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请销假规定
机关事业单位请销假管理制度

机关事业单位请销假管理制度
一、全局工作人员请事假、病假、年休假、探亲假、婚假、产假等,须书面申请,经批准后交组织人事处留存.因特殊情况不能事先办理请假手续的,应电话告知审批人,事后补办手续.假期结束后,须在2日内向审批人和组织人事处销假。
二、工作人员请探亲假、年休假、婚假,原则上应一次休完法定天数。
分两次休假的,应先经分管领导同意,分别办理请假手续。
三、工作人员请事假应详细说明原因,请病假3天以上须出具医院证明。
四、工作人员请探亲假、年休假、婚假,由分管人事工作的局领导审批。
各处室、单位主要负责人请假,由分管领导审核,局长批准。
各处室、单位副职请假,3天以上,由局分管领导审核,局长批准,2天以内(含2天)由局分管领导批准。
一般工作人员请假1天以内(含1天),由所在处室或单位负责人审批,1天以上由处室或单位负责人审核,局分管领导审批。
五、经批准参加专业培训、申报专业技术职称、参加学历学习,因面授、培训或考试占用工作时间的,不记作事假.未经批准参加学习、培训的,不得占用工作时间,确需占用的,须请事假,未履行请假手续的,按旷工处理。
六、请假人因特殊情况需要续假的,须事先报经审批人同意,假期结束后补办续假手续,否则,超假时间按旷工处理。
2024年机关干部请销假制度规定(3篇)

2024年机关干部请销假制度规定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休假请假制度(暂行)一、病假(一)请假手续1、请假请病假七天以上的,须本人持县级以上公立医院诊断证明、医疗专家出具的病休意见,填写《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请假审批表》,经单位批准、主要领导签字后方可休假。
2、续假请病假两个月以上的,须本人每月到单位(本人确实不能回单位的,单位须派人面见本人核实病情)办理续假手续后方可继续休假。
病休期满恢复工作后,不是因为过于劳累旧病复发或另患其他疾病,而是原串疾病本来就没好,恢复工作一年内又续假的,其恢复工作前后的病假时间连续计算。
3、医务鉴定请病假六个月以上的,单位须对请假者进行医务鉴定。
经县级以上医务鉴定部门鉴定能坚持正常工作,但本人拒不上班的,按旷工论处。
经鉴定符合病退条件的,办理病退手续。
经鉴定因病不能正常工作,但又未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可准其继续休假;每满六个月再进行鉴定,符合条件的准予继续休假。
超出国家规定医疗期仍不能上班的,根据国家规定予以辞退或解聘。
(二)病假待遇1、基本工资①工作人员病假不满两个月的,发给基本工资。
②工作人员病假两个月以上的,从第三个月起按照下列标准发给病假期间基本工资:工作年限不满十年的,发给本人基本工资的____%;工作年限十年以上的,基本工资照发。
③工作人员病假六个月以上的,从第七个月起按照下列标准发给病假期间工资:工作年限不满十年的,发给本人基本工资的____%;工作年限十年以上的,发给本人基本工资的____%。
试用期人员请病假的,以其试用期工资为基数计发病假工资;其试用期相应延长。
2、津贴补贴和绩效工资①执行统一津补贴的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在病假期间,保留其生活性补贴。
对工作性补贴,病假不满三十天的,根据考核结果予以发放;三十天以上的,不再发放。
②执行绩效工资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病假期间,保留其基础性绩效工资。
对奖励性绩效工资,病假不满三十天的,根据考核结果予以发放;三十天以上的,不再发放。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休假及请销假制度

事业单位
休假及请销假制度
为切实加强作风建设,增强工作人员组织纪律观念,规范请销假制度,根据国家和省市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探亲假和公休假
凡符合国务院《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和《江苏省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休假制度的规定》条件和工作人员,可享受探亲假和公休假。
符合休探亲假和公休人员申请休假,按以下程序办理:休假前由本人提交书面申请,经处领导批准并报送办公室备案后实施。
对有休假待遇而当年因工作需要未作安排的,按有关规定执行。
二、病事假
凡因病因事请假的,必须履行请假手续。
工作人员因病休假,必须持有指定医疗单位盖章的病假证明(急症除外),按医生建议的时间休息。
三、婚假、产假和丧假
凡符合享受婚假、产假的工作人员,应办理书面请假手续,按《江苏省计划生育条例》有关规定执行。
工作人员直系亲属(指配偶、双方父母和子女)去世
后,经批准按有关规定给予丧假,一般为3天。
四、销假、续假
请假人员假满后应及时销假。
如需续假,应在原定假期前两天提出申请,按请假的审批程序报有关领导批准,未经批准不得自行延长假期。
凡没有按时销假或续假又无特殊理由的,作为旷工处理。
对违反规定者,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或必要的纪律处分。
公休假,事、病产假,探亲假等各类假期计算,按照现行有关规定执行。
事业单位请销假制度

事业单位请销假制度请销假制度是指事业单位规定员工请假和销假的相关规则和流程。
这一制度的实施,可以有效管理员工的请假和销假事宜,确保单位的正常正常运转。
1.请假流程:员工提出请假申请后,需要按照以下流程进行处理。
1.1填写请假申请表:员工按照单位规定的请假申请表进行填写,包括请假事由、请假时间、请假天数等内容。
1.2提交请假申请表:员工将填写完整的请假申请表交给上级领导审批。
1.3上级领导审批:上级领导在收到请假申请表后,对请假事由和时间进行审核,并作出批准或者不批准的决定。
