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音乐拓展课
幼儿园中班音乐课教案:有趣的音乐游戏训练

建议学习目标:1. 学习歌曲《小兔子乖乖》及其他乐器动作。
2. 练习基本音乐节奏。
3. 通过游戏提升音乐敏感度和协作精神。
一、引入老师带领孩子们一起唱歌《小兔子乖乖》,以温馨柔和的音乐和歌曲氛围介绍今天的音乐课内容。
教师解释如何在音乐中感受节奏,并引导孩子们在旋律中跳动。
二、体验游戏:动感舞蹈音乐节奏游戏适合在节奏感不太强的孩子们之间玩耍。
本游戏可以与孩子们进行互动,轻松学习各种不同的音乐节奏。
步骤:1. 把孩子分为五六组,每组人数尽量均衡,可根据情况数量加减。
2. 每组组长拿到了一个节奏器。
一位孩子做出一个动作,其他孩子根据他的动作做出相应的动作。
3. 放进音乐,孩子们根据节奏一起跳舞和演奏节奏带。
教师可适当调整音乐的内容与运动。
4.每次比赛可跳一段时间,孩子们响应的次数最多,就可以获胜。
三、主题探究:鼓点跟随1. 老师拿出一个架子鼓,让孩子们触摸和认识各部分功能。
2. 让孩子们绘出自己喜欢的节奏图案,并探索其乐器演奏节奏表达出来。
3. 应用上述探究,老师以故事为模板,引导孩子们用鼓点预测故事的发展。
像穿越迷宫、冒险勇敢地去寻找宝藏等节目。
四、乐器表演1. 教师带领孩子们学习各种乐器演奏技巧,如弦乐器、吹管乐器、打击乐器等。
2. 孩子们分组表演不同风格和编排的音乐作品,形成多样性。
五、总结通过本节课的体验和游戏,本文主题可以培养孩子们的音乐敏感度和学习意愿,从而促进身体协调和智力发展。
同时,鼓励孩子们创造不同的风格和元素,让他们更好地了解音乐艺术并开发潜力。
互动丰富的小班音乐公开课《有趣的节奏》教案

这篇文章将重点介绍一堂互动丰富的小班音乐公开课——《有趣的节奏》教案。
该课程适合小班级学生,旨在通过创意游戏和互动活动来帮助学生在学习节奏的同时,增强团队合作能力和自信心,提高语言能力和注意力。
本节课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环节:1.热身活动:起势踩踏此活动旨在帮助学生放松身心,激发学习兴趣。
老师先向学生们介绍自己,然后示范起势踩踏的动作。
学生们按照音乐的节奏和老师的“1, 2, 3”口令跟随起势踩踏。
2.游戏1:传递节奏该游戏的目的是锻炼学生们的团队协作和听力能力。
老师将学生分成两组,每组站成一排。
老师先用打拍子的方式给出一段简单的节奏,例如“咚、咚、咚、咚、咚、咚、咚、咚”。
然后第一个学生必须通过节奏动作的方式将这段节奏传递给下一位同学,直至传递到队列的最后一名学生。
该组完成后,另一组也可以进行类似的操作。
两组都按照自己的节奏齐声演奏刚才学习的节奏。
3.游戏2:找拍子该游戏的目的是帮助学生们提高注意力和语言能力。
老师通过给出一个简单的、任意的单词,例如“雨伞”,然后问学生们这个单词有多少个音节。
学生们可以用拍手、跳跃、敲桌子等方式体现出这个单词的节奏。
接着,老师会打出这个单词的节奏,并让学生们齐声朗读。
4.游戏3:踩踏相似该游戏的目的是教授学生们认识不同的节奏。
老师会给出两段不同的节奏,例如“咚、咚、咚,咚、咚、咚,咚、咚” 和“咚、咚、滴,滴、咚,滴、滴、咚”,并要求学生分辨出它们的差异。
老师会将学生分成两组,要求他们轮流演奏这两段节奏,并让另一组猜测到底是哪一组演奏的。
5.总结:画出你的节奏为了加深学生们对节奏的理解和记忆,老师会让学生们互相分享自己的节奏。
学生们可以在纸上将自己想象中的节奏画出来,然后齐声分享。
以上就是这节课的全部环节。
通过这一系列游戏和互动,学生不仅能够学到如何识别不同的节奏,也可以学会合作、发现自己的优点,以及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
这是一节非常有趣和高效的小班音乐公开课。
初中生音乐趣味课程教案

初中生音乐趣味课程教案
课时:1课时
年级:初中一年级
教材:《音乐课程标准》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和体验音乐的基本元素,如音高、节奏、音色等。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提高音乐素养。
3. 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
1. 音乐基本元素的讲解和练习。
2. 音乐小游戏的开展。
3. 创作自己的音乐作品。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教师播放一首学生喜欢的歌曲,引导学生关注歌曲中的节奏、音高等特点。
2. 学生分享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和喜好。
二、音乐基本元素的讲解和练习(15分钟)
1. 教师讲解音高、节奏、音色等基本音乐元素。
2. 学生进行简单的音乐练习,如音高辨识、节奏拍手等。
三、音乐小游戏(15分钟)
1. 教师组织学生开展音乐小游戏,如“音乐猜猜看”、“音高接力”等。
2. 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音乐素养。
四、创作自己的音乐作品(15分钟)
1.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音乐创作,可以是一段旋律、一首简短的歌曲等。
2. 学生发挥创造力,将自己的想法付诸实践。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
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和感受。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创作成果。
教学评价:
1. 学生对音乐基本元素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音乐小游戏中的表现。
3. 学生创作的音乐作品的创意和完整性。
备注: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过程,以保证教学效果。
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课外拓展内容

