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织造技术概论重点

合集下载

非织造概论 复习要点

非织造概论 复习要点

一、名词解释(共10分,每题2分)非织造布:定向或随机排列的纤维通过摩擦、抱合而互相结合职称的片状物纤网定向度:纤网中呈纵向或横向排列的纤维量所占比例称为定向度。

针刺密度:单位面积纤网内所受到的刺针数。

速比:大锡林和工作辊或剥毛辊的线速比。

异形纤维:截面非圆形的的化学纤维。

二、填空题(共20分,每空1分)1.干法成网的梳前准本工序主要包括配料、纤维的开清与混合和加油水。

2.非织造材料可以医用、服装用、工业用、国防用。

3.非织造梳理机针面的三大作用:分梳、剥取、起出。

4.针刺机对刺针要求精确、耐磨、光洁。

5.针刺固结法是利用刺针对纤维网进行反复穿刺来实现的。

6.针刺机主要由送网机构、针刺机构和输出卷取组成。

7.水刺头的排列方式分为平网式排列、转鼓式排列和转鼓加平网式排列。

8.非织造布的技术特点:工艺流程短、生产速度高、原料来源广、产品品种多。

9.热粘合的形式有点粘合、面粘合。

10.化学粘合热烘燥的方式有对流式、辐射式、接触式。

三、选择题(共30分,每题1.5分)1、梳理机主要有两种,以下那种不是()A 盖板式梳理机B 杂乱式梳理机C 罗拉式梳理机2、针刺方法有两种,以下那种不是()A 角度针刺B 垂直针刺C 斜向针刺3、热风穿透式热粘合有两种,以下哪种除外()A 单层平网热风穿透式B双层平网热风穿透式C单滚筒圆网热风穿透式粘合4、一下哪种不是杂乱成网的方式()A 杂乱辊式成网B 杂乱牵伸式成网C 杂乱揉搓式成网5、烘燥方式有烘筒式、()、红外线干燥式。

A 吹干式B射线辐射式C热风式6、湿法纤网课采用机械、化学粘合、()三种方法。

A 热粘合B 物理粘合C 药剂粘合7、植针密度值()长针板上的植针数。

A 1cmB 1mC 10cm8、湿法成网常用的成网方式有()、圆网式及复合式。

A 椭圆网式B 斜网式C方形网式9、纺丝工艺包括()、牵伸热气流速度以及熔喷温度。

A熔体挤出量B熔体配比 C 熔体选择10、分丝方法有气流分丝法、静电分丝发、()。

非织造复习范围

非织造复习范围

1、预湿的目的是压实蓬松的纤网,排除纤网中的空气,使纤网进入水刺区后能有效地吸收水射流的能量,以加强纤维缠结效果,常见的预湿方式有(双网夹持式)和(带孔滚筒与输网帘夹持式)。

2、在水刺生产中水循环和水处理系统对于杂质有以下处理方式:(沉淀)、(筛分)、( 袋式过滤)、( 芯式过滤) 、( 膜过滤) 等。

3、化学粘合工艺的加工方法有(浸渍法)、(喷洒法)、( 泡沫浸渍法)、( 印花法)等四种方式。

4、粘合剂按化学成分分类有( 天然粘合剂) 、( 合成粘合剂)。

5、非织造材料的成网方法可以分为( 干法成网法)、( 湿法成网法)、( 聚合物直接成网法),其中干法成网可分为( 梳理成网)、( 气流成网) 。

6、湿法非织造布的生产过程由( 纤维原料悬浆液制备)、( 湿法成网) 、( 加固) 和( 后整理)四大部分组成。

7、热轧粘合根据其粘合方式可分为( 表面粘合)、( 面粘合) 、( 点粘合)。

8、用于粘合衬布的热熔胶,一般要求具备的性能有:良好的流动性、( 良好的粘合性)、( 良好的熔融性) 、( 良好的耐洗性能)以及抗老化性能。

9、水刺生产工艺系统主要由( 水刺机)、( 水处理系统) 、( 水循环系统)和干燥系统四大部分组成。

10、非织造的基本工艺过程包括( 纤维准备)、( 成网) 、( 加固) 和( 后整理) 。

11、干法成网加工中的准备工序,主要包括纤维的( 配料)、( 施加油剂) 、( 混合开清)。

12、纤网加固方法有( 针刺加固)、( 水刺加固) 、( 热粘合加固) 和( 化学粘合加固)等。

13、针板植针方式有( 人字形)、( 双人字形) 、( 杂乱形)等几种。

14、罗拉式梳理机通过( 分梳) 、( 剥取) 和( 提升)等三大作用将短纤维梳理成由单根纤维组成的薄纤维网。

15、热粘合工艺中的烘燥工序可分为( 热风穿透式)、( 辐射式) 、( 接触式烘燥) 三种方式。

16、针刺机是由( 送网机构)、( 针刺机构) 、( 牵拉机构) 、( 花纹机构) 、( 传动机构) 等机构组成。

轻化131 非织造布考试重点

轻化131  非织造布考试重点

非织造布考试重点1.非织造材料定义:定向或随机排列的纤维通过摩擦、抱合或粘合或者这些方法的组合而相互结合制成的片状物、纤网或絮垫(不包括纸、机织物、簇绒织物,带有缠编纱线的续编织物以及湿法缩绒的毡制品)。

所用纤维可以是天然纤维或化学纤维;可以是短纤维、长丝或当场形成的纤维状物。

2.非制造布与纸的区别:类别纸非织造布原料纸浆短纤维长纤维结合力氢键摩擦力/外力/粘合力(粘合剂)3.纤维分类1.天然纤维:棉、麻、木浆、羊毛、椰壳、蚕丝2.化学纤维:1)人造纤维--粘胶纤维、醋酯纤维2)合成纤维—聚酯、聚丙烯、聚酰胺、聚乙烯醇3.矿物纤维(无机纤维)—玻璃纤维、碳纤维、金属纤维4.化学纤维的优势:1.多数化学纤维的物理机械性能高于天然纤维2.化学纤维含杂少,可简化纤维准备工序3.差别化、功能性的化学纤维可满足非织造材料的特殊要求4.化学纤维细度、长度一致性好,并可按非织造生产工艺的要求进行控制5.几种差别化纤维的应用:1.低熔点粘合纤维:丙纶和PP/PE复合纤维2.超细纤维:过滤/除尘/绝缘吸收材料和人造皮革3.绒毛浆纤维:卫生用品:如妇女卫生巾,婴儿尿不湿等4化学改性纤维:医疗卫生材料料中的手术衣/帽等6.ES纤维:是一种性能优异的热熔粘结纤维,他是有聚丙烯和高密度聚乙烯复合而成,有皮芯型和并列型两种结构,可在纤维中做主体成分,也可做粘合成分7.超细纤维概念:是指纤维密度为0.44dtex以下的纤维8.疏理机的作用:分疏作用,剥取作用,提升作用9.梳理机的种类、特点、及其主要差异种类:罗拉式梳理机和盖板式梳理机。

