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疼名词解释
内科护理学(名词解释)
![内科护理学(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fb690a965f0e7cd1842536fc.png)
应激:是个体对需求做出反应的过程,使个体产生生理、心理的反应,且此过程持续贯穿于人的一生,完全解脱应激就总味道着死亡。
适应:是指人与环境的关系发生变化,使个体行为发生改变,以维持机体平衡。
肺通气:是指肺与外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
每分通气量:是指每分钟进入或排气呼吸器官的总气量,为潮气容积(Vt)与呼吸频率的乘积。
肺泡通气量:是指每分钟进入肺部进行气体交换的气量,又称有效通气量。
肺换气:指肺泡与肺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气体交换是通过气血屏障。
咯血:是指喉及喉以下呼吸道的血管、毛细血管破裂或渗透性增高导致的出血经咳嗽动作作口腔排出。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鼻腔、喉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潜伏期1~2天,最短仅数小时,最长3天,起病急骤,以全身症状为主,呼吸症状轻微是是其临床特点。
急性器官_支气管炎:是由感染、物理、化学刺激或过敏引起的器官-支气管粘膜的急性炎症。
呼吸系统COPD: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肺部疾病,其气流受限不完全1可逆,呈进行性发展。
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
肺气肿:指终末细支气管远端气腔异常持久的扩张,并伴有肺泡壁和细支气管壁的破坏而无明显肺纤维化。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颗粒细胞、肥大细胞、T细胞、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疾病。
肺炎: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可由多重病因引起,如感染、理化因素、免疫损伤等。
社区获得性肺炎:是指在医院在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平均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
医院获得性肺炎:;亦称医院内肺炎是指患者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出处于潜伏期,而于入院48小时后在医院(包括老年护理院、康复院)内发生的肺炎。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发的慢性肺部感染性疾病。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由于支气管、肺、胸廓或肺动脉血管的慢性病变引起肺部组织结构和功能异常,导致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右心负荷加重,进而造成右心室扩张或肺厚,伴或不伴有右心衰竭的心脏病。
中医辨证名词解释
![中医辨证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85a9b0b3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de.png)
中医辨证名词解释
嘿,咱今儿个就来唠唠中医辨证这个事儿!中医辨证啊,就像是给
人体这个超级复杂的大机器做全面检查和诊断。
比如说,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这就是两种不同的辨证类型呀!你
想想,就好比是天气,一个是冷飕飕的寒风,一个是热乎乎的暖风,
能一样吗?咱要是受了风寒,可能就会怕冷、流清鼻涕、头疼啥的。
但要是风热呢,可能就会喉咙痛、发热重、流黄鼻涕。
这不同的辨证,对应的治疗方法也不一样呀!
再说说阴虚和阳虚,这就好像是身体里的“阴阳天平”不平衡了。
阴
虚的人啊,可能会手脚心发热、晚上盗汗、口干舌燥。
这不就像是身
体里的“火”太旺了吗?而阳虚的人呢,可能就会怕冷、手脚冰凉、容
易疲劳。
这就像是身体里缺少了那股温暖的“阳气”呀!
还有肝郁气滞,哎呀,这就好像心里有股气堵着,出不来!人会觉
得烦躁、易怒、胸闷。
你说这气堵在心里,能好受吗?
中医辨证可太重要啦!就像在黑暗中给咱点亮了一盏明灯,让咱能
找到正确的方向去调理身体。
医生通过望闻问切,仔细观察、认真倾听、详细询问,然后判断出咱身体到底是哪儿出了问题。
这可不是随
便说说的,这是中医几千年积累下来的智慧结晶呀!
咱可不能小瞧了中医辨证,它就像是一把神奇的钥匙,能打开我们
身体健康的大门。
只有准确辨证,才能对症下药,让我们的身体重新
恢复活力呀!所以说呀,中医辨证真的是超级厉害的,咱得重视起来!。
变态心理学名词解释
![变态心理学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e49fedc7e2bd960591c6775b.png)