1.4员工接收批复:上级领导审批通过后,将请假申请表交给员工,并告知具体批准的请假时间。
2.销假流程:员工结束请假后,需要按照以下流程进行销假。
2.1提交销假申请表:员工填写销假申请表,包括请假时间、实际归队时间等内容,并提交给上级领导。
2.2上级领导审批:上级领导在收到销假申请表后,审核员工实际请假和归队的情况,并作出审核通过或不通过的决定。
2.3员工接收审核结果:上级领导审核通过后,将销假申请表交给员工,并告知请假时间的减少情况或者请假时间的扣除情况。
3.请销假制度的管理:3.1请销假记录的保存:单位应当在员工的个人档案中建立请销假记录,包括请假申请表、销假申请表以及详细的请假事由和请假天数等信息。
3.2请假和销假的统计分析:单位可以根据请假和销假记录,对员工的请假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了解员工的请假习惯,并根据需求进行相应的管理和调整。
3.3请假和销假情况的考核:单位可以将员工的请假和销假情况作为绩效考核的一项指标,对请假次数、请假天数等进行评估,从而对员工的工作态度和责任心进行评价。
4.请销假制度的优势:4.1提高单位的工作效率:请销假制度可以促使员工按照规定的流程和程序进行请假和销假,减少请销假过程中的时间和精力浪费,提高单位的工作效率。
4.2规范员工的请假行为:请销假制度的实施,可以明确员工请假的规则和程序,规范员工的请假行为,防止滥用请假权,提高单位的纪律性和规范性。
委机关请销假考勤制度

委机关请销假考勤制度
一、请假程序
1. 员工因私事需请假时,应提前向直接上级提出书面申请,并说明请假的具体原因和时间。
2. 请假申请需经过直接上级审核同意后,报人事部门备案。
3. 紧急情况下,员工可先电话通知直接上级,并在事后补交书面申请。
二、请假类型及批准权限
1. 病假:需提供医疗机构出具的病假证明,由直接上级审批。
2. 事假:根据请假天数由直接上级或部门负责人审批。
3. 年假、婚假、产假等法定假期:按照国家规定执行,由人事部门负责审批。
三、销假程序
1. 员工请假期满后,应及时到人事部门办理销假手续。
2. 销假时,员工需提交请假期间的相关证明材料(如病假证明等)。
3. 人事部门根据员工的销假材料更新考勤记录,并通知财务部门调整工资等相关事宜。
四、考勤异常处理
1. 未经批准擅自离岗的员工,将视为旷工处理。
2. 连续旷工达到一定天数者,将按照公司规定进行处罚,严重者可能面临解除劳动合同的
后果。
3. 对于频繁请假影响工作的员工,部门领导需进行约谈,了解情况并提出改进措施。
五、监督与执行
1. 人事部门负责监督本制度的执行情况,并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理。
2. 各部门负责人需对本部门的考勤情况进行定期检查,确保制度得到有效执行。
3. 员工对考勤记录有异议时,可向人事部门提出申诉,由人事部门负责核查并给予答复。
六、其他事项
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人事部门负责解释。
2. 如有特殊情况需要特殊处理的,需报请公司高层批准后执行。
3. 本制度如有更新,将及时通知全体员工。
事业单位请销假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事业单位内部管理,确保单位工作秩序和效率,维护事业单位正常运转,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上级部门的规定,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请销假范围1.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因公或因私离岗外出,不能正常在岗工作的,必须按规定程序履行请假和销假手续。
2. 离岗外出或不能正常在岗工作半天以上的,均须履行请假手续。
三、请假类型及审批权限1. 因公请假:- 干部因公离岗半天以内的,填写《外出单》并由分管领导批准。
- 因公请假半天以上,五天以下,需填写《请假单》由分管领导审核,主任审批;五天以上,由分管领导审核,党工委书记审批。
2. 因私请假:- 因私请假一天以内,填写《请假单》由分管领导批准。
- 因私请假一天以上,五天以下,由分管领导审核,主任审批;五天以上,由分管领导审核,党工委书记审批。
3. 领导干部因公离岗半天以上,需口头向党工委书记请假。
因私请假离岗的,须填写《请假单》并由主任审核,党工委书记审批。
四、请假手续及备案1. 请假一律为事前请假,严禁事后或事中补假。
2. 请假手续的审批程序,原则上由请假人本人亲自办理。
因生病、住院等特殊情况本人不能亲自办理的,可委托家人或事后补办。
3. 请假后,假条备案。
五、请假期限及事假累计1. 事假期限:每次事假一般在5个工作日以内,特殊情况最长一次不得超过15个工作日。
全年累计事假(不含用年休假冲抵的事假天数,下同)原则上不得超过20个工作日。
2. 事假审批:- 全年累计事假在5个工作日以内,由所在单位审批。
- 全年累计事假超过5个工作日不到20个工作日,由请假人填写《请假申请表》一式二份,经所在单位批注意见后报县教育局审批。
- 全年事假累计超过20个工作日的,由请假人填写《请假申请表》一式三份,经所在单位和县教育局批注意见后,报县人事局审批。
六、违规处理1. 对不按请假程序外出、请假逾期不归违规人员,一经查出,视情况轻重给予严肃批评、通报,并将依照效能管理有关规定给予处理。
2024年机关干部请销假制度规定(三篇)

2024年机关干部请销假制度规定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请销假规定(试行)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管理,严肃工作纪律,规范请销假制度,维护机关事业单位正常工作秩序,根据《公务员法》、《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临夏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请销假规定(试行)》。
