显著,阅读体验非常差!希望可以将正文和评注使用不同字 体以及不同颜色来显著标识出来。 五星。 古文之美,令人叹服。 读的是新华出版社版本的,有注音和编者的注释,适合初读。

司马季主文言文翻译

司马季主文言文翻译

子长子曰:吾闻之,人之所以贵者,以其有才也。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用也。

故才德兼备,则能立功于世,名垂青史。

译文:司马季主说:我听说,人之所以尊贵,是因为他拥有才华。

所谓才华,是德行的资本;而德行,则是才华的运用。

因此,才德兼备的人,能够在世间立下功勋,名垂青史。

原文:夫才者,非一日之功,必积学以养之,养之既久,则自然成矣。

德者,非一时之善,必修身以齐家,齐家而后治国,治国而后平天下。

故才德之养,非一日之功,必积久而成。

译文:才华并非一日之功,必须通过不断学习来培养,经过长时间的积累,自然会成就。

德行也非一时之善,必须通过修身来齐家,齐家之后才能治国,治国之后才能平定天下。

因此,才德的培养,并非一日之功,必须经过长时间的积累才能成就。

原文:才德之养,犹草木之生,必得时而后茂。

若不得时,虽欲速成,亦不可得。

故才德之养,必待其时,而后能成。

译文:才德的培养,就像草木的生长,必须等待时机才能茂盛。

如果时机不对,即使想要急于求成,也是不可能的。

因此,才德的培养,必须等待时机,才能成就。

原文:才德之养,犹剑之砺,必得利而后用。

若不利,虽欲用之,亦不可得。

故才德之养,必砺其锋,而后能显。

译文:才德的培养,就像剑的磨砺,必须锋利之后才能使用。

如果不利,即使想要使用它,也是不可能的。

因此,才德的培养,必须磨砺其锋芒,才能显现出来。

才德之养,犹舟之航,必得水而后行。

若不得水,虽欲远航,亦不可得。

故才德之养,必待其时,而后能成。

译文:才德的培养,就像舟的航行,必须等待水流才能前进。

如果水流不足,即使想要远航,也是不可能的。

因此,才德的培养,必须等待时机,才能成就。

通过以上翻译,我们可以看到司马季主对才德培养的重视,他认为才德兼备的人,才能在世间立下功勋,名垂青史。

这种思想对于今天的我们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高中语文课外古诗文《史记日者列传司马季主》原文及翻译

高中语文课外古诗文《史记日者列传司马季主》原文及翻译

《史记·日者列传·司马季主》原文及翻译原文:司马季主,楚人也,卜于长安东市。

宋忠为中大夫,贾谊为博士,同日俱出洗沐,相从论议,诵易先王圣人之道术,究遍人情,相视而叹。

贾谊曰:“吾闻古之圣人,不居朝廷,必在卜医之中。

今吾已见三公九卿朝士大夫,皆可知矣。

试之卜数中以观采。

”二人即同舆而之市,游于卜肆中。

天新雨,道少人,司马季主①闲坐,弟子三四人侍,方辩天地之道,日月之运,阴阳吉凶之本。

二大夫再拜谒。

司马季主视其状貌,如类有知者,即礼之,使弟子延之坐。

坐定,司马季主复理前语,分别天地之终始,日月星辰之纪,差次仁义之际②,列吉凶之符,语数千言,莫不顺理。

宋忠、贾谊瞿然而悟,猎缨正襟危坐,曰:“吾望先生之状,听先生之辞,小子窃观于世,未尝见也。

今何居之卑,何行之污?”司马季主捧腹大笑曰:“观大夫类有道术者,今何言之陋也,何辞之野也!今夫子所贤者何也?所高者谁也?今何以卑污长者?”二君曰:“尊官厚禄,世之所高也,贤才处之。