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课外拓展内容在四年级的音乐教案上,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内容。
对于孩子们来说,这仍然不够。
要激发他们的兴趣,应该给他们提供更多的拓展活动。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的一些课外拓展内容。
第一单元:民族音乐1.制作乐器在学完民族音乐之后,我们可以让孩子们亲手制作一些乐器,例如口口弦、竹笛或木鱼等。
这些乐器简单易制,孩子们会很喜欢自己亲手制作出来的乐器。
2.搜集民族乐曲让孩子们和家长一起搜集一些民族乐曲,可以从手机上的音乐软件或者在网络上搜索找到。
让孩子们和家长一起欣赏,感受到民族乐在音乐中独特的韵味。
可以让孩子们画出他们听到的曲子,或者写下自己的感受。
3.做一顿饭这个活动需要做一点准备工作。
教一些民族音乐的知识和文化,准备一些符合民族特色的食物,例如羊肉串、麻辣火锅等。
在做饭的时候,可以放上孩子们搜集到的民族乐曲,在烹饪过程中,感受到民族文化在美食中的体现。
第二单元:表演艺术1.观看表演可以带孩子们观看各种表演,例如音乐会、演唱会、舞蹈演出、戏剧表演和朗诵比赛等。
让他们感受到表演艺术的魅力和能量。
2.模仿表演在学完表演艺术课程之后,可以让孩子们模仿一些经典的表演,例如模仿某一位歌手的唱歌方式,或是模仿某一位演员的表演技巧。
这样可以让孩子们从中体会到表演艺术的魅力和精髓。
3.创造自己的表演在教完表演艺术后,可以让孩子们自己创造一个表演。
例如可以让孩子们分成小组,设计一场小型的音乐会或者戏剧表演。
这样可以让孩子们体验所有表演艺术的技巧和创造力。
第三单元:节奏乐理1.打击乐器演奏可以为孩子们准备一些打击乐器,例如小鼓、铃、砖头、铁罐等等,让他们试着打出一些节奏。
这个活动可以让孩子们发挥创造力,同时提高他们的节奏感。
2.模仿音乐在学习了一些乐理知识之后,可以让孩子们模仿一些音乐。
例如让孩子们拍打自己的手掌,或是用废旧材料制作出一些乐器,模仿一些经典的节奏乐曲。
大班音乐活动蜗牛与黄鹂鸟教案(精选8篇

大班音乐活动蜗牛与黄鹂鸟教案(精选8篇教案名称:大班音乐活动《蜗牛与黄鹂鸟》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用教材为大班音乐课程,以《蜗牛与黄鹂鸟》这首歌曲为主要学习内容。
歌曲《蜗牛与黄鹂鸟》是一首富有童趣的民歌,曲调优美,词句简洁,适合大班幼儿学唱。
二、教学目标:1. 能够熟练地唱出歌曲《蜗牛与黄鹂鸟》,并掌握歌曲中的节奏和音高。
2. 通过学习歌曲,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表现力。
3. 帮助幼儿理解歌曲中的寓意,培养幼儿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熟练地唱出歌曲《蜗牛与黄鹂鸟》,并能够用动作表现歌曲。
难点:歌曲中的节奏和音高,以及对于歌曲寓意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教学课件、图片、头饰等。
2. 学具:音乐书籍、画笔、彩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带领幼儿观察图片,图片上有蜗牛和黄鹂鸟,引导幼儿说出蜗牛和黄鹂鸟的特点。
2. 歌曲学习:教师播放歌曲《蜗牛与黄鹂鸟》,让幼儿初步感受歌曲的美妙。
然后,教师逐句教唱歌曲,重点讲解歌曲中的节奏和音高。
3. 歌曲演练:教师分组带领幼儿进行歌曲演练,让幼儿在实践中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
4. 歌曲表现:教师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歌曲,如蜗牛爬行和黄鹂鸟飞翔的动作。
5. 歌曲比赛: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歌曲比赛,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自己。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以歌曲《蜗牛与黄鹂鸟》为主题,分为蜗牛和黄鹂鸟两个部分,分别用图片和文字展示蜗牛和黄鹂鸟的特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向家人分享歌曲《蜗牛与黄鹂鸟》,并演示歌曲中的动作。
2. 答案:幼儿能够向家人分享歌曲,并准确地演示歌曲中的动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在课后对本次教学活动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次教学活动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蜗牛和黄鹂鸟的手工制作活动,让幼儿在动手操作中进一步加深对歌曲的理解。
2024版大班奥尔夫音乐课《猫和老鼠》教案

