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花鸟画鉴赏
宋代花鸟画的特点与艺术价值评析
![宋代花鸟画的特点与艺术价值评析](https://img.taocdn.com/s3/m/92fbce63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b0.png)
宋代花鸟画的特点与艺术价值评析导言在中国绘画史上,宋代被誉为是花鸟画的黄金时期,该时期的花鸟画以其独特的特点和卓越的艺术价值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
宋代花鸟画既继承了唐代花鸟画的传统,又在技法、表现手法上有了新的发展,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艺术风格。
本文将从技法、题材、内容以及艺术价值等方面对宋代花鸟画的特点进行深入探讨,并对其艺术价值进行评析。
技法的创新与发展平法与摩渲法的应用宋代花鸟画在技法上进行了一系列创新与发展。
其中最重要的是平法和摩渲法的应用。
平法是指用平纸就笔、不使用水与颜料的绘画方法,它使画面呈现出平整、均匀的色彩效果,加强了画面的整体和谐感。
摩渲法则是用刷子在颜色尚湿的状态下进行涂抹和推擦,以此来创造出丰富细腻的色彩层次感。
这两种技法的应用使得宋代花鸟画达到了色彩的丰富和表现层次的深度,使画面更加生动而立体。
宋代花鸟画的线条表现在线条的表现上,宋代花鸟画注重捕捉事物的生动性和形态特征。
画家通过精确的线条勾画,将花鸟的神态栩栩如生地展现在纸上。
他们不仅追求线条的细腻和洗练,还注重线条的变化和流畅性,使画面更具有节奏感和动态感。
这种线条表现方式的运用,使得花鸟的形象更加栩栩如生,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题材与内容的多样化花鸟并茂的作品宋代花鸟画注重将花与鸟结合在同一幅画中,达到高度的和谐和统一。
画家们通过对花鸟的精确观察和描绘,使这些作品呈现出极高的艺术价值。
他们通过细致入微的笔触,栩栩如生地描绘出花鸟的形态特征,赋予作品以自然的美感。
虫鱼草木的丰富表现除了花鸟之外,宋代花鸟画还注重对虫鱼草木等小动物和植物的表现。
画家们通过精确的描绘,使这些虫鱼草木在画面中栩栩如生,充满生机。
他们不仅重视虫鱼草木的外貌特征,还注重描绘它们的生活习性和情感表达,赋予作品以更多的情感色彩和思想内涵。
艺术价值的评析宋代花鸟画的审美趣味宋代花鸟画以其精湛的技法和独特的题材,吸引了无数观众的目光。
这些画作体现了画家对花鸟以及自然界的深刻观察和理解,展现了画家独特的审美趣味。
宋代花鸟画艺术特点
![宋代花鸟画艺术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954c6a34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65.png)
宋代花鸟画艺术特点南宋-晚荷郭索图页----纨扇页,绢本,设色,纵23.9cm,纵24.7cm世俗化、平民化特征贯穿了整个宋代社会的各个方面。
一是花鸟画的参与者世俗化。
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人们已不满足于只从事繁重的农业劳动,人们广泛参与日益繁荣的文化市场活动,又由于个人兴趣或其他原因各行各业的人钟情于绘画并参与到市场交易活动中。
如在都城汴梁,大相国寺内和殿后资圣门前都开辟了书画市场:在临安,有卖门神、财神、扇画的店铺,扇面上绘有木瓜、葵花等民问生活题材的图案.也有表现不同季节、不同时节的图案。
由此可见绘画创作者已不再仅是宫廷画家.平民和其他群体也加入绘画创作,绘画参与者的身份世俗化。
二是绘画对象的世俗化.由于绘画者思想观念和经历的不同.对绘画的审美趣味和风格喜好不同.花鸟画作品主要表现自然界中的花、鸟、鱼、虫等,体现为清新淡雅之风。
如:易元吉《聚猿图》中那些憨态可掬的猿猴:崔白《双喜图》中那受惊而振翅鸣叫的喜鹊和紧张的野兔,李迪、刘松年、陈居中画家作品中的鸡、鹅、羊等形象。
绘画对象已由那些宫廷内皇家们所喜爱的锦鸡、八哥、白鹰、仙鹤这些珍禽异兽从而转变为市井农民的生产生活中所见所闻的生活化形象.使花鸟画作品具有平民化、世俗化的特色。
宋代世俗化花鸟画的艺术特点1.描绘对象选取自然景物,重写生,尚理法。
如宋代画家崔白的《双喜图》,画中所描绘的是秋冬时节.荒野中野兔与两只山鹊之问颇为有趣的场景:两只山鹊正在树上栖息鸣啼时被经过树下的一只野兔所惊动.出于本能的保护反应,山鹊向树下的野兔发出鸣叫之警。
对于场景的处理,画家注重写生.崇尚理趣。
树下的野兔正驻足在原地抬头并“耸耳翕吻鼓目”瞪着树上的山鹊。
两只山鹊中一只立足于主枝振翅俯视对树下野兔发出鸣叫.另一只正飞于枝头,似乎有来助阵之势,就连周围的竹枝、草叶也在风中飘然摆动。
艺术上,画家将荒野的萧索和动物的机警、活泼形成鲜明的对比.更增添了两只山鹊躁动不安的情绪,传达出一派不安气氛。
举例说明宋朝绘画的花鸟特点
![举例说明宋朝绘画的花鸟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8cb4ed78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11d5453.png)
举例说明宋朝绘画的花鸟特点《宋朝绘画的花鸟大赏》嘿,各位朋友!今天咱来聊聊那宋朝绘画里的花鸟,那可真是别有一番天地啊!你看哈,宋朝的花鸟画那简直就是大自然的放大镜!比如说那幅有名的《芙蓉锦鸡图》,哎呀呀,那锦鸡画得,就跟活的要从画上蹦出来似的。
那羽毛的质感,根根分明,好像你伸手就能摸到那柔软光滑的感觉。
就好像这锦鸡在说:“嘿,我可是这画里的大明星!”还有那《双喜图》,画里的两只喜鹊,那表情,那姿态,简直太有趣了!一只好像在喊:“嘿,这儿有情况!”另一只则好像在回应:“咋滴啦,一惊一乍的!”再加上那风中摇曳的树枝,真让你感觉自己就站在那树林里亲眼看着这一切呢。
