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大大企业网络安全威胁分析

几大大企业网络安全威胁分析
几大大企业网络安全威胁分析

几大大企业网络安全威胁分析

对于企业来说,木马、黑客、病毒等网络安全威胁已经成为信息安全的重大隐患。为了保护企业数据的安全,就要清楚目前来自网络的主要威胁都有哪些。

一、安全隐患:IPv6存在的攻击漏洞

在从IPV4向IPV6过渡的过程中,企业面临着很多信息安全调整,安全专家表示。让情况更糟糕的是,一些攻击者已经开始使用IPV6地址空间来偷偷向IPV4网络发起攻击。

Sophos公司的技术策略主管James Lyne表示,众所周知,企业间从IPV4向IPV6过渡过程非常缓慢,而很多网络罪犯就钻了这个空子,很多攻击者在IPV6基础设施散步垃圾邮件并且利用了错误配置的防火墙的缺点。

很多现代防火墙在默认配置下都是让IPV6流量自行通过的,Lyne表示。那些对IPV6流量不感兴趣的企业就会设立明确的规则来严格阻止IPV6数据包,IT管理人员需要“知道如何与IPV6对话”,这样他们就可以编写相应的规则来处理该协议。

“从行业的角度来看,现在销售IPV6的方式是错误的,”Lyne表示,他指出关于该协议的内置功能如何帮助提高隐私性方面的问题很少有人探讨。相反的,对IPV6难以部署的普遍观念让企业很容易受到潜在攻击。

从一般规则来看,IPV4和IPV6网络是并行运行的。具有传统IPV4地址的计算机不能访问在IPV6地址空间运行的服务器和网站。随着IPV4地址“逐渐衰败”,业内都鼓励企业转换到IPV6或者无法获取新IP地址。负责向亚太地区分配IP地址的亚太网络信息中心近日宣布所有新的地址申请将被分配IPV6地址。

一位安全研究人员近日发现攻击者可能通过IPV6网站发动中间人攻击。InfoSec研究所安全研究人员Alec Waters表示,攻击者可以覆盖到目标IPV4网络上的“寄生”IPV6网络来拦截互联网流量,他的概念证明攻击只考虑了windows 7系统,但是同样也可能发生在Vista、Windows 2008 Server和其他默认情况下开启了IPV6的操作系统上。

为成功发动攻击,攻击者需要获取对目标网络的物理访问,并且时间足以连接到IPV6路由器。在企业网络的环境中,攻击者将需要连接IPV6路由器到现有的IP4枢纽,但是对于公众无线热点,就非常简单了,只需要用IPV6路由器就能发动攻击。

攻击者的IPV6路由器将会使用假的路由器广告来为网络中启用了IPV6的机器自动创建新的IPV6地址。

路由器广告的作用就像是IPV6地址的DHCP(动态主机配置协议),它提供了一个地址池供主机来选择,根据SANS研究所首席研究官Johannes Ullrich表示。在用户或者IT管理人员不知情的情况下,他们的机器已经变成IPV6猎物。

虽然系统已经有一个企业分配的IPV4地址,但是因为操作系统处理IPV6的方式,系统会被打乱到IPV6网络。现代操作系统将IPV6默认为首选连接(如果系统同时被分配了IPV6和IPV4地址的话)。

由于IPV6系统无法与企业真正的IPV4路由器进行连接,系统必须通过恶意路由器进行路由,Waters表示,攻击者然后可以使用一个通道来将IPV6地址转换到IPV4地址,例如NA T-PT,这是一个实验性IPV4到IPV6转换机制,但是因为存在很多问题,该机制并没有获得广泛支持。

“但并不意味着它没有作用,”Waters表示。

通过NAT-PT,具有IPV6地址的机器就可以通过恶意路由器访问IPV4网络,使攻击者对他们的互联网活动有了全面了解。,

这种攻击的严重程度还存在争议,InfoSec研究所安全计划经理Jack Koziol表示。根据常见漏洞清单,“I PV6符合RFC 3484(IPV6协议),以及试图确定RA的合法性目标仍位于主机操作系统推荐行为的范围外仍然存在争议。”

不需要使用IPV6或者没有完成过渡的企业应该关闭所有系统上的IPV6,或者,企业应该“像IPV4一样对攻击进行监控和抵御”。

二、钓鱼攻击成为主要安全威胁

成功利用钓鱼邮件对安全企业(例如Oak Ridge和RSA等)造成的数据泄漏攻击为我们敲响了警钟,一些专家嗤之以鼻的低技术含量攻击方法也可能造成严重威胁。

美国能源部研究实验室Oak Ridge近日宣布在发现在其网络中存在数据窃取恶意软件程序后,已经关闭了所有互联网访问和电子邮件服务。

根据该实验室表示,这次数据泄漏事故源于一封被发送给570名员工的钓鱼攻击邮件。这封电子邮件伪装成该实验室的人力资源部门的通知,当一些员工点击嵌入在电子邮件中的链接后,恶意程序就被下载到他们的电脑中。

这个恶意程序利用了微软IE软件中未修复的漏洞,并且目的是搜寻和窃取该实验室的技术信息,该实验室的工程师们正在努力研制世界上最快的超级计算机。

Oak Ridge实验室的官方发言人形容这次攻击与安全供应商RSA遭受的攻击非常类似。

RSA数据泄漏事故导致了RSA公司的SecurID双因素认证技术信息的被窃。而在本月初Epsilon发生的数据泄漏事故也被怀疑是有针对性的钓鱼攻击行为,这次事故是有史以来设计最多电子邮件地址的事故。

分析家表示,攻击者能够利用低技术含量、假冒电子邮件的方法来渗透入这些受到良好保护的企业表明了有针对性的钓鱼攻击日益成熟,并且存在这样的趋势,企业认为单靠教育员工就能够缓解这个问题。

“这并不让我感到惊讶,”安全公司Invincea公司创始人Anup Ghosh表示,“几乎每个公开的和发表声明的高级持续性攻击都是通过钓鱼邮件开始的。”

事实上,现在这类邮件似乎成为攻击者非法进入企业网络的首选方法,他表示。

“你需要做的就是设立一个电子邮件目标,你只需要通过几次电机就能够在企业内部建立几个存在点,”Ghosh表示,“如果你企业有1000名员工,并且你教育他们不能打开不可信任的附件,还是会有那么几个人会打开。这并不是训练可以解决的问题。”

让问题更严重的就是钓鱼攻击越来越复杂,分析师指出。

越来越多的有组织的攻击团队开始使用精心设计的电子邮件来针对高层管理人员以及企业内部他们想要攻击的员工。在很多情况下,钓鱼邮件都是个性化的、本地化的,并且设计得好像是来自可信任来源一样。

Ghosh表示,他上周就收到过类似的邮件。邮件发送到他的个人邮箱,看起来是一个好朋友发过来的邮件,包含一个能够打开朋友的女儿生日派对照片的链接。邮件甚至还包含朋友女儿的名字。