第二条请销假坚持事先请假、事后销假、分级负责、严格管理和按管理权限、程序审批的原则。
干部职工因病因事请假,必须履行请销假手续。
请假应以书面请假为准,请病假要提供相关的证明材料。
特殊紧急情况来不及书面请假的,应先电话请假,后补办请假手续。
若遇特殊情况超假的,应办理续假手续。
请假期满返回工作岗位后,要及时办理销假手续。
对于既无正当理由,又未办理续假手续的按旷工处理。
第三条本规定适用于除教育、卫生系统以外的全县机关事业单位全体工作人员。
教育局所属各、卫生局所属各医院一般干部职工请销假制度依照本规定,根据本系统实际情况自行制定。
第四条县委任命的男年满____周岁、女年满____周岁的主任科员、由科级领导职务转任的正副科级干部,年初向县委组织部写出书面说明后,暂不纳入本规定管理。
第五条请假类别及待遇(一)带薪年休假机关、事业等单位的职工连续工作____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以下简称年休假),各单位根据工作情况进行合理安排。
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
职工累计工作已满____年不满____年的,年休假____天;已满____年不满____年的,年休假____天;已满____年及以上的,年休假____天。
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1)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2)职工请事假累计____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3)累计工作满____年不满____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____个月以上的;(4)累计工作满____年不满____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____个月以上的;(5)累计工作满____年以上的职工,请病假累计____个月以上的。
请销假制度和考勤制度(通用10篇)

请销假制度和考勤制度(通用10篇)请销假制度和考勤制度 1一、考勤制度考勤实行签到登记制度。
各单位应设兼职考勤员,负责每天上下班考勤登记工作,任何人不得委拖他人代签或代替他人签到,否则一经发现,双方均按缺勤处理,并责其作书面检查。
当天迟到或早退超过15分钟视为缺勤半天。
二、请销假制度(一)严格请假制度,实行分级审批:1、机关、事业单位一般工作请假二天以内的,由本单位分管领导审批;三至五天的,由单位主要领导审批;六天以上的,按干部管理权限分别报组织部、人事局审批。
2、单位副职领导请假5天以内,由本单位主要领导审批;6天以上的,按干部管理权限分别报组织部、人事局审批。
3、不论是病假、事假、法定假,都要按程序报批请假手续。
(二)各类请假由本人填写请假审批表,单位领导签署具体意见后报有关部门审批,审批表一式三份,审批机关、所在单位和个人各留存一份。
(三)如有特殊情况,不能事先办理请假手续的,应先口头向单位领导请假并按规定补办请假手续。
(四)请假期满要续假的,应办理续假手续,否则按旷工论处。
(五)假毕应及时办理销假手续。
三、法定假期规定(一)探亲假实行休假制度的职工(如学校的教职工),应在休假期间探亲;如果休假期较短,可由单位适当安排,补足其探亲假。
(二)病假1、病假2个月内,工资照发2、病假从第3个月起,按下列标准发:(1)工作年限满10年,工资照发;(2)工作年限不满10年,工资发90%。
3、病假超过6个月,从第七个月起,按下列标准发:(1)工作不满10年,工资发70%;(2)工作满10年及其以上的,工资发80%。
病假3天以上的,应有公立医院出具的病假证明;病假期间的工资不包括岗位津贴、出勤津贴和在岗津贴;但可以继续享受所在单位的`生活福利待遇。
(三)产假1、怀孕4个月以内流产者15-30天;怀孕4-7个月流产者,假期42天。
2、正常分娩者,假期90天;晚婚晚育领取独生子女证的,产假135-180天,夫妻为双职工的,男方可享受一周的照顾假。
陇南市党和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请销假制度

陇南市党和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请销假制度为了进一步严明工作纪律、切实改进机关作风,从严管理干部队伍,现制定如下请销假制度:一、市县乡党和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请销假制度,凡在工作日期间除参加省、市、县会议之处,需要离开本岗位的,应事前属行书面请假报告手续。
二、请销假实行逐级报告原则。
市委常委,市人大、市政协主要领导,市法检“两长”请假处出须经市委书记批准,超过5天的须向市委书记说明情况后,由本单位办公室向市委办公室报告;市人大副主任、市政府副市长、市政协副主席及其他地级以上干部请假,处出须经本单位主要负责人批准,超过5天的须经本单位主要负责责人同意后报市委书批准,并向市委办公室报告。
各县(区)委书记请假须经市委主要领导批准,县(区)长请假须向县(区)委书记请假说明情况后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审批;各县(区)其他县级干部请假,5天以内的由县(区)委主要领导批准,超过5天的报市委组织部批准。
市直各单位主要领导请假,须经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审核后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批准;市直单位其他县级干部请假,3天以内由本单位主要领导批准,其中下属单位的须经主管部门主要领导批准,超过3天的报市委组织部批准。