宋朝花鸟画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细节控!每一片叶子、每一朵花都刻画得细致入微。
就跟强迫症患者画的似的,不放过任何一个小细节。
你瞧那花瓣上的纹理,清晰得很,仿佛在告诉你:“看,我这可是精心打扮过的。
”仿佛这些花花草草都在争奇斗艳地说:“我最美!我最美!”而且吧,宋朝的画家们对颜色的运用也是一绝。
他们并不是那种大红大紫的俗气配色,而是淡雅、清新的风格。
就好像是大自然自己调配出来的颜色一样。
让你看着就觉得舒服,不会有那种刺眼的感觉。
再说说那画里的氛围,真的是让人感觉仿佛置身于一个宁静美好的世界。
没有喧嚣,没有吵闹,只有那些可爱的花鸟相伴。
就像你走进了一个只有花和鸟的世外桃源,能让你那颗烦躁的心一下子就平静下来了。
总之,宋朝的花鸟画那真的是让我们这些后人叹为观止啊!它们不仅仅是一幅幅画,更是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一份份对大自然的热爱。
它们带着我们穿越时空,去感受那个充满诗意和美好的宋朝。
所以啊,大家有机会一定要去好好欣赏一下这些珍贵的画作,感受一下宋朝绘画花鸟的独特魅力!让我们一起沉浸在这美妙的艺术世界里吧!。
宋代宫廷花鸟画的特点
![宋代宫廷花鸟画的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4be4ec76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5b.png)
宋代宫廷花鸟画的特点宋代宫廷花鸟画是中国绘画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它在世界艺术史上也占据着显著地位。
宋代宫廷花鸟画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写实和创新并重宋代宫廷花鸟画注重写实,力求以形象真实、细腻入微的手法描绘花鸟的神韵。
画家们不仅擅长将花鸟形态、毛色、气息等细节刻画得栩栩如生,同时也注重把握自然界中花鸟的气氛、环境和时刻,营造出丰富的画面效果。
宋代宫廷花鸟画的写实性为后世绘画提供了重要的参照和借鉴。
尽管宋代宫廷花鸟画注重写实,但画家们并不满足于对自然界的纯粹还原,而是通过主观加工和创新,赋予作品以个人风格和情感色彩。
这种创新体现在画家们将自己对花鸟的理解和感悟融入到作品中,使得画面更富有生命力和情感表达。
二、精细绘画和意境共存宋代宫廷花鸟画以精细绘画为主要技法,画家们注重用细腻的笔触、精确的线条和高度细致的描摹来表现花鸟的形态和细节。
他们追求画面的自然和真实,通过十分细致的处理,使得花鸟在画面中栩栩如生,观者可以感受到花鸟的美丽和生动。
与此宋代宫廷花鸟画也非常注重意境的表达。
画家们通过构图、配色、线条的安排等手法,营造出充满诗意和意蕴的氛围。
无论是将花鸟置于自然景色之中,还是通过抽象的笔墨表现来传递情感,画家们都力求在绘画中创造出深深的意境,使观者在欣赏画作的感受到内心的宁静和美好。
三、取法于古人并有所发展宋代宫廷花鸟画继承并发展了以前历代花鸟画的学术传统,使其更加完善和丰富。
画家们在绘画实践中取法于古人的精神和技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和突破。
他们不仅熟悉并研究了前代名家的作品,还吸收了国内外各种绘画流派的精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表现手法。
宋代宫廷花鸟画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远的影响力,对后世的花鸟画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它不仅为后来的绘画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也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与进步。
总结:宋代宫廷花鸟画在写实性和创新性方面取得了较好的平衡,既注重描绘花鸟的形态和细节,又赋予作品以个人风格和情感色彩。
宋代绘画艺术鉴赏——《芙蓉锦鸡图》
![宋代绘画艺术鉴赏——《芙蓉锦鸡图》](https://img.taocdn.com/s3/m/11cdb708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1e.png)
宋代绘画艺术鉴赏——《芙蓉锦鸡图》宋代花鸟画注重“形似”与“格法”,通过盈尺的画面传达出一种“朴素淡雅”的美学特征,在中国工笔花鸟画史上具有极高的艺术典范。
其作为这一时期皇家绘画机构———翰林图画院艺术成就的最集中体现。
宋代花鸟画以诗意的境界、精致小巧的构图、写实的表现手法体现了宋代画院画家重“内美”的审美追求。
通过一花一叶寄托画家的人格精神和品节修养。
画家不是以作品的尺幅取胜而达到气势磅礴的艺术效果,而是通过简约空灵的构图、深入细致的刻画,使画面产生出内敛含蓄之美,而达到陶冶性情的目的,体现了受士大夫画家影响的画院画家的审美追求。
画面常以团扇形式出现,取花卉折枝进行局部深入的刻画,画面常留有大片空白,让人产生无限遐想。
在空白处与花叶呼应的地方偶尔点缀一两只小鸟、昆虫,使画面意境深远、趣味横生。
接下来,具体以北宋画家赵佶代表作品《芙蓉锦鸡图》详析。
赵佶(1802-1135年),宋神宗之子,即宋徽宗,北宋书画家。
赵估虽然在政治上昏庸无能,但他在绘画上的成就却是不可抹煞的。
其在艺术修养上是个极有才气的人。
书法、诗词、歌赋、音乐、书画无不精通,在书法和绘画方面的成就尤为突出。
赵估的代表作有《芙蓉锦鸡图》,不仅充分地体现了写实写真的特点,同时也表现了“诗画同源”、“诗画合一”的审美旨趣。
《芙蓉锦鸡图》:纵81.5厘米,横53.6厘米,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图中画了一只美丽富贵的锦鸡停落在芙蓉花枝上,枝叶茂盛,芙蓉盛开,锦鸡注视着一对翩翩飞舞的蝴蝶,锦鸡与蝴蝶的动态和景物交相呼应,生动有趣。
