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

合集下载

论小学语文教学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论小学语文教学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论小学语文教学中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重庆市南岸区迎龙小学校杭井波2015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但目前在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工具性和人文性偏废的问题,《课标》里也没有明确规定到底人文性应该多一点还是工具性应该多一点,这让一线教师在处理这个问题上显得特别困难。

本文以实际的教学案例入手,试图寻求将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效结合的教学方法。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内涵(一)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内容1.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是以教化学生为本,在当前它体现了我国素质教育的普遍要求,涵盖了思想性(政治思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文化性(古今中外先进文化的丰富内涵)、审美性(对自然美与道德美的欣赏)、发展性(发展智力、情感、意志等心理能力)、创造性(发展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等,也就是全面提高人的素养。

2.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是指语文是一门基础的工具学科。

因为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是表达思想感情、交流思想感情、传递文化的工具。

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教会学生使用语言。

要使学生学会理解和自我表达语言,学会用语文进行交际,学会积累语言。

(二)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关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能力,还要让学生获得人文思想和精神的滋养,让学生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的成长。

只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我们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要想学生掌握字、词、句,并且真正理解一篇文章,就要让孩子们对文章的思想感情有所领悟,要和作者对话。

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落实“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些三维目标,就不能光是训练语言文字。

我们要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学习,来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在现在的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重视语文人文性,轻视工具性的现象。

传统文化在语文教育中的传承

传统文化在语文教育中的传承

传统文化在语文教育中的传承《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语文教学让学生“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

可见,语文教学过程不仅要教给学生基本的语文知识,而且要成为一种文化传递过程,一种陶冶人性、建构灵魂,促进生命个体总体生成的过程。

中学语文教材中积淀着丰富的传统文化。

中学语文教材选文从上古到当今,时间跨度在三千年以上,古诗文约占课文总数的40℅,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经典,为培养中学生优秀的道德品质和健全的人格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物质媒介。

读这种充满睿智和想象力的文字,让思想穿行在茂密古雅而又扑朔迷离的文言丛林中,同智者一起去体验生命的神奇诡秘和思想的深邃冷峻,《离骚》中屈原充天塞地的爱国激情;《荆轲刺秦王》中荆柯的侠肝义胆;《陈情表》中李密的孝悌深情;《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岳阳楼记》中杜甫和范仲淹心忧天下的仁者之德……每一篇不朽之作都是作者崇高道德品质的闪光,同时也烛照出作者巨大的人格力量。

那么在教学这些古诗文时,如何渗透传统文化精神呢?首先,教师应转变观念教师应该改变以往重知识技能训练而轻精神生命铸造的教学理念,从教育文化学的角度树立语文教学的生命观。

我们现代语文教育不仅要传授语文技能知识,更要弘扬人类追求至善的人文精神,涵养学生的精神世界,促进其情感、人格与生命的发展与成长。

语文教育应该在传授语文技能知识的同时,通过对自身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来加强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构建他们的精神家园,从而为学生打下一种坚实的精神底子,使他们拥有一个更为广阔而健康的人生。

其次,教学内容选择上彰显传统文化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课程总目标明确指出,语文教育应该使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在教材编写建议方面,指出“教材要注重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感情”。

语文教学要正确把握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教学要正确把握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教学要正确把握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正确把握,就显得尤为重要。

笔者试图在这方面做一些探索,以实现《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

标签:语文教学;把握;基本特点《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最主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语文课程具有工具和人文的性质。

接下来又明确指出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关键在二者的统一上。

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也就是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要真正做到二者的统一是比较难的。

既要打好语文学习的基础,又要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也就是要求广大教师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特别是在日常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既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即听、说、读、写的能力,又要使学生在逐渐掌握语文工具的过程中,同时受到文化、文学、思想、情感的熏陶。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的最终使命——实现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二者统一。

由此看来,语文教学的改革成为了语文课程改革的一个内在组成部分。

但是语文课程的改革并不意味着语文教学的改革,因为它们又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教学改革不是课程改革的附属品,课程教材改变了,并不等于教学也随之自然而然地就能改变,它们是不能互相替代的,但是没有教学的改革的课程改革,最终的结果充其量只能限于教科书的更替,所以,语文课程的改革需要语文教学改革的积极呼应,只有这样,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才能通过语文教学得以体现,从而达到语文教学实现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二者统一的目的。