邮件被标记为红色,但是Ghosh在点击链接后才发现红色标记。“随便看一眼就已经能够说服我去点击链接,”他表示。

Spire Security公司的分析师Pete Lindstrom表示,“最近很多攻击都是使用某种形式的钓鱼攻击,这个十分令人担忧,我们总是很容易在一些安全基础环节掉链子。”

公司必须定期记录和监测网络是否存在这种钓鱼攻击造成的数据泄漏,他表示。

在钓鱼攻击中,企业必须更注重响应和遏制,而不仅仅是预防,Securosis公司分析师Rich Mogull表示。

在这种攻击中,企业常常面对的是拥有丰富资源、耐心和资金的对手。通常情况下,这样的对手都愿意不断尝试直到他们攻入系统网络。“几乎不可能阻止这样的人。”

因此,IT安全人员应该注重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Mogull表示。举例来说,企业应该考虑将网络进行区域划分,并在关键设备以及数据间建立“空间间隔”,以确保入侵者更难进入网络。

同样重要的是,企业需要广泛地监控内部网络以确保数据没有泄漏出去。

“有针对性的钓鱼攻击已经不都是低技术含量的攻击形式了,”Gartner公司分析师John Pescatore表示。

并且,越来越多来自社交网络(例如LinkedIn和Facebook)的信息被用于钓鱼攻击,这使钓鱼攻击更难被检测,他表示,“在这些社交网络上,有很多个人信息和朋友的名单,从这些信息中并不难获取非常私人的电子邮件地址,”Pescastore表示。

此外,网络安全工作(特别是政府机构和研究实验室,如Oak Ridge)往往侧重于诸如URL 阻止等问题,以防止内部员工访问色情或者非法网站,而不是阻止可疑的入站邮件。

“这让他们更容易受到攻击,如果用户点击了钓鱼邮件的话,这也是员工经常发生的事情,”他表示,“25年试图通过宣传和教育来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的经验证明,这是无法杜绝的。”

三、安全软件和服务并不安全?

在我们电脑出现病毒,或者我们希望电脑可以抵御未知的安全风险时,我们常常想到的就是安全软件和服务。这些产品和服务似乎让我们感觉自己得到了保护。然而,近日国外的一项调查报告却揭示,实际上,我们的安全软件和服务也并非是“安全”的!你愿意接受这个残酷的事实么?

近日Veracode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测试的大部分安全软件和安全服务安全评分都“难以置信”的低,也就是所有商业软件中超过65%的安全软件服务安全状况并不理想。

Veracode公司最新发布的软件安全状态报告显示客户支持软件比安全产品以及服务更糟糕,其中82%的应用程序评分都非常低,而相对的,安全软件和安全服务软件则是72%。

V eracode扫描的所有商业软件中有66%的软件在第一次安全扫描中都得到了”无法令人接受”的低分,安全产品和服务软件的低分数是最令人震惊的。“这真的让我们很惊讶,”Veracode公司产品营销副总裁Sam King表示,该公司对超过4800个应用程序进行了扫描分析,“这也解释了最近在RSA、HBGary和Comodo发生的数据泄漏事故的原因,攻击者开始瞄准安全公司以及其他垂直行业,这里给我们的教训是:你无法想象的是,安全供应商可能都不安全。”

然而,商业软件供应商都能够较为迅速地修复他们的产品,超过90%的供应商在Veracode调查后的一个月内让他们的产品达到“可接受”的分数。并且安全供应商更加迅速,平均在三天内就让他们的应用程序达到可接受的安全状态,V eracode调查显示。

但是为什么安全供应商的软件在最初的扫描分析中安全状况如此之差呢?研究高级主管Chris Eng表示,问题在于安全供应商面临着与其他企业一样的挑战:拥有安全经验的开发人员并不多。“他们不一定具备安全专业知识,”他表示。在参加Veracode在线培训计划的安全基础知识考试中,超过50%的应用程序开发人员只拿到C或者更低的分数,而这个测试涵盖了常见威胁和其他安全基本概念。这个考试只是作为培训前的评估测试,超过30%的开发人员拿到D或者不及格,Veracode调查显示。

“他们对于应用程序安全基础知识并不是很了解,而这些知识能够帮助你更好地了解我们报道的其他统计数据,”King表示。

选择了Veracode公司的Java和.NET安全编码课程以及加密介绍课程的开发人员中,有35%到48%的开发人员得到C或者更低分数。“这些课程的及格率比应用程序安全基础知识的及格率要高一点点,所以这个消息很令人振奋:通过良好的培训与教育,他们能够有更好的表现,”King表示。

这次调查的其他发现:19个web应用程序中有超过8个应用程序存在OWASP前十大常见漏洞,跨站脚本攻击仍然是应用程序中最多的漏洞。SQL注入攻击漏洞平均每季度较低了约2.4%。

金融服务行业和软件业是最积极处理安全漏洞的行业,他们订购了第三方软件扫描来检查软件供应商的漏洞情况。报告中要求漏洞证明的企业中超过75%的企业是来自于金融行业和软件行业,而航空航天和国防行业也开始要求他们的软件供应商对他们的漏洞负责任。(编选: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来源:51CTO)

《关于2010-2011年度:中国电子商务系列研究报告定制的通知》

依托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拥有的100余位国内知名专业分析师、特约研究员,以及院校专家教授、知名企业CEO、顶尖实战专家,每年度编制近百份电商主题研究报告,并接受企业定制各项报告,承接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与企业委托的课题研究、项目申报等专业研究工作,并拥有领先的电子商务行业数据监测系统来实现对行业运行的数据监测、分析。

作为国内专业电子商务研究机构,包括B2B领域的阿里巴巴、网盛生意宝、中国制造网、慧聪网、环球资源、金银岛、一达通、敦煌网等企业;B2C领域的京东商城、当当网、卓越亚马逊、新蛋中国、红孩子、凡客诚品(V ANCL)、麦考林(麦网)、库巴购物网、苏宁易购、淘宝网、拍拍网、eBay易趣网、乐酷天、百度有啊、乐淘网、银泰网、珂兰钻石网等;支付领域的支付宝、财付通、环迅支付、百付宝、银联电子支付、快钱、易宝支付等;还有移动电子商务领域的中科聚盟、新网互联、汇海科技、亿美软通、天下互联、新网互联、用友伟库等,以及团购领域的拉手网、美团网、F团、窝窝团、阿丫团、24券、爱帮网、糯米网、腾讯“QQ”团、酷团网、大众点评网、淘宝“聚划算”等电子商务各领域典型企业,均为中心的重点研究与监测对象。

据不完全统计:逾500家专注报道电商的媒体记者已注册为中心“特约记者”,第一时间密切关注引用本中心报告;累计5余万家电子商务及相关企业长期订阅、并引用报告数据;报告影响力辐射2000万家中小企业、5千万网购用户;并屡获包括国家统计局、商务部、工信部、工商总局、发改委、国新办、央行、海关总署在内的多部委引用、认可;累计不少于600家平面媒体独立报道,1000家各类门户、新闻网站转载,网络转载逾14,000,000篇;另有至少1亿股民、500家以上VC/PE作为重要投资、决策、评估的参考依据。