在画面的左下方斜插出几枝菊花,右上角有作者的提诗,右下角为落款,使得画面的构图更为合理。
在画法上,作者十分崇尚写实,具有高超的写实技巧,尤其是对锦鸡的刻画极为生动逼真,用笔工细,设色艳丽,有点近似黄鉴画派的风格,这幅画集中代表了北宋宣和年间院体花鸟画的发展水平。
另外,赵桔推崇“诗画同源”、“诗画合一”的审美旨趣,这种审美旨趣在这幅画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宋代《枯荷鹡鸰图》-鹡鸰站在枯萎的荷叶上的宋代工笔花鸟画赏析
![宋代《枯荷鹡鸰图》-鹡鸰站在枯萎的荷叶上的宋代工笔花鸟画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13b35627376baf1ffc4fad9a.png)
宋代《枯荷鹡鸰图》-鹡鸰站在枯萎的荷叶上的宋代工笔花
鸟画赏析
《枯荷鹡鸰图》,宋代,佚名,绢本设色,纵26厘米,横26.5厘米,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本图为林春红《枯荷鹡鸰图》摹本】《枯荷鹡鸰图》原载《宋人集绘册》,无作者落款。
可能是一个屏风上的饰图,画法很精致工整,生动传神,应该是南宋中晚期高手所作。
图中荷塘里枯枝断茎,荷叶翻卷残破,一片残败的荷叶向上斜出,翻卷的叶面,满布虫蚀的痕迹,在一只鹡鸰的停驻下摇摇欲坠。
鹡鸰双爪紧握荷茎,扭颈俯视,神情专注,为萧瑟的深秋平添了几许生气。
鸟羽刻画细腻,先用色渲染,然后以极细之笔勾出,笔法生动秀逸。
构图疏密有致,动静结合。
简析宋代花鸟画对当代工笔花鸟画的影响
![简析宋代花鸟画对当代工笔花鸟画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5d8404af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ca.png)
简析宋代花鸟画对当代工笔花鸟画的影响宋代是中国绘画史上一个辉煌的时期,特别是花鸟画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宋代花鸟画以其细腻入微的笔墨表现和对自然的真实描绘而著称,对后世的工笔花鸟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宋代花鸟画的特点和影响入手,简析宋代花鸟画对当代工笔花鸟画的影响。
我们来看一下宋代花鸟画的特点。
宋代花鸟画追求表现自然的真实和细致,画家们常常以观察自然界的花鸟为题材,通过对花叶的纹理、鸟羽的轮廓等细节的描绘来表现自然的美感。
以米芾、郭熙、文同等为代表的北宋花鸟画家,注重墨色的浓淡变化,善用皴法、点染和泼墨等技法,形成了一种独具特色的花鸟画风格。
而南宋花鸟画家王蒙、马远等则更加注重写实主义的表现手法,通过对细节的处理和充分的造型力来表现花鸟的真实形态。
这些特点使得宋代花鸟画成为了中国绘画史上的重要篇章,对后世的工笔花鸟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我们来探讨一下宋代花鸟画对当代工笔花鸟画的影响。
当代工笔花鸟画作为中国传统绘画的一种分支,从宋代花鸟画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和发展。
宋代花鸟画对当代工笔花鸟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题材的选择上。
宋代花鸟画家常以观察自然界的花鸟为题材,这种以自然界为题材的表现手法被当代工笔花鸟画家所继承和发展。
他们继承了宋代花鸟画家对自然界花鸟的细致观察和真实描绘,同时又结合了当代社会的审美需求,使得当代工笔花鸟画在题材的选择上更加多样化和现代化。
宋代花鸟画对当代工笔花鸟画的影响还体现在表现手法上。
宋代花鸟画家们注重墨色的运用和笔墨的表现力,这种表现手法在当代工笔花鸟画中得到了继承和发展。
现代工笔花鸟画家们通过对传统墨色的运用、笔法的变化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创新,使得他们的作品既具有传统绘画的韵味,又带有现代绘画的时尚感。
宋代花鸟画对当代工笔花鸟画在表现手法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赵佶《芙蓉锦鸡图》
![赵佶《芙蓉锦鸡图》](https://img.taocdn.com/s3/m/5a2d7425a5e9856a56126011.png)
《芙蓉锦鸡图》赏析作为独立的画科,宋代的花鸟画无论在绘制技巧还是表现形式方面都已经达到高度的艺术水准,宋徽宗的《芙蓉锦鸡图》便是其中的一幅精品。
此图是描绘金秋景色的花鸟画作。
图中芙蓉盛开,随风轻轻颤动,蝴蝶翩跹,相互追逐嬉戏,引得落在枝上的锦鸡回首凝视,目不转睛。
本幅右上宋徽宗赵佶以瘦金体题“秋劲拒霜盛,峨冠锦羽鸡。
已知全五德,安逸胜凫鹥”,右下书款“宣和殿御制并书”,草押书“天下一人”。
鸡在中国向有“德禽”之称,《韩诗外传》载:“鸡有五德:头戴冠者,文也;足搏距者,武也;敌在前,敢斗者,勇也;见食相呼者,仁也;守夜不失者,信也”,可见其文武兼备、仁勇俱存、信守专一的性格为世人所激赏,难怪才艺绝代的一代帝王也会留下“已知全五德,安逸胜凫鹥”的诗句,流露出对安逸高贵之品格的赞许,由此体现了中国花鸟画的人文寓意。
整幅画色彩艳丽,典雅高贵。
一个由静到动的瞬间,造型生动,令人叫绝:画面上只有芙蓉花的一角,疏疏的两枝娴静地半开着。
一只锦鸡蓦然飞临芙蓉枝头,压弯了枝头,打破了宁静。
枝叶还在颤动,而美丽的锦鸡浑然不顾,已回首翘望右上角那对翩翩的彩蝶,跃跃欲试。
诗意画旨,尽在其中。
这本是芙蓉、锦鸡、蝴蝶之间的故事,作者却似不经意地从左下角斜出几枝菊花,妙趣横生,既破了左下角空白,又渲染出金秋的气氛,还可作为芙蓉花的参照,点出其高下位置,使它的出现不致显得突兀。
画面抓住锦鸡飞临的瞬间,力量动感都凝固在其中。
鸟儿欲飞,先向下蹲,然后用力蹬出,芙蓉花一枝也被带得倾斜,弯曲中见挺拔,挺拔中见婀娜。