• 课程介绍与目标 • 教学内容与方法 • 音乐活动设计与实践 • 奥尔夫乐器演奏技巧指导 • 节奏感培养与游戏互动环节 • 课程总结与延伸拓展
01
课程介绍与目标
课程背景与意义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简介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一种以儿童为中心,通过游戏、律动、舞蹈、戏剧等多元艺术形式进行 音乐教学的方法。它强调儿童的表达、 感受和理解音乐。
02
如何处理幼儿在音乐表现中的个体 差异。
03
音乐活动设计与实践
热身活动:激发幼儿兴趣
播放欢快的音乐,带领幼儿进行简单 的身体律动,如摇头、拍手、跺脚等, 以活跃课堂氛围。
利用奥尔夫乐器(如木琴、响板等)进 行简单的节奏练习,让幼儿熟悉并感受 音乐的节奏感。
主题活动:《猫和老鼠》角色扮演
01
讲述《猫和老鼠》的故事梗概,帮助幼儿理解角色特点和情节发 展。
奥尔夫乐器演奏技巧指导
介绍奥尔夫乐器及其特点
奥尔夫乐器简介
奥尔夫乐器是一类专为儿童音乐教育设计的打击乐 器,包括木琴、铃鼓、沙锤等。这些乐器具有色彩 鲜艳、造型各异、易于操作等特点,非常适合幼儿 阶段的音乐教育。
趣味性
乐器的形状、色彩和声音都能激发儿童的好奇心, 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安全性
奥尔夫乐器采用环保无毒的材料制作,确保儿童在 使用过程中的安全。
教学目标与要求
知识目标
了解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基本理 念和《猫和老鼠》的故事情节。
能力目标
能够运用奥尔夫乐器进行简单的 演奏,通过身体律动表现音乐的
节奏和旋律,能够模仿和表演 《猫和老鼠》中的角色和情节。
情感目标
培养儿童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增强儿童的自信心和表现力,促
大班音乐游戏公开课教案传帽子

大班音乐游戏公开课教案传帽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音乐活动教材第四章《音乐游戏》,详细内容为传帽子游戏。
通过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体验音乐节奏,培养音乐感知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简单的音乐节奏,提高音乐感知能力。
2.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3.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激发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音乐节奏的掌握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重点:传帽子游戏的规则和音乐节奏的感知。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音乐播放器、帽子、节奏卡片。
学具:空碗、筷子、沙蛋等打击乐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戴上一顶有趣的帽子,与学生互动,让学生模仿教师做简单的音乐节奏动作,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传帽子。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讲解传帽子游戏的规则,示范如何按照音乐节奏传递帽子。
讲解过程中,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做动作,熟悉音乐节奏。
3. 随堂练习(5分钟)学生分成小组,按照教师给出的音乐节奏,进行传帽子游戏。
每组选出一名队长,负责组织队员按照节奏传递帽子。
4. 教师指导与反馈(5分钟)教师巡回指导,观察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反馈。
针对学生的不足,给出改进意见,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音乐节奏和团队协作。
6. 音乐游戏拓展(5分钟)教师引入其他音乐游戏,如“击鼓传花”、“音乐椅子”等,让学生在游戏中进一步巩固音乐节奏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主题:大班音乐游戏公开课:传帽子2. 内容:游戏规则音乐节奏示例小组展示与评价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搜索其他音乐游戏,与同学交流分享。
2. 答案:收获:掌握音乐节奏、培养团队协作能力、激发创造力等。
其他音乐游戏:击鼓传花、音乐椅子、抢答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次公开课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氛围良好。
但在团队协作方面,部分学生还存在依赖心理,需要进一步加强引导和培养。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参与集体活动,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初一年级音乐课程的课外拓展

初一年级音乐课程的课外拓展初一年级的音乐课程,作为学生们学习和感知音乐世界的起点,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内的教学,更应该通过课外拓展活动,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和才能。
这些拓展活动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音乐体验,还能够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综合能力的提升。
首先,通过参加音乐会和演出,学生们可以亲身感受到专业音乐表演的魅力。
像音乐厅、剧院这样的场所,不仅是音乐作品展示的平台,更是学生们了解不同音乐风格和表现形式的窗口。
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们可以聆听到高水平的音乐演奏,感受到音乐的力量和美好,从而激发他们对音乐的深刻理解和热爱。
其次,学生们可以通过参与音乐比赛和演出,展示自己的音乐才华和表达能力。
比如学校内部的音乐比赛,或是市区范围内的比赛活动,都为学生们提供了展示和锻炼的机会。
通过这样的比赛和演出,学生们不仅能够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还能够增强自信心,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艺术表达能力。
此外,组织学生参加音乐工作坊和讲座,可以拓展他们的音乐视野和知识面。
在这样的活动中,专业音乐老师和艺术家会为学生们提供指导和分享,例如如何演奏特定乐器、如何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等。
这些工作坊和讲座不仅能够增加学生们的专业知识,还能够激发他们对音乐探索的兴趣,为未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最后,学校还可以组织音乐之旅和文化交流活动,让学生们在实地中感受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音乐艺术。
通过参观音乐学院、民族音乐团体或是国际音乐节,学生们可以深入了解不同地域和民族的音乐特色,拓展自己的文化视野和国际视野。
综上所述,初一年级的音乐课程课外拓展活动,不仅可以增加学生们的音乐阅历和知识,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表达能力和团队精神。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们不仅在音乐领域得到了全面的发展,也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积累了丰富的人生经验和情感体验。
小班音乐公开课《有趣的节奏》教案分享