语文教学,尤其是语文课堂教学,过去是,当今依然是我国中小学教育活动的基本构成部分,教学改革因此成为教育改革中备受关注的主题,特别是在推进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下,课堂教学改革日益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成为了课堂教学的标志性体现。

但是无论是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还是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课堂教学改革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通过语文课堂教学去实现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二者统一。

对语文课程的认识

对语文课程的认识

对语文课程的认识《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的性质作出新的表述: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性质的科学阐述,使整个语文教育走出了左右为难的窘境,对语文课程改革和建设都具有高屋建瓴的指导意义。

语文是交际的工具,思维的工具,这已用不着多作阐述。

同时,语文又是文化。

即使是语言,它也是文化。

说它是文化,第一,它负载着文化;第二,它传承着文化;第三,它本身就是一种文化。

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是统一在一起的,二者不可偏废,也不可分离。

有人说,没有离开工具性的人文性,也没有离开人文性的工具性。

有人说,工具性与人文性是从不同角度去看语文。

有人说,工具性是“表”,人文性是“里”。

这些都从不同的角度说明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不是二者相加,而是二者一体化。

所以,《语文课程标准》说“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而不说“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

钟启泉教授认为,工具性与人文性是语文学科的“形式”与“实质”两个侧面。

他指出:科学的语言功能观把“语言”视为“认识手段与交际手段的统一”;把“语言活动”视为“认识与表达相统一的过程”。

这种语言功能观反映了语言的本质,由此可以引申我们对于语文学科基本性质的认识。

(1)语文学科是“工具学科”。

它是旨在发展学习其他学科所必需的知识、技能的学科。

从这个意义上说,是“形式训练”的学科。

(2)语文学科是“人文学科”,或者用更专门的术语来说,是一种相对于“形式学科”而言的“内容学科”。

从逻辑上说,所谓“内容学科”是以理解、创造或表达思想与意涵为课题的“实质训练”的学科。

如果说,语词的学习具有形式性(工具性),那么,文学教材的学习则是实质性内容(思想性)的学习。

这样看来,语文学科就是从形式与内容两个侧面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兼具“形式训练”与“实质训练”的一门综合性的基础学科。

由于历史、现实和教师个人等错综复杂的原因,人们在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的理解和领悟上,产生了种种误解和偏差,也由于叶圣陶本身对语文教育的认识存在某些局限,这些偏颇和局限,同样都极其“权威”地影响着语文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表达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安徽芜湖庄华涛内容摘要:《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表达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呢?笔者认为必须将解读文本与感受人文自然合一,尽量减少运用非语文的手段,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努力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这样,才能表达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关键词:语文课程工具性人文性统一《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关于“工具性”与“人文性”,大家都能认识到:“工具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运用能力的实用功能和课程的实践性特点;而“人文性”着重于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人文学科的特点.关于两者的关系,新课标中运用的是“统一”而非“结合”.这是因为工具性是人文性的载体,人文性又是工具性的灵魂,二者合一,方能放出异彩.反观我们的语文教学,以往的语文教学有意无意地无视了语文自身的人文特征,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承,过于注重接受性学习;而当前的语文教学又有片面追求人文性,使语文课没有了语文味的趋势。

这些趋势都值得我们警惕。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表达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呢?下面结合教学实际谈谈笔者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将解读文本与感受人文自然合一,彼此促进目前我们阅读课堂教学的过多的提问、细碎的分析、脱离文章整体内容的所谓“训练”,还有充满于课堂中的各种形式主义,压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我们的阅读教学耗时费力而低效,使学生厌学,教师难教。

如何克服这些弊端呢?最基本的方法是少提问、分析,多读想、感悟。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支玉恒指出:不要脱离语言文字奢谈所谓的人文情怀〔人文情怀是从语言文字的感悟中生发出来的〕。

因此,“读”这一最传统的阅读教学的手段,在现代教学中仍然是最重要的最基本的学习语言的途径。

(完整版)语文课程的性质

(完整版)语文课程的性质

语文课程的性质关于语文课程的性质,历来争论很多,本节不纠缠于历史上的争论,而是针对《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语文课程性质的描述,来阐释这一语文课程的根本问题。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语文课程性质"是这样表述的:“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的“工具性"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第一,语文是个人学习和个体社会化进程的基本工具;第二,语文是人们彼此之间进行交际的主要工具;第三,语文是人类文化历史传承的重要工具.我们强调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是强调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使用功能和课程的实践性特点。