各自特点:(1)罗拉式梳理机主要包括喂入系统、预梳系统、梳理系统、输出系统和传动系统等。

适合于梳理较长的纤维。

(2)盖板式梳理机主要包括喂入系统、预梳系统、梳理系统、输出系统和传动系统等。

适合于梳理棉纤维、棉型化纤及中长型纤维。

工作差异:(1)盖板式梳理点多,罗拉式梳理点少(2)盖板式梳理区域是连续的,损伤纤维多,特别是长纤维(3)盖板式梳理不仅除杂,还除去短纤维,罗拉式梳理基本上不会去除短纤维(4)盖板式梳理在盖板和锡林之间反复细微分梳纤维并混和,而罗拉式梳理的工作罗拉仅对纤维分梳、凝聚及剥取返回10.三种成网方式及特点:成网方式分类特点机械铺叠成网平行铺网 a.纤维在纤维网上呈纵向排列,纵横向强力比为12:1 b.外观好,均匀度高c纤维宽度受梳理机宽度限制d厚度受梳理机台数限制梳理机利用率低交叉铺网铺网后纤维宽度不受梳理机工作宽度限制,幅宽可调,纤维交叉排列,但最终非织造材料的横向强力大于纵向强力表面有折痕机械杂乱成网杂乱辊式杂乱成网a上下罗拉之间必须有一定拉力,且压力要均匀,牵伸倍数不宜大极小倍数牵伸b牵伸罗拉表面包覆特殊针布,控制力更大c通常三根牵伸罗拉构成一个品字形牵伸区,牵伸区内三根牵伸罗拉的传动件的齿数比决定牵伸区的固牵伸式杂乱成网定牵伸倍数气流杂乱成网封闭循环式采用一台风机,气流循环剥离纤维,输送成网抽吸式采用抽吸气流,浆纤维分离,输送成网自由飘落式由自身重量飘落成网压吸结合式吹希两台风机,按需调节压入式吹入气流使纤维从锡林上分离,输送成网11.润湿的概念:粘合剂在被粘合物质表面,由于分子间力的作用而均匀分布的现象12.表征粘合剂性能的指标有:(1)固体含量在规定条件下,测得的粘合剂中非挥发性物质的质量分数,一般在40%~50%之间。

非织造学复习重点集合

非织造学复习重点集合

第一章绪论1.非织造的定义及工艺基本原理?定义:定向或随机排列的纤维通过摩擦、抱合或粘合或者这些方法的组合而相互结合制成的片状物、纤网或絮垫(不包括纸、机织物、簇绒织物,带有缝编纱线的缝编织物以及湿法缩绒的毡制品)。

工艺原理:包括纤维准备、成网、加固、后整理2.非织造材料与纸的区别?在纤维成分中长径比大于300的纤维占全部质量的50%以上,或长径比大于300的纤维虽只占全部质量的30%以上但其密度小于0.4g/cm3的,属于非织造材料,反之为纸。

3.非织造工艺技术分类第二章非织造用纤维材料1.非织造专用纤维特点(主要纤维,如复合纤维、海岛型纤维、橘瓣纤维、低熔点纤维、木浆纤维、三维中空纤维等)2.纤维在非织造布中的作用?(1)纤维形成非织造材料的基本结构(2)纤维形成非织造材料的加固成分(3)纤维形成非织造材料的粘合成分3.纤维对非织造布加工及性能影响?(1)细度和长度:细度↓长度↑→非织造材料强度↑(2)卷曲度:纤维卷曲度影响抱合力、弹性、压缩回弹性。

(3)纤维截面形状:过滤材料采用多叶截面,孔径↓,表面积↑,非织造材料强度↑。

(4)表面摩擦因数:影响强度,影响加工工艺性,如静电、针刺力等。

(5)吸湿性:影响加工工艺性,如静电、粘合剂扩散等。

(6)线密度:线密度↓→非织造材料强度↑4.非织造工艺选择纤维原料的依据?(1)满足非织造材料使用性能的要求(2)满足非织造材料加工工艺和设备对纤维的要求(3)性价比的平衡及其他环境资源方面的要求第三章短纤维成网工艺和原理1.杂乱梳理形式和原理(书P59)2.气流成网的机理,影响气流成网均匀度的主要因素?机理:纤维经开松混合后,喂入高速回转的锡林或刺辊,进一步梳理成单纤维。

在锡林或刺辊的离心力和气流联合作用下,纤维从锯齿上脱落,靠气流输送,凝聚在成网帘(或尘笼)上,形成纤网因素:喂入纤维层的均匀性,纤维在气流中的均匀分布和输送,纤维在成网帘上的凝聚条件第八章纺丝成网工艺和原理1.纺丝成网的机理:纺丝成网法是聚合物挤压成网制造非织造材料的主要工艺,它充分利用了化学纤维纺丝成型的原理,采用高聚物的熔体进行熔融纺丝成网,或浓溶液进行纺丝和成网,纤网经机械、化学、热粘合加固后制成非织造材料。

非织造布技术概论第三章

非织造布技术概论第三章
第三章
非织造成网工艺和原理
§3-1 §3-2 §3-3 §3-4 §3-5
干法成网前准备 梳理 铺网 气流成网 湿法成网
NONWOVEN
成网准备
纤网成 网技术
纤维梳理
成网
NONWOVEN
纤网成网技术
成网准备 纤维梳理 成 网
纤维喂入、开松、混合
干法成网
分梳、剥取、提升 机械铺网、机械杂乱成网 气流成网
相关设备
NONWOVEN
第三章
非织造成网工艺和原理
非织造材料生产的工艺流程通常为: 纤维原料→成网前处理→成网→加固→后处理→成卷 纤网质量如单位面积质量偏差,不匀率,纤维的配比、配 色以及纤维的排列方向等,直接影响非织造材料的外观和 性能。纤网缺陷在后加工过程中无法加以弥补,有时反而 扩大和暴露。由此,成网技术是非织造材料生产技术中的 关键。
NONWOVEN
平行铺网
串联式
NONWOVEN
平行铺网
并列式
NONWOVEN
第三章
非织造成网工艺和原理
§3-3 铺网
二、交叉折叠铺网 要克服平行铺叠成网存在的种种不足之处,可以采用交叉 折叠铺网。其特点为: 1 铺叠后纤网宽度不受梳理机工作宽度限制。 2 可获得很大单位面积质量的纤网。 3 可以调节纤网中纤维的排列方向,甚至使最终非织 造材料的 横向强力大于纵向强力。 4 可获得良好的纤网均匀性,cv2~4%。
NONWOVEN
第三章
非织造成网工艺和原理
纤网均匀度: 指纤维在纤网中分布的程度。通常用纤网不匀率 (CV值)来表征纤网的均匀度。 纤网定量: 指纤网中所含纤维的质量。通常用单位面积纤网质 量(g/m2)来表示。 纤网质量控制: 维持纤网定量在规定的范围内 尽可能减少定量偏差的变化范围