科级以下干部请假,由各县(区)、各单位参照市级、县级干部请假报告规定制度相应办法,其中请假超过15天的,要按干部管理机限报同级组织、人社部门审批。
三、超过假期确需须假的,与请假同样程序实行逐级报告。
有特殊情况,事先无法办理续假手续。
四、书面请假报告应注明请假假期、时间、事由等内容,经批准后并交接好手头工作方可离开。
严禁未经批准私自外出。
五、对事先没有履行请假手续、请假未经批准就外出的,或请假超期未按规定续假者,以旷工论处。
六、请假期满应及时办理销假手续。
七、病假、丧假、产假、探亲假、婚假、休假等法定假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并履行请销假手续。
八、对一年内未经请假离岗外出次数累计达到2次的,对当事人进行诫勉谈话,同时取消个人年终评先评优资格;累计达到3次以上的当事人本年度考核等次直接评定为基本称职。
2024年请销假管理制度(三篇)

2024年请销假管理制度1、机关工作人员申请年休假、探亲假、婚假、产假、丧假,按国家法律、法规和上级部门规定执行,地震局不再另行规定。
2、工作时间因私脱离工作岗位的,填写事假书面申请,经批准后方可离岗。
不能事前书面申请的,经批准后,事后上班第一天及时补办手续。
请病假者需持指定医院开具的病假证明,经批准后方可。
3、申请事假一天以内的,由科室负责人审批,超过一天的,要经科室主要负责人同意并签字后,报分管领导审批。
科室主要负责人请假超过一天的需报局长审批。
4、请假到期后,应及时向准假人和办公室销假,超过请假时间不销假的视为旷工。
2、因故需要延长假期的应该提前补办续假手续,情况特殊的应事前说明原因,事后办理补假手续。
3、销假应履行销假手续,本人要在《请、休假条》的存根联上签字,并注明销假时间。
本人在休假内提前返回工作单位的,销假时也要一并注明休假时间。
假期待遇1、机关工作人员在批准的年休假、婚假、产假、丧假、事假、探亲假和路程假期内,工资保险福利待遇不变。
职工探亲的往返路费按财务有关规定报销。
2、机关工作人员在批准的病假期内,病假在____个月以内的,基本工资照发;病假超过____个月的,从第____个月起,工作年限不满____年的,发给本人基本工资的____%,工作年限满____年以上的,基本工资照发;病假超过____个月的,从第____个月起,工作年限不满____年的,发给本人基本工资的____%,工作年限满____年及以上的,发给本人基本工资的____%,建国前参加革命工作的,基本工资照发。
其他未纳入基本工资的物价福利性补贴部分在病假期间照发,福利待遇不变。
3、基本工资的计算,实行级别工资制的人员,为本人职务工资、级别工资、基础工资和工龄工资之和;机关技术工人,为本人岗位工资、技术等级(职务)工资与按国家规定比例计算的奖金之和;机关普通工人,为本人岗位工资与按国家规定比例计算的奖金之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为本人职务(技术等级)工资与按国家规定比例计算的津贴之和。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请销假管理办法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请销假管理办法为规范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请销假行为,保障工作人员的合法权益,提高工作效率,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一、请假管理。
1. 请假种类。
工作人员请假分为事假、病假、婚假、产假、丧假、年休假等。
请假种类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申请,不得违规使用其他假期进行请假。
2. 请假流程。
工作人员应提前向直接主管或人事部门提出请假申请,说明请假事由、请假时间等相关情况。
请假申请需经过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生效。
3. 请假期限。
请假期限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安排,不得擅自延长请假时间。
如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请假期限,应当提前向主管部门做出说明并获得批准。
二、销假管理。
1. 销假流程。
工作人员在请假期满后,应当及时向主管部门提交销假申请,说明请假期间的具体情况,并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方可复工。
2. 销假时限。
工作人员应当在请假期满后的第一天复工,并向主管部门提交销假申请。
逾期未提交销假申请的,视为旷工处理。
三、特殊情况处理。
1. 请假期间的变动。
如请假期间有特殊情况需要变动,请假人员应当及时向主管部门做出说明并获得批准。
未经批准擅自变动请假时间的,视为违规处理。
2. 请假期间的联系方式。
工作人员在请假期间应当保持联系方式畅通,确保能够及时接收工作安排和通知。
四、违规处理。
对于违反请销假管理办法的行为,将按照单位规定进行相应处理,包括但不限于扣发工资、记过、记大过等处罚。
五、附则。
本管理办法由人事部门负责解释和执行,如有需要,经过单位领导同意后可对管理办法进行修订。
六、结语。
请销假管理是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日常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希望全体工作人员能够严格按照管理办法执行,请假期间保持联系方式畅通,做到请假有规可循,销假有据可查,共同维护单位的正常秩序和工作效率。
以上就是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请销假管理办法的内容,希望全体工作人员能够严格遵守,共同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机关事业单位请销假制度