语文的“人文性”也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第一,语文是人类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载体,它蕴藏着人类历史和文化的精神内核;第二,语文是人们思维和思想的重要载体,它显现着人们的思维和思想的基本形式;第三,语文是人们丰富情感的重要载体,它包含着人们在外界事物影响下所形成的各种心理反应.我们强调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是强调语文课程对于学生思想感情的熏陶感染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发挥其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的人文学科特点。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从这两个方面入手,把握语文课程的性质,一改过去过分追求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的一面,忽略语文学科人文性的一面,强调语文课程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目的在于突显这两方面的功能.过去,语文教学曾因过度强调语文的工具性,从而弱化了语文丰富的人文内涵.语文课忽略了形象感染,轻视了情感熏陶,使本应具有审美的、诗意的、充满情趣的语文教学缺失了应有的文化魅力,语文教学陷入了“纯工具论”的泥潭。

现在,“人文性”作为一个新名词出现在语文教师的视野中,引起了语文界的高度关注。

在教学中如何体现语文的人文性成为人们研究探讨的热点问题,但是在实际的语文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又开始淡化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工具性,从过去的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如在阅读教学中,很多教师注重引导学生感悟课文的人文内涵,让学生谈一谈“读了课文之后你最受感动的地方是什么”、“最让你难忘的是什么”、“你觉得课文中最有意思的地方是什么”、“用你喜欢的方式读你最喜欢的段落”,整个课堂就围绕着此类问题让学生畅谈感悟,就像一场抒发感受的讨论会。

如何理解语文课程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如何理解语文课程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如何理解语文课程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是相互依存、和谐统一的,丰富多彩的人文内容以优美的工具而愈显出其风采,优美的工具借丰富多彩的人文内容而愈突出其魅力。

一、语文课程的工具性语文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基础学科,它是语文科学又是教育科学,其目的在于指导学生进行读、说、听、写的训练,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人们以语言为工具进行思维,表达思想感情,与他人进行交流;各门学科的学习都需要听说读写等语文基本功,因此语文是学习其它学科的基础;语言文字使人类几千年的文化得以记载和传承。

由此可见,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是指语文本身是表情达意、思维交际的工具。

但是,如果语文教学把语文的工具性过分突出,以知识为纲要,以训练为主体,把知识分解成一个个训练点,写作教学遵从“套路”、“模式”,一味地照搬模仿,这样的语文教学将导致语文课程平淡无味,没有血肉,结果学生也将被工具化,个性的发展被扼杀。

二、语文课程的人文性语言不仅仅是一种系统符号,而是一种文化,它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它是人类思想内涵的体现,与人是紧密相联系的,与人的社会历史文化是紧密相联系的。

语文作为人文学科,蕴含了丰富的文化知识、价值取向、人生哲理、民族精神等,它能在思想上给人以启迪,在情感上给人以愉悦,能不断提高人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坚持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保证。

因此,语文教学不能只是纯粹的语文知识的传授,我们可以从语文课程的特点出发,通过对字、词、句、段、篇的充分挖掘,找出课文中蕴含的人文价值,引导学生对其正确感受和思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发展健康个性。

三、工具与人文的统一工具性不能脱离人文性,我们知道,要做到对语言文字的准确理解是不能脱离具体的语境的,同样要正确地掌握其内容,也不能脱离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解读一: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地位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语文是交际工具,交际的内容就属于文化范畴。

所以说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文课要对学生的情感态度进行熏陶感染,要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和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这其中,要强调文学教育,只靠语言、文字,实用文的阅读和写作,无法全面完成语文课程的任务。

文学教育在对学生的情感态度进行熏陶感染方面,在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方面,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作用。

解读一﹫: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工具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实用功能和语文课程的实践性的特点,“人文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对于学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的人文学科的特点。

实际上,语文课程这两个方面的特点是统一的,科学与人文的统一,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可以成为人们的共识。