今所处非其地,故谓之卑。

言不信,行不验,取不当,故谓之污。

夫卜筮者,世俗之所贱简③也。

世皆言曰:‘夫卜者多言夸严以得人情,虚高人禄命以说人志,擅言祸灾以伤人心,矫言鬼神以尽人财,厚求拜谢以私于己。

’此吾之所耻,故谓之卑污也。

”司马季主曰:“公且安坐。

公见夫被发童子乎?日月照之则行,不照则止,问之日月疵瑕吉凶,则不能理。

由是观之,能知别贤与不肖者寡矣。

贤之行也,直道以正谏,三谏不听则退;其誉人也不望其报,恶人也不顾其怨,以便国家利众为务。

故官非其任不处也,禄非其功不受也;见人不正,虽贵不敬也;见人有污,虽尊不下也;得不为喜,去不为恨;非其罪也,虽累辱而不愧也。

今公所谓贤者,皆可为羞矣。

卑疵④而前,孅趋⑤而言;相引以势,相导以利;比周⑥宾正,以求尊誉,以受公奉;事私利,枉主法,猎农民;以官为威,以法为机,求利逆暴:譬无异于操白刃劫人者也。

初试官时,倍力为巧诈,饰虚功执空文以誷⑦主上,用居上为右;试官不让贤陈功,见伪增实⑧,以无为有,以少为多,以求便势尊位;食饮驱驰,以姬歌儿,不顾于亲,犯法害民,虚公家。

司马季主传史记阅读答案翻译

司马季主传史记阅读答案翻译

司马季主传史记阅读答案翻译司马季主传史记阅读答案翻译司马季主,楚人也,卜于长安东市。

宋忠为中大夫,贾谊为博士,同日俱出洗沐,相从论议,诵易先王圣人之道术,究遍人情,相视而叹。

贾谊曰:“吾闻古之圣人,不居朝廷,必在卜医之中。

今吾已见三公九卿朝士大夫,皆可知矣。

试之卜数中以观采。

”二人即同舆而之市,游于卜肆中。

天新雨,道少人,司马季主①闲坐,弟子三四人侍,方辩天地之道,日月之运,阴阳吉凶之本。

二大夫再拜谒。

司马季主视其状貌,如类有知者,即礼之,使弟子延之坐。

坐定,司马季主复理前语,分别天地之终始,日月星辰之纪,差次仁义之际②,列吉凶之符,语数千言,莫不顺理。

宋忠、贾谊瞿然而悟,猎缨正襟危坐,曰:“吾望先生之状,听先生之辞,小子窃观于世,未尝见也。

今何居之卑,何行之污?”司马季主捧腹大笑曰:“观大夫类有道术者,今何言之陋也,何辞之野也!今夫子所贤者何也?所高者谁也?今何以卑污长者?”二君曰:“尊官厚禄,世之所高也,贤才处之。

今所处非其地,故谓之卑。

言不信,行不验,取不当,故谓之污。

夫卜筮者,世俗之所贱简③也。

世皆言曰:‘夫卜者多言夸严以得人情,虚高人禄命以说人志,擅言祸灾以伤人心,矫言鬼神以尽人财,厚求拜谢以私于己。

’此1/ 3吾之所耻,故谓之卑污也。

”司马季主曰:“公且安坐。

公见夫被发童子乎?日月照之则行,不照则止,问之日月疵瑕吉凶,则不能理。

由是观之,能知别贤与不肖者寡矣。

贤之行也,直道以正谏,三谏不听则退;其誉人也不望其报,恶人也不顾其怨,以便国家利众为务。

故官非其任不处也,禄非其功不受也;见人不正,虽贵不敬也;见人有污,虽尊不下也;得不为喜,去不为恨;非其罪也,虽累辱而不愧也。

今公所谓贤者,皆可为羞矣。

卑疵④而前,孅趋⑤而言;相引以势,相导以利;比周⑥宾正,以求尊誉,以受公奉;事私利,枉主法,猎农民;以官为威,以法为机,求利逆暴:譬无异于操白刃劫人者也。

初试官时,倍力为巧诈,饰虚功执空文以讠罔⑦主上,用居上为右;试官不让贤陈功,见伪增实⑧,以无为有,以少为多,以求便势尊位;食饮驱驰,以姬歌儿,不顾于亲,犯法害民,虚公家。

古诗司马季主论卜翻译赏析

古诗司马季主论卜翻译赏析

古诗司马季主论卜翻译赏析《司马季主论卜》出自古文观止。

其诗文如下:【前言】《司马季主论卜》是一篇王顾左右而言他的文章,是讲“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唐诗),实际讲的是元代末年的种种腐败都是从前胡作非为恶性发展的结果。