宽大的叶片也随之翻仰旋转,向背反侧,各尽姿态。
在叶片的翻转中呈现出空间感、立体感,可见作者观察细致入微。
芙蓉整体设色淡雅,以烘托羽毛鲜艳的锦鸡,而枝头绽开的芙蓉花用明亮的白色,鲜活而亮丽。
锦鸡羽毛斑斓华贵,造型推敲有度,用笔考究,充分体现出它珍禽的特点。
它的双爪紧抓芙蓉枝,这是全图力的体现点,作者用笔果敢、有力。
锦鸡浑身的羽毛则用细碎的笔调勾出其质感和生长方向。
宋代花鸟画的审美观与意蕴解读
![宋代花鸟画的审美观与意蕴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46df5296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0a.png)
宋代花鸟画的审美观与意蕴解读引言在中国古代绘画史上,宋代被公认为是花鸟画发展的黄金时期。
宋代花鸟画以其独特的审美观与丰富的意蕴而成为后世画家们的借鉴对象。
本文将探讨宋代花鸟画的审美观与意蕴,从而深入了解这一时期的绘画特点和内涵。
审美观:以写生为基础,取法于古人1. 重视真实写生宋代花鸟画的审美观念以真实写生为基础。
画家们注重观察自然界中的鸟类、动物以及花草植物等对象,在作品中力求真实地再现它们的外貌特征和动态姿态。
这一追求真实的写生观念,使得宋代的花鸟画作品更加具有可信度和现实感。
2. 取法古人,发扬传统宋代画家们对古代名家的作品充满敬仰,并从中吸取灵感,发扬传统。
他们在绘画技法和构图手法上继承了唐代花鸟画的传统,同时又注入了自己的创新和独特之处。
这种取法古人的审美观念,使得宋代花鸟画作品既融会了古人的精华,又有自己的风格和特色。
意蕴解读:寓意深远,展现文化内涵1. 象征吉祥、美好的寓意宋代花鸟画作品往往寓意深远,象征着吉祥、美好的寓意。
在画面中,常常可以看到描绘了一对对翩翩起舞的鸟儿,或者繁花似锦的花朵,这些形象常常被赋予了吉祥、幸福、和谐的意义。
画家们通过线条、色彩等各种手法,将这些美好的意象展现在作品中,给观者带来欢愉和喜悦。
2. 含蓄、典雅的文化内涵宋代花鸟画作品透露出一种含蓄、典雅的文化内涵。
画家们通过描绘细腻柔和的线条和色彩,给人以温婉、静谧的感觉。
在画作中,常常融入了一些文人雅士的意境,如一带青山绿水,或者松柏挺拔,寓意着壮志凌云,不畏艰险。
这些文化内涵使得宋代花鸟画作品更加丰富多样,有着深远的哲理和思想。
结论宋代花鸟画以其独特的审美观与丰富的意蕴而成为中国绘画史上的经典之作。
画家们注重真实写生,追求自然与现实的再现,同时又从古人中汲取灵感,发扬传统。
宋代花鸟画作品富含深远的寓意,展现出吉祥美好的意象,同时又含蓄典雅地展现出文化内涵。
这些特点使得宋代花鸟画成为后世绘画家们学习借鉴的对象,也为我们深入了解中国古代文化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窗口。
浅析宋代工笔花鸟画的艺术特色
![浅析宋代工笔花鸟画的艺术特色](https://img.taocdn.com/s3/m/7688f352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87.png)
宋代工笔花鸟画不仅具有很高 的艺术价值,还体现了实用性
的特点。
画作多以自然花鸟为主题, 与当时社会的文化、风俗、 审美等有着密切的联系。
宋代工笔花鸟画作为当时社会 的装饰性工艺品,广泛应用于 宫殿、府邸、园林等场所的装
饰和陈设。
独特的美学价值与社会意义
宋代工笔花鸟画以其细腻入 微的描绘、生动逼真的形象 和浓郁的诗意表现出独特的
风格特点
宋代工笔花鸟画以精细的笔法、写实的风格和寓意深刻的主题为主要特点。画家们注重对自然景物的 观察和描绘,力求将自然的美景真实地再现在画布上。同时,他们也注重画面的构图和细节处理,使 得画面更加精致、细腻、生动。
02
宋代工笔花鸟画的艺术特色
细腻入微的线条表现
线条质量
宋代工笔花鸟画在线条表现上非常精细,注重对细节的描绘 ,如花鸟的轮廓、纹理、甚至毛发。线条流畅、细腻,富有 弹性,给人一种真实感和立体感。
浅析宋代工笔花鸟画的艺术特色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宋代工笔花鸟画概述 • 宋代工笔花鸟画的艺术特色 • 宋代工笔花鸟画的艺术成就 • 与其他艺术形式的比较 • 宋代工笔花鸟画的传承与保护 • 宋代工笔花鸟画在现代社会的应用与价值
01
宋代工笔花鸟画概述
宋代工笔花鸟画的定义与起源
定义
宋代工笔花鸟画是一种以花卉和鸟类为题材,采用精细的笔法表现的绘画形式。 它兴起于唐代,盛行于宋代,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宋代工笔花鸟画的保护主要面临以下 问题:一是保护意识不强,许多人对绘画作 品的保护重视不够;二是保护技术手段落后 ,缺乏科学有效的保护措施;三是资金投入 不足,许多绘画作品因缺乏资金而无法得到
有效的保护。
加强宋代工笔花鸟画传承与保护的措施与建议
宋代花鸟画的艺术特征
![宋代花鸟画的艺术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376ab690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05.png)
宋代花鸟画的艺术特征宋代是中国绘画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特别是花鸟画在这个时期达到了一个高峰。
宋代花鸟画以其独特的艺术特征而被广泛赞誉和喜爱。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下宋代花鸟画的艺术特征。
宋代花鸟画注重写意。
宋代花鸟画家注重通过笔墨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意境,追求画面的意境和内涵。
他们注重描绘花鸟的精神气质,以及它们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在画面中,花鸟常常被描绘得生动活泼,栩栩如生。