报告类型涵盖:(1)热点分析报告;(2)政策解读报告;(3)行业数据监测报告;(4)行业专项调研报告;(5)企业应用调查报告;(6)典型企业案例研究报告;(7)项目申报报告等。为更好服务电商行业、促进企业发展,现特将中心本年度部分公开报告可供合作资源通知,鉴于研究报告资源的稀缺性,合作单位名额有限,请有关电子商务企业、相关单位提前预约,联系预定。

网络安全现状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354597077.html, 网络安全现状分析 作者:郑兆鹏张祥福杨佳跃刘剑辉黄清禄 来源:《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年第30期 摘要:计算机网络技术进入21世纪得到了快速发展。在政治、军事、商业等许多领域运用广泛,随之而来的是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如何确保信息的安全就成为了 一个重要课题,网络的安全性也成为了人们重点研究的领域。该文探讨了网络安全存在的主 要威胁以及几种目前主要网络安全技术,并提出了实现网络安全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网络安全;防火墙;入侵检测; VPN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30-0042-03 Network Security Situation Analysis ZHENG zhao-peng;ZHANG Xiang-fu;YANG Jia-yue;LIU Jian-hui;HUANG Qing-lu (The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Military Region of Fujian Province,Fuzhou 350001, China) Abstract: The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has enjoyed a rapid development in the 21st century. With the extensive application of this technology in the politics, military, commerce and other fields, the security issues of computer network information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Therefore, how to guarantee the security of the network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issue to talk. And also, the security of the network has become a significant domain for people to research. In this thesis, some main threats of network security and some security technologies will be discussed. Besides, several solutions will be proposed as well. Key words:network security; firewall; intrusion detection; VPN 1 引言 网络设计最初只考虑信息交流的开放性与便捷性,并未对信息的安全问题进行规划,随着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安全技术与网络攻击手段两者在“攻防”过程中交替提升。随着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的日益加剧,网络安全成为了网络中的一项棘手问题,连接到互联网中的计算机随时都有可能遭受到各种网络攻击,从而引发各类安全问题[1]。 2 网络安全现状 2.1 网络安全的概念

网络安全的威胁与防范概要

网络安全的威胁与防范 BX090210 吴冰 摘要: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发展,我们的生活和工作都越来越依赖与网络。与此相关的网络安全问题也随之突显出来,并逐渐成为我们不可避免的日常生活问题了,更何况大量的企业网络中所包含的各种商业信息等更是岌岌可危。本文对网络安全做了简单的介绍,对网络安全威胁做了简单的分类和对病毒具体分析及应对方案,并从生活出发给了读者许多建议。这些能帮助读者在日常生活中在网络上遇到的问题有所帮助。 关键字:网络安全;威胁;病毒;安全防范 Network Security Threats and Prevent BX090210 WuBing Abstract:With the populariz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our life and work are increasingly dependent on the network. Network security issues associated with this will be highlighted, and gradually became inevitable daily problems, not to mention a large number of enterprise network contains a variety of business information is at stake. This article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network security, network security threats, a simple classification of the virus analysis and response options, and departure from life to many of the recommendations of the reader. These can help readers in their daily life problems encountered on the network to help. Keywords: network security; threats; virus; security 1、网络安全的概念及发展趋势 计算机网络安全简称网络安全,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管理控制和技术措施,保证网络系统及数据的保密性、完整性、网络服务可用性和可审查性受到保护。即保证

企业网络安全分析

企业网络安全分析 2 网络威逼、风险分析 针对XXX企业现时期网络系统的网络结构和业务流程,结合XX X企业今后进行的网络化应用范畴的拓展考虑,XXX企业网要紧的安全威逼和安全漏洞包括以方面: 2.1内部窃密和破坏 由于XXX企业网络上同时接入了其它部门的网络系统,因此容易显现其它部门不怀好意的人员(或外部非法人员利用其它部门的运算机)通过网络进入内部网络,并进一步窃取和破坏其中的重要信息(如领导的网络帐号和口令、重要文件等),因此这种风险是必须采取措施进行防范的。 2.2 搭线(网络)窃听 这种威逼是网络最容易发生的。攻击者能够采纳如Sniffer等网络协议分析工具,在INTERNET网络安全的薄弱处进入INTERNET,并专门容易地在信息传输过程中猎取所有信息(专门是敏锐信息)的内容。对XXX企业网络系统来讲,由于存在跨过INTERNET的内部通信(与上级、下级)这种威逼等级是相当高的,因此也是本方案考虑的重点。 2.3 假冒 这种威逼既可能来自XXX企业网内部用户,也可能来自INTERNET 内的其它用户。如系统内部攻击者假装成系统内部的其他正确用户。攻击者可能通过冒充合法系统用户,诱骗其他用户或系统治理员,从而获得用户名/口令等敏锐信息,进一步窃取用户网络内的重要信息。或者内部用户通过假冒的方式猎取其不能阅读的隐秘信息。 2.4 完整性破坏 这种威逼要紧指信息在传输过程中或者储备期间被篡改或修改,使得信息/数据失去了原有的真实性,从而变得不可用或造成广泛的负面阻碍。由于XXX企业网内有许多重要信息,因此那些不怀好意的用户和非法用户就会通过网络对没有采取安全措施的服务器上的重要文件进行修改或传达一些虚假信息,从而阻碍工作的正常进行。 2.5 其它网络的攻击

网络系统安全风险分析

大型企业网络安全解决方案 第一章引言 (1) 第二章网络系统概况 (2) 2」网络概况 (2) 2.2网络结构的特点 (3) 第三章网络系统安全风险分析 (3) 3」网络平台的安全风险分析 (4) 3.2系统的安全风险分析 (5) 3.3应用的安全风险分析 (5) 第四章安全需求与安全目标 (6) 4」安全需求分析 (6) 4.2系统安全目标 (7) 第五章网络安全方案总体设计 (7) 5」安全方案设计原则 (8) 5.2安全服务、机制与技术 (9) 第六章网络安全体系结构 (9) 6」网络结构 (10) 6.2网络系统安全 (10) 6.2.1网络安全检测 (10) 6.2.2网络防病毒 (11) 6.2.3网络备份系统 (11) 6.3系统安全 (12) 6.4应用安全 (12) 第一章引言

本方案为某大型局域网网络安全解决方案,包括原有网络系统分析、 安全需求分析、安全LI标的确立、安全体系结构的设计等。本安全解 决方案的LI标是在不影响某大型企业局域网当前业务的前提下,实现 对他们局域网全面的安全管理。 1 ?将安全策略、硬件及软件等方法结合起来,构成一个统一的防御系统,有效阻止非法用户进入网络,减少网络的安全风险。 2.定期进行漏洞扫描,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通过入侵检测等方式实现实时安全监控,提供快速响应故障的手段,同时具备很好的安全取证措施。 4.使网络管理者能够很快重新组织被破坏了的文件或应用。使系统重新恢复到破坏前的状态,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5.在工作站、服务器上安装相应的防病毒软件,由中央控制台统一控制和管理,实现全网统一防病毒。 第二章网络系统概况 2.1网络概况 这个企业的局域网是一个信息点较为密集的千兆局域网络系统,它所联接的现有上千个信息点为在整个企业内办公的各部门提供了一个快速、方便的信息交流平台。不仅如此,通过专线与Internet的连接,打通了一扇通向外部世界的窗户,各个部门可以直接与互联网用户进行交流、查询资料等。通过公开服务器,企业可以直接对外发布信息或者发送电子邮件。高速交换技术的采用、灵活的网络互连方案设汁为用户提供快速、方便、灵活通信平台的同时,也为网络的安全带来了更大的风险。因此,在原有网络上实施一套完整、可操