非织造学复习资料

非织造学复习资料

非织造学复习资料一、非织造材料定义非织造材料又称非织造布、非织造织物,非织造材料主要利用纺织加工的工艺方法生产纤维形成一定形状,由纤维束形成的柔韧且具有良好透气的片状、块状、卷状、或其它形状的材料。

非织造材料的主要原料有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如棉、毛、丝、麻、化学纤维等。

二、非织造材料的分类1、干法非织造材料:用机械成网,或化学纤维摩擦聚合成网,或者两者联合起来制成的非织造材料。

干法非织造材料主要由化学纤维制造。

干法非织造材料也具有交织成网的线,但它所用的原料与水刺非织造材料所用的原料有所不同,结构也比较简单,形成的网体也与水刺非织造材料有所不同。

干法非织造材料在某些特定产品中具有一定的优点,因此使用量也在不断增加。

2、湿法非织造材料:用机械或化学方法将纤维与液体一起混合,使纤维形成凝聚体。

湿法非织造材料除了可以采用一些干法非织造材料所用的纤维以外,还可以采用短纤维、长丝束等许多其他纤维作为原料。

湿法非织造材料的结构基本上是单层薄页结构。

湿法非织造材料主要用于卫生用品和工业用布等。

3、聚合物熔体或溶液的非织造加工:聚合物熔体或溶液的非织造加工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非织造技术。

这种方法主要用于聚合物单体的熔融纺丝或溶液纺丝过程。

它的特点是在纺丝过程中没有交织点存在,因此特别适合于高分子聚合物的连续长丝的制造。

高分子聚合物熔融纺丝或溶液纺丝所形成的纤维,在形态上与干法或湿法所形成的纤维有明显的不同。

前者形成的是连续长丝,而后者的纤维结构呈随机排列的纤维束。

4、电极法非织造加工:电极法非织造加工是最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它的特点是制造过程中使用了电场作为驱动力进行加工的,这种加工方法主要用于生产具有特殊性能的产品,例如具有高导电性能的电极布等。

5、熔喷法非织造加工:熔喷法非织造加工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工艺,它主要用于生产具有特殊性能的产品,例如防水透气的膜等。

6、静电纺丝法非织造加工:静电纺丝法非织造加工是最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工艺,它主要用于生产具有特殊性能的产品,例如具有纳米级超细纤维的产品等。

非织造复习

非织造复习

1.非织造的基本工艺过程:纤维/原料的准备、成网、纤网加固、后整理。

2.非织造材料生产中的关键技术:成网、纤网加固3.非织造材料按成网方法分类可以分为干法成网、湿法成网、聚合物挤压成网,其中干法成网可分为机械梳理成网、气流成网。

4.纤网加固方法:化学粘合加固、热粘合加固、针刺加固、缝编法加固、水刺加固。

5.化学粘合法主要包括:浸渍法、喷洒法、泡沫法、印花法和溶剂粘合法五种。

7.ES纤维是:一种双组分低熔点热熔纤维,其芯层是聚丙烯,起主体纤维的作用,皮层是聚乙烯,起热熔粘合的作用。

9.“CV”表示是指:纤网的不匀率纤维在纤网中分布的均匀程度。

通常采用测定纤网不匀率的方法来反映纤网纵向和横向的不匀情况以及纤网总体不匀情况。

10.纤维杂乱度是指:纤网中的纤维沿各个方向排列的均匀程度11.短纤维成网工艺包括干法成网和湿法成网工艺。

12.干法成网加工中的准备工序,主要包括纤维的混合、开松及必要的油剂施加。

13.罗拉式梳理机通过分梳作用、剥取作用和提升作用作用将短纤维梳理成由单根纤维组成的薄纤维网。

14.梳理机的主要种类有:罗拉式梳理机、盖板式梳理机。

15.气流成网可以形成杂乱度较高的纤网,纤网中的纤维基本上呈三维取向。

16.干法造纸是先采用气流成网制备木浆纤网,再经加固形成非织造材料的一种新工艺。

17.湿法非织造的生产过程由原料的准备、供浆、湿法成网、白水与纤维回收和干燥四大部分组成。

18.针刺机是由送网机构、针刺机构、牵拉机构、花纹机构、传动和控制机构、附属机构、机架等机构组成。

19.针刺过程中的主要工艺参数有:针刺密度、针刺深度和步进量。

21.花纹针刺形式中根据叉形针针槽方向和纤网送进方向的关系、植针几何图案、提花机构及其控制程序,可获得四种表面结构条圈结构、绒面结构、小节距几何图案、大节距几何图案。