画家通过丰富的笔墨技法,使花鸟的形态、姿态和神态都表现得非常传神。
宋代花鸟画追求写实。
宋代花鸟画家注重对花鸟的真实描绘,力求形神兼备。
他们通过仔细观察和研究花鸟的外貌特征和行为习性,将其准确地呈现在画面中。
宋代花鸟画作品中的花朵、树叶、羽毛等细节描绘得非常细致入微,使人感觉仿佛可以触摸到它们的质感。
画家还注重运用透视和光影效果,使画面更具立体感。
宋代花鸟画注重构图和布局。
宋代花鸟画家注重画面的整体结构和平衡美。
他们善于运用构图技巧,使画面的各个元素有机地组合在一起。
在布局上,他们追求简洁、饱满、稳定的效果,力求画面的主题和意境得到最好的表达。
同时,他们注重画面的空间感和节奏感,通过运用大小、深浅和透视等手法,使画面更有层次感和动态感。
宋代花鸟画注重墨色运用。
宋代花鸟画家擅长运用墨色来表现花鸟的形态和气质。
他们通过变换墨的浓淡、干湿、浓疏等来表现花鸟的轮廓、质感和神态。
宋代花鸟画家还注重墨色与纸张的相互作用,善于运用水墨淋漓、点染、洒墨等技法,使画面更有意境和韵味。
宋代花鸟画以其独特的艺术特征而受到广泛的赞誉。
它注重写意,追求写实,注重构图和布局,以及运用墨色等方面的技巧,使得画作充满生机和艺术魅力。
宋代花鸟画家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创作,为后世留下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对于中国绘画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这些优秀的作品至今仍然被人们所喜爱和学习,成为了中国绘画史上的瑰宝。
运以精心 出以妙笔——简析宋代院体花鸟画
![运以精心 出以妙笔——简析宋代院体花鸟画](https://img.taocdn.com/s3/m/1cee8a40c850ad02de80415c.png)
佶 自 风 躺 帝 以 雌 垂 拍 掀一 的 汤 籼 麓器 ,优~ 然 剐 祈 廷 。 导段 醣 册 雎 嚣 删 尚 历 动 几、 慵 ,的 年 纵, 腓 了 的 自 篓 继 高 载 , 蝣 身 求 赵 意 生 惯 壑 仅实 刘 才 家 、 焉漂 醐
典 的 彰自 。
;笔墨 挂 自 i 富 精
风格 转 向 迪 鸟
时元 清 ≈i现代∞花鸟 产±T极其
关键词 :
变 ; 艺术 特 ^
代;
花鸟 ;代表性:风橹 演
翻阅 宋人 画 , 读其 间精妙 传神的 花鸟 册 细
谱 )称其 尤长 于写生
所 无不精绝 ,
经 憩息安眠 。 千静巷 . 处 右侧 二雀 , 来迟 乍 而中问 口雀,作为此 囤的重 心.呼应上下 左右,串联气脉 ,由动至 静,
落笔 运思即成 。 假于绳R ,曲直方圆 .啻 不 中 度。 汤重在 < 法 古今 鉴)里记载他 韵 墨 作八太雁 , 、鸣宿食 2 。 可见 崔 涂 尽 态
蜚
盛
{§ g
、
. ,.
∥
、
毛 ,尤以 鹅、败 荷 凫雁著称 。 ( 宣和
在构 图上把雀群 分为=部分 到,处于动态
左侧三雀 ,e
人物 , 的 现打破 了当时黄氐 画法占主流 他 地位 的局面 ,把 院体 花鸟 推 向7新 的高 度。崔 白的 变法 ,在某种意义 上促进了 木曼花 鸟 的发展 ,并使两宋院体 花鸟
始有了直 的时代特色和风貌。 墨法,弯曲转折 ,笔势坚厚 ,以干湿兼 用的 无可 认。崔 白的艺术成果得 益于他努 自不仅 有婀熟的技 墙,更有 用 笔灵 活纵放的 ! 色 攘晕染 ,无刻画癌硅。 又以松动灵 活 皴 力汲取前^成就 ,深A 写生,大胆独 创。在
宋代花鸟画精选:古画技法析览
![宋代花鸟画精选:古画技法析览](https://img.taocdn.com/s3/m/5dca2c2f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f3.png)
宋代花鸟画精选:古画技法析览宋代的花鸟画是中国画的重要分支,它以精致的绘画技法和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丰富了中国艺术走向世界的历史。
特别是在宋代,花鸟画的发展出现了突破性的突破。
画家们使用复杂的绘画技法,创造出大量精美的花鸟画作品。
本文就宋代花鸟画的古画技法做一析览。
宋代花鸟画分为四大流派,分别是书法家“书画合一”的风格、山水画家“山水相连”的风格、工笔画家“立体变形”的风格和软笔画家“空灵理智”的风格。
每一种风格都有自己独特的绘画技法,在一个画家的作品中共同作用,形成多元的艺术表达。
首先,我们看看“书画合一”的风格。
书画合一是宋代书法家通过结合书法和绘画的技法,以书法的笔法绘制花鸟图案的特殊画风。
这种风格的艺术表现形式,可以表现出深厚的书法文化,以及极高的文人气质。
画家们结合书法笔法,可以制作出别具一格的花鸟图案,具有相当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其次,是“山水相连”的风格。
在宋代,山水画家利用通透自由的画笔,使风景山水与花鸟结合起来,形成宋代花鸟画的特殊风格。
在作品中,画家们不仅勾勒出精美的花鸟图案,而且在背景中塑造出精致的山水画面,使画面更加生动细腻。
再次,是“立体变形”的风格。
立体变形是宋代工笔画家精心创作的花鸟画技法,它融合了古典工笔画法,以精致的线条错落有致,用笔触呈现出花鸟图案,又充分表现出花鸟的立体形态,表现出花鸟生动活泼的质感。
最后是“空灵理智”的风格,它是宋代软笔画家创造的一种绘画方式。
他们摒弃繁复的笔法,使用轻柔的笔法,以简洁明了的线条表现出花鸟的形态,描绘出空灵飘逸的画面,营造出一种淡淡的意境。
从上面的技法来看,宋代花鸟画的创作,受到不同流派的影响,以及画家们独特的创作经验,使得宋代花鸟画在绘画技法上创造出了繁多的变化,丰富了宋代花鸟画的艺术表现。
总之,宋代花鸟画在古代画技法上有着深厚的传统,带有浓郁的中国文化气息。
宋代画家们结合不同学派的特色,使用复杂的绘画技法,创造出大量精美的花鸟画作品,丰富了中国艺术的历史。
宋代宫廷花鸟画的特点