小班音乐公开课《有趣的节奏》教案分享在小班音乐教学中,节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因为节奏是音乐的基础,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教学中,如何生动有趣地教授节奏,让孩子们喜欢上音乐,是我们教师需要面临的一个难题。
在这里,我要分享一下我的一堂小班音乐公开课《有趣的节奏》。
这堂公开课采用了一些新颖的教学方法,让孩子们感受到了音乐的魅力,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一、课程设计为了使孩子们能够理解和掌握节奏这个概念,我采用了游戏、歌曲、舞蹈和乐器演奏等多种教学方法,设计了如下的教学活动:1、欢迎环节在欢迎环节中,我为孩子们演奏了一首乐曲《欢乐颂》,让孩子们在音乐中流连忘返,营造出轻松愉悦的氛围。
2、引入节奏在引入节奏环节中,我播放了一段儿歌《小蜜蜂》,并让孩子们一起跟着节拍唱歌。
在这个过程中,我指导孩子们理解什么是节奏,什么是拍子,如何把歌词和节拍结合起来唱歌。
3、玩具节奏游戏在这个环节中,我准备了一些节奏玩具,如铃鼓、手拍板、木鱼等,让孩子们来操作玩具,感受和模仿不同节奏的声音,并且和大家一起演奏。
4、音乐舞蹈表演在舞蹈表演环节中,我给孩子们唱了一首著名的儿歌《小兔子乖乖》,并邀请孩子们来一起跳舞。
这个过程中,我引导孩子们注意动作和音乐的配合。
在跳舞的同时,孩子们还能学习到一些基本的音乐节奏。
5、小乐团演奏在这个环节中,我组织了一个小乐团,让孩子们来演奏乐器。
我提前准备了一些简单易学的乐曲,如《小星星》、《春天在哪里》,并教孩子们如何正确地演奏。
在演奏的过程中,孩子们不仅锻炼了音乐表现能力,还感受到了团队合作的力量。
6、总结反馈在结束环节中,我总结了全体孩子们的表现,并回顾了今天的教学内容。
我邀请孩子们表达自己对本次公开课的感受和收获,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情。
二、教学效果这堂小班音乐公开课,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让孩子们感受到了节奏的重要性,并且学习到了一些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
在游戏、歌曲、舞蹈和乐器演奏等环节中,孩子们积极参与,兴趣高涨,甚至有孩子不断要求重复练习。
初中音乐教学课外拓展方法(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音乐教学课外拓展方法第一篇范文:初中音乐教学课外拓展方法在当今这个充满活力的时代,音乐教育已经成为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音乐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还能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然而,在传统的音乐教学中,往往过于注重课本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课外拓展。
为了更好地提高初中音乐教学效果,本文将探讨几种有效的课外拓展方法。
二、课外拓展方法1.欣赏优秀音乐作品音乐教学中,欣赏优秀音乐作品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课外拓展方法。
通过欣赏不同风格、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学生可以拓宽自己的音乐视野,提高音乐素养。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经典作品中学习音乐技巧,感受音乐的魅力。
此外,还可以让学生利用网络、电视等渠道,关注国内外音乐赛事、音乐会等,了解音乐动态,提高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
2.开展音乐实践活动音乐实践活动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有效途径。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合唱、独奏、舞蹈等音乐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音乐,提高自己的音乐表现力。
同时,还可以鼓励学生自发组织音乐社团,开展音乐交流活动,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组织能力。
3.参观音乐场馆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音乐的魅力,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音乐场馆,如音乐会、音乐剧等。
通过亲身体验,学生可以对音乐的舞台表现有更深刻的认识,从而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爱。
此外,参观音乐博物馆、乐器展览等,也是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好方法。
4.开展音乐讲座和研讨会音乐讲座和研讨会是音乐教学的重要补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更多音乐知识,提高他们的音乐理论水平。
教师可以邀请音乐专家、学者进行讲座,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音乐研讨会,让他们在交流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
5.利用多媒体教学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了音乐教学的重要手段。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展示音乐作品的背景、创作过程等,让他们更全面地了解音乐。
同时,多媒体教学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音乐学习效果。
大班音乐游戏公开课优质教案传帽子

大班音乐游戏公开课优质教案传帽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大班音乐活动教材第四章《音乐游戏》,详细内容为“传帽子”游戏。
通过游戏,让幼儿体验音乐节奏的乐趣,培养他们的音乐素养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掌握简单的音乐节奏,并能按照节奏传递帽子。
2.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协调能力。
3. 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在传递帽子的过程中,保持稳定的节奏。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音乐播放器、帽子、小鼓。
2. 学具:每人一个帽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音乐律动,让幼儿感受音乐节奏。
邀请幼儿分享在生活中遇到的有趣的音乐游戏。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示范传帽子的游戏,并讲解游戏规则。
引导幼儿按照音乐节奏传递帽子,注意保持节奏稳定。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传帽子游戏,教师巡回指导,纠正节奏错误。
邀请部分幼儿分享游戏心得,共同讨论如何提高团队合作。
提示幼儿在课后与家人或朋友一起练习传帽子游戏,提高音乐素养。
六、板书设计1. 课程主题:传帽子音乐游戏2. 课程重点:音乐节奏、团队合作3. 游戏规则:按照音乐节奏传递帽子帽子掉落需重新开始保持稳定的节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与家人或朋友一起练习传帽子游戏,录制视频,分享快乐。
2. 答案:无标准答案,以幼儿实际表现为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次课程中,幼儿对传帽子游戏表现出较高的兴趣,但部分幼儿在节奏控制方面仍有待提高。
2. 拓展延伸:在下一节课中,将增加更多有趣的团队音乐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进一步巩固音乐节奏感和团队合作能力。
同时,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音乐活动,共同培养幼儿的音乐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让幼儿在传递帽子的过程中,保持稳定的节奏。
小学音乐课程拓展方案模板