22.针刺密度是指:纤网在单位面积上受到的理论针刺数。

23.针刺步进量是指:针刺机每针刺一个循环,非织造纤网所前进的距离。

5非织造布概论

5非织造布概论

长丝:喷(纺)丝成网
四、非织造布的应用 P4~P5 五、非织造布发展方向
(一)非织造布的发展史 •家蚕茧 —抽丝的蚕茧 —纺粘法非织造布 —————————纺络法非织造布 仿生原理追溯到中国古代 •野蚕茧
——湿法非织造布 •漂絮(大麻纤维纸)
•平板茧(茧纸) 生活中:制毡、造纸、宫扇(茧纸)
《非织造布生产技术》:
2、水刺法(射流喷网法、纺络法)
定义: 利用高压高速的极细水流(水针)冲击纤维网,使纤维网中 的纤维相互缠结而制成手感柔软的非织造布的加工工艺 代表性产品: 卫生材料、纱布、擦布、合成革基布 特点:发展较快,前景较好
3、缝编法
定义: 利用缝编机,把劣质纱布、两层纱线(经纱与纬纱)、单层纬纱 或纤维网等,用少量的成圈纱线紧固在一起而制成缝编织物的加 固工艺。 代表性产品: 装饰产品、鞋材、滤材和衬料 特点: 工艺简单、产量高、花色品种多,外观酷似纺织品,国内发展 并不快
学校
我们的学校是个美丽的校 园,面积广大,学科领域 广泛,大学四年时间里通 过各学院的交叉听课,学 到了广博的知识。
课程名称
河北科技大学纺织服装学院 刘海文 Tel:83917709
绪论
一、非织造布的命名与定义
正规: 非织造布(nonwovens=nonwoven fabrics) 命名 俗称: 无纺布 少用: 不织布 美国ASTM —美国材料试验学会(American Society for
4、毡缩法
定义: 利用动物纤维的缩绒性,即定向摩擦效应,在纤维网中加以湿热 和助剂,通过机械力的搓揉摩擦而使纤维相互纠结的加固工艺。 代表性产品: 工业用毡、密封垫、礼貌、抛光材料 特点:产品有独特之处
(二)化学粘合加固法 喷洒法、饱和浸渍法、泡沫浸渍法、印花法、溶剂法 1、喷洒法

非织造概论

非织造概论

第一节 非织造布的发展与现状
二、非织造布的发展及现状: 非织造布的发展及现状: 非织造布(产品)的特点:原料广、成本低、性能优 非织造布(产品)的特点:原料广、成本低、
第一节 非织造布的发展与现状
1、非织造技术的起源:源于传统纺织技术,如: 非织造技术的起源: 针刺法技术:源于制毡技术 纺丝成网法技术:源于天然平板茧 湿法非织造技术:源于造纸技术 干法成网技术:源于传统纺织加工来自 第一节 非织造布的发展与现状
2、非织造材料工业的发展概况:可分为四个阶段 非织造材料工业的发展概况: (1)20世纪 年代初到50年代中,为非织造工业的萌芽期: ) 世纪40年代初到 年代中,为非织造工业的萌芽期: 世纪 年代初到 年代中 特点:原料多 特点:原料多为纺织厂下脚料或再生纤维等;没有专门设 设 工艺为干法成网,化学粘 备(多用纺织设备改造);主要工艺 工艺 合或针刺加固;产品主要为厚型絮垫 产品主要为厚型絮垫。 产品主要为厚型絮垫
第一节 非织造布的发展与现状
15% 43%
纺粘法和熔喷法非织造布 干法非织造布 其他类型非织造布
42%
目前世界非织造布产品分布
第一节 非织造布的发展与现状
5、我国非织造布生产现状
中国内地非织造布产量发展情况
160 140 120 100 80 60 40 20 0 1980 1990 2002 2003 2004 2005 2007 产量/万吨
第一节 非织造布的发展与现状
关于非织造布定义,主要来源于以下机构: 关于非织造布定义,主要来源于以下机构: ASTM(美国材料实验学会/美国材料实验标准) (美国材料实验学会 美国材料实验标准 美国材料实验标准) 我国国家标准(GB/T5709-1997) 我国国家标准 ISO9002(国际标准化组织) (国际标准化组织) INDA (International Nonwovens and Disposable Association)(国际非织造布和用即 ( 弃物品协会) 弃物品协会)

非织造学复习提纲

非织造学复习提纲

“非织造学”复习提纲第一章绪论:1、试说明非织造材料与其他四大柔性材料的相互关系。

2、从广义上讲,非织造工艺过程由哪些步骤组成?3、试阐述非织造工艺的技术特点。

4、掌握理解我国国标给非织造材料给予的定义。

5、试根据成网或加固方法,将非织造材料进行分类。

6、试阐明非织造材料的特点。

7、试列出非织造材料的主要应用领域。

8、举例分析说明非织造材料结构、性能。

第二章非织造用纤维原料:1、试述纤维在非织造材料中的作用。

2、分析纤维性能对非织造工艺和材料性能的影响规律。

3、非织造材料对纤维选用的原则是什么?第三章短纤维成网工艺和原理:1 名词解释:(1)纤网均匀度(2)纤网面密度(3)纤网定向度(4)纤网杂乱度(5)各向同性和各向异性2 梳理的目的是什么?3 梳理机上的回转工作件有哪三大作用?各需要什么条件来实现?4 什么是梳理单元,梳理单元是如何工作的?5 什么是预分梳度、什么是梳理度,如何表示?6 梳理机的主要种类有哪两种?各自特点及其主要差异是什么?7 高速梳理机主要有哪两种形式,增产原理是什么?8 杂乱梳理有哪几种形式,其原理是什么?9 交叉铺网装置的主要作用是什么?10 铺网的形式有哪几种,各自特点如何?11 纤网经交叉铺网后,其结构产生什么变化?铺叠层数如何决定(用相关公式表示)?12 铺网机中采用"储网技术"和"整形技术",各起什么作用?其工作原理是什么?13 如何使铺网后纤网进一步杂乱,应采用什么装置?其原理是什么?14 气流成网原理是什么?气流成网有哪几种形式?15 气流成网形成的纤网结构特点是什么?试说明其形成原理。

16 什么是干法造纸,干法造纸的基本工艺有哪些?17 湿法纤网的成形原理?18 斜网成形器与圆网成形器的各自特点。

19 湿法非织造材料与纸张的主要区别。

第四章针刺加固工艺和原理:1.试述针刺机构的技术要求与性能指标。

2.花纹针刺机是如何实现花纹针刺的?3.阐明主针刺机与预针刺机的主要差别。

非织造布主要实用工艺技术及特性

非织造布主要实用工艺技术及特性

非织造布主要实用工艺技术及特性非织造布主要工艺技术及特性1、纺粘非织造布技术纺粘非织造布是利用化学纤维纺丝成型原理,将聚合物挤出、拉伸而形成连续长丝后铺置成网,纤网再经过自身粘合、热粘合、化学粘合或机械加固方法制成非织造布。

在纺粘非织造布中,丙纶纺粘布比重最大可占到70%左右,其次是涤纶纺粘布约占18%左右,另外还有锦纶纺粘布及少量的功能化纺粘布。

丙纶纺粘布的特性:(1)丙纶纺粘布以聚丙烯树脂为主要生产原料,密度仅0.91,较多元酯、锦纶等材质为轻;(2)同基重制品厚度较厚,具有蓬松性;(3)成品柔软度适中,具有舒适感;(4)拨水透气性好。