心境障碍: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以显著而持久的情感或心境改变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情感高涨或低落,伴有相应的思维和行为改变心境:是一种微弱、平静、持久的情绪状态;非定向、弥散性、影响所有体验环性心境障碍:指情感高涨与低落反复交替出现,但是,程度轻,不能达到躁狂和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也叫环性人格恶劣心境障碍:指以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的轻度抑郁状态,以前称为神经性抑郁三高症状:思维奔逸、情感高涨、意志行为增强抑郁症:是以显著而持久的情感低落、抑郁悲观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疾病躁狂症:是一种异常夸张的欢欣喜悦或愉快的情感状态应激相关障碍(SRD):又称心因性或反应性心理障碍,是指一组主要由急性或持久的心理社会刺激因素所致的心理障碍急性应激障碍:又称急性应激反应,是指突然发生强烈的创伤性生活事件所引起的一过性精神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三个月):由异乎寻常的威胁性或灾难性心理创伤,导致延迟出现的和长期持续的精神障碍闪回:是指当个体突然唤起记忆并发现自己再体验此事件,重新表现出事件发生时所伴发的各种情感心理综合征:是指在心理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经常同时或先后出现的,彼此之间具有某种内在联系的,心理症状的组合神经症:是一组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恐惧,强迫、疑病或神经衰弱症状的心理障碍焦虑症:过分或不合理的焦虑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症惊恐障碍(急性焦虑)(三次/月或首发后焦虑持续一月):是一种以反复的惊恐发作为主要原发症状的神经症广泛性焦虑障碍(慢性焦虑)(六个月):是一种以缺乏明确对象和具体内容为特征的担心,患者困难以忍受却又无法控制这种不安而感到痛苦,并有显著的自主神经症状,肌肉紧张以及运动性不安恐怖症(三个月):以过分或不合理的惧怕外界客体或处境为主的神经症强迫障碍(三个月):以不能为主观意志所克制,反复出现的观念、意志和行为为临床特征的神经症躯体形式障碍(三个月):以各种躯体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但不能证实有器质性损害或明显的病理生理机制存在,而有证据证明与心理因素和内心冲突密切相关的精神障碍神经衰弱(三个月):主要表现为精神易兴奋和精神易疲劳症状,并常伴有烦恼、易惹怒等情绪症状,肌肉紧张性疼痛、记忆减退、头疼、睡眠障碍等生理症状群癔症:指一种以解离症状和转换症状为主的精神障碍分离障碍:表现为急骤发生的意识范围狭窄并具有发泄特点的情感爆发、选择性遗忘及自我身份识别障碍等转换障碍:表现为感觉和随意运动功能障碍人格:是一个人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中表现出的独特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模式、思维方式和情绪反应的特征人格障碍:指人格特征明显偏离正常,使病人形成了一贯的反映个人生活风格和人际关系的异常行为模式进食障碍(三个月):是一组以进食行为异常为主的精神障碍,主要包括神经性厌食、神经性贪食,及神经性呕吐神经性厌食(三个月):指个体通过节食等手段,有意造成体重明显低于正常标准为特征的一种进食障碍神经性呕吐(一个月):指一组以自发或故意诱发反复呕吐为特征的精神障碍,呕吐物为刚吃进的食物。
副作用的名词解释
![副作用的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1b39e438172ded630a1cb6d7.png)
副作用的名词解释副作用,医学术语,也称之为副反应,系指应用治疗量的药物后所出现的治疗目的以外的药理作用。
副作用常为一过性的,随治疗作用的消失而消失,但是有时候也可引起后遗症。
deEffects;AdverseReactions也称副反应,系指应用治疗量的药物后所出现的治疗目的以外的药理作用。
药物正作用是主要的.一种药物常有多方面的作用,既有治疗目的的作用也并存有非治疗目的的作用。
如抗胆碱药阿托品,其作用涉及许多器官和系统,当应用于解除消化道痉挛时,除了可缓解胃肠疼痛外,常可抑制腺体分泌,出现口干、视力模糊、心悸、尿潴留等反应。
后面这些作用是属于治疗目的以外的,且可引起一定的不适或痛苦,因此称为副作用。
副作用和治疗作用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治疗目的的不同,也导致副作用的概念上的转变。
如在手术前为了抑制腺体分泌和排尿,阿托品的上述副作用又转化为治疗作用了。
副作用常为一过性的,随治疗作用的消失而消失。
但是有时候也可引起后遗症。
其实,“副作用”不单指医学上通常提到的“副反应”,也可以用到其他领域。
就“副作用”的意义来看,副作用是指随着主要作用而附带发生的不好的作用,可以指人或其他事物。
1、用快乐美容,绝无副作用。
2、笑是一种没有副作用的镇静剂。
3、投资多样化可以抵消无知的副作用。
4、也提醒了他会有失眠和幻觉的副作用。
但是他按时服用。
他感觉到安全。
5、这种草药能治疗高血压病,对人体又没有任何副作用,我们屡试不爽,所以你是不应该怀疑的。
6、3岁时多认几个字、会背两首唐诗根本不重要,甚至有副作用,30岁时有没有养成阅读的习惯,才决定了人生的质量。
7、成长的一个副作用就是,无论看到谁和谁分开都不会太奇怪。
但换个角度来看,这也许是一个正作用:无论谁离开,你都能足够的勇气去面对新的一天。
这不好也不坏,是我们必经的一程而已。
8、成功有个副作用,就是以为过去的做法同样适应于将来。
9、如今关于药物毒副作用的新闻标题比比皆是,所以明智的人们都尽可能少地采用医药用品。
药物治疗学名词解释
![药物治疗学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14a10c9d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51.png)
药物治疗学名词解释
你知道啥是“药物治疗学”不?听我给你讲讲哈。
有一回啊,我感冒了,那叫一个难受啊。
头疼、流鼻涕、嗓子疼,整个人都没精神。
我就去看医生,医生给我开了一些药。
这时候我就接触到了药物治疗学。
药物治疗学呢,就是研究怎么用药物来治疗疾病的一门学问。
比如说,你得了感冒,医生会根据你的症状,给你开一些能缓解头疼、流鼻涕的药。
这些药是怎么起作用的,吃多少合适,什么时候吃,这都是药物治疗学要研究的。