在现代看来,这篇对话也是对当时统治者的一声警钟。

【原文】东陵侯既废,过司马季主而卜焉。

季主曰:“君侯何卜也?”东陵侯曰:“久卧者思起,久蛰者思启,久懑者思嚏。

吾闻之蓄极则泄,閟极则达。

热极则风,壅极则通。

一冬一春,靡屈不伸,一起一伏,无往不复。

仆窃有疑,愿受教焉。

”季主曰:“若是,则君侯已喻之矣,又何卜为?”东陵侯曰:“仆未究其奥也,愿先生卒教之。

”季主乃言曰:“呜呼!天道何亲?惟德之亲;鬼神何灵?因人而灵。

夫蓍,枯草也;龟,枯骨也,物也。

人,灵于物者也,何不自听而听于物乎?且君侯何不思昔者也?有昔者必有今日,是故碎瓦颓垣,昔日之歌楼舞馆也;荒榛断梗,昔日之琼蕤玉树也;露蛬风蝉,昔日之凤笙龙笛也;鬼磷萤火,昔日之金釭华烛也;秋荼春荠,昔日之象白驼峰也;丹枫白荻,昔日之蜀锦齐纨也。

昔日之所无,今日有之不为过;昔日之所有,今日无之不为不足。

是故一昼一夜,华开者谢;一秋一春,物故者新。

激湍之下,必有深潭;高丘之下,必有浚谷。

君侯亦知之矣,何以卜为?”【注释】(1)东陵侯:指召平。

秦朝时为东陵侯,秦朝灭亡后,为布衣,在长安城东种瓜,瓜的味道很美,称为东陵瓜。

见《史记·萧相国世家》。

废:指秦亡后失侯爵。

(2)閟(bì):闭塞。

(3)卒:尽力。

(4)天道何亲,惟德之亲:《尚书·蔡仲之命》:“皇天无亲,惟德是辅。

”(5)蓍(hī):多年生草本植物,古人用其茎来占卜。

(6)龟:古代取龟的腹甲用来占卜。

(7)昔者:指为官之日。

下句“今日”指被废之日。

(8)荒榛:指灌木丛生。

断梗:草木的断枝。

(9)琼蕤(ruí)玉树:指美好的花草树木。

琼:美玉。

蕤:草木的花下垂的样子。

《司马季主论卜》读后感

《司马季主论卜》读后感

《司马季主论卜》读后感《司马季主论卜》是一篇引人深思的寓言故事,它以东陵侯与季主的问答形式,探讨了占卜、命运与人的内在关系。

读完这篇文章,我深感其寓意深厚,对于我们看待人生、决策未来有着重要的启示。

首先,文章通过东陵侯对久卧不起、久蛰不启、久懑不平的疑惑,引出了“蓄极则泄,闷极则达,热极则风,壅极则通”的道理。

这不仅解答了东陵侯的问题,更揭示了自然世界的变化规律和人类内心的矛盾转化。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困扰与烦恼,但正如文章所言,“一冬一春,靡屈不伸;一起一伏,无往不复”,世间万物皆有尽头,只要我们坚持下去,总会看到希望的光芒。

其次,季主对“天道何亲,鬼神何灵”的回答,更是对人类中心思想的深刻反思。

他指出,“人,灵于物者也”,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智慧和能力,而不是过度依赖外在的神秘力量。

这使我想到了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存在的幻灭感,当我们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命运、机缘等外在因素上时,往往就会失去对生活的掌控和对自己的信任。

因此,我们应该学会用自身的努力去创造自己的人生,而不是被命运所左右。

最后,《司马季主论卜》还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人生无常与变化。

无论是东陵侯的疑惑还是季主的回答,都体现了古人对生死、有无、贵贱、穷富等对立概念的思考。

然而,这种思考往往让我们陷入一种对立思维中,忽视了事物间的联系与变化过程。

实际上,“蓄极则泄,闷极则达,热极则风,壅极则通”,这种变化过程是自然世界中普遍存在的规律,也是我们人生中所必须经历的过程。

我们应该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这种变化,去适应它、接受它,才能更好地掌控自己的人生。

此外,《司马季主论卜》作为一篇寓言故事,其生动的情节与深刻的寓意相得益彰。

通过东陵侯与季主的对话形式,使读者更加易于理解与接受文章所传达的思想。

这种寓言故事的形式也让我感受到了古人智慧的独特魅力,对于我们现代人而言,仍然具有很强的启示意义。

总之,《司马季主论卜》是一篇极具启示意义的寓言故事。

2019高考语文专项练习-文言文阅读(司马季主)