PP树脂不吸水,含水率零,制品拨水性佳,且由100%纤维组成,具有多孔性,制品透气性佳,易保持布面干爽;(5)无毒、无刺激性。

PP纺粘制品不含其他化学成分,无毒、无异味且不刺激人体皮肤;(6)抗化学药剂。

PP树脂属化学成分钝性物质,抗化学侵蚀强度佳,产品不受侵蚀而影响强度;(7)抗菌性较好。

不发霉并能隔离存在液体细菌及虫类的侵蚀;(8)物理机械性能佳。

制品强度较一般短纤产品为佳,强度无方向性,纵横向强度相近;(9)加工容易。

PP树脂属热可塑型树脂,除可以用一般针车加工外,亦可以用高周波热熔缝合方式加工;涤纶纺粘布的特性:(1)高强度,具有较好的拉力强度;(2)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可在120℃环境中长期使用,在150℃环境中也可使用一段时间;(3)耐老化、抗紫外线、延伸率高、隔音;(4) 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透气性;(5) 耐腐蚀性较好,对酸及一般非极性有机溶剂有极强的抵抗力;(6)无毒、耐微生物、能防蛀、不受霉菌等作用;纺粘非织造布广泛应用于家庭用品、包装用品、装饰行业、农业用布、防水材料、高档透气(湿)防水材料基布、过滤材料、绝缘材料、电器、加固材料、支撑材料、汽车装饰材料、复合膜基布、婴儿和成人尿布、卫生巾、防护用品、一次性卫生材料等领域。

纺粘无纺布工艺流程聚合物(聚丙烯+回料)——大螺秆高温熔融挤出——过滤器——计量泵(定量输送)——纺丝(纺丝入口上下拉伸抽吸)——冷却——气流牵引——网帘成网——上下压辊(加固)——轧机热轧(加固)——卷绕——倒布分切——称重包装——成品入库纺粘无纺布的技术类型世界上纺粘无纺布技术主要有德国莱芬的莱科菲尔技术、意大利的STP技术、日本的神户制钢技术等。

非织造复习资料 持续更新

非织造复习资料  持续更新

第一章绪论非织造材料又称非织造布、不织布、非织造织物、无纺织物或无纺布。

非织造材料的定义:定向或随机排列的纤维通过摩擦、抱合或粘合或者这些方法的组合而相互结合制成的片状物、纤网或絮垫(不包括纸、机织物、簇绒织物,带有缝编纱线的缝编织物以及湿法缩绒的毡制品)。

所用纤维可以是天然纤维或化学纤维;可以是短纤维、长丝或当场形成的纤维状物。

为了区别湿法非织造材料和纸,还规定了在其纤维成分中长径比大于300的纤维占全部质量的50%以上,或长径比大于300的纤维虽只占全部质量的30%以上但其密度小于0.4g/cm3的,属于非织造材料,反之为纸。

非织造材料的分类按成网方式分:1、干法成网(机械梳理成网(→铺网)、气流成网)在干法成网过程中,天然纤维或化学短纤维网通过机械成网或气流成网制得。

机械成网:用锯齿开棉机或梳理机梳理纤维,制成一定规格和面密度的薄网。

气流成网:利用空气动力学原理,让纤维在一定的流场中运动,并以一定的方式均匀地沉淀在连续运动的多孔帘带或尘笼上,形成纤网。

纤网具有各向同性。

2、湿法成网(圆网法、斜网法)以水为介质,使短纤维均匀地悬浮在水中,并借水流作用,使纤维沉积在透水的帘带或多孔滚轮上,形成湿的纤网。

3、聚合物喷丝成网(纺丝成网法(纺粘法)、熔喷法、膜裂法、静电法)按加固方法分:1、机械加固(针刺法、水刺法、缝编法)2、热粘合(热轧法、热熔法、超声波粘合法)3、化学粘合(浸渍,喷洒,泡沫,印花、溶剂)非织造基本原理非织造材料基本工艺路线:纤维/原料选择——成网——加固——烘燥——后整理——卷材——最终产品非织造技术的基本原理包括四个过程:(1)纤维/原料准备(2)成网(3)加固(4)后整理非织造工艺的技术特点1. 多学科交叉:突破传统纺织原理,综合了纺织、化工、塑料、造纸以及现代物理学、化学等学科的知识。

2. 工艺流程短,装备智能化,劳动生产率高。

3. 可应用纤维范围广。

4. 工艺变化多,产品用途广。

非织造布技术概论第三章63页

非织造布技术概论第三章63页
NONWOVEN
第三章 非织造成网工艺和原理 §3-2 梳理

道 工
梳理机

后道工序 梳理机输出纤网方向 纵向(MD)
横向(CD)
NONWOVEN
第三章 非织造成网工艺和原理 §3-2 梳理
一、梳理作用 彻底分梳混和的纤维原料,使之成为单纤维状态 使纤维原料中各种纤维进一步均匀混和 进一步除杂 使纤维近似于伸直状态
NONWOVEN
第三章 非织造成网工艺和原理 §3-2 梳理
(四)杂乱梳理原理与机构 (1)凝聚罗拉
一前一后安装在道夫前面,从道夫到凝聚罗拉1再到凝聚 罗拉2,速度依次降低,由此纤维从道夫到凝聚罗拉1再到凝聚罗 拉纤维2时从受单推向挤排作列用转,变从为而一使定纤程维度产的生杂随乱机排变列向。。最终输出纤网中
NONWOVEN
第三章 非织造成网工艺和原理 §3-2 梳理
梳理机的其它技术进展 高速高产 可梳理细度1.1dtex以下的纤维 纤网检测系统,通过自调匀整控制纤网长片段不匀
NONWOVEN
第三章 非织造成网工艺和原理 §3-2 梳理
单锡林双道夫 梳理机为保证输出单纤维状态的均匀纤网,通常
锡林表面的纤维负荷是很轻的,每平方米的纤维负荷量 不到1克,理论上来说,纤维负荷量越小,分梳效果越 好。在锡林转速恒定情况下,要降低纤维负荷,就要限 制纤维喂入量,因此也限制了梳理机的产量。锡林转速 提高后单位时间内纤维携带量增加,为便于锡林上的纤 维及时被剥取转移,避免剥取不清,残留纤维在以后梳 理过程中因纤维间搓揉形成棉结,影响纤网质量,在锡 林后配置两只道夫,可转移出两层纤网,达到了增产目 的。
通常用非织造材料的纵向和横向断裂强力的比值来判断纤网的定 向度或杂乱度。 MD:CD>>1或<<1,则纤网的定向度高; MD:CD≈1,则纤网的杂乱度高。