网络安全的威胁因素及常见网络安全技术分析

网络安全的威胁因素及常见网络安全技术分析 摘要:随着Internet的飞速发展,网络安全问题日益凸现。本文针对网络安全的主要威胁因素,重点阐述了几种常用的网络信息安全技术。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安全网络技术 随着Internet的飞速发展,网络应用的扩大, 网络安全风险也变的非常严重和复杂。原先由单机安全事故引起的故障通过网络传给其他系统和主机,可造成大范围的瘫痪,再加上安全机制的缺乏和防护意识不强,网络风险日益加重。 一、网络安全的威胁因素 归纳起来,针对网络安全的威胁主要有: 1.软件漏洞:每一个操作系统或网络软件的出现都不可能是无缺陷和漏洞的。这就使我们的计算机处于危险的境地,一旦连接入网,将成为众矢之的。 2.配置不当:安全配置不当造成安全漏洞,例如,防火墙软件的配置不正确,那么它根本不起作用。对特定的网络应用程序,当它启动时,就打开了一系列的安全缺口,许多与该软件捆绑在一起的应用软件也会被启用。除非用户禁止该程序或对其进行正确配置,否则,安全隐患始终存在。 3.安全意识不强:用户口令选择不慎,或将自己的帐号随意转借他人或与别人共享等都会对网络安全带来威胁。 4.病毒:目前数据安全的头号大敌是计算机病毒,它是编制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数据,影响计算机软件、硬件的正常运行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程序代码。计算机病毒具有传染性、寄生性、隐蔽性、触发性、破坏性等特点。因此,提高对病毒的防范刻不容缓。 5.黑客:对于计算机数据安全构成威胁的另一个方面是来自电脑黑客。电脑黑客利用系统中的安全漏洞非法进入他人计算机系统,其危害性非常大。从某种意义上讲,黑客对信息安全的危害甚至比一般的电脑病毒更为严重。 二、常用的网络安全技术 1.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技术是指网络之间通过预定义的安全策略,对内外网通信强制实施访问控制的安全应用措施。它对两个或多个网络之间传输的数据包按照一定的安全

网络安全现状分析

网络银行安全现状分析 电子商务支付系统 信息科学学院

我国网络银行安全现状分析摘要:随着因特网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已经变得与其息息相关、不可分割。近年来,网络银行的出现更是给人们带来了许许多多的欣喜,它是一种全新的服务模式,它超越了时空的限制,具有成本低廉、安全级别高、交互性强和创新速度快等其方便、快捷的特点很快得到广大网民的接受和喜爱,但其安全性也是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本文分析了我国网络银行的发展现状及其面临的主要风险,提出防范风险的主要对策,确保网络银行业务的安全运营。 关键词:网络银行、安全、对策。 引言:近年来,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加速了银行业电子化的进程,一种新型的银行业形态——网络银行应运而生。网络银行(E- Bank)是基于因特网或其它电子通讯手段提供各种金融服务的银行机构或虚拟网站。网络银行的出现,极大的方便了资金流的运转,通过网络银行,资金的支付、清算能够得以更快地实现。网上银行交易就像一把双刃剑,在便捷的同时其虚拟的特质也给网银安全带来了很大威胁。 一、网络银行发展状况 中国银行于1996年2月建立主页,首先在互联网络发布信息。之后,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华夏银行等相继开办了网络银行业务。根据调查,2010 年底网络银行用户规模将

达到2.17亿。目前,虽然国内绝大多数商业银行都具备了网络支付、账户信息查询、转账等基本网络银行功能。然而,国内网络银行发展起步较晚,防范风险从而保障电子商务交易的安全运营意义深远。 二、安全问题的重要性 网络银行的安全从内容上看主要有以下的三个方面:一是银行的金融监管,包括网络银行的市场准人、电子货币的监管、银行业务发展和操作的监管等;二是用户身份确认,包括用户的身份认证、数字签名的认证和用户个人信息的安全调用等;三是银行的计算机网络的信息安全,这部分是网络银行安全中的重要部分。计算机网络的信息安全分物理安全和逻辑安全两部分:物理安全包括网络硬件及环境的安全;逻辑安全包括网络系统的软件安全、信息安全、网络系统的管理安全等。网络银行安全的核心是信息安全,信息安全主要包括:一是信息的保密性,即只有信息的特定接收人和发出人才能读懂信息;二是信息的真实完整性,即信息在网上传播时不会被篡改;三是信息的确定性,即信息的发出和接收者均不可抵赖已收到的信息。 由于网络银行的服务完全在网络上实现,客户只要拥有帐号和密码就可以在世界上任一个可以连接到因特网的地方享受网络银行的服务。这样的银行业务是开放式的,对于客户而言极其方便,但也易诱发网络犯罪,如外部黑客人侵、资料被截取和删改、非授权访问、病毒干扰等,这些违法犯罪活动带给网络银行的损失难以估量,它不仅仅影响到整个网络银行,而且可能会涉及到国家金融系统的安全和社会的稳定。从目前电子商务的发展来看,也正是由于网络的安全问题,

网络安全面临威胁与对策

我国网络安全面临的威胁与对策 1 、国内网络安全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因特网在我国的迅速普及,针对我国境内信息系统的攻击正在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利用网络传播有害信息的手段日益翻新。据了解,从1997 年底到现在,我国的政府部门、证券公司、银行、ISP、ICP 等机构的计算机网络相继遭到多次攻击。仅2001年4月份我国有记录在案的被来自境外黑客攻击的案例就多达443 次。我国公安机关2002年共受理各类信息网络违法犯罪案件6633起,比2001年增长45.9%,其中利用计算机实施的违法犯罪案件5301起,占案件总数的80%。 我国互联网安全的状况可以分为几部分: 1.1信息和网络的安全防护能力差; 1.2基础信息产业严重依赖国外; 1.3信息安全管理机构权威性不够; 1.4网络安全人才短缺; 1.5全社会的信息安全意识淡薄。 2 、网络面临的安全威胁 目前网络的安全威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实体摧毁 实体摧毁是目前计算机网络安全面对的“硬杀伤”威胁。其主要有电磁攻击、兵力破坏和火力打击3种。 2.2无意失误 例如操作员安全配置不当因而造成的安全漏洞,用户安全意识不强,用户口令选择不慎,用户将自己的账号随意转借他人或与别人共享等都会对网络安全带来威胁。 2.3黑客攻击 没有预先经过同意,就使用网络或计算机资源被看作非授权访问。它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假冒、身份攻击、非法用户进入网络系统进行违法操作、合法用户以未授权方式进行操作等。某些新的信息技术在大大方便使用者的同时,也为“黑客”的入侵留下了大大小小的系统安全漏洞,令系统内部或外部人员可以轻易地对系统进行恶意入侵。比如,黑客可以使用一种称为“IP spoofing”的技术,假冒用户IP地址,从而进入内部IP 网络,对网页及内部数据库进行破坏性修改或进行反复的大量的查询操作,使服务器不堪重负直至瘫痪。