解读二课程的四个基本理念(一)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整个语文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整个课标的“文眼”,在语文课改实验中有非常特殊的意义,课标强调的是使全体学生都能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这里体现了义务教育对语文课程的两点要求,一是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不是少数尖子学生,而是每一个学生;二是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该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不是全部的语文素养。

那么,什么是语文素养呢巢宗祺教授明确说明,是指“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等内容,能力包含其中。

”课标在总目标中所列的10条要求,就是对接受义务教育的每一个学生在语文素养方面的基本要求。

解读@ “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有什么差别“能力”一词,《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能胜任某项任务的主观条件。

语文新课标填空题

语文新课标填空题

语文新课标填空题填空题1、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正确把握语言的教育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3、课程目标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各个年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4、小语新课标第一学段要求学生认识汉字(1600---1800 )个,其中(800—1000)个要求会写;第二学段要求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2000)个会写;第三学段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

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 )个左右会写。

5、在第一学段要求学生默读时不(出声)、不(指读)。

第二学段要求学生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第三学段要求学生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 )字。

6、一至二年级要求学生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的话,写(想象中的)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7、3至4年级学生要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根据表达的需要,使用(冒号)、(引号)。

课内习作每学年(16篇)次。

8、5至6年级要求学生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 )字。

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逗号)与(顿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

背诵优秀诗文(60 )篇(段)。

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 )万字。

9、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10、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语文课程标准

语文课程标准

1、谈谈你对语文课程的性质的理解:《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课程标准的这段话意思明确:语文课程的性质就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工具性是源于语文的交际功能,而其人文性是因为语文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

(一)工具性:是语文课程所固有的本质属性。

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是指语文本身是表情达意、思维交际的工具,可以帮助学好其他学科;同时,语文可以传承文化,可以传达社会价值观,从而维系社会的正常运作。

(二)人文性:是指语文学习过程是人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激发人创造力与生命力的过程。

语文教育活动是在特定的时空中、教师与学生双向的积极的生命运动过程。

尊重人,尊重具体的人的生命价值,尊重具体人的文化及其多样性,是语文课程的应有之义2、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

时代的发展要求学生形成新的学习方式。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要帮助学生形成新的学习方式,特别要注意以下几点:研究学生身心发展和学习语文的特点,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别和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求知欲和进取精神;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和需求自主学习,鼓励想像、质疑和创新。

但是,这种学习方式似乎很难“植入”课堂教学中,因此教师应克服教育生涯中的惯性,使教学方法显现多样化的格局,为戒刻板、单一的教学方法。

多采取讨论式的、研究式、探讨式的方法,少采用独白式的、讲解式的、陈述式的方法。

3、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新课标准简答题

新课标准简答题

新课标语文简答题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 一 )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 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三)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 明确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是源于语文的交际功能,而其人文性是因为语文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

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的定位可以概括为:“两个基础、一个重要。

”《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 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发展。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基石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就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为什么语文教育要重实践、重体验呢?首先是由于语言运用往往因为“约定俗成”而无理可讲,人们的母语是在生活中自然习得的。

从课本上和教师那儿获得的,只有比自然习得的更为集中和规范,并没有、也不可能改变自然习得中的实践经验和积累等本性。

再者,语文课程是应用型课程,应“用” 要求实践,要求在实践中的体验和感悟。

答:新课程要求教师转换到位、得体,放弃师道尊严,成为学生有效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激励者。

师生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对话关系。

师生关系民主、平等、和谐,是轻松自如地开展教学的保证。

教学互动往往在民主、平等、和谐的对话氛围中实现,教师不能高高在上,要降低自己的年龄、身份,保持年轻的心态。

如上课前或上课之初与学生朋友一样轻松、愉快地对话,消除学生的距离感,课堂上始终面带微笑,语言亲切用商量的语气,带着亲和力,形成沟通,尊重学生、宽容学生,对学生的答案要肯定为主,不去挑剔,也不冷漠对话。

浅谈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浅谈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浅谈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了语文学科的课程性质:“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笔者作为一名工作在教育第一线的语文教师对此深有感触,下面就语文学科的课程性质谈谈我的理解。

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说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是指语文用于人际交流具有维持社会联系的实用功能和中介作用。