一、方案背景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小学音乐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为了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本方案旨在通过一系列拓展活动,丰富小学音乐课程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方案目标1. 拓展学生音乐知识面,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2. 培养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3. 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营造校园音乐氛围。
三、拓展课程内容1. 音乐基础知识普及:介绍音乐基本理论、音乐史、音乐流派等。
2. 民族音乐欣赏:欣赏我国不同民族的音乐作品,了解民族音乐特色。
3. 世界音乐欣赏:欣赏世界各国的音乐作品,感受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音乐魅力。
4. 音乐创作与表演:学习简单的音乐创作技巧,参与音乐表演活动。
5. 音乐游戏与活动:设计富有创意的音乐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音乐。
四、拓展课程实施1. 教学形式:采用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等多种形式。
2. 教学时间:每周安排1-2节音乐拓展课程,课外活动时间灵活安排。
3. 教学资源:利用学校音乐教室、图书馆、网络等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4. 教学师资:由专业音乐教师或音乐特长教师担任拓展课程教学。
五、课程评价1. 学生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音乐活动参与度等方面进行评价。
2. 教师评价:根据教学目标,对课程实施情况进行评价,不断优化课程内容和方法。
3. 家长评价:通过家长会、家校联系等方式,了解学生对拓展课程的满意度和建议。
六、保障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音乐拓展课程领导小组,统筹规划、协调推进。
2. 加大经费投入,保障课程实施所需的设备和资源。
3. 定期开展教师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4. 加强宣传推广,提高学生对音乐拓展课程的认知度和参与度。
七、预期效果1. 学生音乐素养得到显著提升,音乐审美能力增强。
2. 学生音乐实践能力得到锻炼,团队合作意识得到培养。
3. 校园音乐氛围日益浓厚,校园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小班音乐优秀教案《一只哈巴狗》

小班音乐优秀教案《一只哈巴狗》作为一名资深的幼儿园教师,我深知音乐教育对于幼儿的重要性。
因此,我设计了一节小班音乐课程《一只哈巴狗》,旨在通过有趣的音乐活动,培养幼儿的音乐兴趣和节奏感,同时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互动式教学,通过歌曲、舞蹈和游戏等多种形式,让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
活动的目的是让幼儿体验音乐的魅力,培养他们的音乐素养,同时锻炼他们的身体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熟悉歌曲《一只哈巴狗》的歌词,了解歌曲的基本节奏和旋律。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节奏感,提高他们的舞蹈动作协调能力。
3. 情感目标:让幼儿在音乐活动中感受到快乐,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熟悉歌曲《一只哈巴狗》的歌词和旋律,掌握基本的舞蹈动作。
难点:培养幼儿的节奏感,提高他们的舞蹈动作协调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音响设备、教学卡片、小鼓、铃铛等。
2. 学具:幼儿自带的哈巴狗玩具或图片。
五、活动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舞蹈动作,如摇头晃脑、摆动手臂等,让幼儿进入音乐氛围。
2. 引入歌曲(5分钟)教师向幼儿介绍歌曲《一只哈巴狗》,播放歌曲,让幼儿边听边跟唱。
同时,教师出示哈巴狗玩具或图片,让幼儿观察并加深对歌曲内容的了解。
3. 学习歌词(5分钟)教师将歌词分成若干部分,逐一教授给幼儿,让他们跟着音乐一起唱。
在此过程中,教师注意纠正幼儿的发音和节奏。
4. 学习舞蹈动作(5分钟)教师教授简单的舞蹈动作,如点头、摆尾、转圈等,让幼儿跟着音乐一起舞蹈。
教师注意纠正幼儿的动作,确保他们能够跟上节奏。
5. 实践环节(5分钟)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配备一个小鼓和铃铛。
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边唱歌曲边敲击乐器,增强节奏感。
教师邀请部分幼儿上台展示所学歌曲和舞蹈,其他幼儿在下面观看并给予掌声。
六、活动重难点1. 重点:让幼儿熟悉歌曲《一只哈巴狗》的歌词和旋律,掌握基本的舞蹈动作。
音乐课程 小班《有趣的苹果歌》教案

音乐课程小班《有趣的苹果歌》教案一、设计意图小班主题《苹果与橘子》,目标为认识常见水果的名称,感知它们明显的特征。
“有趣的苹果歌”作为主题学习内容的补充,歌曲琅琅上口、比较符合小班幼儿特点。
歌词中描述了苹果的不同颜色,以及运用拟人化的方式引发幼儿与苹果的积极互动,产生亲近感。
引导幼儿在猜、听、玩、唱中发现苹果颜色的不同,巩固对苹果特征的进一步认知。
同时,在音乐游戏中培养幼儿倾听、听懂歌词做相应动作的能力,萌发对苹果以及对音乐游戏的喜爱之情。
二、活动目标1.尝试听辨音乐歌词,和老师、同伴一起唱歌,做动作。
2.喜欢听听、猜猜、玩玩、唱唱活动,表现对苹果的喜爱。
三、活动准备经验准备:了解苹果的明显特征。
物质准备:苹果三个(红色、黄色、绿色);魔法口袋;音乐(歌词不同的 A、B、C)三个版本四、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导入语:今天老师带来了 3 个水果宝宝,会是什么呢?(三个苹果放在魔法口袋中)引导幼儿去摸一摸。
引导语:摸上去感觉怎么样?猜猜是什么?观察与指导:摸上去滑滑的,圆圆的,闻上去香香的,原来就是苹果呀。
引导语:(逐一出示苹果)看,这是什么颜色的苹果?红苹果要问问你们,你们喜欢我吗?喜欢红色请你站起来。
(引导幼儿站起来)还会有谁呢?看,这是什么颜色的苹果?喜欢绿色请你站起来。
最后一个是什么颜色的苹果呢?喜欢黄色请你站起来。
律动与示范样例:原来,苹果有红色、绿色和黄色,你们都喜欢它们,站起来和它们做朋友。
(二)基本部分1.熟悉歌曲导入语:苹果宝宝带来了好听的歌曲哦,歌曲里就是它们在和你们做游戏呢。
引导语:仔细听一听,哪只苹果先出来,哪只苹果第二个出来,哪只苹果最后一个出来的。
(倾听歌曲版本 A)谁听清楚了,第一只是什么颜色呢?第二只?第三只是谁呢?观察与指导:你们小耳朵真棒,第一只是红苹果,第二只是绿苹果,第三只是黄苹果。
引导语:歌曲里还听到什么?仔细听听,苹果宝宝在做什么?(再次播放歌曲)有谁听到了,苹果宝宝做了哪些动作呀?哪一个动作先做?后面是什么动作呢?分析:根据幼儿的回答一起做做相应的动作,挥挥手、转个圈、扭一扭,坐下来。
音乐课教案拓展(精选4篇)