非织造重点

非织造重点

1、非织造布是指定向或随机排列的纤维通过摩擦、抱合或粘合或这些方法的组合而制成的片状物、纤网或絮垫。

(不包括纸、机织物、针织物、簇绒织物、带有缝编纱线的缝边织物以及湿法缩绒的毡制品)非织造布也叫无纺布、不织布,简称非织布。

2、非织造布用的常规纤维有天然纤维、化学纤维、特种功能纤维、无机纤维。

其中天然纤维又包括棉纤维、麻纤维、毛纤维和蚕丝。

化学纤维包括粘胶纤维、涤纶、丙纶、锦纶、维纶、复合纤维。

无机纤维包括玻璃纤维、金属纤维、碳纤维。

3、非织造布技术特点:原料使用范围广、品种繁多;工艺简单、劳动生产率高;生产速度高、产量高;工艺变化多、产品用途广。

4、干法成网:就是将短纤维用梳理成网法和气流成网法制成的纤维网。

纤网:铺好的网在未加固前叫纤网。

6、混和的目的:一是不同成分或不同数量的混合;二是不同色泽的混和。

7、梳理机的作用:分梳、除杂、混合、成网。

8、两针面的作用:分梳、剥取、提升。

9、铺网方法主要有三种:平行铺网:成网宽度受梳理机幅宽限制,占地面积大,产品纵横强力比达12:1,外观好,均匀度好。

交叉折叠铺网:(垂直式)摆动帘惯性大,不适合高产(水平式)成网宽度不受限制,定量轻时网易飘动,不宜高速。

双帘夹持铺网:不受气流影响,有斜向折痕。

10、平行式和交叉式优缺点:平行式的优点是纤网加厚增重并且提高了纤网的均匀度。

缺点是纤维平行顺直较多,纵横向强度比大,耗费高。

交叉式优点是可得到任意宽度的厚网且节约占地面积。

缺点是所得的纤网有折角,均匀度不好,且生产速度慢,影响产量。

11、气流成网:利用气流将道夫上的单纤维吹到成网帘上形成纤网。

方式:自由飘落式离心力 + 纤维自重;压入式离心力 + 气流吹入;抽吸式离心力 + 气流抽吸;封闭循环式离心力 + 上吹下吸;压吸结合式离心力 + 上吹下吸;12、化学粘合法加固:将粘合剂通过浸渍、喷洒及印花等方法施加到纤网中去,经热处理使水分蒸发、粘合剂固化,从而制得非织造布的一种方法。

非 织 造 技 术 概 论

非 织 造 技 术 概 论
非 织 造 技 术 概 论
讲解: 制作:
主要内容
• 非织造材料的结构与特点
• 非织造材料及其主要用途 • 纤维在非织造材料中的应用
一、非织造材料的结构与特点
(一)非织造材料与传统纺织 品的结构差异 1、传统的机织物和针织物是 以纤维集合体(纱线或长丝) 为基本材料,经过交织或编 织来形成规则的几何结构, 如图所示。机织物中经纬纱 互相交织并挤压,具有较好 的抵抗外力作用变形的能力, 所以机织物的结构一般都比 较稳定,但延伸性差。针织 物中,纱线形成圈状结构并 相互联结,当受到外力作用 时,组成线圈的纱线相互之 间有一定程度的转移性,因 此针织物一般具有良好的延 伸性。
在双组分合成纤维制成的热粘合法非织造材料中,双 组分纤维既作为材料的基本结构亦称主体结构,同时处于 纤网交叉点的两根双组分纤维的外壳部分又因热熔而相互 粘合,成为纤网的粘合部分。 在溶剂粘合法非织造材料中,作为粘合成分的部分 纤维由于其在溶剂处理时溶解或膨润,起到与其它纤维相 互粘合的作用,使纤网得到加固。
2、医疗保健领域
主要应用有手术帽、手术 衣、口罩、鞋套纱布、棉 球、绷带胶带、床单、床 垫、包扎布等
3、家具及家用领域
主要应用有家具布(护手 和背靠衬垫、防尘布、装 饰材料、防尘床罩)、枕 头、枕套、百洁布、抛光 布、餐巾、过滤布、吸尘 器集尘袋、地毯、窗帘等。 枕套
家用装饰材料
4、农业领域
主要应用有农作物覆盖、 革基布、毛细管垫等人造 革基布
针刺土工布、纺丝成网土 工布、土工复合膜、防渗 土工布和加筋土工布等主 要用于土壤稳固、排水和 分离、堤坝防护、河岸防 护等。
园林绿化排水材料土工布
高速公路路基加固专用土工布
三、纤维在非织造材料中的作用

非织造技术概论.

非织造技术概论.

(2)其它领域最新技术成果的集成
非织造材料自身是学科交叉结合的产物,近年来迅速发 展,其生命力表现在不断吸取其它领域的最新技术成果, 如超声波技术、微波技术、透湿防水微孔膜等,近期纳米 材料的应用技术已成为开发的热点,国内产业的潜在需求 非常明显。
1、个人卫生领域
主要应用有婴儿尿布、 茶叶袋、咖啡袋、儿童学 步训练裤、化妆和卸妆用 材料、擦镜布、暖手套、 湿巾、缓冲垫等。如图所 示。
非 织 造 技 术 概 论
讲解: 制作:
主要内容
• 非织造材料的结构与特点
• 非织造材料及其主要用途 • 纤维在非织造材料中的应用
一、非织造材料的结构与特点
(一)非织造材料与传统纺织 品的结构差异 1、传统的机织物和针织物是 以纤维集合体(纱线或长丝) 为基本材料,经过交织或编 织来形成规则的几何结构, 如图所示。机织物中经纬纱 互相交织并挤压,具有较好 的抵抗外力作用变形的能力, 所以机织物的结构一般都比 较稳定,但延伸性差。针织 物中,纱线形成圈状结构并 相互联结,当受到外力作用 时,组成线圈的纱线相互之 间有一定程度的转移性,因 此针织物一般具有良好的延 伸性。
(二)非织造材料的结构模型 黏合剂加固的非织造材料的结构可分为点状粘合结构、片 状粘合结构、团状粘合结构。 点状粘合结构中,纤维交叉接触处产生粘合作用,使用的 黏合剂较少,材料的机械性能较好,化学粘合法非织造材料和 双组分纤维热风穿透粘合非织造材料可观察到点状粘合 (三)非织造材料的特点
1、介于传统纺织品、塑料、皮革和纸四大柔性材 料之间的材料 不同的加工技术决定了非织造材料的性能, 有的非织造材料像传统纺织品,如水刺非织造材 料;有的像纸,如湿法或干法造纸非织造材料; 又有的像皮革,如海岛纤维非织造基材合成革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业用纺织品及非织造技术概论(一)产业用纺织品1、定义:广泛应用于工业、农牧渔业、基础建设、交通运输、医疗卫生、文娱体育、军工及尖端科学领域的纺织品,称为产业用纺织品(又称技术纺织品)。