![宋代宫廷花鸟画的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caa3963d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a0.png)
宋代宫廷花鸟画的特点
宋代宫廷花鸟画是中国花鸟画发展的重要阶段,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和技法。
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写实性
宋代宫廷花鸟画追求写实性,强调对自然界万物的观察和描绘。
画家
们通过对植物、鸟兽等细致入微的观察,将其形态、色彩、纹理等特
征表现得淋漓尽致,力求达到真实自然的效果。
二、注重构图
宋代宫廷花鸟画在构图上也有独特之处。
画家们善于将花卉、鸟兽等
元素巧妙地组合在一起,形成富有变化和层次感的画面。
同时,在布
局上注重对称和平衡,使整幅画面显得稳定而美观。
三、注重笔墨技法
宋代宫廷花鸟画在笔墨技法上也有独到之处。
画家们善于运用“写意”、“工笔”等不同的技法进行表现。
其中,“写意”强调笔墨自
由流畅,追求意境和气韵;“工笔”则注重细腻精细,追求写实效果。
画家们在运用不同技法的同时,也注重墨色的运用和层次感的表现。
四、注重意境
宋代宫廷花鸟画追求意境,强调画面所表现出的情感和内涵。
画家们通过对自然界万物的观察和描绘,创造出富有生命力和灵性的作品。
他们善于将自然界万物与人类情感融合在一起,使作品更具有艺术性和思想性。
总之,宋代宫廷花鸟画是中国花鸟画发展历程中一个重要的阶段。
其特点主要体现在注重写实性、构图、笔墨技法和意境等方面。
这些特点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背景和艺术风格,也为后世花鸟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芙蓉锦鸡图》赏析
![《芙蓉锦鸡图》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b62ed15f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fc.png)
该作品的艺术价值和影响深远,被视 为中国绘画艺术的瑰宝,对后世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
05
《芙蓉锦鸡图》的鉴赏与感悟
观画过程中的感受与体验
视觉冲击
作品以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色彩呈现出芙蓉与锦 鸡的生动形象,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情感共鸣
观画过程中,我仿佛感受到了锦鸡的灵动与芙蓉 的娇艳,情感上产生了共鸣。
THANKS
感谢观看
画面布局精巧,物象之间相互呼应, 形成了一个和谐的整体。芙蓉叶子的 分布与锦鸡的姿态相互衬托,增强了 画面的动感和生命力。
笔法与线条
01
画家运用精细的笔法,勾勒出芙 蓉和锦鸡的轮廓。线条流畅自然 ,富有弹性。
02
锦鸡的羽毛采用短促的笔触,刻 画出绒毛质感,层次分明。芙蓉 叶子的线条则显得柔韧而富有弹 性,展现出叶子的生命力。
设色与渲染
设色艳丽而不失雅致,以红、黄、蓝、 白为主色调,色彩对比强烈,给人以 视觉冲击。
画家运用渲染技法,使色彩自然过渡, 形成立体感。锦鸡的羽毛色彩斑斓, 过渡自然,芙蓉叶子则显得鲜活欲滴。
形象塑造与意境表达
锦鸡形象栩栩如生,姿态优雅。画家通过精细的笔触和设色,将锦鸡的华丽与高贵展现得淋漓尽致。
《芙蓉锦鸡图》作为北宋花鸟画的代表作品之一,其精细的笔墨和生动的表现力 充分体现了北宋花鸟画的繁荣和发展。
《芙蓉锦鸡图》的创作年代与动机
《芙蓉锦鸡图》创作于北宋宣和年间(1119-1125),是赵 佶为了庆祝自己的五十大寿而创作的。画中芙蓉盛开,枝叶 繁茂,锦鸡独立于石上,神态自若。整幅画作色彩斑斓,笔 墨精细,展现出赵佶独特的艺术风格。
《芙蓉锦鸡图》赏析
• 《芙蓉锦鸡图》的创作背景 • 《芙蓉锦鸡图》的艺术特色 • 《芙蓉锦鸡图》的主题与象征意义 • 《芙蓉锦鸡图》的历史地位与影响 • 《芙蓉锦鸡图》的鉴赏与感悟
宋代宫廷花鸟画的特点
![宋代宫廷花鸟画的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65fa1888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d9.png)
宋代宫廷花鸟画的特点宋代宫廷花鸟画是中国古代绘画的一个重要流派,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技巧而闻名于世。
宋代宫廷花鸟画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注重形态的写实性和生动性宋代宫廷花鸟画注重对花鸟形态的真实描绘,力求表现事物的形态特征。
画家们以细腻、精确的线条勾勒出花鸟的轮廓,通过用墨、色彩的变化来衬托出花鸟的神韵和生动感。
画家们注重细节的描绘,尤其是花鸟的羽毛、花瓣、叶子等细节,以及它们的眼睛、爪子等部位,使观者能够感受到花鸟活灵活现的形态。
二、运用写实的绘画技巧宋代宫廷花鸟画运用了许多写实的绘画技巧,例如立体感的表现、光影的处理、层次感的塑造等。
画家们通过运用透视原理、阴影和颜色的变化等手法,使花鸟画具有立体感和空间感。
他们善于运用墨线,通过变换线条的粗细、浓淡和质感来表现物体的纹理和质感。
画家们还善于利用颜色的明暗变化和层次感的处理,使花鸟画更加生动逼真。
三、注重意境的营造和情感的表达宋代宫廷花鸟画不仅注重形态的写实性,还注重意境的营造和情感的表达。
画家们通过细致入微的描绘、细腻的色彩和精妙的构图,营造出一种静谧、优雅的意境。
他们注重表达花鸟的姿态、神情和情感,使观者能够感受到画家对花鸟的热爱和情感。
四、注重审美的追求和艺术的修养宋代宫廷花鸟画注重审美的追求和艺术的修养。
画家们追求画面的和谐、平衡和整体的美感,注重构图的布局和比例的协调。