语文是个人和社会都离不开的重要工具。

1、语文是思维的工具。

心理学把语言分为外部语言和内部语言,表达出来的话叫外部语言,在心里思考但没说出来的话叫内部语言。

人们常说的“打腹稿”就属于内部语言。

只有人们语言能力的增强,思维也才能变得清晰、严密、准确,因此,要有良好的思维能力,首先必须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2、语文是人类的交际的工具。

人与人之间要交流必须用到语言,语言能表情达意,是人类相互沟通的桥梁,相互联系的纽带,只要有社会生活就离不开语言的交流。

如老师上课对学生讲授,同事在工作中的讨论,朋友在生活中的闲谈。

这些都属于交流。

通过这样的交流,我们增加了知识,搜集了信息,丰富了生活,是语文使我们的语言变得丰富多彩的。

丰富的语言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语言较之于文字更具有直观性,更能够注入情感因素。

如果说“沟通从心开始”,那么语言就是我们沟通的最好方式。

3、语文是学好其它学科的工具。

各门学科的知识内容要用语言文字表达,课堂上教师要用语言讲解,离开语言文字,一切学科都无从进行。

苏步青说:“语文是学习的工具,是基础,就像盖楼房需要打基础一样。

”只有语文学习能力强了,才能提高思维和理解能力,才能学好其它学科。

离开语文学科的基础,其他各门学科文化知识只能是“水中月,镜中花”。

二、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人文性”这个词在当今社会比较流行,环境讲求人文性,教育也讲求人文性,什么叫“人文性”呢?简单地说就是人与文化,它包含着情感、意志和思想观念的内容,它是不同于自然之物的。

语文教学培养时代新人

语文教学培养时代新人

语文教学培养时代新人
一、教师应不断充实自己,努力提高自身修养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文教学只有充分渗透文化的内容,才能更好地承载传播文化和育人的功能,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传统文化智慧”。

反思我们的语文教师,有个说法是,哪个阶段的语文教师就是哪个阶段的好学生的水平。

这反映出一个问题:教师本身疏于学习。

而现在的学生,他们吸收新事物很有热情,而且速度相当惊人。

此消彼长,可以想象,“囊中羞涩”的语文教师哪里还有魅力使学生为之倾倒?因此,教师应不断充实自己,努力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中给予学生人性化的关怀,才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崇高人格的感染而形成良好人格。

二、利用作品丰富的内涵渗透传统文化教学
以《论语》、《孟子》等为代表的儒家传统文化思想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始终是割舍不去的精神文化主导。

在教学中,首先利用作者及作品简介,介绍孔子和孟子的生平和思想核心及成因,介绍他们的作品。

这样,让学生对作者及作品有一个完整的认识,从而心生敬意,再带着敬意学习,就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七年级语文教材中《〈论语〉十则》有关于学习方法、人格修养等方面的行为准则。

其中的“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教导我们对朋友要以诚相待,养成诚信的美德。

《孟子》中的《鱼
我所欲也》,则显示中华民族对“舍生取义”的崇尚。

而这些传统美德,对于生活在21世纪这个经济时代的年轻人来说,是何等重要!。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思政元素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思政元素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思政元素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

"这就把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完整地阐述了出来――“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具有工具性特点;“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人文性特点。

人文性的特点决定了语文对学生思想感情、精神品格的陶冶功能,所以我们的语文教学不仅要引领学生欣赏美文,创作美文,学会表情达意,更要从灵魂深处去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培养学生高贵的品质,启迪学生创意的思想,从这个角度上说,语文课中自然会渗透一些思想政治教育的元素。

那么什么是思想政治教育呢?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

那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认为引导学生学习知识重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重要,而在语文课堂上对学进行生思想政治的教育和引领更重要。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要培养的祖国未来的接班人,思想政治一定要过关,要德才兼备,才能成为真正热爱祖,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服务社会,服务祖国的合格公民,优秀人才。

那么我们该如何在语文课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元素呢?笔者和大家分享以下自己的浅薄做法:语文课,在学生的心田播下梦想的种子。