我记得医生给我开药的时候,还嘱咐我要按时吃药,多喝水,多休息。
我就按照医生说的做,吃了几天药,感冒果然慢慢好了。
在生活中啊,我们经常会用到药物治疗。
比如发烧了吃退烧药,肚子疼吃止疼药。
但是我们不能随便吃药哦,得听医生的话。
所以啊,药物治疗学就是帮我们用对药,治好病的学问。
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卓越打印)
![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卓越打印)](https://img.taocdn.com/s3/m/6461e07e767f5acfa1c7cdad.png)
绪论1.整体观念:整体观念是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整体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认识。
是中医学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的指导思想,也是最突出的特点之一。
包括人体本身、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统一。
(戴润)2.证:一是证据,就是赖以诊断疾病的证据。
二是证型,是机体的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戴润)3.病:是指在一定病因和条件作用下,机体正邪相争,阴阳、气血津液、脏腑经络等发生病理变化的过程,具有特定的病因、发病形式、病变机理、变化规律和症状体征。
(戴润)4.症:是疾病的临床表现,包括症状(病人的主观感觉)和体征(医生检查获得的客观表现)(戴润)5.辨证论治:就是通过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到的信息资料(证据),运用中医理论进行综合分析和提炼归纳,明确病因、病性、病位、邪正关系等,最后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
并根据辨证的结果,决定治则和治法,实施治疗。
(戴润)6.同病异治: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点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表现的证就不同,因而治法也就不一样。
(戴润)7.异病同治: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相同的“证”,因而也就可以采用同一种方法来治疗。
(戴润)8.司外揣内:司外揣内又称“从外知内”或“以表知里”,是通过观察、分析人体外部表现,以测知其体内生理病理变化的思维方法。
(戴润)9.援物比类:又称“取象比类”,是指运用形象思维,根据被研究对象与已知对象在某些方面的相似或类同,从而认为两者在其它方面也有可能相似或类同,并由此推测被研究对象某些性状的认知方法。
(戴润)10.揆度奇恒:又称“以常衡变”、“以常达变”,就是用比较的方法对事物进行鉴别,从一般与特殊的比较中,从异常与正常的比较中,找出不同或相同之处,从而发现其规律。
(戴润)11.内景反观:它认为机体在某种特殊状态下(通常是气功功能态),人的自我感知能力可在一定的程度内,体察或感受机体自身的内在景观(通常指内部的功能状态),甚至能做出某些适当调控的一种特殊方法。
《精神障碍护理学》名词解释
![《精神障碍护理学》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989e1a3b76a20029bc642d0d.png)
AD:称阿尔茨海默病,是指一组原因不明的原发性脑变性疾病。
多发生于老年或老年前期,缓慢发展加重,最终发展为严重痴呆。
CCMD-2-R: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2版修订本。
是目前国内临床广泛使用的分类方案和诊断标准。
Ganser氏综合征:也称心因性假性痴呆,为一种功能性痴呆,由强烈精神创伤引起,痴呆氏可逆的,临床表现为对简单的问题,给与近似的错误回答。
而解决复杂问题能力无变化。
ICD-10: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
TD:为长期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一种不良反应,又称迟发性运动障碍。
超价观念:是指一种病人个人所持有的确信,这种确信,有一定事实依据,只是过于偏激或片面,且这种确信与病人的利益密切相关,并带有强烈的情感作用,明显影响病人的行为。
传统(经典)抗精神病性药物:依据其化学结构不同分为5类:1酚噻嗪类;2硫杂蒽类;3丁酰苯类;4二苯二氮卓类;5苯甲酰胺类;以及长效制剂。
错觉:是对客观事物歪曲的知觉。
电休克治疗(EST):是以一定量的电流通过大脑,引起意识丧失,而达到治疗精神疾病的方法。
主要用于治疗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的病人。
定向力:是指人对周围环境和自身状态的认识能力。
是判断是否存在意识障碍的重要指标。
恶性综合征:为一种少见严重的药物反应,常由抗精神病药物引起,主要表现为持续高热、意识障碍、肌肉僵直、大汗及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可引起死亡。
儿童多动症:是指发生于儿童时期,表现为与同龄儿童相比,具有明显的、持续的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度、任性、冲动和学习困难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
儿童孤独症:是发病于婴儿时期的心理发育障碍性疾病,本病以社会交往障碍、交流障碍、活动内容和兴趣的局限以及刻板重复的行为方式为基本特征,且多数患儿伴有不同程度的智力发育落后。
儿童情绪障碍:是指发生于儿童少年时期,以焦虑、恐怖、抑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疾病。