2019高考语文专项练习-文言文阅读(司马季主)

2019高考语文专项练习-文言文阅读(司马季主)宋忠为中大夫,贾谊为博士,同日俱出洗沐。

贾谊曰:“吾闻古之圣人,不居朝廷,必在卜医之中。

今吾已见三公九卿朝士大夫,皆可知矣。

试之卜数中以观采。

”二人即同舆而之市,游于卜肆中。

司马季主间坐,弟子三四人侍,方辩天地之道,日月之运,阴阳吉凶之本。

语数千言莫不顺理。

宋忠、贾谊瞿然而悟,猎缨正襟危坐,曰:“吾望先生之状,听先生之辞,小子窃观于世,未尝见也。

今何居之卑,何行之污?”司马季主捧腹大笑回:“观大夫类有道术者,今何言之陋也,何辞之野也!今夫子所贤者何也?所高者谁也?今何以卑污长者?二君曰:“尊官厚禄,世之所高也,贤才处之。

今所处非其地,故谓之卑。

言不信,行不验,取不当,故谓之污。

夫卜筮者,世俗之所贱简也。

世皆言曰:‘夫卜者多言夸严以得人情,虚高人禄命以说人志,擅言祸灾以伤人心,矫言鬼神以尽人财,厚求拜谢以私于己。

’此吾之所耻,故谓之卑污也。

”司马季主日:“公且安坐。

公见夫被发童子乎?日月照之那么行,不照那么止,问之日月疵瑕吉凶,那么不能理。

由是观之,能知别贤与不肖者寡矣。

“贤之行也,直道以正谏,三谏不听那么退;其誉人也不望其报,恶人也不顾其怨,以便国家利众为务。

故宫非其任不处也,禄非其功不受也;见人不正,虽贵不敬也;见人有污,虽尊不下也;得不为喜,去不为恨;非其罪也,虽累辱而不愧也。

“今公所谓贤者,皆可为羞矣。

卑疵而前,孅趋而言;相引以势,相导以利;试官不让贤陈功,见伪增实,以无为有,以少为多,以求便势尊位;食饮驱驰,从姬歌儿,不顾于亲,犯法害民,虚公家:此夫为盗不操矛弧者也,攻而不用弦刃者也,欺父母未有罪而弑君未伐者也。

何以为高贤才乎?宋忠、贾谊忽而自失,芒乎无色,怅然噤口不能言。

久之,宋忠使匈奴,不至而还,抵罪。

而贾谊为梁怀王傅王,堕马薨。

谊不食毒恨而死。

此务华绝根者也。

太史公曰:古者卜人所以不载者,多不见于篇。

及至司马季主,余志而著之。

〔节选自《史记·日者列传》〕6、对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听先生之辞辞:言辞B、今何言之陋也,何辞之野也陋:浅薄C、公且安坐安:安心地D、余志而著之志:有志向7、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所贤者何也?所高者谁也?B、擅言祸灾以伤人心厚求拜谢以私于己C、吾闻古之圣人二人即同舆而之市D、卜于长安东市游于卜肆中8、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贾谊之所以同宋忠到卜肆,是因为他想见识一下卜者中圣人的风采。

司马季主论卜筮

司马季主论卜筮

司马季主论卜筮自古以来承受天命才能为王,帝王的兴起何尝不是用卜筮的方法来取决于天命呢?这在周朝尤其兴盛,到了秦朝还可见到。

代王入京继位,听任于占卜的人。

太卜官的兴起,从汉朝兴起就有了。

司马季主,是楚地人。

在长安东市占卜。

宋忠担任中大夫,贾谊担任博士,他俩同一天一起出朝休假,相互跟随边走边议论,讲述先王圣人治国的道理方法,广泛探究世道人情,相互看着叹息。

贾谊锐:“我听说古代的圣人,不在朝廷之上,必定在卜者医师之中。

现在我们已经见识了三公九卿以及朝中的士大夫,全都能了解了。

试着到卜筮人中去观察一下风采。

”两人随即一起乘车前往市里,在卜筮店铺里游览。

天刚刚下过雨,路上行人很少。

司马季主闲坐着,三四个弟子在旁侍候,正谈论天地间的道理,日月的运行,阴阳吉凶的本源。

两位大夫向司马季主两次拜揖。

司马季主看他们的模样,象是有知识的人,就向他们还礼,叫弟子迎接他们入座。

坐下后,司马季主重新解说前面所讲的内容,分辨天地的终止和起源,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排列仁义顺序的交合,陈述吉凶的征兆,说了好几千字,没有不顺理成章的。