他们注重画面的空灵、雅致和简洁,追求画面的纯净和淡泊。
画家们还注重笔墨的运用和技法的研究,通过不同的笔墨和技法来表现花鸟的特点和个性。
总的来说,宋代宫廷花鸟画以其形态的写实性、生动性、意境的营造和情感的表达而独具特色。
它注重对花鸟形态的真实描绘,运用写实的绘画技巧来表现花鸟的神韵和生动感。
它注重意境的营造和情感的表达,通过细致入微的描绘和细腻的色彩来营造一种静谧、优雅的意境。
它注重审美的追求和艺术的修养,追求画面的和谐、平衡和整体的美感。
宋代宫廷花鸟画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文化的表达和审美的追求,它对后世的影响深远,至今仍为人们所喜爱和借鉴。
宋代院体花鸟画的代表性及艺术特点知识讲解
![宋代院体花鸟画的代表性及艺术特点知识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a2d2bf3e011ca300a7c39032.png)
宋代院体花鸟画的代表性及艺术特点宋代院体花鸟画的代表性及艺术特点:花鸟画是宋代宫廷画院绘画的重要类别,在艺术上大大超越了唐代。
宋代宫廷花鸟画家极重视对动植物形象情状的观察研究,他们笔下的花果草木,务求生动逼真,合情合理,一丝不苟。
其表现精工细丽,设色浓重典雅,造型周密端庄,反映出宋代宫廷贵族的审美特征。
代表人物与作品是赵佶即宋徽宗,北宋画家,书法家。
在政期间,扩充画院,兴办画学,鉴藏古画,编纂《宣和画谱》,使的宋代宫廷画院人才济济,达到我国宫廷绘画最兴盛的时期。
赵佶长于工笔花鸟画。
代表作《芙蓉锦鸡图》。
宋代是花鸟画空前发展的时期。
一方面有画院画家应宫廷堂壁装饰之需而创作的承袭五代“黄家富贵“的花鸟画风;另一方面文人士大夫的水墨花鸟画也形成了独特的体系,与院体花鸟画并存而形成鲜明对比。
院体花鸟画的繁荣,宋朝历代皇帝特别是宋徽宗的大力提倡起了重要的作用,涌现出了一批技巧高超的花鸟画家,崔白影响尤大。
黄筌介绍(课本)(课本)崔白:字子西,濠梁( 今安徽风阳) 人,生卒年失考。
宋神宗熙宁初为画院艺学,擅画花竹、禽、鸟,尤工秋荷凫雁,注重写生,精于勾勒填彩,线条劲利如铁丝,设色淡雅,在继承徐熙、黄筌两体的基础上别创出一种清雅疏秀的风格。
崔白还精于道释人物鬼神。
他对院体花鸟画的兴盛产生很大的影响。
《双喜图》是他的传世名作。
(课本)赵佶(1082 一1135 年) :宋徽宗赵佶政治上昏庸无能,但酷爱艺术并极有造诣。
他在位时扩充翰林图画院,提高画家的社会地位,建立比较严格的考核制度,并经常亲自进行指导。
他还广泛搜集历代文物,命下臣编辑《宣和睿览集》、《宣和书谱》、《宣和画谱》、《宣和博古图》汇刻书法《大观帖》等。
他亦善书法,书风坚劲秀挺,被称为“瘦金书“。
擅绘画,尤工花鸟。
代表作有《听琴图》、《芙蓉锦鸡图》、《瑞鹤图》等,大约均系代笔而署宋徽宗御制。
所以留传至今确为宋徽宗本人所作的画并不多。
<芙蓉锦鸡图》是北宋徽宗赵佶的代表作之一。
简析宋代院体花鸟画1
![简析宋代院体花鸟画1](https://img.taocdn.com/s3/m/b8910bc9b14e852458fb5765.png)
简析宋代院体花鸟画1运以精心出以妙笔—简析宋代院体花鸟画文/江虹内容提要:宋代中国花鸟画成熟并至极盛,应物象形、随类敷彩臻于完美,而其中院体花鸟画的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从关注写生、妙法自然,到大胆创新、强调诗情画意;笔墨技巧由精工富丽、浓重典雅的风格转向追求自然生动,工放结合的新风格。
宋代院体花鸟画作为中国工笔花鸟画的典范,对元明清乃至现代的花鸟画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宋代;院体花鸟画;代表性;风格演变;艺术特点翻阅宋人画册,细读其间精妙传神的花鸟画作品,常常会令人沉醉其间。
无论是出自名家之手的《晚荷郭索图》(黄居寀)《果熟来禽图》(林椿)《梅石溪凫图》(马远),还是来自无名氏画家的《白茶花图》《草虫图》《白头丛竹图》,一幅幅佳作均展现出中国花鸟画发展鼎盛期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也难怪宋人郭若虚在《图画见闻志》中《论古今优劣》一节认为:“若论佛道、人物、仕女、牛马,则近不及古;若论山水、林石、花竹、禽鱼,则古不及近。
”正是众多的画家,繁荣的创作,使花鸟画的发展在宋代进入了一个完全成熟的阶段。
宋代(公元960年—公元1297年)三百余年间,院体花鸟画一直呈上升态势,技巧愈加脱俗,品味愈加精纯,创造了中国绘画史上花鸟画创作的第一个高峰。
一、北宋初期:院体花鸟画“黄家富贵”风格的形成与确立回溯花鸟画史,唐代花鸟画盛行而发展成为独立的专门画科,有以画鹤著称的薛稷和擅长孔雀、折枝花木的边鸾,至晚唐花鸟画名家滕昌祐、刁光胤等“避乱”入蜀,直接影响了五代蜀地的花鸟画,至宋代初期,花鸟画主要继承了五代传统。
黄筌(公元903年—公元968年),字要叔,成都人。
他自幼喜爱绘画,13岁师从刁光胤学画花鸟竹石,同时善于博取众长,自成一家,17岁入前蜀禁宫,任待诏职。
黄筌作为当时首屈一指的宫廷画家,历仕前、后蜀和宋初,一直受到宫廷“厚”遇。
黄筌的画取材广泛而富丽工巧,他的花鸟画多用淡墨细细勾勒,再以重彩层层渲染,敷色极为精妙。
宋代花鸟画赏析
![宋代花鸟画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2b4e1443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df.png)
宋代花鸟画赏析千百年来,中国绘画史上最光辉灿烂、最有成就、最具代表性的部分,莫过于宋代绘画了。
它标志着中国绘画由五代之后呈现出衰退与沉寂而进入另一发展阶段。
也是中国美术史上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宋代花鸟画的内容丰富多彩,尤以花鸟画为甚。
从传世作品来看,无论宫廷贵族,文人雅士还是民间艺人,所绘花鸟鱼虫,均情趣盎然,生机勃勃。