XX公司网络安全设计方案

XX公司网络信息系统的安全方案设计书 XX公司网络安全隐患与需求分析 1.1网络现状 公司现有计算机500余台,通过内部网相互连接与外网互联。在内部网络中,各服务部门计算机在同一网段,通过交换机连接。如下图所示: 1.2安全隐患分析 1.2.1应用系统的安全隐患 应用系统的安全跟具体的应用有关,它涉及面广。应用系统的安全是动态的、不断变化的。应用的安全性也涉及到信息的安全性,它包括很多方面。应用的安全性也是动态的。需要对不同的应用,检测安全漏洞,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降低应用的安全风险。主要有文件服务器的安全风险、数据库服务器的安全风险、病毒侵害的安全风险、数据信息的安全风险等 1.2.2管理的安全隐患 管理方面的安全隐患包括:内部管理人员或员工图方便省事,不设置用户口令,

或者设置的口令过短和过于简单,导致很容易破解。责任不清,使用相同的用户名、口令,导致权限管理混乱,信息泄密。用户权限设置过大﹑开放不必要的服务端口,或者一般用户因为疏忽,丢失帐号和口令,从而造成非授权访问,以及把内部网络结构、管理员用户名及口令以及系统的一些重要信息传播给外人带来信息泄漏风险。内部不满的员工有的可能造成极大的安全风险。 1.2.3操作系统的安全漏洞 计算机操作系统尤其服务器系统是被攻击的重点,如果操作系统因本身遭到攻击,则不仅影响机器本身而且会消耗大量的网络资源,致使整个网络陷入瘫痪。 1.2.4病毒侵害 网络是病毒传播最好、最快的途径之一。一旦有主机受病毒感染,病毒程序就完全可能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扩散,传播到网络上的所有主机,可能造成信息泄漏、文件丢失、机器不能正常运行等。 2.1需求分析 XX公司根据业务发展需求,建设一个小型的企业网,有Web、Mail等服务器和办公区客户机。企业分为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需要他们之间相互隔离。同时由于考虑到Internet的安全性,以及网络安全等一些因素。因此本企业的网络安全构架要求如下: 1.根据公司现有的网络设备组网规划; 2.保护网络系统的可用性; 3.保护网络系统服务的连续性; 4.防范网络资源的非法访问及非授权访问; 5.防范入侵者的恶意攻击与破坏; 6.保护企业信息通过网上传输过程中的机密性、完整性; 7.防范病毒的侵害;8.实现网络的安全管理。 通过了解XX公司的虚求与现状,为实现XX网络公司的网络安全建设实施网络系统改造,提高企业网络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保证企业各种设计信息的安全性,避免图纸、文档的丢失和外泄。通过软件或安全手段对客户端的计算机加以保护,记录用户对客户端计算机中关键目录和文件的操作,使企业有手段对用户在客户端计算机的使用情况进行追踪,防范外来计算机的侵入而造成破坏。通过网络的改造,使管理者更加便于对网络中的服务器、客户端、登陆用户的权限以及应用软件的安装进行全面的监控和管理。因此需要 (1)构建良好的环境确保企业物理设备的安全 (2)划分VLAN控制内网安全

网络安全风险评估最新版本

网络安全风险评估 从网络安全威胁看,该集团网络的威胁主要包括外部的攻击和入侵、内部的攻击或误用、企业内的病毒传播,以及安全管理漏洞等方面。因此要采取以下措施增强该集团网络安全: A:建立集团骨干网络边界安全,在骨干网络中Internet出口处增加入侵检测系统或建立DMZ区域,实时监控网络中的异常流量,防止恶意入侵,另外也可部署一台高档PC服务器,该服务器可设置于安全管理运行中心网段,用于对集团骨干网部署的入侵检测进行统一管理和事件收集。 B:建立集团骨干网络服务器安全,主要考虑为在服务器区配置千兆防火墙,实现服务器区与办公区的隔离,并将内部信息系统服务器区和安全管理服务器区在防火墙上实现逻辑隔离。还考虑到在服务器区配置主机入侵检测系统,在网络中配置百兆网络入侵检测系统,实现主机及网络层面的主动防护。 C:漏洞扫描,了解自身安全状况,目前面临的安全威胁,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定期的了解存在那些安全漏洞,新出现的安全问题等,都要求信息系统自身和用户作好安全评估。安全评估主要分成网络安全评估、主机安全评估和数据库安全评估三个层面。 D:集团内联网统一的病毒防护,包括总公司在内的所有子公司或分公司的病毒防护。通过对病毒传播、感染的各种方式和途径进行分析,结合集团网络的特点,在网络安全的病毒防护方面应该采用“多级防范,集中管理,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动态防毒策略。 E:增强的身份认证系统,减小口令危险的最为有效的办法是采用双因素认证方式。双因素认证机制不仅仅需要用户提供一个类似于口令或者PIN的单一识别要素,而且需要第二个要素,也即用户拥有的,通常是认证令牌,这种双因素认证方式提供了比可重用的口令可靠得多的用户认证级别。用户除了知道他的PIN号码外,还必须拥有一个认证令牌。而且口令一般是一次性的,这样每次的口令是动态变化的,大大提高了安全性。 补充:最后在各个设备上配置防火墙、杀毒软件,通过软件加强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威胁及处置

网络安全威胁及处置 影响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因素有很多,威胁网络安全则主要来自人为的无意失误、人为的恶意功击和网络软件系统的漏洞以及“后门”三个方面的因素,归纳起来如下: 一、网络自身的威胁 1.应用系统和软件安全漏洞。web服务器和浏览器难以保障 安全,最初人们引入程序目的是让主页活起来,然而很多人在编程序时对软件包并不十分了解,多数人不是新编程序,而是对程序加以适当的修改,这样一来,很多程序就难免具有相同安全漏洞。且每个操作系统或网络软件的出现都不可能是完美无缺,因此始终处于一个危险的境地,一旦连接入网,就有可能成为功击对象。 2.安全策略。安全配置不当造成安全漏洞,例如:防火墙软件 的配置不正确,那么它根本不起作用。许多站点在防火墙配置上无意识地扩大了访问权限,忽视了这些权限可能会被其他人员滥用。网络入侵的目的主要是取得使用系统的存储权限、写权限以及访问其他存储内容的权限,或者是作为进一步进入其他系统的跳板,或者恶意破坏这个系统,使其毁坏而丧失服务能力。对特定的网络应用程序,当它启动时,就打开了一系列的安全缺口,许多与该软件捆绑在一起的应用软件也会被启用。除非用户禁止该程序或对其进行正确配置,