在学习欣赏《出师表》的时候,我曾经给同学们出了一个测试题:写出你最崇拜的人,最后统计结果出现频率最多的两个人名是:周恩来和诸葛亮,结果让我震撼,在孩子们的心里,崇高和忠诚无私是紧密相连的,我就让同学们谈论诸葛亮身上和周恩来身上的共同点,结果同学们说的非常棒,我就对我的学生说:周恩来十二岁就立下一个誓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他说到做到,成为全世界都敬仰的伟大总理,希望我们向周恩来总理学习,少年立志,并为之奋斗,能为祖国和人民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把我们的祖国变得更加繁荣富强。

语文课程特点

语文课程特点

语文课程特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工具性源于语文的交际功能,人文性是指语文传承着文化,是文化的载体,传达着社会价值观,维系着社会的正常运作。

一、浓郁强烈的人文情感人是作为整体参与各项活动的。

具体说,人在参与活动时,既有感觉、知觉、理解、思维等智力因素,又有兴趣、动机、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

智力因素体现在活动的操作程序层面,非智力因素是支持活动顺利开展的动力源泉。

列宁指出:没有人的情感,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

因为缺乏情感的认识便失去了认识的深入。

人的思想只有被浓厚的情感渗透时,才能得到力量,引起积极的注意、记忆和思考。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得更加具体形象,他说:‚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上。

种子会萌发出幼芽来:儿童边认识边干得越多,对劳动快乐的激动情感体验得越深,他就想知道得更多,他的求知渴望、钻研精神、学习劲头也就越强烈。

‛苏联另一位教育家斯卡特金在论及情感对知识的理解作用时认为,‚知识的情感色彩加深着人们对事物的理解,并使这种理解变得生动活泼,使人们感觉到知识同自己的关系,因而产生了答辩的反应。

没有情感色彩的知识是僵死的。

‛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是说语文学习的过程就是人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激发人的创造力和生命力的过程。

古代哲人就已经认识到:‚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孔子)史书《春秋榖梁传》认为:‚人之所以为人者,言也。

人而不能言,何以为人。

‛语言是一个民族看待世界的一种样式,是‚所有人类活动中最足以表现人的特点的,打开人们心灵深处的钥匙。

‛所以,有人说:‚语文活动就是人的一种生命活动。

离开‘人’,‘言’无从依附;离开‘言’,‘人’难以自立。

‛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情感性一方面表现为言语活动内容具有丰富的情感性,另一方面表现为言语交际主体通过言语理解、表达等交往活动时彼此心灵的沟通、情感的交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科性质在语文教学中的基石作用,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要体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教学过程与教学策略要有利于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一年级本册语文书是新教材,首先从内容上做可很大的调整。

在拼音教学中插入了有趣的儿歌,并配以生动形象的图画,极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他们的求知欲。

在本册《an en in 》的教学中,我大胆尝试新的教学方式,体现新课程的理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设情景,充分利用教科书的教学资源
在导入本课时,我利用课文的插图让学生通过观察,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小动物在表演马戏,是怎样表演的。

以直观的图画引入拼音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通过仔细的观察,相继回答。

根据学生的回答,我相机出示相关的要学习的韵母“an en in ”让学生懂得拼音与实际生活中的联系,这样,以学生所能看到的熟悉的事物出发,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获得知识。

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课改的核心。

传统的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观性,被动性,依赖性一面上,从而导致人的主体能动性、独立性不断销蚀,转变学习方式句是要改变这种学习状态,把学习不断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

从一年级开始,我们便有意识地给学生渗透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

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是学生掌握终身学习方法的良好开端。

在本课掌握an en in 的发音中,我先让学生自己试读这几个韵母,思考发音规律,然后再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课堂中相互进行讨论,互相学习,掌握发音规律。

学生间通过互相交流,互相帮助。

学生学习得快,掌握得好。

在检测时,发现学生个个都能准确地读出读音。

在自主合作学习中,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得到提高。

三、利用游戏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激发学生从事学习的动力。

游戏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

爱玩,爱活动是孩子的天性,一年级的学生是活泼好动的,在课堂中,为调节学生的学习,再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an en in 的读音巩固环节与声母拼读的环节中,我分别与学生进行了两个小游戏:“猜猜我是谁”和“找朋友”。

学生高举着卡片,脸上洋溢着快乐的笑容……在玩中,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学得比较扎实。

学生学得高兴,乐于学习,使课堂变成学习的乐园,学生在课堂中感受到乐趣,对学习会更感兴趣。

四、培养学生善于归纳,善于总结的能力
创新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有了问题,学生才会更积极地思考,而问题却来源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积累,不断总结。