画风工写结合,多用水墨,敷色鲜丽明亮,注重物体结构和动态神韵,并富于诗意和笔墨情趣。
其题材广泛,有池塘游鱼、竹石芭蕉、禽鸟花卉、草虫、蔬果、耕牛、牧放、闲适、歌舞、戏婴等。
总的来说,北宋时期的花鸟画逐渐摆脱了勾线填色的形式,追求“意足不求颜色似”的效果,讲求诗意,追求文人士大夫的清高、恬淡、幽雅和文人趣味。
其一,花鸟画多反映现实社会生活。
花鸟画作为一种独立的画科,形成于五代,在北宋中期开始兴盛起来。
当时主要描写自然界花鸟虫鱼,以此来寄托文人们的思想感情。
另外,它还常常被文人作为一种自我表白的手段,抒发个人的胸臆和怀抱。
如苏轼的《枯木怪石图》,柳宗元的《小桃》、《黄鹂》,郭熙的《寒鸦图》等等。
这些作品将自己的思想、情感寓于对花鸟的观察、描绘中,使画面洋溢着一股生气。
第二,工笔花鸟画。
北宋时期是工笔花鸟画最为成熟的时期。
由于朝廷的喜爱,画院制度的形成,使得绘画技巧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画院内设有专门的科目和职责,同时,选拔了一批较高素养的画家。
画院中集中了众多的名家,他们将绘画作为毕生的事业,留下了数量众多的佳作。
仅张择端存世的《清明上河图》,即是一幅杰作,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这一时期,花鸟画创作,既继承了唐代的勾勒填色的传统技法,又发展了五代的没骨技法。
“咫尺应须论万里,纵横自可穷千毫”。
宋代花鸟画,能够成为中国画坛的中坚力量,正是因为它在写生方面达到了很高的境界。
而且,这一时期的花鸟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还推陈出新,在花鸟画的语言和表现手法上都达到了空前绝后的境界,尤其是写意花鸟画的极大发展,标志着中国画创作已经完全走向了自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筌 写生珍禽图
徐 熙 雪 竹 图
写生赵昌
• 赵昌者,汉州(今四川省广汉市)人,善画花。每晨朝露 下时,绕栏槛谛玩,手中调采色写之。自号写生赵昌。平 生至意精思,一发于画,故其画为工,而能名于世。又有 王有者,汉州卒也。 州将每令赵昌画则遣有服事供应之。 久,其画遂亚于昌。其为人亦精洁有巧思,非卒之流辈也。 东斋记事 宋 范镇
牧谿水墨
体物精审 写生传神 ——宋人花鸟画欣赏
杨
景
军
林椿果熟来禽图页之棕头鸦雀
宋徽宗《桃鸠》图之红翅绿鸠
疏荷沙鸟图之鹡鸰
柳枝黄鸟图之黄鹂
枇杷绣眼图页 之绣眼
谢赫六法
• 虽画有六法,罕能尽该。而自古及今, 各善一节。六法者何?一,气韵生动是 也;二,骨法用笔是也;三,应物象形 是也;四,随类赋彩是也;五,经营位 置是也;六,传移模写是也。 《古画品 录》
正午牡丹
• 《梦溪笔谈》 卷十七 书画 ... 丞相正肃吴公与欧公姻家,一见曰: “此正午牡丹也。何以明之?其花披哆而 色燥,此日中时花也;猫眼黑睛如线,此 正午猫眼也。有带露花,则房敛而色泽。 猫眼早暮则睛圆,日渐中狭长,正午则如 一线耳。”此亦善求古人心意也。
诗题取士 益兴画学
• 徽宗皇帝,天纵将圣,艺极于神。曰:“朕万几余暇, 别无他好,惟好画耳。”故秘府之藏,百倍先朝。 笔墨天成,妙体众形,兼备六法。独于翎毛,尤为 注意。多以生漆点睛,隐然豆许,高出纸素,几欲 活动,众史莫能也。 益兴画学,教育众工。如进 士科,下题取士,复立博士,考其艺能。所试之题, 如“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自第二人以下, 多系空舟岸侧,或拳鹭于舷间,或栖鸦于篷背,独 魁(当时画家)则不然。画一舟人,卧于舟尾,横 一孤笛,其意以为非无舟人,止无行人耳,且以见 舟子之甚闲也。又如”乱山藏古寺”,则画荒山满 幅,上出幡竿,以见藏意。余人乃露塔尖或鸱吻, 往往有见殿堂者,则无复藏意矣。
雅士游艺
胸有成竹
•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自蜩蝮 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今画者 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 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 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兎起 鹘落,少纵则逝矣。与可之教予如此,予不能然 也,而心识其所以然;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 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 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 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 • 《文与可画筼筜贵徐熙野逸。此不惟各言 其志,亦耳目所得,得之手而应之心也。 黄筌与其子居寀,始事蜀为待诏,筌累迁 如京副使。既归朝,筌为宫赞,居寀服旧 职,皆给事禁中,多写禁御所有珍禽瑞鸟、 奇花怪石。徐熙江南处士,志节高迈,放 达不羁,多状江湖所有汀花野竹、水鸟渊 鱼。二者春兰秋菊,各擅重名,下笔成珍, 挥毫可范。 宋 郭若虚
曾云巢草虫
宋曾云巢无疑工画草虫,年愈迈愈 精。或问其何传,无疑笑曰:此岂有法 可传哉。某自少时取草虫笼而观之,穷 昼夜不厌,又恐其神之不完也,复就间 观之,于是始得其天。方其落笔之时, 不知我之为草虫耶,草虫之为我也。此 与造化生物之机缄盖无以异,岂有可传 之法哉! 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
晴春戏蝶图之蝴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