二级预防保健(发病前期及临床期)指精神疾病发病前或发展期护士能够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处理精神卫生健康问题,阻断精神疾病发展的护理干预。
头痛试题资料(练习册)
![头痛试题资料(练习册)](https://img.taocdn.com/s3/m/6326ae97b7360b4c2f3f645e.png)
单选题1.偏头痛与紧张性头痛的区别,在于偏头痛有()AA.恶心、畏光、畏声B.儿童和青年多见C.单侧头痛D.反复发作头痛E.劳累后加重2.7岁患儿,头痛反复发作伴有偏瘫,头痛消失后偏瘫持续数小时可缓解。
家族中有类似患者。
头部MRI检查无明显异常。
该患儿最可能的诊断是()AA.家族型偏瘫型偏头痛B.偏头痛的等位发作C.基底动脉型偏头痛D.脑瘤E.遗传性头痛3.28岁男性患者,反复发作头痛,每年春秋季发作,每次发作持续3个月,表现为眼眶周围剧烈的刺痛伴有流泪,查体无异常体征,CT正常。
其最有可能的诊断是()AA.丛集性头痛B.紧张性头痛C.神经官能症D.脑瘤可能E.花粉过敏4.55岁患者,主诉头痛伴有反复发作的偏瘫,每次症状持续1~2天可自行缓解。
没有脑血管病常见的危险因素,该患者除了应该考虑RIND外,还应考虑那种疾病()CA.癔病B.颅内占位C.晚发性偏头痛D.偏瘫型偏头痛E.紧张性头痛5.男性患者,40岁,有反复发作无先兆性偏头痛病史多年,三年来反复出现头痛后,头痛测眼球活动受限,持续数小时可缓解,MRI检查未见异常。
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AA.眼肌麻痹型偏头痛B.基底型偏头痛C.普通型偏头痛D.TIAE.脑干梗塞6.女性,23岁,工作压力大2,长期头痛,全头胀痛紧缩感,按住后可缓解,不伴恶心呕吐,可以坚持日常工作,每日均有发作,但各项检查未见异常。
该患者最有可能的诊断是()CA.颅内占位B.颅内感染C.慢性偏头痛D.抑郁症E.偏头痛7.最常见的偏头痛为()BA.有先兆的偏头痛B.无先兆的偏头痛C.基底型偏头痛D.偏瘫型偏头痛E.偏头痛等位发作8.下面哪种发作类型属于偏头痛等位发作()CA.头痛发作后伴有眼肌麻痹B.先偏瘫、麻木和失语数十分钟后发生头痛C.周期性发生某些症状而无头痛,或与头痛交替出现D.耳鸣、共济失调,也可有嗜睡症状或跌倒E.发作迅速,持续1~2小时可完全缓解9.女,27岁,反复出现左眼黑蒙,视物不清,约一小时出现右额颞部剧痛,伴呕吐,面色苍白,持续约5小时进入睡眠状态,次日恢复正常。
南中医翰林学院中药学名词解释
![南中医翰林学院中药学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a1559889b9d528ea81c7792e.png)
1`升提中气:药性升浮,能使下陷的中气得以上升谓之升提中气。
亦称“升举中气”或“升阳”。
升提中气药适用于中气下陷之脱肛,子宫下垂及内脏下垂等病症。
药如柴胡,升麻,黄芩等。
2·宣通鼻窍:通过药物的宣散作用解除鼻塞症状,称之为宣统鼻窍。
药如苍耳子,细辛,白芷。
3·伐胃:指大苦大寒之品,克伐,损伤胃气。
又称“败胃”因苦寒之性易于伤阳,若大量服用,脾胃之气受损,运化无力,则食欲不振,饮食不消,甚至腹痛`腹泻。
如黄连。
4,通乳:通畅乳汁之义,亦称“催乳”,“下乳”,“下乳汁”。
通乳药物适用于妇女产后乳少,或乳汁不下而引起乳房胀痛。
药如木通,通草,王不留行,穿山甲,漏芦等。
5,清虚热:清退虚热之义。
虚热有阴虚发热,阳虚发热,血虚发热之分。
清虚热药物性味大多甘寒,少数苦寒,适用于阴虚所致的潮热鹳红,骨蒸盗汗,热病后期,热伤阴液之夜热早凉,以及小儿疳积发热等。
药如青蒿,地骨皮,银柴胡等。
6,清疳热:清解疳积发热之义。
清疳热药物药性寒凉,适用于小儿疳积所致发热,证见低热缠绵,食少乏力,形体羸弱,毛发焦枯,肚大青筋,面黄肌瘦等。
药如胡黄连,银柴胡等。
7,推陈致新:指去除体内陈腐淤积物质,促进气血津液新生的药物作用。
药如大黄,泻下攻积,清除肠胃积滞,减少毒素吸收,使消化功能得以恢复;通行淤血,以利新血生长。
故【神农本草经】谓大黄“下淤血……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
”8,釜底抽薪:指用寒性的泻下药物通导大便以清泄实热的治法,即如抽去锅底燃烧着的柴草,以降低锅内温度一样。
此属寒下法。
药如大黄,芒硝等。
9,透骨搜风:指祛风通络药力强,能驱除深入人体筋骨经络间之风邪的药物作用。
透骨搜风药多为蛇类,虫类,适用于风湿顽痹,筋骨疼痛,肢体麻木等。
药如蕲蛇,蜈蚣,全蝎等。
10-舒筋:使筋脉拘急得以缓解,舒展谓之舒筋。
具有舒筋作用的药物适用于痹症筋脉拘挛等。
药如木瓜,薏苡仁等。
11-运脾:健运脾胃之义。
运脾药物性味多为辛温偏燥或有化湿或化食,促进脾胃运化之功。
医学考研神经内科复试名词解释
![医学考研神经内科复试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ae7121e56edb6f1afe001f3f.png)
医学考研神经内科复试名词解释(2)21、巴宾斯基征:用竹签在患者足底沿外侧缘向前滑至小趾根部再转向内侧,阳性为拇趾背曲,其他各趾可扇形展开.病理反射,正常为阴性,出现阳性则说明中枢系统存在病变,1周岁以内可能出现阳性。
★★22、格林巴列: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一组急性或者亚急性起病,病理改变为周围神经炎症脱髓鞘,临床表现为四肢对称性、迟缓性瘫痪的自身免疫性病.★23、浅反射:是刺激皮肤黏膜引起肌肉快速收缩反应,包括腹壁反射,提睾反射,跖反射、肛门反射。
★24、深反射:是刺激肌腱和骨膜的本体感受器所引起的肌肉收缩,亦称腱反射,其反射弧是由感觉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直接连接组成的单突触反射弧。
★★25、静止性震颤:表现手指有节律的,每秒4到6次的快速抖动,称为“搓药丸样”、“数钞样”、“拍水样”震颤。
亦可见于头下颌前臂下肢及足等部位的震颤。
震颤特点为安静时活动明显,活动时减轻,睡眠时消失.见于帕金森病。
★26、交叉瘫:一侧脑神经麻痹和对侧肢体瘫痪。
有脑干损害引起,见于脑干血管病、肿瘤、炎症等。