附件1:机关、事业单位请销假制度为进一步完善机关、事业单位的请销假制度,加强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组织纪律,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根据机关事业单位工资福利管理文件规定,结合我局的实际,现将有关休假管理制度规定公布如下,请局机关全体人员及局属各管理单位认真按制度执行.一、病假一病假凭医生证明两天以内的须经科室负责人批准,超过两天须经分管领导批准.二病假证明与职工请假呈批表应及时三天内报组织人事科备案.三因急诊来不及请假时,应尽快以等方式说明情况,并在事后补办有关请假手续.如无病历证明,则按事假处理.二、事假一1、工作人员请假一天,由科室或所属单位负责人批准;超过两天,由分管领导批准.超过三天,须经局长批准.2、科室负责人请假,由分管领导批准.3、副职领导请假,由正职领导批准.4、局属事业单位中层领导请事假一天以上的,须经分管领导批准.如因身在外地或交通原因未能填写请假呈批表的,可先通过请示科室或所属单位负责人,事后须及时补办书面手续,如未按上述手续办理的将视为旷工处理.二工作人员请事假,全年累计超过20天的,21~30天的,基本工资按本人日基本工资的80%计发日基本工资=月基本工资÷天,下同;累计在31~50天的基本工资按本人日基本工资的50%计发;累计超过50天的,超过天数本人基本工资停发.三按旷工处理的人员,旷工期间停发本人基本工资和津补贴,当月奖金不发.三、婚假、晚婚假、丧假、探亲假及计划生育假一婚假和晚婚假干部、职工持结婚证,经批准,可享受婚假5天.实行晚婚者男方25周岁,女方23周岁,可增加婚假10天;休婚假期间公休假日和法定假日不作为计算假期的天数.二丧假工作人员的配偶及直系亲属死亡时,可给予处理丧事假5天,工作人员的岳父母或公婆死亡后,经单位领导批准,也可给予5天的丧假.对于需要到外地办理丧事的,可酌情给予路程假,休丧假期间公休假日和法定假日不作计算假期的天数.三计划生育假期计划生育假期具体按广州市计划生育假一览表执行.四探亲假1、享受探亲假待遇的范围和对象.机关、事业单位工作满一年的干部、职工,与配偶、父母不住在一起,又不能在公休假日团聚的,探亲对象居住在异地,并且双方居住地相距在80公里以上的,可享受探望配偶、父母亲的待遇.2、探亲假期.职工探望配偶的,每年给予一方探亲假一次,假期为30天.未婚职工探望父母,原则上每年给假一次,假期为20天,如果因为工作需要,本单位当年不能给予假期,或者职工自愿两年探亲一次的,可以每两年给假一次,假期为45天.已婚职工探望父母的,每四年给假一次,假期为20天.四、带薪年休假一享受休假待遇的范围.凡参加工作时间满一年以上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均可享受带薪年休假以下简称年休假.二年休假假期时间规定:工作人员工作满一年不满十年者,已转正定级的,每年可享受休假5天;参加工作满十年不满二十年者,每年可休假10天;参加工作满二十年以上者,每年可休假15天.三确定工作人员年休假的工作年限按现行计算连续工龄的有关规定执行.四工作人员休假,原则上按年度安排,不跨年度累计.如因生产、工作特点确有必要跨年度安排职工年休假的,可以跨一个年度安排.原则上不允许连续两年不休假.年休假分段安排的,原则上不超过三段.五凡在一年内请病假、疗养累计超过四十五天,或请事假累计超过二十天者,当年不再享受休假待遇.六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七已婚职工或未婚职工当年已按规定享受探望父母假期的,或按规定享受了夫妻分居探亲期的,不再安排年休假.如当年已休年休假,而休假天数少于探亲假天数的,可给予补足.女性工作人员按规定休产假或计划生育手术假的,男性工作人员按规定休计划生育手术假的,仍可享受年休假待遇.八工作人员参加有组织的休假及疗养活动,计算为年休假时间.如活动的时间多于本人当年可享受的年休假时间,多出时间计算为本人下年度休假时间,以此类推.九年休假申请人必须在拟休假前一个月提出休假申请,以便所在科室单位能提前做好人手和工作的安排.休假人员获得休假批准后,须尽量在休假前处理完手头的工作,如因工作的特殊性确实处理不完的,要做好未完成工作的交接,并在休假回来后尽快投入相关的工作.十安排工作人员休假,要从有利于工作出发,在保证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每年分期分批安排好工作人员的年休假.五、销假制度以上假期均应实行销假制度,休假后三天内须报组织人事科销假.。
宝鸡市事业单位人员请销假规定

宝鸡市事业单位人员请销假规定为了强化机关事业单位管理,严明工作纪律,规范工作秩序,特制定请假制度(补充规定)。
1、一次性请假超过 15 天的,不再享受当年的带薪年休假;2、一年内累计请假超过 30 天的,从第二个月起停发工资或对照《公务员法》、《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度考核实施意见》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3、生育、年休、探亲、婚丧等各种假期,根据国务院和地方政府的有关规定执行。
因病请假的,需凭医院《病假证明单》休病假。
4、未经请假或请假未获批准而不上班者,或超假未履行续假手续者,一律视为旷工。
5、经组织批准,参加成人学习、自学考试和党校学习的职工,其上课时间和学校规定的考试时间(凭学校正式通知),视为上班。
6、各种假期满后必须销假,特殊情况需要延期的必须提前报告并经批准,否则超出天数视为旷工。
旷工连续超过 15 天或一年内累计超过 30 天的,按《国家公务员法》等有关规定予以辞退。
7、机关事业单位职工按规定享有应有的休息和因并因事请假的权利。
8、职工休假、请假须按管理权限和程序履行相应的登记、请假、销假手续。
9、休假制度(一)公休假和国家法定节假日机关事业单位职工每周享受周六、周日 2 天公休假。
每年享受元旦 1 天、春节 3 天、“五·一”国际劳动节 3 天、“十·一”国庆节 3 天的法定节假日。