(简答)纺织品按最终用途可分为三大类:服装用(衣着用)、装饰用(家用)和产业用纺织品。

2、分类(我国16类):1农业栽培用纺织品2渔业和水产养殖用纺织品3土工织物4传动、传送、通风等管道、带、轮胎的骨架纺织品5篷盖布、帆布6工业用呢、毡、垫等7产业用线、绳、缆8革、毡、瓦等的基布9过滤材料及筛网10隔层材料及绝缘材料11包装材料12 各类劳动、防护类材料13文娱、体育用品的基布14医疗卫生及妇婴保健材料15国防工业材料16 其它(填空,5-6类)3、产业用纺织品和传统纺织品的区别产业用纺织品的应用领域和使用对象不同,性能要求不同,所用材料不同,加工方法和使用的设备不同,测试方法不同,使用寿命不同,价格不同;产业用纺织品与服装用、装饰用纺织品不同,产业用纺织品的外观形态多种多样,产业用纺织品最终产品大多数要经过涂层、层压或复合处理,产业用纺织品所用原料比服装用及装饰用原料范围广泛。

4、产业用纺织品的应用(1)土木、建筑用纺织品;(2).农、林、水产用纺织品;(3)医疗、卫生用纺织品;(4)过滤用纺织品;(5)交通运输用纺织品;(6)军事、国防和航天航空用纺织品;(7)体育及休闲用纺织品;(8)安全防护用纺织品;(9)封、衬垫、绝热用纺织品(二)非织造布1、非织造布定义:直接由纤维材料,不经过纺纱、织造制成的布状材料称为非织造布。

2、我国对非织造布的定义:(GB/T5709-1997)定向或随机排列的纤维,通过摩擦、抱合或黏结,或者这些方法的组合而相互结合制成的片状物、纤网或絮垫制品等称为非织造布。

不包括纸张等。

(简答)3、工艺流程:原料准备→成网→加固→烘燥→后整理→成卷(填空)4、成网方法:主要有干法成网、湿法成网、聚合物挤压法成网。

(填空)(1)干法成网;(机械成网、气流成网、离心动力成网)。

(2)湿法成网;(圆网法、斜网法)。

(3)聚合物挤压法成网;(纺丝成网、熔喷成网、静电成网、膜裂成网)。

5、技术特点(1)原料使用范围广(2)工艺过程简单、生产率高(3)生产速度快、产量高(4)工艺变化多、产品用途广(简答或填空)6、加固方法:机械加固、化学粘合和热粘合三类。

(1)干法成网加固:○1机械加固—针刺法、缝编法、水刺法。

○2化学粘合—浸渍法、喷晒法、泡沫法、印花法、溶剂粘合法。

○3热粘合—热熔粘合法、热轧粘合法。

(2)湿法成网加固:水刺法、化学粘合、热粘合。

(3)聚合物挤压法成网加固:○1纺丝成网-机械加固、化学粘合、热粘合。

○2熔喷成网-热粘合、自身粘合○3静电成网-热粘合、自身粘合○4膜裂成网-针刺法、热粘合(二)纤维的分类与选用1、天然纤维与化学纤维:天然纤维:植物纤维、动物纤维、矿物纤维(石棉)化学纤维(在非织造布应用占95%以上,其中涤纶、丙纶应用最多):再生纤维(粘胶纤维等)、合成纤维(涤纶、锦纶、丙纶、腈纶、芳纶等)以及无机纤维(碳纤维、玻璃纤维及金属纤维等)2、差别化纤维定义:指在原来化学纤维成分组成的基础上进行物理的或化学的改性处理,使其在性能上获得一定程度改善的纤维称为差别化纤维。

(简答)3、功能纤维异形纤维、中空纤维、阻燃纤维、止血纤维、防辐射纤维、导电纤维等。

(填空)高性能纤维具有普通纤维没有的特殊功能,如高强度、高弹性模量、耐高温和密度低等,是一种优质的工程材料。

1、碳纤维2、玻璃纤维(四)干法成网技术非织造布生产纤维的梳理机通常采用两类1、罗拉式梳理机(常用)和盖板式梳理机(纺纱用该类型)。

普通罗拉式梳理机:纤维原料由自动抓取机定量输送到喂给帘上,经预分梳部分后,由输送帘→喂入罗拉→开松辊→开松锡林→大锡林→工作→剥取辊→大锡林→道夫→成网2、梳理单元(简答)1、大锡林2、工作辊3、剥取辊1-2之间是分梳作用(平行配置),2-3之间是剥取作用(交叉配置),3-1之间是剥取作用。

∨1> ∨3 > ∨2 纤维循环过程:1--2--3--1梳理1.针布对纤维的分梳作用V c >V f2.针布对纤维的剥取作用V c >V r3.针布对纤维的提升作用V g>V s新型罗拉式梳理机:1、双道夫罗拉式梳理机;2、双锡林双道夫罗拉式梳理机;3、带有杂乱辊的罗拉式梳理机3、杂乱辊(简答)杂乱的目的:改善成品的纵、横向强力等性能的差异机械杂乱方式:杂乱辊式杂乱成网、牵伸式杂乱成网。

4、梳理机任务(简答)分梳、除杂、混合、成网 盖板式(产生棉条)、罗拉式(成网)5、气流成网(简答)定义:气流杂乱成网(自由飘落式、抽吸式、压入式、封闭循环式、压吸结合式) 特点:6、机械铺叠成网铺网的作用:1.增加纤网单位面积质量;2.增加纤网宽度;3.调节纤网纵横向强力比;4.改善纤网均匀性(cv 值);5.获得不同规格、不同色彩的纤维分层排列的纤网结构平行式铺叠成网1、串联式 2、并联式交叉铺叠成网(计算)立式铺叠成网、四帘式交叉铺叠成网、高速双帘夹持式铺叠成网成网帘铺叠纤网的层数M式中:W—道夫输出的薄网宽度(m );V2—铺网帘往复运动的速度(m/min ); V3—成网帘的输出速度(m/min );L ----铺叠后的纤网宽度(m )。