因此,我们要培养学生善于总结问题,才能有发现,才能有创新。

在本课学习中,我让学生说说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学生个个踊跃举手回答:“我学会了an en in这三个韵母的发音。

”“我学会了当你不懂的时候,要勇敢地向别人请教。

”“我学会了其实生活中的很多字的拼音里都有这几个韵母”,学生通过自己的认识,自己的积累,自己的发现,相信他们将学有所获,学有所长。

将会不断地进步。

当然,在教学中,由于经验的不足,我还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如:课堂时间设计不太合理,致使巩固环节显得仓促,在学生进行小组学习的时候没进行有效的指导,课堂有点乱。

这些,都是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提高,努力改正的地方。

学好汉语拼音是学习汉字和普通话的重要保证,儿童学习汉语拼音是一个从语言实践中来,又回到语言实践中去的过程。

是一个将已有的生活经验与学习对象建立起的新的联系过程,汉语拼音字母标识的语音,其实是在儿童语音中经常出现,因此教学中只要善于借助儿童已
有的口语经验和相关的生活经验,使之与所学的字母接通,匹配,化难为易,这样大大提高汉语拼音的学习效率。

在这教学中,我综合了谈话法、观察法、游戏法、先扶后放的方法及教学设计。

让学生积极参与。

激发他们的潜能,营造良好课堂气氛。

为了达到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从四个方面教学。

(一)创新情境,复习引入。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汉语拼音尽可能有趣味性。

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

所以一上课老师放一首歌曲引入。

学生自由地做动作,在轻松的气氛中学习。

接着让他们做摘苹果游戏,将学生带入拼音乐园中去,从而激发学生对拼音的兴趣。

(二)联系语境,教学发音,指导书写。

出示情境图,在看图时注意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

首先学习an这个前韵母时,老师示范发音,讲解发音的方法,让学生模仿、交流。

小组学习,老师巡视作个别指导。

然后放手让学生学习后面的二个前鼻韵母。

让学生自己去尝试发音,体会发音的过程,探究发音的方法。

在已熟悉的事物中找新的未知点,从而使学生产生对学习拼音的兴趣。

在指导书写时,老师用生动的语言让学生看清五个前鼻韵母的位置,再让学生在本子上练习写几个,这样学生记住字母的形,讲练结合。

(三)合作探究,拼读音节。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在教学声母与ɑn en in 相拼时,采用先扶后放的教学方法,先由老师带着学生学习第一组拼读音节,再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合作学习其它的三组音节,然后交流反馈。

Un ün
学好汉语拼音是学习普通话的重要保证。

针对一年级学生年龄小的特点。

结合《课标》的要求和建议,力求做到汉语拼音的教学具有趣味性,富有童趣,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正确认读字母,学会拼读。

整节课的教学中,我尽量采用富有儿童情趣的语言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用故事、动画、游戏等一些儿童喜爱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克服了汉语拼音教学枯燥无味、单调重复的弊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意识。

ün与jqx的拼读,两点省略的规则是本节课教学中的难点,学生常常会忽略,因此一开始就把这个作为到导入来进行,使学生加深印象。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创设这样的情境来突破难点:
ün是一个害羞有非常要强的小姑娘,她呀在默默地流眼泪,想知道为什么吗?老师去问问她吧。

哟,她说她自己不能给汉字注音,觉得很没面子,正在伤心发愁呢。

小朋友们,大家快来想想办法帮帮她吧。

对呀,找大y来帮忙吧,这样读的还和原来的音差不多,就是响一些,长一些。

大y是个热心肠,立刻站到ün的身边。

ün一见这样,擦去眼泪,破涕为笑。

相信这样的讲解会让很多孩子迅速记住ün ,记住yun。

另外,我在课堂上注意对个别学困生进行指导,要求孩子把前鼻音发准,把三拼音节读到位,也力图把发言的面通过开火车等方式拉得广一些,争取让每个孩子都有发言的机会。

而我也体会到,对于学困生的指导要从课堂延伸到课外,要每天都进行。

虽然是一些音节,但对于个别孩子来说很难,既难拼读准确,也难以掌握其中的知识点,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课后多给予个别孩子单独指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