否则,安全隐患始终存在。 3.后门和木马程序。在计算机系统中,后门是指软、硬件制作 者为了进行非授权访问而在程序中故意设置的访问口令,但也由于后门的存大,对处于网络中的计算机系统构成潜在的严重威胁。木马是一类特殊的后门程序,是一种基于远程控制的黑客工具,具有隐蔽性和非授权性的特点;如果一台电脑被安装了木马服务器程序,那么黑客就可以使用木马控制器程序进入这台电脑,通过命令服务器程序达到控制电脑目的。 二、网络攻击的威胁 1.病毒。目前数据安全的头号大敌是计算机病毒,它是编制者 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数据,影响硬件的正常运行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程序代码。 它具有病毒的一些共性,如:传播性、隐蔽性、破坏性和潜伏性等等,同时具有自己的一些特征,如:不利用文件寄生(有的只存在于内存中),对网络造成拒绝服务以及和黑客技术相结合等。 2.黑客。黑客通常是程序设计人员,他们掌握着有关操作系统 和编程语言的高级知识,并利用系统中的安全漏洞非法进入他人计算机系统,其危害性非常大。从某种意义上讲,黑客对信息安全的危害甚至比一般的电脑病毒更为严重。

网络安全现状的研究报告

网络安全现状的研究报告 现如今在社会的各个领域之中,对互联网技术的使用已经达到空前的地步,对网络也有着越来越多的要求,因此,整个社会现在已经广泛关注网络的安全性。网络安全技术可以促使网络系统的安全,让用户可以更好地使用网络,有较好的网络体验。本篇*主要介绍网络安全的现状以及网络技术的发展,希望能够促使网络安全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网络安全;现状;技术发展 由于信息技术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互联网的安全问题,互联网中包含了大量的用户信息,会导致出现网络安全问题,这也对人们使用互联网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只有认真分析当前网络安全的现状,找到问题的关键,并根据出现的问题找到本质,才能更加有针对性地解决网络安全问题,让广大用户更加安心的使用互联网。 一、网络安全的发展现状分析 1.安全工具的应用缺少相应规定。互联网由于使用范围广的原因会涉及到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这就会产生很多种类的安

全工具,但是没有统一专业的管理,这就让网络安全系统中会存在用户滥用的情况。由于种类繁多,系统的安全软件缺乏必要的安全技术作为支撑,会让黑客对这种情况加以利用,破坏网络的安全管理工作[1]。网络安全工具一旦被黑客利用,就会对网络进行攻击,产生巨大的安全隐患。 2.固有的安全漏洞变得日益明显。互联网的安全系统往往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漏洞,这些漏洞中难免会存在设计人员故意操作,为的是以后一旦发生意外,可以更加顺利地进入系统。但是就因为这个漏洞,一些非法的人员,就会充分利用这个黑洞,对系统进行破坏和攻击。更有甚者,破坏者会根据这些漏洞,发现一些链接,不但能够增加网络系统的负荷,在用户再次使用的时候出现“请求超时”的字样,还会通过一些渠道传播这些链接,严重损坏网络的正常使用。 3.网络设备本身存在的安全问题。网络设备自身也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问题,这些安全问题一旦被有某些意图的人发现并加以利用,就会严重影响到网络的安全。例如,众所周知,互联网分为有线和无线网络,有线网络相对比无线网络更加容易出现问题,这是因为,黑客可以利用监听线路,以此对信息进行收集,这样就可以得到大量的信息[2]。与此同时,通过有线的连接,一旦其中的某一个计算机受到的病毒的袭击,那么会导致整个网络

网络安全技术研究的目的、意义和现状

论文:网络安全技术综述 研究目的: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计算机网络在现代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如今,个人、企业以及政府部门,国家军事部门,不管是天文的还是地理的都依靠网络传递信息,这已成为主流,人们也越来越依赖网络。然而,网络的开放性与共享性容易使它受到外界的攻击与破坏,网络信息的各种入侵行为和犯罪活动接踵而至,信息的安全保密性受到严重影响。因此,网络安全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企业及广大网络用户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21世纪全世界的计算机都将通过Internet联到一起,信息安全的内涵也就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它不仅从一般性的防卫变成了一种非常普通的防范,而且还从一种专门的领域变成了无处不在。当人类步入21世纪这一信息社会、网络社会的时候,我国将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网络安全体系,特别是从政策上和法律上建立起有中国自己特色的网络安全体系。 网络安全技术指致力于解决诸如如何有效进行介入控制,以及何如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性的技术手段,主要包括物理安全分析技术,网络结构安全分析技术,系统安全分析技术,管理安全分析技术,及其它的安全服务和安全机制策略。在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对网络安全技术的研究意义重大,它关系到小至个人的利益,大至国家的安全。对网络安全技术的研究就是为了尽最大的努力为个人、国家创造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让网络安全技术更好的为广大用户服务。 研究意义: 一个国家的信息安全体系实际上包括国家的法规和政策,以及技术与市场的发展平台.我国在构建信息防卫系统时,应着力发展自己独特的安全产品,我国要 想真正解决网络安全问题,最终的办法就是通过发展民族的安全产业,带动我国网络安全技术的整体提高。信息安全是国家发展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还没有从系统的规划上去考虑它,从技术上,产业上,政策上来发展它.政府不仅应该看见信息安全的发展是我国高科技产业的一部分,而且应该看到,发展安全产业的政策是信息安全保障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应该看到它对我国未来电子化,信息化的发展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企业网络安全风险分析及可靠性设计与实现研究

编号:AQ-Lw-02511 ( 安全论文)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企业网络安全风险分析及可靠性设计与实现研究 Enterprise network security risk analysis and reliability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企业网络安全风险分析及可靠性设 计与实现研究 备注: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是确保企业生产安全的重要举措,也是培育安全生产文化之路。安全事故的发生,除了员工安全意识淡薄是其根源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员工的自觉安全行为规范缺失、自我防范能力不强。 摘要:现今,伴随信息、通信技术的完善,网络攻击技术的革新,网络安全问题日益显现。网络安全的管控,可以从侧面反映网络的安全状态,确保企业的网络安全。网络的安全性,关系企业的长远发展问题,同时也会间接影响社会的发展,作为企业的管理者我们应确保企业网络的安全,进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本文就从网络安全风险分析、网络可靠性设计、企业网络安全的实现几方面进行一定的探讨,期望可以为企业的正常运行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企业;网络风险分析;可靠性设计与实现 现今,伴随信息、通信技术的完善,计算机网络中信息与数据的汇聚,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捷性。经由网络系统,不

仅提高了企业信息保存、传输的速度;提高了市场的反映速度;还带动了企业业务的新发展。企业内部中的网络信息,在现实运用中都实现了资源共享[1]。但是,在资源共享的前提下,就存在企业内部机密的安全性问题,尤其是现今的网络安全问题频发,我们更应提高对于企业的网络安全问题的关注度。因此,本文就对企业网络安全进行一定的探讨,期望可以对企业的正常运行提供有效帮助。 1网络安全风险分析 1.1安全威胁的分类 网络安全威胁,具体就是指潜在的、会对企业资产形成损失的安全问题。导致安全威胁的因素诸多,具体分类为:恶意攻击;系统软件问题;自然灾害;人为因素等[2]。 1.2网络系统安全影响因素[3] 1.2.1缺乏完善的管理体系 完善的网络管理体系,不单需要投入大量的网络设备,同时也要求有技术的支持。网络安全建设,其主要因素还应建立规范的网络安全管理机制。在任何企业,为了有效的保证网络的安全性,都