27、假性球麻痹:舌咽迷走神经的运动核受双侧皮质脑干束支配,当一侧损害时不出现球麻痹症状,当双侧皮质脑干束损伤时才出现构音和吞咽障碍,而咽反射存在,称假性球麻痹。
★28、真性球麻痹:舌咽迷走神经损害将出现构音障碍、吞咽困难、饮水呛咳,临床称为球麻痹,即延髓麻痹★★(延髓又称延髓球,延髓英语:medulla oblongata和bulb)。
有疑核或者其发出纤维受损引起的球麻痹称为真性球麻痹。
此时咽反射消失。
29、阿罗瞳孔:表现为两瞳孔较小、不等大、边缘不整、对光反射消失而调节存在.常见于神经梅毒,偶见于多发硬化、脑炎。
★30、Fisher综合征:由眼外肌麻痹、共济失调和腱反射消失三联征为主要临床表现,可有轻度四肢肌力减弱.31、Weber综合征:表现为病灶侧动眼神经麻痹、病灶对侧中枢性偏瘫。
主要损害大脑脚底,影响了动眼神经和锥体束。
疼的名词解释
![疼的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295de060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92.png)
疼的名词解释疼,这个常常出现在我们生活中的词汇,其实它并不是一种具体的物质或者概念。
在语言学上,疼是一个名词,表示一种感受或者身体状态。
然而,疼并不是像“桌子”、“书籍”这样的实物名词,更像是“幸福”、“快乐”这类抽象名词,表示一种主观感受。
疼,作为一个名词,常常被用来描述身体上的痛感或不适。
它可以是生理性的或者情感性的,可以是轻微的、阵痛的、剧烈的,也可以是持续的、间歇的。
疼可以描述多种不同的身体感受,例如头疼、牙疼、胃疼、腹痛等等。
当我们感受到疼时,往往会产生不适和焦虑,因为疼代表着身体的不正常状态,我们很可能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缓解这种不适。
然而,疼并不仅仅是身体上的感受,它还常常用来形容心灵上的痛苦。
当我们失去亲人、面临分离、经历失败或者遭受背叛时,我们的心灵可能也会感到疼痛。
这种疼并没有具体的物理表现,却能深深地影响我们的情绪和心境。
我们可以说心疼,形容自己对他人遭遇的痛苦感同身受;我们也可以说伤疼,形容自己心灵上因失去而感到痛苦;甚至还可以说思念疼,形容长期分离后对亲人的思恋而感到的痛苦。
疼,作为一个名词,还可以用来形容一种情感上的矛盾和痛苦。
当我们纠结、担忧或矛盾时,我们可能会感到心疼。
因为这种心疼并不仅仅是对他人的关心和担忧,更是对自己内心的挣扎和痛苦。
这种疼痛可能源自于人际关系的纠葛,也可能是因为内心的价值观和冲突,总之,它是对自己情感状态的一种反映。
总的来说,疼作为一个名词,是描述一种身体或心灵上的痛苦感受的抽象名词。
无论是生理上的痛还是情感上的痛,疼都代表了一种不适和辛苦。
它是我们身体和心灵的警示信号,提醒我们需要关注和照顾自己。
当我们感到疼时,我们应该及时采取行动来缓解痛苦,保持身心健康。
疼,是我们生活中一个常用的词汇,它承载着我们的痛苦和困扰,也寄托了我们对幸福和快乐的向往。
无论是身体上的疼痛还是情感上的疼痛,它们都是我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是我们成长和进步的动力和机会。
急危重症护理学名词解释
![急危重症护理学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4614dbcb453610661fd9f419.png)
急危重症护理学名词解释1、急危重症护理学:是以挽救患者生命、提高抢救成功率、促进患者康复、减少伤残率、提高生命质量为目的,以现代医学科学、护理学专业理论为基础,研究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护理和科学管理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
2、急救医疗服务体系EMSS:集院前急救、院内急诊科诊治、重症监护病房救治和各专科的“生命绿色通道”为一体的急救网络。
3、院前急救:也称院外急救,是指在医院之外的环境中对各种危及生命的急症、创伤、中毒、灾害事故等伤病者进行现场救护、转运及途中监护的统称。
4、ICU:由受到专门训练的医护人员,利用先进的监护设备和急救措施对各种重症患者进行生理功能监测,强化治疗的一种特殊场所。
5、急救绿色通道:指医院为急危重症患者提供快捷高效的服务系统,包括分诊、接诊、检查、治疗、手术及住院等环节上,实施快速、有序、安全、有效的急救服务。
6、急诊分诊:是指对病情种类和严重程度进行简单、快速的评估与对分类确定就诊的优先次序,使患者因为恰当的原因在恰当的时间、恰当的治疗区获得恰当的治疗与护理过程,亦称分流。
7、心脏骤停SCA:指心脏射血功能的突然终止,是心脏性猝死的最主要原因。
8、心脏性猝死:指急性症状发作后1小时内以意识突然丧失为特征、由心脏原因引起的死亡。
9、多发性创伤:简称多发伤,是指在同一致伤因素作用下,人体同时或相继有两个以上的解剖部位或器官受到创伤,且其中至少有一处是可以危及生命的严重创伤,或并发创伤性休克者。
10、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 :是在冠心病发展过程中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为病理基础,以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为基本病例特点。
11、中暑:又称急性热致疾病,是指在暑热天气、湿度大和无风的高温环境下,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水电解质丧失过多而引起的以中枢神经和(或)心血管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
12、热痉挛:在高温环境下进行剧烈劳动,大量出汗后出现肌肉痉挛、对称性和阵发性疼痛,持续约3分钟后缓解,常在活动停止后发生。
内科学名词解释
![内科学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629f4bfbba0d4a7302763a79.png)
内科学名词解释1.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平均潜伏期内发作的肺炎。