7、固网方法(化学粘合法、针刺法、热粘合法和水刺法等)化学粘合法加固:是将粘合剂通过浸渍、喷洒、印花和泡沫等方法施加到纤维网中,经过加热处理使水分蒸发、粘合剂固化,从而制成非织造布的一种方法。

针刺加固(重点)针刺机构原理示意图1-压网罗拉 2-纤网 3-送网帘 4-剥网板 5-托网板 6-牵拉辊 7-刺针 8-针板 9-偏心轮 10-主轴 11-导向装置32vL v W M ⨯⨯≈1)针刺机构简图及分析(计算)分析见作业2)刺针外形结构(填空)针叶、针腰、针柄和针尖等四部分组成3)刺针分类(填空)①普通刺针②单刺针③侧开叉针④开叉针4)针刺方式分为:单针板、双针板、多针板;上刺式、下刺式、上下异位对刺、同位对刺;环状针刺、花纹针刺等5)针刺密度(计算)分析见作业(五)热粘合加固热粘合特点(简答):1、生产速度高2、能耗低3、产品卫生性好4、生产灵活性大1、热轧粘合加热方式:电加热型、导热油加热型、电磁感应加热型特点:电加热型:最老的加热方式,采用在轧辊内安装加热管加热。

结构简单,易于维修,升温速度快,但温控精度低,加热均匀性和稳定性差,不适应宽幅热轧。

导热油加热型:利用油炉对导热油进行加热,导热油经输送管送入轧辊内,不断循环对轧辊进行加热。

加热温控精度较高,整个轧辊温度均匀、稳定,温度偏差小,可控制在±1℃,是目前采用较多的加热方式。

但需严格密封。

电磁感应加热型:轧辊温控精度高(100-260℃时可控制在±1℃),加热范围大、升温快、轧辊表面温度均匀、控温方便。

2、热粘合法加固及机械粘合材料:低熔点的热熔纤维、热熔粉末、熔融裂膜网等热塑性材料。

热粘合加固分为:热轧粘合法、热熔粘合法、超声波粘合法。

1、点粘合:一对热轧辊,由钢质刻花辊、钢质光辊2、面粘合:光钢辊—棉辊--光钢辊三辊组合方式3、热轧机组成:热轧辊、加压油缸、冷却辊、机架及传动系统。

热熔烘燥设备(烘房)种类:圆网滚筒式烘房;平网热风穿透式烘房;红外线辐射式烘3、超声波粘合1、超声波黏合的原理和特点(简答)原理:超声波粘合法加固是一种新型的热粘合加固,它利用高频转换器,将低频电流转换成高频电流,然后再通过压电效应,通过电能—机械能转换器转换成高频机械能。

高频机械能通过超声波发生器将高达18kHz以上的振动能传送给纤维网,在压力和振动频率的共同作用下使纤维网内部分子运动加剧,释放出热能,使纤维软化、熔融,从而实现对纤网的粘合。

特点:采用由内向外的外加热熔融方式,即使在与大头针针头尺寸差不多的区域也能有效的粘合,因此生产的非织造布产品蓬松柔软。

超声波粘合在加工一定纤维网定量的范围内速度比较高,粘合的能量稳定,耗能少,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六)纺黏非织造布聚合物挤压成网:包括纺黏法(又称纺丝法);熔喷法等。

1、工艺流程(填空)聚合物切片→切片烘干→切片喂入→熔融挤压(螺杆挤压机)→纺丝→冷却拉伸→分丝铺网→纤网加固→切边→卷绕2、特点(填空):1)工艺流程短、产量高。

2)产品的机械性能好。

3)产品适应面广3、牵伸形式:罗拉式机械牵伸、气流牵伸4、工艺原理:纺黏法非织造布工艺是利用化学纤维纺丝成型原理,在聚合物纺丝成型过程中,使连续长丝铺置成网,纤网经机械、化学或加热方法固结后成非织造布。

5、什么叫气流牵伸(简答)(P91)利用高速、高压空气对丝条的粘性摩擦作用和气流对丝条的推动作用达到拉伸目的6、牵伸的目的(简答):刚成型的熔纺纤维(初生纤维)强力低,伸长大,结构极不稳定,不具备纺织加工所需要的性能,必须经过拉伸,经过拉伸,初生纤维低序区的大分子沿纤维轴向的取向度提高,同时密度、结晶度等其他机构变化。

取向度的提高,使纤维断裂强度显著加强,断裂伸长率下降,耐磨性和耐疲劳性也显著提高。

7、螺杆挤压机1)作用:输送作用、熔融作用、混炼作用2)分段示意图(P88):加料段、压缩段、计量段(七)熔喷法非织造布1.定义熔喷法非织造布是将螺杆挤压机挤出的高聚物熔体,通过高速(高于声速550m/s )的热空气(250-300℃及以上)或其它手段(如离心力、静电力),使高聚物受到极度拉伸而形成极细(1-10㏕)的短纤维,并凝聚到多孔(或无孔滚筒)或成网帘上形成纤网,最后经自身粘合或热粘合加固而成的非织造布,称为熔喷法非织造布2.工艺原理(参考定义)3.工艺过程(填空):熔体准备→过滤→计量→熔体从喷丝孔挤出→熔体细流牵伸与冷却→成网4.特点:1)能耗大2)超细纤维纤网结构3)过滤、阻菌、吸附方面有突出的优点4)纤维取向度较差5)纤维强力低5.复合加工(P122)(八)湿法成网非织造布1.定义“湿法成网是由水槽悬浮的纤维沉集而制成的纤维网,再经固网等一系列加工而成的一种纸状非织造布。

”即湿法非织造布是水、纤维及化学助剂在专门的成形器中脱水而制成的纤维网,经物理、化学方法固网后所获得的非织造布。

2.工艺原理:以水为介质,造纸技术为基础,将纤维铺制成纤网。

3.工艺流程:纤维准备→悬浮浆制备→ 湿法成网→ 加固→ 后处理4.悬浮桨的组成成分:纤维+分散剂+粘合剂(或粘和纤维)+湿增强剂5.制浆的目的1.疏解作用:使纤维分散成单纤维;2.水化作用:使纤维吸水后润胀,使浆粕形成胶体状;3.帚化作用:使纤维表面起毛,增加比表面,有利于纤维间的缠结;4.混合作用:使不同纤维和粘合剂、化学助剂充分混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