10、探亲假1、探亲原则:连续工作满一年的职工,配偶之间、单身职工与父母亲(双方)之间、已婚职工与父母亲(双方)之间分居两地,又不能利用公休假日回家居住一夜和半个白天的,可享受探亲假。
但是,职工与父亲或母亲一方能够在公休、节假日团聚的,不能享受探望父母的待遇。
2、休假天数:探望配偶,每年给予其中一方探亲假一次(不含配偶系部队干部者)假期 30 天;未婚者探望父母的,每年给假一次,假期 20 天,两年探望一次者给假期 45 天,已婚的探望父母每 4 年一次,假期 20 天。
探亲假期包括公休假日和法定节假日在内。
公职人员请销假制度范本

公职人员请销假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公职人员的请假和销假行为,保证公务活动的正常进行,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全国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国有企业的工作人员。
第三条公职人员请假、销假应当遵循合法、合理、公开、透明的原则。
第二章请假第四条公职人员因病、因事、因公需要请假时,应当向所在单位提出书面申请。
第五条请假申请应当包括请假原因、请假时间、请假期间工作安排等内容。
第六条请假时间:(一)病假:根据医生的诊断证明,由单位负责人根据实际情况批准。
(二)事假:一般不超过3天,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应当向单位负责人说明原因。
(三)公假:根据工作任务和实际情况,由单位负责人批准。
第七条请假期间,公职人员应当保持通讯畅通,随时接受单位的工作安排和调度。
第八条请假结束后,公职人员应当及时向单位报告假期的实际情况,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第三章销假第九条公职人员在请假结束后,应当向单位提交销假申请。
第十条销假申请应当包括请假期间的实际情况、请假证明材料的复印件等内容。
第十一条单位应当对公职人员的销假申请进行审核,确认无误后,予以批准。
第四章监督管理第十二条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请假、销假管理制度,加强对公职人员请假、销假行为的监督。
第十三条单位负责人应当对本单位的请假、销假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第十四条对违反本制度规定的公职人员,单位应当依法给予批评教育或者纪律处分。
第五章附则第十五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十六条本制度的解释权归单位所有。
注:本范本仅供参考,具体请假、销假制度应当根据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单位内部规章制度进行制定。
事业单位请销假制度

事业单位请销假制度事业单位请销假制度是指员工在工作期间因特殊原因需要请假或者销假的相关规定和流程。
请销假制度的目的是为了合理协调员工的个人事务和工作任务的安排,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一、请销假的定义和适用范围请销假是指员工根据个人特殊原因需要暂时离开工作岗位一段时间,并将请假事由和期间告知上级领导和人事部门。
适用范围为本单位在编、计划或者合同工,并已经正式上岗工作的人员。
二、请假的种类和流程1.病假:员工因身体不适需要请假时,应当向上级提出申请,并附带医生出具的病假证明。
病假不超过三天的,须在离岗前一天提出请假申请;病假超过三天的,则需要提前三天之内提出请假申请。
2.事假:员工因家庭、私人原因需要请假时,应当向上级提出申请,解释请假事由并获得批准。
事假应当提前一天递交申请,并应当附带相关证明材料。
3.婚假、丧假、产假和陪产假:员工根据法定规定需要休假时,应当提前7天向上级和人事部门提出申请,并附带相关证明材料。
婚假可享受3天,丧假可享受3至7天,产假可享受128天,陪产假可享受15天。
4.年休假:员工根据工龄和工作时长享受年休假时,应当提前7天向上级和人事部门提出申请。
年休假的具体天数根据员工工作年限及相关规定进行调整,并应当在1年内使用完毕,否则作废。
三、销假的流程和注意事项1.销假的流程:员工在结束请假事由后,应当在离岗前一天将销假申请书递交给上级,上级审批通过后,将销假申请报告给人事部门。
2.销假期限:员工提出销假申请后,应当立即返回工作岗位,如有特殊情况需要延迟回岗,应当提前向上级和人事部门说明情况,并获得批准。
3.销假审批:上级领导对员工的销假申请进行审批,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同意或者拒绝。
如销假期间发现其他问题或者情况有变动,应当及时向上级报告并获得批准。
四、违规处理和奖励制度1.未按规定请假、销假,或者请销假时提供虚假材料的,将按纪律处分来处理,并扣除相应的工资。
2.按规定提前请假、销假,并提供真实有效的材料的,将得到相应的奖励或激励,如奖励假期、晋升等。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休假及请销假制度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休假及请销假制度一、休假制度休假制度是指规定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享受休假的权利和具体办法的制度。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享有以下类型的休假:1.法定假期:如元旦、春节、劳动节、国庆节等,国家法定的休息日,享受带薪休假。
2.年休假:根据个人工作年限,享受不同天数的年休假,一般为5-15天。
3.病假:工作人员因疾病需要请假时,可享受带薪病假,根据具体情况享受不同天数的病假。
4.婚假:结婚的工作人员可享受带薪婚假,一般为3-7天。
5.丧假:工作人员因直系亲属死亡可享受带薪丧假,一般为3-7天。