音乐课教案拓展(精选4篇)音乐课教案拓展篇1活动目标通过教师讲解舞蹈动作学会跳。
经过舞蹈活动促进全身运动。
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感受乐曲欢快富有律动感的情绪。
活动准备《快乐小猪》舞蹈视频活动过程一、熟悉音乐节奏1、大家一起来欣赏音乐。
2、跟着音乐双手打节拍,感受音乐的节奏感。
3、学着跟着音乐试唱歌曲让幼儿慢慢熟悉歌曲内容。
4、老师一句句的读歌词,幼儿也跟着说。
5、欣赏《快乐小猪》舞蹈视频,激起幼儿对舞蹈的兴趣。
二、学《快乐小猪》舞蹈1、教师分几步讲解舞蹈动作,让幼儿掌握动作要领。
2、教师边讲解边教幼儿舞蹈动作,指导幼儿舞蹈姿势要做到位。
3、多次重复舞蹈动作,让幼儿更好的记住动作。
4、讲解舞蹈动作的时候要语言简便,不要用幼儿听不懂的专业术语。
5、要用儿化音讲话,让幼儿更加有兴趣去学习。
三、小结1、本节舞蹈课可以增加幼儿的运动量。
2、《快乐小猪》的舞蹈动作锻炼幼儿全身肢体活动。
活动结束音乐课教案拓展篇2一、教学目标:1、乐于参与游戏,体验“元宵灯会”游戏活动的乐趣。
2、通过律动和打击乐器感应乐曲的拍子和重音。
3、了解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欣赏各式各样花灯并创造性地运用肢体动作表现花灯的造型。
二、教学准备:1、经验准备:幼儿看过有关元宵灯会的图片。
2、打击乐器(大鼓、小鼓、吊镲、鼓棒)、呼啦圈、打棒、故事挂图等。
三、活动重难点:重点:了解中国传统习俗。
难点:感应乐曲的重音四、活动过程:(一)故事引导“宝宝和爸爸妈妈吃完元宵后,就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看元宵灯会。
哇!好多灯笼啊!有龙灯、金鱼灯笼、火箭灯笼等,宝宝看得眼花缭乱。
”(二)习俗活动:认识元宵节和花灯(观看花灯造型图片)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灯笼呢?哦,原来是过元宵节啦!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或“灯节”,在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
它是整个春节节庆活动的最后一个高潮,家家户户都热闹庆祝。
元宵节的夜晚,小朋友手提灯笼在外面游玩,全国各地也会组织各种活动……(如果提供有关元宵节的视频给幼儿观赏,效果会更好)(反思:这个环节做为本节活动的铺垫,得到了良好的引入效果,孩子们在观看了花灯图片后,对元宵灯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禁热烈的讨论起自己有关花灯的经验。
大班音乐游戏公开课教案传帽子

大班音乐游戏公开课教案传帽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音乐教材第四章《音乐游戏》中的“传帽子”游戏。
详细内容包括:学习歌曲《传帽子》,理解歌曲的节奏与旋律;通过音乐游戏,培养幼儿的听觉、节奏感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熟悉并唱出歌曲《传帽子》,掌握歌曲的基本节奏。
2. 培养幼儿在音乐游戏中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培养幼儿的听觉敏感性和音乐表现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歌曲中节奏的变化和传递帽子的时机。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合作意识和音乐表现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音乐播放设备、帽子、卡片。
2. 学具:小鼓、沙锤、节奏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戴上一顶漂亮的帽子,邀请幼儿模仿传递帽子的动作,引导幼儿关注音乐节奏。
(2)教师播放歌曲《传帽子》,让幼儿跟随音乐节奏传递帽子。
2. 歌曲学习(10分钟)(1)教师带领幼儿学唱歌曲,重点讲解歌曲中的节奏变化。
(2)分组练习,让幼儿相互配合,边唱边传递帽子。
3. 例题讲解(5分钟)(1)教师出示卡片,展示歌曲中的节奏,让幼儿模仿。
(2)教师演示如何根据节奏传递帽子,引导幼儿注意节奏的准确性。
4. 随堂练习(5分钟)(1)幼儿分组进行音乐游戏,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
(2)邀请个别幼儿展示,给予表扬和鼓励。
(1)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节奏和合作的重要性。
(2)引导幼儿思考如何在生活中运用音乐节奏,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六、板书设计1. 歌曲名:《传帽子》2. 节奏:强弱强弱、强弱弱强3. 重点词汇:传、接、快、慢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完成歌曲《传帽子》的演唱,并尝试创编新的传递动作。
2. 答案:根据幼儿的实际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音乐游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八个音乐课小游戏