2.医院获得性肺炎HAP:指患者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潜伏期,而在入院48小时后在医院内发生的肺炎。
3.感染性心内膜炎IE:为心脏内膜表面的微生物感染,伴赘生物形成。
赘生物为大小不等。
形状不一的血小板和纤维素团,内含大量微生物和少量炎症细胞。
4.黎明现象:即夜间血糖控制良好,也无低血糖发生,仅于黎明一段时间出现高血糖,其机制可能为皮质醇、生长激素等胰岛素拮抗激素分泌增加所致。
5.心脏性猝死CAD:指急性症状发作后1小时内发生的以意识骤然丧失为特征的由心脏原因引起的自然死亡。
6.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本病需要在排除其他能够抑制TSH水平的疾病的前提下,依赖实验室检查结果才能诊断,即血清T3、T4正常,但TSH减低。
7..球后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大多发生在球部,发生于十二指肠球部一下的溃疡称球后溃疡。
8.高血压脑病:发生在重症高血压患者,由于过高的血压突破了脑血流自动调节的范围,脑组织血流灌注过多一起脑水肿。
临床表现为弥漫性严重的头疼、呕吐、意识障碍、精神错乱,甚至昏迷、抽搐。
9.再生障碍性贫血AA:至原发性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综合征,主要表现为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全血细胞减少和贫血、出血、感染。
10.甲亢:指甲状腺本身产生甲状腺激素过多而引起的甲状腺毒症。
其病因主要是Graves病,多结节性毒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自主高功能腺瘤。
11.急性肾衰竭ARF: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肾功能在短时间内突然下降二出现的氮质废物滞留和尿量减少综合征。
12.中毒:进入人体的化学物质达到中毒量产生组织和器官损害引起的全身性疾病。
13.急性冠脉综合症ACS: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段抬高心肌梗死、冠心病猝死。
14.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是在许多疾病的基础上,凝血及纤溶系统被激活,导致全身为血栓形成,凝血因子大量消耗并继发纤溶亢进,引起全身出血及微循环衰竭的临床综合征。
症在中医里的名词解释
![症在中医里的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ccae1976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3a.png)
症在中医里的名词解释
嘿,咱今儿个就来聊聊中医里那个特别的“症”!你知道不,这“症”啊,就像是身体给咱发出的信号。
比如说头疼,那就是身体在喊:“哎呀,这儿不舒服啦!”这不就是“症”嘛。
中医看待“症”那可是相当有讲究的。
它不是简单的一个表象,而是
身体内部各种情况的外在体现。
就好像是一面镜子,反映出身体里面
的状态呢。
咱打个比方哈,好比身体是一个大机器,“症”就是这个机
器发出的警报声,告诉你哪儿可能出问题啦!
你想想看,要是你突然觉得浑身没劲儿,那这就是个“症”呀。
中医
会通过各种方法,像望闻问切啥的,来搞清楚这个“症”背后到底是咋
回事。
是气血不足啦,还是经络不通啦?然后再对症下药,来调整身
体的状态。
我有次身体不舒服,去看中医。
那老中医可厉害了,就看了看我的
脸色,把了下脉,就说出了我好多症状。
我当时就特惊讶,这也太神
了吧!他就说,中医就是通过“症”来探究身体的奥秘的呀。
咱再说说感冒吧,流鼻涕、打喷嚏,这些都是“症”呀。
中医可不只
是针对这些表面症状去治疗,而是要找到根本原因。
是风寒啦,还是
风热啦,然后用合适的中药来调理。
中医里的“症”,那真的是充满了奥秘和智慧呢!它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和整个身体的状态紧密相连。
所以呀,可别小瞧了这些“症”,它
们可是咱们了解身体的重要线索呢!我觉得中医里的“症”真的是太神奇啦,值得我们好好去研究和探索呀!。
中医表证的名词解释
![中医表证的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e4e9a55d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19.png)
中医表证的名词解释
嘿,大伙!今天咱来说说中医里的表证是啥。
有一回啊,我不小心着凉了。
一开始就是觉得有点头疼,鼻子也有点不通气。
我就觉得自己可能是感冒了,这时候我就想到了中医里的表证。
中医表证呢,简单来说,就是病邪在身体表面的时候出现的一些症状。
就像我着凉后头疼、鼻塞,这就是表证的表现。
比如说,有时候我们被风吹了,或者淋了雨,就可能会出现怕冷、发热、头疼、身体酸痛这些症状,这都是表证。
中医治疗表证有很多方法呢。
像喝一些解表的中药,或者用艾灸、拔罐这些方法,都可以把病邪从身体表面赶出去。
就像我那次着凉后,去看了中医。
医生给我开了一些中药,我喝了几天,症状就慢慢减轻了。
所以啊,中医表证就是这么个东西。
下次当你觉得自己有点不舒服,像是着凉了或者被风吹了,就可以想想是不是有表证。
好啦,今天就聊到这儿,希望大家都能健健康康的。
中医学专业名词解释
![中医学专业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d6b4308a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90.png)
中医学专业名词解释
嘿,朋友!你知道啥是中医学吗?那里面可有着好多神奇又有趣的
专业名词呢!比如说“阴阳”,这可不是指白天黑夜哦!就像天气有晴
天和阴天一样,人的身体也有阴阳两面呢。
你想想,一个人要是活力
满满,那就是阳比较足;要是老是没精神,可能就是阴有点过啦!这
多有意思呀!