此外,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其他类型的休假,例如生育假、哺乳假等。
请销假制度是指规定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请假和销假程序的制度。
具体流程如下:1.请假申请:工作人员需提前向单位主管部门提出请假申请,说明请假原因、请假时间和请假期限。
2.请假审批:主管部门对请假申请进行审批,根据具体情况判断是否批准,请假时间是否合理。
3.请假登记:主管部门将请假情况登记在工作人员档案中。
5.销假手续:请假期满,工作人员需及时向主管部门提出销假申请,说明请假期间工作情况和完成的工作。
7.销假登记:主管部门将销假情况登记在工作人员档案中。
请销假制度的目的在于规范请假流程,保证请假过程的公平和公正,同时可以有效管理工作人员的请假情况,避免滥用请假权益。
总之,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休假及请销假制度的设立,可以保障工作人员的合法休假权益,提高工作效率和单位管理水平。
单位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详细的休假制度和请销假制度,加强相应的管理和宣传,以确保该制度的有效执行。
同时,工作人员也应遵守制度规定,合理利用休假和请假机会,不影响单位的正常工作秩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请销假规定(试行)
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管理,严肃工作纪律,规范请销假制度,维护机关事业单位正常工作秩序,根据《公务员法》、《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临夏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请销假规定(试行)》。
第二条请销假坚持事先请假、事后销假、分级负责、严格管理和按管理权限、程序审批的原则。
干部职工因病因事请假,必须履行请销假手续。
请假应以书面请假为准,请病假要提供相关的证明材料。
特殊紧急情况来不及书面请假的,应先电话请假,后补办请假手续。
若遇特殊情况超假的,应办理续假手续。
请假期满返回工作岗位后,要及时办理销假手续。
对于既无正当理由,又未办理续假手续的按旷工处理。
第三条本规定适用于除教育、卫生系统以外的全县机关事业单位全体工作人员。
教育局所属各学校、卫生局所属各医院一般干部职工请销假制度依照本规定,根据本系统实际情况自行制定。
第四条县委任命的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50周岁的主任科员、由科级领导职务转任的正副科级干部,年初向县委组织部写出书面说明后,暂不纳入本规定管理。
第五条请假类别及待遇
(一)带薪年休假机关、事业等单位的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以下简称年休假),各单位根据工作情况
进行合理安排。
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
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及以上的,年休假15天。
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
(1)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
(2)职工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
(3)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
(4)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
(5)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职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
年休假在1个年度内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一般不跨年度安排。
(二)病假工作人员因病无法坚持正常上班,经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诊断证明,认为必须治疗和休养的,可请病假。
在病假期间,继续享受所在单位的生活福利待遇。
病假假期及待遇:(1)病假在2个月以内的,工资全额发放。
(2)病假超过2个月不满6个月的,年度考核不得评为优秀。
从第3个月起,工作年限不满10年的,工资按基本工资的90%计发;工作年限满10年以上的,工资全额发放。
(3)病假超过6个月的当年不计算工龄,当年考核不定等次,不享受年终一次性奖金。
并从第7个月起,工作年限不满10年的,工资按基本工资的70%计发,工作年限满10年以上的,工资按基本工资的80%计发。
(4)工作人员因公受伤,经医院诊断证明必须治疗和休养的,可请工伤假。
工伤假期间工资全额发放。
(5)对身患癌症、麻风、精神病等重大疾病,一时难以治愈的人员,凭州级以上公立医院医学鉴定证明并经县人社部门调查核实后作特殊情况处理。
须按管理权限,年初分别向组织、人社部门履行请假手续。
连续请病假满2年的,由单位做好本人思想工作后,上报组织、人社部门按有关规定办理病退手续。
采取欺骗等其他手段骗取病假无故不上班者,一经查实,按照有关规定予以处理。
(三)事假工作人员需要处理私人事务的,可请事假。
事假假期及待遇:
(1)事假每次原则上应控制在 5 个工作日以内,全年累计事假(不含用带薪年休假冲抵的事假天数)原则上不得超过15个工作日。
(2)全年累计事假在15天以内,工资全额发放。