八个音乐课小游戏游戏一、你比我猜【游戏目标】1,能掌握l ×× × × l的节奏型2,在认识节奏型的基础上巩固学生掌握节奏型的记忆【游戏准备】1,音乐教室内2,若干贴有节奏型的动物卡片、节奏卡片3,歌曲《新年好》4,2—4人一组5,游戏适合年龄:一、二年级【游戏规则】1,将全班分为2-4 个小组,每组3人分别进行游戏。
2,拼一拼:看哪一组的三位同学能将l ×× × × l的节奏型拼起来。
3,猜一猜:请每组的三位同学来模仿图片上的动物形象,每组分别猜一猜是哪个动物,并模仿叫声。
4,组一组:请同学们将动物的形象分别对应l ×× × × l的节奏型,并用动物的叫声来读节奏。
【音乐课堂运用此游戏建议】建议1,教师可将游戏中的动物替换为音符,并请学生进行模仿;建议2,教师可将游戏中动物的叫声替换为唱名,让学生用唱名来配合节奏组合起来;建议3,以课例《新年好》为例:1 1 1 5 | 3 3 3 1 | 1 3 5 5 | 4 32 - |2 3 4 4 | 3 2 3 1 | 1 3 2 5 | 7 2 1 -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游戏中的唱名节奏的组合,来完整表现一小节甚至是一个乐句,最后是一整首歌曲。
游戏二、舞蹈比拼【游戏目标】1,能在音乐中用身体感知旋律之美2,锻炼学生的表现力,更能感受音乐之美【游戏准备】1,音乐教室内2,若干不同地域特色的音乐、服饰、舞蹈道具3,歌曲《茉莉花》4,2—4人一组5,游戏适合年龄段:四年级【游戏规则】1,组与组模仿:老师给学生听不同地域标志性的音乐和视频,请学生来模仿。
2,组与组比拼:每组请2—4位同学拿着不同地域代表特色的舞蹈道具,穿着舞蹈服,进行表演。
3,组与组表演:每组请全班同学进行投票,老师记录比赛成绩。
【音乐课堂运用此游戏建议】建议1,老师要先让学生了解音乐不同的风格再去表演感受。
大班音乐蚂蚁班的田野冒险教案

大班音乐蚂蚁班的田野冒险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材》第五章节,主题为“田野冒险”。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1. 学习歌曲《蚂蚁班的小冒险家》;2.分析歌曲的节奏、旋律特点;3. 通过歌曲模仿蚂蚁班的田野冒险过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歌曲《蚂蚁班的小冒险家》的歌词和旋律;2. 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3. 引导学生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激发对音乐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习歌曲《蚂蚁班的小冒险家》的歌词和旋律;难点:歌曲的节奏变化和团队协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音响、投影仪;学具:歌谱、小道具(如蚂蚁模型、田野图片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蚂蚁模型,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2. 歌曲学习:教师播放歌曲《蚂蚁班的小冒险家》,引导学生跟唱;3. 歌词解析:分析歌曲的歌词,让学生理解歌曲的意义;4. 旋律练习:教师指导学生演唱歌曲,注意歌曲的节奏变化;5. 团队协作:分组进行歌曲演唱,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6. 随堂练习: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歌谱填空练习;7. 课堂展示:各小组展示演唱成果,教师点评并指导。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歌曲《蚂蚁班的小冒险家》歌词、旋律特点、节奏变化。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歌曲《蚂蚁班的小冒险家》的歌词和旋律;2. 作业答案:歌曲《蚂蚁班的小冒险家》歌词和旋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歌曲《蚂蚁班的小冒险家》的学习兴趣较高,课堂氛围良好。
但在团队协作方面,部分学生还需加强。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拓展延伸:邀请家长参与课堂,共同引导学生体验音乐的魅力,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
同时,组织课外音乐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音乐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材》第五章节,主题为“田野冒险”。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1. 学习歌曲《蚂蚁班的小冒险家》;2.分析歌曲的节奏、旋律特点;3. 通过歌曲模仿蚂蚁班的田野冒险过程。
音乐与美术的课外拓展课例

音乐幻想之旅(音乐与美术的课外拓展课例)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欣赏经典乐曲,使学生初步熟悉音乐创作的方法以及相关知识,同时结合美术画面,进入一定的赏析深度。
2、水平目标:学生通过课堂上的听音乐配画面活动,主动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课堂内容之外,尝试新的内容与拓展视野。
3、发展目标:培养学生感受力和想象力、适合未来发展的水平。
4、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和探索新知识的兴趣以及以审美之心来感受生活、对待社会。
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音乐作品的欣赏及创作2、难点:学生尝试实行简单的音乐创作三、课前准备:相关资料与图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程序1、演示导入:出示课题“音乐幻想之旅”(一)——《幻想曲2000》2、深入展开寻找色彩。
即引导学生探究色彩的来源。
(1)、简介《幻想曲2000》(classic向来被束之高阁,曲高和寡。
你需要反复得聆听才能体会出曲子表达的情感,而进入和作者共鸣的境界则需要更多的静心与人生阅历。
相比之下,快餐文化的pop更容易让人沉浸其中。
p.s.classic与pop各有千秋,并无优劣,仅仅music大树的两个枝杈罢了。
那么怎么样才能进入classic的世界?《幻想曲 2000》为我们展示了一条途径。
通过将声与影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刺激听觉与视觉,步入古典殿堂。
正如一首歌可能很平常,但是作为电影中的背景乐,配合以当时的情节与画面,会令我们的内心得到一种新的体验与震撼。
幻想曲2000里,暴风雨中的蝴蝶,蓝色狂想曲,唐老鸭版诺亚方舟,天鹅,玩具小兵的故事,魔法师的学徒等,无一不在人的记忆中深深地刻下了印痕。
每当听到这些曲子时,画面就会在脑中流转。
能够说很多人喜欢古典乐,就是从看这部影片开始。
)(2)、欣赏(一):贝多芬《第五交响曲》(《幻想曲2000》首先登场的是贝多芬的“第五号交响曲”,本段落仅仅一个开场,纯粹用一些几何图形的声影变化,画面十分超现实,跟当初1940年的《幻想曲》第一段巴赫的“D小调触技曲与赋格曲”有异曲同工之妙。
有趣的音乐课