还有“气血”呢!气血就像是身体里的小火车,带着营养物质到处跑。
要是气血不足,那身体就像没了油的车子,跑不起来啦,人就会觉得
没力气,脸色也不好看。
“经络”呢,就像是身体里的秘密通道,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却超级
重要!你可以把它想象成是城市里的地下管道,要是堵住了,那可就
麻烦啦!
“脉象”也很神奇呀!中医通过摸你的脉搏,就能知道你身体大概的
情况。
这就好比是听汽车发动机的声音,就能知道车子有没有问题一样。
“穴位”呢,那可是身体上的一个个小开关。
按摩或者针灸这些穴位,就能调节身体的状态。
比如说头疼的时候,按按太阳穴,是不是感觉
舒服多啦?
中医学的专业名词真的是又多又有趣,每个都像是打开身体奥秘大
门的一把钥匙。
它们不是死板的术语,而是有着鲜活的意义和作用。
我觉得呀,中医学真的是博大精深,这些专业名词就像是一颗颗璀璨的星星,照亮了我们了解身体、保持健康的道路。
我们应该好好去探索、去学习,让中医学的智慧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好处!。
中医护理名词解释
![中医护理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e56978b7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fc.png)
中医护理名词解释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中医护理名词那些事儿。
咱先说说“穴位”。
这穴位啊,就好比是身体里的一个个小开关,按对了就能让身体这台大机器顺畅运行呢!你想想,身体上那么多的穴位,每个都有它独特的作用,就像一个个神秘的小宝藏,等着我们去发现和利用。
你头疼了,按按太阳穴,没准儿就舒服多了;胃不舒服了,揉揉足三里,说不定就能缓解不少。
神奇吧?还有“艾灸”呀,那可是个好东西。
就像是给身体来一场温暖的洗礼。
用艾条的温热去刺激穴位,把身体里的寒气、湿气都给赶跑。
你说这像不像冬天里的一把火,温暖又舒服。
好多人平时觉得这儿疼那儿酸的,做做艾灸,哎呀,感觉浑身都通透了呢!“推拿”呢,就像是给身体做了一次按摩放松。
通过各种手法,推一推、拿一拿,让肌肉放松下来,让气血流通得更顺畅。
好比是给身体的道路清障,让身体的能量能顺畅地跑起来。
你累了一天,去推拿一下,那感觉,别提多惬意了。
“中药熏蒸”也很有意思哦!就好像让身体整个泡在一个充满药香的热气浴里。
那些草药的精华随着热气进入身体,帮着调理身体的各种问题。
这多神奇呀,不用吃药打针,就能让身体得到滋养和呵护。
“食疗”呢,更是贴近我们的生活啦!咱平时吃的那些食物,原来都有它们的作用呢。
比如说,上火了就喝点绿豆汤,咳嗽了吃点梨。
这可不就是通过吃来让身体更健康嘛!就像给身体提供合适的燃料,让它动力十足。
中医护理的这些名词,真的是充满了智慧和奥秘呀!它们不是冷冰冰的术语,而是能实实在在给我们带来好处的宝贝呢。
我们为啥不利用起来呢,对吧?咱可得好好对待自己的身体,让这些中医护理的方法帮我们保持健康,让我们每天都能精神饱满地去迎接生活的挑战呀!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证症病名词解释
![证症病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ebbbee48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ec79c04.png)
证症病名词解释
嘿,你知道吗,证、症、病这三个词可太有意思啦!就好像是三个不同性格的小伙伴。
“症”呢,就像是个急性子,它直接指向的是具体的症状表现,比如说头疼啊、发烧啊、咳嗽啊这些,就像你突然看到一个人在那喊疼,这就是“症”这个小伙伴在告诉你它的存在呢!比如说你感冒了会流鼻涕,这流鼻涕不就是个症状嘛。
“病”呢,就像是个稳重的大哥哥,它是对一类具有特定病因、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的异常状态的概括。
比如说糖尿病、心脏病,这都是“病”这个大哥哥的名号呀!就好像你知道有个人得了心脏病,那这就是明确的一种病啦。
而“证”啊,它就有点神秘莫测啦,像是个充满智慧的隐士!它是中医特有的概念,是对疾病过程中所处的一定阶段的病位、病因、病性以及邪正关系等方面情况的病理性概括。
哎呀,这听着有点复杂是不是?举个例子吧,像中医说的肾阳虚证、肝郁气滞证,这都是“证”的体现呀!这就好像是给疾病贴上了一个特别的标签,让中医能更精准地去治疗呢。
你想想看,要是没有这三个小伙伴,那医学得多混乱呀!医生们怎么去判断病情、怎么去治疗呢?这三个词就像是医学世界里的三道亮光,指引着医生和我们去了解身体到底出了啥问题。
我们每个人都可能会和这三个小伙伴打交道呢,有时候我们可能只
是有点小症状,有时候可能真的得了某种病,而中医的证又能从另一
个角度来帮助我们理解身体的状态。
所以呀,了解它们真的太重要啦!