宋忠、贾谊惊异而有所领悟,理齐冠带正襟危坐,说:“我俩看先生的样子,听先生的言辞,晚辈私下观察当世,未尝见遇。

现在先生为什么居于這样卑下的地位,为什么做这样污秽的事呢?”司马季主捧腹大笑,说:“看两位大夫象是有道术的人,今天说话为什么这样浅陋,言辞为什么这样粗野呢?先生们认为现在贤能的是什么人呢?认为高尚的是什么人呢?今天凭什么认为长者是卑下污秽的呢?”俩人说:“高官厚禄,是世人所尊重的,贤能的人处于那种地位。

现在你所处的不是那种地位,所以说这是卑下。

说话不真实,做事没效果,索取不正常,所以说这是污秽。

卜筮是世俗看不起的。

世人都说:‘那些占卜的大多夸夸其谈以虚言荒诞来迎合人情,虚假地抬高求卜人的钱财命運来取悦人意,随意胡说灾祸来伤人心,假传鬼神的话来骗尽人财,贪求厚重的谢礼来為自己求利。

’這些是我们认为耻辱的,所以说这是卑下污秽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司马季主论卜》古文赏析
【作品介绍】
《司马季主论卜》是一篇王顾左右而言他的文章,是讲“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唐诗),实际讲的是元代末年的种种腐败都是从前胡作非为恶性发展的结果。

在现代看来,这篇对话也是对当时统治者的一声警钟。

【原文】
司马季主论卜
东陵侯①既废,过司马季主②而卜焉。

季主曰:“君侯③何卜也?”东陵侯曰:“久卧者思起,久蛰者思启,久懑者思嚏。

吾闻之:‘蓄极则泄,极则达,热极则风,壅极则通。

一冬一春,靡屈不伸;一起一伏,无往不复。

’仆窃有疑,愿受教焉。


季主曰:“若是,则君侯已喻之矣,又何卜为?”东陵侯曰:“仆未究其奥也,愿先生卒教之。


季主乃言曰:“呜呼!天道何亲?惟德之亲;鬼神何灵?因人而灵。

夫蓍④,枯草也;龟,枯骨也:物也。

人灵于物者也,何不自听,而听于物乎?且君侯何不思昔者也?有昔者必有今日。

是故碎瓦颓垣,昔日之歌楼舞馆也;荒榛断梗,昔日之琼蕤玉树也;露⑤风蝉,昔日之凤笙龙笛也;鬼磷萤火,昔日之金缸华烛也;秋荼春荠,昔日之象白驼峰也;丹枫白荻,昔日之蜀锦齐纨
⑥也。

