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分银行制度-国际经验与本土探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分银行制度:国际经验与本土探索

[编者按]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建立学习成果认证体系,建立‘学分银行’制度”。借鉴国际经验,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学分银行”制度,对于“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012年5月5日,由《中国远程教育》杂志社主办的“中国远程教育学术论坛”在北京举行。本次论坛的主题为“学分银行制度:国际经验与本土探索”。受邀参会的13位专家学者围绕“学分银行”制度的内涵、“学分银行”制度在构建我国终身学习和人才成长立交桥中的作用以及我国“学分银行”制度建设中需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等发表了主题学术演讲。

应邀发表主题演讲的专家是: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杨银付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吴遵民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黄荣怀教授、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杨黎明研究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务处熊庆旭教授、教育部考试中心自考综合处王海东副研究员、浙江工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吕文娟博士、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张秀梅副教授、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李林曙教授、珠海广播电视大学蔡胜高级工程师、上海远程教育集团发展研究部杨晨副研究员、安徽广播电视大学远程教育研究所朱祖林教授、中央广播电视大

学现代远程教育研究所王迎副研究员。本次论坛由《中国远程教育》杂志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副校长严冰主持。

论坛研讨内容综述如下,希望这些学术交流成果能够有助于相关课题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杨银付:人才成长立交桥与“学分银行”制度建设

终身学习体系既是教育现代化的体现,又是学习型社会的前提。因此,《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互沟通,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有效衔接。继续教育参与率大幅提升,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年参与率达到50%以上。”

目前,我国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六大类教育体系健全,发展也比较快。2010年小学阶段毛入学率99.7%,初中阶段毛入学率100.1%,高中教育的毛入学率82.5%,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26.5%。从教育类型上来说,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无论是在高中阶段还是在高等教育阶段都较为均衡,比如高中阶段,2010年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总数2238万人,占到高中阶段在校生总数的48%。从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来看,非学历教育也逐步得到发展,全国接收各种非学历高等教育的学生333万人次,当年已结业712万人次;接受各种非学历中等教育的学生达5292万人次,当年已结业5986万人次。

终身学习体系的建设不仅需要“有”,还需要“通”。比如说,继续教育的发展应该说还有很大的空间,其在社会声誉度上要低于首次

教育。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继续教育的质量仍需提升,另一方面在于继续教育与其它教育形式之间能不能融通和沟通,最后能不能在个人的就业、晋级中发挥适当的作用。高等继续教育现在已经有五种类型,普通高校的继续教育、成人高校提供的继续教育、开放大学提供的继续教育、考试中心自学考试以及高等非学历继续教育,这些形式之间怎么进一步的沟通是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的。从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来说,职业教育相对处于弱势。其原因包括多个方面,我们也在采取一些措施,例如提高技能型人才待遇、加大职业教育学生资助、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等。这其中,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就是一个涉及到“立交桥”的问题。所以终身学习体系的建设需要“立交桥”,尤其是我们要解决继续教育与初始学校教育的衔接问题,要解决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沟通问题,要解决非正式、非正规学习成果的认证问题都特别需要“立交桥”的建设,要求对传统的教育管理体系、制度、模式进行改革。

在终身学习背景下迫切需要突破传统教育在教育体系、制度和培养模式上的局限,实现对通过各种学习途径的学习成果都能逐步建立认证、评估、积累和相互转换的管理制度。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教育规划纲要》提出要“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纵向衔接、横向沟通,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为学习者的学习需求提供多次选择机会,满足个人在终身发展中对学习多样化的需求”。《教育规划纲要》并提出“建立继续教育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建立‘学分银行’、实现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衔接”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构想。

“立交桥”是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特征,是一种形象的说法,是针对传统教育体系中学习成才路径相对单一(独木桥)而言的,是鼓励社会成员通过多样的学习路径成才的一系列教育制度安排。在终身学习体系中,学习路径是多样的,可以不受时空限制,任何人、任何时候、任何场所都可以获得学习机会和资源。人们在不同阶段、不同场所、通过不同途径所获得的学习成果都能得到承认,并得以有效积累和转换,无论学习成果是通过正规教育还是非正规教育,或者非正式学习所获得。这样一个“立交桥”的建设是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毫无疑问它是我们建设终身学习体系和制度的突破口。

杨黎明:终身学习趋势与“学分银行”制度的建设思路

今天主要介绍三个问题,一是关于终身学习,研究“学分银行”要从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开始;二是关于开放大学,要在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大环境下构建我国的开放大学,三是关于“学分银行”,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发展,开放大学的构建需要“学分银行”。

关于终身学习,一开始我们接受的是终身教育。终身教育跟传统教育有一个非常大的差别,学习在时间上、地点上和环境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学习者可以不在同一时间上课,不在同一个地点上课,甚至离开学校到企业去学习等等。这里信息技术的发展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理念变成现实。

终身教育的趋势是终身学习。通常所说的终身教育是以正规的学习为主,比如通过考试入学,有统一的教学计划,有严格的考试制度

等等,这样的教育非常好,非常规范。但终身学习的内涵更加丰富,不仅有正规学习,还有非正规学习和无一定形式的学习。无一定形式的学习,也称为非正式学习,在翻译上有些差异,无一定形式的学习可能从字面上来说更为中性一点。某些学习,如果从终身教育的角度来说可能不一定称为学习,但从终身学习的角度来说一定是学习。凡是学习就有成果,成果就需要被认证,就可以获得相应的学分,所以“学分银行”要研究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