总之,证、症、病这三个名词在医学领域中可是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它们相互配合,共同为我们的健康保驾护航呀!你说是不是呢?。
耳鼻咽喉外科学名词解释
![耳鼻咽喉外科学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55e27818f111f18583d05a8f.png)
耳鼻咽喉外科学名词解释鼻科学1.窦口鼻道复合体OMC:以筛隐窝为中心的解剖结构,包括中鼻甲、沟突、筛泡、半月裂,以及额窦、前组筛窦和上颌窦的自然开口等。
2. 利特尔细动脉丛:鼻中隔前下部的粘膜下层与筛前、后动脉的鼻中隔支、上唇动脉和腭大动脉吻合,构成丰富的动脉丛;又称为易出血区。
3. 克氏静脉丛:为鼻中隔下部静脉构成,是易出血区的血液重要来源。
4.吴氏鼻—鼻咽静脉丛:老年人下鼻道外侧壁后部近鼻咽处有表浅扩张的鼻后静脉丛,称为吴氏鼻—鼻咽静脉丛。
5. 粘液毯:粘膜下层含有丰富的粘液腺和浆液腺,能产生大量分泌物,在粘膜表面形成一层随纤毛运动而不断向后移动的粘液层;是鼻粘膜的重要保护机制之一。
6. 鼻阻力:正常鼻呼吸有赖于鼻腔的适当阻力,这一阻力产生于鼻内孔,对保证肺泡气体交换过程完成很重要。
7. 层流:气体向后上方呈弧形流向后鼻孔然后散开;此气流为鼻腔气流的大部分,也是肺部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部分。
8. 湍流:即气体在鼻阈后方形成不规则旋涡,是吸入气流的小部分。
9. 生理性鼻甲周期:正常人体鼻阻力呈现昼夜及左右有规律的和交替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受双侧下鼻甲充血状态的影响,约间隔2—7小时出现一个周期。
10. 鼻肺反射:鼻腔阻力增高和化学气体对鼻粘膜的刺激均可引起支气管收缩,从而影响肺通气量,这种现象称为鼻肺反射。
11. 喷嚏反射:当鼻粘膜的三叉神经末梢受到刺激时,发生一系列反射动作包括:腭垂下降、舌压向软腭、声门突然鼻腔内开放,仲使气体从鼻腔和口腔急速喷出,借以清除鼻腔中的异物或刺激物等。
12. 急性鼻炎: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鼻腔粘膜急性炎症性疾病,俗称伤风、感冒,有传染性,四季均可发病,但冬季更为多见。
13. 慢性鼻炎:鼻腔粘膜和粘膜下层的非特殊炎症持续数月以上,或炎症反复发作,间歇期内也未能恢复正常者称为慢性鼻炎;分为单纯性和肥厚性。
14. 变应性鼻炎:是发生在鼻粘膜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以鼻痒、喷嚏、鼻分泌亢进、鼻粘膜肿胀等为主要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头疼的名词解释
头疼是一种常见的身体不适症状,指头部或头颅区域出现疼痛或不适感。
以下是对头疼的一般解释和相关内容的说明:
1. 定义:头疼是指头部或头颅区域的疼痛或不适感,可能伴随其他症状,如头晕、恶心、呕吐等。
头疼可以是原发性的,即不是由其他疾病引起的,也可以是继发性的,即由其他疾病或病因引起的。
2. 原因:头疼的原因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包括但不限于紧张性头痛、偏头痛、颈椎病、脑血管疾病、感染、眼睛问题、颅内肿瘤等。
某些头疼的具体原因可能需要通过医学检查和诊断进一步确定。
3. 分类:根据头疼的不同表现和原因,常见的头疼可以分为紧张性头痛、偏头痛、群集性头痛、颈源性头痛等。
每种类型的头疼都有其特点和症状,需要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以作出正确的诊断。
4. 处理方法:头疼的处理方法可以根据具体原因和症状来确定。
对于原发性头疼,可以采取非药物治疗方法,如休息、放松、调整生活和工作习惯。
对于慢性或严重的头疼,可能需要药物治疗或其他形式的医疗干预。
5. 紧张性头痛:是最常见的头疼类型之一,通常由长时间处于紧张或压力状态引起。
疼痛常感觉像头部被压迫或紧绷,可以影响头部的各个区域。
6. 偏头痛:偏头痛是一种神经血管性头痛,特点是发作性的剧烈头痛,伴随恶心、呕吐、光、声敏感等症状。
偏头痛的发作可能受到遗传因素、荷尔蒙水平变化、食物和环境因素的影响。
7. 颈源性头痛:颈源性头痛是由颈椎问题引起的头痛,通常由颈椎的不良姿势、肌肉紧张或颈椎退变等因素引起。
这种头痛可能与颈部活动或位置变化有关。
8. 群集性头痛:群集性头痛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头痛类型,特点是短暂而剧烈的一侧头痛,可能伴随眼红、流眼泪、鼻塞等症状。
发作期间头痛可多次出现,一般持续数周至数个月,然后可能长期缓解。
9. 就医与治疗:如果头疼严重、频繁或持续时间较长,建议就医咨询,寻求医生的专业建议和诊断。
医生可能会根据症状和检查结果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疗法(如理疗)和行为矫正(如调整生活习惯)等。
10. 预防与自我管理:对于慢性头痛或经常发作的头痛患者,除了治疗,预防也很重要。
预防措施可能包括避免头痛的诱因、控制压力、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和饮食习惯,并遵循医生的建议。
每个人的头疼可能具有不同的原因和特点,因此在面对头疼时,了解个人的症状和就医建
议是非常重要的。
及时就医、正确治疗和管理头疼症状,能够帮助减轻疼痛并提高生活质量。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频繁或严重的头疼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并进行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自我诊断和使用不当的药物可能会导致病情恶化或其他健康问题。
此外,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压力、定期锻炼和充足睡眠也有助于预防头疼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