企业网络安全设计方案.doc

企业网络安全设计方案11 题目:大连理工大学网络高等教育毕业论文——网络安全设计 学习中心:XXX 层次:高中起点专科 专业:网络计算机 年级:200X年秋季 学号:200X106329XX 学生:XX 指导教师:孙晰锐 完成日期:20XX年0X月1X 日目录 1、网络安全问题(3) 2、设计的安全性(3) 可用性(3) 机密性(3) 完整性(3)

可控性(3) 可审查性(3) 访问控制(3) 数据加密(3) 安全审计(3) 3、安全设计方案(5) 设备选型(5) 网络安全(7) 访问控制(9) 入侵检测(10) 4、总结(11) 1、网络安全问题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安全逐渐成为一个潜在的巨大问题。网络安全性是一个涉及面很广泛的问题,其中也会涉及到是否构成犯罪行为的问题。在其最简单的形式中,它主要关心的是确保无关人员不能读取,更不能修改传送给其他接收者的信息。此时,它关心的对象是那些无权使用,但却试图获得远程服务的人。安全性也处理合法消息被截获和重播的问题,以及发送者是否曾发送过该条消息的问题。

大多数安全性问题的出现都是由于有恶意的人试图获得某种好处或损害某些人而故意引起的。可以看出保证网络安全不仅仅是使它没有编程错误。它包括要防范那些聪明的,通常也是狡猾的、专业的,并且在时间和金钱上是很充足、富有的人。同时,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能够制止偶然实施破坏行为的敌人的方法对那些惯于作案的老手来说,收效甚微。 网络安全性可以被粗略地分为4个相互交织的部分:保密、鉴别、反拒认以及完整性控制。保密是保护信息不被未授权者访问,这是人们提到的网络安全性时最常想到的内容。鉴别主要指在揭示敏感信息或进行事务处理之前先确认对方的身份。反拒认主要与签名有关。保密和完整性通过使用注册过的邮件和文件锁来 2、设计的安全性 通过对网络系统的风险分析及需要解决的安全问题,我们需要制定合理的安全策略及安全方案来确保网络系统的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与可审查性。即, 可用性:授权实体有权访问数据 机密性:信息不暴露给未授权实体或进程 完整性:保证数据不被未授权修改 可控性:控制授权范围内的信息流向及操作方式 可审查性:对出现的安全问题提供依据与手段

(完整版)网络安全简答题

《网络安全技术》考试题库 1. 计算机网络安全所面临的威胁分为哪几类?从人的角度,威胁网络安全的因素有哪些? 答:计算机网络安全所面临的威胁主要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对网络中信息的威胁,二是对网络中设备的威胁(2分)。从人的因素考虑,影响网络安全的因素包括:(1)人为的无意失误。(1分) (2)人为的恶意攻击。一种是主动攻击,另一种是被动攻击。(1分) (3)网络软件的漏洞和“后门”。 (1分) 2.网络攻击和防御分别包括哪些内容? 答:网络攻击:网络扫描、监听、入侵、后门、隐身; 网络防御:操作系统安全配置、加密技术、防火墙技术、入侵检测技术。 4.分析TCP/IP协议,说明各层可能受到的威胁及防御方法。 答:网络层:IP欺骗欺骗攻击,保护措施:防火墙过滤、打补丁;传输层:应用层:邮件炸弹、病毒、木马等,防御方法:认证、病毒扫描、安全教育等。6.请分析网络安全的层次体系。 答:从层次体系上,可以将网络安全分成四个层次上的安全:物理安全、逻辑安全、操作系统安全和联网安全。 7.请分析信息安全的层次体系。 答:信息安全从总体上可以分成5个层次:安全的密码算法,安全协议,网络安全,系统安全以及应用安全。 10.请说明“冰河”木马的工作方式。 答:病毒通过修改系统注册表,通过执行文本文件的双击打开操作,驻留病毒程序,伺机实现远端控制目的。 【应用题】 1.简述防范远程攻击的技术措施。 答:防范远程攻击的主要技术措施有防火墙技术、数据加密技术和入侵检测技术等。(2分) (1)防火墙技术。用来保护计算机网络免受非授权人员的骚扰和黑客的入侵。(1分) (2)数据加密技术。数据加密技术已经成为所有通信安全的基石。(1分) (3)入侵检测技术。是一种防范远程攻击的重要技术手段,能够对潜在的入侵动作做出记录,并且能够预测攻击的后果。(1分) 2.防范远程攻击的管理措施有那些? 答:防范远程攻击的管理措施: (1) 使用系统最高的安全级别。高安全等级的系统是防范远程攻击的首选。(2分) (2) 加强内部管理。为对付内部产生的黑客行为,要在安全管理方面采取措施。(2分) (3) 修补系统的漏洞。任何系统都是有漏洞的,应当及时堵上已知的漏洞并及时发现未知的漏洞。(1分) 3.简述远程攻击的主要手段。 答:远程攻击的手段主要有: (1)缓冲区溢出攻击。(1分) (2)口令破解。又称口令攻击,口令是网络安全防护的第一道防线。(1分) (3)网络侦听。是指在计算机网络接口处截获网上计算机之间通信的数据。(1分) (4)拒绝服务攻击。是一种简单的破坏性攻击。(1分) (5)欺骗攻击。(1分) 4. 简述端口扫描技术的原理。 答:端口扫描向目标主机的TCP/IP服务端口发送探测数据包,并记录目标主机的响应(1分)。通过分析响应来判断服务端口是打开还是关闭,就可以得知端口提供的服务或信息(1分)。端口扫描也可以通过捕获本地主机或服务器的注入/流出IP数据包来监视本地主机运行情况(1分)。端口扫描只能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帮助我们发现目标主机的某些内在的弱点,而不会提供进入一个系统的详细步骤。 (2分) 5. 缓冲区溢出攻击的原理是什么? 答:缓冲区溢出攻击指的是一种系统攻击的手段,通过往程序的缓冲区写超出其长度的内容,造成缓冲区的溢出,从而破坏程序的堆栈,使程序转而执行其他指令,以达到攻击的目的。(3分) 缓冲区溢出攻击最常见的方法是通过使某个特殊程序的缓冲区溢出转而执行一个Shell,通过Shell的权限可以执行高级的命令。如果这个特殊程序具有System 权限,攻击成功者就能获得一个具有Shell权限的Shell,就可以对系统为所欲为了。(2分) 7.简述暴力攻击的原理。 答:使用穷举法破译密码等信息的一种方法,如:字典攻击、破解操作系统密码、破解邮箱密码、破解软件密码等。 9.简述缓冲区溢出的攻击原理。 答:当目标系统收到了超过其可接收的最大信息量时,会发生缓冲区溢出。易造成目标系统的程序修改,由此产生系统后门。 10.简述拒绝服务的种类和原理。 答:拒绝服务攻击主要是计算机网络带宽攻击和连通性攻击。通过耗用有限计算机资源,使得目标主机无法提供正常网络服务。 11.简述DDoS的特点及常用攻击手段。 答:攻击计算机控制着多台主机,对目标主机实施攻击,大量瞬时网络流量阻塞网络,使得目标主机瘫痪。12.留后门的原则是什么? 答:原则就是让管理员看不到有任何特别的地方。13.列举后门的三种程序,并阐述其原理和防御方法。 答:1)远程开启TELNET服务(RTCS.VBE)工具软)件,防御方法:注意对开启服务的监护;2)建立WEB和TELNET服务(WNC.EXE),防御方法:注意对开启服务的监护;3)让禁用的GUEST用户具有管理权限(PSU.EXE 修改注册表),防御方法:监护系统注册表。 14.简述木马由来及木马和后门的差异。 答:木马是一种可以驻留在对方服务器系统中的程序(服务器端、客户端),其功能是通过客户端控制驻留在对方服务器中的服务器端。木马功能较强,具有远程控制功能,后门功能单一,只提供登录使用。 16.简述两种通过UNICODE漏洞,进行攻击的方式。