昔日之所无,今日有之不为过;昔日之所有,今日无之不为不足。

是故一昼一夜,华开者谢;一秋一春,物故者新。

激湍之下,必有深潭;高丘之下,必有浚谷。

君侯亦知之矣,何以卜为?”
(选摘自《四部丛刊》本《诚意伯文集》)
【注释】
①东陵侯:秦东陵侯邵平,汉初为平民,在长安城东以种瓜为生。

相传他种的瓜,味道甜美,俗称东陵瓜。

②司马季主:战国末楚国大夫,汉初在长安卖卜、占卜。

③君侯:古时称诸侯为君侯,后转为对尊贵者的称呼。

④蓍(sh~):多年生草本植物,开白色花。

⑤露蛬(qing):喝露水的蟋蟀,同“蛩”。

⑥蜀锦齐纨(w1n):蜀锦,四川产的锦缎;齐纨,山东产的细绢。

【译文】
东陵侯被废弃以后,往司马季主那儿去占卜。

季主说:“您要占卜什么事呢?”东陵侯说:“躺卧时间长了就想起来,闭门独居久了就想出去,胸中积闷久了就想打喷嚏。

我听说:积聚过多就要宣泄,烦郁之极就要开畅,闷热太甚就会起风,堵塞过分就会流通。

有一冬就有一春,没有只屈而不伸的;有一起就有一伏,没有只去不来的。

我私下有所怀疑,希望得到你的指教。

”季主说:“既然这样,那么您已经明白了,又何必
要占卜呢?”东陵侯说:“我未能深入理解其中的高深微妙,希望先生能指点究竟。


季主于是说道:“唉!天道和什么人亲?只和有德的人亲。

鬼神怎么会灵?靠着人相信才灵。

蓍草不过是枯草,龟甲不过是枯骨,都是物。

人比物灵敏聪明,为什么不听从自己,却听命于物呢?而且,您为什么不想一下过去呢?有过去就必然有今天。

所以,现在的碎瓦坏墙,就是过去的歌楼舞馆;现在的荒棘断梗,就是过去的琼花玉树;现在在风露中哀鸣的蟋蟀和蝉,就是过去的凤笙龙笛;现在的鬼火萤光,就是过去的金灯华烛;现在秋天的苦菜,春天的荠菜,就是过去的象脂驼峰;现在红的枫叶,白的荻草,就是过去的蜀产美锦,齐制细绢。

过去没有的现在有了,不算过分;过去有过的现在没有了,也不能算不足。

所以从白昼到黑夜,盛开的花朵凋谢了;从秋天到春天,凋萎的植物又发出新芽。

激流旋湍下面,必定有深潭;高峻的山丘下面,必定有深谷。

这些道理您也已经知道了,何必还要占卜呢?”
【解析】
不管是事物,还是人生,都会有出有入,有起有落,有盈有亏。

也不管是事物还是人生,达到巅峰,好到极处时,必然走入低谷,落入泥淖。

这大概是一条辩证唯物主义原则,也是一条历史的规律。

近七百年前的作者能够有这样的观点,已经是非常的了不起了。

刘基此文模拟屈原《楚辞·卜居》的写作方法,采取对话的
表现形式,运用今昔对比的修辞手法,比较成功地表达了物极必反的观点。

【讲解】
这是一篇王顾左右而言他的文章,是讲“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唐诗),实际讲的是元代末年的种种腐败都是从前胡作非为恶性发展的结果。

全文纯系对话,一气呵成,可分三层。

第一层是东陵侯就司马季主问卜,并述问卜之由。

第二层是司马季主回答不必问卜,只要问自己就行了。

第三层讲“昔”与“今”是因果相承的关系。

东陵侯在秦亡后沦为布衣,种瓜为生,东陵瓜闻名遐迩。

可是这位老人也不甘寂寞,“久卧思起”,对自己的处境——终老牖下是否妥贴表示怀疑了。

司马季主这位神卜先生,却不吹嘘自己的卜术何等灵验,首先来一通自我否定:鬼神因人而灵;蓍是枯草,龟是枯骨,人,才是灵于物的。

强调“德”的作用,尤其是强调人的作用,在当时来讲是比较先进的思想,暗示了鬼神、天命、君上、卜筮皆不足信,不足恃,即“自断此生休问天”之意,这是刘基的进步思想,但这也是和儒家的人定胜天、民贵君轻等思想一脉相承的。

对话多用比喻,警辟生动,颇具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光彩。

如:“蓄极则泄,閟极则达,热极则风,壅极则通。

”含有物极必反之意。

又如:“天道何亲?唯德之亲;鬼神何灵?因人而灵。


“人灵于物者也。

”肯定人为万物之灵。

又如“激湍之下,必有深潭;高丘之下,必有浚谷。

”反映了事物的对立面。

这些格言式的、精采的比喻,如珠玉生辉,接踵而至。

一经拈出,就和“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一样,成为人民的习用成语,流传至今。

更多文言文学习文章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古文观止栏目。

在现代看来,这篇对话也是对当时统治者的一声警钟。

一个国家,如果领导者不能居安思危,见微知著,转眼之间,歌楼舞馆必将变成碎瓦颓垣,琼蕤玉树,必将变成荒榛断梗,一切美好的东西,必将迅速腐败,不可收拾。

到那时求神拜佛,求签问卜,都无济于事了。

【作者介绍】
刘基,字伯温,晚号犁眉公。

生于元武宗至大四年(1311)六月十五日,卒于明洪武八年(1375),终年65岁,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南田镇武阳村人(旧属处州府青田县),明代政治家、诗文家,军事家和文学家。

他字伯温,明国开国功臣。

故时人称他为刘青田。

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为刘诚意。

他死后139年,即明武宗正德九年(1514),被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因而后人又称他刘文成。

文成县是1948年析置的新县,县名就是为了纪念刘基。

民间有“上有诸葛孔明,下有刘基伯温”的称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