有趣的音乐课有趣的音乐课1昨天的音乐课是一堂有趣的音乐课,这堂课上发生了各种各样搞笑的事,想知道是啥事吗?那就和我一起走进这堂快乐的音乐课吧!“叮零零”上课了,同学们早已端端正正的坐在音乐室时,今天音乐课的内容是打节奏,杨老师让我们先认识四三拍,四三拍的规律是强弱弱,为了使我们能准确的打好拍子,杨老师让我们先拍手然后摸左耳再摸右耳,这样就是三拍了。
钢琴声响起了,我们也随着琴声打起了节拍,杨老师越来越快的加快了速度,随着音乐声的停止,我们听到了一声惨叫:“啊!我的耳朵痛啊!耳朵要被我揪下来啦!”我定眼一看,原来是邱琦,他正皱着眉头张着大口摸着耳朵,哇哇的大叫呢,立刻37双眼睛盯着邱琦,哈哈大笑起来,邱琦也忍不住笑了起来,这是邱琦第一次让我们笑得前俯后仰。
接着我们打四二拍的节奏,它的规律是强弱,连起来就是强弱强弱,杨老师让我们先拍手再摸鼻子,杨老师忽快忽慢,搞得我们不知所措,这个时候,同学们都盯着邱琦,想看看他是不是又会发生了什么“情况”,果然不出我们所料,琴声一落,只听又是一声“啊!”的惊叫,他结结巴巴的说:“老……老师,我……我流鼻血了!”只见他昂着头,捂着鼻子不知道该怎么办!全班同学笑得更猛烈了,邱琦第二次引得全班哈哈大笑!这就是我们的一堂有趣的音乐课。
有趣的音乐课2这个星期的星期三,我们班上了一节音乐课,一节很有趣的音乐课。
老师之前说过每节课上课时就三个同学轮着上台唱歌,从座位号靠后的开始。
第一个上台的是我们班的学霸,一个有点羞涩的大男孩,只见他扭扭捏捏、慢悠悠的磨蹭了半天,还没弄出个啥名堂。
老师今天看上去很开心,很容易就放过了他。
接着出场的是一个高高瘦瘦皮肤略黑的女生,她的脸颊黑里透着红,小声的唱着,就像一朵羞答答的小花儿。
一会儿,她唱完了,老师给了她一个鼓励的掌声,说了几句中肯的话。
接着,就是最后一个出场者,我可爱的同桌,她唱着她的偶像的成名曲,一首很好听的歌。
本来好好的,可是唱了一半,她就忘词儿了,这可真是件丢人的事儿啊!大家一阵哄笑过后,她接着唱了下去,真是越唱越好听,如果没有忘词那一段就完美了!老师欣赏的点点头,说:真好听!我们都应该像刚才这位女生一样,大大方方的唱,唱错了也不要怕!那我们现在再请出我们刚刚没有唱的那位男生!准备好了吗?学霸羞涩的笑笑,点了点头,准备好了~可是上台后,学霸嗯嗯~哦哦~了半天,还是没有唱出个所以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趣的音乐拓展课昨天,下午学校要开展特别的拓展课,我们每个同学都很兴奋。
也很好奇,不知道拓展课和我们平时的上课有什么不同呢?下午,第三节课上课铃打响了,同学们迫不及待地回到教室,整整齐齐的坐在座位上,等待老师上课,林老师走进教室后,用微笑的目光注视了全班同学一遍后用清脆的声音说:今天我们要一起来认识人国少数民族中的一支花,维吾尔族。
好不好?同学们大声地加答道:好。
那同学们先将黑板上的音符和歌词抄在音乐书的最后一页上。
抄完后。
林老师先向我们介绍《青春舞曲》的作者西部歌王王洛宾,以及他传奇的故事,然后,开始一句一句的教我们,老师教得很仔细,歌曲中,什么时候该停顿,什么时候该升调,什么时候该降调,都一一指明。
等我们大体能唱一遍的时候,林老师再一一指出我们发音有错误的地方,然后,不厌其烦的又教了我们几遍。
旋律非常轻快,节奏明朗,唱起歌来,心情也愉快起来,仿佛自己也变成了一只快乐的小鸟,在愉快的歌声中,下课铃打响了,我们依依不舍的告别了林老师。
这节课过得真快呀!歌声已把我们带到了美丽的新疆,让我们感到了大自然的美丽。
长大以后我一定要走新疆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