分析企业网络安全中所存在的问题

分析企业网络安全中所存在的问题 信息时代的到来,企业实施信息化为其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巨大的信息安全风险。由于我国企业信息安全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基础薄弱,导致信息安全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小草上网行为管理软路由是专业的企业局域网管理软件,比较常见的问题有病毒危害、“黑客”攻击和网络攻击等,这些问题给企业造成直接的经济损失,成为企业信息安全的最大威胁,使企业信息安全存在着风险因素。 网络攻击。网络攻击就是对网络安全威胁的具体表现,利用网络存在的漏洞和安全缺陷对系统和资源进行的攻击。尤其是在最近几年里,网络攻击技术和攻击工具有了新的发展趋势,使借助Internet运行业务的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风险。由此可知,企业的信息安全问题、以及对信息的安全管理都是至关重要的。要保证企业信息安全,就必须找出存在信息安全问题的根源,并具有良好的安全管理策略。 病毒危害。计算机病毒是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它是具有破坏作用的程序或指令集合。计算机病毒已经泛滥成灾,几乎无孔不入,据统计,计算机病毒的种类已经超过4万多种,而且还在以每年40%的速度在递增,随着Internet技术的发展,病毒在企业信息系统中传播的速度越来越快,其破坏性也越来越来越强。 “黑客”攻击。“黑客”是英文Hacker的谐音,黑客是利用技术手段进入其权限以外的计算机系统的人。黑客破解或破坏某个程序、系统及网络安全,或者破解某系统或网络以提醒该系统所有者的系统安全漏洞的过程。通常采用后门程序、信息炸弹、拒绝服务、网络监听、密码破解等手段侵入计算机系统,盗窃系统保密信息,进行信息破坏或占用系统资源,黑客攻击已经成为近年来经常出现的问题。 面对企业局域网的各种问题,企业需要科学的、有效的手段来解决,而小草上网行为管理软路由正是应企业这一需求而来,帮助企业解决网络管理难题,保障网络安全和顺畅。

几大大企业网络安全威胁分析

几大大企业网络安全威胁分析 对于企业来说,木马、黑客、病毒等网络安全威胁已经成为信息安全的重大隐患。为了保护企业数据的安全,就要清楚目前来自网络的主要威胁都有哪些。 一、安全隐患:IPv6存在的攻击漏洞 在从IPV4向IPV6过渡的过程中,企业面临着很多信息安全调整,安全专家表示。让情况更糟糕的是,一些攻击者已经开始使用IPV6地址空间来偷偷向IPV4网络发起攻击。 Sophos公司的技术策略主管James Lyne表示,众所周知,企业间从IPV4向IPV6过渡过程非常缓慢,而很多网络罪犯就钻了这个空子,很多攻击者在IPV6基础设施散步垃圾邮件并且利用了错误配置的防火墙的缺点。 很多现代防火墙在默认配置下都是让IPV6流量自行通过的,Lyne表示。那些对IPV6流量不感兴趣的企业就会设立明确的规则来严格阻止IPV6数据包,IT管理人员需要“知道如何与IPV6对话”,这样他们就可以编写相应的规则来处理该协议。 “从行业的角度来看,现在销售IPV6的方式是错误的,”Lyne表示,他指出关于该协议的内置功能如何帮助提高隐私性方面的问题很少有人探讨。相反的,对IPV6难以部署的普遍观念让企业很容易受到潜在攻击。 从一般规则来看,IPV4和IPV6网络是并行运行的。具有传统IPV4地址的计算机不能访问在IPV6地址空间运行的服务器和网站。随着IPV4地址“逐渐衰败”,业内都鼓励企业转换到IPV6或者无法获取新IP地址。负责向亚太地区分配IP地址的亚太网络信息中心近日宣布所有新的地址申请将被分配IPV6地址。 一位安全研究人员近日发现攻击者可能通过IPV6网站发动中间人攻击。InfoSec研究所安全研究人员Alec Waters表示,攻击者可以覆盖到目标IPV4网络上的“寄生”IPV6网络来拦截互联网流量,他的概念证明攻击只考虑了windows 7系统,但是同样也可能发生在Vista、Windows 2008 Server和其他默认情况下开启了IPV6的操作系统上。 为成功发动攻击,攻击者需要获取对目标网络的物理访问,并且时间足以连接到IPV6路由器。在企业网络的环境中,攻击者将需要连接IPV6路由器到现有的IP4枢纽,但是对于公众无线热点,就非常简单了,只需要用IPV6路由器就能发动攻击。 攻击者的IPV6路由器将会使用假的路由器广告来为网络中启用了IPV6的机器自动创建新的IPV6地址。 路由器广告的作用就像是IPV6地址的DHCP(动态主机配置协议),它提供了一个地址池供主机来选择,根据SANS研究所首席研究官Johannes Ullrich表示。在用户或者IT管理人员不知情的情况下,他们的机器已经变成IPV6猎物。 虽然系统已经有一个企业分配的IPV4地址,但是因为操作系统处理IPV6的方式,系统会被打乱到IPV6网络。现代操作系统将IPV6默认为首选连接(如果系统同时被分配了IPV6和IPV4地址的话)。 由于IPV6系统无法与企业真正的IPV4路由器进行连接,系统必须通过恶意路由器进行路由,Waters表示,攻击者然后可以使用一个通道来将IPV6地址转换到IPV4地址,例如NA T-PT,这是一个实验性IPV4到IPV6转换机制,但是因为存在很多问题,该机制并没有获得广泛支持。 “但并不意味着它没有作用,”Waters表示。 通过NAT-PT,具有IPV6地址的机器就可以通过恶意路由器访问IPV4网络,使攻击者对他们的互联网活动有了全面了解。, 这种攻击的严重程度还存在争议,InfoSec研究所安全计划经理Jack Koziol表示。根据常见漏洞清单,“I PV6符合RFC 3484(IPV6协议),以及试图确定RA的合法性目标仍位于主机操作系统推荐行为的范围外仍然存在争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