(3)全年累计事假超过15天的,每多请一天事假扣发每日工作津贴和基本工资的50%(计算方式为:月工作津贴和基本工资之和除以21.75天,再乘以50%)。
(4)全年事假累计超过20天的,年度考核不得评为优秀;累计超过30天的,本年度考核不定等次,不享受年终一次性奖金。
(四)婚假工作人员达到法定结婚年龄的,凭结婚证可请婚假3天;晚婚(男方25周岁、女方23周岁以上)的,给予晚婚假30天;婚假以请假之日起连续计算。
(五)产假女职工因分娩和妊娠,可请产假。
女职工正常产假期间,不影响原有福利待遇和评优选先,亦不影响工资晋升。
产假假期规定:
(1)女职工正常分娩者(含提前分娩或超期分娩),凭准生证给予3个月(90天)产假,晚育、难产或双生的,增加产假15天,在产假期满前领取了《独生子女证》的,产假延长50天。
(2)女职工妊娠3个月内自然(人工)流产的,给予产假30天以内;3个月以上7个月以下自然流产或人工引产的,给予产假50天;7个月以上早产的按正常产假处理。
(3)男女双方均属晚婚晚育(晚育指已婚妇女24周岁以上生育或晚婚后怀孕生育第一个子女)的,男方可享受15天的护理假。
(4)大中专毕业生在见习期休产假和病假的,其见习期要相应延长。
(六)丧假丧假是工作人员本人的配偶、直系亲属(指祖父母、父母、子女,包括公婆、岳父母)死亡时料理丧事给予
的假期。
丧假根据具体情况,由本单位领导批准,酌情给予5天以内的丧假。
(七)探亲假配偶、父母在外省居住的,不能在公休日团聚的,可请探亲假。
工作满1年的工作人员,探望配偶的,每年可请1次探亲假,假期不超过30天。
未婚工作人员探望父母的,每年可请1次探亲假,假期不超过20 天。
如因工作需要当年不能给假或本人自愿两年探亲1次的,可两年请1次探亲假,假期不超过45天;已婚工作人员探望父母的,每四年可请1次探亲假,假期不超过20 天。
第六条工作人员按国家有关政策享受年休假、婚假、产假、护理假、探亲假、丧假等法定假期的,其休假期间的工资照发。
病假、产假、探亲假、工(公)伤假均包括法定假日和公休假日。
带薪年休假、事假、婚假、丧假均不包括法定假日和公休假日。
第七条工作人员当年事假、病假累计超过6个月的,不参加当年年度考核,不确定考核等次,不享受年度奖金。
第八条旷工及处理
(一)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认定为旷工:
(1)未请假或请假未获得批准离开工作岗位的;
(2)请假期满未续假或续假未获得批准逾期不到岗的;
(3)不服从工作安排或不按时到岗工作的;
(4)骗取医疗疾病证明请病假的;
(5)离岗从事经商、办企业、承包工程、投资入股等活动的。
(二)干部职工旷工扣除旷工天数日工资(计算方法为:月工资总额除以21.75天)。
全年累计旷工5天以内,由单位领导进行诫勉谈话,年度考核不得评为优秀;累计旷工5天以上15天以内,年终考核确定为基本称职或基本合格,不得享受当年年终奖金;连续旷工15天以上,或者一年内累计旷工超过30天的,按照《公务员法》、《事业单位辞退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暂行规定》予以辞退。
(三)各类扣发由所在单位年终统计上报县委组织部、人社局、财政局,由财政局从统发工资或年终奖金中扣除。
第九条一般干部职工请假的审批权限与程序
(一)病、事假的审批权限
干部职工请病、事假15天以内的由单位主要领导审批;请病、事假超过15天的,由单位主要领导在书面请假条上加注意见后,按干部职工管理权限,分别报组织部、人社局审批并备案。
(二)产假、婚假、丧假审批权限
(1)干部职工请产假,由单位负责审核上报,按干部职工管理权限报组织部、人社局批准并备案。
(2)探亲假、婚假、丧假由单位负责审批,按干部职工管理权限报组织部、人社局备案。
第十条科级领导干部请假的审批权限与程序
(一)各乡镇、各部门党政正职领导干部因公外出、请病、事假经县上分管领导同意,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批准,送县委组织部备案。
(二)副科级领导干部病、事假在7天以内,由所在单位主要负责人批准;8天至15天经所在单位主要负责人同意,报县委组织部批准;15天以上经所在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县上分管领导同意,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批准,送县委组织部备案。
(三)科级非领导职务干部病、事假在15天以内的,由所在单位主要负责人批准;15天以上的,经所在单位主要负责人同意,报县委组织部批准。
(四)县人大、政协内设机构科级干部请假,由各自主要领导审批,报县委组织部备案。
第十一条其他事项
(一)全县各乡镇、各部门(单位)应建立健全考勤和请销假登记制度,考勤方法可采用本人签到和单位抽查等方式。
应定期公布工作人员考勤情况,接受干部职工监督。
组织部、人社局将定期不定期对各单位执行请销假情况进行抽查。
各乡镇、各部门(单位)每半年将本单位干部职工请销假情况汇总,按管理权限报组织部、人社局备查。
(二)全县各部门、各乡镇不严格执行请销假规定的,经县纪检监察机关查实后,对单位年终效能考核酌情扣分,并由县纪委、县委组织部对单位主要负责同志诫勉谈话。
(三)干部职工弄虚作假,开具假医疗疾病证明请病假的,本人以旷工论处,由县纪委、监察局追究纪律责任;出具假医疗疾病证明的医疗机构工作人员,由县纪委、监察局提出处理建议。
(四)监督检查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未对弄虚作假人员如实查实或查实后未按相关规定处理的,依法依纪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第十二条本规定由县委组织部、县人社局负责解释。
第十三条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以前与本规定相抵触的,以本规定为准。
如国家、省、州有新的政策规定出台,按新的政策规定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